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9 10:03: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党的十召开以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也得到了贯彻和落实。农业部办公厅于2013年2月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使全国范围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式开始。“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分为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部分二十个目标。创建活动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目标引导、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政策、人才、科技、组织为支撑,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途径,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
一.“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义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因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便是落实十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要首先将农村的发展建设纳入重点考虑的范畴,进而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在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威胁的今天,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无疑为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从这一方面来说,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也确有其必要意义。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需要
创建“美丽乡村”活动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局限。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形势,农村的经济如何得到良好发展,是一个亟需考虑的问题。而“美丽乡村”活动的一个主要建设目标就是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进而打造具有高效率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农业部进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农业部开展“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文明,为人民的生活创造一个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此外,“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还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的物质方面极大丰富,从而保障农村人民的生活得到物质方面的有效保障,加之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改善当前的农村生活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现代化进程。因此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对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内容与效果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原则
在“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过程中,秉持相关原则,从根本上保障“美丽乡村”活动的有效性得到实现。基于此,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时将以人为本,强化主体;生态优先,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等作为基本原则,活动开展过程中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制定不同的目标,并在同时发挥一些“美丽乡村”的典型建设模式的榜样作用,推动整个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目标
“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建设目标包括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等方面的内容。而经过活动的有效开展,农村地区的产业形态、生产形式、资源的利用方面、生活的环境与基础条件方面、人民权益的维护方面以及乡风民俗的传承方面都取得了极大进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这些目标设置也比较符合创建活动的基本情况,适宜农村地区的建设基础与发展水平,对“美丽乡村”活动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有效方向指导。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点
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首先要确定一些重点内容,这对整体的创建活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具体的工作中,组织乡村试点、创建发展典型、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创建活动的开展都是农业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内容,如此使试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评选出了一些建设典范,极大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并有效推进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促使农村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故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多选择的工作内容重点对整体建设的重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结
总之,“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对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以及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农村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农村的传统发展模式,为当前的农村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方式。“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当前农村建设中的总体目标,为人们构建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发展了农业生产,也传承并发扬了生态文化,这一积极的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生活幸福程度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我国的文化产业由来已久,尤其是时代进入了全球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不断整合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并以科技创新和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为核心,将经济、政治与文化产业融为一体,最大程度上覆盖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所有文明,包涵了知识、信息、娱乐、休闲等内容,拓展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内容,并逐渐在经济发展领域突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了我国的主导、支柱型产业。
一、文化产业概念综述
文化产业的概念应当以文化为生产第一要素,在工业标准和条件下,实现对文化商品的规模化生产、策划、销售和售后服务,并通过文化资源市场配置而实现的产业集合型文化经济形态。它主要是向消费者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属性:
1、知识创造特性。在文化产业之中,其特定的知识信息、文字、音像、艺术等产品和服务,都承载有文化的内涵和知识的特性,在这些文化内容的生产过程中,最为突出的属性即在于文化产业的知识创造性,它必须是原创的、唯一的,具有不可替代和再生的特性。可以说,文化产业是以其独特的知识原创性的特征而存在的,正因为这个特性,一些国家将文化产业界定并命名为“创意产业”。
2、可复制性的传播特征。在文化产业的经营产品或服务之中,对于原创文化的传播是需要加以工业化复制为前提的,它虽然以知识原创性为核心,然而对于文化产业的传播则需要借助于复制技术而加以实现。
3、市场导向特性。文化产业是一种营利型的商品,它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它与其他商品一样,都要依循市场价值规律而运营,然而,它不是简单的文化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而是在产业化的运营机制之下,通过整合知识产权资源,进行持续化的产业链开发,从而满足人类对于文化的需求。同时,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还具有对人类的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其中包括的政治观点、社会观点、哲学观点、道德观点、艺术观点等,都对人们产生思想上的导向作用。
4、服务与营利特性。文化产业提供的是一种无形的服务,它将人类的知识、智力成果,以文化产品为依托,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它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之下,还具有自身的营利性特性,也即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知识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1、文化产业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灵魂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它是我国民族发展的灵魂,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对于我国的发展方向具有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与中国民众道德观念相契合的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以使其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的功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上,才能深入和全面建构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产业为中国人民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的前提下,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都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功能。
2、文化a业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标志
文化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在现代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了衡量国家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中国现今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对于凝聚和激励中国人民的思想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生产力,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和标志,在知识经济一体时代,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繁荣直接推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并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种生产力要素,文化产业的“人化”作用可以较好地提升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文化创新能力。
3、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构成之中,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已经不断发展、繁荣和壮大,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文化产业如:新闻产业、出版产业、广电产业成为了“核心层”,新兴的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多媒体广告、会展等成为了“层”,它们共同映衬、互为提升,致使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不断上升,并创造出上千亿的文化产值。可见,文化产业在知识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不断繁荣,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4、文化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文化产业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文化食粮,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播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信息,提供了有益的渠道,并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文化环境的保护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外,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具有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尤其是不可再生的文化或文物资源,突显出文化产业的责任和使命。
5、文化产业成为了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媒介
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们必然要进行文化的交流,国际贸易内容也融入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一些经济强国通过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而对世界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其文化产业也极其强盛。我国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也必然要以文化产业作为与世界联结的桥梁和媒介,将中国的文化有力地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文化、领略到中国文化产业的魅力,从而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
2、全面优化中国文化产业环境
在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知识文化进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1)人文环境的优化
我国要从国情出发,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打造一流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中心区,利用地理资源、文化资源、技术资源的不同优势,创建和开发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和深远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并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文环境。还要注重社会文化氛围的积极创设,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了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注入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共青团、文联、作协、记协的团队力量,营造出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另外,还要强化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设计特色化、功能化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为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
(2)法制环境的优化
在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法制环境的优化是前提和保障。要完善文化产业相关的规制,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如:高新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文化企业的所得税返还政策等,并在对文化产业加强执行监督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民间艺术的保护,确保文化产业发展在法制的轨道上不断壮大。
(3)市场环境的优化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密不可分,通过对市场环境的优化,积极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通过文化创意吸引社会消费者,打造全新的文化品牌,增强社会文化产业的消费。同时,还要将文化产业的眼光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要打造与我国农村经济相适应的农村文化市场环境,从而培育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市场。
3、提升中国文化产业整体素质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要实现跨行业经营、多媒体运作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在多元资本介入的条件下,成立跨行业的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在集成资源的前提下,对文化产业结构和产品加以优化,从而实现跨区域文化经营和管理。并致力于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使之成为增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法宝,最快地缩短中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文化产业专业人才还应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在人才强国的战略引领下,培育中国文化产业的专业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兴的产业,它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自身的问题,为了实现二十一世纪下的中国文化产业跨越式的发展,我们要依循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在文化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把握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真谛,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祁述裕,刘琳. 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2] 李凤亮. 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路径[J]. 南京社会科学. 2011(12)
[3] 王安琪. 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J]. 生产力研究. 2011(11)
[4] 刘筠梅.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研究综述[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5] 冯华,温岳中. 产业链视角下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05)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在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要注重进行多种形式的全方位文化建设,充分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外来文化与乡土文化相结合,广泛吸收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与文化项目。按照以能够使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通过开展包括文艺活动、科普教育、思想教育、体育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使农村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并形成社区文化共识,建设适合农村发展特点的文化,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改善农村农民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和学习方式。
一、开展乡村文艺活动丰富农民精神生活
文艺活动作为社区文化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文艺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大大改善村民的精神风貌,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始终要广泛地组织、鼓励农民积极地参与文化建设之中;要科学规划、勤于思考,要根据广大农民群众实际情况,区域性、针对性,逐步改善基层文化工作片面地、周而复始,只搞文娱活动的现象,要在生活中创新地提炼更多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作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不断地提升农村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二、科学技术是农村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倡导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离不钥蒲У乃枷搿=一步加强科学普及,大力破除封建迷信,既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又具有深远的意义。科学普及的宗旨就是高举科学、文明、进步的旗帜,将已被证明了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传授给广大人民群众,使之成为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科学思想作为精神动力,它对于村民思想素质的提高以及文化心理的更新,引导其从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地同形形愚昧无知、封建迷信做斗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在农村大力宣扬科学思想,引导村民树立科学意识,远离各种封建迷信,从而扫除各种封建愚昧的陈规陋习生存的土壤,特别是在农村社会生活以及家庭生活方面,让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际观、闲暇观、消费观,让科学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一定要加强在农村社区里对农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在农村社区消除消极文化和反文化的根基,除了坚持先进文化的指导之外,还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其基本精神是“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在现代化建设中,传统文化既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一种重要社会整合机制,又是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内容。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消解传统文化,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发扬中国耕读文化传统,形成新时期农民阅读的良好习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农民崇尚读书的传统,追求务农与读书相结合的生活方式,认为耕可致富,读可养性,形成我国独特的耕读文化。这种耕读文化养成了我国农村崇尚读书、耕读传家的文化风尚和生活环境。
在农村社区弘扬传统文化,一方面要丰富农村传统文化活动,如民间的舞狮子、玩龙灯、逛庙会、扭秧歌等活动,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认同感;另一方面要赋予传统文化活动以新内容、新观念,使群众在活动中接受现代文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实际,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掘地区特色和传统特色,将地区特有的文化色彩和传统元素加以发扬,使其成为与现代时尚相互补的农村社区文化景观。
总之,农村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如果社会各界都能认识到农村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努力探寻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那么,我国新农村建设就会迈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许多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合理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理想形式。然而新农村的概念在不断更新,郭杰忠(2006)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次出现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当时农村发展的重要探索。2005年7月他在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文明状态。”[1]这也表明了新农村是一个有利于农村发展且与时俱进的新事物。
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是政府居于主导地位,由政府来根据各自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其建设的基本模式和路径。叶敬忠(2006)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失声了[2]。于是,便有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从农民视角出发的新农村建设。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认可与重视。
所以,本文从社会心理的社会判断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讨论,增进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角色地位的认识和理论警觉性。
一、文献回顾
(一)从新农村概念谈起
一些学者从一个更贴近新农村实践的角度为新农村做定义。郭杰忠在2005年7月撰文中写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文明状态”。[3]另外韩俊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看作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4]实际上,在笔者看来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还应当考虑到生态环境这一个维度,应当是五位一体的综合概念。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国内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作为“新事物”的新农村,虽然其定义难以统一,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的共同点,那就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新农村社会判断相关研究
金圣华指出,社会认知和态度都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社会认知的价值影响着社会态度的形成,而态度中的内隐成分又决定着行为的发生。他说,我们首先要了解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其次要关注农民的价值理念与演变;再次要关注农民的态度形成与演变;最后,关注农民的社会认知归因模式及存在的社会认知偏差。[5]
张庆林,赵玉芳,戴冰,张惠对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的社会判断做了问卷调查,在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个人收入问题、环境问题、农业与农民问题、民族交往与冲突问题、进城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上对西部民众做了调查,取得了一些成果。
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与推论。[6]它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内隐的过程,但是还是有外在表现。本文就是对农民在对新农村的外在表现上,讨论其社会判断的特点。
二、农民对新农村社会判断的特征及相关建议
(一)至高无上的经济理性与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描述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 个字,而生产发展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也是符合马克思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
图1是叶敬忠书中的数据,表面上看确实体现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判断的经济理性的一面。说明在他们的社会判断过程中,经济是其最集中关注的议题。可以说,如果经济没有得到发展,难以让他们承认这是新农村。
在这种不谋而合的默契下,秉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理念,提高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应当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而结合各地实际,在提高以上五个方面的短板的基础上有效带动经济发展是值得尝试和探索的。
(二)两种自相矛盾性与新农村建设的阻力
首先是农村居民社会判断性质上的自相矛盾。如今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最明显的方式就是修建集中居住式的房屋,农民甚至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修建这种楼房。[7]这一点不容忽视,应该重视媒体对农民社会判断的作用,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对新农村建设的正确认知。当前自媒体发展迅速,关注农村居民的社会价值取向与社会判断显得更加必要。这需要学者们投入一定精力来完成。
其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新事物本身的矛盾性。新农村建筑的室内布局,外观样式大多是政府部门决定,农民自己只能在住第几层楼和室内装修上保有自由。搬进去以后,有的居民开始担心喂养牲畜家禽等变得不太合适的问题。节日期间是否可以燃放鞭炮等在城市社区里的规则在新农村社区是照抄照搬,还是放任不管?所以又产生了一种在选择上自相矛盾的社会判断:新农村的新房新环境是好的,但是新农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限制――是不好的。
新农村本身的二重性与农村居民社会判断性质的两面织在一起就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更多的阻力。一项新的新农村建设举措会给农村居民带来新的社会判断,这些判断给后面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带来新的考虑因素。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时刻关注农村居民社会判断的性质,对其合理的判断应当予以人文关怀,再在这个基础上让新农村建设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起来。
(三)群体水平上的短期理性与新农村的长期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农村居民对新农村的判断更多的是从家庭生活的短期理性出发。随着农村的建设不断发展,工具关系与情感关系混合的混合型互动也占据主流。经济理性逐渐占据重要位置,但这种理性出发点是家庭,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可以说是农村、农业、农民,具有整体上的前瞻性。
短期理性的后果就是社会整合程度降低,负向互动增加,总体社会资本流失。于是许多学者也关注到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在叶敬忠的调查中发现,受访的480位农民中仅有26人表示最关注乡风文明,仅占样本总量5.6%。但是接着,他又发现农民在文化需求中表现出急需法制教育。一方面表现出对乡风文明的漠不关心,另一方面又急切需要法律这种正式规则的保护。可以断定,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个非正式规范的真空期。这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关议题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此有许多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看法,但在本文分析的角度上,对传统农村的“礼治”应当予以重视。在那样的伦理体系下的社会结构中,保存着深厚的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子,是农村居民群体水平上做出的大致选择。其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后续影响很大。要结合好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与农村居民的短期理性,一方面要主动保护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规划出符合短期理性下农村居民社会判断的新农村愿景,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
三、结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表达了良好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必须重视农民的主体性。农村,农业是一个相对客观的存在,而农民则是“三农”诸多问题的核心。农民在对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判断中:在关乎生存发展的层面的上与政府的思路一致,体现出极大的经济理性;新农村作为新事物本身具有矛盾性,农村居民的社会判断也有优劣之分,两种矛盾性相互交织实为新农村建设一大阻力;在关乎文化与社会、精神文明等发展问题上,呈现出群体水平的短期理性。
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以经济发展作为根本保障和前提,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大目标,需要克服新农村作为新事物的矛盾。而新农村作为公共产品又必须满足人们的需求,符合人们的合理判断。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合理的社会判断,另一方面要努力克服当前农村的缺点,逐步迈入小康的新农村。这还要求长期的新农村项目与规划与重视家庭发展的短期理性相调适。这样才可以有序地,平稳地逐步迈入新农村的新天地中,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杰忠,黎康.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6(6):217-224.
[2] 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导言)[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2.
[1] 郭杰忠,黎康.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6(6):217-224.
[4] 韩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J].宏观经济研究,2006(3):13-16.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的建设情况也受到了各方关注。农村发展的目标是将现在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而实现农村经济和城乡统筹的高速发展。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人才的需求度也越来越高。而农村大学生出自农村,在就业时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问题,若能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解决新农村的建设中的问题,也能缓解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现二者的联动发展。
1新农村建设中人才资源方面的主要问题
1.1农村相关人才匮乏
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知识水平普遍低下。目前农村的劳动力中,很多人都只有小学或初中的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的都很少,甚至不少人都是文盲,这严重影响了有关文件和思想上传下达的效率,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无论是教育方面,还是医疗卫生方面,或者是养殖、种植等专业技术方面,都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并带领大家共同建设,但是,这些专业人才往往难以走入农村,从而制约了相应的建设进程。
1.2农民思想观念落伍
一方面是传统思想不能得以根除。尽管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不断开展和深化,但是,很多农民的传统、落伍的思想观念难以较快转化。甚至有些居民仍旧保持浓重的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加之其生活背景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往往很难得以改善。这也给有关政策和思想的落实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是先进思想难以落实。先进的思想除了包括先进的发展观念和建设理念等,还包括相应的法律意识等。而现在大部分农村居民的发展、建设理念尚未形成,法律意识淡薄,继而导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发生破坏现象。
1.3科学技术水平低下
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有助于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囿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当前我国的农村大多数仍旧采用传统的劳作模式,科学的管理和劳作观念并未得到普及,这也导致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更不能结合当地的环境、地理位置等优势形成有特色的产业,从而错过了大量的发展机遇。
2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2.1扩大城乡差距
一方面是贫富差距。随着教育理念的普及,农村家庭越来越多地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因此,在教育方面给予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些资金投入对于农村的居民而言,仍旧是十分沉重的负担。农村大学生的事业会导致更多的家庭无法回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进而加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另一方面是教育理念的差距。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导致家庭原本的改变孩子和家庭命运的美好希望破裂,从而使其教育观念淡化,甚至引发“读书无用论”的扩张。这也是农村孩子的辍学率大大增加,进一步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化。
2.2影响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对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也有不良影响。一方面是农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从事收入较低的工作,使得其精神压力增大,最终在城市无法生存,再次回到农村,可是其又不具备相关的农业技术,因而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最终导致农村家庭的经济损失,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其生活和事业都不能圆满解决,因而消极情绪,影响农村的和谐气氛。
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
3.1相关政府部门应完善有关的就业政策
为保障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的稳定与新农村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合作、互补关系,国家和社会的相关部门或组织已采取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在基层工作满一定时间可以在公务员、研究生等的录取方面享受一定的优先条件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政策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能够长期稳定地致力于新农村的建设,同时,也使新农村在医疗卫生、经济统筹规划等方面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
3.2有关高校应给予适时、正确的引导
首先,在思想方面。有关高校应积极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同时对大学生的就业思想进行一定的指导。通过相关的引导,有关的大学生应树立起正确科学的就业观念,同时,对新农村的建设理念认可并愿意投入到其实践中去。其次是在能力方面。基层的工作相对艰苦,一般的大学生往往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一定的压力,而农村大学生植根于农村自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也应进行相关的培训增强其综合能力和素质。
3.3农村大学生自身应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念
农村的大学生享受了农村家庭和社会的优秀教育资源,其思想意识和自身能力方面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专业技能方面也有所增长。但是,年轻的大学生往往血气方刚,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而对实际情况的考虑并不透彻,因此导致眼高手低,遭遇挫折。大学生在择业时,就应该树立正确、实际、科学的就业观念,从基层做起、从实际做起,通过积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是一蹴而就。综上所述,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在人才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缺憾,而农村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也有一定的困难,但是,通过政府和社会的鼓励,高校的引导,再加以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继而为社会主义的和谐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永伟.新农村建设问题讨论观点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35-37.
[2]朱文兴.论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81-85.
[3]袁红清,李荔波.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基于浙江省1514名农村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3(11):65-70.
【关键词】 按病种付费 积极作用 问题 建议
1 引言
在医院发展的初期,由于疾病种类不同,医师技术水平不同,医学发展水平不同等原因,特别是尚未出现循证医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医师的治疗过程无法规范有序的进行。因此,医院通常采取按服务项目确定费用支付额度的医疗支付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药费用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幅度,超出了广大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看病贵"已成为了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究其原因,按服务项目付费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按病种付费制度的出现与实施是一种趋势,在医院中开展按病种付费制度的试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 按病种付费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实施
2.1 按病种付费制度的概念: 按病种付费(DRGS-PPS,Diagnosis Related Group-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在世界各国比较流行,它还可以称为按照疾病分类确定支付额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它是以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标准(ICD-9)将疾病按诊断、年龄、性别等分为若干组,每组又根据病种病情轻重程度以及有无合并症、并发症等确定疾病诊断相关组分类标准,再结合循证医学(EBM,Evidence-Based Medicine)依据,将病种临床路径每一个环节的抽查、用药、手术、治疗项目等费用进行测算,确定每个病种各组和不同级别的诊疗全过程的标准费用,预先支付给医疗服务机构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1]。
2.2 按病种付费制度在我国的试点情况: 单病种付费制度起源于美国,现在已在世界很多国家发展为DRGS,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进行了"技术经济责任制",对普通外科20种常见病的住院时间、检查时间、术前准备、术中术后用药等环节确定费用标准。这应该算是单病种付费的中国版雏形。2004年8月,卫生部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天津、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青海七省市开展试点工作。2010年,卫生部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下发了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选择了60个病种开展病种质量管理和单病种付费试点。
3 我国按病种付费制度试点工作中暴露的问题
3.1 医院出于成本考虑拒治危重患者: 虽然按病种付费制度总的来说较为合理,但它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医院拒绝接受病情严重的患者,导致医疗质量和满意度下降。其缘由是在此制度下对单病种收费总额总是固定的,而总额是由实际医疗支出和结余部分共同构成的。而结余即是医疗机构的利润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会想方设法缩短病人的治疗周期以降低成本支出,而危重患者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从而导致医院想"谢绝"重病患者。
3.2 收费标准的准确性难以确保: 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状况、医疗资源、人群体质等差异使得对病种的分级、分等遇到诸多障碍,导致按病种付费的标准难以确定。如今的按病种付费制度还未大范围推广,前期的准备还需要很大的努力。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也与时俱进,这使得单病种付费标准的变更周期也不断缩短,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居民的消费水平。
4 对完善按病种付费制度的建议
4.1 由农村向城市逐步推广: 单病种付费模式在我国城市推行得并不是很理想,但在农村卫生体制改革中,有部分开拓者尝试着在农村中试行粗犷式的按病种付费制度(例如陕西镇安的按病种定额付费和重庆黔江的按病种限额付费),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在我国进一步推广按病种付费开辟了新的思路。虽然最初在我国探索单病种定额付费制度大都是在城市的各大医院,他们原本希望通过支付方式的变革,走上内涵式的发展道路。然而,实际上就粗犷式按病种付费制度而言,在城市医疗机构中开展的难度大于在农村医疗机构中开展。从经济效益上看,在城市医疗机构中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各利益获得者不愿意也很难把多年来既得的利益拱手相让,这是城市按病种付费制度实施起来的最大障碍。从病种类别来分析,医疗机构中诊治的大都是重症疑症,病情易反复、治疗费用差别比较大、不易分型;而在基层卫生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病种是慢性病,病程长、个体差异大,就更加不易用单病种付费来约束。但对农村机构而言,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各项农村卫生改革兴起,正是进行新尝试的好机会;加上农村医疗机构的病种相对城市的简单些,有利于单病种付费的初期探索。所以将粗犷式按病种付费先在农村医疗机构中发展起来,在探索过程中吸取失败教训,借鉴成功经验,届时再在城市医疗机构中推广发展,会更有效率和效果。因此,按病种付费对于农村卫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
4.2 提高我国循证医学水平: 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又一高峰,也是现代医学科学管理的全新典范。现代各国医疗系统的循证医学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我国的循证医学水平比较落后。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凡是政府大力推行按病种付费的国家,比如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其循证医学水平都比较先进。这是因为按病种付费以临床路径为前提,临床路径的发展以循证医学为科学基础,没有临床路径的实践,就没有循证医学的文献系统综述和经济评价。没有循证医学的文献系统综述和经济评价,就没有多渠道临床路径的发展。正是因为循证医学发展的弱势,导致通常只有采取按照服务项目确定支付额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故而我们应重视现代循证医学的发展。在借鉴外国的先进知识及经验的同时又要保持一种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医学模式,中外结合,与时俱进,从而创造一种更有利于实施按病种付费制度的环境。
4.3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增强收费透明度:首先,强化医院的管理。培养全体医务人员"以人为本"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健全完善医院的奖惩制度,加强全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其次,增强收费透明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让患者熟知按病种付费制度下常见病种的分级、医院分级、治疗办法分类、效果分等等信息,了解自己的病情,熟悉治疗周期及流程,清楚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疗行为的规范流程,以便形成对医疗行为的有效监督。只有做到一切服务项目及收费开支充分透明公开,患者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论文要包括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综述、方案、论文主题、测试及性能分析、结束语、后记和参考文献等。下面给出一个论文的参考框架:
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andKeywords
目录
正文
第一章引言
本课题的研究或应用意义
本论文的目的、内容及作者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
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本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标第三章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研究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实现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复杂性分析
第四章系统结构与模型
设计实现的策略和算法描述编程模型及数据结构
第五章系统实现技术
分模块详述系统各部分的实现方法
程序流程
第六章性能测试与分析
测试实例(测试集)的研究与选择
测试环境与测试条件
实例测试(表格与曲线)
性能分析
第七章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文的主体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主体部分要占2/3左右。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有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
教育学论文范例欣赏:师德师风论文教育学论文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班主任是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为人师表
李岚清副总理最近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地;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台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表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活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下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如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敬业精神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快乐不快乐,启发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尽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拮据,敬业者仍能以积极因素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台。
四、服务心态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着的蜡烛“等称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像商口行业一样,将“为顾客服务”溶进“为学生服务”之中去,并且要具备这种心大态。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丰,对学生指东点西,把他们当作指挥的工具来使唤。教师在教学中的服务心态,不应只少数优等生服务,而应该平等对待那些后进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财富”的源泉。教师甚至要给予他们最优惠的服务,设法调动全心全意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且有特色的“产品”。此外,教师的课外辅导,上门家访,以及与学生的抵足谈心等,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服务心态的具体表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更焕以光彩。
天地,也是一方包含情感的空间。
姑且从理想境界的高度,来谈师德的高尚,要求1、师品,德高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2、师智。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教育问题的高超学术、和谐、感人的师生关系,无不闪现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的是生活节奏加快与社会压力剧增,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暂别城市的喧嚣,走进农村,亲近自然。当今世界,农家乐正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农家乐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家乐旅游源于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乡村旅游”,国内农家乐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成都的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第一届桃花节,以“农家乐”来命名。我国农家乐虽然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很多城市的郊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农家乐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闲娱乐的一种独特旅游形式。
二、我国农家乐旅游研究的学术动态
为了能够把握我国农家乐旅游研究脉络,我们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农家乐”作为关键词检索,选取到2015年12月的文献,共检索到792篇中文相关文献(见图1)。
通过上图可看出,我国农家乐旅游的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于农家乐旅游的研究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9年以前。这一时期,国内鲜有农家乐旅游,部分地区农家乐旅游也是处在初步摸索的阶段,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的文献也寥寥无几。第二阶段:1999-2005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周假期的实行以及人们对于城郊旅游乃至乡村旅游的向往,农家乐旅游在国内逐渐兴起,并逐步发展,这一阶段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研究逐渐增多。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将2007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随着带薪休假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条件日益改善,农家乐旅游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具规模、最有代表性的形态,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学术界对于农家乐旅游的研究成果也显著增多。
三、农家乐旅游的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从文献资料分析看,当前国内农家乐旅游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研究两大方面,我们总结了概念研究、开发意义研究、存在问题研究、发展模式研究、利益相关者研究、规划与设计研究等农家乐旅游热点问题的研究概述。
(一)农家乐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1、农家乐旅游的概念研究
对于农家乐旅游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胡卫华(2002)从属性来定义农家乐,认为农家乐属于乡村旅游,利用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等资源,是一种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马艳霞(2003)从旅游产品的角度来概括,认为农家乐是一种旅游产品,内容就是观乡村景色、尝乡村淡饭蔬食、体农家生活习俗、品乡村文化意韵,其本身是一种乡村文化的内涵。郑光豹(2008)则从经济角度给出了定义:以乡村为背景,以休闲娱乐、农事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田园风光或特色民居为主要卖点的旅游形式;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城市居民、工薪阶层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农业经济、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结合体。
关于农家乐旅游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并还未达成统一意见,但学术界多以田喜洲(2002)广义和狭义的定义为主,即狭义的农家乐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而广义的农家乐则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形式,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农家乐旅游的概念。
2、农家乐旅游的开发意义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开发不仅给游客带来了身心休憩的场所,也是农家乐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手段。农家乐旅游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与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的开发意义主要集中于经济、文化、环境生态和扶贫这四个方面。
经济方面:胡先群(1999)认为农家乐旅游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旅游一业带动多业发展,繁荣经济。农家乐旅游还可以带动农村就业,充分调动农村闲余劳动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文化方面:农家乐旅游给旅游地带来了人流、物流以及意识流、思想流,带来全新的观念和思想,大大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明意识,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胡卫华,2002)。环境生态方面:农家乐旅游既能为广大游客提供优美质朴的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也有利于美化和改善乡村环境,创造清洁生态的农家乐休闲度假村。扶贫方面:王军(2009)认为农家乐旅游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及区域差异。
3、农家乐旅游存在问题研究
虽然农家乐旅游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纵观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农家乐旅游一般有以下的通病:在发展理念上存在缺乏创意理念、缺乏品牌战略、缺乏科学规划、文化含量低、定位模糊等问题(张文菊,2007);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经营不规范、经营模式雷同、管理不科学、竞争手段单一等问题(吴文智,2015);在人员素质上存在经营业主各自为营,合作意识弱、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在卫生消防上存在食品卫生有待加强、消防设施不全以及火灾隐患等问题(韩涛,2008)。
(二)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1、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对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存在不同的划分,如开发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制度模式、组织模式等,是从不同角度对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的探讨。学者们也根据不同地区总结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邹统钎(2005)将成都农家乐的发展模式分为农家园林型、观光果园型、景区旅舍型、花园客栈型、养殖科普型、农事体验型、川西民居型等。李菁、米薇(2007)对宁波农家乐旅游开发模式从旅游产品角度分为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美味佳肴型,从分布地域角度分为都市郊区型、景区依托型,从投资开发主体角度分为农户联合型、公司+农户型、公司+社区+农户型、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型、股份制模式。
2、农家乐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游客、业主、当地居民、当地政府等,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多集中于游客和业主。
对于农家乐旅游的游客研究,丁华(2008)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秦岭北坡农家乐客源市场的人口学及地理空间等特征,揭示了游客以空间尺度较小的周末一日游为主等行为模式规律。孙莹(2011)对西安城郊型农家乐实证调研,分析指出城郊型农家乐交通环境至关重要,季节性影响较小,主要限制因素是天气,并且游客重游率及忠诚度较高。
对于农家乐经营业主的研究,王秀红学者(2009)研究较为全面,他主要以上海、武汉和成都近郊农家乐业主为研究对象,从开业起始目标、开业动机、开办原因、业主家庭目标、业主开办农家乐满意度等多方面对业主进行了研究。
3、农家乐旅游的规划与设计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开发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吴倩妮(2006)从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人员培训,深化文化内涵五个方面对农家乐旅游设计提出了建议。江山(2008)则提出对农家乐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迎合城市发展、城乡一体规划、区域环境建设统一起来,贯彻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模式。李巧玲(2015)从农家乐旅游产品角度,提出应激发旅游产品设计创意活力、强化旅游产品品牌战略、丰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优化旅游产品开发制度环境。
关键词:信息传播;大众传播;乡村旅游;旅游主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73-02
乡村旅游将具备乡村性质的自然和人文元素塑造为旅游产品,以地域环境的景观、建筑和文化等资源为依托,开发了建立在传统乡村休闲游和乡村体验游的基础上的新兴旅游方式。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的宝鸡眉县,依托自然优势和文化优势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将乡村旅游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马车。然而当地在打造乡村旅游市场的过程中,对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在现代信息传播规模和传播手段空前飞跃的今天,借助大众传播优势推动乡村旅游的对外宣传推广,值得我们站在乡村旅游自身和传播的角度进行思考。
一、眉县乡村旅游内容系统构建
眉县古称“眉坞”,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西周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乡村风光旅游方面,当地猕猴桃、草莓、板粟、大樱桃等的大规模种植,结合现代田园风光建设,将农业生产销售与观光相结合,将农业生产与游客体验相结合,构成乡村观光游和乡村体验游。同时依托太白山国家级旅游产业新区的优势推广农家乐建设,将乡村特色美食与特殊环境相结合,在统一的管理模式下进行经营,打造乡村休闲游;将乡村观光游,乡村体验游和乡村休闲游三者紧密结合形成眉县乡村旅游的新形式。在乡村文化旅游方面,当地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脸谱、剪纸、皮影和泥塑等都是眉县民间艺术的精品。当地农民画以其独特的反应视角成为眉县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式元素,它以反映农民田园生活内容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根据石头的形状,以鸟兽、植物、人物、山水为主要内容进行艺术创作的石头画是眉县的艺术门类精品之一。在戏曲艺术上,源于明万历年间的眉县曲子,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著名眉户剧《梁秋艳》的演出影响了几代中国妇女的婚姻观;当地大力打造和保护张载文化,将“横渠书院”和“张载祠”纳入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对于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上,《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提到,为了能够将“三农”资源充分利用发展旅游业,拓展提升农业功能和发展领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国家旅游局农业部给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按农村实际和旅游经济规律办事,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把加强服务放在工作首位;并且要求加大乡村旅游扶持力度,积极促进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村旅游调查研究,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做好乡村旅游市场开拓工作,探索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模式,组织实施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同时将乡村旅游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实行分级、分工责任制,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扶持。眉县政府部门在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中,将地域文化与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紧密结合,打造出具备乡村旅游特色的旅游品牌。以政策为导向,积极为眉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开创了新的道路,同时也为其他地方的乡村旅游开发和推广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二、乡村旅游的主体意义
在乡村旅游的市场化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借助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乡村旅游样式。完整意义上的旅游主体包括旅游开发、经营者以及旅游者三个方面的一个群体[1]。眉县乡村旅游内容的系统构建下,开发者,经营者,旅游者三者处在一条结构链的不同位置,因此必然有着不同的主体价值意义。
对于开发者而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的乡村旅游资源,上升为乡村旅游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条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依赖着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在打造乡村旅游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眉县形象从历史、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对外体现,同时,乡村旅游资源是打造乡村旅游业最基本的生产力要素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新鲜元素,又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环。旅游资源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形成对应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是打造旅游产品的基础所在。从开发者而言积极发掘乡村旅游资源并且充分利用对于乡村旅游的持续成长极为重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生活有着极大的调节作用,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的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经营者而言,在对乡村旅游开发有了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和评价旅游资源,掌握旅游资源的形成、建设和发展演化规律,并实事求是的进行推广营销。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功能”的最大特点和价值所在就是旅游资源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其所普遍具有的特定美学价值,娱乐、文化和科学价值等使其具备吸引功能的原因。经营者如何利用旅游资源的特定功能,对于价值意义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乡村旅游的推广既是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乡村旅游的存在对于拉动农村级地方经济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从旅游者的角度,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从自然景观、历史古迹、民俗风情、人造景观和生产场所、生态观光、文化感受以及娱乐设施等诸多的旅游资源类型中,占据主动选择权的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判断和选择有其自身的价值衡量标准,因此瞄准旅游者的选择目标是占据乡村旅游市场的优势地位的重要手段。然而眉县的乡村旅游在对外宣传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在网络宣传方面,眉县政府网站和眉县旅游网是两大主要网络平台,对眉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城市建设等进行了简单的图文介绍,囊括吃住、出行、游览、购物、娱乐在内的部分信息;但是存在形式单一,内容简陋的缺点。在电视宣传上,眉县电视台涉及到旅游介绍推广的电视节目包含《乡村》和《旅游总动员》两大栏目;走农家路,进农家院、下农家田,说农家事,采访报道,倡导新农村文明生活理念, 以节目的参与性和趣味性打动观众,传播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塑造“山水眉县”品牌。但是节目的受众面过于狭窄,无法达到宣传的目的。
从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可以将受众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2]。受众既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市场活动的参与者;电视宣传局限性过大,乡村旅游的宣传活动无法直接刺激到目标受众的选择。
从信息社会的知识沟或数字鸿沟的现状来看,还有许多人不能利用网络媒体。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来观察,网民随意浏览的居多,有针对性的使用网络尚未形成。目前眉县的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和开发速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宣传的不足导致其旅游客源市场相对闭塞。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大众传播路径
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当充分利用大众传播的“地位赋予”功能,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使乡村旅游的旅游产品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在扎尔斯菲尔德和默顿看来,“地位赋予”功能能够使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产生一种正统化的效果。大众传播下的乡村旅游如何利用“现代性增长的推进器”,大众传播进行专业的旅游信息生产和传播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信息传播媒介多样化。旅游产品的信息推广传播需要多样化的传播媒介进行支撑。旅游产品的价值产生需要参与市场活动,作为价值产生来源主体的旅游人群需要对旅游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多样化传播媒介自然成为外界对旅游产品了解的直接途径。埃默里说:“电视的经济力量是惊人的”,电视以其独特的传播手段占据着庞大的受众范围和普遍的影响力。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电视以其特有的传播优势成为重要的媒介手段。同样具备大众传播功能的互联网以强大的信息容量包含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众多的信息形式,并进行文本式的组合进行信息的交互性传播;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快速更新使得信息播有了更为便捷的途径,新媒体的发展衍生了各样的APP对于信息传播和交流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2.传播信息的文化属性。作为生产信息的产业,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其相应的经济属性,作为旅游产品的推广,文化属性超越经济属性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部分。旅游产品作为信息对外传播使信息作为一种商品具有经济属性,现代消费活动在注重物质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即精神内容意义上的消费。对此,旅游产品的信息传播在内容上应该围绕文化属性进行精致的设计,形成旅游产品的“议程设置”将信息进行选择传播,增强信息的文化属性为旅游者提供导向选择。
乡村旅游信息的推广传播应充分利用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属性优势,乡村旅游信息的文化属性能够将地方的文化景观向外界作以展示,从而能够是受众在信息选择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倾向性和求知欲。明晰乡村旅游信息的文化属性应该借助地域文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将具备相似性的旅游信息进行整理,突出文化内涵。眉县乡村旅游的文化属性可分为农业、历史、地理等方面,突出文化优势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建设助力。
3.信息传播的分类调整。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在进行社会化的信息传播的活动中,使旅游者居于绝对被动的接受大量的信息,难以满足大众传播将受众需求用作衡量信息传播效果标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所以对于旅游产品的信息传播应当进行分类调整完成旅游信息的议程设置,以最为直接、便捷的类型化处理呈献给目标受众,方便受众进行选择以达到相应的传播目的。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不但拥有广泛的市场也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建设在需要创新和尝试,也需要经验的累积和共享。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在进行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时,抓住大众传播的优势将地方丰富的旅游资源向外界传播,以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功能。
中图分类号 F326.6;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24-02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工作、学习的压力不断加大,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空气清新、环境静谧、瓜果飘香、乡情浓郁、民风淳朴的乡村成了现代城市人渴望回归的精神家园,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成为很多现代城市人的梦想生活方式。于是,在周末闲暇时间人们迫切希望到邻近的乡村去释放内心的压力,使身心远离城市,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去体验农村质朴的生活。现阶段,农家乐休闲旅游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也越来越丰富,随之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1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农家乐休闲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1-6]。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加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包括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在很多城市的郊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如北京郊区农村、上海郊区、成都近郊等地,农家乐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闲娱乐的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在深圳等地,类似“私家果园”的投资也已兴起。浙江乡镇企业发达的几个沿海城市绍兴、温州及舟山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事实表明,随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影响:一是延长了产业链,联动了商贸、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市场,推动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盘活了农民的闲置资产,在家门口实现了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三是推动了农村环境改善,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四是进一步融合了城乡文化,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当前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投入逐年加大,示范点不断涌现,发展态势良好。但从总体情况看,产业发展还相对粗放,品牌、规模和档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展任务依然繁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浙江沿海城市绍兴、温州及舟山等地为例,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规划布局不科学,发展特色不鲜明
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不深不细,在资源依托、特色内涵、市场容量、发展时序、区域推进等方面滞后于发展形势,特别是由于准入门槛低,大多数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缺乏规划论证,发展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设计雷同、简单仿效、粗放经营等现象比较突出。经营同质化问题较为普遍,多数经营者只是简单地将现有的农田、林地、果园、渔场、养殖场加以美化和修饰,造成农家乐休闲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基本雷同,经营项目单一,大都局限于吃农家菜,且菜肴大同小异;以打牌、钓鱼为基本的娱乐方式;住宿服务是城市酒店的复制,地方特色不够突出,旅游感受单调。对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挖掘不够,缺乏地道的农家文化和乡土风味,“农”的特色不突出,“家”的氛围不浓厚,“乐”的文章不充分。
2.2 旅游服务不规范,要素保障不到位
农家乐经营户(点)大多为分散经营,行业自律性较差。经营者大多是农民,很大一部分存在“小农思想”,缺乏长远的发展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专业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不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较差,影响了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和管理水平,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近年来,由于土地指标控制较为严格,农家乐建设用地难以解决,土地问题依然是影响和制约农家乐发展的突出矛盾。同时,由于农家乐开发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又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难以获得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制约了农家乐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 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对策
重新定位农家乐的功能,启动一批提升、改造和新建项目,着力提升、完善业态布局、培育休闲旅游要素体系和打造具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集欣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科学规划布点
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农民参与的角度,建立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推进机制,从全局上把握,统筹协调。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市县区域总体规划,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编制具有独立化、差异化、切实可行的农家乐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布点建设规划。
高度重视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赋予每个农家乐不同主题,以迎合不同市场需求,逐步由点发展到线,串联改造相关旅游景点,形成块状集群式发展,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同时,根据不同区域定位,开置农家乐休闲要素,利用要素布局支撑特色发展,通过要素有机串联形成线状,建构农家乐休闲旅游体系,推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重视农家乐开发的论证工作,建立一个由农业、旅游、规划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专家等组成的农家乐开发指导委员会,开展行业指导、专家专业指导和农家乐申报论证、督查工作。
3.2 重视特色培育
3.2.1 把握特质资源依托点。以农村的自然生态资源或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依托,精心策划设计发展模式定位。例如,生态示范区驱动观光旅游农园、租赁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休闲度假综合型、古村落、滨海旅游依托、山地户外运动山岳旅游依托等模式。同样,国外的CSA模式(社区支持农业),它是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生产有机食品并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达成供需协议,并直接由农场送货上门,在许多国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实际上国内近阶段也有不少在尝试CSA模式,如北京的小毛驴市民农园,以放心菜、绿色菜为特色,很受欢迎。同时,也出现部分城市人零散的在农村租赁土地,开展了类似于现实版“开心农场”的“咱家菜园”,满足他们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和体验农村劳动项目;又如利用地形地貌开展户外运动,如徒步远足、攀登、野营、拓展训练等康体健身的特色项目开发。总之,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开发必须紧扣地方资源,并牢牢把握资源特质,明确目标市场定位,理清开发思路,走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之路。
3.2.2 彰显文化特色。挖掘、提炼优秀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如神话传说、农谚民谣、祭祀庆典、农耕器具、饮食习俗等文化元素,让都市人更多、更好地了解乡村社会文化和民俗风情,使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走向市场。例如,以茶为主题的浙江诸暨绿剑茶文化休闲园,茶文化发展历史浮雕墙,暨企业新研制的加工流水线,茶叶深加工及贸易、文化推广等方面融合开发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通过民俗文化村、举办民俗文化节以及农家乐摄影基地、绘画基地、乡村俱乐部等建设,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乡村实地采风写生和风情体验实践活动,积极开发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提高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
3.2.3 突出美食特色。突出农家菜肴的地道风情,突出天然、绿色,真正做到原汁原味,让客人吃得新鲜、吃出情趣、吃出健康。注重对农村传统饮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地方菜肴传统的制作工艺,打造农家风味的招牌菜。同时,利用行业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联合研究制定适合传承农家特色菜肴的农家乐厨师培训课程和职业技能评定标准,举办各种形式的农家厨艺品评比赛活动,培养一批继承传统、善于创新的农家乐大厨,不断丰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餐饮文化。
3.2.4 开发特色产品。扶持农户开展传统手工艺和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和旅游商品,拉长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链,扶持“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设立农家乐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扩大知名度,增加经营收入。
3.3 完善服务体系
发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作用,齐抓共管,合理扶持,切实推行农家乐发展。建设农家乐特色村(点)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安保服务体系、环卫服务体系、游览服务体系等,同时定期开展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培训。
3.4 重视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关键是必须要有项目平台支撑,有产业保障,有新业态涌现,有企业运作。因此,要加强对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的策划,按照项目产业化、集群化的定位,可以引进一批有资本、有实力、有市场、有经营能力的农民企业家参与开发运营,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休闲、度假、运动、健身、娱乐等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整合部门资金、技术资源,筹措落实专项资金。对专项资金的投入实行重点项目重点扶持、重点投入,避免蜻蜓点水式均衡投入或葱花式分散投入。多、快、好、省地重点发展、推进一些优质项目,充分发挥示范(村)点的辐射作用,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开发大项目,培育大主体,推动大发展。
4 结语
总之,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坚持规划引领抓好科学布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有序利用等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模式。坚持典型示范,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向企业化、规模化、特色化、休闲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企业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发展机制。在开发、建设、保护机制上积极探索,打响品牌,做出成效。
5 参考文献
[1] 黄璜.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23-13025,13079.
[2] 严少君,陈楚文,张万荣,等.浙江省“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类研究[J].广东园林,2010,32(6):58-61.
[3]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一)实践界的研究成果国家统计局(2006)以同志关于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为依据,建立起了一套和谐社会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社会和谐指数为总目标,向下分解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6个二级指标。在定性分析和谐社会内涵、特征的基础之上,将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分解为25个三级指标,根据可行性的原则,最终保留了社会安全指数、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慈善捐款占GDP比重、人口流动率等18项可测的三级指标。中国社科院(2006)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建立起了一套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以经济社会和谐为总目标,向下分解为经济效益指数、人口素质指数、生活质量指数、社会秩序指数、社会结构指数、社会稳定指数6个二级指标,结合代表性和可行性原则,将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38个具体指标,如社会结构指数中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经济效益指数中的人均财政收入、生活质量指数中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北京市统计局(2006)以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为依据,运用社会学的现代冲突理论,建立起了一套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社会主体主观诉求、社会冲突的客观现状、社会冲突的协调机制三大类。其中,社会主体主观诉求为主观指标,向下可细分为对和谐社会的认同度、幸福感、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社区归属感相对剥夺感、底层市民自我认同度等6个具体指标,主要由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社会冲突的客观现状和社会冲突的协调机制则为客观指标,向下继续细分为万人拥有专职社区工作者、食品安全检测抽检合格率等20个具体指标。深圳市社科院(2006)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共进”思想的指导下,设计出了一套和谐深圳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客观监测指标体系和主观满意度评价两个部分。其中,客观监测指标体系包括社会安全、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社会关爱、社会发展、生态文明6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十万人批准登记数民间组织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政府民主决策率、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每万人拥有律师数等35个二级指标,并且每个指标都注明了专门的责任部门,如由司法局负责的人民调节案件数、知识产权局负责的每万人年度专利申请量,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可及性;主观满意度评价则通过设计的《社会和谐量表》和《个人幸福量表》,实地调查获得。
(二)学界的研究成果张德存(2005)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和谐社会的科学表述,建立了一套和谐社会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29个二级指标,如民主法治指标下的村民自治情况、法律法规建设,公平正义指标下的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充满活力指标下的全社会创造力、公众生活质量水平,安定有序指标下的利益关系协调情况、诚信评价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标下的大气净化能力、空气改善情况等。在权重处理上则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朱孔来、曹圆圆(2006)在科学界定和谐社会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以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为一级指标,以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统筹发展能力、宏观经济效益、公平正义不、法律法规、发展活力、创新力、居民发展质量、民主、文化建设、道德规范、诚信友爱、文明典型、社会事业发达、社会秩序、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为19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50个三级可测指标。在权重处理上则同样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吴诣民(2007)根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从制度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活力、政治文明建设5个方面组建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文化建设、政府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创造力17个二级指标,并具体细分为恩格尔系数、人口流动率、大学生毛入学率等45个三级指标。该体系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指标分为超前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陈钰芬、苏为华(2007)以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为依据,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建立起了一套省域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以省域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公平、社会稳定、资源环境为5个一级指标,将经济发展细化为农村居民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4个二级指标,将社会进步细化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新农合医疗覆盖率等6个二级指标,将社会公平细分为城镇基尼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等5个二级指标,将社会稳定细分为城镇失业率、每万人立案数等5个二级指标,将资源环境细分为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等5个二级指标。齐心、梅松(2007)根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建立起了一套适用于大城市的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以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社会治理、社会意识、社会公平、人与自然、社会稳定、社会活力为6个一级指标,选取了社区归属感、人际友爱度、生产总值能耗等25个二级指标。其中公共安全感、社会参与指数等9个二级指标为主观指标,主要通过电话抽样调查获得,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则采用了阈值法。胡继连、戎丽丽(2007)以问卷调查的数据为依据,通过计算分析山东省农村社会的和谐程度,得出了“总体和谐、某些方面不和谐”的研究结论。并根据和谐与不和谐的事项构成情况,提出了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坚持国家的惠农政策、改善教育收费秩序、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服务条件、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社会治安等对策建议。杨涛、吴国清(2007)以城市社区为研究载体,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从社区自治组织与管理、社区认同与参与、服务完善、文明祥和、治安良好、环境优美6个方面建构城市社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居民自治、社区满意度、健康卫生服务等17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为党员参加社区的比例、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网络化、社区人均健身器材数量、车辆定位停放率等73个三级指标。潘剑(2012)以农村社区为研究载体,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农村社区的研究,从人自身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4个方面组建农村社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包容心与幸福感、当地文化与社会风尚、绿色社区建设、社区需要与公共服务等20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112个具体指标。
二、相关研究论点综述
(一)定性研究的导向作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在借鉴国外社会发展指标的基础上,围绕着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历史沿革展开,并且一般都采用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提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统计局和谐社会监测的评价研究。在这类文献中,往往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总目标,通过目标层导向分解为下一级指标,,定性研究的导向明显。但也有一种类型,研究目标不侧重于预警与监测,而在于如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这类文献以北京市统计局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强调社会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杨涛、吴国清则从城市社区的角度理解社会和谐。他们认为和谐社区的基本特征应包括:社区自治组织与管理、社区认同与参与、服务完善、文明祥和、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构建城市和谐社区也就要严格按照这些基本特征导出次级指标。潘剑则选取农村社区为切入点,他认为农村社区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应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正确对待这些关系,指标体系的构建也要围绕着这些定性的研究展开。可见不同角度的研究决定了不同的指标体系,构建一个相对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就必须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特征、历史沿革、理论依据,并在构建指标的过程中坚持定性研究的导向作用。
(二)具体指标选取的差异性不同的文献基于不同的指标构建原则,在指标的选取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齐心、梅松提出了指标应体现其贡献度的见解。这一组建原则对其指标选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他们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并非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发达而社会冲突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因此社会和谐指标体系应不涉及经济发展方面,而主要从社会治理、社会意识、社会公平、人与自然、社会稳定、社会活力6个方面进行展开。与此相反,朱孔来、曹圆圆则从指标构建的系统性出发,以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效益、统筹发展能力等19个二级指标展开研究。
(三)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特点鲍尔教授把社会发展指标分为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两种,开创了社会发展评价的先河。这种分类方法在国内文献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深圳市社科院就将指标体系分为客观监测指标体系和主观满意度评价两个部分。主观指标通过设计的《社会和谐量表》和《个人幸福量表》,经实地调查获得。北京市统计局也将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分为社会主体主观诉求、社会冲突的客观现状、社会冲突的协调机制。其中社会主体主观诉求就是主观指标。可见主观指标的加入为冰冷的数据加入了人文色彩,也使得“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也实现了知识精英阶层与民间大众的互动,增加了广大群众对于评价体系的认同。笔者预测,随着民主化进程中参与意识的增强,主观指标的比重还会增大。
(四)经典指标的入选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人均GDP等经典指标的入选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国家统计局在测度公平正义时,选取了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城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4个指标。陈钰芬,苏为华在测度社会公平时,选取了城镇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城乡人均收入比、高中以上人口城乡比、高中以上文凭人口性别比4个指标。吴诣民、陈涛在测度收入分配时,选取了城镇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3个指标。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在测度生活质量指数时,选取了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地面积等9个指标。深圳市社科院在测度社会发展指标时,选取了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教育占GDP比重等7个指标。朱孔来、曹圆圆在测度居民发展质量时,选取了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水平2个指标。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如北京市统计局在测度贫富差距时,就选择了国民经济各行业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市高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比3个指标。齐心、梅松在测度社会公平时,选取了高等教育入学率、登记失业率、城乡消费水平比等5个指标。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评价主体的问题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视角不同,会导致对同一对象在评价结果上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现阶段,中国和谐社会评价研究的组织者和研究者主要包括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一般注重实用性,经常选取一些现有的统计指标,因此指标体系的理论支撑显得不足,但由于责任分解到位、协同作业能力强,也保证了数据获取的效率;高等院校一般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所建构的指标体系也相对完善,但由于过于追求完美,具体指标数目过多。如潘剑有关农村社区和谐社会评价研究中,就涉及具体指标多达112个,这对数据采集工作必然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不利于评价体系在实践应用中的推广。因此,加强评价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互补优势,是接下来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评价对象的问题目前,我国和谐社会评价研究对象主要涉及2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如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对和谐社会进行分析,确定了一个总目标,6个二级指标,18个可测三级指标;二是地方层面,如北京市统计局结合北京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北京市和谐监测指标体系,陈钰芬,苏为华提出了浙江省和谐评价指标体系,深圳市也颁布了深圳市和谐评价体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石,有关和谐社会区的评价研究也在迅速展开。杨涛、吴国清组建了一套城市社区和谐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73个三级指标。潘剑则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组建了一套适用于农村社区的和谐社会评价体系。可以看出,和谐社会理论探索逐步深化,目前的研究已经涵盖国家、省、市、社区等不同层面,但我们也发现,涉及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和谐测度研究仍然较为缺乏。(本文来自于《甘肃理论学刊》杂志。《甘肃理论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三)指标构建的问题在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从现有文献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同志关于和谐社会的表述为理论依据,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个方面组建指标体系,此类文献以齐心、梅松的研究为代表;二是在界定和谐社会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会发展指标或者小康社会指标等,构建评价体系,此类文献以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为代表;三是在问卷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调查公众的最终评判设计指标,以胡继连;戎丽丽的《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山东省农村和谐社会建设问题问卷调查》为代表。可以说,目前和谐社会概念的内涵、特征一般都由政府部门、知识精英界定,公众参与程度不高,处于相对失语状态。尽管社会精英的观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发展的状态,但曲高和寡,闭门造车的研究最终会脱离实际,变成纸上谈兵。因此,政府部门和知识精英今后的研究,都应该做到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求民意,实现政府部门和知识精英与广大民众的互动。这也与我国目前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一脉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