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恢复技术论文

恢复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4 15:22:35

恢复技术论文

恢复技术论文例1

一、“数据恢复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数据恢复技术”课程是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计算机取证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犯罪分子的反侦察、反取证意识越来越强,经常将与犯罪相关的电子证据删除或销毁,这给网安部门的取证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正因为如此,一线部门对公安院校培养的专业数据恢复和计算机取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应对高科技犯罪。本文依据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培养要求,对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了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与具体措施,目的是通过理论实训学习,使本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件系统知识、数据存储理论以及数据恢复的原理与方法,并将其能够灵活运用到电子数据取证中,为取证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数据恢复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数据恢复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公安信息化知识,采用信息化技术对电子数据进行有效恢复取证。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要掌握文件系统原理、数据存储理论、磁盘格式化恢复、文件删除恢复原理等内容,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公安业务相结合,灵活地将数据恢复技术应用到实际办案中。通过理论和实验实训,本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数据恢复技术原理与操作方法以及快速恢复文件的技巧,熟练使用常用数据恢复软件等。此外,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取证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数据恢复技术”教学内容建设规划

“数据恢复技术”课程主要面向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学生开设,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公安业务、专业技能,以及最新的电子取证恢复方法。课程内容建设需要任课教师到公安一线、实战部门以及信息化工作岗位进行深入调研,确定适合、实用的教学内容,然后结合理论和实验实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使其掌握利用相关技术进行电子数据恢复的能力,以满足侦查办案的需要。此外,“数据恢复课程”对实际操作的要求较高,内容规划应该突出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并紧密联系公安业务,以适应公安技术部门的工作需求。

1.完善理论课程内容

“数据恢复技术”课程包括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基础部分是各种恢复软件和工具和仪器的使用,课程内容比较简单、容易上手。但是在计算机取证工作中,只依赖传统的软件和工具是无法满足办案要求的。侦查中想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和电子证据,就必须掌握全面的数据恢复理论和知识,通过理论分析研判后进行深入调查,获取相P证据。但是,理论学习一般比较枯燥,如文件系统、分区结构等知识晦涩难懂,需要通过实际应用加深理解。因此,如何规划科学的课程内容,使其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适合公安实际应用,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以铁道警察学院为例,我们将“数据恢复技术”课程内容按照不同阶段进行规划。第一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恢复基本理论、恢复软件的使用、文件系统理论、数据恢复技术标准和方法等。此阶段的规划意在通过授课组建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第二阶段是内容完善。通过授课过程积累经验,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研究,并将适当删减、增加和修改课程内容,达到精细化设计的目的。第三阶段为实际案例的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际办案中遇到的电子数据取证恢复难题越来越多,这对办案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案例,以满足基层的应用需求和信息化发展的变化。

2.完善实训课程内容

[JP+1]“数据恢复技术”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非常适合采用实训教学方式巩固基础理论,强化公安业务。以铁道警察学院为例,本课程教学安排了34学时,其中包括理论教学4学时,实训教学30学时。然而,对于专业技术课程的建设规划,必须考虑到课程的实际应用情况,根据实际教学效果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比例。对于“数据恢复技术”的实训内容设计来说,普通院校倾向于采用数据恢复工程师的工作任务和过程设计实训内容。而警察院校更注重实训内容与实际公安工作结合的紧密程度,以及在实际取证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比如各种存储介质中电子证据的恢复、不同文件系统中资料的恢复等。警校开设的“数据恢复技术”实训内容与普通院校的课程内容有相似之处,但是侧重点不同。警校更侧重数据软恢复,重点是与案件相关的电子数据的恢复工作,而涉及的硬恢复内容并不深入,比如磁头(磁头臂)的更换、电路板检测、电机更换等是基础学习内容,而非重点内容。我们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实训内容主要包含FAT32、NTFS、exFAT文件系统以及GPT磁盘的修复,实训项目是根据当前数据恢复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设计,并结合公安实际案例开展针对性练习,使学生提前接触公安一线工作。

3.完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通过对公安工作的深入调研,教师要掌握网安实战部门对“数据恢复技术”课程的具体需求,按照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工作。教师要充分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转变教与学的角色,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提倡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完善,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以此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1)科学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专业特色资源,结合课堂、实验实训以及公安业务部门等教学实践场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课堂讲授法、集中讨论法、分组参与法、理论与实验结合法、案例教学法和实训项目教学法等。由于“数据恢复技术”课程的实操性特别强,所以必须采用大量的实训巩固教学成果。鉴于此,教师可以拟定多种实训项目,再配合案例进行讲解,这种“专业实训项目+实际案例”的方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日后尽快融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安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以实战为导向,强调教学要密切联系公安业务,贴近实战。专业性较强的“数据恢复技术”课程不太适合采用传统验证性实验,更适合采用设计性实验实训,这将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以FAT32文件系统中彻底删除文件的手工恢复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首先,教师先引入案例项目,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与要求,使其回顾项目中涉及的知识点,如文件系统知识、文件目录项的知识;随后,采用启发式教育法,对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

题,然后进行点评、分析、讲解,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最后,让学生根据实训内容自行设计一个相关实训项目,并进行讨论、实施、验证结果。这种先学习后设计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训教学的目的。(2)合理的考核方式。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教学十分有益。考核能够有效检验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目[JP+1]前多数高校仍将期末笔试作为主要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方式[JP]

过于单一。这种考核评定应该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能局限于笔试考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适当调整考核方式。

比如分区丢失、删除文件的恢复等更适合采用实训考核的方式,而文件系统知识、文件系统结构等内容更适合采用试卷或课上作业的方式考核。只有灵活运用考核机制才能达到完善课程建设的目的。

四、教学科研建设规划

“数据恢复技术”课程的规划建设需要逐步完善,要从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教材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讨研究,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最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指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可见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非常紧密。优秀的教师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将科研前沿理论、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起到更新知识、弥补不足的作用。具有先进的科研思维和理念的教师,对教学思考更透彻,对教学和教法把握更准确,教学理念更清晰,授课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教师绝不能只关注课程内容这一点,必须要开阔眼界,要有对专业的深入思考,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课程教学。

五、总结

“数据恢复技术”是电子数据取证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在打击计算机犯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数据恢复技术”课程应用性很强,课程规划需要密切结合公安业务。本文从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科研等进行了规划设计,并从实战角度出发,构建了“实训项目+实际案例”的培养模式,以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本课程与公安实际业务的关联,学会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办案取证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网络安全执法部门培育优秀的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恢复技术论文例2

一、湿地生态恢复理论

(一)湿地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湿地恢复,一方面指受损湿地生态系统通过保护使之自然恢复的过程,另一方面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地带性规律、生态演替及生态位原理选择适宜的先锋植物种,构造种群和生态系统,实行土壤、植被与生物同步分级恢复,逐步使生态系统恢复到一定的功能水平。

(二)湿地生态恢复的目标

湿地生态恢复的总体目标是采用适当的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逐步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达到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持续状态。但对于不同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其侧重点和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如下。

1.实现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的稳定性。地表基底是生态系统发育和存在的载体,基底不稳定就不可能保证生态系统的演替与发展。这一点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中国湿地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大都属于改变系统基底类型的,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湿地的不可逆演替。

2.恢复湿地良好的水状况,一是恢复湿地的水文条件;二是通过污染控制,改善湿地的水环境质量。

3.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

4.增加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

5.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

6.恢复湿地景观,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

7.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要求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相平衡。因此,对生态恢复工程除考虑其生态学的合理性外,还应考虑公众的要求和政策的合理性。

二、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一)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

根据湿地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湿地的生态恢复可概括为:湿地生境恢复、湿地生物恢复和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相应地,湿地的生态恢复技术也可以划分为3大类:湿地生境恢复技术、湿地生物恢复技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技术。

1.湿地生境恢复技术

湿地生境恢复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各类技术措施,提高生境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湿地生境恢复包括湿地基底恢复、湿地水状况恢复和湿地土壤恢复等。

湿地的基底恢复: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维护基底的稳定性,稳定湿地面积,并对湿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基底恢复技术包括湿地及上游水土流失控制技术、湿地基底改造技术等。

湿地水状况恢复:包括湿地水文条件的恢复和湿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水文条件的恢复通常是通过筑坝(抬高水位)、修建引水渠等水利工程措施来实现;湿地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包括污水处理技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等。

湿地土壤恢复:包括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土壤肥力恢复技术等。

2.湿地生物恢复技术

主要包括物种选育和培植技术、物种引入技术、物种保护技术、种群动态调控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群落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技术、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术等。

3.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

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生态系统构建与集成技术等。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既是湿地生态恢复研究中的重点,又是难点。目前急需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对湿地生态恢复的实用技术(如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关键技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与重构及其调控技术,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技术等)进行研究。

(二)湿地生态恢复方案确定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一般都是耗资巨大的复杂工程,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重建项目,总投资为6.85亿美元。因此在确定湿地生态恢复方案之前,应对功能设计、操作程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恢复技术等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和具体规划。Henry等对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提出如下3点要求。

(1)加强对生态恢复合理性的论证;

(2)确定精确适当的恢复目标和恢复成功与否的判定指标;

(3)监测恢复前后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并与参考生态系统进行比较。

在对多方案进行优化比较时,通常采用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法,通过建立生态模型,模拟分析系统中的能流、物质流、信息流、货币流等,对生态工程在能量、环境、经济上进行综合评判和决策。该法已被Ton等成功地用于美国佛罗里达州钢城湾湿地恢复工程方案的优选。

恢复技术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TP3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2-0253-01

重要数据的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深入,其重心由最初的以计算为核心,转移到了以存储子系统为核心,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一直伴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数据的安全是就核心资源的安全。而存储技术也从最早的软盘,发展到现在的NAS、SAN等网络存储,并有多种安全可靠的备份工具可以使用。

1 数据恢复技术的基本概念

数据恢复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数据备份恢复与数据灾难恢复,其中数据灾难恢复是本文讲述的主要内容。数据备份恢复是指备份、载入,或者备份、重建,是一类技术防范措施。备份恢复的做法有两种,一是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做好时时自动备份或手动定期备份工作,当出现系统运行问题或灾难,造成原有数据无法访问时,可以及时将已备份的数据导入系统,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二是用备份系统进行恢复,当系统出现问题后,用备份的系统替换问题系统,即常用的双机备份系统。因此,数据备份恢复是一种典型的事前预防措施[1]。数据灾难恢复是指系统数据出现丢失情况后,通过分析其出现问题的类型,通过数据结构的底层技术支撑,开展灾难后的数据重建工作。因此,数据灾难恢复是一种典型的事后弥补措施。

2 数据恢复技术的基本分类

在技术上,可以根据数据丢失的问题是逻辑问题还是硬件问题,把数据恢复技术分为逻辑恢复和硬件恢复。

2.1 逻辑类数据恢复

逻辑类的数据恢复技术,首先要掌握各种不同操作系统下的分区结构和文件系统结构,主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Unix、Linux、Apple,每一种操作系统都有不同的分区结构,目前多数用户应用Windows系统,因此以下详细讲述Windows系统的磁盘分区情况。Windows系统的数据恢复涉及到Windows系统的MBR、GPT磁盘分区被破坏的恢复,动态磁盘卷丢失或误操作的恢复,FAT16、FAT32、NTFS、ExNTFS文件系统的恢复,以及Windows系统RAID的恢复。Unix家族中有Solaris和Free BSD两类系统应用比较广泛。而这两类系统的文件系统都是基于磁盘的文件系统,即UFS,UFS文件系统具有很多优良特性,比如,当文件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时,硬盘发生整个磁道、整个盘面、整个柱面损坏时,能够得以恢复,在文件系统初始化时,会将文件系统的重要数据结构复制到整个磁盘的多个位置,以便在发生硬件损坏时能够读取。因此,要了解Unix系统的数据恢复技术就要了解Solaris、Free BSD的分区恢复、UFS文件系统的数据恢复,以及Unix系统的RAID的恢复。Linux属于Unix风格的操作系统,是目前运行硬件平台最多的操作系统。支持MBR、GPT磁盘分区,因此Linux系统的数据恢复技术也涉及到MBR、GPT磁盘分区被破坏的恢复,Ext3、Ext4文件系统损坏的恢复,以及Linux系统RAID的恢复。

2.2 物理类数据恢复

硬盘的物理故障分为硬盘外部故障和硬盘内部故障两大类,硬盘外部故障主要是指电路板故障,比如电路板供电、接口、缓存、BIOS、电机驱动芯片故障;硬盘内部故障主要是指磁头组件、主轴电机、盘片、固件的故障。

3 数据恢复技术涉及的知识及恢复工具

数据恢复技术是一项涉及知识面很广的综合技术,但越是复杂越是要从基础入手。要学习和研究数据恢复技术,必须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其中包括计算机中数据的记录方法、硬盘的基础结构以及适用的工具等内容[2]。

计算机中数据的记录方法需要了解数据的表示方法、数据存储的字节序与位序、数据的逻辑运算及数据结构;而硬盘的基础结构有个两部分内容:即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物理结构是指硬盘的外壳及盘标信息、电路结构、磁头定位驱动系统、主轴系统、数据控制系统、盘片、硬盘的区段及物理C/H/S、接口技术、性能指标;逻辑结构是指硬盘的逻辑磁道、逻辑扇区、逻辑柱面、逻辑C/H/S、、28位LBA及48位LBA。

数据恢复工作中需要磁P编辑工具对存储介质底层数据进行分析和编辑,这类工具有WinHex、DiskExplorer、DiskEdit、UltraEdit、HexEdit、HxD、Acronis Disk Editor;在学习和研究数据恢复技术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做实验,但因条件所限,需要使用虚拟硬盘工具在虚拟的环境中完成不同操作环境的数据恢复操作,常用的虚拟硬盘工具有InsPro Disk。除了这些用技术方式解决数据丢失的问题外,国内也很多公司研发了数据恢复的软硬件产品,这些产品具有操作简单,数据恢复率较高的特点。在实际的应用中,结合数据恢复技术的知识和适用的工具,在数据恢复的过程中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恢复率。

恢复技术论文例4

一、引言

NTFS是随着Windows NT操作系统而产生的,全称为“NT File System”,中文意为NT文件系统,如今已是windows类操作系统中的主力分区格式了。它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文件碎片,NTFS分区对用户权限做出了非常严格的限制,每个用户都只能按着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任何试图越权的操作都将被系统禁止,同时它还提供了容错结构日志,可以将用户的操作全部记录下来,从而保护了系统的安全。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NTFS在系统崩溃或磁盘出现故障后如何安全的恢复文件系统。

NTFS是一个具备错误预警的文件系统。由于NTFS对关键文件系统的系统信息采用了冗余存储,故而当磁盘上的某个扇区损坏时,NTFS仍可以访问卷上的关键数据。NTFS分区的最开始的16个扇区是分区引导扇区,用以保存分区引导代码,接下来是主文件表(MFT),如果MFT所在的磁盘扇区出现损坏,NTFS文件系统会将MFT转移到硬盘的其他扇区,这样就保证了NTFS文件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NTFS的日志记录技术

NTFS文件系统通过基于事务处理模式的日志记录技术(transaction logging and recovery techniques),成功保证了NTFS卷的一致性,实现了文件系统的可恢复性。在 FAT 或HPFS上执行CHKDSK时,系统会检查目录、分配和文件表中指针的一致性;但是在 NTFS 下,系统会维护针对这些组件的事务日志,因此,CHKDSK只需将事务回滚到上一个提交点就可以恢复文件系统中的一致性。事务日志方法需要的系统开销是很小的。NTFS并不是直接在日志文件中存取记录,而是通过LFS来读写。LFS提供了包括打开,写入,向前,向后,更新等操作来帮助NTFS处理日志文件。

把每一个具体的对NTFS卷文件的I/O操作看作一个事务,每个事务都是一个原子操作。这样,任何复杂的操作都可以分解成很多个事务。系统面对的就是许许多多的不同的事务。当一个事务开始后,它要么被顺利的完成,要么当遇到某些意外而出错时能回滚到上一个提交点,这时候NTFS卷处于该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事务操作失败,如磁盘坏道、内存不足、设备连接错误等等。

为了确保每个事务都能顺利的完成或出错回滚到上一状态,对于每个事务NTFS文件系统都会执行以下步骤:

(1)把此次事务中的子操作记录到已缓存在内存的日志文件里;

(2)把实际的子操作数据记录到内存中;

(3)在缓存于内存的日志文件里把此次事务标记为已提交;

(4)把日志写入磁盘;

(5)把数据写入磁盘。

事实上,对于步骤(4)和步骤(5),NTFS并不是即时写入磁盘的,而是采用了延迟写(lazy-write)技术,选择在之后一个适当的时机用最佳方式把很多数据批处理到磁盘上。使用延迟写技术大大减少了磁盘操作的频率,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系统的性能,但是在系统崩溃时有可能导致磁盘的不一致性,有一定风险。在我们自己编写的应用程序中可以通过设定FILE_FLAG_WRITE_THROUGH让系统不通过缓存而讲数据直接写入磁盘中――这时候系统其实仍然会缓存写操作只是没有延迟写入磁盘而已。

NTFS文件系统保证了缓存的日志先于事务中更改的数据存入磁盘。当文件系统更新缓存后,NTFS通过记录在缓存的日志里被标记为已完成的事务来提交这些事务。当缓存的日志刷新到磁盘上时,所有标记为提交的事务都要保证已经被完成了,即使系统可能会在把这些事务对数据的实际变动都存入磁盘之前崩溃掉。

当系统发生错误时,NTFS文件系统的日志中有足够的信息去完成或中断任何出问题的事务。执行恢复操作的时候,NTFS文件系统重做日志里每一个标记为提交的事务;然后文件系统在日志中查找那些在上一次系统崩溃时没有提交的事务,把日志中这些没有提交的事务的子操作统统撤销掉。因为NTFS文件系统在任何数据变动写入硬盘之前已经把这些变动的日志先写入了硬盘,所以NTFS拥有那些在恢复过程中需要回滚的子操作的所有的有效信息。

但是实际上,NTFS用这种事务日志技术来恢复数据也并不是那么保险的。而且,因为系统是通过日志来恢复的,恢复的过程对文件系统的所有数据都有可能造成影响――除非用户在存取数据的时候使用了FILE_FLAG_WRITE_THROUGH标志。如果用户程序没有使用FILE_FLAG_WRITE_THROUGH存取数据,那么在系统崩溃后用户数据很有可能会丢失。有可能系统只恢复出很陈旧的数据,或者恢复出不可意料的错误数据,或者无法恢复任何数据。

三、硬盘故障的修复

NTFS文件系统利用cluster remapping技术来减小磁盘的坏扇区对NTFS卷的影响。NTFS可以对硬盘上的逻辑错误和物理错误进行自动侦测和修复,但在FAT16和FAT32时代,我们需要借助 Scandisk这个程序来标记磁盘上的坏扇区,但当发现错误时,数据往往已经被写在了坏的扇区上了,损失已经造成。

NTFS 文件系统则不然,每次读写时,它都会检查扇区正确与否。当读取时发现错误,NTFS会报告这个错误;当向磁盘写文件时发现错误,NTFS将会十分智能地 换一个完好位置存储数据,操作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在这两种情况下,NTFS都会在坏扇区上作标记,以防今后被使用。这种工作模式可以使磁盘错误可以较早地被发现,避免灾难性的事故发生。

在 FAT 或 HPFS 下,只要位于文件系统(下转第80页)的特殊体中的一个扇区失效,简单扇区失效(single sector failure)就会发生。NTFS 在两方面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第一,不在磁盘上使用特殊数据体且跟踪并保护磁盘上的所有对象。第二,在 NTFS 下,会保存有多份(数量是由卷的大小决定的)主文件表。

四、结束语

在系统的可靠性与可恢复性方面,NTFS文件系统比以往的FAT32文件系统体现了极大的优势。自从Windows2000开始,微软开始推荐大家使用NTFS的磁盘格式,其后推出的XP更是要配合这种磁盘格式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性能优势。而且实际上随着海量硬盘的发展,使用NTFS的分区格式将越来越必要;在新一代的windows系统中,FAT系统也势必会被NTFS逐渐取代。NTFS的安全性、可靠性与高效性即使与ext3、reiserfs等优秀文件系统相比也毫不逊色,相信如果将来微软能开放更多NTFS技术细节的话,NTFS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必将在文件系统世界里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鲁恩铭.硬盘格式化数据恢复技术研究与实现[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2).

恢复技术论文例5

操作系统中,文件逻辑格式是可以识别的,硬盘的底层操作是被封装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数据恢复提供了可能。具备可重写性的磁性介质通常能够用能量理论进行阐释,实际上,磁性介质,如硬盘等的数据恢复就是还原磁性介质上的磁信号。用户的选择不同,还原起点也不同,通常来说还原起点是磁信号最后一次或最近一次的变化点。磁信号是用户可以感性识别的,磁信号经过能量转化之后能够以可识别的、可见的符号呈现在显示设备上,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数据。所以,在恢复数据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外界条件或主观意愿的限制,恢复数据就是将磁信号根据磁性介质的一般规律进行能量变化。使磁信号由目前的状态转变为指定的状态或是前一种状态。从理论上而言,在磁性介质没有损失能量的情况下,数据恢复后和数据变化之前应当是一样的。

3.数据恢复的主要方法

为了探究数据恢复的主要方法,先将数据恢复问题划分成硬件故障问题数据恢复与非硬件故障问题数据恢复。首先,硬件故障问题数据恢复。如果数据丢失是由硬盘本身的故障导致的,如硬盘电路板烧毁、非接触不良的马达不转、磁头断裂等造成数据丢失,就难以进行数据恢复。如果只是硬盘部分扇区内部的磁性介质出现问题,而造成无法读写扇区内容,就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数据修复。首先,针对主引导记录扇区发生磁性介质问题的数据修复。将1扇区、0盘面、0柱面的主引导记录通过软件转移到其他扇区。虽然这种操作较为复杂,并且会导致硬盘无法自举,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后硬盘还能够当成数据盘进行使用,人们仍然能够对硬盘上的数据进行访问。其次,针对DOS引导记录扇区发生磁性介质问题的数据恢复。由于DOS引导记录扇区是逻辑0的用户自定义的扇区,因此,通过使用分区命令进行分区重建,就可以使整个硬盘重新恢复正常运行。这种方法虽然会牺牲部分空间,但是能够有效的恢复数据。第三,针对其他扇区发生磁性接着问题的数据恢复。无法读出损坏扇区的内容,就容易造成无法访问整个文件。通常采用修改文件分配表,将损坏扇区跳过的方法,可以将数据文件的内容进行部分恢复。再使用相应的磁盘工具进行盘面扫描,将损坏扇区标记出,从而确保其他扇区能够正常运行。此外,由于电源问题、硬盘外部的接触问题等也将会导致数据丢失,可以采用仔细检查,排除故障的方法,使硬盘恢复正常运行。

其次,非硬件故障问题数据恢复。系统软件发生错误、误操作、病毒等均有可能使得硬盘上的数据遭到破坏,造成数据丢失。虽然破坏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导致的结果非常相似。接下来将按照破坏数据的内容探讨、分析数据恢复的方法。首先,针对主引导记录出现问题的数据恢复。主引导记录由结束标志字、硬盘分区表、主引导程序三个部分组成,无论哪个组成部分遭到破坏,都将导致主引导记录难以正常工作,从而造成硬盘无法自举。通常,可以采用根据以前的备份内容实施恢复,如果没有备份,可以采用相同分区、同一型号的石毛盘复制主引导记录实施恢复,或是采用Norton等软件将主引导记录修复。其次,针对DOS的三个文件COMANDO.COM、MSDOS.SYS、IO.SYS和DOS引导记录出现问题的数据修复。可以使用Norton软件或SYS命令进行修复。第三,针对文件目录和文件分配表遭到破坏的数据恢复。文件目录表发生起始簇指示错误,导致系统丢失文件存放位置;文件分配表指向错误的簇或簇链被切断,导致文件无法访问。这时可以采用Norton软件修复,恢复文件分配表中的子目录文件目录或文件的簇链。第四,针对用户数据区的数据丢失的数据恢复。刚刚删除数据文件,其占用的簇标志是未使用簇,未真正清除,所以在为写入新数据时,刚被删除的文件是可以使用Norton、Debug等软件修复的。当硬盘被转换或加密时,可以采用备份重要扇区或解密算法避免数据丢失。

4.结语

恢复技术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375-01

1.引言

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是指配电网故障发生后,故障定位和故障隔离的基础之上,采用一定的故障恢复策略,对配电网的联络开关及分段开关进行操作,将断电负荷转移到其他馈线进行供电,及时找到非故障区的最佳恢复供电路径,完成配电网故障恢复的任务。配电网故障恢复是一个多目标、多维数、多约束、多时段非线性的组态优化问题,是NP难问题的一种,是智能配电网自愈功能实现的重要保证。

2 采用数学优化方法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算法

数学优化方法因为有完整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在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致有整数规划法、分支界定法、混合整数法等方法。

1987年K.Aoki提出了建立分阶段配电网负荷的二次规划模型,使用递归二次规划求解故障恢复问题。 此后许多学者考虑把数学优化的方法应用于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中,文献在整数规划的基础之上,将故障恢复问题分解为两步,第一步先进行电网重构,尽可能为非故障区域提供电源供给,第二步非故障区域得到供给电源之后尽可能地对非故障区内的断电负荷供电。

采用的数学优化方法适用于处理系统规模不大、复杂性不高的故障恢复问题,只要目标函数存在最优解就一定能够找到最优解,但是供电恢复问题是一个NP难问题,单纯用传统的数学优化的方法存在着维数灾害的问题,同时也存在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实时性不强等问题。

3 基于启发式搜索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算法

启发式搜索方法是配电网故障恢复常用的方法,大多是基于开关操作。在搜索的过程中依据问题本身特性,加入一些具有启发性的信息,确定启发性信息的方向,使之朝着最优解的方向优化。常用的启发式搜索算法有分级搜索法、基于树结构的搜索法、基于变结构耗散网络的算法、基于一阶负荷矩法、A*搜索法等。

采用启发式算法的优点在于: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缩小搜索空间,在允许的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具有通用性的特点,形成的启发式规则可以用于各种结构的配电网;具有实用性,形成的启发式规则很容易地通过算法实现。不足之处在于:系统的初始状态对搜索结果影响很大,算法的稳定性不够好;启发式规则处理故障恢复问题时,难以得到最优解,计算效率不高;另外,在处理故障恢复问题的约束条件时也有局限。

4 基于模糊理论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算法

模糊理论是模拟人的模糊推理和决策过程的一种智能方法,它根据已知的决策规则形成规则库,把模糊化后的变量根据模糊规则库进行模糊推理,然后把决策结果量清晰化进行控制。模糊理论适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非线性等问题,模糊知识使用语言变量来表述专家的经验,接近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但是这一算法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故障恢复信息的模糊化程度不好把握,如果简单模糊化故障恢复的约束条件等信息将导致故障恢复目标的实现精度降低;故障恢复专家信息规则库的初期形成和及时更新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另外模糊推理过程中论域选择、参数的选取等需要多次凭借经验试凑,难以把握。

3.7 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算法

多智能体是由多个智能体所组成的一个分散耦合机构,每个智能体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与自治性,能够异步解决自己所属“领地”的问题,同时这些智能体之间通过竞争、协同等机制协调处理公共事务。多智能体系统大多采用分层分散控制结构,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散递阶控制,在结构上可以分为组织层、协调层和相应层,每层均有相应的智能体组成。故障恢复分区域、多目标、多阶段以及非线性等特点,符合多智能体技术研究的范围,所以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故障恢复的策略也顺应而生。

多智能体技术与传统的集中式控制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各个智能体能够各司其职,并行处理,使得故障处理的方式更加灵活,同时各个智能体相互之间又存在交互性的特点,能够统一协调处理。尽管如此,如何明确界定各个智能体故障恢复的任务,如何协调多智能体之间动作,以及如何通过多智能体技术确定最优解集,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 配电网故障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当前,已有相当多的数学优化方法、启发式搜索方法以及现代人工智能方法等已大量地应用到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电管理系统模式日益成为配电网管理的主流模式,其高级应用包括网络分析、状态估计、潮流计算、故障定位、故障隔离以及故障恢复等其他功能。系统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快速性,潮流计算的稳定性快速性以及故障定位与隔离的快速性,关系到故障恢复功能的顺利实现。如何做好故障恢复的前期工作,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2)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为多目标、多维数、多约束、多时段非线性的组合优化问题。建立更加准确地反映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的数学模型,是处理故障恢复问题的关键。总结配电网故障处理的实际经验,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3)现有的许多结论都是针对特定问题的数值仿真得到的,离实际系统的应用尚有距离。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许多理论比如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等算法其理论基础研究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在于现有算法工具如何更好地相互组合与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找到契合点,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4)随着低碳节能型社会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以及微网嵌入到配电网中,对配电网故障恢复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式电源与微网的嵌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尤其是在故障恢复的影响,如何在故障恢复时发挥积极作用,都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莉,陈学锋,翟登辉,等.智能配电网故障恢复的现状与展望 [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22(1):148-154.

[2] 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 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38-41.

[3] Nahman J,Strbac G.A new algorithm for service restoration in large-scale urban distribution systems[J].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1994,29(3):181-192.

[4] 邓群,孙才新,周玻等.采用动态规划技术实现配电网恢复供电[J].重庆大学学报,2006,29(3):40-44.

恢复技术论文例7

引言

电力光传输网不仅只是一个提供传输的平台,而是一个对各种业务的传输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的多业务承载平台。因此,迫切需要建设ASON(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网络,在现有SDH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实现电力通信网络资源和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利用动态智能选路算法,通过分布式信令处理和交互,建立端到端的业务连接,提供可靠的保护恢复机制,实现故障情况下连接的自动重构。

1.ASON技术概述

ASON技术是以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光网和光传送网(OTN,Optical transmission Network)为基础的,通过控制平面来完成自动交换和连接控制的光传送网。

1.1 ASON技术的体系结构

ASON体系结构一般分为传送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3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ASON体系结构

ASON的传送平面基于网状网结构,能够支持环网的保护,能够提供大容量且无阻塞的交叉连接,很好地满足了未来宽带网络业务的需要。

控制平面由光连接控制器OCC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网络节点接口NNI相连。负责完成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其重要功能是实现连接的建立和释放,以及对连接进行监测和维护,并在发生故障时尽快恢复连接,缩短故障时间。

管理平面的主要特征是管理功能分布和智能化。管理平面除了实现对传送平面的管理外,主要负责对控制平面的管理,使得整个网络在管理平面的模拟环境更能真实反映其功能、性能、状态。

1.2 ASON网络的主要保护恢复机制

ASON网络支持的保护机制分为基于传送平面和基于控制平面的保护恢复两种模式。ASON保留了SDH的基本保护恢复机制,手动配置数据通过管理平面完成,控制平面不参与,在技术协议层保障了ASON和SDH的混合组网机制;基于控制平面的保护,其数据配置及计算由控制平面完成。

1.2.1 基于的控制层保护恢复

1)PRC(永久1+1)保护。永久1+1保护在网络结构许可条件下,始终保持一条工作通道和一条备用通道。

2)SNCP保护+MESH恢复。当工作通道发生第一次故障时,启动环网保护,倒换时间<50ms;当SNCP保护失效时触发动态重路由共享恢复保护机制,倒换时间根据不同的网络结构需要几百毫秒。

3)重路由保护恢复。预制一条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工作通道路径,当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触发动态重路由方法建立一条新的工作通道,同样倒换时间根据不同的网络结构需要几百毫秒,在故障清除后工作通道返回到原来的连接。

1.2.2 基于传送平面保护恢复

传送平面保护指的是环网保护,包括通道保护(PP)、复用段保护(MSP)和子网连接保护(SNCP)。通道保护和复用段保护支持环内的业务保护,子网连接保护支持跨环网业务保护,这些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

2.ASON网络传送继电保护信号分析

2.1 光纤通道传送继电保护信号分析

继电保护对通信通道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可靠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通道时延的要求。对于一定的通信系统,通道各传输环节将产生固有的延时;另一方面,纵差继电保护装置所允许的通道极限传输延时各不相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也对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的动作时间提出了要求。

2.2 ASON传送继电保护信号传送测试

ASON网络中引入控制平面和信令后,使其具有了自动保护倒换功能,可以通过软件支持各种颗粒度的专用或共享保护增加了保护类型的选择,提供更多的业务等级。

利用6个有ASON功能的设备,组成了一个网络利用率和生存能力高的MESH传输网络[4],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包括六个节点的ASON网络结构

对该ASON的测试项目包括:1+1网络保护、自动恢复功能、多点故障恢复。

2.2.1 验证1+1网络保护的实现

测试过程:在图2所示的网络中,建立从B到C具有1+1保护的电路,工作路由B-C,保护路由B-F-C,接上仪表,断开B-C的光路,通过监控终端观察电路会倒换到B-F-C,记录倒换时间。

测试TR结论:仪表显示倒换时间为4.7ms,与计算所得理论值相符,且小于50ms,能完成保护倒换。

2.2.2 验证自动恢复功能

测试过程:在图2所示的网络中,建立一条Auto-Reroute的电路通过B-C,断开B-C光路,电路自动倒换到另外一条路由上去。

测试结论:本项测试仪表显示倒换时间为135.5ms,符合理论计算值的要求,可以完成恢复。

2.2.3 验证多点故障恢复能力

测试过程:在图2所示的网络中,建立一条B到C的Auto-Reroute的电路,系统会自动找到B-C光路。切断B-C光路,电路倒换到B-E-C路由,测得倒换时间为142ms。

切断C-E光路,电路倒换到B-F-C路由,测得倒换时间为187ms。

切断B-F光路,电路倒换到B-E-D-C路由,测得倒换时间为218ms。

测试结论:多点故障出现的时候,业务能够按照ASON的原理选择路由,在多条路径失效的情况下业务能够得到恢复。

以上测试过程验证了ASON的多重保护恢复功能。

2.3 测试结果分析

由上述测试结果能够看到,对于1+1网络保护,由于采用的是与SDH相同的保护机制,倒换时间为4.7ms,满足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对于继电保护通道切换的要求。

对网络保护恢复方式的选择,ASON网络应采取传统的SDH保护和MESH网络恢复相结合的生存性机制。对于电力的安全生产业务仍采用传统的SNCP保护、复用段或者环网等保护机制,保证50ms的业务倒换时间,同时,可以结合ASON的网状网恢复能力,提高业务在多重故障下的生存能力,对于IP业务等可以采用网状网共享保护和动态恢复,利用ASON丰富的SLA功能,针对各种业务采取不同的保护恢复策略和差异化服务。

3.结论

本文结合ASON技术的优势以及继电保护对电力通信光纤通道的要求,探讨了ASON网络传送继电保护信号的可行性。通过ASON网络的传输试验案例,详细分析了在各种情况下,ASON网络的信号传送能力。为电力通信网引进ASON技术以及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方面都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维.电力通信系统ASON网络技术演进探讨[J].电力系统通信,2010,3l(213):27-30.

[2]陈万寿.自动交换光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恢复技术论文例8

数据恢复人才社会需求现状

有数据显示,进入本世纪以来,各种病毒一个接着一个,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病毒、木马、漏洞等等安全隐患,更是让大多数人无法招架。

这些天灾人祸、对计算机数据安全造成不可预知、抵挡的损害。

为了将数据损坏、丢失等原因带来的“灾难”降低到最小限度,国内、外专业人士推出新的计算机数据安全措施―计算机数据恢复(以下简称:数据恢复)。

从最早的单机文件恢复开始,到如今磁盘阵列数据恢复,现在的数据恢复涵盖数据存储形式的各个方面,使“电脑有价,数据无价”的情况得以见证。

由于该技术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并非普通人,甚至计算机专业人员能熟练掌握。因此,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就成为市场的热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表明,2009年我国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信息安全人才只有2100人左右,大专学历的只有1400人左右,对偌大个中国市场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而国内该领域产业60%以上份额为国外厂商占据。

可以说,如今不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考虑这些问题,多年后我们的信息安全将恐怕无人来担当重任。信息安全引发的战争尽管不会硝烟四起,不会血流成河,但破坏力绝不比一场常规战争小。由信息安全引起,已经成为教训的案例比比皆是,在此不再阐述。

近几年,高校扩招一再推行,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为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头痛不已,同时政府也为解决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出台多种措施。尽管如此,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有责任对学生自身素质、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更加细致、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地教育、培训,开设相关专业展开教学,使其学有所用不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因此,高校寻找具有良好就业发展潜力的新兴专业已成当务之急。

一方面数据恢复人才国内奇缺,另一方面毕业后“学非所用”、“干非所学”现象严重。笔者认为,信息安全(数据恢复方向)专业学生的培养,已经应该是提到桌面上认真分析、讨论的时候了。

数据恢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过去我国无论本科、高职院校在开设数据恢复这类专业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幸运的是,许多高校都已发现这是一门非常实用、贴近市场需求的技术,高校完全可以把其作为一项新的专业来建设。

无论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还是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们对数据恢复的认识常在这两个老牌专业中寻找定位,以便根据以往的教学、专业建设经验进行衍生。笔者不反对这种方法,这可以让我们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少走弯路,提高专业建设的效率。但是大家不要忘记,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新观念不断产生,如果我们在专业建设时不能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就不会打造出一个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因为这个新专业是凝聚了计算机技术当前发展最快的一部分,可以说数据恢复技术,在整个计算机专业领域与其他技术既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因此,我们在规划、建设这专业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数据恢复技术绝不是简单地运用几种常见工具软件,进行文件误删除之后的恢复;也不是买来几种国外数据恢复设备及其配套软件会熟练使用即可。要打破过去以计算机硬件维修为主的课程结构,大力引进更深层次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复杂的操作技术手段,甚至在现有条件下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数据恢复新技术。这些做起来对教师组织教学、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都是有一定难度的。

数据恢复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网络攻防,网络管理技术;掌握单机、服务器各种机型的操作、管理、维护技术;熟悉网络容灾设备配置和应用维护,熟悉服务器RAID技术的配置、应用、维护;精通系统风险评估和存储介质的恢复技术,能够对计算机硬盘、磁盘阵列等存储设备实施数据恢复,帮助单位实体解决因误删、误格式化或病毒等因素造成的数据丢失灾难事件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因为该专业技术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根据这一特点,应联合数据恢复企业进行合作,以及自创数据恢复中心向社会承接业务,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半工半读,有较多的机会和时间接触实际工作环境。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专门的数据恢复企业从事数据恢复工作,也可以到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从事信息安全系统维护和数据管理工作。

师资建设

没有好的、专业的师资力量,一切美好的专业设想都是空谈。根据笔者了解的情况,数据恢复专业的知识范围在计算机专业知识中包含极其广泛,又属于新专业,大部分高校过去的师资力量已经难符合现在专业实际要求。数据恢复专业的课程体系既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相似,也有特别的地方,特别是数据存储结构这部分涉及面很宽,而过去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中这方面涉及不多,师资情况不容乐观。笔者建议,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花1-2年时间将数据恢复企业的专家、工程师请到学校兼课,同时指定本校专业教师跟随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将本校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送到数据恢复企业,边学边干,直接参与一线数据恢复工作的整个过程。这样1-2年过去后,就可以解决师资匮乏问题,或是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再往后师资力量的发展就是根据技术发展,开发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软、硬件技术,对于这一点,国内一些企业可以做到,高校教师也有可能做到。

设备配置

高校应投入相关软件、硬件设施,方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应尽量选择接近市场实际应用的设备。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觉到所学与市场实际情况并不脱钩,以便激发学习热情。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活学活用,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碰到与所学技能有所差异的情况,也能通过自己扎实的功底解决问题。

数据恢复精英型人才教育的探讨

前面我们提到,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在当今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发展离不开信息安全,否则计算机网络系统一旦遭到破坏,不仅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也会导致社会的混乱,甚至会危及国家安全。确保信息安全,其实就是数据安全,因为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从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角度看,其实质就是培养数据恢复人才,一旦信息遭到破坏,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恢复从容应对。

恢复技术论文例9

RTO――恢复时间目标,是备份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当我们考虑备份系统在做数据备份时对应用生产系统的影响最小化,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备份作业的同时,同样要考虑的是将来的恢复过程是否能够满足时间上的要求。

决定恢复时间的主要因素是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在备份介质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采用磁盘或者D2D2T的存储结构,来进行备份和恢复;同时,很多基于磁盘快照的备份技术也可以较好地解决恢复时间的问题。目前,在许多企业级数据保护产品中都融入了这些技术,例如赛门铁克的VERITAS NetBackup 中的磁盘缓冲备份和高级备份客户端选件。

恢复点的要求

RPO――恢复点目标,是备份系统设计时考虑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这项指标决定了我们希望系统和数据能够被恢复到哪一个时间点。随着企业对数据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恢复点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能够恢复到哪一个时间状态,直接影响到业务恢复的状态和灵活性。

CDP是目前十分流行的一项备份技术,它可以在数据发生变化时及时将其捕捉,并且能够支持恢复到任意时间点,从而提高系统的恢复能力。CDP可帮助企业解决经常造成业务运营中断的常见灾难,例如数据误删除、病毒侵害、磁盘和系统故障等。借助CDP,IT管理员只需将数据回溯到事故发生前的时间点,就可有效规避其导致的风险。

从恢复的角度来讲,CDP是实现任意时间点恢复的理想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CDP备份技术对应用性能的影响,也会采取一些折衷的方法,不必做到理论上的连续。例如,在赛门铁克的BackupExec产品系列中,已经引入了针对文件和Exchange Server进行连续数据备份的技术。

恢复特殊应用数据的要求

当我们面对许多特殊应用时,必须考虑到数据恢复与特定应用的相关性,比如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AD服务器等。于是产生了多种备份客户端的应用,针对不同的应用处理相关问题,比如数据库程序,能够使我们在数据库不停顿的情况下作在线数据备份;细粒恢复技术,可以让我们灵活地选择恢复项目,可以恢复单个文件、单个邮件或者单个邮箱;快闪备份能够让我们快速地备份和恢复大量的小文件,而且,针对不断产生的新应用,同样会有相应的备份程序解决这些特殊应用的需求。

恢复技术论文例10

The Planar Retrieval of Highway Extension/Xu Chuang(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80, P. R. China); Yu Xiaokun(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Cheng Rui(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03, 31(2).-65~66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eans, principle, technique and relative program in point of the planar retrieval ofthe second level extension of highway. The tests prove that it has good applicability and can offer a referenc 省略 e for the de-sign of highway extension.

Key wordsExtension; Planar; Retrieval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扩建原有公路,提高公路等级,改善平面、纵断面线形,是加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黑龙江省对绥芬河至满洲里公路(以下简称绥满公路)、同江至三亚公路(以下简称同三公路)进行改造,对完善黑龙江省公路网建设、改善交通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科毕业论文为二级路改高速公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公路技术改造中,充分利用原有二级路,可减少占地,又能使改扩建公路达到技术指标。在平面线形设计中,要对部颁技术标准、原则灵活运用,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地选择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平面恢复的效果,决定了拟建高速公路的路基宽度,它不仅影响拟建高速公路的美观,还将影响路面排水设计、桥涵等构造物的设计、分离立交桥、互通立交的设计等等,所以设计中,平面恢复是非常关键的。

1改建后高速公路技术指标黑龙江省改扩建工程,大部分是加宽原有二级公路,技术指标与全部新建不完全相同,本科毕业论文部分指标如下:计算行车速度80 km•h-1;路基宽度(全幅)24.5 m;行车道宽度(全幅)2×7.5 m;土路肩宽度(全幅)2×0.5 m;硬路肩及路缘带宽度(全幅)2×3 m;中央分隔带宽度(全幅)1.5 m。黑龙江省改扩建工程,都是左侧加宽,加宽方式见图1。

2设计方法由于原二级路通车时间较长(绥满亚布力至哈尔滨段为1996年、同三佳木斯至哈尔滨段为1997年),2000年以前,《公路勘测规程》规定路线勘测精度为1/2 000,2000年后为1/10 000。本科毕业论文当时设计及施工平面精度比现在要求低得多,利用当时设计文件的交点坐标及方位角资料恢复原线,再向左平移6.25 m是不科学,也是不可行的。

2.1拟建高速公路中心线坐标资料通常我们用全站仪,利用已有导线点来获得这些资料(见图2)。近一两年,用GPS来恢复中线,既提高了效率又提高了精度。一般说来,在直线段每100 m取一点,本科毕业论文在圆曲线段每50 m取一点,在缓和曲线段每20 m取一点能满足设计要求。得到坐标后,将各点在CAD中生成图形。用LISP语言编一些小程序来完成各点绘制工作会更方便。

2.2内业恢复平面

2.2.1恢复直线直线不直,是避免不了的问题,如图3。

恢复直线时,一定要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反复调试,每个点距假定直线边的距离都要具体测量。本科毕业论文如果施工时无人为折角,点到直线边的距离,应控制在10 cm以内。满足这个条件的直线边可能很多,这时可以编一个小程序,将所有点到直线边的距离数据引出去,进行绝对值累加,选择距离和较小的一条边。同时,确定一条直线边时,也要与前一条边及后一条边综合考虑(见图4)。

确定JD5~JD6边时,先根据原二级路曲线表中的切线长在JD5处大体确定三个区,直线区A、曲线区B、直线区C。如果A区内的点多数在曲线内侧,那么确定JD5~JD6这条边,也要尽可能使C区内的点多在曲线内侧,反之则相反。这样做,为下一步恢复曲线提供了有利条件。

2.2.2恢复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恢复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比较简单,首先根据已大体确定的曲线区,本科毕业论文在更小的区域内(确保在新曲线范围内)选相距较远的三点画弧线,然后量每个点到弧线的距离,与确定直线的方法相同,反复调试,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确定弧线后,就可以量得交点到角分线与弧线交点的距离,以之为外距E,由R=E/[1/cos(α/2)-1]求得半径R值。

恢复技术论文例11

1.删除文件

我们大部分人包括一些有些计算机知识的人,都认为文件删除就是将存储载体上文件数据都彻底的删除掉,其实不然。删除文件时,操作系统只是在DIR区找到该文件名,将该文件名的第一个字母改写为删除删除标记"E5",把该文件在FAT区的相应的链接簇标记改写为空,而DATA区的簇仍保存着原文件的数据,对带有删除标记的文件,操作系统不借助其他工具是无法看到文件数据的,对操作系统而言,文件是被删除了,而实际情况是文件的数据仍然存在于DATA区,用特殊工具这些数据可全部读出。

在WINDOWS下,删除的文件被放进了回收站,回收站的文件是可以被恢复的,当然这些文件也没有被彻底删除。打开回收站我们看到"清空回收站"功能,点击"清空回收站",回收站的内容消失,操作系统只是将DIR区回收站子目录下的删除文件及参数删除,将FAT表下相应的链路清空,释放DIR区、FAT区、DATA区相应的区域,使该区域可能被新的数据所覆盖,而实际存放数据的DATA区并没有改变,文件的真正数据还存在DATA区,这些数据还可通过专用工具进行恢复。

因此,不管是DOS下的删除文件还是WINDOWS下的删除文件以及清空回收站,都没有将真正存储文件数据的DATA区内相应的区域进行写入操作,文件的数据没有被真正删除,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将数据恢复。

2.分区

对已经存储过数据的硬盘来说,分区根本不对DATA区进行任何操作,只是由分区程序(FDISK)在0柱面1扇区写入MBR信息,重新逻辑驱动器。原先写入DATA区的数据仍然保存在原来的区域,用特殊的工具还是能读出来的。因此,对硬盘重新分区无法彻底删除原先存储的数据。

3.高级格式化

高级格式化只是重新建立了DBR区、FAT区和DIR区,对DATA区只是重新规划了起始值,它对DATA区没有进行任何写入操作,也就是说DATA区的数据没有进行任何覆盖和擦除操作。因此,对一个已经使用过的硬盘进行高级格式化,并不能彻底删除其原有的数据。

通过以上对硬盘的操作探讨,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无论是删除文件、对硬盘进行分区还是高级格式化,都无法彻底删除硬盘上原有的数据,这些数据还是有可能被泄露。

二、数据恢复技术

要彻底删除硬盘上的机密数据,我们就要从硬盘的数据恢复技术讲起。硬盘数据恢复技术分为软件数据恢复技术和软件、硬件、硬件结合数据恢复技术。

软件数据恢复技术主要是针对硬盘组织结构的五个区域进行分析和操作,这些数据恢复都是在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必须在DATA区域的数据没有被覆盖和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软件的数据恢复通过数据恢复应用软件,一般懂计算机知识的人员都可进行操作使用,这些数据恢复软件可以对本地存储载体进行数据恢复,还可通过网络对远端存储载体进行数据恢复,但软件恢复技术对存储载体硬件损坏、DATA区数据被覆盖、完全低级格式化、全盘清零、强磁场破坏的存储载体的数据恢复是无能为力的。

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数据恢复方式,主要是使用恢复用的仪器设备对接触到存储载体进行的。这些设备的恢复原理也是大同小异,都是把硬盘拆开,把磁碟放进机器的超净工作台上,然后用激光束对盘片表面进行扫描,盘面上的磁信号不同(0和1)反映到激光束发射的信号上也是不同的。通过仪器的扫描,可把整个硬盘的原始信号记录在仪器附带的电脑里面,然后再通过专门的软件分析来进行数据恢复。这种设备的数据恢复率是相当惊人的,当然,这样的操作也是非常专业的,也只能用在国家安全级别的用途上,这样级别的数据恢复设备主要都是由美国人掌握。

三、如何彻底删除硬盘原在数据

我们需要记住的关键一点是,恢复数据远比彻底删除数据要简单。要想彻底删除存储载体上存储过的原有秘密数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存储过秘密数据的载体进行物理销毁,但这样做会造成设备浪费。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删除秘密数据的方法:

1.对存储载体进行低级格式化

低级格式化会对硬盘寿命有影响,所以一般不会对硬盘做低格操作。低级格式化用软件恢复数据方法是无法恢复秘密数据的。

2.用数据删除应用软件删除存储载体秘密数据

目前,有很多删除存储载体数据的应用软件,例如 Darik's BootandNuke 1.0.7 是删除全盘数据的应用软件;Disk Redactor V1.7 和 Erasers 软件是删除存储载体空闲区域的应用软件。经过这些应用软件删除后的数据,用软件数据恢复方法是无法恢复原有数据的。

3.用无关的数据覆盖存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