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劳动教育的缺失

劳动教育的缺失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7 09:20:59

劳动教育的缺失

劳动教育的缺失例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U Li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Labor creates human, labor is the most basic condition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labor, the most basic human survival way is far from college students of new gene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consequences for the lack of lab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new generation, especially research on how to improve the lack of labor, hope can cause the concern of the industry and make up this lesson in time for the new gener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reflection

众所周知,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现在的大学生具有更鲜明的特征。他们追求时尚与个性;生活散漫不拘小节随意性强;政治与劳动观念淡漠;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本文在分析了新生代大学生劳动缺失的原因以及劳动缺失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之后,对如何改善这一现状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并能及时给新生代学生补上劳动一课。

1 大学生劳动缺失原因探究

劳动是指人们使用工具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它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方面。本文中“劳动”一词,仅指“体力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人并不是天生就不爱劳动,但当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中缺失了劳动这一课时,他对劳动的漠视与排斥就毫不稀奇了。

1.1 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缺位

家庭劳动教育是指在家庭中家长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培养劳动习惯以及从事一定家务劳动的教育活动。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将来成为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质,发挥其聪明才智及动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在现代家庭中,主张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的并不多见。教育的偏颇与社会流俗使得很多家长在价值取向、教育观念和教育心态等方面走入了误区。大学生不爱劳动在很大程度上与之从小缺失家庭劳动教育有关。

1.2 基础教育中劳动教育缺失,高等教育中劳动平台欠缺

中国的小学、初中虽然是义务教育,但始终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樊篱,这使得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以学为主。尽管新大纲对中学生劳动技术课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明确规定,但大部分学校的劳动技术课形同虚设,常常被挪作他用。更令人伤心的是,在中小学教育中,劳动技术课不仅没有正常进行,反而被某些老师当成了一种惩罚受教育者的手段,于是,劳动的真实面目及意义在学生心中便成了一个模糊概念。而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则一味地看市场脸色行事,完全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在“工具”与“人文”兼顾的《大学语文》课都“疯狂瘦身”的情况下,劳动教育当然更无法在大学课程中有一席之地。

1.3 社会价值体系的嬗变

“劳动光荣”这句话正在不断被人们质疑。在很多人看来,这不过是一句过时的口号。的确,劳动和劳动者在这个现实的、时髦的社会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影视作品中,占中国公民绝大部分的劳动人民形象也越来越单薄,甚至不见其踪影,即使偶尔露脸,也是畏首畏尾、充当配角,甚至成为被取笑的对象。这些现象不仅导致了年轻学子们对劳动的轻视和蔑视,导致了学生对劳动价值的否定,甚至还左右着他们的人生方向。

2 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后果

笔者曾以下列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对大学生做过调查:

第一,作为大学生,你怎样看待校园劳动?劳动光荣吗?为什么?第二,作为大学生,你参加过的校园劳动有哪些?你认为还有哪些劳动你们可以胜任?你主张在读大学时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吗?为什么?第三,你怎么看待学校将一定的劳动任务承包给一些家境相对贫困的学生?为什么?第四,在大学生活中,没有适当的体力劳动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第五,对在校期间的劳动内容与形式,你有什么建议?

赞成在读期间有适当劳动的占58.6%;中立的占35.7%;其他5.7%; 44.6%的大学生认为劳动光荣但很辛苦;少部分学生认为劳动不仅不光荣,而且还“耻辱”,因为那是“没本事、愚蠢”甚至“下贱”的代名词;参加过校园劳动的占33.1%(但基本上都是搞寝室卫生);没有参加过的占63.1%;其他占3.8%;主张在大学里安排学生适当体力劳动的占60%;对大学生活中无体力劳动,认为有影响的占50%;无影响的26.9%;影响不大的19.2%;其他3.9%;对校园劳动内容和形式,主张校内劳动与校内外兼职相结合的占26.9%;认为只要不与学习相冲突就可以的占38.5%;认为劳动必须有偿的占34.6%。

3 解决大学生缺失劳动教育问题的对策

第一,纠正错误观念。劳动是光荣的,不劳而获才是可耻的。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了世界。劳动能让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劳动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将来能较好地融入社会,都有很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为学生阐说劳动光荣这个观点。大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工作岗位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如果没有对劳动的正确态度、情感,那是教育的失败,也是学生人生的悲哀。

第二,了解就业形势。学生和家长都应该全面了解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了解社会对劳动市场人才的结构要求。虽然人才市场供多于求,但在同等专业水平的前提下,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都更愿意接受具备吃苦耐劳,具备良好劳动品质的学生。家长和学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培养这一品质,以便就业之需。

第三,溯源追根,家校结合,修正学生劳动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儿子的信》中专门提到劳动这一章节。他告诫儿子,人的志向和人生的幸福,必须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只有通过劳动,人的志向才能跨上智慧的、创造的、科学的大道”。“什么是生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近的创造性劳动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从事的劳动,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充满美好的东西”。

第四,设置劳动课程、力争全面发展。目前大学课程设置,少有将劳动作为一门课程来体现的,这有悖于大学的培养目标与大学的职能,因此,这必须得到修正:首先,将劳动纳入正式课程。新疆农业大学连续八年组织学生进行摘棉劳动,这一活动的发起人雒秋江(校长)说:“劳动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学校有责任如此做。而且,摘棉劳动是学生了解社会、理解生活的好窗口,劳动是学生立志过程中无言的导师。”他把劳动纳入正式课程,记入学分,这让他的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受益无穷。其次,我们还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加强对劳动概念、态度、情感的渗透,然后以隐性课程中的体验与体验课程来给学生进行适当的劳动技能方面的训练,还可以给学生安排劳动周。第五,让做义工成为一种制度。国外很多大学,特别是好的大学非常注重对学生个人品格、领导才能及特点的培养,他们认为做义工不仅可对社会作贡献,也是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途径。你获益于社会,你就应当回馈社会,这样社会才会团结,才会进步。所以,国外中学生必须要做多少个义工,拿多少个学分才能顺利毕业,才能进入著名的高等学府,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的缺失例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完善和劳动力市场配资资源的作用增强,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问题再次引起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现状

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大学生就业难与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供给不足并存;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与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供给缺乏并存。

1、大学生就业难与新兴产业人才不足并存

自1999年中央政府做出高校扩招政策后,高等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的数量迅速增加。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已经发展到2409所,在校本专科学生数量达到68.15万人。从1998―2011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从108.4万人增加到681.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上升到26.9%。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度也日益增长。与此同时,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远远不能满足新兴产业需要,这些新兴产业集中在产业发展前沿,虽然高等学校的教育培训模式在逐步调整,但是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如何提高大学生在新兴产业的就业率仍然是一个难题。

2、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供给缺乏与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并存

自2004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普遍出现“用工荒”以来,这一现象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用工荒”最严重的地区,目前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为10%。新增劳动力由于工作经验缺乏、工作技能低等原因难以满足较高要求的企业用工需求,但是一些对工作经验要求低,工作技能需要“干中学”培养的企业来讲,由于无法满足新增工人的较高收入期望而招不到人。下岗工人由于工厂倒闭、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离开劳动力市场,他们中的大部分由于预期流动成本高、再就业信心丧失等因素而自愿失业。

二、不利影响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不利。一方面是结构性失业导致失业率上升。相对于周期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危害是双向的、长期的,且治理难度非常大,难以在短期实现劳动力市场出清,从而造成经济社会不能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因为招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导致其减产甚至停产,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容易引发深层次结构性矛盾

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的最大不利影响在于它的难根治性。结构性失业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确定的群体,例如那些容易受到技术改变、受所在企业衰退或在整个国家内的劳动力流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所影响的群体。同时,结构性失业的影响是长期的,在一个区域或行业中,那些被新技术替代或工厂倒闭的工人可选择的就业机会很少,且这种工作搜寻可能要持续好几个月,甚至以年来算。

2、严重阻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换。由于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滞后性和缓慢性,决定了它有一个相对较长的适应期或调整期,难免出现劳动力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脱节,从而影响到新兴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劳动力结构的失衡,造成失业率上升。

3、制约社会生产顺利完成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正在遭遇技工人才短缺的困扰,技工的短缺已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许多企业由于技工的短缺,一些大的订单都不得不放弃。技工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壁垒”。根据广东省劳动力市场的一项统计显示,广东省普工求职者与用人需求缺口达38.5万人,具有职业资格一到五级的技工缺口更是高达71.5万人,其中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是1.79、1.98、1.33。虽然目前广东就业难度有所提高,但对于有一技之长的技工仍供不应求。

三、原因分析

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导致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转变不可避免地促使传统产业对劳动者需求减少,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的需求增多。不同产业对劳动者的技能、知识、经验上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原来在传统产业就业的人员如果无法对自身技能、知识、经验等各方面素质及时做出调整或没得到相应的培训,就不能顺利转入新兴产业就业,这会造成大中城市普遍就业饱和状态下的某些类型职位空缺现象的出现。

2、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即高职高专和研究生规模相对较小,本科教育规模相对较大。高等教育的这种层次结构难以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研究生和高职生的需求,导致技术型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除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存在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地方,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高校之间专业设置互相重叠,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二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专业的课程已经过时,与现有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不一致。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设置和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之间有很大差距,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新兴产业需人才缺乏的局面。

3、劳动力市场分割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趋向于复杂化和多样化,除了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外,在城市中还存在首要劳动力市场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城乡两级劳动力市场分割最初是由于体制性分割造成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体制性分割效应不断弱化,行业分割开始逐步显现。由于两级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壁垒”存在,所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劳动力也极少降级到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造成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难以治理。

四、对策建议

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必须从调整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及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入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化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结构;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满足劳动力市场的新需求;加大相关制度改革与创新,逐步建立统一、高效、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从大学生供给方面来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脱节,“学非所用”和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弱。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要依赖于经济增长和新兴产业发展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要依赖于在大学生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建立更加有效地联系。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通过提高就业能力来扩大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提高就业的良性互动。

2、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新增劳动力、下岗工人适应市场能力

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者与工作岗位匹配效率低,增强劳动力适应市场能力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要加大对技能型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尽快扭转当前企业对技术型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局面,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加快技能型劳动力的培养。高度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工作,通过建立市场导向的运作机制使劳动者和企业都能从职业培训中获取最大收益,采取企业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等措施来增强劳动者适应市场的能力。

3、利用比较优势,提高劳动力市场需求

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以低知识、低技能素质的劳动力为主体,高技术、高技能劳动力相对比较短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在当前情况下,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种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者就业以后的“干中学”目标。这不仅可以增加这些企业商品的附加值、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技能,还可以为企业储备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P、王美艳:“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珠江三角洲调查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5(2).

[2] 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4(2).

劳动教育的缺失例3

一、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相关理论分析

劳动力市场结构是对劳动力这种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组合。其研究对象是劳动力市场供给、劳动力市场需求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状态。

1. 劳动力市场结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政府及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属于宏观经济领域范畴。而宏观经济领域内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不可能像微观经济领域那样富于弹性,也不完全取决于厂商们的效率动机,有很强的刚性,不可能在一个短时期内得到根本转变。这一特点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影响的长远性和深刻性。

2. 劳动力结构失衡是产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

结构性失业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与劳动者实际供给的知识与技能之间不匹配。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这种变动要求市场通过洗牌重新进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在配置过程中,大量素质较低、技能老化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无法进入新的产业部门而失业。同时,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适合该产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暂时性短缺,从而造成了结构性失业。究其实质,劳动力就业中的结构性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后,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一致,即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不相匹配。

3. 劳动力结构与社会总生产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Y=A•F (L, K)及新古典模型G=α(K/K)+ β( L/L)+ A/A都说明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劳动者的素质是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

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决定国家的产业、产业区段及生产技术的方式和水平的选择,国家只有根据这种由国家资源禀赋结构来选择最佳的产业、产业区段及生产技术的方式和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大的产出,提高技术效率,扩大社会总生产[2]。我们要达到的是这样一种理想效果:各经济实体所需要的劳动力都能在劳动力供给市场上找到,企业生产线能全部开工;劳动力供给市场上的劳动力也都能找到与自身素质和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劳动力市场结构如果均衡,生产中需要的劳动力(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知识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中提供的劳动力相匹配,可以使社会生产有序进行,生产得以最大化。劳动力市场结构如果失衡,社会生产中所需要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短缺,就有可能使企业生产水平下降甚至停产,影响社会总生产。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现状及原因

1. 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现状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地表现为: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熟练技工供给不足与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并存,大学生就业难与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不足并存,农业劳动力结构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1)技术工人供给不足与新增劳动力和下岗人员失业就业难并存

高级技术工人是企业技术工作的最终实施者,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目前我国城镇企业1.4亿名职工中技术工人为700多万人,而高级技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30%―40%水平相差甚远,全国最大工业基地上海的高级技工比例不足7%,也相去甚远。据新华社报道广州市十五规划需求技师10万人,而目前不足8000人,其中高级技师不足300人,更严峻的是我国在岗技术工人年龄结构趋于老化,高级技工大龄化趋势日益凸显。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婴儿潮”使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空前的供给高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0年1月22日召开2009年度四季度新闻会,向社会各界和媒体介绍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2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为全年目标500万人的103%;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4万人,为全年目标100万人的164%,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21万人。

(2)大学生就业难与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不足并存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各类学校毕业生均高存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数据显示,2010年630万大学生走出校门,踏上求职之路,如果加上2008年与2009年未就业学生,2010年将有880万人一起寻求工作。可想而知,就业形势何等严峻。

根据有关的统计资料,中国的存量劳动供给大约有8.4亿,其中90%以上是没有受过良好训练,不拥有人力资本,只能从事简单加工制造的一般劳动者。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发展新兴产业,选择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大阻碍是我国的劳动力结构。

2. 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原因

(1)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脱节

教育的最终目的的是为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即学校要为市场培养人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即高职高专和研究生教育规模小,本科教育规模大。这种不合理的现象难以满足社会各领域对高素质研究生和高职生的人才需求,导致实用技术型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的专业设置也存在着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在开始设置时就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当前虽然我国的许多高校都拥有很多专业,但是基本上都处于“你有我有,你无我无”的状况,各个高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导致现有的一些专业设置已经过时,与现有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不均衡。我国目前的这种专业结构设置所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与市场上需要的劳动力有很大的差距。 这种不相匹配性致使我国大学生失业严重。

(2)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制度性根源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分割现象更趋复杂化和多样化,除了城乡市场分割以外,在城市中还存在主劳动力市场与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5]。主劳动力市场工作条件、工作环境、薪酬和福利待遇明显优于次级劳动力市场,两级市场之间缺乏竞争性和流动性,很多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下岗失业的工人、农村劳动力及其它弱势劳动者只能在次级市场流动,很难进入主级劳动力市场,主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也不愿意去次劳动力市场。城乡两级劳动力市场分割最初是体制性分割,体制内公有制企业具有较稳定的薪酬福利待遇,形成主劳动力市场,而体制外非公有制企业缺乏稳定的薪酬福利待遇,形成次劳动力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体制性分割不断弱化,行业分割逐步显现,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行业间分割的形成是伴随着经济改革中行业垄断的形成而形成的。

三、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对策

我国劳动力的这种结构性失衡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是结构性失业导致的失业率上升,相对于周期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危害是双向的、长期的,而且治理难度非常大的,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供需均衡,更有可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和谐。另一方面,各市场主体体因招不到合适的劳动力与其技术、资本匹配,可能导致其生产水平下降甚至停产,因此优化我国劳动力结构刻不容缓。

1.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1)加快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面素质

无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基础教育都显得非常重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优化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的基础。为加快发展基础教育,在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同时,还应坚决推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和做好普及实验教学工作。

(2)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

在保持研究生和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扩展高职教育的规模,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层次结构,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专业化、技能化的要求。同时应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调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促进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发展。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劳动力就业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要办学。

(3)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劳动力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是劳动者与工作岗位不匹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关键,要加快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劳动者,尽快扭转当前企业和劳动力市场中技术技能劳动者严重短缺的局面,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广泛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加快技术技能劳动者的培养。高度重视企业劳动力开发工作,采用企业培训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个人努力与企业社会支持相结合等措施。

2. 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也能体现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质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还以低知识、低技能的劳动力为主,高素质劳动力相对比较短缺。在当前的情况下,发展适度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失为一种更切合实际的对策,这既可以增加我国产品的附加值,更主要的是可以促进一部分劳动力就业。

(2)大力发展中小产业

我国人口基数大,大中型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中小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大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必须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以发挥他们的优势。要鼓励、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中小企业要围绕大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积极为大企业集团提供各种服务和基础产品,走“高、精、尖”的发展路子,依托大企业集团的带动,成长发展自己,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依托、产业链条完整、配套功能齐全的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金喜在,李帅帅:劳动力结构失衡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与对策[J]. 管理世界, 2000(5):28

[2]曾湘泉:中国劳动经济学[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5-6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3-89

[4]刘巧华:把握劳动力结构特点[J]. 体制改革,2003(2):24

劳动教育的缺失例4

失业通常分为三类,即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后两种失业统称为自然失业。其中,摩擦性失业是由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缺陷所造成的临时性失业,一般是由求职的劳动者与需方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相适应所引起的失业。

一、中国失业现状分析

1 结构性失业及其具体表现

结构性失业的特点是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即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失业的劳动者,但同时一些行业的工作岗位空缺,找不到适合的劳动者。结构性失业并不是劳动力需求不足,其根源在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动,是因为一段时期劳动力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职业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动。

比较有代表性的结构性失业是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高学历群体就业难这一现象。直接表现为大规模扩招和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少之间的矛盾,据统计,1998年大学毕业生不到83万,2006年后这个数字上升至307万,而同期城市新增就业岗位远远达不到毕业生的增长速度。除了供需总量上的矛盾外,大学毕业生专业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市场化发展进程相比存在滞后,所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上与市场需求间存在矛盾在所难免,因此若干专业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或者若干工作岗位找不到合格毕业生。

2 摩擦性失业具体表现,

从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看,摩擦失业所反映出的矛盾主要在于,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岗位,而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具有某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对中国摩擦性失业最具映射作用的是中国独特的春运现象。中国每年都有1亿多人次的春运规模,春运的主体包括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他们可获得的绝大部分工作信息来源是同乡或者亲戚介绍,如果没有介绍源,外出找工作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农民工向就业市场流动所依赖的信息渠道有限、单一,导致部分摩擦性失业。进一步分析,农民工跨地区流动的成本非常高昂,高成本的流动影响就业并导致一部分摩擦性失业。

中国就业服务市场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也是造成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求职者不能获得方便、及时、有效的就业市场信息;另一方面,招聘单位也不能获得真实、及时的应聘人员信息,双方交流的渠道——就业服务市场不够通畅,影响劳动力的高效流动。

二、影响失业的原因分析

1 结构升级和资本构成提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造成就业弹性的下降。一般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会带来就业机会的减少。在中国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下降。从数据上看,“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比“九五”时期少56万人。就业弹性系数也处于下降状态。“九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3,但到“十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1。

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劳动力供需出现矛盾。首先,中国第一产业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不少劳动力得以释放,涌向第二、三产业。其次,中国第二产业正经历“资本深化”进程,因此,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有效地扩大劳动力需求,在扩大就业需求方面效果并不理想。最后,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在发挥吸收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 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善

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在传统二元分割的城乡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尽管当前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大大提高,户籍制度改革也获得了深化,但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并未彻底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与就业歧视依然存在。

首先,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户籍就业制度仍存在。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把城乡居民分为在权利、机会和风险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别的两部分,在人口迁移政策上严格控制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向,从而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

其次,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厚此薄彼”。在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城市居民能够获得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农民则长期被排除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覆盖率低、社会化程度低、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长期存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发展“稳定器”的作用基本得不到发挥,成为当前制约农业人口就业的重要因素。

第三,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解决本地的就业问题限制外地工人进入本地就业,表现在就业机会上。进城农民工和城市中那些教育程度较低、非专业技术性劳动力同属次级劳动力市场,当地政府政策倾向首先从职业上对农民工予以歧视,许多城市都对农民工进行总量控制、职业和工种限制等。

3 教育与培训尚待进一步发展

首先,中国缺乏多形式、多层次系统的培训体系。当前的培训层次不高且单一,更多的集中在基础性培训,没有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系统职业培训对劳动力资源的素质优化和结构调整。其次,职业培训主体比较单一、投入不足。目前企业是职业培训的主要承担者,而当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相对较低,即使开展培训,实际用于职工培训方面的花费也并不高,效果并不明显,企业培训工作由当前的简单培训向高技术含量培训转变仍有相当的路要走。第三,职业培训缺乏制度约束。

从教育角度讲,中国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矛盾。近年来,中国教育体制落后、教育结构不合理使劳动者“学非所用”矛盾突出,教育供给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处境不同、高等学校毕业生本身的综合素质不高,知识面比较狭窄等。

三、应对失业的对策分析

1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根本上讲,失业属于经济问题,最终必须运用经济手段予以解决。中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则相对贫乏。在这种状况下,处理失业问题首先应该充分认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这一事实,更多考虑用劳动力资源来替代资本、技术等稀缺资源,在继续保持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具体的做法根据不同产业状况有所不同。

第二产业对失业的影响作用可谓举足轻重,不仅因为在建筑业、制造业等具有代表性的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规模占比相当大,更重要的是,第二产业存在着明显的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因此,处理好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十分重要,相比较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中国的资源禀赋特征和比较优势原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重视生产技术进步能够使中国稀缺的资本得到更好的利用。

第三产业是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第三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就业弹性大的特点,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相当突出。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快,水平不高,吸收劳动力的潜力没有获得释放。

2 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这一政策是缓解中国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治本之策。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首先需要做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是通过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打破劳动力流动在地区、部门、城乡之间的各种制度性的障碍,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各种行政性分割,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尤其是对于农民的跨地区流动就业,要消除歧视性的政策,实现平等竞争;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社会化、高效率的就业信息网络。促进就业岗位信息的充分传达,减少因摩擦产生的岗位流失和职工失业。

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缓解结构性失业的矛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还可以促进失业者就业、减少在职者的失业。中国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忽视造成的职业教育落后、职业培训不发达的局面,必须通过加大投入、强化舆论引导等方式予以改善,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不仅鼓励用人单位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同时引导在职和失业者主动提高技能。最终要通过加大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就业、促进就业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

劳动教育的缺失例5

视觉在人的认识活动和劳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健全人从外界进入大脑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来自眼睛,这些信息通过眼睛传到大脑,经过综合分析,使人看到周围世界,认识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调节自身运动。但是当眼睛炯炯的神光消失于深陷的眼眶,失去视觉后,人的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视觉障碍给盲童在学生时代的思想教育、学习、劳动、生活等各方面带来不便,给他们走向社会带来困难。同时,也给盲生教师和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极其现实又富研究价值的课题――通过什么途径来弥补视觉缺陷,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残而有为的劳动者。

作为一个耕耘盲生心理世界的园丁,教师首先要了解盲生的视力损失程度、致盲原因和失明时期及残疾等级等,针对盲生的实际,采取不同形式的盲缺陷补偿教学的方法。同时还应该去探索盲生的心理世界,帮助视觉缺陷儿童摆脱因生理缺陷而带来的心理缺陷,让他们正确面对人生,正确看待自身价值,从思想上跨越盲区,树立残而有为的思想。

一、教师对盲生的爱是开启盲生心灵的钥匙。

双目失明,不仅给盲生的学习、生活、劳动等方面带来困难,同时对盲生的心理也是极大的创伤,尤其是当我们提起天空和大海的蓝、花草的红绿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总会出现一种复杂的表情。因此,教师应该关心盲生,用自己炽热的感情温暖他们那一颗颗受伤的心。首先应该正面教育他们,当盲生思想上有误区的时候,应该耐心地启发他们认识错误,鼓励他们改正缺点,对他们的缺点做到不讽刺、不挖苦,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也能成功。第二,有了成绩要及时表扬他们,对各方面进步较大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要用“放大镜”去观察他们进步的一面,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进步的信心。第三,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盲生的智力、学习水平不同,教师要因人而异,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缺点和不足之处,因材施教。在很多时候可以把盲生当成正常孩子来看,把他们的“盲”只看成他们的一点点不足,他们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我们应该对他们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适度的点拨,使他们在原有的程度上有所提高。第四,生活上关心他们,既做老师又做妈妈。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盲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关心他们那颗“无色”的心灵。一般而言,盲生接受的声音刺激来源多于正常人,善言谈,感情也比较丰富,我们应该通过谈话等各种方式引导他们走进“有色”的世界。第五,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常家访或以其他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配合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对他们的学习进行辅导,共同教育学生。第六,用英雄模范精神及身边残疾人成功的例子教育鼓舞他们,用正面经验激励他们,用反面教训告诫他们,以身作则带动他们,积极引导盲生互敬互爱,携手前进。

二、教育盲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观。

盲生常常瞧不起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严重的甚至有心理异常反应。应从以下方面帮助他们:

第一,帮助他们理解理想的真正含义。要通过大量的事实,理解人类对社会的贡献。正确看待自己的视觉缺陷,尽量做到最好。就如居里夫人所说的:“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我已经做了我应该做的事。”第二,通过各种途径,让他们认识优越的社会制度,了解到党和政府在不断地努力为残疾人创造各种学习、就业条件,使他们看到前途的光明。按摩、歌手、钢琴师等各种乐师、特教教师等职业都很适合盲生。第三,教育学生,面对失明的现实,振奋精神,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懂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第四,树立榜样,加强榜样的力量,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用中外伤残成名人士的典型事例和身边残疾人成功的事例教育他们,并让他们讨论,更坚决地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树立远大理想,争做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强者。我市特教学校有两位盲人教师,他们就是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完成大学学业,现在也成为了光荣的特殊教育工作者,他们的成功事例在盲生中影响很大。

三、加强体能锻炼,发展盲生身体机能,增强体质

由于视觉缺陷,再加上家长疏忽、人们偏见、居住条件差等缘故,使盲生活动范围受限制,活动量小,独立生活能力差。盲生教师应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从而弥补盲生的视觉缺陷,促进盲生健康成长。应该持久地开展多样性体育活动,这不仅有助于盲生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培养盲生空间距离和定向能力也有很大意义。首先,给盲生讲清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动员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并给学生讲述一些名人刻苦锻炼的典型事例,使盲生逐渐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如:在体育老师的配合下,进行跑、走、跳的基础训练,教育盲生正确走步、跑步、跳远、跳高等。在队列及走、跑、跳训练的同时,发展盲生其他感官的能力,定期开展比赛,对优胜者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盲生的健康的水平,除抓好盲生的体育活动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营养。只有吸收了多方面的营养,才能为提高盲生健康水平提供物质基础。不少学生挑食、偏食现象严重,教师应该给盲生讲清这样做的坏处,还可以把这类问题列入班级评比内容,长期坚持。另外,使盲生健康成长,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他们饭前便后要洗衣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生吃的食物要洗净等。

劳动教育的缺失例6

二、越南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现状

(一)越南职业教育系统

越南职业教育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方面。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主要包括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由越南教育和培训部管理。职业培训系统主要由中等技术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构成,由越南劳动、荣军和社会事务部负责管理。各类学校都承担着特定的职业教育任务和培训内容。

1.中等职业学校。同时招收初中、高中毕业生,培训时间是3年或3年半。学生毕业时,取得相当于高中文凭和中等职业水平的职业资格文凭。高中毕业生的培训时间是2~3年,毕业后可以取得中等职业毕业证书以及相关的职业资格。

2.中等技术学校。中等技术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毕业后达到熟练工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高级中学毕业证书。

3.专科学校。专科学校包括职业培训专科学校、大学和其他有专科层次教育机构设置的学校。培养年限一般为2~3年,高中毕业生培训时间是3年,同专业的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培养期限是1~2年。

4.技术学校。技术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熟练的工人,主要培训对象是初、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接受简单职业培训的时间是2年,接受复杂职业培训的时间是3年。高中毕业生,接受简单职业培训的时间是1年,接受复杂职业培训的时间是2年,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技术资格证书或是业务资格证书。5.职业培训中心。职业培训中心由地方政府管理,以招收小学或初中文化层次的人员为主。短期技术训练的时间为1年以下;长期技术训练的时间约为1~3年。

(二)越南职业技术教育取得的若干成果

1.改善了以市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出版职业和就业指导,并对重点实施该项目的学校(以下简称重点学校)员工进行就业指导培训,制定了雇主的技能需求与现代课程指导相关的方法。开发了97个课程指南,48个课程发展委员会,建立了与重点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和外面生产管理人员的联系,基于新课程指南和100个计算机课程产品,还开发了教科书和教师指导。

2.通过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改善设备和设施,升级了重点学校。(1)重点学校的教师很好地将课程与最新的技术和现代机械的使用结合在一起。新课程还组织模块,每个模块对应所需的职业不同的技能。这有助于企业根据他们完成的模块更好地评估学生的技能。这种做法也更灵活,使学生能够结合不同培训课程或从一个模块转到到另一个模块。(2)第二部分设施发展和设备的提供,升级了15所重点学校的设施及设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熟悉企业使用的现代技术。在15所重点学校中,12所来自中等职业学校或技工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以及3所学校升格为大学。(3)越南劳动、荣军和社会事务部指定的15个重点学校,包括六所亚行资助的重点学校,四所AFD资助的重点学校,三所NDF资助的重点学校与两所JI-CA资助的重点学校。

三、越南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

(一)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1.劳动人口概况。在2006年,越南有4560万的劳动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55%。在2000年至2006年期间,劳动人口增加了13%,及伴随着持续增长的人口增长率1.4%。在当前,越南的劳动力市场每年都吸纳130万左右的新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与其他邻近的东盟国家显著不同的是它的劳动力性别差距很小。在2006年的总劳动力中,有51.4%是男性,48.6%为女性。在总劳动人口中,有大约45%的劳动力是在18至34岁之间,四分之三生活在农村地区。

2.青年失业率严峻。在越南,失业率很高,但往往不易被发现。据官方统计,在2005年,失业率为2.1%,在城市的失业率高于农村,女性略高于男性。值得关注的是高比例的青年失业者。在2005年所有的失业率中,67%是29岁以下的青年,这个问题在农村地区特别明显。然而,官方统计是不可能真实地捕捉到越南的失业率问题。在2004年,全部劳动力的16.5%参与了非农业自雇谋生。

3.劳动力缺乏技能。对于经济增长特别关注的越南,却是一个拥有低水平的技术/专业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国家,这是明显地落后于亚洲平均水平的。只有5%的工人持有大专学历,20%参加某种技术学校和75%的非熟练工人。情况更糟的是15至34岁的一群年轻人,其中专业/技术熟练的份额比整个劳动力的平均水平还要低。教育和技能发展水平低,严重影响了越南的劳动力之间的经济竞争力。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越南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是很低的,只有亚洲一半的平均水平,尽管在过去10年增长强劲。技术和专业教育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也在越南的劳动力市场产生越来越多地问题,另外,技能与就业不匹配。据调查,毕业生在学校学习的技能与就业的方向不匹配,所占的份额介于10%至45%。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会导致人力资源的利用不足和限制经济增长。当劳动力供给不匹配劳动力的需求,它可以导致的空缺,失业,就业不足,技能短缺和不匹配,仍然是越南的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二)政府职能重叠,行政效率低

现在,越南教育与培训部,劳动、荣军和社会事务部,工业与贸易部三个部门同时管理着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管理层需要广泛协调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各类职业学校在建校前也欠缺统一规划,各类职业教育可分别由大学、职业学校,甚至是职业训练中心办理,故常出现大学办理职业教育,而排挤职业学校招生的现象。越南技职教育多元与多层化的办学机制,不但未能带给越南技职教育更有效的发展,反而使职业教育更受人民排斥,难以达到其原初的理想。

(三)社会观念导致职业教育不受重视

越南社会不重视职业教育,除了受到传统升学主义的影响之外,越南职业教育本身的缺失以及素质低也是主要的因素。在过去10年中,越南大学生数量增长10倍,而职业生仅增长3倍,事实上,即使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往往有10%的学生入学后随即放弃,造成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许多职业学校招生不满,越南国内学历教育一直处于强势地位,而职业教育与培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严重制约了人们成才、择业等观念的转变。2007年,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教育系统学习的比例大约为8%,高中毕业生的比例为11%。同期,越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5%。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2020年,每万人中大学生将预计占到450人。相比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滞后很多。

(四)师资素质不足

据统计至2011年底,越南职业教师总数为35,794人,18.3%有文凭证书的教师拥有硕士或更高的学位程度,5.4%有中级资格的教师拥有硕士或更高的学位程度,1%有初级资格之教师拥有硕士或更高的学位程度;有80.8%的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和71.2%的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具备教学教法的水平;有15.9%的教师可教授理论课程,有25.7%的教师可教授实践指导课程,有57.8%的教师两项课程皆可教导;有82%的技职学院教师和65%的中级专业学校教师具备A级英语能力,有23%和11%具备C级英语能力;有80%教师具备A级计算机知识,有13%具备C级计算机知识。由此可以看出,越南职教教师超过一半的教师只具有初级水平资格,同时可以教授理论与实践的教师也只有57.8%,可单独教授理论的教师比例也相当低,实践指导教师也是如此。此外,拥有硕士学历及以上的教师只有5.3%。在教师培训进修部分,职业教师之培训和进修机构分布不平均,大部分皆集中在红河三角洲地区,湄公河和北部地区则较少,而且在职业教师培训大学中并没有提供很多职业训练。职业教师培训和持续进修模式所显现缺失为:(1)大学毕业之教师虽已通过专业和教学要求,但职业技能仍然不足,他们只能承担理论教学。(2)学院毕业经过持续进修之教师,虽具有一些职业能力,但未达到资格要求。

(五)忽视了弱势群体的职业技术教育

据了解,越南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第四个政策改革是提高弱势学生(女性、少数民族和穷人)的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减少贫困和解决社会问题。然而,少数民族和贫困学生的比例并没有因为这个政策改革而增加。北江农林学院是另一所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比较高的学校,并且一直在增加。同样,中央高原少数民族青年职业学院和岘职业学院两所学校贫困学生的比例最高。因此,改革政策选定三所学校培养弱势学生,并没有提高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水平,而事实上,这样的学校拥有弱势学生的比例本来就很高,实则有名无实。如何使得弱势群体也同样享有政府的政策,是越南政府的一个挑战,而不是制造假象。

劳动教育的缺失例7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1)06-0090-04

土地对于农民具有特别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依靠土地谋生的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等于失业,也就被迫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队伍中剥离出来,成为“编外”农民。失地农民为了谋生只能转入城市,可又享受不到城市市民的就业待遇,成为“编外”市民。这种特殊身份使他们成为我国就业大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这个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将超过1亿人。这个庞大群体的就业状况不仅影响着他们及其家庭的生活,还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然而,他们的就业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致使其就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如职业缺失、被边缘化、就业资本缺失等。这就使得他们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处境非常艰难而又无助的弱势群体。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化解他们的就业困难,而首要的是具体分析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成因。

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因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个人因素,又有社会因素。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制约着失地农民转移就业。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要载体。据统计,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计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其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1 〕 (P204 )可见,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应主要通过中小企业的发展来实现。但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困境。从企业外部来看,存在三个难题:(1)体制不顺,管理混乱。其按照原有的所有制、部门和区域分别属于不同部门,实行多头交叉管理。这既加重了企业负担,又影响着企业正常运行。(2)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包括:缺乏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资金短缺、债务负担加重;缺乏公平的市场准入政策,中小企业的投资领域受到种种限制;缺乏公平的税收政策,中小企业享受不到与国企、外企在税种和税率上的同等待遇。(3)产权不清晰。戴“红帽子”、穿“洋外衣”现象大量存在,产权关系模糊,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人为的限制。从企业内部来看,也存在三个难题:(1)经营机制和组织制度改革滞后,不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2)相当一部分经营者文化水平低、业务能力低、思想素质低,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实行“家族式”“粗放式”管理;(3)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低。内外困境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亏损企业高达四分之一。这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实现失地农民转移就业主要载体功能的发挥。

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实现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全球经济增加值中有60%以上是由第三产业创造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些发达国家超过80%,2008年中低收入国家为52.9%、中国为40.1%。〔2 〕 (P100 )这表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还低于中低收入国家。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化程度较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从总体上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化率应为55%~60%,而我国2009年的城市化率只有46.6%。〔2 〕 (P105 )二是运作不规范。传统服务业的管理混乱,一些新兴服务业的管理滞后。三是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表现为:(1)在第三产业的众多领域,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尚不健全;(2)政企不分、行业垄断、限制经营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服务行业尚未进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化发展轨道,开放、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3)市场供求脱节,市场供给既不能满足即期需求,也不能开发潜在需求,更不能创造新的需求。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限制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致使其吸纳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功能远未得到应有的发挥。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还较低,2009年日本为66.6%、俄罗斯为60.7%、我国仅为34.1%。〔2 〕 (P106 )

其二,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制度不完善限制了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是造成失地农民就业难的主要制度性因素。〔3 〕 (P62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最早是由美国新结构主义社会学家皮奥里提出来的。其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存在着两种劳动力市场:一是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就业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即第一劳动力市场,也称为首属劳动力市场;二是收入少、劳动条件差、待遇不好、就业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即第二劳动力市场,也称为次属劳动力市场。这两个劳动力市场相互隔绝。〔4 〕 (P118)失地农民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不能取得平等的就业资格,他们的就业范围受到种种限定,这就决定了他们转入城市就业后只能通过次属劳动力市场来实现。可见,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限制了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实现。在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就业制度有两种基本类型,即非正式就业制度和正式就业制度。失地农民转移就业主要是通过非正式就业制度实现的。非正式就业制度是一种具有自发性、自生性的就业制度,是依靠失地农民自身的力量实现的。在现实中,其缺陷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稳定。由于就业信息的获得是通过私人传递或是道听途说,具有不确定性。依靠这种就业信息实现的就业很不稳定,经常处于变动之中,随时都会失业。二是收入低。因这种就业方式主要是通过失地农民主动要求实现的,在确定收入时其处于被动地位,工资往往被压到最低限度。三是无保障。这主要包括劳动条件无保障、法定劳动时间无保障、身体健康无保障、失业后的生活无保障。正式就业制度是一种具有计划性、排他性的就业制度,是通过政府主导下的安置实现的。在现实中,其缺陷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滞后性。其往往是在失地农民失地后经历一段时间才被提到日程上来。二是有限性。其只能使一部分失地农民实现转移就业,解决不了全部或大部分失地农民的转移就业。三是缺乏灵活性。其很难做到从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人制宜,失地农民的就业意向和专长难以体现。就业制度的这些缺陷进一步限制了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实现。

其三,人力资本缺失的局限。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进行投资所形成的资本,表现为人的文化程度、资历、劳动技能及其熟练程度等。人力资本缺失已成为限制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缺失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规模大约是城市的两倍,但农村得到的教育经费不及城市的一半。〔5 〕 (P36 )这使得广大农村教育资源缺乏,教学设施陈旧,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为7.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70%以上。〔2 〕 (P146 )这就决定了失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河南省安阳市近郊失地农民的调查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失地农民的比重为78.5%。〔6 〕 (P159 )二是实现转移就业的劳动技能缺乏。由于失地农民原来从事直接农业生产劳动,普遍不具备适应城市二、三产业岗位要求的劳动技能,因此,失地农民实现转移就业的首要任务是接受就业培训。但是,当前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存在诸多问题:培训机构与培训资格认证主体不一致;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培训师资力量薄弱,培训质量差;接受培训的人数少等。这又影响着失地农民实现转移就业的劳动技能的提高。由于人力资本缺失的局限,使得失地农民转移就业难以实现。

其四,社会资本缺失的局限。社会资本指从事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所形成的资本,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失地农民所拥有的有限的社会资本大都属于家族性、乡土性社会资本。当他们失地进入城市后,原有的基于地缘和亲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功能随之弱化,于是在社会信任、互惠规范和参与网络方面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缺失现象。一是由于信用制度和信用意识的缺失,在失地农民与城市市民和政府之间存在着信任缺失;二是由于正式约束制度和非正式约束制度的缺失,在失地农民与政府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互惠规范缺失;三是由于在失地农民之间、失地农民与政府和城市市民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普遍存在着失地农民参与网络缺失。由于社会资本缺失的局限,使得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以上造成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因素可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那么,化解失地农民就业困难也应该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入手。

(一)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完善就业制度,消除其发展滞后或不完善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制约或限制。这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其一,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消除其发展滞后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制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其实现失地农民转移就业主要载体的功能。为此,需要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就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消除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依法保护中小企业的权益;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就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企业改革,规范产权关系,完善经营机制;调整存量,优化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创新能力,走“精、尖、特、优”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消除其发展滞后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其实现失地农民转移就业主要渠道的功能。这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推进城市化进程,走经济主导的城市化之路。〔2 〕 (P107 )即:以经济为主导推进新兴城市的兴起,将那些有条件的县级市升格为中等城市;以经济为主导加快城市之间的融合,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大城市发展,使之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以经济为主导促进城市群的发展,实现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打破省际和地区之间的壁垒,促进以区域功能规划为主的城市带的发展,并通过城市化的整体推进,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社会条件。二是健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也就是说,要加强立法,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完善法律体系;制定和完善第三产业行业标准,修订和完善相关经济法规,以法制的力量规范行业行为、维护行业正当权益。三是加大市场化力度,按照市场规律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即:在体制上,要打破行政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消除行业歧视;在运行和管理模式上,要合理划分服务业中的竞争性和公益性行业,实行不同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在经营上,要引入市场机制。此外,还要加快发展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就业潜力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商品零售、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消除其发展滞后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制约。

其二,完善就业制度,消除其不完善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限制。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限制,关键在于完善就业制度。一方面,要实现非正式就业制度正规化。这要从失地农民、用人单位和政府三方面入手。〔7 〕 (P130)在失地农民方面,主要是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期望,强化劳动合同意识;在用人单位方面,主要是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健全用工、技术培训、薪酬申报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使非正式就业透明化;在政府方面,主要是完善非正式就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快非正式就业市场的立法进程,切实维护非正式就业的失地农民的权益。另一方面,要实现正式就业制度规范化。这主要是以政府为核心作用力健全制度体系。一是变革城乡二元用工制度。取消构成城乡二元用工制度的各项限制性政策和规定,消除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种种障碍,促成失地农民按照市场规律在城乡之间合理、自由地流动,实现失地农民与城市市民在城市的平等就业。二是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信息沟通制度。鉴于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用人单位与失地农民之间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状,要通过完善就业信息沟通制度,疏通就业信息沟通的渠道,从中促使失地农民掌握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用工单位的用工需求,在政府引导下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三是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制度。就业安置制度应遵循可持续生计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可持续生计原则,指为失地农民及其家庭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以人为本原则,指以实现失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保障他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权益。这两个原则都要从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帮助他们安居乐业的角度出发。四是完善失地农民失业保险保障制度。鉴于这方面的缺位,一方面要通过立法把失地农民纳入法律所规定的参加失业保险的对象,另一方面要通过立法把失地农民纳入城市低保体系,使之享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通过非正式就业制度的正规化和正式就业制度的规范化,在正式就业制度的主导下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消除因其不完善而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限制。

(二)发展、完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消除因其缺失而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局限。这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其一,发展、完善人力资本。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从源头上普遍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使之接近并逐步达到城市的水平,确保经费及时到位、合理运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重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对失地农民的转移就业培训。一是强化政府作为培训主体的作用。要把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列入政府议事日程,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其极端重要性;拨付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实行主管部门责任制和问责制,狠抓落实。二是培训对象层次化。在就业培训过程中,针对失地农民的年龄、文化水平、技能状况等差异,要根据他们的就业意向,从其潜力和市场需求分层次地培训。三是培训方式多元化。本着需要和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培训方式可采取长期与短期并举、单一式与复合式结合、函授式与面授式结合、集中授课与分散辅导结合,与用人单位联姻开展各类型的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四是培训内容重点化。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不同于正规教育,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缺什么补什么,培训内容要突出重点,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五是培训考核严格化。为确保培训质量,政府要严格考核和认证各类培训机构,实行培训质量资格认证评审制度;培训机构要对培训师资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训机构要做好培训效果的跟踪反馈;政府还要建立失地农民培训奖励基金,奖励培训质量高的培训机构、教员和学员。

其二,发展、完善社会资本。一是发展和完善失地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失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为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提供信任保障。发展、完善失地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信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为培育二者之间的相互信任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弘扬诚信精神,增强信用意识,树立超越家庭宗族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现代信任观念。发展、完善失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关键是政府为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多办实事、好事,取信于失地农民。二是发展、完善正式约束制度和非正式约束制度,为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提供规范保障。发展、完善正式约束制度,主要是发展、完善失地农民身份认证制度、维护失地农民权益制度、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使失地农民在转移就业中的社会地位、生存权、发展权得到切实维护。发展、完善非正式约束制度,主要是切实加强对失地农民在转移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更新他们的就业观念,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是发展、完善失地农民参与网络,为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提供网络保障。一方面,在推进失地农民转移就业过程中,要大力发展各种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氛围,实行宽松而有效的管理,使其更好地为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服务;另一方面,要鼓励失地农民积极参加各种社会组织,如失地农民联谊组织、社区群众组织等。通过这两个方面,重构失地农民的参与网络。

参考文献:

〔1〕秦 莉.从社会排斥视角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8,(8).

〔2〕迟福林.历史转型的“十二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张 青.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探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0,(7).

〔4〕王慧博.失地农民社会排斥机制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8,(3)

劳动教育的缺失例8

二、英语教师缺乏德育的率先垂范作用

1.英语教师欠缺身体力行,造成学生不注重环保。英语教师本身不注意在生活中节约能源会使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环境习惯。例如,中国是缺水国家之一,作为英语教师来讲,应该十分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浪费水的危害性。如果英语教师不能够最大限度地身体力行,以身垂范,做节约用水的模范,利用英语教学进行环境意识方面的德育就会失效。2.英语教师缺乏身体力行,造成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公德习惯。英语教师本身不遵守职业道德,甚至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学生正确公德习惯的养成。一些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如罚学生蹲着或躬身或写英语单词等,用扇耳光、拽耳朵、打脑袋等方式惩罚学生,有的教师让学生写几百遍的英语单词。其次,英语教师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常有贬低甚至是侮辱之词。再次,有的英语班主任利用职权给“差生”施加压力,按成绩排座位等等。

劳动教育的缺失例9

中图分类号 G71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3-0068-06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非洲的贫困人群、特别是妇女和儿童一直饱受饥饿、医疗条件欠缺、教育资源有限等问题的困扰。近年来,非洲青年人口的贫困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原本难以解决的贫困问题雪上加霜。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非洲大陆15~24岁的青年人口约12亿,约占非洲总人口的20%,他们中的87%生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状态。撒哈拉以南地区青年贫困人口占比平均为72.1%。其中,布尔迪、马达加斯加和赞比亚的青年贫困人口超过80%,而尼日利亚和乌干达青年贫困人口占比竟然超过90%。

失业问题是造成青年人口贫困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非洲15~24岁青年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37%,其中有60%处于失业状态。1993~2003年,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失业青年数量增长率为32.5%,远超过26.8%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青年人口失业人数已占非洲失业人口总数的43.7%,且有1/3已经完全放弃就业,成为自愿失业人口[1]。

非洲青年失业根源在于其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2013年,非洲大陆GDP平均增长率为5.8%,相对于高速发展中的亚洲国家,这个速度是比较低的。萧条的经济形势进一步加剧了该国以及与之类似国家的失业、贫困和各项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颓势[2]。而教育水平的落后以及劳动人口从业技能的匮乏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非洲地区正在经历着贫穷落后导致人口素质低下、人口素质低下导致严重失业、失业致使经济发展受阻、经济发展受阻难以改变贫穷落后局面的恶性循环。世界银行非洲地区首席经济师乔治-塞巴-阿巴彻(Jorge Saba Arbache)认为,“尚未就业或未充分就业的青年人更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也更容易成为反动暴力集团滋生暴力冲突的牺牲品”,从而加剧个别地区的局势动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提升非洲劳动人口,特别是贫民和青年人口的生产能力以解决就业问题不但已经成为消除贫困的共识,更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及非洲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重大挑战[3]。

二、非洲青年人口就业现状

(一)青年人口规模庞大

在世界其他地区正经历出生率下降甚至是负增长、人口结构呈老龄化发展之际,非洲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和逐年提升的新生儿成活率,促使非洲地区正迎来青年人口的增长峰值[4]。数据显示,非洲15~24岁的青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低于15岁的劳动力人口储备占总人口比例的40%。撒哈拉以南地区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地区,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4%。而在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5岁以下人口占比仅为30%,欧洲这一比例低至16%。预计到2030年,非洲地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会继续增长,15岁以下人口、15~64岁人口以及64岁以上人口将会构成橄榄式的人口结构,即创造收益的人口数量将会远远大于需要供养的人口数量。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水平和质量,在非洲劳动适龄人口资源充裕的前提下,通过提升其劳动技能水平以有效解决失业问题,非洲的生存压力将会明显减轻、贫困问题也将得以有效解决[5]。

(二)青年人口就业稳定性差

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扩大促使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因此,劳动人口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流动以寻求高收入从而摆脱贫困就成为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动因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人力资源随之达到比较合理的配置,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整个人口结构中,青年劳动人口更易发生流动。据统计,70%的非洲青年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的背景下,长期的隐形失业状态迫使非洲青年走向城市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是,伴随多年来经济的缓慢增长,城镇就业岗位呈缓慢增长态势,由于城市非农业部门无法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工作岗位给农村富裕劳动力,非洲青年人口在城镇的就业稳定性令人堪忧,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人口处于未充分就业状态,在城镇面临较为严峻的生存考验[6]。

(三)青年人口就业质量偏低

87%的非洲青年人口居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他们牺牲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而过早地进入了劳动力市场,导致普遍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低下,只能长期徘徊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从事非正规就业――工资水平低、工作福利差、工作环境恶劣、工作不稳定,从而限制了其在工作领域的长远发展和就业领域的拓展,只能长期处于从事低级劳动赚取低收入的状态。在非洲青年人口中,65%已就业者从事的是低人力资本含量的农业劳动。以埃塞俄比亚为例,农村青年劳动力平均每周工作43个小时,有31个小时是从事取水、拾柴等低产出劳动。如果能激发这些劳动力的潜能,通过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促进其进入到正规市场就业,将是促进非洲地区摆脱贫穷、获得持久发展与和平的先决条件和不竭动力[7]。

(四)青年人口失业率畸高

据调查,加纳、赞比亚、津巴布韦的失业率已超过了20%,博茨瓦纳、纳米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的失业率超过30%,而南非的女性失业率则高达60%。非洲尤其是南部非洲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以斯威士兰为例,2007和2010年的失业率分别为26.3%和26.8%,青年失业者占总失业人口的比例高达60%,青年人口失业率畸高。青年人口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低迷的经济发展态势使得失业周期不断延长,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0%的受访者待业时间超过一年,50%以上的受访者待业时间超过两年[8]。长期经济停滞与就业困难严重打击了失业人口的就业积极性,很多青年选择离开劳动力市场成为自愿失业人口,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非洲青年人力资本积累现状

非洲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洲,2010年,3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70%。近20年来,非洲的入学率有所提升,在教育方面的性别差距日益缩小,使得青年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但是,非洲青年仍面临着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以及就业难的问题。非洲青年人力资本积累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可从如下几方面窥见一斑。

(一)正规教育

近10年来,非洲基础教育和识字率有明显提升。联合国2010年千禧年发展目标报告(United Nations 2010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的数据显示,非洲中部、西部、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净入学率从1999年的58%提升至2008年的76%,而非洲北部地区则由1999年的86%提升至2008年94%。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入学率的提升并未带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随之水涨船高的效果,非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相当低,接近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非洲青年报告2011(Africa Youth Report 2011)的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在高等教育入学率最高的阿尔及利亚和毛里求斯,该数据也仅为31%和26%。而在2007年,欧洲和北美洲国家平均已达66%(UNESCO)。造成高等教育入学率低的原因有二:其一,迫于生存和经济压力,非洲青年在接受完基础教育具备一定的求职能力后,会选择进入劳动力市场挣得经济收入;其二,非洲各国普遍存在的教育赤字影响了各阶段教育的普及,教育经费捉襟见肘更使得女性和青年残疾人成为教育的边缘人群。非洲教育的性别差异虽然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所改善,但是到了高等教育阶段,男女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综上,非洲青年来自正规教育途径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更明显。

(二)在职培训

国际劳工组织在《2010年青年就业报告》(ILO’s 2010 Youth Employment Report)中提到,非洲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源之一在于就业机会的匮乏,同时也源自非洲青年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需求不匹配。从劳动力需求看,一方面,非洲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经济体的就业容量有限;另一方面,普通工作岗位也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显然对受教育水平低且缺乏就业岗位技能的青年不利。从劳动力供给看,非洲青年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直接导致其缺乏接受后续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底蕴,再加上主观上普遍不具备获取职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面对较高的失业率青年对工作稳定性的要求很高,从而使自身陷入了人力资本水平低――就业难的窠臼。

(三)健康投资

健康状况对非洲青年职业技能积累的影响不能小觑。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造成非洲青年死亡的前五大因素分别为:艾滋病、肺结核、暴乱、意外伤害和战争。艾滋病和肺结核是造成非洲青年死亡的首要威胁。在造成男性青年死亡的疾病中,艾滋病占25%,而女性青年则为50%。贫穷使得非洲在健康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非洲青年人的医疗条件很差,不健全的医疗体系使得非洲地区青年人死亡率居高不下。根据劳动经济学的观点,健康的劳动力才能为人力资本提供适宜的载体,在非洲青年健康状况堪忧、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的背景下,提升职业技能随时受到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使得职业技能积累成为一种奢望[9]。

(四)劳动力迁移

国际经济颓势、低迷的经济增长态势、基础设施不健全、常年的战争暴乱、贫穷等原因导致非洲生存环境质量较低,为寻求更好的教育和生存条件,数以万计的非洲青年不断从农村和边远地区迁入城市,或者跨国境迁离非洲大陆。非洲青年人口迁移带来两个后果:其一,青年人是一个经济体发展的潜在人力资本载体,非洲青年为摆脱当前生存环境而选择迁移,无疑会造成迁出地的人力资本损失。一方面使得迁出地青年人口总量减少;另一方面,成功迁走的往往是青年人口中综合素质较高的,留下的则是素质相对较差、缺乏流动能力的,迁出地青年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会下降,从而也使未来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缺乏基础。其二,在自身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盲目迁移,在迁入地又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往往会影响迁入地的安全和稳定。

四、非洲青年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非洲各国普遍意识到,教育和培训并不能直接创造就业,而当劳动人口经过教育和培训成为社会储备资源时,就会变成助推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并且会作为一项人力资本来吸引投资、创造收益[10]。但目前非洲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本身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非洲TVET的现状

1.多样化

目前非洲的TVET体系既包括职业技术学校、技校,也包括企业办校、学徒训练中心等,政府机构和私人都可以承办上述学校,在不同国家各类学校的主办单位有所不同,其所涵盖的教育层次也不尽相同。比如,西非各国重视非正规教育,其中学徒教育是新生劳动力获得劳动技术的主要途径。数据显示,加纳的非正规教育占该国技能培训的90%。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则更加注重以学校为本位的正规教育,一些国家至今还延续着殖民国家留下的教育模式:在布基纳法索和肯尼亚,受教育者基本是在完成6~8年的基础教育后才开始接受职业教育;而在加纳、尼日利亚、马里和斯威士兰,受教育者则是在9~12年的初级中等教育后才开始接受职业教育。

2.边缘化

在许多国家,无论是职业教育的入学率还是其机构设置规模都不乐观,职业教育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其一,非洲人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通常认为职业教育是为升学无望的学生准备的教育形式。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相对较低的入学门槛以及在升学、继续深造等方面的诸多限制助推了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偏见。更糟糕的是,有些政府索性将职业教育作为吸纳中等教育层次辍学人员和无法升学人员的“收容所”,而不是去培养技术工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职业教育入学率低、教育质量差、发展缓慢。其二,就TVET管理而言,虽然非洲一些涉及农业、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职业培训项目已经明确交由特定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但是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的权限与责任模糊不清仍旧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非洲TVET面临的问题

1.TVET内部存在的问题

首先,TVET质量堪忧。其一,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需求极度不匹配。当前非洲的TVET往往把更多精力放在理论和技能等级层面,忽视了技能的获得和充分训练。政府提供的很多培训项目也是供给导向的,过多地关注了如何帮助失业者和待业者寻求职位,而没能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上岗位对技能的需求。因此,虽然非洲缺乏人才,但待业、失业的大学生却普遍存在。其二,TVET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员本身的培训欠缺,再加上培训设备落后、培训资料匮乏等,严重削弱了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这也是非洲TVET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技能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多样化导致TVET缺乏整体性。除了南非、波斯瓦纳、毛里求斯、坦桑尼亚、马拉维和纳米比亚等少数国家外,非洲各国主管及提供TVET的部门都是有所区别的,这些提供TVET的部门既包括非政府组织,也包括教会机构,导致不同口径的测试方式和证书等级。多样化的培训机构使得在培训标准、投资效率、质量保障、学历认可、继续教育等多方面的管理上存在困难,也阻碍了培训机构的生存。另外,由于政出多门,职业教育的需求者也存在选择的困惑,导致对职业教育需求受阻。

第三,政府对TVET的投入匮乏。非洲TVET的单位成本和学费很高,1992年,在加蓬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平均每人要花费1820美元。然而,只有很少的几个非洲国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资金支持TVET的发展。埃塞俄比亚对TVET的投入只占到全年教育培训总预算的0.5%,加纳占到1%,马里占到10%,加蓬占到12.7%。TVET较低的师生比、较高的培训设备、培训资料投入以及培训过程中各种物料的损耗会相应地导致TVET的单位成本和学费普遍高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使得本就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的非洲人民不愿意投资于职业教育。传统的学徒制是非官方提供TVET的主要途径,而这种培训方式往往是被边缘化的、非正规的,更是缺乏政府财政支持的。

2.TVET环境存在的问题

首先,国民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对TVET需求乏力。非洲经济发展迟缓、发展水平低下导致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乏力,使得TVET缺乏用武之地。其一,劳动人口规模的持续膨胀与就业岗位数量增长乏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非洲当前人口增长率仍居高不下的态势下,每年新增劳动力仍在700万~1000万之间。然而许多国家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尚不到2%,较低的经济增速下经济发展创造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新生劳动力的需求。其二,除了博茨瓦纳、象牙海岸、加纳和南非,其他大多数国家工业领域的从业者占比尚不足10%,劳动力较大程度上分布于农业;大约有85%的劳动力在非正规、无薪资的生产部门从业。

其次,开展职业教育所需的教育基础薄弱导致TVET举步维艰。从青年人完成学业的情况来看,大约有80%~90%的学龄阶段青少年能够完成基础教育,30%~40%能够完成初级中等教育,20%能够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只有1%~2%的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可见,许多青年人在他们本应获得可以从事相应职业的技术技能之前就已经辍学了,真正接受过TVET的人很少。以加纳为例,全国有49.1%的劳动者是文盲,只有3.9%的劳动者接受过TVET;在坦桑尼亚,只有不到5%的劳动者接受过初中及其以上层次教育。

第三,TVET在性别、地域、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不公平导致其难以发挥作用。其一,性别上的不公平。非洲TVET在性别上出现分化的现象由来已久,女性学生往往受到歧视。其二,经济条件方面的不公平。相对于性别而言,经济条件是阻碍青年人接受TVET的更大障碍。贫困已成为非洲国家的代名词,出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很难负担得起接受TVET所需支付的学费。其三,地域上的不公平。一般而言,层次较高、条件较好的职业技术学校往往坐落在大城市,这使得边远贫困地区更需要接受的学生却无法得到适当的教育机会。

第四,社会环境动荡、艾滋病的威胁均不利于TVET的开展。其一,社会环境动荡的影响。在利比亚、塞拉利昂、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家,战争使得整个TVET体系受到重创,学校均存在入学率低和毕业率低的现象。一方面,学校提供技能培训的条件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战争导致的居无定所和人员伤亡使得人力资源极度短缺,TVET缺乏合适、稳定的受训对象。来自非洲联盟的一组数据显示,利比亚大约有30万民众流离失所,32万人在邻国寻找避难。全球大约有30万不满18岁的儿童参军入伍,其中有将近一半是非洲儿童。其二,非洲TVET还受到来自艾滋病的威胁。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调查数据,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大约有380万成人和儿童已经受到了艾滋病的威胁,但非洲各国政府应对艾滋病威胁的措施极少,使得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时所进行的工具切割、机械类教育教学成为传播此类疾病的途径[11]。

五、非洲促进青年职业技能积累的策略

(一)长期:不断强化正规教育为TVET奠基

1.基础教育:实现适龄人口全覆盖

非洲的基础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从识字率看,据联合国2008年的调查数据,非洲的整体识字率已达88%;从基础教育净入学率看,非洲7~15岁人口的基础教育净入学率在2007年已达91%。扫除文盲已不再是非洲教育的核心问题,未能实现适龄人口全覆盖才是非洲基础教育当前的问题所在。其一,虽然非洲的整体识字率已达88%,但目前仍有12%、约420万人口处于文盲状态,其中95%是黑人。其二,虽然非洲的基础教育净入学率已达91%以上,但仍有约5%的学龄儿童因无法负担学费、疾病、家庭距学校较远等未能入学。基础教育是使青年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起点,也是其继续深造所必经的教育阶段,所以应着力发展基础教育,实现适龄人口全覆盖,为青年职业技能积累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中高等教育:提升教育层次和受教育年限

非洲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均在不断升级。2008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指出,非洲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已进入发展轨道。未来非洲中高等教育必须顺应这一趋势,通过培养技能人才不断消化吸收知识以建立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促进新作物、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断创新,最终摆脱贫困、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健康水平。根据劳动经济学的观点,受教育程度越高、技能水平越高,劳动者面对的市场范围越大,可选择的职位空缺越多且工作搜寻的地理范围越大。因此,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非洲青年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通过提高青年的受教育层次、增加受教育年限,是促进该群体实现就业、获得稳定就业、降低失业风险从而摆脱贫困的根本,也是城市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现实中非洲的中高等教育发展却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1995年,非洲只有不到21%的人员完成了中等教育层次的学习,2009年,该数字增长到45%。当前非洲发展中高等教育的难题在于如何保证稳定而充足的资金支持。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非洲青年数量的不断上升对教育资金规模的要求也越来越大,政府部门需要采取多重方式来补充高等教育的资金缺口。

(二)中短期:加强在职培训赋予存量和增量青年人口以职业能力

迫于非洲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实现基础教育适龄人口的全覆盖、提高中高等受教育人群的比例都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尚不能及时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另外,迫于生存压力,在现有经济条件下激励非洲青年增加教育年限也不是很现实,因为有很大一部分非洲青年、特别是边远的农村青年更倾向于较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无技能、低技能是该类劳动力的普遍特征。为满足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技能需求,解决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问题,还需从职业教育和培训入手,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促进存量青年人口和增量青年人口尽快获得职业技能。建立良性的在职培训机制,使非洲青年可以通过这些路径不断学习提升职业技能和福利待遇水平,逐渐获得稳定就业。在此要特别指出,非洲TVET的发展壮大需要强化政府的投入数量和投入效率。其一,注重TVET内容的实用性和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其二,政府投入要体现出对民间职业教育机构的引导作用;其三,政府主导提升青年人口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基础。

六、结论

第一,在非洲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然导致城市劳动力市场供给骤增。当前非洲青年人口素质普遍低下,失业率畸高,已实现就业的人口也大多集聚在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稳定性差且就业质量偏低。

劳动教育的缺失例10

农民教育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民教育问题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纳入了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议程,并开始着手研究解决。农民教育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在农民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还存在着许多缺失现象,分析和研究农民教育中的缺失现象并加以认真矫正,对进一步搞好农民教育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农民教育之缺失

缺失之一:在功能上,存在着重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和身心功能的现象。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般认为,农民教育是对农民实施的政治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它是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农民教育应该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按教育目的培养人和塑造人。农民教育的功能可以归结为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和身心功能。当代农民作为农民教育的主要对象,不仅要获得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并将这些知识和技术物化成为经济成果和生产效益,而且还要提高政治思想修养,提高理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应用法律法规的能力。除此之外,农民要通过接受教育,克服自身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各个方面都适应时代的要求。虽然经过多年的教育,我国农民思想观念和小农民意识有了一定的改变,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仍然存在着一些糊涂的意识和落后的思想,如小富即安的思想、小农思想、因循守旧的思想、封建迷信思想等,其思想观念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更谈不上与时俱进。在我国当前的农民教育中,一方面,作为教育部门或主办单位,往往只注重对农民的文化知识和技术传授,忽视对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身心健康方面的培训与锻炼,不注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从而使科学文化知识物化为经济成果的效果也受到了限制,不能使农民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应用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也就不能产生最佳的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另一方面,作为农民自身,由于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和自身的局限性,也往往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与学习,缺乏更新思想观念的意识,也限制了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作用的发挥。

缺失之二:在培训方式上,存在着重培训、轻教育,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

农民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和培训两方面的内容,但许多农民学校和农村职业学校以及其他一些农民教育机构,在针对农民教育和培训这一问题上,往往以培训代替教育,通常以技能培训或技术指导来替代对农民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这种授之以“鱼”而不授之以“渔”的教育方式,使农民教育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使农民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难以提高。造成农民教育成效不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主办单位在对农民教育与培训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教育与培训内容,虽然采取了许多方式方法,例如,各种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各种科技赶集会,送科技下乡活动,个别与集体指导等,这些活动主要是以培训和科技推广为主要内容,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往往是形式上花的人力物力多,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计划和时间安排,加上对农民教育和培训内容针对性研究不够,重理论、轻技能,重培训、轻教育,在安排上也不合理,因而收效总是不尽如人意。例如,就农民科技推广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科技赶集、科技下乡等科技传授方式来说,通过专家调查发现,许多农民认为没有什么收获,原因是“没遇到问题时记不住,等遇到了问题,想不起来了。”农民还开玩笑说,这样的农村科普活动像蒲公英,在农村只是开开花,最后飘到了哪里,谁都不知道。

缺失之三:在办学形式上,存在着重单一的正式教育机构、轻多渠道的非正式教育机构,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教育的现象。

目前我国农民教育的举办机构主要是农村职业学校、农民化学校、农村广播电视学校和其他有关培训机构。农村职业学校主要有农村初等职业学校、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村高等职业学校(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农民化学校主要有农民小学、农民中学、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农村中等专业学校、农民高等学校。在农民教育的各类举办机构中,以正式的教育机构如职业学校等为主,其他各类机构相比来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到2002年,我国有农民高等学校3所,学生人数为1000人;有农民中等专业学校221所,学生数为92 056人;有农民技术培训学校37.9万所,在校生数为5752.6万人;有农民中学2304所,学生数为36.5万人;有农民小学10.5万所,学生数为459.7万人。虽然我国农民学校从数量上看好像很多,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8亿,占绝大多数,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下,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相当艰巨,因此,这些机构相对于我国庞大的农民数量,其教育工作仍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且目前我国农民教育的机构太单一,主要122t式教育机构为主,缺少其他教育和培训机构。令人更加忧虑的是,由于我国许多县乡两级财政十分困难,再加上人员编制的限制,随着县乡机构改革的深入,几乎有一半的地方将农民学校和乡镇化技术学校撤销或合并到职业学校或其他部门,使农民教育的机构不仅在数量上减少,形式更加单一,而且许多农民化学校已名存实亡,农民教育形成了“网破、人散、功能不在”的格局。而国外如日本,除了正规的教育机构外,还有其他一些培训机构,1986年,日本有公共职业训练机构(如职业训练所、职业短期大学、技能开发中心、职业训练大学等)367所,还有大量的企业内职业训练机构和各省厅所属的职业训练大学。我国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单一是农民教育的一个十分突出问题。

农民学历教育是以农民为教育对象,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取得学历证书来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的一种教育形式。由于我国农民学历较低,用人单位又普遍存在着重学历和文凭的现象,再加上没有谁来为农民培训“买单”,导致目前的农民教育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教育的倾向,他们不愿意开展农民培训活动,专门的培训机构由于培训经费补贴不能到位,对举办农民培训的热情也不高。相比较而言,学历教育的回报要比培训的回报高,许多职业学校、农民学校和培训机构将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对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民的学历教育上,使本该急需重点解决的技术培训成为一种形式。

二、农民教育缺失之矫正

措施之一:在功能上,坚持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身心功能并重,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毫无疑问,农民教育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应该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从业技能,促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农民教育的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但农民教育决不能忽视其政治功能和身心功能。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农民教育不能仅仅单纯进行技术传授,应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贡献。政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障,政治素质是农民的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的稳定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在当前农村政治生活淡化、对农民政治教育的主体缺失的情况下,农民教育应成为政治思想的载体,承担思想观念教育的功能,促进农民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促进农民的政治社会化。同时,农民教育还要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知法守法意识,自觉维护自身的正当权利,学会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现代农民必须是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我国农民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心理,如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等,农民教育就要注重对农民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消除农民存在的不健康心理,培养农民积极向上的心理思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

措施之二:在培训方式上,坚持形式与内容结合,注重农民教育的实际效果。

当前农民培训工作是农民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必须抓好抓落实。耍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要收到实效。这就要求农民教育和培训机构在进行农民培训的过程中,在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认真调查分析农民的学习需求和培训需求,作好培训规划,丰富培训内容,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做到:培训方式是农民能接受的,如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普及性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培训内容是农民需要的,既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更新的培训,又有新兴产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既有当地主导产业的新技术培训,又有外出务工所必备知识技能的传授,培训适合农民的胃口;培训的时间对农民是合适的,做到农闲时多培训,农忙时少培训;培训的效果是农民能很快看得到的,培训的内容对农民的收入和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让农民能体会到培训带来的实惠,不断吸引农民参加培训。农民教育的培训内容要紧跟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培训内容具有新颖性、前瞻性。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大量的农民将要变成市民,必须对当代农民进行劳动知识和技能、现代文明思想和新的生活方式、沟通和人际交往以及先进生产经营思想、方式等方面的培训,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适应能力、独立自主能力等。

措施之三;办学方式上,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着力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科技能力和劳动技能。

农民教育必须坚持开展对农民的学历教育,这是由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所决定的。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据统计,2002年,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59%,小学文化程度占30.63%,初中程度占49.33%,高中程度占9.81%,中专程度占2.09%,大专及以上的占0.56%。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加之农村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90%以上的农村大学生成为城镇居民,留在农村的很少,致使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很难。因此,农民教育要多开展针对青年农民、基层干部及后备人员的学历教育,以培养农村基层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和学历水平。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62%以上,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其中3.2亿多为农业劳动力。从现有情况看,农业生产需要约1.7亿劳动力,大约有1.5亿为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新增劳动力为600多万。据农业部门2001年的统计显示,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而其他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力的比例为17.26%,比农业部门高出23倍。现在我国每7000亩土地只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每7000头牲畜只有1名兽医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到四十。农业技术人员缺少的现实需要农民教育对农业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大量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也需要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这些艰巨的任务,决定了农民教育必须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增强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这也是农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农民教育必须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一方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学历水平,另一方面,增强农民的科技能力,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帮助实现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劳动教育的缺失例11

一、工科大学教学改革的出路

社会实践的劳动是大学生最为缺乏的教育,由此衍生出品德低下好逸恶劳的心态,没有诚实的劳动就没有丰硕的成果,劳动是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践基础,在劳动中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意识,懂得财富创造的过程,它既是品德修养的锻炼课,也是实践教育的必修课。劳动是掌握实践技能的手段,发现问题的途径,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规范,了解企业制度,提前进入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其前提是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引导学生建立自立自强的理念,消除好逸恶劳的陋习,提高实践技能。工科教育应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坚决改变一扇门(即,从学校门出进学校门教)的状况。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即为缺乏工程教育素质的教师,“己不知何以教之”,照本宣科、误人子弟的教学方式是教改的核心。工科教师不但要有引经据典的能力,更要有实际问题解读的能力。大学科技创出能力的低下,也反映出教师实践能力的缺失。工科人才的创出,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改善其知识结构,从有限的教育资源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社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工程师与科学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工程师创造未知的世界,科学家研究现存的世界”,科技创新是工程师的职责,现存世界的解析是科学家的职责,我们在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教师的主要特质应具备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教育应更贴近工程应用,提高工程价值的创出能力。建立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目标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设计,培养“社会有用人才”。课程设置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科界限,给学生完成自我设计的机会。天赋和志趣是成功的一半,学而无趣是失败的根本。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学校具有因材施教的氛围,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合格人才是学校的职责。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内因是根本,而为外因所促进,高层次人才要在内因的冲动下给予外因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舞台,诱发他们创造的冲动,因势利导,最终培养出一批能够服务于社会的“新人类”。

二、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工科人才的培养要以品德表现为基础,首先要使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事业鞠躬尽瘁的理念,有贡献于社会的良好道德素养,把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理念根植于心,淡薄名利健康向上,作为人才的基本道德底线。“师行之,子效之”,改革教师队伍中的文过饰非、功利主义思潮,给学生正直、勤奋、公正的榜样形象,以大公无私的作风影响学生,以先人后己以身作则的品德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工科实用人才的养成打好坚实的道德基础。在知识教育方面,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教育改革虽然外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受内文化传统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各国之间的教育改革就缺少共同之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国之间教育交往的频繁,各国之间在教育方面的相互影响也在日益增加,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从其他国家借鉴了教育发展的经验,进而变革自己的教育体制。我国的教育缺失主要表现为实用人才创出能力的低下,重在缺乏理想,懒于身体力行,工科人才的培养要以德为先,努力提高社会实践的教育水平,为企业提供和培养务实能干、引领创新的人才。

作者:郑锦华 吴金星 魏新利 曹海亮 马新灵 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