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4 15:22:35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例1

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缺失严重制约着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建设。农村中,运动场地往往只存在于学校,有的农村学校甚至都没有满足自身体育教学需求的场地设施。为了给广大农民提供进一步运动健身的基本保障,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体育设施资源,政府部门应在新农村社区中应先建设一些基础性的,能基本满足农民健身需要的健身设施,然后逐年逐步地增加体育运动场地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从而满足农民体育健身的需要,促进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

1.2结合农村本地特色文化形成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河南省是一个拥有农民数量众多的农业大省。在基层农村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步形成了适合本地自身条件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反映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将农村自然地理等优势展现出来,符合当地农村生产劳动的特点。例如豫南地区依山傍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赛龙舟成为当地比较盛行的体育锻炼项目,政府可以对比赛进行全面的包装,合理规划比赛,使赛龙舟成为当地的一个品牌。不仅可以达到吸引游客观光,又能够使农民达到健身运动的目的。豫西北等地多以山地为主,当地的农民喜欢以登山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老百姓的兴趣爱好,组织好以登山运动为主题的运动健身项目,比如举办“登山节”或有奖登山比赛等形式的活动,积极促进农民参与体育锻炼。

1.3通过媒体进行舆论宣传,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意识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社区的居民也开始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愿望,也希望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同时也对体育文化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政府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提高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意识,鼓励农村居民更主动的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中来。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村内喇叭等对体育文化健身知识进行科学地宣传,也可以通过短信、彩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传,吸引年轻的农村社区居民产生对体育运动健身的兴趣,达到全面宣传巩固体育文化的效果。

1.4做好村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教育和培训工作,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

村官是一个影响着村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角,村官对体育的喜好程度对本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村官对某个体育项目的个人情感也决定着村落体育发展的具体内容。在他们的支持、指导、示范和积极主动的带动下,更好地促进整个村落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高等学校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的村官。大学生村官只有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获取指导体育锻炼的技能与技巧,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有效指导村落体育文化的开展。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村官锻炼,使之成为村落体育的指导者,村落体育文化的建设者。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例2

社区工会与职工体育文化建设的论文 文章作者:wangweilian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11日12:58 浅述社区工会与新建企业职工体育文化的建设 今年春季,举国上下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所震惊。健康与疾病这一话题再度被人们所重视,而体育活动恰似摆脱疾病、步入健康的桥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区内的新建企业逐渐增多,关注社区辖内企业的职工体育活动有效开展,这无疑是社区工

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职工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社区工会工作 社区工会是新时期工会组织的新形式,也是新建企业内工会合法权益的代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忽视工会工作,就谈不上依靠工人阶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在*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都为工会与党群关系确立了鲜明而准确的历史定位。工会工作的实践证明,加强工会的组织程度、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工会赖以生存的基础。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体育活动,把工会建设的目标、职能融入柔性、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寓教于乐,则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会的组织程度、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有效确保工会法定职责的贯彻和落实。 在实践中,社区工会恰恰面临了组建难、运转难、经费收缴难等一系列难点,社区工会与基层企业沟通少则是其中的关键。而职工的体育活动富于形象、富于柔性、富于活泼,作为一种文化,更具有渗透性,企业职工与体育活动大多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往往会起到润滑、平衡和疏导的作用,社区工会便能多途径、多触角地迎刃而解工作中的许多难点。 二、职工体育活动,有助于消弭企业职工的“亚健康” 黄浦区人民广场街道社区位于上海的中心地带,社区内积聚了许多商务楼宇。这些楼宇企业的职工大多是脑力劳动从事者,即所谓的“白领”阶层。他们大多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收入的“三高”特征,被称为“三高”群体。 这一特殊的“三高”群体职工的大部分时间往往都处于工作状态,忙碌、紧张、挑战形成了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业余生活相对少且枯燥,更使得他们难以顾暇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亚健康”普遍成了他们健康体魄的壁垒。 面对这一情景,社区工会积极推进企业职工素质工程,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社区职工文化建设的新路子,紧紧围绕示范性文明社区创建,结合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实践,坚持“贴近基层、贴近职工、贴近生活”的工作理念,以唱响“广场职工精神文明”为主旋律,组织广大企业职工参与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增强职工身体素质,进而摆脱“亚健康”状态的阴影。 (一)培养健康意识。针对“三高”群体,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理解健康、生命、工作的三者关系,重视“亚健康”给身体带来的潜在危害,牢固确立“健康促进工作、工作带来效益”的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企业职工的体育健身活动既能利国利民,又能利家利己的多重意义,从而增强体育健身的意识,自觉地投入到职工体育锻炼的活动行列。 (二)弘扬健身文化。社区工会针对多数商务楼宇企业活动场地少、楼宇空间小的现实,本着“小型、多样、便捷、经常”的原则,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围绕体育健身为中心,紧扣“人人运动计划”,增强体育生活的观念,号召企业职工喜爱一项运动、学会一项运动、参与一项运动,营造体育健身文化的氛围。社区工会指导楼宇内的新建企业坚持开展工间操活动,保证每天两次。利用工余时间,精心组织企业职工参与街道社区广播操比赛和南京路职工马路运动会。社区工会还与上海市长途电信局等单位联手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组织进行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比赛,从而有力推进了社区内企业职工人人运动计划,陶冶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职工劳逸结合,提升生命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普及体育知识。企业内职工体育活动,不仅是健身强体的需要,更是一种企业文

化的延伸。要使社区内企业职工体育活动蓬勃而持久地展开,就必须从心灵深处内在激发企业职工从自发到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和热情。在开展一系列健身运动的同时,向社区内企业职工普及体育知识,则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实践中,社区工会紧紧结合职工之家“创、建、做”和“素质工程”建设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要求,采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班组学习、黑板报、宣传栏、通讯、橱窗、体育知识竞赛等等载体,深化职工体育活动的影响,赋予企业职工对体育健身活动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三、职工体育活动,有助于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 社区工会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维护企业职工基本权益的高度出发,坚持“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把社区企业职工体育活动以工作机制建设为抓手,落实保障措施,充分体现了职工体育活动所蕴涵的深远的现实意义。实践表明,有恒、有序、有质的企业职工体育活动是一种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内涵反映,它能大大地激活企业职工高涨的热情,提高职工的健康素质和综合素养。而且,还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社区与企业、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横向交流和理解,极大地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社区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多种精彩有益的体育健身活动,有效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了社区工会与企业的凝聚力,塑造了社区工会与企业的优良形象,充分发挥了社区工会的应有职能和阵地作用。 文章出处: 自己写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例3

钱学森等认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Open Complex Uiant Systems)的主要性质可以概括为:1)开放性—系统对象及其子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2)复杂性—系统中子系统的种类繁多,子系统之间存在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交互作用;3)进化与涌现性—系统中子系统或基本单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整体上演化、进化出一些独特的、新的性质,如通过自组织方式形成某种模式;们层次性—系统部件与功能上具有层次关系;5)巨量性—数目极其巨大仁’〕.由于农村社区体育是以社区作为系统单元,通过社区内的多元主体以及其他社会事业多形式、多层次的交互作用与联动发展,以全民健身计划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实现物质、信息等多种资源开发与共享,将政府、私人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多元力量进行整合,有效供给社区体育服务及产品,满足农村社区居民多样化体育需求.因而具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性质,可以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由此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必然涉及到内外部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促进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有必要弄清影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当前状态,从而能够有的放矢提出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1.1 问卷设计与发放

本文借鉴了李国(2012声〕、胡庆山与王健(2006等学者有关农村社区体育以及群众体育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浙江省体育强县(市、区)标准》、《浙江省村级体育俱乐部标准(试行)》、《浙江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形成《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查问卷的初稿,咨询上海体育学院、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7位群众体育研究领域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并依据专家所提出意见进行修改,随后选择杭州下辖的淳安县农村社区进行了小范围问卷调查,再根据问卷调查的问题对问卷进行修订,最后由课题负责人选择所在单位浙江省内籍贯本科生或研究生约30名,邀请省统计局有关专家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技能培训,主要依据行政区域的划分并按照随机分层原则,于2012年暑期组织学生在浙江省内的淳安、象山、平阳、江山、庆元、浦江、海盐、安吉8县对农村社区居民、体育指导人员、体育社团组织成员以及政府体育组织机构人员发放调查问卷 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16份,有效回收率为71.6 %.

1.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查问卷的信度,主要是运用SPSSl 9.0软件进行Cronbach's Alpha系数的信度检验.通过检验发现调查问卷中的21个解释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38,从而表明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即调查所获得的数据比较可靠.问卷效度主要采用专家评判法,邀请上海体育学院、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7位群众体育研究领域专家对问卷的结构效度以及内容效度进行百分制评分,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结构与内容效度.

1.3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分析框架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分析框架(见图1),囊括了影响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生类变量从生个不同方面与角度描述了影响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互补又不冲突,较为全面.更重要的是,生类变量具有理论基础与李国(2012〕、胡庆山及王健(2006)等学者的现实研究成果佐证.该分析框架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影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条件:需要制度、文化、物质、组织生类变量条件中的一个或若干个甚至全部,否则浙江农村社区体育难以发展.此外,该分析框架引入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强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促进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需要“制度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物质环境因素”、“组织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配合.

1.4 影响因素分析

1.4.1 “物质环境”因素

对于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而言,由资金、体育场(馆)、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所构成的物质环境是农村社区体育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硬性保障.根据调查,目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在资金扶持方面浙江体彩公益金提取比例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3000,但仍有部分县(市、区)体彩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的比例达不到规定比例,有些县(市、区)甚至还用体彩公益金来平衡财政预算,弥补财政投入不足川.根据调查了解,平阳、江山等体育强县(市、区)的私营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经常赞助支持所在社区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同时这些体育强县(市、区)在村级提留中设立了文体经费支出项目,从而能够对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浙江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浙江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然而根据浙江省体育局数据,当前浙江省各地行政村设有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场的只占总数的8500,距离100%完全覆盖的建设目标还有相当距离.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浙江农村地区原有的分散型居民居住形态向集中型城镇居民居住形态发展,农村居民人日日益集中于城镇社区,因而依托城镇公园、绿地、广场建设的体育健身广场、全民健身路径、体育文化活动中心等体育设施日益受到农村居民青睐,然而就本文实地考察的情况,目前这类体育设施配置率不足5000,不能充分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多样化健身需求.

1.4.2 “文化环境”因素

对于浙江农村社区体育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而言,对农村社区居民进行各类健身文化知识、体育消费理念的宣传教育与推广普及工作是促进该系统发展的基本软性保障.著名社会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其巨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现代西方社会实际上是并存着三个不同的权力领域:政治、经济与文化川.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根据浙江统计年鉴及相关资料,目前浙江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9.3年,农村居民中初中文化程度人日占总数的20.100,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人日占总数20.30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日仅占总数1.300.农村居民中小农经济意识、封建迷信思想较为盛行,距离“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建设目标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对农村社区体育观念、意识、知识的宣传、推广、普及形成较大难度,导致健身文化与体育消费理念尚未形成,阻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

1.4.3 “组织环境”因素

促进浙江农村社区体育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并发展成为自我有序发展的自组织系统,有赖于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私人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过程的良好通畅,从而不断从外界引入信息、资源促进系统自身发展.1991年浙江实施县级机构改革后,给浙江体育职能部门带来一定的冲击,浙江省一些地区的县级体育部门与教育文化部门合并,致使体育工作被严重削弱.根据本文实地调查走访,当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服务工作人员90%以上均是非正式管理人员,这些人员中接受过比较系统社区体育服务工作专业训练的仅占30%左右,因而不能很好地根据居民实际需求设置体育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服务质量不够高,从而使得一些体育服务项目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并且由于受到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考虑,许多乡镇体育指导员在处理体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时思想波动大,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工作情绪和状态很不稳定.

1.4.4 “制度环境”因素

制度环境因素对于浙江农村社区体育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而言,其主要作用是对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进行介入和解决,提高各级体育职能部门以及各类体育社团组织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系统有序发展.就现实而言,当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的主体、职责、权利范围等尚未通过法律、法规条文予以明确,农村社区体育资源仍然按行政管辖范围予以计划性下拨的运行模式,如何调动私人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力量及资源来供给社区体育服务仍然缺乏制度规定和保障措施.其次,目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需要借助学校体育资源,然而农村学校体育与社会共享问题,虽然目前已出台多项建议和意见,但是各种实施操作层面的保障制度并未建立与健全,例如学校体育资源使用补贴制度、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需要社区成员的各项资源投入,如何对乡镇企业投入社区体育发展给予政策引导和实施税费减免仍然悬而未决.最后,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对于浙江农村社区体育而言就是需要摆脱与城市社区体育相比政策少且落后的不均衡状况,政府体育部门应加大政策投入,然而就现实而言,目前浙江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所获得的政策支持还是大于农村社区体育,例如根据本文所搜集的资料,目前浙江颁布的有关城市社区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政策文本数量之比大致为7:3.

2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所谓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农村社区委员会引导,将乡镇作为重点,自然村庄作为主体,在合理运用村庄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基础上,为增强农村社区居民体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就近开展的农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2.1 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所谓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就是指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作用,引导非营利组织、私人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信息、资源流动与集聚,共同致力于浙江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离不开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规划目标,以及相关体育政策,以引导地方根据本地区农村体育开展现状,结合本地区体育资源优势,确立适合本地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方式.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体育事业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需要把体育事业经费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投资计划,将公共财政投入均衡发展运行机制作为物质支撑,构建公共财政投入农村社区体育的均衡发展运行机制,此外还应多渠道筹措农村体育发展资金,调动全社会参与办体育的积极性.政府还应建设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在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已建场地的管理与监督,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场地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已经由既往的行政化治理模式演进到自治化治理模式,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也需要步入到自治化的发展道路,由此需要政府引导非营利组织、私人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协作,通过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激励政策来调整和理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多元主体各自的责、权、利.最后,为准确的确认社区居民体育需求,高效供给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要建立高效顺畅的需求表达机制,该机制的运行主要依赖于乡镇人大代表、农民体育协会及体育社团的交互作用与合作.

2.2 打造体育特色文化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例4

茶文化理论是我国生活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是一种探寻文化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近年来,茶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社会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社会关系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是社会关系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大量研究表明精神文明越丰富、社会关系网越庞大,工作效率就能事半功倍。在这些之外正有一种既健康又能提高成功率的茶文化方式正在悄然兴起,即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参与既能使人获得身体健康,又能使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扩大人际交往圈,增加茶文化的理解。

1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茶文化观念融入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让、礼仪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因此将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将为丰富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健康第一”理念逐渐成熟,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体育修养,实施完善的体育教学方案,优化体育教学改革就更加迫切。所谓体育修养,实际上指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和相应体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素质,其主要包括自身体质状况、体育技能、体育品德和思维意识等非先天因素的综合素质、修养。

1.1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人们长期饮茶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饮茶从一种习惯,逐渐融入各种文化,并深化发展成为中国传统茶文化,而茶文化中有关道德、礼仪、规范的内容,就形成了茶文化观念。饮茶过程中所伴随的礼仪、规范也就形成了茶文化。而能够与整个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就是茶文化理念。实际上,茶文化观念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最突出、最有价值的内涵。

1.2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结合茶文化观念的具体内涵,我们可以看到以茶文化观念是茶文化的核心,也是整个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礼仪规范,正是茶文化观念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因此,其应用过程中将更具有影响力。通过有效融入茶文化观念,能丰富学生认知,提升学生对茶文化观念的理解和自身行为的规范。其次,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明都形成了统一的茶文化观念,无论其形式如何不同,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优良道德观念,都能为学生成长树立良好形象。通过将茶文化观念有效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学生学习体育提供有益借鉴。在帮助学生掌握优异价值观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最后,将茶文化观念融入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推动体育被传承、发展。当前教育的最大功效就是不同文化能被继承。因此在继承过程中,需要融入当前时代特点和丰富元素,实现更大发展。

2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茶文化作为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的相关领域当中的研究重点也在社会的经济活动当中演绎着重要的变量和角色。受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各大相关领域关于茶文化理论研究的影响,在最近十几年以来,体育活动及茶文化理论的研究也慢慢地被体育学研究界所广泛聚焦。茶文化理论与社会体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应用存在于五个领域:分别为体育相关企业领域、社区体育发展领域、健身参与领域、运动员成长领域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

2.1茶文化应用于体育企业领域

将茶文化相关理论成果当中的社会关系理论运用在体育企业研究领域是茶文化相关理论宏观方面的一种研究方式,主要是采取了茶文化理论当中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内容。北体大的著名学者易建东教授则是能够比较早的把茶文化相关理论与体育相关领域相互结合并且进行深入调研的研究者,易建东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茶文化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中,完整而又系统地描述了茶文化理论对我国体育用品公司的广泛影响。他认为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需要尽快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企业茶文化可分为三类:纵向依属茶文化、横向连带茶文化、多向辐射茶文化,其中我们的多向辐射关系是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所得到的茶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其次便是我们的纵向依属关系,最后便是我们的横向连带关系。刘河旺等研究学者们在他们的《基于企业茶文化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文章当中,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的茶文化与体育产业集群的内部联系进行了深刻广泛的调研,指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中的茶文化充分展现了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与此同时体育用品的产业集群化又增加了体育用品企业之间的茶文化,并且能够非常有效地优化了企业内部之间的茶文化组织结构,为体育商品化产业的进步提供了更加优势的外部环境和机会。

2.2茶文化应用于社区体育发展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与社区体育的发展领域研究和茶文化理论中观层次的研究相结合,绝大部分是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的内容。刘艳丽、苗大培在《茶文化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文章中从多角度描述了茶文化理论与社区公共服务体育的关系,表示在中国这样一个现有的文化背景、制度环境下,在建立社区体育及建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制度、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等相关方面需要进一步使用茶文化理论。武建文研究员在他的文章《论茶文化在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当中指出,茶文化应当充分结合物质和人力资源,茶文化理论视域下的社会关系支持网络促进着社区体育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茶文化通过明确与社区体育机构这个共同体的认同感,帮助加快我国社区体育机构的成长。在武建文研究之后刘红存也发表了观点类似的文章,表示茶文化理论各维度中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网络都可以加快社区体育进步和发展。张宪丽研究员在他的《社区体育对茶文化的构造》文章中表示过,社区体育发展不但可以满足社区成员间的基本体育需求,而且促使社区体育群体之间的茶文化的增加。社区体育发展对社区成员之间茶文化的组成和构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人格性网络、削弱人们集体行动困难、发挥茶文化资源配置属性和形成社区互惠规范。

2.3茶文化应用于健身参与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应用于健身参与领域结合茶文化微、中观层次的研究,大部分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规范的相关研究成果。李洪君在他的《从茶文化的视角看村庄生活中的休闲体育》文章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农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农村居民们也逐渐参与各种休闲体育活动,这也是村民们的一种茶文化形式,促进其向上层社会流动是非常有利于的。赵栩博和张洪顺在他们的《从茶文化视野审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文章中指出,不同的学校要解放思想认识到开放学校体育场地是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利用学校的场地可以更加方便的为在校学生和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体育服务场所,与此同时学校也需要积极增加自身的茶文化,寻找自身茶文化当中的社会支持,建立健全信任合作机制,进一步解决学校在体育场所开放利用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4茶文化应用于运动员成长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应用于与职业运动员成长领域中的研究和茶文化微观层次的研究相结合,研究则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个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的获取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内容。厦门大学的徐延辉教授在她的《运动员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分析》的文章中,进一步分析了职业运动员的成功与否与其职业声望和茶文化当中的联系,她表示人力、茶文化互为先决条件,是职业运动员们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这个研究发现对其他相关联职业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此外他还在《茶文化在辽宁省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的文章中,明确表示出了茶文化理论的有效利用对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运动员们拥有良好的自身社会关系网络帮助其有效利用社会关系中的力量促进运动员们个人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

2.5茶文化应用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们的就业研究是茶文化理论在其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中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支持、社会信任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内容。河南大学卢曙光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茶文化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及对策研究》中对235名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们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后指出,茶文化的有效利用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茶文化的有效利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着学生就业机会、信息的获取,尽管普通毕业学生的社会关系十分薄弱可是体育专业的毕业学生相比较而言社会交往能力较强技巧较好,能够充分构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且发挥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当前,针对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应用的研究成果很少,即使寥寥无几的几篇研究文献,中心也主要集中在对社会人亚健康问题的关注及社会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而体育活动与绩效相关联的文献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课题致力于从茶文化的视角去分析社会人的体育参与行为,于理论界来说不仅是一个新兴课题,也是茶文化理论与体育相结合的更深入探索。于现实考虑,从体育参与的入手去探讨社会人增加茶文化的方式也是为制定员工健身社会支持服务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王怀华 廖文豪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迎春.实施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282-284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811.4文章编号:1009 783X(2012)02―0106―05文献标志码:A

社区体育是伴随着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社会体育现象。中国的社区体育实践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J989年天津市河东区首次提出“社区体育”概念。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微型、基层社区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兴起完善了社会体育管理组织系统,减轻了单位的体育负担,推动了体育社会化进程。

社区体育的理论研究与社区体育发展实践几乎同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体育学者敏锐的理论嗅觉与较强的问题意识。后北京奥运时期,随着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将会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此体育学术界责无旁贷。本文旨在对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进行综述,试图寻求新的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不断迈向深入。

1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综述

1.1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作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最高级别的立项,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某一领域的研究水平。于是笔者对自体育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首次立项以来的社区体育研究立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以此窥见一斑。

看出,在1997年体育学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社区体育研究就获得了1次项目资助,但在此后的12年间获得立项的年次仅为5次,有7年均未获得立项,至今立项总数仅为8项。由此可见,尽管社区体育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间很早,但立项缺乏连续性且总量较少,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并未占有一定的地位。

从立项主题来看,具体包括关于学校一社区全民健身联网工程的研究、中国城市经济体制变革与社区体育发展、新兴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村落社区的节庆体育与社区活力的研究、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机制及其培育对策、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走向与发展模式研究、我国城市居住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的法律规制研究。从研究主题可以看出,学者们注重将社区体育研究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研究领域涉及到城

自1989年社区体育首次作为概念被提出以来就出现了相关的学术论文,但在此后的10年间论文数量并未出现量的飞跃,甚至还有3年出现空白现象。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社区体育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21世纪初,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现象与问题,学术界也相应出现了一股社区体育研究热,论文数量几乎逐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2006年外)。核心期刊应该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科研论文的质量,为此笔者作了进一步统计。表2数据显示,关于社区体育研究的全部论文中核心期刊论文占20%,虽然2003年以前一直占30%以上,但从2004年开始随着论文总量的不断增长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高质量的社区体育研究论文数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1.2.2研究内容

笔者通过对社区体育研究论文的整理与研读,发现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方面。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般是从宏观上、整体上对全国或某些地区社区体育的调查与分析,是社区体育研究的基础。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将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视域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匿乏、经费短缺;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参加社区体育的人群中老年人居多;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不完盖;体育组织管理系统尚不成熟。基于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对策主要包括多渠道筹集社区体育经费、建设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培养社区体育管理者与指导者人才、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等方面。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市社区、小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体育是研究重点。

1.2情况

1.2.1论文数量

笔者以“社区体育”为篇名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农村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例如经费和场地不足、管理缺位、群众体育意识较淡薄、参与率较低等方面。

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研究。

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研究的视点也主要是城市社区,笔者归纳出学者们提出的几种典型运作模式:3系统4层次模式(笔者注,下同):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结构应由领导、协调及操作3个子系统,以及市、区、街道、锻炼点4个层次组成,街道社区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关键层次学区体育模式:即以对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为中心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并且是从组织管理到设施利用的体育活动模式,是一种责权利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体育模式广州模式: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增强广州市民的身心健康为宗旨,紧密结合城市文明社区建设,以发展街道社区体育为重点,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为后盾,形成街、区、市社区体育三位一体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3方合作3种资源模式:构建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3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3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体育建设理论模式及其保障体系。

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研究。

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是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了社区体育研究的重点。传统上,街道办事处是社区体育的主要组织机构,而现在,学者们日益发现社区体育组织应朝着基层化、小型化、层次化、服务性方向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协会等服务性机构应成为社区体育组织中的主体,例如有学者提出社区体育组织结构应从“街道”向“小区”层次的转化,小区体育组织结构可以“3条线,4个层次”来表示:即居委会一楼组一家庭一个人;小区体协一活动站一项目组织一成员;体育网站一俱乐部一活动小组会员;我国新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的建立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为

社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非营利的社区体育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俱乐部)等组织,其性质属于非营利性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社区体育组织结构是一种“经纬式结构”,即纵向与横向交叉的网络结构,经纬式组织结构主要由社区体育工作机构、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和社区体育服务机构3种类型组织构成。这些观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与社区体育组织变迁相适应,要逐渐“形成以政府导向为主,社区、项目协会都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并“形成共同管理,共同建设的社会化社区体育管理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以社区体育协会和社区体育俱乐部为主体”。

社区体育的相关关系研究。

作为一种社会体育现象,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单位体育等其他体育现象之间应该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有学者提出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的互相渗透与有机结合,并建立一定的组织和保障措施,达到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的目的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是学者们分析的焦点,二者之间的融合与互动也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并有学者提出要构建以学校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为中心,并将体育活动从组织管理到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学校与社区体育俱乐部模式”。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研究。

在突出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日益重视,于是也有学者开始涉足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例如有学者从余暇运动、体育消费观念、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体育服务市场的合理引导,以及弱者体育服务保障系统几个方面讨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有学者从公众生态意识与健康发展理念、体育设施网络系统、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社区体育的生态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有学者指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与完善途径。尽管学者们所阐述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其中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保障公平、多元化与均等化原则是共性特征。

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社区体育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在组织形式方面,体育俱乐部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社区、学校体育一体化的桥梁,且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具有共同特征,即非营利性、俱乐部活动的自愿性和大众性、俱乐部的自主经营和政府扶持。在管理体制方面,美国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是行政长官负责,下设专门机构,具体由职能明确的部门进行运作;日本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是三级管理模式,即分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3类,它们在管理和运行中是相互协作,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场地设施方面上,国外社区体育中心大都被设计成社区公园的一部分,许多设施都与公园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健身路径都建在公园,游泳池往往同时成为公园的水上娱乐设施。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区开放,社区设施向学校开放,这是欧美国家社区体育的又一显著特征。在项目开展方式方面,美国城市社区体育充分体现了共生性(即体育项目和其他社区服务项目构成机构的项目服务内容)和均衡性(即根据社区人群接受社会资源的多少和身体需要情况进行均衡安排)的特征。通过对中外社区体育研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就社区体育的许多问题(诸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当然,国外的许多经验还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思考和借鉴。

此外,还有少数文献涉及到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发展趋势、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社区体育经营管理模式、社区体育发展评价等研究内容。

1.3研究简评与新视角

我国社区体育理论研究始于社区体育实践的兴起,随着社区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所面临问题的日益增多,社区体育逐渐成为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总体来看,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研究时间较早、成果数量较多、研究视域较广且实践性较强等方面,为社区体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与此同时,社区体育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一方面表现为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显得比较薄弱,且高质量研究论文数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较多(例如发展现状、运作模式、组织形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关关系、场地设施、服务体系等),而从微观层面(即社区体育参与者的角度)关注较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应该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应该成为社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社区体育参与者应该为学术界所重视,因为他们的利益诉求是确定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场地设施建设路径等发展思路的重要参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演变为如今的“十大社会阶层”,这也意味着社区体育参与者不是同质的群体,而是在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占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社会阶层,他们具有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在社区体育参与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利益诉求;因此,作为一个经典社会学理论和重要社会现象的“社会分层”,应该成为新时期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笔者将在下文中对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2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

“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分层成为了国内外许多社会学者毕生的研究领域,也引起了体育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试图在此提出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旨在为今后的实证研究作好理论准备。

2.1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从一个侧面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社会分层理论都为社会学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将这一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应用到社区体育研究领域,可以拓宽社区体育的研究视野,从社会分层的视角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进而也有利于促进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

对社区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社区体育参与者体育价值观、体育参与、体育利益诉求等方面的调研,从而可以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寻社区体育的发展策略,开创分层发展社区体育的新思路。

为社会分层理论提供新的实证研究视点。目前,学术界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政治、经济、职业、文化程度、主观认同、消费及生活方式等标准,社区体育也可为社会分层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实证研究视点。

2.2研究的主要内容

2.2.1 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一般概况

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社会阶层构成。目前对于社区体育

参与者描述较多的是从年龄和性别方面,即参与人群中老年人和妇女居多,那么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社会阶层分布情况如何,哪些社会阶层是主体,这些是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各社会阶层参与体育的基本情况。“参与体育”可以操作化为4个层次:认知层次,即对体育的价值取向程度;情感层次,即对体育的喜欢程度;直接参与层次,即对体育运动的直接参加程度;间接参与层次,即对体育运动的间接参加程度。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在参与体育方面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那么社区体育参与是否依然如此。

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深入了解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意识、诉求内容、诉求方式、诉求的组织化程度,以及社区体育自身的制度环境等方面。

2.2.2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与消费及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论,最为典型的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前者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行为是个性化的或个体化的,阶级或身份的归属并不能机械地决定人们的消费实践;而后者则认为阶级不仅对社会选择过程和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有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个人的性情、品位和生活方式。这2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也凸现了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而国内体育学界目前并未对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这一体育社会学的经典命题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当从社会分层的视角研究社区体育时有必要对这一经典命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也是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分别建立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间接参与4个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具体分析,即以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为因变量,以社会阶层为自变量,性别、年龄、余暇时间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变量,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社会分层与社区体育参与之间的深层关系,同时对影响社区体育参与的其他因素予以关注。

2.2.3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对策研究是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落脚点,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对策研究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当我们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有赖于建立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逐步形成合理的社区社会阶层结构,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2)构建符合各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需求的社区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3)制定促进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社会分层策略;4)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索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5)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改革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6)构建满足各社会阶层利益需求的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这6点都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2.3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中可以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面访、电话访问、Email访问)、实地考察法、社会统计分析法(重点是多元回归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在此有必要对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简要说明。多元回归分析法主要包括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通常要求变量在间距测度等级以下,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连续变量,但在多元线性回归中使用定性因变量将严重违反本身假设条件,而Logistic回归法则克服了多元线性回归的缺陷,可以服务于对定性因变量的多元分析;因此,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建立社区体育参与回归模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多元回归分析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间较早,但数量偏少;

社区体育研究的数量较多,但高质量沦文比例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成果较多,而微观层面(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

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3.2建议

学术界应该重视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可以考虑给予社区体育研究项目适当的支持;

学术界应该注重高水平社区体育研究成果的产出,不断提高社区体育研究成果的质量;

学术界应适当关注微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能从社区体育参与者的角度提出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

学术界应积极开拓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领域,从而不断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并为社区体育发展实践服务。参考文献: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例6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改革在高校的不断深入,全面学分制的施行降低了以班级为单位的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着力点的影响力。学生社区作为学生除课堂外最普遍的生活学习空间,其广泛性、多元性、创新性的特点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学生社区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1.1 以硬性检查为主,缺少人文关怀

目前,各高校通过制定社区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性管理,单纯的检查往往缺乏人性关怀,学生被动接受,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在这样的学生社区中生活学习感受不到人文关怀,缺少对学生社区的归属感,甚至出现排斥感;破坏了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造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缺失,制约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提高与完善。

1.2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服务体系滞后

随着国内各高校扩宽了资金来源的渠道,纷纷加大投入,很多高校新落成的学生公寓中独立卫生间、洗澡间、洗衣机成为“标配”。社区里不仅包括超市、餐厅,还建设有营业厅、理发店、快递公司设施,基本上解决了学生日常生活的各项所需。但是,学生社区服务体系则处于滞后状态,物业管理缺乏时效性和人性化则成为普遍现象。

1.3 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但文化体系建设缺失

学生社区文化活动应当是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由于我国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体系建设不足。各高校简单的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冠以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名头,机械性的照搬其他高校举行的学生社区活动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常态。“换汤不换药”、“换地不换名”的活动缺乏方向性、目标性和体系性的指导,所有活动各自为主,互相之间没有配合与互补,活动质量与效果良莠不齐,对学生社区文化建设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1.4 工作思路和方法单一重复

从目前来看,高校主管学生工作领导并没有完全将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工作总体目标进行系统规划与研究。职能部门更多情况下是立足于学生宿舍管理检查的角度,而非社区文化建设培养的角度,活动开展缺乏计划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学生辅导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常常是机械性的完成上级主管领导制定的工作任务,应付主管部门的工作检查,再加之创新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在具体开展工作过程中过分强调自上而下的布置与检查,忽视了基层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工作实效性大打折扣,学生社区活动形式单一,参与度不高,社区活动频繁但文化氛围缺失。

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对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推进教育实践改革,践行育人体系创新。随着校园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从2013年开始,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全线推进。尽管目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经过2年多的建设发展,也取得了些许经验成果,在全国同类型院校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深化认识,打造文化学生社区理念

通过文化创建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和价值取向。学校在综合前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文化社区”的工作理念,制定了以“青春铸就文化社区,风采打造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方案,通过一系列学生社区文化创建活动,让文化走进社区,打造学生文化社区;让文化成为方法,推进学生社区建设;让文化成为思想,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2.2 强化重视,建立社区文化发展框架

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需求制定了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四条主线,分别是:以学生社区安全教育为重点,打造“平安社区”;以学生社区风采教育为推手,打造“青春社区”;以学生社区美育教育为提升,打造“多彩社区”;以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打造“励志社区”。在四条主线的牵引下,开展系列文化创建活动,四条主线各有侧重而又相互呼应,建立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体系雏形,打造学生社区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社区建设和学生教育培养工作。

2.3 注重创新,拓宽社区文化建设方法

经过实践,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满意度、认同感不断提升;学生社区突发事件明显降低;学生凝聚力、创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明显提高,对下一步学校全面推进学风建设工作积累了精神基础。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推进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在社区文化理论研究,体系创建和效能考核等方面寻求突破。

3 关于未来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在下一阶段开展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是应当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3.1 着力完善学生社区文化的理论研究

要丰富理论研究的队伍,深化理论研究的方向,从解决单一问题研究向体系探索研究转变;增强理论研究的实效,理论成果要来源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更新新思想、新理论。

3.2 大力提高学生社区文化基础建设

要制定相应的财政计划,保证资金投入力度;要适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升资金利用率;树立服务意识,建立服务体系;落实学生社区维权服务工作;明确学生主体,推进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完善制度建设,要体现人文关怀。

3.3 加快促进学生社区文化体系建设

要形成方式不断创新,体系框架长效稳定,文化创建方向明确,文化导向功能凸出的学生社区文化创建格局。要明确学生社区文化创建的总方向,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社区文化的导向和育人作用。要理清各种关系问题,实现效能最大化;要寻求学生、高校和社会资源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最大公约数。

3.4 努力寻找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新亮点

要大胆创新,提出有利于学生社区文化创建的新思想、新思路,广泛利用学生社团得天独厚的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创建活动。改变以娱乐活动为主的活动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志愿公益、创业创新、学术科技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全面发展。

3.5 完善学生社区文化效能管理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方向性、政治性和多元性的工作,对其工作成效的考量必须要建立一套大框架保持稳定,各要素动态管理的效能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例7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社区教育发展来讲,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区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如何通过有效机制,发挥好乡土文化的优势,是社区教育特色发展、突破瓶颈的重要路径。社区教育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过去提出的社区教育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的观念,到当前树立社区教育保障人民对文化教育合法权益的法制要求,在观念上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区教育能形成学习型社会氛围,启迪人们的心灵,使老百姓有权利分享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的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价值表现为:

(一)理论价值。社区教育是社区成员的社区生活、社区发展与教育融合一体的教育共同体。社区教育依托社区文化,才能有效提升社区教育的影响力,才能深化社区教育的底蕴,而社区文化融化为社区教育形态,才能有效地提升社区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品位,有效提升社区的人文素养,从而实现社区教育的教化价值。这是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关系的规律性价值所在,也是乡土文化得以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原因之所在。

(二)应用价值。乡土文化是社区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更新的过程中,乡土文化以各种载体的形式保存了下来,而也有些却因为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非物质”的特征、社会变迁以及人为破坏,被后人所遗忘的文化流失或扭曲现象。这个现象呼唤社区文化与社区教育互动融合的迫切性。丰富的乡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运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为社区教育发展服务,提升市民人文素养服务,是发展社区教育特色化、本土化、内涵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弘扬和发展本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拓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弥补现有社区教育形式单一和缺乏特色的不足,使得社区教育形式更丰富,内涵更深刻。

乡土文化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土文化作用于社区教育发展

乡土文化在领导层面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社区教育发展方向进行决策的影响与把握上。我国开展的社区教育是以乡土文化为主体、政府主导的社区教育。因此,在政府开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居民学校的过程中,必定会考虑乡土文化。只有政府重视、特色引领,乡土文化才能发挥其在社区教育中融合、协调、激励、辐射的作用,也才能使社区教育充分体现乡土文化的特征,使其在各具特色的社区教育中明确发展方向。

二、乡土文化在战略目标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作用于社区教育

乡土文化在战略目标上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乡土文化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指向,从而丰富社区教育发展的内涵。为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全国许多社区教育都在战略制定上融入乡土文化发展的元素,如沛县地区打造社区教育“刘邦故里”品牌,塑造刘邦塑像,设立刘氏公馆等游览观光地带,致力于将传统文化、现代文明融为一体新型的融合文化;丰县地区设立了“一镇一品、一乡一特”的新理念,如丰县赵庄镇,精心实施,塑造赵庄文化旅游大镇新景观。一是开发建设汉皇祖陵景区、袁集百鸟园、金刘寨百果园、太行水街、汉韵公园五大旅游景点;二是新建汉源文化广场、秀水街文化广场、数字电影放映广场、太行生态园演艺广场、聚源路文化体育广场五处群众文化娱乐广场;三是新建汉韵园、人口文化园、水韵园、太行堤餐饮文化生态园、迎宾园五个镇区游园;四是以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康王赵构、清康熙宰相张玉书、清进士蒋兆鲲五大历史名人的传说典故为载体,用文化墙以石刻的表现形式,再现赵庄深厚的历史文化。把丰县的乡土文化打造成富有城乡结合独有特色的新型城市文化

三、乡土文化不断促进社区教育向前发展

利用乡土文化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整体规划,全面推进,以点带面,共同提高,不断放大社区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优势,形成全辐射效应,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和外延发展,进而促进社区教育目标的实现。政府在制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时,也要合理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使得乡土文化在社区教育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乡土文化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理论高度

对乡土文化的知悉是弘扬特色文化与社区教育相互促进的基础。通过收集文献资料、走访、调查等多种研究形式,深入县、镇文化馆、县图书馆、走访众多群众了解、查看历史遗留古迹等,利用各种途径发放、回收问卷,了解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尽我们最大的力度了解虺王文化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研究,充分讨论,明确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提升理论高度,为建设社区学习资源、实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和开展社区文化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例8

一、高校和谐社区文化影响因素分析

认清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才能正确的引领当前的和谐社区文化建设。本文认为,全球化背景下,当前高校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社区大学生主体、社区管理人员、社区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身心特点。

当代大学生作为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其心理特征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与其他阶段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他们好奇心极强,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兴趣,同时,他们又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敢于运用思想理论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敢于与国际上关系国家民族尊严的事件做抗争。在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时,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鉴别力等方面并未完全成熟,就容易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容易被社会思潮的一些内容所驾驭和利用,从而产生思想的混乱,做出冲动的社区行为。大学生群体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影响着和谐社区的构建。

(二)高校社区思政教育队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采取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导作用,社区教育者,如果不能很好地履行承担、组织、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难以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就目前很多高校的教育模式来看,辅导员及思政课的教师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前线,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渠道。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社区文化工作缺乏系统性。然而,就辅导员在社区的工作现状来看,当前高校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薄弱。多数社区辅导员及管理人员跟不上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对社区内存在的一些西方思潮关注较少。

(三)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社会一部分人崇拜西方的文化、政治制度;喜欢过西方的节日;看西方的影视剧等。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盲目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崇尚西方的民主政治甚至对一些西方的垃圾文化也是情有独钟。许多社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认同并移植西方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西方的生活方式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日益渗透到社区大学生的心里,得到社区大学生广泛的认可和赞同。

社区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不仅使之抛弃了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歪曲解误,没有学习到西方文化的精髓,只是专捡西方的垃圾文化,从而成为文化上和精神上的亡国奴。社会上以大众媒体为主要传播方式对西方文明制度和现代化发展进行大肆渲染的报道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社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信息以其高速、快捷的特点已经成为社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他们了解世界、交流思想的重要窗口。网络媒体对西方的过度渲染也催化了崇拜西方的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形成和流行。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在网上散播有关西方文明的先进性思想及利用游戏、影视等网络软件渗透其价值观念,利用大学生的弱点腐化他们的思想,造成了盲目崇拜西方的思想在社区大学生群体中的形成与流行。

二、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发展从理论到实际的最好诠释,它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适应时代的最好体现??,本部分本文将利用受教育接受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原理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四个方面探讨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除了教育者的外在引导作用外,归跟到底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的结果。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

转贴于论文联盟

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这个过程的表现形式就是“外部影响-主体通过活动和交往交往外部影响-思想矛盾运动-形成内部品德环境”的循环往复运动。显然,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主体的内在运动,外部环境的影响就不会发生,就不会有后期的内化的阶段。正如学者王礼湛所说的那样“任何理性教育,形象的感染,都是外部的课题,都只有通过主体的心理过程才能达到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如果没有主体内心的心理过程发生,任何教育都等于零。”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过程,教育的内容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因此,应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社区文化建设应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主人。

(二)社区文化工作者师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论文联盟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的重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影响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文化工作者承担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社区教育者的素质对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师资队伍建设就是,通过提高社区文化专业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从而达到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此外,社区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必须由社区内高校领导、后勤管理部门、学生社团组织等共同参与建设。本文建议,学生社区应成立一个由党委和校领导,后勤管理部门领导,党员代表、社区负责人、大学生代表、社区服务人员等多方代表共同组成的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专门组织负责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这样的组织机构的工作重点便是关注国家大的政治方针,关注学校发展,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及时地解决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各样问题,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指出“适应新形式要求,思想工作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大众传媒和文化设施,采取容易为群众所接受、所欢迎的方式方法进行。”??针对当前社区学生对网络使用频繁的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重视网络建设。这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引用。二是网络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主流文化的引导。

1、网络手段在社区文化中的引入。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则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各自的优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而实际工作中,社区文化建设者完全可以利用如qq群、email邮箱、网络视频等现代媒体进行社区意见的反馈和社区文化活动的宣传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根据网络以及人们在网络领域与行为的特点,为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所采用的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 “ 它所指的内容“不是某一个或某几种方法,而是一个方法体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符合大学生心理接受特点,并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方法单一的局面,因此,高校社区组织和领导部门要网上网下联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主流文化的引导。

大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差,面对西方网络多元文化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加强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监督。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当前社区学生的主流文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也是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应坚持的主要方向。针对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模糊的现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具体使用中应注意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来引领社区主流文化。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例9

 

1.前言

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由社区居民自主进行的简便易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具有自主性、公益性、多样性、有趣性、服务性等特点。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交流邻里感情,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繁荣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吉安市吉洲区五所小区西苑小区、星港澳园小区、天龙小区、世纪花苑、创天丽景城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和知网等获得关于社区发展的期刊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国内社区体育方面论文20余篇,阅读了相关报刊资料和相关文件,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2.2.2问卷调查法 对吉安市吉洲区四个社区的体育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状况》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90份。

2.2.3访谈调查法 针对问卷中设置的问题对部分社区居民、居委会干部及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和个别访谈。

3.结果与分析

3.1社区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和项目选择情况

我市吉洲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根据抽样调查(抽样数为200人),54.0%的人表示经常参加,28.5%的表示偶尔参加,17.5%的表示不参加。该调查表示我市吉州区居民追求健康的意识较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较大,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这可能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有关。另一方面,我市吉洲区居民锻炼项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前几位依次是跑步,乒乓球(各占20%),散步,羽毛球,和篮球(各占15%),而参加太极拳、武术,健身气功,民族舞蹈,等传统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少(合计15%)。

3.2居民锻炼场所与体育消费状况

根据统计显示,社区居民多选择在公园(占25%)、广场空地(占20%)和公共锻炼场所(占25%)进行体育锻炼,成为社区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但是,在对社区锻炼存在的问题的回答中,40.5%社区居民认为可锻炼的场地太少,32.5%的居民认为场地器材设备满足不了社去居民的需要。为此,造成很大比例社区居民只能在自家阳台或街道路边锻炼状况。另一方面,我市吉洲区居民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有限,主要用于购买健身器材前六位的依次是羽毛球,跳绳,乒乓球,哑铃和篮球,跑步器材。在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备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的情况下,居民购买一些健身器材,是满足自我健身锻炼的保证。

3.3社区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和居民自主锻炼情况

调查表明,有40.8%社区居民认为所在社区从未组织体育活动。可见,作为社区,组织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职能尚未充分挖掘;另一方面,居民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究竟何原因,社区居民普遍认为工作较劳累没有时间,或者运动场所条件不符合自己的愿望。论文参考。居民自选锻炼的时间一般选择早晨或傍晚,分别为73.4%和23.1%;在调查对“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对话中,有一半的居民每次锻炼在三十分钟以下,只有部分居民在六十分钟以上,在调查“每周锻炼次数”的对话中,只有少数的居民在三次以上。由此可见社区居民长期性和持久性锻炼缺乏,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普遍的不足,也表明我市吉洲区参加体育锻炼持久性的人口比例低。我市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是以行政为主导的纵向结构组织管理体制,是在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体育组织参与下的管理。论文参考。街道办事处设有文化站或其他人员来兼管社区体育,没有一个街道设立专人管理社区体育。我市吉洲区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在社区体育管理上职责不明,是导致我市当前社区体育发展滞后最直接的因素。

3.4居民对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意义的认识,100%的居民认为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人际交往、改善邻里关系;有利于创造良好生活方式、增进居民共同意识、促进社区繁荣、有利于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维护社区安全团结。这表明,我市吉洲区居民对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意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搞好我市社区体育工作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我市社区体育活动主要有是群众体育活动点进行的日常性体育活动,而体育活动项目和活动场所的选择相对局限;城市社区体育组织数量不多,组织活动少,相互间缺少联系和交流。

4.1.2吉安市吉洲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而居民社区意识薄弱,对社区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感不强。

4.1.3我市社区体育发展相对滞后,社区体育经费缺乏,场地设施不足,管理制度不全面,指导力量不足等,另外,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和健康投资观念不强。论文参考。

4.2 建议

4.2.1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对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市、区人民政府文化部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文化的工作中,要重视社区体育的开展。要大力宣传体育健身对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意义,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的正确导向作用。

4.2.2加强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体育主管部门与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联系,共同参与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多考虑其综合服务功能,把一些体育设施建设到人流量大、居民乐于前往的公园、如在白鹭洲、仁山平公园等、广场、绿地中,使居民的休闲与健身融为一体,实现公园体育化,体育场地公园化。

4.2.3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使社区体育活动资金保障有力。根据《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吉洲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政府部门应制定全民健身与社区体育建设的投资规划。

4.2.4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改革评价方式,实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我市吉洲区社区体育应建立一种符合吉安市吉洲区实际的,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变上级评价为主为社区成员评价为主是当务之急。形成“以全市体育主管部门为龙头,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以社区体育组织为载体,以居委会为基础,以市民健身站为阵地,以各项群众健身组织为带头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建立和完善社区体育管理制度,加强对社区体育人、财、物的管理,使我市社区体育管理纳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的轨道。从而更好的推动吉安市吉洲区社区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潭.社区体育运行简论[J].体育与科学,2002,23(1):17-20.

[2] 骆媛,张力.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9(07):898-900.

[3]杜雪峰.小康社会社区体育市场表现特征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 ,22 (3) :29-31.

[4]李井平.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要素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5):12-15

[5]范国振,张宏,梁恒.广东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6(2):148-151.

[6]钱文军.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的研究[J]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41 (3) :861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38-02

社区教育是为了解决社区社会问题和满足社区成员身心发展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奥森提出,学习不应是有利于社区之外的文化孤岛,而应主动假设与社区沟通的桥梁和致力于社区问题的解决。我国的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在上海、天津试点,随后相继在二三线城市推广,现今已经推向农村。我国社区教育的出现,虽然说受到西方国家社区教育成功经验的熏陶,但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创造。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校青少年德育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参与,因为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家庭、社区、学校的共同责任。所以,社区教育一开始就以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为重点的。其次,这是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建设学习社会的内在要求。最后,这是贯彻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办学理念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社区教育的兴起主要是为了实现青少年道德的社会化,它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它本身也对青少年具有独特道德教育功能。本文在阐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内涵的基础上,从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两个方面对社区教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道德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在于社会道德互动中接受社会道德文化教化,学习道德知识,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情感,完善道德人格的辩证过程。它包括:道德教育培训过程,是社会道德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即把道德体系所确认的道德思想、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道德内容传授给社会成员的过程。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就是青少年承担“道德学习者”和“道德参与者”的过程,是将特定社会环境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是外在教育和自我内化的共同作用以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过程。具体而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是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也是重要阶段,指青少年由一个自然人通过习得而掌握社会基本的道德价值规范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遇到的选择能力,获得道德人格,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道德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化的内容是将道德准则、标准和道德规范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其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内容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就是使其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社会所要求的基本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把青少年培养成具备良好的品德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接班人。

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指人的行为通过道德内化而实现,青少年的道德内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通过自我意识的心理机制实现的,这使得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呈现出持续性和反复性、共性与个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实践四个要素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最基本的四个要素,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实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主观认识、体会、判断和理解。”道德认知是青少年道德社会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认知能够指导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更好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道德情感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情绪、态度的体验,是促使青少年道德认知升华为信念的催化剂,是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力量。道德意志是青少年对认同的道德规范遵守的一种力量和毅力,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动力,青少年时期道德意志在青少年道德实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实践是青少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综合表现和外化,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青少年道德认知是否正确的主要途径。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四个基本要素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少年可以通过道德认知来指导道德行为,也可通过道德实践来检验道德认知的正确性,他们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缺一都会使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变得步履维艰。

二、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

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三个基本途径。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开放性建设平台。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逐步弱化,青少年道德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组合化的发展趋势。社区教育的地位得到提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整合和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格局已经成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建设的必然。之所以说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这是因为社区教育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创造性等特点和心理凝聚、沟通协调、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等作用,因为社区具有独特的优势资源,因为有着运用社区教育开展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丰富的理论基础。

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有着丰富的理论依据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运用社区教育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可以有效继承和发挥社区的社会互动功能,创造良好的社区互动环境,增加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强他们之间的认同感和整合力,特别是可以带动青少年群体与社区成员的交流和增进对社区、社会、国家的了解,从而达到统一社区成员思想认识和营造良好社区环境的目的。为此,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写,也不是主体内部预成结构的展开,认识的直接来源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化理论认为,社区是青少年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学习为人处事道理、开展社会交往活动的地方。社区教育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培育和发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的职责。社区教育以适应社区发展、社会建设为目的开展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效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个体态度、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人格成长,它通过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既对青少年传授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相关知识和锻炼了他们的道德意志,也给青少年道德实践提供了场所,进而带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实现。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节的结果,是青少年自身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社区教育将青少年置身于社区网络中,青少年的心理受到社区内外部的影响。青少年为了适应社区发展需求主动塑造着环境,同时也被环境塑造着。在生态系统视野下,只有将促进青少年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结合,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成长,才能实现青少年与社区的动态平衡。

社区教育是青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与社区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息息相关的,这些资源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社区有着社区“公仆”、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先进人物、知名人士、特长居民等可供开发的、能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力资源,增强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针对性;有着社区所辖范围内工厂、机关、不对、商场、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运动场等可供建立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基地的物质资源,增强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教育行政部门、社区教育机构、居民委员会等社区管理资源,增强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科学性。

三、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

关于社区教育本身的道德教育功能,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内容涵盖科学、道德、法律、信仰等方面,有着提高青少年道德、政治、法律素养的积极作用。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现代化、城市化、社会化发展的必然,是由社区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这些功能有公民道德的认知功能、公民道德的熏陶功能、社会交往的调节功能、社会参与的规范功能和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

公民道德的认知功能。道德认知作为作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到的思维能力的提高等内容。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往往是以简单、便捷、直观的方式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品德纪律、心理健康等教育的,能够起到增强青少年爱国意识、法制意识和提高青少年德性认知的积极效果。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往往是借助法制宣传活动、社区文化氛围、社区公益广告、社区历史文化遗迹、社区建筑风格等实物开展开的,这种“实物教育”较家庭与学校青少年道德教育而言更直接、更有 效。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坚持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与法制教育进校园、道德实践进社区的工作办法。社区丰富教育资源给青少年公民道德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这为尊重青少年自由内心世界、实现有效外在引导与规范和增强青少年的公民道德认知能力创造了条件。

公民道德的熏陶功能。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能够营造积极、上进、健康、乐观的社区文化,这一文化通过与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的交流、融合,在借助社区文化设施、制度、活动载体和采用人格感化、环境熏陶方式运作时,却能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呆在社区这一环境里,自然也时时刻刻地受到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生态、民风民俗等的熏陶,而这种熏陶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品德、品质、性情、信念等的形成。此外社区公民道德教育也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交往的调节功能。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离不开社区的支持与社区其他成员的帮助。社会交往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群体满意度和集体认同感,可以有效解决青少年遭遇的各种生活难题,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地缘感。社区公民道德教育通过对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知识的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符合社区要求的价值取向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教会他们学会与人相处,进而起到增强社区凝聚力、亲和力的作用和达到青少年道德教育“内得于己,外德于人”的教育效果。

社会参与的规范功能。青少年在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分为意识参与和行为参与两类,指青少年以特定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态建设中的过程体现。青少年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维护自身权利需要社会参与,但是这种社会参与必须是有规范的社会参与。通过对青少年开展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对青少年的意识、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和规范,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爱党爱国、关心集体、遵章守纪、讲究卫生、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参与公益活动、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等对青少年的德性、习性、行为等进行有效地规范。

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工程,是实现公民道德教育系统内部优化组合和良性互动的基本保证。社区教育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建设得以实现的:其一,社区通过开展有关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心理辅导、道德教育、学习先进等服务,切实解决好事关青少年利益的实际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软件、硬件支持和搭建良好的物质、精神环境。其二,通过调动社区内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知名人士、社会团体等社区资源,整合优化各类教育资源,为社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保证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奇柯.大学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互动机制析论[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3)

2.王健.论高校德育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成亚慧.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对当代实践的启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2)

4.桑标.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6.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李松林,金志远.学校的社区教育属性及其功能分析[J].职教论坛,2006(19)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例11

随着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始,在素质教育目标及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前,教师继续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知识观,重视社区资源的价值,不断走出封闭的知识体系教学模式,与社区进行沟通与协调,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社区,选择与开发社区资源,赋予社区资源以课程意义。

一、需求:社区资源开发的起点

1.终身教育理论为社区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现代终身教育逐渐取代传统的成人在职培训,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具体教育制度。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的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的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①由此,构建学习化社会,使教育的各种机构与设施协调起来,进而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终身教育的内在要求。在未来社会中,“学习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发展方式,它要付诸实践,需要以一定的社会生活单位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和依托。社区是处于一定区域内,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人们组成的共同生活的基础、单元,是特定的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结合,在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方面具有独特性。”②因而,学习化社区成为学习化社会的依存环境和最佳的组织形式。为了扩大参与社区的意识,提升社区资源的影响力,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ecology)进一步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③它是以教育为中心,由制约和调控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多种因素构成,因而,教育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生态环境中各因素互动地联系着。这就促使教师继续教育走出封闭的教育系统,积极实现社区互动,争取更广泛的社会资源。

2.素质教育为社区资源开发提供了实践基础。新时期素质教育已成为理论探讨与实践改革的热点,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于提升学生包括智能品质与情意品质在内的各种素质,突出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实施素质教育推向了高潮,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从而使综合性实践课程凸显出来。作为综合性实践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与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④新的课程目标与发展趋势要求教师适时调整自身的角色,由经师向人师转变,由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必需的知识与体验,优化素质结构,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如果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范围内,就无法对教育形成更客观的价值判断,难以生成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远景目标,也就不可能孕育教师向上发展的冲动与激情。因而,在职教师不仅需要通过高师院校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科研素养,提升教学水平与班级管理能力,而且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与学生家长对话,与本地的各阶层沟通,与本地的各种机构接触,增进对社区的全面了解。

3.现阶段教师继续教育的不足给社区资源开发预留了空间。现阶段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1)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以理论为主。就理论自身的性质而言,它“是处理世界一般性的问题的,是通过研究领域的简化、专业化来实现其作用的。理论研究往往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而这些条件与日常实际联系却是脆弱的。”⑤因而,理论运用于具体学科是有条件性的,这与实际问题跨学科的特性相冲突,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屏障。由于教师教育实践训练较弱,迫切要求加强教学问题的针对性培训。在学习途径与方式上,主要采用以高校为中心的短期学习方式,致使以课堂为主的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使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理论阐释为主要方式,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典型特征。(2)在师生关系上,以教师为主。以理论学科教学为基础,教师以其天然的优势把持教学的“主动权”。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形成了单向的线性关系,两者在教学中处于极端不对称状态,并且这种关系形成了难以更改的传统。正如凯尔纳所言,“像任何巨大的官僚政治一样,教育天然地非常致力于维护现状,并已形成了使之持续下去的向心权力圈(cepripetal circle of power)。……它有一种内在的雷达(radar),一遇到威胁着削弱这一体制或危及到工作或地位的任何建议时,就响起警报。”⑥当前以高师院校为基地的继续教育很难使在职教师获得更广泛的背景知识,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对教学的解释力,为使教师走进社区,弥补其实践经验的不足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观念:社区资源课程转换的中介

课程是知识的外在组织形态,知识构成了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哪些知识内容进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范围,存在着一个人为的选择与建构过程。其中,课程管理、设计与实施主体的价值取向起着导向作用,不同的主体或者对意识形态的内容情有独钟,或者对学习主体倍加关注,或者对知识体系更为偏爱,从而在知识体系、学习者与社会之间寻找支撑点。但上述主体必然把自身的视线投放在“知识域”上,以不同的知识观,影响着“教育性知识”的判断与选择。

基于对知识的关注程度,有人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知识观:本体论知识观与价值论知识观。⑦本体论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外于人的客观存在,人需要通过一种合理的形式才能得到它,教育所关心的是如何选择一种最有效途径让学生掌握知识,因而这种知识观侧重于对外在于人的知识体系的对象性认识。价值论知识观不是从知识本身出发,而是从知识在知识社会中的意义及知识在知识社会中与人的关系来考虑教育对知识的态度与立场,也就是从人的生活处境出发,侧重于知识对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使知识回归到“终极关怀”的目标。前一种知识观对现存知识本身进行思考与筛选,成为“知识体系”视角的代表;而后一种则针对知识与社会、与人的关系做出判断与构建,成为“社会或学习者”视角的代表。然而,在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中,纯粹从知识本身或者只考虑知识的个体与社会意义,从而把两者对立起来的代表性人物较少,大多是以价值论知识观为基础,对本体性知识进行分辨与选择。无论是早期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培根为代表的唯实主义的争论,还是近代以纽曼等人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派和以斯宾塞为代表的自然唯实主义派的分歧,以及当下的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各执己见,

都向我们昭示了关于知识的基本价值取向,即突出知识的社会价值或知识的个体价值,因而都属于价值论知识观范畴。斯宾塞在明确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时,呈现了自己对于知识性质的基本取向,对人所需要的知识范围进行梳理,划分出为直接保全自己、间接保全自己以及完成为人父母的职责等而教育的六类知识,⑧最终回到了知识的价值层面上。

作为指向性很强的教师继续教育,首先也要在知识观指导下选择合目的性知识。从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践来看,现行课程注重以国家审定教材为基准,教育内容限制在规定教材的知识体系上,学习者个人经验与社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没有即时投放到学习过程中,这样就会“出现成长过程与成长结果剥离,致使学习者现有生活失去本真的意义。”⑨由此,我国现行继续教育课程所蕴含的是社会导向的价值论知识观,即以社会发展为目标,在现有封闭的教育性知识体系中选择教学内容。在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天平上,面对被弱化的个人价值,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地叩问一个遥远而又崭新话题――“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从而以学习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确立以学习者为导向的价值论知识观。从国外教师继续教育实践来看,学习者个体的价值日益得到关注。日本的教师继续教育注重发挥社区资源的价值,通过实施船上进修与停泊地进修,丰富教师的社会经验,增强社会情感。其原因就在于以学习者个人发展为着力点,进而在教育内容上倾向于“一般教育”。在“一般教育”看来,课程作为组织化的知识,其知识未必仅仅归属为制度化的学问的关系,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体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⑩也就是说,知识表现为知识共同体的关系,它是专业知识与社会经验的集合,学习应该在构筑共同的学习领域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美国也在强化教师参与社区的力度与范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解决社区问题,为社区提供更全面、更快捷的服务。在美国,“越来越多的教师要求参加青年社团、行动组织及其他解决社会问题的协会。”[11]从课程产生与发展来看,课程越来越受到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控制,但意识形态不能回避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当前的社会问题,个人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学习背景,专业知识需要同当前的社会实践与个人的真切体验结合起来,发挥应有的效应。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发展重心必然以学习者为基点,从他主课程向自主课程转移,突破传统“教育域内知识”体系,向“域外”寻求学习资源,特别是关注社区资源内在价值。由于居住方式与社会分工的原因,在共同工作或生活过程中,社区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体系,形成社区的特色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本土知识”的区域化表现。“本土知识是指由于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它是帮助本土人民实现内在发展的一种独特而宝贵的‘资源’或‘文化资本’。”[12]国际社会也注意到了社区知识的内在价值。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内在发展”,以区别于传统上过分依赖于外在因素和力量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所力图强调的是“人民不能被发展,他们只能发展他们自己。”[13]社区文化知识与经验构成了社区传统的核心,承担着社区居民的教化作用。对于教师继续教育而言,不同工作与生活环境下的教师群体要积极参与本地社区的各种活动,寻找并体验其文化意蕴,触摸与了解他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感受,获得更多的背景知识与过程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驾驭教学的能力。正如库姆斯所言,“有能力的专业工作者不再被看作是多多少少机械地应用种种方法的技术员了。我们现在把他看作是利用他自身、他的知识和他手中的资源来解决他所负责的问题的有才智的人。”[14]

三、措施:社区资源课程开发的策略

社区资源课程开发是为了实现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寻找社区内一切能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的资源,使之成为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过程。由于社区资源的特色性,课程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在职教师的主体性,挖掘社区资源教育内容。

1.健全职能机构,制订规章制度。在我国,规范化的社区教育还处于初创阶段,主要存在于为数很少的大城市,通过设立专门的社区学院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中等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社区服务机构较为欠缺,致使这些地区难以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除了经济因素外,观念滞后是社区教育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因而,在建立专门的社区职能机构同时,首先要破除不良的教育观念,通过对社区教育资源梳理,加深社区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包括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在内的社区教育资源的接纳与认同。在观念转变的基础上,重建社区教育机构,在没有条件设立社区学院的情况下,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下设由当地管理人员、社区知名人士、高校专业人员以及本地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理事会,同社区建立广泛的联系,以社区问题与社区需要为出发点,整合当地社区教育资源。如北京市的社区学院除提供专门的学历教育外,还“接受街道办事处、民政局或者区域内单位委托,通过专业开发、课程开发、项目开发等多种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15]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各自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2.满足双重需求,实现目标有机整合。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提高智能品质,也需要提升情意品质,而教师情意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教师对生活实践的亲身体验。与特定的历史主题相联系,教师需要在整体上把握社会发展形势的背景下,深入了解社区发展的实际需求,增强社会情感,不断生成更强烈的责任意识。从其终极意义来看,了解社区的现实环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情意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除此之外,由于教师参与社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而教师走进社区还具有发展社区的功能,促进社区的问题解决。只有实现双重目的有机整合,才能使社区在传统上打破教育与社区的隔离现状,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与宽容的品质,使教师群体不断融入社区之中。同时,又有利于发挥反向投射效应,使教师群体逐渐消除回避现实的意识倾向,在走进社区,参与社区实践的过程中,重新审视本地的教育现实,增进教师对社区问题的认识能力,形成科学而合理的判断,发展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教育而努力的坚强意志,进而重塑教育价值观、教育本质观以及学生观。在目标整合的机制下,社区资源与教师群体就会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实现良性循环,不仅促进社区资源向教师群体流动,而且教师作为社区人力资源的一部分,会通过学校教育的功能改革,使学校贴近社区文化,带动社区全面发展,加速学习型社区的形成。

3.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实现内容有机整合。社区教育在于扩充教师社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对于整个

社区的认识能力,丰富教师社区情感,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因而,社区内的经济与人文环境都可能成为教育资源,主要包括社区的人口构成,涉及到人口数量、人口质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产业构成,包括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产业结构(农、业、商、建、运等);文化构成,包括社区成员的学历结构、社区文明程度与为文明发展的基础设施;思想意识,主要指社区群体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与自我成就感,等等。在社区资源的内容选择上,首先必须在观念上打破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文明观,使中小城市文明与大城市文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都能展现其内在价值,进而促进乡村文明与城市文化沟通与融合,消除两者之间文化与生存方式上的隔阂,增进了解。其次,考虑教师的欠缺与需要,选择社区教育资源。教师所欠缺的不一定是教师所需要的,而教师所需要的不一定是教师个人所渴望的。因而,要组织教师参与社区调查,在了解社区现实过程中发现社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社区群体对政府的态度与对于教育的价值取向,邻里关系,社区治安问题以及不同阶层社会心态,进而选择教师个人需要与感兴趣的问题。再次,以地方志为基础,进行筛选。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地方志是地方文化的载体,通过地方文化的学习有助于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增加向心力与群体凝聚力。如有人对阜阳地方文化做过系统研究与总结,概括了阜阳独有的老庄文化、名人文化(晏殊、欧阳修、周邦彦等)、村野文化、军旅文化以及酿酒文化,[16]进而有利于社区教育资源的课程开发。

4.拓展教师参与渠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教师继续教育目标达成,内容选择都需要教师的主动参与,教师个体或群体的参与度直接关系其在社区中获得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社区与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首先,由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统一组织。社区职能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社区调研活动最具有权威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际沟通,更快捷地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与社会问题。对于缺乏行政管理权限的情况下,这种组织方式更有效,获取的信息更真实。这种方式主要涉及社区全局性问题,以及其他途径很难获得的信息。其次,由各教学单位统一组织。学校组织的调研活动,是最经常的调研方式。它能够使社区与学校形成稳定的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学校在独立判断基础上,重塑价值导向,扩大服务职能。这种方式应着眼于学校整体改革的问题,学校功能的重新定位问题,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导向问题。再次,由教师自发组织。这是最直接的调研活动。这种调研活动建立在问题的相似性基础上,围绕核心问题分工合作,开展调研活动。这种方式可以是同学科组内或不同学科级间的经常性合作,也可以是基于共同问题的临时性合作。最后,以个人为主体进行调研,这是最有意义的活动。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独有的人格特征,不同的教育时空,因而,每一个教师都会产生不同于别人的教育教学问题。这种方式的针对性较强。教师可以围绕某个学生的背景进行调查,也可以围绕班级内突出的问题进行访谈。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教学的有效性。

注释:

①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外对外出版翻译公司,1985,7.

②“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组.社区终身学习理念与我国社区教育转型[J].教育研究,2002,(11).

③常永才.美国成教育的发展机制[J].比较教育研究,1999,(3).

④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0.

⑤[美]李.s.舒尔曼著.王幼真,刘捷编译.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3).

⑥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3.

⑦薛晓阳.知识社会的知识观[J].教育研究,2001,(10).

⑧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43.

⑨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8.

⑩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1.

[11][美]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6.

[1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30.

[13]The UNSECO Press,Domination or sharing?Endogenous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c1981,p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