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3:31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例1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是非舞蹈特长生,这些学生绝大多数以前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舞蹈训练,包括舞蹈基训,有的以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舞蹈,甚至存在对舞蹈认识的偏见,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不高。这些学生与专业舞蹈学生相比,在舞蹈课程的实施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学生基本的软开度不好,身材比例不佳,体力弱等等,这些都成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顺利实施的困难所在,但同时这些学生由于没有舞蹈学习经验,思维不受固有的先验经验的限制,因此他们又具有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优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舞蹈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入高等师范院校学习舞蹈专业,就意味着他们将从“零”开始学习舞蹈技能。而根据舞蹈教育的规律以及人的生理特点,如果依照舞蹈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想将这部分学生塑造成专业舞蹈教师几乎不大可能。所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育面对生源构成的多层次就必然要求教学模式上的改变。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已经在其它课程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由于它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互动性等优点,这种手段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来说,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激发课堂活力,调动学生兴趣,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时舞蹈大多数是零基础,她们的舞蹈欣赏水平也是较为低下的。学生只有懂得欣赏舞蹈了才会学好、跳好舞蹈,所以在盲目地进入舞蹈动作教学之前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认识舞蹈尤为重要。但如果老师单单只用口述的形式来介绍舞蹈的美,那就和纸上谈兵无异。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舞蹈种类与特点进行更形象直观的了解。在舞蹈教学中运用视频播放相关舞蹈可以给学生呈现更丰富、多样的舞蹈体态和风格,比如芭蕾基础训练视频让学生懂得开、绷、直、立的体态;中国古典舞蹈剧目视频让学生认识到规范化的舞蹈技艺、程式化的表现手法、严谨的训练体系和相对稳定的美学法则;而中国民族民间舞视频则让学生感受到突出的民俗特征,地域色彩分明、风味浓郁、形象生动、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去感受不同舞蹈类属的风格和美感。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舞蹈作品的欣赏能力。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时空,让学生解更多的舞蹈赛事,如桃李杯、小荷风采、荷花杯、CCTV电视舞蹈比赛等等。让学生接触更多、更高水平的舞蹈作品,从而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不光了解和掌握舞蹈技能、技巧以及国外舞蹈和中国舞蹈的各自风格和特点,而且还能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整体欣赏,逐步提高舞蹈作品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的学习能力

对于零基础的学生,如何来提高她们的舞蹈学习能力呢?这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情境导入。在学习藏族舞蹈之前,先放一段介绍藏族风土人情的短片让学生欣赏,学生通过观摩多媒体课件看到,青藏高原、喇嘛、布达拉宫、哈达等,并在老师的引导和提示下,学生懂得了由于地域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如高原缺氧、宗教朝拜、长期封建压迫等影响而形成了藏族舞蹈屈膝、前倾的基本体态以及颤动律等主体风格,而且在民族服饰等方面也获得了丰富的感知。这样,学生对教学内容就更容易理解了,学习动作要领也会更快更容易了。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动作学习能力。在学习技巧性动作或快动作时,光靠老师的动作示范是很有局限性的,比如芭蕾基训中一位小跳的练习,动作要领是学生要注意在跳跃的时候先半蹲,然后双脚推地,在空中身体保持直立垂直,要求绷脚尖、膝盖伸直并且大腿肌肉夹紧,如果只是靠教师现场示范和讲解,很多同学做出来的动作效果是:在半空中的姿态撅臀、脚背松弛、膝盖弯曲。那么,要想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小跳技巧怎么办?这时,如果出示一些一位小跳关键动作的图片,比如在半空中时状态的图片,或者利用电视录像将一位小跳动作进行定格,在播放时采用慢放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动作的每个环节需要把握的要点,教师与此同时辅之以重点与难点的讲解,这样学生就更容易在脑海里建立起一位小跳动作的具体表象,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从而能快速地学会动作,掌握动作要领,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四、凭借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的创编能力

幼儿舞蹈创编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上,很多同学想破脑袋也创编不出好的舞蹈组合或剧目,这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课堂舞蹈创编。当学生表演自己创编的舞蹈或者组合时,教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再反馈给学生一起观看并对学生的创编情节、内容结构、编排的队形以及动作姿态等进行分析,教师同时配以讲解,在必要时可以暂停或反复观看创编中的闪光点,学生就能很清楚地了解自己创编的作品中存在的优势与缺陷,并能不断进行修改和练习,从而能创编出较好的幼儿舞蹈组合或剧目。这样,不光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创编知识。多媒体技术展示学习内容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多样、更活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或者课堂教学后要求学生观看舞蹈剧目的相关视频,欣赏一些获奖的舞蹈作品,比如小荷风采儿童舞蹈比赛中的作品,分析这些作品的创编思路与音乐的配合、道具选取等方面,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个方面可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创编舞蹈基础知识。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例2

多媒体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所表现出的优势是众所周知的。随着各高校硬件设备的逐步完善及校园网络的建设,多种媒体的使用、计算机课件的开发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可喜地看到,许多老师都已感受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便捷,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多媒体和制作计算机课件用于教学。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发现,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探讨的。

一、力戒贪多求全,课件制作软件的选择以适用为原则。在制作计算机课件时,有的老师只是一味简单地把学科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课件中,画面呆板,文字太多太密,课件仅仅起到了代替黑板板书的作用。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不是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也不是从教学方法的需要出发,而是一味追求媒体形式的“大”而“全”,好像不加入几段音频或视频,不用3Dmax做几个动画,便不是真正的多媒体课件。有的老师把功夫下在课件表面制作技术上,在界面、色彩、配音、按钮等方面制作得很精关,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结果教学虽然很热闹、很生动,但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实际效果并不好。笔者以为,媒体的选择要力戒贪多求全,重在需要,贵在精。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资料及多媒体制作手段完美结合的产物。在制作课件之前,一要多渠道收集和整理好素材。课件制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素材一一特别是音乐多媒体课件,有很多的音响、中外古今音乐家画像以及乐器的图片资料等等。在开始制作前应首先收集整理好素材,如果是边做边找,就会导致制作过程混乱无序、费时费力,有时还会造成大量返工和修改,事倍功半,影响课件质量。二要认真备课,并对课件制作的目的、拟达到的效果进行思考。教师对自己本学科各章节的重点、难点要十分清楚,在资料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经过仔细筛选、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课件中的各个环节;既要最大限度地体现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忽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变成了解说员。经过这样的准备、制作过程做出的课件才可能是精品。总之,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效果夕州可,最终还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必须根据教师讲课的思路用得恰到好处,才能显现出这种教学手段的效果。再者,对于大多数音乐教师而言,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尤其是各种软件的使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效果与效率的关系,争取用尽可能少的投入收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正确认识、使用多媒体课件要从教学实际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时坚决不用,切不可追求表面形式。以《外国音乐欣赏》为例,如果我们手头的音响资料大部分是磁带、录像带或VCD,DVD,教室里又有现成的播放设备,播放起来也不麻烦,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些影像资料转录、制作到课件中,况且Authorw等软件播放较长、较大的视频时,质量往往不好。当然,若是到外面比赛,为了携带的方便,则另当别论。如某些章节或问题用语言、文字、图形等形式能表现得十分清楚时,就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截取。在课件制作软件选择方面,也应捌昌适用即可的原则,Powerpoint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对仅需蛋对雷入一些图片和音响资料的音乐史论课,就很实用。所以,能用Powerpoint制作的,就没必要非用Authonvare,Director等软件来制作。

二、充分发挥MIDI教室的作用,提高音乐理论课教学质量。计算机课件不是万能的,有些课程铡门完全可以采取多种媒体并用,如利用MIDI教室进行教学。其实,很多理论课都可以在MIDI教室进行,像和声、复调、作曲、配器、视唱练耳等。以《和声》课为例,教学中有大量的谱例,想把它做成计算机课件会有相当大的难度。在MIDI教室中上课,就可以发挥作曲软件的多种功能,实现计算机课件无法达到的效果。如Sibelius有着非常直观的乐谱显示功能,利用这一特点,可在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中将和声谱例与实际音响同步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可迅速重新演示。对和弦连接,教师可在讲授其基本写作规律的同时,通过MIDI键盘弹奏出它的各种表现形态,包括不同的旋律位置、不同的排列、不同的音域音区等因素的变化。学生在听到和声音响的同时,也看到了它们的乐谱显示,并可根据自已的听觉与视觉感知,对教师所弹的各种连接形态作出自己的音响判断。以这种方式进行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学生看得见、听得着,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高师的许多音乐理论课中,用MIDI系统进行教学,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抽象的理论教学变得真实可感、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音乐理论课学习的效率。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例3

为了进行此项研究,笔者对在甬高校设有日语专业的大学进行了调查和深入的研究。调查表明,设有日语专业的94%在甬高校将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辅导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即实习的同时撰写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指导初期,学生们还能够准时参加导师的辅导,但是后期由于实习单位岗位责任的严格管理及时间要求等多方面原因,许多学生不能如期回校参加导师的毕业论文指导,这样就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导教师们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数字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下对大四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们进行远程指导式的学习与写作。开展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系统选用合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数字技术指导毕业生创作毕业论文,演示适用于毕业论文教学的模块与资料,链接指导毕业论文写作所需要的内容。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所要求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内容,并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选题,提供毕业论文学习的相关视频与文字资料,提供教科书以外的相关学习内容,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此期间,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生论文指导的探究

我校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即多媒体与互联网络融会于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营造多媒体辅助教学毕业论文指导的环境,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用之不竭的各种素材和信息,突破单个老师辅导时难以达到的从抽象到形象的难题,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论文指导,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论文写作过程,改善教学效果。但少数教师认为,大多数教师只简单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有的教学资源不能充分共享,上网指导毕业论文写作对他们来说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设计的课件质量也不佳。故而不建议使用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综上分析,实证研究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教学与教学质量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试图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就多媒体课堂教学来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宁波工程学院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否提高;(2)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时,真正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哪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总体思路

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对毕业生在校期间运用语言能力的综合性考察,也是对学院教学水平的全面检验。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的重要体现。它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同时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并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生论文指导是本研究的重点,即教师在毕业生论文指导中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而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生论文指导的教学过程。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我校日语专业成立于2004年,共有9名教师。基于日语专业小班制的授课特点和研究获取数据的客观条件限制,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必须符合以下三项基本要求:(1)该教师在2004年9月起教授毕业论文指导课程,并能获取最近一次的教学评估分值;(2)该教师在2005年9月后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3)教师在本项研究期间即2004年-2010年教授本课程。经调查核实,宁波工程学院日语专业9名教师都符合上述条件,现对他们进行研究,其具体分布如下表(表1):

2.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包括宁波工程学院本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和多媒体课堂教学传播系统评估表(学生用)。宁波工程学院本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学生用)共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21项指标,采用五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是:差、较差、一般、较好、好。第二部分,主要为三道开放式问答题。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评估表由四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等,每个部分由4-7个问题组成,采用五级评分回答,分别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好。

3.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研究由教学评估处施行,调查对象为相关班级的学生,做答前给予统一指导语,评价级别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好,由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卷。共发放宁波工程学院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211份和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评估表(学生用)211份,其中回收有效量表:宁波工程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198份,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评估表(学生用)196份。本研究对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系统评估表的数据采用马尔柯夫链评估法进行技术处理,使用MicrosoftExcel2000进行统计处理进行分析。

三、相关数据与分析情况

(一)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系统评估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克龙巴赫的α系数法来计算内部一致性系数,最后得到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教学系统评估表的α系数,计算的结果表明本研究的信度较高,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对此教学的真实评价。

(二)多媒体辅助论文指导的效果分析

1.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的个体效果分析

本研究考察了本院的9名任课教师,以下为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质量分值表,其结果见下表(表2):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导日语毕业论文,与教学质量高低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这组数值进行对比,看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教师使用多媒体后的教学质量高于未用多媒体时的教学质量。

2.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教学的总体效果分析

按照外语教育规律组织外语教育活动,通过管理,体现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外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体现出对祖国文化和他国文化的欣赏、尊重、领悟、理解、包容。教师要以对文化的追求和学习为内趋力,把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共生,作为教学的根本追求之一,以影响和推动学生对多种文化的追求。除了要借助外环境之外,我们注意独立建造一个自我营养的个人文化环境。要拥有一定量的母语文化、对象语文化、世界文化的图书、光碟、音像资料和设备,以此来培植对多元文化的兴趣。为了考察此研究的教学效果,我们对这9名教师的总体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并作了差异性检验,其结果如表3: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这9名教师中,用多媒体时的平均分高于未用多媒体时的平均分。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好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严格按教学计划完成各个教学环节,执行情况良好。课程及实践环节设置合理,培养模式等环节又能体现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

3.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教学的硬件模式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9位教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学生对教师的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内容较为满意。

(三)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教学与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

1.学生因素和教学质量的相关分析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赖以进行的两个并行且统一的活动体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因素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关系。课堂语言实践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的语言技能实践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指导下的语言技能实践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相关,此外,教师在使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的指导后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同教学质量也都存在着极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为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数值愈大,相关程度愈高,下同)

2.教师因素与教学质量的相关分析

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对毕业论文指导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进一步加工处理教学信息,所以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教学中的作用不会低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而教师方面的因素与教学质量的相关关系见表6。表6数据显示,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频率与教学质量也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教师使用多媒体后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其教学质量分值也相对较高。

3.教学质量与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的回归分析

教学质量与教学大纲有密切的关系,教学大纲是教师组织教学、实验实习和考试的指导性文件,是完成教学工作、培养应用开发型学生的重要依据。1)教学质量与学生因素的关系分析本研究以教学质量为因变量,以学生因素的3个子因素为自变量,由回归分析建立线性模型。结果如表7:表7回归分析数据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由此表明,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研究结论

(一)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教学指导的效果分析

宁波工程学院日语专业自创建以来,围绕日语情景教学的研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索,自学校推行多媒体教学以来,在各专业都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9名教师的课件水平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且教师对课件的内容的选择也体现出较高的水平;1名教师在校青年教师比武中,荣获一等奖。我院日语毕业生论文,在教育厅论文检查工作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全体日语毕业生,除2名没有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外,全部合格。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数字技术辅助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学活动,已经被广大的日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认同,同时也得到学院教学行政主管部门的接受和扶植,这充分显示出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潜在的巨大优势。

(二)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教学指导研究的欠缺

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日语教师,教师数量少,学校日语专业学生的招生数量少,受这个现实和客观因素的限制,此项研究也仅局限于比较窄小的范围之中,不能对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传播系统的解析做更细致的描述与分析。再则,在研究中所得到的教学评估分为学生评价所得数据,由于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会给教师评估分造成误差,这给本项研究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负面影响。在今后的日语教学工作中,应更加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通过学习、走访、调查、论证,实施改革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例4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思考;实践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己被广泛运用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于打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并不像理论上探究的那么理想,实施效果也没有理论上所期望的那么好。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有效应用问题。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巴、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形象化、信息化、立体化,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益。

(一)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只有和兴趣结合起来,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才能入耳、入脑。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强,内容系统抽象,章节条目繁多,思维和逻辑跨度大,加上传统的教学大多停留在空洞的说教、抽象的概念,形式单一枯燥,学生学起来感到乏味、厌烦,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要使学生学会、会学,收到“人心”、“入脑”的良好教学效果,必须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验心理学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者加起来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优点,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利用形象的动画、生动的图像、内容丰富的影视、音像作品、简洁的文字说明,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全方位地接受不同信息的刺激,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再感到单调、枯燥,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每一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有重点、难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往往逻辑性和理论性都较强,单靠教师讲解,往往造成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糊里糊涂,难以理解,效果较差。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借助多媒体教学,把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问题场景,在直观形象的演示中,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教学内容从抽象变为具体,由复杂变为简单,从不可见转化为可见,从平淡转化为生动,将问题化难为易,既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又分散了难点,大大便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节省时间,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提出:“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教育成果,而师生又花费最少必须的时间。”说的就是用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比较突出。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把课程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大大地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还可以通过设置超级链接,更新丰富政治理论较前沿的理论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缓解了教学内容多和课时少的矛盾,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活动的互动合作

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室、教学网站或网络,为师生交流、合作学习、资源共享、讨论答疑、布置提交批改作业、自学与考试等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便捷的服务,教师可以更快地了解到学生对授课的评价、建议、意见,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互动合作。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与组织学生课堂提问、讨论、辩论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其次,作为课堂教学互动的延伸,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网站,教学信息,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就学生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意见;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将听课中的疑难问题以及不会解的习题发给老师。再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即时交流与互动的快捷沟通工具,与学生在课前、课后展开讨论和广泛的交流。这些方式不仅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而且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一个教学互动的多媒体学习环境,扩大师生互动的空间,拓宽师生互动的途径,丰富师生互动的内容,实现教学活动的互动合作,促进师生之间互动方式的革新。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缺陷

(一)盲目使用多媒体,传统教学手段被忽略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一张嘴巴、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模式,集声音、文字、图画、影像于一体,形象直观而又声色并茂,在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有的教师为体现教学特色而不顾教学实际盲目使用多媒体,把教学目标、板书、练习等内容全部制成课件,以课件代替教师精彩的讲解和精美的板书,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多媒体素材过多,偏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效果,不考虑多媒体素材与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关系,大量使用多媒体素材,导致无目的的大量堆积多媒体材料,使多媒体素材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匹配,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对于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信息的演示可以化难为易,形象生动,便于理解。但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媒体技术,不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了课件的放映员,教学的节奏和教师的思维为课件所左右,课件成了课堂的主体和中心,教师的主导作用被电脑替代;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其学习的主体地位被弱化。

(四)人机交流,师生间互动不够

在多媒体教学中,有的教师希望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把注意力放在多媒体的播放上,一会儿播放幻灯、动画,一会儿听音乐,一会儿看视频,改“满堂灌”为“多媒体灌”;学生则将注意力放在投影屏幕上,无法与教师心灵互动,领略讲授意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成了人与计算机的对视,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减少,互动性不强。

三、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一)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可变抽象为具体、隐形为显形,拓宽教学时空纬度,调动学生感官,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实效。但不管多媒体教学有多大的优势,只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已经绝对落后,更不意味着多媒体教学将完全取而代之。“在整个教学情境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很大作用,并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板书、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以及课程本身的学术魅力是吸引学生的最根本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综合使用,使其各尽所能,优势互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媒体形式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评价多媒体教学的首要标准,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多媒体教学的立足点应当是教材和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无论是CAI课件的制作,还是媒体的选择和运用,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决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单纯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搞形式主义。“课件设计要狠抓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制定,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选取那些理论性强,用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选取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少,现实材料多的内容”。反对过分注重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选用过多的图像、图片、动画和影像视频资料,造成屏幕渲染过度,无关信息过多,干扰学生注意力,扰乱学生思维,淡化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总之,“多媒体的正确选择,是由多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决定的,这个最佳作用点是指适合于发挥多媒体教学功能特性和教学效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三)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灵魂、是核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首先,多媒体教学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得更突出了,因为课件上的内容毕竟是提纲挈领式的,只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只有经过教师的讲解,才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激发出来。其次,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能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课堂上的互动性增强,收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例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走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1],而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音、像等方式,更具体、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增强。

1.多媒体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

1.1运用多媒体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把抽象的理论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及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产生愉悦的体验[2]。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是纯理论的知识讲解,内容抽象、枯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黑板—粉笔灌输式教学法,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感觉乏味、学习兴趣不高。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克服这一弊端,它将图、文、音、像等有机结合的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得到满足,这种灵活、直观、形象、多样的教学内容,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爱国主义时,教师通过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被音乐情境深深吸引。歌词:“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爱国主义的内涵,学生踊跃发言,最后教师做总结: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通过这样的手段,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而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自觉接受课程的内容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1.2运用多媒体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丰富课堂信息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和时效性较强的课程[3],它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包括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种社会生活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传统方式教学中,教师不仅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而且教学内容往往局限在书本中,不能很好地体现理论与时代的关系,不能很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教师课前准备的大量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信息的方式,既节省教学时间,又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

例如:在讲到爱国主义的要求时,教师从三个方面要求学生讨论,即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祖国的骨肉同胞和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但是课本中没有联系实际,没有指出学生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爱国,这需要教师的启发。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展示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祖国山河所遭遇的劫难;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祖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浓浓亲情,另一方面揭露某些人对他人生死视而不见的漠然;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史实和现实资料,一方面表现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展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践踏。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爱国的行为表现,如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要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领土完整、统一等;在爱祖国的骨肉同胞时要做到爱家人、爱朋友、爱所有中国人;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时必须爱祖国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优秀的文化传统等。

1.3运用多媒体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有研究表明:人们对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但是对视觉、听觉结合起来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65%。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是运用视觉、听觉相结合的方法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所学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点较多,理论性较强,有时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充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到“人生价值的含义及特点”时,通过播放视频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的事迹,要求学生分析“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正确的观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样的教学方式避免了抽象空洞的说教,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巩固了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知,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目标。

1.4运用多媒体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增强教学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德育。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重认知轻情感,减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实效。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直观生动的图片、颜色、声音、动画等,把难以表达的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实效。

2.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多媒体教学的缺陷

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较少使用甚至从来不使用多媒体课件。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利用现成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多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能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利用各种资源设计制作课件并对课件进行适时的调整。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效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2.1多媒体课件形式单一或过于注重形式,不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有些教师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课件,疏于课件制作,导致某些课件做得过于简单,有的甚至只是将知识点进行罗列,无异于板书或者大纲,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课件重点放在色彩搭配及图像、声音的设计上,教学重点不突出,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2.2过于依赖多媒体,导致师生关系淡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规范的行为,对学生而言这是知、信、行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多媒体作为教学中心,整堂课教师只是点击鼠标,照屏幕宣科,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和看,没有思考的余地,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适时的和直接的交流,师生关系淡化,无法真正实现德育目标。

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并不完美,正确使用多媒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正确使用

3.1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内容、学生,合理、科学地制作课件。首先,多媒体课件所选用的内容要与教材相关,但不能是教材的电子版。多媒体的目的是辅助教学,因此其画面构思、布局、字体、字形的搭配,色彩的明暗对比及图像、声音和动画的选择和处理都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切忌课件表现过分,以免喧宾夺主。其次,教师应尽可能自己进行或参与课件的制作,使课件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相适应,这样教师在使用课件时才会得心应手。最后,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适时调整课件内容,使其更适应教学的需要。

3.2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选择多媒体教学时不应片面追求多媒体的使用率。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我们应当树立“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才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观念,而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4]。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把多媒体教学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以增强教学效果。

3.3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关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多媒体课件不应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仍然作为教学主导而存在。因此,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与学生对话,借助多媒体课件将个人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只有师生及时、直接交流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科学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多媒体教学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如果多媒体手段运用不当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它的优势,避免它的劣势,使多媒体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华清.浅谈多媒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新一代:科教版,2010.12(135).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近来年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理想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传统的教室和教学方式很难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方便地建设这样的理想学习环境。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不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

1多媒体信息技术时代赋予了小学语文教学新的特点

(1)阅读:中国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从未来教育的角度,分别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

(2)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写作教学将面临变革:文学的地位会降低,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3)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越想获得高职位,越得学会如何与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进行交际。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整合,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语文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我们可以从中获得重要的启示:能否以这种方式来构建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教材,模糊知识的层次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决定他的学习方向。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也由学习内容的传播者变成学生的学习导师、合作伙伴和学习顾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知道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方向、筛选信息、判断信息,这些实际都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甚至可能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丰富课程本身的内容。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将使语文教育发生根本的变革。

2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基本思想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变动时间跨度和环节,并不意味着某一节课一定要具备所有环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3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对教师素质、技能方面的要求

3.1 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斯大林)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多媒体信息技术理论等相关知识应该有基本的了解,必须站在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战略高度,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组织实用、高效的课程素材,使课程的整个教学环节自然而生动,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

3.2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必须懂得灵活理教材,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的最佳呈现方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3巧妙的授课艺术修养

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促成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完美整合,使多媒体教学课显得更加精彩纷呈,活泼高效。

3.4掌握独立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本领

教师必须能够独立制作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多媒体作品,在授课过程中才能应用自如。

3.5加强教学双方的互动活动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整个过程,听、练、查结合;同时教师适时地加以指导、点拨,力求做到“精讲、善导”,达到“激趣、引思”,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

4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应当遵循以下几条的原则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应用是为了追求快速高效的教学效果。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4.1灵活性原则

语文学科语言模糊性的特点为学生解读课文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预示着课堂情形的多变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地估计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尽可能完善地制作出科学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便根据课堂实际进行灵活处理,避免出现“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机器转”的尴尬场面。

4.2 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备课中精力的投放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使用要适度。教师应当把主要精力投放到钻研教材和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上,才有可能选择最佳的教学途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符合教学要求的授课形式。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阅读思考――质疑探究――讨论释疑”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而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始终都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千万不可喧宾夺主,主次本末倒置。

4.3一致性原则

语言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围绕着这一核心任务而展开。多媒体电教手段的使用也不应例外。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电教手段的独特优势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可以利用它声像结合的特点来创设情景,营造和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它清晰且更替便捷的字幕来代替费时的板书,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可以利用它操作方便与容量大的特点,把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归类,使知识体系更加具有系统性、条理性,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之,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整合,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尝试、研究、反思、总结、再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素养都得到较好地提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一定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

5实践的效果

5.1教师观念的转变

多媒体网络氛围下,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课件创作,资料收集,创作思路与控制等方面。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个人的特点。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讲主要掌握WINDOWS文字处理、课件编制,收发电子邮件,网页编写等。

5.2 教研组教育科研氛围及校际交流

学校语文教研组以本课题研究为契机,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强化教研。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每周不少于1次。全组所有教师都参与了课题研究。学校还有老师应邀参加全国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讨会并做精彩说课演示,获得一致好评。

5.3教师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力

目前,国内对“课程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经过几年的研究、培训、实践,很多教师已基本上能做到上述要求,并正在逐渐完善。课件使用率在近乎90%以上。

5.4教学效率提高

多媒体的信息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六年级语文课程的分块复习阶段,在课堂要进行知识总结与巩固训练等活动,若预先在计算机上设置好训练题,既省时、省力、便捷、有效地减轻师生负担,又加强了训练密度,提高了效率。

6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由简单的片断演示、发展到课件、积件、乃至群体,在直观性、交互性、智能化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发展,已逐步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多年来,语文学科老师齐心协力,努力探索,从迷茫困惑中渐渐走了出来,将理论为教学实际所用,对理论的研究已经不再是生硬的教条与呆板的分析,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已经不再是刻意的摆设,而是转化为一种自觉与迫切的需求,表现在操作上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心态上从必然渐渐走向自由,渐渐得心应手。但是,毕竟,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对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也必将是一个永远变化、永无止境,值得我永远边学习边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谢幼如,主编.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J].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

[3] 李克东编著.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3 — 0128 — 02

多媒体教学相比传统教学虽有多方面的优势,但一直以来不断有调查研究将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负面因素陆续揭示出来,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中需要引起注意并加以克服的问题。下面拟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对多媒体教学中常见而又被忽视的信息错位现象进行简要探析。

一、信息错位现象形成的环境及其影响

在传统二要素教学环境下,通常情况下教师是唯一的教学信息传达者,教学信息一般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直接传达和接收。即使教师有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帮助教学,但其表现形式和信息容量相对而言都是有限的。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多媒体课件都成了教学信息的传达者。虽然二者传达的信息内容通常是基本一致的,因为教师正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的,但是由于认知心理或课件技术设计及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的信息传达和接受会出现相对复杂的情形。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学生未能同时接受教师和多媒体课件传达的信息,而只能选择接受其一并作出反应,这就产生了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错位现象,即学生关注的多媒体信息与教师的言语信息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

信息量的扩大是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征和优势之一,然而与之相伴而生的也正是因为多媒体教学中信息处理不当而引发系列问题。多媒体学习生成理论认为:多媒体教学材料的设计将影响到学习者在视觉信息和言语信息加工系统中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加工参与程度。当学生对重要的视觉和言语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系统整合时,就发生了有意义的学习。当多媒体教学中出现了信息错位时,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对视觉和言语信息的选择、组织和整合,从而出现无意义学习,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错位现象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教学信息的有效传达和接受,从而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是多媒体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错位现象的表现及成因

就笔者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体会来看,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错位主要有以下情形:

1.信息超前错位。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不是按顺序逐步呈现而是同时全部呈现教学内容的文字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当教师以言语兼用多媒体文字信息向学生阐释某一部分教学内容时,而文字呈现的全部多媒体信息也会同时为学生视觉接受并引起注意,这时信息错位现象就产生了。这种情形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学生对教师即时传达信息的接受和反馈。信息超前错位是因为信息呈现的不适时而产生的。

2.信息超荷错位。在多媒体教学中,学习者反映较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过多、忙乱和失去系统性的问题。根据中枢能量有限理论,这是因为同时呈现的多种信息需要多种感官通道加工,而中枢能量有限从而造成干扰或抑制导致的。当学习者面临认知负荷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选择性接受信息,而无法同时接受或关注全部信息,这时信息错位的情况就会产生。

3.信息冗余错位。当多媒体课件中出现与教学主题无关的信息时,就会产生信息冗余的信息错位。有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总是喜欢追求华丽花哨的外表,用无关的图片或动画装饰课件界面,结果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些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冗余信息会不同程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信息错位并影响教学效果。

4.信息滞留错位。人类利用“视觉暂留”原理发明了电影,而同样视频信息也会在人脑中产生相对较长的信息滞留。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如果在视频信息之后立即传达全新的信息,则可能产生信息错位。在新旧信息之间需要教师做出过渡性安排来延缓和消除视觉信息在学生头脑中的滞留。

5.信息优先错位。研究表明,人脑虽然能够同时接受和处理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但是相较而言,一般情况下视觉却具有更强的接受信息的优先性和有效性。在借助人体器官获得的信息中,视觉信息是主要的。对于人类而言,视觉信息最容易了解,也最能够信赖。在信息获取的能力上,视觉远胜于听觉。在同时呈现非同一指向的多媒体图像、文字和教师言语信息时,学生会自动优先接收图像和文字信息。因此,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图形来辅助教学的时候,不宜配搭较多的文字说明。因为在图形配有长篇说明文字的同时,教师又辅以大段的言语解释的情况下,因为学生自动优先选择图形和文字信息,而会忽视教师的言语解释,从而形成信息错位。

6.信息搜索错位。在多媒体教学中,当呈现大段的文字或者复杂的图片时,如没有使用必要的符号或提示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重点关注,学生就会进行视觉搜索,从而阻碍对教师言语信息的注意,形成信息错位。

由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中,信息超荷、信息优先是导致信息错位的主要表现。

三、信息错位现象的消解对策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多信息应是一个和谐同步的系统。从大的方面来讲多媒体教学要求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之间,多媒体信息与教师言语信息之间的和谐同步;从小的方面来讲要求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视频信息及言语信息等和谐同步。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信息和谐是全面的综合的同步,一旦这种同步被破坏,就会不同程度的产生信息错位,影响教学效果。Bad-deley工作记忆理论认为,人的工作记忆可以分为语音环路、视空间画板和中央执行系统,这个系统是资源有限的,听觉和视觉是两个最主要的信息获得系统,因此,如何通过两个系统协同工作促进信息的获取成为多媒体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3]

要消除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错位,首先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错位现象虽表现各异,但从根本来讲,还是源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基本原则的贯彻与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件为媒介”为原则指导课件设计和教学是消解多媒体教学信息错位的根本。在多媒体课件设计和教学中,教师易犯的错误就是把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自己作为了主体和核心,而事实上教师始终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始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多媒体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效果,有机的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多媒体的媒介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为一体。“处理好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以学生为知识的建构者,以多媒体为创设学习情境、完成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在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凸显学生‘学’的地位,把提高学生的索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多媒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4]

其次,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原理指导多媒体教学。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能反映学生的内部心理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因而对当今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而都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上的启发。?5?教师们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教学时,应以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导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道效应”的运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认知负荷理论将用语言来替代书面文字解释图示所带来的学习效果的提升称为“通道效应”。根据心理学的解释,视觉、图像加工和听觉、言语加工是人类两条相互独立的信息加工通道。如果用书面或屏幕文本来呈现文字内容时,图示和文字都从视觉输入,视觉图像通道既要处理语词信息又要加工画面信息,很可能视觉图像通道超载,而同时言语通道却被闲置不用。当呈现视觉(图像)信息时最佳选择是辅以言语解释而无需文字说明,除非简单的文字说明可以胜任。“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有创意的图形语言代替冗长的口头表达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6?这样因认知负荷而产生的信息阻碍就不会存在了。当然,上述情形需要满足的前提是言语信息与视觉(图像)信息的指向是同一的,否则二者就会产生排斥。人脑能够同时处理视觉与听觉信息的条件是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的一致性和同步性。美国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很难同时处理非同一指向的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同理,当学生关注屏幕时,负责听觉的大脑部分的活动就开始减弱,除非二者的信息是同一指向的。

第三,要注重多媒体信息设计和呈现的原则和技巧。在多媒体教学中,信息呈现的合理性、科学性将会对信息认知形成重要影响。掌握多媒体教学信息设计和呈现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1.同步渐呈。同步渐呈是多媒体信息设计和呈现的基本要求。同步渐呈比较接近传统二要素教学环境下信息的传达和接受模式,可以避免因信息超荷或信息优先而产生的信息错位现象。

2.信息强调。在多媒体教学中,有时需要呈现较多的文字或图片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缓解学生因信息选择或信息搜索而可能产生的信息错位,可以采用信息强调的方法帮助学生对信息作出提示性接受。

3.信息过渡。在呈现视频信息之后,教师应有必要的总结作为过渡,然后转入新内容,这样才能克服可能存在的信息滞留,学生对新信息的接收才会顺畅和自然。

4.信息阻断。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有时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专门的讨论,或者教师需要谈论其他的话题,为了避免屏幕上的信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产生信息错位,可以利用黑屏暂时阻断信息。

总之,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错位现象是大量存在的且表现各异,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以科学的认知规律指导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消除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错位现象,对于改善多媒体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参 考 文 献〕

〔1〕苏爱玲,侯继仓.多媒体学习——视觉信息与言语信息的系统整合〔J〕.现代教育装备,2007,(02):114.

〔2〕李梅.国外多媒体教学中学习者认知表征方式的理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2008,(02):64.

〔3〕王静琼.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的认知心理学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170.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例8

现在,人们往往借助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多媒体教学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是把投影、录音、录像、网络等多种电子媒体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化教学技术逐步取代了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投影幕等“三机一幕”为代表的以往的多媒体教学。今天,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在各种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教学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多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弥补了传统教学媒介的审美缺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它改进了教与学的方式,改进了师生互动的模式,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多媒体要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师就应提高对多媒体的认识,科学制作和使用多媒体,切实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才能使多媒体教学名至实归。

一、科学定位,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教学将图片、文字、声音相结合,形象可感,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和理解程度;多媒体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优选、提炼和加工,能促进信息条理化、系统化,优化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多形式、多层次地表达信息,增加教学信息的容量和密度,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横向探寻人们对教学内容的反映、认识与评价,纵向追溯教学内容的历史背景,延伸和拓宽了教学的时空维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多媒体的生动性、条理性、高效性和深度性,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虽然有着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优点,但并非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表现,也并非每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必须用上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有自身的局限性,也有特定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范围。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对多媒体教学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正确使用它,准确用好它。其实对于那些概念、演绎推理等抽象性的东西,心理活动、故事情节等复杂性的东西,用多媒体来表达就相当困难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断地通过体态语言与学生沟通,接受和分析学生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整教学难度和进度,教学气氛往往较为融洽,学生的接受度也比较高,而多媒体本身却无法实现这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使用多媒体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多媒体使用的内容、形式和时间;也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言语、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体态语言,与学生展开充分交流,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我们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应该将传统教学方法融合其中,扬长避短,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程序化、模式化,迎合了信息时代知识产品的规模生产,解决了学生多教师少、课程多课时少等两对“多”与“少”的矛盾。但也容易使教师的教学思路被预制的程序和模式所牵引、制约,教学的灵感和学习的智慧容易被淹没,学生容易沉浸于五彩缤纷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乐之中,而忘了学习教材内容才是根本二有的多媒体课件直接把学生看书就可以解决的教材内容大量复制过来,硬搬到课件上来。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只注重花哨的表现形式,在展示图画、声音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这些图像和音乐与教材内容的关系却并不密切甚至毫不相干。还有的教师把教学的主动权完全交给课件,而忽略了利用课件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补充和提升。有的教师被预制的条条框框所限制,无法根据课堂与学生的需要授课,师生课堂上沟通交流不足,难以实现因材施教。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认识上的误区,定位上的偏差,有待我们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的正确认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只有恰到好处地思考、开发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才能发挥其对教学的提升作用。 二、因“材”定教,科学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例9

一、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为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都应该受到肯定,其间并无优劣之分。

传统教学手段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在这里,教师不仅通过对文献的阐述和对社会现象的解读来引导学生理性地了解社会,感悟人生,而且还更多地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来建立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从而营造一种开放、愉悦的教学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传统教学更注重树立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严密的逻辑、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得体的举止、优美的板书是教师个人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赢得学生喜爱的一个重要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手段的缺陷也无须讳言,最主要的就是缺乏表现力。课程内容是单向的,一维的,它既不能重复也无法复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这些特征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课程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因此,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来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和活跃。[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缺陷。它以直观、生动的特点赢得师生的喜爱,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音像组合形象地模拟一些特殊场景,引导学生从宛若亲临的体验中感受相关事件。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由于受篇幅影响,在撰写过程中要求文字尽量简约,而多媒体技术则以丰富的文字、图像、音效等数字信息弥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本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阅、收集和研究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历史材料和社会材料来扩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尽管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手段相比有许多优势,但其缺陷也不容忽视。生动活泼的数字画面虽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令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但它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虽然大量信息可以有效地弥补教材的不足,但它也容易令学生在众多信息面前难于取舍。更令人忧虑的是,多媒体画面过度的新鲜与刺激很可能抑制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从而削弱课堂教学效果。由此看来,仅就课堂教学效果来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与新兴的多媒体手段各有优劣,它们在教学中的关系不应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应该是彼此配合,相辅相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一是向学生准确地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一是培养学生的全方位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更适用于前者,而传统教学手段更适用于后者,因此,只有将两种教学手段相互补充,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多媒体技术与课堂环节控制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过程,对课堂教学诸环节的控制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引入多媒体技术之后,应该如何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环节?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个方面加以讨论。

(一)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控制。

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知识以非常细腻的方式传递,教师的手势、眼神、语言节奏等非知识因素可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微妙影响,从而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在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后,相当一部分教师满足于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将传统教学模式下对教材的照本宣科转变为对课件的照本宣科,有的教师甚至整堂课都端坐在电脑前,机械地操作鼠标,冷漠地宣读屏幕上的内容,完全忽略了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尽管多媒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手段,但它终究是没有感情的机器,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该是教师而不应是课件。因此,教师要努力摆脱电脑机器的束缚,深入到学生中间,要学会用生动的非知识因素活跃课堂气氛,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方略。[2]

(二)增强教师授课方式的课堂控制

多媒体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各有各的适用范围。某一知识的传授究竟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更好,应该慎重选择。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程性质、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容艰深,思辨色彩浓厚,它的知识体系具有更多的逻辑性、关联性,显然,这样的课程更适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更多的情景描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再现历史,实现对历史情景的生动回放,这种课程显然更适合多媒体讲授。

(三)严格课堂信息量控制

多媒体技术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使信息采集变得相对简单。一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事先不加选择地积累、编排了大量信息,在课堂上则满足于简单地向学生介绍这些信息。还有教师为体现多媒体的优势,利用电脑操作简便快捷的优势,随意切换画面,令学生在不同的画面间应接不暇。这种做法的实质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人灌”改为多媒体环境下的“机灌”。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紧紧围绕教学需要搜集网络信息和其他数字资源,并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从而提高课件的质量和针对性。

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多媒体种类的选择。多媒体授课的主要优势是可以利用声音、图像等多种因素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对课

件播放内容的注意力。为充分挥发多媒体的这个优势,教师当然可以在课件中缀入适当的音效、动画、视听资料等元素,以提高教学吸引力和课件的表现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多媒体课件就是使用的表现方式越多越好,结果,数字、声音、影像等因素纷纷登场,导致做出的课件过于“花哨”,过分夸张的课件设计削弱了课堂教学本身的严肃性和连贯性,哲学的沧桑、深邃和悠远被课件发出的各种声响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所消解。这种喧宾夺主式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无疑违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其效果也往往事与愿违。语言节奏等非知识因素可以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微妙影响,从而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在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后,相当一部分教师满足于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将传统教学模式下对教材的照本宣科转变为对课件的照本宣科,有的教师甚至整堂课都端坐在电脑前,机械地操作鼠标,冷漠地宣读屏幕上的内容,完全忽略了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3]

因此,我们认为,尽管多媒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手段,但它终究是没有感情的机器,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该是教师而不应是课件。因此,教师要努力摆脱机器的束缚,深入到学生中间,学会用生动的非知识因素活跃课堂气氛,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方略。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关系

早在2001年,教育部在题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4号文件中规定,“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近年来颇受争议的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也将多媒体的使用情况列入考核范围,在“教学改革”一项中规定“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的才可得到A。教育主管机关的上述规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高校将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作为教学改革的标志性工作,个别院校甚至规定非多媒体授课的课程不能参加优秀课程评选,非多媒体授课的教师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一时间形成了“惟多媒体论”的倾向。

我们应当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不应当成为评价一门课程、一位教师的唯一标准。在以多媒体技术推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正确处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学手段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内容制约教学手段。多媒体在创设情境氛围方面的独特优势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而传统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总结历史规律与社会实践方面的优势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因此,究竟选择哪种教学手段,最终还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

(二)正确处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每次授课都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没有考虑教学目标的需要,个别教师甚至完全不顾教学目标的要求,出现了为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的极端倾向。针对这种情况,从教学管理部门到具体授课教师都必须端正教学改革思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来使用多媒体,防止“一刀切”、“一哄而上”。[4]

(三)正确处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深刻地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但是多媒体的使用与教学效果之间并不天然的正相关。从目前的趋势看来,个别院校存在的“多媒体崇拜”反而会削弱教学效果。从制作层面考虑,目前多数教师使用的课件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很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从教学效果层面考虑,部分教师对既定课件之外的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只满足于按课件设计完成教学内容,这些问题都极大的阻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的说来,多媒体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创新型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高校教师必须在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发挥传统教学的长处,并认真探索、深入实践,把传统教学长处与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效果。建立多媒体技术支持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一项复杂的课题研究。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多媒体化呈现的创新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73.

[2]胡成广.理论课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的两个层次和两个跨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168.

[3]何强.论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教育与探索,2008年03期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例10

多媒体是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文本借助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的有机结合,应用于教学亦称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它集计算机、录像机、录音机、VCD教学软件、投影仪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由教师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灵活、机动地选择相关媒体进行教学。这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和英语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它一方面会促进英语教学,另一方面也会对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将这种新型教学手段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有助于激发教师努力钻研业务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多媒体的使用,促使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细致地研究并精选教材内容,然后依据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媒体特点,合理选用媒体,设计科学实用的教学课件,并在日常教学中,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努力充实和完善课件,以更好地改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作用

多媒体使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情景,优化教学。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一册Unit5 The Treasure in the Orchard为例。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教师即可运用多种媒介,对课文进行情景设计,并运用讨论、复述、问答、讲解等方式,进行语篇操练。

1.动画。利用Auto ware的形式,设计出5幅不同的画面:即将辞世的老父亲和围着他的两个儿子,想象中的金银财宝,兄弟俩的日夜辛勤的劳作,硕果累累的果园,对老父亲的回顾和怀念。

2.录音机。播放画面的同时,依据情景配以课文录音。

3.投影机。适时显示课文中的关键词(key words)。

4.讨论。结合不同的画面,组织学生讨论,理解不同阶段财富在兄弟俩心目中的含义。

5.问答。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进行课文问答,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复述。要求学生根据投影仪上的关键词,先按照情景部分复述,然后再进行课文整体复述。

7.讲解。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并能正确表述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句型和重点语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列举相应的例句。

总而言之,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愿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一)易使课堂教学机械化、模式化

多媒体课件容量大、速度快,长期使用课件,易导致学生课上机械看屏幕、听录音、记笔记,淹没在大量的语言材料中,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觉得疲劳、乏味,注意力分散,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教师也会对多媒体形成一定依赖,课上只是机械地播放课件,操作键盘和鼠标,缺乏对知识的深入讲解,缺少对重点和难点的强调,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后果。其结果就是:由过去教师“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学生由过去的紧盯教师变成现在的紧盯屏幕,使多媒体教学陷入一种华而不实的境地。

另外,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提前制作教学课件。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会对语篇的分析、语言点的讲解、提出的问题及其答案都事先进行设计和编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会依据课件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设计好的内容,这种机械化的教学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易影响师生的情感交流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媒介和工具。”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师关爱学生,学生才能从情感上贴近教师,产生师生共鸣,才会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教师所教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多媒体的使用容易限制语言学习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多媒体教学课件缺少了教师的激情讲解,忽视了教师的音容表情和人格魅力的影响,限制了师生的情感交流,易使课堂气氛单调、乏味,这势必会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的启示

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媒介,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在使用生动直观、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的时候, 教师应选择适量和适度的课件内容;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课件内容,有所取舍;利用多媒体授课时,教师要有效组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应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方式及时地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讲解和解答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促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让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活泼、效率更高。

四、结语

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并积极避免多媒体使用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多媒体教学和常规教学完美结合,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终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的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达到提高其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文琦.网络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1(61).

[2]张莺.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昌吉学院学报,2003(4).

[3]姚荔蓉.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

论文为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双核心”培养目标下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课题论文,编号:SZ141063。

作者信息:

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例11

多媒体教学在很多方面填补和改善了传统教学存在的短板,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丰富且动态、提高了教学效率。正是由于多媒体省时高效等特点,如今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在各大高校已是极为普遍,公共课、专业课、实验课处处可见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已不再是新鲜事物,因此就引发出了新的问题,教师不分科目与教学内容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的新鲜感已过,在课堂上缺乏自我思考;师生之间的互动日趋贫乏。目前关于多媒体教学的讨论已不再是“用与不用”或“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而是“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多媒体教学产生与发展与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的来看,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是视听教学的发展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包括在电化教育中,那么根据电化教育的视听教育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阶段,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分为视听教学阶段和信息化教学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是视听教学发展的前期,这一阶段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电子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幻灯教学是这一阶段的代表,由于科技技术的发展,一批新的技术媒体被引入到了教学当中来,如:投影、幻灯、电影、录音、广播、电视等,结合现代视听教学论等新教学理论,使得视听教学得以广泛应用及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是视听教学发展的后期,在这个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卫星电视系统等新电子技术媒体出现,并逐渐运用于教学中,产生了电视教学和计算机课件教学,被用来指导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主要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后期,也是信息化教育的起步阶段。随着逐渐成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新媒体的产生,多媒体教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指导多媒体教学的理论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电子科技技术快速的发展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倡,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越来越为普遍,并在寻求突破。南国农先生指出,普适计算、泛在学习等将成为新时期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趋势。

二、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教学在高校课程中越来越普遍的使用,其缺陷和对教学产生的不良副作用也愈加的凸显了出来。

(一)多媒体教学运用的不恰当性

1.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内容的不合理配置。内容决定形式、手段服务目的,这是开展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的原则。在教学中,要依据知识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授形式,为了图方便省事,一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频繁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不论是工科、理科、社科还是艺术类科目,通通采用统一的课件进行教学,忽视了科目的独立性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教学时不分科目、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形成了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教师逐渐的把多媒体教学当作了唯一的教学手段,不但没有发挥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反而使教学效果因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而有所下降。

2.教学媒体的不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便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内容以何种形式如何呈现给学生,应以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为依据,秉承着教学媒体的可适应性原则、可利用原则和高效能原则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根据不同感官所接受媒体的不同,教学媒体包括了视觉类媒体、听觉类媒体和视听类媒体。而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技能知识多数只选用视觉类媒体呈现,没有合理的选择适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教学媒体,也没能将教学媒体搭配使用以发挥各类媒体的优点来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服务。

(二)多媒体教学形式单一并逐渐流于形式

1.多媒体教学形式单一。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对此我国有很多学者对高校的多媒体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究与问卷调查。有学者就指出,“教师的多媒体课件以自制为主,使用的软件是Powerpoint,较少使用Flash、Photoshop等,大部分课件是只有文字“单媒体”课件,部分课件中加入了动画、图像、声音等更为直观的声像,使效果更好(朱作斌、金涛、周鼎义,2007),但这部分多媒体课件所占的比列不超过20%”。PPT课件是高校多媒体教学最常见的形式,公共课、专业课、实验课教师大多数都会采用PPT课件,而很少使用诸如Flash、Video等其它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几乎要把多媒体教学与PPT课件画上等号了,单一的形[文秘站:]式使学生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多媒体教学逐渐流于形式。多媒体教学逐渐流于形式是由于多媒体教学形式单一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高所造成的,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PPT课件进行授课,而PPT课件的质量是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信息技术能力。为了贪图方便省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件制作仅限于将课本内容的大段文字罗列,把课件当做了永久性板书,并未根据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的更新对课件做出相应的修改。教师授课时照着课件一页一页快速的念给学生听,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并不能很快接受如此之多的课程内容,在课堂上便不听不记了,要么回去自己看书自学,要么是将老师的课件拷贝下来回去看,多媒体教学则流于形式了。

三、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现存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不全面

任何教学方式都是为了辅助教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首先要了解该教学方式的优缺点与适应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理性的按照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而不是“追赶潮流”,大量使用最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其快捷、方便、灵活生动、提高教学效率等特点,但多媒体教学如同其它的教学方式一样,有其局限性,并不是适应各种专业、学科和科目的,它也始终也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对多媒体教学不够全面的理解导致了教师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单一以及不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的问题。南国农教授曾指出:“重视多媒体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是完全应该的,必要的。但是,如果认为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取代其他教学媒体,可以取代教师,只重视研究计算机多媒体的教育用用就行了,不必再去研究其他媒体的教育应用。如果有这种认识,那就是有问题的 ,不正确的。”南国农教授在这里所指出的“这种认识”就是对于多媒体教学理解不到位和过分依赖的批评。有些教师只看到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一叶障目”,不分科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一股脑儿的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反而适得其反。也有一部分教师干脆把多媒体教学等同于课件制作,而课件制作就意味着将教材内容的复制粘贴,这明显就是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没有到位。

(二)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