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数字媒体技术学

数字媒体技术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7 09:02: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数字媒体技术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数字媒体技术学

篇1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74-01

对于数字媒体的定义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有的专家说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和艺术的结合,有的学者说数字媒体艺术是艺术通过数字化的呈现。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数字化

数字媒体包涵人、内容、技术、应用。[1](p4)从概念上说,所谓“数字化”就是将信息模式化,变为可度量的信息数字、理论数据,以此为基石建立起一种模型,形成系列二进制的代码在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由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语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艺术创作已将数字影像作为自身的特有语言。这种数字化艺术语言的形成与计算机技术及艺术、虚拟生活场景技术及艺术、网络技术及艺术、远程通信技术及艺术等多种艺术和技术元素密切相关。计算机艺术的重要特征是它的非物质性,这种非物质性来自它的数据库,这是计算机艺术中的“数字主义”。这里所说的“数字主义”不仅仅存在于计算机艺术中,而且还极为普遍地存在于一切网络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其他数字化的艺术样式之中。比特作为最小的原子而存在,它是迄今最小的信息单位。比特之间能很快地相互牵手,可以被复制出N个比特,也可以同时或间隔出现。所有的信息包括文本数据、图像、声响等的结合形成多媒体,多媒体是一种作为桥梁的过渡的词汇定义,说白了它只不过是比特的重复混编而已。能够从更为宽广的视点去分析信息的数字化和艺术化的是数字媒体。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新面貌

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在实现艺术创作的高效进程的同时,创造和展现出了更多令人们意想不到的新奇视觉效果与艺术面貌。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带来的是各种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了各类艺术语言的统一性和百花齐放。在数字媒体艺术的领域里,科学、计算机技术、多种媒体、各类艺术等方面得到了开拓性探索和创意性陈述。从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语言状态来看,至少运用了数字化处理、网络传输、生物工程等;同时,这种多元化的表现手段远远超过了传统艺术相对单调的艺术语汇,适应了现代艺术家们表达更为丰富、复杂的审美意识的需要,也满足了欣赏者更为多样化的审美趣味。艺术创造借助数字技术使作品成为集看、听、互动于一身的综合性文本,实现了多种媒体、多种文化、多种技术和多种艺术特色的交织融合,呈现全新的人文内涵与美学精神。

数字影像是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纸张的品质对影像分辨率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数字媒体能够到达150线(150LinesPerInch)以上的网线数品质,以确保印刷品的图文印刷质量。

三、现代数字媒体艺术与科学技术

现代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和表达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而传统艺术往往是手工人为的技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数字媒体艺术产生,同时计算机技术与产业日新月异的局面推动着数字媒体艺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长而成长。从实质上讲,数字媒体艺术最根源的部分是科技。可以说软件开发、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的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媒体艺术家不需要掌握这些语言。对于编程设计、动画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家都需要懂得。同样的道理,若要从事电子及网络游戏设计,必须要了解C++、VB和JAVA语言。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说是“技术的艺术性”或“艺术的技术化”。[2](P3)

四、结论

数字媒体艺术语言产生的基础是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而数字媒体艺术的成长更依靠于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进步。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就没有数字媒体艺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体验到的美好经验。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3](P110)

参考文献:

[1]希尔曼.数字媒体技术与运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虎.数字媒体艺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在此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取得了较大成果。其中,影视娱乐行业的发展也较为迅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实力的提升,也加强了我国此类产业技术的发展。在此现状下,关于影响影视发展的数字影像后期合成技术则引起了较多人群的关注。如何以适时、适用、高效、稳定的方式开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成为当前教育部门以及研究人员长期研究的课题。在此背景下,笔者针对当前数字影像后期合成课程的开展现状,简要分析当前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策略的制定,以盼能为我国此类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数字影像合成

随着当前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数字影像合成课程,按照其归类属于理工科类别。当前我国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在细化的过程中分属为计算机类。数字影像合成课程单从字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三个要素:数字、影像、合成。其中数字指代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模式,按照数字进制进行排列存储。影像则为通过摄像机、手机等媒介设备获取的画面。之后将摄制的影像导入计算机,利用剪辑设计软件进行图片或视频的剪辑、配音、特效处理、压制、合成。此为数字影像合成的主要内容,数字影像合成课程在开设过程中涉及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影像剪辑、图形处理、视听语言、表导演基础、摄影摄像、动漫设计等。

二、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目标

随着当前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影像后期合成也进入到了职业教育中。当前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具备一定影像剪辑、作品设计、游戏创作、程序开发、理论知识的综合型人才。

三、当前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新技术类的发展较之西方国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影视行业、游戏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项目之一,当前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国家对此类技术的发展也较为重视,大力推动此类技术的教育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整体发展较为良好,但由于基础较为薄弱,人才系统的成熟以及尖端人才的储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四、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数字媒体技术的整体发展较为良好,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但在实际应用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归纳起来有:教学策略偏重理论教育、课程项目多而深度浅、学生专业实践偏少、合作学习模式未能全面展开、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较小,等等。此类问题的出现,对当前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策略制定以及后期的教学发展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现状下,笔者针对此类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1.教学策略偏重理论教育当前,我国教育整体的教学模式仍多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侧重点为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受此影响,我国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发展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理论教育,与课程设立的初衷相违背,结果学生往往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弱,最终影响学生后期的就业问题。2.课程项目多而深度浅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整体的发展态势较为良好。课程编制人员为了保证学生知识的全面性,设置的课程项目较多、较杂。按照当前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所设立的学习课时,根本不足以完成如此大量的学习课程。由此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体学习的课程内容较多,但对知识的实际掌握较少,深度较浅。导致学生不能完整地接受学习知识,对于学生的后期学习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3.学生专业实践偏少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基于此类目的,该类课程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中也设计了较多的实践评测等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学校课程设计中的评测内容与市场发展严重脱节,不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培养人才的技术能力较为落后,无法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对课程的发展以及学生后期的发展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4.合作学习模式未能全面展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然而,当前高职教学受设施、师资等方面的制约,实际教学过程主要还是通过教师讲课、演示,学生听课、记录、操作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模式未能全面有效地展开推进。因此,不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5.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较小影视行业除了对技术人员专业方面的要求外,对创作设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当前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自我发挥空间的引导较少,因此对人才后期的职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五、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当前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策略制定发展态势较为良好,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有效地改善此类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改善策略,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进行精简化教学、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等。1.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职数字媒体课程在教学策略制定过程中,应根据其教学的目的进行设计。针对当前高职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偏重理论教学问题,首先应改善教学平衡问题。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后期发展较为重要,但实践动手能力更为重要。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主要有个人作品创作,具体体现为软件操作能力、作品设计创作能力、剧本策划能力、特效配置能力等。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更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保障学生的均衡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相互结合,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动手能力的提升。2.研究市场发展现状,精简化教学当前高职数字媒体教学内容较多,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实际技术的掌握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教职人员和课程设计人员应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研究实际应用的软硬件以及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应用,以此进行课程设计的改革,去除其中落后的技术以及理论知识,加入新型技术和理论知识。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人才对市场的适应性。3.定期举办专业比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实践评测还存在评测技术落后等问题。针对此现状,高职院校应定期举办专业的评测比赛,并按照市场标准,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创作。鼓励学生学习新型技术,以此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4.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影像后期合成技术是一项复杂程度较高的操作型技术,在实际合成或剪辑的过程中,通常按照技术类型分为音频分类、视频剪辑分类、特效分类、字幕分类等。在此情况下,如由单一个体独立完成,耗费的时间较长,出错率也较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回顾人类教育的发展史,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推动教育产生变革的根本性力量。目前,我们经历着第四次教育革命的发展和演变,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逐步让位于基于广泛学习资源的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的能力培养模式。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策略亦莫过于此。

作者:梁姗 单位: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3

1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改革的问题

高职院校为生产密集型、技术革新快的数字媒体产业输入技术人才,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模拟公司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德国,模拟公司的活动环境是人为创造的,活动体现实际生产。在模拟公司背景下,学生可以实际感受真实项目的所有过程,模拟现实公司的管理模式,包括财务、人事、工位分工等分组训练,实行轮岗,是具有实践性的真实模拟教学法。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积极进行生产性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若干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行业标准和行业技术更新较快,企业项目案例技术标准滞后、时效性差的问题;二是高职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成效和专业能力分层严重,常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问题;三是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够,校企合作收益低的问题。

2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的优势

2.1真实工作场景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

营造真实工作场景、企业订单代替模拟教学。依据动漫制作流水线任务分配模式,制定分配和考核机制。学生建立工作组团队,按需上岗,按效获酬。完成课程考核到商业考核的全新置换。以学生核心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以职业规范和企业订单标准为依据,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基础课程要求学生造型能力和基础软件操作能力双达标,师生在学期末共同完成基础课程公共区展示,由专业教师交叉审核,相关专业学生参观评价。专业课程要求学生专业模拟项目技能和订单任务标准考核双达标,课程教学由单一知识点整改为项目模块教学。项目模块由模拟模块和真实订单两块进阶完成,既要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又要贴近公司的技术标准和商业时效性,达到模拟跟岗的效果。

2.2生产性实训有助于强化骨干教师团队的建设

聘请行业一线技术员作为客座教授,与专任教师共同分析设计创意与市场需求的衔接。组织教师定期参与学习企业订单项目反馈及项目跟进任务时效表。教师承接较大项目可直接去企业跟岗实习,专业每年选派专业教师进行短期公司跟岗。每学期进行教学成果展示、项目订单公示、订单项目转化教学项目展示,以此作为教师专业考核内容及绩效金评定的重要标准。提高专业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企业项目实操能力,积极有效地增强工作室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完善生产实训中教师在团队中的引领作用,力求打造一支能教学能生产的高技能复合型教师队伍。

2.3生产性实训完善实践环节,贴近行业技术

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综合技能双达标,打破年级界限,师生承接校外外包项目,跨课程运行公司管理模式。由企业监制+教师动画外包专员双岗负责管理及项目反馈、下设跟片岗位,由学生负责整个项目组对接及任务进度把控、及时反馈当周任务进度。按学生意愿、前期成果考核等多方因素双向选择,按任务难易和学生专业能力划分多种岗位,实行试岗和轮岗制。课外成立数字媒体工作室孵化组,有兴趣的同学可跟岗模拟实习或承接修型、上色等基础工作,形成以高年级带低年级的传、帮、带的学习氛围,定期展示成果,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营造创新氛围。

3实施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产教结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3.1探索出一套适用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从作品到商品的新途径,课堂与公司共生互助

改进过去艺术设计类专业普遍使用的项目主导教学模式,探索“课堂+公司”共生递进模式。根据公司(数字媒体设计中心)完成的订单,分析企业需求,及时更新课程体系,定期将最新订单植入课程、调整课程标准。大一基础课程用作品展现学习成果,以作品考量学生能力与素质。大二核心课程用模拟项目及部分真实订单项目模拟跟岗实习,组建项目团队。大三实训课程承接订单,项目团队制作订单商品,完成真实项目开发,把企业搬进校园,实训便在工作。在校内实现跟岗实习,学生就业能力显著提升,形成校企无缝对接。

3.2探索课程订单化、校内公司跟岗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产教互支持、互促进

第三学年,校内跟岗+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实际获得一年工作经验。第五学期在数字媒体设计中心(公司)进行校内跟岗实习,实习过程完全参照公司运营模式进行管理,对外承接订单由师生协同完成。通过这种新模式,教师的项目监管把控能力和学生的项目执行力、团队协作力、职业道德素养均能够获得很大提升,有效提升项目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生产、更好地服务产业。教师充分挖掘前一周期完成的商业订单项目,定期清理和更新教学项目,将最新的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利用合作企业的项目反馈和线上支持,为课程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和职业规范,生产反哺教学。

3.3全面覆盖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篇4

引言: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众多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进行了应用,保障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其中,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来讲,主要采用的是信息化教学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进行全面性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使得新型的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方式被重新进行设计,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众多新型高素质、高效率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

时代的发展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性在增强。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来讲,它在新的形势下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方式、艺术类课程知识来进行融合性的教学,最终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实践类型应用人才。原因在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与艺术类课程需要进行有效融合,使得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内容获得丰富。但是,许多学校以及众多的教师没有开展好这种融合性的教学,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自主性,培养自己的才干和素养,使得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新型复合数字媒体人才[1]。

二、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2.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需要应用有效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使得学习的质量和水平获得提高,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和进步打好基础。比如:我们以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中的《版式设计》为例子进行具体的说明。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将众多的课程元素融入到《版式设计》学习中,使得学生不断对于其中的知识进行学习、探究、拓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品味,使得他们充分对于这些资源内容进行积累,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渐渐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版式设计》中知识的实践化应用。同时,良好实践化设计比赛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将会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定期举办有关方面的比赛,使得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提高自身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综合素质[2]。

2.2优化教学的方法

对于教师来讲,需要应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最终使得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具体来讲,第一,有效的应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展好微课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应用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才干。比如:我们以PPT的设计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教师应用以上的方式可以对于PPT设计中的风格、样式、首页、页面之间衔接的特点等进行有效性展现,如:设计的形式法则、编排设计的特点、视觉的流程等进行有效性展示,使得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实践化学习。这种方式的应用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和沟通,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从前到后、从简单到容易进行有计划的学习。第二,教师需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有效性学习,增强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实践化应用。

2.3调整课程的目标

教师需要对于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比如:充分的结合众多的实践例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如:我们同样以版式设计课程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教师可以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方式将众多的影视剧和动漫作品作为教学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思考、然后进行这些素材的有效性版式设计实践,训练学生的实践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这种实践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性巩固,提高教学的效果,充分实现新型的教学目标,即培养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实践化人才。结论: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探索,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和作用,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学生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了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5-3628-02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导入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基本设计方法,达到对数字媒体技术体系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具备利用各种编辑工具软件对数据处理能力,以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打下基础。

1 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该门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大多以刘清堂主编的《数字媒体技术导论》为主,该教材是21世纪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规划教材,内容通俗易懂,体系科学、知识点较多。

1.1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

该门课程包括了理论与实践两部分,课程内容结构如表1所示:

基础理论部分以数字音视频、图像处理、游戏设计技术以及Web集成与应用为重点,基于这样的考量是因为在后续专业课中有多门课程与此相关,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对培养方案中有多门语言类课程感到困惑,本门课程中的游戏设计实践就引导学生理解学好语言类课程对这部分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1.2 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操作能力确保完成作品设计的教学步骤,一味强调理论教学,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也感到课程难度大,作为专业导入性课程的目的得不到体现。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案例式教学将极大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学目标更清晰,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掌控,在实验操作时也利于学生模仿,因此案例式教学可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转化,通过具体的情境,将隐性的知识外显,或将显性的知识内化。

采用案例教学法时,案例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精心选择和设计,每一章的案例为最终的作品所用。如在讲解数字图像的处理技术中采用以下步骤完成:

1)案例导入:通过演示所设计一个的网站,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网页设计中采用了什么素材。

2)案例剖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理解音频、视频、FLASH、图片、文字等素材在网页设计中的作用。引申出基于Photoshop的网页页面设计,最后如何采用Fireworks实现网页的无缝连接。

3)案例精讲:结合已具备的Photoshop基础,详细讲解基于Photoshop的网页页面设计,既达到对Photoshop软件高级技术的演示,又达到如何使用软件形成作品的过程。

4)总结案例,布置实验内容:结合案例的实现过程和所学知识,布置实验内容,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素材,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准备下次实验课的内容。

5)教学效果评估:根据学生实验过程总结学生在实验中碰到的难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完善案例教学以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目的。

2 以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活动,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充当主导作用,而学生充当主体作用,因此在强调教师“教”的同时,同样强调学生的“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2.1 以任务驱动法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展开

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便于学生的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有很大的帮助,但这种按部就班的实验内容对学生的开发动力、想象力的培养作用有限,完全机械式的实验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任务驱动的组织上,采取总任务与模块化任务相结合、实验课与开放实验相结合的策略。

在完成了所有实验课的项目开设以后,教师指导学生成立每5人左右的小组,由学生自选项目,确定总任务,根据项目划分模块,从而确定子任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收集相关素材。每一个学生充当一定的角色,缺一不可,任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既能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能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应定期检查任务进展情况,对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同时在实验条件上应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2 以校内外科技竞赛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度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作为工科性质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设计能力。课堂任务驱动仅仅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通过任务完成的情况,吸收一定数量的学生进入院系创新活动中心,培养学生参加各层次的科技竞赛活动。

数字媒体技术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很广,为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程序设计大赛、DV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3D设计大赛等,层次有校内的、省内的乃至全国性质的,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达到深化专业研究领域的研究性学习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的“传、帮、带”作用,使整个学科的发展呈现良性的发展。

可见,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确定研究内容起着重要作用,为学生尽快进入专业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

3 总结

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对课程改革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教师课堂理论的案例教学法、学生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建设了专业科技竞赛的梯队,最终实现课程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130-02

我国的自主学习研究已经出现了理论和实践、教育和心理学双管齐下的局面,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网络教育是在20世纪后期才兴起的,但发展速度令人吃惊。到目前为止,关于网络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对网络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两个方面,当然也包括其他的方面,如网络教学系统设计、网络教学评价等。

从国内外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关于网络学习环境要素的研究,二是关于网络学习环境中知识的组织方式的研究,三是关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方法研究,四是关于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效果的研究。目前,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很多观点。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解释,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网络自主学习环境的共同特征。

本文主要研究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合理设计网络学习情境,运用网络数字媒体,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适时、有效的学习支持,关注教学媒体的细节设计和个性化学习,同时探究不同网络学习系统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以及在网络环境下发掘学生学习潜能的方法和多媒体支持技术对学习潜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优化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支持系统。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基于项目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以丰富的网络媒体、方便的导航,实现在线的学习、实时的答疑、学生评价等功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网络学习质量为宗旨,并以此为平台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网络教学试点,在网络环境下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1. 教学实验与数据统计。拟针对两门网络课程,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完善教学资源,在全校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试点,重点跟进,广泛调查,通过网络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取向和学习兴趣,并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同时,也对其他成功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进行调研和探讨,分析成功的原因,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技术。

2.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改进。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针对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基于项目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以丰富的网络媒体、方便的导航,实现在线的学习、实时的答疑、学生评价等功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网络学习的学习质量为宗旨。

3. 网络数字媒体技术的深入研究。网络数字媒体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运用好的数字媒体技术,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感官刺激,引发学习兴趣。因此,好的制作工具、好的网页表现手段,都是研究重点。

实施计划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程实验与数据分析阶段,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系统深入地研究有关理论,明确课题任务和内容,收集汇总相关的调研数据,对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兴趣,深入地开展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同时进行技术支撑的分析,为后一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第二阶段:平台构建和技术研究阶段,运用合理的网页技术,配合数字媒体的合理表现,拟构建两个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这是改进后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以提高学习兴趣、发掘学习潜能为出发点;第三阶段:数据比对阶段,在新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上,再进行教学试点和数据调查,比较运用合理的数字媒体技术后的新网络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并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二、提高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的改变,网络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学生从传统教室转移到键盘与显示器前面,由集体学习转变为个别学习;网络学习的场所则由传统固定教室转变为非固定的寝室、网络中心等多种场所。在学习时间上也不受传统作息时间束缚,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学习时段,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着较传统学习方式更大的灵活性。所以,提高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网络学习心理,让网络学习有成就感,有驱动力,才能保持学习的持久性,才能获得知识和能力。

教学反馈方式与课堂教学有所不同,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了解和认识,由依赖表情和言谈转为凭借网上交流的频度和词句,教师可借助相关软件与一名或多名学生交流。另外,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作业的上交、网络学习过程的记录、集中辅导等,形成能够良性循环的网络教学模式,是课题的研究内容之一。

三、研究网络数字媒体技术及其在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构建合理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以数字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网络自主学习提供多样的媒体演示、友好的人机交互、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学方式。网络数字媒体可对学生形成多种感官的刺激,提高知识的保持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学习个性化。但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网络数字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

本文主要关注以下技术:①课件视频录制技术。录制课件要考虑自主学习的个性选择、观看的清晰度,以及网络传输的速度,建议采用Flash格式,多段录制,自由导航;②网页表现技术。所有功能(文档、视频、课件等)都应在线操作,基于项目设计的课程内容应该在网页上实现在线观看项目结果演示、项目的制作文档、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同时设计在线问答功能和针对学生个人的留言问答功能;③文档的处理与表现技术。各种文档都应能在网页上以最直观、最方便的形式表现,如转换成方便操作的Flash文档,并提供下载教学素材的功能,便于学生练习;④网页及课件导航技术。提高兴趣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有非常方便的导航,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到想去的地方。

因此,通过研究不同的网络学习系统和网络数字媒体技术,研究学习者的学习规律,针对课程构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该平台主要应该包括:①学习者模型的建立。学习者模型是学生个性化信息库的集合,它是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个性化信息模型构建的依据。学生行为监控,无论是否参与,系统都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行为来得到学生的兴趣;②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学习者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交互技术来实现学习。通过合理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合理设计学习过程和内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基础,选择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从而有效控制学习过程;③完善的学习评价与快捷的信息反馈。学习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能力的提高。不同的学习者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不同,能力的提高也不同,应给予个性化的学习评价和学习策略的建议。设计的系统提供在线实时提问功能,只要教师在线就可以实时解答问题,同时提供在线考试和在线作业功能,由系统或教师实时给出评价,即时将结果反馈给学习者。

本文的研究为开展网络自主学习提供技术研究基础与实际网络自主学习应用实践。有两个原因,使得学校的网络自主学习成为必然:一是发达的网络,使学生越来越依赖网络获得知识,网络的课程学习成为必然。怎样集成优秀资源,如何设计好的学习模式,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学校扩招后,部分课程师资紧张,但学生需要足够的学分。那么,开展网络自主学习,实行网络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当前教学研究的必然需求。这样,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院的网络课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平台和技术。总之,在常规教学环境下,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展开教学过程,将网络资源与常规课程教学结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187-02

The Research of College Multimedia Teaching with Applying Flash Technology in the Digital Media Age

MA Lia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1701, China)

Abstract: As the digital media developing, the teaching technology of our college is changed more than the changes of media form. If we could understanding the college media teaching with applying the flash technology correctly and making good use of the flash technology advantages, we will realize the upgrade of our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ffect with increase the study interesting of ou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digital media; multimedia teaching; flash technology

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崛起不只意味着媒介形态的变化,更蕴含着在新的媒介环境影响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的深刻变迁。一方面,数字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多媒体教学手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变化;另一方面,数字媒体环境对当下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何把Flash技术合理应用于大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吸纳FLASH新媒体技术的优点,形成一套不同于传统的高校多媒体教学手段,以适合当下高校教育环境的发展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课程教学方法的升级跨越,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数字时代下的高校教育发展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1 FALSH技术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采用合理的现代教学媒体,运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完成交互式操作,共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从而以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完成整个教学。[1]在众多多媒体技术中,FLASH技术是目前最具教学优势的多媒体技术之一。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FLASH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势,如能将文字、图片、声音融于一体,迎合当下大学生的学习“口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复习等等。

Flash是一种交互式矢量多媒体技术,它可以将数字图像、音频特效与富有创意的互动界面结合在一起,制作出高品质的动画效果。将Flash技术应用在高校课堂教学上的优越性如下:

1)编辑功能强大,易于在课堂上展示和表达抽象概念。强大的动画编辑功能使得教师可以轻松地设计出高品质的动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语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设计教学情境,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创造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传统课堂知识的传授,基本都是用语言描述的,如果涉及到一些抽象概念,学生更加需要加强领会,在脑中努力重现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在Flash课堂教学中,对一些复杂的知识,通过Flash课件形象的展示知识的原理,这样既能减少教学的压力,也能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讲授《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中的数据通信技术相关概念为例,如果单靠语言和传统图示的描述来让学生理解区分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的概念会较为困难。如果利用FLASH技术来制作一个演示动画,将一条物理信道进行动态划分,变成几条逻辑信道,再通过动画演示在不同的逻辑信道中传输不同的信号类型。通过FLASH动画的演示,学生就能够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具象概念,理解起来也会较为轻松。

2)文档占用空间小,易于远程教学和学生复习。Flash由于使用了矢量图形的技术,使得其制作出的动画所占用的数据空间非常小。教室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将所讲授课程内容中的重要的知识点和相关问题的演示动画,上传至教学网络中,供学生在异地或者课后在线观看并下载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3)动画交互性强,易于互动。Flash技术交互功能的形式包括按钮、表单、文本和影片剪辑等等,制作者可对导航、按钮等对象进行程序语言编辑,从而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在观看这些演示动画的时候,可以通过点击相应的互动内容,就可以再次回顾上课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要点。动画中的视频和音频效果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内容,学生还可以操作控制按钮,进行暂停、快进和快退等操作,反复观看理解,提高了学习质量。

基于以上FLASH多媒体技术优势,教师在整个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到知识巩固复习,都可以充分利用Flash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善于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调整FLASH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而产生出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2 FALSH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1)盲目追求“高科技”教学手段,缺乏正确应用。当前,很多高校对FLASH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认识存在不少的偏差,盲目追求先进的“高科技”教学媒体技术,不能够合理结合课程内容的需要,通通使用FLASH多媒体教学。有些高校甚至误认为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就等于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以至于很多利用FLASH多媒体技术上课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工作只是在电脑前进行一些简单的软件操作,缺少随机性的板书与拓展性的知识讲解。他们没有认识到任何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其实与传统的黑板演示教学一样,都只是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而已。

2)FLASH制作水平不高,动画表达能力有限。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提炼,简单地将书本上的知识要点转换成FLSAH动画,使得FLASH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变成了一些简单的数字组合和图像的变换,计算机则完全成了播放课本内容的放映机。还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片面利用FLASH技术来追求漂亮的图像界面和绚丽的表现形式。希望学生加强注意力的用意虽好,但是这些课件华丽的“外表”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真正的知识内容,分散了学生的对于知识要点本身的注意力,反而使学生难以学习和理解真正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

3)FLASH技术“反客为主”,削弱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有些教师过于相信FLASH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认为只要备好FLASH演示知识要点,教室本人就不用在课堂上进行其他的教学讲解。养成了一种边看动画课件边讲解的习惯,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多媒体课件本身上面,认为课件就是教师,反倒削弱了对教师的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也不复存在了。教师在课堂上成为了计算机的“配角”,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会好。

4)“走马观花”的教学方式,缺乏对知识点的合理讲授时间把握。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会非常注意课堂上重点难点知识点的讲授时间的比例分配,也会留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消化的时间。但是在利用FLASH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专注于播放多媒体演示动画,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中不同难度的知识点的时间分配,导致课堂讲授内容的信息量过大,学生很难在接受新知识点的同时判断出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非重点内容,更加难以有时间进行必要的思考和理解,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5)只顾动画演示互动,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实际互动。在FLASH多媒体教学课堂,由于教师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桌后面,程序化地向学生展示课件内容,很少走动,甚至不走动,学生反应如何,根本没有顾及。忽视形体语言和板书,更不用说用启发式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师生之间的交流受限,一堂课下来,教师不问问题,学生不提问题,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本来是双向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单向的知识灌输,课堂气氛沉闷。

3如何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合理地应用FLASH技术

1)将FLASH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合理控制教学节奏。

高校教师要形成对新兴教学手段的正确认识,不能片面地认为FLASH多媒体教学方式就一定比传统教学方式各方面都要好,也并非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用FLASH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表达与演示。教师要认识到FLASH多媒体技术只是一个教学的表达工具,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课程,教师应该有能力清醒地认识到哪些知识点适合使用FLASH多媒体教学,哪些知识点是需要结合传统的板书来加以讲解的教学方式,真正利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在播放FLASH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情绪变化,有意识地辅以提前准备好的板书和讲解内容,通过适时地强调重点、结合具体情况即兴发挥,不断地充实授课内容,控制好课堂的教学节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讲解完教学难点和重点以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消化和吸收,提高授课效率。

2)增强教师制作FLASH多媒体课件的水平。

FLASH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不同的知识要点和不同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课件成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教师必须以教学大纲为基础,认真研究课本内容,突出重点与难点。与此同时,还要根据与课程相关的学科发展和教学内容的最新变动等因素,不断更新教学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FLASH多媒体教学来获取更加广泛的相关信息。不能够过多地追求课件的表达形式,要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完善和优化多媒体课件本身的知识含量。

3)强调教师的课堂引导力,加强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最大的优势也在于此。师生在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才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利用FLASH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利用软件的互动功能来加强师生之间的实际互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课堂教学却因为FLASH多媒体自身的互动功能,弱化了真正的教学互动。教师需要在播放多媒体教学演示内容时,适时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学习才会更主动。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FLASH技术类似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高校的课堂教学当中,作为高校教师,虽然需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但同时也要能够发现其不足,寻找合适的解决对策加以弥补,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才能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树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0(9):172-173.

[1]孟跃红.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2).

[2]刘永清,陈爱妩.多媒体教学的研究现状与理论研究框架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0(1).

篇8

1 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随着学科交融性日益增强,各领域“跨界”应用的现象日益频繁,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创意创新能力。在互动媒体、网页设计、动画设计、游戏开发等数字行业,创意能力对进一步推动行业体系建设及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忽略了对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体如下:

第一,过于重视技术能力教学,忽视创意能力培养。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没有太大区别,专业特点不突出,并且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创意能力培养的重视。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教学创新。在实际教学当中,一般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为主,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完成了相关作业任务,并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做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所以不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创意能力。

2 创意能力的培养

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创意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不足,教师应如何对课程进行有效调整,不断提高学生创意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2.1 调整思路引进方法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直接渠道,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所思将直接影响其认识和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对于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提高有重要的直接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适时作出合理的安排和调整。

第一,改进案例分析法。传统的案例分析法多是“就事论事”,老师讲个人见解甚至直接将教材内容介绍给学生,整个过程缺少学生思考环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案例分析法进行调整,学生进行主导性思考分析,老师进行评价补充,则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苹果手机的标志分析为例,为什么要做成苹果?为什么被咬掉一口?用新的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可以得到以下答案:亚当夏娃偷吃的禁果是苹果,从此有了人类;砸到牛顿的是苹果;苹果重视用户体验,吸引用户去尝试;甚至因为乔布斯喜欢苹果。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能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创意思维。

第二,头脑风暴与思维导图。头脑风暴法是创意思维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情况下由多人以小组形式一起完成,通过不同成员之间创意点的碰撞交融、激发得到更多的创意想法,这是个人单独思考所无法做到的。思维导图法可以说是思维的具象化,利于图形图像以及文字将思维的内容和过程表示出来。在使用头脑风暴法的过程中,充分结合思维导图,可以使思路更加清晰,创意点更加明确。

以“电”为主题词进行头脑风暴为例,传统教学中只是提出主题词,学生自由进行发散性思维,得到的结果很多但会显得杂乱无序,不利于之后的创意总结。若在头脑风暴过程中结合使用思维导图法表示,可以将创意思维指向不同的方向类别,如来源、形式、应用、效应等,在此基础进行后续创意发散,得到的结果就会清晰而有序。

2.2 集思广益发挥特长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创意过程也一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集体创意的优势,做到集思广益可以事半功倍。传统教学中考虑到小组成员执行力等因素,教师更多地安排学生单独完成创意过程,这样的效果是不佳的。若能在集思广益过程中注重发挥特长,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网页创意设计当中,通常会要求学生进行案例的搜集分析。有的学生擅长演讲汇报,有的学生擅长制作演示文稿,在安排任务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性进行小组分工。执行任务时,依据个人特长完成相应的部分,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另外,也可以进行任务的轮转,由擅长汇报的学生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这样一来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加强训练实践提升

从目前情况来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缺少创意思维指导环节,学生缺乏创意能力培养,加上理科生长期理性思维的影响,其创意性更容易具有局限性。完善课程体系,加强相关环节设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相关艺术课程中融入更多的创意训练。例如,设置游戏互动环节、集体头脑风暴等,有助于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的拓展。另外,以比赛竞赛等实践训练为载体,有利于学生创意能力的巩固提升。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该专业在课程中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不但使学生的创意能力得到加强,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4 重视课堂勤于课外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与学生都应充分利用好课堂黄金时间,教师进行指导,学生积极配合进行各种方法的学习以及实践练结。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提升课外学习的方法能力。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养成观察分析的习惯,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创意想法,分析他人的优秀作品,学习创意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逐渐形成自己的创意思路。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自主学习,打开视野,充实素材,组织小组探讨交流拓展思维。

创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不但要主动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各个教学环节,认真完成相关实践训练任务,还要通过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创意能力。教师作为创意的引导者和创新能力培育者,要合理安排课程重视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将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方法、训练与实践、课堂与课外各方面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创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0(4).

[2] 徐景学.创意人才的生成探析[J].科技与生活,2010(5).

[3] 付晓东,余婧.关于创意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 朱澍清.对创意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91-0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computer graphics course lay behind in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specialty. Can’t keep pace with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nd teaching status, puts forward a reform plan. Verified by implementing, has a good effect.

Key words computer graphics;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1 引言

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专业的传统课程,是研究怎样显示、生成和处理图形的一门学科[1],在传统计算机相关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专业,其主要研究内容为使用数字技术,在各种不同媒体上生成显示、加工处理图形及图像。故此,计算机图形学可看作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是此专业发源于传统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根基,应该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但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理论性强、算法多、难度大,而数字媒体专业更偏重于应用和实践性,该专业学生相比于传统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专业背景和理论基础上有极大区别。要在数字媒体专业中更好地开展此课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需要对传统的课程内容做出研究和调整。

2 教学现状及内容分析

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特点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融合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艺术和网络技术等的交叉学科和技术领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基础,能够进行数字媒体作品的设计,熟练掌握数字媒体的制作基础,同时具备坚实的数字媒体软件系统开发能力。技术与艺术并重,既有丰富的艺术细胞,又有坚实的技术支持[2]。

由于各个学校的招生条件和教学计划的不同,每个学校的学生素质及特点有一定的区别。但总体来看,此专业与其他传统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区别是明显的,大体表现为:1)具有一定的艺术基础;2)编程能力较弱;3)数学知识和功底较弱;4)思维更跳脱,对理论算法提不起兴趣。

计算机图形学传统教学内容分析

1)绪论及图形处理设备:了解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理解数字图像的组成,了解图形图像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了解常用的颜色模型,了解图形设备的工作原理。

2)基本图形生成算法:直线、圆和椭圆的生成算法,区域填充的定义和算法,线型和线宽的处理方法,字符,反走样等基本技术。

3)自由曲线和曲面:生成曲线和曲面的参数表示方法,插值和样条,Bezier曲线和曲面,B-样条插值生成曲线和曲面,有理B-样条和NURBS曲线与曲面。

4)图形变换与裁剪: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基本变换,理解投影变换、裁剪的算法。

5)实体几何造型:实体的定义和运算,实体的正则集合运算,实体的边界表示、分解表示、扫描表示等方法。

6)分形几何应用:分形图形的生成方法,Julia集与Mandelbrot集,复平面域的Newton-Raphson方法,自然景物模拟。

7)真实感图形显示:观察变换,消隐算法,整体和局部光照模型,多边形的明暗处理,纹理贴图,光线跟踪算法等。

在上述所述理论教学之外,现行的实验教学主要有两种:1)采用MFC应用程序用C++语言编程模拟相关算法;

2)采用openGL图形开发库来模拟图形学中算法的实现。

3 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可以看出传统的计算机图形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配合理论教学,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但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从一开始就不是以算法研究为目的,而是以实际应用为主。因此,把课程内容向实用性的方向转变就成为本次改革的重头戏。

改革主体思路:以openGL图形库为基础,将图形开发融合到本课程的教学中;提高实验教学所占比重;减少过偏过难的算法,减少算法程序描述的讲解;加强图形学绘制流水线的讲解。

理论教学改革方案具体如表1所示。理论内容若是没有实验内容来配合,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本次实验教学方案改革具体如表2所示。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的学时比例变为1:1,大大加强了实验的比重。此种方案相当于把openGL编程的内容完全融入计算机图形学课程中,但又没有完全放弃图形学课程中的理论及算法部分,只是做了内容上的缩减,使教学内容更加实用化,应用性更强。

4 教学实施及其效果

教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际教学中总会有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制约条件。实际执行时,将传统内容逐步转为如上改革之后的教学内容共用了3年时间,改革是一步步进行的,效果也是逐渐显现的。很明显,学生对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兴趣越发浓厚,对此课程的评价也越来越高,课程考核的通过率也在逐年上涨。

5 结语

本文提出一种偏重于实际应用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经教学实施,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较好的效果。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完善教学案例,将此方案进一步细化,争取更好的效果。

篇10

创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数字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正日趋成熟并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在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和创新艺术教育的热潮中,舞蹈艺术教学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

一、多媒体技术的教学需要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变得异常便捷。舞蹈艺术表现也正通过多样的视觉媒体传播和多感官刺激的手法丰富着自己的艺术语汇,开创着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之路。在这一情况下,传统舞蹈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让我们看到M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多媒体技术把文本、声音、图形和图像等与计算机综合在一起,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五感”,交互式地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存储容量大、直观生动,其交互性和网络化可以来辅助舞蹈教学,对学生掌握舞蹈专业技能知识、优化能力结构,促进其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求学网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现代信息技术与舞蹈艺术教育的结合将成为现代艺术教育的核心和必然趋势,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优化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过程里创新艺术、放飞理想,这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多媒体技术对舞蹈教学的促进

1.优化教学资源,丰富舞蹈教学的形象性

利用MCAI等制作教学课件,极大地丰富了舞蹈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了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提高。教师可以通过MCAI系统地讲解舞蹈基本技能动作,灵活编排组合形式,全方位地分析舞美、队列、方位等舞台要素,使课程图文并茂、完整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利用MCAI制作课件,详略繁简自由控制,更有利于课程中要点、难点的讲解、分析和掌握。同时,利用录像反馈技术还可以让学生主动观摩、自我检查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影像手段,可以多角度展示不同舞蹈类型的文化背景,使学生把握舞蹈艺术肢体语言的情感语义和形态构成。例如,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对民族风情图片或影像的展示就可以提高学生对舞蹈语言的认识和把握,民族音乐的导入欣赏可以引发学生对民族舞蹈艺术理解的情感共鸣。同时,视听资料信息传达的形象性是老师单纯的语言介绍所不能达到的,前者更为全面、形象和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舞蹈的风格韵律、情感等内容是教师很难用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的。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教材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样一来,减少了教师示范动作的次数和强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水平,也能使学生准确掌握动作的要领和韵律。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纠正和规范学生的动作,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和体验能力。

2.创新舞蹈音乐伴奏教学,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对舞蹈艺术的学习兴趣

在舞蹈教学中,利用MIDI等现代音乐技术进行舞蹈伴奏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模式参与到舞蹈基训课的音乐伴奏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基训内容在音乐的渲染下,启发学生对肢体语言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就改变了单调刻板的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成功的艺术体验中增强自信心、激发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之情。

声像教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舞蹈伴奏音乐形象、新颖的音乐内容、丰富的音乐意境和多样的音乐风格等方面的感受和体验的机会,能够加强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同时,对姊妹艺术的欣赏也促进了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深层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导入和舞蹈形式的结合,增强了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篇11

一、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广而不精

目前,贵州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版式设计、色彩基础与艺术设计软件教学三大部分为主线,涵盖PPT版面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网页美工设计、UI设计等内容。以上教学内容的制定主要参考借鉴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希望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能从设计美学角度进行数字媒体作品的创作。但以上教学内容的安排忽略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艺术基础,一味追求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宽泛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通过课后反思发现,教学内容安排过于宽泛,无重点目标时教学效果较差,认真分析其课程内容不难发现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即教学内容未经同化吸收就将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平移为数字媒体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同时过多地依赖版式设计教学,忽略对艺术设计基础语言与艺术形式的学习。

2.教学目标不切实际

能否实现教学目标是课程结束后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目前教学效果的反思发现,现阶段制定的教学目标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教学目标要求课程结束后学生能独立进行平面设计,包括广告艺术设计、网页美工设计等,且要求设计作品达到专业水准。此教学目标在忽略学生艺术基础的同时,颠倒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科学的。此外,教学目标还要求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制作及处理各种数字化平面艺术作品,该目标也较难实现,原因一是Photoshop软件教学需要教师对大量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制作;二是Photoshop软件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学生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操作训练,非一蹴而就之事。就目前教学时限而言,不具备较好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的条件。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切实合理,不可天马行空,应参照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3.学生艺术思维薄弱

在作品设计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较好运用艺术设计思维将所学知识贯穿作品中。通过作品评议发现,仅有少数学生能领悟并较好地运用艺术设计形式于作品中,多数学生依旧认为艺术设计为无意义的排列组合,未能意识到艺术设计语言中点、线、面及色彩等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及对人认知层面的影响。

4.课堂教学时间短

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有色彩基础、版面设计及艺术设计软件基础三部分内容,共64学时,平均每部分授课时间为21学时。课堂教学时间短,各部分重点内容无法进行深入剖析讲解。同时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了解、吃透并掌握知识点及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影响课程教学效果。

二、教学策略

深入分析现存问题可发现造成教学效果较弱的主要原因,一是课程忽略艺术设计原理的教学;二是由于学生艺术基础薄弱缺乏对所学知识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因此,要强化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对课程做出调整,首先,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认知、理解与运用能力。

1.版面设计的调整

首先,调整后的课程内容安排必须满足社会生产需求;其次,教学内容的调整应以增强艺术设计基础语言、原理及形式法则的学习为主线,即将平面构成中的核心内容融入本课程教学活动中;最后,学习内容应有所重点、有所突出,使学生掌握平面艺术作品设计的普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将平面构成元素引入教学内容。试想在学生不具备对艺术设计语言、形式法则有一定认识的情况下进行版面设计教学,并要求完成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例如,在网页美工设计中,通常将按钮等元件视为点或线元素,如不对点、线、面进行教学,学生无法理解将按钮元件视为点或线背后的原理,更无法理解由视觉元素引起的视觉现象与效应,从而简单地将平面设计理解为无意义地将各种图片、文字、色彩堆积在一起,造成作品艺术性较低,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点、线、面、构成法则等平面设计语言及形式学习。

2.色彩基础的调整

色彩基础教学内容的调整思路与版式设计调整思路相同,调整后课程内容必须满足社会生产需求,本段不再进行复述。在调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增强色彩构成基础知识及原理学习;其次,以应用为主,强化数字色彩知识及色彩搭配原理的学习与使用。

3.软件基础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