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程管理问题

工程管理问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6 09:29:25

工程管理问题

工程管理问题例1

1.1施工监理有责无权近年来,施工监理的重要性逐渐赢得了建筑施工行业的共同的认可,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来规范企业监理职责。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很难真正落到实处,监理职责很难得到落实和发挥。究其根源,一方面,法律法规虽然赋予了监理工作明确的职责,但是却缺少详细具体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监理部门与施工企业之间有着难以分割的利益关系,财政预算、人员工资等方面都难以完全脱钩,这就导致监理部门行使权力时不得不考虑与施工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得不受到来自于施工企业的约束和限制,那么监理的职责就很难完全发挥出来。尤其是近年来,监理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赢得市场,监理企业在许多情况下都得向违规操作妥协。但是这种妥协换来的并非是长期的生存发展,相反,一旦引发安全事故,监理单位首当其冲要承担责任。监理的责任重大,但是权利却受限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1.2工程监理机制不够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在我国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因此,我国对于监理领域的研究也相对薄弱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匮乏导致监理机制不够健全。而随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加和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监理机制已经无法应对建筑行业的需求。我们必须要对监理工作有全新的定位和认识,否则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就难以彻底地发挥出来。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的重点是针对施工质量本身,对于原材料管理、成本管理监督等重大环节缺乏有力的管理和监督,这也是当前建筑工程监理机制的重大弊端。如果监理企业自身还没有认识到这种缺陷和不足,不积极改善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不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书面管理政策让监理人员有明确科学的标准可以依照,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施工监理工作的开展。

1.3建设监理的收费标准低建设监理的收费标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监理行业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低薪资高责任的严重不匹配,导致了监理行业许多优秀高度值的监理人才的流失,长此以往,整个监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必然会受到影响。再者,低薪资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许多监理不到位、监理服务态度差等都是由于较低的薪资水平导致的。此外,虽然第三方监理单位是我国明文规定必须聘请的机构,然而单位之间仍是存在激烈竞争、彼此打压的现象,降低了企业利润,阻碍了企业发展。

1.4监理信息管理落后现代社会早已步入了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也不可避免地收到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但是,我国建筑施工监理的信息管理水平整体并不高,工程类论文许多年纪较大的监理人员甚至完全不懂网络技术。在传递信息时仍采用手写、人工的方式,使得文件不统一,降低工作效率,建筑施工监理手段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2提高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效率的主要途径探讨

2.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工作效率需要依赖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来实现对市场和运作行为的有效管理,促进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监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行业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努力使自身适应日趋完善的法律法规。企业方面,监理单位还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完善的处罚机制那些与政策规定不符的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应该对其施工行为进行严令禁止,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正确、合理的处理,如果有必要,还可以与政府部门进行联合,追究施工单位的法律责任而那些不达标的建筑,监理单位应该勒令施工单位予以拆除并进行返工,从根本上震慑施工单位,促使其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予以保证,避免日后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公信力和形象。

2.2正确处理监理与业主的关系建筑工程监理单位作为业主的委托人,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为工程质量负责。但是在具体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很多时候监理工作人员无法得到业主的支持,业主会更多地将监理看做是工程顾问,甚至有些时候还会直接干预监理工作。这是摆在监理单位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必须灵境对待。如果是业主的合理化的需求,我们要在能力范围内给与最大化的满足,建立起与业主相互信任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工程管理问题例2

1.招标规范不太合格

工程招标是一项大事,但很多工程招标存在一些问题,材料弄虚作假、招标价格存在不合理问题,让中标企业可能没有利润等问题,招标规范不合格对企业的正常发挥起到阻碍作用。在建筑行业要规范招标条件,让一些有资历企业脱颖而出,让一些不合格建筑企业淘汰出局,清理出建筑行业。

2.合同管理问题

合同管理不规范也是土木工程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合同在制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甲方认为合同内容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情况,同时,自身的经济效益也无法得到保证。近年来,建筑行业在合同制定方面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来执行,但是,执行标准中就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导致在管理中经常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的施工招标还存在着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导致在施工中出现了项目质量和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3.项目法人制落实不到位

现在一些企业项目法人不规范,落实不到位,不能解决土木工程管理问题,工程管理不能发挥科学的管理,对企业资金运行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督,有的企业投资人与资金运行人不是一个人,这对法人的落实存在一定难度,促使项目管理出现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土木工程质量。

4.设计质量的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在土木建设中,设计环节对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在施工设计方面,通常存在着严格的要求,但是,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变更的问题,一些设计人员不能及时进行调整。设计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勘察不清,同时,也经常存在着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在进行更改时会增加很多的施工成本。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导致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对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也将有直接的影响。

5.施工单位要进行合法转包

当前,有一些大公司把土木工程项目承包下来,自己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而是把整个项目分包给几个小公司,让其完成项目中的一部分。但是一些小公司没有施工资质,施工质量不好,但在施工验收过程中也能合格。所以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我们要进行合法转包。

6.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建筑行业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缺乏专业的建筑技术工人,一些工人都是民工,其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约资金,没有给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多数工人不懂技术,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分工不明确,权责分不清,管理不科学,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科学的进行土木工程管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正确的指导,才能保证土木工程质量合格。

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改善人员管理方式,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管理。管理人员只有扎扎实实地提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注重细节管理,用心管理,才能发现细节问题的实质,同时,要改善决策的方式,加强管理中的集体化和民主化,加强和施工人员的沟通交流,促进人员关系的和谐。因此,要加强对施工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操作的熟练程度,严格执行操控标准,提高操作效率,保证整个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水准。

工程管理问题例3

水利工程非常重要,一旦出现瘫痪,将对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水利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初期,就应当对工程的每一项工作、每一项细节做深入的检测。要以高度的重视来看待水利工程建设,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控制能力上要全面的覆盖管理,将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安全隐患抹杀在摇篮里,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各项指标、各个环节、各个项目达到零隐患的效果。

1.2具有重要性水利工程管理

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环境、水资源的特殊点、普遍点、地形地貌、水网的分布等条件。要将当地社会基础文化、水网上下游、区域生态环境这些加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这样才能有效的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科学等目标,如此可见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2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们常说,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管理的效果,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也不例外。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收入并不高,高水平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新进的管理人员在知识水平、专业素质、管理能力上存在经验的不足,这些对水利工程管理的不完善提供了条件,更严重的会导致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和经济损失。

2.2水利工程质量低

如今正在使用的水利工程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了,已经处于“牺牲”的边缘,由于建设年限早,建设当时的设计标准不高,工程质量低,所以容易发现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和运作时的安全问题,现如今很多水利工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裂缝、老化、堵塞、损坏等问题,这些对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所应当发挥的效益有严重的影响,严重一些的还是处于“带病工作”状态,这些水利工程对社会的经济财产甚至生命都带来了严重的警告。

2.3水利工程机器的老化

水利工程的年限老,不光对输送管道有损坏,对核心机械设备也有一定的损坏。但是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必须要保证水利工程的机械设备完好,在实际的工作中,如出现机械设备老化、性能不足、数量不够等问题管理工作将很难进行。

2.4水利工程配备不完善

水利工程中,想要把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到最好就必须要让设备进行完善的配套。现如今的水利工程管理容易将工程管理注重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从而忽视了水利工程的设备配套、工程完善等重要因素,导致水利工程的“事倍功半”。

3水利工程管理中对应的对策

3.1水利工程完善配套

要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序的解决,需要先把水利工程进行完善的配套之后,才能进行完善的管理。进行工程配套之前,需要先对水利工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认识,要清楚只有先做好水利工程设备配套,才能进一步的将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价值完美的展现。在配套设施之前就应该预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既可以完善水利工程的系统配套,同时对完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隐患进行防范。

3.2管理好水利工程的设备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机械设备的完善进行大力度的投放的同时,要将旧设备和新设备进行维护,已达到满足水利工程对设备的性能、数量等的要求,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设备的质量检测规范,将无法正常使用且无法维修的设备进行报废、淘汰。不允许将有可能出现故障的机器继续使用,不允许出现对水利工程设备的操作不规范行为,务必达到水利工程的技术过关、性能完善的运行条件。

3.3增强水利工程的效率

管理人员应当将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当做重点进行管理。从多个方面,如材料、工艺、结构进行质量监督工作,必须确保水利工程的性能、安全有效性。使水利工程稳定的发挥功能,已达到对该项目的价值。

3.4增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设备都完善、维护好之后,最重要的是将管理人员的素质整体提高。任何一种管理模式、任何一个管理体系,终究管理者都是人,在制定好有序的管理模式之后,想要将它实现就必须得做到管理者自身遵循,能够严格要求自身和被管理者都遵循管理规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特点,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工作,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增强。专业技能素养得到发展,增强其管理经验。将水利工程的运作、管理团队整体有序的、系统的增强。

工程管理问题例4

2电力工程中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较为繁杂,通过项目管理的运用,可以结合电力工程要求,对其划分,科学分解电力工程的相关工作,不同部门之间密切配合,促使电力工程施工能够有序的开展下去。电力工程是一项综合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虽然不同部门之间已经进行了分工,但是要想推进工程建设,就需要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能够实现系统化,互相进行衔接和配合。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某个部门只有较低的工作效率或者较慢的进度,就会对电力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进度造成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应用项目管理,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障碍性核心问题给找出来,在施工现场,来分解出现的问题,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性核心问题给找出来。

3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工程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整体素质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电力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员是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有超过了百分之二十的人员都是中小学文化程度。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就没有足够的效益意识,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对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进行学习和掌握,没有足够的投资观念,不能够结合时展要求,及时革新成本核算和管理知识,项目实施进程不快,没有较好的组织协调性,这样确立下来的项目任务就无法有效的得到实现。

3.2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力度较小

通过研究发现,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是业务管理流程的关键环节,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发挥了龙头作用,同时它又促使各个公司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在公司内部,业务部、工程管理部以及财务部等都属于与电力工程相关的部门,财务部主要对各个用户技术咨询费和工程款进行收取,将工程款拨付给施工单位,将材料款和设备款拨付给供应商等;在电力工程开展的不同阶段内,其他部门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作用,那么就有多次交接出现于不同部门之间,这样就会对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3项目管理中没有重视项目风险作用

通过研究发现,电力工程项目有着较强的政策性和较高的技术含量,并且往往有着较大的投资额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也逐渐渗入了市场风险,并且市场风险在不断加大。如今,立项风险、计划风险以及运行风险等都属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面临的风险。

3.4有违规操作存在于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

完成了电力工程施工之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然后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决算,審核之后,向用户对工程余款进行收取,并且将余款支付给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以及设备供应商等。但是部分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就会有一些违规操作出现于施工管理过程中。

4电力工程中项目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4.1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要知道,各项工作各项任务都需要人来完成,那么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将会对项目管理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创造机会,来锻炼那些年轻以及技术职称不高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了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给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将激励机制挂钩于技术培训,大力培训技术管理人员,将人才工程给积极推进下来,促使各类人才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4.2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

要结合具体情况,对如今的工程标准化指标进行完善,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对指标体系进行科学的构建,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给有机结合起来,对管理意识进行强化。要对如今已有的项目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在创新项目体系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质量,还需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对标准化指标进行完善以及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接轨于国际。

4.3要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在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将先进的技术给利用起来,借助于现代化管理软件,来促使管理效率得到提高。通过科技创新,来对既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效率提高的目的。目前,国际上有很多的软件都可以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它们可以有效结合进度、资源、资源限量和资源平衡,结合需要完成的工程量任务,将施工承包商的人材资源给充分利用起来,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科学的规划,不能够仅仅依靠个人经验来进行。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将现代化管理软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管理中,可以促使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都需要人来进行操作,那么就需要不断提高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

5结语

工程管理问题例5

中图分类号:TU19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建筑工程是一项多工种、多工序交叉、多任务的系统工程,为了保障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需要有一套好的管理方式,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对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合理化安排,可以说施工管理工作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我们必须重视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施工的质量提供保障。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当前建筑行业发挥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严格把控能够进一步减少某些突发性事件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产生恶劣影响,防止诱发工程事故。另外,针对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仔细地检查,以免等到工程事故发生时追悔莫及。对于施工管理的重视力度一定要增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部门要及时对建筑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力求制定出一个最佳管理方案,让施工技术真正应用到工程施工中,为工程项目的完工与成本预算的降低起到保障作用。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2.1 忽视设计工作的监督

对于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其根本所在不在于施工质量,而在于施工管理中对于设计工作的监督。然而社会上的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总认为是前者对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由此导致在施工中管理人员对施工的各道关卡谨慎对待,偏离了重心。而现实情况应该是在建筑的初期设计阶段,建筑构造外观等问题都是设计师应当考虑的问题。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手续也比较烦琐,从而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师必须提高对设计图纸的审核标准以及加强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的竞标工作,以避免后期施工事故的发生。

2.2 忽视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

由于政府部门在对工程质量进行审核时,没有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从而导致很多施工单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工程质检很容易蒙混过关,于是便对工程中的配套设施建设表现得很不重视。譬如配套的基础设施中的低水压、低保温、有限的线路寿命等等问题,如果这些设施没有建设好,那么在工程竣工后,住户的生活将遭受巨大的影响,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的重视力度将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品质。

2.3 忽视施工进行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时,工程项目方通常会为了压缩成本,对工程项目的工期推前,并对施工人员的配置进行缩减,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越来越多的施工人员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的不重视,不能够尽心尽力地对施工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正是这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工期延误,工程项目的花费变得更大,从而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对施工进行前做好准备工作是施工人员不可忽视的要点。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严格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

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技术因素密切相关,要想取得预估的效果,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把关,依托现代技术实现施工工艺的进步和工程项目的优化。另外,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循施工工艺要求的程序进行施工工作,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分、关键点和重要影响因素应该设置质量监控点,并让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只有严格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才能让工程质量得以保证。

3.2 实行施工的责任制

在工程施工前,要确保质量技术的交底工作,将质量技术的交底和作业指导传递给施工单位班组,并且还要做好配件的质检和工程材料的选择工作。俗话说在其位谋其职。身在施工单位,就应该享受好施工人员的应有的权益和履行好本身的义务与责任。通过实行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正确划分各个等级及人员的权限,起到规范施工人员的作用,使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都能够各司其职,做到真正地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3.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工作是每一个施工单位都无法逃避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利保证,应该选择一个比较有资历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与此同时,还应该对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和技术能力进行综合考评,通过竞标方式选择好的施工单位。在工程单位施工前期,施工单位应当了解如何进行质量监督,并及时递交相关材料,从而确保工期的制定。假使当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时,施工人员切不可为了提前完工而忽视工程的质量,对施工单位质量体系的检查应付对待,随意处理。因此为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需要加施工单位的质量评测工作及技术实施方法和手段的检测工作,一旦发现施工单位的违规现象后,马上要求其进行责令整改。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应当建立健全良好的奖励惩罚机制,并依据施工工程的事故影响程度讨论做出相应的严惩措施。

3.4 严格对施工单位进行监测工作

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当对施工单位进行实时的检测与检查,杜绝违法违纪的情况出现。因此必须对施工单位的建筑器材和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把关,同时对施工单位的所有员工的职业要求进行评定,以达到施工的要求。在对施工单位进行检测时,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抑或是全数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规定的产品时,一定要立即拒收并要求退货,警惕同类问题的发生。此外,对于工程原材料以及一些重要设备的抽检和送检事宜,质检人员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和态度来对待,对质检的整个过程都要进行观测。同时,如果有施工单位上交了施工工程的质检文件,质检人员更要对其进行严苛的审查与把关,以保障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营,不存在纰漏。

结语

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是社会有目共睹的,正是由于建筑行业的崛起,我国的建筑项目也正日益增多。而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一直是一种复杂的工作。施工工程的质量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但它的直接影响因素是由施工的管理好坏决定的。而其工程质量则关乎每一位住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不管在任何时候,施工单位都要对施工工程的管理环节进行全程检测,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审查,那么总的工程质量也会符合国家的要求,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双.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6,4(24):210-217.

[2]孙玉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6,7(16):184-187.

[3]黄曦霈,曾雄,吴金栗.浅议现代建筑企业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6,7(14):13-21.

工程管理问题例6

水库管理工作是水库的利用与管理,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是指发挥它的功能和效益,管理是为了确保水库的安全及延长其寿命。加强水库科学管理,是面对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和短缺,做好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高效的利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水库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 工程设施方面

1.1.1小型水库挡水坝,一般是均质粘土坝,标准较低,一些小(二)型水库没有进行设计就进行施工,工程设施建筑物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如挡水坝高度或坝顶宽度也不够,坝的坡度较大,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低。相当一部分小型水库的坝基清理不完整,缺少反滤堆,坝基渗漏较大。坝体与两岸的山坡交接处,没有排水沟,山坡集水冲刷坝体。坝的上游坡面没有块石或混凝土块护坡,受水库风浪冲刷,下游坝坡也没有草皮护坡。

1.1.2小型水库的溢洪道,一般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在原山坡开挖而成。经长期的运行使用,有些两侧没有导墙、底板没衬砌的溢洪道,大部分均被破坏;而有导墙和底板的也被冲刷损坏。另外,溢洪道宽度不够宽,设计泄洪流量小,溢洪道堰顶高程与坝顶高程的高差偏小,遇到特大暴雨时,水库最高水位几乎接近坝顶,严重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

1.1.3放水涵(闸)管分为斜涵管(或放水闸)和平涵管。涵管一般为方形浆砌体结构,经过多年的运行使用,大部分小型水库涵管都漏水严重,渗漏水不断带走或冲刷孔洞周围的坝体土质,造成坝体有空洞,最后形成坝体塌方。

1.1.4小型水库灌溉渠道大部分是沿地形开挖而成,多为自流灌溉农田。渠道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渠道渗漏水量大,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多采取漫灌、串灌、渠道间歇供水,边坡塌方沉陷较多,使渠道淤塞严重,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低。

1.2 工程管理方面

小型水库工程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当时均成立了相应的管理单位,负责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库是无偿为农村集体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服务,不收取水费,或者收得很少,水库的运行管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负责解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体制与经济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用水对象由原来的农村集体单位变成了个体农户,水库运行管理维护费用要靠收水费来维持。要向习惯于无偿供水的农户收取水费和派工维护工程变得非常困难,加之水库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混乱,个别水库无人管护,一些水库设施遭受人为破坏严重,难以发挥水库工程应有的工程效益。

1.3 水利工程的对外交通和通讯方面

小型水库多建于山区,远离交通干线,建库时的进库道路多是不上等级、路面狭窄、坑洼不平、弯多坡陡的临时道路。经过40多年的使用,一些水库原有道路也不能通车,即使能通车,遇到下雨也是路面泥泞,边坡塌方,车辆无法通行。目前绝大部分的小型水库缺通讯设施。如果水库出现险情,交通和通讯又不畅,容易贻误抢险时间,将产生严重后果。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

2.1.1对坝高、坝顶宽不达标的小型水库

对坝高不够,坝顶宽偏小的小型水库,要根据水库工程级别,重新进行水文计算,复核设计洪水,确定坝顶高程和坝顶宽。对于坝坡要按规范规定和坝坡稳定计算,确定坝的坡度及护坡结构。

2.1.2关于溢洪道欠宽的问题

溢洪道欠宽的,要按校核洪水的最大泄洪流量,确定溢洪道宽度和最大过水深度,以此来确定溢洪道宽度;溢洪道未衬砌的,要进行衬砌,保证溢洪道安全泄洪,以保大坝的安全。放水斜涵(闸)管和平涵管漏水的,根据各水库工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防漏防渗加固,漏水严重的要重建。

2.1.3土坝的防渗加固

土坝要进行坝体抗滑稳定分析复核,注意检查不均匀沉陷和裂缝出现;对于坝基渗漏大、坝体填土质量差的水库,要进行坝基防渗灌浆和坝体固结灌浆处理。

2.1.4灌溉渠道防渗处理

主、支灌溉渠道一般应进行渠道防渗,以减少水量损失、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缩短放水时间及节约水量来确保灌区用水。目前灌溉渠道防渗可以通过政府、水管单位投资和灌区受益农户投工投劳来完成。

2.2加强小型水库的工程管理

2.2.1乡镇的水库工程管理单位,是水利部门最基层的水管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小(一)型水库工程由县级水利部门主管,其余小(二)型水库工程(包括小型提水、小型引水等工程)可由所属的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管理。各乡(镇)成立水利工程管理机构,配套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水费收取和水工程的维护、运用、管理。

2.2.2加大各项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和水管单位,要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力度,宣传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水也是商品,要有价使用,要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用水量对用水户征收相应的水费,共同管好水,用好水。

2.2.3现代水库管理要标准化

标准化是水库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施行标准化,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标准化管理首先要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标准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的质量标准,二是管理的工作量标准。质量标准是管理的工程设备应该保持的良好状态和良好程度;工作量标准是达到质量标准所必须做的工作。所以工作量标准是质量标准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实现质量标准的前提和保证。

2.2.4水库管理的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库管理工作应逐步实现自动化。它包括水工机电设备操作运行的自动化,大坝观测的自动化,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如远程操作控制、各种记录资料的收集整理、技术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等。

2.3水管单位要发展多种经济

2.3.1开展多种经营服务

根据小型水库工程的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要发展适合市场经济产业,水库不能单一依赖农业灌溉用水收费来维持,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一般有条件的可建设乡(镇)供水项目,解决乡(镇)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也可利用水库或渠道的水头落差进行引水发电,建设相应规模的小水电站,与当地电网并网供电。

2.3.2发展种植、养殖业

适合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小型水库,要发展种植经济果树、速生丰产树林、经济竹林等。同时,利用水库进行养鱼、养鸭、养鹅,水库区周边可养鸡、养猪。以种植业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反过来养殖业又促进种植业的发展。至于发展经济所需资金,可以通过争取国家投资、单位自筹、银行贷款和个人集资等多方面筹集。

2.4完善水库对外的道路和通讯

水库对外交通道路和通讯设备,是抢险工作的根本保证。它能使抢险物资和人员送达水库,险情、灾情能及时向上级汇报,避免出现重大的灾害事故。水管单位要会同交通部门把水库与公路干线连接的道路,列入当地的交通公路网进行修通;也要会同电信、防汛部门把通讯设备配套好,保证电讯畅通。

工程管理问题例7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分析

在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了以下几项对策。加强安全管理是应对水利工程安全问题的必然要求。为增强安全管理实效,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体制以及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制度形式来加强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其次,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应当贯穿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全过程,通过培训来培养员工的安全观念、增加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为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再次,要加大场地安全检查力度。场地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安全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场地安全检查主要分为综合性安全检查与专项安全检查两部分内容。在实践中,要综合运用两种检查方式,认真场地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守质量关,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真正打造出优质的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事物,应贯穿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始终。监理单位作为质量监管的主体,在实际中应当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例如,在施工现场,它们应当加大对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类施工主体的监管力度。与此同时,质量管理也要立足于企业实际以及地区实际,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外,要加强质量监督机制建设,实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监理人员的职责,认真做好工程验收工程,切实保证水利工程质量。

成本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成本控制又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实践中,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首先,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合理编制施工成本定额,为项目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其次,要明确该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及管理需求,并将其作为成本考核的客观依据。再次,要建立和完善项目内控机制,加大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最后,要努力实现成本管理的动态化和常规化,及时纠正或改进管理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工程管理问题例8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门作为建筑发展的领导者, 对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明确职能的定位,界定出职能范围,运用可行的对策,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工程健康有序的发展。

1.1 观念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认识不清:我国绿色建筑的概念定义, 分为过程说和目标说两种, 在学术界持以上两种观点的学者分歧特别大, 同时也对社会中人们的认识造成了混乱。“过程说”是指绿色建筑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 是伴随在全寿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持续概念。“目标说”是指绿色建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是伟大的目标,但仅是理想中的目标,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对绿色建筑概念存在分歧认识不全面, 是目前人们对绿色建筑概念认识的基本现状。其次, 政府与开发商在绿色建筑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开发商就是以营利为最终目标, 在绿色建筑的选材上他们选择风险小、利润大的高端产品作为切入点;而专家及政府官员出于自身职责要求,呼吁人们追求适度的舒适就好, 提倡中低端的绿色建筑材料。在发展的整体过程中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出杠杆的调节作用, 导致市场中的理性选择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

1.2 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属于粗放式阶段,在工程管理体系上,很多的规章制度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台的。对绿色建筑的支持政策, 只有《节约能源法》和《建筑法》。这两部法律已经出台很久, 与现如今的绿色建筑发展已经不适应。而且现阶段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绿色建筑的施工做出具体的规定, 在施工中遇到不符合规定的施工项目也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 导致绿色建筑工程长期处于粗放式的发展阶段。在绿色建筑施工中,仅仅是对建筑的设计环节有一定的监管,而在质量监督及建设施工方面的监督做的还是远远不够, 很多打着绿色建筑旗号的项目, 其实都是高能耗的项目,却也可以通过验收。

1.3 缺乏专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专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影响到绿色建筑行业是否可以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目前也制定了相关标准来衡量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比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但是在我国并没有形成一个专业的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我国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部分建筑,并不适合我国所有的建筑,并且在规章制度间相互比较独立并没有形成较好的融洽性和衔接性,甚至有些规章制度是相互冲突的,不仅没有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为评估体系的建立带来了问题。

1.4 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达标

绿色建筑的工程管理活动, 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 并熟悉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履行职责。但目前的状况是很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根本不达标准,缺乏专业的技能和管理知识。建筑大都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 对技术要求不是很高, 所以很多部门并没有重视起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当前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达标, 不能有效的管理建筑工程的局面。

2 解决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2.1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第一步制定出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 加强完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 结合我国现有能源的实际现状,制定出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然后需要完善绿色建筑的服务体系搭建与国外的交流平台、发展科技中介组织, 推进绿色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

2.2 完善法律法规

因为市场并不能对所有市场活动都可以进行有效调整。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 所以必须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首先,要修订相关法律例如《建筑法》,在修订中,要加强与绿色建筑切实相关的立法, 对建设、开发、运营等方面都要做出相关规定, 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的准入机制。其次,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例如认证制度、建筑评估等。对绿色建筑还要强制性的进行绿色建筑认证, 通过认证的绿色建筑可以授予绿色建筑的标志, 让人们可以区分出绿色建筑和非绿色建筑。很多的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都存在问题, 而由于有关单位的执法力度不够导致这些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在今后有关单位要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执法力度。首先,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和建筑企业的监管; 同时一旦发现施工中存在不符合规定问题时, 一定要给予严厉法律制裁。

2.3 加强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构建

首先, 要建立严格的绿色建筑行业准入制度。对于没有资质的企业,决不允许进入到建筑行业中, 在准入机制上就要严格把关。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绿色建筑行业,坚决不审批,并责令取消,防止某些普通项目打着绿色建筑旗号欺骗客户, 同时对社会的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其次加强对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的控制。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化工程, 施工、设计等过程都应严格控制, 保证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能够执行绿色建筑的有关规定。

2.4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绿色建筑中管理人员素质将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和质量,所以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不论是外部监管单位中管理人员,还是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都要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企业要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培训,而管理人员应通过自学逐步加强技术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 小结

绿色建筑中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是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由于其初始阶段的投资较高, 使想在短期内收益的开发商们无法下定决心是否投资绿色建筑,所以一直很难予以推广和普及。在很多情况下,在建造和拆除过程都影响了现存的自然资源, 取代之的是非自然人造系统;在建造及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占据了填埋废物总量的一半;在建造中所散发出的微粒、灰尘、空气污染物等物质都会造成人类的健康问题。而使用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管理方法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填埋废弃物数量、对场地环境产生的干扰。同时,还可以将建筑物在建成后对室内空气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底。当前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势头较好,绿色建筑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是在绿色建筑的工程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加强对此方面问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把问题解决好,保证我国绿色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玮.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2]陈汉文, 张宜霞.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3):48-54.

工程管理问题例9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生产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得有半点疏忽和大意。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生产企业不改革机械管理模式,完善机械管理制度,改善机械管理方法,那么,生产企业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严重者更会被市场淘汰。本文首先介绍企业在机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分析现代机械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保证企业机械管理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

1企业在机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1机械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实处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听起来很简单,好像只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型号登记,把机械设备保管好就完事了,其实不然,机械管理工作内容较多,管理周期较长,管理人员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才能做好的。在具体工作中,企业不仅要对每一台机械设备进行登记,还要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档案,管理人员更需要具备维护、保养机械设备的意识,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时定期保养和维护,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前,许多企业机械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等问题,结果造成机械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实处,不仅影响了生产企业的工作效率,更影响了生产企业的工程质量。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加强机械管理制度建设,否则,机械管理工作就会混乱不堪,影响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1.2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到位,影响了企业的工程质量

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是生产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企业的工程进度和质量。但是,我国很多企业不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管理人员更缺少机械设备的管理经验,这就造成机械设备管理效率低下,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投入资金不足。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尽管重要,但是一些机械管理人员认为减少维修和保养次数是为公司节约成本,往往延迟保养或者维护,这样的错误做法会给一些机械设备带来致命损害,让一些机械设备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就不得不更换掉,其结果是加大了企业的经济负担。(2)维修保养技术落后。随着机械设备的更新发展,许多传统的维修技术和保养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这就造成机械设备在维修和保养中存在问题,造成机械设备维修效果不好或者保养达不到要求,这对机械设备的损害来说也是巨大的。(3)监督管理不严。由于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工时较长,许多监管人员存在失职问题,这就造成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机械设备更新不及时,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由于机械设备的投入成本很大,许多企业都难以保障机械设备的定期更新,这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生产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随着企业工程的逐年加大,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会不断提高,如果机械设备过度使用又不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必然会造成机械设备提前损坏,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2)由于一些企业为了生产要求,不得不进行连续生产,造成一些机械设备会过早老化和损坏,如果企业没有及时购买新设备,那必然会影响生产进度,这对生产企业来说也是影响很大的。(3)专业人才缺乏。企业不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及时引进专业的机械设备管理人才,致使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机械设备达不到使用年限,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更影响了企业的工程质量。

2现代机械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生产机械的管理对企业的生产影响巨大,如果企业生产中机械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生产作业效率就会很低,不仅拖延了生产时间,更会影响产品质量,这对一个企业的影响是致命的,会造成企业失去竞争力,严重时更会造成企业破产。因此,机械管理工作是企业不得不重视的重要问题,如何完善机械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机械的利用率,保证生产质量成为目前生产企业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我介绍一下现代企业机械管理模式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方向。

2.1项目法的广泛应用

“项目法”生产的概念是1985年国家计委在银川主持召开的一次生产企业座谈会上提出的。它是我国生产体制改革实践同国际项目管理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国际生产管理惯例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是生产领域的政策部门、理论部门和实践部门集体智慧的结晶。项目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实现了生产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劳务层的分离,也被叫做两层分离。这有利于生产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项目管理班子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门研究如何履行合同,加强生产管理和专业管理。

(2)项目管理班子的成本目标更明确了,责任更大了。成本是企业经济效益最重要的基础,能否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项目法管理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成本不清、不会算账、不知亏赢等问题。可见,项目法实现机械管理的动态化发展,让机械管理工作落实到经济效益上,这种管理模式非常科学,它适应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满足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真正的实现了机械管理模式的完善和进步。

2.2常见的机械管理模式

(1)固定管理

机械设备固定管理是许多企业普遍采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更好的保管机械设备,避免机械设备被过度使用,从而提高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但是,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只有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才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固定管理模式根本不能满足经济市场的竞争需要,难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活力,这种管理模式必然被淘汰。

(2)租赁管理

机械设备租赁管理是一种非常灵活的管理方式,它可以实现机械设备利用率的最大化,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其具体做法是:企业可以把自己的机械设备放到租赁公司进行统一管理,这就让机械设备更好地被使用,当其他企业使用该设备时,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设备租赁费用,这样不仅减少了本公司的设备闲置,又增加了公司的经济利益,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目前,机械设备租赁管理模式已经非常完善,可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非常值得进行推广。而且,一些小型的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根本没有条件购置专用的大型机械设备,他们可以通过向租赁公司租用所需设备来进行生产,这样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产困难,减少了成本投入,使企业更好得以生存和发展。

(3)综合管理

其实,传统管理也不是完全落后的,传统管理中也有优势,例如:传统管理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性,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有效工作,这是许多管理模式不能够保证的。因此,综合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是把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中的优势作用结合起来,从而保证机械设备保养、维修、运行的协调发展,实现机械设备的合理工作,提高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水平,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说,综合管理模式是企业未来机械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

3保证企业机械管理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

3.1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近年来,尽管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机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制定了相应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但是,许多企业机械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机械管理工作要想落到实处,不仅要制定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更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非常简单,其实不然,机械设备管理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工作人员不仅要制定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更要监督机械管理工作的进行情况,这需要工作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所以,企业不仅要督促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生产需要制定不同的机械设备管理计划,保证机械设备管理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更要督促工作人员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让工作人员定期监督机械设备的运作情况,让机械设备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加强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为了保证企业的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确保机械设备对环境影响达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应对机械设备实行单级或多级的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时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定期保养制度。在保养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范,必须遵守设备各组成和零部件的磨损规律,结合使用条件,参照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各级保养均应保证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必须按照规定或说明书规定的要求如期执行,不应有所偏废。机管员应每月督促操作工进行一次等级保养,并保存相应记录,这里汇总后备查。机械设备的修理,按照作业范围可分为小修、中休、大修和项目修理,通过定期保养和维修,可以减少生产机械在生产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强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弃物,作业人员应及时清理回收,确保其对环境影响达标。

3.3提供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目前,企业从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人员责任心不足、管理经验欠缺是普遍现象,这就造成机械设备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岗位培训,让管理人员了解到自己岗位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2)加强素质教育,培养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让管理人员一丝不苟地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3)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许多专业知识需要进行专门学习,这就需要企业及时更新机械设备管理知识,让管理人员了解新设备的保管方法,这对设备的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4结语

机械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不断改革机械管理模式,完善机械管理制度,改善机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让企业的机械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为企业顺利生产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饶锋.关于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

[2]齐世平.浅议生产企业机械管理模式的改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

工程管理问题例10

在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当中,首要问题即建筑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不足,对其在工程项目当中的效用过分低估。许多企业将其与会计工作混淆,认为财务管理主要的工作范围即掌管企业的资金,负责资金的收入支出。许多企业仍然停留在生产型和经验型的经营管理模式上,财务部门的职能权限受到严重限制,只能完成简单的收支工作,无法参与到工程的过程管理当中,发挥不了其所具备的监督管理和参与决策的作用。

(二)工程施工资金管理薄弱

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即对于资金管理的严重不足,资金得不到有效掌控,造成资金链条的断裂,经常出现资金不足和短缺的情况。首先,由于施工企业需要流动性较强,造成资金的高度分散,无法实现资金的统筹分配和有效调用,造成资金利用率大大降低。其次,因一些工程项目的款项未及时结算,或者工程质保金、尾工款等不能及时获取,造成企业资金短缺,无法对进一步的工程计划进行有效制定,使得企业发展面临巨大阻碍。

(三)忽视工程财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主要的经营目的即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赢得足够的利润资金。为此,许多企业管理层只关注企业的盈利情况,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关注不够,企业所有部门也只关注自身工作是否落实和完成,并不去关注成本的使用情况。企业的技术部门只重视技术的研发,保证施工质量,材料管理部门只关注材料的质量控制和采购发放,不关注采购成本的超支情况。这样一来,企业成本管理空缺,导致成本消耗严重,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工程财务管理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既能拥有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还需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能够对于企业整体财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以宏观的角度来参与到企业的监督和决策工作当中,为企业的财务安全保驾护航。然而,当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既缺乏工程实务经验,且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上也极为欠缺。同时,只关注眼前的财务工作,无法对企业整体的发展前景和财务状况进行统筹规划。

二、完善工程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财务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为改变建筑企业对于工程财务管理的传统落后观念,提高其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水平,就应当让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既能掌握工程施工的管理,还能对于工程财务管理有清晰的认识,意识到其对于企业长足发展和发展当中的安全性重要作用。应明确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运营当中的重要内容,使得各部门能够将其作为工作中的重要目标。同时,企业管理层应统筹好各部门的实际工作,确保财务管理部门拥有足够权限,有效开展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加强对于工程全过程的财务管理

工程财务管理不仅仅能够对于企业的收支情况进行有效把控,还能够实行其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建议,辅助企业的重要决策制定。因此,应当让财务管理部门参与到工程的全过程,发挥其应有的巨大效用。首先,财务管理人员应参与到工程项目的预算审定工作当中,以了解工程的资金使用计划,进而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其次,应当参与到企业投标和合同签订过程当中,明确条款内容,并能利用相关法律和合同保证企业资金和款项的回收。

(三)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

应当加强企业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首先,培养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使其能够在日常工作当中关注到成本的使用和节约情况,通过全员努力,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应当引进现代化的成本管理办法,通过作业成本法等现代化的成本管控办法,使得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此外,应当紧跟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成本管理的信息化,使得成本管理信息能够实时共享,且能够以动态化管理办法实现成本管理效率和精准度的提高。

(四)提高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应当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训练和提高,建立健全企业的培训机制,通过常规性培训,使得其既能掌握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还能掌握工程概算知识,并拥有对企业发展方向的预判能力,能够对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可开展相应的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先进经验的分享和获取,实现整体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工程管理问题例11

我们都知道,在工程建设中,长期以来,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效益,也就是更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一直是建设单位比较关注的问题。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贯穿于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不同的阶段,对建设投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尤其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随着市场经济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建筑建设也在飞速发展。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变化,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建设规模的扩大,这样无论是建筑工程的总造价,还是单位造价都在不断提高。如何合理地控制工程建设造价,使工程造价的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因为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下,谁能有效控制成本,谁就取得生存的决定条件。

1项目决策及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为了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必须进行主动控制,其意义不仅在于发现问题和有效地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目前大部分专家都认为,无论施工前的投资决策,还是设计阶段,都是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过程,在项目决策阶段,投资方向的正确与否,这由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来决定。根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在工程项目不同阶段,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是就是可行性研究阶段,影响的范围在75%~95%;而在非常重要的初步设计阶段,影响范围也仅为35%~75%。因此,施工以前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

1.1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工程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选择的时候,一定谨慎,对多个工程建设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出其中一个最优方案。确定的这个方案不仅要考虑技术上先进、可行,更重要的是在经济上还要合理。根据在工程造价方面的经验,一般来说比较先进的技术方案,它的劳动生产率高,产品质量也好,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所需的投资比较大,因此要对优选出来的方案认真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我国建筑发展和企业的经济实力,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为此,建议工程建设单位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此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1.1.1积极做好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都知道,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要对工程状况进行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比较,对关系到造价的因素,比如:土石方的工程量、地基处理的方案、建筑建设工程厂址的选择等进行比较,选择技术经济上最优的建设方案。

1.1.2可行性研究达到规定的要求。在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中,我们不要盲目追求一流,要注重内容和深度,要既要满足顾客和规范要求,又要把钱花在物有所值的地方,不因设计失误而造成浪费。

1.1.3精细编制投资估算。实践证明,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特别是项目规模、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涉及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编制投资的估算是一个重点。

1.2设计阶段。我们都知道,当建筑项目一经决策,工程设计就成了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这时候,建设单位可以通过设计招投标,来选择设计方案。同时以价值工程理论为基础,通过功能和价值分析,将技术问题与经济问题紧密结合,优化设计方案,节约工程成本,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所以一般建设单位都会积极参与设计的全过程,抓住控制与管理的重点。

1.2.1制定建设工程投资目标计划。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批准的研究方案进行,控制成本,使其不超过投资估算。主要是对工程中设备和材质的控制。在初步设计成本控制中,严格按照工程成本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进行设计,力求将工程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内。

1.2.2保证工程设计深度及质量。在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为了保证设计深度及质量,我们要积极协调配合设计单位搜集有关资料,设计成品必须达到建筑规划规定的深度要求,从而避免因设计深度不够而造成设计变更。

1.2.3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投资。在工程能够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优先选用经济合理先进的设计方案。在以前的时候,工程设计人员一切从技术角度出发,对于设计质量与功能非常看重,但是不注重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该提出明确的工程投资目标计划,督促设计单位开展限额设计,从而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投资估算以内。

2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施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工程施工阶段就是将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同时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阶段也是整个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支出,以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所以,在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要实事求是地从控制造价的角度来审查施工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控制造价。

2.1坚持工程招投标的制度。为了使工程价格更加趋于合理,以达到对工程造价实际值的有效控制。其中,工程招投标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它的按竞争方式就是,以合理经济的最低价来择优选择施工企业的一种机制。如果实行招投标制,就一定要制定合理的标底,用以衡量投标者的报价,对投标者的报价进行严格审查,对中标者的价格更应严格审查。除此以外,还要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程设计变更,控制材料,合理掌握进度款的支付。以免让管理水平低的企业更容易中标,而那些国有大型企业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就难以发挥出来,这直接打击了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积极性。

2.2加强施工管理。目前,工程施工造价管理均处于有序的市场运行环境,实行了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众所周知,在一个庞大的建设项目中,一般其设计变更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设计变更关系到项目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因此,加强施工管理和控制以减少设计变更,这个越来越受重视,建设单位应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量降低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严格按照设计变更审批管理制度,同时我们要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严格控制来自施工方的工程变更、材料代用等各种预算外费用,无特殊情况坚决不做变更。

3工程结算阶段的工程管理

工程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的把关环节。工程结算时,施工单位往往会因结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不过关,导致计算偏差;建设单位在招标清单、工程合同、设计变更或现场签证中用词不严谨而导致结算时理解有歧义,计算不实;施工单位顾虑结算卡得太紧、故意放大工程变更工程款等,多种原因会导致工程款多报,使工程结算审核难度加大。

总结

综上所述,如何加快中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步伐,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科学的管理模式,是摆在工程造价管理者面前的实际问题,为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价格管理的规范化、市场化和科学化进程,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人,作为从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每一位执业者都应做出不懈的努力和贡献。同时我们要重视工程决算审核,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工程建设单位还应在工程决算后,认真对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进行分析和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