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8 10:02:49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

篇1

    本文主要就县级工业的发展问题谈一些看法。县级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而言,县级工业包括县国有工业企业、县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和乡镇工业企业。县级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级工业投入少、见效快,是构成地方财政税收的重要支柱。县级工业基本上都是中小型企业,以小企业居多。因为其规模小,所需资金少,因此在投入上有调动地方财力和物力的可能性,并且可以动员和利用社会上暂时游离出来的资金办企业。从广西的财政状况看,历年来县级工业都提供了相当数额的财政收入。

    二、县级工业与城市大工业协作配套,是实施专业化分工不可缺少的力量。县级工业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同大工业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为大工业提供配套服务。

    三、县级工业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途径。县级工业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相同行业中,也较城市大中型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但在扩大就业方面有很多有利的条件:第一,它不一定要花很多投资建大厂房,购买新设备,往往是因陋就简,白手起家;第二,职工对日用工业品比较熟悉,技术要求不高,操作容易掌握;第三,行业多,门路广,经营方式多种多样;第四,由于技术构成低,每百元固定资产能吸纳的就业人数和创造的社会财富比大企业高。

    四、县级工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利于增加出口创汇。县级工业在出口创汇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是资源的优势。县级工业依托本地特有的资源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增加出口创汇。

    其次是传统特色和技术优势。县级工业生产的日用工业品和工艺美术品种类多,换汇率高,在国外有传统的销售市场。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等加工工业,为国家多创外汇。

    五、县级工业是开发贫困地区,协调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支持力量。县级工业的发展从县域实际出发,并带动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从而增加就业,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使内地的资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从盐池县的实践来看,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体系,在主要行业中,涌现出一批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其中有不少产品曾分别获得国优、部优及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县级工业的整体水平仍然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

    一、是总体规模偏小,设备陈旧,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大部分企业技术水平偏低,有的还处于原始手工作坊生产状态,缺乏实力雄厚的优势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技术转移工作基本上还处在初级阶段,有的县(市)基本上还没有开展。大部分企业设备老化,故障率高,制约了正常生产,企业产品产量、质量都受到影响。

    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属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少。

    三、是人才缺乏,经营粗放,管理水平低,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差。部分企业习惯于过去生产型的经营管理,对市场把握能力欠缺,仍是盲目生产。在当今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县级小企业的产品往往停留在简单仿制的低级水平而不能及时升级换代,产品几十年一贯制现象极为普遍。多数县级工业生产的产品款式单调,质量欠佳,难以适应市场消费的急剧变化,致使其市场不能迅速扩大。

    四、是企业盲目布点,低水平重复建设,与大厂争原料、争市场现象较为突出。大部分是全能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很低,企业间组织联系松散,协作困难。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甘当“配角”而许多小的企业却要充当“主角”。较大的企业难以从小企业获得低成本高质量的零部件及中间产品,小企业无法从较大的企业得到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来提高效益。造成人财物浪费大,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低。

    县级工业要发展好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必须起基础性作用,这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市场对县级工业的   发展起导向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在市场准人竞争、退出等方面的作用,可以促进社会资源流向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和企业,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地区之间结构趋同,以保持县级工业健康快速发展。 2、依据本地资源,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问题的关键是要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观念,形成

    地区经济整体优势在区域范围内,各县的发展应当围绕全省或全区的区域规划进行,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使生产力布局合理化。

    3、以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要改变县级工业落后状况,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改革和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县级工业的发展,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应该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使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转变粗放型外延式增长方式,实现工业经济质量型、集约型增长。

篇2

本文主要就县级工业的发展问题谈一些看法。县级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而言,县级工业包括县国有工业企业、县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和乡镇工业企业。县级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级工业投入少、见效快,是构成地方财政税收的重要支柱。县级工业基本上都是中小型企业,以小企业居多。因为其规模小,所需资金少,因此在投入上有调动地方财力和物力的可能性,并且可以动员和利用社会上暂时游离出来的资金办企业。从广西的财政状况看,历年来县级工业都提供了相当数额的财政收入。

二、县级工业与城市大工业协作配套,是实施专业化分工不可缺少的力量。县级工业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同大工业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为大工业提供配套服务。

三、县级工业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途径。县级工业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相同行业中,也较城市大中型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但在扩大就业方面有很多有利的条件:第一,它不一定要花很多投资建大厂房,购买新设备,往往是因陋就简,白手起家;第二,职工对日用工业品比较熟悉,技术要求不高,操作容易掌握;第三,行业多,门路广,经营方式多种多样;第四,由于技术构成低,每百元固定资产能吸纳的就业人数和创造的社会财富比大企业高。

四、县级工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利于增加出口创汇。县级工业在出口创汇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是资源的优势。县级工业依托本地特有的资源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增加出口创汇。

其次是传统特色和技术优势。县级工业生产的日用工业品和工艺美术品种类多,换汇率高,在国外有传统的销售市场。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等加工工业,为国家多创外汇。

五、县级工业是开发贫困地区,协调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支持力量。县级工业的发展从县域实际出发,并带动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从而增加就业,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使内地的资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从盐池县的实践来看,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体系,在主要行业中,涌现出一批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其中有不少产品曾分别获得国优、部优及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县级工业的整体水平仍然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

一、是总体规模偏小,设备陈旧,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大部分企业技术水平偏低,有的还处于原始手工作坊生产状态,缺乏实力雄厚的优势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技术转移工作基本上还处在初级阶段,有的县(市)基本上还没有开展。大部分企业设备老化,故障率高,制约了正常生产,企业产品产量、质量都受到影响。

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属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少。

三、是人才缺乏,经营粗放,管理水平低,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差。部分企业习惯于过去生产型的经营管理,对市场把握能力欠缺,仍是盲目生产。在当今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县级小企业的产品往往停留在简单仿制的低级水平而不能及时升级换代,产品几十年一贯制现象极为普遍。多数县级工业生产的产品款式单调,质量欠佳,难以适应市场消费的急剧变化,致使其市场不能迅速扩大。

四、是企业盲目布点,低水平重复建设,与大厂争原料、争市场现象较为突出。大部分是全能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很低,企业间组织联系松散,协作困难。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甘当“配角”而许多小的企业却要充当“主角”。较大的企业难以从小企业获得低成本高质量的零部件及中间产品,小企业无法从较大的企业得到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来提高效益。造成人财物浪费大,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低。

县级工业要发展好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必须起基础性作用,这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市场对县级工业的 发展起导向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在市场准人竞争、退出等方面的作用,可以促进社会资源流向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和企业,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地区之间结构趋同,以保持县级工业健康快速发展。 2、依据本地资源,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问题的关键是要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观念,形成

地区经济整体优势在区域范围内,各县的发展应当围绕全省或全区的区域规划进行,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使生产力布局合理化。

3、以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要改变县级工业落后状况,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改革和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县级工业的发展,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应该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使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转变粗放型外延式增长方式,实现工业经济质量型、集约型增长。

篇3

1文献回顾和指标的选择

梯度理论一经提出便成为研究热点,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最初的梯度理论已扩展为多种区域开发理论,如狭义梯度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扩散理论等,然而这些区域开发理论都可在广义梯度理论的框架内找到相应的位置。广义梯度理论的主旨,就是在对经济、社会、自然等广泛意义上的各种各样梯度现象分别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对它们如何利用、培植和配置,形成科学、有序、和谐的分布态势和开发战略,以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和可持续发展[1]。近年来,梯度经济理论被广泛地用来研究区域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中。如赵全超[2]等研究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得到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曾国平等[3]以重庆市为例对产业梯度转移做了实证研究,郭将[4]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梯度格局及其演变,说明了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的梯度发展战略正确。贾利军[5]对梯度推移模式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整合发展的适用性作了分析。但是这些研究都以我国发达的经济圈中的城市经济为背景,而很少有研究县域经济的梯度结构。事实上县域之间地域上紧紧相连,更易于实现梯度的转移,而且在我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文将应用梯度经济理论研究皖江城市带的县域经济。在县域经济文献中,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邹家明、刘彦[7]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与协调能力出发,给出了衡量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26个指标。黄源湘,魏峰[8]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出发,给出评价县域经济的27个指标。傅德印[6]给出了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7个指标。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从经济实力、富裕程度和发展速度3个方面给出了8个指导性的指标。虽然不同的学者所采用的指标略有不同,但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列指标更具指导性,且一般的研究都包含它的指标。因此,本文以县域经济研究所给出的指标为指导,综合分析文献中的所有指标,从经济、资源和民生三方面,选择了18个有代表性的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X1:GDP(亿元),X2: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3: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4:工业总产值(亿元),X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6:人口数(人),X7:财政收入(万元),X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万元),X9:人均GDP(元),X10:人均财政收入(元)X11:职工平均工资(元),X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1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X14:万人拥有工业企业数量,X15: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元),X16:文化体育支出(万元),X17:外贸进口额(万元),X18:外贸出口额(万元)。运用梯度系数划分梯度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如贾利军[5]依据梯度系数对长三角城市群进行梯度划分,另外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也常常用在梯度分析中,但只采用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用得较多是主成分分析法[7,8])的多指标合成法常常具有一定的缺陷,其经济含义的清晰度较差,且不能克服相关性,这不利于经济影响因素的解释性。为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数据处理法。本文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于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库,采用SPSS分析处理。先通过带旋转的因子分析对县域经济的测量指标进行降维,然后基于主因子得分再进行聚类分析,划分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县域经济的梯度分布。

2分析与讨论

2.1主因子分析为了确定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本文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s球型检验,其结果显示KMO值为0.74,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为958.443(p=0.000),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因子分析可以用于本文的数据分析。为了使提取的因子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含义,我们在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法,并对数据进行了斜交旋转。我们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因子,共提取了4个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8.158%,说明这4个因子已能充分的反应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状况。这4个因子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将上述4个因子顺次分别记为F1、F2、F3和F4,从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因子F1包括人口数、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共8个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对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的测量,因而是该因子称为经济整体实力因子。因子F2包括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万人拥有工业企业数量,这些指标表达了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因而是经济发展质量因子。因子F3包括指标X10———外贸进口额和X11———外贸出口额,这显然可归结为外贸能力因子。因子F4包括指标X17———文化体育支出和X18———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这两个指标影响居民的素质,因而称为居民的素质因子。为了更直观清晰了解不同县的经济状况,计算出每个因子得分,并以每个因子旋转后贡献率的100倍作为权值,求得综合得分T,即T=47.251*F1+27.907*F2+7.412*F3+5.589*F4。其结果如表3所示。经济整体实力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肥西、肥东和无为县,这三个县域地处省会周边,受省会经济的影响,因而经济整体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质量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繁昌、芜湖县和宁国市,这三个县域毗邻长三角,某些方面已与长三角对接,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因而经济发展的质量较高。外贸能力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宁国市、和县和天长市,这三个县域均处安徽东部,长江流经这些县域,境内的高速公路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陆交通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有利于进出口的发展。居民素质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桐城市、怀宁县和繁昌县,这与历史传统分不开,这三个县域具有久远的文化底蕴,因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强于其他县域。

2.2基于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为了更好的进行梯度划分,我们运用4个主因子得分对35个县域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分层聚类分析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Ward'smethod)进行聚类,因为学者已经发现它优于聚类分析中其它的启发程序[10]。它的优点是同类的离差平方和尽可能小,而类间的离差平方和尽可能大,这就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同一类别内部的同质性和不同类别之间的异质性,分类结果能客观地揭示样本之间的本质差别与联系,尤其是内在结构关系[9]。区间标度变量采用自定义距离法(取p=2,r=3)进行度量,得到聚类谱系图。从图1可见,皖江城市带的县域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宁国市、当涂县、繁昌县、芜湖县、广德县、肥东县、肥西县、天长市、无为县、和县、桐城市。第二类:长丰县、南陵县、怀宁县、铜陵县、绩溪县、全椒县、含山县、郎溪县、泾县。第三类:庐江县、枞阳县、太湖县、凤阳县、明光市、来安县、望江县、宿松县、定远县、东至县、青阳县、潜山县、岳西县、旌德县、石台县。

2.3梯度分析表4给出了三个县域经济梯度在四个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的平均值,同时为了确定任意两类间经济发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采用了U检验法进行验证,表4每栏中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在显著水平为5%下,该类与所在行的类别存在显著差异。表4揭示了第一类县域的经济发展明显优于第二、三类县域,第二类县域的经济发展质量等因子显著优于第三类县域。采用Kruskal-Wallis对三类县域进行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小于0.05,这表明三类县域的四个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检验结果揭示了皖江城市带的三类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呈现出梯度性,依照以上类别可相应的将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划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总体实力较强隶属第一类的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因子、经济发展质量等因子得分显著地高于第二梯度,可见第一梯度的经济总体实力强,经济运行质量较好,经济运行的效率较高。农民的人均收入为5676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4843元,这些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在皖江城市带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发达,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劲,为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的第一梯度。第二梯度: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较大隶属第二类的县域,从主因子上看,经济运行的质量显著高于第三梯度的县域,其他三个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也高于第三类县域,可见这些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较高,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从经济指标上看,农民的人均收入为4998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2062元,低于第一梯度的县域平均水平,高于第三梯度县域的平均水平。同时人均消费额、科教文卫的投入也明显高于第三梯度,因而这些县域属于较发达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二梯度。第三梯度: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总体实力较弱隶属第三类的县域,四个主因子得分全部低于前两个梯度,农民的人均收入为3853元,人均生产总值为7962元,其人均消费、出口和投资额远远低于前两个梯度,可以看到这些县域大多处于山区,交通不便阻碍了投资、出口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有些县域是传统的贫困县,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效率本身就差,这对其经济的发展必然构成不利影响。可见,这些县域经济经济发展状况较差,有待进一步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三梯度。

3结论与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由实证结果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县域经济梯度差异明显,按梯度推进依次发展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第一梯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位于第一梯度的县域,经济实力较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安徽处于领先地位,区位优势明显,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交流历来多于安徽其他县域。而长三角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和外面资源支持的迫切需要,这为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一梯度的县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较另两个梯度的县域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平均比重分别为:17.8%、53.4%和28.7%,且大多拥有自身的优势产业,但第二产业的发展仍比长三角地区落后较多,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尽快实现同长三角地区无缝对接,进而产生溢出效应,带动梯度阶层靠后的县域共同发展。

篇4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八大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篇5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篇6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

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

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篇7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

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八大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篇8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篇9

近年来,湖北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县域经济“半壁江山”已经形成,“基石”作用更加明显;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产业发展特色化和集群化更加明显,产业布局向园区聚集;三是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步伐。传统产业改造、自主创新、名牌产品建设的步伐都在加快;四是后劲和活力得到了提升。投资和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全民创业热情高涨,一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县域脱颖而出。

但是,与沿海先进地区相比,湖北县域经济仍有相当的差距:一是规模小。2008年,湖北省县域生产总值的平均规模只相当于江苏的五分之一、浙江的三分之一。二是工业化程度偏低。2008年,湖北省县域工业增加值仅占其生产总值的35%,而江、浙两省该指标分别达到65.9%和54.4%。三是投入不足。2008年,湖北省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规模为16.6亿元,仅相当于江、浙两省的四分之一。四是市场主体少。2008年,湖北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县均为93家,而浙江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县均为549家。国家农村调查总队对全国县市区的综合测评结果显示:在“全国百强县(市)”中,自2004年起,湖北省没有一个“全国百强县(市)”。

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定量分析, 以期为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首先,借助于SPSS统计工具,构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其次,使用《湖北省统计年鉴——2011》的面板数据,对2010年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因子分析,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提出加快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力求能够对推动湖北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二、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模型

(一)因子分析的建模

因子分析是用少数几个潜在的、不可观测的变量(因子)来描绘许多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关系,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个变量转换成较少的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变量,从而使研究简化的一种统计方法。因子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为:

式中x1、x2、...、xm为实测变量;aij(i=1,2,...,m,j=1,2,...,n)为因子荷载,是第i变量在第j因子上的荷载。aij越大,说明第i变量与第j因子的关系越密切,aij越小,则说明第i变量与第j因子的关系越疏远。εi(i=1,2,...,m)为特殊因子,是实测变量与估计值之间的残差值。Fi(i=1,2,...,m)为公共因子。

(二)实测变量的选取

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因素众多,如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产值等。这就需要一种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综合评价来帮助我们准确地量化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厘清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发现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实现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参考众多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2011年的“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所使用的指标进行分析,在原统计公报“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列出的80个县级单位38个经济指标中,遴选出12个主要经济指标作为实测变量,构成了本文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指标考察体系。这12个经济指标分别是:常住人口(万人)(x1)、第一产业(亿元)(x2)、第二产业(亿元)(x3)、第三产业(亿元)(x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万元)(x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x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万元)(x7)、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x8)、粮食产量(万吨)(x9)、棉花产量(吨)(x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x11)、招商引资(万元)(x12)。通过对这12个经济指标的因子分析,来完成对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

三、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使用SPSS对数据作相关性分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原统计表960个数据中,有20个数据为0(原因不详),在使用SPSS统计时,为了真实科学,对于缺失值,我们采用取均值来替代。结果显示,在相关矩阵C12×12的144个数据中,112个数大于或等于0.3,占比77.8%,可以认为大部分在0.3以上。其KMO与Bartlett''''s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0,Bartlett''''s检验在0.05的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得出该样本数据适宜作因子分析的结论。

因子提取。求解特征方程,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得出前3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84.8%,说明这3个因子已包含了全部12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因子载荷旋转。为了使得因子意义更明显,采用方差极大方式,对因子载荷正交旋转。经过6次旋转迭代,得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1。

计算因子得分。使用SPSS计算因子得分,进而实现降维和简化问题的目标。SPSS计算后得到因子F1、 F2、F3的公式。最终,综合因子F公式可写为:

F=(38.479F1+ 32.060F2+14.303F3) / 84.843=0.454F1+0.378F2+0.168F3(2)

用综合因子(F)给湖北80个县(区)域逐一计算得分,根据得分高低排名,见表2。

四、因子分析结果的解释与建议

(一)因子分析的解释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表1可以看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6个指标在公共因子Fl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都是些经济总量指标,因此可以将公共因子Fl命名为经济总量因子;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第一产业(亿元)、粮食产量(万吨)、棉花产量(吨)、常住人口(万人)5个指标在公共因子F2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将公共因子F2命名为农业与人口因子;招商引资(万元)指标在公共因子F3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将公共因子F3命名为招商引资因子;换言之,可以从经济总量、农业与人口、招商引资三个维度来对湖北县域的经济发展实力进行评价。

从求解特征方程计算得出,决定湖北县域的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总量因子F1,方差占比38.5%,其次为农业与人口因子F2,方差占比32.1%,第三是招商引资因子F3,方差占比14.3%。三因子方差累加占比84.8%,说明三因子能很好地代表全部12个指标的信息。

从综合因子得分排名表2中可以看出,第一名仙桃市综合因子(F)得分与最后一名梁子湖区综合因子(F)得分相差很大,说明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位于“1+8”武汉城市圈的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江夏区等发展较好,综合因子(F)得分都在1.2以上,而鄂西、鄂南山区,库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相对很弱,像来凤县、鹤峰县、五峰县和梁子湖区等综合因子(F)得分都在-0.8以下。

(二)加快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一,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工业化引领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从公式(2)可以看出,决定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中,经济总量因子F1占比45.4%。而经济总量的大小主要还是需要工业产值来给力,因此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首要支撑,是发展的“第一产业”,工业强则县域经济强。从统计公报的各项指标数据也可以看出,在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县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工业规模总量大,依靠工业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兴县(市)”战略,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狠抓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企业培育,把抓发展的主要精力向工业集中,保障发展的资源向工业汇集,促进发展的政策向工业倾斜,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支撑和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第二,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从公式(2)可以看出,决定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中,农业与人口因子F2占比37.8%,比例很高,与经济总量因子F1占比差不多。由此可见湖北省县域经济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二、三产业比重太低。因此,湖北省要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必须正确处理好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稳定提高第一产业,调整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了缩小县域间经济的差距,应大力推动不同的产业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流动,增强经济发达县域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使得一般制造业更好更快地流向欠发达的城镇和农村,最终形成所有县域都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分工、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

第三,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从公式(2)可以看出,决定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中,招商引资因子F3占比16.8%。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坚持把扩大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利用各种经贸洽谈会、招商会、展会等平台,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大项目,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参考文献:

①2009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N]. 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hbzyw.省略)

②湖北省县域经济2008年度发展报告[N].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hbzyw.省略)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9.04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9-11-03

2009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达34061.19亿元,稳居全国第二位。与兄弟省份相比,江苏省县域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2008年江苏省全部52个县(县级市)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6262.52亿元,占江苏省GDP的53.65%,县域经济已然撑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半边天。根据2009年召开的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公布的报告,全国十强县中江苏省独占7个,全国百强县中江苏省占24个,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在所有省市中一枝独秀。

一、构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发展规模,还能正确反映经济发展的结构、潜力、质量等一系列指标。因此,不能够完全以GDP或财政收入等单一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价,也不能落入对多个经济指标的简单加总的“窠臼”,应该在客观分析省级范围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程度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继而构建数个有代表性的与全部指标关联性较强的“因子”,并最终得出衡量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合理体系。

目前在多指标综合评价经济效益问题研究中,利用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建立综合评价函数已成为公认的优先方法。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1],本文拟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按照经济发展、经济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2]等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为此,本文建立了3个大类、11个小类、52①个具体指标的三级评价体系[3]。

3个大类分别是经济发展、经济潜力和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其中,经济发展包含经济运行(GDP、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经济外向度(FDI、外贸依存度、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等级公路里程、公路客运量、公路货运量、用电量、固定电话持有量、移动电话持有量、互联网用户数)3个小块;经济潜力包括科教文卫(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图书馆藏书量、各类技术专业人员、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经济结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经济效率(GDP增长率、工业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地均GDP、工业利润)3个小块;可持续发展包括居民生活(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村人均收入、居民储蓄、农村恩格尔系数)、政府能力(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总支出)、自然资源(人均耕地面积、复种指数、有效灌溉率、人口密度)、环境保护(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废综合利用总产值、工业废水达标率)和农业发展(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5个小块。

二、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子之前,需要对分析的原始数据是否适合运用因子分析做出检验。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圆形检验,结果分别为0.739和0,均通过检验。因此,可以认为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测度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合适的。

利用SPPS17.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计算[4],根据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因子贡献率大于75%的原则,可以提出了8个公因子。8个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9.193%,说明这8个公因子对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已经具备很强的解释能力。求解这8个公因子的因子载荷矩阵,利用极大方差法(Varimax)对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并将吸收按大小排列,可以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观察因子负荷矩阵,结合各因子的权重,可以看到F1的份额最大,包含的内容也最多,可以将之命名为经济总量因子;依次类推,F2为农业发展水平因子;F3为对外贸易因子;F4为农业效率因子;F5为社会因子;F6为产业结构因子;F7、F8均为环境因子。F3是贸易因子,符合目前江苏省县域经济外向发展的现实,昆山等地承接了大量的外资,是我国重要的电子科技产品的加工园区;F2、F4是农业发展水平和效率因子,也基本符合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的现实情况;F5是社会因子,主要包括GDP增长率和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F6是产业结构因子,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工业生产率两个指标;F7、F8是环境因子,说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运用回归方法计算各公因子的得分,并以各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每个县市的最终得分,并按降序排列,结果见下表② 。

三、分析结论

将各个县市的竞争力最终得分按照(∞,1),(1,0)和(0,-∞)的区间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竞争力很强的县市(5个),如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和吴江;竞争力较强的县市(10个),如宜兴、太仓、海门、通州、溧阳和泰兴等;竞争力较弱的县市(37个),如靖江、海安、兴化、如东和铜山等。

从地域分布上看,江苏省县域经济很强的县市全部集中在江南,且被苏州和无锡两市分享。其中苏州市县域经济竞争力最强,独享其中4席,且苏州市下辖5个县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全部大于0。无锡市县域经济竞争力也很强,其下辖的江阴市和宜兴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分别为2.0349和0.6812。其他县域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还有南通、泰州和常州等,南通6县市排名均在前20名,但名次分布不均衡;泰州市下辖4县市竞争力排名也较靠前,区域经济差异也不大。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级市是淮安和南京。淮安市下辖的4个县市排名最靠前的盱眙仅排第37位,江苏省县市综合竞争力最后两名金湖和洪泽均属淮安下辖(或代管)。南京市下辖县市综合竞争力较差似乎难以理解,事实上溧水和高淳均处江北,地理位置稍偏,享受不到南京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反而被南京市发展所边缘化,所以其综合竞争力较差[5]。

对江苏省各地级市所辖县市综合竞争力进行算术平均,可以得到各地级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由强到若依次为苏州(1.36281)、无锡(1.35802)、南通(0.079647)、常州(0.028176)、泰州(-0.03209)、扬州(-0.17527)、镇江(-0.18416)、徐州(-0.28511)、盐城(-0.31741)、连云港(-0.31935)、宿迁(-0.31238)、南京(-0.33547)和淮安(-0.45754),这基本与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一致(南京除外),也充分说明了县域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四、提升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建议

为提升江苏省各县市经济竞争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发展,努力缩小地区差异[6],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积极进行技术、资金和人员输出,落后地区要努力承接发达地区产能转移,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经济圈。要进一步提高各区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方向, 壮大县域经济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二者能够有机的统一到当地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来。首先, 继续通过加大国家财政的倾斜力度, 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既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又改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其次,积极搞好招商引资,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切实做到内资外资同等对待, 为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集聚、集中和转化, 平等进入各种竞争领域, 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二)加快县域范围内产业集群模式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显著提高了县域经济的规模化水平;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因此,在现阶段,加快县域范围内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促进产业集群(下转17页)(上接12页)发展,应加强政府引导,为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唱戏搭台;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因为FDI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始推动力之一;还要因地制宜,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成长路径,因此需要在充分发挥当地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合理进行产业布局。

(三)破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束缚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是,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然存在,市管县导致的体制性弊端愈发明显,层级过多导致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降低。县级财政负担过重、教育投资不足等问题也显现出来,为此,需要理顺体制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在财税政策上,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和规范国家、省、市三级政权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强财政困难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能力;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和生态补偿机制,规范和增加对产粮、产猪等大县的中央财政奖励和中央投资补助;设立中央财政直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积极整合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加大国家对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在金融政策上,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思路,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鼓励一部分民营银行、股份制银行探索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加快推进农业保险。

参考文献:

[1] 黄源湘、魏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47-52.

[2] 丁华军.关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7,(23):28-31.

[3] 范寿波、杨晋超.长三角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11-14.

篇1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跳跃式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但是回望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并由此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负面效应。传统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和发展方式必须做出转变和改革,为此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蓝图,广西也于2012年正式出台了《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做了细致的阐释和分析。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基层地域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桥梁作用,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广西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都处于比较低等的状态,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广西各县经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工业和采掘业为主,属于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具有低可持续性。而县域循环经济是以县为基本单元的循环经济系统,其发展目标是为实现县域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县域循环经济的讨论更是缺乏。为了可持续地监测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态势,有效提高广西区内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水平,本文在阐述循环经济的内涵及运行机制原理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有关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构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相关数据和指标,以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的县域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细致地剖析,全面探讨广西县域之间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找出存在差异性的关键问题所在,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更加良好地运行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二、县域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一)县域循环经济内涵

我国在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首次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做了准确的定义: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为此围绕循环经济的概念学术界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代表性成果有:曲格平(2004)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发展模式;冯之俊(2003)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物资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经济发展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最终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其倡导一种经济与环境相结合的和谐发展模式;王如松(2003)则认为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是一种讲究总体的完整性、结构的合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的复合生态经济。

综上有关国内专家对国内循环经济内涵的阐释,我们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可以定义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收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具有可持续性的经济运行模式,也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最终目标是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系统、协调的统一。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单元,因此结合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对县域循环经济的内涵我们可以总结为:县域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在县域层面对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利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排放或零排放。最终实现县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系统的统一。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运行机制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所以县域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可以概括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二)县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县域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经济、社会、生态的高度和谐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是县域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基础和前提;社会的和谐要靠经济的发展来维持;而经济的发展又要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来维系,生态环境的保护又需要社会来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构成了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主要内容。

因此本文主要从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等三个方面进行广西县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在具体指标的选择上,以《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指导,重点选择《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同时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县域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层次性、合理性、可持续性等原则构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总体系;系统层: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指标层:选取分别代表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的19个具体指标。

表1 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

目标层 系统层 指标层 单位 代码

地区GDP 亿元 X1

经济子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X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X3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 X4

广西县域 系统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 X5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X6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X7

社会子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X8

人口自然增长率 % X9

循环经济 每万人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人 X10

系统 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人数 人 X11

城镇登记失业率 % X1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万元/吨 X13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 X14

生态子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 % X15

发展评价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X16

系统 工业废气排放量 亿立方米 X17

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 吨/公顷 X18

森林覆盖率 % X19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循环经济差异性综合评价

(一)指标的筛选

鉴于本文所研究的指标体系中一些指标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从而无法选取体系中的所有指标,只能根据尚能获取的数据进行指标的筛选。根据科学性、可行性、可比性、系统性原则,共选取8个指标分别为:地区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每万人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并以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的县域数据为例对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2012》。

(二)方法的选择

系统聚类法,其基本思想是:开始将n个样品各自作为一类,并规定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计算新类与其它类的距离;重复进行两个最近类的合并,每次减少一类,直至所有的样品合并为一类。本文采用的是系统聚类法中的组间联接法。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希望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量,将我们选取的8个指标转化为互相独立的因子。从而计算得到综合得分,对北部湾经济区的16个县域进行得分排名

(三)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SPSS18.0软件,采用系统聚类法的组间联接法聚类方法对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进行聚类分析,其聚类分析冰柱图输出结果如图1:

图1 北部湾生态区所辖县域聚类分析冰柱图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归为4类,其中良庆区、武鸣县、宾阳、横县、合浦县、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为一类;邕宁区、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上思县为第二类;钦南区为第三类;防城港区、东兴市为第四类。第一类所辖的县域主要以南宁周边的县域为主,其经济发展的中心主要以工业带动,工业是经济增长的核心点,可以看出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南宁为核心,充分展现了南宁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作用较大,第二类所辖县域主要以山区为主,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其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差不多,主要以生态旅游来带动;防城港区和东兴市作为一类,其独特的边境地域优势,经济发展主要靠外贸和旅游来带动。

为了进一步探讨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循环经济的差异性,进而更好地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的差异性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对北部湾所辖的16个县域进行主成分分析。其输出结果如表3:

表3 相关性检验

KMO and Bartlett's Test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541

Bartlett's Approx. Chi-Square 93.642

Test of df 28

Sphericity Sig. .000

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为93.642。检验的P值接近0。表明8个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而KMO统计量为0.541,大于0.5.适合作因子分析。

表4 累积贡献率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Component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Cumulative %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1 33.371 2.670 33.371 33.371

2 59.607 2.099 26.236 59.607

3 79.972 1.629 20.364 79.972

4 92.420 .996 12.448 92.420

通常是使得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为宜,这样既能使损失信息不太多,又达到减少变量的目的,故此取4个公因子,如表4。

表5 Varimax法得到的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

Component

1 2 3 4

地区GDP(亿元) .768 .393 .213 -.109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037 .944 .202 -.1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089 .930 -.196 .020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072 .214 .934 .047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124 .503 -.777 .156

每万人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人) .960 -.041 -.078 -.032

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人) .989 -.049 -.046 .08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吨) -.008 -.054 -.029 .995

载荷系数越大,表明这个因子越能良好的解释这个指标,例如:第1个因子与地区GDP、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这3个变量的载荷系数较大,主要解释了这3个变量。其他3个因子,以此类推。

X1=0.768F1+0.393F2+0.213F3-0.109F4

X2=0.037F1+0.944F2+0.202F3-0.112F4

……………………………………………

X8=-0.008F1-0.054F2-0.029F3+0.995F4

其中X1,X2,…X8分别表示标准化后的地区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8个指标,详见表5。

根据数据计算得到综合得分以及排名如表6:

表6 北部湾所辖县域综合得分

县域 得分 排名

武鸣县 0.75 1

横 县 0.72 2

宾阳县 0.58 3

合浦县 0.40 4

灵山县 0.38 5

良庆区 0.23 6

防城区 0.17 7

东兴市 0.12 8

浦北县 0.03 9

钦北区 -0.27 10

钦南区 -0.39 11

马山县 -0.44 12

邕宁区 -0.50 13

隆安县 -0.55 14

上思县 -0.57 15

上林县 -0.66 16

从表6得分排名我们可以发现,武鸣县、横县、宾阳县等排名比较靠前,综合得分比较高,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较为良好,这几个县市的发展主要特点是工业较为发达,这也体现了工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结合以上县域的地域优势,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新型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文化资源的保护,因此县域循环经济体系取得了良好、稳健的发展。反观排名比较靠后的上思县和上林县,其综合得分为负值,与武鸣县得分差距很大,处于比较贫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要大力发展经济,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

四、发展广西县域循环经济的建议

通过以上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县市差异性较大,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针对广西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加大广西县域招商引资力度,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广西面临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多重大好机遇,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的大好时机,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增加就业为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和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并将充分融合到一、二产业中,提高非资源依赖型产业的比重,形成多元化的新型支柱产业。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宣传,充分结合各县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2)加大科技投入,充分挖掘科技对县域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上至广西区政府,下至各县市,要充分重视科技的重要性,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以此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问题,尤其是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以便在技术上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推进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认真贯彻和推行循环经济建设规划,促进生态工业等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着手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主要注重激励循环利用技术的采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世忠.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与支撑体系研究[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史宝娟.城市循环经济系统构建及评价方法[C].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冯之浚,孙佑海.循环经济在实践―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2005)[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J].产业与环境,2003,(7).

[5]李清.康增禄.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