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测控导论论文

测控导论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7 16:48:48

测控导论论文

测控导论论文例1

引言

毕业设计工作是人才培养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本科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个知识深化和升华的关键教学过程,也是对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效果、学习成果和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1]。本文基于地方本科邵阳学院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测控专业的培养模式及学校与地方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探索新的毕业设计模式力求符合人才培养规律、适合当前社会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逐步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促进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下面主要是多年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实践体会。

1测控专业毕业设计特点

测控专业是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唯一的本科专业,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传感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测控技术领域也同样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最初的纯机械结构、机电结合、机光电结合等简单结构逐步发展为集传感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现代光学、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复杂工程系统,其工程应用也从检测数据采集、结合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逐步转变为信号发生、信号采集、信号传输、信号调理以及自动控制过程为一体的复杂测控系统[1-8]。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加上网络通信技术、算法软件技术、工业新材料的微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测量与控制技术、仪器仪表技术也有转向微型、网络型、虚拟型和智能型的发展趋势,从而使仪器科学和其他多学科技术相交叉、相融合的属性日趋明显。邵阳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从事信息检测、处理、控制及仪器仪表分析、设计、运行、维护、管理、教育工作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针对培养目标,测控专业课程设置力求从知识技术、素质能力等方面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强化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构建了“课外研学”和“工程实践”两类“3+1”实践教学体系。课外研学分为社会实践、技能考核、科研训练加创业实践;工程实践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工程设计加工程师执业技能训练(如图2所示),两类实践训练形式上互为补充,内容上互相渗透。

2对邵阳学院测控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探索与成效

2.1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开题

从2013届到2017届测控毕业的学生来看,每届学生的选题工作从前一年的11月开始,尽量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进行命题,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生也可以利用优势,在教师的指引下把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在选题方面,选题程序采用“指导教师出课题--教研室审题--学生、教师双向选择--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院里审核”的程序。四年的实践中,共征集论文题目大于学生选题人数的25%,保证学生一人一题,为学生选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这些课题结合了教学、科研、生产实际的需要,切实做到了与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开题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年底完成,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资料、设计技术方案、完成开题报告。前期要求每一位准毕业生必须进行开题报告答辩,由答辩小组成员集体评议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保证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

2.2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或者设计期间已经和企业或者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用人单位要求准毕业生到公司去一边在公司岗前培训、做工程项目的同时完成毕业设计,对学生而言也是十分乐意的事,她(他)们可以工作拿到薪水,同时又能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甚至有些公司还会在工作经费、仪器设备、项目场地和技术力量上给予相应的支持政策。已签约的学生对公司而言,是公司未来的员工,是公司的新鲜血液,从政策、人力、财力上进行支持,是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企业的育人社会责任感,对企业和学生而言是双赢。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一般采用双方共同指导,模式主要以公司企业为主导、学校教师为辅助。通常设计题目由企业提供,学校和企业协商确定,校内教师一般负责设计过程管理,审核设计的进度和各阶段完成情况;学生设计的具体内容一般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指导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协调毕业生与现场人员、相关公司之间的关系。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既可以增加校内教师了解公司企业的机会,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又可以提高教师的解决实际复杂工程的能力,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近四年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和校外公司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准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发展趋势。

2.3落实三个阶段的检查

毕业设计工作学校一般有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工作,相应地各院系、教研室配合学校检查,先行进行自查。前期:重点检查设计任务书是否按时发给学生,任务书的填写是否符合学校规范、任务书中的技术指标是否合理,开题工作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是否进行了开题报告的答辩,是否有记录,开题报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是否属实。中期:重点检查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情况,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是否拖后,学生的中英文翻译完成情况,文献综述、设计的方案、图纸等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解决。后期:重点检查毕业设计的答辩情况、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包括附件材料的签字,设计指标是否完成,设计内容合理性,格式的规范性,考评答辩相关材料审查。近四年测控专业的实践表明,及时检查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早发现、早解决,有效地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4严把考评答辩和成绩关

近四届工作相比,每一年的考核工作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有改善,基本上是执行资格审查、评阅、最终成果审查的环节前重点加了现场考评,对每一届测控方向的学生凡是单片机、PLC及仿真类课题必须要有仿真结果或实物装置,理论研究类课题必须要有理论推导过程及应用介绍,此环节的增加对提高学生设计(论文)成果质量起到了显著作用。多样化设计必须参加各项审查。学生交出的论文不出现自己以及指导教师的名字,然后交给不同的教师进行评阅,这种“准盲型”供评阅人完成评阅。评阅人与指导教师必须不同,穿插评阅不同组学生的成果,并有充足的评阅时间,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学生的成果水平,对学生的成果给出客观的评价。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资格审查内容包括:(1)任务书(双面打印),(2)开题报告,(3)毕业设计日志,(4)论文报告,(5)论文(必须是完整论文1本,论文内含有比较完整的原理图),(6)仿真或实物,(7)中英文翻译,(8)进度考核表(要求指导教师签字),(9)评阅表(要求指导教师写好评阅意见),(10)其他与设计有关的资料。答辩程序和成绩评定。测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组织实施。参加答辩的学生分为两类:(1)考评和论文评阅通过指导老师推荐评优及本人申请评阅的学生;(2)从考评和论文评审通过,并且合格的但未被推优的学生中自己抽签产生。抽签办法为:答辩前30分钟抽签,随机从各指导老师所带学生中,抽出30%的学生进行答辩。未被抽中的同学,成绩在良好与及格之间视现场考评和论文评阅进行成绩评定。推选优秀学生毕业设计(比例为10%)和不合格者(比例为至少10%)参加院级答辩。在答辩整个过程中,应详细做好答辩原始记录(专用记录本),专业答辩领导小组指定专人(秘书)负责记录,答辩时,至少要保证有5位答辩教师在现场。成绩评定,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现场考评),第二阶段(论文评审),第三阶段(答辩)。连续通过三个阶段考核者,近两年新增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知网,全部通过者方能获得及格(含及格)以上成绩等级(目前成绩综合评定实行五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答辩期间,由学校督导组对各答辩小组现场答辩情况进行巡视和现场点评与指导。学生设计的最后成绩由三部分构成:指导老师初评成绩、评阅老师成绩、答辩成绩,比例是3:3:4。答辩意见不一致或者对成绩评定结论有异议者,交由院答辩小组及院答辩委员会研究决定。

3结束语

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本科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指出了地方院校测控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等进行过程监控。毕业设计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实现产学研结合,提升测控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旭哲,陈建云,明德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86-88.

[2]李雅峰,郗涛,张宏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创新性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81-183.

[3]牛金星,申杰,李恒灿.关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248

[4]冯飞飞.提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10).180-181,183

[5]冯梅琳,何学文,罗小燕,等.基于CDIO理念的测控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180-184

[6]宋爱国,吴涓,崔建伟.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与创新教育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1-43

测控导论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1-0042-06

一、前言

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评价中心中一种重要的测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人才测评活动。根据其设计原理,让被评价者在看似松散的讨论中通过人际互动产生各种行为反应,评委根据各个被评价者的表现进行评价,但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出现部分被评价者表现极少甚至沉默的现象。孙健敏等曾指出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价取决于被评价者暴露的外在行为数量,暴露的外在行为很少时,评委难以进行客观评价。根据心理测量学原理,被评价者行为暴露较少往往是因为刺激方向不当或刺激力度不够,那么从控制角度给予有针对性的刺激情景引发被评价者产生反应则是本研究的根本目的。

以往研究中,有提出讨论题目的设计遵循给予被评价者足够的表现空间(孙健敏,等),也有提出小组成员人数为双数(6~8人)最合适(彭平根)。但仅从题目设计或小组人数上控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难以对讨论过程本身进行控制。Lievens F(1998)曾在“提高评价中心结构效度的措施和建议”中提出,从测评方法环节运用一些能积极唤起与测评维度相关行为的角色扮演者,对角色扮演者进行培训,使其行为标准化,可降低活动的变异。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的一种重要方法,Lievens F对于提高评价中心效度的设想同样适用于无领导小组讨论。Lievens F提出在测评实施环节运用“角色扮演者”的建议为本研究提出控制式无领导小组讨论(以下简称CLGD)的设想和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CLGD即在讨论实施过程中引入控制者,通过有效控制诱发小组出现更多观测点。对被评价者而言,控制者是与其具有同等角色的小组成员之一;对评委而言,控制者是诱发被评价者出现观测点,以便评委客观准确评价的助手,评委无需对其进行评分。CLGD的一般做法为提前对控制者进行培训,控制者与被评价者一同参与整场小组讨论,根据小组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把握控制点进行控制,如轮流发言阶段干扰顺/逆时针发言顺序,自由讨论阶段反对讨论中出现的投票决议、提出背离主题的相反意见、拖延小组讨论进程等,通过刺激小组讨论氛围,提高被评价者的参与度,促进其积极表现,出现观测点,从而提高评委评分的有效性。基于这一设想,笔者通过实验研究验证CLGD的有效性。

二、研究方法

(一)实验假设

基于CLGD的设计原理,提出以下假设:CLGD评分信度和效度好于无控制式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以下简称NCLGD)评分信度和效度;CLGD通过影响小组讨论氛围诱发被试暴露更多观测点。

(二)方法

1 参与者

被试:重庆大学本科生27名,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被试间相互陌生。

评委:重庆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4人,实验前参与两次系统培训和两次预备实验,评价经验丰富。

控制者:重庆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1人,实验前参与两次系统培训和一次预备实验,熟悉控制原理,掌握基本控制行为,包括轮流发言阶段干扰发言顺序,自由讨论阶段反对投票决议、提出背离主题的相反意见、拖延小组讨论进程、支持少数人意见、提议表现极少的组员发言等。

2 实验材料

测评要素:实验中被试为在校大学生,以考察个人综合素质为目的,非基于胜任素质的测评,无需进行工作分析,参考已有研究中经检验信效度较高的测评要素(关培兰、吴志明、骆方、张利岩、田效勋等研究),实验中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测评要素确定为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性和自信心共六项。

讨论题目:以测评目的和测评要素为出发点,选取无领导小组讨论常用的多选排序型题目,题A主题为“荒岛求生”,题B主题为“求职应聘”。

座位编码牌:根据无领导小组讨论设计原理及实践经验,为强调小组成员间的平等角色,实验中被试的座位编码以“水果”和“植物”代替常见的数字,克服可能出现的数字顺序效应。实验中测评要素、讨论题目及座位编码牌设计的有效性均通过预备实验进行验证。

评分表:采用十分制计分法,对每项测评要素进行独立评价,评分表包括各测评要素的评价标准、被试个人表现情况及小组整体氛围评价等。

自评问卷:用于了解被试的参与情况,被试自评讨论中各个要素的表现及小组整体氛围等。

他评问卷:采用360度评价方法让熟悉被试的辅导员、班长、团支书、寝室室长或其他同学等对其在六项测评要素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此为效标。

3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27名被试分为4组,每组被试均参与控制式和无控制式两场小组讨论,两场讨论的题目不一样。为控制额外变量,采用拉丁方ABBA四组设计,平衡因题目或引入控制者顺序差异对实验的影响;在匹配分组上,以16PF人格测验结果为依据,减小被试组间差异,保持组内差异。另外,以更换两场讨论座位编码和座位顺序的方式淡化评委的印象效应;每组被试两场讨论间隔时间统一组织休息和填写问卷,干扰被试对前一场讨论的思考,同时减少被试间相互熟悉了解的机会,保持陌生情景。

4 实验程序

之一,实验前培训:实验前对控制者和评委进行系统培训,控制者的培训内容包括CLGD的设计原理、一般做法、讨论中每一阶段可能出现的控制点和对应的控制技巧以及每组被试的个性特征;评委的培训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评分表的使用及常见的评分误差等。

之二,16PF个性测验:实验前被试分散填写16PF人格测验量表,根据其个性特征匹配分组。

之三,实验场地布置:准备讨论室和休息室两个场地,讨论场地为圆桌布置,被试和评委分别位于圆桌的两端,提前摆放好座位编码牌、题目及评分表等。

之四,实施过程:每组被试参与讨论的程序遵循以下五个步骤:(1)入场前在休息室统一告知本次活动是一项关于素质测评的活动,希望大家珍惜机会,积极投入,根据大家在讨论中的表现和16PF人格测验结果,为每人提供一份测评报告,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自我;(2)进入讨论室随机选择座位,主持人宣读指导语进入讨论;(3)讨论结束后,集中休息,期间安排

问卷填写;(4)第二场讨论入场后要求重新随机选择座位,主持人宣读指导语进入讨论;(5)第二场讨论结束后回到休息室,统一填写自评问卷,之后可离开。其中,上一组被试的休息与下一组被试的第一场讨论同时进行,每两组交替完成两场讨论和问卷填写。

三、结果

(一)评分者一致性信度检验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价方式为多个评委对多个被试同时进行评价,常用评分者一致性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W)作为信度衡量指标。评委对所有被试评分结果的一致性系数见表1。在NCLGD中,六项测评要素的评分者一致性系数较低,但均达到显著水平(p

(二)效度检验

以往研究中,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效度检验多采用效标关联效度,如同时效度(彭平根、张利岩)或预测效度(骆方)。本实验中采用360度评价方法收集效标,他评之前要求各位评价者对被试的了解程度进行4级评分(非常了解-4,比较了解-3,不太了解-2,基本不了解-1),以对被试非常了解的他评结果为效标。

以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两场讨论评分结果与他评结果之间的差异。从表2可见,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信心四项要素上,M1显著大于M2,即NCLGD的评分结果与他评结果的差值显著大于CLGD的评分结果与他评结果的差值;语言表达能力和主动性两个要素上,M1大于M2,但差异不显著。可见,CLGD针对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自信心四项要素的控制作用更加有效。相比之下,对语言表达能力和主动性的控制作用较弱。

(三)小组氛围与CLGD的关系

CLGD中控制者通过营造小组讨论氛围,促使被试积极参与讨论,充分暴露自我。检验CLGD中评分更接近他评结果的这部分被试对小组氛围评价是否存在差异可探讨控制者作用发挥情况。实验中,小组氛围的评价指标为小组的激烈程度和冲突性。

从表3可知,小组氛围的激烈程度上,六项要素上CLGD评分更接近他评结果的被试对小组氛围激烈程度的选择倾向均不一样,六项要素上认为CLGD氛围更激烈的被试人数均多于认为NCLGD更激烈或两场讨论氛围无差异的被试人数。经过卡方检验,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主动性三项要素上,三种不同选择倾向的被试人数存在显著差异。小组氛围的冲突性上,六项要素CLGD评分结果更接近他评结果的被试中认为CLGD氛围更具冲突性的人数均占到绝大多数(76.9%~67.5%),少部分被试(12.5%~23.1%)认为两场讨论冲突性无差异,没有被试认为NCLGD氛围更具冲突性。经卡方检验,除主动性外的其余要素上,被试对小组氛围更具冲突性的评价倾向具有显著差异。

四、讨论

(一)CLGD与NCLGD评分者一致性信度比较

已有文献中,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信度研究多采用评分者一致性系数衡量。评分者一致性系数仅仅反映评委内部的一致性程度,评委的评价依赖于被试在小组中的即时表现,极有可能出现某一被试在讨论中表现极少或暴露的行为极少,评委的评分者一致性系数却较高的现象。实验中组织协调能力等六项要素上,CLGD中评分者一致性系数好于NCLGD中评分者一致性系数。访谈发现当部分被试暴露的行为极少时,评委难以评分并不代表评委都倾向于评低分,特别是出现某一被试在第一场讨论中表现较为突出,第二场讨论中表现较差时,评委倾向于参照其上一轮的表现进行评价。部分被试表现极少没有暴露出观测点时,评委对被试行为与评价标准的匹配过程带有主观性和不稳定性,导致评分者一致性系数下降。总体看,只有当被试暴露出足够多的观测点时,评委的评价才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CLGD中由于控制者的控制作用,诱发被试暴露更多观测点,评委的评分更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

(二)CLGD与NCLGD的评分效度比较

CLGD的控制作用对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自信心四项素质的刺激更加明显。评委对该四项素质的评分更多依赖于被试在自由讨论阶段的表现,当控制者故意拖延讨论进程、提出相反意见、赞成少数人意见、制造人际矛盾时,被试“被迫”表现出引导进程、提醒团队目标、协调冲突、重新澄清问题等行为,这些行为正是评委评价的观测点。NCLGD中,仅凭讨论题目或被试总人数等手段的刺激,难以确保被试一定能够表现出以上行为。被试在两场讨论中暴露的观测点不同,评委的评分结果也存在差异。

语言表达能力和主动性两个素质的观测点在轮流发言阶段开始出现,被试发言的顺序可作为衡量主动性的一个指标,发言的质量(如清晰流畅、简洁、有条理、有重点等)可考察语言表达能力。CLGD中控制者在轮流发言阶段的控制点仅有一个,即当被试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发言时,提议“谁准备好谁就可以先发言”并主动打破顺序促使被试发言以激发其主动性的暴露。而实验中“水果”或“植物”设计的座位编码已淡化了数字编码对被试发言顺序的无形引导,在此阶段,小组更容易自行出现“谁准备好谁发言”的情形,此时控制者无作为即可,无需采取任何控制手段。自由讨论阶段,被试积极发言次数是主动性的另一观测点,CLGD中控制者的控制手段体现在提议或鼓励发言较少的被试进行发言,由于控制者的提议次数始终有限,即使被试接受提议都只能算被动发言,对其主动性暴露的控制作用较弱,可以解释主动性这一要素上两场讨论的评分无显著差异。自由讨论阶段被试即使发言较少,其在轮流发言阶段不超过三分钟的发言也可基本暴露其语言表达水平,可见CLGD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控制作用较其他素质较弱,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在两场讨论中的评分无明显差异。

(三)小组讨论氛围与CLGD的关系

彭平根在无领导小组讨论应用于中高级管理人才选拔的研究中,提出评定过程中评委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持久热烈的讨论场面,这样才利于评分。何琪认为被试的脱颖而出与整个小组的氛围、小组成员水平等因素息息相关,即小组氛围影响小组成员水平的发挥。小组讨论氛围的激烈程度指整个小组讨论的激烈程度;冲突性指小组出现争议或冲突的程度。

研究发现,小组氛围的激烈程度与被试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主动性观测点的表现具有一定关系。CLGD中控制者在小组出现“投票决议”、“少数被试(≤2人)主导进程”、“提早达成一致”等关键特征出现时进行拖延讨论进程的控制,由于加快进程的讨论遭到干扰,被试被迫继续讨论以澄清问题或通过其他方式说服控制者。相对NCLGD而言,拖延进程后的继续讨论会使小组氛围更加激烈,当被试积极分析澄清问题或运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时,观测点被激发,可以较好地观测其组

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主动性的表现。小组氛围的冲突性与被试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自信心的观测点的表现具有一定关系。CLGD中控制者制造冲突性的控制方式包括:提出背离主题或背离某被试观点的相反意见、支持少数人意见、赞同争议双方其中一方的观点、打破小组原有的和谐氛围、拖延讨论进程等。当小组中意见分歧较大、难以统一,出现争议或冲突时,被试更易表现且需要其表现出引导、提醒、协调、澄清、分析、总结、坚持或妥协个人意见等反应,这些反应恰好是评价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自信心的重要观测点,当然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通过被试的各种发言都可观测。

(四)关于CLGD的适用条件

根据CLGD的设计原理,无领导小组讨论过程中之所以要进行控制,在于诱发被试暴露更多观测点。实验发现,当小组内出现以下关键特征或可控点时,如轮流发言阶段出现顺/逆时针顺序发言、被试极少发言((≤3次)、个别被试有见解的观点被抛弃、投票决议现象、少部分被试(≤2人)主导讨论进程、有提早达成一致现象、小组氛围过于和谐或沉闷等等,控制者有必要采取控制手段,如干扰发言顺序、鼓励或提议发言、反对投票决议、阻碍或拖延讨论进程、打破极端讨论氛围等。

针对被试提前掌握应对技巧在讨论中进行伪装,如常用的分配任务、投票决议等,可通过控制者进行控制和干扰,如“我认为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不应一进入讨论就被指定为某些角色”、“投票决议以牺牲少数人意见为代价的方式并不可取”等,可迫使被试放弃这些通过提前培训得来的技巧,暴露其真实水平。可见,CLGD能够一定程度上识别被试的伪装,提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并非每一场CLGD引入的控制者都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也并非控制者对每一个被试的表现都会起到显著的刺激作用。当被试在讨论中本身具有极高的投入度,能够发挥出自我的真实水平,暴露出足够多的观测点时,控制者完全可以无作为,不进行任何控制,任由被试自由发挥。实验中,每项素质上均有部分被试在两场讨论中的评分结果一致。虽然CLGD仅针对观测点不足的小组或被试才具有显著作用,但实践操作中,由于事前无法确定小组一定能够或一定不能暴露出足够多的观测点,因此,实践操作中建议每场讨论均可采用CLGD,控制者根据小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进行控制及如何控制等。

(五)关于CLGD对控制者的要求

CLGD以诱发被试暴露观测点为目的,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其关键点在于引入控制者,对控制者必须有一定要求。实验中发现控制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包括熟悉人才测评原理及CLGD的设计原理,熟悉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一般做法,掌握讨论各个阶段的控制点或控制技巧。控制者之所以进行提前培训,除了其角色关键外,还因为有一些基本的控制技巧可提前掌握,即只要小组出现此类特征,控制者可立马进行控制,如轮流讨论阶段打破发言的顺/逆时针顺序,自由讨论阶段提议发言较少的被试表现自己的观点、反对投票决议、赞成少数人观点等等。二是个性素质上,控制者的个性宜偏温和、不张扬、不好表现,同时要求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因为讨论过程中,控制者除应用基本的控制技巧外,更需要在遵循测评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控制。有条件情况下,可让控制者提前了解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测评要素、讨论题目和被试情况。总之,控制者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把握好控制尺度,进行有效控制。

五、结论

通过CLGD的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性、自信心六项素质上,CLGD的评分者一致性信度好于NCLGD的评分者一致性信度。

其二,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四项素质上,CLGD的评分效度好于NCLGD的评分效度;语言表达能力和主动性两项素质上,两场讨论的评价结果无明显差异。

其三,CLGD通过影响小组氛围诱发被试暴露更多观测点。小组的激烈程度与被试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主动性的表现具有一定关系;小组的冲突性与被试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自信心的表现具有一定关系。

参考文献:

[1]孙健敏,彭文彬,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设计程序与原则[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1):35-40。

[2]彭平根,丁彪,苏永华,LGD在选拔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

方面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2(5):576-579,

[3]LIEVENs F,Factors which improve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assessment centers:A review[J],haternaltional Journal of

Seleetion and Assessment,1998,6(3):141-152。

[4]关培兰,苏永华,“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在人员招聘中的应

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32-35。

[5]昊志明,张厚粲,评价中心的构想效度和结构模型[J],心

理科学,2001,33(4):372-378。

[6]骆方,孟庆茂,不同类型的测评维度对评价中心结构效度

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6):1437-1439。

[7]张利岩,郑艳芳,高歌,无领导小组讨论在护士长选拔中

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10):869-871。

[8]田效勋,车宏生,行为面试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预测效度

测控导论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105-03

Experimental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Measu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 based on Methodology of System Engineering//Jiang Yan, Zhao Lihong, Yuan Fengwei, Zhu Huiling, Wang Yulin

Abstract Analysis the problem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study the basic content of 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based on methodology of system engineering, discusses the basic ideas of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measu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 positively explore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field of measu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

Key words 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measu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lab construction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easu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China 421001

1 引言

在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出现之前,人们以经典自然科学为基础的机械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机械世界观和方法论把系统看做互不联系的各个部分相加的总和,把系统的运动看做各个孤立运动过程的总和。我国现行的工程教育体系主要还是以机械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即通过把工程教育的内容分解为一门门孤立的课程和实验,然后通过简单的相加,以期达到工程教育的目的。这使得专业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专业实验仅局限于某门理论课程,学生缺乏系统工程实践,得不到项目需求分析、元器件选型、系统建模、综合调试的系统训练,也缺乏对实验思路、实验设计、实验技能、观察与分析等能力的全面训练。在教育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教育思想已经完成从机械的方法论向系统的方法论的转变。

2 系统工程与方法论

系统工程学是技术科学领域里推动系统科学发展的一门新的边缘性学科,它把系统数学理论和行为理论适当地结合起来,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效的整体,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论是指人们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成套工具,系统工程方法论以系统为对象,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应用现代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从而达到系统的最优化。

系统工程方法论为人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的原则,即整体性、关联性、有序性、开放性、发展性、模型化和优化等原则。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于1969年提出的霍尔三维结构(图1),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描述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一般性,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霍尔三维结构也称为霍尔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其中,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它从方针和计划阶段提出最初方案起,直到系统退役或被淘汰为止;逻辑维是指时间维的每一个阶段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知识维是需要运用的各专业和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3 基于系统工程教育方法论建设测控专业实验

体系

一个典型的测控系统包含信号的获取、放大、传输、处理、应用和控制等过程。测控专业教育作为工程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应遵循工程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系统的工程教育方法论认为工程教育内容必须以工程系统为对象,因此将测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实验放到某个具体的、典型的测控对象中进行,而不是分割教学与实验。通过多门课程实验一个典型测控对象或系统,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和课程之间、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掌握和理解单门课程知识的同时,掌握系统工程的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主导工程。据此,可以把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三维结构进行相应演变,得到测控专业实验教学的霍尔三维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时间维是指具体的实验进度,在其指导下制定具体的逻辑维,逻辑维包含实验步骤和实验内容,而知识维则描述了本实验项目对多个不同课程知识点的综合。

按照系统方法论,提出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验体系进行建设的思路。

1)建立面向一年级学生的基础原理实验部分,也就是认知实验。以测控电路实验箱和虚拟仪器实验为对象,结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相对应的仪器与电路,了解各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对测控系统中涉及的典型知识点有真实的认识。

2)建立面向二年级学生的验证性、研究性实验部分。以模块化工业对象结合工业标准传感器为对象,让学生了解各单个知识点在实际工业环境中的典型应用方法,将传感器、工程测试、信号与系统、虚拟仪器、测控电路等课程的教学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学会数据采集、信号分析与处理等方法。

3)建立面向三、四年级学生的创新性实验部分。学生可以对现有实验对象、实验手段提出新的设计思路,自己重新设计或改装实验对象。各知识点在这个创新实验过程中,被逐步理解、贯通、融合,使学生达到真正掌握现代测控技术的设计和应用能力。该实验部分也可以作为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项目构思,进行系统设计,并利用各种条件构建软硬件系统,然后对系统进行调试、分析和处理,以达到项目目标。

按照上面的思路,将测控专业实验室划分为专题实验室与综合实验室两部分建设。专题实验室侧重于某些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验,主要分为电子类实验室、检测类实验室、控制类实验室。综合实验室以虚拟仪器、嵌入式系统、现代测控系统为平台集成构建,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系统都是集测量和控制为一体的,用传感器采集进来的信息指导特定环境下系统的控制方案,做到自主智能控制是当前系统控制的内在要求。对于每一种专题实验室与综合实验室,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别对应不同层次的具体教学内容,基本架构如图3所示。

4 结语

南华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作为一个目前只培养了4届毕业生的新专业,正在积极探索实验室建设的新理论和新途径。目前,基于系统的工程教育方法理论已经建立了电工类、检测类、控制类等3个专题实验室和一个自主创新实验室。自主创新实验室配备有深圳市德普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级教育机器人、机器人传感器,以及常用电子设备、元器件和工具,面向测控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开放,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器件制作成品,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参与校内外机械设计大赛、电子制作大赛提供平台。

从整个工程教育的角度系统地思考测控专业实验室建设问题,运用系统的工程教育方法论构建测控专业实验室体系,改变目前测控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才能使测控专业的教育与现有的工业发展需求相匹配,才能使学生达到测控专业所要求的培养目标,这也是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育改革的一项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深圳市德普施科技有限公司.测控专业创新实验室体系普通高等院校测控专业创新实验室体系整体解决方案[M].深圳,2006.

[2]深圳市德普施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M].深圳,2008.

测控导论论文例4

 

地籍管理县土地管理的基础,核心是土地权属管理。地籍测量是实现地籍管理的基础工作,它为地籍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目的是为土地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地籍测量具有动态性即地籍测量获得更新要随着土地变更登记的进行及时更新,及时反出土地依法变更的现状;地籍测量精度指标要求高即保证土地权属管理需要的精度为前提,在检查评定其成果质量时,把相邻精度作为重要指标;地籍测量的法律性即在土地登记条例中单列地籍测量条目,这就赋予了地籍测量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并承担后果的法律责任。以费县城镇地籍测量为例

⑴测区概况:临沂市费县位于山东东南部,地跨东经117°36 '~118°18',北纬35°01'~35°33',现辖费城镇等14个镇和勺药山等4个乡,总面积为1894.48平方千米,总人口为92.08人。地势南北高、中低,呈西北、东南倾斜。科技论文,地籍测量。境内浚河、温凉河、祊河、沭河4大河流纵贯,交通便利,兖石铁路,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贯通全县,国道、省道、县乡公路连接个乡镇村。

⑵特点:1、为保证费县建成区成果资料的精度并与临沂市坐标系统统一决定选用中央经线为118°30'00。科技论文,地籍测量。科技论文,地籍测量。临沂市C级GPS控制网资料有中央经线为117°00'00和118°30'00两套成果由于费县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00'00两侧,利用C级GPS控制点的坐标分别按中央经线为117°00'00、118°30'00、118°00'00的成果计算每公里实际边长投影至参考椭球面上的变形值进行比较分析 (范围3.9~12.7mm)选用中央经线118°30'00时,费县建成区变形值最小。科技论文,地籍测量。

2、D、E级GPS控制测量

2.1 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科技论文,地籍测量。布设D级GPS控制网16点,平均边长10Km。E级GPS控制网24点,根据各个镇具体情况平均边长0.2~5Km。相邻GPS控制点最小距离应大于平均距离的1/3,最大距离应小于平均距离的3倍

2.2 一级控制测量

一级控制测量在C级 D级、E级GPS控制点下加密,在建成区及建制镇布设103点,编号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排,点号前冠以罗马数字“Ⅰ” 。一级控制点平均距离300~500m,建成区平均边长300m,建制镇平均边长500m.

2.3 控制点的外业观测

使用Topcon hiper GD双颇GPS接收机或Trimbie 4600 LS单颇GPS接收机,按快速静态定位模式观测。天线高两次量测,较差不得超过3mm,取中数使用,天线高记录不得划改。

基线解算即平差使用GPS接收机随机软件、武汉测绘科技大学PowerADJ软件。

3、高程控制测量

3.1 建成区布设四等水准路线约100Km,四等水准联测部分位于平地的D、E级GPS控制点和一级控制点。

3.2各建制镇位置分散且处于丘陵地区,不便于水准联测,各镇控制点高程利用了三等水准的C级GPS控制点和就近的国家水准点单独布设四等水准。四等水准以国家二、三等水准点和联测了三等水准的C级GPS控制点为起算点。

3.3 外业观测使用DS3型以上等级水准仪和区格式水准标尺。水准仪、水准标尺按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中5.2.2的检测项目检验,并进行记录和整理,检验合格的仪器的标尺方能投入使用。

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测站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距离直读,每一测段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平差计算采用水准网严密平查程序计算。未联测四等水准的D、E级GPS点及一级控制点的高程,利用GPS点的大地高进行高程拟合求定。

4、图根控制测量在一级及其以上等级控制点的基础上,以附合导线、支导线、极坐标法进行布测,开阔地区采用GPS—RTK方法施测。图根点的编号以街道为单位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排,点号前冠以英文字母“P”。图根点的高程使用全站仪观测一测回的方法进行,使用近似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

5、 碎部测量

5.1 碎部测量采用全解析法进行,即使用MAPSUV数字绘图软件,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内业使用微机进行编辑

5.2 地籍要素采集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级控制点、居民地、工矿建(构)筑物、交通、管线、水系、地貌、植被等。

5.3地籍要素野外数据的采集,在各级控制点上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交会法或内外分点等方法测定。科技论文,地籍测量。当控制点不能满足需要时,发展支导线作为测站,总长不超过200m。

6、绘制地籍图

测控导论论文例5

 

地籍管理县土地管理的基础,核心是土地权属管理。地籍测量是实现地籍管理的基础工作,它为地籍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目的是为土地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地籍测量具有动态性即地籍测量获得更新要随着土地变更登记的进行及时更新,及时反出土地依法变更的现状;地籍测量精度指标要求高即保证土地权属管理需要的精度为前提,在检查评定其成果质量时,把相邻精度作为重要指标;地籍测量的法律性即在土地登记条例中单列地籍测量条目,这就赋予了地籍测量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并承担后果的法律责任。以费县城镇地籍测量为例

⑴测区概况:临沂市费县位于山东东南部,地跨东经117°36 '~118°18',北纬35°01'~35°33',现辖费城镇等14个镇和勺药山等4个乡,总面积为1894.48平方千米,总人口为92.08人。地势南北高、中低,呈西北、东南倾斜。科技论文,地籍测量。境内浚河、温凉河、祊河、沭河4大河流纵贯,交通便利,兖石铁路,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贯通全县,国道、省道、县乡公路连接个乡镇村。

⑵特点:1、为保证费县建成区成果资料的精度并与临沂市坐标系统统一决定选用中央经线为118°30'00。科技论文,地籍测量。科技论文,地籍测量。临沂市C级GPS控制网资料有中央经线为117°00'00和118°30'00两套成果由于费县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00'00两侧,利用C级GPS控制点的坐标分别按中央经线为117°00'00、118°30'00、118°00'00的成果计算每公里实际边长投影至参考椭球面上的变形值进行比较分析 (范围3.9~12.7mm)选用中央经线118°30'00时,费县建成区变形值最小。科技论文,地籍测量。

2、D、E级GPS控制测量

2.1 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科技论文,地籍测量。布设D级GPS控制网16点,平均边长10Km。E级GPS控制网24点,根据各个镇具体情况平均边长0.2~5Km。相邻GPS控制点最小距离应大于平均距离的1/3,最大距离应小于平均距离的3倍

2.2 一级控制测量

一级控制测量在C级 D级、E级GPS控制点下加密,在建成区及建制镇布设103点,编号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排,点号前冠以罗马数字“Ⅰ” 。一级控制点平均距离300~500m,建成区平均边长300m,建制镇平均边长500m.

2.3 控制点的外业观测

使用Topcon hiper GD双颇GPS接收机或Trimbie 4600 LS单颇GPS接收机,按快速静态定位模式观测。天线高两次量测,较差不得超过3mm,取中数使用,天线高记录不得划改。

基线解算即平差使用GPS接收机随机软件、武汉测绘科技大学PowerADJ软件。

3、高程控制测量

3.1 建成区布设四等水准路线约100Km,四等水准联测部分位于平地的D、E级GPS控制点和一级控制点。

3.2各建制镇位置分散且处于丘陵地区,不便于水准联测,各镇控制点高程利用了三等水准的C级GPS控制点和就近的国家水准点单独布设四等水准。四等水准以国家二、三等水准点和联测了三等水准的C级GPS控制点为起算点。

3.3 外业观测使用DS3型以上等级水准仪和区格式水准标尺。水准仪、水准标尺按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中5.2.2的检测项目检验,并进行记录和整理,检验合格的仪器的标尺方能投入使用。

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测站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距离直读,每一测段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平差计算采用水准网严密平查程序计算。未联测四等水准的D、E级GPS点及一级控制点的高程,利用GPS点的大地高进行高程拟合求定。

4、图根控制测量在一级及其以上等级控制点的基础上,以附合导线、支导线、极坐标法进行布测,开阔地区采用GPS—RTK方法施测。图根点的编号以街道为单位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排,点号前冠以英文字母“P”。图根点的高程使用全站仪观测一测回的方法进行,使用近似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

5、 碎部测量

5.1 碎部测量采用全解析法进行,即使用MAPSUV数字绘图软件,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内业使用微机进行编辑

5.2 地籍要素采集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级控制点、居民地、工矿建(构)筑物、交通、管线、水系、地貌、植被等。

5.3地籍要素野外数据的采集,在各级控制点上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交会法或内外分点等方法测定。科技论文,地籍测量。当控制点不能满足需要时,发展支导线作为测站,总长不超过200m。

6、绘制地籍图

测控导论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1-0171-02

1概述

桥梁施工控制是以现代控制论为理论基础,为满足现代桥梁建设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关于误差分析和预测的具体方法,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已提出了诸如Kalman滤波法、最小二乘法、灰色系统控制法、无应力状态法等各种理论,由于桥梁的结构型式、施工特点及具体施工内容的不同,其施工控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纵观近几年桥梁施工控制的理论研究,其方法大体可分为纠偏终点控制法、预测控制法、自适应控制法、最大宽容法等。以下简要探讨一下施工控制的理论方法与工作流程。

2问题及解决方法

2.1施工控制的理论方法

桥梁施工控制的实质就是使施工按照预定的理想状态顺利推进。但实际上不论是理论分析得到的理想状态,还是实际施工都存在误差,因此施工控制的核心任务就是对各种误差进行分析、识别、调整,从而对结构未来状态作出预测。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通常采用悬臂浇筑这种典型的自架设施工方法。由于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已成结构(悬臂节段)状态是无法在事后进行调整的,因此,在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悬臂施工中一般采用预测控制法和自适应控制法进行控制。与斜拉桥不同,连续梁桥在梁段浇筑完成以后出现的误差,除非启用备用孔道张拉预备预应力钢束外,基本上没有调整的余地,而只能针对已有误差在下一未浇筑梁段的立模标高上做出必要的调整。所以,要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最根本的就是对立模标高做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即主要依靠预测控制。无论施工过程如何,总是要以最终桥梁成型状态作为目标状态,以此来控制各施工块件的预拱值。施工控制的理论方法有以下几种:

2.1.1实时跟踪纠偏法实时跟踪纠偏法也称事后调整控制法,即在施工过程中,对产生主梁线形偏差的因素跟踪控制,随时纠偏最终达到理想线形,这种方法仅适用于那些结构内力与线形能够调整的情况。跟踪调整根据具体情况又分为两种:(1)在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阶段完成后,当发现结构状态与设计不符时即可通过调整斜拉索力来调整结构状态,然后继续施工直到施工完成。显然,这种方法工作量大并且索力调整本身也很罗嗦,调整效果不一定很好;(2)在桥梁结构形成后,检查结构状态,如果与设计不符,则可对斜拉索力进行一次性调整。这种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其实施较困难,因为对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内力状态不清楚,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且最终线形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2.1.2预测控制法预测控制法是指在全面考虑影响桥梁结构状态的各种因素和施工所要达到的目标后,对结构的每一施工阶段(节段)形成前后进行预测,使施工沿着预定的状态进行,其常用的控制理论有卡尔曼滤波法、灰色系统理论控制法等。由于预测状态与实际状态免不了有误差存在,某种误差对施工目标的影响则在后续施工状态的预测予以考虑,以此循环,直到施工完成和获得与设计相符合的结构状态。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桥梁,而对于那些已成结构且状态具有不可调整性的桥梁施工控制必须采用此法。如悬臂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其已成节段的状态(内力、标高)是无法调整的,只能对施工的节段预测状态进行改变。

2.1.3自适应控制法鉴于连续梁桥已完成节段的不可控性以及施工中对线形误差的纠正措施有限,控制误差的发生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采用自适应控制法对其进行控制也是很有效的。自适应控制法的基本思路是当结构的实测状态与模型计算结果不符时,则必须对结构参数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得到的模型参数代回到计算模型中,重新进行合理状态分析,以便确定新的成桥理想状态和施工理想状态,又进入到新的一轮循环中,直到参数误差消除或施工完成。在对设计参数进行识别时,桥梁结构自适应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就是要选择一种最优辨识和控制方法,不仅使最终成桥状态最优地趋近于理想控制目标,而且通过辨识求得误差调整后的设计参数值,即通过控制目标的偏差,根据参数估计准则反算出设计参数的误差。常用的参数估计准则有最小二乘准则、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灰色理论预测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等,其中最小二乘法简单易懂,计算方便,计算精度也能满足工程要求,在工程中应用最多。自适应控制法一般适用于被控对象参数未知,或者由于环境条件影响,参数发生较大变化的系统。而对于那些被控对象参数已知定常或变化较小甚至可以忽略的系统,一般采用常规反馈控制、模型匹配控制或最优控制的方法,便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对于采用悬臂法施工的大跨度连续梁桥而言,已浇筑完成的节段的不可控性及施工中对线形误差纠正措施有限,控制误差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采用自适应控制法对其进行控制是比较有效的。

2.2连续梁桥施工监控工作流程

施工监控是一个预告―施工―监测―计算―纠偏―预告的循环过程。控制的目的是既要保证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施工质量,又要保证桥梁结构的成桥线型与内力符合设计要求。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事先建立完善的能使监控工作正常开展的监控组织体系。监控组织体系见。监控组织体系以监控领导小组为核心,监控领导小组由业主,设计、监理、监控等单位的代表组成。监控工作以监控领导小组所签发的监控指令为依据,监控测试方和施工方(包括施工单位的测量组)均按照监控指令执行,在各自的工作中不得擅自更改指令内容。监控过程中,及时地把施工信息或测试结果反馈给监控领导小组,尤其是施工中或测试中的异常情况。施工控制是多方协调、共同努力的结果。纵观整个桥梁施工过程,这种组织体系是必要的、有效的、可行的。

测控导论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全站仪测量精度较高、功能多, 在作业方式上改变了传统测量的一些特点, 所以在井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井下测量工作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受到井下采场巷道的布设限制,可以利用全站仪精度高、功能齐全的特点,将井下采场平面控制网布设成支导线形式。下面以南方NTS-372RC型全站仪为例,来讨论利用全站仪支导线测量布测井下采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及允许连续支点的个数。

1水平角观测值误差来源

首先通过误差传播理论来分析水平角观测值误差来源及大小,水平角观测时其误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仪器误差mi

仪器误差对水平角观测影响主要来源有:①视准轴误差(即望远镜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及横轴倾斜误差(横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的误差),可以采用盘左和盘右两个盘位观测水平角,并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的方法,可基本消除上述两项误差;②水平度盘刻划误差(即度盘刻划不均匀的误差),可以选用变换个测回水平度盘位置,从而用度盘的不同部位进行测角,以减小其误差测影响;③水平度盘偏心差(即水平读盘旋转中心与度盘刻划中心不一致对度盘读数的影响)和照准部偏心差(即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刻划中心不重合对水平度盘读数的影响),此两项可以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一测回平均值的方法来消除;④竖轴倾斜误差(照准部水准管轴与仪器竖轴不垂直的误差)。其中不能用观测方法消除的仪器误差主要是竖轴倾斜误差,只能通过校正尽量减少残存误差。南方NTS-372RC型全站仪管水准器分划值为 20"/2mm,当忽略仪器置平精度时, 由仪器结构产生的测角误差不超过1.5", 故取mi = ±1.5"

(2)、仪器对中误差mc

仪器对中误差是指仪器经过对中后,仪器竖轴没有与过测站点中心的铅垂线严密重合的误差。它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如图1所示,设O为测站标志中心,O'为仪器中心,β为无对中误差时的角度(即正确的角度),β'为有对中误差时的角度(即实测的角度),顾及度盘注记为顺时针方向,测站点的偏心距为e(即OO'),DA、DB为目标A、B至测站点的距离,则观测角值β'和正确角值β之间的关系式为,因ε1、ε2很小,故,

图1仪器对中误差

因此,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为

当θ=90°,β'=180°时,Δβ最大,即

设DA=DB=D,ε1=ε2=ε,则

(1)

在井下测量中, 常采用垂球点下对中, 其测站点的偏心率e一般在±2mm 以内, 若以导线边长D=80m,根据公式(1)计算,则仪器对中误差对测角的影响为mc=±5.2"。由公式(1)可知,Δβ大小与偏心距e大小、e的偏离方向及测量距离D大小有关。当D一定时,e越长,Δβ越大;当e一定时,D越长,Δβ越小。e的大小不变而只改变方向时,e与D正交时Δβ最大,因此,在观测接近180°的水平角或边长过短时,应特别注意仪器的对中,尽可能减小仪器对中误差。

(3)、目标偏心误差mt

目标偏心误差是指照准点上所立的照准物(井下一般为线绳或棱镜)不垂直或没有立在点位中心而使观测方向偏离点位中心的误差。如图2所示O为测站点,A、B分别为目标点标志实际中心,A'、B'为观测时照准的目标中心,e1、e2分别为目标A、B的偏心误差,β为实际的角度,β'为观测角度,DA、DB为目标A、B至测站点的距离,δ1、δ2分别为A、B目标偏心对水平观测方向值的影响。则观测角值β'和正确角值β之间的关系式为

而,

图2目标偏心误差

因δ1、δ2很小,故由上式可以看出,此种误差的影响与仪器对中误差的影响大致相同,目标偏心距越大,距离越短,对观测方向值的影响愈大。因此可取目标偏心误差对测角的影响为mt=±5.2"。

(4)、照准误差ms

在角度观测中,影响照准精度的主要因素有望远镜的放大率,人眼的分辨率,目标的形状、颜色、亮度等。一般认为望远镜的放大率和人眼的分辨率是影响照准精度的主要因素。研究证明,人眼的最小视角一般为60",当望远镜放大倍率为ν时,人眼的鉴别能力可提高ν倍。故照准误差可按下式计算:

(5)、读数误差mr

测量数值在全站仪液晶屏上显示, 当照准目标后可自动重复显示, 但多次显示的数值差一般不超过1", 故全站仪的读数误差可取mr=±1"。

(6)、外界条件的影响mv

由于井下工作环境较差,外界条件主要是温度变化对视准轴的影响最大, 经测试温度变化1℃ 时对角度测量的影响范围在0.27"-0.85"之间, 故取mv=±0.5"。

根据误差传播理论知, 半测回方向中误差mι为

2全站仪支导线平面控制网末端点点位中误差

下面介绍一下求的支导线控制网末端点点位中误差的基本原理。如图3所示,设导线起点为第1点,终点为第( n + 1)点,共需推算n个点的坐标,在推算中,设各点角度观测值为βi,各边观测值为Si,各边方位角为αi,各点坐标为xi、yi,则支导线控制网末端点坐标为:

图3支导线控制网点位分布示意图

如不考虑起始点坐标xi、yi的误差影响,微分上式可得:

(2)

式中yn+1-yi、xn+1-xi分别为第i点至末端点在y和x方向的坐标增量。下面将(2)式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测距误差对导线点x和y坐标的影响,后半部分为测角误差对导线点x和y坐标的影响。因此,测角误差对坐标的影响为:

(3)

将(3)式转化为中误差关系式,且令,显然Di是第i点至末端点的距离,则(3)可变化为

下面就红外测距的情况讨论dSi的影响,设μ为每米的偶然误差,λ为每边的系统误差,则dSi=λ+μ·Si,于是有:

同理:

上两式中(xn+1-x1)、(yn+1-y1)分别为导线终点与起点的坐标增量,令L为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根据误差传播理论有测距误差对坐标的影响为:

(4)

现在先讨论的影响,因为:

可得:

所以

同理可得:

将上式代入(4)式可得:

综上所述,支导线控制网端点相对于起点的中误差关系为:

因控制网布置为支导线,且导线边长近似相等,则有L=nS

故:

南方NTS-372RC型全站仪测距精度为±(2mm+2×10-6·D),设在支导线平面控制网中导线平均边长为80m, 代入上式有:

(5)

《黑色冶金矿山井巷施工测量规范》中规定,井下全站仪导线控制网根据其施测精度不同可分为三种等级,井下采区平面控制网一般建立15"级复测支导线网。经计算,当支导线边数即n=24时,代入公式(5)得支导线平面控制网终点中误差为0.047m,而按《规范》中的相对闭合差计算得到支导线平面控制网终点中误差为0.048m。因此, 利用全站仪支导线测量布测井下采区平面控制网时,支站点在24个以内基本上都能满足规范的要求。为了避免出错, 在测量时应尽量使支导线附合到某一已知点上作为一个检核条件。

参考文献

[1]梅连友,杜晓梅.全站仪导线坐标平差方法的探讨[J].四川测绘,2000,(2):70~73

[2]索效荣,李天和.地形测量[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

测控导论论文例8

作者简介:李雅峰(1979-),男,陕西汉中人,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郗涛(1974-),男,山西阳泉人,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天津 300387)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63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81-03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过程中时间最长的综合实践环节,是对本科生四年课程学习和实践的总结,是毕业生步入实际职业生涯或者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准备。同时本科毕业设计是对高校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在择业竞争力等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重要分支,主要学习光机电一体化的精密仪器理论、控制理论和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以及测控系统的设计、应用及开发能力。天津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国内高校中的起步较晚,与同城拥有“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仪器仪表”博士后流动站的天津大学相比,在软硬实力方面也有不小的差距。

因此从向国家教委申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之始,为有创新、有特色的办好测控专业,对该专业包括毕业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了探索,其人才培养模式也是目前天津工业大学亟需研究的问题。

本文立足天津工业大学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模式与现状,针对当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探索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与学校现状的毕业设计模式,逐步完善毕业设计过程的各项质量管理机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并促进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测控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就业与考研的影响,这也是全国所有高校都存在的问题。天津工业大学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而此阶段正值本科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期。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已签约的学生提前入职或实习;另外没有签约的学生离校奔波赶场求职,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找工作之中;通过国家研究生分数线的学生,每年的三四月进入复试环节,导致这些学生在此期间无暇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

其次是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态度不认真,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形式,不论论文优劣和答辩表现好坏都能最终通过。毕业设计进度不能按照计划进行,各环节步骤拖延,以及后期的赶工导致论文粗制滥造、抄袭现象严重。

再次是选题带有盲目性。部分学生既不了解选题的主要内容,又对自己的个人能力估计不足,仅凭毕业设计题目名称和对指导教师的喜好进行选题,结果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才发现选题和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及职业方向相去甚远,从而产生倦怠和消极情绪;部分学生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时,避难就易只求完成,不向优秀毕业设计方向努力,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最后还有个别指导教师毕业设计选题过于陈旧,实质内容多年不变,或是题目虽有变化但是内容不变。有的教师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没能达到每周见面辅导两次的要求,或安排给自己的研究生进行指导,在中期检查和答辩时给分随意,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降。

二、对天津工业大学测控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探索与成效

1.以竞赛和科研为基础的毕业设计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可以有效的把毕业设计时间前移,并且对毕业设计题目有所准备和认识。各种学科竞赛始终贯穿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中,以赛代练的方法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把毕业设计作为学科竞赛项目的一个拓展和深入,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同学继续在教师指导下深入,使其可以延续性地完成过去感兴趣的方向。

此外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在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中。科研项目所能提供的设备、场地、经费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另外也能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加善于观察和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本科生毕业设计作为教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可以加快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度,使教师更有时间和精力在战略上掌控和把握自己的科研项目。

通过近三年对测控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统计,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的获奖比例达到全部学生人数的65%以上,参加指导教师科研项目进行助研活动的学生有23%,最终绝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与自己的竞赛项目和科研任务有关。通过近年来获得的成绩表明,以竞赛和科研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

2.大力支持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期间,许多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能到单位去边做毕业设计,边进行上岗培训,而学生也愿意到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在工作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一些薪酬。学生到就业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可以很大程度的保证毕业生做毕业设计的时间,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经费、仪器、场地和技术力量,完成企业需要的技术课题。对于企业而言,这些已签约准备进入到企业的学生就是未来的员工,这使得企业有强烈的育人责任感,因而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采用共同指导的方式,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毕业设计题目经校企共同协商确定,校内指导教师负责过程管理,制定进度计划,监督设计过程,并负责审核毕业设计的进度状况和完成情况;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则负责对学生具体设计内容进行指导,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以及学生与工作现场、设计企业单位关系的协调。

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学生完成科研与工程课题,可以增加学校教师了解企业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工程能力,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近三年来测控专业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毕业生人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校内教师联系和管理在岗学生,使企业不把学生当成一个廉价劳动力来使用,控制好毕业设计的进度状况和保证质量,也是今后毕业设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课题。

3.选题突出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特色和地方产业优势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有百年办学的历史和经验,并拥有以“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研究基地,依托纺织学科优势天津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中也要突出纺织特色,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路线对纺织工艺、纺织材料的检测以及纺织设备和纺织过程进行控制。不但可以利用学校重点学科的先进设备进行实验,而且将纺织专业与测控专业结合起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就业的需要,使得学生成为具有纺织和纺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测控专业的毕业生每年在择业期也能搭上校内大批纺织类企事业单位招聘的顺风车,每年有30%以上的本专业毕业生进入纺织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测量与控制、仪器与系统设计制造、开发研究以及生产运行管理等工作。

此外,在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主动与地方优势产业对接,注重服务于地方特色产业,对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就业率以及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工业大学所在的天津市具有风力发电产业集成优势,在各产业园区共有近百家风电设备整机和风电产业配件的制造厂商,在风电制造领域如叶片材料、增速齿轮箱、发电机以及风电控制设备等方面都具有较强实力。以风电为载体的测量与控制毕业设计选题,可以让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天津地区的就业市场上具有特色优势,特别是进入歌美飒、维斯塔斯、苏司兰等大型国际名牌风电企业的毕业生也增加了很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突出了与地方优势产业相结合的特点,积极联系相关企业的技术研究中心,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就业竞争力。通过对近3年测控专业毕业生进行分析,发现有73.3%的毕业生选择留津就业,其中有48.6%的毕业生进入纺织、风电等地方优势特色行业中进行就业。

4.完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首先,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要坚持模式创新,毕业设计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注意与专业知识结构的联系;要体现本专业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方向,体现专业特点和学校地区优势特色,体现实际意义与经济效益。首先系主任先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考察把关,然后测控系的指导教师开教研会讨论各个题目的工作量、层次和深度等,集思广益保证每个设计选题的内容和方向,最后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指导教师需要向学生公开设计任务书,并且实行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这样既避免了学生选题过于集中,又能防止学生盲目选题。

其次,天津工业大学制定了完整的毕业设计工作管理规范,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审核。在2013年的毕业设计中,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首次启用了网上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能行之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效率,并成为监控毕业设计质量的良好平台。该系统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在程序框架中明确自己的职责,能够使师生之间互相评价与互相监督,同时教务管理人员也可以随时登陆信息系统检查毕业设计进度,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最后,毕业设计答辩是检验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阶段。毕业设计答辩以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毕业设计方案设计、结论与论据、外文翻译质量以及答辩思路条理和问题回答等六大项作为答辩成绩依据。近三年来测控专业毕业答辩如果有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的毕业生,则必须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答辩小组的成员,以保证答辩中技术性问题环节。答辩采用末尾淘汰制,每个答辩小组排名最后的两位学生需要进行集中式二次答辩,二次答辩小组成员均由各组组长再要求一位督导组成,以严格把握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为给低年级学生提前进行毕业设计的启蒙,答辩环节提倡并组织测控专业低年级学生进行观摩,以提前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

5.加大教师交流、学生奖励和抽查评优

首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互相交流和学习可以增加毕业设计工作经验,调整思路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比如测控专业的教师和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相近专业的教师进行交流,与其共享技术资料和开放实验室等。对于纺织、纺机等的测试与控制毕业设计选题,可以邀请纺织工程学科的教师进行团队式毕业设计指导,这样更利于指导教师和毕业生成长,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其次,天津工业大学加大了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学生的奖励,提供科研基金鼓励学生投稿、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天津工业大学将学生毕业设计与毕业评优和就业挂钩,作为综合素质考核的条件之一,对测评结果优良的学生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近几年来测控系每年都安排优秀毕业设计的学生作讲座,和低年级的学生交流,使低年级学生对毕业设计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促使学生平时就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激发其个人潜能,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此外天津工业大学也辅助以抽样评估工作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进行质量监控,特别是对抽查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以减少和杜绝论文的抄袭。由于校级教务部门质量监控的范围有限,只能抽查全体毕业生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毕业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要从根本上依托二级学院和教研室,特别是指导教师的力量。另外,鼓励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级毕业设计评优比赛,在各级评比中找出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从2012年开始测控专业所有毕业生的论文都要经过论文抄袭自查环节,此举也使整个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更加严格,毕业生撰写毕业设计时更加认真和具有创新性。

三、总结

高等院校的职能经历了由培养技术人才兼顾科学研究,再扩展到对接产业服务社会的过程。而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项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综合环节,是毕业生理论水平、创新思维、自学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展示。经过近八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天津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已经形成了以纺织设备与产品信号检测、光学测量以及机电控制特色,侧重于测量与控制、仪器与系统设计制造等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最后的综合性教学环节的毕业设计,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并且得到了较好的社会评价和用人单位的认可,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毕业设计模式仍需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邹霞.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J].人民论坛,2010,(23):

278-279.

[3]殷开成,李同英.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6,(1).

测控导论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27-02

控制测量学的研究对象是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控制测量学》课程在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先进技术,能运用其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决定了它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为了提高《控制测量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必须针对其自身特点,采取对应的措施。本文在对控制测量学课程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控制测量学的课程特点

1.理论性强,对专业基础培养非常重要。在经典的测绘学科划分中,控制测量学属于应用大地测量学的分支。在测绘工程专业设置的各门专业课程中,《控制测量学》是最为体现大地测量方向的课程,大地测量学的很多基础理论得到了直接的运用。因此课程的理论性强,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经纬仪到全站仪,从三角测量到GPS控制网,控制测量的手段以及数据处理的模式都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大地测量的基础理论并没有大幅度的变化。本门课程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形成系统的测量框架网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一般的方法打下基础,特别是对于形成大范围测量成果的投影归算的整体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2.与其他课程的重复性、交叉性和综合性。对于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而言,《控制测量学》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课程是在《测量学》、《测量平差》和《地图投影》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所介绍的控制网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又为后续的《工程测量》、《GPS测量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打下基础。它不但是普通测量学的加深与升华,更是后续专业课程必备的基础。本课程与前期课程有相当部分的重复。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部分,和《测量学》内容主体基本一致;课程内容中精度估计、限差分析等部分是《测量平差》方法和理论的运用;高斯投影部分又体现了《地图投影》课程的内容。对于这部分交叉重复的内容,难度高的地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基础知识,难度低的地方又容易让学生过于放松注意。

3.理论难度的提升性。由于大范围控制测量对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的基准面进行了严格划分,测量数据平差处理之前需要进行控制网的概算。从基准面的定义区分到测量成果的归算,《控制测量学》相比小地区控制测量理论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举例来说,垂线偏差对于天顶距、水平角、距离等各个观测量都会造成影响,每一项都需要进行改正。这些改正部分正是这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所在,也极大地增加了课程的理论深度。

4.内容多,教学内容零散、细致。《控制测量学》课程内容涉及控制网技术设计、外业和内业的方方面面,因此课程内容涵盖面大。与《测量学》课程相比,在野外数据采集部分教学内容的主线是一致的,但是在精度要求上有所不同导致了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加细致和全面。在课程教学内容中有些又很零散,例如在仪器检校,误差分析部分。内容多并且零散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1.明确的目标设定。明确的目标设定,会使我们更好地突出重点,把握主线。控制测量学已经不再是入门基础课程。应当通过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基础,培养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理论基础实现测量员到测绘工程师,甚至注册测绘师转变的重要基础[2]。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应当注重控制网施测和数据处理的整体性把握。以控制测量成果的投影归算为例,笔者认为重点不能放在各项归算改正的推导与公式上,反而通过一个控制网实例让学生进行概算练习效果会更好。

2.注重测量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控制测量学》课程的很多内容都与测量规范相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体现了规范设置的出发点;测量过程的误差分析解释了规范设置的理论依据。在教学环节,应当随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不断思考测量实践中体现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规范的理解并提高分析和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丰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任课教师长期努力的方向,在专业知识不断积累和学习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和观念。在良好的师生互动和融会贯通多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对于改善课程教学效果也很重要。在课堂教学环节,应当充分地开展教研活动、精心设计教案,并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充实的教学资料。针对控制测量学和其它学科的交叉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对于即将新引入的内容,可以根据以往课程和实习积累的经验设计新颖的思考题目,启发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吸纳很多现实的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如2005年的测量珠峰活动为我们理论结合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4.实践教学加强教学效果。《控制测量学》是一门理论性较深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习和综合实习两种类型。通过课堂实习消化和理解课堂上所学新的仪器及其检校等单元的内容。综合实习通过集中时间段内完成完整的控制测量任务,帮助学生建立全局、整体的概念,使学生对控制网技术设计、选点、埋石,以及观测和数据处理的完整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必须认真分析综合实习的目标,仔细设计实习的具体内容和任务要求,达到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

5.注重内容的更新和贴近现实。随着卫星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控制测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我国高铁、轻轨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开展,也为控制测量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从201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注册测绘师制度,控制测量学作为测绘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考试对基础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控制网技术提出了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应当很好地吸收这些改变,让教学紧密地联系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更好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控制测量学》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特点使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学习难度。教学方法和主体思想应当和课程自身的特点相适应。在教师不断学习和积累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基础上,形成端正的教学态度,保持良好的沟通,将会使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孔祥元,郭际明.控制测量学(上、下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测控导论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TU71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1(C)-0162-01

引言: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工程测量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它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它的服务和应用范围包括矿业、地质、铁路、交通、房地产管理、水利电力、能源、航天和国防等各种工程建设部门。

一、工程测量理论

1、最小二乘法测量平差理论

最小二乘配置包括了平差、滤波和推估。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被称为概括平差模型,它是各种经典的和现代平差模型的统一模型。测量误差理论主要表现在对模型误差的研究上,主要包括:平差中函数模型误差、随机模型误差的鉴别或诊断;模型误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对参数和残差统计性质的影响;病态方程与控制网及其观测方案设计的关系。由于变形监测网参考点稳定性检验的需要,导致了自由网平差和拟稳平差的出现和发展。观测值粗差的研究促进了控制网可靠性理论,以及变形监测网变形和观测值粗差的可区分性理论的研究和发展。现在,许多测量作业单位喜欢依据目前规范中有关一、二、三级导线和图根导线的规定,采用附合导线进行逐级加密。但由于多余观测少,发现和抵抗粗差的能力较弱,不宜滥用。建立一个区域的控制,首级网点采用GPS测量,下面最好用一个等级的导线网作全面加密。从测量平差理论来看,全面布设的导线网具有更好的图形强度,精密较均匀,可靠性也较高。

2、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理论

解析法优化设计是基于优化设计理论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解求目标函数的极大值或极小值。一般将网的质量指标作为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网的质量指标主要有精度、可靠性和建网费用,对于变形监测网还包括网的灵敏度或可区分性。模拟法优化设计是根据设计资料和地图资料在图上选点布网,获取网点近似坐标(最好将资料作数字化扫描并在微机上进行)。模拟观测方案,根据仪器确定观测值精度,可进一步模拟观测值。计算网的各种质量指标如精度、可靠性、灵敏度。将计算出的各质量指标与设计要求的指标比较,通过改变观测值的精度或改变观测方案(增加或减少观测值)或局部改变网形(增加或减少网点)等方法重新作上述设计计算,直到获取一个较好的结果。

用模拟法可获得一个相对较优且切实可行的方案,可进一步用模拟观测值作网的平差计算,同时可模拟观测值粗差并计算对结果的影响。对于一个精度、可靠性以及灵敏度要求极高的监测网或精密控制网,作上述优化设计和精细计算是十分必要的。

二、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1、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当前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成图效率。

2、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

GPS是美国开始研制与1970年,全面建成于1994年,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接收机的改进,广域差分技术、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发展,加之美国SA技术的解除,使得GPS技术在导航、运载工具实时监控、城市规划、工程测量等领域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实时动态(RTK)技术是在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厘米级精度的一种新GPS定位测量方式,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RTK测量可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快速地测定图根控制点、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生成电子地图。

3、地理信息技术(GIS)

GIS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采用GIS、数据库、内外一体化测图、扫描矢量化及全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空间信息,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

结语:随着矿业工程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理论和测量技术也会不断进步,测量作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可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网络化已经成为现代矿业工程测量的大势所趋。

作者单位: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测量队

参考文献:

测控导论论文例11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一) 实习概述

一、实习名称:控制测量学校内实习

二、实习目的

1. 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

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 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工程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

法,熟悉控制网布设作业计划、控制网布设、观测、数据处理的作业程序及方法。

3. 对野外观测成果进行整理、检查和计算,掌握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

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

1. 实习时间 XX年6月17日-24日

2. 实习地点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四、实习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组四等导线和一组二等水准所有的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一系列工作,并保证其精度要求符合标准,各项成果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限差。

五、人员组织安排

全班统一开始实习,24人分为6个小组,各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该组的全面工作。

(二) 具体内容

一、实习动员 实习的第一天,由张老师和史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大会。在动员会上,两位老师一再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工程测量专业,在专业要求上我们要通过控制测量实习的过程,认真对待怎样从选点,到实测再到碎部控制,最后到布设校园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等等,做到能更深刻地理解测量工作的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以便更好的掌控布设控制网的过程。老师还给大家分析了新校区地理条件较复杂、人员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以及新校区车流量较大对我们造成的安全隐患并提醒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注意安全,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此外,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全站仪、水准仪、水准尺、棱镜、脚架。动员会结束后,当天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工作,并于第二天早上八点到实验室领取仪器,到新校区开始了本次实习的主要工作。

二、外业工作

本次控制测量实习的外业工作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四等导线、二是二等水准。

1. 导线测量主要是测边和测角

导线边长可用测距仪、全站仪直接测量,也可用钢尺丈量。若用测距仪、全站仪测定,应往返各测一次,达到精度要求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测定时,可以测定斜距,观测竖直角,然后改正为水平距离。也可以直接测定水平距离。

若用钢卷尺直接丈量,应同向丈量两次或往返各丈量一次,对于图根导线,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1/XX说,取其平均值最后结果。

导线的转折角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的等级不同,使用仪器类型不同,那么,测回数也不同。图根导线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一测回即可。本次实习所做的为四等导线,所以按照规范测角要用六个测回。导线的转折角有左角、右角之分,可以观测左角,也可以观测右角。但同一导线要观测左角

就确定为左角,要观测右角就确定为右角,以免计算坐标时发生错误。

2. 水准测量主要是测高差算高程

本次实习所要求做的为二等水准

二等水准测量属精密水准测量,使用精密水准仪和因瓦精密水准尺,水准仪应采用s1以上精度的仪器,测站观测顺序为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1米,累积差不得超过3米,高差闭合差不得超过正负4倍根下l,基辅差不得超过0.4mm,基辅高差之差不得超过0.6mm (1).每一站的观测顺序

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其优点是可以大大减弱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2).测站计算与检核 视距计算

前、后视距差,二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1.5m,累计不得超过3m。

1.道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2.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3.水准测量实习报告

4.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5.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

6.测量实习报告前言

7.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