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数字技术学习

数字技术学习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1 08:56:15

数字技术学习

数字技术学习例1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将几位学生凑在一起,而应该是在相互信赖、相互学习中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可见,任务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将任务设有一定高度和难度,学生在实际完成的过程中,仅凭自己是无法完成或者难以高质量地完成,那么学生必须与同伴合作,让任务将学生凝聚在一起,以此来奠定合作学习的基础。

我在教学五年级信息技术PowerPoint内容时,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任务——小组合作用PowerPoint完成一组故事片。这个任务难度很大,且很有挑战性,学生仅靠自己是很难完成的,必须寻求同伴来共同创作,并承担其中的一部分创作。在课堂上,一个个小组进行着热烈的讨论,他们确定主题,进行情节规划和成员分工,在最后的成果演示中可以看出,小组成员基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其中的作品有猫捉老鼠、丁丁历险记、熊猫的故事等等。任务的设置考虑到学生已有的操作水平,同时将任务适当放大,学生出于自身需要,自发地进行合作来完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在信息技术课堂里,教师使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并对任务本身进行合理设置,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可以很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更有创意,效率也更高。

二、基于平等共享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一大特点就是改变了以往学生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而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建共享,荣辱与共。我国著名合作学习研究学者王坦曾说过:“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现在课堂上形成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若干个组织单元,代替了以往的学生个体,如果能够让这些组织单元在一个共享的平台上进行合作学习和展示,那将大幅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在信息技术课堂里,努力开展基于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创作图画》一课时,我改变了以现实小组为单位的模式,将整个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在数字化平台中,我设置了作品展示、求助热线、在线调查三个栏目,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求助热线来寻求帮助,在作品展示栏目里上传并评价作品,在这样“制作—反思—修改—再制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从而将合作学习慢慢演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在共建共享的平台上学生更愿意进行合作,这个平台就好像是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学生之间不存在以前的差异,每个人都能自由发挥,只要努力,都能得到同伴的肯定。这为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三、出于自觉行为的合作学习

随着合作学习的不断深入,如果将合作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中,也不能称为真正的合作学习,必须拓宽其广度和深度。为此,我制作了“七彩乐园学生网”,这个网站的建立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向更深层次发展。

数字技术学习例2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丰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能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储量丰富、内容多样的教学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品质提升方面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更新速度也是比较快的,仅有的教材内容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点,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能够随时随地的被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阶段,并且能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巨大的储备空间,在学生信息技术和知识能力水平提升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措施和方法

1、确定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范围和类型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首要步骤就是要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难点等确定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范围和类型。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就要根据教学计划对需要使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范围进行明确,缩小资源搜集的范围,选择针对性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另外,除了确定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范围以外,还要对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分类,确定选用资源的类型。例如有的资源是涉及到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有的资源是涉及到基础信息技术知识点的等等,教师要根据自身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划分。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利用方面,教师也要做到灵活多变,例如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学习方面,教师可以选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将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Office软件操作的时候,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演示操作视频,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软件的应用。

2、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收集

确定好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范围和类型之后,教师就要着手对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收集。互联网以及相关的教育资源数据库等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将这些教学资源库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其中找到符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兴趣特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无法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或者是无法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教学资源类型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教师的能力整理和设计出符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特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教材和参考书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扫描,制成相关的教学视频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数字技术学习例3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27-01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现代化信息技术认识的关键课程,有助于使W生树立良好的信息技术观念,培养学生运用和掌握信息技术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不断加快,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营造逐渐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与传统教学相比,数字化学习环境是以数字化设施作为依托,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内容,摆脱了理论式教学的局限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电脑作为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是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电脑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为学生将来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奠定相应的基础。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信息化、数字化正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学生若是不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则会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格格不入。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对相关信息技术的知识进行实践性操作,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电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数字化进校园已经常态化。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营造和运用需要教师发挥组织、指导特长,促成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效果的提升。学校应该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需求,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电脑,便于学生根据教师教学内容来进行实践性演练。同时,教师要尽量选取通风、光照较好的教室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场所。

(1)转变教学思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注重信息技术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围绕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同时,教师要注重分层异步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和地位,使每个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构建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即通过QQ群、微信等通讯工具,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便于学生对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果。

(2)注重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在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学习相关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情境,便于学生根据情境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从而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教学“插入图片”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相应的图片和音乐,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操作。教师对学生们讲:“小明有喜欢做音乐相册的爱好,可是小明生病了,无法做音乐相册。但他想制作音乐相册来送给好朋友小亮,他便向天使许下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天使能够赐他一个完美的音乐相册,同学们能帮帮他吗?”这种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自主创作的兴趣,他们运用相应的图片和音乐制作出了相应的音乐相册。

(3)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电子报刊、电子贺卡、动物卡通”制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WPS文字软件、ACDSee照片处理软件进行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对相关任务进行自我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让他们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提高他们自主习得知识和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即教师给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任务。如“管理电子邮箱”教学中,教师就可提供一个优化的邮箱,让学生尝试着优化,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方法,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结束语

总之,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教师要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引入、合作学习的作用、实践操作的引导,从而保障教学质量的高标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数字技术学习例4

中图分类号:TP391.41

图像是信息载体,是我们人类信息的主要来源。但是并非所有图像都如人意,就拿我们常见的数字图像来说,在信息的采集过程中,由于投备的硬件条件限制,拍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素质,信息传输过程中信号的干扰等,都会造成信息的丢失,最终影响图像的质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利用一幅或多幅低分辨图像的额外或互补信息来恢复出一幅具有更高分辨率的图像。这种技术可以打破图像在形成过程中的限制,得到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因此该技术在许多领域(如卫星侦察、数字高清等)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超分辨率重建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重建的方法和基于学习的方法。基于重建的方法是超分辨率技术发展早期的算法,这些算法计算相对简单,复杂度也较低,但是存在重建倍数的限制,目前更多是作为学习算法的辅助算法。

1 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技术

在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技术中,学习方法的通常作法是构建一个训练样本的学习库,在库中包含某种低分辨率图像与其对应的图像的映射关系,然后利用这种映射关系,求出测试样本图像对应的高频细节的最优解。由于学习库的引入,待重建低分辨率图像有更多的先验信息可以利用,因此,基于学习的重建方法能够比基于重建的方法取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图像质量。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技术最早是由freeman等[1]提出的,该方法一经提出迅速成为数字图像超分辨率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参与其中。目前主流的基于学习的方法主要有基于范例学习的方法、LLE方法、虚幻脸方法和稀松表示法。

1.1 基于范例学习的方法

基于范例学习的方法是freeman等人[1,2]最先提出的,他们利用马尔可夫网络建立高低分辨率图像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将高分辨率图像经过模糊平滑处理后下采样,得到对应的低分辨率图像,再将低分辨率图像通过双线性插值或三次插值来得到与高分辨率图像大小一致的图像,然后将它们分块,通过学习获得高分辨率块之间和高低分辨率块之间的变换关系,对于用于测试的低分辨率图像块,只要找到其在马尔可夫网络中的位置,根据马尔可夫网络的对应关系找到其对应的一些高分辨率块,再根据训练得到的变换关系计算出高频分量添加进去。

这种方法是基于学习方法中最早被提出来的,也是其他基于学习方法的基础,该方法相较于重建的方法能利用更多的高频信息,在放大倍数和重建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对于训练样本的选择要求较高,算法复杂度也大大提高,并且这种方法对噪声非常敏感。

1.2 领域嵌入法

Chang等[3]创造性地将流形学习方法引入超分辨率重建中,在该方法中,他们假定高低分辨率图像块在特征子空间中具有的相似的流形结构,待重建图像块通过在低分辨率图像块学习库寻找它的k近邻表示,然后用这些系数与这k个近邻对应的高维流形块加权得到高分辨率块。

领域嵌入法相较于基于例子的方法需要更少的训练样本,并且对噪声的敏感性也有所改善,但是领域嵌入方法的领域保持特性并不总是成立,所以这种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图像块的特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3 虚幻脸方法

虚幻脸方法最早是由baker和kanade[4]提出的,他们首次将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用于人脸这一特定领域,由于图像数据是人脸,可以较多的隐含先验信息使用,他们的算法中仅从学习库中选择与待重建块最相似的块作为输出,且在放大8倍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虚幻脸方法使用了人脸这一重要的先验知识,在特征脸的帮助下使重建效果大幅提高,但是对于有丰富表情的人脸,重建质量还有待提高。

1.4 稀松表示法

稀松表示是由Yang等人[5]最新提出的图像超分辨率实现方法,这种方法是从训练库的图像中选择图像块组成一个过完备的字典,然后在这个过完备字典中利用线性规划方法求得待重建图像块的稀松表示,最后利用这组系数重建出高分辨率图像块。

稀松表示方法相较于领域嵌入方法来说,不用规定领域的大小,系数的多少是由线性规划求解得到的。但是该方法对于过完备字典的选择问题不易解决,随机选择重建质量不佳。

2 基于学习方法的总结和展望

基于学习的图像分辨率技术虽然打破了传统方法在放大倍数上的限制,能取得很好的重建效果,但是重建质量严重依赖学习库的构建,而且学习方法的样本训练时间较长,计算复杂度很高。未来基于某一领域的重建方法会得到较大发展(如类似虚幻脸的方法),有了某个领域的信息作为先验,构建的学习库与待重建图像的相关性将大大增强。目前大多数关于超分辨率重建的文章都只侧重了算法重建的图像质量,在重建速度方面提及较少,如果能在时间复杂度上有所突破,将大大推进该技术的实用性。现在学者们对超分辨率技术的研究都集中在了算法的提出和改进,而忽略了对这个问题本身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Freeman W .T.,Jones T.R.,Pasztor E.C..Example based super-resolution[J].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2002(02):56-65.

[2]Freeman W .T.,Pasztor E.C.,Caemichael O.T..Learning low level vi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2000(01):25-47.

[3]Chang H.,Yeung D.Y.,Xiong Y..Super-resolution through neighbor embedding[C].Proceedings of IEEE Conf CVPR. Washington,DC:IEEE Press,2004:275-282.

[4]Baker S., Kanade T.. Hallucinating faces[C].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c Face and Gesture Recognition.Grenoble,France:IEEE Press,2000:83-89.

数字技术学习例5

在全面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迅速推进的今天,如何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适合社区居民学习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有着重要而且深远的现实意义。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学习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原先构建的基于教学的学习系统不再适用于现今的终身教育在全民的推广。因此如何建立满足多种需求,基于学员个性化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成为现实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数字化学习呈现的新问题

1.1新的资源和工具组织无序化:随着教育资源的多媒体化,不断有新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资源库涌现,在资源的组织、设计和传播上也百花齐放,但对于社区居民在选择这些形式多样,功能迥异的资源上难免有些为难。同时这些资源虽然种类繁多,但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不少还有错误、还注入了广告甚至恶意病毒,虽然好看但实用性不高。因此居民如何能在浩瀚的资源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方位,利用好手中的资源则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好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应该引导用户掌握浏览、查找、判别、追溯相关的信息,甚至能够自动完成资源的合理选择和学习工具的有效匹配,让用户真正享受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实效和功能。

1.2缺乏科学的评价策略和方式:虽然对于传统的课题环境而言,开发出来的评价工具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依托数字化教育的时候,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评价总是无法做到一对一和实时到位。由于学习者身处不同地域、学习时间和习惯,利用不变的评价工具和模式去评测每个人是不公平的,因此如何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如何公正可靠的开展评测等方面的问题,阻挠着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推广。

1.3数字化平台需体现信息道德素养:互联网使使用者获得了共享、自由、平等地使用资源的能力,但正由于信息获得渠道多样,源头复杂,信息是否包含不符合社会文明的内容,是否因为使用和享受这些资源而付出了过高代价。除此之外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过程、道德行为等都未严格规定。因此需要信息和系统使用者能正确鉴别相关信息的真伪,做符合信息道德的事。但这对于社区居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因此设计的学习平台要利用系统的功能模块不断强化信息道德概念,并利用技术手段来规范和健康有序地使用平台资源。

2 社区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可行性分析

目前,社区所覆盖的区域内有不少教育单位、图书馆和企业,有充足的教育资源可以使用。同时,在街道党委的指导和领导下,投入必要的建设资金分阶段进行数字化学习港的建设。参与建设和管理的人员一般都长期从事相关信息化和教育管理工作,在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能完成平台的建设。在实施过程中争取政府相关职能机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下,引入教育智库和教师,在自动化系统的辅助下开展平台的运营,因此,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3 社区数字化学习平台构建目标

学习平台利用Web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并具有一定个性化、开放性、参与性的在线教育平台。通过创设的教育信息接口来共享整个区域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有偿服务等机制的促动下可以享受到最好的网络教育服务,提升社区内的居民的信息素养。

4 社区数字化学习平台各功能模块设计

下面对所要构建的平台的各个主要模块的结构及其相关模块的功能进行详细的阐述。

4.1个性化学习模块:个性化学习模块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模块、选择学习时间并利用系统向导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样就可以解决异地异时学习的问题。该模块有课堂视频教学子模块、资源子模块、评价子模块、现场广播指导子模块和团队协作子模块等。

4.2资源库模块: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教育网络接口,使学习者可以快速链接国内外的图书馆,在购买相关服务的基础上,查询相应的信息和资源。并设置如下子模块:学科研究资源子模块、考试考证资源子模块、休闲娱乐子模块和培训子模块。学科讨论模块、学科资源共享模块、学科导航模块、学科化联合服务模块、学科信息定制模块、学科新闻聚合平台模块、在线帮助模块。

4.3模拟训练模块:该模块由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虚拟仿真系统所组成,可以让相关学员选择课程的时候在自主训练的时候能够身临其境,通过真实的案例结合逼真的多媒体呈现和操作系统来检验、考核使用者。同时包含在线平台教学人员,这些人员按照学科进行了分组和分类,其角色即为网络教师,可以远程参与探讨、答疑解惑和组织远程讨论和学习会议等。针对难以回答的问题,管理人员会存储这些问题,反馈给系统智库的专家求解,并及时反馈给学员。

数字技术学习例6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数字时代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已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使教学模式、内容和形式、教学观念和思想都发生重大的变化。教学实践表明,运用数字化教学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新课改队伍中的一员,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应担当起先驱者的重任,走在学习资源数字化的前列。

一、传统教学向数字化教学发展的必然性

学习资源是实现高效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手段,并同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教育的发展总是与科技的进步交织在一起的,当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基本环境和途径,引发了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的新发展,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动力。

1.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要资源将是数字化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当今主流的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OFFICE办公软件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动画制作和网页制作等几大部分。而其中的每一部分都离不开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教学环境,甚至其课程任务本身就包含培养学生对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能力。

2.传统媒体更新速度已远远跟不上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速度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内容更新速度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迅猛,势不可挡。在这种环境下,只有数字化教学从容地追上它的发展势头,以接近同步的速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最新的学科信息。

3.数字化资源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今天的数字时代,除了传统的文字类、图片类学习资源外,各种印刷材料、图片、动画、模型、录音、录像等学习资源丰富了教学信息传递的途径和形式,提高了教学信息传递质量,是对“教师+教材”这一基本方式的完善和补充,建立了基于数字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体系。

二、数字化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现代开放的教育形式下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建立资源应用平台

丰富有效的数字化资源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承载,就像海量优秀的书籍需要充足的书架盛放一样。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建立Moodle平台、设计网站、MOOC等方法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良好的应用平台,较常用的是建立Moodle平台这一应用方法。Moodle是一个课程管理系统,用来创建基于Internet的课程和网站开源软件包,帮助教师创建有效的在线学习社区,教师和学生都能通过网络登录到Moodle平台访问和使用其中的各种数字化资源。

2.课程设计与开发

平台的建立仅仅是实施数字化教学的开始,要有效地开展教学,必须有良好的课程内容和资源。教师在平台上创新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确定学习活动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学习活动类型,并创建多个学习活动,在每个活动中都可以添加PPT、微课、程序、网页、Flash、超链接等。学生可以将他所获得的资源上传并与全体学生分享。

3.教学模式的改变

基于Moodle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做作业。而翻转课堂则完全相反,学生以个人或是小组的协作的模式在家通过互联网访问老师在Moodle平台上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讨论与交流则放在课堂上,由老师答疑和解惑,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平台,实现知识内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4.形式的多样化

以平台为中心,教师个人或是教研组可以将多种资源进行整合,学生可以灵活地在家或其他地方通过电脑、手机或平板访问平台上的所有学习资源,知识还没有掌握时还可以反复播放观看微课,达到掌握的目的,使学生随时随地地参与学习和互动。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化学习环境就与信息技术本身紧密结合,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无形地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5.学习评价

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支持。我们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生将所设计的作品上传至平台,上传时进行自评,然后小组中的每位同学互评,教师给每位学生作业评分并观察评论状况,系统将综合评分与评语反馈给学生,学生依据评价修改自己的作业,重复前面几步,得到最终的评价。

在今天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学习形式。可以说,数字化教学已与信息技术的教学密不可分。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好地实现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如何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更高效地为教学服务,是值得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进一步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翠平.重庆某高校教师多媒体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

数字技术学习例7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096-01

1 引言

基于数字技术的古典名画学习与创作系统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学习古典名画的平台,并且可以在这些名家大师早已仙逝的现代能够创作出具有他们风格但又并非原作的作品。近年来,随着技术与艺术的集合与发展,数字中国画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些成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毛笔、宣纸、墨水等进行数字化模拟,然后使用这些虚拟的创作工具进行创作;另一类就是将现有的图片处理成水墨效果[1-4]。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模仿国画水墨效果,但是几乎不可能处理出与大师风范相同的作品来。

从延续大师艺术寿命的角度来看,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就十分有意义了。首先将名家作品用扫描仪进行扫描,复制出数字版本,然后使用图形处理工具将这些数字版本的名家作品进行分解,将画中的山、石、花、草、树、禽、兽、题词、印章等元素分离成各个图像单元,并且将这些图形单元保存到该系统的库中。当系统打开后这些图形单元就会以菜单的形式显示,供用户选择,用户可以以层的形式在新建的画布中调整这些图形单元的位置,重新构图。创作完成之后还可以进行题款、盖章,从而形成“新的”数字化中国“古代”名画,在当代延续古代国画名师名画的艺术寿命。

2 研究意义和价值

自从数字技术被引入到艺术领域,我们对这些古典名画只是停留在复制的层次上,并不能创作出具有大师风格的作品,所以开发该系统就变得十分有意义,本文就该主题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1)学习价值。古典名画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并不断的被临摹和仿真,利用本系统可以很好的学习不同时代不同的流派作画风格,对不同画派的绘画技法、墨法等有一定的熟悉,同时也对作者当时的心境,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加深了我们的艺术修养、提高了我们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2)延长大师的艺术寿命。在现代那些名画家早已仙逝,若要想画出一幅新的具有他们风格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借助本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重新排列组合名画中元素,从而创作出一幅“新”的作品,这些元素是他们的,文字和印章也是他们的,我们只是对他们的素材调整位置、角度、大小、透明度等,这样一来既保留了画家的艺术风格,延续名家们的艺术寿命,又可以做出一副“新”的国画作品。(3)简化了创作过程。该平台创作过程非常简单,对用户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学习和创作的意向和一定的空间审美感,即可在该平台上进行艺术创作,操作简单方便。

3 相关技术

该系统是利用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的缩写)技术开发的,该技术与之前的开发技术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将界面设计和后台开发这两个环节分开,分别利用XAML和C#这两种语言来进行界面设计和后台开发。

XAML(扩展应用程序标记语言Extensible Application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是用于声明.NET对象的标记语言[5]。和HTML网页设计语言一样语法简单易学、功能灵活多样,同时不需要手动编写大部分的XAML语言,运用起来很轻松,它的主要用于构造WPF的用户界面。C#是一种稳定的简单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继承了C和C++的优点同时他们的缺点,C#主要负责系统后台开发。

在本平台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交互式绘图技术、控件模板技术和路由技术。交互式绘图技术能够用户提供交互式操作支持,用户可以通过鼠标、键盘和手写笔等在图形终端上输入数据和图形信息进行绘图,并对生成的图形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控件模板技术主要负责控件的外观以及控件的事件触发,每个控件都有一个默认的模板,该模板包含了控件的外观以及控件的事件。路由事件是一种可以针对元素树中的多个侦听器来调用处理程序的事件,而并不仅仅是针对引发该事件的对象。

4 系统逻辑

系统主要分为五大功能:新建画布、拖放操作、编辑图片、字体输入和保存。系统加载成功后图形单元会显示在菜单中,新建完画布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把所需的图形单元拖放到画布中,并可以对其进行拖放、调整大小、旋转角度、删除等操作。

图1 系统功能模块图

5 总结

本课题主要针对如何绘制出即保留画家原有绘画风格、笔墨、技法,又能创作出一幅完全不一样的作品从而延续大师们的艺术寿命提出的。开发目的主要是面向那些没有绘画基础的初学者,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与创作的平台。由于创作过程简单、方便和易操作,该平台将会在中小学的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样也会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陈池瑜.现代中国画的传统与变革[A].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

[2]Way.D.l and Shih.Z.C.”The Synthesis of Tress in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COMPUTER GRAPHICS Forum Volume 20.Number 3,pp.C123-C123.2001

数字技术学习例8

汉语写作技能专项训练虽然重要,却常常被学习者忽视。一项对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尼留学生的调查显示,除了部分希望获取学位的学生表示出对“汉语写作”有兴趣外,大多学生都不愿意在写作方面下工夫。(郝红艳,张念,2005)这种学习者中普遍存在的消极态度必然导致写作教学工作开展得步履维艰。早在1996年,吕必松先生就针对汉语写作课存在的诟病提出:“在通常情况下,笔头表达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想写,二是能写”,而一直以来作为写作教学主要教学手段的命题作文,“往往是跟这两个条件相违背的,因为老师出的题目不一定是学生想写的,即使想写,在初级和中级阶段也不具备自由表达的能力。”因此,如何让汉语学习者在自然的状态下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写作热情并使其实现完整表达,是汉语写作教学目前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也提供了进行教学改革的机遇。2003年,何克抗教授引进了“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概念,“混合学习”主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利用超文本的整合性和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激发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展开的方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电脑作为写作工具,以因特网作为写作、传播媒介,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对外汉语网络写作的学习模式是当下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网络写作的非物质性便于学习者自然、随意地写作

大多数学习者在运用第二语言进行笔头表达时,都会有一种如临大敌之感。这种感觉不仅仅源自于有限的语言能力对思维的羁绊,而且由于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稿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习者的写作过程(包括逻辑上的调整和内容上的修改),所以,学习者往往在手写表达时更慎重、更紧张。

传统笔纸写作要求学习者必须严格遵守文字表达的线性逻辑。一旦词语由头脑中的形象转变为纸上的文字,就具备了物质性,成为真实具体、冥顽不灵的客观实在。正因如此,学习者对于纸质文本的修改往往建立在对原有文字的抗争和拒绝之上——涂抹或圈除不适合的文字,在旁边加上替换的词语。也正因为纸面大小的限制,容不下蔓延的思绪,受不起肆意地涂改,所以学习者下笔之前常是凝思勾画,在心中先行酝酿。

相较于纸笔写作的“意在笔先”,网络写作基本上实现了文字对思想的同构再现。

网络写作依赖电脑操作而完成。随着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对电脑发出指令,学习者可以将头脑中的语句直接以磷光体像素的形式反映在显示屏上。而显示屏上显现的字符不过是暂时存储的密码,学习者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对其进行修改,删除、改写、插入即时发生而不著痕迹。换言之,网络文本仅仅是学习者写作结果的展示,而与写作过程是百般纠结还是兔起鹘落没有任何关系。个体的痕迹从写作中全部抹去,正像德里达所指明的那样,电子写作中产生的文本具有非物质化与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点。因此,电脑环境下的写作与说话十分类似,学习者头脑中的语言、书写、显示屏上显现的字符同步发生、合而为一,网络文本成为对于思维着的整体进行的变幻不定的模拟。于是,学习者可以卸下因语言能力有限而造成的思想上的包袱,在电脑环境中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不足意之处反复修改、编辑,使随意适心的写作成为可能。

二、网络写作环境的真实性有利于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彻底摒弃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由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随着信息科学脚步的迈进,“网络现代教育的特征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技术层面上的支持,其学习环境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主张的学习环境相一致,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情景性和社会性。”(李新民,2006)在创建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上,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实施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运用媒体技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学习,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

1.创设情境。新学期开始,首先向

学生介绍写作教学的总体计划和学习策略,并将由教师预先在局域网或互联网创建的论坛介绍给学生。教师可以鼓励论坛中的每位学生彼此关注,形成圈子,第一时间捕捉其他同学的言语信息做出反馈、展开交流,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主题。教师根据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关注视角,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发放与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教师在向学生提供讨论主题的同时,将与讨论主题相关的目标词语、常用句型等一并展示给学生,鼓励其发言时使用本学期课本中新学的词汇。

3.协作学习。教师和学生约定好上网互动的时间、时长,鼓励学生由写短句开始,最终实现段落表达,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回应或质疑其他同学的看法,抑或就语言问题向其他同学求助、指出其他同学表达上的语法错误等。通过观点交锋的形式,重在培养学生充分表达思想的习惯,努力让学生把想说的说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在网络讨论时出现的问题和反馈意见及时总结和调整计划,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将讨论主题集中在学生最为敏感的话题上。每个主题以一周为周期。周期末,教师整体评估学生参与网上交流的表现, 集中讲解写作技巧和普遍性、典型性的语言问题,并鼓励学生继续下一个主题的讨论。

4.效果评价。讨论结束后,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将讨论的情况与内容整理好上交给老师。由此,学习者能够充分巩固和强化讨论时已涉及的词汇、用法,利用有关经验的同化或重组实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赖以持续下去的情况与条件。具体到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环境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造的、提供各种学习条件以支持个性化学习,并促进学习者交流合作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虚拟学习场所。”(谢舒潇、黎景培,2002)互联网能够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无焦虑的写作环境,能够给予学习者最真实的交际场景及各种可理解的目标语使用实例,基于任务的实时网上互动能够加强意义的协商,激发学习者创作的兴趣。因此网络写作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理想中介。

三、网络写作媒介的多样性宜于学习者扩大写作视野、丰富写作内容

传播学者普遍认同,网络传播集历史上的一切传播方式: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身;将传统中分置于不同媒介的符号,如文字、声音、图画整合在一处。因此,利用网络载体的写作训练必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传统写作认为:写作是人类运用文字、符号进行记录、交流、传播信息的语言活动,是排除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符号的创作过程。而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写作成果已经不是单一的文字文本,而是融合了表格、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符号的多媒体文本。论坛写作时,学习者可以根据需求插入上述媒介符号作为文本内容的补充,既丰富了写作内容,又使写作过程生动、活泼起来。

另外,网络文本的超链接功能扩展了写作的内容、延伸了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所谓超链接是指包含在每一个页面中能够点击进入其他页面的链接信息,用户点击链接而跳转到它所指向的页面。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浏览相互链接的页面,拓展阅读的空间,增加写作资料的储备,进而扩大写作视野、实现完整表达。教师在向学生提供写作背景资料时,可以将资料中的语言点讲解和补充说明设置为超链接的形式,一方面不会破坏背景资料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保持了页面的整洁美观。同时,学习者也可依照语言能力的不同选择是否需要超链接的帮助,使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的学习理念落到实处。就学习者而言,超链接为汉语写作者交流思想、反馈信息提供了跳转阅读、实时交流的可能。网络文本是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没有固定的顺序,不要求读者必须按照固定的顺序阅读,因此,论坛交流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任意选择阅读的页面对任意内容进行回复,打破传统写作从文字到文字、从开头到结尾、从书面到书面的线性写作形态。

结语

现作理论认为,写作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一种“发现意义的过程。”应用数字技术构建对外汉语网络写作的学习模式正是引导写作主体去传播信息、表达思想、发现意义。此种模式下的汉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角色的转变,关注学习者表情达意的逻辑思维,培养汉语书写逻辑形式。此外,教师应当培养并具备网络环境下对学习者的写作行为进行监控和评估的能力,督促学生用目的语持久参与评说与讨论,鼓励学生用已学或正在学习的词汇表达,对词不达意、内容空洞、衔接不畅的作品给出适当的意见和修改参考。

参考文献: 

;

[1] 吕必松.二十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国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李新民.构建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6,(2).

数字技术学习例9

汉语写作技能专项训练虽然重要,却常常被学习者忽视。一项对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尼留学生的调查显示,除了部分希望获取学位的学生表示出对“汉语写作”有兴趣外,大多学生都不愿意在写作方面下工夫。(郝红艳,张念,2005)这种学习者中普遍存在的消极态度必然导致写作教学工作开展得步履维艰。早在1996年,吕必松先生就针对汉语写作课存在的诟病提出:“在通常情况下,笔头表达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想写,二是能写”,而一直以来作为写作教学主要教学手段的命题作文,“往往是跟这两个条件相违背的,因为老师出的题目不一定是学生想写的,即使想写,在初级和中级阶段也不具备自由表达的能力。”因此,如何让汉语学习者在自然的状态下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写作热情并使其实现完整表达,是汉语写作教学目前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也提供了进行教学改革的机遇。2003年,何克抗教授引进了“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概念,“混合学习”主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利用超文本的整合性和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激发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展开的方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电脑作为写作工具,以因特网作为写作、传播媒介,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对外汉语网络写作的学习模式是当下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网络写作的非物质性便于学习者自然、随意地写作

大多数学习者在运用第二语言进行笔头表达时,都会有一种如临大敌之感。这种感觉不仅仅源自于有限的语言能力对思维的羁绊,而且由于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稿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习者的写作过程(包括逻辑上的调整和内容上的修改),所以,学习者往往在手写表达时更慎重、更紧张。

传统笔纸写作要求学习者必须严格遵守文字表达的线性逻辑。一旦词语由头脑中的形象转变为纸上的文字,就具备了物质性,成为真实具体、冥顽不灵的客观实在。正因如此,学习者对于纸质文本的修改往往建立在对原有文字的抗争和拒绝之上——涂抹或圈除不适合的文字,在旁边加上替换的词语。也正因为纸面大小的限制,容不下蔓延的思绪,受不起肆意地涂改,所以学习者下笔之前常是凝思勾画,在心中先行酝酿。

相较于纸笔写作的“意在笔先”,网络写作基本上实现了文字对思想的同构再现。

网络写作依赖电脑操作而完成。随着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对电脑发出指令,学习者可以将头脑中的语句直接以磷光体像素的形式反映在显示屏上。而显示屏上显现的字符不过是暂时存储的密码,学习者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对其进行修改,删除、改写、插入即时发生而不著痕迹。换言之,网络文本仅仅是学习者写作结果的展示,而与写作过程是百般纠结还是兔起鹘落没有任何关系。个体的痕迹从写作中全部抹去,正像德里达所指明的那样,电子写作中产生的文本具有非物质化与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点。因此,电脑环境下的写作与说话十分类似,学习者头脑中的语言、书写、显示屏上显现的字符同步发生、合而为一,网络文本成为对于思维着的整体进行的变幻不定的模拟。于是,学习者可以卸下因语言能力有限而造成的思想上的包袱,在电脑环境中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不足意之处反复修改、编辑,使随意适心的写作成为可能。

二、网络写作环境的真实性有利于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彻底摒弃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由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随着信息科学脚步的迈进,“网络现代教育的特征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技术层面上的支持,其学习环境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主张的学习环境相一致,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情景性和社会性。”(李新民,2006)在创建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上,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实施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运用媒体技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学习,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

1.创设情境。新学期开始,首先向学生介绍写作教学的总体计划和学习策略,并将由教师预先在局域网或互联网创建的论坛介绍给学生。教师可以鼓励论坛中的每位学生彼此关注,形成圈子,第一时间捕捉其他同学的言语信息做出反馈、展开交流,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主题。教师根据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关注视角,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发放与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教师在向学生提供讨论主题的同时,将与讨论主题相关的目标词语、常用句型等一并展示给学生,鼓励其发言时使用本学期课本中新学的词汇。

3.协作学习。教师和学生约定好上网互动的时间、时长,鼓励学生由写短句开始,最终实现段落表达,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回应或质疑其他同学的看法,抑或就语言问题向其他同学求助、指出其他同学表达上的语法错误等。通过观点交锋的形式,重在培养学生充分表达思想的习惯,努力让学生把想说的说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在网络讨论时出现的问题和反馈意见及时总结和调整计划,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将讨论主题集中在学生最为敏感的话题上。每个主题以一周为周期。周期末,教师整体评估学生参与网上交流的表现, 集中讲解写作技巧和普遍性、典型性的语言问题,并鼓励学生继续下一个主题的讨论。 转贴于

4.效果评价。讨论结束后,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将讨论的情况与内容整理好上交给老师。由此,学习者能够充分巩固和强化讨论时已涉及的词汇、用法,利用有关经验的同化或重组实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赖以持续下去的情况与条件。具体到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环境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造的、提供各种学习条件以支持个性化学习,并促进学习者交流合作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虚拟学习场所。”(谢舒潇、黎景培,2002)互联网能够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无焦虑的写作环境,能够给予学习者最真实的交际场景及各种可理解的目标语使用实例,基于任务的实时网上互动能够加强意义的协商,激发学习者创作的兴趣。因此网络写作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理想中介。

三、网络写作媒介的多样性宜于学习者扩大写作视野、丰富写作内容

传播学者普遍认同,网络传播集历史上的一切传播方式: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身;将传统中分置于不同媒介的符号,如文字、声音、图画整合在一处。因此,利用网络载体的写作训练必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传统写作认为:写作是人类运用文字、符号进行记录、交流、传播信息的语言活动,是排除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符号的创作过程。而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写作成果已经不是单一的文字文本,而是融合了表格、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符号的多媒体文本。论坛写作时,学习者可以根据需求插入上述媒介符号作为文本内容的补充,既丰富了写作内容,又使写作过程生动、活泼起来。

另外,网络文本的超链接功能扩展了写作的内容、延伸了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所谓超链接是指包含在每一个页面中能够点击进入其他页面的链接信息,用户点击链接而跳转到它所指向的页面。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浏览相互链接的页面,拓展阅读的空间,增加写作资料的储备,进而扩大写作视野、实现完整表达。教师在向学生提供写作背景资料时,可以将资料中的语言点讲解和补充说明设置为超链接的形式,一方面不会破坏背景资料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保持了页面的整洁美观。同时,学习者也可依照语言能力的不同选择是否需要超链接的帮助,使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的学习理念落到实处。就学习者而言,超链接为汉语写作者交流思想、反馈信息提供了跳转阅读、实时交流的可能。网络文本是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没有固定的顺序,不要求读者必须按照固定的顺序阅读,因此,论坛交流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任意选择阅读的页面对任意内容进行回复,打破传统写作从文字到文字、从开头到结尾、从书面到书面的线性写作形态。

结语

现作理论认为,写作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一种“发现意义的过程。”应用数字技术构建对外汉语网络写作的学习模式正是引导写作主体去传播信息、表达思想、发现意义。此种模式下的汉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角色的转变,关注学习者表情达意的逻辑思维,培养汉语书写逻辑形式。此外,教师应当培养并具备网络环境下对学习者的写作行为进行监控和评估的能力,督促学生用目的语持久参与评说与讨论,鼓励学生用已学或正在学习的词汇表达,对词不达意、内容空洞、衔接不畅的作品给出适当的意见和修改参考。

参考文献:

[1] 吕必松.二十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国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数字技术学习例10

一、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体制中的应用现状

1.数字媒体技术使幼儿教育得到社会大众的更多关注

在我国,幼儿教育受到的关注及重视较少。但是,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咨询了解幼儿教育的人增多,对幼儿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幼儿教育体制的科学性以及先进性得到了体现,幼儿教育的改革也被社会大众重视,不断优化幼儿教育体制成为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主题,也使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体制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完善需要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可以说,数字媒体技术成为未来幼儿教育体制发展的趋势。

2.幼儿教育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打开幼儿的思维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引用数字媒体技术,丰富了幼儿的课堂学习形式。教师在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时候,能够给幼儿全新的学习体验,使幼儿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使幼儿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从感官的角度对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为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完善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体制中的应用措施

1.用数字媒体技术改善幼儿教育体制的学习环境

在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给幼儿的成长教育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幼儿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媒体激发幼儿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幼儿对于教师准备的学习内容也产生了更多的学习兴趣,幼儿教师使用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设计幼儿课堂的学习内容,利用数字网络资源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以及实用性。在网络媒体资源的支持下,幼儿的学习途径也变得非常丰富,幼儿不仅可以在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在家休息的时候,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可见,数字媒体的发展为幼儿教育创造了非常好的氛围,给幼儿教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幼儿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幼儿学习到的知识更多。

2.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幼儿学习带来了更多发散思维的方式

在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幼儿接触到的知识更加丰富,教师能够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个角度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幼儿能够从多个角度体验所学知识,从事物的形态、声音、色彩以及情感的角度认识社会,并且对于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这对于解放幼儿的学习天性有非常大的帮助,也使幼儿通过更多的途径与外界社会建立联系。

3.幼儿教师从数字媒体技术角度为幼儿选择教育内容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对幼儿教育的环境应当有全新的认识,也应当从更科学的角度设计幼儿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能力,对幼儿教育理论进行研究以及创新,从幼儿的实际个性特征以及学习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幼儿教育内容,创新幼儿教育活动形式,为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幼儿教师应当学习及研究新数字媒体技术,为幼儿搜集更多有意义的教育资料,并且从幼儿学习的角度出发,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价,适当地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使幼儿家长认识到数字媒体技术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配合教师,从多个角度在幼儿的生活中渗透数字媒体技术,使幼儿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时刻接触到媒体资源带给自己的优秀学习资源,这样有助于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水平的提高,也使家长认识到如何科学地开展幼儿教育,幼儿教师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从更科学的角度设计幼儿教学内容,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幼儿对知识学习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更复杂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幼儿教育也面临着必要的改革,数字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有非常深的应用,在幼儿教育体制之中也应当得到重视,使幼儿教育体制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从更科学、更全面的角度探究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为幼儿教育的完善作出贡献,使幼儿从小就接触网络技术,并且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心理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幼儿的学习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数字技术学习例11

1.数字媒体技术使幼儿教育得到社会大众的更多关注

在我国,幼儿教育受到的关注及重视较少。但是,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咨询了解幼儿教育的人增多,对幼儿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刻的J识。在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幼儿教育体制的科学性以及先进性得到了体现,幼儿教育的改革也被社会大众重视,不断优化幼儿教育体制成为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主题,也使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体制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完善需要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可以说,数字媒体技术成为未来幼儿教育体制发展的趋势。

2.幼儿教育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打开幼儿的思维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引用数字媒体技术,丰富了幼儿的课堂学习形式。教师在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时候,能够给幼儿全新的学习体验,使幼儿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使幼儿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从感官的角度对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为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完善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体制中的应用措施

1.用数字媒体技术改善幼儿教育体制的学习环境

在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给幼儿的成长教育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幼儿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媒体激发幼儿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幼儿对于教师准备的学习内容也产生了更多的学习兴趣,幼儿教师使用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设计幼儿课堂的学习内容,利用数字网络资源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以及实用性。在网络媒体资源的支持下,幼儿的学习途径也变得非常丰富,幼儿不仅可以在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在家休息的时候,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可见,数字媒体的发展为幼儿教育创造了非常好的氛围,给幼儿教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幼儿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幼儿学习到的知识更多。

2.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幼儿学习带来了更多发散思维的方式

在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幼儿接触到的知识更加丰富,教师能够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个角度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幼儿能够从多个角度体验所学知识,从事物的形态、声音、色彩以及情感的角度认识社会,并且对于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这对于解放幼儿的学习天性有非常大的帮助,也使幼儿通过更多的途径与外界社会建立联系。

3.幼儿教师从数字媒体技术角度为幼儿选择教育内容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对幼儿教育的环境应当有全新的认识,也应当从更科学的角度设计幼儿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能力,对幼儿教育理论进行研究以及创新,从幼儿的实际个性特征以及学习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幼儿教育内容,创新幼儿教育活动形式,为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幼儿教师应当学习及研究新数字媒体技术,为幼儿搜集更多有意义的教育资料,并且从幼儿学习的角度出发,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价,适当地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使幼儿家长认识到数字媒体技术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配合教师,从多个角度在幼儿的生活中渗透数字媒体技术,使幼儿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时刻接触到媒体资源带给自己的优秀学习资源,这样有助于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水平的提高,也使家长认识到如何科学地开展幼儿教育,幼儿教师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从更科学的角度设计幼儿教学内容,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幼儿对知识学习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更复杂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幼儿教育也面临着必要的改革,数字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有非常深的应用,在幼儿教育体制之中也应当得到重视,使幼儿教育体制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从更科学、更全面的角度探究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为幼儿教育的完善作出贡献,使幼儿从小就接触网络技术,并且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心理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幼儿的学习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