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火灾建筑论文

火灾建筑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2:06

火灾建筑论文

火灾建筑论文例1

论文摘要:建筑电气火灾防范任重道远。主要可以从建筑电气线路火灾防范、建筑电气照明火灾防范、建筑电气系统辅助设备火灾防范、建筑电气监督管理的强化和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新技术的运用五个方面着手。 论文关键词:火灾 建筑电气 线路 防范 0 引言 自国家“七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满足了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用电量大幅度增加的需要,然而,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频率也随之日益提高,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不断寻找相对有效的建筑电气防火安全措施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常抓不放。 1 强调建筑电气线路的火灾防范 据统计,建筑电气火灾中,电气线路引发的火灾占电气火灾的60%以上。而其中最为常见电气线路火灾又属短路故障引发的火灾和线路长期过载引发的火灾。 1.1 短路故障火灾防范 短路,俗称连电,是指电气线路中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之间短接起来的现象。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增加为正常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产生的热量又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使得温度急剧上升,大大超过允许范围。如果温度达到可燃物的引燃温度,即引起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引起建筑电气短路的原因多样。当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变质或受到高温、潮湿或腐蚀的作用而失去绝缘能力,即可能引起短路事故。绝缘导线直接缠绕、勾挂在铁钉或铁丝上时,由于摩擦或铁锈腐蚀,很容易使绝缘破坏而形成短路。由于设备安装不当或工作疏忽,可能使电气设备的绝缘受到机械损伤而形成短路。由于所选用设备的额定电压太低,不能满足工作电压的要求,可能击穿而短路。由于维护不及时,导电粉尘或纤维进入电气设备,也可能引起短路事故。由于管理不严,小动物或生长的植物也可能引起短路事故。在安装和检修工作中,由于接线和操作错误也可能造成短路事故。此外,雷电放电电流极大,有类似短路电流且比短路电流更强的热效应,也可能引起火灾。 防止建筑电气线路短路的措施主要有:第一,严格按照《电气设计规程》的规定,设计、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电气线路。第二,防止电气线路绝缘老化,除考虑环境条件的影响外,还应定期对线路的绝缘情况进行检查。第三,不同的工作环境,电气线路中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和敷设,应根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进行。第四,加强电气线路的安全管理,防止人为操作事故和未经允许情况下乱拉乱接线路。 1.2 线路长期过载火灾防范 过载,也称过负荷运行,是指超过电气线路和设备允许负荷运行的现象。负荷是指电气设备和线路中通过的功率或电流。线路发生过载的主要原因是导线截面积选用过小,实际负荷远远超出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或在线路中加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设备等原因所造成的。 防止建筑电气线路长期过载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要做好导线材料的选择。由于国家“以铝代铜”的政策影响,许多地方一般采用铝芯导线,但对于电路要求较高的建筑,为提高截面载流能力,便于敷设,应多采用铜芯线。同时进行精确的负荷计算,合理选择导线的截面。第二,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功能确定导线的敷设方式。一般吊顶内的电线应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管配线,如PVC管,也可以用金属管配线,或带金属保护的绝缘线,用来避免导线短路时引燃可燃物。消防用电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第三,高温表面灯具附近的导线应采用耐热绝缘导线(如玻璃、石棉、瓷珠等护套的导线)而不应采用具有延燃性绝缘导线。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热设备从工业到家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电炉子、电烤箱、电暖气、电熨斗等,而这些设备都容易使线路过载。这些电热设备是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的设备,具有功率大、加热温度高、控温时间长的特点。据统计,许多电热设备火灾都是违反操作规程,将电热器放到易燃材料上长时间烘烤

火灾建筑论文例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它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促进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该建筑物的装修用料和方式也越趋多样化,并随着用电负荷及煤气耗量的加大,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就成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现依据作者在设计监理工作中的体会,针对高层民用建筑物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提出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中欠明确或不完全相同的细节之粗浅见解,以供同行们讨论和指正。

一、设计依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因此,首先明确设计依据:

1、要掌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系统设计规范、设备制造标准、安装施工验收规范及行政管理法规等五大方面的消防法规,并注意了解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中的正面词:“必须”、“应”、“宜”、“可”和反面词:“严禁”、“不应”、“不得”、“不宜”的含义。

2、要结合高层民用建筑物的功能、用途及属于哪级保护对象和防火等级,并认真执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的宽严程度及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审批意见。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设置部位

1、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敞开或封闭楼梯间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并每隔2~3层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

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和走道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特别是前室与电梯竖井、疏散楼梯间及走道相通,在发生火灾时烟气更容易聚集或流过,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故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对于一般电梯前室虽然不是人员疏散必经之地,但该前室与电梯竖井相通,也是在发生火灾时烟气容易聚集或流过,宜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和走道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特别是前室与电梯竖井、疏散楼梯间及走道相通,在发生火灾时烟气更容易聚集或流过,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故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对于一般电梯前室虽然不是人员疏散必经之地,但该前室与电梯竖井相通,也是在发生火灾时烟气容易聚集或流过,宜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

电缆竖井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一则是恐怕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二则是恐怕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为防止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及防止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分别在建筑上和在电线或电缆的选型上提出详细的具体规定,但考虑具体实施的难度及现状,对电缆竖井装设火灾探测器是十分必要,并配合竖井的防火分隔要求,每隔2~3层或每层安装一个。

电梯机房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其一电梯是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二电梯机房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其三电梯竖井存在必要的开孔,如层门开孔、通风孔、与电梯机房或滑轮间之间的永久性开孔等;其四在发生火灾时,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容易威胁电梯机房的设施。为此,对电梯机房设置火灾探测器是必要的,并对电梯竖井之顶部宜设置火灾探测器。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针对各楼层的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应作为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选部位。此外,对一般电梯前室也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在公共活动场所(包括大厅、过厅、餐厅、多功能厅等)及主要通道等处,都是人员很集中,并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应在这些公共活动场所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次在主要通道内按“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米”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3、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的设置

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都是人员很集中,并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应在这些公共场所按“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的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米”及“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米”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其次在公共卫生间的场所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

针对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且有防火门分隔及人声噪杂。故应在这些前室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及对一般电梯前室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此外,疏散楼梯间也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且人声噪杂,就此间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用于火灾应急广播播放疏散指令是十分必要的。

4、火灾警报装置的设置

针对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否需要设置火灾警报装置?作者在具体实施及现状等方面认为也应装设火灾警报装置,但在控制程序应是:警报装置应在火灾确认后,采用手动或自动的控制方式统一对火灾相关区域发送警报,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警报装置工作,迅速联动火灾应急广播及向人们播放疏散指令。

火灾警报装置的设置位置,作者在具体实施及现状等方面认为应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位置相同,其安装高度应为距地面1.8米的墙壁上。

5、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

消防专用电话分机的设置,应按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包括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消防值班室、保卫办公用房等部位装设消防专用电话分机。特别是对消防电梯和普通电梯之轿厢内都应设专用电话,要求电梯机房与电梯轿厢、电梯机房与消防控制室、电梯轿厢与消防控制室等三者组成可靠的对讲通信电话系统,即通常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电梯监控显示盘(包括位置指示器、方向指示灯、对讲通信电话、故障指示灯等功能对电梯的运行进行监视及控制紧急情况下的运行)。

消防专用电话塞孔的设置,就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位置也应装设消防专用电话塞孔。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消防联动控制

1、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对室内消火栓系统应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且应显示启泵按钮的位置和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此外,对消火栓设有消火栓按钮之电气装置,其电气装置的工作部位也应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状态(即设置消防水泵的工作指示灯)。

2、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对自动喷水和水喷雾灭火系统应控制系统的启、停,且应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和显示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安全信号阀的工作状态。此外,对水池、水箱的水位也应进行显示监测;为防止检修信号阀被关闭和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作者认为应采用带电气信号转换的控制信号阀进行显示监测系统的控制信号阀之开启状态。

火灾建筑论文例3

建筑电气监控设备可以对被监控区域的电流、温度和电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监控,并对监控的内容数据进行记录,在火灾监控器的中央监控设备的主机上可以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查看。中央监控系统可以对被监控电气设备设置预报警的阀值、报警的动作值、故障区域以及报警的动作时间等,便于及时对火灾情况进行处理。同时监控系统还可以显示出电气设备的漏电情况,及时提醒相关人员对漏电情况进行处理,减少触电事故和火灾的发生。

2)单个区域监控与网络控制策略。

单独的被监控区域控制器能够对受监控的单个区域的对地漏电情况进行监控,也可以将各个相对独立的监控器进行分组和分级后再进行组网监控,达到网络控制的目的。火灾监控系统的电流预报警值与火灾报警的动作时间都是可以设置的,既可以通过现场进行设置,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设置。在实际的监控中,要通过具体的需要来对阀值和动作值进行设定和调节。

3)预报警功能。

当监控区域的漏电电流超过所设置的漏电阀值时,火灾监控系统的蜂鸣器就会发出警报,同时警灯会闪烁,启动相应的火灾报警动作。监控人员可以及时地对报警区域的漏电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查,大大提高排查的效率,将电气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电气火灾的原因

2.1电气设备漏电

设备漏电就是线路的某一个部位由于某种原因使得电线的绝缘或支架材料的绝缘能力降低或消失,导致电线与电线之间、电线与大地之间有电流通过。当漏电情况发生时,漏电的电流在入地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电阻较大的部位,就会产生局部的高温,导致在附近的可燃物着火,引起火灾。除此之外,漏电的时候会产生一些火花,也会引燃附近的易燃物,造成火灾。

2.2电气设备过热

电力电缆或者电气设备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松动等现象,会产生局部或者整个设备的高温,当温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超过绝缘材料或者设备的极限温度,导致线路和设备的快速老化。同时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周围的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引起电气火灾。电气火灾的后果非常严重,可能导致大面积的停电和连锁的火灾事故,更严重的会引发电气设备爆炸。

2.3电气设备使用不当

电气设备的使用不当也是造成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例如,用灯泡来取暖,灯泡过于靠近衣物、纸张和木板等易燃物时,就会引起火灾。特别是功率较大的灯泡,产生的热量高,更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电气设备在无人看管或者在停电时没有将插头拔下,来电后又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也极易引起火灾的发生。另外,在同一个插座上连接过多的电气设备,造成电路荷载过大,也会引起火灾。

2.4电气设备短路

电气设备之间的电线相连,或者相线与大地相连,线路的电流会骤然增加,同时产生电火花,如果保险丝不能及时熔断,或者保险丝被用其他导线代替,导线的绝缘物质就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燃烧,引发火灾。

3火灾监控在建筑电气防火中的应用

3.1监控设备的选择

要想达到火灾监控的目的,就要选择配套的监控设备,对电气火灾及时做出预警,所以设备的选择非常重要。现在市场上火灾监控设备的种类有很多,在选择时就要仔细对比分析,根据建筑自身的供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使用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灾监控装置。火灾监控设备主要包括电流监控装置和电气短路监控设备,电流监控装置能够根据电气设备漏电电流的大小来自动报警,电气短路监控设备包括检测和通讯结构设备。这些检测设备都具有比较可靠的质量,生产工艺成熟,能够保证监控设备与建筑的配电系统及其他电气设备之间很好地联合起来,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

3.2智能监控系统

与单一功能的监控系统相比较,智能监控系统具有较全面的火灾监控功能,而且判断能力和灵敏度都比单一监控系统高。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控的过程中,监控系统能够通过采样对低压配电柜中所有的电气设备中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分析,就可以将这些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及其他信息数据传输到火灾监控系统。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就可以了解电气设备的状况,对于出现问题的电气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维修。

3.3监控装置和配电系统的主要配合形式

根据建筑的配电系统,选择合适的监控装置,使监控装置与配电系统能够很好的配合,达到最佳监控的目的。在新建建筑中,常常采用配电箱和控制柜内部安装的形式,这种形式中会对各个楼层设置专门的配电箱,一旦发生火灾,灾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火灾监控装置一般安装在配电箱中,这是最好的安装位置。也可以采用配电箱与控制柜外部安装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将监控装置作为一个单独的箱体,将电气线路接入到监控装置中,可以达到监控火灾的目的。这种安装方式主要使用在旧楼改造中,所以在选择火灾监控设备时最好选择矩形漏电互感设备,这样能够避免改动原来的配电布局,安装的方法比较简单。除此之外,还可以将配电柜进行成套安装,这种方法也比较简单有效。

火灾建筑论文例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障意外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及设施等消防和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应急照明的设置是十分重要的安全手段。

1火灾应急照明的设置

火灾应急照明分为3类: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火灾应急照明是为在火灾发生电网停电时,供有关扑救人员继续工作和其他人员安全疏散而设置的照明设施,主要包括疏散照明和备用照明两部分。

1-1火灾疏散照明的设置

在疏散期间,为防止疏散通道骤然变暗,应使疏散通道上有足够的照明,以抑制人员在心理上的惊慌和保障疏散的安全,同时,还要以显眼的文字、鲜明的标记指明疏散方向,该照明设施称作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标志应能保证在通道和公共场所的人员在任何位置都能发现并依照其指示迅速采取行动。

疏散照明灯应当设置在以下场所:走廊交叉口、拐弯处、疏散楼梯间、防排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候梯厅、疏散通道及火灾报警按钮、消防设施的附近、公共场所等部位,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由于火灾所产生的烟雾大多向上积聚,因此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高度不宜太高,在墙上安装时不宜高于1m,其间距不宜大于20m。安全出口标志灯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处,其安装位置宜在门内侧的墙上和顶棚下。

1-2火灾备用照明的设置

火灾备用照明作为在火灾发生时正常电源断电情况下,确保各种正常活动和消防工作能得以继续进行的非正常情况下的工作照明设施。

火灾备用照明应设置在下列场所:主厂房、主控楼、输煤系统、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配电室、通信机房等重要设施处。其照度值应该取该场所正常工作的最低照度值,备用照明通常利用正常照明设施的部分或全部,正常照明故障时可进行自动切换。

2火灾应急照明的电源

在整个发电厂中,消防负荷属于一级用电负荷,火灾应急照明在消防负荷中处于重要地位,其供给电源除正常电源之外,必须设有备用电源。配电方式应采用双回路供电,在最末一级专用照明配电箱处自动切换,正常电源断电后,自动切换为备用电源。

火灾应急照明备用电源的设置一般有3种方式:取自电力网不同开闭所的另外一路高压电源;具有自启动功能的发电机组;蓄电池(集中设置、应急灯自带的蓄电池)。

相对来说,蓄电池作为应急照明的电源具有造价低、容易操作、无切换时间等优点,所以目前大多数建筑的火灾应急照明电源均采用这种方式。蓄电池可以集中供电,也可以分散供电。对于布置相对集中的大中型建筑,多采用集中式;对于分散布置的小型建筑,由于电源容量较小,一般采用小型内装灯具、蓄电池、充电器和继电器的组装单元。由于这种方式的应急照明布置较分散,各单元自成体系且构造复杂,给维护检修带来不便,因此,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工程中,采用集中蓄电池(带逆变器)作为火灾应急照明电源。

集中蓄电池具有蓄电池集中布置、维护管理方便和灯具可与正常照明采用同样的灯具,选择范围大,形式多样美观,维修更换容易的优点。在实际选型中,可根据工程规模、灯具数量选择不同容量、不同等级的电源,电池宜选用免维护的蓄电池。目前国内外新开发的用氢作为动力的电池,具有无污染、取材空间大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电池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火灾应急照明灯具的选择和线路敷设

3.1灯具的选择

火灾应急照明灯具如果在正常和火灾时均使用,应选择与同场合正常照明相同类型的灯具。但如果正常照明的灯具为非快速点燃型,如普通荧光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等,则火灾应急照明灯具应该改为具有快速点燃性能的灯具,如快速启动荧光灯、白炽灯等,但不宜采用碘钨灯。

火灾应急照明如果只在火灾情况下运行,则可选择白炽灯,具有点燃快、功率范围广、价格相对低、交直流通用等优点。

火灾应急照明灯具本身应考虑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其外壳应采用非燃烧体制作。灯具安装在/)以下的位置时宜采用暗装,避免受损伤。

3.2线路的敷设

火灾应急照明线路应能保证在火灾情况下安全可靠,确保应急照明的使用。应急照明应采用双回路供电,在应急照明配电箱处自动切换。其线路应和正常照明分管敷设,不共用中性线和火线。火灾应急照明的线路应按防火分区敷设,每个防火分区应有相对独立的应急照明小系统,不宜跨接。

火灾建筑论文例5

人员普遍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消防安全培训,火灾发生时自救能力较差。安全通道拥堵大量杂物,火灾发生时,通道堵塞,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同时给救援人员带来很大困难。消防安全的日常检查不到位,也是火灾发生的隐患。

1.2违反安全用电制度

高层建筑用电量大,而内部设施一般达不到防火要求,临时布线较多,过乱。

1.3消防设施缺乏

由于消防资金的匮乏及相关人员消防意识的不足,高层消防设施设备往往欠完善。消防装备和消防技术的先进与否,是衡量消防队伍及救援能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由于消防资金的短缺,消防装备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火灾救援的需求。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钢结构工程、化工厂等特殊工程相应的消防技术还不完善。

1.4违规使用可燃装修材料

我国《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吊顶、墙壁、地板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做了严格要求。但可燃、易燃材料的大量使用仍在进行。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材料会迅速燃烧,造成火势的迅速蔓延,同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对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都造成极大的困难。

2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危害及特点

2.1火灾一旦发生,火势蔓延迅速

高层建筑由于其工艺及功能要求,往往会设置许多如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等竖井。一旦防火分隔措施做的稍有不好,火灾发生时,竖井就会形成烟囱效应,烟气在竖井被拔高,从而使火势迅速蔓延。据科学试验表明,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3.0m/s,烟气沿着楼梯间或其他竖向管井扩散的速度能达到3~4m/s。火灾一旦发生,极易使整幢建筑形成立体火场。

2.2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损失

高层建筑楼层多,人员密集,而逃生通道仅仅只是楼梯,并且疏散通道经常处于锁闭状态。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有限的通道疏散密集的人员,难免造成踩踏、拥挤,大大延迟救援时间。在加拿大进行的人员疏散实验表明,在每层240人的条件下,通过1.1m宽的楼梯向外疏散,一幢11层楼房的疏散时间需要6.5min,一幢50层楼房的疏散时间需要131min。因此,很多人员密集的高层建筑,当火势涌起,短时间内疏散更是困难。

2.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供水较为困难。由于消防车供水压力的影响,常因供水不及时延误灭火的最佳时机。高层建筑由于其楼层较高,普通消防车不能达到施救范围,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措施成为主要救助手段,而楼内的消防设施缺失,大大降低了灭火效率。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往往难度较大。

3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防控对策

3.1高层建筑合理设计,提高建筑自身火灾抗御能力

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划分高层建筑防火区。将防火分隔设置出来,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减缓、阻止火势蔓延。3.2使用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建筑材料,从源头消除火灾隐患高层建筑中设施繁多,设计时一定严把材料审核关,限制高层建筑可燃材料的使用。在掌握新型材料燃烧性能的基础上,选择满足建筑功能的阻燃建筑材料,推动高层建筑使用具备防火功能的建筑材料。

3.3采取技术防范手段,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利用消防设施进行自救

消防设施的完善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起着决定性因素,高层建筑管理单位应完善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对高层建筑的防范提出有效手段。

3.4加强火灾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

通过日常的火灾防治教育,提高人们的消防意识,以减少和避免火灾的发生。经常采取消防演练,一旦火灾发生,能果断、迅速地采取有效办法进行疏散逃生。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做到消与防的有机结合。

3.5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明确和落实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全面提高消防安全责任意识,督促建立有效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火灾隐患发现、整改、预防机制,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必须增强公共楼层的消防安全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消防工作,同时要求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消防法》加大平时的监督检查力度。

3.6建立火灾应急预案,强化消防队伍建设

成熟优化的火灾应急预案,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对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分析,不仅可以做到发生事故时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而且可以发现预防系统的缺陷。两者结合使用,使之相互补充,以完善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安全体系。

火灾建筑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X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10157-01

就高层建筑火灾而言,其具有火势蔓延快、火灾隐患多、人员疏散及救火难度大等特点。为了减少或杜绝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必须针对火灾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借此,本文就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防范措施改进进行浅谈。

1 我国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主要特点

高层建筑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建筑结构形式,所以它的火灾特点与普通建筑结构有所不同,总体来讲,高层建筑火灾具有以下特点:

1.1 火势蔓延渠道较多,易形成立体火灾。在高层建筑内,一般会设有管道井、楼梯间、排风通道、电缆井等,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建筑内的通道则会形成竖向的火洞,烟气也会由此向上不断升腾,进而形成及其强烈的烟囱效应。火灾发生后,火势会沿着建筑外墙的窗口处不断向上卷曲、升腾,火势严重时有可能以跳跃的方式向上一层蔓延,很难控制。通常竖向火势的蔓延速度要比横向火势的蔓延速度快很多,越高的建筑五,火势蔓延扩散的速度也就越快。此外,火灾还会在建筑外部风力的作用下,引起邻近建筑起火。

1.2 电气设备及可燃材料较多。现代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都是智能型建筑,本身标准及电气自动化程度均比较高,由于电气设备种类较多,从而增大了短路漏电的几率,致使很容易引起火灾发生。此外,大量易燃的建筑材料也与火灾事故的发生及火势蔓延有着直接关系,像矿棉及苯板等保温材料的燃点就比较低,很容易引起火灾。就目前建筑材料而言,其在保温与防火这两个方面的功能上始终存在一定的冲突,凡是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其燃点均相对较低,从而造成材料可燃性增大。

1.3 疏散难度较大。在高层建筑内普遍存在楼面孔洞多、楼梯无扶手、物品乱堆乱放、电梯井口无护栏、安全出口无指示标等情况,这些都十分不利于会在发生时的人员疏散。同时高层建筑由于楼层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后,位于较高楼层的人员很难迅速离开,加上火灾发生时人们多数会出现惊慌、恐惧、拥挤,这样很容易导致踩死踩伤等情况的发生。

1.4 火灾扑救难度大。导致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消防设施不完善。目前国内最高的消防云梯仅能达到100m左右的高度,而这样的云梯也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并且云梯实际使用时也只能升至最大高度的80%左右,加上高压水枪仅能喷射10m左右的高度,如果火灾发生在高层建筑顶层位置,室外扑救则很难完成;其二,供水原因。火灾发生时,灭火用水量一般为每秒100升左右,一旦供水系统发生故障,则会造成无法供水灭火。

2 高层建筑火灾的具体防范措施

2.1 加强防火设计。要想降低或杜绝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必须从根源上进行防范,即做好建筑防火设计,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按照建筑耐火等级进行防火设计。应根据GB50045-95中的相关规定进行防火设计,该规范中将高层建筑分为两类,并均对建筑各部位的耐火性能有明确规定。2)防火、防烟设计。① 设计防火分区。该设计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将火势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进一步阻止火灾的蔓延趋势,借此来降低火灾损失。② 防烟设计。由于建筑内可燃及易燃物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其在燃烧过程中,均会释放出较多有害烟气及热量,所以必须进行防排烟设计。具体设计时应结合建筑防火分区进行,并选择合理的防排烟方式及系统。3)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按照高层建筑楼层较多这一特点,在设计安全疏散通道时,应设计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通道。水平方向的疏散通道应顺畅,并在通道内设置灭火、排烟、应急照明、安全方向指示标识等设施;垂直疏散通道则应由电梯、楼梯、避难层等组成。其中楼梯为主要垂直疏散途径,应设计防烟楼梯间。4)消防系统设计。大部分火灾一般都会在起火后的15分钟左右开始蔓延,这段时间是最佳的扑救及疏散时间,而想要预先得到火灾信息,就必须设计火灾预警系统。由于高层建筑火灾外部扑救受多方因素制约,所以应尽可能立足于自救。因此,消防设备就显得十分重要。

2.2 严把高层建筑防火审核关。由于多数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均是设计失误造成的,为尽可能降低或消除火灾隐患,除加强建筑防火设计之外,消防部门应加强对建筑防火的监督和审核,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设计与相关消防安全要求相符。消防部门应加强以下工作: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施工监督、随机抽查等。

2.3 加大监督力度,消除火灾隐患。消防部门的监督工作人员,应适当加大对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监督及检查力度,以此来消除建筑潜在的火灾隐患,降低火灾的发生几率。监督人员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对违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借此来消除建筑火灾隐患,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同时消防部门还应联合工商、安监以及卫生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对存在火灾隐患的以及违法等行为进行查处,较为严重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外,对消防安全条件不完备的单位应责令其停业整改,直至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后,方可继续使用。

2.4 加强自我管理,提高防火意识。高层建筑本身具有较多的消防系统,如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系统、防排烟系统、雨淋喷头、水幕等等。为进一步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建筑本单位应加强消防设施的管理工作,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到位,不断提高单位员工的安全防火意识。可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等,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来确保各消防设施均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进而在火灾发生时起到应有的作用。

3 结论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火灾的防范是一项较为系统且复杂的工作,由于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较为特殊,使得防火难度增大。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必须建筑防火予以高度重视,设计人员应不断加强建筑防火设计、消防部门也应认真做好建筑防火监督审核工作,通过多方携手将高层建筑火灾隐患防范于未然,以此来确保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志平,火灾早期探测技术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的应用[A].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8(9).

[2]张家明,从上海教师公寓火灾谈在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与火灾扑救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12).

火灾建筑论文例7

虽然当前我国的建筑技术与防火、灭火技术都得到了高速发展,使得高层建筑的火灾率得到了明显降低,造成的损失正在呈下降趋势[1]。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与高层建筑的增多,火灾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火灾发生造成巨大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火灾防范做的不好,很多的建筑物内没有完善的火灾监控和灭火系统,有的火灾报警系统已经严重的老化,不能及时对火灾信息进行反馈,为此涉及安全可靠的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非常必要[2-5]。

1 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与发展

1.1 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根据建筑消防规范,将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报警装置按实际需要有机的组合起来,配以先进的控制技术,便构成了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它完成对火灾预防和控制的功能。

1.2 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

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将建筑自动化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的一些功能复合起来已经成为了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方向[6-7]。其采用了智能集中型模拟量可寻址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和智能分布型火灾自动报警技术,而人工智能理论和交互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火灾自动探测系统采用,并已成为智能火灾自动报警技术中的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8]。

2 基于无线网络的高层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的设计目的与要求

2.1 基于无线网络的高层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的设计目的

高层建筑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首先必须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适应高层建筑的特点。主要在于系统具有可靠的火灾探测和报警功能,能适应环境变化;系统火灾信息处理、火灾判断识别能力较强,具有数据通信能力;抗干扰能力强;系统适应性强,管理维护方便;系统工作稳定,数据传输准确可靠[10]。

2.2 基于无线网络的高层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

基于无线网络的高层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的设计采用集散控制技术,将集中的控制技术分解为分散的控制子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等构成,在工作过程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向探测区域的火灾探测器发出巡检信号,火灾探测器实时检测探测区域的相关巡检信息,由报警控制器对巡检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发生火灾,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11-12]。

3 基于无线网络的高层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的整体设计

3.1 整体设计特点

在某某大型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中,在建筑的地下一层设置消防控制中心,设置智能型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采用实时抢战多任务嵌入式操作系统,相应时间快。仍采用模块化电源设计,相互隔离,减低单路电源负载,提高主机整体性能。

3.2 系统流程设计

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系统将自动报警,并自动生成控制方案,并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将事发地点该区域切换到大屏幕。火灾报警被确认后,操作员通过火灾报警处理预案或者手动对通风控制系统、广播系统、交通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进行火灾联动控制,并将操作日志自动归档备查。火灾报警的联动控制在后面进行专门的分析。

3.3 系统安全施工与调试

3.3.1 系统安全施工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当接收到火灾报警后,能自动(手动)启动相关消防设备并显示其状态的设备,主要包括火灾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常闭防火门、防烟排烟系统的控制装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等。消防控制设备一般设置在消防控制中心,以便于实行集中统一控制。

3.3.2 系统安全调试

消防报警系统安装完毕后,可进行系统测试。测试中一旦发生错误,及时通知指挥员并采取措施或停泵,待处理完成后继续实施。测试完毕,必须要整理好原始资料和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的测试报告,以备消防部门的审查和验收。

4 基于无线网络的高层建筑消防报警系统发展的配套措施

拓展高层建筑消防报警系统,实现与城市消防报警远程监控系统对接。在高层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的基础上,仍可以通过优化整合,建设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完善该系统,更好地保障高层建筑安全。高层建筑的核心设备是各类型电气设备,水喷淋系统往往造成二次损害,鉴于该特点,建议改进为气体灭火措施,进行灭火。

参考文献

[1]李百秋.计算机远程监控应用系统性能优化探讨[D].内蒙古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系,2006:4-5.

[2]杨连武.火灾报警及联运控制系统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231-235.

[3]李亚峰,蒋白懿,刘强.建筑消防工程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12-114.

[4]黄斌.某政府综合办公楼消防联动系统调试[J].安装,2011,11(8):52-53.

[5]晓京.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的发展趋势[J].安徽消防,2007,5(16):103-104.

[6]费杰.基于CAN总线的火灾监控系统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2007:5-6.

[7]杨林.基于UML的实时系统建模及顺序图时间约束研究[D].湖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系,2007:112-113.

[8]张慧.消防报警系统设计探讨[J].课件传播,2011,7(2):224-230.

[9]吕继臣,张辉.浅议多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07(8):509-510.

[10]李文年,杨善林,周永务.基于多层结构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10):6-10.

火灾建筑论文例8

引言:目前,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未来住宅会从更高层次提出新的要求,未来建筑发展的主题已不仅限于安全和外观上的要求,尤其在高档住宅中,他们采用高新技术,运用耐火材料,用仿生和智能化的建筑设计,给住户带来全新的居住体验,同时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智能建筑在我国已成为建筑市场的大趋势,也是建筑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设计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建筑所表现出的“形式多样、功能复杂”的特点。从80年代开始,国际建筑界和火灾科研界已有许多学者在倡导“性能化防火设计”也可称之为“火灾安全工程设计法”。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可使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更合理,而且,能够节约大量的消防投资费用,使火灾防治方案更为科学、经济。目前,经济的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投资建设规模的总体趋势不是减小而是扩大,这种趋势,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我们正面临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我们的城镇及其基础建设的需求是大量的,速度也会加快。会促使我们的建设和投资规模出现一个上升的趋势。

一、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的特点

外观体量的庞大化、摩天化,显示了现代建筑的雄伟和神奇,各类功能场所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建筑群,甚至一个超大规模的建筑物,建筑高度不断增高,这给消防灭火的登高作业、内攻侦察、火场供水等都带来了不少困难。结构外壳的轻灵化、通透化,创新了现代建筑的风格与形象;新颖的钢结构使建筑的跨度增大,荷载减少;玻璃或金属的幕墙的运用使建筑外形日趋明快。但这些却都造成建筑的耐火等级的降低,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的缩短,也造成竖向防火分隔难以实施。内部环境的互融化,智能化,丰富了现代建筑的情趣和内涵,花园式室内庭院;集中控制的楼宇设施,将整个建筑融为一体,相映生辉,产生充满韵味的空间组合,给人以舒适和贯通的感觉。但是传统的建筑防火分区的措施难以落实,火灾的排烟更加困难。

二、仿生建筑设计已成为发展趋向

建筑仿生已成为一种新时代潮流,也是建筑设计的新课题。它主要研究城市仿生,功能仿生,结构仿生,形式仿生等方面。从科技发展的速度来看,未来的城市建筑必将以仿生与生态为主体。仿生通过研究动物.植物的生长肌理以及自然生态的规律,结合建筑的自身特点,这种最具有生命力的创作形式,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建筑师们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创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建筑,建筑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潮流,建筑仿生学还需要大力发展,因为它今后必将成为建筑创新的源泉和保证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三、性能化设计的火灾安全工程理论基础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包括:总平面设计、防火分隔和建筑构造、安全疏散、消防给水和固定灭火系统、采暖通风和防排烟及电气等内容。建立火灾场模型,也是必须基于火灾燃烧理论及火灾中烟气的流动理论。下面仅以安全疏散的“火灾安全工程理论”为代表,对“火灾安全工程理论”加以简要说明。一般认为,应当通过实验来认识典型物品的火灾燃烧特性,据此估计特定火灾中的释热速率。因此尽可能以全尺寸火灾试验来对这些参数进行研究。由于烟气的减光性的作用,人们在有烟场合下的能见度必然下降。烟气的减光性对人员的安全疏散构成严重威胁。

四、火灾模型在性能化设计中的应用

在火灾安全工程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的建筑物,建立火灾模型,用工程学的方法加以解析,得到科学合理的设计参数。总之,“性能化防火设计”和“性能化防火规范”是建筑消防设计的发展趋势,要大力开展对“火灾安全工程学”的研究,研究适用于建筑工程设计的消防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开发计算机设计软件,为逐步建立和完善“性能化防火设计”创造条件。近年来已经开发的火灾模型有许多中,但设计方向大致有两个。一是采取既定的设计方案,按一定的程序进行设计,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二是调用“人员及建筑物”在火灾时的反应状况,对设计结果进行估算。后者的设计方向较为理想化,但因为火灾场景的设定数据比较难以确定,现有数据的数量也相对较少,而且现阶段已确定的数据,可靠性没有保证。建筑火灾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现阶段,这种设计方法较难实现。因此,就其可行性而言,一般选用既定的工程学设计方法,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加以计算,并对结果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五、未来建筑性能化设计的现状及前景

《高规》中明确指出: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防火应对特殊的防火设施进行专题研究,并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就是针对现代建筑“摩天化”的特点而提出的。而专家论证的本质就是一种性能化设计。我国自90年代以来,摩天大楼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升起;火车站、飞机场和大型集贸市场等大空间建筑层出不穷;智能建筑也在一些发达地区不断兴起。但消防法规的建设却显得滞后。所以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迫切地呼唤消防设计的改革。

六、结束语

中国已经具备发展未来建筑的的条件,国家科委已组织一些关于建筑防火设计、绿色环保、仿生建筑、智能建筑的一些课题,这些都引领着建筑走节能化、防生化、智能化的道路,可以得知,未来建筑讲给人类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经济.便捷.人性化的工作或居住环境。建筑智能化可以分为三个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及控制系统.多媒体系统。而为了给用户创造一个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工作或生活环境,在建筑物内设置的任何设施与系统都要在细节上考虑得更加详细,这样才能更好地服从于这个目标,否则建筑智能化就失去意义了。本文中所提到的“性能化设计”,也仅限于民用建筑,避免了建筑防火设计的先天不足,减轻了日后防火工作的压力;火灾场景模型的建立,为将来的火灾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火灾蔓延的场景预想,也为灭火预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性能化设计将消防工作一体化,真正的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火灾建筑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高层建筑物与防火

1.1 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志就是高层建筑物。我国现今各城市的高层建筑物发展势头迅猛,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人口高度集中,对于这些人的住房问题要得到保证,建立高层建筑物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个问题。而且城市中高层建筑物多可以减少城市中的横向交通距离,提高城市的办公效率,有利于市政规划。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大面积的占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城市的发展留出空间。

1.2 缺点与弊病。高层建筑物虽然向我们展示了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优点,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相应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高层建筑物较之于老式的建筑物,建筑时所用材料消耗大,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难度大幅增加,工程成本高,使用成本也比较高。最重要的问题是,一旦高层建筑物的高层发生了火灾,消防系统起不到作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根据相关资料表明,现在城市中消防队的水车灭火的有效高度是24米,相当于8楼那么高,但是高层建筑物的建造层数一般都达到20层以上,消防救火系统失去显著的效果,所以高层建筑物实行强有力的防火消防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1.3防火与消防。防火设施是每座建筑物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火灾中便于居民自救以及救援队伍使用。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自有防火系统更是至关重要,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中没标明建造,或施工队伍对防火系统的了解不专业,防火消防设备往往都是被忽略的部分。我国现今的高层防火措施体现出不规范甚至不能用的特点,有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八十的居民认为楼中的消防栓等防火消防设施是摆设,没有用。我国对于高层建筑物中消防设施问题的处理已经迫在眉睫了。

2. 防火知识理论与措施

2.1 防火从源头抓起。起火的原因是可燃物在某种条件下发生了燃烧,而火势在短时间内扩散成大面积,造成了火灾。如果能控制住火灾的火源,就能进行有效的防火。注意生活中易燃易爆物品在储存的时期不能接触火源,从根本上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造成大火灾的另一因素就是助燃物,那么什么是助燃物呢?氧气,汽油,酸盐化学氧化剂等这类的在火灾中与火接触会让火势更大的物质就叫做助燃物,是造成火灾的幕后黑手,对于这类助燃物要单独密封性的保存,与易燃物分开,避免相互接触,达到防火的目的。

2.2 防火消防设施的使用。在生活中我们能接触到的消防设施有灭火器,消防栓,以及手动报警器。人们在发现起火后控制不住局面时,消防设施的作用就是去扑灭火源,以防火势太大造成火灾。防火消防设施是遏制火灾最有力的工具,群众要学会使用各种灭火工具的用法,为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加一份保障。

2.3 防火意识教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安全意识教育中,对火灾的教育比重最大,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火灾而丧生的人数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所以国家非常重视对人民群众的火灾意识教育。社区,学校,需要经常举行防火思想教育和演习,有备无患,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担起一份责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3.高层建筑物的防火设计

3.1 高层建筑物内的防火消防设施一定要健全。近些年来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防火设计已经成为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监督与检查高层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在高层建筑物内,消防设施要保证达到法定数量,而且要保证能够正常使用。建筑内部合理有效地设立防火墙与防火间距,防火间距能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有效阻止火灾快速蔓延,防火墙能将火灾压制在一定的区域内,组合使用能为群众紧急疏散和进行救火争取时间。最重要的是群众紧急疏散的消防通道,高层建筑物在设计时要合理设置消防疏散通道,为群众疏散和消防员扑火提供宽敞的道路。在高层建筑物中,毫无缝隙的防火设计能尽量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能最大化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小化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3.2 对高层建筑物的消防监督要全面。国家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要求对高层建筑物内的防火消防的情况要实时监控,对消防设施要进行定期检查,对建筑物内的易燃物与助燃物要进行安全排除与存放,监督消防疏散通道要畅通,没有物品堆积。对火灾的预防做到全面性科学性,对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起责任,为社会平稳发展添砖加瓦。

3.3 普及群众的防火意识及逃生手段。社会主义安全意识就要从小孩子开始培养防火意识与逃生技巧,通过学校的教育与演习,做到对火灾的认识深刻,面对火灾,有条不紊的逃生,培养安全逃生意识,在火灾中防止吸入毒气,避免烧伤,不能乘坐电梯,要从安全的疏散通道逃。居民区也要在市民中大力实行火灾预防教育,提高群众的火灾危险意识。从侧面减少了火灾的发生与伤亡损失。

4.结束语:“千里之穴,溃于蚁穴”,对于高层建筑物的防火措施要注意严谨,细节也不能错过,将火灾的苗头扼杀,从源头减少高层建筑物的火灾发生。高层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必须由消防专家进行讨论敲定,结合当地的消防条件及地区构造,做出全面的科学性的高层防火方案。人们也要加强防火意识和逃生技巧,最大化地减少高层建筑物中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或伤亡损失,为构建安全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包世华.高层建筑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火灾建筑论文例10

一、地下公共建筑

(一)地下公共建筑的概述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恶化、资源匾乏等问题愈演愈烈。而在考虑到美观、采光等因素以后,在很多已经密集开发的地区很难有向高空发展的机会,而只能向地下发展,这已成为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手段。建设地铁已成为许多国家缓解城市交通矛盾的重要手段;城市中心区的立体化开发已成为解决城市中心区空间拥挤、地面环境恶化的重要方法;建设地下管线综合管廊成为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抗灾能力的重要途径。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织部分,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过程中,以地下交通、商业、文化、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地下公共建筑在改善城市整体功能结构和优化城市风貌中的作用也日渐显现出来。

(二)地下公共建筑的现状

1、使用功能复杂

目前, 许多地下公共建筑集中了商场、超市、餐厅、办公、娱乐、交通于一体, 形成人流、车流纵横交错, 如西安骡马市地下商业街。

2、建筑规模大

近年来, 在我国不少城市都建有数万至几十万平方米的地下公共建筑, 如北京中关村广场, 地下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

3、人员密度大

主要集中在歌舞娱乐放映场所, 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 慢摇吧! 在高峰期, 人员拥挤, 人员密度远远超过有关规定。

二、地下公共建筑火灾

(一)地下公共建筑火灾特点

地下建筑,是指建造在岩石和土层中的比附近地面标高低2 m以上的用于商业目的的建筑。就其建筑形式而言, 可分为附建式和单建式两大类。附建的地下建筑都是附建在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地下, 其层数有1 层、2 层、3 层甚至更多层。

1 、照明不足, 发烟量大, 人员疏散困难

地下建筑完全靠人工照明,地下人工照明比地上建筑的自然采光差, 加之火灾时, 普通照明电源切断, 仅依靠应急照明, 人的视觉完全靠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指示灯保证。由于火灾时发烟量与可燃物物理化学特性、燃烧状态和供气程度有关, 而地下建筑一般供气不足, 因此阴燃时间较长, 故发烟量较大。如果没有应急照明,建筑内将是一片漆黑, 人员根本无法逃离火灾现场。再加上烟雾,人员疏散更为困难。

2 、火灾燃烧状态受出入口的供气状态影响大

当火灾时就进只有一个出口, 在火灾初期, 与地面唯一的连通口就成为外部空气的进入口和内部烟气的排烟口, 随着火灾的扩大,烟与空气的中性面逐渐降低, 最后成为烟筒。当附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口时, 自然排烟与空气的进入口是分开的, 火灾时一个出口可能是进气口,另一个可能是排烟口, 依风向而定。

3 、火场温度高

地下商业建筑发生火灾时热烟气很难排出, 散热缓慢, 内部可燃物多, 空间温度上升快。多次研究比较表明, 地下商业建筑火灾会较早地出现“ 爆燃” 现象。火灾房间空气的体积急剧膨胀,CO、CO2等气体浓度迅速增加,温度也会急剧升高。

4 、较易出现“ 轰燃” 现象, 且出现时间较早, 泄爆能力差

因为地下商业建筑的排热性差, 热量积累较快, 地下商业建筑火灾比地面建筑火灾更易发生“ 轰燃” , 且出现的时间更早。由于地下商业建筑基本上是个封闭体,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爆炸时, 泄爆能力很差。

5 、可燃物量大、火灾危险性高

由于地下商业建筑可燃物多、量大, 因此很容易发生火灾, 并且一旦火灾发生, 燃烧猛烈且燃烧持续时间长。

6 、扑救困难

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比地面建筑的火灾扑救要困难得多, 由于地下商业建筑构造复杂, 烟多温高, 视线差, 导致火情侦察、指挥员决策、火场通讯指挥都很困难。

(二)火灾及其危害

火灾对人类和社会造成的破坏非常巨大。其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其直接财产损失。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损失、消防扑救费用、保险管理费用以及投入的火灾防护统称火灾代价。根据世界火灾统计中心以及欧洲共同体研究的结果,大多数发达国家每年火灾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2%左右,而整个火灾代价约占1%。根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提供的资料,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发生的火灾就有600一700万起,有65000一75000人死于火灾。由此可见,火灾防治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最近一、二十年来,我国正处于火灾形势比较严峻的时期,火灾的次数和损失均居高不下,尤其是发生了多起特大和重大火灾,有的还造成了严重的群死群伤事件。例如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河南东都商厦火灾中的死亡人数均超过300人,衡阳特大火灾死亡消防队员20人,其影响震惊中外。

三、地下建筑消防电气设计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建筑也向着功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着。在地下建筑中, 固定消防设施的安装也提升了建筑本身的安全系数。完善的消防电气系统是保障建筑物内各种消防用电设备及时可靠运行, 有效地进行人员疏散、物资保护和控制火势的蔓延。

(一)确定消防用电负荷

建筑的消防用电负荷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地下建筑的消防用电负荷分为一级、二级。在对建筑进行消防电气设计时, 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相关消防技术规范来确定,地下公共建筑的消防用电负荷确定后方可进行后面的电气设计。

(二)、充分保证消防供电、配电系统的自主性

消防供电及其他防灾系统用电, 当建筑物为高压受电时, 宜从变压器低压母线处分回路自成供电体系, 即独立形成消防供电系统。消防系统电源的供电负荷等级, 在建筑工程供电系统中应处于最高供电等级, 自成供电体系是为了保证消防供电的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 常会出现一些手动与自动的问题, 例如在一级负荷的供电系统中, 双重电源供电的高压单元回路在任一回路故障时,其高压侧母联开关不能联锁投入工作; 一路高压供电而另一路为自备发电机供电的一级负荷系统, 高压故障而发电机不能自动投入到低压侧母线上供电。这些情况的出现, 为消防供电系统的安全造成了隐患, 因此对于应自动联动的一定要保证其工作状态的可靠性。消防配电线路与一般配电线路应严格分开, 但在有的设计中, 往往是注意从配电室引至消防控制室配电箱这一段的供电可靠性, 而忽视了各层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的可靠性, 如电动防火门、防排烟风机等, 并没有形成消防专用供配电系统。

(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有足够的安全性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 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暗敷时, 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0mm, 明敷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 敷设在电缆井、电缆沟内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 可直接敷设; 宜与其它配电线路分开敷设; 当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 宜分别而置在井沟的两侧。”消防电气线路在施工中属于隐蔽工程, 因此在设计时, 线路的安全性是应该从重考虑的, 只有这样方能使消防用电设施在火灾时能够正常进行工作。在消防验收时, 建计单位应将消防电气的隐蔽工程材料进行送审, 这是验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地下建筑防火要求很高,发生火灾时,应自动启动相应区域的应急照明,强行关闭一般照明回路。应急照明可选择仅用消防中心的计算机控制而禁止用监控计算机或现场控制,也可选择都有控制权。另外,控制系统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开放性和电磁兼容性。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地下汽车库的火灾探测器选择感温探测器,其他场所选择智能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封闭的楼梯间单独划分一个探测区域,并每隔 3 层设置一个智能型光电感烟探测器。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由于前室与电梯竖井、疏散楼梯间及走道相通,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且火灾时烟气容易聚集,故在电梯前室设置智能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备用柴油发电机房采用气体灭火装置配套的感烟、感温探测器及气体灭火控制盘。气体灭火控制系统的报警、放气、故障等信号要反馈给大厦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与消火栓按钮的设置

手动报警按钮选用智能型报警按钮 ( 带地址编码 ),含电话插孔。手动报警按钮主要设置在电梯前室、楼梯前室及公共走廊等公共出口部位。设置的手动报警按钮要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 30m”的规范要求。消火栓按钮既能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同时能直接启动消防水泵。消防水泵启动后点亮消火栓启动指示灯。每个消火栓箱处设置一个消火栓启泵按钮。

3、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的设置

在合用的电梯前室和公共走廊、大会议室、地下汽车库、大厅等部位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并遵守规范“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的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 25m”及“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 12.5m”的规定,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以利于火灾应急播放疏散指令。

4、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

消防控制中心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在消防水泵房、备用柴油发电机房、计算机房、高低压配电房、主要通风与空调机房、排烟风机房、消防电梯机房等部位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

(五)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消防水泵的控制

其控制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火灾现场的消火栓按钮直接启动消防泵;二是在消防控制中心通过手动按钮直接启停消防泵;三是消防联动控制器通过总线编码输出模块控制消防泵的启停。消防泵的启动信号的反馈通过一个输入模块进行监测。消防泵的主、备用状况可通过输入模块监控。消防稳压泵的运行、停止、故障状况的监测通过输入模块来进行。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

当火灾发生时,玻璃球喷头熔破,水流通过破裂的喷头向外洒水,随着水的流动及管网压力的降低使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相继动作,延时 20s 后,通过输入模块将报警信号传至火灾报警控制器,进行逻辑判断,确认火警后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启动喷淋水泵等消防设备。喷淋泵的联动控制,除无现场报警按钮控制外,其他基本上与消防水泵的控制相同。

3、防排烟控制

当火灾报警控制器确认建筑物内某层发生火灾后,由消防控制中心的联动控制系统中装于现场的智能输入输出模块输出电信号,电信号通过继电器接通火灾层及相邻上、下两层的排烟阀、送风阀,并启动相应的排烟风机和正压送风机,停止相应防火分区内的空调风机并切断非消防电源,关闭相应区域内的空调通风防火阀,同时将停止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中心。在消防控制中心内可设置手动启动停止按扭,以便对机械防烟、排烟风机进行应急控制。

4、应急照明控制

应急照明由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箱供电,两路市电互为备用,当发生火灾时,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应自动点亮。如果两路市电电源完全中断,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依靠自带的蓄电池组供电,连续供电照明时间不小于30min。

5、气体灭火系统控制

当气体灭火控制盘监测到任一探测器报警时,启动声光报警器。当感温、感烟探测器同时报警,通过体灭火控制盘延时 30s 后,启动放气阀喷放灭火剂灭火。当控制盘接到喷洒信号后,启动放气门灯,提示柴油发电机房正在自动灭火,切勿入内。同时,通过控制装置的接口,将有关信息传送至消防控制中心。

四、结束语

本文从地下公共的特点着手,具体的分析了地下公共建筑物火灾的特点及现状,结合现实问题,提出了科学的地下建筑物火灾消防设计应注意的几个大的方面,同时仔细的阐述了地下公共建筑防火应对措施。

同时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事和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了。在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老师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很多有关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仁批评和指正!

五、参考文献

[1] 《中国防火业务全书》

[2]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J16- 87( 2001版)

[3] 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 98( 2001版)

[4] 公安部消防局. 中国火灾统计年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版

火灾建筑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K928.71 文献标识码:A

1.古建筑的木垛效应

基础上立木柱,柱上架木梁,梁上再立瓜柱,瓜柱上再架梁。层层叠架,组成一组木架构。在平行的两组木架构之间,用檩、枋连接,檩上再设椽子。再加上斗拱、天花、藻井、各种门窗,门匾,无处不用木料。一幢古建筑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还是庄严肃穆的庙堂,或者是秀丽典雅的园林建筑,其实就是一个堆积成山的木材垛,不同的是经过能工巧匠之手,巧妙地把它编织成了一个巨大的木制工艺品罢了。

由于古建筑大多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大量的采用木材,因而具备了容易发生火灾的物质基础,使古建筑具有比较大的火灾危险性。这种危险性是由于木材的燃烧特性决定的。

某一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可燃物质的数量多少。消防上主张用火灾荷载作为火灾危险分级的基础。所谓的火灾荷载,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可燃物质的数量及其发热量,通常以木材的数量及其发热量的所得值来表示。建筑物内部的其他可燃物质,如棉丝织物、纸张书刊等,也要换算成具有等价发热量的木材,把总数相加,用以表示火灾荷载。在计算时,一般以木材每立方米重630千克,发热量每千克木材18421千焦为基数。在现代建筑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防火安全,并力求以非燃烧的装修材料取代可燃的装修材料,要求火灾荷载总平均每平方不宜超过20千克。如果按照每立方米木材平均重量为630千克计算,即在现代建筑中,目次阿德用量不应该多于0.03立方米,包括其他可燃物折合的木材的用量在内。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标准,以此标准来衡量古建筑,就不难看出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之大了。

我国的古建筑多采用松、柏、杉、楠、等木材。普通的松木每立方米重597千克,而楠木每立方米则重达904千克。如前所述,在古建筑中,大体上每平方米需要木材1立方米。仍按照每立方米木材重630千克计算,那么古建筑的火灾荷载量要比现代建筑的火灾荷载大31倍。

2. 炉膛效应

木材是传播火焰的媒介。而在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又具有特别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古建筑火灾证明,古建筑起火后,犹如在炉膛里架满了干柴,熊熊燃烧,难以控制,往往直到烧完为止。这种现象是由下列几种因素促成的。

首先,同古建筑的结构形式是分不开的。我国的古建筑无论采用何种结构方式,都是用大木柱支承巨大的屋顶。而在屋顶又是用大量的木材加工而成的梁、枋、檩、椽、斗拱和望板,以及天花、藻井等构件组成。架于木柱的中、上部众多的木构件,等于架空的干柴。古建筑周围的墙壁、门、窗和屋顶上覆盖的陶瓦、压背等围护材料,形成炉膛。这就造成了古建筑具有特别良好的燃烧条件。

这里还要指出,由于我国古建筑屋顶相当坚实,在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失,温度容易积聚,迅速导致轰然现象的出现。随着现代消防科技的发展和对火灾机理、燃烧理论的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火灾中的轰然现象已经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所谓轰然,是室内火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室内的可燃物在瞬间全部起火,火从窗口等处蹿出等现象同时发生。一般来说,当室内火灾发生后,温度升到500~600℃时,便会出现轰然。由于轰然实在环境温度持续升高,并且大大超过可燃物的燃烧点时发生的,因而无需火焰直接参与。出现轰燃后的火灾,称为充分发展的火灾,是火灾发展到了极盛的阶段。此时的扑救已经相当困难了。古建筑火灾容易发生到轰然阶段,是古建筑火灾难以扑救的原因之一。

其次,同木材燃烧蔓延的某些特点也是分不开的。木材在明火或者高温的作用下,首先蒸发水分,然后分解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先在表面燃烧。因此,木材燃烧和蔓延的速度同木材的表面积与提及的比例有直接的关系。表面积大的木材与表面积小的木材相比火灾危险性更大。因为表面积大的木材的受热面积大,易于分解氧化。古建筑中除少数大圆柱的表面积相对小一些外,经过加工的梁、枋、檩、椽、斗拱和望板等构件的表面积就大得多了,特别是那些层层叠架的斗拱、藻井和那些经过雕镂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的门窗、扇等表面就更大了。古建筑在发生火灾时,出现轰然和大面积的燃烧,主要借助于这些构件的巨大表面积。

木材着火时虽然在表面层燃烧,但由于热传导的作用,会引起木材内部深层次的分解,分解的产物通过木材的空隙不断形成碳层和裂缝,从而帮助燃烧继续。疏松的木材由于空隙较多,既易受热,又容易分解出可燃气体,燃烧速度比较快。通过对火灾现场的考察、分析中得出结论:松木大料,如用松木做成的柱、梁、檩等,在发生火灾时的燃烧速度为每分钟两厘米。由此推算,木构架建筑起火以后,如果在15~20分钟以内得不到有效的救援,就会出现大面积的燃烧,温度高达800~1000℃。古建筑中的木材情况比疏松的松木还要差,由于长期干燥脱水和自然侵蚀,往往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裂缝;有的大圆柱其实并非完整的原木,而是由几根木料拼接而成,外面裹以麻布,涂上漆料。在发生火灾时,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部位就成了火势向纵深蔓延的途径,从而加快了燃烧的速度。

木材的燃烧速度与通风条件相关,取决于空气中氧气的供应量的多少。通风条件好,氧气的供应量充分,燃烧的速度也就越迅速、猛烈。古建筑的通风条件一般都比较好,这里指的是古建筑的殿堂空间具有高大宽阔的特点,现代建筑的开间多以3~5米为多,而古建筑的开间多以7~9米为多,故宫的太和殿和明十三陵的恩殿等的开间都在10米以上。这些殿堂的室内空间高度都在10米以上,高的达30米,因此在发生火灾时,氧气供应充足,燃烧速度是相当惊人的。许多古建筑都建造在高高的台基之上,特别是钟楼、鼓楼、门楼等建筑,更是四面凌空;还有一些古建筑坐落在高山之巅,四面迎风。这些古建筑期货之后,势必借助风势。1972年峨眉山金顶的永明华藏寺发生火灾,由于山高风大,着火之后2个小时,8200平方米的古建筑就全部付之一炬。

3. “火烧连营”效应

我国的古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道观、王府、府衙、还是禁苑、民居,都是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大型的建筑又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庞大的建筑群体。这种庭院和建筑群体的布局,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和横轴线进行布局,高低错落,疏密相间,丰富多彩,成为我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单从消防观点来看,这种布局的方式却潜伏着极大地火灾危险。

在庭院布局中,基本上采用“四合院”和“廊院”两种形式。“四合院”的形式应用最广,这种形式将主要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两侧布置次要建筑,组成一个封闭式的庭院。就是围绕一个院子,四周都是建筑物。我国的古建筑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庭院布局,单座的古建筑很少。一些大型的古建筑群体,更是庭院相连,庭院套庭院。因此,所有的古建筑几乎都是殿宇林立,楼阁相望,飞檐交臂,栋接廊衔。基本上毗连成片,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如果其中一处起火,一时得不到有效地扑救,毗连的木构件结构的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的燃烧,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甚至会使整个建筑群体全部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