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30 09:27:50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1

作为央视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自2008年3月24日创办以来,不仅赢得了收视率,也赚足了业内的口碑,获得诸如“《新闻1+1》成为电视评论节目的旗帜”、“《新闻1+1》开创中国电视评论新范式”等赞美之词,其明确的“给您不一样的解析”的节目诉求,树立了新传播时代电视评论节目对第一解释权争夺的典范,为中国电视评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范式和改革思路。

新传播时代热切“呼唤”第一解释权

肖·阿·纳奇拉什维里曾在《宣传心理学》中说:“任何信息的报道,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对人们的定势是几乎不能产生影响的”。①在当今信息爆炸、资讯过剩的时代,解释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主流媒体想要发挥主流影响力,必须牢牢把握第一解释权。所谓第一解释权,不是传媒的一种权力,而是一种基于以往业绩所获得的公认判断,即受众心目中对一个传媒解释、分析、判断能力和水准的判断;也不是传媒的一种权利,而是因为一个传媒的解释、分析、判断与事件实质、历史走向的相互印证,在人们心中赢得的信服。②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信息传播历经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过渡到电子传播时代,而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出现则将电子传播推向了更高层次,它们在促进传统传播媒体变革与转型的同时也改变了广大民众获取信息、接收信息、传播信息的方法和渠道。在新的信息传播运作机制下,一个媒介所赖以赢得竞争、赢得对手的主要因素,决不只是靠具有原创性的独家新闻,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揭示蕴藏于事实中的真谛,以有形意见的形式告诉受众该事物发生的性质、原因、意义及发展的趋势,才是一个媒体在舆论引导和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李良荣在2008年对我国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新闻学盘点时说,“这个盘点所显示的是中国新闻业新的传播生态。这个新的生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处在一个全球性的传播状态下;第二,处在风险的传播状态下;第三,处在网络化时代的传播态势下,人人都拥有传播平台。”③这三种传播状态,不仅对及时、真实、可靠的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诉求,也要求传统主流媒体凭借其权威性和丰富的资源,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第一解释,占领舆论高地,增强舆论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传播中争得话语权和主导权、在危机传播中消除恐慌稳定民心、在网络传播众声喧哗的信息证实危机中提供价值和权威。

《新闻1+1》对第一解释权的争夺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各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直接做出规律性的认识、前瞻性的剖析和解释事理、发表意见,并意图深化为对哲理的某种感悟和提炼的文体或节目形式的总和,历来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由于采用视听结合的多感官符号共享的综合传播形式,运用“电视化”的表现手法,为意见性信息的表达创造出了更多更灵活的形式,构建了更为活跃的话语平台。④《新闻1+1》目前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其明确的节目诉求“给您不一样的解析”,展现了作为主流媒体对第一解释权孜孜不倦的追求。第一解释权,并不因为某个传媒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就自然获得,也不会因为其曾经拥有这样的解释能力和业绩就永远拥有,需要通过传媒不断的努力和其实践效果来保持。

谁在解释?《新闻1+1》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形成双人立体交互式评说模式。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而言,其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新闻评论员本身,而有声誉的新闻评论员,更是评论性节目中的无价之宝,其价值就在于不仅能敏锐地感受到新闻信息,而且能够接纳、吸收和解读信息,并创造出新闻附加价值。《新闻1+1》起用了资深记者出身的白岩松作为新闻观察员,他擅长通过专家一样的评论和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独特的意见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风格自成一派。董倩作为一名从《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等重量级节目中成长起来的主持人,她能对节目进行有效掌控,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引导受众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平衡整个话语场。一位极具个性的新闻观察员与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主持人的搭配,足以在公众心目中形成某种期待和公正。同时在遇到专业性强的选题时,节目组对各个领域外援专家的火线引进,体现其在解释权威性上所下的工夫。比如北京大学法学教授王锡锌就是《新闻1+1》经常引进的特约评论员,他能在有关国家政策及与法律有紧密联系的议题上做出全面、准确和权威的解读。

解释什么?《新闻1+1》在节目内容上,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致力于“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对于这三大类话题的解读,评述路径既有交叉,又有各自具体不同的侧重点。《新闻1+1》对时事政策的解读着重在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和民生、民情的影响力分析与专业化阐释,比如2010年7月13日的节目《地产调控:说得清楚,才调得明白》,面对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即将面临调整的消息,公众只能无奈地选择雾里看花、水中看月。《新闻1+1》不回避敏感话题,通过对新闻背景、最新政策消息的展示以及与相关专家、学者、地产商的采访沟通,不仅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了政策误传背后的种种原因及房产调控的艰难与复杂,还道出了民众的担忧、恐慌和期待,并一再表明房产调控已不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坚持,需要从政治性的方式逐步过渡到市场性方式;公共话题的解读着重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规律,撇开表象深入挖掘背后的本质和逻辑链条,主动充当话题的意见领袖;对突发事件的解读着力于深入拓展事件信息,对其未来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做出有根据的预见性前瞻。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新闻1+1》连续推出了四期节目,通过与前线记者以及相关部门和专家沟通,及时详细地解析了灾区目前的状况、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救援的进展及遇到的难题,同时积极邀请专业人士预测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并提出未来除了生活的恢复外,更要思考在应对地质灾害方面如何进步。

如何解释?《新闻1+1》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节目常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1比1或1比2的双视窗来实现符号的融合,积极运用与主题相关的漫画来增强传播效果。同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方式,为演播室节目的观点提供论据。短片中也尽量通过镜头语言来叙事,解说词充当新闻意见,避免看图说话式的新闻叙述,从而在图像评论与口播评论中建构起一种令人信服的逻辑推理关系,使受众能对评论文本进行支配式解读。在节目形态上,《新闻1+1》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观察员为主要形式的“二人转”式的新样态,两人分担不同的角色,主持人董倩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会对节目观点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意见进行积极的反驳或补充,引发公众多方面的思考。新闻观察员白岩松会运用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及个性化的视角来深入解读新闻事件,点明事件本质。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建立一个双向互动的舆论场。在评论策略上,《新闻1+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坚持“三贴近”原则,努力做到媒介议题与公众议题的重合,着力于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点进行探讨,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情感诉求,同时在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对事件有一个全景式把控的基础上,采取电视直播的形式,力图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客观、深入、精辟的第一解释权威。

解释的实践效果。《新闻1+1》自开播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该节目2008年~2009年收视率比新闻频道平均收视率高出48%左右。与此同时,《新闻1+1》通常会引领其他传统媒体的关注热点,其观点也大量地被传统媒体通过文字或者视频的方式转载引用。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新闻1+1》的网络影响力非常巨大。在百度“新闻1+1”贴吧中,可找到相关帖子1253个。其中主题223个,帖子1030篇。新浪新闻中心有《新闻1+1》的栏目专题,土豆网和优酷网等视频网站也收集了大量的节目视频。在CNTV《新闻1+1》也有自己的栏目专区,供网民观看直播或点播。与此同时,还有相关的博客及论坛帖子,在这些自由的空间里,网民们抒发心意,留下了许多真实的记录。比如有网友如是说:“《新闻1+1》这期节目挺好,说出了一些问题。虽然国家不会很好地解决,但现在太多媒体不敢讲真话了。”

“2007~2008中国传媒百强年会”《新闻1+1》荣获栏目创新贡献奖;2009年6月,《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9)》中,《新闻1+1》也被评为了“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CCTV栏目”之一;2010年1月腾讯网第二届“影响中国年度华语传媒盛典”,《新闻1+1》获“年度栏目”大奖;2010年3月,第11届“中国电视榜”,《新闻1+1》节目获得“最佳时评节目”,白岩松拿下了“最佳时评节目主持人”,这些奖项不仅仅代表着荣誉,也体现了社会和大众对《新闻1+1》的认可和敬意。

结语

建立在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上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既给传统媒体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和手段,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就传统主流媒体而言,面对新媒体的海量信息、迅速及时、参与互动,很难说自己可以一直是第一报道者,而仅仅让受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媒体竞争中也已经不具有优势。就受众而言,在现代信息社会里,面对被信息海洋淹没的危险以及频发的由于网络公信力缺失而导致的信息证实危机,他们不仅需要及时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想知道该事实发生的性质、意义和价值。正因为如此,不少媒体都在重视和加强新闻评论,推出了大量的评论专栏(栏目)、专版和专刊,力图做到“运用昨日之背景,分析今日之现状,预测明日之趋势”,及时对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媒体态度,提供价值和判断,争得新闻第一解释权,通过对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解释和解析,来彰显媒体权威性、说服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现阶段的《新闻1+1》不仅是对以往央视新闻频道言论类节目定位的匡正,打造出了央视特有的言论节目品牌,也树立了新传播时代电视评论节目对第一解释权争夺的典范。正如曹景行所说的,“当前不仅要做最重要的新闻,也要做最重要的评论,就是要拥有第一解释权。你不解释,人家解释;中国不解释,外国解释;官方不解释,老百姓自己会解释”。如何把评论做及时、做深刻、做权威,争夺第一解释权,《新闻1+1》给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指明了方向。

注 释:

①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2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各种新闻事件层出不穷,而同时新媒体又以新闻资讯的快捷性挤占传统媒体资讯类新闻报道的空间,因此,以深度见长的事件类视听新闻节目逐渐受到观众青睐。

事件类视听新闻往往从一个新闻事件出发,综合各方面资料,叙述新闻事实、采访新闻事件相关者、探寻并分析事件原因、最后进行评论和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如《新闻调查》、《看见》等栏目中都有事件类的视听新闻作品。

事件类视听新闻往往以报道式、访问式或综合形式为主。如何在众多事件类视听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已成为节目策划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因此,正确评析事件类视听新闻对事件类新闻的策划和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事件类视听新闻作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因此,评析视听新闻作品也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入手。

从内容上来说,一个视听新闻作品的内容包括报道的选题、角度、细节等要素。

(1)选题。新闻选题是否恰当要看符不符合所在栏目的定位和价值观。比如拿拆迁来说,虽然我们也会关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如何,但最关心的还是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如果除了新闻事件的表象之外,没有内在能支撑栏目的东西就是失败的选题。

(2)角度。新闻角度可以选择构成新闻事件的各个因素和侧面。我们评价一个新闻作品角度问题时,首先要看它是否客观,其次要看它有没有新意,最重要的是要看它对现实生活是不是有影响或指导意义。

(3)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的展示是新闻报道中最能打动人的部分。但在细节的展示上,新闻报道必须把握一个度——即还原真实和保持客观的度,细节展示不足会导致新闻节目干瘪无趣,但细节展示过多又会有偏颇之嫌。这一点是新闻报道者必须要注意的,新闻评析必须时时警醒的。

从形式上来说,一个视听新闻作品的结构包括报道的结构、视听符号等要素。

(1)结构。事件性视听新闻的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事件,选择多种结构方式——顺序、倒叙、插叙都是可以的。而在评析一个事件性视听新闻的结构时,我们更需要注重它的逻辑性,它是不是层层推进的?是不是一直让受众保持注意力的?是不是观众能接受、理解的?一个好的结构能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节目想传达的事实,而一个失败的结构则会让受众摸不着头脑,重则影响观众判断和舆论。

(2)视听符号。视听符号的运用是为视听新闻添彩的重要元素,但它和细节一样,必须在丰富新闻作品的基础上坚守住客观性,避免将观众代入节目策划者预设的判断或情绪中。

二、评析《看见·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

2011年8月,以“新闻记录栏目”定位的《看见·周末版》诞生,这档由知名记者柴静主持,采访的新闻专题节目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而作为一档深夜新闻节目,其不俗的收视率表现和社会反响给研究者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2011年8月11日,《看见》播出了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节目,这是药家鑫案发生以来,第一次有媒体正面采访药家鑫与张妙的父母。

1、内容方面

从新闻选题上来看,采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属于回顾性选题,选在了药家鑫执行死刑后近两个月的时候进行采访,在保持选题内容新鲜度和防止二次伤害间取得了一定的平衡,难能可贵。其次,药家鑫案是一件影响甚大的恶性杀人事件,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对其反思和回顾是必要而且有意义的。用药家鑫父亲的话来说,如果这能给其他正在做父母或者将要做父母的人一点启示,那也算是药家鑫“死得其所”了。

从报道角度上来说,这期节目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新闻传播需要的“接近性”。家庭教育是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话题,而这期节目侧重从个人成长和家庭教育方面来分析药家鑫案的成因,具有普遍的社会借鉴价值。这一点虽然在当时的网络评论中有所提及,但因为没有采访当事人而缺乏实际的支撑。这期节目援引了央视曾经采访药家鑫的资料和庭审资料,并就从药家鑫同学处了解到的问题向其父母进行求证。虽然角度并不新颖,但以其采访的深入支持了“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导致药家鑫存在某种人格分裂”这个观点,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启示性。

从细节上来说,这期节目中的细节展示是很充分且用心的,这种细节展示体现在画面和采访剪辑的方方面面。例如药家鑫母亲保留了药家鑫房间的原样,甚至随着季节的更替还搭起了蚊帐,画面中能够看到药家鑫房间的蚊帐和凉席;药家鑫的母亲提到,药家鑫在自首前提到想吃妈妈做的一顿饭;在回溯药家鑫的成长历程时,有很多旧照片;旁白在叙述药父后悔当初在孩子面对困难时,没有以父亲的责任帮助孩子共同担当,画面出现了一只大的小浣熊娃娃抱着小兔子娃娃的画面。这些细节的展示与采访的内容很好地进行了对位,这一点值得肯定,但这种对位容易激发人们的恻隐之心,也容易引起媒介批评者对报道刻意煽情且失之公正的批评和怀疑。

2、形式方面

从逻辑结构上来看,这期节目的剪辑思路是明确、清晰、层层推进和深入的。首先,由主持人出镜简介报道缘由,接着用四个部分的逻辑思路完成了这期节目。

事件回顾提出问题并探析原因现状报道综合报道和评论总结

首先是对新闻事件的回顾。这一部分首先用药家鑫的自白和生前弹琴视频穿插将观众代入该事件报道的氛围中。紧接着就回顾了整个新闻事件,这里不仅回顾了新闻事件,还回顾了近日以来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生活,用这些来为后面的原因探寻做铺垫。

第二部分是提出疑问并探析原因。原因探析是事件类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一是因为从报道本身来说,分析事件成因是报道的主体部分;二是因为从传播的角度来看,问题往往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心把报道继续看下去。在这期节目中,虽然只提出了一个问题,但整个问题极具分量和吸引性——一个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为什么会犯下杀人重罪。

在探析原因的部分,节目回溯了药家鑫的成长历程,也对案件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节点进行了对应的采访和回应——自首、“农村人”难缠言论、药家背景猜测、捐献眼角膜风波,最后以记者综合采访内容和其他新闻评论分析做出原因判断:法律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在教育中的缺失是原因之一。

这一部分的成功之处在于回应了案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尤其是对于药家鑫家庭背景的部分,可以说是首次真实披露药家的真实情况,对于整个新闻界在之前的舆论中,对不经证实却广为传播的药父是军队高官的不实言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不仅需要新闻界反躬自省,也值得整个社会借鉴、回顾自己在之前这场几乎一边倒的舆论风暴中的表现。

第三部分承接第二部分对药家鑫案的回顾和原因探析,采访报道了药家鑫案双方家庭的现状,以及他们之间后续的联系。

从逻辑上来看,这三部分环环相扣,承接顺畅,较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值得肯定。但在逻辑起点上预设了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导致药家鑫的人格问题、并最终导致药家鑫在面对撞人时的极端做法,这一预设有违新闻的客观性。

第四部分,主持人再次出镜,总结药家鑫案的成因。值得肯定的是,因为预设的家庭教育缺失的架构在使得整期节目有所偏颇,在这一部分,柴静做了一些补救,表示——药家鑫极端行为的“成因必然复杂,难以从一个家庭中找到全部答案。”

在视听符号的运用上,这期节目运用了大量的背景音乐,特别是采访药家鑫母亲时,药母一哭就起背景音乐让人印象深刻。背景音乐的运用虽然在视听上有助于表达情感和节奏,但难免有煽情之嫌。

结语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3

在资讯类节目信息量已经非常丰富的情况下,电视媒体工作者必须认识到,一档电视节目要想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节目的制作就必须从受众出发,抓住受众的兴趣点,并努力做到超出受众的期待。央视《新闻1+1》节目从2008年3月24日创办以来,其新颖的节目形式和深入的内容解析,很快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同时在业界赚足了口碑。用接受美学研究法的观点来分析央视《新闻1+1》成功的原因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尧斯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美学概念。这一概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紧抓住“作者-作品-读者”这一全面动态过程,认为读者能动的接受意识是文学作品的效果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读者的地位超过了作者的地位,读者是使文本得以成为作品的不可或缺的关键①。

伊塞尔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不是“赋予”与“接受”的简单关系。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文本所传达的信息是双向流动的。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发现,在节目传达观点和态度的整个过程中,受众不只是接受者,更是创造者,受众才是使电视节目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二、接受美学观点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启示

将接受美学的观点引入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其主要启示在于电视新闻节目要“说”什么、如何“说”,才能正确处理好传播者和受众间的关系,从而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1、“说”什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要满足受众的需求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诸价值在读者身上的具体实现,是文学效果,是文学多元价值的实现,文学价值的实现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达到。”②事实上,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也是如此,节目不被观众认可和接受,就不会实现有效传播,其社会价值就不会实现。受众的喜好和需求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要想获得受众的认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闻内容要以受众的需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受众的喜好。

因此,观众的需求应该是电视媒体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节目的制作者要了解观众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希望听到什么。在确定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时,要选择社会热点、舆论焦点,选择关系百姓民生,选择观众欲知而未知的新鲜事,“说”的目的应该是帮助观众了解最新动态、开阔眼界、引起兴趣,同时对新闻事件背景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在此基础上生发出专业的评论和独特的解析观点。

2、如何“说”——充分利用“隐在的观众”,超出观众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将“读者”以及读者的“接受”看的非常重要。伊赛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隐在的读者”,他认为文学作品在创造过程中,一个隐在的读者始终存在作者的头脑里,这个隐在的读者会影响到作者内容的写作,也就是说,读者的作用已经蕴含在文章内容之中。他的这一观点与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相吻合,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的心目中也始终有这样“隐在的受众”,他们会影响到节目内容的制作。

另外,接受美学引用“期待视野”这个概念来解释阅读中的审美现象。由于每个时代的环境不同,所以不同时代的读者的期待水平也不同,一旦读者的阅读感受与自己的期待视野一致,就会觉得作品缺少新意,反之,读者会觉得新鲜振奋,获得强烈的美感。对于电视受众来说也是如此,“他们一般都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相符合的信息,而对于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不符合的信息,则往往会表示怀疑或者拒绝。”③

三、从接收美学角度分析《新闻1+1》节目成功的原因

央视《新闻1+1》节目的成功在于在新闻内容与节日形式两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下面就从这两大方面来探讨《新闻1+1》是如何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从而赢得观众的认可和业界的高度好评的。

(一)《新闻1+1》的内容

(1)新闻内容选题包含范围广、价值高

《新闻1+1》节目的选题以时事政策、公共事件、突发事件三大类为主,范围非常广,同时选题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显著的新闻性,这样才能很好地吸引观众。2011年,冻雨灾害、壹基金独立、中美关系、家乐福欺诈、房产调控、企业用工荒、丰田召回、日本大地震、药家鑫案件到问题馒头、酒驾入刑、大运会、香河圈地、奥巴马见达赖、新婚姻法、郭美美事件、欧债危机、国考热、2011民间慈善等新闻事件都成为了《新闻1+1》的解读对象。从选题的设置上可以发现,节目选题从国内到国际,从民生热点到政治事件,从网络话题道社会焦点,基本上涉及了2011年所有的热点新闻事件。丰富的节目选题内容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热点、焦点事件的欲知心理。

(2)对新闻事件评论观点独到、深入

敏感的社会问题在《新闻1+1》节目中常常受到关注,新闻事件发生后,及时通过各种方式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从而对事件评论做到独到、深入、异质的阐释。这样一来就会使节目的内容超出受众的期待视野。比如在2011年12月27日的节目《如何医治“医患之伤”》中对医患关系这一公共话题从一个不一样角度进行了解析。之前在媒体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中更多的把患者当成弱势群体,把医院当成所谓的强势群体。然而,在这期节目中,不再仅仅强调病人是弱势群体,医院同样是弱势群体,同样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关注,从侧面告诉我们之前对医患关系存在错误认识,引导观众理性看待医患关系问题。

(3)新闻报道内容少问责、多寻因

解析新闻事件是《新闻1+1》节目的立足点,把追问新闻事件背后的成因和潜在影响,从而让观众在理性的分析中获得启示作为节目的目标。这个特征,从《新闻1+1》每期的节目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新闻1+1》每期节目的标题字数不多,基本不超过十个字,多使用问句或者感叹句。以2011年《新闻1+1》官网可统计的216期的节目为例,统计发现节目标题以问句形式出现的有56个,以感叹句形式出现的有131个,分别占到了总数的25.93%和60.65%。具体到每期的节目内容的安排,也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以2011年9月18日的节目《“我爸是市长”谁在说?》为例,本期节目为我们解析了为什么“我爸是市长”这本没有说出的话语会出现,这样的话语出现后为什么产生那么大的效应等问题。让我们看到了整个事件给我们的反思。在节目寻因的过程中起到了帮助观众解疑的作用,从而也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节目赢得忠实的观众也就成为顺其自然的事了。

(二)《新闻1+1》的形式

1、主持人与新闻观察员双向互动,形成开放的话语平台

《新闻1+1》节目在言论发出者这个层面上做了大胆的创新,其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新闻观察员为主要形式的新的演播方式。新闻观察员除了扮演内容的播出者这一角色之外,也成为了叙述内容的生产者,节目中主持人和新闻观察员分工明确,避免了因为主持人和评论员因分工不明确而出现对话散漫,节目话题方向难以把握等情况,从而使节目的叙事节奏得到很好的控制。《新闻1+1》这种开创性的节目形式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顺畅的播出节奏和资深主持人的电视话语经验在满足了观众信息获取的需求之外还提高了节目的美感。

2、节目内容形式多样化,提供全面的事实论据

《新闻1+1》在节目的形式上也有创新之处,主要采用现场直播评论和背景短片相结合的展现形式来对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析。除此之外,充分使用视频、电话连线等形式,使得节目信息的展现形式十分丰富,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信息。有的时候为了结合新闻事件的发展做最新的解读,节目中经常一边做现场连线,一边对新闻事件进行解析。在2009年12月3日播出的《拆迁之死》这期节目中,主持人董倩在直播中说道:“本来按计划,今天晚上9点半,这个时候金牛区会召开一个新闻会,但是据我们的最新消息,这个会目前还是没有召开。”这样充分及时的信息在新闻评论节目中,不仅向观众彰显了信息的快捷和同步,也为现场评论员的评论提供了更确凿的材料。另外,《新闻1+1》为了发挥图像展示丰富信息的功能,同时运用字幕、现场连线、人物同期声等多种方式,为主持人和新闻观察员更好的解析新闻事件提供便利。

结语

接受美学的观点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很有帮助,要做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就要加大对电视受众的分析研究,充分考虑不同受众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利用好“隐在的受众”,选择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在反应受众态度的同时,努力超出受众的“期待视野”,从而让节目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央视《新闻1+1》节目可以算是运用接受美学观点而获得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①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9

②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68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4

事实上,关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定义在国内一直存在着争议,因为包括“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称谓都是在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幼年时期,即电视作为一种独立传播系统或方式的地位确定以前,沿袭了纸质媒介的传统分类方法而形成的一个概念。因而国内有些学者很早就提出用“电视新闻言论节目”的说法来代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并指出“电视新闻言论是极具传统媒体特色与电视视听语言相结合的一种产物。”①而曾做过央视新闻评论部主任的孙玉胜则在其著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提出,评论只是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存在,而并非一种独立的电视节目形态。虽然目前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没有精准的范围界定,但其已经发挥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则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一些比较中立的观点都集中在对电视新闻评论的效果与作用等方面,指出它所体现的本质特性,即依据新闻事实,就实论虚,以深刻尖锐的剖析阐明媒体的观点和立场,是一种具有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论说性新闻体裁。②

在这里,我们采取广义的理解,在大范围形态上把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视为区别于消息类新闻和直播报道新闻以外的专题类新闻样式。从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实践来看,电视新闻评论已经作为一种栏目化的节目形态运作了近30年。1979年央视成立了专题部,以1980年7月播出的“观察与思考”为标志,中国正式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新闻评论体――电视述评。1988年7月,央视重新组建评论组,将“社会t望”与“观察与思考”合并,加强了新闻评论节目,后更名为“观察思考”,这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3年底央视在原有的“观察思考”节目组基础上组建了新闻评论部,并于次年推出了新的电视评论栏目“焦点访谈”,由此进入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黄金时期,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形式多样、各具评论特色的新闻专题样式。

按照各节目出现的形式内容来把现阶段央视新闻频道专题类的评论节目进行分类,可以大体归纳为四类:一是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话题类评论节目;二是以“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为代表的调查类评论节目;三是以“面对面”为代表的人物访谈式的评论节目;四是以原“央视论坛”现在的“新闻1+1”为典型的纯观点解析式的评论节目。显然我们可以看出,解析式的观点评论节目在目前的新闻评论格局中仍处于较弱的发展趋势;而另一方面,调查类的舆论监督栏目却趋于饱和,“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共同关注”、“时空连线”、“法治在线”、“新闻会客厅”等都属于这一类,新闻媒体报道信息的功能已经被无限放大了,而最能代表一个电视台形象与权威地位的言论解析节目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央视“新闻联播”在2008年初开播30周年之际的改革,把突出“新闻联播”的言论性改革放在重要地位加以强调。而新闻频道“新闻1+1”节目的开播则可以说是央视对新闻言论的重要性问题的集中聚焦。

二、解析类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概况

解析类新闻评论节目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这是一个新闻类型的纯时事分析节目,采取主持人与评论员谈论的模式,每天谈论的都是当天发生的事情,给观众提供即时性的新闻评论。③1999年8月22日开播的这个节目开创了当时电视新闻界一个时事分析的风气,也开了中国电视台的个人化新闻时事评论节目的先河。时至今日,“时事开讲”依然作为凤凰卫视的品牌新闻资讯节目而不断推陈出新、活力十足。究其成功的原因,不仅因为它锁定了明确的受众群体,即那些对时事十分关注的知识分子和白天没有闲暇收看电视节目的商人、干部等。另外能够将获取来的信息做有价值的加工和处理,提供更多的背景分析和解释说明等,使单条新闻的信息量加大,提高其含金量是“时事开讲”制胜的另一秘诀。

2008年3月24日22:00,电视新闻分析和言论性直播节目“新闻1+1”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亮相。该节目时长30分钟,“1+1”即一位主持人加一位新闻观察员,二人在演播室展开双人谈话模式,围绕“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三大类选题进行言论的探讨与话题的剖析,并配以短片、现场报道、电话连线等基本形式,力求观点明晰、言论有理、论证有力。“新闻1+1”节目形态的出现及其明确的“给您不一样的解析”的节目诉求,弥补了现阶段央视新闻频道纯观点新闻评论栏目的空缺,也是对央视新闻频道“节目精品化、栏目个性化、频道专业化”设置的有机补充,促使频道栏目的优化重组。

“新闻1+1”节目的前身“央视论坛”是在央视新闻频道开播之际推出的一档纯粹的评论性栏目。它不采集新闻,在开播之初的定位是对各种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以求能够做到“透过现象说本质”。但实践证明,“央视论坛”播到后来已经背离了它的栏目宗旨。有学者做过相关方面的定量统计,至2006年6月停播前,“央视论坛”虽然将其触角较为平均地延伸到了国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热点新闻、热门话题上,但是总体上又出现很多言论节目致命的弱点,如“述的部分远远多于评的部分”、“政治话题多为政治文件解读”、“言论一边倒,难以使话题深入”、“时效性不强”等,④这极大地削弱了作为一个部级大台所应具备的鲜明、独特、深刻的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言论地位。

紧跟其后出现的“360度”也是央视重磅推出的一档标榜“重量级主播对当天新闻进行全景式、多方位深入报道与解析”的新闻评论节目,然而这档节目时长50分钟,横跨晚间8:00到8:50这一大段黄金时段,其内容包罗万象,更像是一个加长版的“新闻联播”。以2008年3月20日该栏目停播前一期的节目为例,“360度”所涉猎的内容包括了当天国内外数条短消息报道、黄河发生溃堤险情的前方连线报道、奥运会火炬传递方案与安检情况、伊战五年的纪念性评论等。一档栏目里同时包含了多种新闻报道方式,名为时事解析,实际却贪大求全,没有明确的栏目定位是其生命力不能长久的硬伤所在。

三、“新闻1+1”节目特点分析

对该栏目自2008年3月24日开播至2008年4月18日四周内共播出的19期节目进行内容统计,可以看出其话题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可以发现“新闻1+1”作为一档新闻评论节目,真正突出了其“言论”的重要性,每期一个话题,节目主持人董倩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新闻观察员白岩松则旁征博引、深度解析,具体来看其节目呈现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⒈ 时效性强

从目前的19期已有节目看,所涉及的话题都是新闻发生当天或至少是短期内的社会热点评论,贴近时政、贴近社会生活,如奥运火炬传递、华南虎照片事件、拉萨事件、清明公祭、东航返航事件、人民币升值等等,其中对于重大事件还进行了迅速、及时的后续追踪关注。由于处于“奥运年”的特殊情况,关于时政新闻的评论显然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如其中有五期节目是关于这一时期内大众比较关注的分子破坏奥运会圣火采集与传递事件的评论,主题当然都是“让政治远离奥运”,但每期节目却有不同的侧重点,《请摘下有色眼镜》评论的是西方媒体对于拉萨事件的歪曲报道,《让圣火穿越干扰》围绕的是圣火在巴黎、伦敦遭遇的阻挠事件,《佩洛西:世界的良心?》则重点剖析了美国的众议院通过的涉藏反华决议案。总之,对于这一时期全民乃至世界人民所关注的奥运与事件,“新闻1+1”的评论及时、有力,它不仅发出了央视言论正义、权威的声音,也代表了中国媒体敏锐的洞察力与强硬的态度。

⒉言论突出

“新闻1+1”提出的栏目宗旨是“给您不一样的解析”,可见新闻评论的角度与深度代表了其节目的灵魂诉求,要形成自己的言论立场,也要有效地引导社会公众的思考才是其最终的目标。在《改判重塑法治正义》一期节目中,围绕“许霆案重审”这一问题,主持人与新闻观察员不仅详细地对比解读了两次审判的判决书,而且进一步讨论了媒体在此次法律重审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及由个案进一步推导出如何加强司法运行与权威树立的问题,对“许霆案”所引发的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进行了理智的推敲与解读。

对于时政问题的紧密关注也是国家电视台的重要职责,能在第一时间对于时事要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阐明独特的见解与态度,是扩大央视影响力的有效渠道。以往的新闻评论在发表对于政治话题的解读时多容易陷于政府政策与精神的传达上,而忽略言论观点的表达与碰撞。“新闻1+1”很好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春回两岸 “复谈”可期》这期节目中,虽然围绕的话题是当天国台办新闻会的内容解读,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事实的陈述上,而是进一步预设、思考了该会提出的一些政策出台后的影响,对“台湾政党轮替对此是否会起到加速度作用?”“在前进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台湾民众对此有哪些期待?”等方面都进行了论证,结合这项政府决策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有利于从多方面帮助大众对于这一时事要闻的深入理解与思考。

四、解析类新闻言论节目的发展加速了频道专业化和系统化进程

“新闻1+1”的开播不仅是对于以往央视新闻频道言论类节目定位的匡正,弥补了目前纯观点解析类新闻评论节目的缺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它的出现也完善了频道专业化运营的进程,促成了以频道为单元的整体统筹局面。

从国际上来看,频道化运作的新闻频道其在栏目设置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采取点、线、面结合的设计方式。点,即深度访谈、谈话、辩论类栏目,提供新闻背景并分析综述以增加新闻的深度与广度;线,即全天候滚动播出的整点新闻栏目,突出新闻的主要地位和实时报道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点和线的相互照应才能形成相对完整的频道“面”的单元。从目前央视频道的栏目设置来看,全天候滚动播出的整点新闻栏目相互之间能够形成相对的线形流动关系,问题就在于“线”的许多“点”往往与整点新闻栏目内容无关,一些新闻专题和舆论栏目的内容时效性不强,自说自话,难以成为整点新闻内容的有机延伸和深化。因此,“新闻1+1”这样的时效性极强的新闻评论节目的出现,就有机地整合了频道的系统化联动,自然地形成了新闻主题与栏目形式的双重流动。比如,在4月2日美国财长保尔森访华和4月9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访华两件大事上,新闻频道中午12点的“新闻30分”都分别进行了第一时间的消息报道,对于不太了解政治的人来说,这也许和其他一闪而过的社会消息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经过晚上10点“新闻1+1”相关节目的深层解读,观众会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两国领导人的仪式性会面,隐藏在其背后的是许多饶有趣味的、值得探讨的非政治性话题。

言论立台是扩大央视部级电视台影响力的核心举措,也是其完善频道专业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步骤。“新闻1+1”的开播时间虽短,但从它身上却折射出了多年来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状况,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其在新闻频道系统化进程中所具有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现阶段的“新闻1+1”具备了解析类新闻评论节目的要素,很好地发挥了节目的优势;从长远来看,应该继续增强此类节目的影响力,以打造出央视特有的言论节目品牌。

注释

①严三九:《应用电视新闻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110

②刘东华:《当代电视报道理念与技巧》,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5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最早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等,是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开始的,可以说对我国的新闻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各种媒体形式的出现,逐渐取代了电视媒体的地位,因此,电视媒体也开始进行改革与创新,一些电视评论节目开始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将针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及写作技巧作相关分析。

一、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

1、选题要针对热点问题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来源是多渠道、多领域的,涉及到方方面面,而新闻评论节目区别于普通电视节目的特点是要对社会上产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探询其本质,不单单是向观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信息。电视评论节目大都是选取当天或是最近一段时间人们热议的话题进行评论,尤其是关注一些突发性事件、危机事件和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节目,就十分重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所评论的内容都是当天或是近期内的一些热议新闻,同时挖掘其深度,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论点。像主席出访、国庆期间景区票价暴涨等问题,都是民众所关心与关注的话题,容易激起观众的热情,引起共鸣。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般都立足于社会热点问题,它的切入口很小,大都选择一些微观方面的问题来评论,由小及大,由微观到宏观进行挖掘。比如《新闻1+1》中2013年3月30日播发的《这个错判,今天是否还会发生》,4月12日播发的《活禽市场,关?还是管!》等,都是普通民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也都是切入点很小的话题。

2、新闻评论有声有色

主持人是评论节目的核心人物,是整个节目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于整个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评论节目十分重视新闻主持人的选拔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一般选择有实际报道经验的优秀记者作为主持人。主持人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对节目观点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进行有益的平衡和补充,把选题的思考空间留给观众,在每个“关节点”发出疑问,防止受众落入窠臼。②对新闻事件进行合理而全面的解读,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保证舆论的正确走向。以《新闻1+1》为例,该栏目最初的模式是两个主持人白岩松加董倩,现在改为单一评论员,由董倩和白岩松轮流主持。这两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用深刻、理性、犀利的语言对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积极有效地掌握节目调度,把握节目的整体风格、评论的倾向和节奏,协调可能在评论节目中出现的当事方和第三方评论的关系。

在近些年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出现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大量的画外音评论的使用,现场记者不再出现在镜头当中或者并没有栏目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而是使用了大量的已有的音视频素材。这样的评论形式,既可以弥补现场感的不足,做得声画对位使得画面富有真实感,也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介入过多的嫌疑,给切实的画面添加文本解读和观点评述,在不知不觉中将栏目的意图和观点传递给受众。如《新闻1+1》、《新闻周刊》中的视点栏目、人物栏目都大量的使用了画外音评论。

在以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如《焦点访谈》等节目都极少使用第三方评论,但在这些新式的评论节目中第三方评论被大量使用。第三方评论一般都会请在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专家,他们具有着较高的权威性。第三方事实上与新闻事件相关方没有直接关系,新闻评论栏目可以借用第三方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这样可以避免预设立场之嫌;多种声音的加入,也可以拓展节目的层次和深度以及节目的丰富性,对于整个节目的节奏也有影响,第三方也可以很好地同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和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双方合力制造舆论场。

3、事件与评论交织并进

电视画面在展示评论中的事实时,比文字有着更加直观的优势,那些记录新闻现场的图像更是对事实的一种再现。除了镜头语言外,电视媒介重视视觉和听觉的特征,也使其拥有了采用解说、同期声、背景资料、字幕特技、图表、多媒体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对于抽象观点的表达,或是评论中论据的呈现,都增进了说服效果。③在电视新闻评论的节目编排中,我们看到有以下几个方面来共同建构节目:两个场(事件发生地、演播室)以及三方人士(事件当事方、独立第三方、主持人)。这些因素在节目的结构中是交错的,事件信息挖掘展示和多方评论交织并进,不是按照线性的讲故事的模式,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往前推进。

二、在进行新闻评论写作时要注意技巧的运用

1、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时效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不再是信息的第一者,所以目前存在着传统媒体由事实的者逐渐向观点的者转向的趋势。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往往都是摆事实,给出明确的意见和观点,存在着重事实轻评论的现象。当下的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会对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事件发生的机制,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将事件放入整个社会的全局进行考虑,新闻评论节目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模式。

我们试比较央视的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和《新闻1+1》。两个节目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焦点访谈》更类似于一种新闻监督报道,通过记者深入现场挖掘事实,最后由主持人来评价事件,营造社会热点话题,着重对于事件本身的展现,如在1997年播出的《罚要依法》的节目流程是:问题的举报——新闻记者调查揭示事实——节目主持人评述,这是一种线性的模式。《新闻1+1》是关注当下已经存在的热点问题,不断深挖事件发生的内在逻辑机制和事件的影响,它采用的模式是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追踪调查,配合演播室的评论解析,穿行,是一种非线性的模式。它是一种事实与评论并重或者是评论分析重于事件本身的结构。例如《新闻1+1》在4月17日的《修路不能靠暴力开路!》,它并没有单纯地指责施工单位的野蛮行径,而是针对这种暴力打斗行为延伸到了中国目前存在的征地问题,归纳其中的原因,延展出转型期中国的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交织的现状,再依靠评论员和第三方评论对事件进行梳理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要充分将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

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因此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形态。如央视的《新闻1+1》、《新闻周刊》等栏目都在新浪微博中设置了自己的公共账号作为与网友和电视观众交流互动的平台,网民各抒己见,留下了许多宝贵而又真实的记录,且在电视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也会大量使用来自网络的信息包括网友的评论等,百度“新闻1+1”贴吧可以找到上千个帖子,光主题就有几百个,帖子多达几千篇。比如有网友这样说:《新闻1+1》节目办得挺好,为我们说出了一些真实问题。在2010年“中国电视榜”中,《新闻1+1》获得了“最佳时评节目”,白岩松则轻松获得了“最佳时评节目主持人”奖。这些奖项不仅是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大众对《新闻1+1》的认可和拥护。

三、结语

在中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央视的《新闻1+1》栏目是极具代表性的,体现了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诸多特色和变化。它注重时效性,大胆采用多样的电视语言表现形式,在维护社会利益、引导社会舆论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从它身上也反映出了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6

新闻评论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一个是新闻性,另一个是政论性,这两点缺一不可。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本质属性。新闻评论也来源于客观事实,但就其写作(或制作)目的而言,是以报道事实为铺垫、为依据,从而对事实进行分析、议论;而这种分析与议论,更多的是从政治方面、思想方面及伦理方面着眼,比一般的新闻报道更具政治性或思想性,因而也更具导向性,这一点,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最主要的分界线。电视新闻评论亦是如此,它必须以说理为主,通过分析论证,旗帜鲜明地亮观点,因此带有更多的记者、评论者的主观色彩。记者、主持人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剖析,揭示事物的本质,阐发正确的观点和立场,启迪和教育观众。

当然,电视媒体的特点又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不可能展开长篇大论的“说理”。那么,如何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评论性或者政论性,把“理”说透,又让观众易于接受呢?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7

新闻评论的功能,在西方一言以蔽之是“为受众服务”,在我国则把“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作为根本任务和最大追求。舆情评论的立场离不开对评论基本功能的坚守,同时又暗含对评论功能的进一步细化。它要求评论作者一方面掌握新闻媒体的特点及读者的新闻消费需求,进而在浩瀚的新闻信息里,准确发现公众诉求;另一方面,又要具有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社会、哲学、环保等专业领域的积累,从专业的角度来解读公共政策。

南方日报“麦牙堂”时评专栏在“开篇语”中说道:“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越来越重视对网上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南方日报与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拟共同打造‘麦牙堂’专栏,作为政府社会治理与建设效果的参照系之一。”以舆情为观察点,呈现舆情整体态势,挖掘舆情焦点诉求,分析影响舆情走势的本质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舆情中的合理智慧以及作者本身的学识积累,为舆情建设提供智慧,正是舆情评论应有的立场。

舆情评论的选题

从深圳八毛门事件、公务员擦鞋事件,到广州地铁故障回应风波、珠三角用工荒现象,再到广东省掀起的网络问政、网络反腐热潮,南方日报“麦牙堂”专栏每次选题无一脱离“广东”这一事发空间。此外,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关系公共利益、国计民生;时新性——“麦牙堂”是周末专栏,一般以本周发生的事为评点对象;冲突性——舆情倾向与公共决策导向不符,政府、媒体的舆情建设初衷与效果冲突,舆情本身存在的正反两方面或多元化倾向不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网络性——舆情发端、发酵于网络,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并逐渐影响到社会现实,均是“麦牙堂”在选题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在以上主要选题标准下,“麦牙堂”的选题类型可总结为新闻事件、公共话题、热点现象三种。

新闻事件,指已经成为新闻的事件,即当前社会中已经被各种媒体报道或传播的新近发生的事实。往往由连续的单个新闻事件组成,通过连续的、立体化的事件性新闻还原事件的整体面貌和来龙去脉,展现社会事件的真实状态和矛盾构成。②这一类型在“麦牙堂”专栏中最为常见。如《地方民意缺席,暗合公众偏见》,以深圳公务员上街为市民擦鞋引发的一系列新闻事件为案例,包括该志愿活动中刻意强调公务员身份的诸多细节、深圳方面对舆情反应的后续回应、媒体对事件的报道缺乏客观调查和现场还原等,从中梳理如何疏导舆情的智慧。

公共话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关注和热议,并与社会公众利益紧密相关的话题。对公共话题的评点较为强调舆论传播研究。《舆论喧嚣后的一场“误伤”》围绕“房婶”这一话题,通过对身处舆论场中的政府、媒体、房婶个人、普通公众各方的舆情表态、心理、利益诉求的分析,系统阐释“房婶”这一话题如何得以构建,以从中找到舆情疏导的突破口。

热点现象,可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基本方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经公众关注、讨论之后,往往上升为种种社会热点现象。③在舆情选题的三大基本类型中,热点现象是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视角,描述和概括社会发展中亟待认清和解决的热点问题。不同于单独的新闻事件,热点现象一般是一系列事件所体现出来的。而和强调舆论传播研究的公共话题相比,热点现象更强调了舆情监测与分析人员善于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研判舆情走势和研究应对方案的主动性和科学性。《网络问政期待“制度化力量”加入》,围绕网络问政这一热点现象,结合对地级市书记、市长开始在问政平台上实名回复网民,广东酝酿建设“省市一体化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地级市建立个性化的地方“网络问政门户”,汕尾市陆河县非法砖厂经网友多渠道发帖投诉后被取缔又再次“复活”等系列事件的分析,为如何实现网络问政制度化提出科学化建议。

舆情评论的论证方式

所谓论证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也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分析问题的过程。论证是新闻评论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评论如何展开,论点如何得到阐释,文章结构如何安排,如何把自己的观点论述得无懈可击、令人信服,都要靠严密充分的论证来实现。④

“麦牙堂”评论的论证方式较为灵活。常见的两种论证方式,一是遵循“舆情整体趋势及其热议焦点、原因分析、处置建议”的论证方式,二是针对某一问题直接亮出观点,继而用材料层层加以证明的论证方式。前者的逻辑是从事实的呈现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者则是“说服”的理念——“我这样说是对的,我拿证据来说服你。”文无定法,无论选择何种论证方式,关于舆情的整体态势的研判、舆情关注焦点、影响舆情走势的原因、舆情建设的建议等几大核心问题都会融合其中,这是“麦牙堂”舆情评论的主要论证逻辑。

其论证严密性则主要体现在:

围绕一个中心,聚焦论证。《用工荒中应有不慌智慧》,集中论证广东面对用工荒难题,如何做到“不慌”——媒体、政府应有效引导舆论,疏导舆情;《科学决策需要听取民意更要争取民意》,集中论证公共决策中如何在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争取民意,论证争取民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媒体舆论未成合力,供暖议题难产智慧》,直指媒体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协调者”功能,致使“议题”缺乏黏性与合力,难以产生公共智慧。

材料与观点紧密结合。对舆情的宏观基本面及其关注焦点的研判,并非出自作者主观臆造,而是建立在客观的舆情言论抽样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探寻影响舆情的本质因素,需要将孤立的舆情事件置于社会系统和矛盾运动的结构中深入思考,除了着眼舆情事件本身的细节,还需从相关、类似舆情案例中寻找佐证或启发;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需要紧密结合舆情诉求,从中寻找智慧。此外,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又常需要历史的、类似的解决方案做支撑。

以理服人。以充分的事实、周密的论证、严谨又不失生动的表达,呈现真实的舆情面相,剖析舆情事件本质,寻求舆情建设的方法。说服他人的方式,靠循循善诱的说理过程,不靠简单的是非论断和“提要求”、“发命令”式的观点推销和灌输。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1年8月创办以来,“麦牙堂”评论的论证方式处于不断探索、成长之中。从最初百字以内的舆情点评,到千字文的舆情评论,再到“新闻报道+舆情评论”专题打造,其舆情评论的中心论点越发聚焦、说理过程更加充分、舆情建设的建议更趋专业化。“麦牙堂”正在探索一种属于自己的论证风格,这也是舆情评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要经历的成长过程。

注释:

①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2页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8

新闻评论体现了媒体对新闻的态度,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关于新闻评论,赵振宇先生将其定义为“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①近年来,新闻评论借助网络的优势蓬勃发展,成为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的重要构成要素。本文以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为例,试分析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并就其不足提出建议。

一、网络新闻评论

1、网络新闻评论定义

网络新闻评论借助网络的优势成为大众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梦玉教授在其《网络新闻实务》中将网络新闻评论定义为:“网络新闻评论就是在网络媒介上就新闻事件或当前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②笔者认为,所谓网络新闻评论就是通过网络媒体的,就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评析或提出意见的文体或节目。网络新闻评论在表现形式上,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漫、视频等。

2、网络新闻评论类型

网络新闻评论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类型。就新闻评论的主体来说,可以分为:媒介网络新闻评论,包括传统新闻媒介的网络版和网络媒介新闻评论;专家网络新闻评论,某一领域的专家就该领域话题发表见解,以促进受众对事件的理解;网民新闻评论,网民就事件发表个人意见。其中,网络媒介新闻评论是由网站编辑人员或网络新闻评论员就新闻事实进行评论,代表网站或个人对该事件的态度。

二、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新闻评论分析

1、人民网与“人民网评”

人民网于1997年1月1日正式上线,借助《人民日报》的资源优势,人民网逐渐发展成为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被誉为“网上第一评”的“人民时评”是人民网于2001年3月21日推出的网络时事评论,一直以来是人民网与《人民日报》共享的栏目。2011年5月起,人民网进行新一轮改版,在人民网观点频道推出专属的网络评论专栏“人民网评”。

2、分析评论文本界定

由于评论文章较多,信息量较大,本文以2013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人民网“人民网评”所刊登的183篇评论文章作为分析对象,文中所有资料均来自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栏目。

3、评论选择题材分析

笔者就“人民网评”网络评论选择的题材进行分析,结果如右表:

可以看出,“人民网评”评论选题的范围较广,在内容上以政治题材为主,体现了人民网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其次为社会民生题材,体现了人民网“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理念。

4、“人民网评”受众分析

“人民网评”受众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地域范围上遍布海内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评论文章下设留言栏,网民可以发表对评论及所涉话题的意见或评价。为了反映受众对评论的活跃度,本文对所选择的评论后受众的留言数量进行统计,发现受众对评论的留言较少,活跃度不高。受众的意见或疑惑未受到相关人员答复。

三、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的特色分析

1、评论的时效性强、准确及时

网络新闻的特点是迅速及时,力求与新闻事件同步。网络新闻评论也应有时效性,做到快速反应、先声夺人。赵振宇认为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事实与新闻评论写作之间的时间最短;二是新闻评论写作与传播之间的距离最短”。③借助网络优势,网络新闻评论时效性加强,不仅能够及时的报道新闻,也能及时就新闻事件发表评论。“人民网评”注重第一时间发表新闻评论,积极引导舆论。

2、选题趋向多元化,时事政策和社会民生是主题

新闻评论的评论对象是新闻事实。 “人民网评”在选题上趋向多元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娱乐等各个方面,其中以政治和社会民生题材为主。在政治方面,选题倾向于反腐、政策的制定与解读、法律文件的出台等。如《“打老虎”在勇气,“拍苍蝇”在毅力》(2013年8月21日)涉及我国的反腐问题,表明中央从严治党、严惩贪腐的坚定决心。在社会民生方面,如《食品安全呼吁社会共同治理》(2013年6月19日)呼吁社会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等。

3、文章原创性强、转载率高

本文所分析的评论文章均由人民网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所撰写,保持了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原创成为“人民网评”新闻评论的重要来源。由于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各大网站纷纷转摘或摘发,转载率高。如评论文章《国庆旅游,请带上“文明”导游》(2013年9月30日),新华网、网易、凤凰网、新浪网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进行转载。

4、言论写作平民化,标题制作有艺术感

“人民网评”的文章短小精悍,以平民化的角度解读社会问题,找到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相关点,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文章少了说教式的评论方式,体现了平民化。如2013年5月7日的《“道德血液”也是食品安全的防护堤》就“神农丹姜”“假羊肉”等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评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对其提出批评和质疑,并从法律、监管、制度方面进行反思。呼吁商家应守住道德底线,以道德良心筑牢食品安全的防线。同时,文章在标题制作上求新,有较强的艺术感和可读性。如《给“口罩实名制”戴上法治笼头》(2013年5月28日)、《拆“最牛违建”,打“特权横行”》(2013年8月20日)等。

5、评论呈现形式多样化

“人民网评”评论后设“我要留言”栏,受众可以发表自己的感言或评价。也可以将评论分享到各大微博网站,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以及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等各大社交平台,还可以通过邮件进行分享,呈现形式趋向多样化。“人民网评”评论后有延伸阅读或相关链接,受众可以在阅读评论同时,了解其他网站的评论文章,加深对事件的了解。如《教授的“顶层别墅”折射公共意识缺失》(2013年8月13日)一文,评论后链接了《长江日报》、《广州日报》、《钱江晚报》等的评论文章,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事件。

四、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新闻评论的不足

1、对受众留言的反馈及双向互动不足

网络平台的交互性和便捷性改变了以往新闻评论的单向模式,然而对于受众的跟贴或留言,网站的反馈很少。受众的意见、疑惑虽然表达了出来,但却没有引起重视,容易引起受众的抱怨和不满,非理性的情绪也可能促使恶意谣言的产生。同时,对受众的言论表达重视度不高,使受众对评论的互动积极性降低,跟贴率降低。

2、网络评论的多媒体表现形式有待开发

互联网的多媒体性质为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网络新闻评论在使用文字表达的同时也可以借助图片、漫画、音频、视频、flas等多种形式。“人民网评”评论文章大多以文字为主,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本文所选取的评论中仅有5篇加入视频,其他评论也没有图片、漫画、音频、动画等元素,且视频只是新闻报道的内容,网络的多媒体表现形式有待开发。

3、选择题材分布不均,涉及国际、经济、少数民族地区方面的评论较少

“人民网评”评论以政治题材为主,关注国际、经济的评论所占比重较少,这与人民网的权威网站地位以及我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是不相称的。此外,对于少数民族、西部地区的关注度也有待加强。

五、关于“人民网评”发展的建议

1、畅通反馈渠道,实现受众和评论作者的双向互动

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最典型和最频繁的传播模式是一种长时段的双向关系”④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只有建立完善的反馈渠道,才能促进传播过程的良性循环。因此,评论专栏不仅要为受众提供反馈的有效途径,还应创造条件促进受众与评论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调动受众的积极性,促进评论专栏的发展。

2、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促进评论形式的多样化

网络新闻评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通过视频、漫画、动画、声音等形式,使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促进网络新闻评论多元化发展。网络新闻评论可以在文字表达的基础上,通过视频或音频的形式进行解说,使受众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有些评论也可以结合漫画、动画或插入链接,以幽默风趣的形式呈现给受众,使评论告别文字的单一模式,具有立体感、鲜活性。

3、题材选择上应更加均衡,加强国际和经济评论、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网络评论应加强涉及国际话题和经济类的评论,帮助受众更好的了解国际形势以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同时,积极展现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评论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传播方式、传播效果、传播模式上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和创新。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网络新闻评论日益壮大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我们应积极应对、扬长避短,在坚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借鉴传统新闻评论的优点,为网络新闻评论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①③赵振宇:《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J].《新闻大学》,2006(1)

②金梦玉:《网络新闻实务》[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9

案例分析:哈尔滨电视台《时事盘点》

从《时事盘点》栏目的定位上来看,这个节目立足都市,以剖析世界的眼光,对众多的国际新闻资讯进行整合、梳理、解读、点评,满足观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国内外最重大最新大事的需求。

一、内容解析:版块化突出“编辑思想”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时事盘点》每周的二、四、六播出,时长为40分钟。在当下资讯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下,如何让观众喜欢看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如何能让观众对这类节目有认同感和忠诚度,最为重要的是要突出“编辑思想”。从下面《时事盘点》的版块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编辑思想在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时事盘点》分为五大板块:热点、扫描、现场、人物、视点。热点版块主要关注当天发生最吸引眼球的热点话题,由在现场的本台评论员和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共同评论新闻事件走势,突出时效特色;扫描版块是快速浏览当天重要新闻资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受众整理最多的新闻,突出快捷特色;现场版块是电话连线我台世界各地特约记者,让他们带来事件的最新进展,突出直击特色;人物版块是选出近期给世界带来震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从新闻事件谈起,以人物的表现来突显事件的内涵,突出个性特色;视点版块选取经过了一段时间发酵的新闻事件,由我台评论员发出本台评论的声音,突出独家特色。按照这样的版块设置,使整个节目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另外《时事盘点》节目的导视力度很强大,热点、现场、人物、视点等版块都制作各自的导视,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同时在节目播出中大量使用双视窗、三视窗形成了空间感,整个节目突显大气与洋气的特点。

二、传播特点:信息整合梳理的强大力量

“要使信息被有效地传播,有效地获得,必须要对处于弥乱状态的众多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和整合。”《时事盘点》的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就是对海量国际时事新闻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以下方面:

筛选热点议题、提炼有效信息。作为盘点型的新闻杂志节目,《时事盘点》在选题上具有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即选取并展现关系足以影响全世界各国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但不是简单地报道事实,而是把新闻事件由主持人与现场评论员及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对国际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探讨,抽丝剥茧,旁征博引,让观众深入了解事件带来的影响及未来走势,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力求以独特的方式来解读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用个性的点评语言来体现客观公正的媒体态度。

突出重点报道的连续性。常看《时事盘点》的观众会发现,经常能看到对一重大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例如有关利比亚的报导,《时事盘点》节目从3月3日到4月9日先后在热点版块播出了:《卡扎菲不惧怕与西方开战》、《联合国通过在利比亚设禁飞区》、《卡扎菲反攻 欧盟加大制裁力度》、《多国联军:肢解利比亚进行时》、《战火中的卡扎菲依然坚挺》、《利比亚陷入血腥沼泽》、《卡扎菲:你的出路在何方?》《卡扎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利比亚:反对派腹背受敌》。通过以上话题的探讨,从利比亚战事的酝酿开始一直到战事的展开,全方位、客观、立体的展现给观众整个利比亚事态的发展,使观众对利比亚战局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而这样的连续报道也培养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与期待。

三、节目编排:良好的节奏感引人入胜

《时事盘点》在节目的编排上突出的特点是用节奏来调整总体节目的风格。节目所设的五个子板块全部由主持人将其串联起来,贯穿始终。“扫描”板块节奏较快,能够很快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热点”、“视点”、“人物”则属深度报道,节奏自然放慢,给予观众思考的余地。在“热点”与“视点”版块还有评论员的点评,更能通过主持人与评论员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加深观众对节目的理解。“现场”版块由世界各地的特约记者发回电话报道,以现场报道的形势对新闻进行整理,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还原了新闻的本源。这种编排方式,使整个节目内容层次分明,节奏错落有致,增强了节目的立体感和受众的兴趣感。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10

1.附着在新闻资讯后面的短评。这类评论篇幅较短,字数较少,与前面的新闻信息互为一体,互相补充,是对前面新闻资讯的深入剖析和解读,起到一语中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具有鲜明强烈的观点,入情入理的分析,正确及时引领舆论的作用,向社会传递主流媒体的声音和正能量。比如,我们现在经常可以听到,在中央人民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里对一些能够引起听众强烈反响的新闻事件,都要及时的配发短评,引导舆论,弘扬主旋律。但直到目前,有些地方台播出的这类短评,仍然无法做到生动晓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教成份严重,明显有报纸遗风,这种广播评论方式是比较传统的新闻评论方式之一。

2.以整档广播节目为主的新闻评论栏目。以评说社会上新近发展的新闻资讯为主。在这样的新闻评论节目里,主持人的话语代表媒体的声音,对在受众引起强烈反响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说。一般先由主持人叙述新闻事件原形,然后再对新闻事件进行简短的、富有特色的点评。比如我们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一档新闻评论节目《大飞说事》,主持人大飞首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资讯进行叙述,然后再运用具有个性化的口吻进行简短评说,以引导舆论。由于整档节目定位为新闻评论的风格,所以这是一档以主持人的声音传递媒体思想的广播新闻评论性栏目。

3.新闻调查式广播评论。广播记者对一起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采访、调查、追踪,如剥洋葱皮一样,层层拨开新闻事件的迷雾,还原事件的真相和本质,然后再配以新闻记者鲜明的观点和对事件真相的解读,让听众随着记者采访的脚步,步步深入,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对于新闻事件的是非曲直形成自己清楚明确的分析、判断,达到让受众了解新闻真相和本质,以正视听的目的,这类的广播新闻评论,大多是调查、监督类的报道,采取的是边叙述边评论的方式。

4.专家点评。专家点评式的评论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以及一些省市台的广播新闻节目,都有大量的评论员的声音,这些广播媒体都培育并拥有一支自己的新闻评论员队伍,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立即到场,阐达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态度和观点,引导舆论,告诉听众新闻事件的本质真实。听众对专家的解读更加信服和有说服力,从而增加了媒体的权威性和舆论引导作用。虽然经过几代广播人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广播新闻评论正在日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但是距离让广播新闻评论真正能够成为媒体的号角、旗帜、灵魂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在广播新闻实践多思考,多动脑筋,在撰写评论的过程中,更多的、创造性地展示广播媒体的特色和优势,让广播新闻评论更加鲜活生动,达到受众入耳入心的目的。在这里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广播新闻评论依赖广播媒体而生,所以,广播新闻评论离不开广播具有的鲜明的优势和特色,由此,广播新闻评论大致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快、新、活、短。

所谓的“快”,在各媒体对新闻争夺激烈的今天,广播评论要做到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解读,每一时间表态,以便吸引更多的听众,及时引导舆论。广播人要对于社会上形成的新的热点资讯,在百姓莫衷一是,难辨真伪的时候,告诉受众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情况,以及新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广播新闻评论能够做到快字,就会很好的契合听众的心理需要,去伪存真,解疑释惑,让受众明辨是非,以正视听。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例11

观点频道的栏目有《人民网评》、《网友说话》、《观点1+1》、《网上民意》、《人民时评》、《网友拍案》、《观点周刊》、《评论员文集》、《集萃》、《七日谈》、《热词点击》、《一周排行榜》、《评论・独家》、《评论・撷英》、《评论・文集》、《漫画》、《图说世像》等。

总体来看,人民网观点频道的评论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评论员评述

从评论员的角度跳出新闻来解读新闻,它可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宏观的背景、更多的理论支持和一定的权威性。如《人民时评》。

2.网友评论

从民众的角度分析评论新闻事件,如《网友说话》、《网友拍案》、《网上民意》等栏目,是反映民间舆论、传达社情民意的窗口。

3.话题讨论

如《观点周刊》栏目,设置新闻话题,围绕话题列出几条相关评论,并设置留言板。

人民网观点频道总体内容分析

1.文本对象界定

以2011年6月5日至6月18日人民网观点频道的评论文章为分析对象。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由于网络信息量大,每日更新内容较多,如果时间跨度过长,统计误差会较大。两星期的内容,足以充分反映该频道的栏目和内容特色。该时段内没有“两会”、“春节”、“世界杯”等重大事件,能够看出该频道常态的评论题材与风格。

2.内容题材分析

根据观点频道评论文章的题材类别,分析各类题材所占的比重,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人民网观点频道的评论内容涉及面广、视野开阔。还可看出,观点频道的评论题材侧重社会民生,452篇评论中涉及社会民生的占了一大半,体现出人民网“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理念。其次是政经国际类题材,体现出人民网对于时政经济和国际新闻的重视。

3.内容独家性分析

人民网观点频道的稿件来源包括有影响力的报纸、其他网站、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评论员文章、网友观点等。该频道设置了近20个栏目,其中《人民时评》、《人民网评》、《观点1+1》、《网友说话》、《网友拍案》、《漫画》、《热词点击》等是独家特色栏目。

工作日期间,人民网观点频道平均每天发表48~49篇评论,另有一两个当日的评论集萃,其中独家评论所占比例约在10%~20%。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文研究时段内,号称“网上第一评”的《人民时评》没有最新评论,截至2011年6月19日,《人民时评》最新的评论是5月30日的,时效性明显不足。

人民网观点频道的特点

1.题材广泛,侧重社会民生

题材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关注民生疾苦,体现了一个全国性新闻网站题材应有的广度和人文关怀。

2.栏目丰富,独家栏目特色突出

《人民时评》以其评论的高度、深度和权威性而著称;《人民网评》由人民网评论员和其他原创作者针对热点新闻发出评论,每日数条更新;《观点1+1》以“媒体评论+评论员小蒋分析点评”的方式,加深人们对事件的理解;《网友说话》、《网友拍案》提供了网民发表观点的平台;《热词点击》以近期社会热点作为关键词,整合相关评论,方便受众了解社会热点的全貌。

3.广泛整合各媒体评论,突出独家原创评论

观点频道汇聚了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的评论,提高了评论的全面性和多元化。同时,重视独家原创评论,原创比例占到10%~20%。

4.紧抓热点,时效性强

观点频道更新快,紧抓热点、焦点,不但抓住了时效性,还有不同观点的碰撞,以及对重大问题的探索,充分发挥了观点的特性。如关于清华大学“真维斯楼”的质疑、对哈药总厂违规排污的批评、对南科大学生拒绝高考的评价等,都紧紧抓住了社会最新热点问题。

5.视点多角度,思维多元化

从单篇评论看,文章都是在多角度视点和多元化思维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角度,做出有益于推进事件发展或提高人们认知的评论。从集纳评论看,同题集纳,能够从多角度做文章。如“观点周刊”、“热词点击”、“七日谈”等栏目。

6.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深度

人民网观点频道具有强大的评论员队伍,原创评论水平高,加上转载的媒体评论都是有影响力的媒体的评论,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深度。

7.互动栏目多,有一定的互动性

频道设置了《网友说话》、《网友拍案》、《网上民意》、《留言板》等互动栏目,给网民提供了对事件发表看法与评论的平台,起到了一定的互动作用。

人民网观点频道的不足

1.网民参与度不高

虽然观点频道有互动栏目,但多数人很少有精力发表大篇幅评论,真正体现网民参与度的是《留言板》。而观察发现,评论文章下面的留言通常很少。《一周排行榜》栏目是频道近期的热点,留言理应较多,但6月19日《一周排行榜》的前三名“人民网评:‘最牛工商局长’大闹报社的‘权力霸气’”、“人民网评:利益捆绑下的‘连坐治庸’是把双刃剑”、“人民时评:个税调整,善听才有良法”,相对应的网友留言条数分别是27、37、11。

2.独家评论不多,人民时评时效性不足

人民网观点频道的独家评论所占比例偏小,时效性不足,使舆论引导的功能大打折扣。

对人民网观点频道建设的建议

新闻评论是新闻的解读者,能够帮助读者透过事件看本质。新闻评论是决定媒体影响力的一大因素。传统媒体需要新闻评论,网络的特性决定了网络媒体更需要新闻评论。各大新闻网站都较重视网络评论,人民网观点频道在定位、栏目设置、原创性、互动性、评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得都比较到位,体现出了一家全国性重点新闻网站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笔者有以下建议:

1.广泛采取栏目互动、专题互动等形式,提高互动性

把原有互动栏目着力打造成品牌互动栏目,扩大栏目的影响力。经常组织热点问题的专题互动,调动网民参与互动的热情。

2.增强原创评论,提高《人民时评》的时效性

提高原创评论的数量和质量,保证《人民时评》每日都有更新,增强原创性、独家性,从而提升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胡振华,曹辉:《浅析人民网观点和舆情频道的异同》[J],《新闻天地》,200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