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地球科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8 15:07:06

地球科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例1

1.引言

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各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网球运动正处于暖春发展时期,竞技网球、大众网球、网球教学、网球产业化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进步,网球运动科研的发展也不例外,但与其他几个方面相比,网球运动科研的发展势头并不是很强,呈现出相对落后的发展趋势。网球教学、竞技网球的发展等都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的,网球运动理论性研究是对网球运动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归纳,缺少了理论的支撑,便会阻碍实践的前进与发展。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试图通过研究分析其原因。笔者从网球运动科研论文的发表量、发表单位及地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几个方面入手,分析网球运动科研文献的发展过程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建议。

2. 1961―2013年科研总量情况及分析

2. 11961―2012年科研总量情况

表1 1960―2012年发表网球文献数量柱状图

由表1可以看出,51年间网球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速度时慢时快,笔者依据网球论文数量的增长速度将51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61年至1993年,共33年;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至2002年,共9年;第三阶段是从2003年至2012年10月,共10年;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网球数量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其微观的变化原因各不相同,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2013年论文因个人问题未做统计。

2.2 1961―2013年科研总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2.2.1 1961-1993年网球运动科研发展的数量变化原因

运用逻辑分析法对第一阶段网球科研论文数量进行分析,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因素制约网球科研论文的数量增长:

2.2.1.1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兴起较晚,传入历史不长。网球运动的发展程度和网球科研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球运动发展程度越高,网球科研论文的发表量就越多,反之则更少。网球数量的增减是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2.2.1.2我国处于建国初期,三大改造刚刚完成,经济基础还很不牢固。网球的推广在当时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难以满足人们参与网球运动的需求,因此限制了网球运动的发展,间接地限制了网球运动科研的发展。

2.2.1.3“”阻碍了网球在中国的发展。在“”期间,网球运动被视为“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很多参与过网球运动的人都被批斗,使得人们在很长一段时期不敢参与网球运动,更不敢对网球运动进行科学研究,最终阻碍网球运动的发展。这是第一阶段网球运动科研论文数量较少的重要原因。

2.2.1.4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刚刚走上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各行业百废待兴,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教育、文化事业随之不断发展和进步。从这段时间看,网球文献的数量较前期有比较积极的改观,文献的发表数量比前期增多了3倍。

2.2.2 1994―2002年网球运动科研发展的数量变化原因

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我国网球运动科研实力略有提升。与此同时,国外网球推广、发展程度已经相当高,有关网球运动的论文比我国多。即使如此,我国网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高校网球和大众网球运动的商业化运作及大众传媒的关注加快了网球运动兴起的社会化进程。在大众网球方面,全国有很多社区修建了网球场地设施供居民活动,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网球俱乐部和网球场地设施,并定时举办一些民间网球赛事。在竞技网球方面,2002年始我国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上海大师杯赛与中国网球公开赛,这不仅表明中国网球无论是运动成绩还是竞赛组织都已经逐步与世界网球运动接轨,而且说明中国网球事业已经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这些变化大大普及了网球运动,也间接推动了网球运动的科学研究,使得网球科研文献不断增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2.2.3 2003―2013年网球运动科研发展的数量变化原因

2003―2012年作为网球研究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中,网球文献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增加速度也相当快,数量比上一阶段翻了4.8倍,并从2005年起开始出现了一些硕博论文,这些都得益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水平在上个阶段的基础上空前增长,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实力赶超一些发达国家。在文化大爆炸的背景下,有关网球运动科研的发展达到高峰。在竞技网球方面,2004年雅典奥运会李婷、孙甜甜获得女双金牌,2006年中国女双选手郑洁、晏紫获得两项大满贯赛事冠军,2011年李娜获得法网冠军。竞技网球的发展大大推动了网球运动科学研究的进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为研究者们提供了更科学的研究仪器,研究者们可以运用高速红外摄像仪、人体成分分析仪、肌电仪等,使得网球科研更专业、科学。

3. 1961―2012年网球文献发表机构分析

表2 网球文献发表数量前十的机构及所占比例(单位:%)

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排名前十的机构发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西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网球文献发表数量较多的机构都是我国几大专门体育院校。由此可见,就网球运动的科学研究而言,这几大专门体育院校起到了领头的的作用。从机构所在的地理位置看,大多数机构处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发展较好的城市。相对而言,这些城市的经济基础较强,网球文化底蕴深厚,为网球运动和网球科研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另外,由于其中有六所体育院校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建校时间较早、师资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能为网球运动科学研究提供较好的环境,这些因素促进更多、质量更高的科研论文的发表。

4. 1961―2013年网球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情况及分析

表3 1961―2013年网球运动科研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情况(单位:%)

4.1 1961―2013年网球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通过表3可以看出,一共3998篇网球相关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几大板块组成:网球教学、网球技战术、网球开展现状、网球运动损伤、高校网球组成。其中网球技战术所占比重为32.6%,稍稍高于分别为25%的网球现状、23%的网球伤病及24%的网球教学。技战术是网球运动的核心内容,由此可知,我国爱好者们对网球的技战术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这五大板块反映了我国网球爱好者们对网球运动的喜爱程度和钻研精神。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研究内容,所占比重非常小,比如网球心理174篇,占总数的5%,短式、软式网球98篇,占总数的2.8%,网球体制改革8篇,占总数的0.2%。

4.2 1961―2013年网球论文研究内容分布的原因

4.2.1 1961-1993年网球科研论文内容分布原因

在网球数量的第一阶段,网球运动在我国渐渐被推广开来,但受到一些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推广的速度非常缓慢,主要是由专门体育院校和少数师范类院校向外推广,网球论文作者的工作部门也都是一些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以网球损伤、软短式网球、场馆建设及器材为主,偶尔会出现极少量对网球技战术、网球心理研究、运动员体能等的研究。这一阶段,网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非常低,有关网球的研究是非常浅显的研究。在当时,参加网球运动的人较少,网球技术全面的人更少,通常人们只重视对技战术的学习,而不知道如何预防网球伤病,久而久之,很多参加过网球运动的人都患有“网球肘”,因此,人们开始积极地研究网球肘的病理机制和预防方法,所以这一时期有关网球运动的科研文献大多是运动生理学方面的期刊论文。

4.2.2 1994―2002年网球科研论文内容分布原因

1994年到2002年网球数量的第二阶段,共24年,其发展速度是一个由慢到快的加速过程,网球科研成果的发表数量急剧增加,从研究内容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研究深度不断加深,出现网球教学、网球俱乐部、高校网球、青少年网球、网球运动员选材等。网球运动不断向社会各个层次普及开来,但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网球损伤、网球教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和战术基本理论、训练理论与方法和生理心理力学与交叉学科渗透方面的研究;而对网球场地、器材、规则、裁判员、教练员和选材等方面的研究则逐渐减少。另外,学者陶权在《1997―2006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中提出:对运动心理、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生物力学等交叉学科研究的论文较多,但真正有使用价值的不多。相对以往来说,网球论文研究更科学、时效,相对国外网球发达国家来说,还存在巨大差距,高科技研究方法还有待提高。

4.2.3 2003―2013年网球科研论文内容分布原因

从2003年至2013年这十多年之间,网球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一年的论文数量是前三阶段每年加起来的一倍之多,硕博论文在这一时期发表量不断增加,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几乎涵盖网球的每一个方面,但主要研究内容还是网球理论教学、网球技战术、网球发展现状三大方面。另外学者周长江在《对2000―2009年我国网球教学科研状况分析》一文中认为:网球教学方法的探索不断深入,变换法、游戏法、竞赛法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于是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出现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其中研究最多的有表象训练法、“学导式”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法等。对网球技术的研究从整个的网球技术的研究到细微的技术的研究,战术上积极借鉴国外新的成果,并对各大网球赛事中的每一局比赛战术进行分析对比,对每个战术的优缺点和得失分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随着网球不断普及各个大中小城市,对网球发展的现状调查越来越多,现状调查类的文献占这一时期的三分之一。

5. 1961年―2013年网球论文的研究方法的变化

表4 1961年―2013年网球论文研究方法运用情况(单位:%)

近五十年来,网球论文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大致有类。由表4可知,文献资料法是研究者们最常用的科研方法,占比重的60%,其次是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所占比重分别是47.5%和36.2%。另外,以2000年为分水岭,2000年之后,视屏影像、录像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多种综合方法被研究者们推广使用,从以定性研究为主到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使网球论文在科研深度和科学化程度上有了显著提高。从研究者们采用的方法数量看,大多数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较单一,基本都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6.结语

6.1网球运动科研论文的发表量逐年递增,但在不同时期的增长速度不同,进入21世纪以后,网球运动科研论文数量达到最高峰。

6.2网球运动科研单位大多数是靠近沿海和中部地区的城市。

6.3从研究内容的分布看,研究面较宽、层次较多,研究内容涉及各方各面,主要由网球教学、网球技战术、网球开展现状、网球运动损伤、高校网球等几大内容组成。

6.4研究者们大多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调查问卷法、逻辑分析法等。大多数论文使用三种或四种科研方法,网球科研方法开始摆脱单一化,正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权.1997―2006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

[2]周长江.对2000―2009年我国网球教学科研状况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

[3]刘旭东.蒋睿.1990―2009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网球运动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

[4]刘冲.2005―2011年我国网球运动科研论文现状的分析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

[5]宫丽娜.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网球运动科研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

[6]杨楠楠.1994―2007年我国网球科学文献研究状况综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

[7]赖炳森.1993―2000年我国网球科研状况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

[8]蒋伟浩.1994年―2004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9]郑宏伟.田洪伟.2000―2009年我国网球科研现状与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2011.

地球科学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和篮球项目在竞技运动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篮球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对篮球运动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篮球运动理论的科研成果从观念的变更、新理论的形成、技战术的创新、训练手段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器材的更新、选材的科学化、多学科的渗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开拓,为我国、乃至世界篮球运动理论的发展奉献了许多经典之作。

对我国篮球运动科研论文的生产规律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预测篮球运动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确定研究重点和调控研究方向,促进我国篮球科研理论建设的全面、深入发展;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篮球运动研究队伍的基本状况,为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坚研究队伍、扶植青年学者,组织和协调这支队伍进行重大课题研究等提供事实依据。

1 研究对象

1999-2008年间《

3.4.3 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定量研究及交叉学科的综合性运用增多

篮球教学研究是篮球科研工作的难点。Www.133229.coM此类研究通过教学理论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探索篮球教学中的特殊规律,寻找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新方法、新理论,以求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过去的十年里,篮球教学的科研文献较以往增多了定量研究与交叉学科间的渗透研究,更具说服力。其内容也涉及教学计划和制定、教材教法设计、考核方法和标准、教学设备仪器研制及学生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

3.4.4 职业化、市场化研究:更加注重其现实意义

我国篮球运动职业化不过十余年左右,其研究领域也因为要涉足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分析,一直以来是篮球科研领域的薄弱点,研究成果较少。1998年后伴随着我国篮球运动职业化的深入,广大的篮球科研人员开始紧密结合相关的国家法规政策、体育市场、社会环境,针对这一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所著文献也从实际出发,着力于解决篮球职业化、市场化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4.5 篮球文化研究: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篮球运动的文化属性已被学界认可。[2]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篮球运动、认识篮球运动,可以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可以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快速全面发展,这一趋势已逐步达成共识。目前,从有关篮球文化研究文章的数量来看,呈逐年递增趋势,说明当前篮球文化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其研究内容除论证篮球运动的文化性,还涉及到篮球文化的概念与篮球文化的结构等。特别是部分学者借鉴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知识,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对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结构、特征进行梳理和重构,产生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著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十年来我国篮球科研论文刊发量呈波浪形发展态势,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变化的无序性;篮球科研的方法有一定创新,但还是以传统方法为主。

2)我国篮球科研工作队伍已经形成,但高产活跃作者群的相对薄弱,核心著者群仍处于形成阶段;作者以高校教师发文量居多,且以副高级、中级职称为主体。

3)现阶段,我国篮球科研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篮球技战术、训练竞赛、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职业化、市场化、篮球文化等领域,但有关场地、器材、规则方面的研究论文有所欠缺。

4.2 建议

1) 加强篮球科研队伍的建设,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培育核心作者,增加核心作者和提高其论文平均产出率。

2) 篮球科研必须从篮球运动实践的发展需要出发,拓宽视野,端正动机,防止急功近利地拼凑和重复研究;注重运用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加强与篮球运动一线的运动员、教练员等的合作,使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才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

3)各级决策部门要有目的地进行篮球科研立项,加大对篮球科研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产;建立制约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正高级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研,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地球科学论文例3

《地球概论》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了解地球在宇宙的地位、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运动规律,为后续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该门课程在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课程特点是空间概念抽象、空间尺度大,学生公认这是地理专业学习中难度最大的一门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以爱上地理课程?韩山师范学院几年来对地球概论课程进行持续的改革和建设,形成本课程特色。

1.教材与时俱进

2008―2010年使用金祖孟主编的《地球概论》,2011~2014使用余明主编《地球概论》。

金祖孟编著的《地球概论》从1987年的第1版到1983年的第2版、1997年的第3版,一直是地理专业经典的基础教材。我们使用的是由金祖孟、陈自悟编著的《地球概论》第3版(199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从地理坐标入门,引入天球坐标;在天体系统的框架下介绍地球的宇宙环境;阐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性;进而讨论地球上的天文学现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地月系统及与地月关系之日月食、天文潮汐等。最后是地球物理学内容。金祖孟版的教材系统性强,文字表述详细,图件多,对学生理解宇宙空间概念很有帮助。每一章节设置“复习与思考”,教学中可以结合思考题重点复习主要问题和难点问题。

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余明主编的《地球概论》体现了新形势下学生学习需要的知识体系,开篇介绍天体及研究方法,再按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渐次探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日月地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探讨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最后是地球物理学内容。该教材继承金祖孟版的地球概论基本内容,删减一些难度较大而与地理联系不大密切的内容。最大的突破是增加实操训练的方法指导,安排在第1章天体研究方法和附录A课程实验内容与指导,而且在每一章设置“思考与练习题”,之外还有一个“进一步讨论题”,适应教学时灵活运用,根据学时和学生学习水平适度加深探讨。归纳起来余明版《地球概论》教材有几个特点:第一是注重天文观测方法及其指导;第二是知识体系按照天体系统由远而近、空间尺度由大而小安排;第三是注重引入学科前沿信息和观点;第四是配套电子课件。

表1 金祖孟与余明两个版本《地球概论》各章编排比较

2.融会贯通组织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和系统模板,但是教学是根据师生的具体情况组织的。地球概论是一门先导课程,教学任务除了知识系统为后续学习打基础外,更重要的是将大学一年级学生带入地理科学殿堂,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和兴趣。教师融会贯通的能力在教学中十分重要,将地球概论中的相关内容与地球表层的时空现象和规律联系起来,由天体的光谱原理联系到遥感技术,甚至将社会文化传统现象与地球、宇宙的自然规律联系起来。此外,地球概论的抽象与空间概念难度大,通过比附的方法尽量帮助学生凭借生活中的经验和易于理解的空间尺度理解宇宙尺度的时空概念。揭示日常生活中的“宇宙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

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现代教学拥有大量多媒体课程资源,运用这些课程资源,一方面充实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展示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可视性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球概论课程中有相当多内容较抽象而且时空尺度巨大,不易通过文字和语言理解的,多媒体课程资源正好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在教学中引入网络公开课、网络视频资源,关注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微博,有的在课堂上播放,有的在课间休息时播放,有的介绍给学生在课余浏览。师生之间经常交流收集到的资源,互相补充。

表2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采用的多媒体视频资源

4.加强实操训练,培养操作观测能力

2008版、2010版地理科学(师范)人才培养方案中地球概论课程安排了6课时的实操训练,实际上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操。2012版地理科学(师范)人才培养方案将地球概论实操增加为14课时。实践表明实操课既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形式,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和观测能力,有利于加深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同时实操训练对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有较大的帮助,无论是学生社团活动还是到中小学进行支教启动,都能派上用场。以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为例,实操项目如表3所列。

表3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地球概论实操项目

5.课内外联动培养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既学习理论又进行实践,仅仅限于课堂是不够的,可采取课余活动与课堂学习密切结合的方式,通过天文兴趣小组组织一批热爱天文知识学习和乐于探索天文现象的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同时由兴趣小组的学生带领新生进行课程必修的实操训练。几年来,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爱好者协会的天文兴趣小组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如表4)的活动联系了一批校内外粉丝,同时带动了地球概论课程的实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

表4 天文兴趣小组开展的活动

6.仰望星空的高远情怀

教学的升华是使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逐渐养成地理科学思维习惯与仰望星空的高远情怀。做一个地理人既要接地气又要仰望星空,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关怀和关注内化为求索知识的动力。将韩山师范学院的校本资源应用于本课程中,饶宗颐先生、陈伟南先生是本校杰出校友,为表彰他们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而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了两颗小行星。陈伟南星雕塑和陈伟南天文馆既成为校园的独特景观,是学生的学习基地。学校所在地潮州市及邻近的汕头市分别也有小行星的命名,北回归线经过本地区,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是我们的野外实习基地,通过对北回归线标志的考察,让学生体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表5 校本资源――小行星命名

总之,几年来学校一方面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探索本院校的课程建设路子,尤其在利用地方环境特点、校本资源方面和带动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球概论》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地球科学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208-02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以及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人口迅速膨胀,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不断加大,巨灾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联合国机构“国际减灾战略”2010年1月在日内瓦全球自然灾害最新统计报告指出,1990―1999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258起自然灾害,平均每年造成4.3万人死亡。2000―2009年,全球共发生3852起自然灾害,直接导致超过78万人死亡,近20亿人受到影响,经济损失高达9600亿美元。其中,亚洲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最严重,死伤人数约占全球总数的85%。正因如此,地球科学知识已成为当代教育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综合性大学开始尝试对所有理工专业或与地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地球科学概论》或《普通地质学》课程,将地球科学知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用意在于激励每位新世纪的学子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笔者在高校从事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比较重。现就《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中教学的注意事项谈点体会,供地学界同仁讨论。

一、《地球科学概论》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早期的老教授(万天丰,2006)就已经谈到了地球科学概论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在讲授的时候要更多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和保护地球系统(包括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为什么现在会有高频率的厄尔尼诺现象、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呢?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平常的生活影响了地球的环境。因此通过这门课的教与学的过程,使刚进校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地球、善待地球。“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不缺衣、不少食的时代,对于节约自然资源、环保、低碳生活意识不到,而有的是相互的攀比,奢侈浪费。如何帮助这一代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需要我们更多的在上地球科学概论中加强引导,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穿的思想。

二、《地球科学概论》担负着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地球科学概论》作为高校地学类学生接触到的最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启蒙教育课程,而不是分支学科,地球科学概论仅仅是地质学的一个大“绪论”,是帮助学生从外行走向内行的第一步。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识、内、外动力作用、地质学的发展与演化等(汪新文,1999),涉及地学的方方面面,学科多、涵盖面广,是将学生引入地学专业殿堂的奠基课程。启蒙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自主性,成为代课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第一,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先设悬念,学生一起讨论形成原因,然后讲解;增加互动性,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以故事的形式讲科学道理,将一些科普知识贯穿在里面,讲一些地质现象,如飞来峰怎么回事?玄武岩的柱状节理,魔鬼城和月牙泉等一些旅游景观石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世界的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放映一些光盘、录像。例如,讲外动力地质作用时,让同学们观看地下溶洞、石林、浩瀚的海洋和冰川;讲内动力地质作用时,让同学们观看火山、地震;讲地质灾害时,就放映滑坡和泥石流;讲到环境地质时,就放映桂林山水,让同学们去领略桂林山水的神韵,认识桂林山水的灵山秀水。通过影像,让同学们懂得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以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外实践安排学生认识学校周边的地层剖面,在现场教学岩性识别、层理构造、断层、节理识别和岩层产状测量方法。这种实践教学无疑加深了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地质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地球科学概论》以培养学生地学思维能力为主

地球科学概论或普通地质学既然是一门课程,总要讲授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其主要内容是讲授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全面介绍地球知识;研究地球的动力类型和来源、各种动力如何驱使地球不断运动以及运动的过程和产物;研究各种动力改造地表以及物质循环规律等。这就需要培养他们观察问题的能力,怎么认识地球,怎么来思考地质现象。首先,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必须从系统和整合的观点出发,研究地球大系统及其子系统,即地球整体及其各圈层内部以及圈层之间的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形成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其次,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演化系统,它时时发生着各种类型的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实际上,地质历史是一个渐变与突变的相互交替、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第三,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白屯,2001)。地球系统自从诞生以来,整个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就一直发生着质量、能量与动量的交换。如地震就是很好的例子。第四,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的进化是以自组织的、不可逆的和进化的方式进行的(白屯,2001)。经过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了地球整体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可逆的演化过程。

四、《地球科学概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地质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理论和概念都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深化,因此,要重视各种实践环节,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在校本科生学习过程中整体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听课多、实践机会少、学习兴趣和热情不高、动手能力差。就“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来说,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涵盖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岩石学、晶体光学、大地构造学等各门课程中的内容,知识点多,尽管教学中增加了图片,但地质理论依然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加上课时量的压缩,内容多而进度快,以及学生的知识起点低,因此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跟不上的状况。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本身就与实践密切相关,很多地质现象只能通过图片来观赏,加上实验课课时比较少,学生只记住了理论知识,而实践动手能力很差,因此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地球科学概论》安排了一定的实验课时,实验课的目的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技能、认识能力和研究方法。学习肉眼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在野外能够认识地层和构造变形等现象;初步学习一点野外工作能力,学会阅读最简单的地质图,学习罗盘、锤子以及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应用,这是我们在《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要贯穿的一条主线。因此在《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一方面,抓住实验课的教学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勤于动手、敢于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抽查的形式让学生描述每一块岩石的特征;另一方面,开展全年级地质技能竞赛,针对岩性的识别、产状的实地测量和地形图的识别和判读等,开展地质技能竞赛。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增添了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各行各业,都强调在工作中体现这两种精神。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将这种观念和理念时刻的贯穿于教学工作中。地球科学概论作为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除课堂教学外,还有野外地质认识实习,刚好可以借助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精神和生存能力等方面。“90后”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彰显,普遍生活在富裕的生活条件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正是磨炼意志、锻炼生存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在野外实习环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将定位坐标、测量产状、描述岩性、采集标本、地质构造分析等任务分工到个人,各小组的成员采用讨论式都发表意见,集思广益最终完成最终图件的绘制和成果的总结。同时在完成时间、图件的美观、地质认识的准确度等多方面,开展小组之间的地质比赛,这样在培养团队合作的同时,也增加了责任心培养。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有效途径。在地质认识实习中,要顶着太阳爬大山、走长路,同时要对地质现象、地貌进行观察分析,采集样品。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毅力。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是把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地质技能,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等思想品质,激发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吃苦奋斗行为的自觉性,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总之,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效应一直以空前的速率增长,人口、资源、环境、灾害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摆在人类发展面前的四大难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危机。因此,作为高校的一名老师,更要在《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把这门课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地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培养出更优秀的、高素质的地质工作者。

参考文献:

[1]万天丰.关于“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指导思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6,(2):47-51.

地球科学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209-02

《地球科学概论》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以传播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是地球科学教学体系中的先导性课程,起着构筑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框架的作用。地球科学是涵盖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等的集成基本科学。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地球是一个具有复杂的、交互影响的、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因此,在教学中应偏重于整体、综合与创新的地球系统科学概念,从地球系统科学的大思路出发,强调地球系统的综合研究。针对环境工程专业,还应注重加强大气科学、环境地质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同时,要结合各个基础学科门类的最新研究进展,突出地球科学基本问题,涵盖地球历史、地球系统、地质资源和环境为主题的教学体系。虽然该课程开设时间较长,但因课程涉及面广,在不同高等院校、不同专业之间,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有较大差异。教学内容的构建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演进,均因学生专业层次和老师的认识不同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紧跟专业与学科发展的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使课程教学既能反应该门课程应有的学科内涵,又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达到应有的培养目标,是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应时刻关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思想的转变

《地球科学概论》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接触到的最早的一门地质基本课程,是在原来《普通地质学》、《基础地质学》等课程基础上顺应地球系统科学发展而来的。其课程内容虽然是以传统的《普通地质学》为基础,但增添了诸如行星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和资源与环境等相关内容,是从更广阔的视野来阐明地质学问题,对非地质专业学生起到地质学科启蒙与专业知识体系搭建的作用。该门课程可以看作是地质学的一个大“绪论”,学科定位是一门地学素质教育课程。虽然教学对象并不是地质专业的学生,但并不意味着非地质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学习地质专业方面的知识。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涉及到与地质学相关知识的许多问题,诸如减轻自然的人为灾害、水源净化、大气演变、有毒及放射性矿物处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矿区沉陷治理、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课程内容可以为保持生态环境、控制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地球科学知识与服务。因此,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球观,形成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质,最终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知识框架搭建打下基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地球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各门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但科学家们渐渐认识到要从整体论的观点出发,研究地球及其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即各圈层内部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形成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而过去地球科学内各分支学科只注重研究各子系统的内部,及其在特定时间内的结构与作用过程。从整体论的观点出发来研究地球系统科学是一种更广阔、更全面的地球观。因此,现有教学应体现现有科学进步对地球科学的观念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对地球内部各个系统的认识,还要体现在对地球系统的整体认识、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地学思维的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及人与地球协调发展的认识等方面。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取舍

《地球科学概论》与《普通地质学》区别不大,后者主要阐述的是地球的各种地质作用以及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是相对较纯的地质学内容;前者则是在后者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形成的,不仅包含了《普通地质学》的内容,还拓展到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内容。学科间的跨度交叉与渗透,要求教学内容更要反应地球科学的进展,拓宽与人有关的地球科学内容,才能更及时有效地反映课程内涵,传递知识。但地球科学的范围太广了,而学时是有限的。因此,作为一门环境工程专业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其学科定位是一门地质学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构筑专业知识结构的基本框架,建立正确的地球观。因此,在传授地球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着重传授地球圈层的相互作用、地球科学的系统性。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地球系统的地质作用过程、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正确论证地球科学与人类生产与生活、社会需求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地球科学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自然环境,预报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以及掌握如何运用地球科学的手段与思维解决、减轻人类面临的环境、灾害和资源等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根据专业课程定位、结构授课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本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在绪论部分,应着重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展示地球科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与环境科学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课程后续章节讲授过程中,应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兼顾地质学科的发展前沿与动向,不断对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理论教学一般安排3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授绪论,主要有地球科学的发展、研究内容和方法、意义及其与环境科学的联系等内容;第二部分讲地球起源与演化和物质组成,主要有宇宙中的地球、地球与其所处环境的起源与演化、如何知道地球的过去、地球的物质组成等内容;第三部分讲地球的内外圈层,主要有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内外圈层的相互作用、内部圈层相互作用及物质转化与机制等内容;第四部分讲地球系统科学和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有新地球观、地球系统科学、人与资源、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等内容。为了提高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各章开始讲解之前,均以提要的形式对本章授课内容进行兴趣引入,并将章节重难点提前告知。各章结束后,针对章节内容部署有思考题和联系题。为了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各章后还提供了可以进一步阅读的书目,为学生进一步拓展、扩充知识范围与深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供了基础。结合课间课余时间与学生展开讨论和互动性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有限的学时中,面对地球科学大量的知识内容,如果讲授内容面面俱到,学生反而会感到庞杂和难以接受,学着吃力,兴趣也会下降。因此,教学内容设置还在涵盖课程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接合近年来学科内的进展,并将环境恶化、环境灾害、资源短缺等与环境工程专业有关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讲述,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据了解,不少学生选这门课不是因为认识到学习地球科学的作用与意义,而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与选课任务。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并非自己所学专业的主体课程,存在学与不学一个样、少学与多学一个样的懈怠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目的不清、兴趣不高、甚至逃课等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课堂之中,让学生们尽量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本门课程的重要作用,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引导式、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授课内容做成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让学生更易于理解知识点,有助于其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课件制作要突出生动、明晰、条理性强的特点,并多插入形象的图版以丰富内容,呈现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利用多媒体的同时,要注意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当板书、适当提问、问题引导,在课堂上达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讲课避免照本宣科,更应结合实际,对重点、难点要做到深入浅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鼓励学生积极发问、主动参与,以延伸性思维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现象,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或观点。然后,老师再进行逐一解答,并给出正确的分析研究结果,教给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巩固与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与“填鸭式”的学习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

参考文献

[1]陶世龙,万天丰.地球科学概论[M].第二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2]万天丰.关于“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指导思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2):47-52.

[3]万天丰.关于“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指导思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2):47-52.

[4]许延浪,杨友运,袁炳强,等.“地球科学概论”课教学规律探析[J].中国地质教育,2007,(4):98-101.

地球科学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98-01

现代篮球的理论与实践证明现代篮球基本上已将篮球现阶段的最佳方法与最佳效益,发挥到了篮球的颠峰,而另一方面,在这个极点出现的时候,就在“现代篮球”行将完成历史使命而成为历史的时候,在所谓的颠峰现代篮球之中,就有很多地方都初步展露了“后现代篮球”的一些迹象,因此,可以预见“后现代篮球”正在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后现代篮球的某些理念与方法,也正在对现代篮球的实践产生着前期的重大影响。

一、后现代篮球的基本特征与展望

如果说现代篮球是依赖“篮球基础科学与篮球基本动作技术”的篮球运动,那么,后现代篮球就是辨证运用“多元篮球方法与高精尖篮球科技方法”的篮球运动,即继颠峰的现代篮球之后反叛与升华的一代篮球。它的反叛,主要体现在对“一统天下的所谓美国式篮球”和对“所谓机械的基础科学化的篮球”的反叛之上;它的升华,主要体现在更加全球文化通俗化、竞技哲理及科学化、现代人性化方面。根据这一认识与逻辑可以推断:文化特质的先进科学、文化交流的多元相通、认知方法与人性的大解放大突破,将会是后现代篮球根本的文化特征;科学技术的多学科尖端应用的交叉发展,理论的东方化中国化(包括儒学、孙子兵法、军事思想在内的中国哲学化),将会是后现代篮球根本的科学技术与理论特征;既基于篮球全面的科学技术、思维战法,而又只重视关于一点突破的决胜技战术,将会是后现代篮球根本的技战术特征;面对着社会竞争迫切需要的目标与社会健康进步的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而紧紧追求其效益进行应变,将会是后现代篮球总体的目标与功能特征。

据此可想象或看到:(1)在后现代的篮球时代里,谁掌握了“多元篮球方法与高精尖篮球科技方法”。特别是掌握了这方面的“霸权知识”,谁就将掌控了后现代篮球的竞技与科教。后现代篮球的“多元篮球方法与高精尖篮球科技方法”和“霸权知识”,将来源于多元理论知识与科学技术的交叉发展,诞生于“一点突破”,体现在“决胜”与“有用”之上。(2)在后现代的篮球时代里,通俗的现代篮球基础科学和现代篮球动作技术,将不再具有“决胜唯一工具”的地位,因此,在后现代的篮球教育教学中,与篮球基础科学和现代篮球动作技术平起平坐的,将会是包含了篮球竞技哲学、篮球竞技兵法、篮球竞技道德、篮球竞技审美、篮球竞技高科技等内容在内的“篮球竞技逻辑”。(3)在后现代的篮球时代里,打篮球锻炼身体将不再是篮球唯一重要的功能与目的,而自然快乐地玩会玩好篮球的主题将会更加地突出,也一定会有“打篮球创造社会价值”、“打篮球造就职业技术技能”等更多更好的功能与目的出现在我们的跟前。(4)在后现代的篮球时代里,篮球训练将会是合作形式进行的。教练员将不再是绝对的技术权威,运动员才是优良技术与身体的拥有者,运动员将通过实践自我发展与创造篮球运动技术(其技术基础来源与篮球课程教学与篮球自然教育)。但运动员缺乏竞技逻辑与团队决胜能力,教练员将运用高深的决胜知识帮助其建立竞技逻辑与想千方设万法地提高他们的竞技决胜能力。(5)在后现代的篮球时代里,篮球比赛及其活动,将突显主流而又丰富多彩、多元多极的,至少一方面,是奥运标准化的;而另一方面,则是既具有竞技意义与价值、又极其具有社会文化意义与价值的。总之,追求健康生活与追求有刺激的文化生活,篮球将成为未来人们的最重要生活之一。

二、后现代篮球的实践运用与发挥

后现代篮球,是现代篮球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我们尚必须在未来的实践中,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把握好后现代篮球的发展,运用与发挥好后现代篮球的作用:

第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面,我们都必须要打破西方所谓“纯科技篮球”一统天下的格局。而创立以篮球科技和篮球技战术为核心、以多思维多学科交叉发展为先导、以东西方理论完备结合的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篮球体系,或说是创立以包括了“篮球文化概论;篮球竞技理论;篮球运动科技;篮球竞技技战术;篮球教育教学训练方法;篮球竞赛制度”在内的、雏形型的后现代篮球理论与实践体系。

第二,必须真正做到,凭真正能决胜的篮球技战术动作打球,凭真正能决胜的篮球竞技逻辑打球。根据决胜的原则来进行篮球动作的审美。而不能再去盲目地打与欣赏什么“体操式的篮球”或“田经式的篮球”。

地球科学论文例7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215-02

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动力,关注地球以及宇宙的人们已经发现:地球及整个宇宙都是由永恒运动的物质构成的。地球内部的不稳定核素自发地进行衰变,其所释放的能量是地球物质运动的主要能源,它们足以引发岩石熔融、岩浆活动、火山喷溢,以及全球性的构造运动等各种作用过程,而地球化学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经历了几十亿年发展变动,至今仍在持续演化的地球。

一、地球化学的内涵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壳、地球以及太阳系各层次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与化学演化的科学,它研究地球乃至宇宙中元素与核素的起源、分布、相互作用、迁移与聚集的规律与演化历史。地球化学脱胎于地质学和化学,并与其它相邻学科(如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相互渗透与结合,产生了一系列分支学科,建立了自己的理论系统,构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完善了一整套研究方法,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大地测量学一起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的四大支柱学科。地球化学既肩负着解决当代地球科学面临的基本问题―天体、地球、生命、人类及元素的起源与演化的重大使命,又有责任为人类社会提供充足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矿产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地球化学发展简史

地球化学产生于20世纪,但是地球化学的萌芽思想却源远流长。大致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期,地球化学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成型的学科,地球化学的发展大致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

(一)经典地球化学阶段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着重研究元素的丰度、分布和迁移,研究的手段主要是无机化学、晶体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方法。美国化学家克拉克是地球化学的奠基者,他着重研究化学元素在地壳当中的分布和丰度。俄罗斯矿物学家维尔纳茨基开创了生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发表《地球化学概论》一书。挪威地质学家戈尔德施密特开创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指出了微量元素在矿物和岩石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规律。

(二)近代地球化学阶段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各项科学技术(宇航技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核物理探测技术等)的发展,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朝着地球内部和宇宙空间发展,形成了以地幔为研究对象的深部地球化学和研究陨石、月球、宇宙尘的宇宙化学。除研究元素以外,还发展和注重同位素研究,建立了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研究手段上更加注意了物理化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了各种地球化学的模式研究,形成了地球化学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三)现代地球化学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化学进入了现代地球化学发展阶段,现代地球化学中各种精密、灵敏、高效的分析技术不断引入,微区、微量分析(X光荧光分析、等离子光量计、精密质谱仪、电子探针等)和实验模拟技术不断得到改进;随宇航、超深钻、深海探测等研究的进展,人类得以更全面深入地观察和认识地球;基础科学成果的引入和广泛运用,提高了地球化学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深度;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及电子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地球化学“正在进入一个对自然过程进行全面、广泛的数字模拟的阶段;在解决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诸如矿产资源、能源、环境以及地震问题方面地球化学提供了重要途径,做出了实际成果。

三、地球化学的发展前景

(一)由经验性转向理论化、由定性研究转向定向研究

地球化学已有可能将对地壳和地幔中化学作用的研究与模拟实验研究相结合,即将逆向研究与正向研究相结合;不断引用相邻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使地球化学研究继续由定性研究向定向研究发展。

(二)对同一科学问题进行综合探索

为避免单项研究造成的结论的多解性,研究正在向与地球化学科学系统内其他学科及其相邻学科间密切结合的方向发展,即重视对同一科学问题进行综合探索。

(三)积极参与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

以地球化学理论、方法的不断发展为支持,地球化学参与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的能力不断增强。如已积极参与地球和生命的起源、地幔柱的活动、地球动力学、造山带形成、地壳和大气圈的形成和演化等重大基础性课题的研究等。

(四)为全球变化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海洋沉积物、冰芯、黄土―古土壤、泥炭和树轮等对象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可以恢复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演变;通过多种地球化学示踪剂的研究,可以阐明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过程和速率;进一步识别全球变化中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的份额。

(五)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洁净能源与矿产资源

天然气水合物将是21世纪最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环境、找矿与勘探的地球化学标志、开发与利用的地球化学研究,将是地球化学在新世纪的重大任务。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和矿产密集区,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水和海底矿产资源,发现和利用各种岩石、矿物、元素和同位素的资源和特殊性能,不断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广泛需求,地球化学任重而道远。

(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和人群健康的社会功能

地球化学独特的研究思路与预测方法,对各种地质灾害和工程灾害的成因、演化过程及其预警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将为地震监测与预报、火山喷发与预警、泥石流与滑坡的预防和治理、大型工程稳定性研究等方面作出新贡献。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一直是地球化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生物地球化学省某些元素丰度的异常与地方病的成因联系,已进行过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综合治理研究。进一步研究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省形成过程中化学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赋存状态与形态及元素转化动力学,因地制宜地采取改造生物地球化学食物链等防治对策,为地方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欧阳自远主编.中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2]陈道公,支霞臣,杨海涛.地球化学[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3]傅家谟,秦匡宗主编.干酪根地球化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

[4]欧阳自远主编.行星地球的形成和演化[J].地质地球化学,1995,(5).

地球科学论文例8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的体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的教学现状。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羽毛球普修课课程目标

笔者通过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校园网站上搜索得两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别是“培养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和“培养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通过对两校体育系羽毛球普修课教师的访谈了解到课程目标分别是“正确认识羽毛球普修课,以提高学生上肢动作速度,力量耐力,增强心肺功能及思维反应的灵活性,并使学生获得组织实施羽毛球教学训练的初步知识和技能方法。”与“使学生对羽毛球普修课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由此可知,两校对羽毛球普修课课程目标都注重对羽毛球的正确认识,侧重强化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基本与两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符。最终根据学校自身的状况和学生特点逐渐进行调整,从而满足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两校要以培养体育教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拓宽专业培养A径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增强学生选课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羽毛球普修课现状

2.2.1教材使用情况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根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拖,对教师和学生中起着互动的作用。笔者阅读分析了收集到的所有教材,得出这些教材的理论知识、技战术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各种教材内容知识广度和深度有些区别,即侧重点有些不同。而笔者通过调查得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从2010级到2013级都是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张瑞林主编的《羽毛球运动》,而湖南城市学院在2012级以后,开始使用由肖杰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的《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羽毛球运动》只注重羽毛球的概述与技战术。而《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此教材重在对教学训练方法、羽毛球的概述、技战术、羽毛球裁判竞赛规则与编排、运动损伤方面进行阐述,本教材内容系统、理论研究有深度、内容全面适合当今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2.2.2学分、课时分配及开课时间

笔者通过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教师进行访谈,并向其借阅教学大纲资料总结出了:两校从11级到13级在整个教学时数、开课时间段和所占学分上都没有发生变化。教学时数都是34,而开课时间段都把社会体育设在第一学期、体育教育设在第二学期。不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所占学分方面更加重视,湖南城市学院只占1.5个学分,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占了2.0个学分。这对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同学来说也会更加重视这门课程,相对羽毛球总体水平也会有所上升,使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羽毛球运动氛围更加浓厚。这对一个学校的教学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2.3教学内容

对比两学院可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课课时占17.7%,实践课课时占82.3%。而湖南城市学院在理论课课时占23.6%,实践课课时占76.4%。湖南城市学院在理论课课时上比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多了5.9%。

为了了解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的教学内容选用现状,笔者对两校羽毛球专业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羽毛球运动的基础知识、羽毛球教学理论与方法、羽毛球技术与战术、羽毛球的基本技战术理论、羽毛球竞赛编排与裁判规则、羽毛球训练与管理、伤病预防及治疗知识等方面。

通过访谈了解两校都在理论知识方面涉及的较少,教学内容也不是很有针对性。因此,两校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对学生自身的考虑、当前社会与建设学科发展的需要的同时,还要顾及到在一定的学时数内,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选择性。羽毛球教学内容不仅仅要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技能,还要提高学生自己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2.4教学场地地基本情况

据调查表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有专业的羽毛球场地8片,不过分成了一5片的和一个3片的。在12级以前羽毛球普修课基本都是在3片场地上课。5片的基本上被专修课占据。从而普修课面临人多场地少的局面。而湖南城市学院有独立的6片场地。把专修课和普修课错开时间上从而来保证上课质量。不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从12级以后对普修课的上课时间和专修班的上课时间进行了相应调整,现在基本不影响普修课教学。

2.2.5考核与评价

结果显示, 两校在课程评价内容的方式上完全相符。平时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10%、技能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30%、理论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30%、实战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10%、实践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20%。考核评价内容排名一次是:技能和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平时成绩和实战成绩。对于以上考核评价内容,《指导纲要》中指出球类项目在考核评价时不但要考核知识理论、考核技术,还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能力。据访谈,目前两校羽毛球普修课的考核评价方法缺少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内容。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理论笔试、技术考评和平时考查等方法对学生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而有关考核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和组织竞赛能力,还没有采用相应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来进行考核。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都是把培养复合型教学人才和社会体育工作专门人才定作教学目标,羽毛球普修课课程目标与该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3.1.2湖南城市学院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符合教学内容要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教材使用上需要改进。

3.1.3两校在羽毛球普修课所占学分、课时分配及开课时间安排比较合理。上课场地基本满足普修课上课需求。两校羽毛球普修课的考核评价方法缺少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内容,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理论笔试、技术考评和平时考查等方法对学生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2 建议

3.2.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普修班课程目标积极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靠拢,根据学校自身的状况和学生特点逐渐进行调整,培养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创造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培养特色。

3.2.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因对教材及时更新,借鉴网络、杂志出版社等,结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基本情况,找到适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系羽毛球普修课的教材。

3.2.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应适当的增加体育系羽毛球普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和所占学分, 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学习羽毛球运动技能和更加重视普修课。增加场地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场地。 丰富考核,适当增加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的考核方式,加强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和组织竞赛能力的考核,不但要考核知识理论、考核技术,还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地球科学论文例9

1《地理科学导论》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和任务

“地理科学导论”是地理科学类特别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它的开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1987年(原)国家教委召开地理教学研究会决定在各大学地理学专业开设“地理学引论”课程以来,国内多数大学的地理学专业相继以“地理学引论”、“地理学导论”和“地理学概论”以及“地理学发展史”等名称开设了这门课程.

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地理科目的恢复,各高校地理专业也纷纷进行新一轮的教学计划改革.各高校不约而同的做法就是大量压缩专业课课时,部分专业基础科目合并,开设大量选修课的同时,并均将《地理科学导论》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专业,课程的名称也逐步得到统一.这表现了各大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共同认识,就是需要一门科目作为地理专业学生的向导科目,在学生入学之后对地理学的全貌、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有个总体了解,以更加自觉地学习各部门地理知识,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未来自身的发展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地理科学导论》课程教学的现状和课程体系统一构筑的必要性

虽然各高校大都以《地理科学导论》为名称,但是在课程任务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各高校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着三种情况:

一是比较全面地介绍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般选用《普通自然地理学》或《地球科学导论》为教材,周学时3,第一学期与《地球概论》(3学时/周)、《地图学》(3学时/周)并行开设.学生在学习数学外语的同时,猛然增加三门专业课,一时很难接受.《地理科学导论》在内容上更像是各专业基础课和部门自然地理学的缩略课,且各部分内容均点到为止,学生们感到内容庞杂,对专业学习感到茫然.

二是类似于专题教学介绍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课时安排一般为2学时/周,依然在第一学期与《地球概论》(3学时/周)、《地图学》(3学时/周)并行开设.在这种模式下,授课内容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讲授专题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各校各教师差异较大.这种教学安排对学生导的作用得到了体现.但是,兼顾学术性与系统性、基础性与入门性两者的关系方面成为问题.同时,这种教学安排对学生而言负担仍然很重.

三是以《地球概论》为基础,内容体系根据“导”的原则进行一定的增删,周学时为3,与《地图学》(3学时/周)同在第一学期并行开设。其优点在于既压缩了课时,又能对地理学及其后续课程有个大体的了解,并把这种专业基础教学放在其它专业课之前,起到了先行课程的作用.在8O年代中期尚没有开设《地理科学导论》科目,金祖孟和陈自悟在《地球概论》课程教学中就担负了地理科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的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教学中一直将两者的教学统一在一起.因此,对《地理科学导论》课程体系统一构筑.显得非常必要.

3《地理科学导论》课程体系统一构筑的指导思想

3.1完成课程所肩负的多重任务

作为地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地球运动观及其意义等方面的教学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运动导致的热量分带和地球运动周期两个方面,是理解区域分异、树立时空观点的基础;地理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涉及的天文学内容也是中学教学的难点,其中对于有关无尽星空和瀚海的宇宙认识,服务于中学师资培养,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宇宙奥秘继续探索的求知欲;作为地理专业的先导课程,以大气圈、水圈、岩土圈(土壤圈)、生物圈、智慧圈即圈层结构为主线,对后续部门地理学和学科任务进行介绍.

3.2贯彻总课时压缩的精神

在总学时压缩的前提下,整合《地球概论》,融入《地理科学导论》,使其既能够为地理专业学生奠定区域分异的学科思想基础,也对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有个总体了解,具体做法是将现有的《地球概论》(周学时3)和《地理科学导论》(周学时2)融合,构筑为改为《地理科学导论》(周学时3或4).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集中选取,并将适于学生自学的内容及时布置给学生自学.具体将授课内容处理为三大模块:我们的宇宙和地球的内部环境等部分内容作为通识教育模块,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地球的运动和意义作为核心内容模块重点讲授;将圈层结构和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专业先导课程模块作为了解性内容进行专题性授课.

基于上述原则,我们构筑了课程的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以周学时3进行了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的分类筛选

4《地理科学导论》课程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上述指导思想下,我们分为三个模块统一构筑了《地理科学导论》课程内容体系,即:通识教育模块、核心内容模块和专业先导课程模块.

4.1通识教育模块

以自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主要内容为恒星及其~生、银河系和太阳系、地月系、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等.

4.2核心内容模块

重点进行讲授,引导学生预习和开放式学习.主要内容为地球的运动和地理意义,包括为研究地球运动服务的天球坐标系.

4.3专业先导课程模块

内容包括圈层构造与部门地理学、地理学研究对象一地球表层系统和地理学的方法、手段与其现代化等内容,以专题性讲座的形式进行.

地球科学论文例10

1. 前言

篮球专项课是我院体育系重点课程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篮球课教学的内容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模式都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来满足学生的要求。本文从我院的实际出发,结合体育系七年来篮球专项课的教学实践,讨论提出适合我院发展的篮球专项课教学内容、训练方法与模式,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篮球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一条新路子。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参阅有关篮球教学与训练方面的文章,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访谈法

通过与我院体育系主任、沈阳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主任谈话,向他们了解篮球专项课教学方面的情况和对篮球专项课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

2.3问卷调查法

对我院和沈阳体育学院篮球专项课教师及篮球教学中对部分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3. 分析与讨论

3.1 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目标任务与沈阳体育学院对比分析

对我院篮球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必须对我院体育系篮球专项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有清晰的了解,并结合我院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理论联系实际。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目标任务与沈阳体育学院教学目标任务如下:(见表1)

通过表中内容对比得知,我院篮球专项课的教学目标中缺失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即学生在本专业的科研能力培养目标。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篮球课不过是锻炼身体,在学校中不是主要科目,就放松了对体育科研方面的要求,形成了一种可有可无,不管不顾的局面,高校是教育与科研的两个中心,必须坚持以科技发展高校的体育的战略方针。体育教育改革要以科技为先导,加强体育科研,从科学研究中寻求新思想、新思路、新方向,把科学研究创造的新知识应用于改革实践。事实上也充分说明,我院的篮球专项学生的科研能力较差,这与教学目标息息相关。

3.2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方法、手段与沈阳体院对比分析

从表中对比得知,我院教学方法与沈阳体育学院或其它院校相比差别不大,都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从教学方法的选择来看,教师注重选择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并能做到因材施教。从教学手段来看,我院的电化教学设备较差,不能满足教师进行电化教学的要求。我院还没有配备专门的体育课电教室,尤其是教师进行动作分析时没有摄像设备。

3.3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训练方法构建的理论依据

3.3.1篮球专项课上课学生人数、场地器材条件。

扩招以后,各个专业学生的人数明显增加。我院篮球专项课学生的人数,由原来的每个班十几人增加到现在三十几人,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我院的现有教学场地设施还不能满足学生的人数对教学场地的需求。因此教师上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首先考虑的是场地设施现状和学生的上课人数。

3.3.2篮球专项课学生的原有专项技能水平差异

我院运动系学生原有的专项技能水平差异较大。有的来自体校特招生,接受过专门的篮球训练。有的是高考体育生,有的专项是篮球、有的是其它专项的考生。水平差异较大。这是摆在我院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需要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目标的缺失,是导致我院篮球专项学生科研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4.1.2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的效果受场地设施的影响较大,尤其电化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导致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较单一,学生的厌烦情绪较大。

4.1.3我院篮球专项课的教学、训练方法的构建与选择应考虑学生、场地设施现状。

4.2建议

地球科学论文例11

现代教育特点及球类运动发展趋势要求在技术训练、人文操作、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并注意强调其重要性,达到四个方面相结合、相协调、相促进的效果,使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为大学生球类运动的发展与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技术训练新理念的理论基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球类运动的技术训练也是如此,球类运动的技术训练的客观规律就是球类运动要与运动项目的本质特征及规律相符合。在球类运动训练过程中,要以球类运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为主要依据,对球类运动训练进行科学的指导,力争做到实用、全面、朴实和结合实际,并且与事物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在球类运动训练中,一切都要以实战需求为前提,从实际出发和结合实战是运动的技战术训练最有效的方法。大学生在比赛中轻松、熟练的表现,不断的练习、训练是关键,因此,这也要求训练要与比赛的情况尽可能地一致,才能发挥训练的效果。

二、人文操作新理念的理论基础

人文操作新理念的理论基础具体体现在实际操作中的方方面面,全面、深入地了解人文操作新理念,需要认真对待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的行为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的感知意识、信念体系的指导和支配。因此,所谓的人文操作的方法,就是教练员或领导者必须按照他们的信念体系和他们要领导的大学生信念体系来认识领导工作。

其次,球类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要与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相符。理想训练效果的达成,在进行球类运动训练时,不仅要符合科学规律,还要在目标追求与实现的过程中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的价值规律,体现人文特征,还要将科学性与人文特征相结合、相统一,从而达到真与善统一的目的。

最后,人文的重点是突出人的主体性。人文不仅彰显了技术的灵动,而且也摆脱了“技术”对“人”的控制,从而达到公平竞争,培养人性,挖掘潜能的目的。这就明确了主体性以及人与技术的关系。除此之外,情感、责任感、态度、信念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体能、技能、成绩等物化的成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教育水平

大学生进行球类运动训练主要是通过教练员、大学生、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等共同参与、密切配合而实现的。而由于在球类运动训练过程中缺乏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对大学生专项教育的培养,导致以往球类运动训练等人才培养出现了一系列的不科学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依靠单一的训练过程,过多强调的是身体素质、技战术修养、心理素质;其次,对大学生的文化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够深入和全面,使得大部分运动员在激烈竞争的训练和比赛中显得力不从心。

四、文化素质

当代的球类运动的较量是体能、技能、心智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较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心智能力要较体能、技能更加重要。通常来说,具有较高球类运动心智的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高其整体的竞技能力,主要是由于其不仅能够较为深刻地把握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而且还能够更准确地认识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