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2 09:12:33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例1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

在高校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普遍认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理工类高校的科技成果比较多的是实验发展、应用研究,其科技成果的从课题研究之初就与企业需要的技术、产品、工艺等存在相关性,这样的科技成果对企业产品的更新、技术的提升等作用比较明显。人文社科类的科技成果较多的是在基础研究中,成果多以著作、论文和报告等形式体现,一方面在转化中的界定很模糊,另一方面很难进行统计,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难量化。高校的科技成果的产出比其他科技单位多,其成果涉及产业结构、文化教育、投入结构、环境生态等诸多方面,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实现生产工艺的提升、技术的优化,实现有效的创新和创业,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在当地落户发展,吸纳人才,扩大就业,为经济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二)地方经济发展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非常明显,在人才培养、技能传授等各个方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反过来,地方政府为高校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资本、政策和环境等各方面的保障,为高校的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成长企业、需要技术革新的企业,可以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对接的企业,企业对于技术、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新需求越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概率就越大,这有赖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高校要做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现状分析中以陕西省为例进行探讨,近年来,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陕西省作为科教大省,高校科技成果在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方面未能有效释放。

(一)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1.科技投入

高校的科技投入包括高校的科技人力和高校的科技经费,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3-2017》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的科技人力投入中,研究发展人员、教学与科技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以及各类人员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都呈上升趋势,为科技成果的产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在科技经费投入中,2017年陕西省合计833亿余元,其中政府出资比重约62%,政府的出资比重从2013年的61%到2017年的62%,来源于政府的科技经费比重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来源于企业的科技经费从2013年占比为41%到2017年的31%,2017年相比2013年有所下降,高校科技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

2.科技成果产出情况

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3-2017》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科技产出成果总量处于上升的趋势,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中国外学术刊物从2013年的9797篇到2017年的14587篇,增加幅度较大,说明科技成果中论文的质量水平在不断提高。专利出售的合同数量从2013年的97项到2017年的203项,增长了52个百分点,高校中专利产出增长幅度较大,由专利出售合同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也增长较大。陕西省近五年来的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的增速明显,分别增长了58.6和55.7%,但是专利出售的数量相比较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数量是较少的,在科技成果产出中可以看出,随着科技成果产出量的增加,投入到实际生产中的成果增幅较小。因此,从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来看,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高。在科技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科技成果只有应用于生产,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能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技术转让情况

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3-2017》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都呈上升趋势,技术转让合同从2013年的356项到2017年的664项,合同转让金额从2013年的11.29亿元到2017年的27.37亿元。在合同数量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比较多,2013年国有企业占比46.9%,民营企业占比41.6%,在2017年国有企业占比37.2%,民营企业占比49.1%,民营企业占比增幅明显,外资企业和其他类型的占比较少。在技术转让中除合同形式以外,还有学术会议、报告讲座、派遣交流等形式的成果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技产出的成果进行了转化。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近五年来的科技投入中人员和经费都呈上升趋势,其中科技经费的投入中偏重于政府投入。科技产出成果呈上升趋势,但是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项为主的专利出售数量相比较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数量是较少的。技术转让合同的数量和成交金额成上升趋势,在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的企业类别中,民营企业的合同数量增幅较大。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要重视民营企业和高校的对接。

(二)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中,除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外,课题组也走访了陕西省的部分单位,通过访谈的形式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他们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都很感兴趣,从各单位的课题立项、结题和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之间做了说明,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近几年来的课题立项、结项数目都呈上升趋势,在科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层面有一定的贡献,但是成果转化方面涉及较少,有的课题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关联度较小,有些科技人员仅仅是为了评职称、完成学校的科技量化考核,对于科技成果是否能够转化关注较少,也缺少一定的导向机制。横向课题的效果较明显,部分横向课题已经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对于转化的概念界定问题,有一些项目通过论文、方法、著作和报告等形式被他人采纳和借鉴,也是一种成果转化的形式,但是这种数据的获得非常困难,有些人文社科的科技成果需要时间积累。再次,对于科技成果获奖的项目,一般会被政府部门进行调阅,在政府决策、民生问题等方面对获奖成果的部分内容进行借鉴,但是数量很少,大约占到总量的10%左右。缺乏有效的技术成果转让平台。最后,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会定期组织科技成果展,将高校科技成果进行集中展出,并组织省内企业进行参会洽谈,另一方面也组织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去调查,征集需求,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再将研究成果反馈到企业,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陕西省作为教育大省,拥有与企业合作完整模式的院校只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少数顶级院校。大部分院校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意识,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高校科技成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没有突显出来,形成了科技成果未能充分的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运用数据统计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于高校科技投入、产出、转化和服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的初步结论:第一,高校从事科技人员,高校科技经费逐年在增加,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提高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第二,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数量增加明显,专利授权的数量逐年攀升,但是技术转让和专利售出的比例较小,说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亟待探索转化途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第三,高校科技人员在从事科研时,功利性较强,以评职称、完成科技任务为主,较少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第四,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较少对结题的科技项目进行成果反馈,缺少进行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的专业人员和专业平台。

三、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

(一)改变观念,高校科技成果契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要摒弃科学研究中的功利思想,让科学研究和当地企业、社会的发展能够有效的融合,既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又能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两者相得益彰,还能形成良好的溢出效应,为当地经济发展赢得较好的声誉,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优秀的人才融入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设中来。更具体的则是,鼓励科技人员开展调查,了解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问题为研究导向,从科学研究之初就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出”文件柜,释放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力量。

(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制度

高校和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建立联合制度,可以提高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粘连,形成一种强关系,从而发展出一种有效的社会资本,推动高校和企业的长久合作。这种联合制度体现在四个内容上,即诚信、资本、选择和利益分享,首先科技成果转化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降低合作双方的不道德行为,形成较为持久的合作关系。其次,资本更多的是体现在优势互补上,高校有优秀的科技人才,需要经费,才能够研究出优质的科技成果,而企业有经费,需要的是科技成果来创新发展,两者之间都强化了各自优势。再次,选择体现在适合上,高校科技成果众多,想要创新发展的企业也很多,哪些科技成果能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企业,哪些企业能更好的实现科技成果的价值,在选择时要以适合为前提,共同发展。最后利益分享则是校企合作走向深入的直接动力,要让合作持久、稳定,就要有利益的合理分配,以公平、公正的方式来进行分配,增强合作双方的信心,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平台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例2

[2]何韧,刘兵勇,王婧婧.银企关系、制度环境与中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J].金融研究,2012.11.

[3]安体富,杨金亮.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5.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例3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

一、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

“民营科技企业”并不是国际通行的企业分类,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民营科技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的经济实体。[1]

民营科技企业首先是一个企业;其次是一个科技型企业;再次是民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2]目前,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开始在民营科技企业中建立,企业管理日趋规范化、科学化。截止到2008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已超过16万家,从业人员1 500多万人,经济规模已接近10万亿元,缴纳的税金约占全国税收的1/10、全国工业企业缴纳税金的1/4,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5。

2008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我国科技活动的重要主体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营科技企业数量:截止到2008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为159 384家,企业数量比2007年增加8.35%。(2)民营科技企业资产状况:2008年民营科技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2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0.63%。(3)民营科技企业经济效益:2008年民营科技企业全年总收入达到10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40.54%,人均收入达到5.15万元。全年总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102 444个,占企业总数的59.09%;100-1 000万元企业37 523个,占23.16%;1 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15 710个,占13.36%;1亿元以上的企业3 707个,占4.39%。其中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346家,超过20亿元的企业156家。(4)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2008年民营科技企业长期职工总数达到1 500万人,较2007年增长20.58%。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约322万人,占长期职工总数的22%。(5)企业新产品开发取得良好经济效益:2008年度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为2 132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2.22%,占全年总收入的2.10%。2008年民营科技企业全年技术性收入5 36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2.37%。

二、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是经济恢复,农村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第二阶段:1985-1992年,是我国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1993-1996年和今后一段时间[5],是我国重化工业主导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二、三、一”的局面;将劳动力作为资源在三次产业中的配置来衡量,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呈现“一、二、三”的局面;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经历了一个重工业比重下降后回升,又稍降的发展过程;在农业总产值中,农林牧副渔的比例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基本一致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不丰富,在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客观环境等方面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同,因而产业结构也显示与众不同的特点[3]。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开始从较为简单、粗放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一个复杂的转折时期,经济增长将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资源的更有效的配置。

我们把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划分为五大类:一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人口因素、技术进步、资金供应状况、环境因素等;二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需求因素,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三是国际贸易因素;四是国际投资因素[3];五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其他因素,如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市场等因素。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一国产业结构成长的根本动因。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技术关联是产业关联的核心因素,各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内在的技术关联而联系在一起。(2)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分工和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改变着产业结构。科技进步是推动第一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4],是第三产业突飞猛进的决定性力量。(3)科技进步刺激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民营科技企业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上国有经济自身的困难和问题,其自身的结构调整非常缓慢,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迅速变化。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任务就历史性地落在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身上。[4]

三、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分析

根据竞争优势理论,民营科技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其需要的关键资源是人才、资金和技术。

(一)民营科技企业技术信息来源分析

我们设计了13个技术信息来源途径,让企业填写。根据结果可以看到,最主要的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分别是:(1)市场和客户;(2)技术交易洽谈会、博览会;(3)专业期刊;(4)同行。其中,“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作为技术信息获取渠道都是较靠后的技术信息获取方式,说明这些科技企业孵化机构的服务还是很初级的,提供的只是建房收租、提供优惠政策的初级服务,关于技术、创新的指导工作很少。因此,增加入园的科技企业的技术信息来源服务是一项迫切任务。

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获取过程中障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得到四个因子,解释了92.35%的变异。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看出:F1都是一些技术生产、散播、交易机构。我们把合并后的因素命名为技术生产机构渠道;F2是与民营科技企业的外部辅助资源有关,我们把合并后的因素命名为扶持机构渠道;F3都是与行业内联系相关,我们把合并后的因素命名为行业交往渠道;F4都是与管理者的专业知识相关,我们把合并后的因素命名为专业知识渠道。[6]

(二) 民营科技企业技术来源分析

民营科技企业最主要的技术来源依次是:自己开发、购买、委托开发、与企业合作开发、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其他。有超过53.6%的企业选择研发方式获取技术;其次是购买,考虑到民营科技企业的资金实力状况,这种购买可能在更多情况下是以一种入股、参股的形式使得新技术进入民营科技企业的,委托第三方开发、与其他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也是主要的技术获取渠道,有41.1%的企业选择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和购买他人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进步方式;另有5.3%的企业采用其他的一些技术来源方式,如企业兼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等。

调查结果还表明,约有1/4的企业感到缺少可转化的技术成果,另有约1/4的企业感到缺少成果转化的技术服务体系,还有超过1/4的企业认为缺少加强技术成果转化的有效政策。由此可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是促进民营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 民营科技企业资金来源分析

从民营科技企业成长阶段的资金来源来看,调查结果表明,50.3%的企业发展资金完全依靠自我积累,35.7%的企业同时依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6.7%的企业完全依靠银行贷款。4.5%的企业依靠风险投资,2.8%的企业依靠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调查结果还表明,有35.8%的企业感到缺乏银行贷款的支持,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有22.7%的企业感到缺少风险投资的介入,还有21.1%的企业认为缺乏政府资金的支持。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民营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普遍性障碍。

(四) 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来源分析

在高级管理人才的来源方面,33.2%的企业主要依靠内部培养,21.9%的企业主要依靠市场招聘,30%的企业同时依靠内部培养和市场招聘,只有极少数企业主要靠从别的企业挖人才;对于高级技术人才,27.2%的企业主要依靠市场招聘,24.5%的企业主要依靠内部培养,33.6%的企业同时依靠市场招聘、内部培养和从其他企业挖人才。

从所需人才的档次看,缺乏高级技术人才的企业占23%,缺乏高级管理人才的企业占21.9%,同时缺乏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企业占20.4%,有8.7%的企业同时缺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的技术工人。缺一般技术人才的企业仅为6.4%,缺一般管理人才的企业仅有5.7%。而缺乏熟练技术工人的企业占9.4%。

在人才方面,相比较而言,民营科技企业更多依靠内部培养获得高级管理人才,更多依靠市场招聘和挖别的企业的人才来获得高级技术人才。[6]另外,从别的企业挖技术人才的企业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从别的企业挖管理人才的企业所占比例,这也许是由于管理人才的管理才能需要与企业的文化、管理制度等相融合才能发挥作用,而技术人才可以很快将自己拥有的技术应用于新的企业。这导致民营科技企业中技术人才的流动要大于管理人才。

四、 对策与建议

为了促进民营科技经济的高效、有序的发展,要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7]:(1)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为民营科技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向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2)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3)加强金融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尽快构建“大、中、小银行共同发展,国有、外资、私营银行互为补充”的多层次金融体系。此外,还应加紧构造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信贷担保服务体系。(4)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民营经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戴迎国, 沈荣芳, 彭正龙. 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选择模型[J].运筹与管理, 2002, 11(1):102-106.

[2] 陆立军.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产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 李冬梅, 许彦.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 2004(8):40-42.

[4] 李雯, 查奇芬, 吴梦云.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进步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商业研究,2006(17):132-134.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例4

1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1987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此后,全国各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27年来,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培育科技企业家和促进高新技术转化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从而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发展。

在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可以起到引领和支撑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江苏各市县集都在不断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自20多年前起步以来,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已建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400家,其中部级孵化器接近100家,孵化面积达到230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2.4万家,均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其中孵化器数量、孵化面积和在孵企业数分别占到全国的1/3、1/3和1/5[1],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是保证吸引高层次人才、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前提。

在辽宁省,最初的“五点一线”区域和29个政策区形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务院于2009年7月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将发展这一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从2006到2020年,该经济带将着力打造以冶金产业、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布局,尤其重视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形成资源配置合理、功能完备、交通便利、充满生机的发展区域。一批专门面向软件、信息、生物医药、农业等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孵化器已逐步投入运营,10余家部级孵化器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大连为例,截至2012年10月,大连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发展到40家,孵化总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500家,累计孵化企业2600家,孵化器从业人员7.5万人,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

总的来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出现,可以引导中小企业的创办和成长。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的引入势必引起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扩大就业面,同时更加重视人才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从而影响到企业家的成长。

2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和问题

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建设,但是考虑到不同地区硬性条件的差别,其发展也不尽相同。

2.1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安徽省位于华东,与江浙接壤,全省交通便利,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同志在视察时就曾指出:“安徽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科技实力强,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3]。相对于周边邻省,安徽省应该拥有更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强省实力。

1991年3月,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诞生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发展方向摈弃了原来的综合性、分散性、区域性,转向专业性、多元化、网络化的方向。

截止到2011年,安徽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有60家,形式也是多样化,有传统的以企业形式存在的孵化器,例如合肥国家大学园创业孵化中心、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芜湖留业人员创业园、芜湖软件园、芜湖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孵化器)、蚌埠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形式的孵化器也很多,例如阜阳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滁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马鞍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含马鞍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也有一些属于民间组织,例如霍邱县矿业科技服务中心、宿州市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砀山县科技创业中心等。

多样化形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助于增强竞争、发挥创新机制,为安徽省经济发展输送了一批具有高成长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以增强。

2.2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存问题

近20年来,安徽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在孵企业得到了更多更好的服务。但同时,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2.2.1 全省各地孵化器的分布和发展不均衡

截止到2011年,安徽省共有6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分布在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蚌埠、黄山等地,其中,有接近半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合肥、芜湖、蚌埠三市。相比较而言,淮南、淮北、滁州、六安等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各只有两家,而阜阳、亳州则各有一家,甚至还有几个城市连一家科技孵化器都没有。

2.2.2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总体水平偏低,专业型孵化器数量较少

截止到2011年,全省专业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相对较少,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与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方向不符。与综合型孵化器相比,专业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可以积聚大量的专业人才、拥有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设施。所以,在集聚产业、培育专业的技术人才方面,专业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一个趋势。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例5

关键词:生物医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1生物医药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1.1生物医药产业的概念

生物医药产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物医药产业是指将新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治疗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业。狭义的生物医药产业是指在医药产业中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1.2生物医药产业的特征

生物医药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范畴,因此,其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的一般特征:高投入性、高风险性、高收益性和知识技术的密集性。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一样,生物医药产业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因此对人才与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准入门槛也相对较高,这就导致了其高投入性。一般而言,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周期可分为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由于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很容易实现其价值的快速成长,成长速度过快与技术成果的不确定性,共同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

此外,生物医药产业还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长周期性和政府管制性较强。由于生物医药产业的生产研发过程较为复杂,阶段较多,导致了其具有周期性较长的特点。如一项新药从最初的研发到在市场上流通,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而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使用涉及人身安全与社会稳定,必须受到政府政策的严格管制。

2生物医药企业应用传统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2.1未针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特征进行评价

目前,对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但是,高科技企业所属的行业众多,很少有学者结合生物医药企业的行业特点,针对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生物医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对其的案例应用方面研究更少。研究分析生物医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根据生物医药的行业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构建针对该行业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补充和丰富现有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2.2未能充分考虑企业科研创新能力

生物医药企业由于其科技含量很高,其科研创新能力应该成为对其进行信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传统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考虑不够充分,如企业的产品认证情况、R&D投入比等。

2.3对财务现金状况的评价不充分

企业的财务现金状况是企业经营管理与整体运营情况的重要体现,而且这类指标可以从企业公开的财务报告中获取。为了使生物医药企业在应用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时更具客观性与科学性,应该在指标体系中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务现金状况,从企业内部决策的视角来评价企业的信用状况。

3.生物医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前文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特征及其应用现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局限性的分析,本文在参考已有高新技术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了评价科研创新能力的指标,增加了销售现金比率,并重视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构建了生物医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该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财务与非财务两方面出发,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部分。其中,定量指标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潜力和财务现金状况五个部分;定量指标包括企业基本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和企业信用记录三部分。接下来对所用的各一级指标进行解释:

3.1定量指标分析

(1) 企业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企业信用的保障前提,是企业信用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企业的债务可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既然都属于负债,迟早都是要还的。如果企业不能保持一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生存将会面临危机;长期偿债能力则可以反映企业对财务杠杆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我们对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指标都进行了选择。短期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为速动比率,长期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和资产报酬率。

(2) 企业营运能力。营运能力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以及资产使用效率,一定时期内,企业获取利润的水平与其资产管理水平是正相关的。在评价企业营运能力时,我们选取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3) 企业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的盈利质量能够反映出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与未来的前景,对以获取股利的股东而言,盈利能力的分析至关重要。我们选择了具有概括性的销售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4) 企业发展潜力。企业的发展前景可以通过对以往的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得到,没有企业是停滞不前的,特别是对处于种子期和创业期的企业而言,预测其发展状况尤为重要。本文筛选的评价发展潜力的二级指标有:净利润增长率、主营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

(5) 财务现金状况。持续健康的财务现金流可以支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当一个企业的现金流断裂或存在隐患时,给企业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在此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评价企业财务现金状况的指标,以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些指标包括: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销售现金比率。

3.2定性指标分析

(1) 企业基本素质。企业的基本素质反映企业的基本组织状况,对企业的信用状况有很强的影响力。分析企业基本素质的具体指标有:政策环境、管理层及员工素质和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

(2) 科研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技含量高,生物医药企业也不例外,科研创新能力甚至能决定一个生物医药企业是继续生存发展还是走向灭亡。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分析从专利及核心技术、R&D投入比和产品认证情况三个方面分析。

(3) 企业信用记录。我们可以根据企业以往的信用状况合理推断企业未来期间的信用趋势,因此信用记录也作为考察企业信用的重要指标,具体包括企业担保记录和合同履约情况。

[参考文献]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例6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15-05

引言

目前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超过20万家,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2 000万人。2014年民营科技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达到10 000亿元;实现利润超过7 000亿元;上缴税额达2 000亿元。可以看到,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民营经济中最有活力并且科学含量更高的一股新兴力量,在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以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

但是,民营科技企业大体上却普遍呈现“短命”的现状,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五年,存活十年的不到5%,这其中一个致命的因素就是人才流失。人才大量流失不仅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是成为造成民营科技企业“短命”的主要原因,了解并消除这些隐患是目前民营科技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人才流失因素的研究。早在20世纪初,国外就有经济学家对影响员工流失的因素进行研究,他们主要以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影响人才流失的因素,主要归纳为员工工资、劳动力市场结构、失业率、一般培训等。

2.对如何降低人才流失率的研究。阿洛兹认为,企业降低人才流失率的关键是要招聘适合企业并愿意跟企业共同发展的员工。从招聘工作开始做起,根据企业自身的文化氛围,发展前景,薪资要求等条件去选择适合企业、优秀、愿意同企业一同长远发展的新员工,当然适合是最首要的。迪瑞也赞同阿洛兹的观点,他也觉得通过改善招聘甄选的过程确实能够有效降低人才流失率,并且提出一些更加具体的做法,比如在招聘环节增加个性测试等,这样能更好更准确地判断新员工是否真正适合企业。伯特勒和华尔特鲁伯指出,企业管理层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员工不同的性格和职业追求来为员工设计独特的职业发展道路,并据此来分配员工的工作。

(二)国内研究现状

赵曙明教授认为,我国人才流失归根结底还是用人体制存在问题。劳动制度依旧使用老一套的做法;用人就亲避贤,缺乏公平公正;分配制度奖惩不明,赏罚不公。如果这种旧体制没能从根本改变,那人才流失问题将无法得到解决。李瑾则认为,人才流失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经济态势,企业人才流失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员工自身的原因,包括: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当,目标难以实现;对企业薪资待遇表示不满意,并且对企业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对工作环境不满意。二是企业自身管理存在问题,包括:企业主素质较低还独揽各项大权;企业管理混乱,人治盛行;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等。企业只有制定合理的机制,实行公平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并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吸引、留住人才。李华振认为,企业必须意识到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想要留住人才必须先对企业员工表示自己的诚意。提供一份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营造优越的办公环境;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利益跟员工的利益真正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激发企业活力。这样员工才能真正融入到企业中,跟企业共同发展。

二、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与危害

(一)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新世纪新兴起的企业,它们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中国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并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看到民营科技企业的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应看到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民营科技企业中,人才的总流失率高达42%,最高的主动辞职率达到64%。下面将具体地分析现阶段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1.人才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根据研究发现2012年民营科技企业管理人才与科学技术人才东部人数大约是中部与西部的总和的两倍。民营科技企业的优秀人才主要流向也是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2.人才倾向流向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在管理员工方面比较人性化,注重绩效,鼓励创新;企业文化比较自由,在薪资待遇、技能培训,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为员工提供了非常诱人的条件。因此,民营科技企业大多数管理人才以及科技人才都倾向流向外资企业,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以及经济待遇。

3.核心人才流失情况更严重。表1是M公司所统计出来的数据,数据来源自公司人力资源主管,统计时间跨度是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20日。

M公司是广州科学城一家民营科技公司,主要生产智能手机结构件,现有职工1 000多人,主要有:普通技工752人,高级技工104人,初级工程师218人,高级工程师26人,8个部门共12名部门经理,以及正副总经理2人。2011―2013年不到三年的时间,企业人才流失总数达到462人,达到41.5%。并且可以看到,高级技工人才流失率远高于普通技工;高级工程师流失率远高于初级工程师;总经理级别人才流失率也高于部门经理。另外据调查显示,在广州科学城近100家民营科技企业中,人才的总流失率高达42%,最高的主动辞职率达到64%,有些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人才流失率甚至高达60%,民营科技企业普遍呈现核心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

4.年轻人才流失严重。民营科技企业的员工主要以年轻人为主,而年轻的员工一般流失率比较高。表2是相关调研小组就广州科学城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与年龄关系所统计的数据。

在3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到了90%,而35岁及以上仅占10%,可以得出人才的流失确实是跟年龄有一定的相关的,年龄越小流失的可能性越大,民营科技企业基本都是一些年轻有为的青年人才。

5.高学历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另一个明显趋势就是高学历人才流失严重。就M公司来看,大学本科以上人员流失率为20.5%,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的流失率分别达到25.3%和35.2%。

6.高层带领,集体流失。近年来,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日益严重的又一大表现是,企业人才在高层管理者带领下集体流失,往往表现出整个部门集体跳槽,并且是跳槽到竞争对手那边。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的危害

人才流失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人才是民营科技企业的资本,人才的流失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1.浪费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的浪费成本包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使用成本、离职成本等。

2.降低企业的工作绩效。人才对于民营科技企业来说是最核心的元素,人才的流失也意味着绩效的降低。企业人才的流失必将造成部分重要岗位空缺,这部分岗位原本可以为企业创造的绩效就损失了。

3.导致客户流失,经营中断。人才的跳槽可能会顺手带走部分客户,从而导致企业客户资源流失,经营效率下降。员工跳槽的话,企业不仅损失了一位人才,也流失了这部分客户,而企业培养新的员工需要花很长时间。

4.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泄露。民营科技企业流失人才最多的是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及销售人才,而他们恰恰是企业最核心的人才。他们的离开,可能把其掌握的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顺手带走,这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5.影响企业员工忠诚度。民营科技企业大量人才流失对企业剩余员工的影响也是比较深远的。员工跳槽成功的话,意味着他们能够得到更满意的薪资待遇、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能够更好地施展自身的能力,这些肯定会引起其他员工嫉妒心理。尤其是目前民营科技企业人才集体跳槽严重,势必会严重影响企业员工的忠诚度。

三、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的因素分析

下面将通过社会环境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员工自身因素三个不同的角度全面分析造成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对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毕竟企业是在中国这个大环境背景发展的。主要体现在宏观政策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行业环境以及国内人才市场欠发达等因素。

1.宏观政策环境。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直接受到宏观政策环境的影响,国家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对企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指引。国家大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创新型企业实施免税或者减税等政策,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区域内各行业的工资水平,而工资水平是企业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所以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才流失率相对较低;反之,发展水平越低,人才流失率相对较高。

3.行业环境。民营科技企业属于民营企业,并且很多民营科技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而社会仍然存在很多人对中小民营企业有些偏见,他们都认为是人才就应该去国企或者是大型外企,中小民营企业不稳定,福利待遇又比较差,缺乏发展空间,很难实现员工的目标。

4.国内人才市场欠发达。我国人才市场发展起步相对比较晚,发展到现在依然不是很成熟,人才市场缺乏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保护,管理与监督也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市场化条件下人才资源的有效分配,导致民营科技企业很难招聘到适合企业的优秀人才。

(二)企业内部因素

影响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最核心的因素还是来源于企业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企业发展前景、企业薪资福利、企业管理方式以及企业文化等因素。

1.企业规模。一般情况下,人才流失与企业规模呈现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越大,人才流失率就较低;相反,企业规模越小,人才流失率越高。

2.企业发展前景。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前景也是导致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富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对人才是有比较大的吸引力的。所以目前,很多优秀的应聘者包括应届毕业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不仅关注当前企业的发展状况,还会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评价和估计。

3.企业薪资福利。薪酬福利是影响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的最直接的因素,因为薪资福利是企业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个人价值的一个等价表现。调查显示,“同工不同酬”在很多民营科技企业普遍存在。表3是根据对广州科学城近100家民营科技企业在激励人才创新方式进行调查得出的数据。

可见,采用新型有效的“创新收益分成”的企业仅占总数的 7%。由于缺乏科学的绩效和薪酬管理体制,出现“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等现象,都将导致人才流失。

4.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减少人才流失,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反之,不良的企业文化必然导致企业人才的大量流失,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目前,很多民营科技企业仍然只注重企业的短期发展,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导致企业人才流失频繁,企业一直无法发展壮大。

(三)员工自身因素

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与员工自身因素也是密切相关的。员工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客观因素、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难以实现以及对企业现状不满等方面。

1.个人客观因素。其中包括年龄、学历、兴趣、家庭等。

2.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难以实现。当企业为员工设置的晋升途径以及培养时间跟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偏差时,很多员工就会重新考虑,是要调整自己的规划适应企业,还是重新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有些企业甚至一直将招聘来的新员工当作最基本的劳动力使用,并没有培养的意思,一直叫他们做最基层的工作。时间一久,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个可以施展的平台,自然会选择跳槽到一个更大的平台以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3.对企业现状不满。人才大量流失最直接原因还是由于员工对企业现状的各种不满,包括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压力过大、薪资福利少、以及企业文化不符合等。主要的不满意因素有对企业工作环境不满、对工作内容不满意、对目前的薪资福利不满意。

综上所述,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的来说,包括社会环境因素、企业内部因素以及员工自身因素三大因素,这为下文给民营科技企业提出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建议提供了思路。

四、民营科技企业防止人才流失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那么民营科技企业如何才能遏制人才的大量流失呢?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企业管理层应该意识到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企业要取得持续稳定发展,势必要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并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而且需要把部门根据工作细化为战略规划组、招聘组、培训组、绩效组等,将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第二,做好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以及企业人才的特点,做好科学严谨的工作分析,明确每个职位的权力、职责与工作内容,真正使每个员工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

第三,把握好人力资源获取环节。在招聘新员工时,注意人才与岗位的对应性。根据岗位来选择合适背景的员工,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优秀要求高才生,一流的企业同样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招聘时应在对所招聘岗位进行准确岗位描述的基础上,避免岗位需求与人才类型的错位。

第四,进行科学的绩效考评。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奖励机制,绩效考评应尽可能量化,可以借鉴学习国外企业的方法,综合运用BSC、KPI及360度考核等几种绩效考评的方法,取长补短。

第五,设计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薪酬待遇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字眼,设计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现状来设计薪酬。

第六,完善保障制度。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要依法与企业员工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其次,保证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并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对于那些在危险环境下工作的员工,应该做好严格的保护措施。最后,提供完善的劳动保障。

结论

不同企业人才流失的因素是不同的,总的来说,主要有三个大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员工自身因素,但可以说每个人才离开企业都是各种因素混合导致的。因此,民营科技企业必须就事论事,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员工的情况,才能实施有效的对策,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优化企业环境,塑造优秀企业文化,真正与员工共享利益。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才能令人才愿意跟企业共同发展,企业才能保持竞争力并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秀丽,石岩.员工流动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 张跃进.家族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 陈翔.中小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背景分析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4] 杨彬彬.民营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问题的研究[J].经济师,2008,(7).

[5] 谢小明.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8).

[6] 匡萍.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的关键因素与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7] 胡迟,刘平青,王文岩,李建明.中国家族企业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5,(20).

[8] 武敏芝.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7,(15).

[9] 范海燕,李洪山.试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

[10] 仇静莉.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18).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例7

1、煤矿供电设备安全状态监测的必要性

1.1实施状态检修,主要通过在线和离线等方式,对特定范围的供电设备进行有效监测,及时掌握供电设备运行的工作状况及相关信息,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实时了解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制定科学而系统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措施。我国各地区的电力系统供电设备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定差别,因此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对供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方案没有进行更加明确的统一规定,无法统一制定详细的规程和标准,只在概念上对状态检修作了总体要求,指出各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依照当地电力企业不同供电设备的具体特点和各自运行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供电设备自安装之日起的安全运行时间没有很具体的区分,大都依据以前的工作经验而确定。有的地方电力企业的供电设备采用的检测手段仍然停留在以人工操作为主的先验阶段,其检修程序繁琐,技术尚不成熟,难以有效确保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的实施方案缺乏科学依据,导致具体检修人员的工作力度也不是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力系统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也应向科学化目标迈进,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向数字化操控程序过度。总之,要想对供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首先必须对区域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系统、详细而准确的在线监测,然后经过对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科学比较,最终鉴定出供电设备当前的实际运行情况,藉此确定何时以何种方式开展检修。

1.2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高效发展离不开电网设备的可靠性,通过计算机软件检测实现供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局域性电网容量不断增加,而随着高科技与尖端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产品的品质与性能日益多样化,导致广大生产企业和生活用电的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任何技术都是在发展中逐步成熟和进步的,这期间会出现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必然客观存在,并且日益暴力出传统技术水平的局限。为确保维修费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运行风险,必须制定科学的维修措施,改变传统的检测维护程序,为确保煤矿企业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与检修技术水平,尽可能节省检修时间和费用,是当前供电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1.3煤矿供电系统在随着科技进步设备不断更新,同时必须采用新技术,面对新设备、新工艺的逐步更新,传统的供电设备检修模式已经落后,难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电力企业高效运行的需要,因为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主要强调“到期必修”,容易造成浪费,而计算机软件检测能够按设备的实际状况进行检修,不至于造成检修过程中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传统检修从另一方面有时也可能造成因检修时间没到而突发的故障问题,由于形成了定期检修制度,那么既然未到检修周期,就不能随意进行检修,长期以往,容易促成供电设备运行的状况不佳,造成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双重损失。由于电气设备各部件之间使用寿命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类设备,由于运行环境和外界的影响不相同,其使用寿命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为提高供电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为确保供电设备的持续安全运行,因此,对电力企业供电设备在完成计划检修的检验基础上完全实施状态检修,必要时充分发挥数控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的促进作用。

2、实施煤矿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智能化监测

利用计算机软件实施煤矿企业供电设备状态检修,需要在传统人工操控的基础上开发智能化监测技术、在高科技数控诊断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一种既科学、合理又经济、适用的设备状态检修模式。首先要科学把握检修时机,明确检修项目,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状态检修,不能从概念和计划出发搞“一刀切”,行“一阵风”,始终要以供电企业的安全运行和社会及经济效益为主,要有科学有效的长期规划,在认真汲取各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广泛吸取教训,实时开展状态检修,力求从源头抓起,必须把对供电设备的规划、设计和设备选型都纳入未来状态检修的安全运行中,保障主设备监造和运输等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必须确保设备的最佳初始状态。其次要重点做好供电设备状态监测工作,只有在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有效检修,否则不是浪费便是防患与然,此两种极端的回避是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在智能化科学技术创新基础上的突破,当前普遍运用的红外线测温就是为及时发现供电设备中潜伏性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可及时提供设备状态准确无误的信息,为下一步的设备状态科学诊断提供有效分析数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所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因此,应综合分析,决定对设备进行哪些状态监测,以保证设备状态信息的全面性。第三要选择最佳状态监测点和监测设备。供电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基础保障,尽可能避免发生故障,减少供电设备使用材质方面的各种潜在因素,降低安全隐患和稳定性破坏的可能性。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对所使用设备的客观运行状态分析,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对可能发生的故障实时诊断,对设备运行、维修和监测数据进行状态分析,使故障诊断更加准确。根据供电企业设备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监测点和监测设备。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有效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不同,电力企业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煤矿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趋向

开展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可靠运行的发展趋向,是减少供电系统设备事故的有效手段,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电力行业不可轻视的现实课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安全、高效的电力资源越来越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节约能源,利用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设法提高供电的安全与质量,强化数字化安全运行理念,通过计算机远程监控,提高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全面实施供电设备的安全与智能化状态检修,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和安全质量保障起着重要作用,促进电力经济的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煤矿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从科学管理角度打破多年来形成的行业垄断局面,在系统各个环节引入技术竞争机制,尤其数字化技术理念,能够有效促进电力企业从技术角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节约能源,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煤矿供电今后的发展趋向主要以新技术和新设备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用电安全,对于电网及其它供电设备,利用数字化技术,实施状态检修,降低故障检测和维修成本,从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实时维护、安全运行角度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有效开发,提高数字化技术服务水平,强化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优质、高效供电的可靠性,为供电企业的每一家用户提供能源服务保障,尽可能减少无辜停、断电现象的发生,从而改善售电服务质量,提高供电安全性,降低能源损耗,减轻电网输送压力。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例8

1、实时进行煤矿供电设备安全状态监测的必要性

1.1实施状态检修,主要通过智能化监测和测试等方式,对特定范围的供电设备进行有效监测,及时掌握供电设备运行的工作状况及相关信息,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实时了解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制定科学而系统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措施。我国各地区的煤矿供电设备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定差别,因此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对供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方案没有进行更加明确的统一规定,无法统一制定详细的规程和标准,只在概念上对状态检修作了总体要求,指出各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依照当地煤炭企业不同供电设备的具体特点和各自运行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供电设备自安装之日起的安全运行时间没有很具体的区分,大都依据以前的工作经验而确定。有的地方煤矿企业的供电设备采用的检测手段仍然停留在以人工操作为主的先验阶段,其检修程序繁琐,技术尚不成熟,难以有效确保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的实施方案缺乏科学依据,导致具体检修人员的工作力度也不是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煤矿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也应向科学化目标迈进,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向数字化操控程序过度。总之,要想对供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首先必须对区域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系统、详细而准确的在线监测,然后经过对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科学比较,最终鉴定出供电设备当前的实际运行情况,藉此确定何时以何种方式开展检修。

1.2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高效发展离不开电网设备的可靠性,通过计算机软件检测实现供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局域性电网容量不断增加,而随着高科技与尖端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产品的品质与性能日益多样化,导致广大生产企业和生活用电的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任何技术都是在发展中逐步成熟和进步的,这期间会出现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必然客观存在,并且日益暴力出传统技术水平的局限。为确保维修费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运行风险,必须制定科学的维修措施,改变传统的检测维护程序,为确保煤矿企业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与检修技术水平,尽可能节省检修时间和费用,是当前供电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1.3煤矿供电系统在随着科技进步设备不断更新,同时必须采用新技术,面对新设备、新工艺的逐步更新,传统的供电设备检修模式已经落后,难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电力企业高效运行的需要,因为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主要强调“到期必修”,容易造成浪费,而计算机软件检测能够按设备的实际状况进行检修,不至于造成检修过程中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传统检修从另一方面有时也可能造成因检修时间没到而突发的故障问题,由于形成了定期检修制度,那么既然未到检修周期,就不能随意进行检修,长期以往,容易促成供电设备运行的状况不佳,造成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双重损失。由于电气设备各部件之间使用寿命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类设备,由于运行环境和外界的影响不相同,其使用寿命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为提高供电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为确保供电设备的持续安全运行,因此,对电力企业供电设备在完成计划检修的检验基础上完全实施状态检修,必要时充分发挥数控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的促进作用。

2、实施煤矿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智能化监测

利用计算机软件实施煤矿企业供电设备状态检修,需要在传统人工操控的基础上开发智能化监测技术、在高科技数控诊断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一种既科学、合理又经济、适用的设备状态检修模式。首先要科学把握检修时机,明确检修项目,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状态检修,始终要以煤矿企业供电的安全运行和社会及经济效益为主,要有科学有效的长期规划,在认真汲取各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广泛吸取教训,实时开展状态检修,力求从源头抓起,必须把对供电设备的规划、设计和设备选型都纳入未来状态检修的安全运行中,保障主设备监造和运输等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必须确保设备的最佳初始状态。其次要重点做好煤矿的供电设备状态监测工作,只有在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有效检修,否则不是浪费便是防患与然,此两种极端的回避是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在智能化科学技术创新基础上的突破,当前普遍运用的红外线测温就是为及时发现供电设备中潜伏性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可及时提供设备状态准确无误的信息,为下一步的设备状态科学诊断提供有效分析数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所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决定对设备进行哪些状态监测,以保证设备状态信息的全面性。第三要选择最佳状态监测点和监测设备。供电设备的智能化测试是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基础保障,尽可能避免发生故障,减少供电设备使用材质方面的各种潜在因素,降低安全隐患和稳定性破坏的可能性。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对所使用设备的客观运行状态分析,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对可能发生的故障实时诊断,对设备运行、维修和监测数据进行状态分析,使故障诊断更加准确。根据煤矿供电设备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监测点和监测设备。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煤矿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有效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不同,煤矿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煤矿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趋向

开展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可靠运行的发展趋向,是减少供电系统设备事故的有效手段,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电力行业不可轻视的现实课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安全、高效的电力资源越来越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节约能源,利用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设法提高煤矿供电的安全与质量,强化数字化安全运行理念,通过计算机远程监控,提高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全面实施供电设备的安全与智能化状态检修,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和安全质量保障起着重要作用,促进煤矿企业经济的高效、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煤炭、电力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从科学管理角度打破多年来形成的行业垄断局面,在系统各个环节引入技术竞争机制,尤其数字化技术理念,能够有效促进电力企业从技术角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节约能源,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煤矿供电今后的发展趋向主要以新技术和新设备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用电安全,对于电网及其它供电设备,利用数字化技术,实施状态检修,降低故障检测和维修成本,从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实时维护、安全运行角度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有效开发,提高数字化技术服务水平,强化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优质、高效供电的可靠性,为供电企业的每一家用户提供能源服务保障,尽可能减少无辜停、断电现象的发生,从而改善售电服务质量,提高供电安全性,降低能源损耗,减轻电网输送压力。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例9

二、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也越来越快这也导致现代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竞争力,作为现代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一定要把科学技术的创新作为企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并且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开发和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把科学技术当成第一生产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才能够保证现代企业在竞争中保证取得优势的位置,才能为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作保证,所以说科学技术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现代企业很多在发展中把企业发展利用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概念巧妙的融合到一起,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过程,并且在众多企业竞争中,基本上可以把企业优势划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利用低成本来提高竞争力,还有一类就是利用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差异化提高竞争力,但是这两者又都存在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只要企业竞争就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水平的创新,一旦离开这两点,就无法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以此可见,企业各个部门只有在工作的每个环节中互相结合,理想化发展,紧密围绕科技发展和创新的角度展开,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现代企业的管理对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其一:现代企业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对于现代企业发展和生存来讲,是所需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所以就现代企业发展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提升企业发展自主能力,更新企业发展现状的主要因素,并且能够为现代企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是改变企业的投入和支出,因此一个企业想要在创新的条件下达到利润最大化,就需要减少投入,这样才能增加经济收入。在投入方面来讲,需要在产品投入中合理的降低资源的使用率,在产品生产中,需要增加产品的种类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样二者结合才能够使企业达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谓的科学发展也就是指可持续发展,所以现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发展过程中关注民生,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并且在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情况下,保证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还有就是企业不能够只是想要经济收益,还需要对社会负责,在社会上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候,企业要在公益事业中做出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对外形象,给群众留下比较深刻的良好印象,这也是促进企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种手段。

2.现代企业想要发展,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并且还需要在创新中总结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到的经验和体会,一个现代企业想要实现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最主要的就是企业中人员、经济、产品,如果这些能够合理分配,合理利用,最终就能降低成本,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国力还有竞争能力。当然现代企业在引进新的科学技术时需要注意企业内在本身的规律,只有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认识,才能够把相关的管理问题融入到科技中,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使现代企业达到最佳的管理状态。

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因此现代企业的发展,只有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够保证自身的有利地位,并且要在实践中创新,不断发展新的生产力,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

2.现代的企业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才能保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且一定要保证一个长远的发展模式,使得经济不断增长。企业想要在发展过程中保证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就要在发展的同时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保证能够在社会需要的时候积极响应。这也是科学技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3.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不论是国有经济还是死人经济,生产力都是决定竞争实力的第一要素,也是所有要素中最主要的一项。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也是基础,所以个体经济想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在发展过程中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样劳动时间就会相对缩短,生产资料就会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在国际上占有非常高的竞争地位和优势,比如我国研制的有研硅股,它就是我国最大的半导体材料基地,甚至在国际上都拥有一定的地位。也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产权的生产企业,因此只有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跨越式飞速发展,保证它在国际中的领先地位。

5.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现代企业要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下的过程中,适当调整企业自身的结构,并且需要在管理方面具有创新意识,保证企业的管理模式上拥有创新的概念,把企业中各个部门形成一个连带式的关系,这样就更加能够有效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要保证企业自身管理的经营模式。通过企业的不断学习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并且每个企业之间互相交流其管理上的制度,做到取长补短,积累自身科技创新和的发展的宝贵经验。

6.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保证企业个人的发展情况,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量也是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所占比例比较大的一项,科学技术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在企业实现人才储备的时候,才能够达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并且保证企业文化之间的互相融会贯通,保证企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国际上各个企业中文化的交流,学习不同体质下的经济的发展情况。保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例10

一、校企协同创新基本概念、内涵及意义

所谓的校企协同创新,就是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研究机构进行关于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校企协同创新对我们的高校人才培养,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提升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校企协同创新是构建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其次,校企协同创新可以实现优势整合;再次,校企协同创新是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最后,校企协同创新关键是形成统一的意见。

二、中国高校的校企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的校企协同创新还是处在起步期,校企协同创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现状:

第一种,学校引进企业生产现状。目前在北方的很多大学校企协同创新都存在下面的现状:企业受地域的限制和厂区规划的限制,没有自己的研发基地,他们就采取走进校园的方式,在校园内建立企业的研发生产线,将“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在高校内进行。而高校也将自己的研发队伍充实进去,将高校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施用到企业的研发平台上。这样,既满足了企业的要求,也锻炼了高校的研发队伍,是双赢的结果。

第二种,实习与教学相结合、研发与生产相交替现状。在许多高职类高校、工科技术类高校则存在这样的校企协同创新现状:每年组织学生去企业的生产线进行实习,根据生产的实际,进行研发,研发的地点可以是企业的研发基地,也可以是校内的研发基地,再将研发后的成果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线。

第三种,校企协同创新互动的现状。还有一种现状就是企业与高校互相进行互动。企业将先进的研发设备送至高校,在高校的研发基地,对企业的研发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采取“传帮带”的形式为企业培养研发人员;也可以让企业的优秀工程师进入校园为高校的学生授课。高校的研发离不开企业的资金支持,而企业的研发也离不开高校的技术支援,对于校企双方来说,这种互相聘任的方式是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第四种,“订单”式校企协同创新现状。就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委托高校派出相关专业的研发人员,到企业继续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企业派出相关的研发人员到高校进行专业学习;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培养、壮大企业的科研队伍。

三、美国高校的校企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美国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实行“企业大学合作研究计划”,也就是美国的校企协作创新,并立法进行了规范。美国的校企协作创新目前的发展现状是:

第一种现状,企业对大学进行科研进行投资。企业与高校签订科研合同,企业给予高校资金援助、转让科研设备、设立由企业支付薪酬的教学或研究职位。

第二种现状,企业与大学联合进行科研研究。高校与企业共同建立联合研究机构,高校出技术力量,企业出科研资金与相关科研人员,这种模式的功能定位主要是为企业进行服务,根据企业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企业在这里是主体,管理机构以企业为主,科研机构以高校为主。

第三种现状,大学参加到企业的科研中。利用企业先进的科研设备,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将高校科研的成果转化成企业的生产力,将高校的科研力量投入到企业中去进行研发的一种模式。

第四种现状,就是允许大学里的学生到企业去打工,进行勤工俭学,这样企业既可以得到想要的生产力,学生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很多的美国企业都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考验,很多勤工俭学的学生在毕业后都签到了曾打工的企业去工作。这属于校企协同创新中对学生就业的一种新的方式。

四、中美高校协同创新的对比

通过上述对中美两国高校校企协同创新的大致介绍,我们做一下中美高校协同创新的对比:

1.校企合作项目开发。美国的很多企业都是由知名大学孵化而来,而我国的很多校企合作项目开发还不够深入。

2.校企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美国对这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进行规范和约束,而我国的校企协作创新在这方面还模棱两可。

3.校企协作创新的灵活性。美国的高校在这方面已经相当成熟,由于我国的校企协作创新刚刚起步,在合作方式以及合作模式上还不够灵活。

4.校企协作创新的多方性。美国的很多高校都进行的是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协作创新模式,而我国的高校开展的多是一对一的校企协作创新模式。

五、结语

从中美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校企协同创新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都是以后校企合作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比较中,我们也认识到,地方高校发展存在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高层次科研项目少、高端人才引进难等难题,只有做好校企协同创新,使校企双方在合作中实现良性互动、互利共赢、资源共享,才能使校企双方做大做强。通过更深层次的合作,推动双方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例11

1 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的现状分析

所谓民营科技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创办的,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或实行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智力、技术密集型经济实体。可见,民营科技企业是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而言的新型科技企业。贵州省的民营科技企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二十多年来,民营科技企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生力军。

当前,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呈现出如下发展状况:

(1)企业数量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2)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技工贸收入不断增加,逐渐成为本省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

(3)研究开发支出总体呈上升态势,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已成为本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

2 贵州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2.1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人才匮乏

据调查,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是经营者经营管理理念陈旧,在管理上仍旧停留在凭过去经验进行市场判断、凭主观愿望进行经营决策、凭个人威信进行内部管理的初级阶段,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转效率,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成本,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家族化经营。家族化经营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确实起到了迅速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的重大作用。但是,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家族化经营由于缺乏有效规范的制度化管理,容易造成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之间的不和与冲突,致使企业内部沟通困难,影响企业工作效率。

此外,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的人才情况也不乐观。一是科技人员所占总的工作人员比例较低。二是企业中高学历职工比较少。可见,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贵州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资金来源不足,融资渠道狭窄

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大多数企业实现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自我积累实现,资金缺乏问题已经成为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为民营科技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基金和有关贷款担保机构大部分地区没有成立;其次,适应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金融中介机构还欠发达;再次,缺乏为民营科技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融资难与民营科技企业主导产品的市场前景、资产状况、管理水平、领导集体的素质有很大关系。但是,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信用失灵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发贷和投资的最大障碍。

2.3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较差

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进行创新,但是目前贵州省大多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以模仿型创新为主,原质性的、独创性的自主性创新比例不高,这就成为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难以同国内外大企业竞争与抗衡。

2.4 产权制度不规范,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集体科技企业大多产生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这就会导致其与母体的产权关系比较模糊,难以理清。近年来,集体科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产权模糊问题。产权关系难以理清直接影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导致企业无法按照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运作,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此外,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国家和西部各省区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其发展的政策法规,在贵州民营科技企业的投资软环境中,当前的主要矛盾已不是没有优惠政策和政策力度不够的问题,也不是发文件的问题,而是执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并且越到基层,执行落实中的问题越严重。

3 对策与建议

3.1 提高企业家素质,规范管理机制

(1)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和民营科技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专门的职业企业家培训体制,对在岗的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行职业经理人培训。重点培养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即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2)鼓励高层次人士创业,尤其是要鼓励大学生、研究生或专业人士创办科技企业,并在政策服务上给予支持。

3.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多元的投融资体系

(1)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

政府可以通过推行行之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政策和信用担保体系,突出政府积极发展科技事业的导向,给予企业直接的资金支持,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情,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扩大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降低金融机构对民营科技企业贷款的经营风险,支持其发展。

(2)商业性金融支持体系。

首先,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进行创新。在现存的银行体制下,通过激励机制、融资工具、贷款技术等方面的优化改造与合理运用,解决民营科技企业的贷款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