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0 18:03:22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例1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从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向现在的全方面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使得化学课的性质也发生了转变[1]。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时,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一、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基础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河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渤海校区在食品类、海洋科学类和水产养殖类专业中开设了基础化学课。目前,基础化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内容较多,而课时安排相对较少;再如,面对不同的开课专业,该类课程的教材、课程大纲、考核标准均相同,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略了不同专业对化学基础知识的不同需求,无法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完成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2]。

二、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的教学策略

(一)针对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

从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来看,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基础化学知识的需求及应用存在明显差异。食品类专业其培养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学课程包含仪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而基础化学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是食品类专业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基础。海洋类专业其培养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包括化工原理、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以及海洋化工技术,而基础化学课程中分析化学是仪器分析化学的基础课程,无机化学中化学热力学部分、化学动力学部分以及四大化学平衡等内容是学习化工原理以及化工热力学的先行知识。相对来说,该类专业的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需求较少。养殖类专业对化学知识的需求侧重于化学物质的分析及生化分析,其培养方案中涉及到的后续化学课程主要包含动物生物化学、水产动物药学与药理,该类课程的开展需要学生以部分有机化学的内容为基础知识。根据不同专业对知识的需求及使用情况,可以将授课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全书详细讲解层次,其适用对象主要是食品类专业的学生,该类学生对基础化学知识的需求程度较高,化学知识在后续课程的应用面积较广。因此,可对基础化学三门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全书讲解;第二层次为部分讲解和部分自学层次,该层次的适用对象主要是海洋科学类专业的学生,该类学生对基础化学知识有一定的需求,但其联系又不是十分紧密,对知识的把握重在理解,而非以此为基础的应用;第三层次为侧重讲解和广泛性自学层次,该层次的适用对象主要是水产养殖类专业的学生,该类专业的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内容需求较大,而其他化学内容则仅限于简单的了解。因此,该层次的授课则侧重于有机化学的讲解与学习。

(二)授课模式的改革

教师应根据各类别学生的专业特色及实际情况,逐渐转变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将理论知识和专业需求及实践情况相结合。此外,该类教学活动的授课对象均是非化学专业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十分薄弱,所接触到的化学知识也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此为切入点,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知识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势必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学习内容要求等合理设置考试方式,可以采取课堂作业、实践情况及试卷考试按一定比重结合的方式给出学生的最终成绩[3]。由于学生的教学层次不同,各类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也应不同,如对于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要求较多的专业,应增大试卷成绩在总成绩的比重;而对于侧重知识理解的专业,则应增加实践及课堂作业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三、结语

采取分类针对性教学,能够结合我校的现状实际考虑不同专业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需求,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因专业而教,与学生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何娉婷.浅谈非化学类大学化学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时代教育,2009(2):122-123.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例2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82-02

目前,高等教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大量的扩招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要适应社会的这种变革,培养高质量人才尤为重要。从我校来说,只有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提高基础化学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理念。基础化学是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课程教学涵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理论及实验内容。“基础化学”是化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它简明地反映了化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基本知识和方法。东北石油大学历来重视基础教育,基础化学课程是我校非化学本科各专业一直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我们一直在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先宏观后微观,把一般的化学平衡理论应用于电解质、氧化还原、配位化合物等方面;物质结构理论联系周期系,并反映近代结构理论的基本知识;化学热力学,主要介绍一些基本知识概念和数个状态函数的简单计算,并用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单质、化合物以通性为主,适当结合石油科学和其他工程中的应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理论和规律多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基础化学实验是本课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加深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训练基本操作的能力,培养独立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和做出结论的能力,以培养科学的工作方法。学习基础化学和学习其他课程一样,在学习某一问题时,首先注意问题是怎样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哪些理论和实验。要求同学们刻苦钻研教材,力求融会贯通。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住学过的内容,并在思考教材的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学会利用一些参考资料,结合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一些化学问题。本课程在进行一系列教改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了立体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化学”教学。本文探讨了“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体系中扎实基础知识、突出石油石化特色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被动讲授与学生主动自学相结合

基础化学教学内容按照其知识的重要性和深度分为三部分:基础知识,提高知识,拓展知识,三部分对应的考试要求分别为必考、选考、补充,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对基础知识讲透,提高知识讲到,这是对学生的被动讲授。同时,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精神,要求学生在理解讲授知识基础上,对未讲述的部分提高知识和拓展知识全部自学。这样也达到了分层次教学的目的。

二、板书讲解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我校承担本课程的教师均针对各自不同学时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自制了多媒体课件;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且避免“放电影”式地灌输,我们统一采取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板书充分展示课堂内容的体系结构、承前启后关系、重点难点,使学生在把握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内容有一个主次分明且清晰的结构网图。多媒体一方面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文件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动态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注重结合丰富实例和发展前沿扩大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使课堂内容更饱满,也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宽视野。

三、课堂教学与网上答疑相结合

众所周知,大学生想找授课教师问问题,过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现在我们在保持正常的面对面的答疑外,还建立了网上答疑系统,不仅能及时回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弄懂的问题,而且能就更广泛的话题进行网上交流与讨论。并且,授课教师已将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挂在网上,供学生自主学习。

四、大纲式教学与课外专题讲座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简单的大纲式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而我们坚持在课外开设现代应用专题讲座,既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学生及时了解到科技前沿的相关信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相关联的有效途径。

五、启发式、讨论式与研究式教学相结合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讨论式教学为课堂补充、研究式教学为课外补充的三者结合模式。启发式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尽量变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思考。讨论式教学是在课堂上教师对一些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半自主解决问题。讨论式教学既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已掌握知识,也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研究的能力。研究式教学主要是在课外采用科研讲座、科技竞赛等多种方式实现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

六、全面提高和因材施教相结合

在当今高校实行大众化教育的年代,让所有学生全面掌握好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但由于各个学生的个性天资和努力程度不同,因而必须因材施教才能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也只有因材施教,方能培养出拔尖人才。我们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坚持不懈地贯彻了这一精神。

七、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相结合

我们多年来坚持基础化学实验室对外开放,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八、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建立电脑题库的复习与自测系统

为便于学生的复习,建立了电脑题库自测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光盘,方便地进行复习和测试;为了把好考试关,我们采取了相同学时统一命题(分A、B卷)、统一考试(全校统考)、统一阅卷和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的质量考评模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例3

一、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第一,西部地区有所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明显。

自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不断加大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全国八纵八横的光缆主要赶到中有12条连接西部。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的电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一些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中,西部地区的长途光缆现在已达到3176584公里,占全国长途光缆总长度的26.2%;互联宽带接入端口达到4409.8万个,占全国总数的18.98%,;局用交换机容量有9970.3万门,占全国的22.96%。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整个西部地区通信水平和规模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为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之先进的技术和设施已经或者准备在西部落户,也为该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尽管西部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形成各省市多中心的发展趋势,并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同时需求少,建设规模与全国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5%,其中东、中、西部各为124%:85%:80%,其中16%的行政村未接通电话,且绝大部分都位于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因特网普及率为52%:32%:30%。对CNNIC的数据进行统计,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五省市的CN域名数、WWW站点数、互联网用户数分别占全国的50%、52.4%.77.9%。而占全国土地面积71.3%、占全国人口28.5%的西部12省市区的相应指标比例则为8.28%、7.84%、18.6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在电话用户、通信能力、网络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与东部沿海地区有着巨大的差距,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繁重的任务需要完成。

第二,信息基础设施匮乏与知识经济稀缺。

西部地区各中心城市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表现出严重赤贫状态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省区大多正处在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并存的阶段,知识经济稀缺,农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信息需求不足,从我国的信息化程度分布来看,西部无一省区排名于前十位,而列最后四位的都在西部,根据2011年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的测算结果,根据信息化水平发展高水平、中高水平、中等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地区可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以下5类地区(见表1):其中第一类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和江苏,共6个省市。此类地区2011年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平均达到0.897,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3倍,在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中属于中高水平行列。而西部地区基本落入第四、第五类水平,这些地区信息化水平基本在0.606~0.629,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80%左右,信息化水平低于全国水平,产业技术指数接近,基础实施、知识职称指数与前几类相差较大,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差距。

表1 2011年全国及五个类型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比较表

基础设施指数 产业技术指数 应用消费指数 知识支撑指数 发展效果指数 总指数(Ⅱ)

全国合计 0.450 0.980 0.677 0.831 0.723 0.732

第一类地区 0.669 1.125 0.849 0.959 0.883 0.897

第二类地区 0.470 0.962 0.702 0.874 0.675 0.737

第三类地区 0.406 0.866 0.627 0.833 0.608 0.668

第四类地区 0.359 0.810 0.596 0.800 0.582 0.629

第五类地区 0.322 0.792 0.572 0.741 0.588 0.603

西部地区知识发展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存在明显的知识资源匮乏与知识瓶颈,大量贫困人口由于普遍缺乏获取、交流、应用和创造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从而形成严重的知识贫困。在日新月异的前数字化时代向数字化时代转变的过程中,“知识贫困”与“信息贫困”远比“收入贫困”带给西部地区前进发展的阻力更为强大。

二、信息基础设施区域差异成因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地区间各中心经济体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人均收入的巨大落差是造成东西部信息基础设施差距的瓶颈所在,也是东西部知识经济发展巨大差距的症结所在。根据第三届亚太城市信息论坛的报告,在农业与工业产业结构方面,地区农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东部地区平均在25%以下,中部地区约为30%,而西部地区则占40%,西部地区农业结构明显偏重。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0810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6977元。西部城乡间收入差距在3.2:1~5.6:1之间,高于全国3.1:1的平均水平。2011年西部GDP只占全国的19.2%,人均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我国东部11省市人均GDP已达到53350元,而西部12省市区只有27731元。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知识经济发展水平上与东部地区形成的巨大鸿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的严重不平衡性。

第二,政府投入不足。

201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东、中、西部分别为52%:23%:23%。同时,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有限,用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就更受约束,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与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多种因素互相制约的欠发达地区“增长陷阱“。经济增长不足,导致地方缺乏足够财力,无法提供良好便捷的信息基础设施,投资环境难以改善,制约了经济增长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信息基础设施固然需要超前,但缺乏足够财力支持,也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无法完全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吸引足够的非政府投资的建设资金,项目本身的持续利用与良性循环机制建立不起来,对知识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无法得到足够的体现。

第三,区域人口素质差异。

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西部地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事业发展乏力,人口文化素质比较底下。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西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2011年,西部文盲占全国文盲总比例为36.2%,虽然有所扭转,但是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其中,文盲率最高的青海达到10.23%,此外,全国总共有14个省份的文盲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4.06%。据统计,2011年我国西部地区有普通高校658所,其中大多学校网络设施陈旧且数量少、网络覆盖面窄、连网速率太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劣势循环的态势。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是不同层次的互为提升,没有完善发达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就不会有日益丰富的知识经济。

三、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第一,加强宏观调控,和政府信息化引导。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融合了现代高科技,投入大,周期长,回收慢,真正着手进行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它的潜在效益是巨大的,同时也是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的必经之路。根据新增长理论,“互联网是一种让机会均等的新力量”,知识经济将不再只限于锁定现有的东部目标区域。同时西部地区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及数量上进行有效配置和选择利用,从而逐渐解决知识不对称问题,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利用能力和知识经济在西部地区的发展。

第二,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大培养力度,提高知识经济中所需要信息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培养适应新的知识型社会所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高科技工业区,有意识地加深西部地区人民对信息产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建立软件学院、网络学院等多种形式增加信息话人才培养,重视信息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对信息产业在人才和质量上的需求。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专业信息人才,更多地是需要高科技人,所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信息行业的任务,更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共识。

第三,面向市场经济,开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资道路。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例4

一、引言

近年来,高考语文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整体上呈现的倾向是弱化处理,知识动态性、能力上的考查逐渐形成。根据笔者对几届高考学生语文分数的比较分析,凡是超过120分的同学,他们在语文基础知识项上丢分较少至多丢6分,凡基础知识项丢分超过50%的同学,其总分很难到达110分。目前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基础知识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多结合教学内容拓展知识,学生对这种繁琐的基础知识没有系统化的认识,往往是学一点记一点、在整体分类和系统化总结归纳上很难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且,许多基层高中把高考基础知识的积累放到高三上学期中,利用一个月就复习完了,这就是蜻蜓点水,学生理解不透、积累不足,考试中学生多数是碰运气,分数自然高不了。当下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题型、内容、形式上不断改革,稳中求变,是对学生发展的时代变化的调整,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基础知识教学与其他教学内容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学习中提高基础知识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之一。

二、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现状

语文基础知识从内涵上来说,具有工具性、传承性、个体性、稳定性特征,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在思维、交流、工作学习中更好地完成相关活动内容,这也是语文作为工具性载体的重要因素。语文基础知识中多是从传统文化中积累下来的,在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中,基础知识是主要的内容基础,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也将成为未来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目前高中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现状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教学的重点多是围绕高考考纲考点要求展开,基础知识的广泛性、多变性等特点是当前教学中以高考命题标准为参考的重要因素。语文教材知识零散,在基础知识总结上多是通过单元导语和小结串联较为全面的知识点,这种形式在系统化知识构建上还有很大差距。在教材的练习思考中存在一些比较内隐化的知识点,通过问题思考呈现,这种知识往往需要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积累总结,对这种知识很容易忽略。课程改革在教材编写上也出现很多变化,这种内隐的知识增多,直观展现出来的知识点逐渐减少,对学生探究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教师知识系统化高效教学的难度。教师在语文基础知识素养上的不足也会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积累中,偏重知识的针对性,在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泛度上没有较全面的系统的积累,对学生知识运用引导也会有所局限。

三、基于高考基础知识考查的高中语文教学改进对策

1.改进教学理念,注重实际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有相对隐性的特点,传统教学中的内容逐渐积累成越来越多的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也会不断增加。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集中在成语、古诗文名篇名句、文化常识性考查、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等内容上,相对稳定。针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进行专题教学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会进行的一项内容,这种教学主要是在题型、内容范围、解题技巧上进行,对基础知识的文化价值教学没有深刻的体现。改进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下的遗留影响,在认识上明确基础知识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将语文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真正落实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构建更为先进的教学体系。例如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第19小题,考点是表达得体,该题的出现就要求一线教师把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加强积累方法的引导

在教与学的问题上,要改变过度依赖高考基础知识考查要求的教学指导,切实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辩证看待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教师在教学引导上给予重视,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善于观察、归纳总结收获,比如引导学生们在看新闻、读报刊和新媒体时,要注意其中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是否得当。语文教学本身是积累的过程,这种积累是应是学生根据学习兴趣指引积极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在这一认识上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及时更新,不能一味针对高考灌输大量的基础知识积累方法和要求,努力构建师生价值观的共同导向。如在文化常识性知识、古诗文文化传统知识的教学方法上,一般结合具体文本阅读进行,古诗文的学习首先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翻译文本,其后再做题,在这一形式上应给予重视,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一定的积累,很难实现综合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对文化常识、古诗文文化传统知识在文本中的应用,应进行适当结合实际教学安排进行专题教学,提高基础知识的系统化。

3.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注入课堂教学新元素

除了利用传统的早晚读、课前读等积累方式外,还要探索新的方式,比如翻转课堂,网络微课、智能手机积累等。语文基础知识在经典文本阅读中的运用较多,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进,融入新的元素,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基础知识学习现状。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需要深入挖掘文本,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当下热点文学时政话题,高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实践。教育立足长远,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体系庞杂,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需要不断更新,为基础知识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四、结语

语文教学立足当下,在发展的历程中坚持教育教学初心,为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途径和空间,基础知识教学融于语文教学点滴之中,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观念,教师在语文教学探索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艳.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例5

一、课程的定位由于笔者认为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命名能较好体现《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定位,故以下皆以“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的课程和教材。

1.“知识”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功能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知识性课程。“知识”与“技能”相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与《导游业务》(上海市考试教材称为“导游服务规范与技能”)相对。我们常说导游是“杂家”,要求“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也就是说导游要广闻博识,要有丰富的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广博的知识,导游技能也就无从发挥,导游服务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2.“导游”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职业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导游的课程,也就是从导游的职业特点出发,明确导游“应知”的内容,基本框定导游的知识结构。

3.“文化”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范围定位,明确这是一门文化类课程。笔者认为“导游基础知识”的定位太宽,导游的“基础知识”涵盖了从政治到经济,从科学到军事,从游客的职业知识到国内外热点时事,“天文文/沈民权地理‘鸡毛蒜皮”,几乎都要了解,都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但是,作为课程,却不可能无所不包,“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不同于“鸡毛蒜皮”,突出了“天文地理”的部分,强调的是对未来导游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与大多数同样性质的教材内容涵盖相符。

4.“基础”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基础”的理解,笔者认为要强调两点,一是“入门”,定位在“入门教材”,即职业资格准入标准,也就是初级导游员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二是“基石”,导游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必定是最能体现“终身学习”特点的。而这时候的“基石”很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它已经为导游员的职业成长搭建了文化知识的基本框架,起“索引”的作用,以便他们顺藤摸瓜地去学习和积累,为导游今后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特点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面广点散”四个字来概括。“面广”是指导游文化知识的“包罗万象”,课程涵盖了历史、地理、民俗、建筑、园林、宗教、饮食等等,真正地体现出导游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要求。但是教材的篇幅毕竟有限,“面广”的特点同时必然带来“点散”的特点。以“中国历史”一章为例,篇幅较多的教材,如北京、浙江、上海、江苏、河南、山西,一般在1.8~3万字之间,而篇幅较少的教材,如广东、海南、江西等,就只有1~1.5万字了。其中的“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在陕西、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市的教材中已经缩减为短短的一首《中国历史歌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重大成就”只是罗列式的“选介”。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要浓缩在l~3万字的篇幅里面,必然被压缩、抽干,呈现出来的只能是零散的、缺乏逻辑关联的“点”。其他章节也是这般情况。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面广点散”的特点,给教学上带来很多难题,对学生和老师都是考验。学生没头绪,常常记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老师也没有头绪,常常以“划书(重点)”代替授课,以“做题”应付考试,或者以天南地北的闲聊代替严谨的课堂教学。

因而,我想在《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与学上,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导游的培养与成长有所裨益。

三1、对老师教学的建议

1.反对灌输,不提倡“背书”导游知识犹如浩瀚海洋,需要我们日积月累,不断吸收和掌握;导游知识也是生动鲜活的,很多“知识点”的背后,都有有趣的故事。所以我们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提倡让学生背书。很多学生起先都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津津乐道,可是到后来却对它望而生畏,为什么?就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太枯燥、太死板了12.激发兴趣。讲究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游知识是教不完的,学校的课时量有限,导游短期培训班的教学时间更少,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比起教会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

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用学生喜欢的、能接受的方法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导游员的讲解服务必须在研究游客、了解游客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那么,在导游的教学培训中,教师就更应该自觉地站在学生——未来导游的角度和立场进行教学。

其次,要帮助学生寻找知识规律。“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既然有“面广点散”的特点,教师就一定要善于寻找一条“线”,从而完善“点线面”的关系。就像夏夜的满天繁星,如果我们用“线”串起,便能明确地指认这是“××星座”了,知识也就容易辨识和记忆了。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笔者推荐几种本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家分享:(1)共建博客。笔者和学生一起建立了一个名为“未来导游俱乐部”的博客,在博客成员中,又分为“普通成员”“高级成员”“管理者”等几个级别,鼓励学生发贴和晋升。其中“旅游文化”一栏,要求学生从书本和网络中寻找一些知识。然而书本和网络的知识难免鱼龙混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辨析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共建博客,也建立起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共同学习,教学相长,效果非常显著。

(2)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导游文化知识量大,学生学得累,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学法指导。而教师设计好学案,提示学习的路径,使得学习内容问题化,学法指导具体化,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景教学。情境教学模式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景区网站虚拟游,以及众多的图片、视频资料,可以极大地改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过教师切忌被大量影像资料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过分使用影像资料,而是应该有所选择、组合与提炼。

3.热爱传统,自觉传承

导游是“文化使者”,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导游员实则担负着历史的责任。因而,教授《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老师应当树立“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意识,并且自觉践行之,使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教师要把这种意识和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激发其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1.导游成长,素质优先随着旅游内涵的不断拓展,文化旅游的不断深化,对导游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让良好的内在素养支持外在形象,导游的整体形象才能立起来。导游必须多读书,通过“知识”特别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导游的内涵,修炼涵养,做好文化使者。知识是优秀导游的“源头活水”,导游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找到与游客共鸣的话题,越容易使游客作出“这个导游很有修养,很有文化”的评价。

2.活读书本,活用教材

导游要博览群书,更要活读书本、活用教材,千万不能迷信书本。由于受编著者水平与教材篇幅的限制,现行考试教材不可避免地有很多局限,学生死读死记的方法实在不可取。笔者认为,学生既然把教材当作入门之本,不妨以此为导游知识学习的线索和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顺藤摸瓜地学习。

3.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导游的学习,靠勤奋,二靠方法。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例6

前言

中专化学专业在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大纲的宗旨,同时也是化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化学基础教育存在着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度不牢,专业素质较低,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盲目为了应试而学习的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基础化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在新的教学大纲要求下,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化学教育的需要,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我们的中专教育要以化学素质教育为指引,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学观念,注重强化化学基础知识的巩固,改善教学条件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我国的中专化学教育能够满足现代化学教育和教学大纲的需要。

一、中专化学教学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必要性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新教学大纲对化学教育的重要要求

国家新颁布实施的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我国的基础教育要从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向全面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重要基点。它对我国的化学教育突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中专化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每个学科的教学和学习特点具有差异性,按照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本学科教育的方式和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各学科教育的注重点。中专化学教育内容以基础理论概念和动手实验为主,因此,强化学生基础化学知识,增强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是中专化学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二)强化素质教育是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要求

就教育层次而言,中专化学教育主要是以向社会输送化学基础领域人才为主,侧重于基础人才的培养。在此条件下,中专化学教育一定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社会所需的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这是21世纪新型人才观的重要要求和体现,中专化学教育一定要与社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化学领域人才。

二、当前我国中专化学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受传统教育理念制约,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以应试为目的的功名观念较为严重,存在着只要考试成绩好,就代表知识学习到位,能力强的错误观念。在这种错误理念的误导下,化学教学和学习都会盲目的被应试考点牵着鼻子走,大纲规定要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而学生也只能学什么,根本就不会注重化学知识的全面教授和学习,综合素质的提高便也无从谈起。

(二)教学方式落后,书本意识浓厚,缺乏创新意识

中专化学教育在传统教学大纲的约束下导致老师的教学理念较差,教学方式落后,盲目照本宣科,毫无创新意识。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也只能是被动接受,充当收音机角色,造成学习的学习能力不强,知识的学习中没有自主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其次,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度不高,知识系统化程度较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中专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较低,他们长期适应了传统教学大纲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导致在新的素质教学教学大纲实施后短期内转变不了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新的教学大纲下依然因循守旧,沿用落后的教学模式开展化学教学,致使学生的化学素质得不到提高。

(四)师资力量薄弱,基础教育设施不够完善,缺乏相应实践,致使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要求学生拥有全面的化学基础知识,还要有实际的试验动手能力。当前,我国的中专院校基础教育设施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化学实验开展条件,导致学生仅仅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得不到相应的试验验证机会,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学生化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

三、中专院校化学教学提升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强化素质教育

中专化学教学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要以新教学大纲为指导,改变传统落后的片面教学方式,全面巩固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强化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求知欲为切入点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要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全面提升自己的化学学习素养。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使教学软硬件配套设施完善,强化教学实践

中专院校要切实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使学校教学实施不断完善,满足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教学需要;与此同时,要强化化学实验室建设,为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提供优越的实验平台,通过化学实验,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这是化学素质培养的重要要求。

(三)以社会用人需求为导向,培育高素质化学人才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例7

“浙江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共分四个科目,分别为“现场讲解”、“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和“导游基础知识”,而导游基础知识又由《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组成。该门课程也因内容涵盖广、知识点散杂、记忆难度大等原因,成为导考中相对较难的一门课。从往年的试题分析可得,《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考核所占比例略高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因此,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在授课方式方法及效果上,也面临重大的考验。

1 课程定位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一门系统介绍导游从业人员必备的旅游文化基础知识,是一门集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导游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的必考内容,在专门培养导游人员的专业课程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熟练掌握导游所需的浙江历史文化、民族民俗、园林景观、宗教建筑、饮食物产、旅游文学等知识,形成广博的文化视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更加注重将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具体实践之中去更好地为游客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引导游客发现美、欣赏美。因此,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旅游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改革依据

“能力本位”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BVE(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的简称,是一种以培养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职业教育模式。该论点提倡职业教育应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获得岗位操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1]。导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为导游岗位、门市接待岗位、外联计调岗位等,而学习导游基础知识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化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2]。浙江省的高职院校需从导考要求出发,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之外再集合地方性,学习《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的高职导游专业教育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增强导游专业服务地方的能力。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指以就业为导向,以从业岗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中心,按能力培养的需要组织教材,进行教学分析和设计,形成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先进教学模式,该方法突破了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富有针对性[3]。

因《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在内容结构上的特殊性,目前省内各院校教师在此门课程上的教学手段还比较单一,结合课本的章节安排,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缺乏兴趣,难以熟练掌握,导致导考中该门课程的得分率不高,进而影响导考通过率。为了适应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基于导游专业学生的能力本位发展要求,笔者通过对内容的重构,将繁杂的十一章节内容进行具体模块化教育,并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路,提高学生上课兴趣,同步实现导游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3 改革模式

根据“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完善‘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核发’行政审批事项有关工作的通知”,2016年导游证考试形式分笔试与现场考试两种,科目一(导游政策)、二(导游业务)、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为笔试,科目五为现场考试。其中科目一、二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科目三、四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其中科目四占比不少于5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试的改革意味着课程教学的改变,尤其是地方导游基础知所占比重为四科之首,更要加大学生对地方旅游文化的熟练掌握。此外,浙江的现场考试内容由原来的各地市自主组织景点讲解改变为全省11地市5A级景点的抽选讲解,每个地市至少有一个景点入选,且需介绍该地市的概况,这恰恰是以《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对浙江11地市的概况和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介绍为基础的。为了增加考证的通过率,也强化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认知,可以就该门课程进行《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为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为辅,配合现场讲解的形式进行模块化教学。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由浙江地理与历史、浙江经济文化与旅游、浙江民族民俗与民间艺术、浙江风物特产与美食、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选读及11地市旅游共11章内容组成。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对本人所在地市的内容及风物特产等部分章节感兴趣,且对诗词表示难度太大,无法全面掌握。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为技能型人才,而导游专业也正是培养既具备文化素养又具备职业能力的导游人员为主。

按传统方法讲授,高职学生对文化概念和现象不感兴趣,理解和接受能力差,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没有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4]。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模块化教学。将《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分为理论知识模块、实践技能模块以及文化素养模块,详见表1。

在理论知识模块中,以授课教师讲授为主,比如讲到浙江历史时,可与中国历史相结合,比较同一时期中国发生何类事件,而浙江此时又发生了什么,帮助学生记忆历史事件,也可将历史故事穿插其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甚至播放电视剧,通过抢答让学生来找茬,发现电视剧虚构情节中的错误之处,使学生把生硬的历史学活、学巧。

过去,大部分的学者把导游基础认为是理论大于实践的课程,但事实上,从高职学生能力本位的角度出发,与本科教育不同,更应注重实践操作,将课堂交给学生,尤其是在《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实践技能模块,可运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因学生均来自于浙江省境内,因此,可以按生源地分成11个小组,每个组设置组长一名,小组成员自己分工,要求每个小组利用课下实践查找资料并制作PPT,推选一名代表在课堂上以导游讲解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其他小组打分和点评,老师做总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出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教学确立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明显。项目化教学对老师的要求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高,要求教师更加全面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教师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课堂处理能力[5]。

笔者在讲授《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普高生还是三校生,往往对于理论性太强的旅游知识缺乏耐心理解,即便辅助以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夺人眼球,也不能满足学生对旅游专业知识的需求。与此同时,在讲授《现场讲解》这门课的过程中,仅仅把学生放在导游模拟实训室中进行操练不能与时俱进地了解景点,因此,在文化素养模块,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课堂外,也就是各地市的知名景区去参观考察,增加他们的直观感受,尤其是记忆难度最大的诗词楹联游记。如前往杭州灵隐寺的时候,可学习宋之问的“灵隐寺”一诗,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寻找诗词中提及的飞来峰和灵隐寺风貌,感受佛教圣地的空灵神秘。通过学生的实地踩点,让学生去发掘楹联所在的具置,结束后,让学生自主从诗词游记出发,自主创作导游词,一来可以活学活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二来为学生在导游词协作方面提供素材,背诵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4 总结

综上所述,《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层面,应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基于学生的特点,将“教、学、用”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求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利用现代化教学和景区现场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笔者从高职学生的能力本位出发,将该门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也可结合以赛促训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掌握浙江的旅游文化基础知识,并且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导游带团讲解工作中加以熟练应用,培养能满足企业、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静.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2]佘曙初.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11):40-41.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例8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47-03

“信息素养”提出有较长时间,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还是更多定位于“工具理性”的视野下,教学目标仅仅定位于学生能操作电脑进行学习,能运用电脑适应将来工作,能取得计算机一级或二级证书等。笔者认为,与专业课程不同,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计算机课程不应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主,而应该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手段,对学生心智进行启发,促成其智能发展和精神升华,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科学价值观的确立及健康情感与态度的形成,最终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育价值应定位于“价值理性”的视野,并在该视野下开展教学改革。

一、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育价值定位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概念均由马克斯・韦伯提出。在“工具理性”的价值观指导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就像一个“工具箱”,老师采用“短、平、快”的教学手段,塞给学生自以为 “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并以此设定教学目标。虽然通过精炼讲解、重复操练,学生能快速掌握必需够用的知识,但这种以功利性为主导的实用主义从根本上忽视对高职学生德育素养、能力素养、文化素养以及健康体魄、健全心智的全面培养。正如工具理性带来人的异化和物化,“工具理性”的教育价值观也正在把学生培养成单一的、片面的、机械化的只能局限在狭窄专业领域内且仅会做单一工作的“机器人”。

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不仅要教会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且要使学生明晰计算机原理,为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并能在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工作中长期受益。因此,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应该建立在“价值理性”的视野下,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均要体现学生作为“人”而非“容器”的教育价值定位。

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育价值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德育素养价值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而信息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并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掌握和运用,而是要具备在信息技术所创造的工作环境或学习环境中的独立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批评精神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即具备完整的信息素养。因此,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不仅是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的教育任务,也是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教育价值。根据的研究,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下的信息道德包括:知道应遵守的信息道德并能付诸实践;对信息安全常识有所了解,并能积极维护信息安全;知道对特别重要信息进行保护处理;具有较强的信息免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能合法地获取、储存、传播文本、数据、视频和声音信息等。计算机公共基础课需要将教学内容与信息素养教育、信息道德养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破空洞、教条的道德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信息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道德观。

(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能力素养价值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力本位”是高职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高职学生的能力素养包括通用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主要由专业课程承担,公共基础课则对通用职业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

通用职业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对于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例如,学生利用PPT进行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培养开拓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参与网页设计比赛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

(三)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文化素养价值

当今社会,知识量激增,产业和技术结构调整迅速,社会分工细化,职业岗位不断细分、变化,终身只从事一项工作几乎越来越不可能。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中很重要的一个章节就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涵盖了当代高职学生必须了解的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必须掌握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和提高职业竞争力打下基础。

(四)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健全心智价值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心理因素在高职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巨大作用。很多学生往往是因为考试失败而进入高职院校,他们或多或少带着失落、自卑、孤独、不满等消极心理进入大学第一年的学习。初入大学的第一年,与他们首先接触的是公共基础课教师,首先学习的也是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师德典范、教书育人,以及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设置,将从不同角度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帮助他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使他们具有健全心智和健康体魄。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师作为新生大学阶段的启蒙老师,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十分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很好地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在教学工作的同时自觉地、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调适心理,树立信心。如在课堂展示学生的PPT作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计算机技能比赛、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上网技能和经验等。

二、基于价值理性视野下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

信息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是具备在信息技术所创造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中的独立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批评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即具备完整的信息素养。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必须突破“工具理性”的教育价值观,探索和实现“价值理性”指导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多个角度培养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信息文化、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

(一)当前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由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公共基础课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可知,我院高职学生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但学生的信息素养总体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信息道德认知有限。学生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的内容认识有限。他们可能了解“计算机犯罪”属于违法行为,但他们不清楚“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网络上的人为恶习”等也是违法或不道德的行为。有些学生由于不清楚或不遵守网络社交的安全规则,会出现不文明的网络行为,如低级粗俗的网络语言、传播小道失真信息、网络成瘾等;有些学生没有知识产权意识,通过不合理的方式获取软件、视频和音乐等;有些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较弱,会错误地下载或浏览不良信息。

信息文化基础较弱。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弱,也导致了他们信息文化水平有限。如学生很少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对计算机的常识知晓有限,很少通过电子图书馆和电子期刊网查询需要的知识信息,缺乏信息整合的能力等。

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不少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认识仅限于上网聊天、打游戏、看视频或电影、下载音乐等娱乐方面,对于如何利用计算机支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意识淡薄。当学生面对不懂的东西或学习中存在困难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寻求老师或同学帮助,而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去寻找答案,他们不知道到哪里并且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当面对很多信息时,学生往往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经常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

信息操作能力不强。学生对于软件工具的学习往往是机械掌握的,迁移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均很弱,如学生已经熟练掌握EXCEL报表软件的各种功能,但却不能运用该软件对当天股票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也不会灵活地使用各种图表分析说明问题。学生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则往往是盲从无目标的,他们缺乏信息资源的收集和积累,常常在急需完成某一项任务时匆忙查找资料,不鉴别、不筛选,应付了事。

(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由上文分析可知,目前我院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总体水平不高,他们的信息道德认知有限、信息文化基础较弱、信息意识比较单薄以及信息操作能力不强。我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需要在“价值理性”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多个角度培养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信息文化、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

1.提升学生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首要品质。良好的信息道德表现在遵守信息道德、了解并维护信息安全、保护重要信息、抵制不良信息、合法获取和使用信息等多方面。信息道德的宣传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课的内容,也是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重要内容。利用学科优势,计算机教师可以选择鲜活的案例如WIKI解密事件、MSN盗号事件等,与学生交流和探讨什么是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如何不侵犯他人利益、如何不做垃圾信息的者和传播者,等等。借助信息处理、收集、利用和创作的课堂教学内容,计算机教师可以在传授信息操作和计算机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信息操作行为规范,养成正确的信息道德意识。

2.全面了解信息文化

高职学生不仅仅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且需要对计算机原理和进一步应用奠定较好基础,从而在后续课程学习和将来工作中获得长期收益。指导学生全面了解信息文化可通过如下具体措施进行:首先,选择一套集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和自我拓展于一体的合适教材,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该应用基础教程集中概括了高职学生必须了解的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基本理论,以及必须掌握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基础知识。其次,将理论学习和操作学习进行有效结合,教师可以在相关的内容章节就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集中介绍,如在学习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时介绍色彩属性、图像分类、图像格式、图像压缩、图层等知识和概念;在学习网页设计时教师和学生交流云计算、三网合一、物联网等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再次,通过练习和测试帮助学生巩固和记忆计算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如每个模块测试中均包含该模块相关的信息文化知识,期末考试内容则包含所有必须掌握的信息文化知识,从而强迫学生多次记忆、反复学习。

3.强化学生信息意识

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进学生信息需求、信息获取和信息利用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如下的教学改革措施可以起到强化学生信息意识的作用:

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各种信息工具,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使用。计算机、笔记本、上网本、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学生中已经普及,而这些电子设备也都具备信息浏览和信息搜索的功能。如可以告知学生外出时利用手机定位功能和导航功能查询目的地址;可以利用上网本查询火车时刻表;可以利用QQ软件发送大文件等。

整合学院信息资源,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告知学生除了使用学院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学院电子期刊数据库如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也是学生极好的学习资料,并对学生进行图书检索技能的简单培训;在学习新软件如Photoshop、Flash时介绍相关专业网站,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拓展知识范围,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发现、检索和评价能力。

开展各类学习比赛,鼓励学生创新意识。组织开展主题宽泛的网页设计大赛、家乡风情PPT展示等活动,不仅锻炼学生利用所学技能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完成任务学生会进行信息搜索,会对相关信息进行决策、取舍,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创新,因而学生网页设计作品往往风格迥异、各具特色,而优秀作品的展示又给予学生互相观摩学习的绝好机会。

4.培养学生信息能力

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方案和要求,学生的信息能力包括能熟练掌握自动化办公系统(如Word、Excel)进行各种信息处理;能熟练掌握演示文稿工具(如PowerPoint)制作演讲或报告;能熟练掌握网页设计(如FrontPage);能熟练进行多媒体创作(如Photoshop、Flash);能查询搜索需要的信息等。

信息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提高为目标,我们尝试建立起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并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新探索。具体包括: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如演示操练、任务驱动、案例学习等,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历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促进学生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提高;发挥信息技术工具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从技术运用中提升能力,如指导学生利用手机和视频软件拍摄编辑微电影,利用数字化网络资源制作个人主页,利用移动学习工具随时随地学习等;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创设真实学习情景,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知识迁移;将课程划分若干模块,实行模块化学习和考核;利用网络资源展开协作学习,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育价值并不是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主,而是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手段,对学生的心智进行启发,促成其智能发展和精神升华,其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科学价值观的确立及健康情感与态度的形成,最终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价值理性视野下的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研究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需要体现在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需要体现在每一堂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上。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6)

[3]李洁,李小娟. 高职生责任教育内容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例9

关键词: 知识管理;协同创新;模型

Key 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odel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01-04

0 引言

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通过利用组织内外的知识资产开展一系列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知识活动。知识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管理,主要是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设备、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1]。野中郁次郎(Nonaka)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企业的产物,致力基于任务的知识创新、传播,并具体体现在产品、服务和系统中[2]。Darroch和McNaughton(2002)认为知识管理做为管理的一项基础功能,意在创造、定位新知识,管理各种知识流,确保知识能够在企业的长期利益获取中被高效地利用[3]。知识管理应当具备极强的系统性,知识管理的各环节只有在系统内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才能得到最优化的管理。

1965年,Ansoff[4]在《Corporate Strateg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即协同是指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创新体的业务表现,是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两个创新体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并强调创新体协同的核心是价值创造,必须高度不同创新体之间的协同。所谓协同创新(Synergy Innovation),是指创新体与创新体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创新体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5]。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国实施“2011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6],这是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

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其运行过程、组织管理和评价机制将会受到内部、外部众多因素的反馈、推动和制约。一些学者已经开始从系统的角度建立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模型,比如王玉梅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系统分析知识创新的运行机理[7];陈荃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知识管理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但都没有站在协同创新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从知识的原始积累到形成产业化经济的全过程管理行为[8]。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系统地分析知识管理全运行过程的基本要素,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并详细分析知识管理主干系统、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机制子系统的系统结构、运行机理,为知识管理和创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并指导科技创新实践工作。

1 知识管理基本要素分析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个创新的过程。1911年,熊彼特在其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的源头是科学知识,科学以其知性概念和受控实验不断开辟新的视域,使得人们通过这一视域来看待世界。我们可以把科学的发展看作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技术是科学知识被应用的结果,科学知识是现代技术的先导,但并不意味这技术是科学的自然而然的产物。现代技术的特征是技术的社会化,即技术来自于对知识的表达、研究、转移和扩散。因此,我们将整个知识管理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阶段,知识管理的前端,及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其基本载体是基础科学知识,它正在向着最基本和最复杂两个方向拓展,不断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交叉融合不断加速,正在为新的知识创新积蓄能量。第二阶段是知识管理的后端,及技术创新过程,1982年,弗里曼在其著作《工业创新经济学》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新产品、新技术、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这个阶段的创新已不仅是知识(技术)系统本身的创新,更主要是把知识的原始积累加以应用,并将应用成果引入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把它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工艺的全过程[9]。

由此,我们可以建立知识管理的简单线性模型,来分析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如图1所示,在知识管理的前端包含的要素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基本途径是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它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主要包括:科学家自主创新的自由探索和国家战略任务的定向性基础研究;对基础科学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系统地进行采集、鉴定、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基础性工作。

在知识管理的后端,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创新应用、知识创新开发和知识创新商业化。知识创新应用就是将基础科学知识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其特点是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知识创新开发是研究所得到的发现或一般科学知识应用于产品和工艺上的技术活动,形成了新产品、新技术、新系统和新服务。知识创新的商业化是技术转移并形成产业化的过程,它将技术从技术支配者向技术使用者手中转移,通过生产活动形成可销售的新产品,最后进入市场、在市场中得以实现。

2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构建

当协同创新的概念引入知识管理模型中,知识管理模型已不再是原先的线性模型结构,必然会形成网络化运行机制。知识管理的前端和后端,以及知识管理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过程的多重循环与反馈以及多种活动的交叉进行。其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子系统中,各主体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如图2所示。

2.1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主干系统模型的构建

第一阶段,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可以分为纯基础研究与定向基础研究,纯基础研究是为了推进知识的发展,不考虑长期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也不致力于应用其成果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而定向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期望能产生广泛的知识基础,为已看出或预料的当前、未来或可能发生的问题的解决提供资料。从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角度而言,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应该从两方面开展,一是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努力捕捉科学突破的先机,开拓人类认识自然的知识疆域,提高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二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拓展基础研究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方向、区域发展需求相结合做好前瞻研究,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科学问题上开展知识积累。

第二阶段,当科学知识和基础研究成果与特定目标相结合,便形成了知识创新的应用。在这一阶段科学知识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对现有知识进行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运用的形式,具备开展科技开发的基础。

第三阶段,研究与开发这种知识创新应用成果,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密切配合以期解决知识创新后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知识创新成果的研发过程中对知识创新基础研究成果不断进行调整、修正。

第四阶段,知识创新的技术开发单位与生产单位解决了知识创新生产技术方面的具体问题后,将着手准备新的生产线,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然后通过营销部门实现知识创新成果的商品化。

第五阶段,知识创新的反馈阶段主要是反馈前几个阶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作为进行下一个知识创新项目的前期资料,便于组织进行新一轮的知识创新。

2.2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组织子系统模型的构建

2.2.1 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主体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创新运行机制包括多渠道投入机制、团队组织机制、学科融合机制等。

①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是提升我国持续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基础科学研究处于整个创新链的前端,研究难度高,创新风险大,几乎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社会共享特征明显,属于政府财政和研发政策支持的核心内容。因此,国家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直接财政支持应当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并且采取更为优惠的政策才能有效地将各种社会资源引导向具有明显公共产品特点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主要包括:1)通过不断加大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等的投入力度。2)军事科研经费中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3)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较大是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显著特点,但是地方财政拨款中实际用于科技创新的比例不高,基础科学投入所占比例更低。因此,在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引领能力。4)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10]。

②团队组织机制。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基本单元式科研团队,而创新是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目标,为满足创新的要求,科研团队的负责人要把相关人员和资源组合起来,形成最具效力的组织结构,其组织结构不仅要满足组织目标,即创新的要求,还要适应研究环境以及研究环境在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因此,有研究人员试图将这种组织机构进行分类,采用层式结构、层式—职能制、工作组制、矩阵结构等方式[11],但团队的组织机制十分复杂,除了对组织结构的设计,还有很多隐性知识的管理,比如团队领导作为团队的负责人的领导风格、管理能力、知识水平、相关经验以及人际关系网络等因素,这些都将决定知识管理的协同创新是否可以有效开展。

③学科融合机制。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管理的前端,现代科学发展对于复杂问题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在大学等知识创新的主体中,一般是以学科分类而划分,追求的是单个学科的专业化与精深化;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必须要建立交叉学科组织,跨域多学科研究,体现的是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2.2.2 在知识管理后端中,其创新运行过程比较复杂,主体要素较多。

我们可以用政产学研“政产学研”四轮驱动结构来分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核心要素包括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政府和产业四个方面,但这四个方面并不是独立运行的,它们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并且必须通过机制保障实现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因此,可以构建“四轮驱动”钻石结构如图3所示。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协作过程,“四轮驱动”核心要素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与功能,只有分析清楚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保障协同发展,如表1所示。

“四轮驱动”互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运行机制,才能实现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发展,就目前我国政产学研的实践来看,四个方面的运行机制尤为重要。

①汇聚机制。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过程中,首先要找到“四轮驱动”的汇聚点,也就是重要企业、地方政府(包括主管科技、人才和产业的部门和开发区)、大学各方要共同确定产业合作领域,寻求创新汇聚点。这个点的确定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重要发展目标,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科研和人才优势,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

②信任机制。政产学研合作最重要的基石来自于各方主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形成信任机制。在“四轮驱动”模型中,大学和企业、大学与政府两类双边关系尤为重要,必须通过前期合作沟通,建立稳定伙伴关系。大学和企业之间建立信任机制,必须要强调产学研合作前端介入,高校要重视在企业开设讲座、培训企业技术人员等建立信任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开展具体项目合作,最后发展为共建校企联盟,在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后实施重大项目的产学研合作。

③平台机制。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集中体现在合作载体运作良好,合作平台的运行机制尤为重要。在知识管理的后端,政产学研各主体之间协同合作本质是技术知识的转移,可以被认为是经济层面的博弈,也可以被认为社会层面的博弈。从经济层面看,在博弈过程中,要从博弈均衡角度确定技术知识转移的实现条件,要从投资获得预期收益的角度确定实现交易的条件。在社会层面上,双方必须都要找到符合自己核心目标的合作点和合作方式,双方合作才有可能合作成功。在政产学研不同主体博弈中,要符合各方的核心利益,才能维持协调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四轮驱动”各方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行业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④延伸机制。“四轮驱动”开展协同创新必然形成创新网络,具备几个显著特点:1)组织和系统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要素的共享。2)建立发达的内部知识管理和信息数据库,鼓励彼此知识学习和分享。3)建立有效的外部知识联结,实现资源系统加速提升。因此,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合作各方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培养、干部交流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创新网络。

2.2.3 组织体系融合 基于以上对知识管理前段和后端组织子系统的要素分析,两类体系的主体要素交点在高校和政府,其中高校在两个组织体系中分别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主体和技术转移的主体,而政府在两个组织体系中都是投入的主体之一。因此,在组织子系统中,最重要的关系应当是建立高校与政府的沟通渠道,形成基于协同创新的全过程知识管理思维,以促进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变和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2.3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评价子系统模型的构建 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职责对这种知识创新构思进行初步评价,其目的在于权衡此项知识创新构思的费用、潜在效益与风险,对不同的知识创新构思进行筛选及组合,完善知识创新构思,以协调不同部门开展工作。此外,为了保障知识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尽量避免失误造成的损失,评价活动应贯穿知识创新的全过程。除了要对知识创新的构思进行评价之外,在随后的知识创新成果的研发及商业化等阶段,都要适时进行评价。

2.3.1 知识评价体系

①获得重大项目支持。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很多应用类项目直接面向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获得政府项目支持本身就是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评价方式之一,同时对项目的发展,对产学研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评价体系中应当考虑高校的成果转化项目所获得的计划类重大项目支持情况:1)国家类项目支持情况。包括产学研共同合作的应用类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等。2)省部级项目支持情况。包括省部级的产学研和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情况。

②人才培养。知识原始积累的首要保障是人才保障。高校开展科技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在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时必须考虑在高校科技转化的同时,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贡献度:1)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包括领军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2)学生培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当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过程注重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3)社会人才培养。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合作单位提升各类专业和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体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③重要科研产出。科研产出包括科研获奖、科技论文、专利等方面,这是现行高校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是判断高校学科强弱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1)科研获奖。主要包括国家三大类奖项和省部级一等奖等高水平科研获奖。这是大学学科特别是科研方面获得认可的集中标志性体现。2)。工科领域主要包括三大检索论文,特别高分区的论文,同时也需要关注被引频次。3)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形成创新型的成果对于学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专利是一个重要体现。

2.3.2 市场评价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将要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高校学科持续发展具有直接的益处。产业化成效中应当分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价:1)经济效益。由于团队的直接成果转化或者技术开发形成的成果在企业中产生的经济增量。2)社会效益。产业化成果与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契合度,以及产业化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贡献度。

2.3.3 评价体系融合

①知识管理前端借鉴知识管理后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既要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开展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又要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和具备市场应用前景的产业技术基础研究,全面提升学科实力,进而成为今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

②知识管理后端反哺知识管理前端。对于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而言,知识创新商业化的延续是要去反哺基础研究,形成良性的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机制,确保知识创新原始积累对商业化源源不断的支持。

3 结语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模型包括知识管理主干系统、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机制子系统,已形成网络化的结构,其主体要素和运行机制在系统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实施协同创新。然而知识管理的协同创新过程十分复杂,必须要加强实践、增强互动、机制保障,不断探索和总结,选择最为适宜的发展路径,才能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力民.知识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知识管理的社会协作系统分析[J].情报科学,2009,(7):1004-1008.

[2]Lee & Turban. A trust model for internet shopp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1,(6):75-91.

[3]Zhilin Yang, Shaohan Cai, Zheng zhou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user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presenting web portals [J].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2005,(42):575-589.

[4]ANSOFF H. Corpor ate strateg y[ M] .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McGraw2HillBook Company, 1987: 35-83.

[5]吕静,卜庆军,汪少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3):81-85.

[6]教技[2012]6号文件,“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Z].

[7]王玉梅. 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知识创新运行机理分析与网络模型的构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9):111-114.

[8]陈荃,罗爱静.知识管理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10):23-25.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例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373-02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其相应的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融合,完全整合成一门大学生必修课程。至此,法律基础课从1986年初创,到1998年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范畴,至2005年法律基础教育课和思想道德教育课合并融合,法律基础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基础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繁到简的发展沿革,而在这一合并和简化的过程中,也使得法律基础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面临各种矛盾和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就必须重新审视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定位。

一、法律基础教育的现实困境

法律基础课程,由原本小众化的专业法学教育,演变到面向大众化的法律基础教育,课程通过内容体系的不断压缩,课时的不断缩减,最终融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师资队伍也从法学专业教师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化。但是法律学科固有的自身属性,不可能因为学科归属的改变而被同化或是转化,在这个移植过程中,同化作用和排异反应是一对共生的矛盾。在全新的教学体系下,法律基础教育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困境。

首先,是内容的庞杂性和课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2013年,、教育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做了全新的修订(简称13修订版教材),将课程内容从原来的251页压缩到了209页,课程体系缩减了一个章节,法律基础教育的内容从原来占教材篇章结构比例的三分之一增加了到近五分之二。但是即使这样,按照3学分的课程总设置,用于法律基础教育的时间大概不超过15学时,在15个学时内讲授我国十几门法学主干课程的“压缩版”,并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摆在法律基础课前的首要矛盾。

其次,是法律知识的专业性、抽象性与受众群体的大众性之间的矛盾。法律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法律规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人们的经验和常识所认知,但是法律条文更多地体现为专业性规范和技术性规范。然而作为受众群体的一年级大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前几乎没有任何相关知识储备和思维训练,而且在接受法律知识教育后还是非专业的(法学专业学生除外),没有任何的相关法学学科知识链接和补充。当然,作为政治理论课组成部分的法律基础教育没有将所有大学生培养成法律专业学生的能力和任务,但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将专业性很强的法律知识准确地传授给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知识和教学上的又一个挑战。

最后,是知识的系统性和讲授的片面性之间的矛盾。法律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不仅法律部门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而且法律条文之间也有相互补充衔接的逻辑关系。只有系统性地学习法律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法的精神和具体的法律规则,避免断章取义可能导致的片面或误解。而法律基础教育由于学时限制往往只能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选择某部法律的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课堂讲授不可避免地出现知识点选取和讲解的片面性。

综上,法律学科自身系统性、准确性、抽象性的固有属性,导致了法律基础教育表现出内容的庞杂性和枯燥性的特点。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任务又决定了课时的有限性和受众群体的大众性。要想改变这种矛盾现状,就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下,重新审视法律基础教育的侧重点和目标定位,找出既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又区别于传统法学专业教育的新思路。

二、新体系下的法律基础教育应侧重理念教育

将法律基础教育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被不少专家学者视为“外行在教外行”。诚然,法律是很专业的知识,法律世界是对我们真实的生活世界加以高度技术性构建而形成的一个抽象的逻辑世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法律又应当是世俗的,是要回答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是与人们的经验常识可以兼容的普通知识,而不是一套说着好听,看着不错的逻辑或话语。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霍姆斯也曾指出:“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法律的世俗性和经验型使得大众化的法律基础教育成为必要和可能,法律基础教育应当超越具体法律条文,还原到条文背后的世俗社会和伦理规则。法学专业教育的受众群体是有限的,小众的法律专业教育只能完成为国家培养法学人才的使命。要想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成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法律意识培训的任务,就必须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大众教育”渠道来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从其内涵和内容上来看,更多地偏向于“形而上”的观念教育,是以“观念”为核心展开的实践活动,带有明显的观念性重于知识性,认同性重于识记性的教育特征。如果说在“05方案”实施以前,法律基础教育在课程独立、拥有专业法学教育师资力量和相对宽裕的学时的条件下,还能勉强定位于知识教育。“05方案”后,如果还执着于将法律基础教育定位于知识教育,通过十几个学时的时间囫囵吞枣地给学生灌输法律知识,传授法律规则,那么前文列举的三大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这对大学生法制教育毫无裨益。当我们无法改变事实的时候,就必须改变对待事实的态度。要走出法律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境,就必须转变态度,把对法律基础教育的定位由原来的知识教育转变为理念教育,这也是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宗旨的必要转变。

准确地说,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法律基础教育,应该是介于知识教育和理念教育之间的全新教育模式。大众化的法律基础教育与专业化的法学基础教育不同,法律知识往往是法律教育的切入点,但是法律知识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法律理念确立。没有法律知识的支撑,法律理念的存在苍白无力;而没有法律理念和法律信仰的法律知识则是缺乏向心力的知识碎片,不可能帮助实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的和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需要。2013年修订版教材中也体现和贯穿了这一精神。在新修订的教材中,法律部分占教材总篇幅的五分之二左右,与2010年修订版教材相比较,保持和强化了“领会法律精神”“树立法律理念”的章节,增加了“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两部分的内容,删减了“了解法律制度”中关于各类实体法的大部分内容,知识掌握程度也从原来的“了解”法律制度,弱化为“知道”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构成即可,实体法部分只保留了与普罗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公共生活的一部分行政法、劳动法和婚姻法。2013修订版教材的重大变化,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大众化法律基础教育,就是要从法律知识教育入手,并最终使大学生树立法治理念的教育过程。具体言之,法律基础教育要实现三个层面的功能:

1.进行规范指引。规范指引就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法律规范,能够指引其为或不为,并能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是要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法律基础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贴近生活的法律规范指引,可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对法律的认同感,认识到法律不仅是有用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法律基础教育不是教育者的强加,而是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这不仅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认知规律,也是我们培养法治理念的有效途径和切入点[2]。

2.进行理论奠基。理论奠基是让学生掌握法律学学科的一些基本术语、常识理论,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法律知识、分析法律事件、解决法律冲突奠定理论基础。

3.实现理念启发。理念启发就是启发学生领悟法律精神、树立民主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这无疑是法律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和对法律事件的关注,增强大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让有限的课堂成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理念的起点。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基础教育只有以理念教育为目标,才能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对完整性、专业性的诉求中解脱出来,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对庞杂的知识体系进行取舍,以点带面,以课堂讲授启发课下关注,从而突破学时的局限,在解决法律基础教育面临的矛盾同时,实现法律基础教育真正的意义。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例11

对于2011届高三学生来说,高考近在眼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有效地做好高考的复习工作,是毕业班教师不得不面对,同时也是必须解决好的难题。在平时的高考政治复习中,我在追寻学生做题丢分的原因时,发现学生无论是做选择题还是做主观题,其丢分往往是由这样几个“不足”造成的,一是基本概念、定义不清;二是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三是基本的解题技能不通晓、不熟练。所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轮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如何确定第一轮复习的策略呢?首先要确定这一轮复习的基本目标与总体要求。具体来说,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实现以下四个目标。

一、学科基础知识全面化

这是第一轮复习中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最重要的任务,需要师生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扎实背诵,全面记忆基础知识。

比如说,政治常识中诸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经济常识中诸如“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哲学常识中诸如唯物论、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及方法论,等等,这些知识都需要学生下苦工夫掌握。这些知识是解答问题的基本工具,必须准确如实地掌握。记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但理解知识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原理的表述需要科学、需要规范。然而在学习过程中,相当多的学生由于不愿下功夫背诵、记忆基础知识,不重视记忆,记忆不准,理解当然也就不到位。这样的恶性循环,就造成了学生在答题时,因基础知识把握不到位,在表述或分析说明理论依据时丢三落四甚至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也是很多学生主观题得分一直不高的根本原因。在高考中要想取得很好的成绩,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扎实背诵,全面记忆基础知识。

(二)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高中政治由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由若干个小部分组成。如哲学常识就分成四个部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部分都自成体系,这也就增加了学生记忆、背诵的难度。与此同时,学生的畏难情绪也会随之增强。如何在紧张的高考复习中帮助学生系统、全面、有效地把握基础知识,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我认为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思广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无论采取何种策略,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比如传统的训练方法:直接针对基础知识设计填空题、是非题、改错题、简答题等。这些问题设置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夯实学生的基础。

(三)加强提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却是兴趣缺缺,复习课变成老师的“独角戏”。如何将老师的“独角戏”变成师生的“同台演出”呢?提问就是良方一剂。具体操作如下:一方面教师要进行经常性的提问,并且把提问坚持下去。经常性的提问可以督促学生,给学生施加一分压力,使学生紧张、兴奋起来,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记忆的效率和速度。另一方面教师最好实行滚动式提问,通过这种提问方式,使学生不断回顾并进一步巩固复习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从而更好地展开下一步的复习。

二、学科知识要点系统化

所谓“学科知识要点系统化”,是指学生要在全面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这些具体知识的要点、重点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化掌握。通俗地讲也就是要打破书本原有的框架结构,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重构知识体系。这一步对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运用基础知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将学科知识系统化有何意义呢?其意义在于学科知识系统化既有利于记忆基础知识,又有利于运用基础知识,学以致用。因为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深化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把这些基础知识切实掌握。另一方面,课本知识就如同我们所要使用的工具,虽然我们拥有了这些工具,但是如果胡乱堆放,一旦需要使用它们的时候,能否迅速寻找到合适的工具就成为一个大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只能是把这些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合理有序地存放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解答问题时根据材料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运用的原理和知识,既学以致用,又省时省力。所以,学科知识要点系统化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整合学科知识,对学科知识要做到有条理、成系统地掌握。

其次,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学生经过整合所得到的学科知识体系不一定非得与教师的相同,只要涵盖了主要知识点即可。

再次,在学科知识整合的过程中,要注意旧知识的更新和新知识的吸收。政治课的学科属性决定了政治课的许多内容必然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更新,所以,政治教师一定要注意党和国家新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及时修正教材上的部分内容。

最后,在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化整合的过程中,要把学科的重点知识与相应的时事热点相结合,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解答问题合理化

所谓“解答问题合理化”,是指学生在解答问题尤其是主观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方法,有合理化的步骤。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

(一)教师应努力研究、不断总结不同类型试题的正确解答思路。

在学习中,学生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懂得运用恰当的解题方法来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只有找出解答不同类型试题的正确思路,总结出相应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潜心研究并加以恰当运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得分率。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正确、有效的解题方法解题,才可能写出完整、合理的答案。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特点,解答的思路与方法也各有不同。只要根据这些题型的特点,细心研究,总能找到一些通用的办法。

(二)教师应挑选或设置适当的典型试题来进行重点讲解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