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6 10:10:42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例1

北大医药生物硕士毕业的李文健,已拥有10多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可以称为是中国第一代医药行业研究员,他对行业的研究卓有成效。

“2011年医药各子行业都孕育着重大的投资主题,整个行业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李文健对记者表示。

投资主题精彩纷呈

具体来说,七大方面主题值得看好。一是随着基本药物政策的推进,一些基本药物品种,特别是独家品种,有望实现爆发性增长;二是2009年版的医保目录陆续在各省市实行,处方药将结束2010年观望、徘徊的局面,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三是制剂出口业务,经过多年的培育,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步和国际接轨,2011年有望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四是品牌中药品种,在通胀的大背景下,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五是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继续在全国收购兼并,做大做强;六是在政府加大县级医疗机构投资的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将进入新一轮需求旺盛期;七是政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行业,参与公立医院改制,为医疗服务类公司的发展扫除了政策障碍。

估值仍然合理

增长前景虽好,但医药股的估值是否已经偏高呢?李文健认为,医药股相对估值目前仍然处于较合理水平。按照Wind市盈率的方法计算,截至2010年12月3日,沪深300平均PE为15.36倍,医药股的平均PE为47.74倍,医药板块PE和沪深300 PE均为3.11倍。在通胀的背景下,医药股的估值不会太低,市场不太可能出现只有十几倍的情况。有相对溢价是可以接受的,在熊市最厉害的时候,医药股出现20倍估值已经是铁底了。从历史溢价率水平看,医药行业目前处于合理区间,未来行业将通过快速增长化解估值压力。

如果按照2011年的盈利预测对医药公司进行估值,大部分公司估值水平是在30倍附近。这个水平虽然比银行、地产等周期性行业高,但与同是新兴行业的TMT、新能源、新材料等相比并不高。另外,医药行业增长确定并平稳,预计2011年行业利润增长在30%左右,大部分公司的PEG在1附近,也是合理的。

中金公司最新发表的行业研究报告也认为,医药产业从绝对增速和盈利来看,仍处于高速成长期,行业基本面非常健康。近期医药板块整体出现调整,当前整体板块PE(TIM)达到42倍左右,相对于市场整体的估值溢价略有回落。目前医药板块2011年PE为35倍左右,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李文健补充说,套用彼得・林奇的一句话:涨得多不是卖出的理由,跌得多也不是买进的理由。股票投资的本质是看未来,如果未来增长的空间大,股价还会继续涨。PE是一个考虑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投资主要是看未来预期,如果未来预期非常乐观的话,稍微高一点的估值可以接受,因为未来的增长可以化解这个风险。

黄金10年

“未来的10年将是黄金10年。有过去十几年的铺垫,‘十二五’期间,中国医药行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展速度,我敢说我们一切的规划都是会滞后的。”国家发改委生物医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李文健认为,医疗保健行业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概括来讲当前有三大因素持续驱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一是受益于“新医改”和“十二五”规划的政策驱动。“新医改”启动后,国家预计在2009年到2011年累计投入8500亿元,包括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医疗设施建设等投入,将对医疗保健产业链的上下游产生积极影响。“十二五”规划高度重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相关配套政策正在逐步推出,将使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等新兴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是医药消费升级的驱动。随着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健康的态度更加积极,观念也在转变,人们要“小康”、更要“健康”,2000年以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稳步增长,医药消费正逐步升级。

卫生部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稳步增长,2002至2009年,这项指标的复合年增长率都在11%以上。医药消费正逐步升级,这将成为支撑中国医疗保健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第三个驱动因素是人口老龄化。老龄化将是未来半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棘手难题。据国家计生委预测,到本世纪20年代,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从2000年的6.96%增长到近12%。老龄化将带来对医疗保健产业的持续需求。

未来几年这三大因素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可能出现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从10年以后更长期的远景来看,医药行业也是一个弱周期的、长期稳定增长的行业。

个股机会在哪

中投证券认为,医药行业整体调整已经基本到位,估值具有吸引力。从中期来看,大部分医药股已经具备买入价值,但短期出现整体性行情的概率较小,机会仍然存在于个股。

申银万国行业分析师表示,2011年在政府控制通胀、收缩流动性的背景下,市场或许很难重演2010年流动性推动下的医药板块的全面上涨,但医药行业在快速增长,板块、个股机会永远存在。

从2010年板块表现来看,最差的公司主要是定价过高的新股,表现最好的可以分为三类:成长型公司,如鱼跃医疗、东阿阿胶、康美药业、爱尔眼科、人福医药、科伦药业;拐点型公司,如海翔药业、紫光古汉、华东医药、仁和药业;题材型公司,如华神集团、紫鑫药业、通策医疗、海南海药、广州药业。

在创新和整合推动下,未来3年有望诞生千亿市值药企。创新药有突破的恒瑞医药和正在打造“滋补第一品牌”的东阿阿胶可能最早突破千亿市值;云南白药显然是一家市值最有能力上千亿的公司,但是由于没有对管理团队实施有效激励,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最大因素;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巨大,会诞生市值千亿的企业,正在这一行业整合的康美药业市值能否上千亿,取决于公司的管理能力以及未来对终端的掌控能力;科伦药业所处大输液行业仍有很大整合空间,公司市值能否上千亿,须看其能否在医药行业其他领域长袖善舞。目前这5家公司市值分别是446亿元、334亿元、419亿元、334亿元和378亿元。

申万在2011年仍看好医药板块中的成长股,高成长才能享受高估值。分析师建议根据催化剂节奏把握个股机会,1月份主推东阿阿胶和海正药业。理由是东阿阿胶的阿胶块将进一步实施价值回归,提高价格;复方阿胶浆销量已经开始快速提升,公司开始布局自身终端网络。而海正药业的定向增发将启动,虚拟一体化国际产业趋势下,公司作为跨国公司首选合作伙伴,产业转移将深化。其他值得关注的公司有恒瑞医药、云南白药、康美药业、人福医药、仁和药业、江中药业、国药股份、华兰生物和马应龙等。

中金公司认为,可从两条路径选择超成长公司。自上而下选择,“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品牌专科药”是未来发展前景最为看好的子行业;自下而上选择,“创新、整合”将是未来几年寻找超成长公司的重要因素。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例2

八类企业受惠

招商证券将受惠于新医改实施方案中长期利好的企业列为类。相应地有8大投资主题。

受益于“中央政府承担对国家免疫规划、跨地区的重大传染疾病预防控制”的政府采购疫苗的生产企业,如天坛生物、华兰生物。 “医保管办分开,医保支付改革”将有利于与进口药市场竞争、有性价比优势的专科药的公司,如恒瑞医药、通化东宝等。

“利用药品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将有利于具备自主创新研发新药的企业,如恒瑞医药、天士力、华北制药等。

受益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品牌和疗效突出的基本药物生产的相关公司有东阿阿胶、天士力、云南白药、康美药业、千金药业、康缘药业、华北制药、同仁堂、金陵药业、天药股份、海正药业,以及复星医药旗下江苏万邦等。

具备现代物流配送和信息管理、药事服务能力的流通企业,将受益于“规范药品生产流通,药品经营许可分类分级管理、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相关公司有国药股份、华东医药、一致药业、南京医药、上海医药、复星医药等。

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受益公司有南京医药、上海医药、复星医药、辽宁成大、广州药业等。

“加强对高风险品种生产的监管”,中药注射剂龙头企业将受益,包括天士力、康缘药业等。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受益公司有康美药业、金陵药业等。行业增长稳健

从医药行业增长来看,2009年前两个月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117.62亿元,同比增长18.96%,实现利润总额103.02亿元。同比增长19.86%。虽然两者增速相对于2008年同期明显放缓,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显示出稳健增长的特征。

截至3月25日,已有54家医药上市公司公布了年报。从这些年报及业绩快报来看,多数医药上市公司于2008年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新和成、东北制药、天士力、仁和药业、恒瑞医药、国药股份、华兰生物、片仔癀、复星医药等较为抢眼。

业绩突出的公司主要有:一是受益于维生素原料药价格上涨的新和成、东北制药等;二是受益于主导产品销量增长、毛利率增长的恒瑞医药、康美药业、双鹭药业等;三是受益于经营改善费用率降低的海正药业、三九医药等:四是受益于投资收益增加的复星医药等。受投资收益拖累导致业绩增速下滑的公司主要有金陵药业等。精挑细选个股

对医药板块的短期走势,分析师存在一定分歧。

乐观的观点认为,年初以来,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医药板块表现落后于大盘。随着新医改方案公布,前期制约板块估值水平的不确定性消除,板块有全面补涨的可能性。

谨慎的观点认为,医药板块2009年动态市盈率在27倍附近,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医药板块对新医改方案的刺激已经有所反应。二季度医药板块的投资进入平衡期,细分领域的龙头股是攻守兼备的最好选择。建议投资者在短期控制配置的同时,关注医药板块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中金公司则建议,稳健配置恒瑞医药、国药股份、云南白药等优质公司。在稳定预期基础上寻求“超额收益”。投资者可从产业升级(华海药业、海正药业)、基本药物、资产整合(国药集团、上实集团、华润集团、中生集团)等几个思路寻找投资对象。民营中小板企业双鹭药业、鱼跃医疗、科华生物、恩华药业也值得长期关注。

部分医药股点评

康美药业高增长的龙头股

公司2009年将继续依靠中药饮片二期工程剩余产能投产带来的收益,中药材贸易额继续增加也将增厚公司业绩,将部分运营的康美中医院会给公司贡献持续的利润。渤海证券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09、2010年每股收益为0.56元和0.76元。

一致药业市场占有率提高

未来几年内,公司在华南地区分销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30%以上。公司是国控旗下华南区的重要商业平台,未来3年“外延扩张+内生增长”将进入收获期。渤海证券预计其2009-201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5元、0.88元、1.15元。维持“买人”评级。

华东医药有望恢复性增长

公司是医药工业和商业均衡发展、两翼齐飞的优质企业,医药商业在浙江省排名第一。广发证券预计。2009~2011年公司将实现每股收益0.562元、0.674元和0.785元。

双鹭药业具有高成长潜力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基因工程技术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制品及化学制剂行业龙头公司。公司具有高速成长性和发展潜力,保守估计公司未来3年内年增长率将保持在30%以上。预计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将达到1.14元、1.43元,对应的市盈率为29.12倍、23.22倍。方正证券给予“增持”评级。

康缘药业新药将陆续上市

作为中药龙头企业,公司未来两年内将有新药陆续上市。方正证券预计。公司未来两年内将达到年均复合增长率30%,保守估计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将达到0.69元、0.86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达到27.17倍、21.80倍。给予“增持”评级。

天坛生物疫苗行业大赢家

公司行业背景和地位独一无二,“全民防疫”概念是“全民医保”的前提,疫苗行业最先并已经开始受益于新医改。渤海证券认为,公司将成为中国疫苗行业黄金发展期的最大赢家,预计公司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46元、0.64元,给予“买人”的投资评级

复星医药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2009年加大研发的投入、积极拓展工业和商业的市场容量。方正证券保守估计公司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将达到0.59元、0.62元,给予“增持”评级。

天士力发展前景明朗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例3

公司是全国第二、华东第一的医药流通企业,主营分销业务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增长。随着上实集团的入主和新医改的启动,公司的分销网络价值将进一步被市场认可。

医改迎新契机

由于华润和上海市国资委之间一直未就公司的最终控制权问题达成共识,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受制于股东背景不明确的困扰,这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08年下半年,随着上实集团的进驻和公司高层的变动,困扰公司多年的股东背景问题得到解决,公司正式进入了内部整合的阶段。公司未来将作为上实系的分销零售平台,专注于打造以上海为核心、华东为枢纽、辐射全国的商业网络。

重组不仅能有效地优化集团资源,消除集团原来的同业竞争格局,更是一改公司过去控股股东不明确的尴尬状态,在新管理层的领导下,朝着分销业内最强的战略目标发展。

上海市政府已将医药定位于上海的支柱产业,我们认为在新医改启动的大背景下,公司作为上海地区医药商业龙头企业,必将作为产业工具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成为区域新医改的最大受益者。

目前公司在扩大终端规模及完善物流系统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社区医院覆盖率大幅提升,第三方物流也有明显突破,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都将使公司在新医改推动的行业整合进程中获得先机,强者愈强。

纯销规模再上台阶

分销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具有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分销网络,在医院纯销和调拨业务上,占据着国内医药流通业的主流位置。

08年预计公司的销售收入将突破160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其中公司核心的分销业务规模超过135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

作为分销业务中的重中之重,医院纯销业务规模也上一个新的台阶,08年增长35%左右,超过行业25%左右的平均增长水平,并且毛利率维持在7%以上。据统计,目前公司在上海的纯销业务已经达到90亿元,约占47%的市场份额,其中三级医院占有率约70%,二级医院50%,一级医院20%,社区医院15%左右,在上海乃至华东拥有绝对的终端垄断地位。

零售发展态势良好

07年上海地区最大的药品零售连锁华氏大药房与中西药业解除托管关系,重新回归上海医药,成为公司重组后的零售资源整合平台。此后,集团公司对华氏大药房进行了增资,并将旗下雷允上及信谊的零售业务经营权划归华氏大药房,一系列的整合措施均进一步扩大了华氏大药房的连锁规模,提升了零售网络的竞争优势,成功将零售信息系统覆盖至整个华东地区,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

公司08年的零售业务收入有望达到12亿元,毛利率18%以上。不过,鉴于公司零售业务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重组整合的推动和原有潜力的挖掘,未来是否能持续高速增长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未来增长潜力很大

08年公司与日本铃谦合资成立了上海铃谦沪中医药有限公司,目前来看合资效果非常明显,对公司的利润贡献及管理经验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合资公司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益:除了股权转让获得的8000余万元投资收益及定期缴纳的托管费用外,合资公司08年的销售收入及利润都实现了翻番,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净利润达到3000万元。另一方面合资双方的联动非常积极,日本铃谦不仅将总品种提供给合资公司,还将利用其优秀的管理经验改善合资公司的运营效率。

OEM项目仍可期待

公司的进出口业务主要分为进出口药品、增值服务和一般外贸三块。进出口药品业务一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1亿美金左右,其中化学类药品的进出口排名全国第4位。增值服务更是为全球最大的供应商提供了良好的公共交易平台,加强了公司同国际供应商的联系。

新兴业务方面公司利用自身的终端影响力,同国际供应商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开始发展医疗器械业务,虽然业务基数尚不大,但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

公司与美国百利高公司合作的OEM项目进展比较缓慢,09年如能顺利达产,将有效地改善公司工业的盈利水平。

历史包袱逐渐卸下

公司参股24.13%的上海华源长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几年对其资产及损益进行违规会计处理,导致其自身发生巨大亏损,也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权益。目前公司已经同华润达成协议,将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彻底解决。此外,公司因改制遗留的历史包袱也借助重组的契机实现了减负,一些历史坏帐近一两年将消化完毕,使公司未来可以轻装上阵。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例4

目前专业商以后才有生路,尤其是处方药的专业商。

专业商目前可分为:OTC产品商(细分为普药、品牌OTC商、直供药店终端作为高毛产品,如各地采购联盟应该属于这一类)。处方药商(自建队伍和招聘各地医药代表)、第三终端商(康芝药业)。OTC专业商如安徽华仁医药和武汉贝克药业(儿科药专业推广)

专业商,最核心的能力之一就是其选择产品的能力和资源。能够找到一些各地小个代无法找到的产品和,且有市场部指导各地商如何推广销售自己的产品。

2、 在国家对药品价格进行严格控制的背景下,您个人认为专业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是否会成为制的主要发展方向?

答:专业商以后的前景关键在于产品品类的选择和优化,不做基药商,如果做基药,就得独家批文和高价位产品,否则基药商没有前景。

今后的专业商,对于OTC产品商,可以寻找还有没有著名品牌产品的品类,生产商分工协作,发挥商熟悉市场和队伍优势,投入大资金进行保姆式推广和市场开拓,达到工商双赢目标。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例5

《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在超高市盈率背后,则是国农科技横跨生物医药和房地产两大产业,在2011年底营业收入仅区区7450万元、总资产不过1.96亿元。截至2012年6月底,公司预计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100%—438.35%,亏损已成定局,但公司重组传闻却从未间断过。

浙江万里学院客座教授冯洪江指出,“20多年来,国农科技的大股东从国有到私营,主营业务从运输到药业、房地产,这种类似‘腾笼换鸟’式的变化,并没有给公司发展带来预期的大增长、大发展,反而让公司沦为资本玩家手中的工具,应当引起市场监管部门的反思”。

腾笼换鸟未见效

过去20年间,公司控股股东从最初的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运输公司、北京大学下属的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中国农业大学下属的中农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司,到安庆乘风制药有限公司、香港富景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变为汤斌。

不过,国农科技在这一系列的股票名称、公司股东不断变化中,公司业绩并没有随着主营业务的“腾笼换鸟”得到全面释放,反而出现了节节败退的走势。《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公司2011年年报中看到,2011年国农科技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为7450万元、1239万元,较上年同期出现高达43%、49%的下滑。其中,生物医药营收为5416万元、房地产营收为1122万元。

在与主业无关的高新技术行业和物业管理两项上,国农科技在2011年也获得了802万元的营业收入。但这却无法改变国农科技整体竞争力单薄的现状。

一位曾长期持有国农科技股票的投资者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原本以为香港富景入主公司后,会将全资拥有的安庆乘风医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将借助安徽中医产业基地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给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前景。没想到,公司现在房地产业务没有放弃、药业产业也没有做大。什么都在做,什么都做不好”。

当年,安庆乘风药业获得北京中农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司持有的深圳中农大科技投资有限公司60%股权后,国农科技便完成公司高管的调整,由毕业于东南大学临床医学系后下海从商先后在先声药业、协和药厂和福瑞股份任职的张新凯,接替过去10年一直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罗晓,出任公司总经理一职。这被外界解读为公司将整合安庆乘风药业资产进行业务重组的重要一步。

在香港富景借助安庆乘风药业入主公司后,最终却让来自加拿大籍华人汤斌又完成股权变成,成为安庆乘风药业的实际控制人,并成为国农科技的实际控制人。目前,汤斌还全资控股安徽省东至乘风药业有限公司。

日前,当记者拨打国农科技投资者热线,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到电话后表示,“这不是投资者热线,这是公司行政部电话,我是公司审计部的,看到没人接电话,就过来接听”。

当记者表示想了解一下公司主营业务及今后变化情况,为什么房地产业务发展后劲不足时,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公司房地产项目因为是先建设后销售,今年6月份江苏国农置业房地产项目‘田园风光’二期已经封顶,下半年收入会有所增加。这个项目共有5期都是在滚动开发。其它情况我就不太清楚,给你何婷(证券事务代表)和杨斌(董事会秘书)电话,你打过去问一下”。

不过,上述工作人员提供的何婷和杨斌的办公电话,在此后的一天时间内一直处于无人接听。

资本动作不间断

汤斌控制下的乘风药业资产不仅并未注入国农科技,实现整个公司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大发展,反而让公司开始借助自有资金加大对药业产业的拓展。日前,国农科技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计划在蓬莱进行异地扩建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1348万元,占国农科技2011年末经审计总资产的108.75%。

有来自安徽的投资者透露,“从汤斌完成对乘风药业和国农科技的控制之后,整个市场对于国农科技新一轮的重组预期就很大。从2011年到现在,已经多次传出要重组的消息。汤斌入主显然是不可能只停留于生物医药或者房地产这两个项目上的小打小闹,要么是确定新的主营业务,要么就是重新引进新的投资者”。

实际上,汤斌在国农科技上的资本运作尽管未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运作路径出现,但《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两年已经有多路外部投资者纷纷探路国农科技,欲借助公司重组预期谋利。

国农科技2011年年报显示:已驻守国农科技两年的第二大流通股股东周爽、分别于2010年底和2011年2季度进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周宇光和肖小平,都是A股市场上猎取重组股的大牛散。此前,因为看好公司重组预期,包括重庆长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深圳长城国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先后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超过5%以上,成为公司第二大股。最终,又纷纷撤出。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例6

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一)

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二)

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三)

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四)

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

姓名: xuexila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揭阳

身材: 170 cm 62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4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医药代表:医药代表

工作年限: 3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20xx.7-20xx.5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各大科室做实习医生;

20xx.6-20xx.9在山西傅山药业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就职OTC代表:

公司主要陈李济药厂生产的《舒筋健腰丸》,负责东山区、天河区药店开发、维护。

20xx.10至今在广州前茂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就职业务专员:

前茂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医疗器械产品销售公司,产品主要涉及麻醉科、ICU、抢救室、心导管室、神经内外科等,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独家美国 ARROW公司重症医学导管及心导管系列、英国PORTEX气道导管系列和Pulsion容量监测仪、美国ARROW公司主动脉球囊反搏泵等产品。

在职期间主要负责ARROW重症医学导管及心导管系列、PORTEX气道导管系列等产品在医院的开发和维护;负责的区域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广州市肿瘤医院、清远、潮汕等地区,20xx年转至医疗器械组,主要负责公司的器械及佛山勤联公司生产的《腹部牵开器》在全省的临床推广及销售工作。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湛江卫生学校

最高学历: 中专

毕业- 20xx-07-01

所学专业一: 临床医学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 湛江卫校 社区医学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有一年的医院实践工作,三年的一线销售经验和广泛的医院客户网络,有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能独立完成医院的开发与维护工作;性格随和、乐观、慎重,待人诚恳,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有较高的团队合作精神;充满激情,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勇于接受挑战。

详细个人自传

看过“医生简历封面图片背景模板”的人还看了: 1.医生简历封面设计图片背景模板

2.2017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模板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例7

从旅游到移民,从访学到论文,药企的“灰色营销手法”也暴露出冰山一角。

跨国药企在中国是如何经营运作的,各个职能部门的设置又有怎样的安排?跨国药企如何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强大的政府游说能力,将势力范围一步步渗透中国?跨国药企高管们到底是什么背景?

部门的秘密

GSK中国窝案的爆发,将一个外企在中国通过违法手段促销药品的路线图呈现于世人眼前。被称为“GSK中国区四驾马车”的法务部总监赵虹燕、副总裁兼企业运营总经理梁宏、商业发展事业企业运营总经理黄红、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监张国维一起被公安部门调查。为何GSK中国区的高管集体落马?

记者发现,在主流的欧美医药外企中,有着非常清晰的部门分工。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医药经营已经披上了政治色彩。

一位国内药企副总经理对记者说,“每个跨国药企有不同的玩儿法。跨国药企中国区的全国性市场布局根本就是,企业自身构建的政府关系延伸到哪里。从跨国药企在中国经营和安全层面考虑,政府关系管理主要工作之一,有短期安排、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每年有专门的年度政府关系拓展和维护的预算。”

“单纯的依靠市场运作不足以维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比如各省招标管理、基本药物的遴选、医保目录的增补、GMP 的新标准等,都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管制和影响。因此,欧美的跨国医药公司在来华投资的第一天,就把影响政府相关的决策部门作为其最重要的工作。”一位医药协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医药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造自己的政府关系网,一方面依靠公司的政府关系部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驻地营销人员的人脉关系和业务能力,再一方面,借助医药企业的商业客户。

一位不愿吐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跨国药企甚至比政府部门的官员更清楚改革前后审批权力的布局情况,跨国药企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远高于国内药企。”

GSK中国总部共有11个部门,本次涉案的四个部门,法务、人力资源、商务发展、企业运营部。跨国药企在华的部门设置和职责分工是什么?

政府事务部主要负责和国家药监局、发改委、物价局、工商部门、司法部等政府职能部门开拓、开展相关工作,与各相关单位及部门建立并持续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比如,负责公司产品申报入选国家或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保证公司产品在相关地区的商品名目录或异名库的入选工作;负责公司产品在国家相关地区的招、投标及中标工作,提高市场准入,确保公司产品具备良好的渠道环境与政策环境支持等等。

公共事务部,主要负责在媒体和公共宣传上的工作。通过一些有影响的媒体或宣传工具,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对公众进行宣传,塑造公共舆论,从而影响政府部门或立法机关的决策。此外,开展政府倡导的社会公益项目,塑造企业正面形象。一些存在共性的问题通过行业协会、行业媒体、学术团体等,以专家学者的身份或以联盟团体的身份向立法机关或决策机构提供意见。

医学注册部,主要和上市新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打交道。从国家层面获取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提高药企在新药研发、注册和审批等方面的效率性,为现有经营产品获得政策支持。

商务发展部,主要和各地医药批发公司、物价部门打交道。为公司内部部门提供准确和持续的信息、趋势和相关政策分析;起草意见书与辅助材料为内部其它部门与官方谈判时提供参考和必要的支持;确保药企产品的价格体系的稳定。

法务部,主要负责应付公司可能面对的法律麻烦。基于对医药行业政策和市场进行长期研究,为药企在经营决策上提供政策方面的判断。由于跨国药企对中国法律的熟知,主要通过正式的会见或者其它方式如与政府合作开展项目等直接去接触立法人员或有决策权的政府官员,代表公司陈述公司的立场和观点,提供相关资料、分享实践经验,以影响政府或立法部门的决策。

运作的技巧

跨国制药企业进入中国早已超过30年。自1980年日本大冢制药公司率先在天津建立第一家医药合资企业后,外资或合资企业在中国遍地开花。

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有一位医药行业的资深人士感慨,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没有哪个国家的药企不眼红。”

在利益的驱动下,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发展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它们越来越多地采用独资方式设立企业,曲线打入中国市场;或通过收购中方股东的股份对原有合资企业实现独资,使中国合资制药企业呈现出独资化趋势。

比如,2008年,德国拜耳斥资10亿元收购东盛科技启动“白加黑”,全面拓展国内OTC市场。2009年11月,美国默克公司以410亿美元正式收购先灵葆雅公司。上海强生、赛诺菲—安万特、费森尤斯等从合资转变成独资。

跨国制药企业的市场灵感,最终来自于对中国医改政策的把握。时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欧美等传统医药市场也增长放缓,彼时跨国制药企业总部高管隔三差五地出现在中国,拜访部委医改官员和走访调研中国工厂。

2010年,随着新医改更多配套文件的相继推出,以及中国医改决策层开宗明义地点明“保基本”、“强基层”等政策要义,引起外企注意。

默沙东公司负责人冯纳玺表示,默沙东公司在研究中国医改政策、十二五规划等方面它们花足了气力。默沙东总部和默沙东中国分别都有内部团队专门研究中国政策,同时也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帮助研究。

除此之外,由于中国OTC市场的庞大需求,多家跨国药企,纷纷将其作为大力拓展的重要业务之一。

诺华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与其他耕耘多年的跨国药企相比,诺华在中国市场的OTC份额依然较低,希望通过重要业务提升在华销售业绩。诺华的名字源于拉丁文novaeartes,意为“新技术”,其中文名字——诺华,取意承诺中华。

如何让更多的药品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如何跨入医保门槛?跨国公司选择了和国家以及各地医保部门谈判。

之前,跨国医药企业在中国医药市场重点定位在一、二类城市的三甲医院,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优势,从而也萌生了中国医药市场特殊的群体——医药代表。“当通过医药代表的方式逐步占领大中型医院市场后,跨国公司的战略便发生变化,一方面纵向开拓广阔的基层市场,另一方面仍旧在核心区域市场下功夫。”

跨国公司目前的核心区域的大型医院市场,除了继续渗透医生药单起决定作用的处方药领域以外,同时加大政府公关力度,瞄准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特别是希望能够进入国家或地方的医保目录,以让患者支付更少的费用,从而增加销量。“如果让医生认可并开药是软手段,那么进入医保降低患者费用则可称为硬手段。”

辉瑞公司有参与医保目录谈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谈判的过程绝非结果那么简单,首先要核算进入医保目录后销售增加的比例范围,以及给医保部门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而报销的比例也是一个关键环节。

“简单地说,保证价格、扩大市场,终端的重点大医院要守住,医保目录一定要进去,而且不能被降价,这是我们必须要保住的几个阵地。”某外资制药公司区域负责人透露。

自跨国制药公司进入中国以来,学术推广一直是其营销最具代表性的一面。

由于所涉及产品基本都是专利期内产品,所以,通过向医生讲解药品特性和优势,以临床和药学知识相结合的医院处方药销售模式,是中国医生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形式。

“这个销售的本质,是通过和医生学术上的沟通、交流、指导等,让医生认可你的产品,最终实现销售,这也是我们一直区别于国内企业的营销方式。”前述销售代表表示。

像大部分外企一样,此前将近20年在中国的市场铺垫中,他所在的企业已经在长三角和华北、华南等重点城市的大医院完成了相关科室的覆盖,“药剂科、科室主任、有处方权的医生关系都很好,我们平时办的各种学术会议,既可以给普通医生攒继续教育的学分,也可以给学霸级的专家们提供各种平台,他们都认可。”

而事实上,这样处于学术和商业之间的营销方式,是几乎所有跨国制药公司都会采用的方式,所不同的只是根据不同产品在不同科室、不同医生之间逐个击破。而以上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利益链条。

高管们的面纱

由于中国对跨国公司的市场准入管理比较严格,跨国公司在中国新设一家企业或者并购国内企业需要市、省,甚至中央商务部门的审批、工商部门登记。这就造成了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政府事务主要以跑审批或解决问题为主。

在这种背景下,与主管的政府官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与政府接触之外,政府事务部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内部人员包括公司总部和中国区的高层及业务部门同事的沟通。

这些和政府打交道的部门中,不乏有着各种政府背景的神通人物。跨国药企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强大的政府游说能力,对专业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在政府、大学、医院高层的人脉对中国整个以医药监管体系进行彻底的渗透。

一位在投资银行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有审批的权力,就有寻租,就有腐败。”而在中国区活动的跨国公司早已深谙中国的潜规则,“他们都懂得积极以高薪吸收高干子弟”。

诺华中国总部于1997年成立,对于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诺华而言,亟须即对中国市场了解,具备良好的政府背景,又有海外背景,熟知外企的运作规律的人加入。

Jeffrey Li,中文名李振福,2003年加盟诺华公司任中国区总裁。李振福1963年出生于北京,家世显赫,曾经是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海外董事会成员,并担任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美国百人会成员。李振福加盟诺华中国后,诺华中国区2004年增长36.3%,其中制药的增长39.1%,这两个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诺华全球的增长速度,接近全球增长速度的3倍。

李振福在任期间,诺华在中国的一系列“大手笔”的政府投资也为诺华赢得了很多的机会。甲型H1N1流感盛行的时候,诺华作为第一家研究出甲流疫苗的企业,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已经取得不少效益。目前,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的医改,诺华作为制药“大户”,在其中已经“收益”不少。不过,李振福已于2009年离开诺华中国。

2010年初,从GE中国政府事务总经理转入的易珉,正式接下诺华中国区总裁的位置。易珉曾在国家计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办公室从事过中外合资项目的协调和谈判工作。

易珉的下一任是徐海瑛,非中国国籍。徐海瑛的丈夫刘维泽家世显赫,两人育有四个孩子。徐海瑛2012年任诺华中国区总裁,负责诺华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公共事务和公益项目。在加入诺华公司之前,徐海瑛曾就职于惠普中国、惠氏和辉瑞公司等公司,负责政府关系、政策研究和对外事务。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中国政府系统拥有深厚人脉的人出任跨国企业的总裁、副总裁,这一类人主要做政务公关战略,更多时候在公共场合露面,他们一般不涉及跨国企业的具体管理工作。其中不少跨国药企要经常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保持积极沟通,通过他们反映一些立法建议。当然,这些跨国药企的高管中,也不乏跨国药企中国区高管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市人大代表。

冯丹龙,1959年3月出生,现任美国辉瑞制药中国企业事务部总监、公司发言人。她曾担任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冯丹龙于1990年至2004年历任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秘书、总经理执行助理、商务发展部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监、企业事务部总监。其间,2000年至2002年,调往美国纽约辉瑞公司总部担任公共事务部亚太地区总监;2000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接受领导人才项目培训。

冯丹龙的父亲是冯玉祥将军最小的儿子冯洪达,她的母亲是余心清之女余华心。冯丹龙的姑姑冯理达是国内外著名免疫学专家,她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消毒研究室和我军第一个免疫学研究中心。冯丹龙的奶奶李德全,是建国后第一任卫生部部长。

2007年,冯丹龙当选为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之前,她已经在大连担任了十年政协常委。冯丹龙领衔向上海市人大提出了《关于控制慢病、加强上海市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医保费用支出科学管控的议案》,得到市人保局、医保办公室、市卫生局的高度重视,“控制慢病”被列入上海医改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Zhang Jane ,中文名张建欣,拥有中国政府工作经历,2008年至2009年加盟美国辉瑞(中国)制药有限公司,负责公司战略政策及业务优化方面的工作。作为战略政策部门的负责人,张建欣创建并且领导团队对中国的医疗改革以及辉瑞在中国的定价、报销、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定位进行分析与研究。

之所以选择张建欣任职,是因为她具有在政府部门以及大公司工作的双重优势背景,对与中国政府高层领导人的直接工作经验,并对企业如何与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策制定者合作以实现自身目标具有深刻理解。

张建欣曾担任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主要助手,工作在中国国际关系事务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最前沿。1997年,张建欣在香港回归中国这一历史性仪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担任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的新闻官。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例8

“赴港上市,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融资,因为此前A股整体上市时没有涉及到融资。”接近上海医药的知情人士表示,赴港募集资金后,上药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规模并购扩张,特别是在医药商业领域,希望谋求与同药集团旗下国药控股抗衡。

根据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2到3年是行业格局重新确立关键期,龙头企业在市场卜的整合势在必行,并购将是未来关键内容一赴港上市。

上海医药停牌公告称,因重大事项存在不确定性,公州股票9月7日起临时停牌2个工作日,于9月9日起复牌,并将公告相关进展情况。

记者多方采访获悉,正在讨论的重大事项极有可能就是上药集团赴港上市,

2009年10月,新上药刚刚通过“三合一”的重组方案,完成上药集团在A股的整体上市,成为上海市国资委医药资产的唯一上市平台。在资本市场再次发力,为何相隔如此之近?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赴港上市直接原因在于,外向型发展战略急需资金支持,此次募集资金额度估计在80亿左右,在香港医药资本市场算是“很大的数字”。

国药控股隶属于国药集团,2009年在港上市。国药控股此前在香港上市取得的成绩,可能也是刺激上药赴港上市原因之一,“国控在H股被给予40倍PE,上海医药在A股的PE不到30倍,差距还是蛮大的。”

大规模并购扩张,迅速在资本市场动作,重组后上药似乎被注入了不同于以往基因。

上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对记者表示,下半年将进一步推进工业、商业并购,其中,工业领域将选择“大病种、大品种”;商业领域下半年的扩张重点是力量相对薄弱的北方地区。

此前,新上药已经在华东、华南地区重组了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山东商联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常州亚邦制药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医药公司,重组对象都是地方前列的商业龙头,预计将在2010年为新上药带来收入约50亿元。

“并购刚刚开始。”上药内部人士表示,工商业领域并购会同时进行,但眼下重点还是在医药商业领域,此次募集资金将有一半以上用于医药商业并购,此次再融资也不会摊薄EPS。

吕明方此前表示,2010年新上药任务之一就是完成空向市场“扫盲”,将加大对全国范围内公司商业空白点或薄弱点如广东、江苏、山东等地的布局,实现区域性商业龙头向全国性商业龙头真正转变,进一步打加强竞争力。

上药迅速动作一大背景在于,医药流通行业面临大变局商务部已经形成了医药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将于近期出台新规划将鼓励医药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培育部级、地市级医药流通企业龙头航母。

目前中国现有医药流通企业1.6万家以上,多数“小而散”。排名前三家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和武汉九州通,合计市场份额只有2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比重,巨头们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搜寻并购对象,一轮大规模整合箭在弦上。

争锋国控

作为华东医药分销市场的老大,上药集团和央企背景的国药控股的明争暗斗,对于这一点,双方都不避讳。

吕明方承认,在医药商业并购上,会直面对手国药控股竞争。事实上,在福建省医药公司的并购中,双方就已经展开了一轮争夺而目前双方也都对全国第四大医药流通企业南京医药产生了兴趣。

作为医药流通行业“一哥”,国药控股优势在于全国范围内的布局,今年5月,国药控股正式将触角伸向贵州,成立国药控股贵州有限公司,至此,国药控股基本完成了销售网络的全国布局。

而上药优势则在华东市场,就全国布局和销售总额而言,明显逊于国药控股2009年,国药控股销售额达446亿元:上海医药重组后达到300亿元左右,位列第二。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例9

国药股份(600511)

08年上半年回顾

08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务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26.7%;实现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45.7%,每股盈利0.45元,超出市场的预期。公司毛利率从07年同期的10.0%下降到9.63%,但实际情况是08年上半年毛利率仍有小幅提升至10.3%,主要原因是由于会计科目变动,毛利部分被分成两部分,除了在报表上反映的毛利外还包括财政部拨付关于公司经营原碘造成的政策性亏损补贴1432万元;期间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3.8%上升到4.1%;净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4.3%提高到08年的5.0%,盈利能力呈现继续稳步提升的态势。

07年公司业绩增长的动力来源于:1)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收入增长,其中医药商业的收入增长25.7%至20.7亿元,工业实现收入5442万元,同比增长33.9%;2)仓储物流的收入增长70.6达到4007万元;3)所得税率下降,实际所得税率从07年中期的33%下降到08年中期的23%。控股和参股公司发展状况:1)青海制药08年中期实现投资收益393万元,同比下降54.5%;2)宜昌人福中期实现的投资收益569万元,同比增长38%。

08年中期公司实现经营现金流6483万元,仍低于当期的净利润。我们认为这是由行业的特征所决定的,由于公司的高端纯销业务的发展迅速,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现金周转周期不匹配,导致经营现金流的增长缓慢,我们认为不用过分担忧。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有息负债为1.4亿元,而货币现金达到2.4亿元。

08年下半年展望

国药股份业务主要由三大块构成:1)公司本部的药品批发业务,主要从事以北京地区为主的纯销业务、高端药品的全国一级批发业务和的全国一级批发业务;2)合并报表的2家控股企业,包括从事药品生产的国瑞药业(占98.3%的股权)、从事药品第三方物流的国药物流(占51%的股权);3)参股或联营企业:包括以原料药生产为主的青海制药集团(占47.1%的股权)、以制剂药生产为主的宜昌人福药业(占20%的股权)、国药健与康(46.7%)、国药前景口腔科技公司(39%)和联环药业(3.9%)。

医药商业行业趋势:03年特别是05年以后,全国各地的医院采取了集中招标采购模式,并在这基础上广东等地实施流通环节的“两票制”,受上述因素影响,行业的集中度在逐步提高。当然消失的批发企业仍以中小的为主。08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影响,资金供应持续紧张,很多下游的企业采取票据的回款方式(国药股份收到的现金和票据各占50%),这又会对小的批发企业的资金产生更大压力,行业的集中度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

分销:总经销品种的数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约为10多个品种,08年会新增加品种。过去几年中国家对进口品种批发比较严格,整个行业的总品种数量增长不快。生产厂商通过公开招标分销商来压缩分销商的利润空间,国药股份通过深度分销来抵消不利影响。预计08年分销的收入增长在25%。纯销:由于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增加对医院的纯销比例,出现了以下两个特点:1)毛利率上升;2)应收帐款天数增加。在北京社区药品配送方面,07年主要由北医股份获得,另外由于08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所以新的招标采购将不会举行。在北京纯销市场的排名中,公司排在北医股份、中信科苑以及国控北京之后。公司07年收入增长31%,约占10%的市场份额,其中高端的产品在60%以上。预计08年纯销的收入增长在30%。麻药分销:通过在主要的省会城市成立分库来抵御来自上海医药和重庆医药的竞争,目前分库数量已经超过了10个省,主要方式就在二级批发企业的麻药库房中划出一部分,预计成本增加有限。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分销的毛利率有下降的可能性,但公司会积极努力发挥影响力,保持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水平。预计08年的麻药分销的收入增长在25%。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例10

药学在世界各大经济领域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医药公司的年经济效益增长率已经高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

我国的药学专业事业近几年的发展也是非常迅猛的,许多药品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也与外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在药学专业人才方面有稀缺,这表明药学专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仍然普遍看好。总体来看,药科类毕业生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

药学专业就业方向

科研人员——在大学、研究所、药厂的研究部门,从事药物的研发工作;

医院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药房、药厂等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

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公司职员、医药销售人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流通及销售等工作。

医药公司发展前景例11

一、引言

Miller和Modigliani在1961年提出著名的MM理论,其中包涵了股利无关论。此后,国内外学者围绕着公司股利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MM理论认为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之间拥有相同的信息,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是公司的管理层是“内部人”,他们往往比外部股东更了解企业的现状、未来前景,以及企业的真实价值,即信息的不对称。股利分配政策的信号理论放宽了MM理论的假设,在管理层与公司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占有更多的有关公司前景方面的内部信息的假设条件下研究股利政策得到的信号效应。

John Lintner被认为是最早的股利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者,他在观察了公司的股利支付模式后得出结论:公司一般会保持一个目标股利支付率,股利变化与长期的可持续的收益水平变化是一致的。公司管理层相当重视股利水平的变化。在确信公司收益水平的提高能够支付长期增加的股利时,才会增发股利。同时。公司的管理者为了保持股利政策平稳,不会轻易削减股利。此后,Pettit、Miller、Scott and Keith等很多学者对于股利的信号传递效应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理论简介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当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股利是管理当局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其掌握的内部信息的一种手段。股利能够传递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高质量的公司往往愿意通过相对较高的股利支付率把自己同低质量的公司区别开来,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因此,管理者会利用股利政策来传递有关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

三、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的案例研究

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上海医药(600849),英文简称SHANGHAI PHARMACEUTICAL CO.,LTD,是由原上海第四制药厂改制而成。根据清华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数据库的数据,2005年,公司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税后)为0.225元,当年没有送红股。

本文选用市盈率、市净率和托宾Q值3个指标,对上海医药的股利政策是否传递有关公司未来前景进行分析。我们选取4家配对样本公司与上海医药进行比较,配对样本为:东北制药(000597)、第一医药(600833)、太龙药业(600222)、国药科技(600421),配对样本公司均选取2005年未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配对样本公司主要考虑上市公司的行业影响因素,市盈率、市净率、总资产、负债总额等,数据的选取为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当年数据,并取所有配对样本公司计算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托宾Q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托宾Q=(流通股市场价值+非流通股市场价值+负债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价值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清华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数据库和龙语财经信息分析系统数据库,并经过计算整理而来。配对样本的各项指标如表1,计算与对比过程如表2,经计算得出上海医药2005年度的市盈率为40.14,市净率为1.25,托宾Q值为1.14。

从表2可以看出,2005年上海医药与配对样本之间的各项数据缺乏明显的统一性。从市盈利率指标来看,上海医药低于配对样本指标,说明从盈利水平角度衡量,上海医药低于同行业水平;从市净率指标来看,上海医药低于配对样本指标,说明从净资产角度来看,上海医药低于同行业公司的市场价值;从托宾Q值来看,上海医药低于同行业公司的市场价值,说明上海医药的市场价值被低估了。管理当局有可能通过发放现金股利来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被低估的信号,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假说在本案例中得以体现。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上海医药的案例研究可以看出,上海医药2005年股利政策具有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当股利政策具有明显的信号传递作用,对投资者来说,股利政策的定位和变动,反映着经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信息,股东可据此作出自己的判断,并调整对公司价值的期望值,对于公司经理层来说,如何传递公司的财务信号,是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应着重考虑的,有的公司自身经营情况不善,而经理层又想树立公司良好的经营形象,这就可能通过股利政策向外传递虚假的信息。尽管这种手段在短期可能使股东受骗,但从长期来看,受损的还是公司的形象。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应用不好就会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