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23 15:38:55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例1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实训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正朝着把大学教育普及的方向快速发展,就业成了教育中最突出的一个新问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大学生是不愁工作的,但在教育全面扩招的今天,就业成了国家、企业、家庭中最大的新问题。是工作机会减少了吗,不全是;是我们的用人单位太挑了吗,也不全是。因此,我们的教育单位“觉醒”过来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了。所以很多院校都在改革,针对用人单位的普遍意见(学生缺少实践能力),都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花了很多的成本。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又走入了一个误区—忽略的理论知识。在近十年的会计教学中,笔者发现,会计实训是很重要的,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应如何打好他们的基础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授课程中应做到语言风趣,尽可能的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很抽象的概念。比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大多学生对于生产成本这个会计科目非常难理解,我举了一个炒“宫爆鸡丁”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把“直接材料”的投入、“直接人工”的投入、“其他直接支出”的投入和“制造费用”的分配转入比喻成“鸡丁”的投入、“花生米”的投入、“油盐”的投入和“水电煤气”的分配转入,增强了学生的感官熟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训和实训工具是理论知识的保障

注重理论,加强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基础会计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每当碰到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内容时,在课堂上很难下定义和解释,假如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即使花费了大量精力,其效果仍不理想。假如我们在会计实验室中进行实物教学,复印一些典型的原始凭证,购买各种格式的记账凭证、报表,要求学生完成填写、鉴别、审核原始凭证,正确填制记账凭证,自己动手装订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若有条件可领学生到实习企业进行参观,在参观中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工厂的生产流程、业务内容;在实习企业会计工作室,让学生多看一些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了解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的整个核算过程和会计工作组织知识。这样学生所接受的将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实战演习,从初始记账、算账、报账到关键的用账、可以弥补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缺憾,可以为我们培养出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会计人才。

三、理论知识应和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会计专业理论和会计实训的衔接,能突出会计知识的适用性。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所以教师在对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因此,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时都需组织配备相应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和教材进行衔接,将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实训,将较系统的实训资料发给学生,把需解决的新问题交给学生,将实训作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指导学生会计实训,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到和会计相结合的实际中去,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熟悉,增强会计知识适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心得——学生太“懒”了,许是高考压得他们太久了,一进大学就松懈下来。确实大学学习较之高中要松的多,所以为了能让学生心得到学习的成就感,基础会计教学应将会计专业理论教学和会计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许多理论新问题根据实训需要由学生自主去钻研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心得到一种成就感,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的讲课精力可也放在学生通过钻研而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新问题上来,便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功能和教师的主导功能。

四、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误区和规避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理论教学和实训的比例,假如课前没有充足的预备工作,很轻易造成厚此薄彼的现象。非凡是实训,根据学生的配合程度和教师的控制能力,所需时间会不尽相同。因此为了能更好了教学,教师应在课前做好预备工作,做到课前收集资料、课中精炼讲解、课后留有内容,让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需要在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会计实训,并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摘要:

[1任兆英摘要:会计理论教学和模拟实训的衔接新问题分析.会计之友,2006,(11)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例2

正如前面所述,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也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模块教学法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正好符合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另外,模块教学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认同规律,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职学生自身因素是运用模块教学法的重要前提

当前的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比较差,学习理解能力有限,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比较喜欢操作性的学习。另外,高职学生社会经历较少,对于企业的经营模式及经济活动内容缺乏了解,会计理论知识对他们来说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根据我们课题组对我院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学习基础会计理论知识,更喜欢基础会计技能的学习。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很枯燥,希望减少理论课程学习时间,增加会计技能操作的时间,模块教学法能满足高职学生上述要求,因此,高职学生自身因素是我们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运用模块教学法的重要前提。

二、模块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根据实际会计工作对基础会计课程会计技能的要求,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尝试运用模块教学法,具体做了如下几个方面:

1.对基础会计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模块划分

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和特点,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我们打破原来的基础会计学科知识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基础会计的基本技能为主线,将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模块划分,分为基础理论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和实训模块三大模块。三大模块具体如下:模块一为基础理论模块,均为必备的会计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和账户结构等三大部分。模块二为基本技能模块,可分为下列5个子模块,子模块又分解为若干个具体任务如下:

1.1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具体任务可分为:

①认识常见的原始凭证

②填制原始凭证

③审核原始凭证。

1.2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具体任务可分为:

①根据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处理

②认识各类记账凭证

③填制记账凭证(专用和通用)

④审核记账凭证。

1.3登记账簿,具体任务可分为:

①开设账簿

②登记账簿

③结账

④试算平衡,对账。

1.4更正错账,具体任务可分为:

①查账

②更正错账。

1.5编制会计报表,具体任务可分为:

①编制资产负债表

②编制利润表。模块三为实训模块,主要包括建账、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及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等四大部分。上述三大模块的重点是基本技能模块和实训模块,基础理论模块穿插其中,三者之间融会贯通,互为一体。

2.模块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相结合

为了更好的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兴趣,我们在基础会计基本技能模块教学中尝试着采用任务教学法。在划分模块的基础上,采用模块、任务、活动的结构体系,将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创设活动场景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工作场景,让学生扮演财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通过角色的分工和扮演把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原始凭证的学习任务中,根据技能要求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扮演相应角色进行开票、制单,认知各种原始凭证使用范围、编制方法、审核方法等。模块教学使教学目的更明确,教学任务更细化,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连贯性。

3.充分利用财会实训教学平台软件实施模块教学

为了更好进行模块教学,我们利用厦门网中网财会实训教学平台软件进行实训模块教学。实训模块教学让学生扮演企业财务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实训。在技能实训的过程中,学生练习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编制、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此外,技能实训还让学生分组合作,明确财务各岗位的分工及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权限,培养学生工作责任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采取综合性的考核评价方式

基础会计课程考核注重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以会计职业要求为标准,从学习态度、操作的规范性、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着重考核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平时出勤、工作态度占20%,团队合作精神占5%,理论考试占30%,实际操作能力占45%,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企业一个月的账务处理,规范地填制会计凭证和登记会计账簿,正确地编制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例3

在国内教育界,“翻转课堂”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山西省运城市新绛中学的“每天上午展示课,下午全是自习课”的教学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翻转课堂”的理念。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也为开展“翻转课堂”提供了技术与资源基础,使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变得可行。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的相关要求,目前我国已经拥有高校精品课程网、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等多个教学视频网站,此外,超星、网易、百度等网站也积累了丰富的视频教学资源。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师角色的创新,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2)学生角色的创新,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研究者;(3)教学结构的创新,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4)课堂内容的创新,课堂上从知识讲授转变为问题探究;(5)技术应用的创新,借助先进的网络学习平台;(6)评价方式的创新,“翻转课堂”下构建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正是由于“翻转课堂”对于传统教学的种种创新以及在世界各地教学中的大量成功案例,加拿大《环球邮报》把它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二、“翻转课堂”下“基础会计”课程的改革思路

“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学生专业知识架构的基石部分。课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更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一般企业的常见会计业务。这门课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课时所限,教师偏重于基础理论的讲解,实践教学安排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训机会,笔者在2013年秋“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传统教学班级相比,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不但在期末考试优秀率和及格率上遥遥领先,在实训大作业的完成上更是表现出众。结合“翻转课堂”理念和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笔者将“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思路总结如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笔者对“基础会计”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并制作了相关视频资源。首先,笔者打破了“基础会计”课程“从会计理论到会计实务”的传统章节体系,按照实际工作项目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教学,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既有理论教学又有操作演示,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其次,在教学视频的设计上,我们按照知识点来制作视频。每个视频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尽量只介绍一个知识点,以“微”课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与传统教学视频按照45分钟的上课时间进行制作完全不同。最后,每个视频结尾都布置了习题,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练习,并将在后续的实际课堂教学上讲评。

2.教学方式的拓展设计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基础会计”教学方式由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为“课堂下的教学”和“课堂上的教学”两部分。在“课堂下”,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知识要点,在学习过程中记录自己遇到的难点,这些难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课程微博等方式与老师同学交流。然后,在视频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完成视频最后布置的针对性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先集中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讲评练习答案,然后通过课堂提问或小测试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不同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教学,甚至是个别辅导。在课堂教学形式上,由于“基础会计”实践性较强,可以重点安排会计实务操作,同时辅以重难点的详细讲解及案例的小组讨论等。

3.考核方式的多元安排

传统“基础会计”的课程考核一般采取期末闭卷考试的单一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习效果。为了从多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笔者对考核方式进行了重新安排。新的考核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学生“课堂下”学习情况。这部分的考核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学习平台上的相关记录,包括视频的在线学习时间、练习完成情况、问题提问次数等数据。第二,学生“课堂上”学习情况。这部分数据来源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相关记录,包括学生课上提问情况、与教师交流情况、案例讨论情况,以及会计实务操作情况等。第三,学生实训大作业的成绩。我们针对“基础会计”课程中每部分的项目任务都安排了实训作业,每次作业成绩都计算到课程考核中去。第四,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绩。根据我国财政部相关规定,只有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会计工作。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我们要求财会类专业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而“基础会计”正是资格考试的科目之一。为了帮助学生达到社会对会计人员的执业要求,促进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我们不单独安排该课程的期末考试,而是创造性地将社会考试与学校考试相融合,将学生资格考试的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因素。

4.学习监督机制的建立

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下”能够有效地“自我学习”,适度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笔者初步探索出一套适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监督机制。首先,对学生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情况实施监督。通过调取学习平台的相关数据,了解学生的平台登录情况、视频学习时间、练习完成情况、在线提问情况,然后教师再根据掌握的情况实施相应措施。其次,实际课堂上的课前提问和小测试是督促学生“课堂下”自我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测试和提问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对一些没有完成教学进度的学生给予批评等处罚措施,从而督促他们的学习。最后,课堂案例讨论及会计实务操作迫使学生必须在“课堂下”先行完成理论学习,否则就无法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这些监督手段共同作用下,学生“课堂下”的学习就能够更加真实有效。

三、“基础会计”课程“课堂下”学习的具体实现

结合“基础会计”“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经验,笔者认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学生“课堂下”有效学习的实现,而这必须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否则“翻转课堂”无法实现。

1.“课堂下”学习的资源支持

“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国内的多数视频学习网站都有相关视频资源。但是,这些资源面向所有人,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而且与教师既定的教学计划可能出入较大,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因此,教师不能直接采用现有的网上学习视频,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现实教学需要“量身定制”教学视频,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在“基础会计”教学视频的制作上,笔者首先将教材内容按实际工作项目重新组织,然后再将每个工作项目分为若干个知识点,围绕每个知识点制作一个2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并且在每个视频最后都布置了针对性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进一步内化。将学习视频“微小”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同时“微”视频也方便学生下载资源。在视频制作软件上,笔者选择基于PPT的快速课件制作工具,常用的此类软件有Adobepresenter,ArticulatePresenter,PowerCam等。与其他软件相比,此类软件更适合教师操作,它们在安装完成后会自动在PPT软件界面上生成菜单,教师可以在PPT界面上进行解说录制、动画添加、试题制作等操作。用这类软件开发教学视频成本低、速度快,非常适用于课程教师自行制作学习资源。

2.“课堂下”学习的平台支持

制作完成的教学资源需要放到网络学习平台上供学生使用,目前高校中广泛使用的Moo-dle,Blackboard,Sakai等课程管理平台均可开发“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平台。课程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在学习平台上陆续上传制作好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堂下”登录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还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完成并提交作业、下载教学资源、与教师同学相互交流。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平台记录的学生学习情况,例如登录次数、在线学习时间、发帖次数、测试成绩等数据,对学生的“课堂下”学习实施有效的监督。在“基础会计”课程学习平台的开发上,笔者取得校网络中心的技术支持,不仅把平台设置在电脑上,还尝试把平台设置到手机上,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同时,即时通讯工具的迅猛发展,也为师生实时交流提供了条件。在课程学习平台之外,笔者还建立了“基础会计”的课程QQ群和课程微博,便于师生间的随时交流,以及课程信息的即时。这些平台的开发和使用使“基础会计”“课堂下”的有效学习得以实现,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例4

在该阶段应注意所创设的情景必须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以明确学习目标;同时,情景设计应充分发挥学习者认知结构变量中的可利用性,围绕学习者的原有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层层设疑,步步引导学习者将各情景任务付诸于行动。基础会计前半部都是理论性的内容,主要解决概念、特点、原理等基础知识,学生首先必须明确会计是核算特定主体已经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围绕这一教学内容在第一次课上就进行了一次真实的经济活动:筹集资金。教师作为发起人,发动学生参与到资金的筹集中,并产生借贷关系。具体活动是结合当时临近中秋,教师首先提议与同学一起采购一批灯笼回来,在校园销售。随即教师拿出现金200元作为资本,并盛情邀请同学入股。很多同学处于一种不知所措或是旁观的心态,但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在经过再次游说后,有同学拿出现金50或100元表示愿意投资,气氛开始逐渐活跃。筹集到现金350元后,教师还随手拿起学生桌面的物品比如计算器、文具等作为入股,最后再让一位同学取出现金如100元作为对他的借款。在筹集资金活动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全班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起来。筹集资金结束后便紧接着进行下一阶段的活动。

随后还可创设的情景则为虚拟,如购进货物,销售货物,偿还借款等,这一虚拟情境可以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第二阶段:进行角色定位,设计问题,分组讨论,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及沟通交流等技能。该阶段一定要让学生对所处的情境产生问题,问题的提出者既可以是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问题的提出必须结合教学目标。当学生很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后,教师要给与学生角色定位:例如在第一阶段进行的筹集资金活动中,假设你现在就是一名会计,面对这样的环境———筹集资金(以后是购买货物、销售货物….)需要解决的问题有:①会计记录什么,即会计核算对象的理解;②应该怎样记录,即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需要给予直接的提示和答案,只需要强调学生对会计是算钱的这一已有的认知,同时可以指出结合课本的哪些内容进行思考讨论。尽管学生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可能千奇百怪,甚至是错误的,但没有关系。学习就是一个应该包括挣扎的过程,没有答案,必须在海水里游来游去,直到游到岸边为止。在这一阶段,为避免学生无从思考,个别学生不参与,分组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行动导向教学法里包含了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所有教学法都涉及一个如何开展的形式问题。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以小组团队形式进行具体教学法的开展,是因为小组合作能化整为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能让其参与到问题解决的一个良好的小环境,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意识和能力。为避免无意义的讨论以及提高课堂效率,讨论解决问题的时间必须加以事先设定。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及点评,培养总结表达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时间到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的形式主要是海报和解说。教师事先发给每组空白纸,要求每组将本组讨论的结果记载在纸上,再到讲台上或者到别的小组进行展示和解说。每次活动展示的同学都要求是不同的同学,以求每个同学都能参与。点评通常分为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小组互评是学生进一步沟通的桥梁,也是学生各自思考碰撞产生火花的平台。这一环节同样需要控制好时间。

教师的点评应该是积极的,积极的点评是对学生参与和努力的一种肯定,点评时要注意运用语言手势等技巧,创造汉堡包式的评价,即肯定—建议—肯定。教师的点评还应是对每次行动结果的理论性深化。除了帮助学生对本次行动所涉及知识进行总结,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并明确下次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从而将本课程知识系统化。例如会计概念:核算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会计对象:资金运动会计要素:会计对象具体分类会计科目:会计要素的具体名称等。以上三个阶段是对基础会计课堂运用行动导向教学的实践总结。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模式,虽然耗的时间较长,但同学经过自己努力和小组合作,慢慢推出来的概念、原理、方法、公式等等知识,特别有成就感,既提高了独立学习、沟通合作等能力,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这样的三阶段模式能否成为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常态?具体运用中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如何创设更多更有意义同时又能引起学生兴趣并行动的情境?受到课桌摆放的固定性及课堂时间限制,每次的分组应如何解决?难题自然不少,但相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解决。

作者:邓爱华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例5

1.以理论难点,操作难点为中心。传统教学中,老师上课讲授基础知识、基本操作、解释重难点,同时要求学生边记边听,课上45分钟,真正用来消化的时间大大减少。另外,这些难点,老师在今后的复习操作中反复强调,因为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要求,就加大练习量,加大覆盖面,这就是题海战术、无效训练。后果是学生疲倦,对学习失去兴趣。解决这一现象的最好途径就是建立资源库,一个包容重难点题型和操作的资源库,里面有老师的详细解释,有学生的解题、操作体会或过程。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有针对性地自由练习。2.企业认知,会计操作实训模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认知结构更容易接受与已有经验相联系的知识。而基础会计信息化教学讲述的是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工作。对学生来说,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是陌生的,专门的会计方法更是抽象的。因此首先要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认知,开发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整体概貌的信息资源,如:企业采访,拍摄的照片、录像,以前老师、学生的实践记录等。3.作为延伸学习的相关文献,著名学者、专家,行业信息,相关网址。一个密闭的环境,会幽禁一个人的思想;一个开放的环境,可以放飞一个人的思想,达到更高境界。我们要培养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才,所以我们要提供给他们一个开放的、够大的学习环境,那就是:够多、够前沿的学术理论,够广阔的会计舞台(就业选择)。

(二)建立一个灵动的信息交流平台

一个灵动的信息交流平台是吸引学生的关键。这个交流平台可以是自己建立的网站,也可以是一些大家都普遍使用的软件。如:QQ软件,它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款软件,用它来作为学习工具同样很实用。QQ空间可以做信息资源库,QQ聊天和QQ说说可以作为师生、生生的交流平台。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例6

2项目教学法

2.1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2.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3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引入项目教学,可以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项目管理来完成学习目标,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3.1角色转变

项目教学的运用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角色,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讲授者”,学生是“听众”,这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示范、指导、共同学习。而学生角色由听众到主动参与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首先要求教师完成角色转变,再去引导学生转变角色,最终达到共同学习。

3.2设计与企业接轨的教学项目

项目教学的基础在于教学项目的设计,教学项目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结果,故而必须全盘考虑,既要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因此,项目的设计应采用结构化的方法,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原则;项目的实施,则采用自下而上,由易到难,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以《基础会计》为例,项目教学的应用可以先从教材上改革,结合企业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将理论教材模块化、项目化。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基础会计》知识模块化七个部分:模块一:期初建账;模块二:会计原始凭证识别与填制;模块三,编写会计分录与填制记账凭证;模块四:登记明细账、总账和日记账;模块五:对账、结账和错账更正;模块六:编制财务报表,模块七:装订凭证及档案保管。模块化分后,再将每个模块项目化,步步细化,由难到易,这样更利于教学,利于与企业接轨。

3.3项目教学过程

项目教学过程的实施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此,需要教师以项目设计的要求来安排项目教学,以《基础会计》为例,可将项目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引导阶段。教师根据项目设计确定任务。第二阶段:学生操作应用阶段。先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以5-6人为宜),每小组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根据所学完成任务,通过动手操作去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阶段对学生能力提升很关键。第三阶段:项目展示阶段。当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既能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又能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第四阶段:项目评价阶段。先由学生相互评价,再由老师评价总结。通过学生相互评价,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能力;通过教师的评价总结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评价是学生的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第五阶段:总结归纳,强化理论。在教学中,教师先要将教材上枯燥的理论转换为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实践知识,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但任务完成后,教师必须得评价总结理论,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理解理论、掌握理论。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例7

二、在各章节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紧扣“学生主体发展”这个中心

构建双向互动。互动性教学要求教师在各章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自主思考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模式。如基础会计课程里“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是相对比较难且重要的一章。我们以这一章“工业企业供应业务核算”的教学为例,教师先给学生讲授这节需要用到的几个会计科目的性质及其核算内容,如“材料采购”、“原材料”、“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交税费”等。然后仍然沿用上述故事让学生思考,在开苹果汁摊的准备过程工作中,需要购买苹果、杯子、白糖等,购买回来并已验收的这些材料怎么做会计处理?经过一番来回讨论让学生自己做出“借:原材料/应交税费贷:银行存款”的正确会计分录。再继续设问,假设卖苹果的老板很忙,一般都是购买时先付款开好出货单两天后再送货,那么你回来拿出货单和付款单又怎么做会计分录?如果你没有钱付款,赊账的情况下又怎么做会计分录呢?在设置提问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跟学生做好良好的启发式沟通,通过这种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学习。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例8

2学生助教的选拔和分配

2.1选拔依据

学生助教的选择遵循自愿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即既要鼓励学生的热情又要兼顾辅导的效果。首先由学生自愿报名,之后通过考试进行选拔,考试由授课教师以口试形式进行,随机选择主要知识点由学生当场作答来判断其知识掌握程度,口试的好处在于,不是简单知道学生答案的对错,通过学生口述,可以看出其考虑问题是否思路清晰,表达问题是否清楚明了,这两点在作辅导工作时非常重要。另外,在选拔时,还可参考学生在大一年级学习此门课程时的表现,如学习态度,考试成绩等。学生助教的人数通常设定在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结合学生的报名情况最后确定。

2.2组织形式

本门课程的课后作业因为有合作形式,学生已事先分成若干作业小组,每组2-3人,考虑到学生助教水平的差异性,为避免其能力不足或责任心不强对所辅导的学生没有帮助甚至反向作用的风险,不采用一个助教对应一组学生的方式,而是使用助教组—学习小组模式,即2-3名助教组成一个助教组,一年级学生每3个作业小组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一个助教组对应一个学习小组,每组分设组长一名,负责小组学习的联系和组织工作。这样,既降低了前述风险,还可以起到优化资源的作用,如当小组辅导时,每个问题都可由理解最好的助教来负责,自然可以提升辅导效果。

2.3助教组的分配与调整

助教小组在开课之初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教师对学生有一定了解后,根据学生与助教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调整。

2.4对助教的要求与评价

认真负责是对助教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关注每一名助教的工作态度,结合同学的反映,对不称职的助教会取消其资格。从培养助教综合能力的角度,教师会要求每个助教作日常工作记录,学期结束时,教师会对每名助教的工作情况做出评价,考虑到助教经历可以看作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评价可成为学生毕业找工作时的辅助材料。

3学生助教的工作内容

3.1批改作业

为保证《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本门课程布置了大量作业,助教的基本工作之一就是批改作业。但是,最初的几次作业由教师自己批改,以便尽快了解学生的总体学习程度,之后教师每次随机抽取三分之一的作业自行批改,其他作业则按照助教组—学习小组的对应关系由助教完成,批改后要汇总本学习小组存在的主要问题反馈给老师。由于作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每章的决策问题、阶段学习情况问卷及中期测评由教师一人批改,以便直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2日常答疑

如前所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既可以向教师质疑,也可以向对应助教组的任何成员询问。助教组每周安排一次固定的辅导时间,完成对应学习小组的辅导答疑工作。

3.3负责小组辅导

小组辅导工作主要包括作业辅导和阶段辅导。作业辅导安排在每章作业批改之后,教师和助教根据每章作业的完成情况,汇总问题由助教负责实施,当然若某章内容比较复杂,课时长,或某次作业后问题较大,也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增加辅导次数。阶段辅导是将整个课程按照内容的关联度分成几个阶段,在阶段测试后结合存在的问题实施的小组辅导工作。为保证辅导质量,每次辅导前助教需要与教师讨论确定辅导题纲。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例9

提问启发是高校“基础会计”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与分析、寻求答案,从而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会计教师在讲授财产清查这一章中的银行存款清查时,可先提出如下问题:企业对银行存款的清查采用什么方法?与现金清查的基本方法相同吗?在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如果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不一致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让学生独立思考,会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可提示:会不会由于企业未记账而银行已记账或是企业已记账而银行尚未记账的原因造成不一致呢?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教师由此引出未达账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讲述“未达账项”的4种类型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然后,教师继续提问: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是企业可以实际动用的银行存款数吗?会计人员能不能根据这个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调账?当未达账项变成已达账项时,若不存在其他原因,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应否相等?最后,教师做陈述性的总结。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会计教师采用提问启发法,则要注意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提问,且所提的问题宜小不宜大,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问启发教学法并不局限于在讲授新课时使用,在复习及拓展知识面时均可采用。

(二)图示启发

图示教学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可以把复杂抽象的理论教学形象化、条理化。图示主题突出,线条清楚,既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以及重点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如在讲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这节课时,教师先阐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概念,由于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适合采用图示式启发法。教师可边讲边画,引导学生从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与审核,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最后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用示意图的形式形象,,直观的展现出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示意图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从而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形象化,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比较启发

通过比较启发法可以把教学中相近、相似的内容要点加以对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查找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对讲述内容深刻记忆。还是以上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这一章节内容为例,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初学者在预习这部分内容时很容易混淆几种常见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难以理解,预习效果普遍不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演示讲解几种常见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引导学生比较、总结哪些环节是账务处理程序通用的,哪些内容是特有的,通过比较来把握不同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四)案例启发

案例启发要求会计教师课前首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案例,并在吃透案例的基础上,预先设计好讨论题目供学生探讨,并且要能够事先预计学生可能提出的相关问题,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做好准备。教师在案例课上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不要把学生的讨论变成教师的一言堂,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讨论的主体。案例课结束前,应由教师以及学生代表讲评,畅谈感想和收获。这种方法有助于解决基础会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在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部分运用较多案例教学法。如以一个制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展开讨论,通过经济业务的发生分析其对会计要素产生的影响,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有助于学生理解之前所学的会计概念和基本理论,对制造企业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理解得更深入。

二、启发式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启发式教学要循序渐进

采用提问启发教学法时,教师的提问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启发诱导,在学生领会了基本原理后,再提出深层次的问题。

(二)启发式教学要因生制宜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然后根据授课对象因生制宜、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否则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例10

二、逆向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一)整体逆向

整体逆向教学模式,即从整体上打破传统教学先理论、再过程、后结论的三段式教学法,翻转课堂为明确教学结论,根据教学结论设计教学过程,准备教学理论的整体逆向教学模式。具体到基础会计教学,就是以三大会计报表为起点,明确三大报表的关系和内容,以证、账、表为主线,实训操作为核心,构建模块化的课程教学结构,将基础会计划分为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综合模拟四个基本模块,设计教学过程,融入教学理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的和谐统一。

1.设计整体教学目标

以创业案例为启蒙,学生参与讨论,得出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在启蒙案例中,教师启发提问:你认识会计吗?会计是做什么的?会计的职能是什么?会计工作应该遵循怎样的会计原理和会计制度准则?在一系列的讨论总结中,凭借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明确会计人员日常主要工作为算账、记账和报账,教师配合展示凭证、账簿和报表,让学生明确,该课程最终所涵盖的内容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教学目标。

2.设计课程整体教学过程

发放会计报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识记会计报表的关键内容,比较报表中的数据信息,得出要做成这样一份报表,需要准备哪些教学内容: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会计账户等。明确基本理论之后,引导学生,一笔经济业务发生了,我们是直接把经济业务录入报表吗?展示凭证和账簿实物,要得到报表中的相应数据,在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我们要按照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对业务进行分类汇总,填制相关凭证和账簿,最终形成报表。

3.归纳总结

将创业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明确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所要经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框架,明确学习目的,了解所学知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教学目标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等。

(二)局部逆向

局部逆向教学法在整体课程教学思路确立的前提下,对局部教学模块进行调整。现以《记账凭证的填制》为例。记账凭证的填制是会计核算的起点,一张凭证出错,随之账簿和报表将出现错误,它是基础会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介绍记账凭证的定义、内容,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填制,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很难形象记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而逆向教学法恰好克服了这个弊端。

1.设计教学目标

教师展示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引导学生讨论发生了怎样的经济业务,观察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总结归纳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明确不同种类、不同名称的经济业务,应该填制相应的记账凭证,由此,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下,更好的实现。

2.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完成对经济业务的直观认识和分类后,教师总结收到货币资金填制收款凭证,支付货币资金填制付款业务,不涉及货币资金的经济业务填制转账凭证。从而把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紧密结合,理解记账凭证的核心就是会计分录。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记账凭证的相关项目,将经济业务填到相应的凭证上。一部分学生能迅速领会并选择正确的记账凭证并填写,但部分学生会计分录不熟悉,会导致后续工作的错误。教师要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复习经济业务的核算,并填制相应的凭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轻松掌握了记账凭证的填制,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教学,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效果。

基础会计教学论文例11

中等职业教师在讲解基础会计知识时,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理念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方法,同时还要系统了解基础会计知识结构,加深他们对会计的认识,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和学习空间,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明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比如要让学生掌握账户分类、借贷记账方法及其应用;让学生能够正确填制会计凭证,能够结合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学生还要学会如何查找错账,掌握相应的更正方法,从而提升会计处理的准确性。

1.2提升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

第一,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该种教学方法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会计实践当中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会计知识,及时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降低学生的基础会计学习难度。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探讨,认识到自身学习上的不足,相互取长补短,增强他们课堂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参与会计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讲解会计分录时,许多学生会感觉学习吃力,同各国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提问记忆,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记忆规律,最大限度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第二,开放式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将会计课堂还给学生,为他们创建更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思考,敢于提问,从而拓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感受到基础会计课堂的趣味性,最终达到会计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会计借贷记账方法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进行预习,然后再相互之间交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和讲解,加深学生对该种记账方法的认识,提升他们的会计处理能力。

1.3激发学生基础会计学习兴趣

基础会计作为中职院校学生会计知识学习的重要课程,教师应该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满足他们今后的会计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基础会计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提高他们会计业务处理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企业,了解企业会计部门的一些职责,然后再开展一些模拟性的企业会计处理课堂,为学生设置一些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认识,提高他们学习会计的效率。其次,教师要制定比较完善的教学方案,搜集一些会计处理案例,提升学生会计问题应对能力,为他们以后工作提供有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