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贸易产业融合

贸易产业融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7 09:38:08

贸易产业融合

贸易产业融合例1

结构贸易融资实际是一种金融工具(产品)的组合,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工具有出口信贷、银团贷款、银行保函、福费廷、保理、出口信用保险、进、出口信用证押汇,以及外汇汇率风险控制类产品论如远期外汇买卖、掉期交易、期权、期货、货币(利率)互换,等等。商业银如何在实践中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将不同的产品进行组合,为企业/银行带来最大化的效益,成为银行拓展业务能力的分水岭。

以下是某一著名外资银行(在广州)2008年处理的一个案例:A企业是广东顺德一个著名的家电企业,有大量的家电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需要银行的金融支持。该企业的金融需求是:尽快回收出口货款,以办理出口退税,加速资金周转,尽量降低应收帐款,减少资金成本及资金占用;另外因为人民币在最近几年升值明显,需要控制外汇应收帐款的汇率风险。

国内某著名的外资银行广州分行(以下简称银行B)分析了A企业的出口情况后,提供以下的金融融资服务方案:

1.A企业美洲市场的最大买家 C和D,是全球性的大企业,而且在B银行纽约总部有额度,经过与总行协调,对于A企业出口给C和D货款,(结算方式是装运后90天电汇),B银行采用无追索权发票贴现融资(类似单保理,Single Factoring)。

分析:B银行是如何来管理和控制此部分资产风险的?

因为A企业的买家C和D客户,在B银行纽约总部有信用额度,也就是说,B银行纽约总部对C和D客户信贷风险有相应的管理。只要C和D客户额度正常,在正常情况下,A企业出口给C和D 客户的货款就是安全的,也就是说B银行对A企业的此部分融资是安全的。B银行通过其纽约总部对C/D 客户的风险管理来实现此部分的融资风险管理,发挥了了其集团优势。

2.对于 A企业美洲市场另外两个买家E和F,(结算方式是装运后60天电汇),则和A企业协商,由E和F的银行开出的备用信用证对其应付货款做担保,(按照国际备用信用证惯例ISP98 开出),A企业签署相关的转让应收货款权利及备用信用证项下权利的文件,将备用信用证下的权利转让给B银行,B银行则采用无追索权发票贴现融资形式,对A企业以融资的支持。

分析:B银行是如何来管理和控制此部分资产风险的?

关键在于A企业的买家E和F 的银行开出的备用信用证 Standby Letter of Credit。根据ISP98,“备用信用证是在开立后即是一项不可撤销的、独立的、要求单据的、具有约束力的承诺。”由于有了E和F的银行开出的E和F对A企业的应付货款的备用信用证担保,B银行对A企业该部分的融资风险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3.对于其他买家,则采用出口信用证项下押汇。

也就是说,对于其他的买家,则要求其银行开出跟单信用证,有B银行对信用证下的单证进行押汇融资。

分析: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是银行根据申请人(一般是进口商)的申请和指示,向受益人(一般是出口商)开立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文件。由于有了买家银行开出来的信用证作为付款的保证,B银行对A企业此部分的信用证下出口押汇融资,风险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4.此外,为了提高对A企业出口业务服务效率,B银行采取了各种方法。例如:专门与快递公司签定协议,由该快递公司每天在A企业与B银行之间往返收取文件,保证单据传送的及时性。对A企业交来的出口单据,安排专门审单人员,用最短的周转时间处理,(当天12:00收到的单据,如果没有不符点/或者不符点能及时改好,B银行承诺 在当天下班前寄出单据。)同时,对于出口单据一些非实质性的不符点,A企业签署授权书,由B银行代为修改,减少了单据在银行/企业之间传递的时间。

5.同时,因人民币有长期升值的趋势,所以对A企业出口收汇敞口部分,推介其买入期权/外汇远期产品,以锁定汇率,控制风险。

因为B银行的方案解决了A企业尽早收汇和办理出口退税,控制应收账款资金占用,化解汇率波动风险的需求,银企合作愉快,银行也从此业务中获得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利息差收益/汇率差价,赢得客户的信赖。

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1.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业银行市场上,银行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客户,既存在控制信贷风险的要求,同时又受到利润指标的压力和监管当局复杂严格的约束等等。如果商业银行能够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推出“择身定做”产品组合给我们的客户;对重点优质客户,提供一揽子的银行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让客户与银行“双赢”,那商业银行将更有机会赢得客户,赢得市场。目前国内企业的发展正朝着国际化进程推进,国内采购和销售比例正逐步上升,对于既有国内业务,又有国际业务的客户,商业银行既考虑国内信用证、票据包买、国内保理、货押等国内贸易融资类产品,也结合信用证押汇、国际保理/福费廷、远期外汇买卖、期权等涉外的国际业务产品。另外,在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的当前,多考虑控制外汇汇率风险类产品,将使商业银行的客户在接受银行的服务中,得到收益。

2.对银行产品选择而言,银行可以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一批优势产品,加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招商银行在电子银行方面,已取得一定优势;国内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在提供给跨国企业服务现金类产品(Cash product,主要包括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现金池等,企业与银行计算机系统直接对接等)处于领先地位。对于一些中资的中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不仅可以参考外资银行B的一些思路,而且,可以利用国内商业银行国内贸易融资产品的相对优势,针对A企业国内供应链上游企业,为A企业的国内应付款安排国内信用证、国内保理、票据包买、国内发票融资等产品,拓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而内外贸的结合恰恰又是外资银行目前产品结构的短板,如果能实现内外贸结合、本外币结合的综合营销,有利于中资的中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营销。

针对目前人民币跨境结算推出以及人民币远期汇率上升的形势,以下是一个新产品组合初步思路:

人民币远期信用证+境外合作银行的福费廷+远期外汇交易(NDF)

(NDF即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常用于衡量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常被称为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

目标客户:需要用人民币购汇、付汇的客户,且境外卖方为其关联公司。

产品基本流程:

1.对于有购汇、付出需求的客户,客户先将人民币资金作定期存款存在银行质押,商业银行开出人民币远期信用证(一年期或半年)。

2.信用证项单证相符的,商业银行对外承兑。

3.境外受益人凭商业银行的承兑向境外银行申请美元(或其他外币)福费廷融资,并购入远期NDF,买入远期美元,卖出远期人民。

4.信用证到期时,商业银行付出人民币;境外受益人用人民币和NDF 偿还美元(或其他外币)贷款。

贸易产业融合例2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108-02

贸易金融作为贸易活动的灵魂,在经济市场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贸易金融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而发展,从最初简单、狭隘的融资与贸易结算发展为包括贸易信贷、结算、担保及风险、财务管理的综合金融服务,并贯穿于贸易链的始终。2007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及贸易遭受长时间、大范围的影响及打击。全球金融危机,造成贸易金融的委靡现象,使贸易金融的发展在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受到重创。贸易金融作为贸易活动的命脉使得全球金融贸易举步维艰,全球金融贸易活动受到极大影响。由于贸易金融在贸易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贸易金融萎缩的情况下,贸易链中的多个环节及相关产业都受到一定消极的影响。为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努力实现贸易金融及整个金融活动的经济正增长及全球经济金融的发展,努力发展贸易金融并寻求创新发展的方式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贸易金融的发展及创新势在必行。

1 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贸易金融要想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得到发展与进步,必须对制约贸易金融发展的因素加以分析,才能针对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贸易金融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不断完善与发展。

1. 1 银行放贷效率低下,导致贸易金融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存在问题

在贸易金融活动中,很多银行在放贷之前会对贷款企业进行评级,如果授信融资业务没有被列入低风险的范畴内,则无论风险指数的高低以及借贷金额的大小,审批程序与审批模式都极其复杂,审批环节多,最终导致业务办理拖沓、放贷效率低下、不具有时效性。这些都是制约贸易金融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的消极因素。

1. 2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导致贸易金融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存在问题

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金融活动中,商业银行融资方式与融资产品大体相同,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我国多以货押业务这种低风险的手段进行贸易融资活动,而国际贸易融资则通过打包放款以及减免保证金和进出口押汇这种简单的形式,对进出口企业量身打造适合其经济发展结构的贸易融资方式,但却不能满足国际化进出口企业的需求。

离岸业务是中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起着积极的影响及作用。但由于我国很多银行不具备离岸业务的牌照,而使得很多跨国公司无法获得国内银行的服务而转投外资银行,使得国内银行不仅比外资银行少了该部分优势,更在贸易融资业务中失去了很多机会。因此,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与缺失优势的同质化,使得贸易金融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1. 3 综合金融服务在企业贸易链中的不足,导致贸易金融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存在问题

综合金融服务在企业贸易链各个环节服务的不足,是由于国际与国内贸易融资的相对孤立性造成的。传统的贸易融资在某一企业某项交易的单项业务环节中停留,使得进、出口贸易融资相互独立,国内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融资相互独立。很多银行不能为兼具进出口业务的客户提供服务,因银行无法将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与调整,再加上银行很难推出通过不同结算方式下的贸易融资产品组合,造成银行在综合金融服务的企业贸易链中方案缺失,从而制约了贸易金融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

同时,在贸易金融活动过程中,银行应对兼具出口业务及国内采购业务的企业进行一体化服务,但目前很少有银行能够为此种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而是只有少数银行可以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环境中针对客户提供全面贸易融资服务,对在国内进行销售且具有进口业务的企业推行国内贸易融资与进口贸易融资相结合、优化的模式,以此服务以兼具进出口贸易与国内销售业务的企业。因此,积极发展贸易金融向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方案,并不断创新贸易金融向企业提供的贸易融资产品及综合服务,如贸易金融信息咨询、贸易融资便利以及贸易金融风险保障和企业财务管理,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贸易金融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与创新。但在目前制约贸易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很多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金融方案的整体规划不够重视,而过分关注整体金融方案的其中一个单笔业务。这种做法使得商业银行习惯性地将融资企业的贸易链进行分解,最终导致业务无法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渗透和布局。

1. 4 对贸易金融的认识存在不足,导致贸易金融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存在问题

在贸易金融活动过程中最常见的贸易融资活动属于狭义的贸易金融范畴,这是先进且流行的贸易金融理念。而包含了贸易融资业务结算、贸易融资财务管理以及贸易融资风险担保和信用管理的贸易金融活动才是广义上的贸易金融活动。但由于先进且流行的多为狭义范畴内的贸易金融活动,因此,广义范畴内的贸易金融活动其发展主体在整个贸易金融活动中的参与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后金融背景下贸易金融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为了使贸易金融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得到不断发展与创新,要加强贸易金融过程中物流业、商业银行业以及信用、担保业的多方参与,通过内外联动的模式,全面实施转让融资资产以及参与贸易融资风险等综合服务业务。贸易金融要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不断发展与创新,必须对贸易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加以解决。

2 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金融的发展及创新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金融及金融相关产业应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抓住机遇并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实现后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经济的正增长。因此,后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金融的创新发展手段应从贸易金融产品创新、贸易服务创新、综合金融服务创新以及贸易金融合作方式创新等入手,不断完善和发展后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金融的创新手段及措施,最终使得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金融的稳步发展及金融、经济的快速增长。

2. 1 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金融的创新,要不断创新贸易金融产品

贸易金融产品创新要建立在银行控制物流及资金流的基础上,同时对相关联方进行信誉及责任捆绑,银行授信要建立在对授信资金风险的有效控制之上。贸易金融相关产业可以根据贸易金融以信用为基准达成贸易金融活动的特点,进行金融产品的研发设计及创新。为避免相关产业之间竞争的同质化,银行应对融资企业进行量身定做有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2. 2 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金融的创新,要不断创新贸易金融技术

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申请贸易金融服务看重的不是业务的资费标准,而是银行的放贷效率。有些银行将业务操作过程自动化和网络化,通过先进、积极的信息科技方法操作贸易金融业务过程,取代陈旧的手工操作工作。同时,根据各个行业自身的特点及性质,为贸易金融活动中的相关环节提供即时信息服务,以确保贸易金融服务对更多企业融资需求的满足,最终使贸易金融服务朝着标准、规范的方向发展。

2. 3 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金融的创新,要不断创新综合金融服务

不断创新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是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贸易金融的重要措施。为了使更多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应实现贸易融资业务以及涵盖各个层次的交互型销售方案同时发展。此种形式的综合金融服务,使被服务企业得到来自多层次的服务与便利。同时,将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引入到金融贸易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风险。这样不仅充分发挥机构在贸易金融活动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得贸易金融活动中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日渐加深。

2. 4 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金融的创新,要不断创新贸易金融合作方式

外资银行的金融产品较为成熟,金融产品创新能力较强,这是由于外国的金融体制相对比较完善。不难看出,金融体制与金融产品及产品创新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若想在贸易金融的创新过程中独占鳌头,创新贸易金融合作方式、加强国内外金融行业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国际贸易融资行业中,对信用证业务等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加强合作。贸易金融产品作为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润在总利润贡献度中所占比例没有国外银行比例高。因此,通过对外资银行的优势加以借鉴及利用,实施联合营销策略,使中资银行在拓展境内外贸易融资项目时的业务范围得到拓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降低投资风险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金融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创新贸易金融合作方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3 结 论

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为了保证贸易金融及整个金融活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努力促进经济及全球贸易金融的发展,同时积极扭转经济增长局面以求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缩减到最小,努力发展贸易金融并找出创新发展的方式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黄海宁.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趋势[J]. 新金融,2006(11).

[2]肖铜. 贸易金融是经济复苏的助推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12).

[3]董君.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分析[J].北方经济,2010(14).

[4]王毕强. 郑猛. 拯救中小企业[N].财经,2011(25).

[5]罗武. 金融危机后贸易融资变化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2(4).

[6]于中琴,陶凌云. 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金融的发展与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2(2).

[7]付文平.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口商贸易融资方式的选择[J].北方经贸,2010(12).

贸易产业融合例3

传统的贸易融资产品主要包括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进口代付、国际保理、福费廷以及各类保函等。近些年来,为满足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通过控制货物流、订单流、投保中信保、结合国内票据等创新型产品层出不穷,例如物流融资、订单融资、信保融资、进出口一票通、应收账款池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与规避汇率风险相关的金融衍生品组合及理财产品成为贸易融资的增值服务,受到进出口企业的青睐。对于银行来讲,贸易融资作为与贸易紧密结合的一种融资类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贷款的特殊性。

有助于银行控制风险。由于贸易项下融资时,企业有着清晰的贸易背景,利用贸易本身的现金流偿还银行融资,银行贷出的资金并不进入企业的生产过程,因此贸易融资具有自偿性、还款来源确定的特点,贷后管理相对简单,即使客户无力履约赎单或还款,银行在掌握货权的情况下仍可通过处理货物来归还贷款或减少损失。

有助于减少风险资本占用,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巴塞尔协议将“有货物自行清偿的跟单信用证”的风险系数确定为一般信贷业务的0.2;中国银监会规定,与贸易相关的短期或有负债的风险资本占用为20%,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风险资本为零。据信息咨询机构LTPTrade分析,贸易融资收入波动性小,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较高,其夏普比高达3.1%,是具有较高股东价值潜力的银行业务。也就是说,考虑到融资过程中可能附加的银行信用、保险信用等因素,部分贸易融资产品的银行风险资产权重普遍低于一般贷款,占用银行风险资产少,属于风险节约型产品。

有助于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长期以来流动资金贷款不流动,用途难跟踪,存在突出的风险隐患。而贸易融资期限通常比较短,资金周转快,流动性强,风险相对可控。特别是在融资规模受到约束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通过发展贸易融资,逐步替代、压缩流动资金贷款,可使信贷结构更为合理,降低总体风险。

有助于提高银行收益。贸易融资建立在国际结算的基础上,是国际结算业务的延伸,可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交易链各环节提供配套融资服务,丰富信贷产品体系,提升综合竞争力。该业务在前期属于中间业务,银行从中获得手续费收入、汇兑收益;在后期属于资产业务,银行从中获得利差收入。因此,该业务可有效带动国际结算、衍生产品、理财等业务发展,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高综合回报。在相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下,多重收益提高了银行的盈利水平。

有助于依托交易链的延伸拓展客户群,开拓新的信贷市场。贸易融资不仅考察企业本身,还考察上下游交易对手,对交易链进行整体分析,可以发现更多业务机会,为具有稳定供销关系的客户群提供配套服务,形成链条式、网络式市场开发,具有市场营销的乘数扩大效应。通常来说,传统信贷业务高速增长中往往遭遇“天花板”效应,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资源有限,市场分割基本定型,面临信贷资金需要寻找出路问题。而贸易活动频繁发生,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融资机会,且这一领域远未形成充分竞争,是发展信贷业务的新市场。

有助于帮助银行及时进入和退出业务。贸易融资与交易过程结合紧密,关注经营细节,对信息的掌握更全面和深入,能为银行直接或间接带来资讯信息,如本地或海外某市场情况,各种产品的行销行情,不同行业的经营趋势及授信客户的经营状况等。它对市场和风险更敏感,既有利于发现业务机会,也可在出现不利情况时及时退出。

贸易融资的上述特点不仅驱动银行从事贸易融资业务,而且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讲,贸易融资比一般贷款容易获得,特别是中小企业,因此企业也倾向于使用贸易融资产品。

国内银行贸易融资的现状

在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初期,各家银行为打破业务分工而把国际结算业务作为主要争夺目标之一,却忽视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近年来,国内各家银行在开展这一业务方面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贸易融资业务市场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在进入中国以后也把开展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之一,从而使这一业务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各家中外资银行纷纷推出新的产品和营销模式。

产品方面。如今的进出口企业更加关注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能否便利其整个交易过程、扩大信息来源、减少相关风险,出口商希望更快地得到付款,进口商希望更好地管理存货。企业对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服务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的交易支付和现金流量控制的需求,发展到对资金利用率及财务管理增值功能的需求。这种变化意味着对现金流、贸易流、物流、信息流的趋同管理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有些新的贸易融资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例如中国银行的进口汇利达、出口全益达;民生银行的应收账款池、物流融资、TSU、收付宝等。

营销模式方面。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运作机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框架下形成的,因此在经营方面,无论是在内部机制还是业务做法上,尚无法完全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外部环境。贸易融资业务的规范化仍处于完善之中,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尤其是风险防范体系不够完善。而股份制银行由于体制灵活,在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建立较为科学的经营模式方面,较国有银行有明显的优势,在争揽贸易融资市场份额方面显得更加主动。典型的是民生银行,不仅成立贸易金融部,专门从事贸易融资业务,而且引入事业部制的运作模式,通过垂直管理建立灵活、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也应看到,贸易融资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例如:

对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有些银行仍然将主要精力停留在传统信贷业务上,导致贸易融资业务被边缘化。客户有资金需求时也习惯于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对于贸易融资的功能和特点不了解,加大了银行营销贸易融资业务的难度。

缺乏专业化经营的重要保障。花旗、汇丰等国际领先银行均以事业部形式设立贸易融资部门,专门负责该项业务的营销推动、业务管理等工作。而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仍然把贸易融资业务定位在依附于公司业务的产品线条,营销、产品、风险审查、政策管理等分散在多个部门,业务主线不明确,职能边界不清晰,流程环节多,难以形成合力和整体竞争力,也不能满足贸易融资专业化服务和时效性要求。体制不顺成为制约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

授信管理与贸易融资特点不吻合。传统授信方法以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为基础核定授信额度,而贸易型企业具有净资产少、负债率高、经营现金流量较大的特点,按现行办法无法测算授信额度或授信额度很小,不能满足融资需求。在业务准入上以信用等级为主要标准,对资信状况一般的客户要求提供抵押担保,使大量净资产较少,但贸易关系可靠、物流和现金流稳定的客户被拒之门外。

产品创新难以跟上需求的步伐。目前国际贸易结算的非单证化趋势显著,而国内银行的贸易融资大都集中于信用证项下融资产品,对于汇款结算的配套融资风险难以把控,品种也相对较少,大量贸易融资需求未能满足。供应链融资也主要集中于单一环节,整合化服务方案的可操作性较差。贸易链中货物及资金流动数据实时传递和动态分析的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将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充分匹配起来。

业务流程与贸易融资特点不匹配。目前,大多数银行都按照一般信贷业务流程处理贸易融资,每一笔业务都要从支行到分行逐级上报,每一层级又分别经不同部门的审批,环节多、链条长,不能适应贸易融资业务频率高、时效性强的特点。

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国际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融资业务也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了促进贸易融资业务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贸易,为银行创造更高的收益,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对贸易融资的管理。

找准定位。各家银行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如果立足于发展贸易融资,就应该将贸易融资提升至战略高度,将其作为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区分责权利,并在人财物上给予倾斜,从体制上为业务发展提供原动力。

建立合适的专项授信评审体制。根据贸易融资产品的特性,改进评审观念,创新评审方法。对根据企业财务状况无法核定授信额度或单笔贸易额较大而授信额度不足的,在确保交易债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按照单笔业务风险值核定(调增)专项授信额度。调整贸易融资业务准入,强调交易条件(包括交易对手、交易商品、合作关系和履约记录等),适当弱化企业资信要求。对能有效控制交易项下物权或应收账款的贸易融资业务,可不要求客户另行提供保证金或担保。

简化业务流程,获得规模效应。一是单证集中处理,组建全国或区域性单证中心,运用影像工作流等技术,将各分支机构的单证进行集中处理,实现标准化操作和专业化管理,提高审单质量和效率;二是强化内部运营管理,简化业务操作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使得部门之间的沟通制度化,合作更加顺畅。

建立安全和快捷的电子交易技术平台。国际贸易和贸易融资领域一个令人关注的发展趋势是电子网络技术的应用。现在,提供贸易融资和贸易结算服务的银行不但要有序开发、整合全方位的内部业务应用系统,而且必须能够接受、使用外部电子网络应用系统,并且能够很好地与有关各方合作。为供应商、贸易商、物流公司等供应链参与者搭建共享信息的安全技术平台,为单证无纸化传输及贸易信息传递提供便利,为客户提供网上贸易融资服务。

贸易产业融合例4

abstract: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business has provided a broad space.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business products richness handling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work, commercial bank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business development. however,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there are still some rather more obscure places, and compared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not very satisfactory.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目前银行办理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形式仍相对比较简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挖掘仍嫌不够深入充分,银行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倡导创新,但是业务人员通常忙于具体工作,对业务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高。各行办理的业务主要集中于进口开证、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商票融资等基本形式,对比较复杂的进出口保理、福费廷、买(卖)方信贷等业务,因其涉及环节较多,风险难以控制则数量有限。

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如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发票为背景的融资,就有出口商业发票融资、出口商业发票押汇、商票贴现、汇款押汇等多种不同的称谓,各家银行的制度规定也各不相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2.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影响业务操作效率和质量。在业务初期,部分对国际贸易融资缺乏足够了解的业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加之市场竞争、业务营销的需要,在没有深入了解贸易背景和客户资信的情况下,降低条件为客户提供了打包贷款、授信开证等国际贸易融资,导致部分银行出现了较大额度的不良贷款及信用证被动垫款。基于这一情况,部分银行业务人员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更加难以控制,操作难度更大,再加上贸易合同、信用证、保函等均涉及英语资料,更觉陌生与深奥,因此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敬而远之,为其设置了较高的条件和环节要求,导致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比普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更难申请,审批环节更多、时间更久,致使客户错失商机,进而影响了银行相关业务。

3.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在实际业务中,银行和客户更习惯于选择传统的贷款品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总体发展规模与市场提供的空间和需求相比很不相称。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4.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5.贸易融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使银行在操作业务时可能面临法律风险。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借鉴了国外及港台银行做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法律基础的不同,如果不根据我国的法律规范银行、客户及国外银行间的法律关系,就可能产生业务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金融和商业票据、货权、货物、担保、信托等,要求法律上对上述各种行为的责权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但相关的立法对上述方面缺乏非常明确的规范。

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在产品创新和扩展中,首先,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银行可通过对企业上下游贸易链所产生的资金流、物流的跟踪,设计符合客户需求的融资产品。银行可通过与物流公司的合作,设计物流融资产品,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负责进出口商品的报关、报检、运输、监管、以实现银行对物权的有效控制。而如果有物权为保障,银行就可以不仅着眼于企业的规模等方面,可适当放宽授信条件,为企业进行资金融通。

其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例如,根据部分大客户的出口项目需要,银行为企业提供集预付款保函、信用证保兑、打包贷款、出口押汇、福费廷于一体的综合。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2.优化资源配置,理顺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管理。国际贸易融资专业性较强,风险因素涉及层面相对较多,其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风险管理的有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具有自身的不同特性,必须在风险管理的内容、管理方式、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转变,树立理性和符合市场需求的风险管理理念,健全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国际贸易融资需要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信贷业务知识,以分析评价客户的信用,具备国际结算知识,能够分析辨别国际结算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风险,并掌握国际贸易知识以了解国际市场的变化特点,银行众多的分支机构难以配备足够的具备各种专业知识的人员,因此必须集中银行内部的精通国际结算业务及信贷业务的人才资源以评估客户的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根据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建立专业科学化的国际贸易融资信用评估体系,可成立与信用审批中心为并列或隶属关系的押汇中心以专业处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根据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和要求,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评估客户信用,控制风险。在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进行梳理和整合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整合和优化,提高产品的操作效率。

3.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与流动资金贷款业务需关注企业的资产规模、财务状况和担保方式不同,国际贸易融资更应关注进出口项目本身贸易背景是否真实可靠,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资金流或物流。选择从业时间长、信用良好、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客户提供融资,是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最佳途径。由于客户正常贸易产生的现金流为还款的第一来源,而公司的利润积累只是第二还款来源,客户在银行国际结算和国际贸易融资的记录可为银行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因此,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

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4.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

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如根据企业改善财务报表和加快核销退税的需求,推荐使用无须担保的福费廷、应收账款买断、无追索权的国际保理业务等。

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集保险与融资于一身,投保企业既可得到付款的保证,又可得到融资的便利,出口商在向银行申请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之前投保短期出口信用险,无疑给融资银行多了一层保障,有利于申请企业取得银行的融资支持。

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如在进口信用证业务中,进口商可利用银行提供的假远期信用证方式实现远期付汇的目的。

贸易产业融合例5

【关键词】

贸易融资业务;现状;问题;应对措施

0 引言

贸易融资指的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银行为进出口商提供的与贸易结算关联的应收账款、预付款及存货等资产的信用便利、短期贷款,是企业在贸易中通过使用各种金融工具、贸易方式来达到现金流增长的融资方式。伴随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外贸企业在贸易融资方面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贸易融资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逐渐增长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对外贸易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贸易融资已经成为各家银行重点发展的业务。

1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的发展现状

从当前我国银行开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企业经营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资金周转问题,这也是制约企业对外贸易的最大障碍。银行能以融资顾问的角色进入企业,使得银行产品有助于企业全面审视业务经营状况、自身资产质量及国家相关政策,进而推动企业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当今外贸形势比较严峻,我国银行还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开发金融衍生品的需求,这一领域仍然有待深入开发。贸易融资市场已然成为银行之间角逐的重要领域,为了能够占有更多市场份额,不论是国内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在陆续推出创新产品及营销模式。

1.1 从创新产品方面看

当今的进出口商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银行所提供的相关服务是否有利于降低风险、增加信息来源以及整个交易过程,进口商关注的是对存货进行有效管理,出口商关注的是能够尽快受到付款。企业对贸易结算和融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转变为对财务管理的保值增值功能和资金利用率的需求,而不仅仅满足于交易支付、控制现金流量。这样的变化说明了需要对贸易流、现金流、信息流及物流进行统一管理。为了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变化,银行争相推出自己的创新产品。

1.2 从创新营销模式方面看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国有银行内部的运作机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深刻影响,所以就经营而言,不管是业务开展模式还是内部机制,还难以全面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贸易融资业务操作的规范化还在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恰恰股份制银行得益于灵活的体制,通过学习借鉴外资银行的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在其内部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这与国有银行相比形成明显优势,所以在市场上会更加积极主动开拓贸易融资业务。以民生银行为典型代表,它不但在其内部成立了专门开展贸易融资业务的贸易金融部,还引入了进行垂直管理的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建立了灵活快速反应的市场机制。

2 当前我国银行开展贸易融资业务出现的问题

2.1 缺乏对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意识

首先,在银行内有些高级管理人员缺乏对贸易融资业务的深入了解,更是无从谈起经验,对贸易融资业务所具有的风险认识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两种极端看法:一是误以为贸易融资是一种零风险业务,认为贸易融资无需动用实际资金,只要开出信用证、出借单据就能轻松的从客户手中赚到融资利息、手续费;二是一旦发生风险后,就认为贸易融资风险极大,所采取的措施与普通贷款授信相比贸易融资门槛更高,审批过程复杂,时间漫长,难以获得授信,使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受到限制。其次,银行偏向于传统的本币业务,在其业务总量中国际业务占比较少,在人员配备、机构设置及客户量方面都不具优势,致使认为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到发展贸易融资业务上,还不如大力发展本币业务。最后,没有充分认识到贸易融资业务对优化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提高盈利能力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在总的信贷资产中贸易融资业务数量不多、作用不大,最终导致银行在这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2.2 新业务难以推广

银行要想贸易融资业务获得更好的发展,努力推广新业务是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对于一个事物要想实现不断发展,创新就是推动其发展的最大动力,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也同样适用于此。当前日益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尤其是前几年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至今尚未恢复元气,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市场非常不景气,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这就使得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此外,如今市场已经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这就造成在贸易结算中,除了信用凭证以外的其他结算方式正在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非常期望得到银行所提供的能同时满足风险缓释、贸易融资需求的金融服务,因此能够满足风险缓释、贸易融资需求的福费廷和保理业务就随之产生了。但是如何推广好这些新业务,还没有引起银行的足够重视,即便有的银行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如何将这些业务更好的宣传给企业并不明确,让人产生模糊不清的感觉。我国银行在推广这些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就导致在我国发展这些新业务受到较大限制。新业务的发展受挫,就直接导致我国贸易融资缺少创新,使得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缺乏动力支持。

2.3 担保难困扰着贸易融资业务

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一直受到担保问题的困扰,特别是对我国中小型贸易企业限制更大。担保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在寻求无关联的第三方提供担保时,会担心在未来对方也会要求自己为其提供担保,这样就会产生自身无法控制的隐性风险。二是许多贸易公司因自身的特点在申请贸易融资时受到一定限制,因为它们难以给银行提供认可的有效资产,例如:厂房和土地等;生产型企业在申请贸易融资时,虽然能提供可抵押的机器设备,但是其抵押率偏低,且手续复杂、费用较高及时效性较差,不符合贸易融资便捷的特点。三是对贸易融资的具体产品,企业并不熟悉,难以将各种金融工具进行有效组合产生最大效果,随着不断更新的银行产品以及贸易融资新名词的大量涌现,给本来对贸易融资就生疏的企业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它们难以切实结合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出能够适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的业务产品,无法灵活运用各种融资产品。

3 我国银行拓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应对措施

3.1 强化贸易融资业务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首先,拓展贸易融资业务能够体现出现代银行功能的现实需求。伴随全球经济发展日趋一体化,社会经济活动正在日益趋向国际化,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就是对外贸易和投资。作为一家现代银行一旦提供不了能够囊括本外币的金融产品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那么在业务拓展中就会受到限制,就无法有效、全面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最终导致自我淘汰。所以银行对当下形势要有清醒的认识,顺应时代的要求,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推动贸易融资快速发展。其次,转变工作方式和经营策略,对市场信息开展积极搜索,切实关注贸易市场具体动态,掌握商品行情浮动变化,提高对贸易市场的敏锐性和洞察力。最后,需要培养、引进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建立一支开拓贸易融资业务的专业化队伍,他们既要懂市场和产品,又要懂政策和外语,促进防范贸易融资风险的能力、意识得到提高,不断努力防范、化解贸易融资风险。

3.2 对产品业务创新营销模式

创新产品业务的营销模式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由主动营销代替原有的被动营销。企业需要制定更加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通过采取各种奖励措施让员工能真正感受到主动营销会给自身带来的好处,进而增加员工进行主动营销的激情和动力。第二,积极推进产品创新。要依据贸易发展的具体需求,积极研发符合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新产品,只要贸易融资产品能够与时展的步伐保持一致,符合贸易的发展需求,它就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会有强大的动力。第三,对贸易融资新产品,要注重其宣传推广工作。当开发出新产品时,就需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其进行大力宣传推广,新产品经过大量的宣传推广能够提高自身的知名度。第四,创新产品业务的营销模式。需要主动突破专业间的具体限制,对不同产品进行合理的组合,通过产品的有效组合来展开具体营销工作。同时银行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需要根据客户的融资额度和区域等因素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对具有差异化的客户群要深入研究他们的特点,通过采取不同的策略对具有差异化的客户进行有效营销,真正做到有针对性的营销。

3.3 创新贸易融资的担保方式

第一,根据贸易融资业务所具有的特点,需要创新思路,制订出的担保方案要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例如提供企业联保及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由信用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给有能力提供质押的企业采取动产质押、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担保方式。第二,与第三方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充分运用它们信用,这可以为企业有效规避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国家风险。例如企业为了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可以使用应收账款买断及无追索权的福费廷和国际保理业务等。第三,鼓励企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下的贸易融资业务包涵了融资与保险,这既能保障企业收到付款,又能方便获得融资,如果出口商在申请贸易融资业务以前就购买了出口信用保险,这就等于给银行多加了一层保障,使得银行风险大大降低,有助于企业能顺利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研究不难发现,这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从事贸易融资业务的银行和企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目前全球经济总体不景气,我国金融业正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中艰难行进,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对其追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现实意义更大。所以,我国银行必须对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所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视,努力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贸易产业融合例6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 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 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 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贸易产业融合例7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 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 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 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贸易产业融合例8

国际贸易业务是以真实的贸易背景为业务基础的,具有业务自偿性的特点,只要充分掌握了信息流,能够确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可以实现货物流和资金流的封闭式运转,在大多数情况下便可以实现货物资金的按时回笼,保障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在通常情况下,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性应比大多数人民币信贷产品要低。这是该项融资业务与其他传统信贷业务产品相比的最大特点。因此,国际贸易融资的信贷政策不应与其他传统信贷产品一致,金融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国际贸易信贷管理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政策倾斜力度,对具有贸易融资需求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实行系统性的管理,在有效规避信贷业务风险的基础上达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目的。首先,对于中小型对外贸易企业的国际融资业务,银行在融资业务申请流程和准入条件上应提供一定的便利,保证融资的时效性与业务相匹配。国际贸易受市场形势变化影响较大,其获得市场机会的大小程度与国际商品价格的涨跌幅度成正关联,一旦国际市场出现获利空间,就应尽快锁定价格完成交易,以免错过最佳的交易时间。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该与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等传统人民币信贷产品也有不同之处。国际贸易融资类产品重点关注的并不是企业自身的抵押担保强度,而是企业单笔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结算方式的风险性和贸易双方的履约信用记录。因此,金融机构应针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以及授信管理制度,提高业务办理的时效性,加强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降低对其须提供较高价值的抵押品的硬性要求,为其提供合适的、专业化的和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抓住市场机会,获得发展良机,推动银企之间的良好合作与持续发展。其次,我国金融机构应对中小型进出口贸易企业实行系统化管理,在国际业务管理部门或者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设立专门负责中小企业国际融资业务的管理团队,负责与中小型贸易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研发,并在团队内设置专门负责考察评估中小型进出口贸易企业风险的专业人员,能够实现与信贷审批部门及时有效的业务沟通,保证业务的时效性;在各分支机构的考核指标中加入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发展银行与进出口贸易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提供组织架构上的保障。

二、建立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体系,加强国际业务人才的培养

贸易产业融合例9

国际贸易业务是以真实的贸易背景为业务基础的,具有业务自偿性的特点,只要充分掌握了信息流,能够确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可以实现货物流和资金流的封闭式运转,在大多数情况下便可以实现货物资金的按时回笼,保障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在通常情况下,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性应比大多数人民币信贷产品要低。这是该项融资业务与其他传统信贷业务产品相比的最大特点。因此,国际贸易融资的信贷政策不应与其他传统信贷产品一致,金融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国际贸易信贷管理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政策倾斜力度,对具有贸易融资需求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实行系统性的管理,在有效规避信贷业务风险的基础上达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目的。首先,对于中小型对外贸易企业的国际融资业务,银行在融资业务申请流程和准入条件上应提供一定的便利,保证融资的时效性与业务相匹配。国际贸易受市场形势变化影响较大,其获得市场机会的大小程度与国际商品价格的涨跌幅度成正关联,一旦国际市场出现获利空间,就应尽快锁定价格完成交易,以免错过最佳的交易时间。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该与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等传统人民币信贷产品也有不同之处。国际贸易融资类产品重点关注的并不是企业自身的抵押担保强度,而是企业单笔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结算方式的风险性和贸易双方的履约信用记录。因此,金融机构应针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以及授信管理制度,提高业务办理的时效性,加强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降低对其须提供较高价值的抵押品的硬性要求,为其提供合适的、专业化的和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抓住市场机会,获得发展良机,推动银企之间的良好合作与持续发展。其次,我国金融机构应对中小型进出口贸易企业实行系统化管理,在国际业务管理部门或者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设立专门负责中小企业国际融资业务的管理团队,负责与中小型贸易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研发,并在团队内设置专门负责考察评估中小型进出口贸易企业风险的专业人员,能够实现与信贷审批部门及时有效的业务沟通,保证业务的时效性;在各分支机构的考核指标中加入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发展银行与进出口贸易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提供组织架构上的保障。

二、建立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体系,加强国际业务人才的培养

贸易产业融合例10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

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贸易产业融合例11

Abstract:The dramatic contraction in trade finance compromis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ntional trade during the finance crisis.This article explores why and how much trade finance flows decline during finance crisis with case studies of several banks in Shandong province,and looks forward to potential polici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trade finance,exports and imports,banks

中图分类号:F8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7-0007-03

当前, 90%以上的全球贸易依赖贸易融资。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贸易受到重大冲击,贸易金融服务停滞不前。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贸易融资流动性缺口已经从2008年初的250亿美元骤增至目前的3000亿美元,直接影响了全球经济复苏。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大幅萎缩,对外贸进出口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在对山东省17家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贸易融资业务萎缩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贸易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金融危机发生后山东省贸易融资业务的基本情况

(一)从总量看,贸易融资同比大幅萎缩,贸易融资缺口可能继续扩大

数据显示,进出口贸易融资余额在2009年前4个月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截至2009年4月底,山东省金融机构进出口贸易融资余额为36.64亿美元,较年初下降5.3亿美元,降幅达12.8%。贸易融资资金缺口有进一步扩大之势。2009年前4个月,17家被调查银行贸易融资产品总业务量为73.51亿美元,同比减少15.75亿美元,降幅为18%(见表1)。调查发现,金融危机发生后,大宗商品价格跳水、进出口贸易总量下降和客户贸易结算量减少是造成贸易融资规模迅速萎缩的主要原因。同时,2009年上半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明显减弱,企业负债外币化意愿降低也推动了贸易融资规模的萎缩。

(二)从结构看,出口贸易融资规模缩减速度快于进口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前4个月,17家被调查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量同比下降48%,而进口贸易融资仅同比下降6%。出口贸易融资产品包括出口押汇和打包放款等,主要用于支持境内企业产品出口;进口贸易融资产品包括进口押汇等,主要用于支持境内企业产品进口。当前,出口融资产品缩减速度快于进口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与出口业务相比,进口业务对贸易融资依赖性大,随着进出口规模的萎缩,部分出口业务不再使用贸易融资,转向流动资金贷款,而进口仍需依靠贸易融资支持;二是山东省从事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的企业都是当地支柱企业,这些企业的进口业务较容易得到当地银行的大力扶持。

(三)从币种看,本币贸易融资降幅大于外币业务

数据显示,外币融资产品业务量降幅为13%,而本币降幅则达到49%。2009年上半年,国内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币流动性相对充裕,企业取得本币短期贷款相对容易,短期贷款规模的迅速增长对打包放款等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形成了替代作用。打包放款约占本币贸易融资规模的50%,这类产品规模的下降是本币贸易融资快速萎缩的重要原因。

(四)从投向看,贸易融资产品更加集中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额占比很小

2009年前4个月,山东省各大型银行的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额均不超过其业务量的30%。目前,大部分进出口商尤其是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产品出口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往往因为信用评级、抵押担保等条件限制而与银行贷款无缘。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较高,是银行的重点客户,金融危机发生后银行的贸易融资资源更加向大企业集中。个别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资源高度集中于当地大企业。2009年前5个月,山东省某地方性商业银行对当地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余额不到80万美元,仅占该行贸易融资余额的1.78%。

(五)从产品看,银行普遍加大贸易融资产品开发推广力度

金融危机发生后,如何防范信用风险和加快资金周转是企业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各银行纷纷加大了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和推介力度。如某银行贸易融资产品具有无追索权买断、不占用卖方授信额度的特点,较传统的保理业务有了很大突破,能解决作为卖方的中小企业对买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融资问题。部分银行抓住境外并购热的时机推出了一些新产品,如某银行针对境外上市收购企业,提供内保外贷、外保内贷、外汇理财、专业咨询等专业服务。

二、贸易融资业务萎缩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银行为防范风险而对部分企业提高业务门槛

金融危机发生后,企业收汇风险普遍提高,企业收汇逾期和信用证被外国银行无理拒付的现象明显增多。据某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反映,截至2009年4月上旬,该公司接到客户报损案件47宗,涉及投保金额1300万美元,金额同比增长近两倍。各银行纷纷采取措施加大风险控制力度,部分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业务门槛提高,而且面临不平等融资价格。部分银行变相提高贸易融资门槛。据某公司反映,银行对当地进口大户的贸易融资利率为年利率3%左右,但对中小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年利率大多超过6%。融资门槛的提高对企业经营造成了较大不利影响。

(二)银行贸易融资收益降低不利于提高银行对贸易融资的重视程度

当前,各家银行将工作重点放在落实刺激经济政策和加大信贷投放上,在本币信贷投放规模出现井喷式增长的同时,贸易融资产品规模明显萎缩。同时,银行外币资金相对充裕使贸易融资产品报价降低,九成以上银行表示贸易融资业务收益同比下降,导致银行对开发推广贸易融资产品积极性不高。例如,某银行对客户发放贸易融资的利率由2008年同期的LIBOR+500BPS左右下降到现在的LIBOR+100BPS左右。

(三)政策性银行对贸易融资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进出口银行在支持大型设备进出口等中长期贸易融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其贸易融资属于自营业务,风险自担,财政不会对相应的风险予以补偿,因此,面对信用风险不断加大的贸易融资,进出口银行比较谨慎。

(四)商业银行与信用保险合作公司在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合作不到位

出口信用保险能够帮助企业较好地规避外贸风险,同时办理了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容易获得银行的贸易融资支持。当前,被调查银行普遍表示愿意与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以降低贸易融资产品坏账率。部分银行已开始了有益尝试。如某银行与进出口保险公司合作推出新型产品,在较少甚至无需占用客户授信额度的情况下,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企业投保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投保率显著上升,但由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实力有限,出口信用保险费率较高,保险覆盖率仍然较低。出口信用保险与商业银行在贸易融资领域的合作亟待加强。

三、促进贸易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当前,贸易金融对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近期,20国集团领导人已经同意在未来两年内提供2500亿美元用于贸易融资,以提振颇显颓势的全球贸易。我们应以此为契机,通过发展贸易融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一)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和银行贸易融资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获得担保以取得银行贸易融资支持。对银行推出的针对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产品,政府可以进行财政补贴,以降低中小企业费用负担。由政府主导或推动建设一批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中介机构,解决贸易融资经营的后顾之忧。

(二)建立科学的外贸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努力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

商业银行应探索建立适应外贸企业经营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科学合理地反映涉外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创建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授信管理新模式。在进行传统财务报表分析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外销渠道、经营者素质、结算方式、产品科技含量、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审查,对基本面好、有订单、有市场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中小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三)顺应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结合企业实际加大贸易融资产品开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