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28 01:28:2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1

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本质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2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潮、人本主义哲学的合理思想,但又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进行了根本的改造和理论创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关系的物化”,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因此“资本先生和土地太太,作为社会的人物,同时又直接作为单纯的物,在兴妖作怪”。尽管资本主义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也高扬过人本主义的大旗,但它所说的人本实际上是资本,是私有产权制度的神圣地位,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及其发展的本原、本体。“以人为本”的人,不是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思想家所假设的、脱离历史进程的抽象的人,而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证明,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是在生产力推动下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和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又是人的能动活动过程和人的发展过程。历史过程的内在规律性通过人类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马克思主义所确立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是建立“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主义各个历史阶段的根本价值理念,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成为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始终是向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前进的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具体的、现实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动态实践过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归宿并“不在于说明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它的出发点不是自然的物质本体,而是具体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不是虚幻的将来,而是真实的现在,是当下中国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同志明确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实现路径,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因此,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又是其鲜明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包涵三层涵义:一是人是发展的主体。二是人是发展的目的。三是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以人为本的“本”,其实质就是以人民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促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之所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就是因为顺应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生机勃勃的创造。中国的改革不可动摇,但是,人民才是改革的真正主人,改革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绝不能成为少数利益团体攫取利益的工具。改革改什么,不改什么,先改什么,后改什么,怎样改,最终应由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决定。不能视人民群众为被动的改革工具,置人民群众意见而不顾,而应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发展的标准。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如果发展的成果没有或很少被最广大人民享受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就会落空,发展依靠人民就没有基础。今天,中国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既取得巨大成就,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目前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既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发展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认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一方面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要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科学发展观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强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和谐共同发展,这一切都是从以人为本的核心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坚持以人为本,把科学发展观落在实处

坚持把以人为本摆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地位,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人民利益为本。在当前的实践中,科学发展绝不只是经济的范畴,更不能以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准。GDP是世界通用的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保持GDP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但GDP的增长归根到底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如果离开这个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GDP的增长当作唯一目标,对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麻木不仁,淡然置之,那就是本末倒置,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或以官为本、升迁至上,到头来还是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同时,要清醒地看到,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有所不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由于种种原因,全国现有农村贫困人口2100多万,低收入人口3550万,五保供养对象570多万,城镇低保对象2200多万,每年需要救济的受灾群众近亿人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解决我国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3

[作者简介]曾明君,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教授,广西柳州545004;李卫东,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分校区学工处教师,广东广州528225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3-0059-04

一、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理论创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紧紧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以及解决中国一切矛盾的关键,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中国共产党,把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一精髓集中体现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求真”就是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去伪存真,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侧重认识世界,着力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科学精神。“务实”就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去行动,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侧重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体现实践品格。只有求真,才能更好地务实;只有务实,才能达到求真的目的。求真务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内涵更加深刻和完整,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意义更加突显和具体,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精神和历史责任感。求真务实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内涵。

时代不同,任务不同,使命也就不同。因此,求真务实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所以,对于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求真务实主要表现为求中国革命发展规律之真,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求真务实主要表现为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之真,务国强民富之实。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求真务实也就有它了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要求。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的这一论述,精辟地阐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求真务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同时也揭示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和产生机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这是必须看到的一个历史性巨变,我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两个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与之相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改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部环境等各个领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我们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伴随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特别是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的稳定性、和谐性问题日益突出,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发展实践客观上呼唤着新的发展思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区别于传统发展观的分水岭

发展观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旨在回答社会为什么会发展、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什么等问题。由于发展观不同,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原则、方法和价值取向等也会不同,进而影响人们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为人们的发展实践提供行动指南。由于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这使得在发展观的演变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以人为中心和以物为中心两种不同的发展观。

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是传统的或旧的发展观。“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终极关怀,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落后的局面,就必须致力于以物质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只要物质财富增长起来,发展中国家的一切经济问题就自然会解决。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发展中国家努力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纷纷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两极分化、失业增加、腐败严重、社会动荡等问题,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鉴于传统发展观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价值目标,将社会发展归之为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归之为经济增长,这种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使人们饱尝“有增长无发展”甚至“增长与发展负相关”的恶果,人们便开始对传统发展观进行反思。到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

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更加注重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提出并逐步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将发展看作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广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全球取得共识。可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必然结论,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克服了传统的“以物为本”发展观的局限性,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强大的动力,把提高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在发展中不仅重视物的增长,而且特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解决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公民收入,提高福利水平,促进政治民主和政治参与;健全公共服务,提高教育、医疗水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把维护人的发展权利、提高人的生活福利、拓展人的发展空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

正因为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质上是把“以人为本”的合目的性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合规律性统一起来,把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性和规律性统一起来,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正确回答了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坚持以人为本成为科学发展观区别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标志。

三、以人为本是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一把钥匙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立足点和落脚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得以凝聚和形成的中心点:只有把握以人为本这一贯穿于科学发展观各个方面的灵魂,才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其他方面的内容。

1 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而以人为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1)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谋求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从满足人民的需求与发展出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和体现。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真正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发展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2)人民群众是促进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和要求中寻找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依靠人民的主体性谋发展、促发展。离开人民群众这一发展主体,再好的发展思路和方案也难以实现。

人民利益标准是检验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人们需要的满足和自身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是衡量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得失如何,就是看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不断提高,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维护,看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看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正如所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是抓好发展的最终目标。人民不仅是创造发展的主体和手段,而且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仅是发展的实现者,而且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高度精神文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高度政治文明,最终目的都是要不断地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和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中,弘扬了唯物史观关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全面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就要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发展正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协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问题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我们也清醒地看

到,现阶段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别进一步扩大,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同步、不协调现象日益突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五个统筹”就是我们党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的发展思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实质是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解决“三农”问题,是为了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统筹区域发展,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从国民经济合理布局的角度解决“一条腿长(富裕地区)一条腿短(贫困地区)”问题,是为了逐步实现全国各地区人民的共同富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有机体整体发展的角度解决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实现社会和谐,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从社会与自然两大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解决非持续发展的问题,是为了维护后代人的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角度解决资源匮乏、市场疲软和资金短缺等问题,最终也是实现人民利益的需要。因此,通过“五个统筹”实现协调发展的发展观,是为最广大人民谋福利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严重制约了一些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化解资源环境约束,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相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统一,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这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是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观不仅从空间上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且从时间上强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性,考虑后代人的利益,要求兼顾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归根到底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3 统筹兼顾是为了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了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这是我们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

统筹兼顾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按照统筹兼顾的思想,现阶段要在搞好原来提出的“五个统筹”的同时,也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在工作实际中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由此可见,统筹兼顾确实是科学发展观中极具指导意义的科学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坚持以人为本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环节

要对为什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一理论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不但要从科学发展观的产生、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区别、科学发展观内容的相互联系上去理解,还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去把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4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5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思想战略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接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科学发展观的完整体系

(一)发展为了人民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泽东说过:“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就是指的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指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其本质,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发展,不断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实保障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其次,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处理,坚定对人民有利的事情要全力去做好,对有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坚决要抵制,保护好人民的物质精神的利益,时刻关注群众所需群众所求,一心为民。再次,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问题,要集民之智,深入了解民情,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反映民意,保证好人民的利益,而实施这些要看“人民拥不拥护”,“人民暂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和“人民答应不答应”,邓小平如是说,江泽民同志提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立党为民,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得”这些都是我党的宗旨和执政的理念。

(二)发展依靠人民是我党保持执政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发展依靠人民是我党永葆生机的保障。早在1955年,毛泽东就指出:“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要善于从本质发现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科学发展也是如此”。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承认并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把人民当做学习的原材料,虚心向人民学习,1978年,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小岗村的智慧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果断采取这一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使我国在当时计划经济时代暴露的弊端得到了挽救,而且这一智慧的提出,也为我国探索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依据,而现实中也有一些党员干部,早已忘掉这一“法宝”,但又出现遇到棘手问题无法圆满解决的尴尬,做出的一些决定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检讨自己,应好好珍惜利用这一宝贵源泉。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而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问题,很好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本质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6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和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一贯强调发展是基础,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邓小平强调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本质和核心。同志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志提出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更是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地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的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内涵讲,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的统一;在发展的本质上,是坚持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协调;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看,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融洽和谐的发展;从发展的趋势看,是上述各方面协调统一、相互促进和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战略选择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解决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战略意义。现代大学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和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共同构成了现代大学的价值目标、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科学发展观与大学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我国高等教育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自身的改革发展。

1.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立足点。以人为本是大学教育理念的立足点,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崇高性和至善性。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得到具体而生动的体现,应深入贯穿于培养人、教育人和塑造人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以人为本的核心和要义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范畴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中最鲜活的部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其实践活动、社会关系、需求、能力、潜能、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永恒追求的渐进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是一个与社会生产力、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相互协调和逐步深化的历史进程,人、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坚持科学发展观,教育创新是关键。坚持教育创新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美籍华人杨振宁博士曾说过:“中国教育给了我严谨,美国教育赋予我创新。”当前我国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本质上说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竞争上的差距,而主要又体现在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的差距。必须推进教育创新,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创新主要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创新,逐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应进一步明确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内涵,它不仅关系到国家教育决策部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关系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育工作者,涉及到高校如何进一步准确定位、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实施教育创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实践。

3.坚持科学发展观,兴教为民是本质。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在本质和根本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应成为高校办学的重要理念和追求的价值目标。人民满意的教育应是多样化、多层次、终身学习型和全面开放式的高等教育。多样化、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教育的目标和归宿。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以满足全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将肩负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高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学生求知成才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高等教育工作的终极目的是推动大学生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和学业就业着想。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教师是教育的希望,没有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知识渊博的大师,难以胜任培养拔尖人才的重任,要以感情、待遇、环境和事业吸引高层次人才。要严格管理,规范制度,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以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关心和爱护学生,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提供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和现代教育手段,建设优美整洁、品位高雅的大学校园,创建高校育人硬环境。要培养大学生崇德尚学、求实创新、知行合一、自信刚毅的优良校风,塑造积极进取、拚搏向上的大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抓质量,树品牌,创特色,构建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质量是立校之本。高校要准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形成学科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和品牌优势,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服务意识,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在教育的质量评价上树立多元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人才培养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国际化和品牌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科学制订中长期发展战略,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定位,探索人才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和质量目标,突出办学特色,创建质量品牌,实施跨世纪人才培养精品工程,在同类院校中独树一帜,争创一流;重视和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学分制,完善教育教学评估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繁荣校园文化,浓厚学术氛围,构建融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3.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代大学生应主动参与、积极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形成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苏区文化、创业文化,组织大学生参与全面小康建设和和谐文明校园的创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大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进一步增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大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真理、刻苦钻研的精神,养成认真严谨的作风,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充实自己,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大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正确应对各种矛盾和困难,陶冶个性,健全人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4.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构建培育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搭建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平台。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冲击,仅仅依靠接受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已很难适应时展的新要求,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已越来越迅速,网络信息时代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们不断认识世界、探索自然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学习机会。人的知识、能力、素质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程度和层次正发生着深刻地变革,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终身教育体系,采取弹性学习制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鼓励在学习中创业,创业中学习提高。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社区、自学考试、函授、现代远程教育的辐射功能,借鉴国外的丰富教育资源,充分盘活和合理配置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全面构建我国的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型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韩庆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5:25-26.

[2]陈文博.以教育创新推进教育事业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2,19:32-34.

[3]党远鸿.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9:41-4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7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作者: 日期:2011-01-05 10:47:10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

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找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8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民为本。这里所说的民,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切拥护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个人、集团和阶层都属于人民的范畴。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看到在人民大家庭中增加了新成员,也就是十六大所说的“六个新阶层”,这是改革开放的一支新生力量,要重视这支新生力量。二是要看到人民的主体仍然是工农大众,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依靠工农大众,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个基础。

以人为本的关键是“以人才为本”。所谓以人才为本,是指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队伍是先进生产力第一要素,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就要高度重视人才,积极培养人才,科学使用人才,关心爱护人才。我们党是执政党,在人才管理中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着力点是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为此,就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就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二、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发展,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全面进步和发展。协调发展,是指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效益等方面的比例要适应,结构要合理,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和谐状态。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的各部门、各领域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要保持长久发展的趋势。那么,怎样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呢?

(一)认清宏观社会经济形势,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迎接面临的挑战。从当前的宏观社会经济形势来看,我们的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但机遇仍然大于挑战。我国在未来几年仍然会出现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基本平稳,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环境仍有不少好的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趋势,及时抓住这些机遇,发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第二,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已从改革初期的世界第1 2位跃升为第4位,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正在转变,发展潜力不断提高,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发展领域广泛开拓。这表明,全党全国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深化,贯彻措施更加有效,行动更加自觉。我们应满怀信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一些著名专家认为,我国今后几年存在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投资品产能不断提高。二是发展资金比较充裕。三是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出来。当然,我们在看到大好形势和发展机遇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一是在国际上要面临西方无硝烟战争的挑战和强势竞争力的挑战,特别是要面临美国经济衰退影响的挑战;二是在国内要居安思危,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趋势的恶化,防止物价上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防止涉及民众利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引起群众的不满,等等。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过去我们一直用“转变增长方式”这一概念,十七大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新概念。概念的变化,反映了认识的深化。“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的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而且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

那么,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十七大报告就此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即“三个转变”:一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长的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推动增长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发展上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拉动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增强协同拉动发展的方向转变。这是实现“三大转变”的关键环节。从经济发展趋势看,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9

以人为本和四项基本原则,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基石,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陆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也使用了一些名词,诸如以人为本、和谐、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等,理解和使用这些范畴时,一定要注意抽象和具体、历史和现实、普遍和特殊的结合,在理论上分清原则界限,避免混淆是非,防止误解。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为什么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简言之,一是由于以人为本简明扼要、正确精辟地概括了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出发点、主体、动力、目的等基本原则,而这些正是构成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的基本要素。二是由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能否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从理论上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纯粹描述自然界和社会运动客观过程的一般发展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主要是指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问题。是党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实践经验而形成的,人民如何自觉地创造历史,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一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有自觉能动性的基本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在尊重自然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突出人的主体性,集中表达了人类应该如何能动地改变客观世界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以及这一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所持的基本观点。二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者,理应成为社会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享用者。所以,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充分肯定了人、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

从实践上看,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抓住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总体战略。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走发展之路,这是大势所趋,人之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富差别扩大;资源耗损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安全事故、等社会消极因素不断发生,虽经整治,形势依然严峻。这些情况已经危害了人民的利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不仅要把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动摇,而且必须更加明确:发展的主体是谁、依靠谁来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归于谁?衡量发展功过成败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提出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正确回答这些重大原则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人民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都应由人民做主,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发展的成果也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所以,主张发展应“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根本立场。只有正确解决这一世界观问题、立场问题,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排除发展过程中各种错误倾向和消极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才能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才能真正做到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发展的成果最终惠及社会全体成员。

放眼人类历史和当代世界现实可以看到,人类真正自觉地设计整个社会发展的蓝图,以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予以实施,并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从社会主义社会才开始的,也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实现。所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应该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十七大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我认为,以人为本应该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理由主要有: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作为科学发展观核 心的以人为本思想,当然也是一脉相承的。二是科学发展观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是今后长时期内统领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不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而且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说,都必须把以人为本放在规划和实践发展的核心位置,确保其成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评价标准。那么,顺理成章,以人为本也就理所应当地,应该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当然,确立这一科学论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范畴之间的关系,做出更加严密的逻辑论证。这是一个大课题,是需要经过一系列专题研究才能综合完成的。我在这里只能做到先提出问题,举例说明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10

[作者简介]李云峰,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湖南湘潭411105;贺惠明,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政教部主任、教授,访问学者,湖南长沙410131;包一呼,就职于吉首监狱生产科,硕士生,湖南吉首416000

[中图分类号]D9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097-03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监狱行刑工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发展的瓶颈却也客观存在。特别是,在较长时期内,对“监狱行刑以人为本”这一重要命题的不同解读,形成了理论上的争鸣,也导致了实践中的犹疑。在归纳分析有关论述的基础上,笔者斗胆为辨伪求真而进言。

一、对“以人为本≠以罪犯为本”的解析与推理

(一)属性分析:罪犯≠“人”

从表面上看,在监狱行刑活动中的人,主要是监狱警察与罪犯。监狱警察既然是行刑人,自然不应把自身作为行刑之“本”。那么,在对“监狱行刑应以人为本”不存疑的情况下,是否意味着罪犯这一群体就理所当然是以人为本所指的“人”呢?

首先,罪犯并非全然是以人为本中的“人”。一是在政治层面上,罪犯是“边缘人”。根据权威解释,“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言外之意,最广大人民群众之外的某些人,是对立面而非“本”。当前,尽管阶级斗争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且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尽管和谐哲学已逐步取代斗争哲学成为我国政法工作的基础理论,尽管普通刑事罪犯不再被简单定性为对象,但罪犯毕竟是实施了“孤立的个人反抗统治秩序”(即犯罪)的行为,并在与国家政权的斗争中被“俘虏”了的人,对其优待是人道之义,以其为本则要看他是否“投诚”(对暂未“投诚”者应暂时视为最广大人民群众以外的那些人)。在行刑实践中,部分罪犯试图逃避惩罚、抗拒改造,甚至继续危害社会的潜在威胁不同程度地客观存在,这也充分证明,罪犯是处于敌我关系边缘的人,不再先入为主地把罪犯当敌人,也不能不分对象地把罪犯当自己人。对执意要继续为恶者,应当理直气壮地依法施以手段;对有意悔过自新者,则要不计前嫌地欢迎他重归人民阵营。比如,对死缓罪犯,若其在缓期执行期内再因故意而犯新罪,说明该犯执意要与社会为敌,因此应依法执行死刑;又如,对所有罪犯,不管其改造过程是否有波折反复,只要其确有悔改或有立功表现,都将依法给予减刑假释的机会。二是在法律意义上,罪犯是“特殊人”。主要体现为:罪犯的权利义务情况特殊。当前,李步云先生等老一辈法学家所极力主张的“罪犯也是公民”的系列观点基本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现行法对罪犯的公民权予以了充分的保护,如《监狱法》第七条规定:“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但是,因监禁刑的根本属性使然,罪犯人身自由权等部分权利被依法剥夺或限制;依附于人身自由的部分权利也因此部分甚至完全无法实现。与此同时,“罪犯有一定的权利,更要尽一定的义务。我国公民应尽的各项义务,罪犯都必须严格履行。除此之外,罪犯还有服从管教,遵守改造纪律等义务”。

其次,以人为本中的“人”也不仅仅指罪犯,否则,就成了某些学者所主张的“一切为了罪犯”。这种对“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病人”等其他领域以人为本思想的简单移植,在监狱行刑这一特殊领域必然“水土不服”。原因很简单:在监狱行刑领域,主体间直接存续的关系以“对抗”为主要特征,这与其他领域主体间直接存续的“服务”关系有着重大的根本差异。根据我国刑罚关于一般预防的理论通说,犯罪人因罪获刑而成为罪犯后,行刑机关对其发动以惩罚与改造为实质的对抗关系,意在抚慰被害人以及教育社会公众(特别是对其中的潜在犯罪人予以威慑)。可见,监狱行刑以人为本的“人”还应包括受害人在内的社会公众。

(二)形势评估:监狱行刑“以罪犯为本”不可行

首先,“以罪犯为本”将使监狱行刑目的难以完全实现。监狱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刑罚不外是社会对违反它的生存条件的行为的一种自卫手段(马克思语),监狱行刑作为将刑罚付诸实施的活动,其主要社会职能是“对抗犯罪,实现自卫”。从我国监狱行刑法律规范的立法本意和法条规定来看,刑法承担着“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任务(《刑法》第二条),其主要措施和手段是刑罚。刑罚的发起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刑法》第一条),刑罚的执行是为了“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监狱法》第一条)。可见,我国监狱行刑的目的兼顾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有机结合。监狱行刑若以罪犯为本,“特殊预防”的目的或可实现,而“一般预防”的目的将遭冷落,这种顾此失彼的后果很难被国家和社会公众所接受。

其次,“以罪犯为本”将使监狱行刑功能大打折扣。笼统而言,“刑罚具有报应、预防、威慑、谴责、改造、感化、鼓励、抚慰等功能”,监狱行刑以罪犯为本,固然可以更充分地发挥针对罪犯的部分功能,相应地却削弱了针对社会、受害人的部分功能。比如说,报应功能是监狱行刑的固有之义。通俗地说,即算报应之外的其他行刑功能全部舍弃,监狱行刑仍可称之为监狱行刑;反之则不然。报应功能主要体现为,通过对罪犯人身的监禁、言行的拘束和需求的管控,使罪犯深刻感受到受刑的痛苦,使社会公众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实质的正义。实难想象,在以罪犯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监狱行刑如何发挥报应功能?

最后,“以罪犯为本”必将在监狱行刑实践中面临三大困窘。一是法律困窘。罪犯的受刑期限和基本待遇受法律法规的刚性规定所约束,要挣脱这些约束而体现罪犯的额外权利和保障罪犯的其他需求,原则上是不允许的。行刑实践中,以创新之名对罪犯婚姻权、生育权等诸多应然权利的保护,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更何况罪犯因服刑而导致人生挫败、因监禁而形成监狱人格等众多衍生后果,一般不能获得更多的弥补和挽救机会。二是环境困窘。罪犯的需求满足与利益实现更多的取决于服刑环境和条件是否许可,绝大多数罪犯在服刑期间的部分正当需求和某些合法利益,往往因实际困难而不能实现。例如,对罪犯进行技术教育,为其释放后就业创造条件,这是于法于情于理都应极力促成的目标,却因客观上的条件限制和行刑者

主观上的本位思想,实际上很难实现。三是道德困窘。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德报怨”式的宽容还难以成为社会公众(特别是受害者)对待罪犯的基本情感,对罪犯施以惩戒、施加痛苦,仍是监狱行刑主要的道义使命,一般情况下,让罪犯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各方面享有过高水准的待遇,势必招致社会公众的质疑和批评。

基于“大多数罪犯可以改造好”的判断,“监狱行刑以罪犯为本”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监狱工作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曲解性的引申。应当强调,对不可以改造好的罪犯,应理性地确定“不使为害”(李斯特语)的目标,而不能一厢情愿地也纳入以人为本的“人”的范畴中来(当然,确定哪些罪犯不可以改造好的标准和程式极为重要,这是本文题外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要自觉地把监狱行刑放在社会的范围内进行考量,这样才能清醒地认识到监狱行刑以人为本中的“人”还包括社会公众(对潜在的罪犯暂不宜排除)。所以说,监狱行刑以人为本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以罪犯为本,也并非完全地将罪犯排斥在“本”之外。

二、对“监狱行刑以人为本”的反思与重构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具体贯彻落实到监狱行刑领域,最终目的是要促进监狱行刑实现以“行刑理论更加先进、行刑法制更加完备、行刑实践更加高效”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发展。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前提是,在深刻反思“以罪犯为本”等片面认识及做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监狱行刑的特性和实际,全面实现“监狱行刑以人为本”的理论重构。

(一)对有缺陷解读的反思

在监狱行刑领域,将“以人为本”等同于“以罪犯为本”的主张,确有值得肯定和谅解之处。一是转换思路、改进工作的良苦用心毋庸置疑。较长时期以来,我国监狱行刑重视权力(行刑权)的实现而轻视权利(个体权利)的保护,重视社会防卫而轻视个体改造,“在防卫社会的旗帜下,剥夺再犯罪能力的需要往往压倒了教育和矫正的目标”。在行刑实践中,不论是完整而严密的法制体系,还是高效而坚决的工作措施,其目标指向都是将“刑”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根本上找到问题和提出对策。就此而言,“监狱行刑以罪犯为本”这种主张的提出和实践,也可算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二是没有斗争、共建和谐的良好愿景令人向往。不加鉴别地将所有罪犯作为监狱行刑之“本”,隐含的理论基础是行刑者与受刑者之间无敌对关系,寓意的善良前景是所有受刑者在受到感化和激励后都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惜事与愿违的是,少数罪犯仇视和对抗国家和社会的心理定势难以改变,行刑者与受刑者在某些方面有利益冲突而不能相容,将这一部分罪犯列为行刑之本,无异于自行缴械、自取其辱。

(二)对理论体系的重构

在严格界定“人”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建构“监狱行刑以人为本”理论体系,主体工程是对监狱行刑发展系列基本问题的解答。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例11

XXXXX年政治工作简要回顾

XXXXX年是XXXXX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历经了隶属关系的转变、管理体制的变革、董事会的组建、党政班子的调整、公司更名挂牌、发展战略的制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诸多重大考验面前,全体干部员工精神振奋,士气饱满,公司保持了团结稳定的局面,呈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经过艰苦的努力,经营任务超额完成,各项改革不断推进,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政治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营改革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以观念转变为先导,思想教育进一步深化

各级组织发挥政治工作的优势,围绕各个阶段的重点任务,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了队伍的稳定和士气的高涨。一是抓住移交国资委管理的契机,开展了“抓机遇,转观念,树形象,创效益”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员工及时转变了观念,消除了疑虑,适应了形势。二是抓住公司挂牌、三年发展战略出台的契机,深化形势任务教育,用公司发展战略统一思想,形成了团结一心、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三是抓住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X中全会精神的契机,引导广大员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并结合经营管理三项重点工作整改,澄清了对铁通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经营模式的模糊认识,为完成全年任务提供了动力泉源。

二、以班子建设为重点,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公司党委认真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国资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干部培养、管理和考核力度,在各级班子能力的提高和干部素质的培养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是对各省分公司领导班子和总部机关中层干部进行了考核、调整、交流、优化,调整、交流计92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二是14个省分公司成功地召开了党代会,党委班子选举均一次成功,主要领导得票较高,体现了广大党员的信任。三是在各省分公司召开民主生活会之际,公司党委在确定了统一议题的基础上,专门对18个省分公司进行了点题,使民主生活会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X是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培养、选用、评价、激励约束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机制,提出了中高层管理人才、技术人才“123”工程和高技能人才“86111”工程,加快了人才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步伐。

三、以选树典型为带动,企业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各级组织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着力培育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先进典型选树、宣传亮点凸显,公司命名表彰了十大“营销状元、安全标兵、服务明星、优秀管理者”和“十大杰出青年”,有46人4个集体获得省部级表彰,有5人8个集体获得部级表彰;公司隆重举行了“XXXXX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各级组织广泛开展了先进典型评比表彰、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创一流”的生动局面。二是在总结X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把“奉献创业、学习创新、竞合创效、诚信创牌”确定为企业理念,并通过深入宣传,成为了广大员工的精神指南。三是起草了《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了今后三年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X是对外宣传取得好成绩,各级组织围绕“客户满意年”活动,抓住“4.18”铁路第五次大提速、“5.17”电信日、“8.20”公司挂牌、“10.27”通信展等重大节日和重大事件,营造舆论声势,展示企业形象,企业知名度不断提升。

X、以反腐倡廉为保障,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强化

公司党委、纪委从保障公司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抓住反腐倡廉的关键环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一是深入开展了学习贯彻党内两个《条例》活动,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法规意识。二是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针对性地教育治理,规范了广大干部的廉洁从业行为。三是围绕经营管理重点,推进“经营收入、计划投资、物资采购和工程建设招投标”三项工作的效能监察,对克服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X是积极探索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起草了《关于建立反腐倡廉惩防体系的意见》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九条要求》等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五、以选抓载体为手段,政治工作特色明显凸现

各级组织把创新作为激活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在寻求有效载体和工作方式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工作思路探索取得突破。公司党委召开了政治工作研讨会,提出了要努力构建坚持一个思路(党政一体化、责任共同化、效益最大化),突出五项重点(着眼公司长远发展,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上发挥引导作用;着眼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着眼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发挥主导作用;着眼公司健康发展,探索建立反腐倡廉惩防体系;着眼体现特色,在选抓载体上下功夫),提供一个保证(加强和改进党群组织的自身建设,为实现公司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的具有铁通特色的政治工作新格局,为今后一个时期公司政治工作明确了思路。二是载体建设推陈出新。公司党委把“思想教育、形象塑造、人才培养、党建创新”X大工程作为政治工作新的载体,制定了年度推进计划,增强了工作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特色方法不断呈现。各基层党组织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探索形成了“党委融入中心抓服务”、“党支部经营课题攻关”等各具特色的工作方法。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使具有铁通特色的政治工作之路越来越清晰。

六、以增强合力为目的,工团组织作用发挥明显

各级工会组织以增强凝聚力为目的,广泛开展了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参加人数近2万人,提出各类建议19469条;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技术素质;组织开展了员工保障体系和福利设施建设状况调研,为下一步员工互助合作保障体系的建立做好了准备;积极推进职代会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管理的组织制度和运作程序;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改善基层员工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员工的好评。各级共青团组织不断深化“学习成才、创新创效、文明先锋”三大行动,全面开展岗位成才、营销实践、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和用户回访、上门服务等青年志愿者活动,较好地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过去一年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团结协作,离不开各级党群干部的拼搏奉献,也离不开广大员工和家属、离退休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公司党委,向公司广大员工及其家属、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形势的发展和公司肩负的使命相比,政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些员工的思想观念与市场竞争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管理人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素质和能力还不强;一些基层单位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活力、工作方式方法陈旧,政工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短期合同工的数量迅速增加,教育和管理亟待加强等。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进行研究和解决。

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XXXXX年是XXXXX实施三年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经营、管理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这既为政治工作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

一、提高执政能力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六届X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支柱和阶级基础。对于XXXXX来说,党的执政能力是否得到加强,作用是否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X个方面:一是党组织能否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保证党的大政方针在企业得到贯彻落实;二是能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三是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员工队伍稳定;X是党的自身建设是否扎实,特别是企业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落实X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切实从以上X个方面体现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研究和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以及党组织如何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问题。

二、实施三年发展战略给思想教育带来了新任务

公司三年发展战略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电信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结合铁通实际而提出来的,是公司今后三年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三年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科学发展观在铁通的具体体现,核心就是走“重在特色,重点发展,加快改革,加强合作”的发展道路。要实现铁通的长远发展,必须解决好统一思想的问题,教育引导全体员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做大与做强、数量与质量、收入与效益的关系,走低成本、高利润之路,在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企业的规模。

三、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课题

经过X年的发展,公司的增长方式已经由过去的“投资拉动型”转变为现在的“效益拉动型”,由注重数量增长、扩大企业规模转变为注重内涵挖潜、量质并重、更加重视效益。这不仅是应对市场竞争和融资压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公司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增强干部能力、加快人才培养的课题,加快培养一支熟悉现代企业运作规律、善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效益的管理人才队伍,切实转变过于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意识,增强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营销方式的转变、服务质量的提升来增加效益的意识,增强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依靠科学管理、精确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支出来降低成本的意识。

X、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给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新挑战

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和市场化步伐加快,加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干部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等问题逐步显现,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要实现公司的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好反腐倡廉的问题,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大对干部和权力的监督约束,坚决对违法违纪现象进行规范整治,保障公司的健康发展。

XXXXX年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

XXXXX年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X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公司三年发展战略和经营改革中心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X大工程”,推进政治工作创新,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为实现公司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思想教育和观念转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要以十六届X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在全体员工中再次掀起一个思想解放、观念转变的热潮,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

立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学战略、提素质,强信心,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各级组织要通过多种形式,发动员工认真学习领会发展战略,用发展战略统一思想和行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理解,在落实的过程中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每名员工都要把学习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力求真学真悟,吃透精髓,全面把握科学内涵;要强化学习理论和技术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技术素质;要增强对铁通发展的信心,坚持走“重在特色,重点发展,加快改革,加强合作”的道路;要增强加快战略实施推进的紧迫感,切实保障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在铁路专网员工中深入开展“开拓铁路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大讨论,加快铁路市场化运作体系的形成,不断巩固和扩大铁路市场。

立足保持队伍稳定和士气高涨,不断深化形势任务教育。各级组织要把抓好形势任务教育,维护员工队伍的团结稳定,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斗志,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抓实抓细。要主题鲜明,把强化员工的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作为主要目的,释疑解惑,稳定军心,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要因时施教,把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经营改革稳定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宣传教育的主题,增强教育活动的时效性。要创新方法,采取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立足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传统优势,广泛宣传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勤于捕捉群众的思想动态,善于引导员工的思维倾向,及时化解员工中存在的各种矛盾。要继续抓好等问题的监控和管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和预案。要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针对性,以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培养,狠抓各级班子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要按照中组部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和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的要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始终抓住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个龙头,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重点,大力强化干部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不断改进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快人才培养,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把不断提高素质作为目的,搞好领导班子建设。要以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建设“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X好”领导班子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认真落实《XXXXX高级管理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及时配齐各级领导班子。要加强对班子成员的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发现问题决不姑息,不合格的坚决予以调整。今年,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降职使用和免职比例按2%左右掌握,调整比例按10%左右掌握。要将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并试行《后备人才管理办法》,建立后备人才库,储备充足的人才资源。要发挥同级党委对所辖单位后备人才的动态管理作用,及时提拔、充实后备人才到重要岗位工作。后备人才提拔、交流、任职比例按5%左右掌握,使各级领导班子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把建立有效机制作为主线,优化员工队伍结构。要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人才的培养、选用、评价与激励约束等机制创新上狠下功夫。要建设学习型企业,构筑全员教育培训体系,做到把握重点、点面结合,全员培训率力争达到75%。要广泛引入竞争机制,选择部分单位进行竞争上岗试点,公开招聘部分关键岗位人员;实行党群干部与行政干部双向交流、交叉任职,到XXXXX年末,省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交叉任职人数要达到70%以上。要修订《省分公司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科学评价员工业绩,创造人才辈出和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员工能进能出。要建立省分公司以上领导联系骨干人才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把三类急需人才作为重点,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要投入必要的精力、财力和物力,保证三类急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各省分班子后备人才。要以系统提高管理知识为主,组织参加国内外中短期管理知识培训,年内启动工商管理硕士培训班,选送150名后备人才攻读MBA和工程硕士,10名省分班子成员攻读EMBA,快速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宏观决策能力和依法治企能力。对于市场营销人才,要以“培训+实战”为主,开设多个“课堂”,举办技术比武和小型实践活动,快速提高其市场策划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对于技术和维护人才,要组织他们参加国内外中短期培训,300名高级技术人才每年都要参加脱产继续教育,快速提高其掌握新技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

三、强化政治工作方式创新,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企业形象

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政治工作新的载体和手段,全面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培育和形成“精神文化先进、制度文化健全、行为文化规范、物质文化完备、形象文化鲜明”的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塑造全新的铁通企业形象。

发挥企业文化的独特作用,营造生动活泼的发展氛围。要实施XXXXX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塑造全新的企业形象。XXXXX年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取得突破。要总结提炼为广大员工所认同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征集公司司歌,增强企业凝聚力。要编制《企业文化手册》,制定员工共同奉行的行为规范。要举办XXXXX文化论坛,积极研讨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发展问题。要继续开展以五个“十大”为代表的典型选树、表彰和宣传工作,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头作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公司首届文化艺术节,丰富文化生活,提高队伍综合素质。要加强企业形象宣传,打好六大宣传战役,多层次、全方位地报道公司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显著业绩,铸造企业品牌,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

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作用,不断提高公司的文明程度。要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精神,引导员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要深入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班组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今年,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所在的分公司要建成省级文明单位。要加大行风建设工作力度,继续开展评优帮差、民主评议行风等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X、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启动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工程,保障公司的健康发展

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以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为目标,以监督领导干部、制约权力、规范经营行为为重点,逐步建立自上而下的教育、约束、监督、惩处、保障环环紧扣的反腐倡廉惩防体系,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抓好宣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要按照加强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重点在地市分公司领导班子以上干部中开展“依法经营、勤廉从业”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艰苦奋斗、以案说纪、依法经营等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做到依法经营,廉洁从业。

抓好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约束控制。要着力抓好已经出台的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落实。要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出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要求,进一步规范各级领导干部的行为。

抓好治理惩处,严肃查处违法乱纪行为。要加强对“人、财、物”等关键部门和设备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要围绕经营管理重点继续开展效能监察。要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和信息反馈渠道。要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治理和整顿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为营造企业经营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稳定员工队伍,提供纪律保证。

抓好纪检监察力量的配置,逐步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督格局。一是省分纪委书记实行双重领导。省分公司纪委书记既是省分领导班子成员,又是公司纪委派出人员,要向公司纪委和省分党委同时负责。二是省分公司单独设立纪检监察机构,与审计等监督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经营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集中精力抓好省分、地市的党风廉政建设。

五、强化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要全面贯彻《中组部、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建立健全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和工作机制,修订和完善“三重一大”问题集体决策有关规定,并切实抓好决策内容的贯彻实施,使党组织的主张在企业决策中得到重视和体现,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水平。

切实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据最新统计,公司381个地市分公司(铁道通信中心),有61个单位设立了党群工作机构,有专职政工干部625人,占员工总数的0.87%(比2003年初减少了223人,且基本上是专职不专用),这些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注意防止政治工作的弱化。精干高效是政工机构和人员配备的原则,但“精干”不是越少越好。铁通政治工作机构和人员配备,要保证省分公司和铁道通信中心设立工作机构,较大地市分公司要配备专职人员,专职党群干部的比例控制在1%-0.9%之间。要保持基层党的组织健全,尤其是在生产经营组织调整时,要坚持党组织设置与行政机构变动同考虑、同部署、同到位。要配齐配强政工干部队伍,注意解决政工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培养选拔优秀人才从事党务工作。要加强政工干部的培训,培养复合型的政工人才。要注意探索和解决短期合同工中党、工、团组织的建立和管理问题,凡是合同期超过半年的党、团员合同工,要转接组织关系,工会组织关系按自愿原则办理。要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建立与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公司将在今年下半年召开第一次党代会,部分省分公司也要召开党代会。各单位要精心组织,认真筹备,争取把党代会开成一个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大会,选出坚强有力的党委班子,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党的基础建设再上新水平。

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国资委的安排,公司将在今年上半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层层抓好落实。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为增强活动的效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要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的状况,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保证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质量。要妥善处理好教育活动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为活动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做到学习教育和生产经营两不误、双促进。要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国资委党委的安排,党员先进性教育首先在公司总部机关进行,要把先进性教育与机关的考核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

六、强化对工会、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始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汲取智慧,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团结战斗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