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09 23:24:10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例1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169-04

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而不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又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需求,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动。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

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而生产总值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产业结构是指产业间的关系结构,或者说是指各类资源(生产资料、人力、技术等)在社会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产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不同的产业结构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可以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而不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经济结构随着经济增长和发展而变动,并且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在非均衡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产业结构变化的速度太慢,结构不合理,那么,它会阻碍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如果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升级,有效地改善了资源的配置,就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在社会投入资源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的产业结构将会导致极不相同的整体经济增长效果。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在各部门、各产业间并不相同,技术发展较快的部门,其单位资源产出率高,反之则低。当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时,如果社会能够充分满足产出效益高的部门对资源的需求,并将产出效益低的部门中滞留的过剩资源转移出去,则会使经济较快增长。

本文根据1978―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考察新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用的差异,并提出适宜新疆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为新疆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经济均衡发展,促进新疆经济快速增长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积极的意义。

一、数据说明

本文中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疆的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的样本期间是从1978―2008年。分析的各项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及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餐饮业(数据来源于2009年版的《新疆统计年鉴》)。

二、新疆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变迁。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及其工业内部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动(如下页表1所示):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1.新疆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根据“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资料,1978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9.07亿元,而2008年却达到了4 203.41亿元。单从绝对数量上看,三十年间新疆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108倍。经济总量的扩张使三大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也日趋优化。1978年新疆的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3.97亿元、18.35亿元、6.75亿元;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691.1亿元、1 790.7亿元、1 425.57亿元;绝对数量分别增了49倍、99倍、211倍,其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尤为迅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78年36∶47∶17,1988年38∶34∶54,1998年26∶36∶38,2008年16∶50∶34。

2.从每次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1)对于第一产业来说,从上页表1可以看出,增长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0年,这一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W”形波动趋势,即比重保持稳定状态(即0.36~0.43),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大体上不变。第二阶段为1991―2008年,这一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即2008年(比重为0.16)比1991年(比重为0.33)下降一倍,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下降。(2)对于第二产业来说,从上页表1可以看出,比重总体呈“W”形波动趋势,即比重增长速度缓慢(即0.47~0.50),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大体上不变。其中,从上页表1可以看出,工业比重也呈“W”形波动趋势,即比重保持稳定状态(即0.79~0.86),对第二产业总值的贡献率大体上不变;建筑业比重总体呈“W ”形波动趋势,即1990年(比重为0.14)比1978年(比重为0.21)下降0.67倍,2008年(比重为0.14)比1992年(比重为0.28)下降1倍,对第二产业总值的贡献率明显下降。(3)对于第三产业来说,从表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即2008年(比重为0.34)比1978年(比重为0.17)上升1倍。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中,从表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重总体呈“ ∩ ”形趋势,即2008年(比重为0.13)比2000年(比重为0.28)下降了1倍。对第三产业总值贡献率明显下降。批发和零售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即2008年(比重为0.16)比1978年(比重为0.31)下降了1倍,对第三产业总值贡献率明显下降。

结论和建议

由上述的统计分析可知,在新疆的整体经济中能最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业,其次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最后是第一产业。

通过结合前面新疆三次产业整体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第一产业来说,从产业整体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看,是一个高效产业;从细分行业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看,其相对于其他细分行业是低效行业,但从行业结构贡献率看,第一产业从相对量上看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扩大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以促进新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长远的数据来看,第一产业很难成为新疆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在短期内看,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在现阶段应采取措施调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着力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大力度发展估计第一产业。

2.对于第二产业来说,不论是从产业整体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分析,还是细分行业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分析,都说明了新疆要注重发展第二产业。细分行业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分析表明,工业是一个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的高效行业;从行业结构的贡献率看,工业要比第一产业更有发展空间,因此,可以继续提高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推进工业化和工业化结构升级上,并利用新技术提升工业的生产方式,使工业发展取得较好的产总值增增长,并带动第二产业乃至带动新疆经济高速增长。

3.对于第三产业整体来说,其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低效产业;从行业贡献率看,虽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上升速度较高,但其增长的速度已经和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盲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不会真正有利于经济持续有效发展。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使三个产业之间的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从第三产业的细分行业中可知批发零售餐饮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高效行业,但从为第三产业整体看,第三产业却是低效产业,这说明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邮电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业在第三产业中的份额较低,对其影响较小。应该扩大这两个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在调整其内部结构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使这两个高效行业真正发挥作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之,新疆经济发展的基础仍然十分薄弱,从生产要素结构看,自然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所以,在发展新疆经济时,就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即: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具体来讲,鼓励并大力发展农业、林业、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手工业、食品、石油、煤炭、矿产品等行业。

参考文献:

[1]司正家.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2]黄宝璋.新疆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例2

Tendency Analysis of Mental Status on College Freshmen. Wang Xihua, Zhao Guangping. Zhangzhou Normal College, Zhangzhou 36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reshmen's mental-health condition and its various trends, in order to provide necessary references for college's decision-making in recruiting students and in metal-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Adopting SCL-90 indicating gage to evaluate 22831 freshmen from Zhangzhou Normal College, whose enrollment ranged during 6 consecutive years. The original data were input by specialized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data collection and statistics adopt SPSS 11.5 to process. Resul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otal examinable ratio is 27.98% during six-year rapid development of Zhangzhou normal college. Conclus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ex and factors, sex and symptom. On the other hand, annual examinable ratio is relatively stable with unobvious trend; the symptom degree and the year have no correlation with each other.

【Key words】 Mental-health; SCL-90; College freshmen; Tendency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干预工作逐渐受到社会重视。大学新生作为大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在目前高考录取制度和大学分科教育制度的背景下,其心理特点相对特殊和稳定。每年对大学新

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及早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出相应的教育干预,预防和消除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已经成为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把握趋势,工作才能具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采用SCL-90量表,检测漳州师范学院连续6年的大学新生,旨在研究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更具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漳州师范学院2001~2006年入学新生,共22945人,有效问卷2283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5。被试情况见表1。

1.2 测量方法 采用王征宇翻译的SCL-90量表[1],由漳州师范学院专职心理学教师担任测试人员,以班级为单位统一进行团体纸笔测试。量表共90个条目,5级评分。涉及内容: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该量表是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心理健康测查工具,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测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

1.3 数据录入及处理 原始数据由专门技术人员录入,数据汇总和处理由笔者完成,统计处理采用SPSS 11.5。

2 结 果

2.1 检出率结果 2001~2006年连续6年,漳州师范学院大学入学新生SCL-90测查总检出率结果,见表2。由于SCL-90的量表作者未提出因子分的明确分界值,本研究按照惯例(总分≥160分、阳性项目数≥43项、因子分≥2)中的一种汇报检出结果。分界标准如下:轻度症状类:2≤因子分

根据检出率的高低对10个因子进一步排序,轻度症状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其它、焦虑、精神病性、敌对、恐怖、躯体化。中度症状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其它、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重度症状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4因子的检出率均为0.001,其余约为0。在被调查的22831名大学新生SCL-90 6年测查中,测出在所包含的10个因子中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3个因子的检出率普遍较高。

2.2 检出率的性别差异 首先进行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的性别差异的t检验,结果如下见表3。

表3的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在SCL-90各因子、总分和总均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这至少表明新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自觉体察程度要较高。如果不考虑以上造成SCL-90得分的性别差异原因,仅仅按照一般惯例筛选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话,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女生的检出率是否明显高于男生,结果见表4。

表4的结果说明,在检出率方面的性别差异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总体上女生的检出人数和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但是,还有2个特别需要注意的现象是:①在检出率方面,性别和因子存在交互作用,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一般意义上,SCL-90各因子的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但在敌对和偏执2个因子上,男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敌对和偏执这2个方面表现较突出,在教育和咨询中应该着重对待。②在检出率方面,性别和症状程度存在交互作用,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男生减去女生的检出率差值,随着症状程度的加重逐渐趋于正值,除了敌对和偏执2因子外,趋势线逐渐沿轻度症状到重度症状上移。这说明虽然总体上女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要高于男生,但女生的心理问题程度较轻,男生的重度心理问题则较女生要高。

3.3 检出率年份差异的结果 如果根据多个因子分的分界值计算每年的检出率,由于标准太多,我们将无法对大量被试进行准确分类;如果采用总分大于160的标准,又无法对症状的程度作出细分。出于这种考虑,本研究采用对大量被试进行科学分类的方法―聚类分析计算每年度不同症状程度的检出率,该方法可以同时考虑10个因子分和总分等多个标准。结果如下:

表5显示,轻度、中度、重度和总检出率等4种情况总的趋势,除2003年检出率明显偏低外,其它5年比较一致。除去2003年度极端数据,其它5年的平均检出率按照症状由轻到重依次为:19.34%、8.80%和2.70%,总检出率为30.84%。

另外,症状程度与年度是否存在交互效应,可以用图3显示:

从表5和趋势图3中都可以看出,4条趋势线基本没有交叉点,说明症状程度与年度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也就是说随着年度变化,不同程度症状的检出率的变化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另外,随着症状程度的加重,检出率逐渐减小,说明漳州师范学院新生中,轻度症状者要多于重度症状者,这一现象与其他研究结果和常识相符。

3 讨 论

3.1 统计结果表明,新生SCL-90 6年测查中,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3个因子的检出率普遍较高。被调查的22831名大学新生,在测验所包含的10个因子中,总检出率较高的为强迫症状因子,该因子主要反映一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以及认知方面的行为征象;其次为人际敏感,该因子反映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明显不自在和消极期待方面的症状;第三为抑郁因子,该因子主要反映苦闷的情感、心境以及兴趣减退等症状。说明师范大学新生心理素质各成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2]。从这一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新生的3种主要心理问题,这可能与新生入学必须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认知协调和人际适应有关,前者主要与新生内部心理世界的协调有关,后者则主要是指新生与其必然面临的外部世界间的协调有关。新生的抑郁状况可能直接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有关。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针对大学新生的问题,开展入学适应性的相关教育以及人际交往技巧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和训练。结桌还表明,检出率与症状程度存在着交互效应,随着症状程度的加重,偏执和敌对因子的检出率增大。如果说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3因子是新生心理方面较普遍的问题的话,那么10因子按照检出率排序的结果告诉我们,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敌对、偏执因子的检出效率加强,该因子反映敌对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这与刘迎看对大学新生SCL-90测试结果分析基本相似,心理问题主要在敏感化、偏执、强迫症及抑郁4个因子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3]。这一结果对心理教育和咨询干预的意义是:对大学生进行一般性心理教育时,重点放在前3个症状方面;确定重症对象时,可以重点考虑该偏执、敌对因子的得分确定重症对象。

3.2 统计结果表明,新生SCL-90 6年测查中,各因子分的检出率结果表明:漳州师范学院新生的SCL-90总体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和高三学生水平,与浙江工商大学周幼龙等人研究大一新生心理卫生状况优于高三学生和全国大学生的结论相似[4]。各因子分的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一般意义上女生检出率较高。这至少表明新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自觉体察程度要较高,但这是否意味着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男生,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能还与对测验项目反应的性别差异、SCL-90的男女生常模建立的合理性以及师范类院校特点等因素有关。

在检出率方面存在性别和因子类别的交互作用,我们发现在敌对和偏执2个因子上,男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另外,检出率方面还存在性别和症状程度的交互作用,轻度症状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重度症状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分析这一检测结果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可能会和性别角色的个体差异有关,性别差异是贯穿生命全过程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人们从儿童时期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获得并保持与性别相符合的行为和人格特征,这将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研究得出大学新生SCL-90各因子分和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即检出率方面存在性别和因子类别、性别和症状程度的交互作用,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中要重视这些规律,以便更有效率更准确地进行教育和心理干预。

3.3 结果表明,新生SCL-90 6年测查总检出率除2003年度极端较低外,其它5年的平均检出率比较一致,按照症状由轻到重依次为:19.34%、8.80%和2.70%,每年度总检出率维持在30.84%左右,症状程度与年度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说明漳州师范学院近6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稳定;从不同程度症状的检出率分析中发现,症状程度越重检出率越低;不同程度症状的检出率之间层级关系相对稳定,不随年度的变化而变化。

新生SCL-90 6年测查6年总检出率2003年明显低于其它5年,起因于漳州师范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以往安排在入学之后的3个月之内进行,由于工作上的某种特殊原因,2003年的新生测查工作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二学期,相比其它年份晚一个学期。分析其原因首先是目前我国大学普遍开展大学心理健康工作,学校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入学中的适应问题,无疑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学生入学后自己在应对适应冲突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积极适应环境和主动改变自我促进了心理成长。因此,根据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及时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

4 参考文献

[1]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海精神医学,1984,2:68-70

[2]田澜.师范大学新生心理素质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91-94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例3

(一)区域产业类型划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系数的确定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相互联系或组合方式的体现形式。本文根据不同产业的性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和作用强度的不同,在三次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区域产业结构划分为以下9种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及其他产业,各产业内涵、主要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影响系数见表1。

(二)计算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根据表1的分类,把各时期不同产业类型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与其产值比例进行加权求和,可以得到各期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它表示区域中一定的产业结构比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总体影响和干扰状态。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式中IIISNE(t)表示t时期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Sit为第i类产业t时期的产值占当期总产值的比例,Ei为第i类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i为本文在三次产业基础上细分的9类产业,从1-9分别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其他产业,n为所分类产业的个数,本文中n的值为9。

(三)计算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随着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由某一时段中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变化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式中SE表示区域中某一时段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变化幅度,IIISNE(t1),IIISNE(t2)分别表示t1,t2时期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当SE值大于0时,表明该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当SE值小于0时,表明该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比较IIISNE在不同时期数值的差异,就可以动态定量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四)资料基础及数据来源本文原始数据均来自1981年~2013年的《新疆统计年鉴》,其中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产值比例由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部门产值数据计算得出。

二、研究结果分析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例4

二、一般均衡与库兹涅茨定律

1971年,库兹涅茨在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同时,又出版了《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与生产结构》一书。在这本传世之作中,他通过对21个国家(其中14个发达国家和7个发展中国家)100—150年中系统的经济统计资料的分析,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发达国家现代增长时期的总体增长率和生产结构的高变换率都比他们在现代化以前要高得多,更不用说比欠发达国家在最近一个世纪到一个半世纪的总体增长率和结构变换率要高得多了。按人口平均的产值和生产率的高增长与生产结构的高变换率之间的历史联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得到肯定的证实,而为欠发达国家的经验所否定”[4]360-361。上述结论可以称之为库兹涅茨结构变换和总量增长定律。它可以简单地表述如下:生产结构变换率决定经济总体增长率。对不同的国家来说,生产结构变换率高的国家,总体增长率和人均产值增长率就高;反之,总体增长率和人均增长率则低。而对于同一国家来说,凡结构变换率高的时期,总体增长率和人均增长率就高,反之,经济总量和人均产量增长率则比较低。衡量一个经济理论模型是否正确的基本标准,就是要看该模型对经济运行的解释是否符合真实经济运行的实际,而符合与否,则要经过系统的经验数据的验证。库兹涅茨是现代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计量和统计方法的奠基人,是国家经济增长数量分析和研究的先驱者。他从21个国家100—150年间系统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显然是可信的。库兹涅茨定律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应当沿着结构变动—总量增长的思路分析和解释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目标是分析实际产出总量GNP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规律。实际产出总量是一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GNP则是该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增加值之和。只有通过生产结构的分析恰当解释了一国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的变动规律,我们才有可能合理地解释总产量GNP,以及与之相关的总就业的变动规律和趋势。因而我们不能像凯恩斯学派那样用空洞的总需求理论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筙,来分析和解释总产量、总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遗憾之处在于,库兹涅茨并没有对生产结构的变换与总量增长之间关系做出系统的理论解释。本文则要运用一般均衡这一基本的经济学分析工具解释和说明,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微观主体,即居民、厂商以及其他经济当事人,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如何不断地调整各种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关系,改变各种产品的产量,调整生产结构,从而促进一国实际产出总量的增长。

三、新产品发明、生产结构变换与总量增长

所谓生产结构,是指一国生产的产品的种类以及各种产品的增加值在总产值GNP中所占的份额。一国生产的产品种类的增加和各类产品在GNP中所占份额的变动,是该国生产结构变换的两个最基本因素。新产品发明、生产和供给是推动生产结构变动,以及总产量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而也是决定和影响宏观经济的最重要的变量之一。但是,时至今日这一重要因素并没有被纳入宏观经济学的分析体系之中。虽然索洛把技术进歩引入经济增长的分析之中,用来解释投资、储蓄和消费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总需求间的关系;基德兰徳—普雷斯特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用技术进步等供给方面的冲击解释总产量和总就业的变动,但是,他们所说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生产技术的变革和改进,没有分析新产品的发明和供给对总产量增长的独特作用。本文将分析新产品发明、生产和供给如何增加一国的产品种类,调整生产结构,增加实际总产量。新产品发明、生产和供给是增加一国产品种类的基本途径,也是推动生产结构变换的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很难设想,如果没有新产品发明、生产和供给一国生产的产品的种类增加,它的生产结构变换率会提高?在现代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以前的几千年甚至一万多年中,人类在其生产活动中的新产品发明很少,产品种类的增加非常缓慢,因而生产结构变换率很低,实际产出总量和人均产出量增长率也很低。进入资本主义之后,经济活动的普遍市场化激发了人们强烈的谋利动机。相当多的人把新产品发明和生产看成是增加个人财富的最有效的途径,从而使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迅速增加。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制度所焕发出来的强烈的谋利动机,催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新产品发明。这些新产品的发明、生产和供给增加了英国、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产品种类,加快了生产结构的变换,提高了实际总产量和人均实际产量增长率。罗斯托在《经济发展的阶段》一书中,把汽车业的出现看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里我们以汽车产业为例来分析新产品的发明、生产和供给将如何改变生产结构,从而提高实际总产量和人均产量的增长率。出行和旅游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19世纪末期之前的几千年中,马和马车是人们出行、旅游和运输的基本工具。1876年德国人奥托设计和制造出第一台汽油内燃机之后,欧美工业化国家的居民普遍向往能有一种更便捷的“不用马拉的车辆”。1886年戴姆勒在巴黎街道上把他发明和制造的一辆简陋的汽油车拿出来做表演。几乎在同一时间,德国人卡尔•本茨做了同戴姆勒一模一样的实验。接着,法国帕卡德—勒瓦索公司在戴姆勒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设计出了性能更好的汽车。它在结构方面可算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汽车的原型:发动机装在车身的前部,车体上配有制动器、齿轮箱和传动系统。自此,汽车的发明和制造风靡欧美各国。19世纪末,法国的汽车产量遥居世界之首。但由于沃尔兹、利兰和福特等人的努力,美国的汽车业在20世纪初期后来居上,超过了法、德等欧洲国家。汽车这种新产品的出现促进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发达国家生产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一般均衡理论可以恰当地解释汽车这种新产品的发明、生产和供给上的冲击,如何改变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末欧美国家的生产结构,并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繁荣。

消费者均衡导致了汽车这种新产品以及与之相关的石油产品、橡胶制品的需求量的扩张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在汽车这种新产品未出现之前,人们已在食品、衣物等传统产品消费上大体实现了最优均衡。人们花在每一种传统产品上的每一元支出都带来了相等的边际效用,达到了最优均衡。最优均衡达到之后,人们在这些传统产品的消费上就实现了净剩余总量,即福利总量最大化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任何一种产品都使他们的净剩余总量受到损失。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净福利总量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虽是可喜的,但也存在值得忧虑的地方。因为当最优均衡达到时,人们将不再增加产品的需求和消费量,他们的净福利总量不会再增加。这也意味着总产量和实际收入将处于停滞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市场出现一种人们更偏好的新产品时,才能摆脱上述困境。只要把钱花在汽车购买和消费上,就能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福利。居民在汽车和其他传统产品上的效用和价格方面的比较,激发了人们购买和消费汽车的强烈欲望,使汽车的需求量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末呈现迅速扩张的趋势。生产者均衡促进了汽车产量的增长和生产结构的变化。与任何能引起人们强烈偏好的新产品进入市场初期的情况一样,19世纪末期刚刚上市的汽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严重的供给不足的状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企业规模小。最初生产汽车的都是像戴姆勒、卡尔•本茨、沃尔兹和福特这样的发明者创办的小企业,生产规模小,产量低。其二,掌握新产品生产技术的有经验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员工少,生产效率低,产量小。其三,生产汽车零部件和组装整车的专用设备还没有出现,效率普遍较低,产量上不去。其四,最初生产汽车的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其资信状况使他们很难获得一般社会资本的支持,不容易从普通商业银行取得贷款,也难以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融资,因而增加产量缺乏足够的资本支持。上述的种种条件限制了上市初期汽车产品的生产量和供给量。迅速扩张的需求和相对于有限的生产及供给能力,使上市初期的汽车市场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之中,即S汽车<D汽车,或S汽车-D汽车<0,存在着巨大的供给缺口。这种供求关系必然会反映在价格与成本的关系上,使汽车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即P汽车>MC汽车,或P汽车-MC汽车>0,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带来了正数值的利润。供给缺口越大,利润越丰厚。只要增加产量就能增加利润总量,这必然激励厂商努力增加汽车的产量,汽车业的产岀量大幅增长。同时,与汽车生产和消费直接相关的产品,如橡胶、玻璃以及石油炼制等产品的产量也大幅增长。1880—1948年这68年间,汽车、石油和橡胶制品的产值总共增长了近589倍。除了汽车及其相关的新产品之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无线电收发报机、电冰箱、电视机、空调等曾引起人们强烈消费欲望的新产品。这些新产品的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汽车等新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使欧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库兹涅茨把美国1880—1948年制造业各行业的产量在整个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的变化,按开始期的增长速度做了分类统计。这份统计表反映了1880—1948年美国制造业生产结构的变化。[4]362-364生产结构的变换体现在各种产品在全部产品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变动之中。1880—1948年68年中,美国38类制造业产品的总产值中,A类组(包括橡胶制品、汽车等13类产品)中的产值所占的份额从3.2%上升到35.6%,其中汽车分组(包括汽车、橡胶制品、石油炼制三个分组)的产值则从0.5%上升到19.4%;B类组(其中包括面包及糖果、纸、钢铁等7类产品)的产值从15%上升到26.3%;C类组(包括棉织品、服装、农机等9类产品)的产值份额反而从24.8%下降到22.0%;而D类组(包括面粉、米、纺织品、鞋靴、木材等9类产品)的产值份额则从原来的56.7%大幅降到15.2%。上述的产品种类和生产部门的分类尽管没有充分显示出新产品和新兴部门的产量份额变动,但库兹涅茨指出,A类组的产值份额的快速上升,都是新产品发明和重大技术变革的结果。

可见,新产品发明和技术变革是生产结构变换的基本动力。生产结构的高变换率带来了总体经济和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在汽车这类新产品没有发明和生产之前,它的产量为零,在该国的实际总产量即GNP中所占的份额也等于零。在新产品发明和生产岀来后,这种新产品的产量就是该国GNP中的新增产量。如果某一时期发明和生产的新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则这一时期的生产结构变换率就快,总产量和人均产量的增长率就越高。新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包括两部分:一是直接贡献;二是间接贡献。所谓直接贡献,是指新产品供求达到均衡时累计的最大产量。在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未达到均衡之前,它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新产品的价格高于成本,P>MC,P-MC>0,有正数值的利润。这时,只要增加产量就能增加利润总量,厂商必然会增加产量。因而在供给不足时期,新产品的产量会持续增加。但是,当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价格等于成本,P=MC,P-MC=0,即利润率为零,利润总量达到最大化。这时如果再增加产量,则会使价格降到成本以下,P<MC,P-MC<0,即利润率为负,增加产量反倒会使利润总量减少,厂商将不会再增加产量。可见,供需均衡时的产量是新产品的最大产量。从新产品上市直至达到供需均衡期间的累计产量,是新产品对GNP增长的直接贡献。新产品对GNP增长的间接贡献,是指由新产品产量增加产生的乘数效应引致而来的传统产品产量的增加额。新产品产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收入的同步增加。在收入增加后人们不仅会增加对新产品的需求和消费数量,而且还会增加一些传统产品的需求和消费数量。在新产品进入市场前,传统产品已经基本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其产量不会再增加。但在收入增加之后,传统产品需求量则会增加,当需求量增加时,这些产品的产量将随之增加。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例5

1 问题提出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低迷,虽然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力图使经济恢复,但是至今全球经济增长依然乏力。可见,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国民经济命脉的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深化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正确认识金融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那么金融业在新疆经济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怎样?本文基于新疆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新疆金融业的投入产出结构及其产业关联状况,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

2 理论基础

2.1 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其他产品的直接消耗量与全部间接消耗量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

表示直接消耗系数(下同),即某部门生产单位产品直接消耗其他产品的数量,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可由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得到即B=(I-A)-1-I。bij的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大说明j部门对i部门依赖度越高。

2.2 中间投入率与中间需求率

1)中间投入率:在产生过程中,各产业部门消耗与使用所有原材料、能源等货物与服务的价值占该部门总投入的比重,中间投入率越大则该部门的附加值率就越低,计算公式为 。

2)中间需求率:反映各部门的总需求(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中各产业的原材料需求所占的比重,中间需求率越高则说明该部门的生产服务型性质越强,计算公式为 。

一般把中间需求率大于50%的产业定义为生产服务业,小于50%的产业定义为最终需求型产业;把中间投入率大于50%的产业定义为“低附加值,高带动力”产业,小于50%的产业定义为“高附加值,低带动力”产业。

2.3 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

1)感应度系数: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某个部门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其值越大则该部门的供给推动作用越大,其他部门对该部门的依赖度越高。当其大于1时则该部门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

2)影响力系数:反映的是某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拉动效应,影响力系数越大则该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越强,当其大于1时有该部门的需求拉动超出社会平均水平。

其中,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所示:

,其中bij为完全需求系数,即j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i部门总产品的需求量,可由完全消耗系数求出。

3 新疆金融业的投入产出结构分析

3.1 金融业投入结构分析

3.1.1 金融业的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

2007年新疆金融业的总投入为206.47亿元,其中用于42个部门的中间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为23.40%(中间投入率),最初投入比例(增加值率)为76.60%。除了房地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外,新疆金融业的中间投入率比其他产业都低,并且比全国金融业的中间投入率(31.05%)低出近8个百分比,这些数据金融业在生产过程几乎不与其他产业竞争原材料、能源等[1]。相反,较高的增加值率反映出金融业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强,这与新疆金融业的产业贡献率为4.39%、居42个部门产业贡献率第7位的情况相符。

3.1.2 金融业的盈利能力较高,劳动密度较突出。

新疆金融业2007年的产业增加值为158.16亿元,在新疆金融业的增加值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以及营业盈余所占的结构比例分别为25.07%、46.23%、4.82%、23.88%。其中,新疆金融业的营业盈余占比最高,劳动者报酬占比次之,说明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业盈利能力水平较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性质比较突出;而固定资产折旧的比例最低,这直接证实了金融业的物质装备与技术水平更新速度慢,固定资产投资较少的基本情况。

3.2 金融业产出结构分析

3.2.1 金融业的生产服务性强。

在新疆2007年金融业的总产出中,中间使用为127.46亿元,中间使用占总产出的比例(中间需求率)为61.73%,最终使用所占的比重为38.27%。由于中间需求率超过50%,说明新疆金融业生产的产品用于生产过程的数量大于作为生活消费品的数量,金融业具有生产服务型行业的明显特征。

3.2.2 金融业的中间产品分配第三产业居多。

从产业的角度看,新疆金融业产品在各个产业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分配给第一、二、三产业中间使用的产品价值依次为2.87亿元、4.76亿元、7.70亿元,各个产业占比依次为2.25%、37.38%、60.37%,可见第三产业消耗金融业产品的数量远远多于第一、二产业。具体来看,新疆金融业提供给第三产业产品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及租赁与商务服务业,这三者生产中消耗金融业产品占第三产业消耗金融业产品总量的80.44%。

由上文中的计算结果可知,新疆金融业的中间需求率为0.62,而中间投入率较小仅为0.23,可见依据钱纳里(1995)[2]的产业群划分标准,新疆金融业属于比较典型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处于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4 新疆金融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4.1 金融业的依存关系分析

4.1.1 金融业对第二、三产业的需求依赖度高。

由2007年新疆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可知,新疆金融业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各产业产品的完全消耗总量为0.57,其中对第一、二、三产业产品消耗量依次为0.02、0.26、0.29,结构比例依次为3.50%、45.62%、50.88%,这表明新疆金融业生产单位最终产出的投入主要来自二、三产业。具体来看,金融业对各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排名前10位的如下表1所示,其为金融业单位最终产出提供的产品投入之和为0.38,占产品投入总量的66.15%。同时由表1可得,第三产业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最大,表明金融业对该产业的依赖性最高;同时,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住宿和餐饮业等4个产业的产品及服务供给对金融业影响也较大。第二产业的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5个产业对金融业制约作用也比较明显。

4.1.2 第二产业对金融业的需求依赖程度突出。

2007年新疆各产业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金融业产品的完全消耗总量为2.91,其中一、二、三产业对金融业的完全消耗量占比依次为0.7%、70.8%、28.5%,可见第二产业对金融业的需求依赖程度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这与新疆经济发展以工业为背景(产业贡献率将近50%)的现状相符。具体来看,表2中给出了对金融业依赖程度较高的前10个产业,这些产业单位最终产品的生产对金融产品完全消耗量之和达1.49,占金融业完全消耗总量的50.70%。其中,第二产业的废品废料行业对金融业的依赖程度最大,其单位最终产品的生产要消耗近0.6个金融产品,而其他9个行业对金融业最终需求依赖程度相对较小。总体而言,金融业为下表中的10个产业发展提品与服务,是各个产业向前发展的瓶颈。

4.2 金融业的波及效应分析

4.2.1 金融业的前向需求拉动作用明显不足。

根据2007年的新疆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可得金融业的影响力为1.57,即金融业增加1万元最终产品需求,使得各个产业部门增加1.57万元的总产出。在新疆42个产业部门中,金融业的影响力排名40,仅高于研究与试验发展业(1.45)、房地产业(1.52),表明金融业对新疆经济的需求影响程度明显不足。同时,金融业影响力系数为0.65,与全国各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的平均水平相比金融业明显偏低,反映出金融业在新疆经济出现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极其微弱。这也与上文分析得到的金融业具有基础型产业特征相呼应。

4.2.2 金融业的后向供给推动作用十分显著。

相反,新疆各产业部门增加单位最终产品的生产对金融业产生的波及效应十分显著即金融业的感应程度高。通过计算可得金融业的感应度为3.92,即各个产业部门均增加1万元的最终产品时,将拉动金融业3.92万元的总产出。同时,金融业的感应度系数为1.61,在42个部门中排名第9,可知其感应度水平超出社会平均水平且对经济的后向推动力较大。因此,在新疆经济整体发展较好的前提下各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金融业的发展。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通过运用新疆2007年投入产出表及投入产出法中的相关指标,从投入产出角度探析了金融业在新疆产业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1)新疆金融业是具有高附加值,低带动力的生产服务型产业,具有中间产品基础型产业特性;(2)新疆金融业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依赖程度最高,与第二产业的互赖度高;(3)新疆金融业的前向需求拉动作用明显不足,而后向供给推动作用显著;(4)新疆金融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在增加值中所占比例偏低。

5.2 建议

为了实现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高金融业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结合上文得到的结论,进一步发展新疆金融产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从产业性质角度考虑,虽说金融业不是新疆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但是其属于新疆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在产品供应链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金融业的增加值率高,对经济资源消费少,劳动密集程度比较突出,足见金融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新疆经济的增长,也可以带动就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则在现阶段可以适度加大各项投入发展金融业,积极带动新疆的经济发展。

(2)从产业关联角度考虑,一方面金融业对第二、三产业的依赖度高,其前向需求拉动作用不大,但后向供给推动作用显著,在经济整体发展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发展其他产业,如第二产业的废品废料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第三产业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从而带动金融业的发展。

3)从金融业的增加值构成比例考虑,金融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比例只有4.82%,与其他三个结构比例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可见增大对金融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大力改善其物质设备水平与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例6

但是在我们工作的时候,我们发现有很多新生在大本营没有领取校园卡,来到教四转户口时才发现是必须校园卡的,以至于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跑回去大本营领取校园卡,甚至给新生及家长带来不好的印象。这一点是我们时常发现的,经过探讨,这应该是与大本营的工作人员没有做到位有联系,他们误解了“已经注册成功”的意思,以为校园卡要到教四领取。我想,这是很多带领新生走流程的班级人员都会误解的,因为很多班级人员都不是十分清楚自己的任务及其整个注册流程。所以,在往后的动员程序操作过程中,建议我们印发详细的资料并确保到达每一位班级工作人员手中。例如让班级负责人群发邮件,讲解详细的工作内容而并不是简单的概括字眼。

值得肯定的是,我们的迎新任务给大多数新生时留下了较好的印象的。在接待的过程中,我就能感受到家长们的热情,特别是有关孩子们的往后学习、生活的,都要问个水落石出。我看见我们的工作班级和相关人员都很积极地回答他们的问题,甚至帮忙提行李之类的,这就体现着我们的精神“团结创新,服务同学”。在当天的工作中,虽然有问题存在,但我们能随即应变,及时解决问题,这的确减少了我们耽误的时间。

工作完毕后,我们的迎新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在接下来的宿舍走访工作中,我们还是要秉着“服务同学”的心态去宣传我们的学院,我们的团委大家庭,力求给师弟师妹们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

thank u for watching!(颖芬)

一年一度的迎新终于要来了,作为第一次迎新,心情是相当激动的,虽然10级新生们的也不是什么奇怪的生物,但是我还是很期待见到他们。

9月2号一大清早校园似乎已经开始沸腾,新生除了带来大包大包的行李外,还有他们满满的热情和梦想,我想,我们的校园有了新的面孔,就有了新的活力。

我的工作是负责签到,简单的说就是检查完他们的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让他们签字,把有用的资料发给他们,告诉他们接下来的行程。由于我当天所负责的工作的限制,我并不能将我的热情发挥到极致,也不能和10级的新生们有更多的交流,因此有点小小小小的遗憾。

这次的迎新工作给我最大的感触不是在工作中,而是在和新生的交流中,不管是好的坏的,我都看到了很多,有要学习的,也有要警戒的。

第一个是90后现象,看到10级新生们的种种表现,都让我深深的反思我去年是多么的不懂事,虽然我一直不承认我们像网上批判的90后那样,但是我发现我们真的具备网上所批判的90后的那些缺点。去年的同一时刻,天气同样的闷热,我的父母提着我所有的行李而我只是背一个轻便的包;妈妈在给我买所需的生活用品时,我只是默默地站在一边,仿佛事不关己;甚至让爸爸在宿舍帮我打扫卫生,爬上爬下······非常非常惭愧地说出这些,可是我现在懂了,我已经改变可是也得面对曾经的错误,看着今年的新生们也有像我一样不懂事的时候,我非常非常想说说他们,想了一下,其实也没必要说,我都能改正,我相信他们也会的,给他们一些时间。

第二个是勇气,虽然是新生,虽然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第一次见到同班同学,第一次在班会上的自我介绍时,都很少看到我们去年时候的拘谨、害羞、沉默等等现象,反而表现得相当从容,落落大方,勇于表现,让我在佩服他们的同时暗自鄙视自己。

第三,我想起了我暑假看的于丹《论语》书中的一句话,“所有的爱都是自发向下的”。就像我们的父母对我们付出了所有,仿佛都是应该的,也不会有谁去赞扬谁,但是如果我们对父母付出了一些,众人就会表扬谁谁谁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我发现这个真理在学校同样适用,对于10级的,我们是就像长者,为他们提供服务,就算很辛苦很热很累,但是我看见所有的迎新工作人员都相当乐意,没有半点怨言,只要能提供哪怕一点点的帮助都十分高兴。

迎新工作算是落幕了,新的活动又将上演,希望我们在新的学期每个人都有好的表现,一起加油吧!(李亭潞)

9月2号,团委学生会等学院各大组织一起协力迎接新生的到来。这次迎新活动让我深切的感受到身为团委委员的光荣与责任。

迎新当天,我在6点30分准时到达12栋楼下的迎新大本营。到那里的时候,已发现有家长到了,总负责人在进行接待,因为正式接待是在7点开始的。在我签完到后,总负责人将早到的家长交给我这个家长休息处的负责人。

我将所有的家长领到家长休息处,待他们坐在椅子上后,我和另外一位负责人一起倒水给他们喝,他们不断地跟我们说谢谢,我们微笑着说不用。待他们安顿下来后,我与其中一位家长攀谈起来,因为他们是最早来的。那位家长告诉我说,他跟他儿子在前天就已经来到学校,先拿了钥匙,现在还没有注册。于是,我就帮他叫了一位同学帮忙带他们去教四注册以及办理户口迁移。最让我感慨的是,他竟然说我各方面都挺成熟的。我在想,也许我真的成熟了,但或许我只是在自己肩负着留给新生家长美好的第一印象的责任而暂时变成熟吧。不过,还是谢谢那位家长对我的肯定。 〖1〗

以下内容与本文大学生迎新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校学生会宣传部工作总结

学生会外联部工作总结2篇

2010年学生会中咨部工作总结

2010年学生联合会工作总结

2010年学生会年度工作总结

学生会下学期工作总结

外联部下学期工作总结

宣传部迎新晚会工作总结

【返回 栏目列表】

在这次工作中,我觉得只有对家长和同学进行细致入微的关心,他们才会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满意。在家长和新生来临的高峰期,或许你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只是我看见哪位家长的行李特别多时,我就会去调人来帮助他们。在这里,我很感激几位同学,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是他们的善举和样貌我都记在脑海里,他们在我找不到其他人手时好心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家长,有的人还在1个小时内跑了好几趟七楼。此时,我很感激他们的默默付出,而我所能报答他们的只有为他们递上一杯水,然后对他们说辛苦了。但是,我知道他们是懂的。

这次工作体验,让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内心自豪地说:“我生而有幸,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团干部。”我深切感到,共青团工作就是一个实践、锻炼和成长的平台,充满责任、挑战和机遇。虽然,共青团的岗位是无职无权,清贫如水的岗位,团的工作开展起来,也会有一些难度,有时会受制于一些客观条件。因此,每一个团干部都应自觉地砥砺品格,大胆进取,努力工作,服务社会,积极奉献,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让自己成为理想远大的新一代。(刘梦丹)

这是我的第二次迎新经历了,第一次是被迎新,这一次是迎新生了。在整个迎新活动中,我能感觉到很多人都很热情,六个组织也很团结,分工合作地让整个迎新完满结束。

看着新生一个个地来到,就想起一年前的自己,又看看现在的自己,一年的时间,我有什么变化,经历了什么,错过了什么。

这次迎新,我们团委秘书部被编入了信息组, 信息组的工作主要是整理收集信心、制作新生入校注册流程说明表、贴门牌等等,工作比较繁杂,但是分配到个人身上的话,工作量并不多,却要20号就回来。

这次迎新是各组织换届后第一次合作,所以迎新也加强了组织与组织、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接待过程中,新生们都能感受到师兄师姐的热情,相信这是他们的一个美好的回忆吧。迎新的人力物力都做到很足,相信负责相关工作的人也下了不少功夫的,辛苦他们了,哈哈。

当然,这次迎新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第一、动员会的时候,对于流程的解说不够详细。解说的时候没有站在听众的角度去解说,不够详细,这已经让班级代表对迎新流程较模糊了,然后他们还要回去跟班里的同学说,班里的同学就可能会更混乱了。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在开动员会之前就先弄一份详细一点的图文并茂的电子版流程,发到班级代表那里,让他们先自己阅读,然后在动员会的时候让他们提问,这样也可以提高动员会的效率、明确迎新的流程。第二、许多工作的分工和值班时间不够完善。无论是这次迎新还是以前的一些活动,上级往往都会让干事全员出动,但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必要的,往往让干事去了又没有事情做,就留在那里浪费时间,这一点无论是我们团委还是其他组织都有人抱怨,,虽然说要有人手处理突发情况,但我觉得不必每次都让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去活动现场,太折腾了。

最后,还是希望团委能越来越好,更加希望资环的各大组织可以团结成一家人,更好地合作。(朱?培)

在此次迎新工作中,团委宣传部归属宣传组,负责人为红会会长张焯斌。组内其他部门有红会宣传部、青志宣传部、心灵驿站宣传部以及学生会宣传部。

宣传组的迎新工作从2010年8月23日晚的初次会议开始。会议上组内各部门针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进行了部门间交流以及协调,并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解决。

在接下去的前期准备期间(即8月24日到新生报到前),各部门各司其职,顺利完成工作。其间,团委宣传部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宣传物资的购买、资金预算、拱门修理以及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工作。由于返校时间较早,工作时间较为富裕,所以工作最终顺利地完成且效果较好。9月1日晚,宣传组对大本营进行了布置。布置中,团委宣传部协助心灵驿站及时将路标出错的地方修正,并将路标挂好,同时听从张焯斌指挥进行现场布置。迎新当天团委宣传部主要负责教四到大本营的接待工作。

在此次迎新工作中,即存在好的,也存在缺点。

优点主要有:一、六大组织第一次合作,不仅促进了组织间的交流,还加深了组织间的情谊,为以后的合作打下基础;二、此次迎新工作现场效果尚可,能做到为新生服务,让新生在进校的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学院给以的热情与温暖;三、针对宣传组的工作来讲,迎新当天我们团委宣传部随机应变,积极地接待新生,不少成员承担了超出自己职务范围的工作但仍能继续积极服务,充分地体现了团委“团结创新,服务同学”的宗旨以及团委宣传部一贯的温馨作风……而缺点还是依旧老问题:沟通不到位。各个工作组之间缺乏到位的沟通,有些工作组内各部门也缺乏很好的沟通,有些通知、信息等也传达不到位,这导致了迎新当天出现工作人员错位、部分工作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我想,沟通的问题还是需要时间磨合,毕竟六大组织是第一次合作,而且此次策划、准备工作大多是通过网络进行,会议开得较少,信息的传达不到位也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在迎新当天,出现人员不到位、人手不够的情况,个人认为一定程度上和原先安排不当有关,这方面有待改进。

文章分页:(2)

以下内容与本文大学生迎新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校学生会宣传部工作总结

学生会外联部工作总结2篇

2010年学生会中咨部工作总结

2010年学生联合会工作总结

2010年学生会年度工作总结

学生会下学期工作总结

外联部下学期工作总结

宣传部迎新晚会工作总结

【返回 栏目列表】

总之,这次迎新总体上还是起了效果的。希望此次迎新团委能在新生们心里留下好的印象吧~~(吴文佳)

咨询签到组的工作是从8月29日正式开始的,一直到9月2 结束。

在8月28日,我们咨询签到组组长怡婷师姐召开第一次小组部长会议,说到明天大扫除的工作安排和近四天院楼值班。在第二天下午我就被提前安排到院楼值班。接下来就是31号召开的迎新动员大会。当天晚上各大组织和各班班长团支书参加了此次会议。过了就是1号晚上的走流程。最后,2号的正式迎新。

在此次与各大组织合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优点与仍存在的不足。

那些骄傲与感动:

1、迎新大会当晚团委的成员穿了工作服,更显组织性纪律性。

2、在2号早上我在校园卡领取处工作,一早上和大家一样地忙,离换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锐培走过来,带着上级领导(佳爷)对我的关心与呵护要求与我换班的时候,我的心头涌起一股热浪;当志锋一次次替我帮新生跑流程,拎行李的时候,那股热浪在翻滚,我深爱我的组织,深爱我的战友。

3、在迎新当天大家都非常努力工作,坚守岗位,营造了温馨的资环大家庭的氛围。

但在看到温暖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以下问题:

1、8月30~9月2号小组的值班安排比较混乱,首先是开会的时候没有讲关于当天值班的一些工作,虽然最后是有发信息,但是还是比较滞后,也比较模糊。

2、动员大会上关于当天迎新的流程解释得过快,过简洁。可能是因为主讲人对于当天的迎新工作比较熟悉,没有具体考虑到听众的理解程度。另外就是无论什么活动,只要涉及上传下达就会存在问题。负责人懂了,传到下面可能会出现多个版本,更何况负责人不懂。

3、2号当天有些委员干事不注意自己的衣着言行。

4、2号当天的工作,首先是那些物资来的慢,比如是校园卡,在我们正式开始工作的时候才拿到校园卡,发现它的顺序是凌乱的,我们就得立刻按班级号数排好,方便人流多的时候领取更快捷。另外签到也比较凌乱,首先是工作人员的签到,然后是值班班级的签到,签到的问题在当天下午尤为突出。然后是极少数的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看到需要帮助的新生及其家长,没有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5、最后就是每次总结都会提到的交流沟通问题,由于和组内人员缺少沟通,对于自己的工作内容还是比较模糊;由于和组外人员缺少沟通,在咨询处的岗位上我没有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希望我们在此次迎新之后可以再接再厉,学会总结,学会扬弃。( 陈玲婷)

(3)

以下内容与本文大学生迎新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校学生会宣传部工作总结

学生会外联部工作总结2篇

2010年学生会中咨部工作总结

2010年学生联合会工作总结

2010年学生会年度工作总结

学生会下学期工作总结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例7

1.1调查对象:对我院2010级2210名新生进行调查,其中参加UPI测试的有2183人,施测率为98.78%。此次测试中共获得有效问卷2121份,有效率为97.16%,其中男生303人,占14.29%,女生1818人占85.71%,平均年龄19.09±0.95岁。

1.2调查方法:采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修订的由全日本大学保健管理协会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测评由经过统一培训和指导的心理学专业或从事相关工作的辅导员担任主试,测评前向学生讲明调查的目的与意义,讲解注意事项和答卷要求。此次调查问卷共有64个题目组成,包括4个测伪项目,52个一般症状项目,另有4个辅助项目。计分时,总分最高分为56分,最低分为0分。在第一类的筛选标准中,“明确提出质询要求者”由于此条选择人数较多,此次未用。根据日本电子通信大学的小谷野柳子对该校1977~1987十年间学生UPI得分变化的研究,UPI的56个项目中又可分为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2个维度,精神症状分为精神分裂症倾向、抑郁状态和神经症三个因子。

1.3统计处理:将调查结果原始数据资料直接导出,转为excel格式,由专业人员对材料进行核对,删除不合格问卷,全部合格问卷收集整理后,对问卷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分析

2.1 UPI的总分情况。参测学生UPI得分最高为52分,最低为0分,平均得分为14.05±9.14分,总分峰值在5~ 9分,中位数为13分。从各UPI的各分数段的分布情况来看,除0~4分外,从高分到低分,男生、女生和总体频次呈明显递增的趋势变化,超过25分(含)的新生有288人,占13.58%,其中男生37人占12.21%,女生251人占13.81%。统计检验结果为χ2=0.563,P=0.453,表明UPI总分超过25分(含)卫生高职新生中,不同性别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详见表1。

2.2我院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根据UPI总分与筛选标准得到的结果,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检出的结果与国内有关研究相类似。在2121名有效检出新生中第一类占20.74 %;第二类学生占27.86%;第三类学生占51.39%。在性别上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第一、二类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1.12%、21.78%;女生分别为20.68%、28.88%,统计检验结果为χ2=6.956,P=0.031,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详见表2。通过对三类新生的UPI得分的方差分析,发现三者有显著性差异(F=1240.44,P

2.3 UPI关键项目和辅助项目选择情况。在UPI的60个症状项目中,有4个关键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有关倾向。在关键项目中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不幸的有250人,占11.79%;常常失眠的有218人,占10.28%;有轻生意念的有61人,占2.88%;对任何事都没兴趣的有137人,占6.46%。在辅助项目中感到健康方面有问题的新生有405人,占19.09%;觉得心理卫生方面有问题的有383人,占18.06%;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的有64人,占3.02%;明确提出咨询要求的有268人,占12.64%。

2.4 UPI心理症状倾向情况在此次调查有精神症状倾向的新生共193人,占有效测试人数的9.10%,UPI平均得分为31.83±5.82,其中三种精神症状均存在的有46人(23.83%),UPI平均得分为38.70±4.60,有其中两种精神症状的新生有46人(23.83%),UPI平均得分为32.74±3.79,只有一种精神症状的新生有101人(52.33%),UPI平均得分为28.30±3.78。有精神分裂症倾向、抑郁状态及神经症的新生占有效测试人数的比例及UPI平均得分详见表3。在性别上,男女生在精神分裂症、倾向抑郁状态、神经症及总分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讨论

3.1客观分析卫生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往国内使用UPI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的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在10%~30%之间。从此次调查的结果总体来看,我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第一类检出率为20.74%,UPI总分低于25分的占86.42%。但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新生第二类检出率为27.86%,可以说有27.86%的新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即隐性心理问题携带者。在新生入学后立即开始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活动,增强同学间的融洽感,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尽快适应新校园的生活。

3.2正确运用UPI筛选结果。在我国,自杀是15~34岁人群的第1为死亡原因。在关键项目有轻生念头的新生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此次UPI筛选出的第一类411人中有轻生意念的有61人,占有效测试人数的2.88%,这和国内的有关高校的调查一致;筛选中患有各种心理症状的有193人,其中33人有轻生的念头。学校是对青少年自杀及相关问题开展干预的最适当且最可能有效的环境。这部分学生虽只有轻生的念头不一定真的付诸于行动,但是针对这部分高危人群,我们同时利用SCL-90和EPQ等量表对他们进行心理症状的复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对他们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心理的困惑,定期进行随访,防止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

3.3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此次调查的总体来看,有19.38 %的新生心理健康值得我们关注,同时2.88%有轻生意念,9.10%有心理症倾向,12.64%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但是只有3.02%的人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可以看出有很多有心理健康问题或者有心理卫生咨询的学生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学院应高度重视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新生心理预防教育机制,配备高素质的专兼职心理健康咨询队伍,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新生入学适应与进一步发展。

[1]罗惠,谢利军,黄芸.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探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7):77.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86-89.

[3]黄晨.1341名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分析[J].高校比较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3(4):17-18.

[4]吕英,黄婷.高职新生UPI心理建档之危机干预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9):180-182.

[5]钟向阳,张莉,邓基泽.利用《大学生人格问卷》进行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筛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7):584-586.

[6]杨新华,谢倩.大学新生人格问卷调查[J].中国校医,2007,21(6):584-586.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例8

[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105-03

作者简介:叶晓峥(1986-),女,河南平顶山人,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统计管理。随着新疆经济的高速发展,财政支出机构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尤其是各地州的财政支出在稳步快速地攀升。根据2003—2006年新疆各地州的财政总支出看,16个地州的财政总支出的平均增长率为22%,其中以克拉玛依市34.4%为最高,乌鲁木齐市为最低,但也达到了12.4%的平均发展速度。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越来越关注财政支出,特别是财政支出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一般说来,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会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使总量提高的同时使微观经济结构调整更加趋于合理化。然而不同的公共支出以及不同的支出结构,再加上政策调整的幅度大小都可能带来经济不同程度的增长效应,不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制约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的效果,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由此看来,不能只单纯分析各地州的财政总量给经济带来的增长效应,应更深层次地讨论各地州的财政支出结构,以及什么样的结构规划才能更好地影响经济发展,从而快速稳健地促进新疆的经济发展。

一、理论模型

本文将财政支出按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分类,并纳入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进行模型分析,并假设生产函数有三个生产要素:私人资本存量k,消费性支出g1,转移性支出g2。

y=f(k,g1,g2)=kαgβ1gγ2

α,β,γ分别是k,g1,g2关于产出量的弹性。若对居民收入征税比率为τ(总税率),总财政支出为g,两类财政支出所占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θ1,θ2(θ1+θ2=1),且假设财政收支平衡,则长期经济增长率:g=[(1-τ)τ(1-τ)/ταθβ/α1θγ/α2-ρ]/σ。当经济增长速度g取最大值时θ1=β/(β+γ),θ2=γ/(β+γ),它表明各项财政支出要与产出弹性相适应达到最优,只要财政支出结构与各项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相适应,就可以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而不需改变财政支出规模来促进经济增长。因而,要充分利用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就应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该模型也可以扩展到包含多种财政支出的情况。

二、实证分析

为了克服不同区域上因其他原因带来的财政结构上的不同,更加合理地说明财政支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清晰地指出各地区微观经济上应该调整的项目,以促进经济的增长,首先应对新疆16个地州进行基本的判别。这里采用R2-11对16个地州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行判别。判别结果如下:

第一类地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勒泰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第二类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哈密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塔城地区,博尔塔拉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

(一)构建模型

本文采用的计量经济的基本模型为上述的C-D生产函数。考虑到投资,劳动力和对外贸易对新疆各地州的影响,建立模型为:

yit=α0+α1Iit+α2Lit+α3Oit+βkGkit+uit(i=1,…,16,t=2003,…,2006,k=1,…,9)

i为各个地州,t为时间,k为财政支出的结构。yit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当年及后3年的滑动平均值,因为考虑到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会有个滞后期;Iit投资增长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代替;Lit劳动增长率,用2006年年底在岗人员的增长率;Oit对外开放程度,外贸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按当年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计算,对外贸易总额已换算为人民币;Gkit是财政支出k个结构中地区财政总支出的比重,G1it是指地方基本建设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G2it是指企业挖潜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G3it是指农林水气象部门的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G4it是指工业交通部门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G5it是指科学教育卫生医疗事业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G6it是指其他部门事业费用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G7it是指社保福利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G8it是指行政管理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G9it是指城市维护费用在总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uit随机误差项;α0为截距项,α1,α2,α3,βk为各解释变量的系数。

(二)数据描述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为《新疆统计年鉴》、《新疆财政年鉴》、《新疆50年》和中经网。因《新疆财政年鉴》中各地州的财政支出结构数据是从2003年详细记录的,因此,本文选取2003—2006年各地州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析。

从2003年始,新疆各地州财政总支出数据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各地州的各个结构各项目不尽相同。这里对财政结构的各项目作描述统计分析。

对于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只有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在10%以上,但乌市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6年时下降到9.8%,其他地州都有上升趋势,但只有吐鲁番地区到2006年时上升到10.2%。企业挖潜支出中,每个地州都呈现上升趋势,到2006年乌鲁木齐市占2%,石河子市占1.46%,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占2.1%,伊犁州直属县(市)占4%,其他各地州均在0.5%以下。对于农林水气象支出,2006年乌鲁木齐市占2.6%,呈稍微下降趋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也呈下降趋势,石河子呈上升趋势,占2.4%,其他地州都较稳定。工业交通事业费用支出2006年时,巴音郭楞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阿克苏、哈密地区呈下降趋势,但其他地州呈上升趋势,但总体的都并未超过各自财政支出的1.6个百分点。城市维护费用支出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最高,占到13.5%,其他地区均有增长趋势。

叶晓峥:新疆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三)模型结果分析

根据各地州的经济发展的不同,财政支出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均衡,按先前判别的两大区域分别进行面板模型分析。

对第一类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对表1中8个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均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估计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而且在统计上非常显著,企业挖潜支出比重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在统计上显著。并且在总的回归中也呈现正相关,在统计上显著。说明在第一类地区中,企业挖潜能大力促进经济的稳健发展。地区经济增长与农林水气象的支出比重正相关,在统计上显著。地区经济增长与工业交通支出比重正相关,在统计上很显著,科教文体卫生事业与地区经济增长负相关,在统计上非常显著。其他部门事业费用支出比重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在统计上尚不显著。但在总的回归中,却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在统计上显著。这与其他部门费用的性质有关系。社保福利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且在统计上很显著。行政管理支出比重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城市维护费用支出比重在回归方程7中显示与经济增长成显著的正相关,在统计上很显著。

在每个回归模型中,发现劳动力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尤其是在对科教文费用支出回归时,有很强的显著性。如果在科学教育卫生医疗机构能增大劳动力,将能很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从表2看,根据第二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经过Hausman检验后发现只有回归模型8不能拒绝原假设,对回归方程8做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估计方程,其他均做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估计方程。得出结果: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总支出所占的比重和工业交通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并且在统计上非常显著;而且在模型6中,工业交通所占的比重与经济增长也呈现很显著的正相关。企业挖潜所占的比重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上很显著,其中企业挖潜所占的比重在模型6中也呈正相关显著;农林水气象支出比重和其他部门事业费用支出比重与经济负相关,但在统计上不显著;科教文体卫生事业支出比重和社保福利支出比重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在统计上显著。行政管理支出比重和城市维护支出比重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则与经济增长都呈现正相关关系,根据表2的结果看,大部分不显著,但适度地调整社保福利支出,再增加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促进经济的增长有显著效果;如果增大地区的劳动力,也会带来正向的经济增长,这对于模型2、3、5外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对外贸易在GDP中所占比重则与经济增长有负相关效应,除了模型1外,均显著。

三、结论与建议

对新疆16个地州按两类地区划分后再对两类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模型分析和经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财政支持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财政支出结构是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发挥地方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就要进行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在这两类地区上,财政支出结构还不平衡,基本建设和企业挖潜改造、工业交通部门支出都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正相关,农林水气象的支出在第一类地区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正相关,而在第二类地区不显著。而科教文体卫生事业费用的支出在两地区都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在第一类地区各地州现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首先要加大就业,增加劳动力,农林水气象部门费用支出的比重应增加,其他事业部门应结合其他的支出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应减少社保福利支出与科学教育卫生事业支出在总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社保福利支出在两地区应降低。在第二类地区,首先应加大劳动力的投入,适当降低对外贸易,应保证内需的足够。与国家提倡的“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先协调一致。应降低科学教育卫生事业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在总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基本建设支出费用、企业挖潜支出费用和工业交通支出费用在总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参考文献]

[1]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1):5-12.

[2]张纲,段澈.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3(6).

[3]张明喜.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1).

[4]杨友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J].山东大学学报,2009(2).

[5]高培勇.公共经济学(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例9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稍微不慎就会出现巨大的社会震荡甚至灾难,而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开创新局面。但是,从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212页),其变革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前所未有,的确是一场革命。更要看到的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科学地结合起来既前无古人,毫无历史经验可资借鉴,又遭到了国际社会出于这样那样目的的质疑、阻挠甚至破坏。《江泽民文选》忠实地记录了不怕鬼、不信邪的中国共产党人怎样在风雨中前进的。特别可贵的是,十三年来经历着社会大变革洗礼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而社会总体上始终保持着稳定且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得到稳步提高,影响日益扩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再回过头来看我们整体上迈向小康水平的关键十三年间所走过的步伐,其意义非同寻常,有着太多需要我们仔细珍惜和回味的东西。

二、深刻把握《江泽民文选》所包含的重大科学内涵,要以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的视角,深刻认识十三年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进而更好地在未来的实践中运用好这些历史经验,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得以更快更好地进行

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面对的课题都是全新的。在挫折中成长壮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来都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在不断地总结经验中开辟前进的道路。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领导我们党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领导我们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搞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对的赶快改,不足的要加点劲等谆谆教诲,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出现的新形势及其提出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江泽民同志领导我们党奋力开拓、锐意进取,在破解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留下了一系列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此,《江泽民文选》有着很多鲜活、充分的记录。从某种意义上讲,《江泽民文选》的每篇文献都是总结经验的结晶,有些篇目就是以总结经验为题目的。其中,既有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总结的,像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等重要篇章,也有分别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国际形势和对外交往、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专题性的总结。纵观三卷《江泽民文选》,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社会进步基本轨迹的总结,有关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后中国找准自己战略方位的历史经验的论述,有关于认真总结和吸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系列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有关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及党的自身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有关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经验教训的总结等。当然,这些经验的总结,主题是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所有这些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进一步升华为科学理论,构成了我们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的进一步科学回答,构成了我们党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关键问题的创造性回答。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例1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09-02

一、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分析

南京市正在进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逐步完善。现阶段南京明确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六类产业,整体产业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同时,南京市就业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南京市总从业人员达到478万人,比1999年的266.81万人上涨了211.19万人,年均就业增长率为6.09%。

影响就业总量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包括资本投入量、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本研究只考虑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在此方面,普遍存在着两种对立观点,即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抑制作用或对就业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抑制作用源于产业升级后对劳动力依赖性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大,同时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增多,一批劳动力有可能会由于知识结构或适应性差而失去工作,而这样的劳动力在现今社会中是比较普遍。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增加,导致就业总量下降。然而,产业结构的升级遵从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带来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企业随之扩大经济规模,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二、实证研究

为了探寻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本研究采取时间序列模型。模型选取1999―2013年数据,以南京市就业总人数为因变量,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为自变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南京市就业总量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正相关,即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随着南京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效拉动了就业总量。这里包括了两个原因:第一,各产业就业弹性不同。经济结构调整使得第三产业结构升级,而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较第一、第二产业大,即在同样的资本产出比率下,服务业一般会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因此,产业结构升级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产业结构本身的调整和升级外,各产业内部也在发生结构变化。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服务行业,如新兴IT业、家政服务业等快速崛起,吸收了大量新增劳动力,推动了就业总量的增长。现代服务业比传统服务业能创造更多岗位。

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升级能促进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进而形成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就业结构。但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南京市仍然存在大量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现象。理论上,这是因为经济产业的每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供应能迅速适应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吻合,跟不上产业结构变化的速度。为此,需要研究产业结构变化速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为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现引入产业结构变动度指标。它表示某一地区一段时期内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值的绝对值之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K=|Qij-Qi0|

式中:K为产业结构变化值,Qij为报告期次产业构成百分比,Qi0为基期同次产业构成百分比。

就业增长率为当年新增的就业人数与前一年就业总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就业增长率=(当年就业人数-上年就业人数/上年就业人数)×100%,计算结果(见下页表)。

从上表和上图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变动值与就业增长率变动趋势相反,即产业结构变动速率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负。这表明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与就业结构调整速度未能同步,就业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一定的结构性失业,过快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抑制了就业总量。

综合以上比较,虽然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抑制了就业,但从数据来看,就业总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就业总量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产业结构调整速率对就业总量的抑制作用。所以,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起着积极的影响。

三、经济转型促进南京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报告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求,更好地为全市“两个率先”和幸福都市建设服务,现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就南京市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以及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发展中小企业,实现稳定就业

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可鼓励中小企业利用其优势资源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的制造业转型;倡导中小企业和高等院校合作,促进其技术创新的同时把中小企业引向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搭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沟通桥梁并提供政策支持,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提升其规模;要为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开辟融资渠道,不断缩小行业间尤其是中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差别,增加中小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促进其增加就业数量,提升就业质量;为吸纳就业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给予适当的资金和课程扶持,为中小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

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指导和培训提供其创业能力。完善创业投融资市场,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天使投资人等以多种方式向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督促像银行、保险、工商、投资基金等等系统出台相应的支持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配套优惠政策,并加强政府监管确保政策落实,从而使创业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来,以创业促进就业。

(三)多方位扶持,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对农民工实行分类指导培训,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落实完善服务平台,将家庭服务内容融入到新南京服务中心平台,落实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得家庭服务业能够容纳更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

(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源素质能力

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发展包括中职、高职、本科层次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增加试点学校和专业,开展深度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探索校地结合、校镇合作、校行(银行)合作等办学模式,建立区域型职教集团,实现专业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对接,充分运用“慕课”等网络资源提升学习者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大一新生其中总结例11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

对比样本银行的新旧表数据,总资产、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出现变动。通过横向分析,可以发现,2009—2011年末,相同会计年度末新表中总资产相比旧表中总资产的变化分别为0.17%、-0.25%和-0.44%,总负债变化分别为0.13%、0.09%、-0.13%,所有者权益变化分别为0.47%、-4.78%、-5.40%。其中,所有者权益变化幅度最大(见图1)。通过纵向分析,相比旧表数据,新表中相同会计年度末的总资产、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009—2011年连续三年的变动情况为先增后减。其中,2009年末新表数据都高于旧表数据,表明新准则的首次执行当年,使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账面规模有所扩大。而2010年、2011年末新表数据低于旧表数据,2010年末总负债数据除外。新准则的后续执行基本上均调减了样本银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面规模。由于新准则对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及会计科目调整较大,单纯依据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难以追溯新旧表相关财务数据变动原因。这里仅对所有者权益进行讨论。样本银行在新表附注中对该银行的所有者权益等调整情况进行了披露。根据披露信息,执行新准则后调减2009年期末分配利润1.76亿元,提取当期法定盈余公积0.02亿元,调增一般风险准备金1.52亿元,合计调减所有者权益0.22亿元。尽管发生了上述调整,但2009年末新表中所有者权益还是比旧表中有所增加。本文的样本银行所有者权益变动与司振强对几大上市银行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二)资产负债率变化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资产负债率对金融业来说不如工商企业重要,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金融子行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要高得多。通过横向比较新旧表中样本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见表1),可以发现,2009年末新表下该银行资产负债率略低于旧表水平,2010—2011年末新表的该银行资产负债率均高于旧表水平,即在后续年份中发生了逆转。新旧表中资产负债率变动与资产负债调整状况是一致的。2009年末该银行资产负债率变动的原因是可以归结为在新准则执行当年,相比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调增幅度较大,导致资产负债率变低。而在2010年和2011年末,新准则对所有者权益调减幅度更大,资产负债率便相应变高。纵向上,新旧表中该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均很高,在2009—2011年均持续升高。

(三)小结

样本银行执行新准则首个会计年度,总资产和总负债、所有者权益均有所增加,其中所有者权益增加幅度最大,同时资产负债率降低。这种变动与现有研究中上市银行首次执行新准则的情况基本一致。表面上看,似乎新准则与稳健性是相悖的。其实,根据披露信息,在第一个会计年度中,新准则还是对所有者权益进行了调减,这不能不说体现了新准则的稳健性。在执行新准则的后续两年年末,执行新准则后本文的样本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却是连续被调减5%左右,总资产和总负债也大致相同,因此资产负债率出现上升。所以,总体上讲,新准则的执行体现了较强的稳健性。

二、损益的变动

新准则对金融企业损益类会计科目和利润表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首先,新准则下的营业收入含义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已经将利息支出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扣除,并因此增加了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所以进行相关数据比较需要注意。其次,调整了一些会计科目。例如,将“手续费收入”改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将“利息收入”和“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两个科目在新表中合并为“利息收入”一个科目。另一个较为重要的调整是将原先的“提取坏账准备”改为“资产减值损失”,等等。调整后,新准则的新表更符合金融业业务的特征和发展需要。下面将比较和分析样本银行主要利润指标的变化。

(一)主要利润指标的变动比较

损益类财务指标较多。在主要利润指标选取上,这里首先采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这三大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并统一按照新表口径对旧表数据进行调整。通过横向分析发现,2009—2011年新表中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明显低于旧表数据,但是2009年、2011年新表的营业收入却高于旧表数据,仅有2010年新表的营业收入低于旧表数据。在变动幅度上,与旧表相比,新表2009—2011年该银行营业收入分别变动为0.61%、-5.05%和0.70%,利润总额分别变动-19.78%、48.74%和-8.97%,净利润分别变动-28.23%、-61.69%和-14.22%,其中净利润变动幅度最大,营业收入变动最小(见图2)。通过纵向分析发现,2009—2011年,旧表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均逐年递增;而在新表中,营业收入是递增的,但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却出现了波动,在2010年出现下降。在变动幅度上,执行新准则前后主要利润指标的变动均呈现“V”型走向,即调减幅度为由小变大再变小(见图2)。

(二)主要利润指标变动的原因分析

关于新旧表利润指标变动原因,需要对样本银行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两方面分别分析。

1.营业收入变动分析

根据新表,样本银行营业收入主要为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此外还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少量的其他业务收入。2009—2011年,新旧表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与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两个会计科目没有变化;新旧表中该银行投资收入逐年递增,且增幅非常大,其中2009年新旧表数据一致,2010年和2011年则各有消长;新表确认的2009年和2011年利息净收入高于旧表数据,最终导致这两年新表的营业收入高于旧表。其原因在于:关于贷款利息的确认方法,过去是按照贷款合同本金和合同利息计算确认,新准则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息计算确认,因而会出现差异。新旧表营业收入的一个重大区别是新表单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根据新表,2009—2011年样本银行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0.08亿元、-0.28亿元和-0.23亿元。根据新表的附注,公允价值变动源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出现账面亏损,而样本银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债券。利息净收入是样本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09—2011年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均为50%以上,这与我国银行业总体情况是一致的。但在新旧表中,利息净收入的占比均持续下降,主要原因在于该银行在存贷款之外侧重发展票据贴现等表外业务。结构上,新旧表的主要变化是,新表将旧表的“利息收入”和“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两个科目合并为“利息收入”一个科目,将“利息支出”和“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两个科目在新表中合并为“利息支出”一个科目。2011年新表还对旧表的“金融企业往来利息收入”和“金融企业往来利息支出”等按照新准则进行了分解和调整,导致新表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大幅减少,因而新表中利息净收入的占比低于旧表,但总体上变动不大。

2.营业支出变动分析

新旧表营业支出口径不一。根据新表,样本银行营业支出主要为营业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和资产减值损失与其他业务成本;旧表的营业支出不仅包括业务及管理费和提取呆坏账准备,而且包括利息支出和手续费支出、固定资产折旧以及其他营业支出。因此,通过按照新表口径对旧表的营业支出进行调整,并比较和分析对应重要会计科目,发现新旧表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略有变动,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新表中资产减值损失数据远远高于旧表中提取呆坏账准备,原因在于两者的口径、确认原则、具体方法都发生变化。[5]

3.净利润变动分析

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即为净利润。新旧表的所得税计提方法不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摒弃了过去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损益表债务法,采用了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债务法。通过数据对比,样本银行2009年、2011年新表所得税数据略高于旧表数据,2010年新表的所得税数据则低于旧表数据。样本银行所得税的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较为有限。相比所得税,利润总额变动是影响该银行净利润的主要因素。执行新准则后,样本银行的利润总额出现较大变动,而净利润的变动与利润总额基本一致(见图2)。

(三)小结

大多数情形下,新准则调减样本银行的收入,并调增其支出,导致连续三年净利润均变小,且变动幅度较大。而其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收支各项的调整,又有利润计算方法的变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准则采用按权责发生制,这对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的确认带来很大变化。样本银行执行新准则后损益类财务状况的变动,一方面要认识到这属于模拟收益(proformaearnings)的变动,另一方面要看到新准则执行的效果,能够很好地体现新准则的稳健性。

三、现金流量的变动

由于新准则对金融资产认定和分类出现了重大变化,新旧表下现金流量差异明显。

(一)现金流量总体状况

较之于旧表,2009—2011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分别变动为10.63%、1.21%和2.17%,投资性净现金流分别变动-62.33%、-8.83%和14.14%,筹资性净现金流没有变动。其中,经营性净现金流和投资性净现金流及它们下级会计科目绝大多数都发生了变动,特别是投资性净现金流及其下级会计科目变化更大,但筹资性净现金流没有变化(见图3)。通过纵向分析,可以发现,新旧表中样本银行经营性净现金流、投资性净现金流虽然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不同,但均是递增的。而新旧表中筹资性净现金流虽然没有变动,却出现较大波动。

(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变动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主要因素是利息收支。新旧表对利息确认的差异在现金流量表中主要体现为相关的现金流量指标发生了变化。比较而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变动相对较小。(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变动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新旧表的变动范围和变动幅度较大。除2011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在新旧表均发生并数据一致外,其他会计科目都有变动。新表对旧表2010—2011年没有记载的“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和“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按照新准则进行了确认,并且数额巨大,新表还对2010—2011年旧表虽有记载但数额不大的“投资支付的现金”进行扩大确认。这些最终导致样本银行执行新准则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出现巨大变动。

(三)小结

样本银行的现金流量指标变动较大,原因在于:一方面,新准则对投资、利息等与金融业相关业务在会计处理上做出了新的规定;另一方面,样本银行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之外重点发展票据贴现、债券投资等业务。因此,执行新准则后,不同类型的现金流量变动差异便凸显。

四、监管指标的变动

我国银行监管机构先后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一系列规范文件,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的监管体系。其中,资本充足水平、不良贷款率、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等大部分监管指标是根据监管口径计算,因此这些监管指标没有发生变动。但是,部分监管指标的计算涉及财务数据,会受到新准则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主要是拨备覆盖率。新准则对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引入了“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实际利率”的概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贷款损失准备必须反映未来可收回贷款的净现值,商业银行应按照现金流折现的方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新准则的这种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基本上一致。但是,以公允价值使用为标志的会计原则中性化与监管审慎原则容易产生冲突。而原有的银行业监管政策要求商业银行按照贷款风险分类的结果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包括贷款专项准备和一般准备)。样本银行执行新准则后对贷款损失准备调减较大,导致监管指标中的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大幅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