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儒学与德育

儒学与德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12 17:54:48

儒学与德育

儒学与德育例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在现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应当重视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的优秀内涵。

全社会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创新思维,充实和丰富中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德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新内容和新方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采。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道德视野应当拓宽,举凡‘良心’、‘名誉’、‘尊严’、‘羞耻’等经常起作用和形成个性的概念都应当置于学生道德视野之内”。

考虑中学德育之于传统的链接,不难发现: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其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的借鉴意义。且不论儒学思想的复杂性、长期发展史、完整的理论体系,单就其中“修”、“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 “自省”、“ 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类似相关内容而言,如果剔除其阶级的功利色彩的糟粕,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无疑具有正面而有益的帮助。

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儒学思想的贡献和局限以及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主义原则的。

总括起来,儒学思想有如下特点:1、崇尚礼义,主张以礼治国;2、儒家学派共同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中等;3、宗师孔子。等等。

鉴于我国传统儒学发展的历史跨度大、著述浩如烟海、学派纷争、命运沉浮等因素,本文以下内容论及儒学思想尽量选取最具有经典性、权威性的孔子儒学思想作为依据。

孔子始创儒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教育侧重点在政治伦理。他的政治理想国思想的核心是“有道”。所谓“有道”有两个特点:其一、所有的人都按照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出其位、各称其事。其二、不要使礼之“分”走向破裂和对立,社会道德规范基本一致。如,基本社会生活规范 、良好行为的养成及礼节、礼貌教育、守秩序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根据现实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传统的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重视内容的形象性、故事性、生动性,多运用赞扬、对话、游戏手段等。与其给学生讲一千遍“谦让”的道理,不如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得有效。除了课堂教学计划和讲故事外,还应该有幻灯片、电影、录音、录象以及其他活动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考察、旅行等。这样才能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满足好奇心、增加生动性、寓教于乐。此外,学校应专门挑选在学校中威望很高,在学生中赢得普遍尊敬,训练有素、自身具有充分而坚定信念的教师担当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倾重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生活情趣,培养学生民主态度、实践热情,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活动的开展应该注意层次性,第一、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和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第二、在更广泛的人际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求精神、性格发展和生活观念的教育与培养。第三、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严肃的态度。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成立专门的风纪督导纠察工作组,从小处着手,优化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穿着校服进行团队活动等。

再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综治体系”。

如果学校是划一、僵硬、封闭的体制、就不可能形成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而“考试第一”、“高压管理”会使这一问题更为恶化。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现代父母们没有充分认识自我责任,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不重视对其进行基本生活习惯和教养的培育;或者不能满足孩子正当要求,造成青少年儿童的压抑感,不能使青少年儿童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倡导提高家长素质,恢复家庭教育力量。此外、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堕落生活方式、腐朽思想时刻污染着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全社会各部门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要把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当然,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虽然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所裨益,但毕竟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巨大差距。因此,我们广大德育工作参与者要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加强爱国主义教

儒学与德育例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在现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应当重视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的优秀内涵。

全社会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创新思维,充实和丰富中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德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新内容和新方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采。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道德视野应当拓宽,举凡‘良心’、‘名誉’、‘尊严’、‘羞耻’等经常起作用和形成个性的概念都应当置于学生道德视野之内”。

考虑中学德育之于传统的链接,不难发现: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其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的借鉴意义。且不论儒学思想的复杂性、长期发展史、完整的理论体系,单就其中“修”、“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 “自省”、“ 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类似相关内容而言,如果剔除其阶级的功利色彩的糟粕,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无疑具有正面而有益的帮助。

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儒学思想的贡献和局限以及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主义原则的。

总括起来,儒学思想有如下特点:1、崇尚礼义,主张以礼治国;2、儒家学派共同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中等;3、宗师孔子。等等。

鉴于我国传统儒学发展的历史跨度大、著述浩如烟海、学派纷争、命运沉浮等因素,本文以下内容论及儒学思想尽量选取最具有经典性、权威性的孔子儒学思想作为依据。

转贴于

孔子始创儒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教育侧重点在政治伦理。他的政治理想国思想的核心是“有道”。所谓“有道”有两个特点:其一、所有的人都按照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出其位、各称其事。其二、不要使礼之“分”走向破裂和对立,社会道德规范基本一致。如,基本社会生活规范 、良好行为的养成及礼节、礼貌教育、守秩序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根据现实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传统的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重视内容的形象性、故事性、生动性,多运用赞扬、对话、游戏手段等。与其给学生讲一千遍“谦让”的道理,不如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得有效。除了课堂教学计划和讲故事外,还应该有幻灯片、电影、录音、录象以及其他活动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考察、旅行等。这样才能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满足好奇心、增加生动性、寓教于乐。此外,学校应专门挑选在学校中威望很高,在学生中赢得普遍尊敬,训练有素、自身具有充分而坚定信念的教师担当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倾重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生活情趣,培养学生民主态度、实践热情,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活动的开展应该注意层次性,第一、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和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第二、在更广泛的人际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求精神、性格发展和生活观念的教育与培养。第三、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严肃的态度。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成立专门的风纪督导纠察工作组,从小处着手,优化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穿着校服进行团队活动等。

再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综治体系”。

如果学校是划一、僵硬、封闭的体制、就不可能形成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而“考试第一”、“高压管理”会使这一问题更为恶化。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现代父母们没有充分认识自我责任,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不重视对其进行基本生活习惯和教养的培育;或者不能满足孩子正当要求,造成青少年儿童的压抑感,不能使青少年儿童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倡导提高家长素质,恢复家庭教育力量。此外、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堕落生活方式、腐朽思想时刻污染着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全社会各部门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要把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儒学与德育例3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在现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应当重视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的优秀内涵。

全社会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创新思维,充实和丰富中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德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新内容和新方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采。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道德视野应当拓宽,举凡‘良心’、‘名誉’、‘尊严’、‘羞耻’等经常起作用和形成个性的概念都应当置于学生道德视野之内”。

考虑中学德育之于传统的链接,不难发现: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其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的借鉴意义。且不论儒学思想的复杂性、长期发展史、完整的理论体系,单就其中“修”、“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类似相关内容而言,如果剔除其阶级的功利色彩的糟粕,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无疑具有正面而有益的帮助。

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儒学思想的贡献和局限以及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主义原则的。

总括起来,儒学思想有如下特点:1、崇尚礼义,主张以礼治国;2、儒家学派共同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中等;3、宗师孔子。等等。

鉴于我国传统儒学发展的历史跨度大、著述浩如烟海、学派纷争、命运沉浮等因素,本文以下内容论及儒学思想尽量选取最具有经典性、权威性的孔子儒学思想作为依据。

孔子始创儒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教育侧重点在政治伦理。他的政治理想国思想的核心是“有道”。所谓“有道”有两个特点:其一、所有的人都按照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出其位、各称其事。其二、不要使礼之“分”走向破裂和对立,社会道德规范基本一致。如,基本社会生活规范、良好行为的养成及礼节、礼貌教育、守秩序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根据现实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传统的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重视内容的形象性、故事性、生动性,多运用赞扬、对话、游戏手段等。与其给学生讲一千遍“谦让”的道理,不如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得有效。除了课堂教学计划和讲故事外,还应该有幻灯片、电影、录音、录象以及其他活动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考察、旅行等。这样才能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满足好奇心、增加生动性、寓教于乐。此外,学校应专门挑选在学校中威望很高,在学生中赢得普遍尊敬,训练有素、自身具有充分而坚定信念的教师担当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倾重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生活情趣,培养学生民主态度、实践热情,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活动的开展应该注意层次性,第一、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和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第二、在更广泛的人际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求精神、性格发展和生活观念的教育与培养。第三、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严肃的态度。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成立专门的风纪督导纠察工作组,从小处着手,优化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穿着校服进行团队活动等。

再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综治体系”。

如果学校是划一、僵硬、封闭的体制、就不可能形成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而“考试第一”、“高压管理”会使这一问题更为恶化。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现代父母们没有充分认识自我责任,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不重视对其进行基本生活习惯和教养的培育;或者不能满足孩子正当要求,造成青少年儿童的压抑感,不能使青少年儿童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倡导提高家长素质,恢复家庭教育力量。此外、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堕落生活方式、腐朽思想时刻污染着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全社会各部门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要把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儒学与德育例4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儒学热。有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谓“道德滑坡”。当前,在社会道德领域,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完善,一些人为私利而置公义于不顾,这些都对社会,对人民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大。而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理念的丰厚积淀。当今教育也试图构建以传统文化为基点的,以加强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完善道德教育途径为支持的现代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新模式。未来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基础是高等教育,且高等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儒家学说与教育密不可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是目前高教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儒学思想的核心

儒学是德性之学,即为情感理性,其核心是“仁”。“仁”是爱人的意思,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1]。“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仁”,是一种真性情,它来自生命的创造,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培养仁德,有助于提高心灵境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保证事物的可持续发展。

仁爱,从范围上来说,它有三个层次:爱亲—爱人—爱国。第一个层次是爱亲,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在家庭中体现为对父母的“孝”,对兄弟的“悌”。“仁爱”所追求的理想就是社会安定、人生和谐,而当代大学生常常表现出亲情淡漠,因此,让他们汲取儒学中的仁爱思想,对于家庭安定、和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个层次是“推己及人”,儒学要求我们爱人,“君子以厚德载物”。社会上,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就现代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而言,学生个性差异大,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难免产生口角,更有甚者大动干戈。“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人的高尚情操、情趣与和谐的社会秩序的建立,需要人的自觉自律。以宽厚的态度待人接物,与人为善,以诚交友,以诚办事,创造一个和美协调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三个层次是爱国,也是“仁”的最高境界。在引导大学生知国、爱国、报国上下工夫,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建设的雄心壮志,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精神。

二、大学生的道德现状

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是积极、良好的,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但就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其道德状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社会变革面前的道德困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种以“新派”自居的言论和行为,不少学生陷入困惑和迷茫,不辨是非、善恶,道德观念日趋模糊,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2)在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理论上认知的标准与实际中践行的标准不一致。他们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对学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在观念上认同,但不积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等。这种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充分反映了处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大学生的复杂心态。(3)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4)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大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而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提升的教化作用。一些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5)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甚至在政治取向上也具有明显实用、功利的特点。21世纪对人才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规格高标准的本质内涵,应是具体体现于个体人才的文化素质达到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较完美的统一[3]。可事实上,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由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上存在的种种弊端所致,大学生在道德素质上还存在许多缺陷。

三、运用儒学思想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的策略

中华民族礼貌友善、温良忠厚和认真刻苦的气质,是在儒家的教化下逐渐形成的。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其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分有不可忽视的积极的作用。中国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礼、义、廉、耻、仁、和、忠、孝”的儒家思想基本价值观,一直是指导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行为的基本意识规则。根据现实需要,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传统的正确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意识。

(一)运用儒学伦理提供做人的基本道理。

儒学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基本道理。首先体现在它所传授的一些做人的道理,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处世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价值观念都反映了儒学伦理对人格的重视和追求,鼓励当代大学生追求高尚完善的人格。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孟子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在于“人伦”,即有道德修养[2]。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学会如何为人,重视自身修养。教育者应告诉学生由自省出发,以“仁”“德”为核心,以“礼”“义”为规范,由“仁爱”推演到“信义”,并强调通过自省、慎独和行为来提高人的道德品质,提高当代大学生自我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形成扬善抑恶、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行善止恶的控制能力,使自己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二)运用儒学伦理倡导“天下为公”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为人民、为祖国、为民族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无不体现了儒学思想中所具有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学校应该让大学生了解并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努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情操,把个人生命、人格价值同维护祖国的历史文明、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及献身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统一起来。

(三)运用儒学,加强普遍伦理的教育。

首先,要肯定儒学的一些“常道”义理,努力挖掘儒学道德思想当中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道德精神进行阐扬,用儒学思想资源来积极参与世界伦理建设,并考察世界各民族伦理精神的精华,以反思和补充儒学伦理现代精神的不足之处,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民族文化与国际潮流融合的学术视野,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维度:基本价值观和共同价值观[4]。因而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将普遍伦理作为一个基本和重要的内容,不仅是相当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把放眼世界、吸纳时代精神、注重把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放在首位,将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把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作为21世纪四大支柱性学习;把理想、信念和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作为21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

参考文献:

[1]蒙培元.儒学的核心价值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9,(8):213-218.

儒学与德育例5

一、儒家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

儒家文化重实用、功利;道家文化中无为,无功利。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修身养性的同时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的理想。儒家的理想人物是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通过孔子的形象,可见儒家理想人物的风范。

孔子自评:“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同时代人对其评价:“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孔子的亲传子贡对孔子评价: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①

孟子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②

通过孔子的自评和孔子后学对其的评价,可见孔子谦而好学、不耻下问,“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一生执著于自己的理想。小学德育教育力图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理想的实现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孔子一生“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执著于自己的理想,后修《春秋》,善善恶恶,以当一王之法。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小学德育教育志在培养有为于国家社稷的人才,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作出贡献。“天行健以自强不息,地势坤以厚德载物”。儒家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小学教育的真精神之一。

儒家的后学——孟子与荀子,一主内一主外;一个主张性善论,一个主张性恶论;性善则修己于内,推己及人,无限的推广自己的善性德性;性恶则主张为学,修己之恶。

孟子曰性善: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万物皆备于我,修身养性,推己及人就可以修养人的德行。故德育教育要不断发扬自己内心真、善、美的一面。

荀子曰性恶:人生而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故生而好利,为求利益,生杀抢夺。人生而欲满足六官之欲,美味、美色等,所以要以礼节制、引导。荀子抓住了人本性中的各种欲望,故以外在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使人导向善性。

孟子、荀子殊途同归,一主内一主外,都志在导人为善。德育教育亦应修之于内,导之于外;内外兼修,导人之善,规人之恶。

二、道家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

道家以无为为本,返璞归真,致虚守静。故道家静以修心,道家心中的真人形象,似有似无,不可捉摸。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③

通过《庄子》中对真人的描述,可见道家的理想人物,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称之为真人,道家贵真,即重人的天性、本性,道家文化关注人的本质存在。小学德育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见道家文化抓住了德育教育的根本。

小学德育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无完人,人亦各有所长,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世烦扰,当安其天性。小学德育教育亦当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因材施教。

《庄子》天道篇曰:“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德育教育重在精神、重在实践、重在心领神会,不在知识的强制与灌输。

“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这是德育教育化有形于无形的教学方法,抓住了德育教育的关键。

《庄子》中一则寓言曰:仲尼适楚,出於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④

为学当用志不分。《庄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⑤德育教育亦当如承蜩的佝偻丈人,心诚志敬,循序渐进。

小学德育教育以人为本,把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小学德育教育必须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加以引导。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儒家思想重孝道和仁义道德。“孔子,以‘仁’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对‘仁’的涵义做了阐明,从而构成了以克己、爱人、忠恕、孝梯、恭、宽、信、敏、惠及刚、毅、木、呐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思想体系”。⑥道家文化致虚守静,养神养生,不与物争,顺其自然。为学忘记心中杂念,直指本心,回归到人最本真淳朴的情态。道家文化关注人的生命本身,这也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之一。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③陈鼓应.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儒学与德育例6

“奉公尚忠”思想。廉洁是指执政者在执行公务时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不徇私情、办事公平。《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天下为公”,贵在一个“公”字,其旨意在于提倡以公义战胜私欲,强调人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义务。儒家同时也特别重视和倡导“忠”。 “忠”,含有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职守等积极意义。把“公”与“忠”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儒家的“奉公尚忠”原则,其基本含义,就是强调对公共事业和整体利益的献身和尽忠精神,这也就是历代贤哲所倡导的对社会、对民族“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高尚精神。正是这一思想灵魂,给我国古代廉政奠定了思想根基。

儒家非常重视“正身”。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又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于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的这些话,都非常清晰地说明了“正人先正己”的重要性。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他说:“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尽心上》),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孟子·万章上》)

社会责任感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即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儒家思想把改造社会、治国安民视为人生的最高归宿。廉洁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人格教育,把大学生主体的道德修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上去。从而培养起大学生对党、国家、人民负责的社会责任感。

儒家文化把知耻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认为一个人只有懂得什么是耻辱,有羞耻之心,才能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廉洁教育也是为了让大学生知耻,大力弘扬廉洁教育,就是了建设一种知耻的文化氛围,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取向。

儒家特别重视孝悌教育,把孝悌作为个人生道德修养的基础。当今社会,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孝”意识比较淡薄,“悌”的意识更是缺失,由此带来的自私、冷漠等现象正逐渐侵蚀着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忽视以“孝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性格的塑造。

“孝”最初仅限于人伦的范畴,经过历代的弘扬和发展,“孝”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孝的含义首先是奉养父母,这是孝的第一要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离娄下》)孔子还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孝敬父母要有敬爱之心,诚心诚意之心,要敬爱长者,敬爱他人。德行便是孝行,故《孝经》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博爱也),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广敬也)。”

“悌”是孝的延伸,故古人往往将孝和悌连用,即“孝悌”。悌要求兄友弟悌,特别是为弟的要尊重、礼让于兄,做到长幼有序。同时还要求亲爱、礼让,主要是对为弟者的要求,但也含有兄弟相亲、兄友弟恭的双向道德责任关系。

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培养人们思想品德方面起到了起始和基础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是个体道德修养的起点。孝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在古代,“孝”被看作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与起点。

第二是形成国人人格特质的根源。爱敬忠顺是孝悌的伦理精神的本质,即孝是由爱心、敬意、忠德、顺行构成的。爱敬是心德,忠顺是行德。孝悌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和核心,就在于它蕴涵了中华传统伦理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和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利他主义和迫求协调和睦的价值取向。

第三是选拔任用人才的基本标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在选拔任用人才方面,其首要的标准就是“德”。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德”有其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但其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则是孝悌,这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才标准上都有所表现。

儒学与德育例7

中图分类号:G641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03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品质教育,包括个人私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则包括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现代大德育观把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也纳入了德育的范畴。

个体的道德品质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德育的实质就是促进个体知、情、意、行的发展。知,即道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爱好、憎恶、愉快、悲伤、同情、失望等。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为克服一切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需的努力。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信念和情感的指导下所采取的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关系。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提高个体的道德认知,有助于培养个体的是非观念;个体有了正确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又有助于提高个体的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促使个体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样,个体的实际行动,又会反过来加深和提高个体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增强个体的道德意志。从道德认知开始,经过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转化为道德行为,再经过道德行为的反复实践,养成道德习惯,构成了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

现代德育有很多种模式,如果从知、情、意、行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主知型德育模式、主情型德育模式与主行型德育模式。其中注重培养个体品德能力的主知型德育模式是当代德育的主流。传统的主知型德育模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认为“知识即美德”,个体的大脑犹如盛装美德的袋子(the bag of virtues),德育过程主要是把社会公认的美德――勇敢、公正、诚实、勤劳等等装进个体的头脑中,个体拥有有关美德的知识,就能够正确判断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进而采取相应的道德行动。这种观点,很早以前就遭到了他的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质疑。科尔伯格等人倡导的当代主知型德育模式,在对传统的主知型德育模式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强调各种品德能力在个体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主张通过一定的程序、步骤,培养个体各种品德能力。德育不仅要帮助个体正确理解和掌握道德概念,更重要的是促进个体道德认知能力(包括道德理解能力、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等)的发展[1]。

用何种理论来引领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是当代教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新儒学的优良传统与科学发展观的现代意识,完全可以引领大学师生道德认知的发展,为营造和谐美好的大学校园,促进大学师生个性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一、把科学发展观与新儒学精神作为道德认知的核心理念

新儒学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不断蚕食鲸吞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产生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新儒学的学者们大多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坚信并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阵地,认为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儒家文化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具有永恒的价值,他们不是被动的“西化”,而是主动地“化西”,即自动地自觉地吸收融化、超越扬弃西方文化,努力保留中西文化的精华,以此寻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新儒学可以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实现良性互动,新儒学的诸多精神因子经由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完全可以进入中国当代先进文化之列。如以人为本、以德治国、和谐发展等等一些新儒学的理念,已经融入国家的政策当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发展理论指导下,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去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科学发展观是按照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相结合的要求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发展观,也是对形形的非科学发展观的彻底否定,它充分体现了当代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主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3]。

二、树立民族自豪感,重构民族自信心

大学教育,究其实质而言,就是继承并弘扬“已然成熟的精神”――人类已有文化,尤其是本民族已有文化的精华,创造并发现“正在成长的精神”――人类未来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新文化的精华。大学师生,作为传统文化最后的坚守者和新文化的创造者,必须担当起反思社会和引领社会的使命。1936年4月,竺可桢在就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演说中指出:“我们应凭借中国的文化基础,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养成有用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必须根据本国的现势,审察世界的潮流,培养成的人才才能合乎今日需要。”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诸君到大学来,万勿存心只要懂得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为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竺可桢先生的观点,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大学。

上个世纪80年代,实力派诗人欧阳江河写了一首《汉英之间》,感叹汉语的危机和英语的强势:“一百多年了,汉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人移居英语,/努力成为黄种白人,而把汉语/看作离婚的前妻,看作破镜里的家园?究竟/发生了什么?我独自一人在汉语中幽居,/与众多纸人对话,空想着英语,/并看更多的中国人跻身其间,/从一个象形的人变成一个拼音的人……”汉语的危机,实质上所反映的是中国文化的危机,面对欧阳江河痛彻心扉的诗行,面对英语,实质上是面对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强势文化,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内心深处都会泛起阵阵悲凉,除了“黄种白人”,哪一个中国人会愿意放弃自己的母语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当代新儒家的创始人熊十力先生,早在中国文化遭受西方冲击更为剧烈的上世纪20年代就指出,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是“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咏良知》)。他们的确是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糟粕,但是,他们倒脏水的同时,把健康的孩子也一并倒掉了。正如孙中山先生在一个世纪以前,讲到中国传统美德时所言:“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先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斤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4]他们也的确沿门持钵好不容易化缘到了民主、科学、自由等一些西方的先进理念,可是他们学到的往往只是民主、科学、自由的皮相,不能很好地让中西文化取长补短水融,用以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更糟糕的是西方文化中被过度滥用的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观念也一并进入了中国社会。

一百多年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一直在努力寻求中国社会发展的理想途径,君主立宪制、三民主义、新儒学、新民主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等都是有益的探索,但是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历史使命还没有彻底完成。由今观之,科学发展观与新儒学不失为解决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实现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二件利器,我们只有树立民族自豪感,重构民族自信心,拿起这二件有力的武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迈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建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观

当今世界越来越注重全面、和谐、可持续性的发展,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教育领域,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是如此。和谐德性是推动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个体全面、和谐、可持续性的发展,使德性认知、德性情感、德性意志、德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使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能够统筹个体善与公共善、民族善与普世善,并把和谐作为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内心的最主要的德性。

2010年7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总理总结全面发展的杰出人才的身心特点时,指出“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人才,尽管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集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于一身,表现出全面的良好素质。究其原因,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的结合使他们想象力更丰富,视野更开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因而获得广泛的成就。”[5]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杨武之是杨振宁的父亲,他虽然是数学教授,但是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杨振宁的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初中一年级与初中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了》,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了》,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6]

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小提琴手,并且有较高的文学才华。他曾经深刻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7]爱因斯坦反对学校以直接教授学生在今后生活中要直接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做法。他认为不能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他强调,“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8]

四、弘扬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

儒学与德育例8

我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传统道德思想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至今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其中“修身”、“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等内容,如果剔除其消极的功利糟粕,保留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大学生基本道德准则、培养遵守日常社会规范行为,无疑是有益的。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中华民族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作用和局限,看不到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

总括起来,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侧重于政治伦理教育。它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的,它的核心是“有道”。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劝告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天性的“善”的境地,使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那么社会自然就安宁了。所谓“有道”,就是所有的人都按照封建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行其事,不允许越轨。如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孝敬赡养父母,各自遵守基本社会伦理规范和生活规范,讲究礼节礼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意识等。这些观点,在我们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仍然是必不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可以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教育大学生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回报父母,推而广之,教育大学生感恩报德,回报社会,关爱他人;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大学生学会谦让、诚实、关爱亲友,培养亲情友情,这样就把传统的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灌输给了学生。当然这种灌输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要重视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形象性。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运用电影、电视、录音、录象、网络以及其他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名胜古迹、考察、旅行等,这样更适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满足其好奇心,增加生动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要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就应挑选既懂得儒家思想又热心德育工作的老师担当专职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利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大学生活,扩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意志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应该注意层次性。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控制,养成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在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多。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不懂亲情友情。对他们进行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索精神,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学历人群,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貌。把大学生置于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对他们进行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再就是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大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态度。参照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要求,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从小处着手,优化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抽烟酗酒,不嚼槟榔口香糖,不乱扔纸屑;谈恋爱讲文明,交往注意自己的仪表,待人诚实、守信;穿着适合自己的身份,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

在德育教育中对大学生灌输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还须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因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大学生面对的是开放的世界,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不分良莠冲击着传统道德,企图摆脱传统道德的影响,去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不打破僵硬、封闭的体制,还是“涛声依旧”,就难以为大学生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形成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那种简单粗暴、“重专业轻德育”、“重管理轻教育”的方法,只会增加大学生的反感抵触情绪,削弱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效果。

儒学与德育例9

关键词:价值 趋向 信息技术 儒家思想

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愈来愈显现相容的迹象。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发展是在改变和改造学生认识自然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来传播健康向上的科学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发展着道德教育,这样极大地促进教育发展和进步,成为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标向。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思维的构建渗透着儒家思想的足迹并在发挥其功用

德育工作是建造学生心灵的工作。中学德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的构建体系,则需要在长期的教学里形成中借鉴我国传统儒学道德积极思想:“仁爱”、“廉耻”、“礼仪”、“自省”、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修”、“信”、“义”、“忠”、“孝”等相关内容。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的遵守信息技术教学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信息技术教育意识具有有益的帮助。良心、名誉、尊严、羞耻等个性化的形象都在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时所面临的道德视野。

儒学思想的特点,自古以来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儒学思想它构建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的思想足迹。我们要看到儒学思想的贡献以及对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教育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根据现实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传统的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性。课堂教学计划有幻灯片、电影、录音、录以及其他活动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增加生动性寓教于乐。例如在上机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注意查杀计算机病毒。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在日常学校教育教学里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学科德育工作,从而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及全面性。开展各种道德行为是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学生生活、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生活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的重要途径。

二.儒家经典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的碰撞融和所产生的效能和影响

信息技术是一个开放的、共享资源的信息世界。各种信息使部分学生留恋忘返。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它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教育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注重传统思想的作用。

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必然要同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作为一名学生,必要有一定的道德思想。善于与人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力量,与人协作精神从而构造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而儒家的经典思想就是其中精髓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能真正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教师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培养学生优良品德。

把儒家的经典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积极融和在一起。例如在多媒体教学课上,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一些优秀的古典音乐,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道德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不健康信息。在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信息技术有时会产生对人的负面影响,如会使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世界中,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做完全是儒家思想的潜滋暗长的结果。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价值

学生的科学态度、积极实践的热情,将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里得到升华。在信息技术课里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遵守日常规范,强调自我探求与他人合作精神。从而构建信息技术与儒家思想结合的体系。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的“虚拟”特性,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了网络是个规则、道德的空间。他们网络行为规范意识也就不再淡薄、有了是非观念。这正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现实的价值所在。

全社会都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教育者则要把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交给学生。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中的有价值的成分对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利。与此同时要重视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里的人文关怀。在计算机及其技术教育课程中有机融入人文意识的教育。从人文价值的角度阐释、普及计算机文化,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文素养,营造一种人文氛围。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中要追求完美,从而达到一种期待中的美学感官意义。这样的结合要求自然形成一种秩序,美就在其中衍生。教育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反映着美的期望值。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在管理着美和经营着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过程的实施都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达到人与教育秩序的和谐,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也是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的目的。清醒地认识到它的美学意义无疑是一种无法取代的价值。

信息技术教师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正在改变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新思维,吸取借鉴优秀传统儒家道德思想观念,充实和丰富信息技术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学校的德育实效性。总之,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涉及到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技术的改革和创新,需要从多角度探索研究。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教育理念,掌握其中的德育精髓,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

参考书目:

1.李泽厚《美的历程》2001.3

儒学与德育例10

“底色”本意是指绘画的第一层着色。作画时,只有打好底色,画的颜色才真实、艳丽。结合当代和未来社会对未成年人的诉求以及未成年人的道德现状,我们有必要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新时期的“底色教育”应该从基础道德抓起,从基础道德实践做起,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而儒雅教育正是学生“底色教育”的最好契机。

一、怎样理解儒雅教育

《现代汉语词典》对“儒雅”一词的解释是“学问精湛,气质雍容”。儒家思想中有“仁爱之德”“礼仪之德”“和睦之德”“道义之德”的道德思想。所以我觉得“儒雅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整体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倡导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而且它是一种集传统礼仪、现代礼仪、中西方文明于一身的养成教育。

二、如何实施儒雅教育

学校的儒雅教育应该以思想渗透和规范引领为实施途径,形成科学的儒雅教育体系。

1.儒雅文化熏陶

提高环境育人功能是学校的不懈追求,是创建儒雅教育的基础。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不但能丰富学校的精神风貌,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文明素养与道德情操。全面创设从物质到精神、从地面到墙壁、从静态到动态的文化平台,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一抬头就可以接触文化,一转身就可以学到知识,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感召下,能继承国学之风,做现代文明人。

2.儒雅教育管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儒雅教育首先要雅在行为习惯上。着力实施儒雅教育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而打造学生品位,就应该从小事抓起,让学生做到举止文明,行为文雅,在每一个细枝末节处抓精抓细。狠抓班集体与校风建设,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怎样做一个儒雅的人,进而在读书、作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

儒学与德育例11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岛国,曾经长期被英国和日本进行殖民统治,1959年宣布自治,1965年成立新加坡共和国。从一个水源都需要引进的落后国家,到现在跻身“亚洲四小龙”的行列,新加坡的成功在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人才立国,教育立国的策略,用儒家思想作为共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用儒家思想倡导的“以整体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修、齐、治、平”的个人修养模式,“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构筑共同价值观的核心。①我国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和新加坡有着相似的文化根基,且我国正致力于学校德育的改革和道德建设,因此,从儒家思想的角度研究新加坡的学校德育,无疑会给我国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新加坡学校德育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校德育。在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大背景下,新加坡学校德育将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同儒家思想有机整合,彰显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学校德育。

(一)教育目标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一儒家思想为指导,教育目标的设定和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建国初期的“好公民”教育目标阶段。新加坡建国初期,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是灌输礼貌、诚实、毅力、仁爱等伦理价值观念,强调爱国、效忠和公民意识培养。②

2. 突出民族团结的多元文化道德教育目标。70年代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强调民族团结和发展经济,通过母语进行“生活教育”。了解新加坡立国精神、信念、成就,培养效忠、爱国、尽责、守法观念,做个好公民;了解新加坡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东西方的优良传统道德与固有文化价值观,做身心健康与品格优良的国民;了解人生、社会、自然的相互关系,进而建立一个和谐合作的多元民族文化国家。

3. 全面德育的道德教育目标。8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技术引进的同时,文化随即也大量涌入,传统美德受到忽视,所以道德教育的目标转向重振传统文化,恢复忠孝纲常,换而言之,重新发挥东方美德,抗拒西方颓废思想的侵蚀。③

新加坡学校现在的德育目标层次鲜明:第一层也是最基本的,是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这一层次是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的出发点,要求移民及其后裔认同自己所属的民族和文化传统,还要以认同之心看待同处这片国土上的他族的民族性和文化传统。第二层是树立亚洲人的观念。这一层是为了在引进西方技术中保持独立性,避免新加坡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第三层以之前的两个层次为基础,是最高层次,培养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观念的“新加坡人”。

(二)课程设置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世界上第一个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并且正式施教的国家便是新加坡。新加坡的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并编写出具体的教材,完整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

1.新加坡小学德育课程

新加坡小学德育课程,自治时期的名称为“伦理”,1974年,开设“公民课”,主要灌输节俭、孝梯、服从权威和忠于政府的儒家思想价值观。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新加坡重新提出实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于是便在小学阶段开设“生活与成长”和“好公民”两门课程。新世纪伊始,新加坡再一次进行课程改革,小学现行的学校德育课程是“公民与道德教育”,包括十个方面,28个德目:(1)了解自我:自尊,自我肯定;(2)廉洁正直:诚实,勇气,信用,公正;(3)自律:毅力,耐性,礼貌;(4)责任感:对己,对他人,对学校和社会,对国家;(5)爱家:孝顺,家庭凝聚力,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声誉;(6)爱校:学校为荣,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7)团队精神:合作;(8)社区生活:种族和谐,互敬互重,关怀和体谅;(9)爱国: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对国家有信心,应变能力;(10)认识与了解邻国:相互依存,和平及稳定。④

2.新加坡中学德育课程

80年代新加坡在中学阶段的中一、中二开设了“生活与成长”、“公民与时事”课程作为必修课,课程基本上是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延伸和深化;在中三、中四开设了“公民学”课程,目的是抵御“西化”,促使国民形成巨大的凝聚力。1982年又在中学强制实行宗教教育,开设《儒家伦理》课程长达8年之久。随着1991年1月《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的公开发表,新加坡政府公布了“五大共同价值观”,正式取消“儒家伦理”与其他宗教课程,统一以“公民与道德”科目替代。

新加坡教育部根据“五大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规定了中等教育的五大道德价值观念,分别是:(1)国家利益高于社区利益,社会利益先于个人利益;(2)家庭是社会的基础;(3)支持社会、尊重个人;(4)珍视团结、防止冲突;(5)实现种族和宗教平等和睦。⑤

(三)教学内容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德育,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主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恭礼让”、“弘毅坚韧”、“宠辱不惊”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儒家伦理思想和“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在儒家伦理思想影响下,新加坡形成具有独特民族精神的道德教育传统,形成“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五项共同价值观。⑥五大价值观是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 又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

二、新加坡学校德育内容儒家思想化的原则

新加坡学校德育内容是儒家思想化的内容,体现出科学化、本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其中科学化是选择儒家思想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土化是对儒家思想融入新加坡文化的必然要求,现代化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社会化则是对儒家思想的实践。

(一)儒家思想的“科学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科学化”,即剔除儒家思想中封建观点,选择科学化的观点,纳入学校德育内容中,是选择儒家思想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余英时先生曾说过无论儒学怎样调整其结构,它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领域中已不可能像过去一样,继续运用《大学》的传统模式了。⑦传统儒家思想的等级制度,君臣思想,“存天理,灭人欲”,“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充满了等级分化,封建统治思想,鬼神、迷信,忽略人性的诟病,类似这样的内容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果断剔除。“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君臣有义、父子有情、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这些儒家思想,选取其中正确的、科学的观点,正确解读,既是科学化,又是本土化、现代化。

比如,“朋友有信”是说诚信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基石。在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小学)》中写到:愿与他人分享,先替别人着想、能跟他人建立友谊这样的课程标准。在现实中,只有宽阔的胸襟才能做到的替别人着想,才能与他人分享喜悦、成功和悲伤。这种在尊重中孕育出的儒家思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⑧

(二)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即引入的儒家思想,不是全盘接收,而是选取符合新加坡国情的内容。儒家思想“本土化”是儒家思想融入新加坡现行文化,融入新加坡现行学校德育内容的必然要求。任何外来文化都必须经过本土文化的过滤,才可能被接受。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度,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在《儒家伦理》课程的开设及共同价值观中有着具体的体现。

传统儒家伦理道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如“忠”指的是热爱政府,效忠国家;“孝”即孝顺长辈,尊老敬贤;“仁爱”是富有同情心,关心、爱护他人;“礼义”是指讲礼貌,重承诺,守信用,诚相待,少猜疑;“廉”是对学生将来为官的道德要求,即为官、为政清廉;“耻”就是耻辱之心,旨在帮助青少年学生辨羞耻、知荣辱,培养一种知耻观念。⑨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是儒家思想新加坡化的最集中体现,吸取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如重视个人修养和家庭,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等。⑩

(三)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即应该剔除儒家思想中守旧的、过时的思想,保留与时的俱进的部分,并进一步对其发展。

在《为儒学发展不懈陈辞》中杜维明先生指出,传统儒家文化的生命力,表现在突破“三纲五常”,突破“吃人”的礼教,吸收自由、平等、公义、法治、人权等价值观念。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多次强调“东方和西方的精华,必须有利地融会在新加坡人身上,儒家的伦理观念,马来人的传统,印度人的精神气质,必须同西方追根问题的科学调查方法和客观寻求真理的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我们强调‘五伦’的东方价值观,但也必须给予其现代方式的解读。”

《儒家伦理》是以东方儒家思想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西方教育原理和方法为主要的形式和手段,把古文难懂的儒家经典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教材,将筛选出的儒家伦理精华用现代视角解释。比如,用学脚踏车、学游泳等平凡的小事,去解释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对“五伦”观点的改造,把“父子”改成“父母与子女”,“君臣”改成“国家与人民”,“兄弟”改成“兄弟姐妹”,并对“五伦”进行了现代的解释,强调男女绝对平等、处于平等的位置,摒弃丈夫是绝对权威,妻子必须服从的封建观念等。B11

正如李光耀总理强调的,新加坡一面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一面吸收西方文明的进步因素, 二者与新加坡传统文化共同构建新加坡“独立、民主、敬业乐群、仁爱礼让、廉洁奉公、刻苦勤劳、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新加坡精神。B12

(四)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即学校德育内容中儒家思想的体现不单单是在课堂,还体现在“学而时习之”的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是德育理论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具体包括课外德育辅导活动以及社区德育实践。

1.课外德育辅导活动。新加坡学校通过开展五项德育辅导活动来有效地实现学校德育目标:(1)榜样教育:选取认真履行国家德育目标的榜样,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2)阐释教育:教师有义务向学生解释新加坡社会规章制度和道德规则的意义,有责任帮助学生理解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3)规劝教育:教师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规劝,使学生能够履行所学的价值观;(4)环境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德育氛围,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5)体验教育: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直接正面的经验,积极向上的体验,认同道德要求,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2.规范的社区服务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养成服务精神,新加坡教育部推行了一项学生社区服务计划,包括六方面内容:(1)“好朋友”计划;(2)关怀与分享计划;(3)负起校内的领导责任;(4)到福利收养所和儿童组织服务;(5)清洁环境计划;(6)临时服务,如慈善乐捐、春节慰问等活动。新加坡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来践行该项计划,如文体活动、清洁活动、植树活动、忠诚周和尊老敬贤活动以及文明礼貌月活动等。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增加对社会、国情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实现了知行统一。B13

三、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的意义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成为了新加坡学校德育的一大亮点,其标志性和导向性也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德育网络的理论基础,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也是挽救社会道德滑坡危机、防范道德缺失的重要手段。

(一)有利于多元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整合

新加坡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使得其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西方的物欲主义和消极颓废思想也在侵蚀年青一代的思想,“西化”倾向也给社会带来了“世风不古”、“人情淡薄”的负面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追踪调查,发现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青少年的国家意识淡薄、犯罪率上升、心态冷漠等。14新加坡政府一直都把学校的道德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的重要措施,因为人民精神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新加坡的未来,为了能抵抗西方价值观念腐蚀,新加坡选取了儒家思想。

新加坡作为世界上少数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并正式施教的国家,在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方面不仅对德育课程不断改革,还做出很多努力,比如2006年政府设立“道德培育奖”和“杰出道德培育奖”来鼓励学校加强道德教育,对讲授《儒家伦理》课程的老师进行专业培训等等。

基于新加坡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特殊国情,新加坡政府决定整合多元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了避免敏感的种族问题,维护稳定的局面,新加坡政府决定用儒家思想塑造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合新加坡国情的核心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标志着新加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全体新加坡人都能接受的,具有主导意义的道德教育价值体系,与之相应的德育课程也标志着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德育网络的完善

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场所,共同推进终身教育的前进。德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切实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责。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深化,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学校教育作为德育的主战场,具有正式性和强制性。而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延伸,为二者提供了支撑、保障以及实践的平台。

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隐蔽性的家庭教育,重视对学生品德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重视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比如各学校都要建立家长联谊会。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创立学校与社会机构一体化的、互动合作的文明社区,而学校推行学生社区服务计划,以此建立广泛的社区教育网和教育监督站。B15

新加坡政府还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予以配合,如常年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等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新加坡政府每年倡导的各种活动就多达30来种。新加坡领导人也经常参加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并在公开场合多次发表饱含儒家思想的“尊老爱幼”、“民族团结”、“吃苦耐劳”等充满正能量的言论。新加坡政府在社会上推行的奖惩标准与学校德育内容相一致,对各种新闻机构和大众传媒依据法律进行严格管理,引导媒体发挥积极作用。

(三)有利于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

新加坡是个开放的社会,建国初期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随之传播,这对新加坡人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观念被淡化,甚至被“西化”。当时的德育主要培养国民意识、效忠国家和对社会的责任,忽视了品德教育,导致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公德水平的下降。161970年新加坡政府对18至20岁的国民服役人员做了一项“对人对事”的态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父母、长官、兄弟姐妹和朋友的态度,以及对婚姻和婚前等的看法仍然非常传统。可是进入80年代初期后再次调查,发觉年轻人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们比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在价值观和处世态度上不再那么传统。17人们由此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公民道德教育。为了防止年轻一代过度西化,新加坡政府提倡青少年应该找到自我属性,继承上一代坚贞不屈、谦和通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抵制物欲主义和消极颓废思想的侵蚀,承担起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新加坡学校德育担起了文化传承的重担,在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现代性空间中,用现代化的儒家思想,抵御了西方腐朽的价值观,拯救了社会的道德危机,完成了公民教育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步骤,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我国学校德育可以借鉴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之处,在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用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的儒家思想指导学校德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网络,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建立起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冲击的思想防线,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滑坡的危机,并为中国化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04):32—35.

[2]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赵鹤澄.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内容[J].金田,2013,(10):219+224.

[4]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7,(05):79—81.

[5]向海英.动力还是助力:儒家传统文化与新加坡的现代化[J].东南亚研究,2011,(03):85—90.

[6]牛晓颖,尹士花.从儒家思想解读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价值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55—156.

[7]张社强.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1):102—106.

[8]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57—60.

[9]廖艺萍.新加坡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2,(01):94—96.

[10]魏新强.新加坡学校德育途径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106—110.

[11]刘红英.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02):113—116.

[12]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02):107—109.

[13]高楠.中国、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J].技术与教育,2006,(02):19—35.

[14]史明轩.新加坡儒学伦理的复兴与发展[J].九江师专学报,1999,(02):25—29+35.

注解

①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04):32—35.

②③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03.

④⑤赵鹤澄.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内容[J].金田,2013,(10):219+224.

⑥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7,(05):79—81.

⑦向海英.动力还是助力:儒家传统文化与新加坡的现代化[J].东南亚研究,2011,(03):85—90.

⑧牛晓颖,尹士花.从儒家思想解读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价值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55—156.

⑨张社强.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1):102—106.

⑩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57—60.

B11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03.

B12廖艺萍.新加坡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2,(01):94—96.

B13魏新强.新加坡学校德育途径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106—110.

B14刘红英.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02):113—116.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