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9 11:31:03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例1

[中图分类号] R322.4+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a)-172-01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为20%~40%,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积极抢救治疗[1]。本院2004~2009年收治36例SAP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18~75岁,平均52.11岁,均符合SAP诊断[2]。病因:酗酒16例,胆道疾患11例,不明原因9例。

1.2 治疗方法

对SAP均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监测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吸氧;积极补充血容量;胃肠减压、用胰酶抑制剂、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用中药清胰汤、芒硝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应用能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预防感染,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甲硝唑;增强CT观察胰腺及其周围情况。对突发性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2 结果

本组36例,治愈32例,死亡4例。行非手术治疗29例,死亡2例;行手术治疗7例,死亡2例。

3 讨论

SAP急性反应期,由于炎症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和释放,使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炎性渗液和组织液进入第三间隙,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低血压甚至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胃肠道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肠壁水肿,肠黏膜上皮坏死脱落使黏膜屏障破坏,导致肠道菌群移位,引发感染。因此液体复苏是防治SAP早期及后期并发症的关键措施[3]。液体复苏要注意输液总量、晶体液和胶体液比例。大量晶体液会引起间质性肺水肿,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胶体液可选血浆、清蛋白、羟乙基淀粉,其中羟乙基淀粉能增加血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微循环,利于重要器官灌注和组织氧合,提高胶体渗透压,且有毛细血管堵漏,减少漏出,防止组织水肿,阻止病情发展。低分子右旋糖酐输入机体后在血管中存留时间短,影响凝血机制,可能诱发肾功能衰竭,不推荐应用。

在SAP治疗中,生长抑素不仅能抑制胰液分泌、胰腺的外分泌酶、胃液分泌;阻止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产生,减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生;而且可松弛奥狄括约肌的张力,降低胰管内压力,使胰内被激活的各种消化酶顺利排入十二指肠,利于胰腺休息和修复。生长抑素半衰期短,需连续静脉滴注,每小时250 μg始能维持其有效浓度。奥曲肽半衰期较长,可静脉滴注,并可每4~6小时肌内或皮下注射。不少报道氟脲嘧啶可抑制胰蛋白酶合成,但其加重消化道症状和肝、肾功能损害,降低患者抵抗力,故不主张用于SAP治疗。

中药清胰汤及芒硝外敷有利于SAP恢复。清胰汤中大黄可保护胃肠道黏膜,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肠麻痹,抑制肠道细菌移位,减少SAP感染及脓肿形成[4]。芒硝外敷有促进腹腔渗出液的吸收,减轻腹胀的作用。肠麻痹及腹胀的缓解,降低腹内压,有利于胰腺及肾脏的血流灌注和呼吸功能改善,且可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

SAP患者局部因素及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SAP并发胰腺感染高达40%~70%[5]。预防性地应用能通过血胰屏障且对肠道菌群有效的抗生素,首选亚胺培南联合甲硝唑,使用疗程依据病情而定,一般不超过7~10 d,可同时应用抗真菌药物,以免发生二重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有明确感染者要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目标性治疗。

对SAP患者要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腹内压、腹围、腹痛范围变化;血常规、电解质、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D-二聚体及增强CT扫描。SAP由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发多脏器损害,不是胰腺自身局部病变,对此须有足够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SAP病情变化和预后,调整治疗措施,有手术指征者及时中转手术。

SAP涉及呼吸、循环、肾脏、肝脏、胃肠道、神经和凝血等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且并发感染,治疗上关系到呼吸支持、循环维护、肾脏替代、营养支持、感染控制和手术干预等方面,必须采取多学科合作,才能更有益于SAP的治疗,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9-475.

[2]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

[3]孙备,张太平,董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液体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6):466-468.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例2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7(c)-0041-02

急性的糜烂出血性胃炎属于因为多种疾病因素而引起的、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做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常常伴随有一过性的溃疡形成,并伴随有胃黏膜的出血。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引起,常常因为上消化道的大出血症状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在全部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因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而导致者大约占道10%~25%。如果发生了上消化道大出血,再加上各种原发疾病的各种打击,患者的病死率会高达30%~50%以上[1]。所以需要积极地预防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为探讨和研究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自2010年8月―2012年7月该院内科收治的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住院患者共56例,都在严密的观察下进行了保守的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内科收治的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住院患者共56例,其中,女25例,男31例,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岁,全部患者都没有消化道溃疡等既往病史。诱发因素中,因为服用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共36例,酗酒患者共8例,都是直接急诊后收住住院治疗。颅脑损伤手术以后患者共7例,胸腹部复合伤手术后患者共5例,因为手术以后4~7 d发生了上消化道出血而从其它的医院急诊转入到该院(科室转入到本科);都有突发性的呕血和持续性的黑便。有34例患者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的全身性症状,比如心慌、头昏和乏力等症状。有10例患者出现血液动力学的不稳定性症状,如出现脉搏细速和血压下降等。全部患者在出血以后24~48 h内急诊通过胃镜进行检查,可以发现弥漫性分布的多发性糜烂和出血灶以及浅表性溃疡等,都提示存在有急性的糜烂出血性胃炎。病变位置在胃体和胃底的患者共45例,位于胃窦的患者共11例。

1.2 治疗方法

首先进行一般治疗,在患者转入到该院(科)以后,继续通过相关医护人员的协助实施原发性疾病的常规治疗与护理,并监测血液动力学的各项指标数据;禁止饮食并放置胃管来观察胃部的出血量、出血速度以及进行持续性的胃肠部减压,然后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并迅速地补充血容量。在患者禁饮食期间,应当给予消化道外的营养支持,如果没有禁忌则要尽快过渡至肠内营养的支持。然后是采取止血措施,通过胃管注进冰生理盐水进行洗胃以后,把云南白药注入至胃内。另运用止血类药物如立止血等。如果采取了以上措施以后仍然无法有效地止血,则可考虑通过胃镜下止血或者介入止血或者外科手术止血等。在病因治疗方面,对于服用了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患者,应当立即停止服药。可给与常规剂量和常规疗程的H2受体拮抗剂,比如药物西咪替丁每800 mg/次,1次/d,或者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比如奥美拉唑20 mg/次,1次/d,一般的用药时间是10~14 d,也可以把药物硫糖铝混悬液通过胃管注入到患者胃内,以保护胃黏膜。通过幽门螺杆菌检验以后,若幽门螺杆菌呈现阳性则可以运用三联治疗方法来进行同时的根除。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全部患者中,有2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死于非常严重的脑挫裂伤,有3例患者属于胸、腹复合伤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出现反复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于多器官功能的衰竭。其他51例患者全部经过保守治疗而得到痊愈。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例3

【关键词】腹部手术术后;肠梗阻;诊断;治疗;体会

Inflammatory bowel obstruction caused by abdominal surgery early treatment of 8 cases

ChenBiRong;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abdominal surgery clinical features of early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non-surgical treatment and experience. Methods: The hospital in March 2009, December 8, 2011 patients with various abdominal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early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the 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 data analysis.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taken at 2-3W typical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he fast, continuous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nutritional support, hormonal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other treatment measures, all cured, transfer surgery does not appear, the average cure time is 12.34d.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use of a variety of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abdominal surgery, inflammatory bowel obstruction caused by early treatment with effective means,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words】after abdominal surge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diagnosis; treatment; experience

腹部手术后致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例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文献报道其可能与腹腔内炎症、手术创伤等有害因素的刺激有关。有害因素的刺激使得受侵害的肠管出现渗出、水肿、粘连,甚至呈脑回样、冰冻状的病理特点[1]。是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有别于一般粘连性肠梗阻,它既有肠梗阻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2]。因此,在治疗时与一般机械性肠梗阻又有所区别。现将我院近3年来遇到的8例腹部手术致早期炎性肠梗阻而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情况汇报如下,旨在于和同道一起交流学习。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患者为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行各种腹部手术的病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在51-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3岁。急性阑尾炎伴阑尾脓肿行Ⅰ期手术治疗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1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2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1例;胆囊摘除术1例;闭合性腹部损伤肠修补术后1例。

1.2 临床表现 8例患者均于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恢复后2-3周出现腹胀,以进食后加重,呕吐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为特征;腹痛呈现阵发痛为主;4例患者无排便排气。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无气过水声及高调金属音。触诊腹肌柔软度尚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象。

1.3 理化检查 X线透视见多组小肠扩张,内有几乎等长度小液气平面,呈阶梯样排列。3例患者行水溶性对比剂注入胃管,各时段观察显示胃肠对比剂排空明显延迟。但都能在24-36h左右到达结肠。。2例患者血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1.4 临床诊断 我们根据患者明确的近期腹部手术史,存在明确肠梗阻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其它各种理化检查结果,并除外腹腔感染、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假性肠梗阻等。即可明确诊断。

2 治疗

8例患者均采取常规非手术保守治疗方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①立即给予患者禁食、胃肠减压。②充分评价患者的病情现状、计算每日体液的出入量,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③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肠壁水肿,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伤口的愈合。④早期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以减轻肠壁炎性反应及水肿,稳定内环境,1W左右逐渐停药。并合理使用生长抑素、利尿剂,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减轻液体的潴留,促进肠道水肿消退。⑤根据各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不少于两联。⑥充分运用芝麻油的物理的原理,每日口服10-15ml的芝麻油,肠道,促进梗阻的缓解。使用中药大承气汤缓慢灌肠。⑦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与基础护理,特别是对患者的腹部体征的变化要定期观察,如出现病情加重,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应及时会诊,衡量是否需要采取应急预案。

3 结果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3W出现典型的肠梗阻表现,经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激素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全部治愈,未出现中转手术治疗,平均治愈时间为12.34d。

4 讨论

苏保守,Stewart RW,Page CP等作者认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是指腹部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肠梗阻,发病率约为0.69%-14%[3,4]。笔者统计我院的相关数据,显示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出现的时间基本吻合,但其发病率于报道的数值,我院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率约为0.45%(8/1762),这可能与现阶段的先进的医疗技术及药物结构的不断升级、完善存在一定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不断研究和探讨,对其发病机制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认为术后炎性肠梗阻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胞质分裂和其它炎性介质反应引起肠壁充血水肿、纤维蛋白渗出,导致肠动力障碍、肠粘连,形成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5]。我们对本组3例患者进行实践性探讨,给予水溶性对比剂注入胃里,并定期观察对比剂的胃肠通过情况,仅显示明显延迟,而并无明显器质性梗阻。说明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动力障碍为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疗中,我们必须把治疗的精力和重点放在如何促进肠蠕动、纠正和消除导致动力性肠梗阻的诱因。

本组8例患者我们均采取非手术保守治疗获得成功。治疗中我们体会到:①早诊断、早治疗。早期诊断对疾病的预后非常重要,因患者的病情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特别是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程不平行。如观察不细致,常导致延误诊断,给治疗带来很大害处。②及时禁食和有效的胃肠减压是治疗的关键,营养支持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我们观察到胃肠外营养对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治疗组中,有6例患者在病情确诊的初期就采取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平均时间为3.12d。2例患者因初期没有积极营养支持,所以,病程相对延迟控制,平均时间为5.24d。③综合治疗。可采取激素冲击治疗、芝麻油物理治疗、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多种措施进行合理利用。④定期观察和评价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患者病情出现新的变化,如持续性体温升高、腹胀、腹痛,腹膜刺激症状等应考虑出现肠管坏死、腹膜炎的征象。此时,应及时采取应急预案,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总之,通过对本组患者的实践,我们认为综合使用多种非手术治疗措施是腹部手术致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朱维铭,李宁,黎介寿,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219-220.

[2] 陈菊春.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58例诊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100-101.

[3] 苏保守.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0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6,10(1):65.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例4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038-01

急性胰腺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常伴有严重代谢功能紊乱。随着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及各项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年临床探索及实验研究,其治疗观念逐渐形成共识,即采用基于持续胃肠减压引流的综合治疗措施[2-3]。但是患者不可避免的出现全身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减退。因此,准确而细致的护理则是治疗效果与否的关键[3]。本文具体探讨了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50例,入选标准: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者;患者同意;入院时所有患者上腹部均有明显的疼痛;无七天严重并发症。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3.53±2.23岁。病因:胆道疾病14例,大量酗酒暴饮暴食引起的25例,高血脂1例,病因不明10例。

1.2治疗方法:两组都采用基于持续胃肠减压引流的综合治疗措施,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抑制胰酶分泌、抗炎、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

1.3护理措施

1.3.1心理护理:主动关心患者,经常与患者谈心,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使患者产生信任,安全感,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2环境护理: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温湿度适宜、整洁、安静、通风良好。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以降低代谢率,增加脏器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体力。

1.3.3饮食护理:疾病初期严格禁食,逐渐过渡到进半流质饮食、正常清淡饮食。饮食应为高热量、高蛋白、低糖、低脂肪,注意少食多餐,食物多样化。

1.3.4并发症护理:早期给予呼吸支持,舒缓血管痉挛,防止肺泡变性的发生。早期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流量控制在4-6L/min,及时清理气道内的分泌物,始终维持呼吸道通畅。

1.3.5出院指导: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有关出院指导知识,讲解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和疾病过程。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平时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地从事轻微日常工作。

1.4观察指标:观察与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观察相关临床症状恢复改善情况。

2结果

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5例,死亡1例,治疗效果比较好。腹痛、腹胀和排便恢复时间分别为4.21±0.70d、4.34±1.26d和6.44±1.52d。

3讨论

急性胰腺炎发病迅速且突然,病情发展较快且复杂,损伤患者的脏器,因此病死亡患者比较高。急性胰腺炎发作将导致患者的组织结构大量坏死、渗出,极易产生继发感染,容易导致并发症[4]。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都采用药物治疗,其中吗丁啉、西沙必利、胃复安、红霉素等胃肠动力药,取得一定疗效,但由于不良作用较多,疗效局限[5]。同时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减轻肠道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减少肠道对细菌毒素的吸收至关重要[6]。不过持续胃肠减压更易引起电解质的丢失及营养缺乏,为此需要加强护理配合,护理的有效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质量管理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要求他们具有判断能力和临床信息收集能力,更要求他们具有和其他与病人治疗相关的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特别应加强与医生、患者之间的沟通,以协调完成治疗与护理项目[7]。本文患者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5例,死亡1例,治疗效果比较好。腹痛、腹胀和排便恢复时间分别为4.21±0.70d、4.34±1.26d和6.44±1.52d。在具体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腹胀、腹痛的情况, 根据病情随时进行血气分析、血糖、血常规、血尿淀粉酶分析,预防并发症发生。

总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配合意义重大,能够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立元,蔡立峰.改善胃肠动力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J].肝胆外科杂志,2009,7(5):336-337

[2]孙家骥.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3(4):156-157

[3]庄倩.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6(10):444

[4]Isogai M,Yamaguchi A,Harada T,et al.Cholangitis score:a scoring system to predict severe cholangitis in gallstone pancreatitis[J].J Hepatobiliay Pancreat Surg,2008,9(2):98-104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例5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方便,但是手术后2周内容易造成诸多并发症,例如脂肪液化、肠梗阻等等,其中患者发生肠梗阻并发症的相对于其它并发症的要多。肠梗阻一般是指腹腔内产生炎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消化而受阻在肠子中的一种普通外科急性病。患者常常表现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因此,临床上尽早地诊治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能够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患者共计24例,都对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但是经非手术治疗4周后没有效果的患者就采用手术治疗。现在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患者共计24例,都对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但是对于经非手术治疗4周后没有效果的患者就采用手术治疗。患者24例其中男性为13例,女性为11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年龄段是(55.4±3.2)岁,对于急性阑尾炎采取的手术也都是阑尾切除术。

1.2治疗方法对于24例患者都先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如下:①用药方面,如果发现有炎症,合理使用消炎药、抗生素,打点滴的方式,以预防炎症恶化或者感染,同时结合应用中草药汤(承气汤),患者每天服用1次。采用中西医药物对症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炎症的再度恶化。②应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mg,1日2次,1周停用)静脉注射,及生长抑素(3mg/12h),以减轻炎症反应、消化液分泌及肠壁水肿[1]。③鼻饲中药,调整胃肠道功能。经上述治疗,治疗周期以4周为一个疗程,4周无效者给予手术治疗:进行肠切除及肠吻合术,切除肠梗阻段[2]。

1.3疗效评定[3]痊愈:患者消化完全恢复;无效:患者消化未见改善甚至加重。

2结果

经过为期4周的诊治后,24例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中有21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患者肠道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患者治愈时间为第一周5例,第二周6例,第三周至第四周10例。患者治愈时间为5-20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3天,治愈率为87.5%。有3例患者经4周非手术治疗后没有显著效果甚至加重,因而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总体上来讲,非手术治疗也是治疗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调查中绝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即非手术治疗治愈成功。

3讨论

3.1术后肠梗阻的特点及诊治医生一般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但是手术后患者很容易产生并发症,例如早期肠梗阻。患者一般体温等其他方面指标正常,如果患者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发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就需要特别注意是不是患了肠梗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这些症状也是作为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指标

3.2肠梗阻发病的原因肠梗阻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加上手术本身的创伤至炎性渗出,肠壁水肿化脓,肠管粘连,腹腔内产生了炎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消化,肠的消化功能衰退,从而导致肠功能受阻。

3.3肠梗阻的治疗对于急性阑尾炎术后肠梗阻的治疗,一般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中急性阑尾炎术后肠梗阻患者,共计24例,一开始都采用非手术治疗,经治疗4周后,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实验数据统计表明,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并发症的,无关年龄大小和性别差异。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4]。患者中有21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治疗时间为5-20天,平均13天。从实验结果来看,对大多数病例来说,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同时术中术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亦可减少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

所以,在今后的治疗中,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应该要注意加强肠梗阻患者的非手术治疗,以防因手术治疗而再次造成别的炎症并发症,这也更加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饮食上,在肠道未恢复蠕动前,给肠胃减轻压力,禁止吃固体食物,只给予足够的液体食物补充正常身体所需。在肠胃成功恢复蠕动之后,每隔三天相应地给予定量的半流体食物,一周之后给予定量的软体食物,再过一周以后再给予定量的固体食物[5]。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使肠胃不再因为消化功能未完全恢复而再度造成食物不消化,受阻在肠胃中,也能够让患者的肠胃有一个顺应的过程。其次,可以使用中药治疗,用中草药汤给患者服用。另外,适量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患者要每天进行适时的运动,手术之后,安排患者进行合适的运动,例如:慢步走、活动四肢、多次按摩肠胃部,做些伸展运动。适量的运动可防止食物堆积在肠胃中,有利于加快胃肠蠕动,促进消化。

同时,在居住环境上要保证一个干净舒适的场所,适度对住所进行消毒杀菌,以免造成患者由于吸入病菌,引发感冒等,从而造成进一步的病菌感染。患者的精神心理上也要进行相应地疏导,医护人员或者家属不能给患者带来任何的精神压力,要指引患者放轻松,避免患者因为过度紧张或者压力过大而肠胃不消化。患者自身也要放松,给自己减压,不因疾病而困扰,可以听些轻松的音乐,做些自己喜欢的轻松活动,前提是不影响身体恢复,以免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而致使肠胃处于时刻的紧张状态下,造成肠梗阻严重化。但是,对于非手术治疗仍旧没有效果的患者,还是要采用手术治疗,这无疑给患者身体造成了进一步的伤害,因此,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进行预防肠梗阻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预防急性阑尾炎术后肠梗阻并发症,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比如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定期即时地观察患者的病情,提醒患者注意是否有肠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阑尾炎手术后要特别加强肠胃护理,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要适当地做些轻松的活动。这些都将对于急性阑尾炎术后防止出现肠梗阻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456.

[2]华积德.现代普通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644.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例6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1]。临床中按照临床诊疗指南应用综合治疗, 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中药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为观察中药清胰汤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采用中药清胰汤联合常规治疗措施实施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接诊的1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 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进行。接诊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排除有强烈药物副作用和耐受性较差的患者[2]。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70例, 其中男44例, 女26例, 年龄16~78岁, 平均年龄(51.2±8.5)岁。病程4~96 h, 平均病程(9.7±7.2)h。对照组62例, 其中男36例, 女26例, 年龄22~79岁, 平均年龄(52.8±10.2)岁。病程5~97 h, 平均病程(9.6±7.3)h,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 合并感染者同时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给予患者中药清胰汤胃管注入进行联合用药治疗。用药方法为:胃管每日注入200 ml清胰汤, 分4次注入, 1剂/d。清胰汤的具体处方组成为:黄芩、茵陈、厚朴、枳实、黄芪各20 g, 金钱草、大黄(后下)各30 g, 芒硝(冲)50 g, 甘草6 g。

1. 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及各项临床检查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 统计两组感染率、病死率、临床治愈率。临床治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各项检查恢复正常。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分析记录 治疗后, 发现治疗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退热时间、症状消退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血钙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效果的记录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2.86%, 对照组为53.2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16, P=0.0002)。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和病死率(2.86%, 8.57%)明显低于对照组(16.13%, 27.4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理生理变化复杂, 胃肠功能衰竭是其常见并发症。胃肠功能衰竭常发现在其他脏器功能衰竭之前, 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传统医学认为SAP是脾胃积热, 肝邪气滞所致, 治疗以清热解毒, 通里攻下为主, 对SAP有一定的疗效。中药清胰汤一直被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其由柴胡、白芍、生大黄(后下)、黄苓等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的中药方剂[3]。具有较好的疏肝理气, 清热解毒, 通里攻下的功效, 可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4]。近年来, 国内学者进行临床应用研究, 荟萃分析表明中药清胰汤辅助治疗能显著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 明显降低病死率[5]。而其辅助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 表明清胰汤具有强有力的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作用, 能改善肠动力[6];能调节IL-6、IL-8等炎症和抗炎介质的水平, 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7]。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退热时间、症状消退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血钙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预后方面, 与对照组组较相比, 治疗组合并感染率、病死率明显下降, 治愈率明显提高。提示联用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肠功能衰竭。大量临床证据证实, 预防和治疗肠功能衰竭对减少和预防SAP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具有重要意义[8]。

综上所述, 采用中药清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 提高治疗的临床有效率, 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 值得广泛推广于临床中。今后, 还需要对其抗炎、免疫方面的详细机制方面作大样本的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备, 张太平, 董明.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液体治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 30(6):466-468.

[2] 曹锋, 李非.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现状.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32(7):593-595.

[3] 钱亚玲. 中医药早期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新中医, 2011, 43(11):31-32.

[4] 崔颖蕾. 清胰汤联合常规综合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新中医, 2013, 45(11):30-31.

[5] 余鹏, 曾其强, 王和曹, 等.清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价值的系统评价.实用医学杂志, 2008 , 24 (4):544-547.

[6] 魏睦新, 李建军, 江幼学, 等.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清胰汤治疗的肠动力作用机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 12(6):1369-1372.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例7

1 临床资料

3年间收治急性胰腺炎156例,男62例,女46例;年龄18~82岁。本组156病例中水肿型13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8例。经密切观察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除10例重症胰腺炎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均症状缓解出院。

2 观察及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95%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是首发症状,常突然起病,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钝痛、钻顶痛或刀割样痛呈持续性可为阵发性加剧。多数位于中上腹和左上腹并向腰背部放射。起病后85%伴有恶心、呕吐及中度发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可出现血压下降以至休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体征有上腹和左上腹压痛,可有肌紧张和反跳痛。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有急性腹膜炎体征,伴麻痹型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疼痛持续时间、有无规律性疼痛或转移放射等,并根据疾病发作持续时间来评估疾病的进展。

2.2 注意观察血尿淀粉酶的变化 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 h开始升高,48 h开始下降,持续3~5 d,超过10 d可能提示局部并发症,如假性囊肿、胰性腹水或胸水。尿淀粉酶升高比血清淀粉酶升高晚,发病后12~24 h开始升高,但下降缓慢,持续1~2周,而淀粉酶的高低并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及时抽血查血淀粉酶、尿淀粉酶,为诊治提供依据。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提高对其早期临床表现和体征的认识,从而进行及时治疗。

2.3 心理护理 急性胰腺炎患者常突然起病而急诊入院转换了角色,改变了生活习惯。各种化验检查、治疗容易产生痛苦的体验,对疾病一知半解而不同程度产生焦虑或恐惧情绪。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以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反复讲解胰腺炎的诱因,说明禁食、胃肠减压是治疗胰腺炎的重要措施,须如何配合治疗从而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密切配合治疗促进病情恢复。

2.4 对症治疗护理 禁食以减少胰腺分泌水体酶,胃肠减压以减轻恶心呕吐,预防麻痹性肠梗阻,对于较重者采用鼻胃管进行持续胃肠减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插胃管时一般选择14~16号胃管,采用快速旋转法,插的深度要适宜,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尤其重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特征,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做好口腔护理,预防感染。使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者质子泵抑制剂,如洛赛克静脉给药。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有效地抑制胰酶分泌与抑制胃肠道分泌的药物,如善得定、思他宁、生长抑素等治疗,效果良好。提高急性胰腺炎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指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终止其发展过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容量,镇痛解痉,选择适当抗菌素,营养支持疗法。注意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血糖、血清钙、肾功能,按医嘱给予补液,应用胰岛素或补钙的措施,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使急性胰腺炎患者转危为安。

3 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做好饮食指导至关重要。胰腺炎最忌的是高脂、高蛋白饮食,轻型胰腺炎在发病后大约禁食5~6 d,而重症胰腺炎禁食至少2周,可能持续3~4周,在最初几天内应开始胃肠外营养。一般情况下,急性炎性反应的体征症状消退(即腹部的触痛和疼痛缓解,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饥饿感恢复,自我感觉良好)就可开始进清淡饮食。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一般1周左右症状消失,出血性胰腺炎可达2~3周。向患者讲解胰腺炎容易复发以及诱发因素,饮酒与胰腺炎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暴饮暴食,劝其嗜酒的患者戒酒,促进病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例8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44-02

根据中医理念,胃肠炎主要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不同类型。目前针对急性肠胃炎诊治主要是使用西药阿莫西林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治疗[1-3],同时中药治疗也逐渐有资料报道,本文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02月期间,科室急性肠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藿香正气胶囊治疗,观察组使用调胃消滞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并发症,以下是详细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02月期间,科室急性肠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50例患者,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4-69岁,中位年龄(41.38±6.22)岁;患者发病前均进食不干净食物,出现呕吐现象,腹泻多次,腹痛较为明显,18例患者伴有发热、脱水等症状;所有患者没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疾病史。

观察组:50例患者,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5-69岁,中位年龄(42.31±6.53)岁;患者发病前均进食不干净食物,出现呕吐现象,腹泻多次,腹痛较为明显,19例患者伴有发热、脱水等症状;所有患者没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疾病史。

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伴随疾病史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相互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首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电解质补充,维持体内平衡,此外采取补水等措施;在此基础上使用藿香正气胶囊治疗,患者每次均服用1袋,每天服用三次,服药维持三天时间。

观察组:首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电解质补充,维持体内平衡,此外采取补水等措施;在此基础上使用调胃消滞丸治疗,患者每次均服用1袋,每天服用两次,服药维持三天时间。

1.3评价标准[4]

患者治疗结果分为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几个,治愈:患者大便常规恢复至正常水平且症状几乎全部消失,恢复正常;显效:患者大便常规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好转:患者大便常规有一定的改善,临床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无效:大便常规检查没有改善,临床症状也基本没有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对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分析,结果采取t检验及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由表1所示,对照组有19例患者治愈(38.00%),13例患者显效(26.00%),17例患者好转(34.00%),只有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观察组有17例患者治愈(34.00%),20例患者显效(40.00%),11例患者好转(22.00%),只有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均十分理想,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

2.2不良并发症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不良反应;1例患者出现发热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近,发生率均较低。

3 讨论

发生急性肠胃炎的患者多数进食了不干净的食物,由于毒素或者细菌感染引发疾病,从中医的角度看来急性肠胃炎属于“泄泻”、“胃脘痛”、“呕吐”等,患者发病后肠胃脾功能失常,属于久而生热、湿邪中阻,导致阴阳乖隔以及清浊混淆。治疗急性肠胃炎传统药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这些药物治疗效果一般且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5-6]。调胃消滞丸属于中药,其主要成分包括陈皮、厚朴、香附、前胡、紫苏子、砂仁、半夏、苍术、川穹、草果等,一方面此药可以开胃消食、行气化湿,帮助患者缓解内伤食滞以及消化不良,另一方面此药可以起到和胃止呕、驱寒胜湿、散寒解表的功能,帮助患者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最终达到解表化湿、行气止痛的功能[7]。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使用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肠胃炎临床效果好且不良并发症发病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朝晖,陈丹曼,杨忠奇. 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4):15-16.

[2] 李达芬.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2012,33(12):1620-1621.

[3] 王中玉.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儿童急性胃肠炎8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 导刊,2010,12(7):1182.

[4] 朱豫珊. 甘草泻心汤治疗急性胃肠炎200例[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2,4(3):51-53.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例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86-01

急性胃炎(acute gastntls)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急性炎症,胃黏膜固有层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改变,甚至一过性浅表溃疡形成,伴有肠道症状者称为急性胃肠炎。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39例,其年龄分布为26岁―78岁。在这些患者中,女性患者为14例,男性患者为25例。

1.2 临床表现

症状与致病因子的性质、作用时间的长短、患者的耐受力以及胃肠道累及的范围有关。起病突然,可有腹痛、腹泻(伴或不伴血液和黏液)、厌食、恶心、呕吐、发热、腹鸣和周身不适等。如呕吐引起液体的过度丢失,则会发生代谢性碱中毒,如腹泻更明显,则容易出现酸中毒,过度的呕吐或腹泻会引起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脱水和休克,并伴有少尿性肾衰竭。

1.3 【诊断】

(1)诱因和临床症状 一般急性胃炎不难诊断。

(2)内镜检查 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急性糜烂性胃炎常有服药史或急性应激等诱因,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一般在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超过48小时,病变可不复存在。急性腐蚀性胃炎的诊断有赖于询问吞服腐蚀剂的病史和仔细的体检,内镜检查属绝对禁忌。

1.4 治疗方法

针对原发疾病和病因采取防治措施。对有上述严重原发病而怀疑有急性胃口粘膜病损发生可能者,可预防性给予H2受体损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以防范于未然。以恶心、呕吐或上腹痛为主要表现者应用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莨菪碱等药物进行对症处理;脱水者被充水和电解质。

细菌感染引起者选用抗生素治疗。有胃粘膜糜烂、出血者,可用抑制胃酸分泌的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或具有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硫糖铝等。一旦发生大出血则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抢救。

2 预后

绝大多数急性胃炎预后良好。急性幽门螺杆菌胃炎可发展成慢性胃炎,应激所致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者预后差。

3 讨论

急性胃炎病因多样,包括药物、急性应激、胃黏膜缺血、胆汁反流、感染、乙醇刺激、化学物质腐蚀、不良饮食习惯、胃部的机械性和放射性损伤等,应根据不同症状实施有效的诊疗。

临床上,急性胃炎可以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急性化脓性胃炎。根据病因的不同,其都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急性胃炎多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隐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和呕吐。有出血者可有呕血及黑便。由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者,常于进食数小时或24h 内发病,多伴有腹泻、发热和稀水样便,称急性胃肠炎[1]。重者有脱水、酸中毒和休克等表现。体检有上腹压痛、肠鸣音亢进等。对于急性单纯性胃炎,其在纤维镜下呈现胃粘膜水肿、充血,分泌过多的粘液,表面多有白色物体覆盖,有时可见点状的出血。急性糜烂性胃炎在纤维内镜下呈现多发性糜烂,并且伴有点状出血,间有表性溃疡。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例10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小儿急腹症常见的疾病之一,因为小儿机体的本身防御能力较成人弱,阑尾壁发育较薄,其大网膜发育尚未完全以及盲肠位置较高等情况。患儿对自身的疼痛感受描述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儿阑尾炎的症状与体征不典型,容易延误病情,所以会发生导致阑尾坏疽或者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小儿阑尾炎的病势往往会比成人的要严重,临床中很容易误诊[1],甚至会危机患儿的生命。笔者现将手术治疗112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观察与护理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手术的小儿阑尾炎的患儿97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儿65例,女性患儿32例,年龄在4-14岁,平均年龄为7.29±2.19岁。此组患儿中单纯性阑尾炎的有66例,化脓性阑尾炎的患儿15例,坏疽性阑尾炎的患儿11例,阑尾包块或者脓肿的患儿5例。

1.2方法所有患儿经检查证实确诊为小儿急性阑尾炎,均符合阑尾炎手术的要求,进行手术治疗。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此组患儿均为急性发作就诊,由于不了解自身疾病,大多数患儿存在着极度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恐惧、悲观的心理反应,紧张、急躁、抑郁的心理特点等。当患儿出现腹痛、腹胀时更加重紧张与痛苦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患儿及家属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除了给予实施减轻和消除腹痛、腹胀的相关护理措施外,还应注意安慰患儿,根据患儿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关心体贴患儿,减轻和消除患儿的心理负担。鼓励患儿正确对待疾病,减少不良刺激因素刺激,使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

2.1.2术前准备术前为患儿备皮,遵医嘱予抗炎、补液等处理。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术后患儿安返病房,给予去枕平卧位6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流量吸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由于患儿属于急诊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反应,肠功能未恢复等,术后患儿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因此应为患儿做好护理。[2]给予心电监护,尤其是急性化脓、穿孔的患儿,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防止休克发生。认真听患儿主诉,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按医嘱予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抗炎、补液等,防止发生休克。由于小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对各种刺激反应相对不敏感,导致临床表现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相符[3],因此应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和腹胀的情况,注意血压和脉搏的变化。

2.2.3胃肠减压的护理此组患儿术后行胃肠减压的患儿12例,实施胃肠减压期间,减压装置必须妥善固定,防止胃管受压、扭曲、堵塞以及脱落等现象的发生。若胃液较粘稠,出现堵塞时,可以用10-20ml生理盐水进行缓慢冲洗。严格记录胃液的量、颜色、性质。密切观察患儿肠蠕动的恢复情况,当患儿肠鸣音恢复,有排气排便时,按医嘱予拔除胃管。禁食期间每日行两次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

2.2.4引流管的护理此组患儿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儿10例,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防止脱出、受压、打折。尤其是患儿翻身、下床时防止引流管高于切口,避免引流液逆流造成切口感染。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2.2.5切口护理术后保持切开敷料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及渗液,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2.2.6健康指导术后鼓励患儿早期活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儿在术后6小时病情稳定后可取半卧位[4]早期鼓励患儿下床活动,以促进肠功能恢复,避免术后肠粘连。下床活动时应有护士或家属搀扶,根据患儿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避免劳累。

3体会

急性阑尾炎虽然是小儿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但急性时期病情比较严重,临床上容易误诊而错过最佳的手术时间,并可导致患儿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对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的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治愈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最终患儿均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章小蕙.浅谈阑尾炎术后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报,2012,11:2.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例11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3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96-01近些年来,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临床报道显示,极少数患者在接受胃肠道腹腔镜手术后会发生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由于此类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也常被胃肠手术症状掩盖,导致诊断出现延误的情况[1],这就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创伤。为了分析此病的诊断难点与诊断要点,本文对近年来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胃肠手术且术后出现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6例接受腹腔镜胃肠手术且术后出现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5例,其中13例实施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14例实施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9例实施乙状结肠与降结肠息肉分肠段切除术。上述36例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不规则全腹痛、右上腹痛以及恶心、发热、呕吐的表现,且胆囊有压痛,B超检查结果显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无结石,为胆囊炎症状。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11例全结肠切除术与14例胃癌根治术使用右中上腹切口进腹,采取常规方式将胆囊切除,其中2例全结肠切除患者术后发生胆囊三角局部粘连的情况,实施胆囊次全切除术。9例乙状结肠与降结肠息肉分肠段切除术患者,由于原手术位置为左中下腹,因此,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诊断结果显示,20例为急性化脓性,16例为急性坏疽性。2结果

以上36例患者均痊愈,在术后随访半年,无患者出现胆管疾病与并发症。3讨论

腹腔镜胃肠手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生率不高,其发病原因包括几种:第一,二氧化碳的影响,临床研究显示,二氧化碳气腹会抑制腹腔巨噬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的活性,腹腔镜手术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第二,在腹腔镜手术时,患者腹腔内部腹内压升高,心输出量与回心血量减少,手术结束后气腹突然接触,就会发生缺氧-再灌注损伤的情况;第三,胃癌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时,需要切断迷走神经肝支,周围胆囊神经丛受损,继而导致胆囊收缩,刺激了白介素、前列腺素等介质,导致胆囊发生炎症;第四,胃肠道手术患者在术后易发生感染的情况,细菌可以通过血流进入胆囊之中,进入胆囊的细菌繁殖速度快,导致胆囊出现病理性改变发生坏疽穿孔的情况[2]。

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应该遵循早发现、个体化的诊断与指标原则,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可以先实施保守治疗措施,包括纠正血液动力学、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若疗效不佳再实施手术;在手术方法的选择上,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3],对于先前接受大手术、情况不佳,且胆囊三角局部粘连、解剖结构不清的患者,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可以实施胆囊次全切除术;若患者情况极为严重,多功能脏器不全,可以使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减压术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待情况有所好转,在实施手术;具体的手术方式则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若患者术前情况良好,先前手术不大,且切口位置不在右上腹者,可以实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若患者术前情况不佳,年龄偏大,切口位置在右上腹则宜选择开腹手术[4]。

总而言之,医师要加强对腹腔镜肠胃手术后伴发疾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法,以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参考文献

[1]秦诚,陈延林,何德云.腹腔镜胃肠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9,11(15):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