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海外市场发展

海外市场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6 09:01:21

海外市场发展

海外市场发展例1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实集团”或“上实”或“上海实业”)是在汪道涵老市长亲自推动下,于1981年7月在香港成立的,一直发挥着“窗口、桥梁、纽带”的作用,受到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1995年5月18日,我受命担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市领导开了一个干部调动工作不带人的先例,我邀请了余力、陈伟恕、卓福民和包季鸣一同赴港,与以陈金邦副董事长兼总裁牵头的原有团队一起工作。从受命上任到2008年4月10日退下董事长职位,先后工作了13个年头。回顾13年历程,我们这一任领导班子所肩负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要求,推动上海实业跟上时展潮流,实现“红筹上市”,为上实集团开辟出一条发展新路,为上海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作为市政府在港窗口公司,上海实业曾为本市改革开放,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交流,加快对外出口,推动浦东开发开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特别是在徐庆熊董事长、陈金邦副董事长(代董事长)先后带领下,上实集团实现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从尽快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四个中心”这一高度出发,市委市政府对上实集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公司在产业发展和经营方式上都要有重大突破,一方面要为上海源源不断地引进国际资本,为上海国企改革提供新鲜经验,为上海培养和输送急需人才,同时企业自身总体实力也要与上海在全国的地位相适应。

按照市领导指示,我们对香港大企业和全球500强发展经验做了深入研究,认为改变经营方式,推动企业尽快实现上市,从过去以生产经营为主,转向生产经营与资本运作相结合,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后,开始大量接触境内外券商,就上市方式、路径等问题进行探索。经过反复比较,我们决定不走过去中资企业惯于采用的买壳上市老路,而是决定把集F沪港资产包装起来,走直接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新路(简称“红筹上市”)。

这条路困难重重,过去也没有人走过,但一旦走通了,就能够为国内资产在香港上市打开新的通道,从而真正实现境内资产和境外资本的直接对接。明确大方向大思路并向市主要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一场以“红筹上市”为目标的攻坚战打响了!回忆正式抵港到上市成功的230天里,我们至少共闯过了五大难关。

第一关――中介组合关。按香港惯例,企业上市一般只找一家券商作为主承销。开始接触比较多的是被市场誉为“魔笛”的摩根士丹利,其十分专业且对证券市场有巨大影响力。但在与其他券商接触中,我们深感百富勤(唯一由华人资本扶植并由华人梁佰韬主导)对内地政策、国有企业非常了解,对如何破解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各种难题应对经验十分丰富。经过商量,我们最后决定打破传统,聘请两家券商共同作为上市保荐人。实践证明,聘请两家券商的做法非常有利,在他们“争争吵吵”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上实集团上市成功后,北京控股也计划在港上市。时任北京常务副市长金人庆邀请我赴京商议,我毫无保留地做了系统汇报,其中谈及主承销商时,我也建议再加一家百富勤,金人庆同志欣然接受。从此以后,红筹股和H股上市,大多企业都采取了聘请两家甚至多家保荐人的做法。

第二关――企业重组关。上实集团当时在港资产中,只有南洋烟草的资产和盈利都比较好,但市场观感不佳。经过多次头脑风暴,最后我们决定打造一个以消费品产业为主体的上海概念股,因为资本市场看好浦东开发开放,看好“四个中心”建设,看好内地庞大的消费刚性需求。确定了上市概念后,即寻找并购对象。卓福民在市体改办长期从事企业改革,情况比较熟悉,推荐了上海家化和三维制药。最终在黄菊同志的亲自关心下,基本完成了对两家企业的投资并购工作。但要把这两家企业共同包装在港上市,首先必须要按港交所要求进行调整和重组,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在上海新组建了资产经营公司,核心骨干都来自上世纪90年代初著名的万国证券。当时,万国证券由于国债事件遇到了不可承受的挑战,一批批青年才俊在十分无奈下纷纷离开。我们正是用人之际,立即把吕明方、周杰、姚方等一批资本市场专才延聘过来,组建了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资本运作专业团队,与香港相关机构并肩战斗。经过近半年努力,明晰了相关资产的产权关系,理顺了竞争条件,完备了法律手续,为最终上市扫清了重大障碍。

第三关――排除干扰关。计划上市消息公开后,南洋烟草创始人简家的一位“第三代”找上门来,声言南洋烟草是他们家族资产,我们无权上市。给他讲清早在解放前南烟股权已被四大家族吞并,解放后因没收官僚资本已收归国有,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他充耳不闻。我们召开上市新闻会,他也扬言要在隔壁开新闻会,与我们唱对台戏。甚至找到摩根士丹利,要求其作为美国公司要保护私有财产,不要做保荐人,甚至还扬言要我们。当时最担心的一是中介机构因此而打退堂鼓,二是在香港媒体恶炒下国家有关部门因不了解情况做出暂缓上市的批示。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干扰,我们在及时做好包括司法应诉在内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注意通过其家属做好该“第三代”工作。集团副董事长陈金邦、执董朱世雄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果讲,为“红筹上市”230个夜以继日奋战中,什么事最让我夜不能寐?就是如何排除这个外来的强力干扰。

第四关――聆讯审批关。香港联交所十分专业,保荐人对上市公司把关也极为严格,这是香港上市公司总体质量保持比较高的两个重要原因。我们选定两家保荐人后,他们立即组织十分专业精干的团队进驻,大家工作在一个大办公室,经常通宵达旦。首先是对所有涉及公司的财务、法律、劳动关系等重大问题,特别是对产权关系、应收账款、财务预决算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完全按国际规范和上市要求,进行严格的梳理、核对、调整。为了确保上市成功,并且上市后也有良好业绩表现,保荐人要求常常比联交所规定还要严格,为此我们经常争吵不休。材料上报后,联交所即指定专人负责审查,一般当天即反馈意见,如此往复不断。在半年多时间里,传真函件多达1757份,回答问题多达900余个,最后把一台全新的多功能复印传真机也用坏了。所有问题联交所从专业角度把关后,即进入最后聆讯阶段,由香港证券监督委员会对保荐人进行了提问审查,我们共同出席,必要时做些说明。由于前期把关十分严格,很快完成了聆讯审批的全过程。

第五关――市场推介关。聆讯通过后,我们即组织力量在香港、新加坡、英国、美国等进行了数十场路演。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计划委员会主任韩正等同志,代表市政府参加路演全过程。在伦敦路演时,徐匡迪市长正好在英国访问,还专门为我们做推介,大大提高了上实集团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推介路演一路顺利,市场十分看好,已超额认购很多倍。正当我们打算在旧金山最后敲定开盘价时,保荐人突然收到前面提及“第三代”的又一个举报材料,使原定的即将签字并开香槟庆祝活动停了下来。经过我们一个多小时反复核实和说明,终于说服了保荐人。1996年5月30日,上实控股成功在香港上市,一场历时7个多月的攻坚战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场攻坚战是在黄菊书记、匡迪市长亲自关心下,在市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在集团上下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决定性胜利。在香港,陈伟恕、卓福民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闻松泉、章和轼、瞿定、杨锡生、金重源等,在第一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上海,余力、陈增棠在境内总部建设和产业发展以及协调各方关系上,功不可没。以吕明方、周杰和姚方等为首的资产经营公司,在“红筹上市”前后的攻坚克难中,贡献良多。曹福康、厉伟达、姚方、汪正纲、蒋本孚等为上实控股上海地区总部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创造了新的纪录,原先上实控股每股定价为5.5-6.5港元,但因为国际配售部分获得38.2倍的超额认购,在港公开招股则获得158.3倍的超额认购,最后定价调整为7.28港元,上市第一天股价最终收涨25.69%,成交额也占当日港股总成交量的8.95%。

国际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热烈,各新闻机构连篇给予报道。摩根士丹利更是称此反映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尤其是上海经济发展的信心,也标志着1994年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怀疑和观望态度的改变,可被看作是国际金融市场上中国股票地位的转折点。

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使上实集团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新路。1995年至2007年,集团净资产从31.05亿港元增加至504亿港元,合并增幅1625%;合并税后利润从5.44亿港元增加至41.07亿港元,合并增幅454.49%。2007年底,集团总资产负债率47.1%,利息覆盖率4.95倍,总资产已近千亿。在香港中资企业中,过去唯有四大央企资产规模超千亿。上实集团“红筹上市”后短短十多年,也进入千亿俱乐部,综合实力在驻港各省市“窗口公司”中名列前茅,实现了市委市府提出的上实集团综合实力要与上海在全国地位相适应的要求。

“红筹上市”不是敲一下钟,挂一下牌,而是要打造与上市公司所有要求相匹配的基本条件。上市后,我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充分利用两个市场联动的比较优势,综合运用资本运作的各种工具,逐步打造消费品、基建、医药、地产和东滩生态园区开发,并涉足金融创新领域,为上实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一)发展消费品业务。为了打造市场所期望的“上海概念股”中的消费品板块,上实控股先后投资收购了上海家化、三维制药、交通电器、汇众汽车、东方商厦、联华超市、光明乳业等国有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推行市场化人才机制,引入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和先进管理,这些企业在短时期内就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上实控股也因此初步奠定了消费品板块的产业基础,在香港资本市场上迅速树立了蓝筹形象,1998年1月被破格选为33家恒生指数成份股。同时,上海家化、光明乳业、联华超市等企业,通过进入香港红筹股,再回归国内A股上市,经过境内外两个资本市场的洗礼和磨炼,成为上海国企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迅速发展壮大为国内行业的龙头和明星企业,涌现了葛文耀、王佳芬等一批知名的企业家,被上海解放日报称之为国企改革的“上实现象”。

进入21世纪,为支持上海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上实集团把多年来通过市场化投资入股、精心培育的一批国有企业,包括上海家化、光明乳业、东方商厦、联华超市等消费品板块企业,以及上海广电、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和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内环线高架道路等项目的股权都转让归还给原有企业,全面退出了这些领域,下定决心,重新出发,打造集团新的支柱产业。

(二)大力发展医药产业。上实控股上市时,虽然投资了三维制药,但真正涉足医药产业还是从投资控股杭州正大青春宝,中医药界奇人正大青春宝冯根生董事长加盟开始。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受到严重冲击的正大集团忍痛割爱,决定出售正大青春宝等一批优质资产。上实控股看准了中医药产业的巨大潜力,以非常合理的价格收购了正大青春宝55%的股权。为了打造医药产业,我们先后在境内外建了2个上市公司平台:1997年6月,上实集团收购了国内A股上市公司――上海联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后成为国内发展医药产业的资本平台。1999年12月,我们把正大青春宝和上海家化分拆出来,成立上实医药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03年5月开始,上实集团又启动了横跨境内外三个资本市场的医药资产重大重组,由上实控股出资8.17亿港元收购上实联合56.63%股权,以及出资5.19亿港元收购上实医药科技。通过这次重大收购,实现了境内外资本市场联动,上实控股进一步壮大了医药产业,在国内外拥有医药制造、销售和科研机构达39家,其中持股超过51%的有25家。为了做大做强医药产业,我们把合作目标转向上海医药集团,曾多次主动向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重组上药。早在2006年6月26日,由严隽琪、杨雄、胡延照三位副市长召集,市经委主任徐建国、市府副秘书长姜平出席,听取了上实集团执董、医药板块董事长吕明方关于参与上海医药重组设想的专门汇报。

(三)拓展基建业务。上实集团基建板块是从投资延安路高架开始,但下一个基建投资重大项目是什么?我们立即在全市范围内排队。根据对各方面要求的分析评估,确定新项目筛选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体量必须足够大,二是必须有良好的投资回报,三是项目要干净,可以快速注入上市公司。当时上海在建项目很多,但能够提供良好回报的寥寥。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提出了将已建成的内环高架、南北高架项目打成包,设计一个让市场认同的回报机制,一次性注入上实控股的新计划。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首肯后,在韩正同志统筹协调下,即找时任市计委副主任程静萍、市建委副主任谭企坤和市财政等有关部门商议,通过金融创新,共同设计让市场能接受的回报机制,由上实控股从香港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购买上海已建成并运行的内环高架、南北高架的收益权。在“九七”回归前,于1997年4月,只用一个小时,我们就把上海两个基建大项目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上实控股,市有关部门很快即收到47亿港元收益权转让的现金。2003年8月,根据国务院清理外方固定回报项目要求,上实集团退出内环、南北和延安高架项目,在市里支持下,先后两次共出资60多亿元受让上海沪宁和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进一步巩固了上实基建板块的建设。在投资高速公路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投资水务市场。2003年9月5日,上实控股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签署合同,双方共同投资2.5亿元人民币,成立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经过双方两年左右时间的共同努力,中环保水务公司从零开始,到2005年底先后在全国8个城市投资了11个项目,总投资33.06亿元,日污水处理和自来水供应能力达375万吨,连续三年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水务企业”。

(四)打造地产板块。上实集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涉足房地产业务。1996年“红筹上市”后,集团把发展重点从香港转向国内,十几年来,集团地产板块先后由余力、陈伟恕、张志群、马成拧⒙缴昵M罚组建地产开发新团队,不断开创新局面。特别是2003年2月25日,收购浦东不锈成立上实发展后,实施了三步走战略,大大加快了发展步伐。第一步,以上海上实为平台,与国内所有房地产公司进行大联合,实施扁平化运作模式;第二步,以上实发展为基础,通过资本运作进行深层次的大联合。第三步,2008年3月28日,上实发展以每股22.81元向控股股东上海上实等非公开发行1.43亿股,用于收购其持有的房地产资产,涉及总交易价格近42亿人民币。经过三步努力,上实发展不仅在上海开发了“海上海”“御景园”“黄浦新苑”等大型高端项目,并在北京、青岛等国内城市开发房地产项目,实现了全国布局。

2006年蔡育天总裁上任后,在董事会全力支持下,上实控股开启了进军国内房地产的新篇章。从2007年6月至2007年10月,上实控股通过增资和收购,最终以总收购价38.6亿港元持有上实城开59%股权,为上实控股在国内发展房地产行业奠定了基础。

在2007年中国房地产百企业研究成果评选中,上实地产在“规模性TOP100”中由2006年第三攀升至第二位,在“成长性TOP100”中位居榜首,综合实力排名第十一,并以19.60亿元人民币品牌价值,位列国有地产企业品牌价值第七位。在2007年3月《中国房地产板》公布总资产、土地储备量等指标,上实地产位居业内前列。

海外市场发展例2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市场是指经营一年以上的各种资金融通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按融资方式和特点的不同,具体包括中长期信贷市场、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和中长期债券市场)等;狭义的资本市场把以间接融资为特征的中长期信贷市场排除在外,专指以直接融资为特征的证券市场。从广义角度看,在资本市场的两个子市场中,究竟哪个市场为主导,则要以各国的经济体制不同而有所侧重。本文中的资本市场狭义的指证券市场。

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巴曙松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应当包括证券交易所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即0TC市场、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和代办股份转让市场等几个层次。王国刚认为,多层次是指资本市场应由交易所市场、场外市场、区域性市场、无形市场等多个层次的市场构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就是资本市场具有多层级性,以适应融资的差异性和投资的多元化。具体来说,主板市场重在打造蓝筹股市场;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重在为中小企业或创业和创新企业提供融资平台,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场外市场重在提供一个交易转让场所,作为上市的预演和退市的去处;产权交易所或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旨在提供一个集中信息交流的平台。而对于资本市场层次完善的标志是:资本市场应细分为多层次市场,不同类型的证券、投资者、融资者、中介机构相对分开,各得其所,市场的风险程度、上市条件、监管要求也有差别,而市场之间又是连通的,不断发展、经营业绩好的上市企业可从下一级市场升到上一级市场,最终构成一个“无缝”的市场。

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有所不同,利用资本市场的制度和信息的成本有所不同,资本市场应是分层的。分层的资本市场其实是将融资中的风险分散配置的一种机制。看似“垂直”的资本市场分层结构,其实是不同规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阶梯,它可以适应不同信息不对称状况的企业和不同信息成本的投资者的各自需要。

二、海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

1 美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模式

美国是全球资本市场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是资本市场体系最健全和完善的国家。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集中与分散相统一、全国性与区域性相协调、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相结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模式。美国资本市场体系按层次分,可分为四个层次:主板(俗称“一板”)市场、创业板(俗称“二板”)市场、场外交易或柜台交易市场(俗称“三板”)、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

美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除了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主板市场外,运作规范的创业板、交易活跃的场外交易和产权交易是其最为突出的特征。美国的创业板(NASDAQ)成立于1971年,成立之初NASDAQ内部形成了两个层次:全球市场和小型市场。小型市场的对象是高成长的中小企业,其中高科技企业占有很大比重;全球市场的对象是高资本企业或经小型市场发展起来的企业,小型市场的上市标准相对宽松。随着时代的变化,NASDAQ内部的层级更加明细。1990年,NASDAQ在体系内设立了OTCBB市场,为未能上市发行证券的企业提供交易场所。其后,0TCBB独立运行,直接由美国证监会和NASDAQ负责监管。2006年7月,NASDAQ全球精选市场形成,该市场从NASDAQ全球市场中挑选优质企业执行更高的上市标准。NASDAQ的繁荣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近百年来活跃的场外交易、柜台交易演进发展而来的。在NASDAQ形成之前,美国就已有3000多个柜台交易网点,还有比OTCBB标准更低、成立时间更早的粉红单市场(Pink Sheets)。此外,还有太平洋交易所、中西交易所、波士顿交易所等区域性资本市场。

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突出特点:

(1)分层次的上市标准和监管制度,形成了对企业的市场化筛选机制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执行多层次的上市标准和运行、监管制度,形成了对准入企业的市场化筛选机制,客观上起到了培育和筛选优质企业的作用,在NASDAQ上市的公司中大约50%来自OTCBB,OTCBB为NASDAQ提供了广阔的潜在上市资源,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出色的“二传手”。

美国实际上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可分为五个层次的梯级市场:第一层次,由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全国市场构成,上市标准较高,主要是面向大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全国性市场。第二层次,由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小型股市场构成,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的全国性市场。第三层次,由太平洋交易所、中西交易所、波士顿交易所、费城交易所、芝加哥证券交易所、辛辛那提证券交易所等区域易所构成,是主要交易地方性企业证券的市场。还有一些未经注册的交易所,主要交易地方性中小企业证券。第四层次,由O/CBB市场、粉红单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构成,是主要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场外市场。第五层次:由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构成,是面向在各州发行股票的小型公司的柜台市场。美国不同层次的市场以不同的公司为服务对象,形成了一个体系健全的“梯级市场”。

(2)严格的转板机制,保证了资本市场的长期活力

美国资本市场严格的退市和转板制度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确保了NASDAQ市场企业的质量。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使美国股票市场在组织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相互递进的市场特征,上市公司在不同层次的市场之间可进行相互转换,充分发挥了证券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极大地拓展了美国证券市场的容量,不同规模、不同需求的企业都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票融资,获得发展的机会,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创新与增长。NASDAQ小型市场规定,连续30日交易价格低于1美元,警告后3个月未能使股价升至1美元以上,则将其摘牌降至0TCBB报价系统,在OTCBB摘牌的公司将退至Pink Sheets进行交易。以2003年至2005年6月共两年半的时间为例,2003年初NASDAQ全国市场有2784家上市公司,到2005年6月底只有2646家,其间新上市416家,退市的达554家,占2003年公司数量的20%;同一时期的小型市场从836家公司减少到595家,其间新上市96家,退市公司高达337家,占2003年公司数量的40%。

(3)形式灵活的交易制度

NASDAQ采用做市商交易制度,每家公司至少有两家做市商为其股票报价,每个做市商都承担资金,以随时应付任何买卖,这种制度极大地推动市场的活跃和资金的流动性。

2 英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模式

英国证券市场包括伦敦证券交易所与交易所外市场两个层次。根据英国4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规定,正式上市的证券公开发行必须经过英国金融服务局(FSA)批准,发行后在伦敦交易所上市。非上市证券的公开发行则应遵守《1995年证券公开发行条例》的规定,发行后可在伦敦交易所为非上市证券获得交易服务。英国的场外市场不像美国那样发达,主要是以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内部多层次架构为主构建了英国多层次市场体系。

伦敦证券交易所内部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主板市场(Main Market)。为英国金融服务局批准正式上市的国内外公司提供交易服务。第二层次是可选择投资市场(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简称AIM)。在该市场挂牌的证券不需要金融服务局审批,属未上市证券。

为了揭示上市公司的特点,伦敦交易所将主板市场与AIM市场中的高科技公司划为TeehMARK市场板块、按公司所在区域划为LandMARK板块。TechMARK内的生物医药类公司又进管一步划为TechmARK和Mediscience板块。英国的场外市场主要由一些大的投资银行根据英国《公司法》、4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及《1995年证券公开发行条例》为非上市证券提供交易服务。这些投资银行通常作为非上市证券的做市商,通过报纸、互联网等渠道为非上市证券提供买卖报价。其中最有名的是OFEX市场,该市场由一家投资银行于1995年建立,有一套完整的挂牌、交易、结算、信息披露规则,目的是通过互联网为177只非上市证券提供挂牌交易服务。OFEX市场与伦敦交易所AIM市场都为非上市证券提供服务,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3 日本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模式

日本证券市场包括交易所市场及店头市场两个大的层次。交易所及店头市场内部又进一步分为若干层次。日本的证券交易所内部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第一部市场,即主板市场,具有较高的上市标准,主要为大型成熟企业服务。第二层次:第二部市场,上市标准低于第一部市场,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经营年限的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服务。第三层次:新市场,上市标准低于第二部市场,为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服务。日本原有八个证券交易所,目前经过合并与联合形成东京、大阪、名古屋及福冈、札幌五个交易所,其中东京、大阪和名古屋证券交易所都设立了第二部市场与新市场。

日本店头市场又称JASDAQ市场。JASDAQ市场内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第一款登记标准市场,为登记股票和管理股票服务。所谓登记股票是指发行公司符合日本证券业协会订立的标准,申请并通过该协会的审核,加入店头市场交易的证券;管理股票是指下市股票,或未符合上柜标准,经协会允许在店头市场受更多限制得以进行交易的股票。第二层次:第二款登记标准市场,为特则(青空,Green Sheet)股票服务。特则股票是指未上市,上柜的公司,但经券商推荐有成长发展前景的新兴事业股票。由于JASDAQ市场与交易所设立的新市场上市标准类似,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

三、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框架

1 主板市场

(1)A股市场

1990年12月,为适应股份制经济对证券交易市场的迫切需要,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1991年7月深证证券交易所开业。证券交易所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股份制经济的发展。截止2010年6月15日,沪市A股主板已有857家,深市A股市场452家企业上市,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力军。沪深交易所主板市场主要是为大型、成熟的上市公司提供良好的融资坏境,是整个金字塔形资本市场的顶部,是最高层次的资本市场。在此基础上,探索按公司质量和市场流动性、稳定性指标进一步细化主板市场分层。

(2)B股市场

我国B股市场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特定阶段的产物。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自1991底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B股上市发行以来,中国的B股市场已经由地方性市场发展到由中国证监会统一管理的全国性市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自2000年至今已经没有新的B股上市,目前在B股市场上交易的尚有106家上市公司,B股市场可以说基本已经完成了当时特定阶段的历史使命。在不久的将来,也许B股市场会在衍生产品及其他方面做些一些有益的探索,最终可能完成A、B股的合并,从而我国B股市场正式推出历史舞台。

2 二板市场

二板市场是针对中小型公司和新兴公司,尤其是高技术企业上市的市场。中国将来的创业板市场不仅仅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而且也包括一切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

(1)中小板市场

自2004年6月我国开启中小板市场至今我国的中小板市场已有428家企业上市。由于目前存在的深圳中小板市场的上市条件和运作规则与主板基本相同,实质上只是一个小串板市场,不是真正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条件的二板市场,而仅仅是创业板市场的一个过渡。

(2)创业板市场

创业板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审批,首批28家公司终于在2009年10月30日于创业板上市,截止2010年6月15日为止已有89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众多,在不久的将来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将大大超过主板,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第二个主战场。

3 场外交易市场

目前中国的场外交易市场主要指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地方产权交易市场,条块结合的场外交易市场体系等。

(1)三板市场

三板市场的全称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三板市场包括老三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两个部分。老三板市场包括: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和退市公司。新三板市场是指自2006年起专门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开设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截止目前为止,我国三板市场有106家公司上市交易。

①老三板

2001年6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开设了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作为我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一部分。老三板市场一方面为退市后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继续流通的场所;另一方面来解决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设立的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和全国证券交易系统(NET)的历史遗留数家公司法人股流通问题。

②新三板

新三板市场是指2006年1月北京中关村高技术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2007年7月,在该系统挂牌交易的粤传媒以IPO方式登陆中小企业板,实现了柜台交易向更高层次市场的转换,对柜台交易的活跃和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截至2008年10月,该系统已经有3l家企业正式挂牌,并由主办券商提供报价转让服务,部分公司还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定向增发。

(2)产权交易市场

“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由原体改委及财政、国资系统组建的产权交易所和由科委系统组建的技术产权交易所两大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是以做市商或会员制交易为特征,进行产权股权转让、资产并购、重组等。国资系统以上海产权交易所为龙头组织了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成员为长江流域省市的产权交易机构;以天津产权交易所为龙头组织了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成员为长江以北地区及京津地区的产权交易机构。科委系统自1999年12月在上海成立我国第一家技术产权交易所以来,目前全国各地已成立技术产权交易机构40多家,这些交易机构全部都是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发起设立的。近两年来,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十分迅猛,其主要原因是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缺少金融服务的支持,更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撑。

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模式比较与借鉴

通过对欧美和日本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模式的分析以及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框架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通过我国近20年证券市场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和框架。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基本上是基于美国模式,但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中国特色。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自己为了适应当时特定时期的独特设计,例如:B股市场、中小板市场以及老三板等。通过对海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对比,尽管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框架已具雏形,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借鉴海外发达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进一步完善主板市场

进一步完善主板市场,逐步解决由于历史原因所产生的A股市场与B股市场的问题,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和选择一个恰当的方式完成A、B股市场的合并。另外,增加主板市场的层次划分,建立主板市场与二板市场或三板市场的互换通道;适当改革部分交易机制,促进市场交易及流动性,如:是否适时引入做市商制度、恢复T+O交易、取消涨停板限制等。

2 建立真正的二板市场

我国目前的二板市场尚且不是真正的创业板市场,其上市门槛和交易制度与主板市场没有太大差异,从而削弱了创业板应有的效率和作用,无法真正发挥其为中小企业及创业初期企业融资的功能。另外,中小板作为创业板的过渡产物应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适时与创业板合并。借鉴海外创业板有关规则设计,放宽创业板上市门槛,创新交易机制,使其真正成为为中小企业及创业企业服务的融资平台。

3 建立统一、完善、高效的场外交易市场

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中,主板市场基本形成,二板市场正在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尚且处于最初阶段。建立统一有效的完善的场外交易市场将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任何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都应该是一个互动的体系,既能给上市公司一个上升通道,又能给退市的公司一个退出渠道。因此,我国三板市场的定位于既是一个“收购站”又是一个“孵化器”。另外,对于我国众多企业的现状来说,上市公司在很长时期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非上市公司,因此场外交易市场主要为不能达到主板和二板市场上市要求的公司提供一个高效的融资平台。

海外市场发展例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037-03

21世纪世界经济主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我国企业从1987年开始尝试走向世界。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国际市场拓展和对外投资取得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和技术缺乏,起点低经验少,与国际跨国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本文对我国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找出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对提高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力,缩短与国际跨国企业的差距,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市场拓展及健康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一、我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现状

(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从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始终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乏力,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逆势上扬,不断取得重大发展,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688.1亿美元,2012年为878亿美元,2013年更是创下1078.4亿美元的历史新纪录,首次冲破了投资流量千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22.8%,蝉联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大国。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到6604.8亿美元,比2004年的449亿美元高出将近14倍,较2012年排名前进了两位,排在全球第11位,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据商务部的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14.1%,对外投资规模达到1400亿美元左右,比我国2014年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高出约20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了资本的净输出国。根据邓宁的投资阶段理论,当一国人均GDP超过4750美元时,对外直接投资额会明显表现为正值。而中国目前人均GDP已超过6700美元。2014年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水岭”,中国进入资本净流出国行列。

(二)投资企业数量可观,投资区域广泛分布

2013年,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对外投资企业,广泛分布在各大洲,覆盖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年增长了5个。在对分布地区投资额方面,除了对欧洲地区的投资下滑外,其他地区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中国对欧洲地区在2013年的投资额为59.5亿美元,同比下落了15.4%;对亚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分别实现了16.7%、33.9%、51.6%、132.7%的较快增长;对北美洲的投资较2012年实现了0.4%的小小增长。亚洲仍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增长迅速。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为投资集中区域。

(三)投资行业涉及广泛,集中投资五大行业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涉及行业达28个,包括能源资源、食品消费、制造、金融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其中建筑业和文化产业是投资增速最快的领域,分别实现了129.1%和102.2%的增长。在我国对外投资中主要集中投资五大行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制造业这五大行业的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比重都占到投资总额的八成以上。2012年集中对五大产业投资占比82.2%。截至2013年底,对五大行业的投资存量累计达5486亿美元,占到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3%。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2.5亿美元,采矿业193.3亿美元,批发零售业172.7亿美元,三个行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

(四)投资主体多元化,跨国并购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形式

截至2013年底,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434亿美元存量中,国有企业占55.2%,非国有企业占比44.8%,较上年提升4.6个百分点。2013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927.4亿美元,其中国有企业占43.9%;有限责任公司占42.2%,股份有限公司占6.2%,股份合作企业占2.2%,私营企业占2%,外商投资企业占1.3%,其他占2.2%。对外投资成为国内企业的自主行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跃,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携手海外投资并购的案例增多。2013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量达到288起,涉及70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交易总额502亿美元,并购投资占对外投资流量的37.5%。跨国并购作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部分成功企业以全球经济化视野开展企业国际经营,通过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控制,开始注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整合。中国企业逐渐从产业链的参与者向主导者转变。

所以从数据上看,中国企业海外发展近年发展快,并出现了质的飞跃。在国际上也出现了经营比较成功的海尔、中兴、联想、华为等跨国企业。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的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强大的跨国公司相比,在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品牌影响力、营销策略上与之的差距明显。

二、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投资规模小,盈利能力和实力不强

根据我国商务部的统计,我国的对外投资额仅仅占全世界的对外投资额的0.5%,从这寥寥无几的数据很容易的看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规模还很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仅仅123万美元,与发达国家的6650万美元差距还很大,甚至远远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投资额450万美元。在企业盈利能力方面,有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有55%的企业盈利,有28%企业收支相抵,而17%的企业还处在亏损的状态。因此,我国跨国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一个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这使中国的跨国企业整体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华为虽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设备商,但是在销售收入、盈利能力等都与世界级的跨国公司相差甚远。2012年华为销售收入为353.53亿美元,实现32.04亿美元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为9.4%。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的宝洁在2012的销售收入近840亿美元,132.9亿美元的营业利润,营业利率为15.88%。2014年的世界500强的排名中,我国华为公司再次登榜位居285名,而华为的竞争对手思科位居220,两者之间的销售收入差距将近100亿美元。

(二)企业缺乏调研,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目前我国企业投资的盲目性主要体现在,未对投资市场和国家的调研、研究之前盲目的选择投资,一味地追求拓展海外市场;在设立海外子公司或者办事机构时缺乏战略目标,在决策上盲目随性;在投资项目上也缺乏可行性研究和市场调研。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失败。如目前我国企业日益盛行的并购方式,虽然是最快捷的进入海外市场方式,但需要克服众多的障碍,比如来自员工、并购整合方面的压力、政府的干预等问题。投资企业如果没有处理好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使企业亏损和失败。因此,并购也是最困难的进入方式。我国就有很多失败的并购案例。如2004年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成立合资公司TTE,因为欧洲业务的持续萎靡,致使2005年和2006年每年将近20亿元的亏损。这个天文数字也让TCL领导人认识到在收购之前没有仔细调研咨询的惨痛代价,也给中国企业上了一堂难忘的课:缺乏市场调研和风险分析很可能导致投资的失败。

(三)缺乏核心竞争技术,国际竞争力不强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无限动力。而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技术优势,对于提高技术水平和科研发展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远远不够,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技术仍依靠外国技术的引进和支持。要消除中国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尴尬,“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势在必行。中国企业要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不断发展科技水平,提高创新力,重视产品研发和创造是必然的选择。例如华为虽然是我国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然而出自华为原创产品寥寥可数,华为只是通过购买或者支付专利许可费的方式实现产品生产和升级,进入国际市场。这类保守追随战略节省了基础研究的费用,但是也失去了更多市场的发言权。

(四)企业高素质跨国人才的匮乏

现在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而我国企业却缺乏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众所周知,国内经营与海外经营大有不同,而成功实现跨国经营是一项更加复杂的工作。因此培养精通外语,丰富的国际知识,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通晓法律和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遗憾的是我国的企业大多还停留在人事制度管理的层面上,对于培养和吸纳跨国型人才的意识和招揽能力并不强,人情和家族的色彩浓厚,导致外派的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跨国经营竞争中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五)适应东道国环境的能力差,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不足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一个跨文化的、差异化的国际环境。本土环境和异国他乡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商务惯例和习俗的不同,各国在文化、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也是各有不同,一个企业要在东道国生存盈利,不是照搬本土的经营方式,而是调整和适应东道国的市场。我国企业却在适应东道国环境的能力还欠缺,对外国的商务惯例、法律商业文化了解不够,再加上前文提及到的企业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投资缺乏细致的调研和研究,这就加剧了我国在海外市场发展的压力和阻碍。特别是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工作态度、消费习惯等都大有不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再加上跨国企业的员工大部分又都来自东道国的公民,这就增加了企业处理和管理本籍员工和外籍员工关系的工作难度。目前我国对于跨文化管理经验还很不足,特别是处理员工的劳资冲突、文化冲突方面。

(六)整合市场营销能力弱,品牌意识薄弱

现在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仅仅依靠产品的质量已经不能达到企业预期的盈利目的。我国企业缺乏系统的整合营销观念,对于营销中的因素整合能力相对薄弱,难以将各种手段共同服务于创建某一特定的形象概念。在营销手段上也是单一混乱,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整合。现如今国际化的竞争意味着经营的品牌化。而我国企业产品恰恰缺少的就是品牌意识、品牌策划和品牌营销。我国目前国际知名品牌较少,品牌价值较低。2014年我国品牌排名第一位的腾讯价值536.15亿美元,还不到世界上品牌价值最高的谷歌的一半。另外,我国企业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品牌的创立上往往简简单单地依靠大规模的广告和促销,这样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而且容易造成廉价低质的错误信息的传递,缺乏战略性和系统性。华为一个有名的营销策略就是低价策略,低价策略让华为的海外市场拓展速度增快,但是低价策略对于高科技产品来说是一种风险,容易让目标客户形成低价低质的印象,又不利于日后提价。

三、促进我国企业海外市场发展的相应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我国企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在某一程度上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我国与东道国国家的关系与企业在东道国的形象塑造息息相关。我国要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与各国科技和经济的合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各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往来关系。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就是依据我国外交的线路,这影响企业在什么国家投资以及投资的力度。

2.加强信息服务功能,健全网络服务体系。首先,政府要设立统一权威的投资促进专门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可靠、较全面的投资咨询信息,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政府要加强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系统,推行和完善政务电子化和信息化;同时建立一个在政府各有关部门、投资企业、银行以及外经管理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和数字交换的高效的信息系统,增强办事效率,使投资系统化、规范化。

3.制定完善对外投资的有关政策,促进跨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我国政府应尽快完善我国投资法,健全海外投资法律体系,正确引导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维护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合法权益;在企业融资方面,政府应帮助企业筹措资金,可以通过贷款担保、资本金投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扶持需要帮助的企业;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对企业的放贷;政府也应适当放宽对企业的金融管制和外汇管制,减少企业的经营压力和税收负担;政府牵头建立海外投资基金,为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提供帮助和担保服务。

(二)企业层面

1.科学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及规划。企业应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优劣势,合理制定企业中长期的计划和战略目标,根据国际市场的瞬息变化,制定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比如针对自身的产品特点和自身的实力选择投资市场,采用合资、合营、建立战略联盟,还是在海外建立办事处、经销机构等进入方式都需要企业盘算谋划。目前我国的跨国经营还处在多国经营阶段,全球经营的跨国公司较少,所以在制定经营战略规划应首先以目标比较准确的多国战略计划开始,再经过更多的历练渐渐地向全球经营战略转变。企业要真正地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市场,通过各个国家的需求分析,找出共性和差异性,针对共性制定营销策略,对于差异性对营销策略进行调整。企业通过消费者需求欲望、购买行为和习惯的差别把市场划分为若干个消费群体,从而依据企业自身产品的特征对于细分市场选用有差别的营销策略,对于本企业的产品需求不存在差别的就采用无差异性营销策略。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要注重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的整合,加强网络营销,在国别市场上努力做到成本上可行,文化上适应。所以企业在向海外市场发展的时候,一定要对企业行销策略做出正确的决策,促使效益和市场双丰收。

2.树立品牌意识,推行品牌战略。营销战略中不可忽略的战略就是品牌战略。品牌价值也属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好的品牌可以帮助企业拥有消费者的品牌忠诚,不断开拓市场,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要注重认识品牌所承载的意识,努力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商标价值,珍惜自己的无形资产。在获取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要诚信经营,维持品牌的信誉度。企业海外投资要以品牌树立企业形象,注重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的提高,提升海外企业的发展效益。

3.增强对东道国环境适应能力,健全企业管理系统。企业要仔细研究东道国的法律、商务惯例和习俗,了解他国的思维方式、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不断促进企业管理经营的改革和创新。企业要遵守东道国的法律,尊重其社会风俗习惯,融入当地社会,努力建立与当地政府、协会、行业的友好关系,积极投身公益,塑造正面积极形象。针对消费者管理,企业在销售产品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消费习惯,注意产品的名称、设计和含义与他们的、风俗习惯不相冲突,迎合东道国公众的偏好。通常来说跨国企业的管理者大都来自母国,而跨国企业的员工大部分都来自东道国的公民。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二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显得格外复杂。企业要平等对待员工,建立跨国企业的文化沟通机制,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来帮助员工适应和理性对待文化差异。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如决策制度、晋升制度、激励等,使企业管理趋于制度化,减少不公平的竞争和家族人彩,使员工朝着企业的共同目标发展,建立企业独特文化,形成无形的竞争力。

4.本土化策略。(1)员工本土化。聘请当地员工,选拔更多的东道国的人员作为中高级管理者、关键技术人员。这些员工深刻熟悉当地的文化意识、行为意识、管理方式,有利于企业经营和管理。同时,晋升和提拔激励他们的士气和责任感,又可以博得的东道国政府的好感,有利于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学习和发展。(2)品牌本土化。品牌才是最需要本土化的内容,它呈现着产品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企业要根据东道国的消费心理、意识心态以及产品所要呈现的文化内涵来确定品牌名称,使产品品牌切合本土气息,贴合消费者的心理,真正做“土”、做“贴”。(3)产品研究开发、制造本土化。在东道国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机构,不仅可以就地取材,还可以学习东道国先进的技术和知识资源,更有利于企业针对东道国的市场变化,营销环境变化来生产适合东道国的产品。

5.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自己的竞争技术,特别是科技研发能力。企业要加大对科研投资,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在东道国学习先进的科技和技术创新,不断培育技术优势和品牌、管理优势,从而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华为每年的研发投资比重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聘请当地优秀的技术人员,研发人员比重就占了员工近50%。华为重视创新和科技研发,它的成功证明了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地创新发展,企业才能进步发展,增强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6.培养和引进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企业要引进和培养精通外语和熟悉东道国政治、法律、财务、金融等专业人才,更需要精通战略和经营管理的高端人才。因此,跨国公司要把吸纳和培养高素质的跨国人才当作一项大事,把引进、培养、储备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其次,企业要建立规范的提拔制度和激励制度,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平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重视员工的培训,加强其从事海外投资的能力,为企业开展跨国活动提供人才基础。企业政策必须支持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发展资源,从而使员工的职业规划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实现企业员工双赢。

目前我们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谓“一带一路”战略。2014年11月的APEC会议,中国提出通过协商建立亚洲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路线图。中国对外投资迎来空前有利的大好形势。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大的趋势。中国企业走出去搞投资,一定要有比较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公路交通、铁路交通、通信设施等等。所以中央提出的与各国协同共建,实际就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和周边国家企业合作,营造好的硬环境。中国倡议与亚太地区共建自由贸易区就是要进一步消除国与国贸易壁垒、投资壁垒,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打造一个好的软环境。中国企业走出去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

参考文献:

[1] 谢庚华.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浅析[J].中国企业家新天地,2010(10)

[2] 张玉洁.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

[3] 王明东.我国跨国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7(6)

[4] 孙霞.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2)

[5] 刘守义.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州学刊,2006(2)

[6] 尚晓莉,王闪.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2(1)

[7] 孙玉琴.我国对外投资的比较优势、问题及策略选择[J].中国科技投资,2011(1)

[8] 刘绵勇.跨国经营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9] 成爱武,朱雪芹.国际市场营销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0] 王志明.华为的全球化战略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1] 陈曦.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9)

[12] 潘洪毅,彭晶晶,甘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2(5)

[13] 廖娅妮.华为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14] David De Cremer;Jess Zhang.Huawei to the future[J]. Business Strategy Review ,2014(1)

[15] Oded Shenkar. Becoming multinational: challenges for Chinese firms[J].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2009(3)

海外市场发展例4

海外销售早期也是一直沿用国内销售的传统模式,由厂家销售经理直接走访最终客户或用户,直接订单,厂家与客户形成销售。依靠这种直销模式,要求销售经理的促销与业务能力很强。其在发展初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销售渠道短,直接面对终端客户,产品能快速进入目标市场。

(二)广告宣传费用低,节省了中间流通环节,用户与企业双方受益。

(三)通过直接与客户接触,能全面的了解一线市场,有利用于公司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反馈。

(四)信息能快速反应,有助于售后服务支持。

(五)能有效控制价格。

相比优势,传统直销也有以下几个劣势:

(一)追求高的销量,就需要大量的营销经理,增加管理难度。

(二)同时对销售经理的能力要求很高,同时需要具备外贸、汽车、外语等方面的技能,而这样的人员很难以招来。需要对其进行各种培训,要耗费大量的成本。

(三)订单成败主要取决于销售经理,往往凭个人魅力取得订单。

第二阶段: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市场开拓模式

国内主要客车厂家海外大动作出口是2000年以后的事,经过2-3年的海外直销阶段后,各厂家基本摸透市场规律及发展要求。其销售不再限于销售经理,而是扩展到发展经销商经营。其经销模式如下:

(一)一般经销商。主要是指当地的汽车经销商、有背景的运营管理商、或者直接搞运营的交通运输企业。

(二)独家特许经销商。主要指资金实力雄厚的,销售网络健全,销量大的一些品牌经销商。他们往往着其它汽车品牌的产品。这类经销商大多在当地关系好,有地区资源优势。

(三)个人商。主要是以赚取佣金形式。往往是有一单签一单,没有长久的销售计划与目标。

经销商的出现主要是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早先的单一的直销不再满足企业需求,企业也是在市场中寻求新的机会。这有利于公司增加市场份额,扩大产能。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行业里有的高达10%的佣金,在摊薄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有实力的经销商总是在各大客车厂家进行比较谈判,最终以极低的价格成交。同时,经销商一切以赚钱为目的,对服务的重视不够,特别是一些并不打算在行业里长久发展的。

第三阶段: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网络化市场开拓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发现经销商越来越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资料显示,金龙在2005年通过经销渠道取得的销售额占整个销售额的71.2%,中通客车公司2008年的经销额也更是占到了83%。经销商也在经销中也开始重视自己的队伍,注重售后服务,提高了汽配的能力。优势如下:

(一)销售经理需求量小,降低了直销的成本。同时,一个销售经理可以跟进几个。

(二)经销商与企业是合作共赢的关系,双方可实现利益共享。

(三)企业可以迅速的扩大市场网络,能将产品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扩大了销量。

第四阶段:合资设厂或建厂房,以CKD或SKD散件形式出口,合作共赢市场开拓模式

现在国内的一些主流客车企业也是在尝试,但我觉得中国的客车企业在与国外企业合作时,还是亏了。对比我国客车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也是从无到有的,国家也是在慢慢扶持中起来的工业。对于非洲与南亚这些没有客车企业的国别,其最后走的道路肯定是跟我们的发展相似,最终是以技术合作或者转让知识产权为主。但我国的客车企业在与国外的企业合作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产权资产。例如中通与伊朗这么几年的散件出口,中通取得的也仅是按整车出口的利润,同时,还要派遣自己的技术工程师进行指导、安装,培训其售后服务人员。而我们在最初引进国外的客车技术时,却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典型的是宇通在古巴的项目,宇通与古巴的合作不仅仅停留在整车出口方面,还与古巴交通部合作,委托古巴工业部下属的工厂在当地进行CKD(整车散件)组装,累计组装整车600台,主要为客运车,公交车和部分校车。这项合作实现了宇通产品的出口及技术转让,提高了古巴客车制造技术水平,为古巴交通车制造领域节省了约12%至15%的外汇,用于进口更多的汽车零部件,宇通客车也用技术换来了更广阔的古巴市场。其成功的进行了技术输出,实乃客车行业的先例。

重汽客车海外市场开拓模式的选择

通过以上近些年主流客车生产企业国际海外客车出口的市场开拓发展的历程,分析对比中国重汽客车公司的成长初期现况,我觉得中国重汽客车海外市场开拓的选择应注重第三阶段,“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网络化营销模式”的市场开拓战略,理由如下:

(一)中国重汽集团卡车的出口有十几年,已经具有自己的营销渠道与网络,其客车的出口有卡车的经销资源可以分享,不必再从头开始摸索走过来。

(二)有客车行业的人才。中国重汽豪沃客车从其它国内的客车厂家应聘过来一批有经验的客车海外销售经理。具有语言、营销与海外商务谈判的能力。

(三)公司的技术工作人员在行业里一流的,重汽客车的技术满足国外用户要求。

(四)重汽客车可以借助卡车的海外售后服务体系。在卡车售后服务的基础上,加上客车产品的平台,形成集销售、配件库与服务一体化的销售、售后服务体系。

(五)中国重汽集团与中国信用保险签订全面业务合作协议,能加强双方在汽车出口贸易、汽车国内贸易、风险控制和海外业务方面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推进合作深度和广度,实现共同发展。

总之,我们要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要在充分分析企业内外部和国内外的环境基础上,制订出详尽的海外市场开拓的发展模式,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公司的出口发展之路,持续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也才会在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徐凌.客车营销模式探析[J].汽车与配件,2006,(06):23-25

海外市场发展例5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 CD),亦称大额可转让存款证,是银行印发的一种定期存款凭证,凭证上印有一定的票面金额、存入和到期日及利率,到期后可按票面金额和规定利率提取全部本利,逾期存款不计息。CD可流通转让,自由买卖。

CD发展的海外经验

(一)CD在美国的发展经验

(1)美国CD发展历史

CD最早于1961年产生于美国,晚于1933 年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出现,早于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1973-1986年),是商业银行迫于竞争和监管压力自发创新的负债工具。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上利率上涨,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受联邦条例制约,有上限规定,因此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入其他收益高的金融工具。为了吸引客户,美国花旗银行率先推出CD。它具有利率较高,可在二级市场转让的优点,一方面有助于银行吸收存款和进行资产管理,另一方面存单购买者可以根据资金状况自由调节自己的资金组合。因此,CD的推出受到市场各方欢迎,迅速在各大银行得到推广。

(2)美国CD的分类

美国CD按发行者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美国国内存单,即美国境内银行发行的CD。其期限通常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有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之分。

二是欧洲美元存单,即美国境外银行发行的以美元为面值的CD。其利率通常不受美国银行条例的限制。

三是扬基(Yankee)存单,即外国银行在美国发行的CD。这种存单通常以零售方式出售给投资者。

四是储蓄机构存单,即非银行机构,诸如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机构发行的CD。这类存单通常受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困难的制约,其二级市场不发达。

一般情况下,欧洲美元存单和扬基存单利率高于美国国内存单。

(3)美国CD一级市场

在典型的美国国内存单一级市场交易中,投资者和发行人就 CD 的利率、持有期及金额达成一致之后,发行人将CD转移给投资者的托管行。托管行在验证凭证后,将凭证计入投资者账户的资产方,然后通过联邦储备银行的电子转移网络对发行人进行支付。

欧洲美元存单市场的交易机制与美国国内存单不同,其被保存在伦敦的托管行,而在纽约进行支付。双方在协议达成后,一般在2个工作日内通过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进行支付。

(4)美国CD二级市场

交易商通过自己的账户买卖CD来进行做市交易。其交易对象通常只包括期限在 6 个月之内的高评级CD,CD必须在参与者的托管行之间进行转移,其清算根据品种和交易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5)美国CD推出后的影响

美国CD在推出初期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1975年和1982 年达到高点,占存款的比例达到25%左右。CD的推出促使存款结构发生变化,储蓄存款占比下降,存款结构变动直接推升负债成本。

从美国1个月、3个月、6个月期CD利率来看,与同期限的Libor十分贴合,说明CD定价在一定程度上贴近市场比较公允的报价,而略高于同期限的国债利率大约34-42BP。从其走势来看,在利率市场化前期,一方面由于通胀高企,市场利率被推高,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争夺存款竞争激烈,CD利率高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CD利率回归常态,银行利润得以保持。

(二)日本经验

(1)日本CD发展历史

日本从1985 年开始引入CD,早于存款利率市场化,晚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1971 年)。日本的利率市场化主要由政府推动,CD也是由政府主导推出。

(2)CD的定价

同美国CD定价相似,日本CD利率贴近同期限的日元TIBOR及国债利率,低于同期限银行拆借利率。由于 CD 具有流通性,其利率低于普通的不可流通的定期存款,又由于CD利率波动较大,日本居民和企业更偏好于投资定期存款,这是 CD 占比在日本不是很高的原因之一。CD 的持有者以企业和政府机构为主。

从日本CD利率走势来看,1996年至1999年6月先降,1999年7月至2001年3月后升,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在低位盘整,2006年6月到2008年6月再度上行,2008年6月以来开始回落。其走势和货币市场走势、货币政策取向高度相关。

(3)日本CD推出后的影响

日本CD增速总体慢于美国,在推出初期增长迅速,但其规模仍较小,高速发展期为1979-1989年,高点时其占存款之比仅为6%-8%。

日本CD推出后,从存款结构的变化来看,CD占比提升,活期存款占比小幅下降,1985-1994年其他定期存款占比迅速提升,活期占比加速下降。但由于日本CD占比始终较小,对利差和银行业绩影响不明显。

我国CD推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目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同时相关替代品(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有所发展,CD推出的环境与别国不同。预计在初期,我国主要试点大额可转让定期同业存单(以下简称同业CD),其推出或将推升商业银行的短期综合成本,但长期将趋于稳定。

自2013年三季度以来,人民银行一直坚持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为了加强流动性管理,主动上浮存款利率,很多城商行更是一浮到顶。货币市场资金利率的抬升使同业负债成本增加,对同业负债依赖程度较高的银行综合负债成本被迫提升。

随着同业负债成本的提升,以及在监管压力和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指引下,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占比整体有所下降。若目前占总负债10%-25%的同业负债均转换为同业CD,预计初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银行的综合成本。这是因为目前银行对于负债的竞争仍然比较激烈,尤其是今年6月“钱荒”之后,长期利率居高不下已经推高同业存款利率,这也将推高同业CD利率。此外,未来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也会增加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成本。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市场发育更加完善,同业CD的竞争将趋于平衡,预计其定价也将像目前的同业存款那样在同期限Shibor上加点,并逐步趋于稳定。

应对CD推出的对策

(一)加速推进Shibor长端利率的构建

目前国内 Shibor 体系中,1 个月期以内的 Shibor 利率报价主要参考同期限的回购利率,由于回购交易较活跃,因此1 个月期以内的 Shibor比较市场化,能动态反映市场变化。但1 个月及以上期限的 Shibor波动性不足,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1个月期以上品种缺乏活跃的、公开透明的成交品种作为报价参考。第二,目前长期限Shibor报价的考核机制也存在一定问题,对于报价行成员的主要考核指标是报价偏离度,即如果报价多次或者连续被剔除出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样本,则报价行可能会获得差评,导致下一年无法入选报价行。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同业CD的市场定价机制,应尽快推进Shibor在银行产品定价、内部定价中的使用,随着长端Shibor的发展,其公允性和使用频率会大大增强,同业CD发行将具有推出的定价基准和市场基础。

(二)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从美、日大额存单的推广经验来看,存款保险制度是先行条件,它可以为利率市场化护航。因为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间经营差异扩大,银行业风险上升。通过建立完善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可有效降低挤兑风险,促进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公平竞争,维护金融稳定。

(三)加快商业银行成本收益率曲线构建

从国外领先的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技术的使用情况来观察,资金转移定价体系(FTP)可以合理地把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产品定价体系、资源配置体系及绩效考核统筹结合,是目前比较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而FTP的报价基础和定价方式都基于银行的成本收益率曲线,如果一项业务所涉成本没有收益率曲线,就无法精确测算该项业务所能获得的收益,也就无法开展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

除了货币市场利率、定期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会影响CD报价外,每家银行的特殊性、市场认可度、监管评级等都会影响其报价,而每家银行的CD报价参考依据除了外部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其自身的成本收益率曲线。

为推进商业银行现代化经营管理FTP的应用,同时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同业CD的发展需要,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构建自身成本收益率曲线。

(四)银行为保存款而进行的理财业务亟待转型

海外市场发展例6

(一)起点高――瞄准国际成熟资本市场框架,高标准建设上海产权交易市场

上海产权交易市场最初的市场定位为国有产权交易的平台。但是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为主要载体的市场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的框架,高标准建设上海产权交易市场,在现实中已经发挥了资本市场中准三板的作用。这得益于市场完善的交易制度和监管机制。上海产权交易市场构筑了经纪人队伍、交易平台、监管机构相对分离又管理统一的市场系统,以制度建设确保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二)目标准――通过服务央企做大做强产权市场,占据国内产权市场制高点

上海产权市场抓住了服务央企这一核心目标,通过服务央企带动了其他各类企业的产权交易,并且占据了国内产权交易市场的制高点,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产权交易市场。2004年至今,累计服务的央企单位达1707家,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尤其是吸引了中石化、中石油、中国邮政、宝钢集团、中远集团等大型央企进场交易,提高了市场能级。

(三)创新快――不断结合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热点创新交易品种,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

第一,顺应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央企重组:第二,顺应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如组建了“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等:第三。顺应了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成为私募股权投融资活动的重要平台:第四,顺应了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积极搭建外资并购的重要平台。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共有691家外资企业通过上海联交所进场交易,成交金额274.68亿元。

(四)视野宽――立足国际视野,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权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上海产权交易市场注重市场的国际化拓展,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提高。目前,上海联交所已经有330家国内外会员单位和9个海外信息联络处,并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南合作特设局一起发起成立了联合国全球技术产权交易系统(GATE),联交所已在尼日利亚、泰国、土耳其等7个国家,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4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全球技术产权交易工作站。上海联交所的发展模式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关注,很多国家相继来学习上海联交所的成功经验。

二、产权交易市场对手上海提升城市功能的综合效应

(一)产权市场是上海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引擎

第一,产权交易市场本身是高端要素市场,是上海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通过服务业的产权交易促进服务业的发展。2007年以来,上海产权市场七成以上的交易来自现代服务业,其中投资管理业成为成交金额最大的行业,占市场整体交易额的1/3以上,金融、风险投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类企业产权交易都比较活跃。第三,产权市场还带动了相关中介服务的发展,如并购审计、咨询、资产评估、信息服务等等。

(二)产权市场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

第一,有利于拓展金融创新,如最近推出的并购贷款。第二,有利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目前,中国1000多万户企业中只有1400多户在股票市场上实现了直接融资,产权市场弥补了中国资本市场层次单一的制度性缺陷。第三,通过推动跨国并购,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国际化。第四,通过金融资产的交易有利于增强上海金融的辐射服务功能。2007年金融企业产权交易额同比增长了134.08%,对于上海加快建立金融资产管理中心意义重大。

(三)产权市场是提升上海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一,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第二,有利于使上海进一步融入国际创新网络。第三,产权交易市场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的进入,如科尔尼中国、中国创业投资等。2007年。风投通过产权市场实现收购项目为334宗,收购额达126.97亿元,退出项目有375宗,收回金额达125.90亿元。风险投资的参与有利于促进上海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产权市场是提升上海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动力

第一,产权市场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并购重组的平台,推动企业做大做强。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共有14701家企业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开展了并购重组活动。第二,有利于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2008年实现的相关融资金额达到132亿元以上。第三,有利于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市场交易的企业涉及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权市场成为服务于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五)产权市场是上海延伸服务和辐射半径的重要平台

产权交易市场的异地并购、外资并购等有利于增强上海城市的资源配置能力,提升上海在世界城市网络节点中的地位和作用。2007年上海有508宗企业国有产权在场内实现了550.54亿元的转让,占到全国的一半;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中央企业、异地并购和外资并购宗数3149宗,成交金额1176.51亿元,异地交易涉及全国30个省市、3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产权交易,上海的辐射半径不断延长,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加强。

三、上海产权市场面临的发展机遇及创新动态

(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催生并购贷款创新业务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以及国内经济困难的出现,为产权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企业并购需求增加,并购活动频繁,为产权市场并购平台功能的发挥带来了机会。如上海联交所于2008年年底联合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推出并购贷款,是产权市场并购业务向金融市场体系靠拢的重要举措。

(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化产权市场企业融资平台功能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危机后更加凸显,上海产权市场抓住了这

一发展机遇,正在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新平台。2008年上半年,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共成交926宗,金额230.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2009年4月。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宣布在北京、上海等5城市建立针对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产权交易平台试点,是对产权市场投融资平台功能的进一认可和切实推动。

(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最新批复拓展产权市场空间

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出台。客观上为产权市场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如提出“研究探索上海服务长三角地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研究不同市场和层次间上市公司转板机制”和“鼓励发展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及创业投资企业”等,这对产权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和深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凸显产权市场的权益性资本市场特征。

(四)服务业扩大开放进程拓展产权交易板块业务

服务业在产权市场交易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是伴随着国内服务业开放进程深化而出现的新现象。2007年以来,上海产权市场七成以上交易来自现代服务业,2008年推出了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和环境能源交易所,不断拓展交易板块。近期,上海联交所又率先对外推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服务方案,规定非上市国有金融资产必须进入产权市场交易。服务业产权交易的增加势必带来产权市场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双赢格局。

四、推进上海产权市场创新发展的举措建议

(一)将产权交易市场纳入上海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明确功能定位

要对产权交易市场给予充分重视,进一步明确产权交易市场对上海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拓展产权交易市场的内涵和基本业务,将非标准化的、柜台式交易均纳入到产权交易市场中来,对接不同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不同需求,增强资本市场的功能。

(二)完善更加规范的产权交易运行机制,做大做强产权交易市场

要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比较成熟的企业资产评估方法,通过第三方客观评估,合理确定转让产权的价格,并为国内同类产权交易转让提供参考标准:进一步加快与全国其他交易所的联网,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扩大会员范围,降低入场交易门槛;主动与工商、外资、房地、银行、劳动、税务、公安等部门的协调,完善一门式服务,提高产权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成交率。

(三)积极探索适应产权交易业务发展的金融工具,推动金融创新

产权交易市场应该借助政策优势,大胆进行金融业务和交易品种的创新。大力发展债券交易、资产抵押证券、衍生品交易等新型金融交易产品:积极为科技型企业、成长型企业以及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融资服务,为创业风险资本提供进入和退出渠道:为国内外证券交易市场输送优质的上市资源:加快拓展私募股权融资业务等:细化落实上海产权市场作为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的试点工作。

(四)加快引进和整合适应产权交易发展的中介组织,带动金融服务功能

海外市场发展例7

导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新型的知识经济时代导致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有了新的特点,这些外在环境都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要求,要求我国的石油企业只有全方位开发国际市场,在国际的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寻求新的渠道,才能实现我国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石油企业应加速“走出去”的步伐,采用跨国经营战略,全力开发海外市场,与国际著名石油公司竞争。石油企业在开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由于起步晚,要针对遇到的问题,认真分析,亩提高海外市场开发能力。

1石油企业海外市场开发存在问题

1.1企业机制不灵活

石油企业多为国营性质,在海外的市场缺乏自主经营权,工作人员不能因时制宜地根据突发状况做出灵活的决策,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很多有严重的官僚作风,大大制约了石油企业的海外发展。同时,由于石油企业重组后容易有产权、责任问题混淆,企业的奖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没有很好地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了工作效率。此外,石油企业在开发国际市场的行为上,还处于圈地为营、单独奋战的状态,石油企业海外开发方面的国家政策导向和扶持也很缺乏,石油企业在海外扩充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也不健全,影响了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进行开发的整体效益。

1.2石油企业技术能力不足

我国石油企业有些部分的专业技术和设备能力基本处于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总的说来,在国际上,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比如成套技术的形成率低、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开发能力落后等,特别是前沿技术与国际上的石油公司存在很大差距,不能涉足到国际先进的前沿技术,甚至对其不甚了解;石油企业还多以生产实用这个目标引进技术,企业技术发展动力不足,大大妨碍了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没有学习到技术改进方法,就无法在海外市场开发技术。

1.3开发国际项目经验不足

开发海外市场的石油企业,需要一定的海外项目操作经验,在获得项目的信息后,对海外项目施工现场勘察不足,对项目所在地环境不够了解,也缺少分析,缺乏投资收益的观念,投标时,一般是根据国内提供的项目参数,市场报价也全凭经验,容易产生漏项、错项,或对海外项目的标书不够理解透彻,导致市场报价过低。

1.4石油企业内人才匮乏

石油企业内人才匮乏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大制约了海外市场的开发能力。企业内虽有相当部分各专业各级别的人才,但对于海外市场开发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第一,石油企业的人才结构存在问题,企业内技术人员占了很大比例,然而,国际商务、专业法律的人才人员相对不足;第二,企业内人才的知识层次有一定缺陷,很多资深的技术人员不能熟练掌握英语,企业内亟需既懂技术、外语、又懂商务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都制约了石油企业海外市场开发中跨国经营的纵深发展。

2提高石油企业海外市场开发能力的策略

2.1提升管理机制

我国石油企业要开发海外市场,应建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打破国有经营的行业垄断,强化玉国际化的石油公司、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建立起工、贸、金合一的大型石油股份公司,建立起国际规模,从而获取较高的规模、结构、协同效益,增大国际竞争力。此外,石油企业间应加强协调统一,组织起战略联盟,共享资源,开发海外市场。此外,政府部门可成立海外市场开发的咨询机构,帮助企业跨国经营业务的开展。石油企业应根据国家政策,重点策划地区和市场,最大减少石油企业海外市场开发的风险。

2.2切实加强技术创新管理

技术管理是企业竞争的要点。石油企业要抢占海外市场、寻求发展,就要发展技术。石油企业应调整和创建企业内的技术创新战略,首先,要做到高度强化科研投入;其次,科研应紧密结合生产并注重与科研协作;第三,密切关注国际石油公司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从而准确地做好技术方面的超前研究;最后,要注重海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同时,要对对引进的技术的进行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为开发海外市场做好准备。

2.3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石油企业的海外市场开发,是投入及风险高且周期长的工作。因此,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综合的评价。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发中,主要有政治、经济和资源风险,因此要在那些政治稳、市场成本低、油气资源可供程度高的国家地区,首先可选具有石油跨国经验丰富的评估机构,研究并制订出一套先进、定量、科学的综合评价法,对石油项目进行前期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及论证,从而有利于做出选择。针对风险收益率达不到预定标准的地区和项目,绝不投资和冒险。

2.4培养合适的海外市场开发人才

培养合适的海外市场开发人才,首先要建立吸纳人才的机制,其次进行选拔和培训,吸收优秀人才,全方位、多层次对人才开进行发,培养适应开发海外市场的复合人才。石油企业应结合实际,重点培养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具有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和经营管理高级管理人才。此外,石油企业应认真组织对员工的培训,既可以专家授课的方式,也可直接对涉外人员进行脱产学习,或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到境外公司、项目组、办事处锻炼。

2.5加强海外石油通信开发

建立石油海外卫星通信站,使得石油卫星通信网覆盖全球,将为中国石油“走出去”战略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保障。新的卫星系统开通后,整个网络可覆盖全球。海外网络建设时,将国内与海外区域网络中心建设进行连接。中国石油各海外业务单位可通过已经建成的中国石油海外卫星通信网接入中国石油内网,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电话、视频接入、电子邮件及OA办公等。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石油企业海外市场的开发中,应做好策略的制定和研究,从而实现海外市场营销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孙彦彬.提高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市场开发能力的对策[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06)

[2]傅兆玺.中国对外石油投资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

海外市场发展例8

所谓国际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一般指以第三产业为主,以金融业为核心产业的国际性大都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区,应设有跨国公司及全球性银行总部,有活跃的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金融产品市场,并拥有至少一个证券交易所”①。

目前,亚洲地区的香港、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内地的上海等,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既有着相互合作的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根据2013年10月伦敦金融城的第1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新加坡和东京三大亚洲金融中心紧随伦敦和纽约,排名第三至第五,中国内地的上海排名第16,较上期排名显著上升8位。下面将针对香港、新加坡以及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比较分析。

一、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渊源

上海和香港作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最初都与英国在华的经济渗透相联系。抗日战争前的上海及由英国控制的国际租界的历史与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是一脉相承、并行发展的。

20世纪初,上海已经是中国沿海最大的商业城市和国际航运港,香港也发展成为中国第二个最重要的国际口岸。20世纪30年代,上海曾经是远东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全国金银、外汇市场的中心和货币发行枢纽。鼎盛时期,上海是80%的全国性银行的总行所在地,也是世界第三大股票市场,交易规模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商界、政界人士纷纷迁往香港避难,他们带去的资本、技术、机器、技术工人和国际贸易关系,对战后香港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起飞做出了重大贡献。香港在20世纪上半叶一直是名列第一的亚洲国际银行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将其亚洲的重心转移至日本,英国将其亚洲的重心放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香港和新加坡同时面临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良好机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这与香港没有中央银行、政府不介入经济活动的传统密切相关。起初,香港政府采取消极不干预的态度,既不愿撤销跨国银行外币存款利息税,又不愿发放外资银行执照,这使得香港金融业的发展比同期新加坡逊色很多。后来,香港政府变消极不干预为积极不干预,鼓励外来投资、取消外汇管制、实行港币汇率自由浮动、开发黄金市场以及取消外币存款利息预扣税等措施均大大推动了香港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新加坡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独立后,立刻将建立离岸金融中心作为追求的目标和规划的重点,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首先要归功于1968年设立的亚洲美元市场,从此开创了新加坡模式的离岸货币业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放宽外汇管制、放松外资银行经营限制、采取更为开放和自由的金融改革措施,创立了具有特色的亚元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等,使其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进入计划经济时期后,金融业功能和金融市场逐步退化,上海完全从国际金融中心的世界舞台上退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开始重建,随着一系列金融改革在上海先行先试,上海首先奠定了国内金融中心的市场基础,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提出使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意义日益凸显,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加快推进阶段。

二、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现状

(一)上海城市经济发展近年来快速赶超新加坡和香港

从城市规模来看,上海明显超过香港和新加坡。目前,香港拥有陆地面积1104平方公里,人口722万人;新加坡拥有陆地面积716平方公里,人口543万;上海拥有陆地面积6340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人。

从经济总量来看,近年来,上海迅速赶超香港和新加坡。数据显示,上海地区生产总值(GDP)于2007年超过新加坡,之后于2009年超过香港(图1)。2013年,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GDP分别为2737.38亿美元、2929.47亿美元和3543.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4.1%和7.7%。可见,上海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增速都远远超越了香港和新加坡。

从经济结构来看,三地经济增长均主要由第三产业带动,金融业在三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5.67%、11.44%和13.07%。

图1 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经济总量比较

从对外开放程度来看,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明显高于上海。2013年,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进出口总额②分别为9836.46亿美元③、7758.99亿美元和4413.98亿美元,分别相当于同期本地区生产总值的359.34%、264.86%和124.58%。2012年,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4金额分别为745.84亿美元、566.51亿美元和159.5亿美元。

(二)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在金融业发展方面各有所长

下面将主要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外汇市场等方面详解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水平。

1.香港银行业发展规模及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上海银行业资产规模已明显超过新加坡。香港是国际性银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全球最大100家银行,近70家在香港开展业务。香港银行体系的特点是实行三级制,即由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三类银行机构组成。截至2013年末,香港共有银行业认可机构201家,其中,在香港境外注册的认可机构143家,占全部认可机构的比例达到71.14%。香港银行业资产总额169434.54亿港元,同比增长14.03%,其中,外币资产111411.90亿港元,占银行业资产总额的65.76%。客户存款余额91780.06亿港元,同比增长10.63%,其中,外币存款47870.50亿港元,占全部客户存款的52.16%;贷款及垫款64573.85亿港元,同比增长16.00%,其中,外币贷款28509.57亿港元,占全部贷款的44.15%。香港银行业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从其庞大的规模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其在区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香港完善的银行体系,使得其服务可远远超出香港本土。

新加坡的银行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5月,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发表政策声明,提出开放新加坡银行业,标志着新加坡银行业开始实施改革。通过逐步开放和集中,新加坡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高。2013年末,新加坡共有银行机构177家⑤,其中,外资银行机构119家,占全部银行业机构的比例达到67.23%。新加坡银行业资产总额9472.30亿新元(2013年三季度末),同比增长4.9%。客户存款余额5375.72亿新元,同比增长3.61%,其中,外币存款67.66亿新元,占全部客户存款的1.26%;贷款余额5741.78亿新元,同比增长17.01%。

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世贸成员国,就银行及金融服务业作出的承诺已于2006年前分阶段全面履行。按照入世承诺,政府于2006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随着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以及业务门槛的逐步降低,作为国内金融中心的上海在银行业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2012年末,上海市共有银行业机构510家⑥,对应银行业法人机构69家,其中,外资法人银行22家,占全部法人银行的比例为31.88%。2013年末,上海市银行业资产总额9.8万亿元,同比增长8.39%。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9256亿元,同比增长8.58%,其中,外币存款4218.85亿元,占全部存款的6.0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4358亿元,同比增长8.03%,其中,外币贷款4609.33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0.39%。

因此,银行业方面,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对外开放程度,香港均好于新加坡和上海;而尽管目前上海的银行业资产及存贷款规模已经超过了新加坡,但新加坡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要明显好于上海。

2.香港和上海的证券市场总市值分列全球第六和第七位,市场规模及交易活跃度均明显高于新加坡。香港证券市场从最初成立股票市场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香港联交所是亚洲第二大证券交易所,交易品种包括股票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基金市场和债券市场。近年来,香港证券市场规模逐年大幅攀升,交易品种日益丰富。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统计,目前,香港证交所的总市值在世界各大证交所中排名第6位,亚洲排名第2位。

上海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上交所成立于1990年,经过22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上海证券市场已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渐趋完善,规范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在上交所上市的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和权证四大类,通过多年的积累,上交所总市值在世界主要交易所排名连续攀升,目前,上交所总市值在世界各大证交所中排名第7位,亚洲排名第3位,仅次于香港。

证券市场是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73年5月24日,其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的新加坡经纪人协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加坡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亚洲主要的证券市场,其中,外国公司在新交所上市公司中占比近四成,这使新交所成为亚洲最国际化的交易所和亚太区首选的上市地之一。目前,新交所总市值在世界各大证交所中排名第22位,亚洲排名第十位。

截至2013年末,香港、新加坡和上海证券市场分别拥有上市公司1643家、776家和953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553家、479家和953家;上市债券数目分别为403支、1552支和1458支。证券市场总市值⑦分别为31007.8亿美元、7444.1亿美元和24969.9亿美元;年累计股票交易额分别为13233.73亿美元、2809.26亿美元和37311.29亿美元。

图2 2013年末世界主要证交所总市值

对比可见,股票市场方面,香港和上海的市场规模、交易额以及市场的活跃度均明显高于新加坡,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年累计股票交易额甚至已经超过了香港;债券市场方面,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债券市场的总规模在整个亚太地区占比有限,与新加坡相比,香港的债券市场发展相对落后,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一直相对落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港元跟美元挂钩,大型企业通常会选择通过成熟的美元债券市场集资;另一方面是香港政府一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很少因一般财政需要而发行公债。因此,香港债券市场相对于其银行市场和股票市场略显薄弱。

3.香港和新加坡的保险市场在亚洲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上海保险业的发展空间较大。根据《中国保险年鉴2013》统计,2012年,全球保费收入累计4.61万亿美元,扣除通胀因素较上年增长2.4%。其中,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保费收入占比分别为30.21%、33.28%和29.19%。

香港是亚洲主要的保险中心,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全球顶级的保险公司来港开展业务。2013年末,香港共有155家获授权的保险公司,其中92家经营一般业务,43家经营长期业务,其余19家则经营综合业务。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香港保险业的毛保费收入2633亿港元,同比增长12.7%。其保险深度为12.90%,保险密度为36806港元。以人均保费计算,香港在全球排名第七,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

新加坡是东盟国家中保险市场规模最大、总体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也是亚洲再保险中心和离岸保险经营中心。新加坡保险市场体系比较完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及配套附属机构一应俱全。截至2013年末,新加坡保险市场共有注册保险公司168家,其中,直接保险公司76家,再保险公司30家,专属自保公司62家。截至2012年,新加坡保费规模达到220.80亿美元,保险深度为6.03%,保险密度为3362美元,分别位居亚洲第6位、第5位和第4位,世界第28位、第22位和第18位。

图3 主要国家或地区保险业发展状况对比

尽管目前中国的总体保费收入位居全球第五、亚洲第二,但因为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保费收入仅为178.9美元,排名世界第61位、亚洲第17位。上海市的保险市场规模及发展水平在国内主要城市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12年末,上海市共122家保险公司和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费收入规模820.64亿元,同比增长8.97%;保险密度5983.41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保险深度4.25%,仅次于北京,位于全国第二。尽管上海保险市场体系的构成及其发展在国内名列前茅,但与区内的香港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后续发展潜力较大。

4.新加坡外汇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日均交易额大幅领先于香港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外汇市场,香港和新加坡的国际性外汇市场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尤其是新加坡70年代初亚洲美元市场的成立,成为新加坡金融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多年来,新加坡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一直领先于香港。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每三年一次的调查(2013),新加坡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⑧为3830.75亿美元,在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三,排在英国和美国之后,其中,外汇掉期的日均交易额在各类交易工具中最高,占比为45.11%。香港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为2746.05亿美元,在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五,位于英国、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之后,其中,外汇掉期的日均交易额占比为63.41%。

图4 主要国家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对比

相对于新加坡和香港,上海的外汇市场起步较晚,1994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依然远低于新加坡和香港,根据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数据,中国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为442.51亿美元,约为新加坡的1/9、香港的1/6。

新加坡、香港和上海的共同之处在于,三地的本币都不是国际外汇市场的主要货币,美元是其外汇市场交易的主要币种,BIS调查数据显示,三地与美元相关的外汇交易占其全部外汇交易的比重分别为91.52%、96.13%和93.67%。

三、香港、新加坡和上海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优势和劣势

前面的对比清晰的展示了三地在金融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事实上,金融业的发展既受经济全球化下各经济体增长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同时也与金融管理制度和法律体系密切相关。前者体现为“需求跟随”效应,即产业部门发展导致金融部门适应性发展;后者则表现为“供给引导”效应,即通过一系列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简单分析三地深化金融中心地位的优劣势。

(一)香港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经济高度自由化。香港采取的是高度统一的自由集成型金融模式,货物和资本进出香港的自由化政策为跨国银行和境外资本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2.天然的区位优势为其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源动力。一方面,香港位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位置,增强了经济金融的活跃度;另一方面,内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逐步推进有助于深化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为香港营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一直以来,香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本适应国际金融业发展的管理体系,有助于金融机构间的良性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自由的就业政策和优厚的收入待遇吸引大量金融高端人才集聚。香港拥有亚洲最好的大学,此外,特区政府十分注重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训练和广招优秀人才,为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和高效运作提供了智库保障。

劣势

1.国际环境变化对香港金融业的影响较大。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港口城市,其市场敏感性较强,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境外资本的进出均会影响香港金融业的稳定。

2.香港的金融监管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并不太长,与伦敦和纽约相比,金融业发展仍不够全面,其金融监管制度仍需不断完善、创新,以保证金融业的稳定、均衡发展。

(二)新加坡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金融立国战略是新加坡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保障。新加坡是政府推动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典型代表,自建国以来,政府就利用其作为国际贸易港的有利条件,不断推出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着力发展金融市场。

2.亚洲美元市场是新加坡发展金融业的独特优势。新加坡地处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时区优越,一天24小时都同世界各地区进行外汇买卖,直接同纽约的CHIPS系统和欧洲的SWIFT系统连接,货币结算十分方便,资金流动畅通无阻。

3.财富管理业是新加坡极具潜力的重要金融领域。近年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不断调整和强化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全球众多私人银行和国际投资机构来新加坡设立总部或开展业务,使新加坡成为除瑞士之外,全球排名第二的财富管理中心。

劣势

金融市场的综合性能有待提高。目前,新加坡金融业在外汇市场、债券市场以及财富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竞争优势,但在市场总体规模以及交投活跃程度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

(三)上海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雄厚的实体经济背景是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国内经济来看,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带,而上海已成为长三角的经济龙头,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上海是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佳候选城市。

3.上海已经具备完整的“金融产业链”。当前,内地主要金融市场已经落户上海,吸引国内外众多机构投资者云集,促使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了逐步扩充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发展机制,其外部效应和规模效应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4.成熟的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有助于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内地其他城市相比,上海的商业环境更接近国际大都市的标准和水平,吸引许多外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与此同时,上海的物流、信息、人才和技术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为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础。

劣势

1.人民币不完全兑换是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度性约束。货币自由兑换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近年来,中央政府有计划、分步骤推进资本项目开放,随着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细则的逐步出台,资本项目开放成为市场期待的热点之一。

2.缺乏全球性的支付清算系统。尽管上海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全国性金融要素交易市场,但却尚未成为支付清算枢纽,金融市场之间托管和结算系统的分割比较严重,与境外的一些外币交易尚未实现实时清算,制约了上海金融市场的深度发展。

3.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仍显不足。目前,上海只有股票市场在全球排名靠前,其他金融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交易额均明显落后于香港和新加坡,金融交易所涉及的主体及业务品种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注释

①概念来自维基百科“国际金融中心”词条。

②数据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新加坡统计局、上海统计局。

③(1)本文中相关折算汇率如下:1新加坡元=0.81887美元,1港元=0.12918美元(2012-12-31);1新加坡元=0.79161美元,1港元=0.12897美元(2013-12-31)。(2)汇率数据来源:http:///。

④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⑤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财务公司、货币经纪公司。

⑥注:机构数量2012年末统计局公布数据,统计至市分行及持牌运营中心。

⑦数据来源:世界交易所联合会。

⑧(1)数据来源为国际清算银行;(2)调查数据为2013年4月数据。

参考文献

[1]陈平,吴国兵,冉韬.香港与周边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J].当代港澳研究,2012(7).

[2]冯邦彦,彭薇.香港与伦敦、纽约国际金融中心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12(3).

[3]干杏娣.新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策略与规划[J]. 上海金融,2002(11).

海外市场发展例9

一、海尔进入全球市场的战略解读

海尔的海外发展战略可谓是“三部曲”,其创本土化海尔品牌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本土化认知阶段,本土化扎根阶段和本土化品牌阶段:

首先,本土化认知阶段,靠实力打响“知名度”,海尔本着“创牌”而不是“创汇”的方针,出口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在进入海外市场初期,没有只单纯的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用质量打开了海外市场的一道道大门。

其次,本土化扎根阶段,以良好的信誉,提升“信誉度”,海尔依照“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原则,当销售量达到建厂盈亏平衡点时,再开办海外工厂。

最后,本土化品牌阶段,强化“美誉度”。海尔按照本土化的方针,实行“三位一体”的本土发展战略,从而在良好的品牌与质量的基础之上,加强品牌信誉的建设。

这三个步骤一环套一环,环环递进又环环相扣。

二、海尔进入全球市场的战略的意义

在实现跨国发展的过程中海尔人对企业的本土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总的来说其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以实力求生存,以品牌树形象。

在进入全球市场的进程中,海尔没有像其他跨国企业一样以降低价格为优势打价格战,而是开辟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海尔深知通过低价格赢得的优势在进入新市场的初期可能会为企业赢来一定的优势,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当企业由于低价而导致入不敷出,又没有除了低价以外的其他优势与市场上的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时,经营就会出现困难,那么企业的所谓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最终的结果依然是没能在国外开辟出一条出路,最终无法开拓出新的国际市场。

海尔一直严把质量关,“真诚到永远”是海尔进军国际市场之初一直坚持的原则,“先谋势,后谋利”是海尔跨国发展的品牌理念。得用户者得市场,海尔始终认为质量是发展的保障,质量上的高起点是赢得认可的关键,所以一直凭质量求生存,使海尔这一品牌逐渐深深扎根于海外消费者的心中,从而达到了海尔品牌的国际化的目的。

阶段二:攻险先攻难,先难后易。

海尔运用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战略在拥有了一定的海外市场,达到建厂的盈亏平衡点时选择了先在发达国家建厂的战略,先在发达国家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深入该国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优势,然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军发展中国家,在比自己发达的国家建立科研开发中心,可以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技术,从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等到企业内部的科学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可以以较成熟的市场开拓经验来进军发展中国家,进而向其输送核心的技术,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达到高屋建瓴之势,实现真正的全球化。

阶段三:全面全球化,实现真正的跨国经营。

二十世纪末,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2000年正式投产生产家电产品,并通过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逐步打开市场。这意味着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成立。海尔还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的目标,即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三分之一,海外生产海外销售三分之一。海尔在海外设立了众多的信息站和高质量的设计分部,专门开发适合当地人消费特点的家电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海尔的这一海外建厂的战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输成本等非关税壁垒,从而减轻了由于产品成本过高而带来的竞争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为海尔的海外扩张奠定了低成本基础,提高了其整体竞争力。

三、海尔进军国际市场给我们的启示及与对其他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海尔的发展是中国万千企业发展的缩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发展的很成功,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跨国公司是企业想要生存下去的必然选择,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选择好的营销战略已经成为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海尔是中国众多跨国企业的代表,其发展模式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首先,从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方式来看,海尔与其他跨国经营的企业相同,也是先从产品的出口开始,将出口作为全球经营的开路军,以产品的国际营销作为考察市场的策略,等到时机成熟赢得一定的国际市场时再在海外建厂,可谓层层递进步步为营。这样不仅减少了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过程中的风险,也为进一步的建厂经营寻求了经验,开拓了一定的市场。

其次,从海外扩张的策略看,海尔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扩张策略。依据扩张激烈程度的不同,企业海外扩张的策略可以分为渐进式和跳跃式。海尔采取了渐进式的海外扩张战略,以贸易方式进入海外市场,从而打开国际市场,利用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方式逐渐积累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从而进行海外市场的扩张,最终达成占有国际市场份额的目标。并在贸易式进入的基础上,根据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具体策划如何逐步地、渐进地向更高的层次过渡,向更深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进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跨国经营,把握时机,步步为营。

然后,从难到易,逐步渗透。海尔选择“先难后易”的发展道路进入国际市场。其首先选择的目标市场是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份量极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在国际市场上都会有极强的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取得名牌地位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广大市场,建立起海尔产品高质量的信誉。从短期来看,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产品可以使海尔迅速创汇,并且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然而,若是长远的发展来看,则不利于树立海尔产品高质量的品牌形象。

与海尔不同,国内其他的一些企业跨国经营选择了“先易后难”的道路。很多企业选择的国际化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军事战略在商战中的活学活用。华为“先易后难”的发展道路具有两层含义:在国内,华为通过先做县城再做城市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创建了企业的国内市场;在国外,华为避免与欧美跨国公司争夺欧美市场,迂回侧翼地把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企业国际化的起点。

最后,“本土化”与全面全球化。全球化发展战略中最基本的战略是全球化和本土化。海尔在国外市场的竞争采用了后者。海尔的跨国经营理念是:要让当地人接受你的产品,首先要让他们认同你的人和你的文化,让海尔文化本土化。与海尔不同,很多企业在跨国发展时则是选择了前者,其发展道路与海尔截然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命运。

从海尔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致胜的关键,其次就是要选择正确的营销渠道,该因素对企业的跨国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营销渠道可以为企业有效的降低成本,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但是,每个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同,海尔是成功的但不意味着海尔模式对其他企业就一定是正确的,所以照搬海尔模式来发展自身竞争力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企业的发展,不应该在别人的地图上来寻求新大陆,而是应该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自己的飞跃。(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海外市场发展例10

一、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渊源

上海和香港作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最初都与英国在华的经济渗透相联系。抗日战争前的上海及由英国控制的国际租界的历史与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是一脉相承、并行发展的。

20世纪初,上海已经是中国沿海最大的商业城市和国际航运港,香港也发展成为中国第二个最重要的国际口岸。20世纪30年代,上海曾经是远东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全国金银、外汇市场的中心和货币发行枢纽。鼎盛时期,上海是80%的全国性银行的总行所在地,也是世界第三大股票市场,交易规模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商界、政界人士纷纷迁往香港避难,他们带去的资本、技术、机器、技术工人和国际贸易关系,对战后香港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起飞做出了重大贡献。香港在20世纪上半叶一直是名列第一的亚洲国际银行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将其亚洲的重心转移至日本,英国将其亚洲的重心放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香港和新加坡同时面临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良好机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这与香港没有中央银行、政府不介入经济活动的传统密切相关。起初,香港政府采取消极不干预的态度,既不愿撤销跨国银行外币存款利息税,又不愿发放外资银行执照,这使得香港金融业的发展比同期新加坡逊色很多。后来,香港政府变消极不干预为积极不干预,鼓励外来投资、取消外汇管制、实行港币汇率自由浮动、开发黄金市场以及取消外币存款利息预扣税等措施均大大推动了香港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新加坡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独立后,立刻将建立离岸金融中心作为追求的目标和规划的重点,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首先要归功于1968年设立的亚洲美元市场,从此开创了新加坡模式的离岸货币业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放宽外汇管制、放松外资银行经营限制、采取更为开放和自由的金融改革措施,创立了具有特色的亚元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等,使其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进入计划经济时期后,金融业功能和金融市场逐步退化,上海完全从国际金融中心的世界舞台上退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开始重建,随着一系列金融改革在上海先行先试,上海首先奠定了国内金融中心的市场基础,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提出使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意义日益凸显,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加快推进阶段。

二、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现状

(一)上海城市经济发展近年来快速赶超新加坡和香港

从城市规模来看,上海明显超过香港和新加坡。目前,香港拥有陆地面积1104平方公里,人口722万人;新加坡拥有陆地面积716平方公里,人口543万;上海拥有陆地面积6340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人。

从经济总量来看,近年来,上海迅速赶超香港和新加坡。数据显示,上海地区生产总值(GDP)于2007年超过新加坡,之后于2009年超过香港(图1)。2013年,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GDP分别为2737.38亿美元、2929.47亿美元和3543.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4.1%和7.7%。可见,上海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增速都远远超越了香港和新加坡。

从经济结构来看,三地经济增长均主要由第三产业带动,金融业在三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5.67%、11.44%和13.07%。

图1 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经济总量比较

从对外开放程度来看,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明显高于上海。2013年,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进出口总额②分别为9836.46亿美元③、7758.99亿美元和4413.98亿美元,分别相当于同期本地区生产总值的359.34%、264.86%和124.58%。2012年,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4金额分别为745.84亿美元、566.51亿美元和159.5亿美元。

(二)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在金融业发展方面各有所长

下面将主要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外汇市场等方面详解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水平。

1.香港银行业发展规模及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上海银行业资产规模已明显超过新加坡。香港是国际性银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全球最大100家银行,近70家在香港开展业务。香港银行体系的特点是实行三级制,即由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三类银行机构组成。截至2013年末,香港共有银行业认可机构201家,其中,在香港境外注册的认可机构143家,占全部认可机构的比例达到71.14%。香港银行业资产总额169434.54亿港元,同比增长14.03%,其中,外币资产111411.90亿港元,占银行业资产总额的65.76%。客户存款余额91780.06亿港元,同比增长10.63%,其中,外币存款47870.50亿港元,占全部客户存款的52.16%;贷款及垫款64573.85亿港元,同比增长16.00%,其中,外币贷款28509.57亿港元,占全部贷款的44.15%。香港银行业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从其庞大的规模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其在区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香港完善的银行体系,使得其服务可远远超出香港本土。

新加坡的银行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5月,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发表政策声明,提出开放新加坡银行业,标志着新加坡银行业开始实施改革。通过逐步开放和集中,新加坡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高。2013年末,新加坡共有银行机构177家⑤,其中,外资银行机构119家,占全部银行业机构的比例达到67.23%。新加坡银行业资产总额9472.30亿新元(2013年三季度末),同比增长4.9%。客户存款余额5375.72亿新元,同比增长3.61%,其中,外币存款67.66亿新元,占全部客户存款的1.26%;贷款余额5741.78亿新元,同比增长17.01%。

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世贸成员国,就银行及金融服务业作出的承诺已于2006年前分阶段全面履行。按照入世承诺,政府于2006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随着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以及业务门槛的逐步降低,作为国内金融中心的上海在银行业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2012年末,上海市共有银行业机构510家⑥,对应银行业法人机构69家,其中,外资法人银行22家,占全部法人银行的比例为31.88%。2013年末,上海市银行业资产总额9.8万亿元,同比增长8.39%。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9256亿元,同比增长8.58%,其中,外币存款4218.85亿元,占全部存款的6.0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4358亿元,同比增长8.03%,其中,外币贷款4609.33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0.39%。

因此,银行业方面,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对外开放程度,香港均好于新加坡和上海;而尽管目前上海的银行业资产及存贷款规模已经超过了新加坡,但新加坡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要明显好于上海。

2.香港和上海的证券市场总市值分列全球第六和第七位,市场规模及交易活跃度均明显高于新加坡。香港证券市场从最初成立股票市场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香港联交所是亚洲第二大证券交易所,交易品种包括股票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基金市场和债券市场。近年来,香港证券市场规模逐年大幅攀升,交易品种日益丰富。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统计,目前,香港证交所的总市值在世界各大证交所中排名第6位,亚洲排名第2位。

上海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上交所成立于1990年,经过22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上海证券市场已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渐趋完善,规范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在上交所上市的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和权证四大类,通过多年的积累,上交所总市值在世界主要交易所排名连续攀升,目前,上交所总市值在世界各大证交所中排名第7位,亚洲排名第3位,仅次于香港。

证券市场是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73年5月24日,其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的新加坡经纪人协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加坡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亚洲主要的证券市场,其中,外国公司在新交所上市公司中占比近四成,这使新交所成为亚洲最国际化的交易所和亚太区首选的上市地之一。目前,新交所总市值在世界各大证交所中排名第22位,亚洲排名第十位。

截至2013年末,香港、新加坡和上海证券市场分别拥有上市公司1643家、776家和953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553家、479家和953家;上市债券数目分别为403支、1552支和1458支。证券市场总市值⑦分别为31007.8亿美元、7444.1亿美元和24969.9亿美元;年累计股票交易额分别为13233.73亿美元、2809.26亿美元和37311.29亿美元。

图2 2013年末世界主要证交所总市值

对比可见,股票市场方面,香港和上海的市场规模、交易额以及市场的活跃度均明显高于新加坡,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年累计股票交易额甚至已经超过了香港;债券市场方面,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债券市场的总规模在整个亚太地区占比有限,与新加坡相比,香港的债券市场发展相对落后,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一直相对落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港元跟美元挂钩,大型企业通常会选择通过成熟的美元债券市场集资;另一方面是香港政府一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很少因一般财政需要而发行公债。因此,香港债券市场相对于其银行市场和股票市场略显薄弱。

3.香港和新加坡的保险市场在亚洲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上海保险业的发展空间较大。根据《中国保险年鉴2013》统计,2012年,全球保费收入累计4.61万亿美元,扣除通胀因素较上年增长2.4%。其中,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保费收入占比分别为30.21%、33.28%和29.19%。

香港是亚洲主要的保险中心,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全球顶级的保险公司来港开展业务。2013年末,香港共有155家获授权的保险公司,其中92家经营一般业务,43家经营长期业务,其余19家则经营综合业务。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香港保险业的毛保费收入2633亿港元,同比增长12.7%。其保险深度为12.90%,保险密度为36806港元。以人均保费计算,香港在全球排名第七,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

新加坡是东盟国家中保险市场规模最大、总体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也是亚洲再保险中心和离岸保险经营中心。新加坡保险市场体系比较完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及配套附属机构一应俱全。截至2013年末,新加坡保险市场共有注册保险公司168家,其中,直接保险公司76家,再保险公司30家,专属自保公司62家。截至2012年,新加坡保费规模达到220.80亿美元,保险深度为6.03%,保险密度为3362美元,分别位居亚洲第6位、第5位和第4位,世界第28位、第22位和第18位。

图3 主要国家或地区保险业发展状况对比

尽管目前中国的总体保费收入位居全球第五、亚洲第二,但因为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保费收入仅为178.9美元,排名世界第61位、亚洲第17位。上海市的保险市场规模及发展水平在国内主要城市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12年末,上海市共122家保险公司和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费收入规模820.64亿元,同比增长8.97%;保险密度5983.41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保险深度4.25%,仅次于北京,位于全国第二。尽管上海保险市场体系的构成及其发展在国内名列前茅,但与区内的香港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后续发展潜力较大。

4.新加坡外汇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日均交易额大幅领先于香港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外汇市场,香港和新加坡的国际性外汇市场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尤其是新加坡70年代初亚洲美元市场的成立,成为新加坡金融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多年来,新加坡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一直领先于香港。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每三年一次的调查(2013),新加坡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⑧为3830.75亿美元,在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三,排在英国和美国之后,其中,外汇掉期的日均交易额在各类交易工具中最高,占比为45.11%。香港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为2746.05亿美元,在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五,位于英国、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之后,其中,外汇掉期的日均交易额占比为63.41%。

图4 主要国家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对比

相对于新加坡和香港,上海的外汇市场起步较晚,1994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依然远低于新加坡和香港,根据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数据,中国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为442.51亿美元,约为新加坡的1/9、香港的1/6。

新加坡、香港和上海的共同之处在于,三地的本币都不是国际外汇市场的主要货币,美元是其外汇市场交易的主要币种,BIS调查数据显示,三地与美元相关的外汇交易占其全部外汇交易的比重分别为91.52%、96.13%和93.67%。

三、香港、新加坡和上海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优势和劣势

前面的对比清晰的展示了三地在金融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事实上,金融业的发展既受经济全球化下各经济体增长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同时也与金融管理制度和法律体系密切相关。前者体现为“需求跟随”效应,即产业部门发展导致金融部门适应性发展;后者则表现为“供给引导”效应,即通过一系列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简单分析三地深化金融中心地位的优劣势。

(一)香港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经济高度自由化。香港采取的是高度统一的自由集成型金融模式,货物和资本进出香港的自由化政策为跨国银行和境外资本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2.天然的区位优势为其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源动力。一方面,香港位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位置,增强了经济金融的活跃度;另一方面,内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逐步推进有助于深化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为香港营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一直以来,香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本适应国际金融业发展的管理体系,有助于金融机构间的良性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自由的就业政策和优厚的收入待遇吸引大量金融高端人才集聚。香港拥有亚洲最好的大学,此外,特区政府十分注重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训练和广招优秀人才,为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和高效运作提供了智库保障。

劣势

1.国际环境变化对香港金融业的影响较大。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港口城市,其市场敏感性较强,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境外资本的进出均会影响香港金融业的稳定。

2.香港的金融监管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并不太长,与伦敦和纽约相比,金融业发展仍不够全面,其金融监管制度仍需不断完善、创新,以保证金融业的稳定、均衡发展。

(二)新加坡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金融立国战略是新加坡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保障。新加坡是政府推动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典型代表,自建国以来,政府就利用其作为国际贸易港的有利条件,不断推出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着力发展金融市场。

2.亚洲美元市场是新加坡发展金融业的独特优势。新加坡地处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时区优越,一天24小时都同世界各地区进行外汇买卖,直接同纽约的CHIPS系统和欧洲的SWIFT系统连接,货币结算十分方便,资金流动畅通无阻。

3.财富管理业是新加坡极具潜力的重要金融领域。近年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不断调整和强化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全球众多私人银行和国际投资机构来新加坡设立总部或开展业务,使新加坡成为除瑞士之外,全球排名第二的财富管理中心。

劣势

金融市场的综合性能有待提高。目前,新加坡金融业在外汇市场、债券市场以及财富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竞争优势,但在市场总体规模以及交投活跃程度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

(三)上海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雄厚的实体经济背景是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国内经济来看,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带,而上海已成为长三角的经济龙头,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上海是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佳候选城市。

3.上海已经具备完整的“金融产业链”。当前,内地主要金融市场已经落户上海,吸引国内外众多机构投资者云集,促使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了逐步扩充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发展机制,其外部效应和规模效应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4.成熟的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有助于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内地其他城市相比,上海的商业环境更接近国际大都市的标准和水平,吸引许多外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与此同时,上海的物流、信息、人才和技术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为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础。

劣势

1.人民币不完全兑换是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度性约束。货币自由兑换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近年来,中央政府有计划、分步骤推进资本项目开放,随着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细则的逐步出台,资本项目开放成为市场期待的热点之一。

2.缺乏全球性的支付清算系统。尽管上海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全国性金融要素交易市场,但却尚未成为支付清算枢纽,金融市场之间托管和结算系统的分割比较严重,与境外的一些外币交易尚未实现实时清算,制约了上海金融市场的深度发展。

3.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仍显不足。目前,上海只有股票市场在全球排名靠前,其他金融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交易额均明显落后于香港和新加坡,金融交易所涉及的主体及业务品种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注释

①概念来自维基百科“国际金融中心”词条。

②数据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新加坡统计局、上海统计局。

③(1)本文中相关折算汇率如下:1新加坡元=0.81887美元,1港元=0.12918美元(2012-12-31);1新加坡元=0.79161美元,1港元=0.12897美元(2013-12-31)。(2)汇率数据来源:http://cn.exchange-rates.org/。

④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⑤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财务公司、货币经纪公司。

海外市场发展例11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2

一、什么是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简称OFC),又可以称为境外金融市场(External Financial Market)或欧洲货币市场(Euro Currency Market),它与在岸金融市场相对,是指经营自由兑换货币、交易在货币发行国非居民之间进行、不受该市场所在国的法规和税制限制同时享受一定税收优惠待遇的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并于20世纪60年代得以迅速发展,当时,一些跨国银行为避免本国内对银行发展和资金融通的限制,开始在一些国际金融中心经营非所在国货币的存贷款业务。20世纪70年代,随着石油价格的猛涨,离岸美元存款急剧增加。20世纪80年代,随着纽约的国际银行业设施(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y,简称IBF)和东京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离岸金融业务把所在国货币也包括进来。区别在于这种货币存放的对象仅限于非居民。到了20世纪90年代,离岸金融市场已遍布世界各地。

在典型的离岸金融市场上,离岸银行不需要保留存款准备金,这使其经营成本远低于国内的银行,但风险也有增加。此外,离岸银行还不受利率上限的约束,并享受很多税收上的优惠,所以在经营证券、保险业务方面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二、离岸金融市场的业务范围

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到今天,其业务可分为:离岸银行业务、离岸证券业务、离岸保险业务等。

(一)离岸银行业务

其中贸易融资和存贷款业务是离岸金融市场上最主要的业务,包括短期资金拆借、中长期资金借贷和银团贷款等等。性质是批发市场,每笔交易额都很大,所以尽管利差较小,利润仍然巨大。

(二)离岸证券业务

近年来资产证券化的趋势在离岸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很明显。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等,常常通过离岸金融市场发行证券来降低融资成本并获得优惠税率。其中以发行中长期债券为主。在伦敦常见的离岸市场债券有全球存托凭证GDR(Global Deposit Receipt)、欧洲美元可转换债券CB(Convertible Bond)等。

(三)离岸保险业务

主要是针对跨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而开展的一项保险业务,包括再保险、人寿保险和附属保险。跨国企业在离岸金融市场投保可以降低保险费,还可以回避一些本国的保险限制。

除了以上三大类主要业务之外,其他金融机构如金融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还经营共同基金、投资信托、不动产投资等。

三、海南省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作用

中国的离岸金融从1989年才开始起步,国内上海、深圳、天津等均大力推动离岸金融试点工作,以保税港区作为离岸金融中心来建设,这给海南省也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海南省政府的十二五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离岸金融市场的试点工作。同时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海南由于正处于该区域的中心位置,面临极佳的发展机遇。结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国家规划,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对发展国际贸易、招商引资和促进海南省旅游业升级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从世界范围来看,离岸金融市场在推动经济贸易发展、增强金融市场竞争性和国际金融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对海南来说,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将有以下好处:

(一)推动旅游、就业和贸易发展

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需要配套的设施和服务,这可以刺激海南省经济的增长,增加当地的收入和就业,并吸引内地更多的高端人才来海南发展,为海南注入人力资源活力。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帮助国际贸易公司简化贸易流程,降低贸易成本,创造更多贸易机会;提升海南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树立经济开放的良好声誉。良好的金融服务也会帮助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和投资者。

(二)提供融资便利,推动跨国投资海南

离岸金融市场可以打破区域金融市场相互隔绝的状态,外汇资金可以自由流动,汇率差和利率差可以迅速趋于均衡,融资成本降低;同时,离岸金融市场拓宽了国际融资的渠道,为各国之间投资和筹资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可以使海南引进更多的海外资金,促进建设发展。

(三)推动海南省金融业的发展,促进金融服务国际化

金融服务业是海南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前来旅游和工作的本国公民都有很多怨言,更不要说海外游客和投资者了。通过建立和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必将增强本省的金融业竞争压力,促进其服务水平的提高。对政府部门,则可以加快金融监管向国际惯例靠拢,提高监管质量。

四、海南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

选择何种模式来建设和发展海南的离岸金融市场,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离岸金融市场分为四种:

(一)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

又叫巴哈马型或“逃税型”离岸金融市场,这类离岸金融市场一般在规模极小的国家或地区,它只起一个“记账中心”的作用,所以对促进就业、投资和增加国民收入作用很小,又可能成为“洗钱中心”,其代表是加勒比海地区的开曼群岛和巴哈马群岛的离岸金融市场。

(二)内外一体型离岸金融市场

这类离岸金融市场一般是自然形成的,以伦敦和香港的离岸金融市场为代表。金融业经营具有高度的自由,几乎完全开放境内金融市场,既允许经营离岸银行业务,也允许经营离岸证券业务,非居民除可以自由经营各项外汇、金融业务外,吸收的存款也不用缴纳法定准备金。这对当地的金融管理水平和金融、经济发展基础要求较高,一般认为这种模式代表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

(三)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

这种类型的离岸金融市场是由政府主动制定政策来诱导和推动,专门为非居民进行金融交易设立的。其最大特点在于“人为创设”和“内外分离”,而且没有离岸证券买卖。这样它既便于金融监管当局对离岸业务、在岸业务分别监管,又可以比较有效地阻挡国际巨额资本对国内金融市场的不利冲击。该类型的离岸金融市场以纽约、新加坡和东京为代表。

(四)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

这种类型离岸金融市场模式首把将境内金融业务和离岸金融业务分账处理,然后根据经济发展的引近外资需要,允许一定比例离岸账户资金流入境内。

根据海南目前的金融现状和我国的特区法律、税制特点,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模式比较适合海南省的发展。其中,渗透规模以国内经济建设对外资的需求量为准,同时也要考虑到不能冲击国内物价水平和汇率水平。渗透的方向也要严格控制,开始时应该只允许外资向内渗透,不允许内资向外渗透,防止不法分子把离岸金融市场当做洗钱中心和腐败资金逃离中心。办理离岸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必须专门开设离岸金融业务账户,并把在岸金融业务与离岸金融业务严格分开。同时根据海南省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的引进外资的需要,允许一定比例的离岸金融账户资金流入海南。

海南省应当选择这种离岸金融市场模式的原因是:

(一)中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尚达不到内外一体型离岸金融市场模式所要求的条件。内外一体型离岸金融市场一般都具有悠久的金融传统,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由性强,比如伦敦和香港,在外汇管理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当局监管能力、金融人才数量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这显然是海南省所不具备的。

(二)中国对经济特区举办离岸金融业务的税收、法制环境严格,采用避税港型模式是不能实现的。 同时,从海南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海外公司的记账中心,这既可能滋生洗黑钱和不法资金逃离本土的问题,也不利于海南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

(三)无渗透的内外分离模式,完全切断国际离岸资金与国内金融市场联系,虽然可以有效回避国际资本对本国的冲击,但对海南这样一个亟待发展的省份来说,相当于没有充分利用手边的金融资源,不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通过离岸金融市场适当引进经济建设中需要的一定比例建设资金,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对海南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省份尤其重要。

(四)在制定合适的管理法规和税收制度的基础上,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一方面可以有效防范国际资本冲击风险,另一方面又可以适当增加外资流入。

在离岸金融业务的定位上,海南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开始时只经营离岸银行业务,办理非居民的存款、贷款、转账结算业务,以及相关的促进国际贸易和旅游的银行业务。在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成熟之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验、人才逐步增加,政府的监管经验也增加了。可以逐步允许金融机构开展离岸证券业务和离岸保险业务。这样,境内企业就可以到离岸金融市场发行债券或股票来融资。

参考文献:

[1]廖昌开.离岸金融业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2]连平.离岸金融研究[M].北京:北京金融出版社,2002.

[3]史薇.发展我国离岸金融市场问题探讨[J].国际金融研究,1999.5.

[4]秦洪军.创建及发展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市场研究[J].天津经济,2008(10).

[5]许明朝,贾伟.论建立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J].上海金融,2007(0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