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钱学森的故事

钱学森的故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10 05:30:41

钱学森的故事

钱学森的故事例1

这篇文章写了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于是去美国深造,拜冯•卡门为师,并在他的推荐下,钱学森成为了一所大学的终身教授,并在此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然他在生活上享有非常丰厚的待遇,但是他依然怀念着自己的祖国。

可是,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希望没有实现,战争爆发了,他因为是中国人而受到了无理阻拦。钱学森历尽艰险,不懈努力,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报效祖国。

他此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为了保障我国的国防能力,钱学森终于在1960年10月成功完成了对第一颗国产导弹的研制!钱学森为我们建立了学习的榜样!

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宛如一颗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科技水平名列世界前茅。中国人也不再是“东亚病夫”,受人歧视。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 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等这样无数先烈和前辈前赴后继,才有了我们祖国今天的强大和富强。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热爱生我养我的故乡,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刻苦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长大后报效祖国!

钱学森的故事例2

他就是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

请看摘自《北京支部生活》涂元季所写的这篇――

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时,好友之中有几位地下共产党员,他自己也参加过共产党组织的活动,读过马克思、布哈林等人的书。他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虽身在异国,但他心系祖国的抗日战争,经常和几位好友聚在一起,谈论战争形势,对祖国的命运深感忧虑。这些好友之中,如F・J・马林纳和S・威因鲍姆等都是美国共产党党员。他的另一位好友、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L・鲍林虽不是美共党员,但极力反对战争,由于他这方面成就卓著,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钱学森的这些交际和社会活动引起了美国当局的注意。因为他参与了美国导弹的研制和美军尖端武器发展规划的制定等高度机密性工作,使得美国右翼势力相当紧张。1950年,当钱学森提出要回到新中国时,便立即受到严酷的政治迫害: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失去了人身自由,当局还经常对他严加审讯,千方百计逼他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属非法入境。

钱学森就是这样在美国度过了5年的漫长岁月,直至1955年经中国政府和总理的营救,才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

回国后,钱学森目睹了新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看到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所有这一切,都使这位在旧中国度过漫长黑夜的科学家大为感动。在学习了党的知识以后,他深深地认识到,党的事业是非常伟大的,而他个人不管有多大本事,如果不依靠党组织,他所追求的祖国强盛的梦想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他回国不久就萌生了入党的愿望。1958年初,他向组织郑重提出入党要求。

一天晚上,钱学森到当时的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家,谈了自己在美国的遭遇,并郑重提出入党请求。张劲夫对钱学森要求进步的动机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之后,钱学森找到当时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杜润生和力学所党的负责人杨刚毅作入党介绍人,并在1958年4月6日向组织写了长达7页的“思想检查”,对自己的历史作了详细交代,还深挖了回国以后的思想。比如,他说自己对思想改造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一回国就急着要把杭州老家的房产交给国家,以为把那点东西一交自己就成为“无产阶级”了,“思想就轻松了”,可国家偏偏不接收,弄得他思想很不愉快。他说,这其实是自己“资产阶级思想的一种幼稚病”,还“没有下决心从根本上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由于钱学森认识深刻,这份“思想检查”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同时力学所党支部召开有部分群众参加的支部大会,征求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大家在会上都发了言,既肯定钱学森的进步,也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钱学森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并作了详细记录,至今他十分珍视保留的记录稿纸就有8页。比如,有人说钱学森不接触工农群众,有知识分子的“臭架子”。钱学森在会议结束时表示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一定在行动中注意改正缺点错误。

1958年,力学所组织全所人员到北京郊区农村去轰麻雀。钱学森觉得这是接触农民群众、改造自己的好机会,便一起参加了。这件事很快被中央领导同志知道了,立即批评力学所党的负责人,说不能这么简单化地理解知识分子要接触工农群众的口号,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党有更重要的事请他办,以后这样的活动不要让他再参加了。对于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钱学森十分感谢。1958年4月19日,他又向党组织写了长达8页的“交心”材料,进一步谈了他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认识。党组织对钱学森是十分爱护的,他写的这些材料当时都定为“绝密”级,不准向外扩散。

钱学森的故事例3

大家都知道,钱学森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因为这个缘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钱学森图书馆在前年建成并开放。

记者来到上海之后不久。便赶到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上海交通大学,参观了位于校园里的钱学森图书馆。走进校园的东北角,一座以赭红色的巨大幕墙为底色的现代建筑格外引人注目、从远处眺望。建筑简洁方正的外形就像戈壁滩上的风蚀岩般苍劲而厚重,前方一块巨石上镌刻着遒劲有力的大字:钱学森图书馆。

进入钱学森图书馆大厅,一个极具象征性和震撼性的现代雕塑非常引人注目:衬着白色墙壁上的手稿背景和钱学森的亲笔签名,4015页“模拟手稿”从9.8米高处“倒挂”下来。以红色、放射、裂变、升腾的状态组成“升腾的智慧”大型雕塑,用艺术的形式对钱学森精神进行概括红色象征着爱国的赤子情怀,放射、裂变传达着无穷的智慧,寓意着钱学森以红色的爱国情怀和超凡的智慧人生,为祖国航天事业点亮灯塔照亮前方。

记者了解到,钱学森图书馆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建筑面积8188平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馆藏文献、资料、实物等共计84000余件。其中还有钱学森生前藏书4000余册,这仅是钱学森藏书的七分之一。这些文献、资料等展示了钱学森的人生经历以及在不同时期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国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参观中有一件实物引起记者的注意,那是一架老式的三角钢琴,据说是钱学森当年送给夫人蒋莫的结婚礼物。一代科学家浓浓的人间情怀透过这架老式钢琴还在不断地感染着后来的人们,

结束参观的时候,记者出来时迎面看到一队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参观钱学森图书馆。记者想起了钱老生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但愿更多的孩子在参观之后,真正能够秉承大师的创新精神和智慧,为祖国的各项事业做出贡献。

在古朴的钱学森故居感受科学大师的严谨家风

第二天一早,记者乘高铁来到杭州,稍事休息,便赶到位于杭州上城区方古园的钱学森故居,

钱学森的故事例4

同日,在钱学森的故居杭州方谷园2号,乡亲们设立了庄严肃穆的灵堂,供家乡人民虔敬吊唁。这位科学伟人学习、生活过的北京、上海、杭州以及全国人民都以最真挚的情感、最美好的语言赞美这位“中国航天之父”的丰功伟绩。

钱学森是杭州人,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为吴越王钱的第33世孙,三岁时离开故乡杭州赴京,先后入北师大附中、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1935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28岁就成了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并进而奠定了他在力学和喷气推进领域的领先地位,被誉为“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的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但是,具有炽热爱国情怀的钱学森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1950年,钱学森约见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宣布他已决定立即返回祖国。金波尔明白,钱学森是位不可多得的火箭奇才,岂肯将这位杰出专家拱手送回中国。他私下说:“我宁愿枪毙他,也不想放他回国。无论在什么地方,钱学森都抵得上五个师。”

为此,钱学森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拘捕,遭受无理羁留达5年之久。

1954年4月,在日内瓦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与美国代表团负责人亚・约翰逊就平民回国问题进行了初步接触。王炳南特别指出,美国正在阻挠许多旅居美国的中国人返回中国,其中包括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约翰逊进行了辩解推托。

1955年6月的一天,钱夫人蒋英突然计上心来,夫妇俩带着儿女逛街,巧妙避开了特务的跟踪,溜进了一家咖啡馆。利用蒋英逗孩子玩的机会,钱学森撕开一个香烟盒当信纸,用中文写道:“阻碍归国禁令已于4月被取消,然我仍身陷囹圄,还乡报国之梦难圆……恳请祖国助我还乡……”这封信寄往比利时蒋英的妹妹,并转父亲的世交陈叔通,陈立即转呈总理。总理拍手称好:“这下,我们可以向他们要人了。”

当即召见即将返回日内瓦参加大使级会议的王炳南,当面把钱学森的信交给他,说:“这是一个铁证。你要用这封信揭穿他们的谎言,争取使钱学森早日回国。”

1955年8月1日,王炳南在会上出示了钱学森的信,约翰逊无言以对。4天后,美方才正式通知钱学森夫妇,准许他们回国。从此,钱学森迈上了厥功至伟的祖国科学事业之路,并最终成为举国人民敬仰的“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2009年9月,钱学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钱学森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他一生恪守原则:不接受吃请;不参加任何应景活动;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不为他人写序,不题词,不接受任何礼品;不写回忆录。1980年,《浙江日报》开辟“寄语故乡”专栏,笔者曾登门访请许多在京的浙籍名人撰稿。胡愈之、夏衍、钱三强、金善宝、常书鸿的约稿都先后寄到了,惟独钱学森的约稿没有得到。现在明白了,原来不写回忆录是他毕生恪守的一项原则,他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发展科学和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去了。

钱学森的故事例5

钱学森的一生中重大转变的地方也就在于他参加了火箭研究小组,并最终走上了火箭研究的道路。由此,他的研究工作开始紧贴军事和政治,在二战期间,他到欧洲四处访问军事机构,并且在二战后到了德国前去接收德国的火箭技术;他能够阅览美国的军事机密文件,并且最终成为了钱学森上校。而从这时候,他最被人关注的事件开始了――回归中国。

其实,钱学森走上火箭研究的道路,本来是他的性格使然。从在教书的时候就能够看出,钱学森十分孤傲、内向,不善交际。他一向看不起在智力和能力上不如他的人,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所以他会用“你好好上课了吗”来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在考试中把题目出得非常难,以至于再聪明的人也只能考到十几分等等。同时,他也是个工作狂,除了对古典音乐的爱好,他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科研中去。因此,他不是一位受欢迎的教师。而这时的钱学森,就更走到了一个不问世事,而沉湎于自我世界中的“科学怪人”了。所以他才会去参加那个“敢死队”一样的火箭研究小组。当时的火箭研究小组并没有什么待遇,而且还十分的危险,参加这一研究项目的人本身都是些“科学怪人”,钱学森整天与他们为伍,就像当时的摇滚歌手们整天在一起狂欢一样,虽然所做的事情差之千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从这点上看,钱学森到像个艺术家了。

然而,随着美国麦卡锡主义的泛滥,钱学森最终遭到了厄运。他被美国政府无理地并且逮捕关押。本来,美国是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态度来抓捕钱学森的。然而,这也是他们最为失败的地方,钱学森的性格是决不妥协的,他连那些美国大学中的学者都不会放在眼里,那么美国的警察和议员在他眼中更成为了无知的暴徒。如果美国不先采取妥协的态度,那么钱学森就更不会妥协,最终的结局就是他回到了中国,并且再也没有踏上美国的土地。

钱学森的故事例6

钱学森读书笔记1下午,按照学校的预先安排,在县影剧院看了电影《钱学森》。开始时片头走得快,只注意到陈坤主演,黄建新执导,连漂亮的钱老夫人蒋英是谁演的也不明白

在影剧院看电影和网上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剧场的灯光一灭,大厅顿时灰暗,像进入了没有月光的晚上。宽长的影布上现出画面,音乐响起,把人带入艺术的氛围。轰隆一声巨响,火箭从高高的发射台上插入云霄,犹如我旁边的墙壁倒塌一般,我的心跟着震颤。画面,音效的质感太强了,震撼人心,怪不得热恋中的人儿不惜花钱买票到电影院中消费,那是不一样的艺术享受啊。

陈坤的明星范十足,白面书生,脸型稍长,面孔冷峻,气质形象没得说,岂能一个“佳”字了得。饰演钱夫人的女主角更是是如花似玉,面容姣好,让我的眼睛绝无挑剔之处。只是我潜意识里的像钱老这样中西贯通的天才科学家,应是比较沉稳、内敛,比较有内涵,个人感情方面并不喜张扬的形象。故事一开始很浪漫:蒋英在上海某个剧院开个人演唱会,粉丝很多。一曲完毕下台来受到围堵,而此时这位佳人往前面一瞟,望见了梦中的白马王子。远在大洋彼岸的钱学森抛开繁忙的工作,专程观看女友的第一场演出。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跟我走吧。没有夸奖她的演艺水平,没有过多的热情。看得出男生把所有的热情都埋在了心底。女友说刚从欧洲回来,下方还有很多演出,但年轻后生只有一句话,跟我走吧,紧紧拽住了女友的手。然后蒋英就义无返顾地随着男友踏上了美国的土地。真是“跟我走吧,立刻就出发”。我没有看过钱学森更多的传记,只觉得这个故事太浪漫了,太吸引人的眼球啦。若说蒋英学的是艺术,骨髓里有浪漫的因子,这个故事发生的有因缘,那么我有点不相信,同样的故事会发生在钱学森身上,却有些不敢相信。可能是钱学森受了多年的美国教育,其生活方式多已西化,像这样对女生大胆追求示爱本来就很很正常。总之,这么严肃的一个题材的电影,看起来很有时代感。加入了钱氏夫妇年轻时感情的花朵,让人的眼睛变得很简单,很完美。这和我去年看过的几部反映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几部电视剧感受是不一样的。(也包括两弹一星邓稼先、钱学森的)

对钱学森的爱国精神,令我感动。当年年仅35岁的他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美国有房有车,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他的生活该是多么优裕。更重要的是那儿有他的事业,他在美国的军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是名动世界的火箭专家。当得知他回国的讯息时,他的老师冯?卡门先生,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先生极力恳请他留下,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杜布里奇把形式分析的一清二楚,言辞恳切。说回到中国能做什么,当时的中国航天科技一片空白,在那个刚刚诞生不久的建立在农耕社会基础上的新中国,他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你在那儿种苹果吗?”这一个看似幽默的诘问其实何尝不是当时的事实,相信勤于了解祖国新闻的钱学森不会不明白。他的回答很平淡:“如果我什么也做不了,愿意种苹果树。”钱学森的报国情怀是多么的真挚,他回国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哪怕是忍痛割爱离开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被美国移民局软禁了五年之后,都没有动摇回国的信念。我想,钱学森幼年肯定受过传统的中国文化的教育,他的祖父或父亲必须把爱国的中国最传统最优秀的文化知识搬移到了他的骨子里,否则他的意志哪有那般坚定,宁死不屈。这是胸怀坦荡、高风亮节、宁折不弯、誓死报国的传统中国

知识分子的品格在钱学森身上的映现。联想到前几年电视报纸上的报道,说好多中国的优秀外出留学人才学成后不愿归来,说中国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没有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说白了,都是些借口,无非是贪恋国外的优越的物质生活,不愿为报效祖国忍受一丁点的委屈。如果让他们应对钱学森,肯定无语。更重要的是,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有几个受过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骨子里就没有中国文化的血液,让他们怎样发自内心的爱国?

多年以后,当钱学森躺在酒泉发射基地的一间小土块房子里仰望着矗立在发射台上的东方号导弹时,想起临回国时老师说过的话,不禁喃喃自语:老师,这就是我种的苹果树。此时他的心里应是百味杂陈,他最后实现了报效祖国的夙愿。

人才,真正的人才都哪儿都是也就应成为受人尊敬的人。人才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连钱老的老师冯?卡门先生都说,让这么一个科技天才回国,就等于让中国有了与西方大国相抗衡的力量。冯曾说,钱虽是我的学生,但若背叛美国,那就是我的敌人。这句话固然反映了冯?卡门先生的爱国情感,当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对人才的重视。美国海军次长的话更直接:一个钱学森,就抵得上美国海军陆战军的五个师。我更细微的感触到美国人对科学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联想到眼下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何尝不是与对重视科技人才有关。

钱老与蒋英的结合是完美的,浪漫的。我理所当然的理解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智慧与美丽的结合。片末镜头很有意思:钱老夫妇相互搀扶着行走在林荫小道上,钱老略带歉意的对夫人说:这辈子你如果不嫁给我,很可能成为一个知名的歌唱家。你在歌唱方面很有天赋。你后悔吗?蒋英的回答饶有兴趣,用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人采访丘吉尔的母亲,问她有什么遗憾?这位女性自豪的地说,我很骄傲,我为英国生下一个丘吉尔。然后,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钱老说:“中国能够少一个蒋英这样的歌唱家,但不能没有这样钱学森这样一个科学家。”这样一对执子之手白头偕老的老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恩爱,让人动容。

影片在钱老98高龄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前的一句断断续续的话中结束:人,不能只掌握科学,技术,……,还要学文化,艺术。……相信这句话能给当下中国的千万个家长和教育者中的有心人更多的启示。我愿意相信,科学插在艺术的土壤里,才能开出更绚丽的花朵。

后记:好长时光没写东西,感觉不是正常的日子啦,觉得亏欠,负罪于我的习惯和性格。教学中的事有时也想记下来,但都被以改作业和自我的懒惰为由推辞了。今下午看完这场电影,我是含着泪出来的,搭乘小何的摩的上给他说,回去得趁热打铁,写点感受。从6点半开始敲键盘,两个多小时才完事,看着洋洋洒洒两千多个字,觉得欠账还了一部分了。

钱学森读书笔记2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科学人物,两弹一星元勋。对于这样一位大师级的科学家,我们对他该怀有多大的敬意呢!他说:“我必须要让中国人拥有自我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他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西么,这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他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能够,如果我想,我能够去种苹果。”他说:“不要服我,要服科学!”!

21世纪的这天,我们中的很多人对于钱学森这位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并不熟悉。拍摄《钱学森》这部影片,让更多人了解他,了解建国初那段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了解这天的世界,珍惜这天的和平局面很有好处。

但是《钱学森》影片和钱学森其人对我们的启示不仅仅仅如此。首先我们就应就应意识到,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背景下,拥有导弹等高端武器对于中国国家好处重大。只有用于导弹、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武器,我们才能在美苏冷战中维护自身独立,维护国家安全。这不仅仅是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所有在美苏争霸中饱受战争威胁的欧洲和亚非拉国家的共同心声。

其次,我们就应明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发达先进的科学技术重大好处。早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意识到科学的重大社会价值,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二战中的德国,二战后的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争相发展自我的高科技,先后加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行列。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原子能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这天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的竞争。

再三,《钱学森》影片告诉我们,有国家意识的人是幸福的,有民族意识的人是幸福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爱国的意识,它深藏在我们内心的某一处,经常被我们忽略。我们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对某些政策制度有意见,对一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看法,是因为我们期望这个国家更好,期望他的政策制度更加贴合实际,期望我们的人民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甚至有时候我们怒其不争,行为过火。这些都能理解。了解钱学森大师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再一次反思我们的爱国热情。一个人的潜力有大小,但是爱国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把你的潜力献给他而不是对手。在钱学森回国前,杜布里奇校长很不解地问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能够种苹果。”为这个国家做贡献,即便是种苹果,这也是一种幸福。

再次,《钱学森》影片告诉我们,有才能的人是永远不会受到歧视的。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有着比较严重的种族歧视的国家。但是,作为一个华人,一个黄种人,我们没有看到这种歧视。甚至这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作为一个黑人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从美国建国到这天,这是第一次。所以,不要找任何借口为自我的不成功开脱。种族歧视固然存在,但是才能永远不会被歧视。

最后我要说的是,真正的大师必须是纯粹的人,没有任何物欲要求的。而纯粹的人必须是无敌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有各种的欲望,个性是在改革开放的这天,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这天,中国人对物质的追求无止境、无理由甚至是不择手段。当我们回头看看上世纪中期的科学大师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看看民国时期的学术大师沈从文、陈寅恪、冯友兰、蔡元培,我们还有什么可说呢。

让我们记住,一个人,为了一件自我想做的事倾尽毕生心血,最后做成了,这个人,他叫钱学森。

钱学森读书笔记3很早就已在课本中学习过钱学森归国的故事,那时就被他突破重重阻挠,一心回国,报效祖国的精神深深打动。这次公司组织全员观影活动,我通过影片《钱学森》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了当时的那种困境,同时也对钱学森的传奇一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50年代的中国刚刚建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激起了他强烈的归国愿望,虽然受到了重重阻挠和各种压迫,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坚毅、执着、永不放弃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热爱。1964年,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接着,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并且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奠定了基础。他用他一生对正义的追求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他用他的一生对科学的探索证明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科学理论的攀登永无止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超高纯铝、钛、钽、铜等靶材原材料都依赖进口,被日本、美国的公司所垄断。20--年江丰电子正式启动了高纯铝铸造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江丰第一炉超高纯铝正式下线试验生产,当两根铸锭缓缓从铸井中升起的时候,我的内心十分激动,江丰终于在超高纯铝的生产研发领域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也许再过几个月,我们的靶材就能用上自己铸造的超高纯铝了,不用再依赖国外进口,受到国外企业的限制了。

作为新世纪的技术工人,我们更要学习钱学森的精神,更要继承钱学森的精神,爱国、坚毅、执着、勇于创新。虽然我们不能像钱老那样伟大,但我们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业。就像钱学森要离开美国的时候,杜布里奇校长很不解地问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可以种苹果。”也许,在钱老看来,只要为祖国做事,哪怕是种苹果,也是对祖国的报效。而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创造价值,就是对国家、对公司最大的报效。

钱学森读书笔记4在知道要看一部名为钱学森的电影时我激动难平,因为不久前我刚刚看完一本名为钱学森的书。这使我在看电影时能够多角度的更全面的看透影片中的每一个小细节,而且我并没有纯粹把它当作一个艺术品爱欣赏,更能是我感动的是影片传递出来的一种钱学森精神。

影片开头是运用了大量的珍贵历史现实影片与虚拟饰演钱学森的陈坤的活动交替上演的,这是我们体会到了故事的真实性与严肃性,而这样的概括也能很好的让观众们大概的了解钱学森是一个对我国有多大贡献的人,这种由粗到细的叙述方法倒是让我耳目一新,让我不得不正襟危坐的来期待故事的展开。

故事的前一半是在美国展开的,故事的后一半是在中国展开的。而这两个部分的设计却让观众深刻的体会到了影片团队的用心。在美国时,大家都说英语,不管是钱学森还是蒋英还是那些形形色色的美国佬在交流的时候都在用英语交流。而回国后,每个人运用的语言又有变化了,虽然大家都在说普通话,但每个人的普通话中都带有他们自身的独特的浓浓的乡音。或许有人觉得我大题小做,美国人不用英语谈话用什么?中国人不讲中国话说什么?但是问题是,这只是一部电影,现在大多数电影都只为了博票房而把电影规范化,通俗化,虽然这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听懂,却失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我觉得尤其是那种拍传体时,真实性是尤为重要的,历史是不容篡改的。

影片没有把钱学森完美化也是他的成功之一,影片中在钱学森教导大家关于导弹的问题时,钱学森的恶语伤人,也让钱学森更贴近我们,是这一幕又让我们感到真实。而且对照我看的文献资料,影片中展现出来的事与现实发生的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九十,而没达到的那一部分却是在是电影这个平台的限制。

影片的细节拍摄也是我为之叫绝的一个。我从资料上了解到,钱学森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理科男,他的作业可以达到一气呵成且没有任何修改的地步。而在影片中我也确实感受到了,钱学森笔直熨烫平整的西装,秀丽工整的草稿,甚至一幕钱学森讲课的那一幕,黑板上粉笔字的设计也让人强烈的感觉到了钱学森的知识渊博和态度严谨。影片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在美国研究所时,一个研?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卑岩桓龀绦蛑械男〉胤接捎诖中乃愦砹耍馐骨笪宦庖卜锨宰约嚎量桃笠灾露员鹑艘惨笱细竦男愿?/p>钱学森读书笔记5一首好歌,能催人奋进,一幅好画,能陶冶性情,一本好书,能打动人心,受益终身。读了《钱学森》,我感触颇多,心情激荡不已。

钱学森,1920--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36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气体动力学一代宗师冯.卡门,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创室人之一。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创立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55年回国,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与钱伟长、钱三强被周合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20--年10月逝世于北京。

钱学森的故事例7

1947年暑期,钱学森收到父亲钱均夫的来信,告诉慈母病逝,钱学森随后赶回阔别了13年的故土。

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朱家骅乘到北平出差之机特地找到胡适,请胡适出面邀请钱学森出掌上海交大。上海交大是他的母校,又是胡适出面邀请,在上封拒绝信中钱曾说“一两年后回国”,现正是这个时间段,就在大家认为有可能时,没想到钱学森再次拒绝了胡适。

钱学森的故事例8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告诉我们,教学不能“教教材”,而应“用教材去教”。如《负荆请罪》是一出两幕话剧。第一幕讲述了蔺相如解释自己不与廉颇计较的原因,第二幕讲的是廉颇“负荆请罪”。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廉颇为何请罪,他有什么罪?这需要我们从第一幕话剧中寻找答案。为了更好地把握廉颇负荆请罪的背景,有必要在课前让学生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故事。因此,我抓住这一点请学生查阅“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中人物的资料,把认为有价值的内容补充到人物介绍里来。后来,在进行话剧表演时,学生对人物的性格拿捏得比较到位,尤其对廉颇当时的表现作了仔细揣摩,将廉颇从原先的傲慢转为真诚的道歉,从动作、表情、愧疚的神态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二、补充有助于情感升华的材料

对课文的理解,只对课文内容进行引导分析还不够。比如《钱学森》这篇课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得意”和“得力”这两个词的内涵:什么样的学生才是老师得意的学生?钱学森为什么会成为老师得意的学生?他是怎么做的?你们怎么做才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呢?这样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对于钱学森归国的艰难,课文仅寥寥数语,学生感触不深,于是我给他们补充了“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钱学森回国意志的坚定,旨在让学生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感。为了使钱学森这个人物形象更生动,我还介绍了他取得的一些成就,以及人们对他的评价。如出示“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份颁奖词恰如其分地评价了钱学森,适时、适度地引入材料深化了学生对钱学森的认识。

三、补充有助于拓展延伸的语言材料

钱学森的故事例9

志存高远、奋发学习

作为老一辈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的勤奋人尽皆知。在涂元季眼中,钱学森勤奋学习的动力源自于强烈的爱国情怀,他知道自己的祖国贫弱,处处受人欺凌,他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艰辛的劳动,为中国人争气。

钱学森是1935年赴美留学的。初到美国的他感到处处受人歧视,这使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涂元季讲了钱学森初到美国的一个故事——

一天的课余时间,几个美国同学在一块儿聊天,他们说中国十分落后,中国人不讲卫生,随地吐痰,男人抽鸦片,妇女裹脚等等,蔑视之意溢于言表。钱学森在一旁听得忍无可忍,便走过去对他们说,我们中国现在是比你们美国落后,但我钱学森个人你们谁敢比?到期末看谁的成绩好?几个美国人谁也不敢应战,因为他们知道,钱学森的成绩比他们好得多。从此以后,那些美国人再也不敢当着钱学森的面说中国人的坏话了。

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时,一个同学讲过一个故事:一次考试,老师出的题全是偏题、怪题,全班人几乎都不及格。于是,学生们对这样的考试很有意见,认为那位教授是故意使他们难堪。大家找这位教授评理,当他们来到教授办公室门口时,却发现教授把钱学森的试卷贴在门上,所有的题目都答对了,而且卷面干净整洁,书写公正,老师给打了一个“A”,上面还写了三个“+”。看到钱学森的试卷,愤愤不平的同学们立即泄了气,再也不敢找教授评理了。

“钱学森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成绩呢?主要是他的勤奋。在美国学习工作整整20年,钱学森从未休息过星期天和节假日。”涂元季说,这一说法在一位同学的回忆中得到了验证:有一年过圣诞节,一位犹太学生去教室复习功课,他以为今天教室里肯定没有别人,所以把收音机打开,一边看书一边听广播。由于音量过大,他听见隔壁教室里传来很重的敲墙声。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中国人钱学森,这使他非常惊讶,因为他一直认为世界上最勤奋的是犹太人,没想到这个中国人居然比他来得更早、更勤奋。钱学森的这种品格,甚至让有的教授怀疑他是不是有犹太血统。

矢志科学、心怀祖国

“研究生毕业后,钱学森留在美国从事力学研究,他在工作中同样刻苦勤奋,甚至都不顾及新婚妻子的感受。”涂元季说,1947年钱学森回国与他的夫人蒋英结婚,婚后不久,钱学森立即返回美国,蒋英随后赶到美国和他团聚,可是钱学森却没有时间陪伴新娘度蜜月。

据蒋英回忆,她到美国第一天,钱学森照常上班,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傍晚下班回到家,钱学森问有什么吃的吗?蒋英说没有,于是两个人只好出去吃晚餐。晚餐后回到家,钱学森沏一杯浓茶就对蒋英说,我要工作,你早点休息吧,就一头钻进书房,一直工作到深夜。

“钱学森在美国做学问,极其严谨认真,英文书写得清秀流畅,运算方程和计算公式的推导极其严谨,甚至连做图、制表等等这样一些小事都非常规范,一丝不苟。”涂元季说,有的人看到他的手稿,都会联想到王羲之的《兰亭序》,写得漂亮极了。

“钱学森对工作要求很严,尤其是论文质量,只要有不满意的地方,他就要推倒重来。手稿一个题目总是几十页、上百页,甚至好几百页,而最后发表的论文就几页纸。”涂元季举例说,钱学森在美国做圆柱翘起的稳定适应研究,手稿就有八百多页,而正式发表在《航空学报》上的学问只有十页纸。经过多次反复,多次失败,这一工作最后终于完成了。当时,钱学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并在装着论文手稿的档案袋上写了一个英文字“Final”。很快他就认识到,做科学工作不能有这个态度,马上在Final后面又用铅笔写了一个“nothing final”(没有什么东西是最后的),而且打了三个“!”来警示自己。

“我们在钱学森手稿中看到,他在美国还运用空气动力学知识,对风力发电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和计算。我们发现,他运算的实例计算中所取的地理参数,不是美国而是中国的。可见这位海外学子一直胸怀祖国。”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钱学森在美国从事过应用力学的理论研究,又参与了美国的航空和导弹的工程实践,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世界知名科学家,所以他1955年一回到祖国,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且委以重任,参与组建新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钱学森认为,这正是他报效祖国,实现一生梦想的大好时机,所以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事业之中。

1956年2月初,总理请钱学森就我国导弹事业如何发展写一份建议,他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写出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当时为了保密把导弹称为“国防航空工业”),全面提出了开创我国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一些必要的具体措施,包括我国一年要送多少名留学生去苏联学习,学什么专业等都开列出来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建议,而完全是一个发展我国导弹事业的实施方案了。”涂元季说。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委以重任的钱学森,参与组建新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他放开手脚,大胆施展自己的才华。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实力非常薄弱,工业基础很落后,又缺少高科技人才,所以要自力更生地搞尖端武器谈何容易?“他们当年遇到的困难恐怕现在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刚开始造火箭发动机,就在一个大工棚里面,用最落后的工艺,铸造发动机的部件,再用车床、刨床或铣床加工。而上世纪50年代的机床非常落后,加工出来后根本达不到火箭发动机的精度要求。怎么办?“钱老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有办法。”最后,从全国调来一批最高级别的八级精工师傅,就是靠这些工人师傅的手艺,用手工一点一点加工,最后愣是达到了精度要求。

为了尽快把导弹送上天,在试验基地,当基本试验设施刚刚建成,生活设施完全不配套的情况下,便开始了导弹试验任务。“那当然很苦了,都是睡帐篷。钱学森虽然是著名科学家,但是他也和大家一样同甘共苦。”据夫人蒋英讲,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是很讲究的,总是西服革履,衬衫洁白平整。但是一回到祖国,他就脱下西服,换上中山装,头戴解放帽,生活完全不讲究了。在进行试验任务时,冬天就是穿着老羊皮的大衣还冻得鼻涕直流,夏天脊梁背后的衣服上总是一圈圈的汗渍。

当年的科技人员写的回忆文章说,那时候试验指挥大厅连个沙发都没有。钱院长跟我们一样,晚上困了,就在大厅把两个长板凳一并,像年轻人一样就躺上去稍微睡一会儿。“要知道,那时的钱老已经六十多岁了,更不要说是一位大科学家了!”

“钱学森在美国有很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他为什么要经历那么大的曲折坚持回到祖国吃苦受累呢?”涂元季说,答案只有一个: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理想或者说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奉献了他们毕生的精力和智慧。

只作奉献、不求回报

涂元季说,钱学森一生对金钱看得十分淡薄。他回国以后,除了他的基本工资以外,他把所有得到的大笔的稿费、科学奖金统统捐了出去。涂元季讲了两件事。

1958年,钱学森在美国所著的《工程控制论》翻译成中文出版,稿费为11500元,在当时可谓天文数字。他把稿费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用来给学生买计算尺。因为他到大学讲课时发现,力学系的学生都很穷,连计算尺都买不起。当时还没有计算机,而力学是要大量计算的,于是他决定捐款给学生买计算尺。

1994年,钱学森获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00万港元。2011年又获得香港霍英东奖金委员会颁发的霍英东杰出奖,奖金也是100万港元,钱老把这两笔钱都捐给了中国科协的“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

“即使在平时,钱老和别人一块儿联名发表文章,他也总是把稿费让给别人,说我的工资比你高,稿费就由你收下吧。”涂元季还讲了他个人一次“拿钱学森稿费”的经历:“一次在人民大会堂获奖仪式的讲话是我给他整理的。钱老就说,我当时是随口讲的,涂元季同志,这个稿整理出来是你的功劳,按劳分配嘛,你应该收下。然后把钱给了我。”

“钱学森一生对名利地位同样看得十分淡薄。”涂元季说,钱学森一生曾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席,一直到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等,但是钱学森本人说,如果不是工作的需要,他什么官也不想当。

钱学森先任院长后任副院长,因为担任院长有很多行政事务要处理,而这并非他这个科学家之长,所以他主动向领导提出,要求辞去院长的职务。总理、聂荣臻元帅接到钱学森的请示报告以后,觉得有道理,于是作出决定,把钱学森从这些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他集中精力思考和解决重大的技术问题,从此钱学森只任副职。

钱学森曾担任第三届中国科协主席。涂元季介绍说,他出任这个科协主席可谓经历曲折。大家一致推举他为主席,但是他本人坚决不同意。经过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做工作,他才勉强担任了科协主席。即便是像全国政协副主席这样可以享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待遇的职务,也是经过他多次请求才免除的。

钱学森一直住在上世纪搬进去的老房子里,他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之后,我们多次向他表示,要给他换房或者盖新房,甚至给他盖一个小院,都被他拒绝了。他说我的住房条件和我同船回国的人相比已经好多了。

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钱学森正是这样一个人。让涂元季至今难忘的,还是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这件事。1991年,钱学森刚好80岁,恰逢第三届中国科协换届,他决定从所有科技一线的工作中退下来。为了表彰他一生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贡献,中央酝酿授予钱学森荣誉称号。整个酝酿过程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知道了他必定会不同意。当时,授奖仪式的会议准备在10月16日举行。直到10月10日,有关人员才向他报告此事。面对这么高的荣誉,钱学森本人的态度十分淡定。

授奖仪式后,新闻媒体上出现了宣传钱学森、学习钱学森的高潮,一些著名的科学家都接受记者采访,谈学习钱学森的体会,航天部、中国科协、科工委等单位也作出决议向他学习。当然,身为秘书的涂元季也为此忙得不亦乐乎。

一天上午,钱学森看到涂元季还在接电话答复媒体的问题。于是把他叫到办公室,“第一句话就是很不满意,拉长了脸说,你怎么还在忙啊?我们办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度,这件事也要适可而止,这几天报纸上天天说我的好话,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就没有不同意见,不同声音?”

钱学森的故事例10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钱学森人生故事全集》,这本书描写了我国著名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一生中的传奇经历。

在钱学森的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1935年,在钱学森去美国留学前他的导师王士卓特意告诉他,不论他走到哪里,都不要对祖国不敬。祖国富强,人民光彩;祖国落后,大家脸面无光。祖国是大家母亲,儿子是不能嫌母丑的,更不能去骂亲娘。在我们国家,谁要是打骂父母,不管他是什么人物,他就会马上遭到社会的谴责,被孤立,变成臭狗屎。这是谁也难以改变的道德意识。因此,我们称中华民族为优秀民族,这是一个重要特征。

钱学森谨遵导师的教诲,1950年钱学森想要回归祖国,当时美国国防部部长金布尔气急败坏低吼道:“绝不能放走钱学森!……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但是归国心切的钱学森在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下,仍然不顾危险的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回国后不久毛主席就接见了他。毛主席用欣赏的口吻对他说:“你是工程控制论的开山鼻祖,你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多了!”

钱学森的故事例11

钱学森究竟还说了些什么?

我自幼读官方新闻,积累起一些经验。表达上斩钉截铁,事实却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面对真相,永远闪烁其辞;有时则公然卖弄“保密”,强调“内外有别”……这让我从青年时代就有了“翻译”的习惯,学会了“反着看”或是“侧面看”,或是干脆不感兴趣,在他不得不挤牙膏似地说“一段鲜为人知的……”之前,便嗤之以鼻。

我根本不相信物理学家钱学森会那么困惑。这个经历了“旧中国”教育,留学在“帝国主义国家”并从事科研前后二十年,最后毅然决然回到祖国的人,不管他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作为科学家,不至于丧失基本的思维判断能力。以他的智慧与经历,断然不会只有这么一句“之问”,否则,名不副实。爱因斯坦有关教育的论述,堪称经典,甫到美国,就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作出毫不留情的批评;他的那些论述,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教育界。如果中国的钱学森只能问一句“为什么我们的高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没有相应的思考和基本的判断,不合常理常情。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中国名校的各种故事,从“反右”到“”,死于非命的上千名教授,中国现代物理学开拓者叶企孙的遭遇,在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竟然因为一句话就停办大学等等,始终牵挂民族命运的钱学森总不至于一点儿也不知道吧。

那他为什么不明说呢?我甚至认为很多人都明白其实是怎么回事,只是不敢说,不便说,不愿说,不屑说――当然,即使你说了,那一头只当什么也没有听见。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倾听者听了,一时也很为难,只要“答”了一句,马上就会遭致一片攻讦。因而含蓄婉转,引而不发方是权宜之计。

过上一百年,或者三五十年――根据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速度,看来也许只须十来年甚至三五年,“实录”早晚出世,虽然我们不会太奇怪,但是至少不让钱学森的智慧蒙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