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慕课教学论文

慕课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2:08

慕课教学论文

慕课教学论文例1

一、引言

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全民科学素质。相关调查表明,2015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比例为6.20%,比2010年提高90%[1]。科技馆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科技馆建设快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出现自身特点的科技馆,例如:数字科技馆、科技馆微博和微信等互动性功能,在科普知识传播中起到了积极作用[2]。经过多年发展和建设,我国科技馆规模和数量在一定程度能够满足普及全民科普的需要。但是,科技馆仍然存在着科普教育方式单一、科普服务效能有待增强的问题[3]。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拓展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方式,增强科技馆的科普服务效能。

二、基于“慕课”的先进科学教育方式

慕课属于一种视频化、互动性简介的信息传播媒介,慕课教学手段多样,能够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慕课的有效开展能够获得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4]。可见,从慕课的特点上看,慕课能够被作为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的一种方式。因此,从科学教育理论的视角,本文在科技馆中引入慕课教育手段,探讨这种全新科普知识慕课“课堂”的科普教育方式。

1.科学教育方式

慕课是一种科学教育方法,具有自身体系、理论及应用的知识均能够以慕课的形式讲授。科普知识来源于科学技术理论和应用,利用慕课的方式可以实现科普知识的传播。通过开设科普知识的慕课,学习者在自己可控的时间内参与学习,并且给予成绩合格者结课证书。结课证书不仅能够增强学习者的成就感,同时借助于“大数据”能够方便地统计全民科学素质,为科技馆发展和慕课持续改进提供参考。科技馆中引入慕课时,应该按照慕课的先进教育理念合理组织展品或科普知识。

(1)类似属性展品或科普知识组成为一门慕课。慕课内容由一些列知识点构成,因此需要将类似属性的科技馆展品或科普知识形成一门系统课程。例如:科技馆的光学成像方面的展品讲述了光学成像的原理和应用,而以《光学原理的科普知识》慕课的形式可以形象和生动地为参观者介绍光学原理。虽然一门慕课要求具有一定的总学时,但是每一次课程时间短小,该特点非常有利于开展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通常课程时长10分钟或者3-5分钟,并且围绕单一知识点,主要是微视频,这有利于学习者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进而提高学习质量。

(2)科普知识的慕课展教方式要求多样化。科技馆的一个理念是以轻松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慕课是一种方便和灵活的多谋体展教方式,因此科普知识的慕课内容需要广泛地采用多媒体手段。例如:参观者学习科技馆的机器人发展历史和工作原理的展品时,避开枯燥的工作原理而更多地关注机器人的规律性运动,通过现场或离线的慕课的先进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参观者的学习兴趣。

(3)考试题型的多样化和趣味化。慕课能够评价学习者学习成绩,科普知识的慕课考试题型要求多样化和趣味化,例如:在视频中设置考核知识点,让学习者在轻松和趣味性的过程中完成考试,最终获得结课证书。

2.慕课的先进科学教育方式的特点

慕课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传播学理论看,慕课具有传播活动的典型属性,利用慕课的科学教育理论和方法能够指导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慕课的这种先进科学教育活动具有下面特点:

(1)科技馆的展览展品的教育活动的特色化、多样化。利用慕课的有效信息传播手段,能够使得复杂结构展品的展教形象生动,提高参观者的学习兴趣,提升科技馆的科普服务效能。

(2)慕课具有参观者到场参观的先导性教育的特点。从广义上讲,慕课属于网络科普的范畴,因此参观者在进入科技馆之前能够在网络上首先了解其感兴趣的科普展品,进而有针对性地参观学习。

(3)引入较多展品,节约科普成本。利用慕课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手段取代部分展品展教,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复杂展品或特殊展品的制造成本,同时能够在网络上系统地引入更多展品,低成本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4)增强科技馆之间工作交流,与国际接轨。科技馆之间可以通过慕课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工作方式和展教展品的交流。慕课的网络传播属性使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而提升科技馆的国际地位。

(5)慕课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科普方式。慕课的网络属性使其能够与科技馆网络科普功能模块无缝对接,进而扩展了网络科普方式,并提升网络科普效果,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6)馆校结合。慕课在高校里获得了广泛研究和应用,而以慕课作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科普知识的校内外教育,能够从本质上改善和提升“馆校结合”的效果。结论随着慕课在科技馆中的应用,科技馆展览展品的教育活动多样化,能够有效提升馆校结合的效果,全面提升科技馆科技知识传播效果,扩展慕课应用利用领域,丰富科学教育活动理论。

参考文献:

[1]国办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N].,2016-03-14.

慕课教学论文例2

我国高校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目标为例,是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格与职业道德,较为广泛的人文、社会和科学知识,拥有终身学习、科学思维、善于实践、敢于创新、沟通交流和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掌握较为扎实的医学理论与基本技能,能解决基本的临床实际问题,并能适应医学新模式的高层次临床医师。这一培养目标对于学校的师资力量、课程配置和软硬件设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国内医学院校现有的资源很难完全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慕课为大学教育提供很好的补充。其作为一种在线、免费、资源共享的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汇集世界多所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如今的主流慕课网站上有很多国内外知名大学入驻,他们精心制作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供全球学生选择。慕课提供的课程涵盖多种学科,既包括学生自身高校相对优势的课程,又包括学生所在高校相对薄弱甚至未开设的课程,非常有利于医学八年制学生实现更为广泛地扩充知识的目的(表1)。

1.2时间、空间、教学形式的自由度大

相比于传统医学院校的学生,医学八年制的学生由于在校时间长,更加需要自由地分配时间以满足获取较多的人文、通识课程以及更加前沿的医学专业课程。然而,国内医学院校采取的措施是将这部分课程分配到医学院相依属的综合性大学,让八年制医学生在特定的时间(主要是入学的前二年)在相应的综合性大学学习。但其不利因素是学生仅能够从该所综合性大学获得人文和通识教育,所学内容极大地被该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所限制。此外,在接下来的6-7年中几乎很难有机会再接触到优质的非医学教育,而慕课恰恰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授课要求学生在同一时间集中起来在教室学习,该教学方式极易受学校的硬件设施所限制,常常需要为不同专业之间协调有限的教室与教师资源而进行排课。慕课课程的学习则不受此约束,只要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电脑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可轻松实现教师和助教、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改变了以往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程时间和空间安排的定式,给予了学生极大地自由去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可以提高零散时间的利用率,节省了往来寝室、教室的时间。故而有人又将慕课的教学模式称为“翻转课堂”。学生在寝室里或家里完成网络在线的慕课学习,而课堂跃升为师生间深度知识的探究、思辨、互动的场所。使得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慕课的教学形式不仅仅有幻灯片和视频,文本、flash和HTML5等都可以作为慕课的教学课件,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3活跃的用户论坛

相比于传统网络教学模式中师生的互动,慕课则拥有相对成熟的、多向性用户互动论坛,供授课教师、助教与学生之间开展讨论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不仅可以即时向助教、授课教师反映并获得专业解答,同时也可以得到来自其他学生不同视角的意见,有利于师生之间就某一专题知识点展开有目的交流。学生还可通过社会化公共平台(如Facebook、Twitter、Google等)与学生或者同伴群体展开学习、交流,分享学习体验。这种开放式多向性的相互讨论,可以使学生就某知识点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超过简单的听课所得,更加契合对八年制医学生培养的要求。

1.4可开具结课证明

由于慕课拥有基于作业、考试、论坛这三部分相对完善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相对于传统的网络教学就更加具有约束力,慕课课程学习开具的结课证明也就更具有说服力。目前,美国已经有为护理专业学士学位(BSN)配套的慕课课程,让工作繁忙的护士不用去学校就可完成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并拿到学位。参照美国护理专业这一授课模式,八年制医学院学生如果通过选择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并且获得相应课程结业证明的话,对拓展慕课教学应用范围以及拓宽八年制医学生的眼界与知识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慕课应用于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可操作性

2.1课程资源的整合

截止至2014年8月,在慕课的主流网站coursera上已经汇集了全球105所高等教育机构的712项课程,也包括了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五所中国高等院校。在712项备选课程中,中文课程74项,英文课程616项。课程的主题包含生命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数理科学等近30个大类。而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八年制课程计划为例,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其要求学生修满至少36学分的非医学专业课程和100余学分的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程。同时,还要求这些课程的大部分采用双语甚至全英文教学。显然,慕课提供的课程基本上能够满足八年制专业大部分选修课程和一部分必修课程要求。例如,计算机语言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史学纲要、生理学和解剖学等等。最为重要的是,慕课汇集了世界多所高等教育机构优秀的师资和课程资源,且以英语授课为主,医学院校学生通过慕课学习无疑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一种途径。因此,在医学八年制教育中逐步引入慕课教学是可行的。

2.2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其在线多媒体授课形式需要依赖于配套的硬件设施,包括输入端、云平台和接收端。国际多所高校的慕课网络平台通过近三年的发展都日趋完善。我国目前能够招收八年制医学生的高校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网络资源好的地区。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八年制为例,平均每个学生在宿舍所能享有的网络带宽在1M左右。问卷调研显示,上海交通大学2009级、2010级和2011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笔记本电脑普及率为99%,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多媒体终端普及率为96%,完全符合慕课网络教学的硬件设备要求。因此,在硬件配置上慕课应用于八年制医学教育是基本可行的。

2.3线上评价和线下考核

由于慕课将网络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体内容而非辅助手段,这使得其对于学生学习的质量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慕课现行的评价系统是依据学生的作业、考试、论坛三方面的完成和参与情况来进行分别打分,然后计算总分并颁发证书。在评分手段方面,慕课平台采用包括电子自动评分(标准化考试模块),学生互评打分和教师打分的方法来进行评分。相比于其他网络教学方法所采用的在线计时评价和学习完成度评价来说,慕课的评价方式更为全面和客观。考虑到医学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医学院校在引入慕课教学的同时,也可以采取线下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慕课教学推行的初级阶段,可以将线上成绩和线下成绩共同列入对学生最终评价的项目中,并赋予不同权重。与此同时,也可以探索将线上成绩和线下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慕课线上评价结果相对于传统线下考试评价结果的相似度,从而更好地评估慕课线上评价的可信性。综上所述,慕课自身的评价机制是较为完备的,医学院校在开展慕课教学时可以根据本学科特点加以调整。

慕课教学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01-02

慕课时代意味着,一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律要求不断被强化了,另一方面是教育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文性也随着学习者的逐步深化的自主学习自律要求而不断提高。慕课对教师授课水平的要求在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两个方面均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首先,就授课内容而言,课程内容必须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或兴趣,这就要求教学内容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因而,教师在成为一名合格的讲授者之前必须先成为一名优秀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更要了解学生,深谙教学规律,将学生的需要或兴趣巧妙地融会到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与学生发生精神性的而非物理性的结合。其次,在锤炼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改革授课的形式。出于人文性关注学生的目的,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最佳注意力时长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而不是现行课堂的40甚至50分钟。因此说,现行课堂教学形式一直在犯着“事几倍而功未半”的错误。因此,慕课的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所构成。学习时,学生好像正经历电子游戏的通关过程,只有答对过关之后,才能继续听课。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在线交流以获取帮助,助其闯关。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制作慕课视频时,必须把握教学规律,既要合理的控制时间,又要巧妙地设计问题和答案。更进一步,成功的慕课要求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课程设计师和出色的演讲家。教师既要像电子游戏的设计师一样环环相扣地设计课程环节,又要像演讲家一般将每一个环节都生动、形象地讲授出来。因而,在慕课大潮的冲刷之下,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式的课程或教法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具有人文性的要求,终将淡出人们的视线。

大力提倡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在慕课中输掉的不只是教育的优质资源的分享机会,更输掉了学习的方向和信心;而对于教师来说,慕课要求教师必须把握教学规律,既要合理的控制时间,又要巧妙地在设问丢包袱的同时注重答疑作解析。一堂出色出彩的慕课,要求教师既要是一名优秀的课程设计师,又要是声情并茂的演说家,教师既要像设计通关电子游戏的软件开发师一样环环相扣地设计课程思路和线索,还得要像演讲家一般将每一个学生有需要的环节以具体形象的、丰富生动的话语阐述并讲授出来。因而,在慕课革命大潮的冲刷之下,一个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所输掉的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式的课程教学,而是输掉一切而无立足之地。

慕课时代的人文关怀不仅应学生的需要而处处显现,也应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而不可小视。那么到底要如何做才能真正达到名副其实的人文关怀呢?

一、尊重个体,人本教育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进步的一个前提。培养一个优秀人才,就是创造一个美好人生。教师直面的是一群焕发生命活力、积极向上的学生,而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可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话里带刺,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的逆反情绪。因为你不尊重学生,学生当然也不听从你的教育,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亲其师”的前提是尊重学生。

二、课堂提问,留有余地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调动积极思维,从而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掌握知识,而不是为难学生。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深浅层次、难易程度来确定不同的回答对象。立即能找到答案的简单问题,让基础较差或一般的学生回答,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使之感到教师的关怀,对学习弱势的学生来说,成功的体验特别重要。较难的问题,对于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有助于他们认真思考,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小组或由多名学生一起回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能利用集体的智慧,增强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体验成功的快乐。否则,如果一问三不知,只能使学生感到难堪而厌学,后进生的自尊心特别容易受动伤害,因此教师更要注意保护。

三、与学生谈话时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震撼,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及学生。因此,教师与学生闲谈,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既要把问题说清楚,是非分明,又要语言文明,语气平和,态度可亲;要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怨言;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特别是与后进生的谈话,更要注意语言分寸,表扬几句,他们就会高兴得不得了;否定的评价,他们就会自暴自弃,甚至怒气冲天。因此,与后进生谈话时,更应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民主、平等、文明的交谈,既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的距离,又能使谈话产生教育效果。批评时,更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没有批评的教育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脆弱的教育,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但是过分的批评难于使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而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批评的意义。学生犯错误,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评语要准确,恰如其分。批评浅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批评重了,会刺痛学生的自尊心。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服口服,欣然接受。

四、爱护学生,以情感人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呢?不仅是在学习方面给予学生关心,还要体现在各个方面。总而言之,就是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学生不仅需要尊重,而且需要爱护。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都能给学生一点温暖。别说是生病的时候到医院守护,感冒流行时到教室熏醋,就是一次不经意的提问,一次对其他学科成绩的询问,都能在学生心头荡起情感的涟漪,所以我们要做有心人和有情人。

慕课教学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054-02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对于高等教育界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伴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教育界又掀起了一场关于慕课的热议,其中讨论最多的是慕课对高等教育和大学教师的影响,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习者受益,所以本文主要阐述了慕课对学习者的影响,以便更加客观地了解和对待慕课教育。

一、慕课给学习者带来了福音

1.向庞大的学习群体开放。大学这座“象牙塔”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传统的高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使很多没有机会上大学的人难以接受同等的高等教育,慕课的到来无疑给这一部分学习者带来了福音。和传统课堂相比,慕课拥有更加庞大的学习群体,不仅包括在校大学生,还包括从事各种行业的学习者,甚至教师自身都可以是慕课的学习者。在这里,没有大学的门槛,也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和上网工具,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1]。

2.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选择对于学习者来讲至关重要[2],传统的学多是从书本和课堂中获取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听课和做笔记。如今,很多学习者已经不满足于从传统的教科书和课堂中获取知识,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慕课对以往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慕课告诉我们,手机和电脑不仅能淘宝购物、娱乐八卦、聊天视频,还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在慕课这个网络学习平台上,学习者可以观看网络教学视频,做学习笔记、课堂作业,进行课堂测验,还能参加各种学习论坛,在论坛上提出问题,交流讨论,并获得问题的解答,甚至还可以获取很多的拓展资料,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讨。因此,慕课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极大地U充了学习者的知识储备量。

3.学习地位的转变。我们一直在强调教改,多数高校也接受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很多难题[3]。传统讲堂难以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换,所以仍然是以“教”为主的课堂学习模式。而慕课教学是实现教学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换的良好途径,慕课赋予了学习者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课,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还可以自发地组建学习小组、学习社区和论坛等,对某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安排在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慕课平台的学习找到一些问题,通过在线讨论和资料的查阅,再回到课堂上来,通过教师的引导,针对该部分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形成更加清晰的解决思路,对知识进行更好的巩固和拓展,形成“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教学模式。

4.学习效率的提高。好的学习资源是获得知识的宝库,慕课这个庞大的数据库多维度地向我们展示了很多优秀甚至顶尖的教学资源,不必再为找不到好的学习资料而苦恼,更加节省了时间,使学习变得方便快捷。慕课新颖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一改传统课堂中“满堂灌”的枯燥和乏味,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可以随时对自己不懂的内容提出疑问,随时和其他学习者、名师、教授进行交流,使问题得到及时地解决。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对同一问题的观点的差异,拓展知识面,使思维得到更广的延伸,也会使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进而促使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慕课教育尚存在的问题

慕课如清风徐来,给传统沉闷的课堂教学送来了一丝温暖、一丝新意和一丝希翼。慕课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些问题,使学习变得简单快捷、生动有趣,但是从学习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角度来讲,仍存在一些要引起大家重视的问题。

1.易使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出现两极分化。慕课脱离了实实在在的学校和教师的约束,没有了传统课堂中强制性的学习手段,一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就很难完成系统性的学习,而学习能力强且主动性高的学生则会更加优秀,容易造成两极分化[4]。所以在慕课教学中,也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路径进行课程学习,尤其是在讨论的环节里,有些学习者很容易偏离讨论的主体,这也需要有人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给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

2.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构架。慕课平台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教育资源,其中很多都是短小的教学视频,虽然新颖有趣、简短易懂,但是难以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5]。大学中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对知识接受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之间的连接性和知识的深度来设计系统性的教学课程,搭建出一个整体的课程构架,使学生接受系统的知识过程有一定的阶梯性。另外,有些学科需要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相互结合,如生物和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各门实验课程的设置也要根据理论课程的进度来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这样才能相得益彰,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社会融入和人际交流能力匮乏。这种虚拟的课堂缺少了大学校园特有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气息[6],学生要和周围的同学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交往,要切实融入校园生活,这对他们以后步入社会很有帮助,所以对大学生而言,慕课不能脱离大学而单独存在。有些课程不能全面进行慕课教学,一些实验性的、技术性的课程还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练习、去感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慕课可以作为大学学习的辅助手段,将慕课和大学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建立翻转课堂,给大学教学带来更多的活力,灌注新鲜的血液,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不断地成长和壮大。同时,慕课也能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由“学习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所以,无论是对于教育者还是学习者,学习不存在教条主义,也不能以逸待劳,需要汗水也需要灵活机动,在求知的道路上,没有完全的捷径,也不能钻牛角尖,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是求学生涯中的瑰宝。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2):116-121.

[2]张红丹.“慕课”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教育评论,2015,(1):84-86.

[3]姚利民,段文.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3,(8):60-64.

慕课教学论文例5

关键词:慕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c)-0135-02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指的就是大规模的在线课程。慕课是现代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这种以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新的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2011年出现之后已经以燎原之势迅速席卷了全球多个国家,并进入了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仅仅两年的时间我国就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开始为慕课提供在线课程。慕课的出现在我国多个学科教育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因此,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也被很多高校提上了教改的日程。所以,该文就针对慕课视域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 慕课带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慕课与传统教学存在明显的区别。慕课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班级建制和时空限制,学生只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完成注册之后,就可以使用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因此,其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呈现出了如下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更好地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慕课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席卷全球,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慕课是围绕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来进行设计和运行的。慕课不但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符合自己学习需求的学习内容,还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知识单向获取知识的情况,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更趋平等;二是慕课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都是相对固定的,而慕课则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打破了这种限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学习的便利性大大提升。

慕课以上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带给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如下两点启示: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尽可能地做到主阵地和多阵地的有机结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程教学,课堂教学始终是针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虽然说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但是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却并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正确的做法是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着眼于课堂教学之外,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来开辟和占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阵地,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阵地与多阵地的有机结合。慕课实际上就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阵地,其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方式的灵活性,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与成效;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尽可能做到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任课教师是按照统一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多样化的个体需求。而慕课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吸引大批的学生,除了名校、名师等因素之外,这一个性化的平台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需求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贯原因。因此,在开展后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就要注意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体需要,将社会需要与学生的个体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2 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所应考虑的问题

慕课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施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但是,与此同时要注意,将慕课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概括而言,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名校名师的慕课推行有可能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质化。名校、名师、精品、开放等几个因素是慕课在短时间内就得到广大学生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虽然名校名师的慕课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让引入慕课资源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但是,这种状况也很可能影响到普通任课教师知识、观点以及思想的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造成消极不利影响。例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体系中,除了统编教材中的必讲内容之外,为了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特色化发展,各地区高校还应根据高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和开发本土的红色教育资源和历史文化教育资源,目前也的确有很多高校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与尝试。但是,名校名师慕课的流行,却往往会使得这些不知名高校普通教师的尝试与努力被淹没,甚至因为本土的教育资源较为弱势而在在名校名师慕课的冲击下不断萎缩,甚至是消失,而这显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特色化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引入有可能会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流于形式的问题。慕课的特点决定了其是一种没有监督的学习模式,要想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开展高效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慕课的价值和作用,学生必须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够得以实现。而对于求知欲不强、学习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不高的学生来说,慕课教学模式下网络教学视频的学习需要克服更多的干扰,如果无法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往往就会使得学习活动流于形式。例如:曾有针对德国高校慕课教育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德国慕课教学中,学生听课的中断率高达90%以上,从而验证了这种情况。也正是因此,如何激励学生善始善终是现阶段慕课教学模式的一大难题。

最后,虽然慕课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在情感体验和实践操作方面却存在明显的不足。采用慕课的模式组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身处校园和课堂中的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综合以上三点可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慕课有利有弊,在开展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时,应提前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考虑和深入的分析。

3 结语

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虽然具有诸多的优势,但是同时也存在多个方面的不足。因此,在将慕课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慕课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补充和辅助手段,但是却不能让慕课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慕课教学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6.080

1引言

慕课也即是大规模的开放的在线课程,是从传统课堂教学延伸而来的,借助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为想学习的人提供学习机会的一种类似于传统课堂教学,又优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课堂模式。本文着重对经管类慕课进行了分析,针对传统课堂上,经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慕课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改进方法。首先,慕课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借助网络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免费优质的学习资源、持续多样的学习服务,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进行及时反馈。另外,慕课内容不断更新的特点,能满足经管类专业本身需要与当前社会经济形态接轨的要求。但同其他慕课课程一样,高校经管类慕课也存在学习者学习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交流互动不足等问题。这也说明我国高校的经管类慕课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这也就需要对高校经管类慕课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明确影响其教学质量的因素,本文就立足于这一点,通过对高校经管类慕课教学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推动高校经管类慕课的开发建设。

2高校经管类慕课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1问卷设计

本文研究的是经管类慕课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因此结合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参考与慕课教学质量相关的文献,按照可衡量性和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分别从慕课学习者、慕课教师、慕课平台三个层面设计了25个影响因素变量。和4个慕课教学质量满意度变量。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从1到5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完全同意。

2.2样本收集及信效度检验

本文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通过在线和纸质的方式发放问卷300份,回收了280份。通过筛选共得到有效问卷268份,问卷有效率达到了95.71%。调查结果令人满意。为了保证此次研究的可信性及科学性,本研究利用SPSS21.0对所得的268份问卷进行了总体信度检验,Cronbach’s 幌凳为0.914,表明问卷的可信度较高。此外,判断样本充足性的KMO检验系数为0.911,大于0.6的经验值,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3616.980,自由度为300,显著性为0。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高校经管类慕课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由KMO检验和Bartkett检验结果可知,本次收集的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结果可以看出:前6个因子集中反映了原始25个因素的67305%,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充分反映原始25个因素所包含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进行旋转后因子载荷的计算,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在第一个因子中,反映和联系学科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内容安排详略得当,内容难度、深度适宜,理论知识与案例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程度,内容充实、教学内容整体的满意度这六个影响因素的系数较大,这些反映的都是慕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传授、组织方面的,首先,经管类课程要与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新的管理概念、新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相适应。其次,教学内容安排应能使无论是慕课教师还是慕课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最后,经管类的理论知识要与案例相结合进行传授,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因此,将第一个因子命名为“经管类慕课教学内容因子”。

在第二个因子中,与课堂形式相比,慕课教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作用、与课堂形式相比,慕n教学对完成学习目标的作用、经管类方面能力的提升作用、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这四个影响因素的系数较大,这些因素反映的都是经管类慕课的学习效果,慕课教学只有发挥出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才能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学有所得。因此,将第二个因子命名为“经管类慕课学习效果因子”。

在第三个因子中,慕课老师的知名度、平台注册人数、慕课平台的知名度、视频视觉效果、网络稳定性这五个影响因素的系数较大,这些刚好对应从慕课平台角度考虑的对慕课教学质量的影响。因此,将第三个因子命名为“慕课平台因子”。

在第四个因子中,慕课学习投入度、感兴趣程度、慕课课程完成度这三个影响因素的系数较大,刚好对应从慕课学习者角度反映的对慕课教学质量的影响,慕课学习效果的高低,慕课学习者自身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影响慕课教学质量高低的最基础因素,对慕课课程的兴趣是慕课学习持续进行的前提。因此,将第四个因子命名为“慕课学习者因子”。

在第五个因子中,慕课教师讲课有感染力、讲课有热情,精神饱满、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讲课语言精练,生动流畅这四个影响因素的系数较大,这些因素都是从慕课教师自身角度来反映对慕课教学质量的影响,慕课教师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上对该课程的评价。因此,将第五个因子命名为“慕课教师教学态度因子”。

在第六个因子中,慕课教师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及时的反馈这两个因素的系数较大,也是反映了慕课老师对慕课学生的重视程度的情况。因此,将该因子命为“慕课师生互动因子”。

4高校经管类慕课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利用上述因子分析结果,设自变量:x1(高校经管类慕课教学内容因子)、x2(高校经管类慕课学习效果因子)、x3(慕课平台因子)、x4(慕课学习者因子)、x5(慕课教师教学态度因子)、x6(慕课师生互动因子)。高校经管类慕课教学质量满意度变量为因变量y,模型如下:

利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对高校经管类慕课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四个变量都进入了模型,没有被排除的变量。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中,Sig值小于0.0001,拒绝原假设,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由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得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由回归方程可以看出,高校经管类慕课教学内容、慕课教学效果、慕课教师教学态度、慕课平台和慕课学习者对高校经管类慕课教学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教学效果因子对高校经管类慕课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最高,为0.601。说明高校经管类慕课的开设,要发挥出相对于传统授课,慕课教学的优势,以使学生“学有所得”为目的。其次是教学内容因子,为0531,说明教学内容是影响经管类慕课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的因素。因为教学内容是学生首先关注的一个点,教学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其去学习该课程的最主要的原因。

5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影响高校经管类慕课教学质量的因素总的来说分为慕课教师、慕课学生、慕课平台三个方面。慕课教师方面以教学内容对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最大,慕课学生方面,以学生对经管类慕课课程的投入度、课程的学习效果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最大。慕课平台方面,网络的稳定性、视频的视觉效果也是学生对慕课教学质量评价关注的一个点。因此,接下来就从这三方面给出相应的建议。

5.1慕课供给与慕课需求相匹配

无论是传统课堂教学还是慕课教学,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授道解惑也”,因此,教学内容才是真正吸引学生去学习的最根本的动力。对于经管类慕课,从授课教师来说,要知道开设什么方面的课程才是学生需要的,同时结合经管类课程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授课。对于开设经管类慕课的高校来说,要注意慕课与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发挥经管类慕课开设的价值。

5.2强化学生的慕课学习积极性

无论是慕课教师还是慕课平台都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方式吸引慕课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慕课学习中,包括及时解答慕课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及时的反馈等。一方面,高校应该加强慕课学习的宣传,同时组织人员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慕课学习指导。另一方面,高校在引进慕n的过程中,要对不断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选择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慕课。

5.3构建良好的慕课学习环境

慕课平台要注意慕课视频界面的设计,包括界面的美观、流畅和清晰度。要注意能吸引慕课学生的兴趣,同时结合慕课课程的特点进行设计。另外,地方高校应不断完善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学习的硬件支持。

参考文献

[1]翟运开.基于慕课的高校经管类专业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0(3):7073.

[2]宋马林,黄红胜,杨力.经管类专业案例教学与就业能力的提高[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45):7577.

[3]邱均平,欧玉芳.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1(5):72100.

[4]王应解,冯策,聂芸婧.我国高校慕课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5,(341):8084.

[5]马莉,惠调艳.高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建议[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21(2):98101.

[6]张千帆,王程珏,张亚军.大学生慕课学习意向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5,(8):6670.

[7]王海波.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4):2530.

慕课教学论文例7

相对于英语等其他学科的慕课来说,中文慕课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然而,中文慕课发展的意义却更为深远。“如何利用慕课这种新兴教学形式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1]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势必要朝这种可以促进教学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崭新模式迈进。目前,在高校共建的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上,国内一些知名院校已经上线了包括唐宋诗词人文解读、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等几十门课程。这些精致而生动的课程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文慕课承担着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使命外,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本色职责。传统学科与互联网的结合,开启了学生全新的学习模式。黑龙江大学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该校自主开发了《论语》人生课堂、《菜根谭》与职场智慧两门国学慕课。通过优课联盟平台上线推广,面向全国89所高校开放,可供万人在线观看学习。在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的基础上,将慕课融入教学体系当中,探索全新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势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教与学产生各种影响。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课程具有吸引力。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经典性,又注重新颖性。慕课选取的课程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如被视为圣人之学、载道之学《论语》,而且课程环节更为生动,如“孔子是个威猛的男人”、“老夫少妻惹争议”。将光芒万丈的孔子还原为生活中的面目,出现在学生眼前的孔子,不再是严肃如定义般的陈述——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而是生动可感的具体形象——他的身高、他的样貌、他的出身,依据史实娓娓道来。这样的国学慕课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学生关注的目光,拉近了学生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距离。(2)课程具有现实性。课程设置更加注重现实性、针对性。中国古代典籍对习惯于“读屏”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既艰涩难懂,又与现实生活关系疏离。为打破学生这种敬畏有余、兴趣不足的学习状态,中文慕课课程的设置更加注重现实性。如国学慕课《论语》人生课堂,将《论语》的真知灼见融入现实人生,以古今相关文献加以印证,结合经典与经验,还原一个真实又丰富的孔子,使孔子的智慧成为人生路上的最佳指引。而《菜根谭》与职场智慧,则将中国传统文学与职场行为理论相结合,用古典文学来讲解职场行为,以此指引职场人士成功发展。中文慕课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融入了当前学术研究的前沿理论,还能兼顾现实的需要。这样具有吸引力和现实针对性的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国学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才能真正掌握古代文学中丰富的知识,才能领略到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思想。而这些正是学生写出合格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前提条件。2、增强了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慕课,则是一种‘理想课堂’的重现,观看视频的人,都能够有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的感觉,感受到的是大师正在给他个人上课。”[2]慕课将传统的教学与互联网结合起来。通过互联网,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互动。如国学慕课课程按知识点划分节次,单节慕课时间在10-20分钟内,设置了后台互动系统,师生可在线上实时交流,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互动,便于师生沟通,有效性更强。学生可就某个知识点与老师和“线上同学”不断探讨交流、加深理解,更为全面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而这种更深层次地学习与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提问、不会思考的学生,写不出有创新性的论文。这种能力无疑是学生写出合格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必要条件。

(二)中文慕课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中文慕课依托互联网的优势,打破了院系间和校际间的阻隔。不仅不同院系、不同高校的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不同院系、不同高校的教师也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不但学生与教师有了交流的平台,而且教师间也有了不断提升自我的平台。同一院系的教师之间经常性地进行学术交流,共享科研心得,以促进本校教师科研水平上的整体提高。更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指导出更高水平的毕业论文,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教师还应自觉地利用学校日渐丰富的慕课资源,进一步开拓自身的学术视野。中文慕课的勃兴,为新建本科院校和偏远地区本科院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师提供可参照学习的范本。不仅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而且接触到科研领域的新动态、新观点。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古代文学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应该具有科研能力和科研理念。如同学生知识的积累离不开教师的传授一样,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一方面,只有教师关注学术发展动态,才能为提供有价值的选题;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3]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才不至于使学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创作中束手无策。教师只有打破固有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教研合一,才能为学生创作出合格的毕业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文慕课对提高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消极影响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这种学习模式或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常态模式。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教师的共同进步。那么,中文慕课会反客为主地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体、成为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吗?正确认识中文慕课的利与弊,才能真正实现中文慕课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一)弱化一线中文教师的存在感

慕课,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中文慕课,是科技与人文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中,尽管科技是强势的一方,毕竟中文慕课需要互联网、视频技术的支持来实现,但是我们却无法否认人文的核心地位。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说: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推广中文慕课的意义亦是如此,以科技为手段用中文的深邃唤醒灵魂的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成为这一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要注意的是,承担着唤醒另一个灵魂之责任的灵魂,不是中文慕课中的主讲人,而是现实课堂上的中文教师。慕课是互联网上既定的精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课堂是日复一日却不可重复的激情宣讲,这才是积淀学生文学素养的主场。陈平原先生说:“我特别担心慕课风行的结果,使得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偷懒或丧失信心,自觉地降格为某名校名师的助教。别的课我不懂,但深知语文课不能对着空气讲,“现场感”很重要,必须盯着学生们的眼睛,时刻与之交流与对话,这课才能讲好。”[4]在我们推广中文慕课的同时,必须充分肯定古代文学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而不能有意无意地弱化其存在感。一个失去了存在价值的教师,如何能完成教学任务、如何能有效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

慕课教学论文例8

一、引言

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全民科学素质。相关调查表明,2015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比例为6.20%,比2010年提高90%[1]。科技馆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科技馆建设快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出现自身特点的科技馆,例如:数字科技馆、科技馆微博和微信等互动,在科普知识传播中起到了积极作用[2]。经过多年发展和建设,我国科技馆规模和数量在一定程度能够满足普及全民科普的需要。但是,科技馆仍然存在着科普教育方式单一、科普服务效能有待增强的问题[3]。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拓展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方式,增强科技馆的科普服务效能。

二、基于“慕课”的先进科学教育方式

慕课属于一种视频化、互动性简介的信息传播媒介,慕课教学手段多样,能够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慕课的有效开展能够获得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4]。可见,从慕课的特点上看,慕课能够被作为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的一种方式。因此,从科学教育理论的视角,本文在科技馆中引入慕课教育手段,探讨这种全新科普知识慕课“课堂”的科普教育方式。

1.科学教育方式

慕课是一种科学教育方法,具有自身体系、理论及应用的知识均能够以慕课的形式讲授。科普知识来源于科学技术理论和应用,利用慕课的方式可以实现科普知识的传播。通过开设科普知识的慕课,学习者在自己可控的时间内参与学习,并且给予成绩合格者结课证书。结课证书不仅能够增强学习者的成就感,同时借助于“大数据”能够方便地统计全民科学素质,为科技馆发展和慕课持续改进提供参考。科技馆中引入慕课时,应该按照慕课的先进教育理念合理组织展品或科普知识。(1)类似属性展品或科普知识组成为一门慕课。慕课内容由一些列知识点构成,因此需要将类似属性的科技馆展品或科普知识形成一门系统课程。例如:科技馆的光学成像方面的展品讲述了光学成像的原理和应用,而以《光学原理的科普知识》慕课的形式可以形象和生动地为参观者介绍光学原理。虽然一门慕课要求具有一定的总学时,但是每一次课程时间短小,该特点非常有利于开展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通常课程时长10分钟或者3-5分钟,并且围绕单一知识点,主要是微视频,这有利于学习者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进而提高学习质量。(2)科普知识的慕课展教方式要求多样化。科技馆的一个理念是以轻松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慕课是一种方便和灵活的多谋体展教方式,因此科普知识的慕课内容需要广泛地采用多媒体手段。例如:参观者学习科技馆的机器人发展历史和工作原理的展品时,避开枯燥的工作原理而更多地关注机器人的规律性运动,通过现场或离线的慕课的先进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参观者的学习兴趣。(3)考试题型的多样化和趣味化。慕课能够评价学习者学习成绩,科普知识的慕课考试题型要求多样化和趣味化,例如:在视频中设置考核知识点,让学习者在轻松和趣味性的过程中完成考试,最终获得结课证书。

2.慕课的先进科学教育方式的特点

慕课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传播学理论看,慕课具有传播活动的典型属性,利用慕课的科学教育理论和方法能够指导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慕课的这种先进科学教育活动具有下面特点:(1)科技馆的展览展品的教育活动的特色化、多样化。利用慕课的有效信息传播手段,能够使得复杂结构展品的展教形象生动,提高参观者的学习兴趣,提升科技馆的科普服务效能。(2)慕课具有参观者到场参观的先导性教育的特点。从广义上讲,慕课属于网络科普的范畴,因此参观者在进入科技馆之前能够在网络上首先了解其感兴趣的科普展品,进而有针对性地参观学习。(3)引入较多展品,节约科普成本。利用慕课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手段取代部分展品展教,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复杂展品或特殊展品的制造成本,同时能够在网络上系统地引入更多展品,低成本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4)增强科技馆之间工作交流,与国际接轨。科技馆之间可以通过慕课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工作方式和展教展品的交流。慕课的网络传播属性使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而提升科技馆的国际地位。(5)慕课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科普方式。慕课的网络属性使其能够与科技馆网络科普功能模块无缝对接,进而扩展了网络科普方式,并提升网络科普效果,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6)馆校结合。慕课在高校里获得了广泛研究和应用,而以慕课作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科普知识的校内外教育,能够从本质上改善和提升“馆校结合”的效果。结论随着慕课在科技馆中的应用,科技馆展览展品的教育活动多样化,能够有效提升馆校结合的效果,全面提升科技馆科技知识传播效果,扩展慕课应用利用领域,丰富科学教育活动理论。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N].新华网,2016-03-14.

[2]江昕远.微博的传播模式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冲击[J].华中人文论丛,2010,1(2):105-107.

慕课教学论文例9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了解英美国家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的主要渠道,英美小说学习有利于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提高文学鉴赏力、发展性格。目前,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专业的本科教育正在从专才型教育转化为通才型教育,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向与市场联系更为密切的实用型课程,如商务英语、科技英语、法律英语等课程。在此背景之下,英美文学课程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严重桎梏英美小说课程的教学。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慕课”)全面颠覆传统课堂教育,带来巨大的教育变革。

一“慕课”发展分析

“慕课”起源于世界顶尖级名校,源于斯坦福大学的“Udacity”和“Coursera”,以及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手创办的“edX”。“Udacity”、“Coursera”与“edX”集结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布朗大学等全美国同时也是全世界最优质大学的资源,通过网络为学习者免费提供优质课程。目前,一些国内优秀大学也先后建立起了“慕课”平台。自2012年以来,清华大学等四所国内一流高校加入了edX。北京大学等六所大学加盟了Coursera。

“慕课”的特征在于其开放性,即无入门要求。与传统的网络公开课不同,“慕课”不仅提供免费资源,“慕课”开发者还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全面参与。学员可以在“慕课”平台上在线学习、分组讨论并分享观点,学员还需要完成作业,参加并通过考试。“慕课”于2008年首次出现,并于2011年达到发展高潮。“慕课”以少而精的教师覆盖广泛的人群,为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慕课”可以精确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掌握程度。在“慕课”学习模式之下,师生都可以摆脱时空限制,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获取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而考试设计则针对学生自主选择的内容。课程分知识点设计,每个知识点的教授短而精,τ诓欢的知识还可以进行重复学习,并可展开与教师和其他学员的讨论,从而将大班教学转变为小班学习。“慕课”具有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灵活的特点,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性,解决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慕课”热潮得到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被称作教育史上的海啸,未来教育的曙光。

二、英美小说教学现状分析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功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通过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分析,英美小说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自身进行大量的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通过阅读英美文学原著,吸取语言材料,夯实语言功底,提高英文水平。与阅读信息类文章不同,英美小说的阅读更为强调鉴赏性,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作者描写的时代特点和人文风情。在理解英文原著的基础之上,学生还需要了解基本的文学史、文学现象、流派、作品评价和有影响力的作家,从而熟悉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与梗概。英美小说的另外一个教学重点在于文学批评方法的传授,文学批评方法的学习与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在英美小说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原著,可以学习严谨的分析方法,提高个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人文情怀。

反观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小说的教学现状,远未达到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方面,存在课程设置较少和学时分配不足的问题。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今天,与市场联系较为紧密的应用类课程,比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和科技英语类课程更具有吸引力。英美小说教学主要包括文学史和文学选读两类课程。由于整体学时有限,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各高校纷纷压缩英美小说类课程的开课门数以及授课学时,即将文学史和文学选读合二为一。课时大量缩减严重影响英美小说的阅读数量、质量、文本分析和鉴赏,教师更无法组织学生进行深度讨论与交流。

阅读、欣赏和理解是英美小说教学的核心与关键。阅读始于兴趣,没有兴趣支撑,阅读很难坚持。欣赏和理解以阅读为基础,同时依靠教师的引导讲解,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就目前的英美小说类课程的教学现状看,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使得英美小说教学变成了高年级的泛读课程。在传统英美小说教学中,教师往往首先介绍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内容、作品的历史地位以及影响。在上述四段式的教学中,内容缺乏新意、形式缺乏创造力,学生全程没有参与、思考以及讨论的空间,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将“慕课”引入英美小说教学的优势

“慕课”的特点在于其开放性、微小性、灵活性、自主性、互动性。“慕课”的开放性使得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世界级的大师讲授的优秀英美小说课程;微小性和灵活性可以解决课时局限性的问题,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突破时空障碍;自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性为学生提供了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的机会,可以更好地了解小说的文本意义。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信息唾手可得,教师的角色和职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和信息的占有者,教师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助力其筛选信息。面对大量的英美小说“慕课”资源,教师需要在海量信息中甄别和选取优质资源,提供给学生,指导其学习。中国教师讲授的英美文学课程,尽管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运用英语授课,但不可避免地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使英美小说教学多多少少有中国文化的痕迹和烙印,影响文本解读和理解。来自英美大学的“慕课”资源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为学生提供来自原语国家的文本解读。

在英美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使用国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也可以选择优秀教师进行“慕课”的制作。教师可以选择将文学史类的内容,根据知识点切割,录制成独立的英美小说“慕课”视频。在录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重点难点处设置问题,如果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接近的学校可以联合备课,共同录制“慕课”,最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本校教师制作的“慕课”往往与本学校学生的需求更为接近,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慕课”录制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派发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开展自主学习。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难点和重点处反复回看,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讨论组,就重点难点组织小组内部讨论。“慕课”教学较好的解决了文学课时匮乏的问题,师生也可以随时就英美小说中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率。考核环节,在“慕课”平台的支持之下,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包括在线学习时间、讨论时间、讨论活跃度、回看时间、回答问题的准确率,都可以被精确完整的记录下来。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表现和精确的线上记录,进行客观的过程性考核。

四、“慕课”式英美小说教学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将“慕课”引入英美小说教学可以为传统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但对于“慕课”热,教师也需要理性对待。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完美无缺的。“慕课”一方面可以跨越时空限制,为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供了可能。但由于“慕课”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在人机之间展开:学习任务、提示、测试都通过计算机完成,缺乏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而且“慕课”的讨论组主要是提出问题一解答问题的教学模式,缺乏课程之外的互动体验,同时也缺乏情感价值观教育,使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虚拟空间的陌生感。缺乏适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鼓励与批评是“慕课”教学的局限性所在。河南大学副校长总结“校园生活的经历与体验、校园文化的熏陶与教化均是学习者成长中重要的整体性、过程性的体验历程,虚拟化的‘言传’不能取代在场的‘身教’。”

英美小说教学中的“慕课”教学也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对传统教W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和鲜活的生命力。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完全排斥,也不能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英美小说课程教师需要合理分配线上线下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不能顾此失彼。线上教学内容主要选择理论性、记忆性知识,在英美小说课程的线上教学中也可以适度添加原版小说改编的英文电影片段,为学生提供感性的认识。线上教学主要为学生输送必要的背景知识,这样在线下的面对面交流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真实地把握和评判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根据线上数据反馈的学习难点,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并设计下一步的学习方案。

慕课教学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F23;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812(2019)09-0115-03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慕课,一种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日益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密切关注。早在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引领了开放课件运动,为慕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西方许多高校纷纷尝试慕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并推动慕课平台的搭建。随着Udacity、Coursera、edX等慕课平台的成功建立,2012年成为了世界慕课元年。2013年,清华大学研发的学堂在线慕课平台正式启动,Coursera平台进入中国,标志着我国高校进入了慕课时代。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为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提供了指导。

审计学是一门涉及知识广泛、理论与实务并重、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相关的学科,市场交易方式的日益复杂化和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都对审计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审计学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高校都采用传统的集中授课的方式,重理论而轻实践,重讲授而轻自学,加之审计学本身具有的理论性、综合性、逻辑性强等特点,使得审计学变得“难教,难学”。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审计学应当顺应互联网教育的潮流,将慕课融入高校的审计学教学模式,使审计学教学跳出现有困境。

二、慕课对审计学教学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丰富教学资源。慕课的开放性,决定了任何审计相关的知识都可通过慕课平台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课本、练习册与PPT,慕课视频可以利用丰富的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将传统教学难以展现的知识点形象地传递给学生,從而填补课堂教学内容上的漏洞。学生普遍认为审计学的知识点多、逻辑性和实务性强,理解较为困难。利用慕课平台,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课本知识,还可以了解实务操作以及审计行业发展动态,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学习不同教师的课程来加深认识。此外,慕课可以将审计学的教学内容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呈现,便于展现细小知识点,同时,在每个慕课视频中融入测试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学习方式。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教学可借助慕课实现移动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的环节学习知识,离开课堂后,许多教学手段都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一方面,学生在课余时间难以和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不懂的内容也难以重复学习,另一方面,课堂时间以教师教授知识为主,交流探讨的机会也十分有限。利用慕课,学生可在课余时间通过视频的方式预习课程,也可以反复学习课堂中的重难点内容,充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可将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促进审计学教材的改革。随着慕课的兴起,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因其灵活度高、针对性强、吸收率高等优点逐步被大众接受,而对应教材的匮乏又成为阻碍慕课发展的绊脚石。现存的审计学教材多参考审计准则编写,具有内容完整、逻辑清晰、系统性强等优点,但却难以满足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审计学教材应当做出相应的改革,为慕课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不利影响

1.师生交流不充分。慕课教学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授课面对摄像机,难以及时捕捉到学生情绪的变化,无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听课面对电脑屏幕,发现问题无法及时反馈,互动环节也无法实施。与集中授课相比,慕课实现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较难。

2.学习效率和效果欠佳。据统计,慕课课程仅有不足10%的学员坚持完成课程学习,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是影响慕课学习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原因。由于教师难以对慕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倘若学生自身自觉性欠缺,慕课教学很可能形同虚设,出现边学边玩等现象。

3.难以实施有效监督。在慕课教学模式下,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学生是否在学习?是否本人在学习?难以得知。学生可能一边播放视频课程,一边玩电子游戏,即使建立了完善的慕课平台,也不免出现“mooc代刷”“慕课代上课”等现象。

三、树立课堂与慕课相融合的审计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集中授课的优势仍是移动互联网教育无法替代的。本文认为,目前审计学教学应以课堂系统化教学为主、慕课碎片化教学为辅,树立课堂与慕课相融合的审计学教学模式。

(一)课堂系统化主导教学

1.审计理论系统化。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相关理论研究也百家争鸣。学术界普遍认为,审计是在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所形成的受托责任关系下,基于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按主体的不同逐步形成了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每一种审计类型都有其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与基础,也呈现出不同的职能与特征。关于审计的定义,不同科研机构和学者们众说纷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会计学会1973年提出的。我国审计界在对审计定义进行了大量探索和论证后,也了多个关于审计的定义,其内涵也愈加丰富和精准。审计理论观点众多,知识体系庞杂,应当采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详细深入向学生介绍审计理论,引发学生思考,并设计相应的教学互动环节,以便学生打好基础。2.审计学原理系统化。目前我国本科阶段的审计学教学主要以民间审计为背景,故本文主要以民间审计的原理为例加以分析。民间审计发展至今,审计目标已由传统的查错防弊演化为财务报表鉴证,审计模式也不断演进,从账项基础审计過渡到制度基础审计,再到如今的风险导向审计,本科阶段所教授的审计学原理,也主要指风险导向审计的原理。风险导向审计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其核心在于控制审计风险,为了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审计人员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以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把大部分资源分配至高风险领域,最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在这种模式下,审计工作表现为一个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的过程。风险导向审计涉及较多专业术语,逻辑严密,学生理解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采用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勾勒出审计学原理的框架。

3.审计准则系统化。本科阶段的教学重在应用,审计学教学离不开审计准则的指引,不同类型的审计工作,我国都有相应的准则加以约束。目前,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突出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思想,并要求其在审计工作中贯彻落实。对于民间审计,我国出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其中的鉴证业务准则框架下的审计准则是开展财务审计工作的法律基础。通常,审计学教学都会对审计准则体系加以介绍,而许多审计学教材也依照审计准则的思路撰写。因此,审计学教学与审计准则的学习息息相关,针对审计准则,教师应当结合审计学原理系统化讲解。

(二)慕课碎片化辅助教学

1.细小知识点碎片化。审计学中存在大量专业术语,诸如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对于大多数首次接触审计学的学生而言,这些专业术语或多或少存在理解难度。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往往存在课时限制或出于对课堂整体的把控而忽视一些细小知识点的讲解。倘若每个细小知识点难以理解不到位,积少成多,终将影响对整个审计学课程的理解,学生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为了克服上述教学缺陷,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将一些细小知识点录制成慕课,供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学习。例如,对于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教师可以就其区别录制短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再如,对于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教师同样可以就该细小知识点录制慕课,结合财务报表向学生传授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方法。

2.审计学框架、思路碎片化。教学应当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审计学教学中,如果过于注重细节,学生会难以理解审计学的核心思想;如果过于笼统,又难以把握细节的知识点,导致基础不牢固。拥有清晰的思路才能让学习变得轻车熟路,而在课堂上,教师无法做到节节课强调审计学的思路,若学生也遗忘了教学思路,后续的学习会变得困难重重。因此,除了针对细小知识点外,对于审计学的框架和思路也应当进行碎片化教学,以慕课的形式呈现,方便学生课后复习。例如,审计学的整体框架;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的思路;每一个审计业务循环的思路等,都可以录制成简短的慕课。

3.审计案例碎片化。审计学是一门集会计、经济法、税法、管理学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理论与实务并重是其突出特点,这就要求审计学教学不能脱离实务案例。目前的审计案例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很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自身并不熟悉实务业务,导致审计案例教学难以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案例教学重在发挥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的审计学课堂中,几乎都是教师自问自答,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和讨论的效果较差。审计案例教学若融入慕课,教学内容可以由实务领域的专家承担,将实务前沿知识传递给学生。审计案例慕课作为课堂学习的辅助形式,一方面可以优化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4.审计实务碎片化。审计实务教学是审计学科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会在大四开设审计专业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模拟审计实务。然而,多数高校却并未展开系统性的审计实务指导,往往只给审计模拟实验安排很少的课时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几乎无法真正掌握实验系统,只能根据自己的摸索将模拟系统中的内容填满以应付考核,审计模拟实验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如若引入慕课的形式进行审计实务指导便可轻松解决目前的问题,学校不必受困于课时限制,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四、慕课背景下审计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慕课背景下审计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慕课平台体系的支持,这一体系应包括慕课平台、教学资源体系、教学考核体系等。慕课平台的搭建是整个慕课教学活动的核心,以它为载体,可以将审计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呈现在互联网上,师生能够在该平台上展开互动,完成辅助性教学活动,以有效支持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是开展慕课教学的基本保障,传统的教材及配套练习无法满足慕课教学模式的需要,要充分实施慕课背景下审计学教学模式,应当大力建设网络化的审计学教学资源;教学考核体系的重塑能够优化现行考评体制,有力地监督慕课教学活动整个流程,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控,也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将考核体系信息化。

(一)慕课平台建设

慕课平台可以把线下的教学流程都呈现在网上,包括课前预习、课程学习、课堂笔记、随堂测验、课后作业、模拟考试等,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介为教学提供支持服务,例如微信、短信、邮件、网页等,以实现更为有效的教学监督。在这个平台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输者变成了问题的解答者和教学流程的监督者。通过慕课后台,教师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作业情况、问题疑惑,从而针对性地展开辅导。对于审计学来说,其内容晦涩难懂,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通过慕课平台,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和解答,打破审计学“难教难学”的困境,让慕课平台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助手。

(二)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教学资源体系包括了基本教学资源和和拓展教学资源。基本教学资源主要指慕课的微视频,拓展教学资源包括题库、案例库、作业系统、问题讨论材料、学习与交流工具等一系列辅助教学资源。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慕课微视频的录制,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审计学教学特点录制适宜的微视频,必要时可以借助实务领域专家的支持。对于拓展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力求将审计学最前沿的信息融入资源建设,题目的设计要区分难易程度,题库资源要时常更新,作业布置适量且有针对性,采用的交流工具需要使用便捷且便于沟通。慕课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学校和每位教师的努力,也突出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审计学慕课教学资源的建设更需要教师在加强科研的同时随时关注审计的前沿动态。

(三)教学考核体系建设

慕课教学论文例11

一、引言

互联网作为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技术变革,正使得全世界高校的教学模式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剧变。慕课、翻转课堂、微课、混合型教学法,一波接一波冲击着高校教学的模式。作为其中之一的慕课,兴起于2012年哈佛大学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到了2013年,“这种授课方式为世界各地大学所接受”(巴格利,2014),慕课已经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我国也不甘落后,继世界三大著名慕课网站Udacity、Coursera、edX兴起后,中国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http:///home/和许多国内著名高校的在线课程纷纷跟进。它突破了传统大学的围墙,使得教育跨越国界。英语文学作为人文课程,不同于理工、工程等自然学科领域的课程,有着独有的特点。其所承载的内涵远远大于语言课,涉及文化、社会、心理、哲学等各个层面。面对慕课的蓬勃发展,高校英语文学课堂的阵地何在?面对慕课环境给英语文学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构建有特色的英语文学课堂?这成为高校英语文学教学面临的特殊问题。目前,国内有关英语文学教学的研究成果很多,关于慕课模式的教学运用也不少,但对于慕课和英语文学教学相关的研究不多,深度和广度也不够。截至目前,从知网检索到的7篇文章来看,周丽华探讨了英美文学课程的慕课教模式,其余主要是对于英美文学慕课教学的思考,研究远未充分。本文从英语文学教学的角度审视慕课,分析英语文学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应借鉴慕课教学的课程内容和资源。同时,教学中发挥传统课堂教学面对面交流的优势,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教师及时将正面情绪传递给学生,充分评估和激励学生,实现文学课堂教学的结构升级和教学质量提升。

二、慕课环境下英语文学教学的优势

英语文学课作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其重要性无可置疑。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本土文化,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其丰富的思想性、审美性和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提高文学品味和鉴赏力,也有助于写作和语言等能力的提高。英语文学以其思想、审美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受到电影、视频和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加之英语文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饱受边缘化困扰。慕课作为教育界的热点之一,以其大规模、在线和开放性的优势,吸引了全世界的学习者。慕课教学一般由课程内容、在线互动、学习支持服务、测试考核和学习证书五方面组成。因此,英语文学可以在以下方面汲取慕课教育的有益元素,扬长避短,强化英语文学课程教学效果。

首先,慕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入英语文学课堂。通常,慕课课程内容会提供教学大纲与课程摘要、在线免费教材、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多媒体资源和实验实践。其中,多媒体资源为慕课教学内容的特色,往往由“3-5个”“5-15分钟”左右的视频组成(张振红,2013)。视频间穿插测试或小测验,以巩固学习者所学内容。就视频的长度来说,国内慕课重要网站的课程往往是一节课40分钟,如中国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国大学精品_放课程和各知名大学的精品课网站的课程,辅以可下载的学习资料。就视频的内容来说,国外慕课网站如Coursera、EdX的文学课程是全英授课,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授课内容,都是以英语为本族语者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全开放呈现,本身就是国际水准,这对国内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极其必要。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引入这样的视频,可以改变当前教学中汉语思维的过多干扰和转换,有利于学生培养纯正的英语思维,理解英语人士的思想和状态。与国外等相比,国内慕课英语文学课基本是教师传统课堂的全程录制,教学理念没有真正改变。而且,不少高校视频授课的教师不是本校最出色的教师人选,课程质量并不理想。在这样的慕课资源中选择,必须有重点地截取精华部分,将其化整为零,把视频改得短小,以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除了英语文学课程外,慕课网站均有大量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大量人文学科的课程,英语文学课应利用这一优势,将所需内容作为课堂内容的延展和引申,引发学生课下就某一主题继续进行更深入和持续的思考和探讨,因为解读和理解文本需要多学科知识。作为解读文学文本工具的文学理论,其本身就是在其他人类学科基础之上建构的。

其次,慕课多工具和平台的使用可以为现今英语文学教学所借鉴。调查显示,2013年慕课“每门课程使用工具数为4到11个,平均使用7.5个工具”(郝丹,2013)。多工具和平台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在课下深入对某个主题的讨论。在网络发达到学生人人一部手机、随时都能上网的今天,英语文学教学也可采用多工具和平台,增强教学效果。就目前学生使用的情况来看,工具和平台的数量远不止平均值,所以,英语文学课可以充分利用多工具和平台辅助学生课下学习。如利用搜索引擎和YouTube,学生可以查询相关资料。微信和QQ使得学生可以随时沟通,深入讨论,发送英语文学课堂上的PPT、教学视频、链接、作业等各种资料,还可以实现语音和电话功能。百度云盘可以作为英语文学课程的资料库,存入任何学生可以用到的和英语文学课程相关的文档、PPT、视频等,这些资源既可以是基于文学文本拍摄的电影、作家的传记片和时代背景等的视频,又可以是诗歌朗诵的录音和任何电子资源。有道云笔记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书写平台,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作品的赏析和文字表达能力。喜马拉雅也有所长,能够帮助学生从一首歌、一段音频开始学习。因此,多工具和平台的使用有利于学生课堂上将注意力放在文本的分析、探讨和理解上,使文本真正敞开,走进学生,激发兴趣。还可以避免学生课堂记了不少笔记和材料,却不易抓住文本分析重点的弊端,弥补现有课时的不足。有了多平台和工具的课堂,学生能够更充分地进行发散式、多角度的深入思考,文本的多样性体现得更加充分。它是英语文学教学有效的助手,基本实现了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高效沟通和交流。

三、慕课环境下英语文学教学需避免的问题

英语文学教学利用慕课的教学内容和资源,引入多工具和平台,无疑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然而,慕课模式在全世界学习者使用的过程中也凸显不少问题,如学生在线太多,在线互动效果不佳,学习支持服务有待提升,测试考评仍有待加强等。这时,和慕课相比,传统英语文学教学的长项就比较明显。因此,高校英语文学教学可以从下面三点着手,避免慕课模式教学弊端,发挥传统教学独有的优势。

第一,慕课在线性互动有弊端,英语文学教学应发扬传统教学面对面交流、集体互动的优势。慕课环境下,学习者众多,如edX的“电路与电子学”在2012年一个为期14周的课程“就有15.5万人注册”(陈肖庚,2013)。在线人数过多,容易导致“学生被论坛中的大量信息‘淹没’”,所以,“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在学员、教师互动方面,在整体教学氛围方面依然无法达到传统大学的优势”(王文礼,2013)。而且,在线交流过程中,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回答往往是非线性的,这就使得对于某个主题的思考和探讨有时要耗费大量不必要的时间。集体互动的体验,是大学课堂的重要元素。这是传统课堂的魅力所在,也是慕课教学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所在。2013年,哈佛大学从慕课的巨型课堂中分离出了小型在线限制性课程,就是有效的明证。对于英语文学这样的文科性课程,主题的生发和深化在学生课堂的探讨和交流中更容易产生。在互动中互相激发,学生思维处于活跃和发散状态,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有时会进入教师想象不到的空间,教学中的疑惑容易得到解决。而且,不同学生的观点往往给文本阐释留下大量可待开掘的空间,教师的直接反馈和鼓励对学生的影响远非在线平台可比。

第二,英语文学教学应避免慕课教学的考评制度。慕课教学由于在线人数众多,退课人数也多。超高的通过率使得对于学习者的考核难度较大。一些学生表现非常优秀,但是由于在线人数太多,教师无法知悉,不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根据调查,人们对外语教师角色期待的排名中,学生最希望教师承担的是学习促进者和建议的来源(束定芳,164)。慕课模式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学习促进者的功能,这也是很多学习较差学生中途离开和停止的部分原因所在。因此,英语文学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此功能,教学过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在平时做到对学生课程掌握程度做出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发现优秀学生,鼓励“差生”,推动大多数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英语文学教学应避免慕课环境下教师正面情绪无法在线传递给学习者。慕课环境下,学习者在线人数众多,学习者之间讨论和交流频繁,师生间几乎没有互动。即使有的慕课网站为了避免学习者无人辅导,多走弯路,采用助教进行解决,然而,面对面教学时教师情绪的传递缺失无疑。魍辰萄г虿蝗唬教师情绪的及时传递和对学生的鼓励与欣赏具有慕课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教师的态度与情绪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往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的不是学生自身程度,而在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以外的态度、欣赏和激励,能够激起学生对于学科的真正热爱。甚而有时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影响更重要。正是如此,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围攻下,传统高校教学的地位仍无可撼动。所以,英语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及时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

四、结语

慕课作为新兴的事物有利与弊。慕课以自身的优势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英语文学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应借鉴慕课教学的课程内容和资源,利用多工具和平台,避免其不利倾向。同时,教学中发挥传统课堂教学面对面交流的优势,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教师及时将正面情绪传递给学生,充分评估和激励学生,以实现文学课堂教学的结构升级和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约翰・巴格利.反思MOOC热潮[J].开发教育研究,2014(2):9-17.

[2]周丽华.MOOCs时代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11):171-174.

[3]张振红,刘文,等.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现代远程教育,2013(3):20-27.

[4]郝丹.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42-50.

[5]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