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城镇经济与管理

城镇经济与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6 09:00:08

城镇经济与管理

城镇经济与管理例1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效益就越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龙头。

2.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农村城镇化可以打破原有城乡隔绝的格局,使农民既发生职业转换,也实现地域转移,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成为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激发农民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塑造一代新农民的“催化剂”。城镇文明影响、改造、带动农村文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素质。而农村生态进入城镇,也可以有效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成为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扩大整个国内需求的切入点。当前国内需求不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使农村市场增长缓慢。

二、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只有全面正确分析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有效制订出相应的对策。

1.认识不够,不能有效支持城镇化进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的关系研究不深,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镇化的问题。

2.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业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水平依然不高,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3.中心城市不强,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我国许多省份城镇化呈现特大城市太少、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和小城镇多、散、小、弱的特点,制约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

4.管理体制滞后,与城镇化进程不配套。如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制造城乡之间的壁垒,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力度,才能全面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壮大城镇经济以提高实力。大力推动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形成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台和完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基础设施。要按照方便生活、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形成特色城镇。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工夫,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活力。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要从规划、政策、资金上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二是破除城乡壁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一切限制,以实际居住地和职业确定户口属性。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应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三是调整土地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失地农民给予公正合理补偿,使其能够顺利转化为市民。

3.优化城镇环境以提高城镇化潜力。一要建设节约城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要突出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镇范围内进行处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4.完善城镇体系以提高城镇化能力。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要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正是以其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镇化的问题。

2.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业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水平依然不高,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3.中心城市不强,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我国许多省份城镇化呈现特大城市太少、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和小城镇多、散、小、弱的特点,制约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

4.管理体制滞后,与城镇化进程不配套。如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制造城乡之间的壁垒,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力度,才能全面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壮大城镇经济以提高实力。大力推动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形成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台和完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基础设施。要按照方便生活、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形成特色城镇。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工夫,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活力。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要从规划、政策、资金上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二是破除城乡壁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一切限制,以实际居住地和职业确定户口属性。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应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三是调整土地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失地农民给予公正合理补偿,使其能够顺利转化为市民。

3.优化城镇环境以提高城镇化潜力。一要建设节约城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要突出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镇范围内进行处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4.完善城镇体系以提高城镇化能力。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要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正是以其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5.强化文明建设以提升城镇居民素质。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解决对策方面

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迅速加快广大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以便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创造社会环境条件。土地配置是农村城镇化最重要的基础影响因素之一,而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针对农居点用地零散、无序的现状,而采取的土地整治、改造等土地建设工程及其权属调整的总称,是促进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根本手段之一。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不仅是农村城镇化内在动力增强的需要,乡村社区发展的基础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是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农民进入市场需借助适当的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适应了这一需求,在顺应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有效解决了市场化进程中“小农户、大市场”的问题。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缘起

1.经济社会全面加速转轨和发展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崛起的基本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变和升级使得个体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弱势群体,农民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变得更加困难。作为农户和市场间的桥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便是一种自然。

2.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是合作经济组织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制度基础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定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催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直接因素。家庭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微观经济主体,使农民重新获得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生产经营的自,这是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诞生的最基本前提。但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也有其局限性。如采用新技术新装备不经济、交易成本高、市场谈判地位低等。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地域分散的特点,使农户天然地处于无组织状态,这种分散、小规模、兼业化的经营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并不突出,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就会日益显现出来。

3.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分工的细化,劳动分工的细化又催生了合作经济的产生。分工越细,市场的导向作用就越强。生产者只能服从于市场。于是,市场便成为农业再生产的实际组织者和协调者。而农产品生产者则成为市场的附属物。面对市场压力,家庭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间的矛盾便突现出来。一家一户的农民参与市场的交易费用极高,对市场的影响力又相对较弱,经常遭受工商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的盘剥,在交易中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农业生产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从被动适应市场到主动影响市场的转变。通过联合形成压力,影响市场,通过合作扩大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因此说,市场的扩大推动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劳动分工的细化导致了合作的需求,这成为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1.组织规范化程度偏低。民主管理机制难以贯彻落实。由于合作经济组织的自发性及农民自身社会意识、文化程度的局限。在组织内部很难产生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民主管理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合作组织受益于民的前提。但由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所产生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寻求来自政府或其他社会力量的庇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合作组织的最高和最终决策权往往集中在依托当地政府组织、村委会或是少数“能人”那里,社员大多会流于形式。而专事监督职能的监事会则成为摆设,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设置。单个农户民主管理的权利也因此往往被剥夺,民主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我发展机制不够完善。从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者素质看,现有的管理人员教育水平较低,多以经验管理为主。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管理制度看,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的是不计报酬或低报酬的、业余时间工作的荣誉性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缺乏较好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管理者的工作潜能:从服务于民的具体内容看,合作组织的服务内容单一,眼光短视、水平较低。

三、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策

1.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但是,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初期,政府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合作组织的引导。一是要围绕主导产业、特色经济、资源优势,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村能人,采取与农户实行资本联合、劳动联合、科技联合、销售联合等多种方式,牵头创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要针对技术服务型、专业合作型、股份合作型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帮扶,促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健康发展。三是要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机制的完善和规范运作。要引导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规范的章程。依法办理登记注册;帮助完善组织内部管理和运行管理机制,指导各类专业合组织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帮助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分配机制、资产积累制度。通过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真正实现“入社(会)自愿”“退社(会)自由”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引导和促使农民合作组织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2.尽快制定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给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宗旨与原则、业务活动范围、成立的权力和义务、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稽核以及注册登记、变更、解散与清算和行政指导牵头部门的权利、义务等基本内容,要从法律的角度加以明确规范。

3.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倾斜力度,尽快完善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税收优惠,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各级财政应安排专款,用于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帮助解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启动资金和农产品的收购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

城镇经济与管理例2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管理和村镇建设管理问题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是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管理体制的反应,是在户籍、土地、规划、建设、融资、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如果不正确分析好城市管理和村镇管理建设的差别会导致:外来人口黑户越来越多,无法解决其主要的居住问题,同时还会使部分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人口密度过高;还有会导致一些村镇的布局混乱;城市的暂住人口过多、构成复杂,影响社会治安;村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欠缺,环境卫生堪忧,且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对于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当前的城镇化规划管理者对当前的城市管理规划和村镇建设管理规划进行差别性分析,促进我国城市和新型农村村镇更好的发展。下面就分别对城市管理和村镇的管理建设进行差别分析:

一、城市管理规划的基本要素及其复杂性

(一)城市管理规划的基本功能以及研究对象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市政的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一般城市管理所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狭义的城市管理,即市政管理。现代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信息中心,是劳动力、资本、各类经济、生活基础设施高度聚集,人流、资金流、物资流、能量流、信息流高度交汇,子系统繁多的多维度、多结构、多层次、多要素间关联关系高度繁杂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现代城市不仅具有海量的科学技术,包括巨大的物质系统,同时还包括了人的因素。

(二)城市管理规划的复杂性体现

如果说人是客观世界中最复杂的一个主要系统,那么众多人聚集在一起的社会系统――城市,就更为复杂了。对现代城市的管理必需遵从复杂巨系统的规律。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会得到试想到的最佳效果。现代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据统计,现代城市管理涉及的各类因素已达1012多种。对城市这个复杂巨系统的管理同样呈现出多维度、多结构、多层次、分系统从宏观到微观的纵横交织、错综复杂的动态非线性复杂巨系统特性,城市管理系统无疑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三)城市管理规划中城市的建设规划与管理密不可分

由于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阶段性局限,通常人们将城市管理与规划、建设并列,称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或者叫城市建设与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首先认识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进而认识到了城市管理是规划、建设、运行全过程的管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要求加强城市的运行管理,并进一步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行的协同和互动。

同时,城市的日益繁复与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专业化分工,由专业的城市管理部门来对城市运行各个专业子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而随着城市系统的日趋复杂,现代城市运行及其管理日益表现出相互交错渗透、非匀质、非线形、非定常性复杂巨系统特性。以强调分解和简化的还原论,将城市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以专业运行部门为基本单位强化专业的运行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城市水务系统的运行管理而言,它与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市河湖生态系统、公用事业系统、甚至是随供排水一起铺设的各类电力、通讯、热力等地下管线及其之上的道路交通都是交融在一起。仅通过分解、简化来解决城市管理这个复杂性问题越来越显得徒劳。

二、村镇建设与管理的特点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村镇建设将得到迅速发展。如何加强村镇建设的管理,提高村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是摆在村镇建设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所谓村镇管理建设,即对整个乡镇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从经济,文化,历史,人文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的国家文件精神,坚持以乡镇政府为主导,职能部门授权,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切实加强以村镇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和乡村环境卫生为主要内容的村镇规则建设综合管理工作,集约规范利用土地,改善村容村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我国村镇农村形象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1.村镇总体管理建设的特点

村镇的管理建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同于城市,村镇人口比较分散,人口密度小,但土地面积较大,人们的思想较保守等诸多因素。所以在管理方面,要充分分析村镇自身的地理特性,进行有区别的管理建设。

2.村镇土地建设管理的特点分析

在村镇土地建设管理方面:严格农村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用途管制和年度利用计划管制。村民住宅、村镇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乡镇企业等建设需要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总体规划,并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从严控制村、乡镇建设用地规模。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农村住宅建设需要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由村民向户口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符合申请条件的,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按批次报请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村镇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提交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请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乡镇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乡镇企业的,应当向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3.村镇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特点分析

在村镇公共设施建设管理方面:在村镇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的,需要进行批案,不能私自加建。未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村镇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公共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三、简析城市管理规划与村镇管理规划建设的差别性

1.城市管理规划具有一定普遍性,但是村镇管理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特色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逐步地实现全面奔小康水平任务的完成,我国从多方面加强对城市和新型村镇的管理与规划建设。但是在对城市和村镇管理与规划建设方面,作为新时期的管理者不应坚持“一把抓,统一管”的管理规划方案。要根据城市和村镇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别性管理与规划建设。新时期城市管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点,例如在城市的基础设施管理与规划建设方面,各城市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在对村镇管理与规划建设方面却不尽相同。

城市化使一些农村新型村镇地方特色丧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在规划与管理方面在我国农村新型村镇建设中,传统特色在逐渐淡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一些地方的管理上不重视千百年来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景观和风貌特色,盲目开发、建设。出现山地城镇模仿平原城市,而平原又追求水乡风格,导致与山比高低、与水比深浅,最终是乡村本土的原生态景观风貌遭到破坏。例如:据了解在滇西北中甸建塘镇,其东城区建筑群的扩展,不但损坏了原有的城镇南北主线结构,并且在地方管理建设上,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也掩盖了藏文化的内涵。上面的例子可见,在农村新型村镇管理规划上应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是规划的本质要求。不应一味的按照城市管理与规划建设的方法运用到村镇的规划建设中,应在充分保留村镇的特殊性基础上,促进新时期现代化新型村镇的建设。

2.城市管理、规划建设与村镇建设管理规划多方向性的差别

新时期城市的管理与规划建设多方向性,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引进外资方面。虽然,新时期城市与村镇的管理与规划建设多方向性的其中蕴含一定地共性,但是在村镇管理、规划建设多方向性主要体现在:

在管理上新型村镇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首位,决不能仅仅做新型村镇建设的表面工程,必须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发扬优势、创造特色产业,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全面推动新型村镇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走发动村民参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新路子。例如:在新型村镇建设过程中,加强对新型村镇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使他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本村镇的实际情况,更好的建言献策,发展新型村镇的经济和文化,从而促进整体新型村镇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在培训相关管理人员的同时,也要研究、发动公众参与、走群众路线。在管理实施的各个阶段,发动村民参与,广泛听取意见。通过召开村两委、老同志、村民代表座谈会、管理规划方案公示等多种方式,了解村民意愿,促进村民共同参与新型村镇的管理与规划,从而取得群众对管理规划工作的支持,使管理更符合当地生产、生活需要。这样的新时期村镇管理、规划建设就与城市的管理、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差别性。

3.通过更好的对城市进行管理规划推动新型村镇的管理、规划建设

新时期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想促进城市与新型村镇管理、规划建设科学、可持续发展。就要通过对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带动新型村镇的管理与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优质城市的规划管理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对村镇的管理与规划建设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侧面反映出城市管理规划与村镇建设管理规划的差别性。

坚持城市带动村镇的发展,在农村新型村镇建设管理中要坚持的基本思路:一是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超前、规模适度、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农村新型村镇建设本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高管理规划建设水平。

二是要坚持管理相关支撑产业发展、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农村新型村镇建设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并举,立足农村新型村镇建设区位、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的,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培育新型城镇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走产业发展带动乡镇建设,以农村新型村镇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形成互补发展的管理路线。

三是管理上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既要扎住村镇发展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做到管理农村新型村镇建设上的统筹兼顾。从而打破均衡推进新型村镇建设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逐步推进,针对矛盾的特殊性,有选择、有步骤地优先发展重点新型村镇建设,进而逐步推动一般村镇加快其发展。另外,在管理上要坚持统筹各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的推动城市与新型村镇的共同发展。

4.两者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差别性

城市的管理规划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推动作用,而村镇的建设管理对城市的管理规划起保障作用。城市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生活质量。农村新型村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农村新型村镇在城镇化大战略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都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但由于历史、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农村新型村镇的发展、管理水平仍然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例如:农村新型村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就会变成一团乱。也将给农村新型村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很多建制村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在管理体制方面,因为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有些地区在农村新型村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但实际上这样的规划方案脱离实际,导致资源的过度浪费,增加了保护环境的压力。另外还有些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缺乏超前规划,农村新型村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之间的分区不够明确,农村新型村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导致迟迟未形成规模。除此之外,一些新建村镇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管理规划不到位导致其畸形发展,重点不明显,特色模糊,从而阻碍了我国整体城镇化的进程。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中可见,新型村镇的建设与发展也是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有利保障。

总之,作为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管理者、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城市管理规划和村镇管理建设的差别,进行有特点的管理,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根据城市和村镇的差别性进行有特色的管理与规划建设,这样才能达到建设管理的最佳效果,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琴.《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管理.2006.

[2]沈磊、钟德祥.《城中村改造设计实例分析》.[J].山西建筑.2007.

[3]赵民、陶小马.《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城镇经济与管理例3

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由于无法满足这些经济发达镇的基本的城镇建设需求、无法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和有效管理,严重影响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已成为我国城镇化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发达镇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地位

经济发达镇通常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具有一定的人口、工业和商业聚集规模,是当地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引领区域主导产业和产业群的发展。有的地方也将其称之为中心镇。目前,尽管学术界关于经济发达镇还没有形成统一概念和衡量标准,但是,经济发达镇一般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一是经济实力强,居民收入较高。经济发达镇基本都是本地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经济总量规模较大,部分经济发达镇的GDP能够达到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由于这些镇的产业发达,农村转移就业人口多,因此,这些地区居民的工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很快,其生活水平相对于其他周边地区要高出很多。二是聚集人口多,规模达到城市水平。经济发达镇因其自身的产业发展汇聚了大量的劳动人口,迅速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人口区域。在这些数量巨大的人口中,外来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且流动人口的规模会随着产业的兴衰而不断变化。

我国自1996年城市化率突破30%后,城市化水平开始出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天。据有关数据显示,2000-2007年我国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24个百分点。按照世界城市化进程规律来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超过30%,年均递增超过0.4%,即可认为这个国家的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因此,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进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在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地处城乡之间的经济发达镇不但可以成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联系的纽带,而且可以成为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的一个重要枢纽。因此,经济发达镇肩负着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责任,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节点,是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新的增长极,也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

经济发达镇的出现,改变了我国传统县域经济发展的单一格局,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态势,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发达镇在区域城市发展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可以形成一个“点-轴-集聚区”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城市在空间布局上更集中于经济发达镇。[2]因此,经济发达镇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与中心城市实现功能互补,成为中心城市的“卫星城”。这不仅有利于缓解中心城市压力,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转移人口在小城市就业和落户,形成合理的城市布局,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此,经济发达镇的兴起是产业发展和要素聚集的自然过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也符合我国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是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的,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达镇出现之后,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在基础设施建设、户籍制度、土地审批权、财政税收和资金等方面无法全面实现行政管理任务,使得部分经济发达镇长期处于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效率低的艰难境地,严重制约了经济发达镇自身的建设、发展和管理。究其原因,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经济发达镇政府缺乏与之匹配的经济社会管理权与执行权。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镇政府名义上是一级政府,但在实践中却在相应的管理职能设置上缺位,缺乏城市发展需要加强的城建、环保、治安、节能、消防、卫生防疫等职能,缺乏作为基层政府应该具备的行政许可权、处罚权、强制权。按照法律规定,我国行政执法权以县一级政府为主体,当出现环保、村民违规建房、安全生产事故、食品卫生等问题时,镇政府无权查处,只能上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据典型调查,经济发达镇有约90%以上的事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才能执行,并且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随着常住人口急剧增长,经济发达镇对镇政府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镇的刑事发案破案数、查处治安行政案件数及处置数都达到了一般地级市的水平。然而,目前镇一级公安局仅是科级分局,远远不能满足维持社会治安的基本需要。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与人口规模的不匹配,严重削弱了经济发达镇镇政府的管理能力。

第二,管理对象不断增长,机构编制却严重缺乏。目前,经济发达镇的机构编制由县里统一配备,主要干部由县里组织配选,乡镇在人事调配上缺乏自。而且,经济发达镇核定的编制数是按照本地户籍人口的基数来制定,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管理人口的需求。[3]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外来常住人口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的数倍,原有编制数量的行政管理人员难以完成当前的管理目标,一些地方只好采取聘用政府雇员来缓解人力不足,但这种做法只能作为现行体制机制下的权宜之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珠三角部分乡镇地区,相对固定的编制数额和急剧发展的经济社会及管理任务之间的矛盾也一直很突出。由于行政编制的限制,近些年很多经济发达镇甚至无法招考新的公务员,原本在镇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员,也因为升职无望,另谋更大发展机会,纷纷开始跳槽辞职,镇政府人才不断流失,大大削弱了经济发达镇政府的机关人才竞争力。

第三,现行的财税体制亟待理顺。从1994年开始,我国建立了以分税制为框架的财税制度。但这一制度只实行到县,县级政府对镇级政府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由于乡镇没有独立财权,尽管部分经济发达镇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但是其中的绝大部分要上交到县级政府,而县级政府则根据镇级政府的人头费下拨财政支出数额。这样就造成了乡镇自身可支配能力收入偏低的局面。例如,2006年,绍兴县钱清镇上交税收近5个亿,回到镇里却只有6000万元。2007年,嘉善县姚庄镇上交税收2个亿,回到镇里仅1000多万元。[4]

三、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围绕着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例如,国家发改委自2004年起先后两批共确定270多个小城镇开展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行政管理、规划、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改革。2010年6月,中央编办会同中农办、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部门在13个省25个镇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如何“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与此同时,广东、浙江、山东等部分地区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同做法,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1.广东:从乡镇机构改革到简政强镇。2006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以乡镇的常住人口、土地面积、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作为分类指标,结合一定的指标权数,将乡镇划分为不同类型,按照乡镇的类型对其设置综合性办事机构的数量作出规定,并重新核定乡镇机关行政编制。同时,在调整职能或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划转事业站所归县(市)管理,按区域设置事业服务中心或工作站,作为县(市)派出机构,其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市)有关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并对编制管理办法进行改进。2010年,广东省出台了《关于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新设定的标准,对镇重新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镇突出不同的职能重点。对于常住人口多、经济规模大的发达镇,注重突出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市政管理、生态保护等职能,加强市政公共设施建设。

2.浙江:从中心镇到小城市。2007年,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从全省1200多个乡镇中选出141个中心镇,将财政、土地、投资项目核准等10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至中心镇。同时,强化中心镇政府农村科技、信息、就业和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职能,理顺中心镇条块关系,允许垂直部门派驻中心镇机构。比如,绍兴县的建设、发改、经贸、外经贸、建管、商贸等部门,与杨汛桥镇、钱清镇等签订委托协议书,将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建筑工程许可证核发等职权下放到镇政府。

城镇经济与管理例4

1城镇规划

城镇规划是推动城镇建设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具有指导作用,一旦明确则不能随意更改,只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逐渐完善一些细节,充实规划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此外,在进行城镇规划时,应当将规划标准提高,做好相关服务设施的远期规划工作,继而确保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城镇建设规划要与城镇的管理需要保持同步,尤其是一些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应当进行统一地规划和完善。为了确保城镇规划与城镇的发展需求及实际相符,要在确定了城镇发展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分层规划的方式对城镇进行规划,并按照梯次组织实施:结合全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做好全市的宏观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个县区的规划,在各县区下再进行乡镇规划。在进行小城镇的规划时,应当尽可能将城镇居民集中在沿河地区或者比较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段中,一方面能够集中资源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就业机会,打造繁荣的商业地段,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城镇经济中工业经济额的规划,一般在规划前首先要了解城镇中的存量企业的情况,再进行合理地安排规划,将工业企业进行集中布置,打造具有一定特点的城镇化产业布局。

2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是在以城镇规划为基础上进行的建设活动,城镇建设对于城镇化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不仅决定着城镇的竞争力,同时也与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城镇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城镇规划时,一方面要考虑人们对其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尽可能一次建成,持久使用,防止因建设不到位导致城镇后续发展中进行二次建设,从而加大了城镇的财政负担。比如说:在建设城镇道路时,由于污水、给水、排水以及电力、路灯电线等都要经过综合管沟进行建设,因此应当首先将综合管沟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从而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入城镇当地独有的风格以及人文景观元素,促进城镇当地旅游业发展,进而吸引投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3城镇管理

(1)整合管理机构。在进行城镇基础设施过程中,其中涉及到了许多个部门,因此大大增加了城镇基础建设的管理难度,同时基础设施内容繁杂,容易导致不同部门之间出现交叉管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一个负责统筹工作的总调度机构,来对这些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地管理,并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与义务。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城镇基础建设的效率,同时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到负责人进行解决,进而有效提高城镇基础建设的工作效率。

(2)建立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档案。档案资料是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完善档案资料,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相关资源的共享,同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城镇化管理由最初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然而,就目前城镇建设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的情况看,大部分的档案资料管理依然较为分散,如停车场、道路、游园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档案资料都是由不同的单位进行管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档案资料的统一管理,同时也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档案管理的效率。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将档案资料的管理责任集中在一个单位上,并通过信息化方式对档案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如将档案资料的相关信息编制成电子图表、三维效果等形式,提高档案资料管理的直观性,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3)利用经济杠杆,变行政管理为社会管理。行政管理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基础设施管理中最常见的管理方法,该种管理方法管理效率低、管理效果不佳,因此应在城镇基础设施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让政府花钱找人来进行管理,这样一方面能够确保管理效果,同时提高管理人员对城镇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管理效率。比如说政府可以将市容保洁、园林养护等工作公开向社会招标,由私人单位承包这些管理工作,政府负责监督,共同维护城镇基础设施的良好使用。

4城镇经营

所谓的城镇经营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城镇的规划、建设方式进一步发展城镇本地的二、三产业,在为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城镇经济的良好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1)树立创新思想,改变城镇管理只投入不产出的现状。政府在进行城镇经营管理时,可以与经营性企业相互合作,由经营性企业出资购买政府建设的基础设施的使用年限,或者是邀请经营性企业出资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而帮助政府完成城镇的良好建设,减少其财政负担。

(2)改变城镇经营理念。政府在进行城镇管理过程中,应当将市场经济意识以及经营城镇理念相互融合应用于实际管理中,并以此作为建立完善的公关服务市场体系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城镇管理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所谓的城镇经营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筹集资金进行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通过选择适合城镇发展的第二产业,做好第三产业的规划等来提高城镇中土地的价值,进而有效达到税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对产权关系加以明确,进而实现政府经营。对于政府出资建设的基础设施,产权属于城镇管理部门,而企业想要使用基础设施,则要出资购买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当然政府也可以选择与企业合资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产权依然属于城镇管理部门,但是企业能够在一定的年限中使用该基础建设,进而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如城镇供水、燃气、有线电视、通讯等。5结束语总而言之,对城镇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促进城镇建设进度、发展城镇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城镇经营模式创新工作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缺少相关的经营。因此要求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在实践中积极改善和创新管理方式,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

作者:罗生 单位:中山市国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城镇经济与管理例5

1.对城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指导乏力

相当长的时期内,一些地方的党委和政府对加快城镇化步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的关系研究不多,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市化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就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而没有看到城镇化是城市化的构成部分,对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而导致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指导乏力。

2.规划滞后,建设管理经验不足

在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多,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城镇管理力度不够,大部分城镇缺少现代文明气息,甚至存在“脏、乱、差”现象。

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城镇的形成发展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发展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深刻影响着自然环境。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是由于城镇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所消耗自然资源以及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而引起的。因此,城镇化的物质消费需求使得整个国家的资源环境基础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4.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目前,大部分村镇财力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部分村镇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紧张,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二、加快我市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更新观念,培育城市思维和理念

没有新思想、新观念,城市建设就不会有大发展、大进步,就会困难重重,处处受阻。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树立城市思维和理念,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在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时,要坚决克服追求部门利益扩张的冲动与短视,把支持城镇化发展与服务经济建设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

2.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规划是城镇化的指导蓝图,规划决定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抓好城镇区域规划,要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处理好与周边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突出各自的特色。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尽可能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集镇的风貌定位,根据文化含量,保持与历史一脉相承的地方文化,确立城镇的建设风格。

3.整合生产要素,做大做强城镇支撑产业

城镇化外在表现是人口聚集,实质上是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推进城镇化要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推进城市化,必须以产业为依托,立足当地资源、区位、交通、人文、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选准、培育主导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形成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一、二、三产业相融。既要以城镇化强力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又要以特色产业支撑和促进城镇化建设,坚决防止城镇“空心化”。

4.多元融资,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城镇经济与管理例6

[摘 要] 推进兵团城镇化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近几年兵团第一师全方位、有重点地开展团场城镇建设工作,城镇和农牧团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文章概括了第一师阿拉尔市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完善城镇管理体制;推进主导和优势产业,促进产城融合;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创新城镇投融资机制等。

关键词 ] 城镇化;管理体制;产城融合;第一师阿拉尔市

[作者简介]赵苹苹(1978-),女,甘肃岷县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201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逻辑。第一师阿拉尔市(以下简称师市)城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地形成与新常态相适应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推进兵团城镇化有利于增强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凝聚力,是新时期更好履行维稳戍边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城镇化使职工走出传统的连队生活方式,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现代生活。推进城镇化可以更好地为维稳戍边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更好实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目标。师市结合城镇化发展的实际,大力实施城镇崛起战略,以保障房建设为抓手,加快团场小城镇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推动了师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师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第一师的创业史,不仅是一部经济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师市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史。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第一、二、三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特别是2004年1月19日阿拉尔挂牌建市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2013年师市实现生产总值200.17亿元,增长23%。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了军垦新城阿拉尔市建设的步伐。目前已逐渐形成以阿位尔市为中心、14个重点城镇为依托,师市合一、两地办公具有第一师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阿拉市行政区划面积5265.8平方公里,市辖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和10个团场、塔水处、水工处、塔里木大学、新农开发、塔河种业、托喀依乡,以及国家、自治区、兵团、第一师驻市法人单位120余家。总人口17.6万人,有维吾尔、回、蒙古、土家等22个少数民族,以汉族为主,总面积占第一师总面积的68%,人口占全师总人口的60.5%。周边与阿克苏市和阿瓦提、沙雅、新和三县相邻,境内的省道S207线与314国道和南疆铁路相连,已建成阿—塔公路、阿—图公路、阿—和公路、阿—沙公路、玉—阿公路5条进出口大通道,南疆公路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形成。城镇的供水、排水、集中供热、市政道路、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为城镇经济发展和进一步集聚人口奠定了基础。

2013年阿拉尔市实现生产总值155亿元,增长23%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 2013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5亿元,新注册的企业达700多家,超出建市10年的总和,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2亿元,增长41%,实现利润总额4.15亿元,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实现财政收入6.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32万元,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2.18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规划建成一园七区,2014年入驻企业1221家,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必要条件,为阿拉尔市城市化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政职能和政权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功能不断向辖区延伸。

二、师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管理体制不健全

1. “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师市合一”是兵团城市的基本管理体制,即第一师机关党委、纪委及其工作机构和行政工作机构,与在自治区直辖县级市阿拉尔市的党委、纪委及其工作机构和政府工作机构,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这一管理体制既是由兵团体制决定的,也节省了管理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使设市的师取得完备的政权职能,促进师的经济发展。2013年1月23日,第一师阿拉尔市金银川镇获批,市域面积由3927.1平方公里增加到5265.8平方公里,但师市只有80%的面积实现了师域、市域和管域的统一,这就导致市辖区域拥有政府权力,而非市辖区的师辖区域的党政军企合一体制中的“政府”的功能缺位,经济主体发展动力不足,“师市合一”的特殊体制优势难以发挥。

2. 非建制镇功能缺失。第一师14个团场城镇中,除金银川镇拥有“县级管理权限”外,其余的团场小镇均属非建制镇,不享受国家赋予城镇的各种行政权限,城镇社会管理主体和公共服务主体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管理缺乏应有的公共财政资金支持,团场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严重影响团场城镇化进程。

3. 建制镇金银川镇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机制等方面尚未步入正轨,财政、税收、工商、质检等政府职能尚不到位。

(二)城市经营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师市领导干部多从事农业,对如何管理城市、经营城市知之甚少,缺乏思路,手段单一,城镇机构设置依然采用团场模式,仍然沿袭发展农业、管理团场的思路、办法来建设和管理城市,导致城镇发展理念陈旧、手段不新,无法适应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三)缺乏发展动力支撑,城镇产业不足

城镇的发展必须有产业的支撑和依托,产业的等级和序列越高,发展越有后劲,产业结构的变动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到2013年,师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51.7∶29∶19.3,第二、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低,未达到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对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团场城镇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经济,第二产业主要是从事农产品初加工的小企业,平均每个团场5-9 家,每个企业10-60 人左右不等,企业规模较小、科技含量较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与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跨行业流动的需要和城镇化持续提高所需要的产业支撑要求不相适应,无法为团场城镇第三产业提供发展平台,城镇的凝聚力和扩张力较低。

(四)城镇建设资金匮乏

与第八师石河子市相比,阿拉尔市挂牌较晚,且其前身是非建制镇,城镇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滞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目前,由于市财政收入少,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导致城市建设投资严重不足。而且,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形式单一,几乎没有采用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新的融资形式。大多数项目建成后的管理、维护等也未纳入市场化运作。团场城镇则由于非建制的原因,不享受国家赋予城镇的各种行政权限,各部门收取的税费直接上缴,没有返还用于城镇建设,团场城镇建设资金主要靠国家投资和团场利润积累,在团场城镇支柱产业未形成、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不发达的情况下,城镇建设难以可持续发展。

(五)团场小城镇规模偏小,集聚功能不强

一般而言,小城镇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团场小城镇无论人口规模还是建成区规模都偏小。理论上小城镇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镇区2万-3万人以上,才能有效发挥聚集效应 [1 ]。阿拉尔市市区人口5.85万人,所属13个团场(处、乡)小城镇中,城镇人口数量在5000人以下的有3个,高于1万人的仅有4个,最高城镇人口规模2.19万人。阿拉尔市辖区的人口大多分散在周边团场,市区人口密度38人/平方公里,人口稀疏。同时,标准镇镇区面积应在5平方公里以上,而团场小城镇只有其一半左右。团场小城镇规模偏小严重制约了人口和产业的聚集,致使团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效应极其有限。城镇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下,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这对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引入、产品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了限制,影响小城镇整体功能的提高,制约了小城镇的建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六)社区管理和服务有待加强和创新

随着人口的快速集聚,一些大的社区比如阿拉尔市新苑小区人口达到6000 人以上,一般社区在3000人以上,小的也有1500人以上,以前按单位进行人口管理的办法已不适应新形式的需要,社区管理机构、设施及服务内容、方式方法都亟待加强和创新。

三、加快推进师市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城镇管理体制

1. 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适应发展新要求,丰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内涵,创新管理模式。“师市合一”模式下应强化城市权力功能,防止“以企代政”而导致城市功能弱化的现象。

2. 切实解决团场非建制镇的问题,在当前中央大力支持兵团城镇化发展的环境下,要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实现师域与市域的完全重合;并在团场实行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彻底解决团场非建制镇的问题,落实团场(镇)财政税收职能,增强团场城镇化发展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3. 理顺与自治区对口部门及所属地州的关系,减少利益摩擦,尽快实现金银川镇所有行政权的交接,加强与阿克苏市、阿瓦提县和柯坪县衔接工作,落实好金银川镇工商、税务、城镇执法等行政职能,形成健全完善、与所属城市无缝对接的职能设置,以保证团场城镇管理体制的顺利转轨。

(二)强化理念,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

1. 引入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镇作为有形或无形的资产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资源向资本转化。对有益的准公共产品(如城市公交、供气、供水等),以政府投资为导向,积极引进各类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进行项目投资,并按市场经济规则进行市场化运作、融资、投资管理,依法获取经济利益。有选择地出让部分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占用谁出钱”的原则,通过对现有城市资产的经营权和城市政府的特许权,如城市出租车经营权、路桥冠名权、户外广告权等进行招标、拍卖,使城市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防止将城镇化建设简单理解为多盖几间房、多修几条路,而要以城市为平台,以产业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经营水平。

2.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城市经营水平。规范政府对城市建设的投融资管理职能,使政府将更多注重对城市的建设规划和对城市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经营企业向管理经营城市转变,由管理城市向服务城市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发展中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3. 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将依法管理和市场化管理相结合,规范城镇管理程序,促进城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逐步实现由管理团部、连队向管理城镇社区和连队相结合转变,由管理单位和职工向管理社会、居民和管理单位、职工相结合转变。

4. 四是推行城镇政务公开,通过人大、政协提案制度,扩大公众的参与意识,增强民众对城镇决策的影响力,推进重大事项民众表决制,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享”的发展目标。

(三)创新城镇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1. 以新疆座谈会为契机,向国家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城镇发展、建设与后续维护。

2. 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选出好的项目向银行推荐,以弥补城镇建设中的资金短缺。

3. 将城镇闲置资产通过引入市场机制进行资本化运作,将城镇某些基础设施的经营权、冠名权、使用权等有偿转让或拍卖,从而盘活存量资产,为城镇建设筹措资金。

4. 集中使用浙江台州市对口援阿资金和项目,用于团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心连队居住区建设。

5. 利用好阿拉尔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做大做实融资平台,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市场化,尝试采用项目融资。

(四)推进主导和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1.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选准选好城市主导产业,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以阿拉尔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为平台,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

2. 要积极发展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保险、通信、休闲娱乐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提高服务规模和水平。在团场小城镇发展中,产业发展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职工创业园区投资办厂,使其成为团场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柱。

3. 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将其作为重点领域,以促进城镇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发展,促使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4. 加大阿拉尔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优化产业园区布局,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生活向城镇集中、产业园区与城镇互动”原则,依托城镇科学布局。各团场新建的职工创业园应与所依托的城镇实行一体化建设,实现服务设施共享。

(五)引导人口向城镇聚集,扩大城镇规模

1. 降低在第一师城镇落户的难度。凡是有落户意愿的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阿拉尔市城镇常住户籍。

2.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促使团场农业一线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转移到小城镇的农业职工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业职工的后顾之忧。

4. 以建设职工创业园为契机,不断向劳动者提供不同层次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持续性地提高技能与工作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城镇体系功能

1. 合理确定城镇的必备功能和规模,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供水、排水、供暖、供气、交通、能源、信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2. 加快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优化配置现公共服务资源,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享受现代城市生活。

3.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团场城镇功能体系。根据14个团场的地理区域分布,统筹规划团场城镇和中心连队居住区,抓住浙江台州对口援建契机,以团场场部为依托,突显自身产业、区位等优势,加大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建设,提高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的承载能力,使城镇成为职工群众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和维稳戍边的坚强堡垒和旅游的目的地。

4. 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社区是构建和谐城镇的基本细胞,要着力健全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加强社区服务的设施设备,改善社区服务条件,结合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益智益身的社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认同感。通过完善城镇体系功能,最终推进阿拉尔市和团场小城镇发展一体化、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和社会管理一体化。

城镇经济与管理例7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是新一届省委、省政府针对实际,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而提出的两大战略。在今年月日召开的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同志深刻地指出“我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是造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慢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已经成为我省加快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的一大焦点。……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慢’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最重要的载体和支撑。”年,我州的城镇化率为27.1%,低于全省2.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5百分点;今年我州城镇化率约为29%,低于全省2个百分点左右。经济社会发展缓慢,造成了城镇化严重滞后,反之,城镇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从长远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意义,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把推进城镇化作为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抓手,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

(一)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增强经济实力、发展民主政治、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文明程度。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才能不断增强城镇功能,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实现经济总量迅速扩张;才能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破解二元结构矛盾,使人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教育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才能集约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从我州的情况来看,我州城镇化率仍很滞后,城镇化发展不平衡,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根本途径。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加快我州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全面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结构的合理布局,增强经济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州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期,面临着诸多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中央和省相继对加快城镇化进程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为我州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着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我州城镇化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我州城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城镇化水平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年,全国、全省和我州城乡收入比为3.2:1、4.4:1和4.5:1,到年,分别为3.3:1、4.3:1和5.1:1,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我州属喀斯特岩溶地区,不少农村群众还居住在深山区和石山区,地处边远,居住分散,难以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利于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有利于更多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更多的农民转移为城镇居民,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利于促进现代文明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文明水平。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

从我州的情况来看,尽管这几年城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因素,加上经济社会发展较慢,基础薄弱,城镇化存在和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城镇规模水平很低,城镇体系不完善。在全州1.68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仅有县级市1座,县城7个,建制镇65个,城市和建制镇仅占乡镇总数的0.77%和58%,城镇密度仅为每万平方公里0.46个。中心城市规模小,对州域的服务和辐射带动作用能力有限。二是城镇的产业带动和综合承载能力十分有限。我州城镇经济总量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长期欠帐,难以承担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三是城镇规划严重滞后和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小城镇规划覆盖率为68%,低于全省水平2个百分点,城市控制性详规覆盖率不到50%。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简单粗放,方法落后,脏、乱、差,两违清理整治任务艰巨,农村村庄整治任务更艰巨。

我州城镇化发展与全国、全省、包括周边地区相比都存在相当差距,其主要的问题就是城镇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严重不足。州委、州政府初步考虑,“十二五”时期,要坚持阶段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确保全州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力争达到2个百分点。到2015年,全州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18万人以上、力争达到12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7%、力争达到40%;到2020年,全州城镇人口达到16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初步实现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互相适应。围绕上述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具有特色城镇体系建设。一是突出中心,加快市城市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市作为全州政治、经济、社会、商贸物流中心区位优势和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按100万人口中心城市和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休闲旅游中心进行规划建设市。二是强化支撑,形成兴兴安贞城市经济圈,加快推进兴仁、安龙、贞丰“撤县建市”步伐,推动顶效开发区融入城市建设圈并作为全州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三是统筹兼顾,推动晴普、册望两个片区组团发展,进一步做大四个县城建设,力争县城规模扩大至5万人以上。四是多点突破,积极促进中心乡镇和特色小城镇加快发展,以马岭、威舍、万屯、龙广、德卧、者相、大厂、鲁布格、巧马等交通条件好、产业聚集力强的中心镇为重点,建成一批四级明星城镇,以乌沙、屯脚、雨樟、巴铃、楼下、巴结等小城镇为重点,发展一批五级重点小城镇。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发展“边缘区域”的各类小城镇。以城镇带、城镇群建设为突破点,逐步推进向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方向迈进,着力沿汕昆、晴兴、惠兴、望安等的城镇带,推进顶效、马岭、郑屯、万屯、和德卧、龙广、新桥城镇群加快发展。

(二)抓好城乡规划全覆盖。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各级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城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政府的第一责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州城乡规划工作的目标是:年底以前,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全覆盖,年底以前完成乡规划全覆盖,用一到两年时间实现全州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全覆盖,重大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全覆盖,近期规划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各项专业规划全覆盖,村镇建设规划全覆盖,将城乡规划调控和管治范围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拓展到整个城乡空间。基本建立从区域到城市、从农村到小城镇、从总体规划到专项规划的层次分明、相互衔接、完善配套的城乡规划体系,切实解决当前城市规划落后于城市发展、乡村规划落后于乡村建设、城乡统筹规划落后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近期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加强城乡规划工作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抓紧完成、等重点城市的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特别是随着外部交通、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等形势的新变化,要着眼于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进一步优化调整城镇体系规划,对县市域各类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等作出整体安排和综合协调,充分研究县(市)域经济发展战略、城镇发展定位、城镇等级规模、发展空间布局,引导人口、产业向各级城镇集聚,合理布局区域性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公共设施,推进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强对区域空间开发利用的管制和协调,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二是积极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全面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率,旧城改造地区、城乡结合部、历史街区、近期建设地区、储备土地等要优先覆盖。各县市要认真执行《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州府发〔〕13号),在城乡建设用地的土地供应上,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规划和建设部门出具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用地性质等关键技术指标管制的,不得上报审批供地。三是加快推进村级规划成果的利用。我州村级规划工作,经过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规划编制单位20多个月的艰苦努力,已于年12月基本完成了1068个村、51个社区的规划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我州新农村建设绘就了蓝图。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村级规划在农村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真按照规划实施农村各项建设。要大力推动规划的实施,强力推进农村各项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规划指导建设的原则,农村所有建设都必须以规划为指导,按规划来办。要切实做到用地必有规划、建设必有规划,充分发挥村级规划对农村资源配置、产业培育、区域发展、生态建设、村庄建设等的引导、调控作用。

(三)抓好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产业发展和聚集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农民进城,不是城镇规模的盲目扩大,更不是简单的县变市、乡变镇。城镇化是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是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生活模式的变化,所以城镇发展必然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城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紧密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城镇的功能和性质,确立城镇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加快产业发展和布局调整,努力实现以城促市、以业兴城的良性互动。二、三产业是城镇经济的主体,也是推动城镇构建框架、扩张规模和完善功能的经济基础。因此,一是充分发挥我州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工业区域布局,抓好园区建设,抓好项目推进,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继续发展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特产品加工、制药等优势支柱产业,着力发展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要求的附加值高、就业容量大的新型工业,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城镇就业、聚集城镇人口。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把我州建设成为西江上游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深加工开发基地。支持优势骨干企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探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要着力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旅游、金融、教育、科技、信息、房地产等为重点的现代新型服务业,充分发挥商贸、流通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使第三产业尽快成为扩大就业容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持久的后续力量。

(四)抓好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城镇化进程,政府引导是前提、是基础,市场推动是根本。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走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城镇化发展路子,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来建设城镇、经营城镇。目前制约我州城镇加速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城镇建设仍以政府投入为主,没有发挥好经营城镇的资金引导作用,使基本属于吃饭财政的各级政府负担沉重。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不断加快我州的城镇化进程。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把城镇的各种要素作为一种资源和商品,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引增量,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入体制,逐步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筹集手段市场化、资金来源多样化。各县市政府要将财力主要投向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引导性资金上,以缓减财政压力;要依法调控土地市场,经营好城镇建设用地,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要按照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制约城市化发展的体制问题,加快推进撤县建市工作,有序推进撤乡建镇、县城所在地镇改街道和村改社区工作,打破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消除造成城乡分割的种种体制障碍、政策障碍,推进制度创新。要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推动城镇建设,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城建资金筹措机制,采取灵活手段,创造优良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城市用气等公用设施建设。要把房地产开发作为带动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继续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以房地产开发促进城镇建设。

(五)抓好城镇科学管理。城镇管理与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两翼。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如果一个城市规划、建设都不错,但管理水平不高,交通混乱,治安不好,到处脏乱差,这个城市就没有吸引力。因此,推进城镇化,既要重建设,更要重管理。高效、协调、有序的城市管理,既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目前,我们的城市管理还有很多漏洞,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要积极吸收其它优秀城市管理的先进方法来管理我们的城市,使城市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使要素流动更顺畅,人民生活更方便。要增强服务功能,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从根本上克服城镇化发展中“重建轻管”的问题,坚持把城镇管理放在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要适应新形势,强化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的意识,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建立一整套系统、规范而又便于操作的城镇管理制度,促进城镇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城镇管理要从基础抓起,从突出的问题抓起,从群众关心的问题抓起。要抓难点,继续做好城乡规划范围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州政府已成立了州“两违”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州政府办公室设立成立了全州两违清理整治办公室,负责督促和指导“两违”清理工作,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项工作,要继续强化责任,形成依法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做到态度坚决,力度加大,措施加强,推进“两违”清理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要加强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彻底改变城镇交通、环境、安全等方面脏乱差的现象;要抓基层,加强以社区、居民区为基础的城镇管理,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抓关键,加强对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和社会公德教育,规范城镇居民的行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州、县要及时成立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城镇化工作的有关政策,督促检查政策落实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协调解决城镇化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定期不定期听取关于城镇化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各乡(镇、街道)也要尽快成立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好相关工作人员,切实抓好城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保障力度,定任务、定进度、定措施、定责任,扎实推进城镇化工作,做到一年一个新变化、三年上个新台阶、五年实现大发展。

城镇经济与管理例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均提高了重视度,但在真正的落实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使得在城镇建设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1.1城镇建设的投资机制不合理

在我国,对于城镇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属于普遍性存在的问题之一,一些城镇本来就属于部级的贫困城镇,因此城镇全年的财政收入普遍较低,从而也使得对于城镇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少。或者,一些城镇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建设,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建设资金的筹措方面便显得有些不合理,主要的筹资方法为借资、集资、以地生财等。随着我国逐渐推行人性化管理,这些筹资方法会给相关企业或是百姓带来一定程度的不满。因此,在城镇建设中因为投资机制的不太合理,不仅不能够顺利的进行城镇建设,也因此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1.2城镇建设的管理环节薄弱

虽然,我国对于城镇建设十分的重视,且近些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城镇建设过程中,因为管理环节的薄弱,使得建设工作存在一些的弊端。因此,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管理环节的薄弱主要体现在监督力度不强、规划指导不合理等方面。在城镇建设中,一些城镇的监督部门没有能按照相关制度严格地进行执法,且未能按照城镇建设的规划进行执行,从而在建设过程中,常会出现违反规划或擅自更改建设方案的现象。另外,一些城镇对于建设方案规划不太合理,比如规划没有特点,不能更好凸显地方特色。因此,使得农村所生产的种植物不能够更好地进行销售,从而也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或者对于城镇建设的规划比较混乱,由于城镇规划的混乱,则会显得城镇建设的布局杂乱无章,各种建筑也没有结合城镇本身的风格与实际。且因为规划的混乱,一些基础的设施设备未列入到建设当中,从而使城镇整体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因为城镇建设的管理环节薄弱,从而使得其建设不合理,也间接地影响到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2.针对城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2.1健全城镇投融资体制

针对一些城镇在建设中没有较多的投入资金,应该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多元化的筹资,从而保证城镇建设的资金能够到位。如完善城镇财政的管理体制,并把财政增长的活力留给基层,使基层人员能够发挥更多的能动性与积极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聚资,从而为城镇的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另外,也可适当的提高商业用地开发的效益,政府部门可通过大力的宣传等方式,提高城镇的知名度,从而引来更来的投资商亲睐。通过多种合理的渠道广聚城镇建设所需资金,为共同建设美好的城镇打下基础。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使城镇建设的步伐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从而也会快速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2.2加强城镇建设的管理工作

城镇经济与管理例9

1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依赖性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小城镇发展潜力和持续发展前景的重要支撑,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小城镇建设也出现较大差异。“强者愈强”的现象使得一些小城镇迅速崛起,如江苏昆山、太仓等县城。同时西部地区小城镇则“空心化”十分严重,资源匮乏、人口短缺成为常态。可以明确的是,小城镇建设明显地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小城镇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依赖性。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的转移和集聚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由于农业经济是农村地区主要的经济形式,因而小城镇建设的顺利程度也与农业人口是否能脱离农业生产并转移到小城镇有关,这不仅需要小城镇需要有相应的产业吸引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能力和经济吸纳能力。农民进城之后失去了以往的经济来源,而同时由于农村人口的流入,城镇中对粮食及蔬菜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这就要求城镇具有相应的食品加工业和流通产业作为支撑,否则农村城镇化将失去依托。小城镇建设对工业发展的依赖性。从世界各国的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工业化助推的城镇化发展大都较为迅速,城镇化发展略弱于工业化水平。根据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的数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中后期的城镇化水平达到0.667,且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产业的集聚导致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富集,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入。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速度,导致城市化超过工业化,产生过度城镇化和虚假城镇化的情况。

2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对工业依赖主要表现在工业发展

为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就是不断产业升级的过程,随着第一产业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影响性的下降,工业产业成为连通农业及服务业的桥梁,农民进入城镇后有事可做才有可能在城镇中定居,否则便会出现农村劳动力的回流现象。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小城镇建设水平y大致与乡镇企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比重x(一般用来指代小城镇工业化整体水平)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小城镇建设水平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拟合效果较为一般,回归效果不显著,说明小城镇建设水平虽然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而普遍未能更好促进城镇化,从曲线的波动变化趋势也可发现,在过去的18年间,样本小城镇的整体建设水平呈现波动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小城镇建设对服务业发展的依赖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与整体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就其行业特点而言,商贸流通业比制造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相比较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小城镇依托周围农村,将农民受众的农产品通过流通渠道转移到城镇中参与更高级别的商贸过程,能够稳定地为农村居民带来收入,因而其促进小城镇产业和资源集聚的效应也将愈发明显。在本研究选择的50个典型小城镇中已经大部分发展起了现代服务业,部分小城镇依托核心城市产业集聚的辐射,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服务贸易基地,并具有成熟和稳定的服务业发展经验。小城镇建设与区域服务业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小城镇建设水平(y)与区域服务业经济发展(X1)具有对数函数关系。在样本数据中,服务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水平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拟合度达到96.1%,说明该函数较好地表现了小城镇建设与服务业发展的关联,小城镇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性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小城镇的建设符合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分析,是区域经济水平发展、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文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外在体现。同时,小城镇建设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提升作用,表现为能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金融发展。众所周知,区域金融发展是关乎地区综合发展和经济金融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区域金融格局具有很强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对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对金融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等。同时,区域金融发展也与诸多相关要素有关联,比如企业的创新程度、金融的政策支持程度、劳动力良性发展程度等。而小城镇的建设在规模上虽然无法同大城市的城市化建设媲美,但是在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层面却俨然是核心城市城市化过程的缩影。城镇建设依赖于各种资源的聚集,而以资本为核心的金融资源首当其冲。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推进,不同的金融机构在区域内聚集,使得小城镇呈现出金融发展速率较快、质量较高的现实特性。小城镇建设提高了区域内金融结构的合理性。金融结构是金融组织、工具、金融商品价格和金融业务等的组合,不同形态的金融结构体现着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反映了金融部门对地区经济构成的影响,一般而言,金融结构越复杂,即金融工具与金融服务的配合和组织越多样化就会使得区域金融市场的功能和格局更加高级,金融功能越强,同时金融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就越高。通过对样本城镇的分析,目前以农商银行、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已经在小城镇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小城镇经济的活力。小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及品牌集聚。区域品牌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它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是区域内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消费者能通过该区域的名称联想到这类产品(李世杰等,2009)。而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产业在空间的集聚而形成的。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为品牌的市场扩容提供空间,波特认为“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显著特征,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品牌的建设具有外溢效应,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一定的关联,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建设水平。小城镇建设带来创新人才。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推进以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企业的创新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创新的要素及其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却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创新仍然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性驱动因素,而深化创新的基础便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一直以来,人才随着产业向经济发达区域流动的趋势都十分明显。通过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小城镇容纳了更多产业,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由于小城镇在区位和资源富集程度方面还不如核心城市,因而优秀人才在享有便利的产业资源的同时也不必为高房价压力和环境因素烦忧,因此近年来不断有人才向中小城市及城镇回流的情况。人才的集聚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促进性因素。

3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小城镇人口管理体系建设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建设的经验中不难看出,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是关键的资源,但其同时也具有流动性和较大的管理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在明确小城镇建设关键层面的基础上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应该明确的是,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和机构建设需要正确的建设理念和相关工作人员正确的工作态度作为基本指引。需要相关机构落实完善基础政务服务模式,增加针对流动人口管理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内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将居住证办理、数据分析、服务咨询、教育培训、政务宣传等不同部门整合到一起,提高管理制度运行效率。同时要加强对人口管理制度运行情况的监督检察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具有相当的综合能力和业务能力,具备娴熟的政务管理能力与为流动人口服务的技能,拥有较为丰富的实际经验。还应熟悉掌握现代劳动力市场理论和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良好的个人信誉,以便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提供综合服务。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集约化发展

在优化小城镇的区域优势、深化经济发展之时,要明确其发展的劣势所在,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与第三产业密切配合,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深化与金融业的相互交流,促进地区资源优势的合理分配与流转,实现地区资源优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推进。同时,小城镇也要改变以往产业发展相对闭塞的状态,积极引导地区优势产业向外发展,如深入学习区域核心城市依据地区区位优势与外部城市或经济体进行合作,将产业集聚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对弱势产业进行相应的经济扶持与金融支持,形成地区产业结构的集约化,进而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带动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为小城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建立做出积极贡献。

城镇经济与管理例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治理。那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农村发展更加美好,这给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当今中国正面临快速的城镇化和社会转型,短短几十年内完成了西方近百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有关城镇化问题与城镇化过程的社会发展问题集中凸显,由此,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问题显然具有重大意义。

一、文献回顾

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问题,学界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合理性的建议。郁建兴、冯涛(2011)从城镇化过程中社会管理、地方政府治理转型角度来论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治理转型。程莉(2014)从城镇化过程中经济结构协调发展角度认为“要引导投资方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增加就业岗位”。陆益龙(2013)从城镇化与农村社区建设来分析,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重新构建乡村社会认同体系的重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针对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社会治理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就研究对象而言更倾向于将研究问题细化,只选取乡村社会治理中的某个问题进行探究,譬如,侧重于行政体制管理、经济发展管理、社会群体管理等方面,并没有考虑到社会成员的自主性教育、基层乡村的自治方式改革等内容。城镇化转型期引起的乡村社会治理是一个整体性的综合问题,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相互协调,相互关联,过分的细化研究容易导致思路变窄,最终导致整个研究体系的缺失。由此,从宏观面上对城镇化过程中的乡村社会治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基于“五位一体”总体思想的乡村社会治理问题,则显得较为全面。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

学界普遍将城镇化概括为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和经济产业结构的协调转化发展的历史前进过程。从城镇化的概念表象来看,仅包含人口、空间、经济结构三要素,但其背后隐藏着社会治理、文化教育、农业、行政、公共服务等多种要素的转化要求。冯长春[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要从四个方面去理解并付诸实施,一是人口城镇化,即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二是经济城镇化,指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活动转移并在城镇中集聚的过程,强调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过程和机制;三是社会城镇化,即伴随着经济、人口、土地的城镇化过程,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都会发生转变,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四是资源城镇化,包括土地、水资源和能源,这些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高效、集约利用。”

结合城镇化的普遍界定与新型城镇化的理解。从人的内在和物的外在,即从思维与存在阐释,亦结合农民――作为城镇化的主体,携带其周边的物质文化环境从农村走向城镇,思维无法一时适应城镇环境的转变,存在在转变中所需要管理与整治,需要第三方的管理与维护――即治理城镇化。城镇化的过程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与实施:治理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与资源城镇化,相对应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指导,形成治理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与资源城镇化五个方面,并进行展开与实施。

三、对比分析下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的特征

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历程完成了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变,所谓新型城镇化的“新”的内涵在于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等硬件设施建设,转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完善公共服务、提高人文素养等内涵性的软实力建设,最终要达到的是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位、高质量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通过城镇化过程中的剩余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教育培训,实现农民在城镇中的生存。

通过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对比分析与经验总结,从新型城镇化治理微观角度来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1)由“以管理为先”的强制行政管理向“以服务为先”的协商的人文管理转变,由注重基础建设向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与保障的建设方向转变;2)由“土地经济”独大向经济结构统筹协调发展转变等;3)由忽视文化建设向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转变;4)由单纯的人口转移向农民市民化的人口城镇化转变;5)由过渡开放开采向区域合理规划转变。

从新型城镇化的整体宏观建设来看:1)实现有重视基础设施等“骨骼”搭建向充实文化精神建设等“血肉”转变;2)由“碎片化”的自然村治理向整体城镇“聚集点”治理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E].2014年01月20日.中国新闻网.http:///gn/2014/01-20/5755331.shtml

[2]国土资源部: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R].2013年12月30日

城镇经济与管理例11

我国的西部地广人稀,城市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尤为滞后,由于小城镇建设缓慢,导致城市化率低下,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民收入增加,影响消费扩张,影响社会经济增长,最终影响西部开发的综合效益。因此,要卓有成效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在加速西部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将“小城镇,大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西部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通过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促使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较快地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憘

我国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地区社会经济崐的发展,离不开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减轻大中城市流动人口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而且更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现化化进程中的结构变迁与制度变迁。可以说,加快西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西部小城镇快速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就是西部大开发与大发展的过程,正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大战略”不仅要在东部地区得到有效的实施,而且要在中西部地区得到积极的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小城镇是一个区域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的特征决崐定了它是城乡经济的纽带和桥梁。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吸纳、服务功能,它能成为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在西部进行大型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服务的生活所在地。因此,西部大开发能极大地促进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相辅相承,加快西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又可以给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目标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目前,随着西部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部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

综上所述,无论从战略目标及其还是从现实意义,严守是从改革实践的角度分析,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都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

1.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加速西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小城镇经济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结合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小城镇市场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市场。没有介于农村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小城镇存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就不可能畅通。据有关资料推算,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2.5万元的投资,每增加1平方公里的市镇建设,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所以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不仅是城乡联系,以城带乡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加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

2.加快小城镇建设能最大限度地推进西部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目前,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回落的主要崐原因是农产品价格走低。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价格将全面与国际市场结轨,通过农产品价格反弹来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已不大。必须通过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业附加值的途径来增加农业收入,这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有发展农产品储存、深加工、流通的商贸行业,而这些商贸行业的发展需要载体。显然,小城镇作为其发展载体是最为理想的。因为,小城镇地处城乡交汇点,上接城市,下联农村,是城乡结合的桥梁,是联系农民与市场的纽带。而且小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便宜,能够为农产品储存、深加工和流通等商贸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增加农民收入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而推进农业产业化则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

3.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发展西部乡镇企业的要求。西部城镇密度低,大部分乡镇企业在乡村。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存在着供电、供水、交通、通讯及污染处理等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着就医、生活起居、子女入托、就学不便等崐问题,给企业吸引人才和劳动力带来障碍。这些外部环境的不经济性以及地处乡村的乡镇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缺乏竞争力等突出问题。都必然要求乡镇企业必须向条件较好的城市集中。小城镇土地价格便宜,劳动力价格低廉,且接近农产品原料生产地,可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小城镇既具有城市的一般功能,又避免了城市土地及崐劳动力资源价格昂贵、产品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可以为乡镇崐企业进一步发展克服外部不经济性。此外,还有利于一些城市工业,从适合在农村发展的传统工业领域退出来,让位给崐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经济增长提供生存空间。因此,乡镇企业要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就必须依托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4.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转移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目的之一就是要“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崐发的第一步,就是把小城镇建设起来,吸引富裕农民到小城镇办企业,务工经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必然带动储存、运输、农技服务,食品加工、商贸流通及娱乐行业等二、三崐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将创造出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同时,剩余劳动力的转崐移,也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是上下一致的共识。

5.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地区加大人才资源引入战略的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近快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重要的是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更好的实施西部人才资源引入战略。纵观人口流动的趋势和规律,可以看出,素质高的人口都愿意向生活质量高的地区流动,结果又促进这些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人口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研究西部大开发人才战略,不能忽崐视人居环境建设战略。根据西部的特点,人居环境建设不可崐以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大中城市,引入的人才也不可以都集中到大中城市,因此,要重视建设一大批等同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通过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人才,使人才能够引的来、留的住、用的着,这是树立“以人为本,开发西部”指导思想的战略选择,是西部地区加大人才资源投入战略的要求。

三、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布局与模式

从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看,城市化建设必须强调大中小城市的比例适当与布局合理,这也是国外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我国的西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口资源条件的限制,单纯新建大中城市有一定的条件局限,原有大中城市和人口也不可能有突破性的发展,但我们可以借鉴东部地区(如苏南)小城镇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走“中心城市——小城镇崐——乡村”网络化这一模式。通过旧城改造,扩大原有中心城市,重点突出建设一批小城镇,通过增加中心城市的辐射点,沟通乡村与城市的桥梁,因为小城镇建设投资费用低,劳动力价格便宜,能有效纳剩余劳动力,缓解大城市就业压力,更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发展小城镇,构成“中心城市——小城镇——乡村”网络,应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最佳选择,西部城镇化必须走这一条路。

四、西部小城镇建设要处理的几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