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计算机论文软件

计算机论文软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8 15:07:13

计算机论文软件

计算机论文软件例1

2插件技术的功能

插件技术是在不对程序整体进行修改的前提下,对软件的功能进行扩展和更新。在软件开发人员将软件接口公开之后,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可以对制作相应的插件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并完善软件的功能。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一般来讲,由主系统和子系统。主系统是软件运行在系统上的基础,是子系统可以发挥其各自功能的平台。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命令的识别,运行系统内部的计算程序,计算出对应的结果提交给主程序。插件是一个处于软件包外的子系统,可以按照用户对软件的需求程度进行选择,不使用插件也不会影响到整个软件的工作。插件是扩展系统中的重要一类。开发者在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无法得知用户对软件的全部需求点,就会在软件包中留下接口,允许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安装扩展功能的插件。平台的功能是一个软件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也是一个软件系统的基本功能,其不仅可以提供给用户,而且还可以给插件使用。平台功能是由内部功能加上插件的功能共同组成的,插件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内核功能是软件的核心功能,完成软件设计时的基本功能,插件则是提供辅助功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的需求。插件为平台功能的扩展以及满足时代需求有着很大的作用。这种补充作用是插件对软件最大的贡献。平台插件与软件连接在一起,需要软件提供两个标准的接口。一个是拓展接口,另外一个是插件接口。这两个接口有着各自的作用和使命,并不相互冲突,也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平台扩展接口只能是由平成,插件接口则必须是插件来完成,在各自完成的任务里,只能是调用和使用。平台扩展接口为插件接口完成单向通信,插件接口在想要获取主体的一切所需数据时要通过平台扩展接口来完成。主程序和插件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是插件信息和主程序信息交换的过程。插件可以和主程序发生关离不开主程序的接口。对接口的创造可以有两种方式,其一是设计程序的工作人员在软件中保留了接口;二是在软件的后期开发过程中,其他的工作人员改变了主程序的结构,制造了接口。插件承担着进行接口对接的功能,在和主程序联合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3插件技术的类型

3.1类似于命令插件

类似于命令插件大部分都是文本格式的文件,自由度非常低,扩展性相对来说非常的弱小,功能层面上来说也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插件的使用过程中十分的方便,甚至对计算机程序有所了解的人都可以进行插件的简单设计,形成个性化的可执行的独立程序。如WinAmp的Skin,WinHacker经常使用这种软件,其运行的插件步骤可以先进行用户的选择,然后再进行输入,最后依据用户的输入内容,来完成那些事先就已经定义好的操作。

3.2脚本语言插件

脚本语言插件是插件一族中比较特别的一种,这种插件的编写代码比较复杂,不容易制作成功。脚本文件需要开发者提供对软件程序的解释,否则难以将脚本进行完善。宏是极爱本文件中的一种。宏可以独自完成一段程序,在计算机内进行计算,取得任务的最终结果。MicrosoftWord中对宏定义是可以一系列的可以进行操作的word命令,从而简化程序。

3.3已有程序环境插件

插件是在早已经成形的程序开发环境中,根据客观的需求或是软件功能的缺陷进行补救时使用的。我们在使用多种软件时,无论是国内制造的还是国外生产的都会出现插件。这种插件是软件进行自身功能的补充进而使用的。在功能强大的软件使用过程中,为了可以更好的使用软件,发挥软件的功能,对软件的原本设计进行补充,方便软件连接数据库中的多种成型的数据模型,简化对资源的利用程度。插件接口的存在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拓宽自己思维的空间,为软件功能的丰富化提供了机会。

4插件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

4.1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开发

软件插件技术在软件研发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软件的补充有着显著的优势。插件本身具备很多的优点,插件的研究经济花费比较小,获得收益十分大。只要将插件通过接口和选择的软件程序连接在一起就可以获得插件程序中的功能,为用户带来比较好的体验。对插件进行研究必须对其服务软件的主程序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软件主程序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开发。插件和系统的连接点在于二者之间通过接口连接在一起,发挥插件的作用。接口为插件提供了进入软件主程序的入口,同时也是将插件从主程序中撤出的分离端。对插件的创建和销毁程序都在宿主程序中。宿主程序和插件程序有着明确的协议,它规定将插件的所有内容全部放入一个子文件夹,为了不对软件主程序产生破坏对插件技术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管理。因此,茶插件虽然和软件放在一起进行使用,但是,却保持着很高的独立性,对软件的影响达到了最低的程度。用户对插件的态度可以按照自己生活的需求进行选择,而不是一味地认定使用。在使用某款软件的使用,很多的用户将其附带插件删除,减少终端机的运行负载,这样的做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4.2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举出下面具体的例子,来具体介绍插件技术在软件系统的实际利用:(1)FLASH插件,它是安装在浏览器的FLASH插件,它的作用是用来播放浏览器中的swf文件(2)IE插件,即Plug-in是一种程序。浏览器一般都是直接调用插件程序,通过处理特定的文件,把他们变成浏览器自身的一部分。

5在计算机软件中插件技术的应用优势

计算机软件插件技术存在许多的应用优势,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插件的结构十分灵活,因为插件本身是许多小插件功能结构所组成的,它是通过接口为软件系统提供相关的服务,所以增加和删减都是很简单,并且不会对软件产生影响。(2)在很多方面,插件技术都存在许多优势,例如在项目的计划、产品的扩展及其生产上。(3)插件与插件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的现象,结构十分简单,构造也很清楚,对软件系统的运行速度不会产生影响(。4)插件的重用率比较高,并且在调整软件的结构时,非常的方便简捷。(5)插件和插件之间以及插件和主系统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插件和主系统都可以通过执行操作命令进行相应的反应,存在着一定的耦合性。

计算机论文软件例2

(一)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及特征

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可被自动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符号化语句序列。计算机程序包括源程序和目标程序,同一程序的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应视为同一作品。“文档”是指用自然语言或形式化语言所编写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况、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

计算机软件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它是人类脑力劳动的智慧成果。计算机软件的产生,凝聚了开发者的大量时间与精力,是人脑周密逻辑性的产物。其次,它具有极高的价值。一部好的计算机软件必然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它能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还能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再次,它具有易复制、易改编的特点,往往成为不法分子盗版和篡改利用的对象。

(二)计算机软件立法保护的沿革

1、计算机软件版权立法保护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由于计算机软件具有上述特点,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加强了计算机软件的立法保护。1972年,菲律宾在其版权法中规定“计算机程序”是其保护对象,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用版权法保护计算机的软件的国家。在美国,美国版权局于1964年就已开始接受程序的登记,国会于1974年设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同计算机有关的作品生成、复制、使用等问题,并于1976年和1980年两次修改版权法,明确了由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随后,匈牙利于1983年,澳大利亚及印度于1984年先后把计算机软件列为版权法的保护客体。由于软件版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通过订立国际条约实现软件版权的国际保护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尚没有关于计算机软件保护的专门性国际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曾于1978年公布了称为《保护计算机软件示范条款》的建议性文件,作为对各国保护立法的一种建议和参考,但在公布后的实践中,该师范条款并未发生多大影响。198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出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约》草案,要求参加条约的国家使之国内法律能达到一定的“最低要求”,以防止和制裁侵犯软件权利人权利的行为。但是各国专家普遍认为,缔结新条约的难度较大,且在目前情况下,大部分国家都以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只要能将计算机软件纳入版权法的国际公约中,就能达到保护的目的。1994年4月15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各缔约方在马拉签署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协议》(TRIPS),其第10条规定“计算机程序,无论是原始资料还是实物代码,应根据《伯尔尼公约》(1971)作为文学作品来保护。”另一方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96年12月20日通过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其第四条明确规定不论计算机程序表达方式或表达形式如何,均作为《伯尔尼公约》第2条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受到保护。这两个《协议》和《条约》为国际间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2、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立法。

在大多数国家,都没有直接把计算机软件纳入专利法的保护范围,因为一开始计算机软件被认作是一种思维步骤。根据各国的专利法,不能成为专利法的保护客体。但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当计算机软件同硬件设备结合为一个整体,软件运行对硬件设备带来影响时,不能因该整体中含有计算机软件而将该整体排除在专利法保护客体范围之外,计算机软件自然而然地应当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可得到专利法的保护。固在日本1976年公布的有关计算机程序发明审查标准第一部分、英国1977年公布的对计算机软件的审查方针,及美国1978年对计算机软件发明初步形成的FREEMAN两步分析法审查法则及它们的后续修改中普遍规定:单独的计算机软件是一种思维步骤,不能得到专利法的保护;和硬件设备或方法结合为一个整体的软件,若它对硬件设备起到改进或控制的作用或对技术方法作改进,这类软件和设备、方法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专利性。

在国际上,涉及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国际性公约有两个,一个是1973年10月5日签署,1977年10月7日生效,1979年6月开始实施的欧洲专利公约,它规定对软件专利的审查标准要注重实质,一项同软件有关的发明如果具有技术性就可能获得专利。另一个是1976年6月19日签署,1978年1月24日生效的专利合作条约,它规定了软件专利的地域性限制:一个软件在他国获得专利的前提是进行专利申请。

3、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

在未采用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之前,人们一直使用商业秘密法对软件进行保护,当现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纷纷将软件纳入版权法保护范围时,与计算机有关的某些数据和信息仍受商业秘密法的保护。但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专门的商业秘密法(除美国等个别国家外)。在这些国家商业秘密法的内容散见于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及侵权法中。但是国际上对计算机软件采取何种方法保护并未达成共识,各国法学家在版权法、专利法、商业秘密法、专门立法中冥思苦想,比来较去。日本、韩国和巴西都曾试图不用版权法,而采用另行制订新法的方法来保护计算机软件。他们指出无论采用专利法还是版权法来保护计算机软件,都是不合适的,力主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护。但由于美国强烈反对,迫于压力,日本、韩国和巴西最终仍通过修改版权法,把计算机软件列为保护对象。

二、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利与弊

计算机软件立法保护的是可能受到侵害的权利人的权利。复制、抄袭或者剽窃是侵害计算机软件权利人权利的主要方式,这一点与传统的文学作品权相类似。而版权法的一大主要内容就是禁止他人非经权利人许可而复制、抄袭、剽窃其作品。因此,将计算机软件列为版权法的保护对象具有以下的优点:首先有利于满足软件权利人禁止他人非法复制、抄袭、剽窃其软件的要求。由于计算机软件本身具有的易复制易改编特点,侵害软件权利人的行为十分容易进行。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需要耗费开发者的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如不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显然不利于促进整个软件行业的发展。将计算机软件纳入版权法保护,有利于打击猖厥的侵权活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其次,有利于国内国际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世界上大多数建立版权保护制度的国家都是《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如果这些国家都利用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则很容易做到软件的国际性保护,而无需再耗费时间、精力订立新的专门的软件保护多边公约。再次有利于软件的创新和优化。版权法只保护软件的表达方式,而不保护构思软件的思想本身,这样其他开发者就可以利用已有软件的创作思想,从中得到启发,开发研制出新的软件,促进软件的优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再次保护范围广泛。版权法要求保护对象达到的标准不高,只需要具有独创性,因此几乎所有的计算机软件都可以受到版权法的保护。最后保护手续简便。最多仅需要注册登记,而且在我国,实行的是软件自动产生版权原则,登记注册手续仅仅是提出软件纠纷行政处理或诉讼的前提,而非获得版权的必要条件。

但计算机软件到底不同于一般文学艺术作品,其具有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不具备的属性:作品——工具两重性。说它是作品,是指计算机软件可以借助于文字、数字、符号等表现出来,并能用磁带、磁盘、光盘、纸张等媒体加以固定;说它是工具,是指计算机软件一般都具有功能性,都是为了解决一定问题或达到一定目的。且它都是通过控制计算机硬件,实现一定的逻辑运算过程,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计算机软件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字艺术作品的特殊性,用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严重缺陷日益暴露出来:1.版权法只保护计算机软件的表现方式而不保护其思想内容。但计算机软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思想。软件的构思技巧和技术方案是一部计算机软件成功的关键,也是其最有价值的部分,权利人希望对这些构思技巧和技术方案享有较长时间的专有权。可是版权法不保护思想,使其他开发者能轻易的使用这些“思想概念”开发出表现方式不同的软件,这对原软件权利人是极不公平的。2.版权法中没有关于禁止使用的规定。计算机软件的价值在于其使用性,而版权法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合法,这是有悖于软件性质的。由于软件具有易复制性,其在私人之间的传递使用,必然造成计算机软件市场销售份额的减少,从而损害软件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因此,即使是为个人的学习、研究而复制使用软件,也应认定为不合理使用。3.计算机软件侵权认定困难。由于版权法所保护的计算机软件表现方式与不保护的思想之间很难划出一条明显的分界,所以使得侵权行为难以认定,纠纷难以解决。虽然在国际上有的学者提出实质性相似加接触来认定计算机软件的侵权,但是由于该标准主观性太强,于侵权认定并无多大帮助。

鉴于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存在着上述严重的弊端,许多学者开始考虑其它方法来保护计算机软件。专利法、商业秘密法就是这些学者考虑的方法之一。

三、专利法、商业秘密法的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利与弊。

用专利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相对于版权法保护有以下三个比较明显的优点:第一专利法保护计算机软件创造性方法,及计算机软件所特有的源代码。源代码也称源程序,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创造的一种特有的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只要掌握源代码则可对软件开发者的现有软件进行任意的修改,使之成为另一个表现形式不同的软件。由于版权法保护表现方式不同的作品,则非法取得软件开发者源代码而较轻易改编成的其他软件很可能受到版权法的保护,这对软件的开发者是很不公平的,但专利法保护,软件开发者创作的源代码,则非法改编成的计算机软件是不受保护的,故在这一点上,专利法保护计算机软件优于版权法的保护。第二专利法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程度高。专利保护具有强烈的独占性、垄断性,一旦计算机软件被授予专利权后,其他相同或相似的软件就再也不能取得专利权。这对强调保护所谓计算机软件思想即软件构思技巧、技术方法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者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其他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再开发与已取得专利权的软件表现方式或思想相同或相似的计算机软件将被认定为侵权。第三专利权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期限比较合理。专利法对发明的保护期限为20年,明显低于版权法的国际通例——作者有生之日加死后50年(《伯尼公约》)或25年(《世界版权公约》),这比较接近计算机软件的实际经济寿命,且有利于推动科学的进步。但是专利法保护计算机软件仍然有一系列无法克服的弊端,这些弊端在实践中体现的特别明显:1.专利的公开性有悖于软件开发者的意愿。依专利法规定,在受理一项专利申请后,必须将该申请的相关文件向公众公开,其中必然包括计算机软件专利申请人所提供的软件思想与表现方式,这正是大部分软件开发者所不愿意做的。2.取得专利权所应有的“三性”大多数软件并不具备。专利权的取得必须是申请的发明同时具备新颖性、创造性与实用性三大条件,但只有极少数的计算机软件能同时具备这些条件,而且专利的三性审查一般是通过专家的评估与检验,计算机软件的三性往往无法被实际测出,这又降低了计算机软件取得专利权的可能。3.专利权取得的法律手续相对繁琐。申请专利需要续行一系列的法律手续,在专利被批准前,须经过十八个月到三年的审查期限,这与计算机软件高开发、高淘汰的客观情况极不适应。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用专利法对计算机软件加以保护困难重重,所以有的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商业秘密法。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对于计算机软件来说,如其核心——源代码,是符合商业秘密所独具的非公开性、商业价值性和保密性三性的。而且适用商业秘密法保护计算机软件还具有以下二个优点:第一,商业秘密法没有关于保护期限的规定。因为商业秘密的专有权是靠保密来维持的。只要权利人能保密,则其专有权的保护期就能是无限的。因此,在不泄密的情况下,计算机软件权利人的利益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第二,以商业秘密保护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权利人比传统的知识产权(专利权、版权、商标权)多了两项权利:制止他人披露和制止他人获得有关信息。所以计算机软件权利人有权制止其他人未经许可而披露、获得或使用有关信息、技术。那么,用商业秘密法保护计算机软件是否十全十美了呢?不,这里仍有两个重大缺陷:首先,属于商业秘密的,必须是“并非通常从事有关信息工作之领域的人所普遍了解或容易获得的”未披露过的信息(具《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协议》第39条),但是由于“通常从事有关信息工作之领域的人”的地域性限止,可能导致某项在国外已不属于商业秘密的信息在国内仍然未被披露,如果据此保护该商业秘密在国内的权利,这对国内的相关业者显然不公平的。对计算机所含有的某些商业秘密来说,也是如此。其次,商业秘密法并未规定反向研究的禁止。反向研究又叫反向编译,是通过对一计算机软件进行反编译,得到该程序的源代码。前面已经说过计算机软件的源代码是一部软件的书写语言,是软件核心秘密,其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技术资料。一般来说,计算机软件开发者不愿公开源代码,并采取了保密措施,因此不论软件是否公开,软件源代码都应该做为商业秘密受到保护。但是,大部分有关商业秘密所有人有权禁止和(或)获得损害赔偿的行为的立法都没有规定对反向研究的禁止。

综上,专利法和商业秘密法保护计算机软件虽然都有一定的优点,但它们仍旧存在着一系列有待各国立法乃至各国司法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用它们保护计算机软件仍是不成熟的,固各国学者最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对计算机软件的专门立法保护。

四、计算机软件单独立法保护的必要性。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无形的智慧成果加以保护,对其所享有的专有权,它是将具有“社会公共财产”性质的信息纳入私权的范围,若不加注意就会出现保护过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但若保护过弱,又达不到知识产权保护的本意。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存在着诸多对知识产权限制与反限制的选择,因此存在一定程序创作者、开发者、传播者、使用者行使权利中的对峙等现实,知识产权法作为以促进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保障开发者、所有者及其他主体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为价值目标的法律,如何能统筹兼顾,真正发挥作用,唯有坚持平衡协调各种可能相互冲突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平衡是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精神。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技术、文化意识传统的多方面制约和影响,知识产权权利人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绝对的平衡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如何能在现行的法律模式中达到知识产权权利人与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平衡,即平衡的最优化,是立法者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论及版权法、专利法、商业秘密法保护计算机软件时,学者们虽都认识到它们之间的优缺点,但正是由于版权法、专利法、商业秘密法保护计算机软件都不能最大效率的平衡权利人与社会公共利益,固学者们都趋向于制订一部能最优平衡保护计算机软件的专门立法。

前文已经讲过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客体主要为其表现方式和思想。尤其计算机软件的思想棗技术构思是计算机的核心。本文在谈到计算机软件思想时曾以源代码为其表现性的一种。源代码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十分重要,一项计算机软件的创新性往往是由所使用的源代码的创新性带来的。而且,使用同一源代码可以写出语句表达不同而功能相似的计算机软件。因此,软件行业强烈要求保护源代码方面的创造性成果是可以理解的。但版权法不保护作品的思想,作为作品的计算机软件所使用的源代码属于其技术构思,所以从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7条到美、日、韩等国家的版权法规都有不予保护的规定。显然,为了保护自己独自开发出来的新源代码的权利,开发者可以将其作为商业秘密采用保密的手段加以保护。但法律并不禁止对计算机软件的反向研究。因此以商业秘密保护计算机软件是不可靠的,相反在专利法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在美、日等国出现了大量利用他人创造的源代码开发出功能相似,但并不侵害他人计算机软件版权的计算机软件,因此,美、日等国已逐步调整了对计算机软件的专利审查基准,把计算机软件本身的专利问题同计算机软件设计技术的专利问题区别对待,把源代码本身同利用源代码解决的技术问题区别对待,大大放宽了相关限制。最近十多年,在美、日都各有数百项有关计算机软件的发明获得专利权,其中包括不少同源代码有关的发明。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为实现计算机软件权利人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最优平衡,为实现对计算机软件表现方式与思想的双重合理保护,对计算机软件的立法保护应采取版权法与专利的双重模式,即所谓的工业版权法。以工业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在国际上虽然没有明确的立法,但我们推敲各国的相关法律,仍有迹可寻。如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采用的是版权保护方式,但却规定了受保护的软件应是提交登记,这是传统版权法所没有的。如日本版权法规定了“在计算机使用上明知是侵犯他人版权的程序复制品”则使用人也将被视为侵犯程序权之人。而在传统的版权法中,是没有使用权的,只有在专利权的权利内容中,才存在“使用权”。如美国在简单地把软件纳入版权法后,近年又通过一系列判例加入工业产权的内容。事实上,无论同意还是反对以“工业版权”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国家,都从不同方面朝着工业版权保护发展。

五、工业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构想。

以工业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软件立法保护的大势所趋,现在笔者就工业版权法对计算机软件进行保护的立法所应具有的特点,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1、计算机软件工业版权法保护的客体包括软件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包括软件的思想。对计算机软件表达方式的保护是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主要内容,也是现有法律体制下对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最大贡献,在工业版权法中当然应该延续下来。对计算机软件思想的保护,历来是学者们争议的焦点,但从实践来看,对“和硬件设备或方法结合为一个整体,对硬件设备起到改进或控制的作用或对技术方法做出改进的软件”,其本身的思想是可以因具有专利性而受到工业版权法的保护的。

2、计算机软件工业版权法采取自愿登记制及审查制,要求软件公开。为避免重复开发及有利于国家对软件行业的管理,工业版权法应采取登记审查制。即计算机软件只有在经过登记并审查合格后,才能获得工业版权法的保护。主管机关应及时将通过审查的计算机软件有关资料向社会公开,供其他软件开发者在开发初期自行检索,以避免重复开发。

3、软件开发者有权选择商业秘密法保护计算机软件。这是与上面软件的自愿登记制相对应。由于登记审查制要求将软件的相关资料公开。而部分软件开发者并不愿意这样,他们认为公开软件只会使他人更为容易地获得其软件秘密。且因为软件时效性较短,诉讼成本较高,使他们不愿接受登记审查制。计算机软件工业版权法的自愿登记制满足了这部分软件开发者的愿望,他们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进行登记,以取得软件工业版权保护。在不进行登记的情况下,软件开发者获得的是商业秘密法的保护。

4、计算机软件工业版权法的审查标准高于版权法,低于专利法。其审查标准为创造性、新颖性与功能性。创造性即软件是由其开发者所完成,这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取得任何有关该软件权利的前提。新颖性是指计算机软件的表达方式(某些情况下包括其思想)与其他以取得工业版权的软件有所区别。功能性是指申请取得工业版权的计算机软件应当具备一定的功能,仅仅是程序语句的组合而不具备任何功能的软件不能获得工业版权的保护。

5、计算机软件工业版权规定的软件保护期较短。由于计算机软件本身生命周期较短,也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及计算机软件业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期不宜过长。工业版权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期规定以十五年为佳。

6、计算机软件工业版权法的权利人的权利包括公开权、复制权、使用权、出售权、租赁权、修改权等。计算机软件开发者拥有使用权,即不经许可而使用他人的软件将构成侵权。根据使用权,软件开发者可要求一份软件只能用于一步计算机,其他任何情况下再次使用均构成侵权。计算机软件开发者的修改权是一种有限的修改权,软件开发者可以提出对软件的“补丁”或升级版本,但是否使用,由软件用户自行决定。

制定单行的计算机软件工业版权法可能与现今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流行趋势相背,但从长远看,笔者认为这是计算机软件立法保护的最终模式。

参考资料:

《知识产权纵横论》惠永正、段瑞春、郑成思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

《著作权的管理和行使文论集》国家版权局上海译文出版社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李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美国专利法判例选析》张乃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教程》刘春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法律概论》(美)刘江彬北京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论文软件例3

联锁图表是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车站信号控制系统的结构,是确保行车平安,提高运营效率的基础。联锁图表工程设计烦琐,逻辑运算复杂,手工设计极易产生错误。为此,许多探究设计单位都曾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但在站场外形自适应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就自适应于站场外形的联锁图表软件的数据信息、站场外形模拟、进路联锁和绘制指令的实现技术和结构,作简要论述,供同行参考。

1条件数据信息

条件数据信息是联锁图表软件运行的基础,是软件结构、运算处理和程序控制的关键。根据软件设计的总体要求,条件数据信息应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其编制在格式、输人输出和数据含义方面,应做严格的规定和标准,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处理速度。基本数据信息如图1所示。

对于站场上轨道绝缘(无论是否超限)的表示方式,是在对应其类型的位置处,根据不同的站场道形布置、侵限绝缘节的设置情况标注代码。以假定来自4个方向的侵限为前提,规定若绝缘节设置在道岔直股上,为水平方向侵限;设置在道岔弯股时,为垂直方向侵限。设侵限绝缘在原点,道岔直股平行于X轴,表1、图2列出4个象限内的各种侵限形式。图2中,箭头表示行车方向,方框表示被侵人方向的区段。

在上述的各种侵限中,虽然有些侵限形式,如32,41,42,43的侵限形式,实际上并不存在,但为了软件设计的可靠性和严密性,应使其形式或规定具备充分必要的条件,以方便应用。如,当选择32或42的形式后,就不必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同时存在侵限情况下,具体区分是何种侵限形式,即可做出正确处理。对于描述设备类型和属性的数据,其结构应最大限度地满足站场网络图形数据转换的需要。通过删除冗余的或不相关的信息,使图形信息达到较高的压缩比,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就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而言,单动和双动道岔、各类调车、列车信号机虽都相对独立,但其图形信息却含有可观的冗余量,如,一个双动道岔可用2个单动道岔图形合成,调车或列车信号机可通过旋转改变方向,等等,图3所示。

2固有数据信息

固有数据信息是由编程人员根据站场模拟、逻辑运算和图形绘制的需要,预先设t的地址码、图形码、图素码和测试码等,这些代码在联锁图表软件运行中提供转换、压缩、校核、编辑和绘图指令生成的支撑。该数据信息的组织,目的在于增强软件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扩充能力,促使软件的处理起点向设计边缘靠近,最大程度地减少手工干预。另外,为了让数据信息能够尽快地从联锁图表中分离出来,以供其它系统软件调用,在数据组织时,还应考虑固有数据信息的划分,避免共享数据信息的重复。

3站场外形模拟

所谓站场外形模拟,是指通过对车站数据信息的处理,生成具有可操作能力的车站信号平面图形的过程。在能够充分反映站场外形网络信息的矩阵内,实施信息压缩处理、线性计算调整,形成站场外形网络雏形,并逐层建立图形曲线的拟合信息,使图形能够以最紧凑的连接方式在局部范围内得到合理化处理。

分支A和分支B布置于网络同一层上,若逐行扫描的顺序从左至右的话,则需依道岔、信号机属性及编号对A.B分支的排列顺序进行判定,并加以调整。若相关道岔分支布置于不同层,则需设图形拟合信息ZA,以使道岔分支正确连接。

对站场网络图形信息中各分支比较集中或过于稀疏的地方,需进行局部、线、点的合理化处理。

总之,在站场外形模拟处理的过程中,图形网络的正确连接是第1位的,其次考虑有效的空间内合理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

4进路联锁

进路联锁一般为列车进路联锁和调车进路联锁,但无论哪一种联锁,都必须先确定进路,再依据站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联锁。然而,进路联锁设计是根据列车或调车的行驶进行的,因此,进路联锁的处理,需设想一个代表列车或调车的点,从每条进路的始端标识处,沿站场外形网络的分支向所有可能构成列车或调车进路的终端标识处移动,并记录所经线路的全部信息,这样就可以实现联锁图表的进路选择和进路内的所有设备状态的检查。对于侵限、带动和条件敌对等因素的检查处理,必须在进路选择的同时一并进行。如图6所示,实箭头为行车方向,虚箭头为根据侵限标识或道岔位置而规定的搜寻方向,方框为检查区段或带动道岔。超级秘书网

计算机论文软件例4

2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现状及优势

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在软件开发和使用出现了不同情况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种计算机软件应用行业的现状。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是针对高级的操作系统来运行系统软件,其中包含着计算机软件应用部分的一些程序和部分文档以及大量的数据,都是用来探究怎么样才能够让系统运行在新的领域中更好地发展,开辟新的软件发展市场。计算机软件应用也还是能够进行运营操控的系统,这种尝试通过长时间和无数次的实验得知,计算机软件现在已经具有自己一套条例清晰的模型框架。然而在这些年中,我国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一直处于一种半停滞状态,我国至今仍在用一些引进的应用软件。像Adobe公司研发的Photoshop、Premier、3DMax、Lightroom、AfterEffects、Illustrator、Indesign、Dreamweaver、Flash等应用软件,另外还有文字编辑等众多软件,而我国截至目前没有一个成熟的中国创造的应用软件出来,这也是我国计算机软件研发的一个瓶颈,究其原因得知是由于国外软件研发公司软件的核心部分是绝对保密的,这也导致了我国为什么一直对软件不能够很好地进行研发。我国在软件开发的投资力度不是很大,软件的开发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政府用的也是美国研发的win-dow7系统软件,办公软件用的也是美国研发的Word文档等应用软件,在我们使用的电脑中很少有我国研发的软件,但是像“百度”“腾讯”“360安全卫士”这些应用软件是我国研发的,也是值得让我们国人骄傲的应用软件。

我国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软件的使用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因此计算机软件应用处在一个开发升级更新与新型产品相结合的阶段,这将是我国计算机软件应用发展方向,也包含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率和软件开发水平以及编程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软件是由很多程序组合而成,它们的功能就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整理和操作,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在关机指令下达的时候,计算机关机存储程序来执行这项命令,这也是将程序语言向计算机语言进行过渡,从而帮助我们进行人机互动。然而应用软件也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管理和操控,像“360安全卫士”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定期清理和查杀系统软件中隐藏的病毒。应用软件像Maya软件,既能制作模型也能自动动画,在动画行业和广告行业当中深受青睐,它可以完成人所需要的制作产品,对制作的模型进行制作处理,虽然这个软件至今没有汉化版,但在中国影视动画中的地位是相当高,在众多动画制作的应用软件当中,Maya动画软件对将来制作高质量高水平的动画提供了一个很广阔的平台。我国计算机软件的优势也有很多方面。首先,计算机软件的支柱是IT产业,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计算机安全地正常的运行保障,通过安装了计算机应用软件,才能够对电脑进行操作,推动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发展;其次,计算机软件应用的用途是特别宽泛的,像网购、智能电子产品等,这都是家庭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成分,像腾讯公司的软件产品,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一些与学习相关的应用软件也成为了人们学习必备的用具;最后,我国的辅应用软件的研发弥补了很多缺失的应用软件。

3我国计算机软件发展趋势

1)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运行的核心成分,因此必须对其定期的升级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今不管是学校还是在社会,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单独的学科来发展,它的用途范围特别宽广。在最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力度。

计算机论文软件例5

引言:随着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在上世纪40年代的诞生,和计算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取得的大量成果。计算科学这一学科也也应运而生。《计算科学导论》正如此书的名字,此书很好的诠释了计算科学这一学科,并且指导了我们应如何去学好这一学科。使得我们收获颇多。并且让我深深的反思了我的大学生活。正如赵老师书中所讲的:“计算科学是年轻人的科学,一旦你选择了计算科学作为你为之奋斗的专业类领域,就等于你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一个有志于从事计算科学研究与开发的学生,必须在大学几年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在将来学科的高速发展中,或在计算机产品的开发和快速更新换代中有所作为。

<一>什么是计算科学和它的来历

计算科学主要是对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过程,包括其理论、分析、设计、效率分析、实现和应用的系统研究。全部计算科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能(有效的)自动运行,什么不能(有效的)自动运行。本科学来源于对数理逻辑、计算模型、算法理论、自动计算机器的研究,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后期。

随着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在上世纪40年代的诞生,人类使用自动计算装置代替人的人工计算和手工劳动的梦想成为现实。计算科学的快速发展以也取得大量成果,计算科学这一学科也也应运而生。

<二>计算科学的发展

a、首先先介绍图灵机

图灵机的发明打开了现代计算机的大门和发展之路。图灵机通过一条两端可无限延长的袋子,一个读写头和一组控制读写头的(控制器)组成它有一个状态集和符号集,而此符号集一般只使用0和1两个符号。而就是这个简洁的结构和运行原理隐含了存储程序的原始思想,深刻的揭示了现代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核心内容。现在通用的计算机是电子数字计算机,而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是建立在图灵机的基础之上。他的二进制思想使计算机的制作的简化成只需两个稳定态的元器件。这在今后的计算机制作上无论是二极管或集成电路上都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

b、计算机带动的计算学科

1946年随着现代意义上的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的诞生。掀起了社会快速发展的崭新一页。计算机工作和运行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1、计算机语言

我们要用计算机求解一个问题,必须事先编好程序。因此就出现了最早的机器指令和汇编语言。20世纪50年代后,计算机的发展步入了实用化的阶段。然而,在最初的应用中,人们普遍感到使用机器指令编制程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十分别扭,也不利于交流和软件维护,复杂程序查找错误尤其困难,因此,软件开发急需一种高级的类似于自然语言那样的程序设计语言。1952年,第一个程序设计语言ShortCode出现。两年后,Fortran问世。作为一种面向科学计算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的最大功绩在于牢固地树立了高级语言的地位,并使之成为世界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Algol60的诞生是计算机语言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该语言的文本中提出了一整套的新概念,如变量的类型说明和作用域规则、过程的递归性及参数传递机制等。而且,它是第一个用严格的语法规则——巴科斯范式(BNF)定义语言文法的高级语言。还有用于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的PASCAL语言,适合于军队各方面应用的大型通用程序设计语言ADA,支持并发程序设计的MODULA-2,支持逻辑程序设计的PROLOG语言,支持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的LISP语言,支持面积对象程序变换的SMALLTALK、C等。

2、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开发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机了而也包括了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各种各样的软件使得计算机的用途大大增强。而软件开发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和发展方向。软件开发的理论基础即是计算模型。随着计算机网络、分布式处理和多媒体的发展。在各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增加并发机构以支持分布式程序设计,在语言中通过扩展绘图子程序以支持计算机图形学程序设计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已非常的流行。之后,在模数/数模转换等接口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扩展高级语言的程序库又实现了多媒体程序设计的构想。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并行计算机和分布式大规模异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又将并行程序设计语言、并行编译程序、并行操作系统、并行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等试行软件的开发的关键技术依然与高级语言和计算模型密切相关,如各种并行、并发程序设计语言,进程代数,PETRI网等,它们正是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中支持不同阶段软件开发的程序设计语言和支持这些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计算模型

3、计算机图形学

在计算机的硬件的迅速发展中。随着它的存储容量的增大,也掀起了计算机的巨大改革。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促使图形化界面的出现。计算机图形学是使用计算机辅助产生图形并对图形进行处理的科学。并由此推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信息处理、计算机辅助测试(CAT)等方向的发展。图形化界面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在一个黑色的DOS窗口前敲代码输入控制命令的时代。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公司Microsoft。

4、计算机网络

随着用户迫切需要实现不同计算机上的软硬件和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就在我们的需求中诞生了。网络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交换使每台计算都变成了网络计算机。这也促进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三>计算机学科的主线及发展方向

围绕着学科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大量具体研究,形成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与学科发展主线和学科自身的知识组织结构。计算学科内容按照基础理论、基本开发技术、应用以及他们与硬件设备联系的紧密程度分成三个层面:

1、计算科学应用层

它包括人工智能应用与系统,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移动计算,计划可视化,科学计算机等计算机应用的各个方向。

2、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层

它是为应用层提供技术和环境的一个层面,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程序设计科学,计算机体系结构、电子计算机系统基础。

3、计算科学的基础层

它包括计算科学的数学理论,高等逻辑等内容。其中计算的数学理论涵盖可计算性与计算复杂性理论形式语言与计算机理论等。

<四>计算机的网络的发展及网络安全

(1)计算机网络与病毒

一个现代计算机被定义为包含存储器、处理器、功能部件、互联网络、汇编程序、编译程序、操作系统、外部设备、通信通道等内容的系统。

通过上面定义,我们发现互联网络也被加入到计算机当中。说明了网络的重要以及普及性。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信息科学成为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互联网络已经广泛应用于科研、教育、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全世界的互联网Internet正在爆炸性的扩大,已经成为覆盖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

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我们各行各业都在使用计算机。信息安全也显得格外重要。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受到严重的挑战,来自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及其他方面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其中计算机病毒更是很难根治的主要威胁之一。计算机病毒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是刻骨铭心的,譬如1999年爆发的CIH病毒以及2003年元月的蠕虫王病毒等都给广大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们想更好的让计算机为我们服务,我们就必须很好的利用它,利用网络。同时我们也应该建立起自己的防护措施,以抵抗外来信息的侵入,保护我们的信息不受攻击和破坏。

(2)计算机病毒及它的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是一组通过复制自身来感染其它软件的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嵌入的病毒也随之运行并感染其它程序。一些病毒不带有恶意攻击性编码,但更多的病毒携带毒码,一旦被事先设定好的环境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

<一>、病毒的入侵方式

1.无线电方式。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把病毒码发射到对方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同时技术难度也最大。可能的途径有:①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使接收器对其进行处理并把病毒传染到目标机上。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根据得到的或使用标准的无线电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够混在合法传输信号中,进入接收器,进而进人信息网络。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差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通过对方未保护的数据链路,将病毒传染到被保护的链路或目标中。

2.“固化”式方法。即把病毒事先存放在硬件(如芯片)和软件中,然后把此硬件和软件直接或间接交付给对方,使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电子系统,在需要时将其激活,达到攻击目的。这种攻击方法十分隐蔽,即使芯片或组件被彻底检查,也很难保证其没有其他特殊功能。目前,我国很多计算机组件依赖进口,困此,很容易受到芯片的攻击。

3.后门攻击方式。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小洞,由软件设计师或维护人发明,允许知道其存在的人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攻击后门的形式有许多种,如控制电磁脉冲可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计算机入侵者就常通过后门进行攻击,如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98,就存在这样的后门。

4.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控制链侵入成为可能。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二>病毒攻击的防范的对策

1.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应包括多个防护层。一是访问控制层;二是病毒检测层;三是病毒遏制层;四是病毒清除层;五是系统恢复层;六是应急计划层。上述六层计算机防护体系,须有有效的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支持,如安全设计及规范操作。

2.严把收硬件安全关。国家的机密信息系统所用设备和系列产品,应建立自己的生产企业,实现计算机的国产化、系列化;对引进的计算机系统要在进行安全性检查后才能启用,以预防和限制计算机病毒伺机入侵。

3.防止电磁辐射和电磁泄露。采取电磁屏蔽的方法,阻断电磁波辐射,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防止计算机信息泄露的目的,而且可以防止“电磁辐射式”病毒的攻击。

4.加强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建设。应成立自动化系统安全支援分队,以解决计算机防御性的有关问题。

很多公司都有因为电脑被入侵而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的惨痛经历,不少普通用户也未能避免电脑被破坏的厄运,造成如此大损失的并不一定都是技术高超的入侵者所为,小小的字符串带给我们的损失已经太多。因此,如果你是数据库程序开发人员、如果你是系统级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如果你是高级计算机用户、如果你是论坛管理人员......请密切注意有关字符漏洞以及其他各类漏洞的最新消息及其补丁,及时在你的程序中写入防范最新字符漏洞攻击的安全检查代码并为你的系统安装最新的补丁会让你远离字符带来的危险。经常杀毒,注意外来设备在计算机上的使用和计算机对外网的链接。也可以大大有效的避免计算机被攻击。

<五>总结

在学了计算科学导论之后,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我将来要从事的学科。计算科学导论指导着我们该怎么学习计算机。让我更清楚的知道我们信息安全专业的方向。正如计算科学这座大楼一样,在不断的成长。信息安全也必将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而更多的被人们重视。总之学习了这门课之后让我受益匪浅,也知道自己应该好好努力,争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有所成就。

参考文献:

1、《计算科学导论》(第三版),赵志琢著,科学出版社2004版

计算机论文软件例6

一、引言

你的电脑是否曾经提醒过你:您是盗版软件的受害者。但是对此提醒好像大部分的人都不以为然,甚至有的人觉得不仅不是受害者还是受益者。仔细计算一下你的电脑里的操作软件,有多少是盗版,盗版WindowsXP、盗版杀毒软件、盗版MicrosoftOffice……因为你享受了廉价的盗版软件带来的便利。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侵犯了软件企业的权益。

2005年9月,西宁某公司未经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在其营业场所内的一台兼容机上安装了盗版的方正软件系统。西宁某厂在其营业场所的激光照排机主控制电脑上安装了方正软件系统,据调查,该软件信息窗口处有使用胶版作业的记录。2006年2月21日,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西宁某公司、西宁某厂的上述行为严重侵犯该公司的着作权为由,向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讼,请求西宁某公司和某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QQ的软件着作权是由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所有,然而教师陈寿福对QQ做出的多项改动得到了许多用户的喜爱。这些改动包括拦截正版QQ的广告,但他却为了自己牟利而在珊瑚虫版上捆绑了其他网络公司的一些广告和垃圾信息。腾迅最早在2002年就曾指控陈寿福侵犯其软件着作权,并警告后者停止传播珊瑚虫QQ。而陈寿福也有所行动。他设计出一种非侵入性的软件补丁让自己的程序成为独立的软件,并能够在同一台电脑上与腾迅QQ并列运行。但到了2003年,他又开始对外提供珊瑚虫QQ。到了2006年,面对珊瑚虫QQ受欢迎程度呈有增无减的趋势,腾迅以侵犯其软件着作权为由将陈寿福告上法庭,并索赔人民币50万元(折合6.8万美元)。这场官司以腾迅胜诉告终,法院判陈寿福赔偿腾迅10万元,而后者也服从判决缴纳了赔款。而2007年8月初,腾迅向其总部所在的深圳警方报案,8月16日陈寿福被拘留。腾迅所称,陈寿福侵犯了腾迅的着作权并以此非法牟利。目前,此案还未有定论。

二、计算机软件侵权的原因分析

1、软件登记不被重视

按照我国颁布实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软件着作权登记采取自愿原则,登记与否不影响其开发完成的软件着作权产生和软件着作权的商业运作。由于登记并不影响实际权利的享有,故很多企业认为软件是否进行登记并不重要。然而,登记最大的作用就是对权利的公示性。而且由于软件着作权程序不同于传统的着作权,其存在方式是以虚拟数据存储于计算机中,易丢失,因此,企业应加强对软件着作权的登记工作,可以减轻在侵权诉讼中的权属举证责任,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管理需要,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一方面,软件登记机关在软件着作权登记的具体工作中,按照我国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并参照有关软件技术标准,针对在软件登记申请中的法律关系和技术状态出现的“显而易见”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审查,努力做到将软件着作权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以减少软件着作权纠纷;另一方面,企业在遭遇软件着作权侵权的情况下,作为软件着作权的权利人,有举证证明权利所有的义务。在软件着作权没有登记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将软件独立研发的原始资料全部以及研发的最初时间等呈现出来才能证明自己系正当权利人。而有时由于时间问题或企业对资料保管上存在缺漏,导致软件开发的原始资料丢失,此时要主张自己是软件着作权人,就比较困难,从而导致侵权诉讼的败诉。而在已经进行了软件着作权登记的情况下,由于登记的公示性,登记记载的着作权人无需对权利所属再行举证,举证责任转由对方提供相反的证据,从而降低了诉讼风险。

2、合同约定不够明确

软件着作权使用许可合同是指软件着作权人在软件着作权保护期内授权他人在合同规定的条件、范围和时间内使用其软件,并通过这种授权而获得报酬的合同。许可使用方式主要包括:独占许可、独家许可、普通许可。企业在签订软件着作权使用许可合同中易忽略对使用方式、使用的权利范围进行明确约定。如企业原本意图签订独占许可合同,而未对使用方式进行明确约定,使得软件着作权人又将该软件许可他人使用,导致企业支付了软件使用费后所生产的产品不具有市场独立性,失去竞争优势。另外对于约定使用的权利范围不明确,由于现行法律规定,在软件着作权使用许可中,对于合同中未作约定的权利,被许可方不得使用,故在软件着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中,应对被许可的权利进行列明,否则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权利受限或构成侵权。

3、实质性权利保护遭遇忽略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条规定:本条例对软件着作权的保护不延及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等。因此,软件着作权的保护并不能制止以不同方式表达同一构思的实质侵权。对于以不同方式表达同一构思的实质侵权如何保护,目前企业界尚不明了。特别是在目前利用反向工程获取软件结构一般不认定为侵犯软件着作权的情况下,为防止此类侵权,企业应将用于特定产品的软件与企业硬件产品相结合,申请专利保护,软件一旦与产品硬件结合,在产品申请专利的情况下,对于软件也就可以通过专利进行保护。如此,对软件就可以达到强保护的目的。

4、保密措施不够严密软件反向工程是指将他人的目标代码程序利用反汇编、反编译软件使其还原为汇编代码的过程。虽然目前对于反向工程获取软件源代码的手段是否合法、合理问题理论界尚存在争论。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明确对于通过反向工程手段获得软件源代码的行为本身是不构成侵权的。但同时规定:“当事人以不正当手段知悉了他人的商业秘密后,又以反向工程为由主张获取行为合法的,不予支持。”这里实际指的是对软件作为商业秘密保护的阐述。但很多时候,企业软件通常作为产品推向市场,市场的公开化导致获取产品途径正当化,此时,要防止他人通过反向工程获取软件源代码的主要手段就只能通过技术加密行为来进行。我市目前软件企业产品推向公开化市场的并不多,主要是为特定企业定制软件,另外很多企业为自身生产的需要,也有自行开发的软件。对此,企业一要加强内部软件的保密度,尽量减少非正当途径获取软件的几率,同时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对软件的商业秘密保护。对于软件本身,更应当加强技术加密手段,即使在他人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软件时,增加其反向工程的难度,减少知识产权纠纷,降低企业软件开发投资风险。

5、法律保护亟待完善

目前对计算机软件保护模式主要包括专利保护、版权(着作权)、商业秘密保护、不正当竞争保护和商标保护。而在我国,主要通过《着作权法》实施对计算机软件的着作权保护,同时我国出台了专门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专门立法的形式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商标保护,在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体系中很少涉及。其中专利保护仅指我国专利局1993年的《专利审查指南》中的规定:涉及计算机程序本身或者数学方法本身的发明专利申请不能授予专利。同时又指出,如果一件含有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主题能够产生技术效果,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就不能仅仅因为该专利申请含有计算机程序而不授予专利权。而商标保护是指软件产品商品化后通过注册商标防止盗版软件的发行、出售等。

三、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对策

根据多宗计算机软件侵权案件的判例,再结合我国目前保护计算机软件各种法律的欠缺和不完善,在保护计算机软件方面应从以下方面注意。

1、重视软件登记,加强识别能力

软件使用包括企业自行研发的软件使用,也包括企业通过购买或被许可使用他人软件。对于企业自行研发的软件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软件着作权的非唯一性,其他软件开发者通过独立研发可以研发出与权利人一致或基本相似的软件,两者之间的着作权并不冲突,可以同时并存。此时,企业要做好着作权备案登记工作或保存好原始开发资料,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被他人指认侵权,做好软件登记工作,减少侵权诉讼风险。

对于企业购买他人软件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做好防盗版工作,如上所述,企业应通过正当途径购买软件,并保存好购买软件的正规发票。同时加强企业采购人员对正版和盗版软件的识别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另外企业在签订软件许可使用合同中,应明确许可方式,签订保密条款,并明确被许可的权利范围、使用地域范围和使用期限,对于利用被许可软件再行开发出新成果的归属双方也可事先进行约定。

2、重视自我保护,加强软件加密

就企业软件管理而言,第一,加强对软件产品的保密工作,减少不必要人员的接触。第二,对于核心技术人员,因对于软件的基本原理、构思等并不受软件着作权的保护,因此,员工的流失必然存在对软件着作权实质侵权的威胁。因此,企业应尽量保证技术核心人员的稳定性。对其工作期间所开发的软件(包括自由开发软件)应明确约定归企业所有,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对于软件本身,第一,提高软件加密程度,增加反向工程获取软件源代码的难度;第二,对于能够与企业硬件产品结合的软件,尽量与产品一起申请专利保护。第三,对推向市场的软件产品申请注册商标,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对软件产品的保护。

3、重视法律维权,加强侵权举证

当企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计算机软件侵权纠纷时,如何适当地进行举证,成为诉讼胜败的关键点。企业遭遇侵权时,首先应当提供作为权利人的证据,软件着作权进行登记的重要性也就在这里体现了。由于登记的公示性,只要没有相反的证据,软件着作权的登记人就是理所当然的着作权人。对于没有登记的软件着作权,权利人可以提供软件源程序、软件首次开发完成的时间等证据证明自己是着作权人。其次,需要举证的就是侵权事实的存在。对于这一块举证,企业通常存在难度。因为一般侵权发生地都不在企业控制范围内,企业也没有相应的适当途径能够进入侵权地。对于盗版软件销售中侵权行为的取证,可采用三种方式。

公证取证方式,由权利人与公证机关工作人员一起作为购买者购买盗版软件,并就所购软件进行封存以及对整个购买过程进行公证。这样的公证,在民事侵权诉讼中,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一般都能够得到确认。对于软件着作权侵权行为的公证取证中,应注意的是,由于计算机软件不同于其他着作权,通过一般的拍照、复制等公证保全方式有时并不能达到证据所应有的证明力,因此,在计算机侵权取证中,应尽量聘请专家或专业鉴定机构参与取证,增加证据的证明力;通过行政执法手段对侵权行为进行认定。在公证机关工作人员无法进入的侵权地,无法通过公证取证的方式进行证据收集,此时可通过版权局对侵权地进行查处,对于行政执法机构已经认定的侵权行为,在没有相反的证据情况下,法院都予以直接认定;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但申请证据保全一般应提供侵权存在的初步资料,否则法院一般不予采纳。

计算机论文软件例7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应用,计算机开始在各领域中得到应用,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最近几年,很多企业和工厂都开始借助科学技术,采用智能化的生产,所谓智能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来控制整个生产的流程,而非人工化,这一应用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益。但是这一功能的实现还得借助软件的支持,所以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为了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就必须加强软件工程的管理,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但是由于人们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所以很多问题都还有待探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工作,是当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计算机软件工程概述

1.1软件工程的定义

软件工程是一种开发软件工程学科的方法,主要是根据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来进行开发的,软件工程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质量、节约成本和改良方法。软件开发所根据的原理不同,开发出的软件的运用就会不同,比如运用数学原理开发的软件主要用于模型的构建及算法;运用管理科学开发的软件主要用于资源、计划及成本管理等。软件工程目标在于:在对成本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应性强、容易修改及维护、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的软件产品[1]。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改善有一定意义,同时也提高整体开发的效率。

1.2计算机软件的功能

计算机主要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的,所以在对计算机进行研发的时候应该把硬件因素考虑在内,同时又要注重软件工程方面的投入。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两种软件的功能也是不一样的,系统软件的功能主要是对计算机运行过程进行监控、维护和管理,比如常见的计算就操作系统和病毒查杀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是比较实际的,比如常见的办公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等[1]。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应用主要是指导计算机有效运作,让用户更加方便地操作。

2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2.1组织机构管理

组织机构的管理不是简单的开发人员的集合,而是强调的整体的组织。在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中,好的管理应该是人员分配明确,信息传递快速。但是在实际的组织机构管理中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因为不同工程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2.2工作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主体部分,很多工作都是围绕工作人员来开展的,比如项目的实施、软件程序的编写、资料的查找等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岗位来分担和完成这些工作[2]。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应该合理分配工作,结合工程项目的规模或者性质,对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对员工合理分配工作的同时,还要求他们注重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计算机软件项目。

2.3用户管理

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目的就是方便用户,供用户使用,所以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掌握用户的最基本信息,了解他们的需求,确保开发出的软件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所以用户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2.4档案资料管理

计算机的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开发阶段的各个流程是需要记录到档案中的,以便于下一个阶段工作的参考,为软件开发的后期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所以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水平。

3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措施

3.1构建完善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体系构建

完善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体系首先应该构建人才体系,人才体系的构建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同时也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加强对员工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培训,让他们跟进社会的脚步,了解最新的软件工程信息,把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到一起,促进计算机软件开发水平的提高;再次应该建立规范的制度,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与进度管理

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和进度管理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比较重要的点,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具备专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且根据对风险的分析,制定一定的方法,在整个计算机软件的工作过程中融入风险管理,考虑所有造成可能造成风险的因素,把风险降到最低。风险管理的手段是多样性的,可以采取规避、转移和减缓的手段。另外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进度管理也是具备重要意义的,一方面提高了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控制了开发的成本。根据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进度管理的工作表,根据工作表确保工作有序地开展[2]。

3.3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合作团队的管理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离不开团队,所以加强团队的管理对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强化团队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加强整个团队的联系,让团队工作开展起来更协调;其次根据各岗位合理进行分工,明确每个员工的工作责任;最后调动整个团队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个人都付出最大的努力,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建设做出贡献,大家一起做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

4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实际应用

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让传统的手工任务逐渐朝着机械化转变,借助计算机软件工程软件去完成任务是非常简单便捷的,应用软件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实际的生活中,计算机软件功能丰富,并且效率很高,它的运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对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在各企业的办公软件使用中,可以让企业内部的资源得到共享,保证各种信息的顺利传达,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另外计算机软件在校园中的应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软件在教学过程的运用一方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保证了校园内各种工作的有序开展比如学籍的管理、档案的管理和收费的管理等等;计算机软件在公共场合的运用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大型的医院或者银行都会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预约登记,方便了广大用户,也节省了医院和银行的人力成本[3]。目前,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为了让计算机软件开发更加辉煌和灿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

5结语

现代社会是充满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为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运用了计算机软件,这些软件主要包括日常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等,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的共享。总的来说,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开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寻求更多的创新意识,选择有效的措施来确保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顺利发展。

作者:吴丽娜 单位:宿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计算机论文软件例8

一、引言

软件工程管理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究其原因:首先是人的传统观念,工程管理不为人们所重视;另一方面软件工程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软件工程管理的问题也是刚被提出的。同时,由于软件产品的特殊性,使软件工程管理涉及到很多学科。因此.对软件工程管理,人们还缺乏经验和技术。但事实证明,由管理失误造成的后果要比程序错误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很少有软件项目的实施进程能准确地符合预定目标、进度和预算的,这也就足以说明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

二、软件工租,理的内容

目前软件生产自动化程度很低,在开发过程中人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软件工程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管理。我们可根据软件产品的特点.分析软件下程管理的具体内容,它包括对开发人员、组织机构、用户、文档资料等方而的管理。

(一)开发人员

软件开发人员一般分为:项目负责人、系统分析员、高级程序员、初级程序员、资料员和其他辅助人员.根据项目的规模人小,有可能一人身兼数职,但职责必须明确。不同职责的人,要求的素质不同。如项目负责人需要有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和对重大问题能做出决策的能力;系统分析员则要有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社交活动能力;程序员需要有熟练的编程能力等。人员要少而精,选人要慎重。软件生命期各个价段的活动有分工又互相联系。因此,要求选择各类人员既能胜任工作,又要能相互很好地配合.没有一个和谐的工作气氛很难完成个复杂的软件项目。

(二)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不等于开发人员的简单集合。这里的组织机构要求:好的组织结构、合理的人员分工和有效的通讯。软件开发的组织机构没有统一的模式。下面简单介绍三种组织机构。

1.主程序员组织机。IBM公司提出的主程序员组是软件系统结构化思想在组织上的体现。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全组的协调和统一。一位高级工程师(主程序员)主持计划、协调和复审组的全部技术活动。技术人员(一般25人)负责分析和开发活动,一位后援工程师支持高级工程师的工作,并且在该项目继续进行时,可以代替高级工程师工作,以减少可能的损失.

2.专家组。专家组强调每个人的才能,把每个人都看作是某一方面的专家,由这些专家组成一个开发机构。这种组织结构虽然能发挥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往往有可能出现协调上的困难,选择这种方式要慎重.

3.民主组织.民主组织由从事各方面工作的人员轮流担任组长。很显然,这种组织结构对调动积极性和个人的创造性是很值得称道的。但是由于过多地进行组长信息“转移”不符合软件工程化的方向。

(三)用户

我们是为用户开发软件的,在开发过程中自始至终必须得到用户的密切合作和支持。作为项目负责人,要特别注意与用户保持联系,掌握用户的心理和动态.防止来自用户的各种干找和阻力。

1.用户不积极,不配合。这种表现通常来自对采用先进技术持怀疑态度的用户,他们心理上的抵触情绪会在行动上表现为消极、漠不关心。在需求阶段,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很重要,通过他们中的业务骨千,才能真正了解到用户的要求。要使他们认识到: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使用计算机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让他们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去取代某些可能过时的或淘汰的专长。

2.用户求快求全.这种表现来自对使用计算机持积极态度的人.他们中一部分人希望一个早上就能用上计算机,并且全能用上计算机。要他们认识到;开发一个软件项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软件工程不是靠人海战术就能加快的工期。另外,即使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事情,系统也不能下于包罗万象,贪大求全。要根据现有的条件量力而行。如果系统大而全,必然会很复杂,开发时间就拖得很长,因此可能会导致一个系统的失败或性能太差.

3.用户需求变化.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用户可能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修改以前提出的要求。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不希望有这种变化。但实际上,不允许用户提出变动的要求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方面每个人对新事物有一个认识过程,不可能一下子提出全面的、准确的要求:另一方而还要考虑到与用户的关系。对来自用户的这种变化要正确对待:要向用户解释软件工程的规律,并在可能的条件下部分或有条件地满足用户的合理要求.例如: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结束后软件的设计口标已经确定,这时用户要求的重大变化要导致设计目标的变化,特别是到软件开发的后期,一般不可能满足这种变化的要求。要向用户解释清楚工程的内在规律,但对用户提出的如性能等局部方而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就要加以考虑。

4控制。人员控制是对开发组织内部人员控制。就是要保证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人员的频繁更换或流动将会大大增加软件出错误的机会。至少要保证软件项目每一期工程或软件生命期每一阶段中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同时注意发挥每个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费控制要编制详细的经费预算。并在各阶段进行经费的核算。在经费上失去控制,软件项目就没有经济保证。质量控制与各阶段的复审在意义和作用上是一致的,在此不再叙述。

计算机论文软件例9

2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方法

2.1形式化安全检测

大部分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和开发,都是在基于一定的数学模型的条件下实现的。基于不同数学模型的计算机软件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有所不同,并且特定形式规格的计算机软件,所期望实现的目的也不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的这个特点,通过其数学模型及形式规格语言所反映出来的形式规格说明,对计算及软件进行安全检测。

2.2语法检测

软件的构成和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设计和开发人员的一个个编程语法语句。而对计算机软件中的语法的读取和分析,是探知该软件的设计功能及意图的关键。一般来说,语法检测技术是对被检测软件功能接口的语法生成软件进行输入测试,并与预制的测试结果集锦进行比对,从而大致地判断出该软件的语言及语法类型,接着完成对其的安全性评定。

2.3静态检测

相对于前面所提到的语法检测,静态检测所需要检测的内容更加复杂和详细。静态检测是对待检测软件的程序代码进行重新调用,通过相关的技术软件分析其结构和特性的方法。在对待测软件进行静态检测时,需要针对其结构和特性构造出一个能够为测试被测试机器识别的测试模型。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要保障被测软件的程序结构和特性的完整性,以免影响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另外,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由于软件程序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对其中涉及安全性的多个参数进行检测,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应该适当地多生成几个测试模型。在所有的测试实验都结束后,将这些测试结构进行分析和整合,从而得到充分的证据证明软件中所存在的问题。常用到的静态安全检测法有有限状态机和马尔克夫链等。

2.4动态检测

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软件,在运行的初期并不能明显地看出其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但在其不断的运行过程中,随着其运行环境和运行变量的不断变化,软件中所包含的不安全因素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为了弥补以上三种检测方式对长时间运行后才出现安全问题的软件的检测的不足,人们提出了动态检测技术。动态检测技术是对软件所运行的环境和软件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参数和变量进行实时检测,进而发掘出软件中所存在的安全漏洞或者其他的缺陷,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引起这些漏洞和缺陷的参数和变量进行修改,从而有效降低问题软件给用户带来的损害。

3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安全检测时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3.1合理有效的安全检测方案的建立

针对过往所出现的在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相关的安全检测部门对其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处理。对软件安全检测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分类,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安全检测方案,切实有效的保障计算机软件的安全。

3.2提升安全检测工作的质量

在进行软件安全检测时,要注重检测质量的提升。防止经检测后的软件再次出现安全问题。由于软件的安全检测工作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明确各部门的检测职责,并保证每个环节的效率。对检测过程中所出现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的细致的分析,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分析。

计算机论文软件例10

笔者在《赞自由软件》一文中,将软件按商业性质进行了分类,阐述了自由软件的世界潮流,浅析了自由软件的存在基础,界定了水利水电系统内的专业软件是“还没有成为商品软件的转让软件”,极力倡导自由软件的广泛交流。接着在《再赞自由软件》中,介绍了自由软件的起源、自由软件的国际国内组织、Internet上的自由软件资源,对自由软件的意义、自由软件的思想、自由软件的情怀等等,进行了一些浪漫式的理想主义的探讨。本文《还赞自由软件》,对自由软件的崇拜已经到了极其疯狂的程度。

是笔者的神经质?还是业界正在超越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自由软件真的就如此美妙绝伦,如此魅力无穷,如此的值得我们一赞、再赞仍不过瘾,乃至今天还要大张旗鼓地赞之又赞?这里请读者随着神经质的诱导,让我们先看看Linux后再说吧。

1Linux是什么

Linux是什么?首先,她是一个软件,一个优秀的自由软件!一个被称之为自由软件的典型代表作,被封为软件业界的自由女神,目前敢与微软叫板的操作系统。看过《泰坦尼克号》吗?这部1998年轰动全球的巨片,制作时,数百台计算机上动画翻滚的工作平台就是在Linux系统上完成的。Linux是千真万确名副其实的自由软件,是1998年软件技术的最大热点,这是圈内业界无人不知,没人不晓的。《计算机世界》列出的1998年国际IT业界十大新闻中,将Linux誉为“明日之星”。笔者在这里先卖弄一番,从各类报刊杂志甚至Internet之类的时髦媒体上东摘西录一些关于Linux的出身、成长、成熟、壮大、出名、流行和火爆的精彩片断,供圈外朋友们过把瘾。

Linux的原作者Linus(LinusTorvalds),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一个不甘于寂寞不守秩序的人。在学习Unix课程的时候,Linus发现排队等待上机是如此的漫长和无聊,干脆自己掏钱买了一台PC机,开始编写程序。最先写的程序只有两个进程,在以后的六个月里,他修修补补,不断添加新东西,命名为Linux,并将源代码上载赫尔辛基大学的FTP服务器。至此,Linux像只丑小鸭在网络上轻轻松松地诞生了。Linux后来成长为白天鹅则更是得益于网络的奇妙。在网络上,一些思想自由,类同于Linus的电脑迷程序狂网络疯子们为Linux的完善提出了大量的建议,甚至为其插入自己编写的程序代码段,当然,所有的代码都是公开上载的。后来证明,这样的在线洗礼终于使Linux从一开始就不同凡响。

Linux在Internet上行走如飞,迅速成长壮大闻名天下。1991年,Linus(当年仅19岁)发表了Linux的正式版本V0.0.2,1994年发表了Linux内核的1.0版本。经过世界各地软件高手们的精心培育,博览众家之长,综合了最先进的编程技术,凝聚了最丰富的软件智慧,Linux逐渐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当今的计算机业界,Linux高质量的性能和高透明度的技术光辉逐渐变得无可争议。最新版本的Linux内核是1999年1月的V2.2.0。Linux摆脱了王牌Unix的阳春白雪,走进了大众化的个人电脑,使PC机具有工作站的性能。从技术角度来讲,Linux几乎覆盖了所有其它版本的Unix系统。今天,Linux的内核已经经过了重大改进,成为386、486及Pentium系列机器上的一个真正32位多任务、多用户的Unix操作系统,并且已经移植到多种硬件平台。

Linux的用户群如何?看看媒界的报道您会惊呼:在全美的ISP的服务器中,有26%是使用的Linux;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发的超级计算机使用的操作系统是Linux;中国自由软件库120GB自由软件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是Linux……;Linux建立用户群所花费的时间只是其他操作系统达到同样数目用户的一半。Linux是免费的,一张光盘可以在若干用户中流传,因而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增长速度十分惊人,1997年至1998年,Linux交货份数增长了3倍,目前用户达到700-1000万。众多软件厂商加盟Linux之后,其用户群的剧增将是毫无疑问的。据此,有人认为Linux最终将会取代Windows。

2Linux的自由思想与奉献精神

Linux的思想是自由,Linux的精神是奉献。自由,人类梦寂以求的美好向往。对于程序员来说,自由支配自己的想象力去写程序,这是多么美妙的工作!多么诱人的乐趣!Linux是一个自由软件,她的成长历程又是一个宣扬自由思想和奉献精神的以Internet作为人类协作基础进行伟大创造的动人故事。Linux背后的力量是知识的力量,是精神的支撑,她所面对的是商业的力量,是金钱的诱惑。知识的本质在自由,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在精神,而商业的本质和追求都在金钱。金钱可以战胜一切,但不能战胜自由和精神。

Linux对IT业界的最大贡献正是她的自由思想。这种思想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程序员的思想,完全抛弃了电脑狂的包袱,根本解除了对计算机疯子的束缚,给了这些疯子和狂徒们最大的思想活动空间,使得他们在毫无顾忌的环境下肆无忌惮地自由狂奔,风驰电掣般地高速运转,昼夜兼程地编写程序,并将他们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给全人类。可见,Linux自由思想直接产生的是Linux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始终支撑着Linux的发展,激励着程序员的不断创新。“在Linux社区里,存在着一群永远值得敬仰的自由英雄。我们无数有着相同信仰的朋友,一击之遥,一屏之隔,为了一个共同的追求而亲密相连。智慧、友谊、支持、还有Linux!是我们的全部语言。无私地奉献,无偿地帮助,是我们的为友准则。倘若换成商业软件商,可能吗?微软,可能吗?”这就是一位Linux的自由开发者发自肺腑的呼唤(参考文献14)。著名的自由软件联盟的宗旨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奉献自己的思想;每个人的贡献必须公开源代码,允许其他人在此基础上继续工作。维系Linux社区的也就是这样的宗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Linux社区的道德准则。

正是Linux的自由思想和奉献精神,才使得她的发展如此迅猛,功能如此丰富而强大,生命力如此顽强和茂盛。从自由者们的高级需求来议,那些软件高手和计算机狂热者,谁不希望自己使用的操作系统中的某些东西是自己开发的?!自己编写的程序被他人使用,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多么风光荣耀和欣慰自豪的报酬!这种精神的获得,灵魂的升华,不是金钱胜似金钱。再说,有机会能自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编程工作之中,更是一种真实的快乐。只有那些感到自由、心甘情愿地工作并认为工作得有价值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创意迭出,锐意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有人称软件人才都是些怪才,此话一点不假,不信请您注意一下周围的计算机疯子,循规蹈矩者是成不了电脑高手的!

自由思想是软件业界的最高境界,也是软件开发的基本环境。业界举世公认的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体现的更是软件科研机构的时间、空间和研究思想的自由支配。《数字化生存》和《数字世界与数字中国》,让尼葛洛庞帝的大名蜚声全球,他创建的多媒体实验室成果频出,人才辈出。尼葛洛庞帝不但数字化思想十分自由,他的人才思想则更为自由:不招收成绩全优的大学毕业生,而只吸纳那些个性与众不同,不循规蹈矩的学生或其他人才加盟。他说:“我们对这些人从不管理,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给任何压力,不仅不管这些人是在家里上班还是在实验室里上班,甚至不管他们一年到底出不出成果,没有任何业绩考评”。可见,尼葛洛庞帝的自由已经疯狂到了什么程度。

最能体现出挥洒自由的企业文化氛围的微软公司,员工的办公室是绝对的个性化展示,有淡雅的闺房,也有摇滚的乐室,顶尖的程序高手不修边幅,穿背心、拖鞋上班的员工没人对他们产生异议。有人下定理:各路软件高手在一起聚会,穿着最随便最自由散漫者一定是微软的员工。难怪《计算机世界》刘九如总编,在去西雅图微软公司总部参观后感慨万千,思绪万千:正是这些自由的思想空间和激发知识创新的环境,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最新的产品,一次又一次地在市场掀起新的波澜,非常敏锐地拨动着全球信息技术业界的每一根神经。

学术界呼唤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计算机业界倡导自由思想和冲破封闭。这是科学的总结,也是知识的根基。

3Linux的特征—公开源代码

自由软件进一步细分为公开源代码和不公开源代码的自由软件。Linux属于前者。许多应用程序和工具软件尽管也是无偿提供给用户使用,也属于自由软件之列,但并不公开源代码,仅提供编译后的可执行程序。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是否拥有源码并不重要,但是对于政府部门、军事科学机构来说,必须要求公开源码以保证其没有“后门”或漏洞。我国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一直没有放弃过自主版权操作系统的研究。Linux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公开全部源代码的自由软件,任何用户都有权使用、拷贝、扩散和修改源代码,同时有义务对自己所做的修改发表声明。

人们希望Linux最终能成为一个跨时代的标准平台,正如同是普遍公用版权成员的TCP/IP一样。这样,软件的开发不再依赖于某一种平台,更不必因此而跟着类似Windows这样的操作系统不得不拼力追赶却又望尘莫及。开放的平台、开放的软件、自由的竞争,IT业界为之梦寐以求的理想王国,所看中Linux的还是它的源码开放。

Linux公开源代码的自由成长过程,为软件开发方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自由软件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Linux这个诞生于网络、成长于网络且成熟于网络的奇特操作系统,使正统的软件工程学这种以往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不可逾越的软件开发金科玉律,受到了以Linux为代表的独特的“集市中心”式软件开发方式的挑战。Linux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软件开发模式:一群自由软件爱好者以松散的形式,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软件集市中心。他们互相讨论,共同努力,创造了Linux的辉煌。Linux不是哪一个人的成就,它包含了太多人的智慧与辛勤劳动,它是Internet发烧友们的宠儿。

Linux为网络操作系统吹来一阵清风,不但自己公开源代码,同时也为业界带来了一股源代码大公开的热潮。Novell公司宣布将公布部分Netware核心源代码,Netscape的浏览器源代码已然公开,Java更不用说了,而大家最关心的Windows,据最新消息微软已经公开了部分NT源代码。也许未来的软件世界将会由此打破封闭的传统,进入一个开放的世界。

之所以业界一片公开源代码的呼声,是因为大家都明白封闭没有出路的这样一个简单道理。开放是必由之路,公开是明智选择。有人预言,源码开放将在1999年成为一种流行,并将成为全球软件业的趋势。

4巨星捧月Linux

1998年是Linux年,Linux在学术界之外赢得了尊重,一大批知名厂商支持Linux这种源代码公开的Unix的免费版本。Intel、IBM、HP、Sun、Informix、Oracle、Sybase、CA、Netscape、Compaq、Dell等著名软件和硬件公司都在支持Linux,中国的四通公司也决定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开发以Linux为平台的应用系统。众星捧月,并不仅仅因为Linux是源代码公开的自由软件,它有许多引人之处,例如配置灵活、强大的多机种联网功能、可以运行许多其它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且速度快,以及其它操作系统达不到的功能等等。Linux的内核非常稳定可靠,效率很高,集成什么软件进来,它就能做什么事,自由软件和商业软件都可以方便地集成进来。Linux在功能和稳定性方面已经完全成熟了。

Linux既然是自由软件,众多以盈利为目的的厂商加盟予以支持,还收钱吗?收钱后还叫自由软件吗?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质疑。笔者的回答是:质疑者没有搞清楚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一个基础平台,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后者是应用系统,例如在Windows上运行的字处理软件WORD和电子表格EXCEL等等。Windows之所以占了PC机操作系统90%以上的装机量,也就是有众多的应用软件厂商的支持,应用软件十分丰富。而另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和稳定性均强于Windows的32位操作系统IBMOS/2,则由于应用软件不多,结果就十分凄凉。Linux是免费的操作系统,Windows是要钱的操作系统;Linux是商业开发区不收钱的地皮,Windows的地皮费却十分昂贵。商家和用户将选择谁?已经很清楚了。不过软件业界的市场惯性也会阻碍技术进步,例如,一些优秀的汉字输入法比流行的五笔字型要先进,就是推广不开;OS/2比Windows先进但却没有市场。因此,并非所有用户一见免费晚餐都会蜂涌而至,就象Windows替代DOS一样,九十年代初就开始炒作,快十年了,Windows从3.0升级到了Windows98甚至已经了测试版的Windows2000,也没见彻底取代DOS,许多用户至今对DOS仍然恋恋不舍,只不过今天的市场上的确很少能见到DOS的应用软件了。如果有一天,到处都是Linux应用软件而少有Windows应用软件,软件巨无霸Microsoft就该退居二线,Windows也就寿终正寝了。

另一个需要搞清楚的概念是Linux的发行版本,这要从自由软件的“根”GPL(GeneralPublicLicense,普遍公用版权协议或译为通用公共许可证)说起。GPL是美国人R·Stallman发起的自由软件基金会和自由软件联盟创建的保护自由软件的条款。GPL条款规定从Internet下载自由软件是免费的,其它形式(光盘、磁盘)获得时只收费用,这就使得Linux的发行费用十分低廉。GPL条款对推动自由软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Linux置于GPL的保护之下后,多家技术力量雄厚且善于市场运作的商业软件公司也加入了原先完全由业余爱好者和网络精英所参与的这场自由软件运动。商家将Linux系统的内核与应用软件和文档包装起来,并提供系统安装界面和系统设置管理工具,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发行版本。Linux的发行版本,增加了更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和众多的软件开发工具,极大地拓展了Linux的应用。最常见的发行版本有:Slackware、RedHat、Debian、OpenLinux、SuSE等等。中国国家信息中心自由软件库freesoft站点就是使用RedHat发行版本搭建的,不比商业系统软件差。Linux商业版仅售50美元,而WindowsNTServer4.0的50个用户版本则高达4700多美元,其中Linux包括的内容比NT丰富得多。注意,发行版的Linux从Internet下载仍然是一分钱不花。

5自由软件在科学研究上的重大贡献

Internet得以将全世界一网打尽,其技术基础是TCP/IP协议,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知道TCP/IP是自由软件的经典之作的人可能就不多了。而另一个科学研究上的世界性重大突破也要功归于自由软件,也许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她就是Internet梅森素数大寻找。

1996年初,美国数学家乔治·沃特曼在Internet上创建了GIMPS(GreatInternetMersennePrimesSearch,Internet梅森素数大寻找),公开了自已编写的测试梅森素数的专用程序和梅森素数专用数据库,当然是一个可以任意拷贝任意使用的自由软件。该软件可以适用于各种档次、各种型号的PC机,而且既可以在前台也可以在后台运行,还可以随时终断和重启。GIMPS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数学爱好者,他们联合起来用联网的个人电脑进行对梅森素数的探索,形成了一支蔚为壮观的科研大军。

所谓梅森素数是形如2n-1的数,n也是一个素数。这是17世纪法国数学家马林·梅森提出的猜想。随着n的增大,2n-1也变得非常大,要验证它是否是素数就十分困难。在数学难题中,梅森素数是古典的数论难题之一。梅森本人生前只发现了12个这样的素数,其中还有5个是错误的,而这5个错误又是在梅森去逝后的300年间经数学家们的艰苦劳动才发现的,可见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发现一个梅森素数是多么的困难,纠正一个错误的发现又是多么困难。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知道的梅森素数只有12个,即n=1,2,3,5,7,17,19,31,61,89,107,127,最大的一个是2127-1,这是一个39位数,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1953年6月,美国数学家利用SWAC计算机,一下发现了n=521,607,1279,2203,2281这样5个新的梅森素数,成为当时的爆炸性新闻。随后的42年间,即1995年止,人们通过计算机只进一步发现了17个梅森素数,这就是说,即使是利用超级巨型计算机,平均也还要用2年半的时间才能发现一个新的梅森素数。

利用Internet寻找梅森素数却获得了巨大成功。GIMPS在短短的两年中就发现了3个梅森素数,即n=1398269,2976221和98年2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一名19岁的学生发现的3021377,显然,GIMPS大大加快了发现梅森素数的步代。Internet梅森素数大寻找的网址::/prime.htm,有兴趣者可以一试。

TCP/IP和梅森素数大寻找的成功,奠定了自由软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价值。在计算机业界当然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自由软件就没有今天的计算机世界。

6技术封锁的尴尬

千错万错,有一点没有错,那就是批判“知识私有”。知识属于全人类,科学技术属于全人类。然而,这些任何人都提不出反对意见的大道理,在现实社会中却经常撞车。

计算机业界的技术封锁是有惨痛教训的。首先发明Windows的苹果公司,因不愿将自己的科技成果与别人分享而痛失了巨大市场,现在已经猛醒,走上了开放之路;IBM在PC的发展道路上也吃过同样的大亏。

近来喜闻一家广播电台设立了一个咨询热线,向公众提供大量过期专利技术。据说申请了专利还要交钱给专利局以便将你的专利管起来,多少年后没人要则过期作废,这不白交了多年的冤枉钱吗?也许不去申请专利而一开始就公开那点雕虫小技,别人学去或投入生产,赚钱了给点回报,不给也无所谓,既然是有用的发明,何必又要将它关起来呢?放了多少年后,技术进步了,自己的发明也落后了,送都送不出去,真是冤得慌。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的,例如,那些早期卖数千元一块的汉卡、前两年还十分火爆的解压卡、红火天下的流行软件,现在你就是好话说尽硬要送人,没人要!我就遇到过这样的软件开发者,用Foxbase编的管理系统,又是设密码防拷贝又是价格数千元居高不下,实际上没几个人用,很快新的系统出来了,开发者再言不收钱也要将自己的软件推出去时,也就落到了昨日黄花无人问津的凄凉境地。

《中国计算机报》1999年第6期有一条200来字的消息报道:16岁的爱尔兰少女SarahFlannery开发出了一种Email安全加密技术,其加密方法的速度要比现在广泛使用的RSA加密方法快10倍,在爱尔兰科学家及技术展览会上轻易地摘取了冠军。许多人建议她为这项技术申请专利,但她却不愿用这项技术去挣钱,打算公开发表源代码。

技术上的完全公开是自由精神的基础,不计名利的创造激情则是自由精神的灵魂。Linus没有将自己开发的Linux拿去卖钱,爱尔兰少女不为金钱所诱惑,美国人R·Stallman倡导全球性的自由软件,众多的程序高手参加自由软件的开发,Internet和各类计算机媒体经常有公开发表的自由软件和源程序代码,所有这些,得到了人们的敬佩,社会的公认。比尔·盖茨搞软件垄断,挣钱不少却官司缠身,反托拉斯和反Windows联盟再加上Linux浪潮,使得他挣钱越多日子越难过。

7万岁!自由软件

自由软件的思想,自由软件的精神,自由软件的情怀,自由软件的魅力,……,自由软件的一切,充满着激情与希望,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展示出时代的风采,预示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步入高级阶段,自由软件成为必然。

我崇尚自由软件,欢呼源代码公开,因为我就是自由软件的受益者,也是自由软件的提供者。早年曾经从专业的需要编过一些小程序在有关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过源代码,同时我又从公开的源代码中汲取了养分。在研究运输问题的多重最优解、线性规划的多重最优解和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边坡加固等课题时,参考了若干求解类似问题的自由软件源代码,才编写出了这些特殊问题的求解程序。就连我提供的自由软件“韦港字典”,也是得益于别人公开的菜单源代码。可以毫不隐瞒地说,没有众多公开的源代码,我是不可能完成这些研究课题和自由软件的,至少要走许多弯路。

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软件到底向何处去?如何使我们的专业软件走上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我曾经梦想,组建一个工程地质软件研究机构,把一大批技术和管理精英聚集到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来,建立类似Intel公司的企业'''');">企业文化,无拘无束、开放自由的研究气氛,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同舟共济、默契配合、优势互补,充分施展各自的才华,建立行业软件标准,开发出各类优秀工程地质软件。但是可能吗?Intel有这样的团队,中国这样的团队却很困难。北大方正,联想集团这样的少数成了气候的公司,有气质非凡的领导人,在计算机发展初期,通过艰苦创业度过了资本积累的原始阶段。中关村的其它许多公司就不行了,合作几天即散伙,多数公司成不了气候。

我们这几年写了大量发展专业软件的探讨性文章,也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机会不遗余力地八方奔走争取有关领导和单位对专业软件的重视和投入,但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这就是中国IT业界的一句行话:决策者不明白,明白者不决策。许多基层工作的地质计算机专家告诉我,他们所处的环境基本如此。社会实践提示我们,较为可取的是走自由软件之路,步Linux之后尘。我坚信这条路是对的,这也是我热心于自由软件的根本动力。

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理念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全国范围内的“政府上网工程”已经启动,各单位建立自己的Intranet并与Internet互联势在必然早迟而已。在一片网络声中,到处都要建网,需要大量的工作站和操作系统。既然自由软件Linux是优秀的网络操作系统,发展前景看好,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她。报载一个外国人的经验:要建一个Intranet,如果用市场上提供的软件,即使只支持少量的用户,也要花成千上万的美元,但采用Linux平台,任何人只要有一台旧的486,几块网卡,业余时间花几个小时就可以建起一个Intranet。这当然要计算机网络高手才行,只要我们有信心,也可以成为这样的网络高手。

自由软件代表着技术上的趋势和潮流,自由软件的追随者们将开发自由软件当成自我发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崇高追求。Linux是软件业的自由女神,她所代表的是自由软件文化:自由;网络是全人类的自由女神,网络文化倡导的是:互不相识而互相帮助,互不相识而团结协作。

自由软件思想与知识产权意识的对立,合作发展互利与集成先进效益的统一,开放源代码与技术封锁的冲突,公开交流与闭门造车的矛盾,对立统一冲突矛盾,网络文化是开启这些传统锁链的金钥匙。

带上网络文化金钥匙,搭乘自由软件免费快车,飞驶在Internet信息高速公路上,奔向新的自由!

Internet上的Linux站点:

Linux新闻中文版:.hk/~voidoo/ulinux/lugnews.html

香港Linux协会:

中文Linux计划:/linux

将你的PC变成Linux工作站:

中国自由软件库:/freeware

Linux在线:

Linux焦点(或称Linux中心,为国际性Linux网站):

台湾交大工资LinuxWWW资讯系统:linux.csie.nctu.edu.tw

太阳城软件资源:

红帽子公司Linux站点: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鹿《Linux的发行版本及其他》,计算机世界报1998年11有30日G1版

(2)陈一飞编译《不花钱建内联网何乐不为--推荐一种Linux建网方案》,计算机世界

报1998.12.7E15版。

(3)高丽华《成长的秘密》,计算机世界报,1998年10月5日A3版

(4)毛永捷《Linux自由飞》,每周电脑报,1998年第31期。

(5)叶勇等《99产品前瞻(一)》,每周电脑报,1999年第1期。

(6)纳兰《Linux故事》,软件世界,1998年12期。

(7)《软件综述》,中国计算机报,1999年第1期。

(8)曹建《Linux兼容并包挑战Windows》,软件报,1998.12.12。

(9)姜奇平《经理人的两难处境》,计算机世界报,1997年11月17日。

(10)吴鹤龄《“梅森素数大寻找”带来的启示》,计算机世界报1998年5月25日。

(11)世超《自由软件时代即将来临》,中国计算机用户,1998年第21期。

(12)刘九如《挥洒自由》,计算机世界报,1998年11月30日B4版。

(13)郑雅心《尼葛洛庞帝哗啦啦地狂》,计算机世界报,1999年1月18日A17版。

计算机论文软件例11

2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贯穿各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实践,系统化培养学生软件实践能力

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我们试图找出其中最直接影响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各门主干课程,将软件工程的思想贯穿其中,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指导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并着重研究每门课程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该门课程应该承担的具体培养工作。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各门课程之间如何更好地衔接,系统化地构架学生的软件开发知识体系。

3用科研指导专业教学的具体实践

高校科研机构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是一项宝贵的财富,学生也迫切希望早日加入到科研队伍中来,而承担科研项目的骨干力量与学生的教授者之间往往密不可分,甚至是同一批人。这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现有的科研项目正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生动教材。然而,实际的科研项目往往都是相对复杂的大型系统,对初学者来说难以理清头绪。如何按照各门课程的特点将大型科研项目分解、简化成一个个子系统,渗透在各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到大型科研项目的开发中,既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也有利于随时采用科研项目实战训练,修正课堂教学方法及方向,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协调,最终达到以培养软件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的闭环控制,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1科研项目的开发分解成子系统渗透到各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细化各门课程实验环节的开设,形成项目驱动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过程中,我们选取智能工程实验室完成的石化行业大型智能建模优化软件平台作为经典案例。该平台是一个集数据预处理、过程建模、过程优化等多项功能,面向石化行业的智能集成化系统平台。教师首先从功能上对其分解,梳理出数据采集、预处理、输入解析、数据建模、优化算法、数据挖掘等模块,将这些模块渗透到各门主干课程的教学中,以子系统的形式作为各门课程实践环节中的重要训练项目。下面以数据预处理模块为例,介绍模块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对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初步的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这一工作可以放在数据库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等课程中作为实例讲解。由于采集来的数据是真实的工业过程数据,这些数据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仪表故障或者数据传输错误等原因的影响,存在很多噪声数据、冗余数据、缺失数据和不一致数据,因此,需要采用各种算法进行预处理,如记录删除法、均值填充法、中值填充法和K最邻近距离填充法等。这些都可以渗透到算法设计课程中。处理好的数据如何进行存储这部分知识可以渗透到数据库原理课程中讲解。教师根据后续的应用需求向学生介绍选择哪种数据库工具、采用什么样的存储方式、怎样设计数据库等。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涉及程序设计的内容,如均值填充法、中值填充法等相对简单的算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基本算法原理后,进行程序设计的实现。带着这些实际的问题进行课程的学习,显然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做好子系统的集成与拼装,用大型项目的科研实践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软件方向的学习进程中,随着各门主干课程学习的完成,各子系统逐个开发出来,这些子系统可以作为后续软件工程系列课程的重要实践内容。例如建模优化平台项目总体上采用了三层结构,这将成为软件体系结构课程中重要的典型实例,并以此集成整个系统。软件工程等课程的开设将从理论的层面更系统地对前序课程中渗透的软件工程思想予以科学的总结归纳和提高,同时补充大量前序课程中还未涉及的工程化知识,查漏补缺,为走入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4关键问题的解决

在整个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指导思想的落实是重中之重,需要学院、系部等行政机构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整合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充分协调好教师与教师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组织全系大大小小的相关课程研讨、集体备课多达20余次,大会确定思路,小会细化方案,真正将软件工程的思想落实到各门主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环节中,最终保证方案的有效实施。其次,学校组织专门的骨干力量对经典的大型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分解和集成。完成此项工作需要相关人员既熟悉工程项目,又宏观把握整个计算机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全系相关课程教师进行培训和研讨,将正常知识点的教学与工程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从而将实际企业工程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对教学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