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妇产科创新技术

妇产科创新技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2 09:03:44

妇产科创新技术

妇产科创新技术例1

为帮助广大农村妇女学习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村妇女科技素质,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市妇联、市农业局在这里联合举办__市万名农村妇女培训工程启动仪式,这是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推动发展现代农业;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实施全市城乡妇女就业创业行动的一项具体措施。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妇联就__市万名农村妇女培训工程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搞好农村妇女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则全局稳。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农业,几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意见。当前我国农业正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阶段,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没有科学指导、没有科技含量的农业称不上现代农业。从当前我市的农业现状看生产技术还比较传统,科技含量不高,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都比较低。优化利用农业资源,增加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极大地提高农民群众、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水平。妇女是经常性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的主体、主力军。实施万名农村妇女培训工程对于提高农村妇女参与发展的能力,培育新型女农民,引领妇女成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意义重大,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符合农村妇女的致富愿望;既是各级妇联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的职能要求,又是政府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树立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__市万名农村妇女培训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__市万名农村妇女培训工程作为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全面启动全市万名农村妇女培训工程

今年初,市妇联通过各县区、乡镇妇联在全市进行了一次大型农村妇女培训需求调查摸底,并根据各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精心设计了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将联合农业部门组织1万名农村妇女参加实用技术培训,联合劳动保障部门对5000名城乡妇女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同时明确要求各级妇联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因此各级妇联要高度重视,突出重点,明确任务,紧紧抓住两个“围绕”开展培训。一是围绕城乡妇女就业创业需求进行培训。在农业科技培训上,围绕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进行西红柿、葡萄、食用菌、果树、棉花、桑蚕、养鸡、养牛等特色高效产业发展,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动物品种改良、食用菌栽培技术、设施精养、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土地流转等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在城乡妇女就业技能培训上,重点开展技术含量不太高,但就业需求量较大的育婴师、月嫂、厨嫂、保洁员、医院陪护、餐饮服务、建材缝纫、美容美发等家政服务培训。二要紧紧围绕巾帼星火创业基地创建开展培训。坚持面向具有一定科技文化技术素质、致富愿望强烈、想创业和正在创业的致富女能手、女带头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女负责人等农村妇女骨干群体,有针对性地加强现代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新技能的培训和创业知识培训,激励并帮助她们创业兴业,带领更多的农村妇女投身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在完成市妇联安排的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增加培训内容和班次,使更多的妇女接受培训。每个县区的培训应不少于20__人。要增强培训计划的可操作性,实现时间、地点、人数、培训内容、授课教师、承办单位六个明确,保证计划的如期实施。

妇产科创新技术例2

1.问题的提出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病人的投诉,新闻媒体的曝光,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困扰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常抓不懈的课题。现对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及手段。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与手段是医疗管理的战略目标。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要求我们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学护理队伍和高水平的护理专业学术创新的团队,乃是决定临床实践中妇产科护理创新能力的关键。

2.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

2.1护理及助产队伍的年轻化,处理问题综合能力差

近几年来我院产科临床一线新补充了大部分刚毕业的年轻护士,使产科护理队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3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护士占40%。她们在实际工作中普遍缺乏与产妇家属的沟通能力,应急抢救及特殊事件的处理能力不强,使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甚至影响抢救的工作质量。

2.2 产科护士的工作风险很大

产妇在进行分娩时的各项情况都比较复杂,其情况瞬息万变,如此时护理人员的细致程度不够、文书工作不仔细、态度恶劣等都会致使意外情况出现,造成产妇的危险,给产妇和胎儿带来危害。这一危害的性质是很大的,且很可能无法补救。如在产妇出现分娩后大出血时如果对其的救治不够及时就会有生命的危险,故在产妇的分娩的整个过程,医疗人员都应时刻关注。

2.3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不严

在护理诊疗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不严谨,药品管理混乱,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和不严于职守,观察病情不周到、不细致,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拒收危重病人等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2.4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

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所以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3、对策

3.1定期检查,严格管理

护士长应每天巡视护理安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对护士的护理安全教育要贯穿始终,要善于发现安全隐患,将各种医疗纠纷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已发生的差错行为要分析原因,避免以后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

3.2加强专业教育,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聘请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讲解相关知识,并传授和孕产妇、家属交流的技巧。根据各医院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科知识、急救技术等的培训、考核,锻炼和提高护理队伍的急救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注重在职培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妇产科护理专业性强,要求妇产科护士业务素质更高,应急能力更强,所以,要定期进行岗位练兵、业务学习、操作技术考核等,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3.3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培养

护理工作都是围绕着促使病人早日康复进行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护理教学查房中要注重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护士要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经常深入病房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遇有病人拒绝护士操作时不要勉强,如遇有技术操作不成功时应及时表示歉意,避免因沟通不当引发医疗纠纷。

3.4完善业务能力

护理是一份技术性工作,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应保持不断进步,加强培训实践,减少因业务技术问题引发的护理纠纷。按时书写护理文书,内容要清楚详细,不得随意更改。随时掌握新型护理技巧,同时改正以前不当的护理行为,对危重患者要严密检查,随时观察其生命体征,做好详细记录。

4.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

4.1 和其进行详细的沟通工作

妇产科的具体工作比较繁琐,各项工作相对较多,护士在此基础之上应做好和患者的沟通工作,这样才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患者之所需,给予其及时解决,并可通过和其沟通准确地了解其的实际情况,从而上报医生给予处理。在治疗中患者密切的配合对治疗可起到关键的作用。现今我国正在进行医改,患者对医院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应不断地发展。现今对母婴的关注度非常地高,这就要求对母婴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专业技能,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避免差错发生。如果出现差错会给母婴带来不可估计的影响。笔者现对护理实际工作中易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4.2 加强妇产科手术前、后对患者的心理指导

临床妇产科手术以及手术室的陌生治疗环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因而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特殊心理因素,积极主动的对患者予以相应心理指导,关怀、安慰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相关操作以及手术室环境,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耐心询问患者的不适及顾虑。

4.3 努力创造良好的医院护理环境

医院自身环境建设,特别是病房的布置,对于患者的心理往往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温馨、轻松的病房氛围可以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要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医院整体性治疗环境。

4.4 及时进行随访调查

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及时有效的随访调查对于观察患者的愈后生活质量,分析临床长期疗效,充分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水平,从细微处实施人性化护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患者出院之后,依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电话随访等相关方式,对患者的相关问题予以记录。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护士应随时对安全意识进行提高,各项专业技能也要不断地提高。技术扎实、责任心强的医疗队伍才可更好地为患者进行诊疗服务。

妇产科创新技术例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66-02

妇产科教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性教学科目,是各类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通过的骨干课程之一。传统妇产科教学通过教学――见习――实习三个步骤,在课堂学习、临床见习和医学实践的各环节指导下,形成学生对妇产科教学内容的掌握,达到妇产科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在病患维权意识提高、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提升的大环境中,传统的方法出现了不适应和不需要对此进行不断而积极性地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入手,更加注重妇产科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在加强课件制作、实训室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出新时期妇产科教学的要点,真正培养出适于临床、适于医疗、适于实践的技能型和研究型医学人才,为妇产科教学和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服务。

1 重视和提高妇产科教学课件的制作能力

妇产科教学课件是提升学生妇产科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妇产科教学内容的记忆,方便妇产科教学内容掌握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妇产科教学中学生群体庞大,一般采用共同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共同课的进行过程中,教师无法对学生的表现而进行差异性的教学,这是就需要教师制作出易于学生掌握,方便学生理解的妇产科教学可见,通过模仿演示、模型展示、挂图讲解、PPT讲演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妇产科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妇产科教学内容记忆,同时也养成了学生对医学课程观察和学习的深入方法,对于整个医学专业学习来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1]。在妇产科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要告别传统地做法――对教育和课件等过分依靠的思想,形成结合妇产科教学和学生实际认知能力相结合的教学课件,这样的课件不但具有生动性,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兴趣,同时,也能够对需要讲授的妇产科教学重点进行突出和重点强调,形成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的教学效果,在提升妇产科教学课堂质量的同时,加速学生妇产科知识的迅速积累,不断促进学生基础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2 加强实训室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和病患维权意识的增长来进行相关的建设,要将妇产科教学实训室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通过在妇产科实训室的建设来满足不同专业对妇产科实训室的要求。建设妇产科实训室需要从物质上做出努力,要将妇产科专业需要设备、仪器、药剂和模型等必备品要“奇装满员”[2],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设备和仪器进行基本的训练,通过模型达到基本技能的掌握。在学生进入妇产科实训室之前要展开对学生的强化培训,通过对妇产科实训室相关要求和管理的强化规范学生利用妇产科实训室的行为。要将学生在妇产科实训室的表现列入到考核体系之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妇产科实训室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妇产科知识,更会对提高学生日后面对妇产科病患时的自信。妇产科实训室的利用时间应该延长,在有效的课余时间要随时对学生开放妇产科实训室,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自主时间进行实践的学习和探索,不但可以加速学生对妇产科知识的掌握,更会提高学生妇产科技能和科研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铺平了广阔地道路和空间[3]。实训室建设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的重点,也是妇产科教师应该予以高度关注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利用实训室的实践教学作用,对妇产科课程展开更有效地教学,这会形成一个以实训室为中心,集中教师教学特长的新型教学和实践场所,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妇产科教学效果,更可以提高学生面对妇产科实际病患的能力,达到学校、学生、教师共同发展和进步的多赢格局。应该看到实训室的建设在各类高等院校的实际过程中都属于新生事物,要善于总结和不断探索,将妇产科教学实训室真正做好,打造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新空间和新阵地。

3 加强临床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操作能力

传统临床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临床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只是知识接受的客体,并具有极大的被动性,无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忽视了学生思维和认知的特点,对于学生在教学中独立的思考地位和人格来讲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和伤害。新时期要创建新型的临床教学模式,要学生产生问题,并将问题通过自助的方式加以解决,在训练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学生在妇产科教学中主体地位,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发展、不断创新的品质,通过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高,适应社会的变化,形成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刻苦研究等意志和品质,进而实现整个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和教学的基本目标[4]。在临床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主动质疑,通过学生的不断思维达到发展的价值和目标。

4 现代化教学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医学教育的要求。以计算机为载体的集声、像、文字、动画、音乐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医学教学的各种活动中。选择妇产科教学过程中抽象难懂、枯燥难记的内容,利用网络资料、电教资料制成精美的课件,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利用视听感受器官,在课时不断压缩的有限时间内利用图文、动画,尽快理解记忆和掌握所展示的教学内容。例如:正常分娩、产科常见手术、妇科常见手术、特殊检查及诊疗技术等章节内容。因为学生人数多、病人维权意识增强所造成的见习、实习机会减少问题,可以在随心所欲播放的课件面前迎刃而解。尤其是有从事妇产科专业意向的学生,不仅可以反复观摩,而且可以在实训室边看边练,既激发了学生动手的兴趣,又提高了操作的规范性,经过严格训练的学生在就业后能很快独立完成常规临床操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住院医生。妇产科教师应该筛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诊疗技术,定期在教师、学生人群中播放,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人群中妇产科专业知识的传授时间和途径[5],而且扩大了相关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为进行妇产科教学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和教学基础。

5 加速妇产科教学的创新研究

妇产科教学创新需要坚实的基础,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展开妇产科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不断深造工作,通过不断提高达到妇产科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为妇产科教学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6]。要鼓励妇产科教师展开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探索,要对合理地妇产科教学创新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创新的妇产科教学得到正确的评价,进而达到对妇产科教学创新的方向性引导。进行妇产科教学创新不光在形式上和表面上,一些医学院校采用走出去的方法,现在看来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举措,通过教师和学生深入到基层诊所和社区医院,达到对妇产科知识的广泛摄取,进而为提高学生妇产科知识和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妇产科教学创新还应该为国际化打下基础,医学院校应该主动联系到高水平的国际医疗单位或者是发达国家医院,将妇产科教学的难题进行有效而全面地交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达到沟通能力的提升,也实现了先进妇产科知识的共享,这会对妇产科教学的创新起到积极性地推动作用。要看到妇产科教学创新的手段和途径的丰富性,只要我们能够积极思考就能够发现和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

6结语

综上所述,妇产科教学是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门类,在培养知识广泛、技能多样、具有一定特长的复合型医学人才的过程中,妇产科教学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基于这一原因,应该立足于妇产科教学的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的创新上入手,通过课件、实训室、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达到对妇产科教学的变革,在激发学生妇产科教学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进而推进新时期妇产科教学的现代化和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 吴彩琴,刘杏菊,段亚军.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8):84-85.

[2] 靳瑾,张国伟.PBL+L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八年制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2):56-57.

[3] 蔡东红,张颖,邓敏,等.循证医学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9(5):173-174.

妇产科创新技术例4

当前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校企(院)合作双方的认识不到位,校企(院)合作深度不够,学校作为主动方,向各教学医院或商业机构去寻求合作伙伴,可他们合作积极性不高,仅仅停留在实习基地的供给上,并不能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其次,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不够,护理及助产专业学生实习单位限制为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不能有效保障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创业引导工作的执行力度;再者,部分教师观念落后,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单一,缺乏创新思维,知识更新慢,不能满足当前现代化教育的需求,使得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师生不能很好的互动,无法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

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让教师保持对新资源、新教法、新技术的敏感性,可以使学生掌握新的妇产科护理工作知识,掌握新的工作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教学中以创新思维以及创新理念对学生进行创业引导,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学习妇产科护理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妇产科护理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实现妇产科护理人才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

三、妇产科护理实雎教学中创新思维及创业意识引导方法

将创业家精神融入到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释放学生身上的激情和能量,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形式组织等方面着力改革。

(一)构建妇产科护理创业实践体系

在中职妇产科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从教学实训、实验、实习方面,使学生可以从妇产科护理认知、妇产科护理模拟仿真以及妇产科护理实践应用三个阶段,提升其妇产科护理创业理念。以妇产科护理就业岗位分析以及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模式,采取以创业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完成对妇产科护理中小知识模块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大妇产科护理综合项目的开发管理工作,在实践教学中,尽量利用数字化校园开发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妇产科护理素材库等,通过灵活的专业管理与课程组织改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髙专业拓展和创新发展的能力。

(二)开发并强化学生创业思维

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案例分析以及网络观摩形式,让学生了解妇产科护理相关服务的市场前景,体悟相关成功人士的创业史,对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创业宣传,以提升学生创业信息,种下创业的种子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创业家的微博、专业微信公众号,促进学生对外的沟通和交流,开发产科护理实训室、妇科护理实训室、母婴保健中心、信息系统与管理实训室等一系列平台,从专业基础、理论深化、模拟训练、创业实战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四个方面珠联璧合,互为补充,理论为实战提供基础,实战中发现不足,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形成良性循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三)提升妇产科护理教师队伍水平

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学的质量,政府与学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妇产科护理师资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到医院及商业机构进修学习,不仅要学习本专业新动态、新知识、新技术,还要成为学校、学生与企业家、风险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努力争取政府、学校、医院、企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用于妇产科护理创业项目的启动和优秀项目的奖励;通过更新观念,组建妇产科护理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完善教学质量监督制度,引入创新教育考评,在评优、分配上适当倾斜,鼓励教师不仅要严谨治学还要积极创新。

(四)举办妇产科护理创业计划比赛

我国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举办校级创业计划比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需求的妇产科护理服务或技术产品,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项目概述、业务开展、投资回报等方面的创业计划书。通过书面评审、公开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创意设计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还可以提髙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的能力,缩短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创业现实之间知识迁移的距离。

(五)加强与教学实训基地合作

因学校尚没有大规模的创业资源储备,创业教育仅凭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建立稳定的、长期的校外实践基地,既可以确保学生实习需要,又为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提供重要保障。学校与实训基地要深度合作,学校聘请实训基地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做学术报告、专题培训、指导学生的创业计划,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力,实训基地为学校提供具有明确应用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创业项目供学生选用。

妇产科创新技术例5

关键词: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妇女在村中留守。这些留守的农村妇女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要照顾家庭、承担农业生产劳作、处理乡村邻里关系、参与“两委”班子民主选举和村中重大事项的决策等,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然而,当前农村妇女整体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其在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发挥。因此,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研究,探索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的现实路径,对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背景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大批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留下的农村妇女已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的主体,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成为河北省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对农村妇女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提升其整体素质,提高其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女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现实选择。早在2004年,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七部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意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支持。2010年,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为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意见。近几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其创业就业能力,发挥其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有力提高了农村妇女自身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及其社会地位。同时,对填补职业教育理论中有关农村妇女培训方面的空白做出了积极探索,为丰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理论做出了有益尝试。

二、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需求和内容

(一)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村妇女对男性依赖性很大,她们的文化水平往往低于男性,也很少直接参与生产决策,几乎未参加过教育培训,在种植业中仅扮演无技能的劳动者,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不高[1]。近年来,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受教育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其整体素质偏低,调查对象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为65.1%。从河北省农村妇女的数量上来看,已经达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2],这一大批的农村妇女已经普遍认识到,只有通过学习,用知识和技能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早日脱贫致富,数据显示,87.2%的农村妇女希望接受农业技术和致富信息的培训,她们普遍怀有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热情。

(二)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内容

对农村妇女培训内容进行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其群体特征,在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和模式选择上要与农村妇女自身的需求紧密结合,分类别、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培训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1.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业科技培训是最受农村妇女欢迎的培训内容,需求占比达46.8%。农业科技培训的内容涉及现代农业知识、种植养殖技术、土壤肥料知识、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等基本农业生产的实用技能。通过农村妇女培训基地、妇女学校、科技下乡等形式组织农村妇女学习。目的是通过培训,丰富农村妇女的农业生产经验,掌握具备能够直接从事作物种植、园艺、鲜活食品以及创汇农业、经济作物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的能力。河北省农业科技培训主要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葡萄种植、肉食鸡牛兔饲养、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2.增收致富能力培训此类培训主要针对农村妇女中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产业的“女能手、女经纪人、龙头企业带头人”等女能人发展能力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涉及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储藏运输营销、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通过此类培训,帮助农村妇女提高农业产业化能力、企业管理能力、营销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意识。

3.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能力的培训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自2004年启动以来,以“政府推动、单位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原则,调动广大农民和培训机构积极性,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此类培训重视市场需求,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3]。加强对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能力的培训,具体内容是要帮助她们掌握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等知识,联合政府职能部门与用人单位,开展订单、定向、定点培训,根据用人单位用工需要对农村妇女进行专业培训,促进她们创业就业,提高收入水平。

4.文化素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妇女学习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因此,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要重视加强农村妇女的精神文明、形势政策、时事热点、家庭美德、子女教育、健康生活、卫生保健等知识的宣教,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农村妇女能否参与培育行为的基础。通过对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增强广大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

三、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形式与效果

河北省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号召,尤其是各级妇联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妇女培训工作。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河北省创建的2万多所“乡村女校”运行正常,全省共培训妇女120万多人(次),180多个妇女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全省各县,创建和扶持了698个妇字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2350个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实训基地,帮助和带领约38.5万妇女就业,8.6万妇女创业。目前,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政府主导的实用技术培训

当前,河北省参与农村妇女培训的组织主要涉及农业、教育、科技、扶贫、妇联等部门,其中河北省各级妇联组织承担着联合协调其他部门推动针对农村妇女培训的工作任务。以河北省三河市为例,三河市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联合市农业局,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深化实施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提升工程,充分发挥乡村女校和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作用,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三河市通过组织宣传培训活动、发放技术资料、深入村镇培训农村妇女等形式培养了大批有一定技术专长的致富带头人。然而,与一些典型发达省市相比,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无论是在政策措施,还是在培训经费保障上,仍存在很大差距,建立市场化、开放运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化新型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体系仍有待完善,在政府部门、培训机构和农村妇女之间形成市场调节、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二)依托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依托省内高等农业院校和职业院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1年初,河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开始尝试专门针对农村妇女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全省设立女能手、女状元大专班36个,开办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企业管理三个专业,培训女学员2076人,同时在全省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97个,共培训学员7620多人(女性约占三分之一),并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新型农村妇女人才[4]。女能手、女状元大专班紧密结合农村农业生产,尽量满足农村妇女渴望培训的需求,坚持学以致用原则,探索出一条集中面授与自学相结合、成人专业证书教育与针对性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增强了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收到了良好效果。由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妇联牵头,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与正定、元氏、新乐、藁城、晋州等地的职教中心联合举办的农村妇女中专班也是院校针对农村妇女开展教育培训的典型。农村妇女中专班是河北省职业教育“送教下乡”活动的新举措,农村妇女学员在家门口接受中专课程教育,旨在帮助农村妇女接受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该班设置了现代农艺技术、动物养殖技术等专业。参加培训的学员学费全部由财政支付,学员完成教学计划课程并达到规定学分,就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中专毕业学历证书,并享受有关待遇。河北省针对农村妇女开展的此类教育培训是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效补充,为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女农民打下基础。

(三)以项目带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

项目培训指各级政府部门为达到特定的目的,通过提供资金支持,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对要求就业或在职劳动者进行培训[5]。以项目带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是要把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意识纳入项目运作的全过程。河北省农村妇女培训各类项目要在所有项目的设计、实施、评估的全过程中,坚持把对农村妇女的扶贫和扶智相结合、培训与创业相结合,以提高农村妇女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技术专业水平和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能力为重点。例如,河北省实施的“女性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和“巾帼创业小老板培养工程”,培训妇女120多万人,帮助近40万妇女就业、3万多名妇女创业,这些项目就是通过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大力创建和发挥各类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园区的作用,引导农村妇女结合县域经济和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实际,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和手工制作等创业活动。河北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根据不同内容和要求,把农业、教育、科技、扶贫开发等政府相关部门纳入到项目领导小组,发挥了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有力促进了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化,推动了脱贫致富新产业的发展,培育了大批新型女农民。当然,目前现有的专项针对农村妇女教育培训项目资源总量还不足,档次还不高,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项目管理服务体系仍待健全。

四、河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对策分析

(一)构建资源整合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体系

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建立面向市场、开放运行、政府主导、多元办学的资源整合的社会化培训体系,就要对资源配置进行整合优化,充分发挥培训资源的功能与作用。通过对教育培训内容、培训经费、培训主体、培训模式的整合和科学规划,加强制度、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扶持,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按照总体设计,分层次、分类别系统进行,强化交流协作,强调责任意识,避免人力、财力的浪费,增强持久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政府要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允许多种机制并存,培训经费共同分担,增加培训的供给。要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院校、技术推广机构、实习实训基地、龙头企业及民间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与学校联动、与企业联动、与服务实体联动、与基地联动的多种培训模式,保证培训多元化有效供给。充分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市场嗅觉灵敏的优势,调动其积极性、扩大其参与范围,逐步在政府部门、培训机构和农村妇女之间建立并形成公益导向、财政支持、市场调节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制度。

(二)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培训过程中,要了解农村妇女的真实需求、找准农村妇女学习的有效方式。要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满足农村妇女“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各地在开展农村妇女培训时应当注重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文素养、家庭美德、健康生活观念教育相结合,既提高农村妇女专业技能水平,又有利于农村妇女转变自身保守观念,提高其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同时也要注重培训模式的选择,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远程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典型示范相结合等,利用多样化、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带动学员参与培训,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此外,培训机构和组织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避开农忙季节、当地重大民俗节日以及风雨严寒天气,为广大农村妇女参加培训提供一个良好环境,提高培训的参加率,增强实效性。

(三)完善教育培训质量评价管理体系

教育培训质量的监督、反馈和评价,是确保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培训实效性、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工作。培训提供者应建设质量信息反馈平台,完善培训监督检查机制,通过定期工作汇报、入户调查、结业考核、网络回访等多种形式,监督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和实施质量。将农村妇女的反馈、评价以及对培训新需求传递给供给者,以此来检验培训质量、评价培训实施效果,为下一次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逐步建立受训学员追踪与服务机制,搞好就业创业的帮扶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村妇女解决发展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现一条龙服务,以期达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另外,政府还应当加强对教育培训的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价。要加强对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学员组合、技术规范确定、技术迁移应用等关键环节的控制,保证教育培训科学有序进行。绩效评价可以用农民参加培训以后所取得的经济增量或增加的就业比例进行评价,不仅仅要评价教学的直接效果,还要评价教育培训的潜效应,以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标准,进行有效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小云.妇女与农村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2]刘保平.建立政府主导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纠纷解决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EB/OL].

[3]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冀人社〔2009〕91号)[EB/OL].

妇产科创新技术例6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当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中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切实增强农村教育培训为“三农”服务的能力,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确保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我市农村妇女劳动力62万,占全市劳动力总量的46%,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进一步发挥各级财政部门的优势,整合农业、科技、教育、林业、妇联、科协等部门和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农村妇女教育,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新技术,开展职业技能和文化、健康、法律知识培训,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的农村妇女劳动者、数以万计合格的非农产业务工者,是各级农林科教部门和妇联、科协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认真组织,积极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各县(区)财政、农业、科技、教育、林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妇女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制定有关农民培训的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农村妇女的培训指标和比例,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对农村妇女培训给予适当倾斜。

各县(区)农业部门的“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中,农村妇女的培训比例要达到40%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程”要加大对农村青年妇女的转移培训力度;农业科技电波“入户工程”等远程教育培训工程,要为农村妇女提供农业新技术、政策法规、农村家政和非农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和咨询服务。

各县(区)科技主管部门的“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五大培训工程(星火远程科技培训工程、乡镇企业科技培训工程、青年星火带头人科技培训工程、星火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工程、外向型科技培训工程),要在保证农村妇女培训适当比例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妇女的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农村妇女科技带头人和农村妇女技术人才。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乡镇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农村科技致富骨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农村基层管理人员能力培训中,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接受教育培训的比例;要坚持农村妇女的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大力开展与妇女相关的实用技术、政策法规、卫生健康、家庭理财、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让农村妇女在提高增收致富能力的同时,得到综合知识和培训,实现全面发展。

各县(区)林业部门在退耕还林(草)工程中,要将农村妇女培训纳入总体培训规划,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林业科技知识的培训,以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提高“三八绿色工程”活动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

各县(区)科协要在全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加强农村妇女干部和妇女党员的培训。要充分发挥各类科普志愿者的作用,在科学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科普宣传、科技知识咨询、示范基地指导、促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等方面为农村妇女培训提供服务。

各县(区)妇联要加强与农林科教等部门的协调、合作,继续深入开展“学科技、比致富、奔小康”活动。要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开发,继续抓好“双学双比”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在培训内容上,围绕花椒、核桃、油橄榄、茶叶、蔬菜、银杏、苹果、中药材、草畜十个特色产业开发,开展“三送”(送政策、信息、技术)、“双带”(带头、带领致富)和“三面向”(面向“双带”妇女干部、面向中年妇女增收、面向农村富余女劳力转移)活动。在徽县、成县、西和县开展高效示范农业科技培训,武都、礼县、文县、宕昌、康县、两当开展经济林果病虫害防治、嫁接换优、无性扦插、中药材野生驯化、蚕桑等实用技术培训,体现各自特点。在培训方法上,采取因地制宜,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的办法。一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二是邀请有技能和实践经验的科技女能人搞实用技术传帮带;三是经常性地开展科技上山下乡活动或通过放科教片、录像带、光盘、订阅科技报刊等办法提高产业经营农户的科技水平。

三、整合资源,为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搭建平台

教育部门创建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妇联创建的农村妇女学校,科技部门覆盖县(区)乡镇的农民科技培训网络和星火学校,以及农广校、农函大都是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平台,都应开展农村妇女的教育和培训。要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和社会教育资源,采取联合办学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依托现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覆盖率和办学质量。

各县(区)妇联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妇女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抓好农村妇女文化和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和劳动就业技能。要建立普及农村妇女学校。经济条件好的徽、成、西和县要在40%的乡镇建妇女学校,其它县(区)要在30%乡镇建妇女学校。并注意总结推广农村妇女学校的办学经验,不断加强对农村妇女学校的管理,推出一批农村妇女示范学校,使农村妇女学校成为培养农村妇女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使广大农村妇女成为促进我市特色产业化的骨干力量。

妇产科创新技术例7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治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卜辞中,就记载着许多生育问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医妇科学已在经、带、胎、产、杂病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辩证施治体系,在防治妇科疾病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为发展妇女保健事业、繁衍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大量整理古医籍文献,进行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高了学术水平,完善了学科建设,在医疗、科研、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医疗方面:运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研制了宫外孕I号方、宫外孕II号方,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手术治疗;针灸纠正胎位,可防治难产;中医中药治疗宫颈癌;在计划生育方面用中药引产;多年来对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孕征、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疾病的诊治,完善和优化了中医药防治方案,探索了个体化诊疗规律,建立了符合疾病演变规律的较科学、客观的临床诊疗评价体系,并研制了相应的院内中药制剂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研方面: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疗崩漏,在研究中发现舌象与阴道脱落细胞有相关性;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探讨了肾虚与血瘀的关系,阐述了血瘀是一直贯穿其始终的重要因素,能更准确地、科学地、客观地说明中医疗效与辨证施治的关系。运用补肾健脾法防治自然流产;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从分子与基因水平研究中医药安胎的机理,探讨中医补肾法对妊娠期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围绕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进行综合性研究,补肾疏肝法治疗黄体欠佳;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免疫性不孕;中药配合放射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对异位妊娠、盆腔疼痛、妇科肿瘤的诊疗规范及治疗机理进行临床与基础研究。对多囊卵巢雄激素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增多的可能机制,证实外周雄激素过多可直接损害患者的中枢多巴胺活性,导致生长激素、垂体甲状腺轴以及泌乳素分泌异常,中医药干预有效,等等。在学科研究的前沿,为妇科常见与疑难疾病的诊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承担多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出版和发表了论文、论著,搭建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报告会。

教学方面:1958年中医学院成立后,连续参加编写六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还编写了七年制规划教材(七年制)、全国专科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及大纲》以及《中医妇科学及大纲》(清华大学出版社),等等。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医妇科学人才和学术骨干,储备了一批医疗科研教学复合型的学科带头人。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精神,促进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发展,通过对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发展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前瞻性分析,编写《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学科发展报告》,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1 中医妇科学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用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形成鲜明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在防治妇产科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中医妇科在理论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药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以外测内归纳为证侯,作为临床诊疗的依据,构成中医药因人、因事、因地的个体化诊疗体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论治,用药随证变通,符合患者个体要求,这是中医药的一大特点和优势,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

中医妇科学具有本学科独特的理论基础,认为女性的生理特点是月经、胎孕、产育、哺乳和带下,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月经是女性的生理基础,月经的产生是在肾气充盛、天癸至、任通冲盛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受带脉约束和督脉调节。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损伤冲任胞宫而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是通过调理脏腑、气血的方法来调补冲任即通过调整全身功能而治疗疾病。她不是机械地孤立地看待人患的“病”,而是把“病人”看作是一个整体,把“病”作为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在一定时间的失衡状态。治疗上,既要怯邪、又要扶正,强调机体正气的作用,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遵循月经的周期性变化,带下病的特点,妊娠期、产褥期等不同的生理病理变化总结出不同的治疗原则,并根据妇女“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特点遣方用药。方药治疗是中医妇科学治病的主要工具,方剂的多种药物的君臣佐使配伍,针对人体的多因素,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适应于妇女多样性和病变复杂性的特点,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到最佳。

1.2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学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妇科学在防治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重症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相对低廉,易于接受,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中医妇科学在临床应用中的突出特色与优势在于调经、助孕、安胎、治疗带下病、产后病及杂病等。

在治疗妇科内分泌功能疾病、生殖器官炎症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盆腔炎、宫颈炎等,此外对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也有显著作用。

在助孕、保胎等方面,如排卵障碍性、免疫性因素、输卵管炎症性、不明原因等造成的不孕等效果显著。中药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以及人工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等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

在治疗产后病方面,如根据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对产后发热、产后身痛、恶露不绝、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大便难、缺乳等疾病有确切的独特的疗效。

总之,在经、带、胎、产、杂等疾病的防治方面,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有一定的治疗优势。

1.3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科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与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同志曾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广大中西医妇科临床工作者积极运用传统理论和方法,又善于结合现代医学,在临床工作中不仅仅采用中医理论诊断辨证论治某一疾病,还与辨病相结合,使得治疗更有针对性,提高临床疗效;对某些疾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

如针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试验研究方面,吴婷博士等[1]随机将316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补肾调经系列方及西药治疗。补肾调经系列方I号方用于出血期,II、III号方用于血止后调经,以西药炔诺酮、倍美力和安宫黄体酮为对照药。通过对2组止血及调整月经周期效果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浆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血浆、子宫内膜、经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变化,结果证实中药止血效果优于西药组,调周作用与西药相当。中药组血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中医妇科学独具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对人体生命科学的深刻认识。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人们对中医药有了新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进一步发挥中医妇科学的优势和特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2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治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1 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发展,随着新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的出现,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得到进一步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成长点和亮点,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许多疑难病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积极推动了学科的进步,为中医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1.1 中医妇科学在防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重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特点

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学科突出的优势与特色表现在月经病、妊娠病、带下病、产后病和杂病等诸多方面。在诊治妇科生殖内分泌功能疾病方面: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痛经、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在诊治生殖器官炎症如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方面;在诊治排卵障碍性、免疫性因素、输卵管炎症性、不明原因等造成的不孕症,以及诊治妊娠恶阻、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产后子宫异常出血、产褥感染、产后缺乳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疗效。得到了国内外医务人员的称赞和患者的认可。对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疑难病的干预和治疗也具有明显成效。此外,对宫颈不同分级的非典型增生、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方面亦有较好的疗效和优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起的《中医治疗不孕症临床诊断与疗效标准》由我省制订。

在临床诊治时突出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强调辩证与辨病相结合,采用传统方加减、分型论治,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给药、针药结合、多种途径综合治疗等方法,有效地发挥了中医药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方便经济的优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

2.1.2 大力传承名老中医妇科专家的学术经验

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是一部继承、发扬、创新的历史。继承是基础,发扬、创新则夯实根基。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在传承名老中医妇科专家学术经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省名老中医妇科专家孙朗川、孙浩铭、郑兰芬、陈雨苍的学术得到发展,他们的继承人孙坦村、王惠珍、何桂英、王玲已成为省内学科带头人,吴熙、钟秀美、黄宝英分别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为了传承和创新,我们在整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挖掘古代、近代和现代妇科专家、药物学专家及方剂学专家有效的、独到的治法和方药,拓展我们的研究思路,发现更多新的、行之有效的诊疗途径和方法。已出版《孙朗川医案医话集》、《孙浩铭临床集》、《孙氏妇科集》、《妇科郑兰芬临床经验》、《中医妇产科学》、《吴熙妇科溯洄》等30多部专著,其中《中医妇产科学》、《吴熙妇科溯洄》、《现代中医不育症学》等三部专著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著作一、二、三等奖。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中医妇科辞典》使中医妇科学领域再次掀起学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高潮。

2.1.3 中医妇科创新研究硕果累累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会会组织了70余位全国妇科界名医家编写的大型《中医妇产科学》专著,集当代中医妇产科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之大成,内容丰富、新颖,获2004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一等奖。

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研究、辨证分型、证候规律、治则治法及方药的分析研究等方面。系统整理了“女子生殖、天癸的生理基础”,提出了“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理论,同时论证了与西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环路相对应性。在以往“肾主生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肝为女子主令之官”、“肝为女子致病之贼”,深入研究了肝在多种妇科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对中医妇科寒证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行了“补肾活血法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机理研究”、“导痰种子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及机理探讨”、“益真1、2号对高龄不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研究”、“补肾益骨膏防治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研究”、“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和生存质量关系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及证候特点相关研究”等。采用生殖免疫学、内分泌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

在临床研究方面,运用辩证施治,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建设全国和省级重点专科。用中医妇科学学科自己的病区,在诊疗中突出中医药特色。开设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不孕症专科门诊,探索子宫肌瘤非手术多途径治疗的机理探讨与围手术治疗优化方案。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辨证分型方面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前瞻性研究,有了新的发现。对月经失调、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肌瘤、盆腔炎等疾病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客观评价中药的临床疗效,为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2.2 福建省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战略、需求与目标

2.2.1 学科发展战略

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在医学模式转变和人类健康观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参照疾病谱的变化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围绕提高临床疗效,发展优势特色病种,解决中医妇科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丰富和发展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和中医妇科治疗学。扩大服务领域,在妇女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2.2 学科发展需求

随着妇女对生存质量提高的重视和要求,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从中医妇科学科的内涵不难看出,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色在中医妇科领域必将发挥其独特作用。在吸收和利用现代科技和人文成果的同时,中医妇科学将重点解决妇科生殖内分泌领域和亚健康状态的身心疾病,促进中医妇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与创新。

2.2.3 学科发展目标

首先,要培养一支热爱中医妇科事业、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梯队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造就一批具有独立创新能力、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第二,要建设一批在中医妇科学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中医妇科学科专病专科的医疗、科研、教学基地;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三,要建立中医妇科学科的专业网络,通过专业网站促进信息交流,不断普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促进中医妇科学学科的继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第四,要建立和完善中医妇科病的诊疗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优化中医药诊疗方案;研究个体化诊疗的标准。

2.3 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

2.3.1 加强中医妇科学术继承研究

开展名老中医妇科专家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重点研究名老中医妇科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

2.3.2 提升中医妇科学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中医妇科基础理论研究,系统整理中医妇科理论研究成果,重点开展病因病机、辩证方法、中药作用机理等研究。

2.3.3 开展中医妇科防治优势病种研究

选择中医妇科在临床诊治中疗效确切、优势明显的2~3个病种,开展诊疗技术与方案的收集、筛选、验证、评价,总结中医药在防治这些病种上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价方法,形成科学的防治规范和疗效评价体系,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培训和推广。

2.3.4 加强中医妇科防治疑难病种研究

选择1~2种高发、难治的疾病,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疗效评价,以及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客观分析中医药防治的优势所在,对这些疾病的中医药诊疗方案、疗效评价体系作科学的研究分析。

2.3.5 建立中医妇科标准体系

继续组织实施40项中医妇科行业标准的制定。初步建立中医妇科标准体系。

2.4 中医妇科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4.1 基础研究方面

(1)创新不足。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医妇科学的理论研究缺乏创新,虽然有些学者对某些妇科疾病的病机提出自己的认识,但还是停留在对前人理论的进一步解释上,这只能被称为“继承”,而不是“创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医学发展的原动力。中医学的发展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中医理论有所突破,才能使中医实现划时代的超越。两千多年来,中医学一直在创新中寻求发展,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等学派纷呈,无一不是创新的产物,这种创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医理论。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理论和技术上的真正创新,这是一门学科生存的希望所在。

(2)证候研究缺乏规范化。这几乎是中医妇科学发展的一大难题。现代社会是要求证据的社会,中医学也需要“循证”,但中医学从出生就是经验医学,它的主观性阻碍了中医学的“循证”。有学者提出“中医软指标的规范化”的观点,即对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为中医的“循证”提供基础。因此,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也应要求对中医妇科疾病进行规范化。

(3)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在中医妇科基础研究中选用的动物模型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实验的结果缺乏可比性和可重复性,严重阻碍了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因此,急需创建符合妇科疾病特点的动物模型并使之规范化。

2.4.2 治疗方面

(1)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方药研究。临床治疗一直是中医妇科学的骄傲,在西医束手无策的时候,中医妇科学会显示出奇特的效果,而且副作用少。中医妇科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内治、外治、针灸等多种方法和途径。在许多种妇科疾病上中医妇科治疗都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但临床上的治疗研究多是小样本的观察,大样本群体性的临床研究还需进一步扩大范围,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2)中医妇科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善

临床上缺乏统一的辩证分型、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实验设计不甚合理,需尽快建立中医妇科标准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婷.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试验研究[J]. 中华中医妇科杂志, 2002, (2).

[2] 吴婷. 补肾调经系列方1号方用于止血期[G]. 全国中医妇科论文汇编, 2001.

[3] 吴熙, 等. 功血饮治疗无排卵功血[J]. 中华中医妇科杂志, 1999.

[4] 谢波, 等. 功血胶囊1号治疗功血[J]. 中华中医妇科杂志, 2001, (1).

[5] 谢波. 熟地胶囊治疗青春期功血[J]. 全国中医妇科汇编, 2003.

妇产科创新技术例8

一重重泪眼中迸发的渴望,他还以温暖的抚慰,抚慰病人家属的惊惧;

一次次刀锋下突现的病灶,他还以精准的切割,切掉万千患者的痛点……

28年,他在门诊、住院部、手术室之间来回穿梭,在绝望与重生之间架起绿色通道,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赵仁峰。在这个向春天进发的季节,妇产科住院部走廊上的一面面锦旗,为我们徐徐展开赵仁峰的故事――

“男医生也能在妇产科施展才华”

第一次离开家乡,从偏居一隅的国定贫困县广西天等县来到首府南宁,18岁壮族男孩赵仁峰的志向是当一名白衣天使,治病救人。

1987年,赵仁峰作为广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的优秀学生,获得赴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机会,他在每一个专科门诊中轮转学习,汲取前辈从医经验。

赵仁峰回忆道:“在河南医科大附院妇产科,当时的主任是一位男教授,医术精湛,患者信任,每天他手把手耐心教我,让我很感动。”

1988年实习结束,赵仁峰凭着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可以任选专科入职,但赵仁峰目标只有一个:妇产科。他说:“实习导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男医生也能在妇产科施展才华。”

当时的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只有2位男医生,赵仁峰的加入获得全科强力点赞。工作之初,赵仁峰看到卵巢癌、宫颈癌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妇科肿瘤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红颜杀手”,从而坚定选择以妇科肿瘤为主攻方向,从1992年起,赵仁峰先后到中国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师从孙建衡、刘丽影、章文华等我国著名妇科专家进行系统学习,迅速提高妇科肿瘤的规范诊断、科学治疗、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业务技术。

在中国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进修时,赵仁峰师从刘丽影教授,他过人的悟性、勤奋的干劲和扎实的基础引得刘教授大为赞赏,尤其是他的皮内缝合技术,手法娴熟、伤口愈合度高,病人不需拆线,有效减轻病人痛苦,引来该院手术医生们追捧和学习。

赵仁峰还通过外出进修、学术交流和日常实践的学结,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妇科多发病、常见病和疑难杂症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对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有很深造诣。在手术中,赵仁峰改良创新多种术式,不仅切除病灶干净彻底,而且将原先手术大切口缩小好几倍,将做8小时的宫颈癌、卵巢癌手术,缩短至3-4小时,使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他引入与国际接轨的大剂量冲击疗法等化疗方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时间。

一位 48 岁女教师查出3 期宫颈癌晚期,辗转多家t院,没有医生愿意施行手术,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赵仁锋:“赵主任,你帮帮我吧,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女教师恳切的哭求深深撼动了赵仁峰的心,他认真检查、反复分析患者病情,运用改进后的新技术进行手术,再辅助做放疗、化疗后,患者不仅康复出院,而且恢复情况很好。每年,女教师都会专程到医院看望赵仁峰,感谢赵医生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

“没有赵主任,也许我不在人世了。”南宁一位40多岁卵巢癌晚期患者说。1995年,当她发现患卵巢癌时,癌细胞已向肠子、腹壁、肝表面等转移,经多家医院求治未果后找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赵仁峰仔细检查确诊为右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为她做手术和规范化疗后,如今身体情况很好。

不仅宫颈癌、卵巢癌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手术,赵仁峰游刃有余,盆腔后腹膜肿瘤、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情况复杂、容易出现大出血等危险情况的疑难手术,赵仁峰也能应对自如。

自治区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全国知名微创专家黄顺荣说:“赵仁峰是我们医院妇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他是我们这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我们为有这样得到大家认可的医生而自豪。”

“不断创新提升医技水平,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

妇产科创新技术例9

全面推进“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的新发展

区“双学双比”活动竞赛领导小组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区“双学双比”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区“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紧扣我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目标,以提高农村妇女科技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在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调动妇女参与生产的积极性,解除妇女发展生产的后顾之忧,促进广大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几年来,随着农村发展的步伐,我们不断深化“双学双比”活动,突出“学技术、学管理、比效益、比发展”,以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信息服务、合作经济、扶贫救助五大网络为载体,拓展活动领域,创新活动方式。实践证明,“双学双比”活动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代表领导小组将近年来的“双学双比”活动主要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区“双学双比”领导小组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当前“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不少外出务工的妇女已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过程中,各成员单位紧密配合,主要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教育培训。为帮助农村妇女提高就业技能,区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协调优势,劳动、教育等部门鼎力支持,借助社会培训机构,采取联合挂牌、联合培训的方式,建立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各级妇联在经费缺、人员少和组织难的情况下,积极开动脑筋,整合资源,先后举办了缝纫、玩具、电脑、纺织、电焊、家政服务等各类培训班,仅八百桥镇妇联今年1——9月份就培训了4期556人,有413人拿到了上岗证书。目前全区共建劳动力培训基地27个,其中妇联独办3个,联办24个,共培训3384人,转移女劳动力3784人。二是积极拓展转移渠道。各有关单位将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确保任务落实到位。采取多渠道、多方位寻求转移安置的渠道。各级妇联会同劳动、农工办等部门,先后联合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劳动力转移招聘会,落实招聘单位,提供用工信息。

为认真做好跟踪服务和管理工作,建立劳动力转移长效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外出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帮助广大农村妇女更新观念,树立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精神。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建立外出务工妇女档案,保持经常联系,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我们于2003年8月建立了《区、街道、镇农村女劳动力转移统计表》、《行政村农村女劳动力转移人员花名册》,2004年又完善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花名册》、《应届初高中毕业未入学人员花名册》,建立了以村为单位、以在外务工人员中的党员、骨干为主的3—5人的信息员队伍,全区共有670人参加234支信息员队伍,并建立了《区街道、镇农村女劳动力转移信息员》档案。目前,区、街镇、村劳动力转移档案齐全,各类人员底数清晰。

二、开展科技结对活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组织科技人员与农村妇女科技结对是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我区“双学双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目的,以科技投入为手段,以拉手帮扶为形式,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结对活动。几年来,全区科技结对新增746对,开展科技下乡100次,受益人达14749人,建立科技指导中心13个,建立专业协会16个,专业合作组织8个。一是注重结对实效。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区“双学双比”领导小组提出了科技结对的内容、形式和要求。葛塘街道妇联为了引导街道妇女尽快解放思想,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观念、新意识,于2004年8月开展了科技结对活动,为本街道8个村(居)的60名种养殖女能手与8名科技人员搭起鹊桥喜结良缘。为她们提供各种技术指导和服务,使她们在原有的种(植)养殖规模上和增收致富上有更大的发展和提高。二是科技人员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服务群众的大舞台上进一步施展了自己的才华。三是科技结对影响、辐射周边群众,带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四是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援收到实效,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实践证明:科技结对活动确实在女农民与科技人员之间搭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通过两者的互动,不仅激发了妇女学用科技的热情,提高了她们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有效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而且实现了科技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活动本身的开展也为妇联组织进一步发挥优势,激活潜能,深化我区“双学双比”活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推动妇女学习运用新技术

我区“双学双比”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品种更新、技术更新、知识更新”三大工程,进一步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充分发挥妇女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几年来,我区共举办农村妇女科技培训班216期,参培人数近1.5万人次,其中1800人获得绿色证书。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1、标准化知识培训。为了紧跟农业现代化进程,按照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在妇女群众中广泛深入宣传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意义,并积极组织农家女参加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学习。各镇和涉农街道也相继开展培训,全区共办此类培训班5期,310名妇女参加学习。

2、实用科技知识培训。科技、农林等部门,举办高产栽培技术、检测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系列培训班,播放科教录像带,发放种植、栽培和饲养等资料,向农村妇女传授实用技术,提高她们的科技种养意识和水平,为科技创业增长才干。

3、绿色证书培训。区农林局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展了科技结对帮扶、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全局有16名女科技人员与乡镇科技示范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对子,常年为她们提供技术、资金和信息等服务;每年组织5—6次农林业专家科技赶集活动,现场接受农民咨询,帮助农民解放实际问题。同时为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到2004年年底全区绿色证书培训人数已达4000人,其中女性1800人,已全部拿到绿色证书。

四、以科技示范基地为龙头,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区“双学双比”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以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充分发挥“双学双比”活动在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中的作用,明确任务,制定措施,创新工作,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搭建服务和发展平台。目前全区通过自办、联办已建立“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27个,科技指导中心6个,巾帼林22个,“三八”丰产方14个,这些基地发挥了生产、示范、培训、就业等综合作用,成为组织妇女、宣传妇女、教育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工作平台。南京禾宏生态园负责人林开红租赁了钱仓村200亩土地,建立了果品生产基地,并吸纳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使基地成为信息传播、良种示范、科技推广的中心。冶山社区家庭主妇沈秀琴率先创办一家工艺品玩具厂,不仅自己带头致富,还解决了当地200多名农家女就业,同时还每年缴纳国地两税120多万元。在她们的示范引导下,该镇有50多名农家女自办了工艺品玩具厂,吸纳当地农家女就业。四合墩社区妇女张德香,饲养400多对种鸽,平均每月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就在该镇,通过一些农家女就地“掘金”,示范引导,使原来许多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改掉陋习,她们有的做起了“提篮小买卖”生意,有的当起了农副产品经纪人。

实践证明,“双学双比”活动与贯彻区委、区政府发展农村经济工作决策相合拍,不断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成为农村妇女工作的有效载体;“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与促进六合妇女事业全面发展目标任务相协调,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各成员单位各尽其职,通力合作,使之成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双学双比”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林开红、马德琴、曹萍、周玉芳、王玉琴、沈永英等一大批下岗不失志的创业典型和张相红、张美等一批打工返乡创业致富的典型,她们是六合女性创业的杰出代表。她们以自己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创业历程和人生感悟,弘扬了创业、创新、创优的时代精神,诠释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为全区妇女树立了榜样。

在总结几年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妇女所占比例还较大,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标准化生产、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都需要发挥妇女的作用;“双学双比”活动在教育培训、科技服务、资金扶持、项目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能力,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推进活动的创新发展。

五、明确工作重点,促进“双学双比”活动再上新台阶。

今后一段时期我区“双学双比”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区”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带领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继续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重点,以活动网络为载体,以督查促进落实,以项目带动发展,以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活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六合做出新贡献。

(一)城乡联动,进一步深化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

劳动力转移工作仍然是“双学双比”的活动的重中之重,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实现有序转移。

1、夯实基础,加强管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强管理,着力服务,实现有序转移。一是建好组织网络,疏通转移渠道。从农村妇女实际出发,继续大力培育发展妇女劳务中介组织,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和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技能培训、职业中介等作用。妇联组织要发挥工作网络的优势,及时收集用工信息和掌握农村妇女就业意向,及时上报有关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信息、经验和进度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建好各类台帐,提高长效管理程度。各级妇联组织要认真做好建档工作,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的各种情况,使劳务输出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三是发挥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充分发挥村妇代会和基层干部的作用,以她们为核心,加强对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倡导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等转移形式,加快自发组织转移的步伐。

2、通力合作,加强培训。各有关成员单位要继续下功夫、挖潜力,为农村妇女提供各类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一要教会农民城市文明的规范和礼仪,从日常生活上帮助农村妇女尽快融入城市化管理;二要教会农民必备的法律常识,使农村妇女知法、懂法、守法,不做违法之事,不受违法者欺;三要教会农民一技之长,使农村妇女获得专业证书和岗位合格证,为外出务工提供条件。

(二)求真务实,进一步推动“巾帼致富工程”的实施

各级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从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入手,为科技致富办实事,进一步推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的实施。一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继续深化“十万农家女,十项新技术”培训工程,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科技水平,使她们学习运用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新品种栽培技术,具备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大科技服务范围。有关部门要经常为农民举办讲座、信息、发放技术资料、开展咨询等活动,农业科技人员要进一步树立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意识,有针对性地给予技术指导和服务。科技结对是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的最有效的手段,要更加注重结对的实效。三是加大科技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妇字号”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妇女依靠科技致富。

妇产科创新技术例10

近年来,__市妇联根据不同层次妇女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培训“四有、四自”新女性为目标,以提高妇女素质和致富能力为重点,加大教育培训和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力度,全面提升了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一)把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去认识

农村妇女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的迫切愿望是求知、求富、求发展,基于这一客观需求,我们着力于农村妇女素质的提高,把农村妇女培训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一是积极争取把农村妇女的培训工作纳入全市农民素质教育的培训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中;二是建立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妇联主席担任;三是每年由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和计划实施;四是建立了一支责任心强,各方面素质较高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市妇联副主席担任巾帼科技致富首席专家;五是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每两年表彰一批女能人,鼓励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

(二)是以“双学双比”活动为依托,不断深化“女性素质工程”

我市是农业市,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市妇联把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和女性素质工程的重头戏,从基础做起,努力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

加强培训,促进了广大妇女的科技素质的提高和__优势特色产业带核心技术的推广。市妇联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涵,突出培训特色,提高培训质量,扩大培训效果。在农村,利用妇女学校、妇女流动课堂、农技推广站以及党员活动室等,重点加强了对农村女能人的示范性培训,对普通农民的普及性培训,对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同时,根据各县市、乡镇产业分布特征,划分了8个优质产业主推区域,按照各个特点产业主推区域,分别划出了新农村理念、转移就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等三类27个课题作为培训菜单,供各个市县区、乡村选择。

注重将培训内容转化到农业生产的实践中。我们采取到现场指导、播放dvd光盘、请老师编制多媒体课件、让授课老师将课堂设到温室大棚和养殖小区等手段,把现代传媒手段与妇女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起来,将农业科技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广大妇女群众,切实让妇女学到了不少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方法,不但适应了妇女的认知特点,而且提高了妇女的学习兴趣,让培训真正成为妇女增收致富的“催化剂”。

(三)是抓能手培训,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推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__市市县区的女能手协会较为活跃,农村女能手协会在全市已成为响当当的品牌,广大会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牢固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市各级协会会员已达到800多名,其中市“双学双比女能手”、“巾帼创业者”协会108名。各级妇联组织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注重发挥女能手的带动示范作用,并通过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和广泛开展“千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拉手结队”、“岗村联创”等活动,努力在全市培育一批“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妇女营销能手、一批“技能强、收入多”的妇女就业典型,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学习新知识、发展新产业,激励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是面向市场培训,促进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化。

以项目为依托,构建妇女教育培训的社会支持网络。项目带动教育培训,关键是要把教育培训的意识、内容、方法纳入项目运做的全过程。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坚持把扶贫和扶智相结合、培训与创业相结合,并促进妇女成为项目发展的主体。如我们市妇联和盐池县妇联在执行母亲水窖项目和母亲健康快车项目时,就根据不同内容和要求,把农业、水利、卫生等政府相关部门纳入到项目领导小组,发挥他们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母亲健康快车项目吸纳了医学专家和医护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的到农村讲课,发挥了他们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延伸了妇联的工作手臂,增强了妇联的力量,也壮大了妇女培训教育的队伍。同时项目的持续发展更使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促进了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劳务输出为依托,培训就业并举。随着政府近年来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视力度的加大和广大农民对增收致富的渴求,面向市场,以培训促就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此市妇联借台唱戏,联合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培训资源,面向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大力开展科学文化、实用技术、经营知识和就业技能培训,同时加强与有关用人单位的

联系,开展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就业。 协调争取,整合资源,形成培训工作的合力。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综合素质,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为此,我们确定了“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工作原则,积极争取党委领导、依托政府支持,借助社会力量,整和优势资源,形成了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我们依托农广校、妇女学校等现有培训场所和妇字号示范基地及妇女龙头项目,建立完善了妇联、组织、教育、劳动、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横向联合。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材(社区)纵向到底的立体培训网络。培训的内容涉及政策法规、农业新技术、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建立了市、县(区)乡妇女学校32所,创建家长学校136所,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70个,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879户。今年我市农广校又被市妇联授予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妇女求知识、求发展、求富裕、求健康的愿望,也使广大妇女中蕴藏的巨大潜能得到发掘和释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__市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农村妇女综合素质与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不相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素质农民,但农村妇女普遍偏低的综合素质牵制着她们顺应时展的脚步。综合素质偏低一方面是文化水平偏低,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信息反应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妇女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是思想不够解放,自我发展意识弱化,小农意识仍有表现,容易安于现状,观念落后。特别是南部山区的一些妇女,即使培训是道免费的“午餐”,她们光顾的欲望也不是很强烈。

二是培训普及面仍不够广、培训质量仍不够高,特别是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近年来虽然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了许多农业先进的实际、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妇女39.8万人次,培训率达66%,但培训面任然不够广,有的妇女十次八次的接受培训,有的妇女一次都不愿意来,这仅仅是第一产业培训。二三产业培训,也就是技能培训受训率低、转移率更低。今年__市外出务工的农民达24万人,经过培训的农民工不到25%,妇女更是寥寥无几。加之由于受资金、师资、设备等因素影响,致使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短期行为多,跟踪式指导少,入门培训多,科技含量高的培训少,课堂灌输多,实际操练少,特别是接受正规性、系统性培训妇女比例较低,培训质量有待于提高。

三是培训机制仍不够健全。从培训组织看,现有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资源总量不足,档次不高,难以组织开展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特别是师资力量不够,培训设备、培训教材满足不了培训需求。各职能部门资源共享整合也不够,有时出现工作空位,出台的许多政策文件在人力、物资的投入上没有硬性的规定,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缺乏操作性。妇女培训工作任重道远,仅靠政府的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基地,显然不能满足当今持证上岗、打工的需求。

四是培训经费短缺,制约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培训经费欠缺已经成为开展农村妇女培训工作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在基层妇联组织中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县(市、区)妇联尚无专项培训经费,(妇联财政盘子里没有)乡镇、村更是无法保障。不论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还是职业技能培训;不论是“定单式”用工培训,还是短期培训,都需要一定的投入。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还存在严重不足,如20__年__市市委给市妇联订的培训任务是办培训班20期,不要说师资队伍从哪里来,就每期培训经费按20__元计算,合计经费是40000元,培训经费又从哪里来。财政预算里根本没有培训经费。单凭依赖整合社会力量来投入,难以弥补较大的资金缺口,制约着培训工作的纵深拓展。

三、加强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建设。一要完善教育培训条件,提高培训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及技术推广、教育等培训资源,大规模、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定期开展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建立长效培训工作机制,构建大培训格局,把农村妇女的素质教育贯穿于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及技能培训等各个方面,凡有职业技术学校的应设立农村妇女培训中心,每年由政府买单定期系统培训农村妇女骨干。

二是必须突出重点,把妇女培训工作的主攻点放在提高致富本领上。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内容上,既要突出实用技术培训,又要抓好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妇女市场经济意识。在培训方式上,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经验技术交流会、技能比武、学习参观和宣传典型等多种形式,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在培训对象上,要根据不同需要,实行分类施教,提高培训针对性。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妇女要推行科技项目进家庭活动,实现科技致富;对有创业基础的妇女,要重点培养她们创新开拓能力,实现创业致富;对女能人、女经纪人要进行营销知识培训,帮助她们掌握现代营销技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对年轻妇女要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同时按照妇女的年龄层次,素质差异设立培训项目和内容,重点开展美容美发、家政服务、计算机、烹饪知识等培训,引导她们走出家门,实现转移致富。

三是加大妇女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一方面,政府要根据当地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加大对妇女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切实承担主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鼓励用人企业拿出一定的资金,通过进行适当补贴进行培训。此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努力解决教育培训的投入问题。

妇产科创新技术例11

×一、提高认识,履行职能,坚持不懈地抓好“双学双比”活动

由于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响应,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已经成为我县开展时间长、参与人数多、规模大、领域宽、影响深、效果好的一项农村群众性活动。年来,“双学双比”活动始终坚持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各种形式的培训、竞赛为手段,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目标,发展具有妇女特色的农村各业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活动中,我们及时总结经验,确定工作思路,从而使“双学双比”活动更加符合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更能满足农村妇女的需要。去年,我们坚持以妇女增收为目标,以实施“三大工程”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使农村妇女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文化科技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广大妇女走上科技致富之路。建立各类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村妇女发展特色经济,为活动的开展注入了生机;通过建立各类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为农村妇女靠科技致富提供了优质服务,使农村妇女生产经营更快地适应加入后的新形势、新要求,迈入了组织化、规模化、效益化的轨道;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加快了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致富步伐;协调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对活动积极指导和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了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活动中培养、树立了一批女状元、女能人、致富女能手,较好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实践证明,“双学双比”活动不仅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增强了妇女科技素质,提高了妇女地位,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但是,入世给我县农业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配合,同时更离不开占半数的农村妇女的积极参与。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分析研究农村妇女在科技致富、增产增收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把“双学双比”活动提升到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适应入世农业发展要求,加速我县经济跨越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认真履行职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抓出成效。版权所有

×二、抓住重点,开拓创新,促进“双学双比”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我县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需要全县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当然也需要广大农村妇女的劳动创造。尤其在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改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繁重的条件下,更需要我们放宽视野,转变观念,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产品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妇增收和培养妇女人才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千方百计帮助广大农村妇女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壮大市场主体,力争“双学双比”活动实现更大突破。今后,我们要以“注意导向性,把握时代性,体现群众性,突出针对性”为活动重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形式、方法创新,进一步把广大农村妇女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全会精神上来,使“双学双比”活动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妇女增收的有效载体和有力途径,为推动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具体做到“三个创新”:

×(一)解放思想,立足思路和观念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所有涉农工作者首先要解放思想,在思维方式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理念,积极引导我县广大农村妇女树立起符合时代和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具体说,一是要树立市场观念。以多种形式引导和帮助农村妇女学习市场、研究市场、进入市场,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在市场竞争中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树立竞争观念。引导和带动广大妇女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推动改革的意识,创建、壮大优势产业,生产、提升优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三是树立科技观念和效益观念。以农业科技化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较高“回报率”。

×(二)围绕中心,强化内容和载体创新

×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县今后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双学双比”活动也要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组织农村妇女积极开展各种经济活动。一是要在“学”字上下功夫。开展文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素质,是“双学双比”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也是多年来面向农村妇女的一项最有效的工作。当前,我县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把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实用的教育培训体系,以开展“百万农家女,十项新技术”、“科普之冬”活动为载体,组织妇女学习相关的入世知识,既要搞好科技培训,又要组织妇女学习经营管理、法律、市场经济及现代网络知识,使妇女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在培训方法上要注重因地制宜,根据镇、村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妇女素质状况,分层次、分渠道地进行。在培训目标上要有明确的数量要求。在培训效果上要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业科技的普及应用,使广大妇女在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上有实质性的获益。二是在“比”字上做文章。在“双学双比”比成绩、比贡献的基础上,将比规模、比效益、比示范、比带动等内容吸纳进来,以个体带动整体,全方位推进。活动内容要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逐步向二、三产业拓展,引导农村妇女调整家庭产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要围绕县委“四大一新”的战略部署,以“万名农家女学科技、建园区、兴家业”活动为载体,发挥我县资源、地域、生态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烤烟、果菜、养殖等特色经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发动妇女采集蕨菜、薇菜,种植野生药材,帮助她们向山产品要效益;加快建设示范园区,培植适合妇女从事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和特色、绿色生产基地,壮大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及种养加一体化龙头企业,形成具有妇女优势和特色的“妇”字号品牌。积极建立绿色大通道,培育能把地方农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的女营销大户,引导农村妇女将生产的“妇”字号产品带出去,创市场,在更广阔的空间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努力形成百龙齐舞、百地生辉、百户并进、星火燎原式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版权所有

×(三)拓展科技致富路,抓好机制和方式创新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双学双比”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打破机关行政化的组织形式,改变靠会议、文件进行一般性部署,就活动抓活动的传统做法,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注重推动活动从“面”的宽广向“质”的精深转化。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和妇女专业协会,形成生产网络,更好地迎接入世带来的挑战。要吸收热心“双学双比”活动的专家、学者、乡土人才的广泛参与,发挥他们指导农村妇女生产的作用,实现借助智力推动活动上层次、上水平。要引导农村妇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为载体,以加快培养优势和特色产业为目标,走出一条具有妇女优势与特色优势的致富新路子。要把寻找优势特色产业与寻求、拓展致富门路结合起来,改变因产业结构单一致贫和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增强农村妇女适应市场风云变幻、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要鼓励、组织农村妇女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及运输业,借助口岸优势,引导她们在跨国劳务输出方面有所突破,最大限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重点地扶持、树立和宣传好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对周围农村妇女带动和服务作用大的典型,造就一批人所共认的妇女带头人、女劳动模范和巾帼英雄,及时总结、推广新作法和新经验,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村妇女尽快增收致富。要评比表彰积极创造、创新、创业的各类女能手,示范基地、示范村和活动优秀组织者,对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给予重奖,努力营造“‘双学双比’求发展、你追我赶增效益”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协调配合,为“双学双比”活动深入开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