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音乐赏析论文

音乐赏析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5 11:26:43

音乐赏析论文

音乐赏析论文例1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音乐赏析论文例2

一、引言

一幅幅刀光剑影的江湖画面,一段段恩恩怨怨的儿女情愁,一招招出神入化的盖世神功,一座座侠肝义胆的英雄塑像,武侠电影带给了我们这些神奇。武侠电影音乐是专门为武侠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武侠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艺术体裁。武侠电影音乐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使武侠电影观众把听觉形象与视觉想象结合起来,达到视听的统一和享受。我国武侠电影音乐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因此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我国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化,以其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赋予了我武侠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

二、当前我国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和功能

武侠电影音乐应服从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武侠影视作品特定的主题思想、内容情感或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表现需要,并与其有机结合,从而在内容情感上呈现出某种特定性。武侠电影音乐可以根据武侠作品表现的需要随时改变自己的结构形式,根据不同的情节、人物、环境,运用不同情绪的音乐去渲染和表现。武侠电影音乐往往可以运用分散穿插的结构方式,在特定的人物活动或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穿插点染,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此外,武侠电影音乐的艺术效果必须通过武侠电影艺术整体各构成元素的有机融合去实现,通过与画面、人物语言和音响的共融,去服务于武侠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刻画。

总的说来,武侠电影音乐可以为武侠电影营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以达到深化视觉效果的作用。武侠电影音乐在发挥渲染气氛的功能时,通过音乐这种听觉手段为影片部分或者整体地创造某种气氛,增强听觉感受,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气氛对于音乐和画面而言,既抽象又具体,而武侠电影音乐就是把这种难以捉摸的情感色彩,借助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出来,使武侠电影画面形象更加生动、感人。

三、近期主要优秀武侠电影音乐赏析

《黄飞鸿》系列电影可以说是我国武侠电影作品中电影音乐的成功运用的代表之一。在《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的歌曲或以此改变的旋律反复出现,将威武中华男儿的形象传颂四方。音乐作为声音主导动机的关键环节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影片主题思想方面走在前列,同时也是烘托氛围、创造节奏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从《卧虎藏龙》的获奖,到《英雄》的中西合璧,到《十面埋伏》的好评,再到《功夫》的不断创新,武侠电影音乐从单纯的民族乐器的突现已经发展到交响式的中西合璧新民族风情,在大众文化中得到广泛流行。

张艺谋的武侠作品《十面埋伏》从中国古乐中汲取了很多特殊音乐元素,是出色利用我国传统古典音乐的典型代表制作,其中最突出的是运用了奇崛而独具震撼力的琵琶曲,在影片中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强烈作用。《佳人曲》这段二胡和琵琶协奏曲在《十面埋伏》中被一再应用。片尾小妹死后也响起了金捕头悲伤的歌声。《佳人曲》中的佳人和小妹的形象是互相映衬的,南国秀丽,其佳人多杏目柳腰、清艳妩媚;北国苍莽,其仕女多雪肤冰姿、妆淡情深。此歌以“北方”二字领起,开笔就给所歌佳人,带来了一种与南方迥异的晶莹素洁的风貌。

作曲家谭盾充分地发挥了自己跨越中西、古今不羁的创作特长,在《卧虎藏龙》和《英雄》中使电影配乐发展到交响式的中西合璧新民族风情。谭盾的音乐把人生的困惑和无奈用典型的中国情结表达了出来,舒缓而优美的旋律反映了惆怅而悲伤的人生,让人感觉人即是江湖,人的爱情和人生也如江湖一样不可把握。在《卧虎藏龙》中,大部分音乐旋律单纯、朴素、统一,和声简单明了,配器清淡。《卧虎藏龙》选用了多种中国民族乐器进行补充,使整部影片的配乐统一而富有变化。《英雄》中的电影音乐也是一次视听的盛宴,是视听艺术的大胆实验。《英雄》从头至尾有一支主旋律萦绕在人心头,时而凄切、悲凉,时而雄浑、激越,时而像如泣如诉的马头琴讲述着“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传奇。影片中,作曲家谭盾发挥自己跨越中西、古今不羁的创作特长,让这些乐声彼此对话。影片一开始,出现了交响乐与鼓声相间的“序曲”,西洋交响乐宛转流露出二人转的曲调。而东方的鼓点却打出爵士、摇滚的节热“棋馆古琴”的一幕,使小提琴和中国古琴的乐声2000多年以来首次融合到一起。

周星驰的影片《功夫》在武侠电影音乐的运用中又创新了一步,近年来首次运用了不少时代的音乐,令人亲切,令人振奋,给人向上的激情。周星驰的《功夫》带来的这些怀旧音乐是扎根民族,扎根民众,扎根中华文化的,只有如此,电影音乐才会有生命力。在《功夫》中,激昂慷慨的音乐几乎贯穿整部影片,尤其是在精彩的打斗时,每每有振奋人心的民乐响起。影片中出色地插入了《闯将令》《小刀会组曲》。《闯将令》以高亢的唢呐引领,具有逼人的豪迈气势,非常适合在武侠片决斗时刻引用,这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粤语武侠电影中经常采用。《小刀会组曲》受到香港武侠导演普遍欢迎,它本是舞剧《小刀会》的配乐,但因其慷慨悲壮的基调和浓厚的民族色彩而成为民乐经典。此外,《四川将军令》《十面埋伏》《东海渔歌》以及《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都能够使人不禁油然而生一种男儿当自强的豪情。

四、总结

我国的武侠电影一向留意于细腻的表达手法;我国的民族音乐,纯净而深邃,文化底蕴深厚,在表达细腻感情时如玉一样温润婉转;抒发激情时,似山河般坚定壮阔。这独有的特色与我国的武侠电影正是相得益彰。总之,武侠电影音乐是武侠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是武侠电影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今后,在导演们和作曲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武侠电影音乐的表现手法必将日益丰富多彩,在武侠电影中发挥更加广泛和多方位的艺术功能。

参考文献

1.韩璐.论武侠电影的声音艺术创作[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

音乐赏析论文例3

一、音乐鉴赏中的理性探析

音乐艺术的理性认知与审美有利于深化观众在音乐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对作品进行分析,且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在对音乐作品从艺术文化角度进行鉴赏时,应就其音乐风格、音乐体裁等进行分析。面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其理性认知的内容也都不同,因此音乐鉴赏中的理性认知主要从两类音乐作品入手:

(一)针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声乐作品是由多种音乐创作元素融合的音乐艺术,其中音乐旋律及音乐歌词是其主要部分。在对该类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时,不能将歌词与旋律互相独立,应在两者结合的状态下,根据鉴赏者个人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形成一定的音乐艺术审美感受。

(二)针对器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在对器乐作品进行理性认知与审美鉴赏时需要同时考虑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当时的情感以及创作目的等,相对声乐作品的鉴赏显得更加复杂深刻,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围绕器乐作品的深入探析来开展,这对于欣赏者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个人的音乐思想情感要求都较高。

二、音乐鉴赏的审美探析

音乐作品的审美探析与一般的音乐评论不同,音乐评论更多考虑音乐理论逻辑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而音乐审美探析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因音乐情感上的感受。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必须考虑多个艺术要素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就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音乐艺术形式、情感等进行思考,就音乐欣赏过程中有关音乐作品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与深入理解,在自己的音乐感受中再建与创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内容;其次,在音乐感受基础上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的再建与创新,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评价予以再次反馈。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不是停留在对于某个音乐作品的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

三、如何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赏与正确的审美评价

(一)注重音乐艺术文化欣赏。对音乐艺术的鉴赏首先需要对基本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其次对丰富的音乐作品风格与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将音乐艺术融入于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艺术鉴赏。

(二)注重音乐作品背景文化的融入。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与鉴赏并不是单一的专注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作品本身必须包含有大量的音乐艺术文化背景,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音乐知识深度与广度。因此,音乐鉴赏过程中不能缺少对音乐背景文化的导入,对于丰富音乐鉴赏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品味至关重要。

(三)对多地区音乐文化元素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的了解。世界音乐艺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相当独立且富有地区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在各个民族地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音乐资源,应作为音乐理性探析与审美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音乐鉴赏的实际效用性。随着音乐与艺术文化的不断累积与深入,音乐艺术的审美与鉴赏应与现实素材相接轨,音乐鉴赏过程中应注意音乐资源与素材的拓展,除了关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也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鉴赏实践对实际音乐理性认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提高。

音乐赏析论文例4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音乐赏析论文例5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转贴于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音乐赏析论文例6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程;音乐赏析教学;策略

新课改以来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注重音乐赏析教学,这也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需要。新的形势,新的需求都要求我们小学音乐课程加强读学生进行音乐赏析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的小学音乐课程对于学生的音乐赏析教学还比较少,学生的赏析能力,审美素养还有待提高,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和需求下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内容,本文立足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强调音乐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开展音乐赏析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

小学生的基本定义是从进入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这个阶段,一般认识是从七岁到十二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自身的情感发展中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按照洛克的白板说,我们的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还处于空白阶段,我们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有重要的作用的,特别是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个阶段形成的审美能力会伴随学生一声,对于学生的品质、情感的培养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从小进行音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胎教的道理就在于此。

二、英语赏析教育对于小学生发展的实际意义

音乐赏析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的意义十分明显,其作用的范围也比较大,对于学生的性格、品质、生活态度等等都会有较大的影响。

(一)小学音乐赏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小学音乐赏析教育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是有明显的作用的,根据调查显示我们的小学生从小接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长达后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比较善良,对人比较和善,形成了自身的特有的人格魅力,同时对于与人相处也是有着较好的影响,长大后的交际关系比较好,与周围人相处融洽。这个阶段接受音乐赏析教育对于学生的赏析能力的提升也是由明显的作用的,提升个人的生活气质和生活品味。

(二)小学音乐赏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温和的性格

小学音乐赏析教育对学生的性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不断的音乐的熏陶中,感受到音乐中的人格魅力,和音乐中的艺术美感,这些对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都是比较有用的,学生的长远发展也会因此收益,学生的温和性格的形成对于自身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的长远发展都是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三)小学音乐赏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地生活态度

小学音乐赏析教育对于学生的生活态度也有积极地作用,学生从小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敢于面对困难,面对挫折,在今后的生活中容易成长为一个比较坚强,比较勇敢的人,这对于学生的发展使十分有利的,对于学生的个人品格的形成也是十分有利的。

三、在小学音乐课程开展音乐赏析教学的策略

经过上述对于小学阶段音乐赏析教育对学生的实际意义和这个阶段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需求的阐述,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开展音乐赏析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学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基于此笔者提出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育的策略。

(一)注重音乐赏析引导

赏析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比较模糊的,我们的音乐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赏析音乐中的感情,从简单的歌词、韵律出发,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多听音乐,特别是一些感情饱满,韵律轻快明确的音乐,让学生先产生对于音乐的感情,在此基础上对于学生进行一些专业的赏析知识的讲解,特别注意这个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需要进行特别深刻的理论知识讲解,只需要结合学生赏析音乐的实际需要就好了。在这种不断的训练下,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乐感。

(二)选择合适的音乐赏析教育方法

合适的音乐赏析方法是开展音乐赏析教育最主要的方式,我们的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音乐赏析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才会更有感觉,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在音乐赏析教育中笔者认为可以不局限于课堂中,带学生感受大自然中的音乐,感受纯真的音乐美,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帮助学生形成音乐美的体验。

(三)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赏析教育

音乐赏析教育不是每位学生都愿意接受的,我们的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音乐教学决不能像语文、数学一样给学生太多的负担,更多的是学生的细腻感受,在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开展音乐赏析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如果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加明显。

四、结语

音乐赏析教育对于学生的意义重大,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非常大的,我们的音乐教师是音乐赏析教育的主力,但是也需要我们的学校更加重视音乐赏析教育,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作者:刘丰 单位:亳州市谯城区黄营小学

【参考文献】

[1]苏丽.如何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05.

[2]柴森.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河北大学,2014.

音乐赏析论文例7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属于音乐教育和教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音乐教育理论的丰富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外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音乐教育的发展较早,对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较全面深入。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音乐欣赏教学的教材

20世纪初,音乐欣赏教学刚刚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兴起,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缺乏适用于学校学生的音乐唱片;二是教师缺乏音乐欣赏教学的经验。这个时期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批音乐欣赏教程和指导用书,如:“音乐欣赏课”(What we hear in music,Faulkner A.S.),“幼童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for little children,Klack),“音乐欣赏唱片教学法”(Music appreciation taught by means of phonograph,Kathryn E.S.),“课堂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in the school room,Jeedins),等等。这些著作或教材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阶段,加之唱片技术发展,前述音乐欣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1.2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法

20世纪中期国外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教学法和音乐教育体系,并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广泛实践和应用,至今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音乐欣赏的教学法的研究包含在音乐教学法体系中,其基本原则也指导和影响着音乐欣赏教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法是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和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这些音乐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呈现出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由这些教学法产生大量的理论教材和相关的课例研究,例如:“柯达伊教学法:从婴儿到成人的综合音乐教育”(The Kodaly method,Choksy,L,1974),“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orff-schulwerk music for children,Orff,C.& Keetman,G,1958),等等。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和反映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内在的音乐感觉,即内在的听觉和肌肉感;发展学生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大量地储存听觉和动决意向的能力。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最有效的音乐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教学中只能采用具有最高遗失价值的民间的和创作的乐曲;音乐应当成为学校的重要的课程;教材和教学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力和特点。这些教学原则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实践,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1.3音乐欣赏教学的课程标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的学校音乐教育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进行着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应有的地位、研制新的课程标准、设计新的教学体系、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编写新的教材等。

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于1974年制定(1986年修订再版)的《学校音乐方案:描述和标准》(The school music program:Description and standards)(MENC,1986)。这套标准几乎覆盖了学校音乐教育方案中除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外的所有方面。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小学阶段,听音乐时,用身体动作的反应或节奏乐器表现出对节奏的理解;听认一些常见的正规管弦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使用正确的术语来讨论作品的特征;用学生自己的词汇讨论音乐作品的质量;通过唱奏参与音乐;喜爱听各种类型的音乐;讨论并阐述对艺术作品的个人见解等。初中阶段,听认包括各种风格音乐曲目的作曲家和曲名;听音乐时集中较长的注意力;通过听觉,分析音乐演奏;使用恰当的音乐术语来分析音乐;分析、比较和对照各种风格与时期的音乐,并借助非语言媒介(例如视觉艺术、律动)等。[1]

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ion America Art),其重要内容是建立各学科课程的国家标准,作为衡量到2000年各学科内容和成就的质量标准。由此产生了新的音乐教育国家标准,即《艺术教育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MENC,1994)。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幼儿园至4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长度和难度适宜的音乐的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的音乐感知;在音乐听赏过程中,通过身体运动,对显著的音乐特征或特定的音乐发展变化作出反应;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运用学生的听赏技能,改善他们独自和集体音乐活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等。五年级至八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中等长度和难度的音乐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作品内容时间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等。[2]

总之,国外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历史较长,理论比较全面,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较成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努力探索和广大音乐教师多年的实践总结,已取得丰硕成果。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一类是以音乐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另一类是专题研究。

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很多,如:曹理与李朴民的《中学音乐教育》(1987),曹理与崔学荣的《音乐教学设计》(2002),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2003),金亚文主编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2003),张开军的《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2003),王安国等的《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与案例评析》(2003),郭声健的《音乐教育论》(2004),廖乃雄的《音乐教学法》(2005),吴锐淼编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2005),等等。其中,由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最具代表性,在该书的“音乐欣赏”一节中,全面、详细地阐述了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欣赏教学的任务和内容、欣赏教学的方法、欣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欣赏教学的课例分析。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面的专题研究主要以论文形式呈现在各种音乐和音乐教育期刊上,内容涉及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等方面,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从音乐欣赏的本质、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徐惠英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良好方式》,昌继光的《软化学科边缘,提高欣赏水平》,曹理的《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等等。在《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加深对音乐与文化、历史关系的理解,是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3]

第二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文章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如:钱建良的《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研究性学习》,尹新荣的《“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王加宁的《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等等。在《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学生倾听、倾听、在倾听的欣赏习惯。[4]

第三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心理学因素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从音乐欣赏的心理特征、心理因素、心理过程及学生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如:李庆如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与表现研究》,蒋笛的《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等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一文中,作者指出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与音乐欣赏过程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借鉴一些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的一般规律,能为音乐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音乐欣赏教学顺利进行。[5]

第四类,以音乐欣赏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结合新课标和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促进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张晓莉的《〈春江花月夜〉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曹理的《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红绸舞〉教学设计及评析》,罗义亮的《音乐欣赏课的意境设计》,等等。

总之,这些论文对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和研究,对实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对音乐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研究主要针对音乐欣赏教学某一方面的问题,全面系统研究比较缺乏,根据各个不同地区具体情况的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也比较缺乏,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尤其是新课标下的音乐欣赏教学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理论研究还有待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2,101.

[2]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2,131.

[3]曹理.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1,(1).

音乐赏析论文例8

        音乐赏析是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就是经过感悟、体验和再造想象,把听到的音响在脑中整合成音乐语言要素,从中感觉到活生生的形象,进而把握音乐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内容。音乐赏析无论对于赏析者还是对于音乐教育、对于社会的意义都是多方面的。它对于赏析者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有益于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形成创造性思维;对于音乐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支柱,是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手段;对于社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是实现音乐作品社会作用的必要条件,在造就社会所需的时代新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并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审美理想的形成。限于篇幅,本文重点阐述音乐赏析对于赏析者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音乐赏析的方法。

        一 音乐赏析对于赏析者的意义

        1.有益于陶冶情操

        优秀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力量,能够带给赏析者艺术造诣的升华,使其道德情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赏析者在审美的氛围中会不知不觉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启迪,产生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剔除思想意识中不健康、不正确的成分,逐渐变得高尚起来,进而形成较高的音乐文化修养及完美的人格。

        2.有益于提高审美能力

        优秀音乐作品是人类的艺术财富、人文精髓,能够使审美活动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引导赏析者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消除错误的审美观,从而使其受到教育和启迪。美的观念是同人们的道德观念紧密相连的,它反映着人们的世界观,所以赏析者进行音乐赏析时,实际上是在接受一种道德观、价值观,其影响极为深远。赏析者通过对音乐作品体裁、题材、形式、风格、内容思想性,作曲家创作意图,具体的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逐渐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音乐形象,领会作品中的人文情怀,汲取音乐艺术的精髓,养成审美鉴赏与辨别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3.有益于培育创造性思维

        由于音乐语言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求异性和不确定性,总是有意无意地留下了许多空白,因而音乐赏析需要艺术想象力,让赏析者去延伸拓展,去捉摸思考,否则便难以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世界,更不能从赏析中得其境界。音乐赏析不仅需要艺术想象力,而且也发展艺术想象力,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艺术再创造活动,而不是被动、消极的感知。音乐赏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创造的过程,其间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为了达到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深刻感受、体验和创造,要借助储存的知识和经验,也要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手段,这就使赏析者的智力得到开发,思维更加灵活和敏捷,从而培育创造性思维。

        二 音乐赏析的一般方法

        1.多听佳曲,感受其美

        “观千剑而后识器,听百曲方能知音。”要学会赏析音乐作品,首先必须多听,且要选择古今中外生命力强、感人肺腑的佳曲,感受其富有魅力的音调、恰到好处的表现手法、确切的表达内容与音乐语言、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等等。我认为,身为中国人,对我们的民族音乐、民间音乐要有深厚的感情和广泛的了解,所以更应该多听。多听民族音乐,会深刻感受到祖国壮丽山河的美,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另外,优秀音乐作品本身都是美的,可博闻广听,就是要扩大听的范围,主动接触不同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让脑海里既有中华民族各类音乐,又有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现代派、各时期民族乐派的印象。赏析之前可查阅相关的知识性资料作参考,对作品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结合音响带来的美感,便于更好地把握作品真挚的感情、严谨的结构和鲜明的主题。

        2.启动联想,捕捉形象

        音乐作品驰骋着丰富的想象,赏析时必须启动联想,捕捉音乐形象,才能充分体味音乐之美,感悟其情致和韵味。对于音乐形象,音乐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简言之,音乐形象就是因为音响的启发,使人在脑海中产生想象中的事物形态或生活图景。如赏析歌曲《橄榄树》的音乐,从六弦琴奏出的大段缠绵不断的分解和弦,到长笛奏出的主题旋律,其音调多是下行的,和弦也是沉郁而柔软的,音型却热情而带祈求,又因每一乐句的句尾拖着长音,更增加了哀而不伤的问句气氛,使人产生无限的伤感惆怅,同时伴有向往之情。这种音乐效果,使人联想到月夜下游吟歌手身背六弦琴、独自漫步弹唱的画面。如能进一步展开联想,就会想到台湾同胞由于多年来不能回到祖国怀抱,以至于“叶落求归根,梦境叹依稀”。人们听到此曲,便会激起浓重的乡愁,或由草原想到大陆,或由橄榄树想到和平,仿佛看到自己变成和平鸽,翱翔于烈烈长空,飞到和平之神的塑像前发出撕心裂肺的祈求,热盼回到祖国怀抱。可见,以丰富的联想捕捉到的音乐形象,可谓胜景无限。

        3.体验情感,挖掘内涵

        音乐作品不仅驰骋着丰富的想象,并且蕴涵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情感,这是音乐最显著的特点。音乐的内在特点就是抒发感情,音乐作品无不是为了抒情而存在的。换句话说,情感是音乐的生命、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所以在赏析音乐作品时,要以深刻的思想体验,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然后循着对音响的感知,用灵动的大脑去体悟作品的思想内容或题材范围,进而挖掘其情感内涵。

        对于有歌词的声乐曲,因语言本身的含义、节律、韵味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作品的思想内容,这对赏析者具有启示作用,要体验其感情内涵并非难事。但是对于没有歌词、纯器乐演奏的器乐曲,要挖掘其情感内涵相对困难一些。乐曲的标题有时是内容的集中体现,帮助我们了解乐曲的大致内容,同时也可从中揣摩其情感内涵。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在传统狂欢节中对各种动物进行描绘,它是由14首独立短小乐曲组成的管弦乐套曲,14个小标题使人们在听乐时,能够按照乐曲标题的提示,在思想内容的引导下受到作品情感的熏染,从而情不自禁地陶醉于作品中,或受到感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4.深入乐理,知人论世

        前文已经提到,赏析者进行音乐赏析时,实际上是在接受一种道德观、价值观。因为多数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感情及创作意图,总离不开作者的世界观,所以赏析者要深入乐理,从作者思想感情的实际出发,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探求作品的哲理性。如唐代古琴乐谱《碣石调幽兰》,有如下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终不见用,他在途中看到幽谷中沁人心脾的兰花,于是感慨道:“兰花是香花之王,如今却与野草丛生,正如‘贤德之士,怀才不遇,生不逢辰。’”于是弹奏了《幽兰》这首琴曲,它启发人们自觉抵御现实中的种种诱惑,不畏强权,勇敢地伸张正义、维护真理。

        对于那些无标题的音乐作品,应该怎样赏析呢?那就要“知人论世”。“知人”就是要了解作曲家各方面的情况,一是将其作为个体的人来看待,了解其创作才情、个性气质、艺术修养、审美志趣,甚至师承和流派;二是将其作为社会的人来看待,了解其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崇尚,乃至籍贯、家世和交友。“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如政治上的治乱、经济上的兴衰、社会生活面貌、文艺思潮、社会风气和风俗习惯等。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一部哲理性很深的音乐诗篇,其哲理性是贝多芬所有九部交响曲中较为杰出的一部。它反映出当时全人类共同遭遇的命运和人民要起来、要解放,社会要革新、要前进,急需寻找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理想。但因种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恶势力的无情阻挠,在此社会背景下,作者创作了这首作品,认为只有与恶势力做不屈的斗争,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结合贝多芬当时的个人遭遇,乐曲中有着抑郁的成分,更有希望、有斗争、有必胜的信念,充分揭示了作者感情深处隐藏很深的心声,却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共鸣,激励着我们以顽强的意志去争取斗争的胜利。对于大多数无标题音乐作品的赏析,因其寄寓着很深的哲理,只有善于“知人论世”,才能充分领悟乐曲的情致和韵味,从而不断提高音乐赏析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弗兰德?劳厄.开启音乐之门[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3]渡边護.音乐美的构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音乐赏析论文例9

当代高校教育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审美教育必不可缺。在综合类大学中,艺术公选课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而音乐鉴赏课在所有艺术类公选课中最受学生欢迎。

高校音乐鉴赏公选课开设对象为非音乐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音乐素养、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授课方法、课目设置多元化、加强课程改革对推动高校美育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现状分析

1.开设音乐鉴赏公选课符合当前高校培养综合素质大学生的教育要求。

伴随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即使高精尖人才也需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一专多能成为选择的标准。从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培养能够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才,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但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软硬实力兼备,既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又可通过良好的人文素养彰显个人魅力的综合性人才则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重点。因此,音乐鉴赏课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2.开设音乐鉴赏公选课符合当代大学生求知的基本需要。

学生渴望成才,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渴望自我展示的机会,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亦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提升,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素养有主观愿望。这种愿望从追求个性张扬,正向积淀成熟魅力而迈进,这一发展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再满足本专业学科知识的默默学习,而是希望通过广泛涉猎人文艺术、体育等学科培养自身多才多艺的综合能力。“高雅音乐”在社会发展中也正由少数人的纯粹的“艺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平台,成为人们证明自己个人修养的标尺之一;大学生愿意通过音乐鉴赏课提高自己的音乐艺术修养。

3.目前音乐鉴赏课内容的基本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开设的音乐鉴赏课大多以名作赏析为主体,古今中外名曲兼容并包。按历史时期、地域特点、风格流派划分单元,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各单元的名作赏析均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并贯穿相关音乐常识、人文知识,将知识点融入具体作品并延伸到课外审美实践中。

存在问题:通过与学生日常的沟通交流和专题问卷调查,结合实际教学效果发现虽然课程内容的设置将音乐的发展重要阶段、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典型作品基本包括,符合“主流”及“传统”;学生对有关曲目都有耳闻,也能够认同这些名曲的欣赏意义;但缺少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拉美音乐、潮流人物等,与时代贴近不够,内容设置呆板,缺少“时尚”及“雅趣”。虽然学生喜爱的未必是高雅音乐的代表,但它们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贴近情感容易引起共鸣的特点,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的理由,自然也就成为音乐美育教育不可回避的内容。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明显反映出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想要了解音乐知识,但传统的内容专业性太强,不容易理解,而学生自身又对流行音乐缺少甄别能力,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4.目前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基本方式及存在问题。

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为了上好音乐鉴赏课,任课教师都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多元化的视听展现,每一个专题都想办法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进行导入(如中国民歌赏析之前播放姜昆的相声《劳动号子》),力求课堂教学简洁直观。在赏析音乐作品过程中,浅音乐技法分析、重音乐人文交流,即尽可能地把每一首音乐作品作为散文、抒情诗赏析,使学生通过情感共鸣认识到音乐的美,实现心灵的升华。

存在问题:音乐作品本身虽然有其主题,有其表现的思想内涵,但它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抽象艺术。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指出:“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所以,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应该是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欣赏方法,从官能欣赏、情感欣赏到理性欣赏的不断升华,然后感受一首音乐作品对自我的心灵冲击与灵魂净化。据问卷调查统计(以西安在校大学生为例):在高中上过正规音乐课的学生不足10%,在初中上过正规音乐课的学生不足50%,大多数学生没有乐理知识基础、不识谱,听觉上没有音高概念等。因此教师仅凭借课堂讲授、知识点的灌输只能完成知识和方法的引导。实际的音乐鉴赏课堂不同于音乐会,不同于CD播放,一是课堂上只欣赏片段,二是学生以前未必听过,感官刺激不足、情感体验无法得到共鸣,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所以赏析课其实是无赏浅析。也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而降低知识标准,在课堂上随意播放一些不经甄选的流行音乐、影视音乐或通俗的音乐剧等,如此种种均与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音乐美育的初衷相去甚远。

二、对音乐鉴赏课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1.课程内容改进的设想。

首先,以往总是基于学生没有音乐基础等思想,对所有曲目的赏析过程都是浅尝辄止,学生不懂之处永远不懂。由于不懂之处太多教师讲授的部分也不易理解,最终收获甚微。其次,课程涉及曲目内容过多,仅一个学期就要学习古今中外各时期、各流派的代表曲目,内容庞杂,学生不易疏理。再次,为了吸引学生,引入过多逸闻趣事,影响学生对音乐本质的关注。故在以后的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设想做以下改进:第一,在音乐作品赏析之前深入浅出,以实例对照学习基础乐理知识。第二,曲目数量减缩,着重分析重点作品且分析透彻反复聆听,让学生在真正理解一首作品的基础上学会聆听音乐。第三,将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科学有机结合,并针对工科、理科、文科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方式改进的设想。

(1)加强课堂讨论环节。结合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赏析及讨论。讨论学习是一种习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是习惯就需要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也设置这样的环节,但由于学生不习惯讨论或对作品一无所知、言之无物而很少有人参与,没有气氛此环节形同虚设,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无法调动。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技巧调动学生积极性,如设置预听环节、让学生课前准备交流资料等以保证课堂讨论环节的顺利实施。

(2)搭建网络教学交流平台。一是教师与学生网络教学沟通,二是学生专项课目的心得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学习可以使学生纵向延伸既有知识,横向拓宽未知领域;同时,教师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解答,使学习更具实效性;再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一个人知识技能的提高更多地来自于同伴之间的获取,这一点教师望尘莫及。

(3)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在教学中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即由学生自己完成课堂讲授。有这样一节课:教师课前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这堂课效果非常好,老师的导语一结束立即就有学生要求上讲台,上台的学生大多精心准备了PPT。有一位女生介绍的是巴赫的《G弦咏叹调》,她是在电影《七宗罪》中听到的这首旋律,非常喜欢,随后查找乐曲出处再截好视频,粘贴乐曲相关资料,最后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很多学生口才很好、讲述条理清晰,能充分展示大学生的风采,不时赢得在座听讲同学的掌声及喝彩。这正体现出教与学互动的实效性,历来教学互长,教与学的角色互换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

三、对音乐鉴赏课的多元化课目设置的探讨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得出:音乐鉴赏课是以“学生所熟悉的”为媒介实施“教师所要讲授的”,最终使学生经历“深入了解自身所喜爱的”这样一个艺术实践过程。因此音乐鉴赏课应拓展延伸设置多元化的课目。可开设以音乐基础知识为主的“音乐入门”综合课,亦可开设针对学生兴趣的“欧美流行音乐”鉴赏课,还可开设时尚的“影视音乐赏析”课及崇尚传统的“戏曲音乐”鉴赏课、突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方音乐志”,也可将“中外名曲赏析”分成“中国音乐作品赏析”及“西方音乐鉴赏”两门课程,等等。

音乐的美好可以带给更多的人以欢乐。正如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所说:“和谐的乐调不仅对于人是一种很自然的工具,能说服人,使人愉快,而且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例如笛音就能把情感传给听众,使他们如醉如狂地欢欣鼓舞。”(《论崇高》)因此通过公共音乐鉴赏课程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的听觉;以杰出音乐作品中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内心情感的表述引发学生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最终达到普通高校产出“专业素质过硬”、“人文素质优异”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8.

音乐赏析论文例10

随着高中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再次如火如荼地展开。高中音乐鉴赏课的课改探索也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出现许多新气象,其中有一种教学现象引起了许多教师的争论,那就是——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对音乐作品的学习是用“理性”的分析来剖解作品、解释作品?还是尊重学生直接通过“聆听”用“感性”的方法去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这两种教学理念哪一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准确地体现高中音乐课的课程性质,能更好地完成高中音乐课课程培养目标?本文将围绕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不同的声音

观点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既然是音乐欣赏课(也包括鉴赏课),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少讲,学生应该尽量多听。①因为音乐本身具有模糊性和不可指向性的特点,它是一种非语义性的艺术。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过程中,教师多讲不仅徒劳,而且也更多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很容易导致以教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独到见解。如果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则可以着重从作品的历史文化、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等角度去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另外,持有此种观点的教师还从作曲家创作作品的角度去证明欣赏音乐作品应该“感性”而非“理性” 的道理。他们认为:很多著名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创作都源于内心一种强烈的情感驱使,并不是简单的音乐元素和作曲技法的堆砌。柴科夫斯基曾说:“写一部器乐曲……这纯粹是一种抒情的过程,是灵魂在音乐上的一种自白……”②肖邦在创作《玛祖卡》时曾说:“心中翻腾着的情感就像在风中熊熊燃烧的篝火一样炽热……”③这些都是内心直接的感性情感对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产生影响的真实写照。这同时也说明即使是作曲家,其音乐作品也是更多地在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而音乐元素和创作技法只是被看成能唤起演奏者和听众情感共鸣的方式而已。音乐作品的核心是“思想情感”,音乐元素只是外在的形式,所以欣赏教学更应该把握作品的“核心”,通过大量的、反复的“聆听”,注重“感性” 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强调音乐元素这种外在的形式来解析音乐作品,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以上这一观点体现了广大教师的实际教学感受。因为在平时的课堂上,如果教师洋洋洒洒地从旋律、节奏、力度、和声、曲式结构等元素去剖析音乐作品时,学生往往是很反感的。一来,是听不懂这中间的许多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二来,本该内心持有的那份产生联想的“感性美”也在这种“为什么?”的理性分析中变得荡然无存。学生的“审美”在这第一步就遭到了“扼杀”,于是便出现了“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情况。所以,广大教师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普通的音乐欣赏者而言,感性的情感体验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心理过程,如果只是注重音乐作品的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忽略情感的直接体验,那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完整而深刻的感受音乐之美。

观点二: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直接的感性情感体验只是欣赏音乐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初级阶段。原因是这种仅凭“感性”的体验往往只能局限于作品的喜怒哀乐的表面感受,而无法深入作品的内涵,更无法从“理性”的角度一步步地提高,逐步达到更高层次的专业欣赏水准。换言之,高中欣赏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美”,更要让学生分析、理解产生这些“美”的原因,掌握音乐作品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旋律、节奏、速度、曲式结构、音色变化、调性转换、配器等形式要素来达到“美”的表现的。

此观点符合了专业音乐学习的思维逻辑。结合音乐教师自身的欣赏经验来说,如果连“主题”都无法抓住,那如何去理解和体会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 “英雄”在苦难中战胜敌人的感人过程和从死亡边缘重新振作、从号角声中走向光明和胜利的高大形象呢?!再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奏鸣曲式结构中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的对比发展变化,不能把握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不同创作意图,那么对这部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迁、思想内涵等的感受或许就无法达到十分深刻的地步。

综上所述,以上两派观点似乎各说各有理,那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做才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继续深入探究。

首先要探究一下产生以上两个观点的理论依据。

二、两种观点的理论依据

要探讨某种教学方式是否合理,就不得不思考该种教学方式是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得到发展。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音乐课的课程性质是通过鉴赏音乐作品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能够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课标》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鉴赏教学“感性情感体验”和“理性领会音乐元素作用”两种要求确实都是存在的。所以,持以上两种不同观点的教师似乎都可以在《课标》中找到自己教学行为的理论支撑。但通过仔细甄别“强调情感体验”、“领会元素的作用”可以看出:虽然《课标》都提到了“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两方面要求,然而从宏观的培养目标来看《课标》,首先强调的是“通过学习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而并非是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从活动建议来看,《课标》也明确指出:“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重心应该是直接的“感性”情感体验,而非“理性”的元素和技法的解析。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否定“理性”分析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为了说明音乐鉴赏课“感性”和“理性”的正确关系,我们有必要弄清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感性”和“理性”各自起到的作用。

三、“感性”、“理性”在欣赏中的作用

当一个欣赏者开始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来自作品的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刺激欣赏者的听觉器官让欣赏者产生情感共鸣和联想,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音乐中的情感产生联系,并将自己投射到作品中。在这种共鸣想象联系的过程中,欣赏者便自然而然地享受着来自音乐作品的“美”。事实上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的认识就是如此的直接。比如,欣赏者感受到民歌《小白菜》的悲伤情怀时,是先想到其旋律的下行还是直接产生了这种悲伤情感?答案肯定是后者。也就是说欣赏者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是内心联觉的直接感应,而不是技法、元素、结构的逻辑推理。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在《走进音乐世界》的讲座中也指出:“即使是专业音乐人士也不可能‘听懂’每一部音乐作品。”这也充分说明是否理解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表现技法等要素对感悟乐曲内涵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无法用音乐元素分析计算推导得出的。“内心联觉、直接感受”才是体会音乐美的最好方法。这种“感性”的音乐欣赏有助于学生完整地感受音乐的“美”,体验作品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那么在鉴赏过程中 “理性” 分析有什么好处呢?答案是:“理性”解释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理解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在感受美的基础上懂得“产生美”的原因,领会“表现美”的技法。这种“理性”经验的不断积累,为部分学生希望向音乐专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因为无论是从事演奏、演唱、创作甚至理论研究的音乐人才都不可能仅通过“聆听、体验”音乐作品就能完成学习的,而是要通过大量的生理技能和理论技法的学习训练才能完成的,而对音乐作品的“理性”解析正是理论技法学习的一部分。从这一点来看,“理性”对于学生能够在音乐专业向纵深发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感性”与“理性”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其实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并不能简单地采用“非此即彼”的观念。但是这两种不同教学理念的受众面应该是有所区别的。“感性”倾向于“业余、兴趣、享受美”的学习目标。“理性”则倾向于“专业、系统、知识技能训练”的学习目标。两者相比,无论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努力程度等方面后者均远高于前者。虽然不能否定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欣赏水平的提升作用,但现行教材突出的“经典 + 典型”的设置思路造就了内容的“广、繁、难”特点,使得音乐课在学生音乐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无法具体展开“理性”的专业学习,只适合“感性 ”的业余学习。而且《课标》也明确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注重的是培养音乐爱好者,通过音乐培育心智积极健康的公民,而非音乐专业人才。所以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重心还是应该落在“感性”的听赏方面;“理性”的分析应该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而非主要手段。当下我们一说到音乐鉴赏课就立刻想到要用曲式、旋律、节奏、力度、和声、音色、配器、调式调性等元素给学生展开教学的这一观点和做法值得反思。

四、再论“以音乐为本”的音乐课教学原则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师会坚持认为:音乐鉴赏要从“理性”的音乐元素分析入手?原因有二:其一,文章前面所提到《课标》中要求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标准之一“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其二,专家学者针对高中音乐课指出“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不错,“以音乐为本”的确有强调通过音乐元素进行教学的理念,但那是针对中小学歌唱教学、演奏教学的普适性要求,即使是高中歌唱模块、演奏模块也可以通过音乐元素进行适当的分析、解释、引导。因为此时所演唱(或演奏)的音乐作品所涉及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往往是很基础性的,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但是鉴赏教学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往往是多样的(有交响乐、协奏曲、钢琴曲、琵琶曲、歌剧、古曲……)、经典的、宏大的,甚至是艰深的。这些作品所涉及的音乐理论知识、创作技法、演奏、演唱技巧等跟演唱一首简单、朴实的歌曲,演奏一首小曲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决不能同日而语,也绝非是非专业教学所能胜任的。但遗憾的是就有那么多的教师以为抓住了以上两个理由,便不顾学生的具体学情,坚持认为:如果音乐课离开了音乐元素就不能称之为“音乐课”了。更有甚者指出:如果音乐课不从音乐元素的角度去讲解,只强调“感性”、“聆听”、“体验”的教法,那么任何一位教师都能上音乐课,就不需要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来授课了。但本人却不这么认为。首先,虽然本文的观点提出了高中音乐鉴赏课应该“感性”重于“理性”的观点。但并不否定“理性”学习在学生向专业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教学不仅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同时也应该为有能力和兴趣在音乐专业上想进一步发展的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这是《课标》中明确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其次,高中音乐课的授课形式丰富多样,谁会否定教师的演唱、演奏、舞蹈等作为常规教学手段在音乐课中的作用呢?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来自学生的任何提问都有可能出现,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是不可能胜任音乐教学任务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次,高中音乐鉴赏课“以音乐为本”教学指导原则的本意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把重心放在对音乐作品“音响”的聆听上,而非“文字解说”的这一层面而言的。并不是说“以音乐为本”就一定要用音乐元素来解释任何一部音乐作品。说实话,就当下全国普通高中生的音乐基础和高考体制(音乐是非考试科目)而言,音乐课如果过分强调从音乐元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入手进行作品欣赏,那么音乐课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会更加严重。

五、结 论

高中音乐鉴赏课应该“感性”重于“理性”,要立足于音乐文化和审美教育相结合,尽量简化知识与技能的认知框架,将“理性”的分析作为一种非主流的辅助手段,尽可能突出“感性聆听”,体验作品完整的美感,加强对作品精神内涵的感悟,努力为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努力。

注 释:

①《应该如何处理音乐欣赏教学中聆听与讲解的关系》,《中国音乐教育》2013年第3期“国培在线”。

音乐赏析论文例11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域、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音乐,民族文化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音乐教育中,传播和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

一、民族音乐赏析的特点分析

(一)文化性

对民族音乐的赏析,要求欣赏者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知识,要求其对民族的历史传承、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了解。民族音乐产生于民族的特殊的土壤中,其产生和发展都受到当地的语言、宗教、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潮等的影响,民族音乐作品来源于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民族音乐作品的赏析中,欣赏着应知晓当地的社会风貌和日常生活面貌。同时,文化具有平等性,不同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在民族交往中不断发展的历史。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对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对民族文化进行相应的了解,在音乐学习中体会民族文化的互补性和差异性。

(二)地方性

民族音乐因为产生的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特色。我国根据地域的划分,将民族音乐分为音乐文化组:如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中亚绿洲、中南丘陵等等。在民族音乐中,不同民族的音乐有着自己独特之处:有奔放悠长的内蒙古民歌,有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有悠扬悦耳的江南丝竹,也有激昂高亢的信天游。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中,应体会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

(三)艺术性

民族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学生在学习时要充分挖掘民族音乐的美,对民族音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赏析。首先应对民族音乐的基本的曲调进行赏析,掌握音乐的基本主题,在此基础上,将诗词分析的方法移入音乐的赏析中,创设必要的情境,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民族音乐赏析课程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赏析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在高校音乐课程的设置上,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不够。在教学中以现代音乐为重点,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也仅涉及对民族音乐形式上的分析,并没有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的内涵,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缺乏思想深度。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民族音乐因为其自身的地方性,导致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时,不能与之进行情感的交流,不能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的匮乏,对民族音乐进行赏析时往往会束手无策。

(三)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民族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而民族音乐的地域差异性和范围的广泛性,对音乐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音乐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同时必须对地理、历史、风俗学等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对民族音乐进行比较深入的赏析。

三、高校民族音乐赏析的对策分析

(一)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民族音乐的赏析中,必须对民族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深入挖掘,对影响民族音乐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了解音乐作品的象征意义,才能知晓民族音乐中所饱含的深厚的感情。艺术来源于生活,民族音乐产生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只有在文化层面上深刻理解了作品的内涵,才能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伟大魅力。因此,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要加大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民族优秀的文化,同时,可将中西音乐文化进行对比学习,培养多元文化的音乐学习方法。

(二)加强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

音乐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应重视对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的学习,对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应重点把握,同时应结合现代音乐的基础知识和音乐理论对作品进行技术层面分析。

(三)对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进行分析

民族音乐赏析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点,要求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必须对作品的地方性和民族性进行准确的把握。民族音乐为民间音乐,它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特色。同时,民族特色是民族音乐赏析中的重要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中,要让他们明白民族音乐的精髓和核心,学会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

四、结束语

民族音乐赏析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在民族音乐的赏析课程中,存在着赏析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没能真正挖掘民族音乐的内涵,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师资力量薄弱,这些都影响着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赏析具有文化性、地方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在高校的赏析课程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同时,在欣赏民族音乐中,对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