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6 08:51:46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例1

二、文献综述

(一)“出版”的相关概念界定

教育出版。程三国(2002)指出中国现代出版业是由一般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三个部分组成的。教育出版则是指与学习、教育和培训有关的出版,分为基础教育出版和高等教育出版两个业务范畴。刘灿娇(2007)认为模式化、标准化、过程复杂性和强计划性是教育出版物的典型特征,所以是最不会引起歧义、最名副其实的。

传统出版。M Cockerill(2006)在研究出版商业模式时明确了传统出版是区别于电子出版的纸质图书的出版。张莎莎(2013):传统出版是指以传统印刷术为基础,出版产品的信息载体是纸张。相关出版物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等。

数字出版。本文所涉及的数字出版以《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出政发〔2010〕7号)》中的定义为准: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

(二)商业模式概念界定

R Clarke(1997)认为商业模型是公司用来获得持续性收益的一种运营方式。

哈佛大学教授Mark Johnson、Clayton Christensen和SAP公司CEO孔翰宁(2008)共同撰写的《商业模式创新白皮书》将商业模式的三个要素概括为企业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客户价值主张。

三、研究方法设计

(一)资料收集方法

本文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是文献检索法和深度访谈法。通过检索国内外与教育出版、数字出版和商业模式相关的文献,以及官方的政策文件、统计报告和新闻事件,采集翔实的参考资料。运用访谈法对行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解,获得第一手资料,弥补文献资料中数据不足的缺陷。

(二) 资料分析方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分析搜集到的图书、期刊、论文、专业报道和行业会议等相关材料,对传统教育出版企业进行定位和深入探究。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针对既有资料进行判别和分析的一种非接触性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或是定量分析的方法输出认知。

案例分析法。本文分析人教社所属群体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转型的动机;其次分析外部宏观环境,预期人教社转型的战略趋势,借鉴其一系列的操作经验;之后通过对优劣势的对比分析,得出适用于人教社及其他中国传统教育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模式;最后提出模式选择方案。

(三)研究工具

PEST分析法。PEST分析法指的是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本文通过这四个因素来判断企业所处的环境现状,分析数字化转型时机的正确性。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也被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以企业自身的内在优劣势为核心,客观分析企业现行状况的战略分析方法。SWOT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和Threat(威胁)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人教社概况

人教社以课程教材研究所为龙头部门,设立了数字出版部(职能部门)和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社属企业)。相关产品包括: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教辅和教师用书(1-9年级)、普通高中课标实验教材教辅、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对外汉语教材教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材、幼儿师范学校教材、师范院校教材、其他教育图书、工具书、电子音像、数字产品、人教期刊。本文统计出仅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就多达215册别。教材出版垄断、教育出版物市场化竞争、企业改制、行业合作与联盟,除了资金短缺,人教社几乎经历了教育出版企业在发展历程中所有普遍意义的阶段。

(二)转型原因的分析

该调查涉及的访谈对象为29人,其中总社管理者1人、分社管理者3人、项目负责人4人、编辑10人、发行经理4人、社属企业职员7人。在访谈提纲的设计上,从人教社当下的企业状况和转型中产生的问题切入,设置了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问题。从调查结果发现,人教社所面临的问题有五个方面:

第一,地区行政壁垒的干扰。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冀教版教材、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牛津版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深港版教材等一批极具地域标志的教材教辅由于能为地方财政创收,实现业绩,所以相应的地方倾向性也突显出来。

第二,出版生态环境恶化。企业被“租型”单位恶意盘剥利润。简单粗暴的惯常做法是版权页标注印数3000册的教材,在当地实际印刷量可能是6000册甚至10000册,这样超出的3000-7000册的“租型”费就这样流失了。新华书店账期长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这对于一些中小出版企业来说,可能是影响生存的问题。数字出版则可以通过二维码、编码跟踪等技术手段对出版印刷进行数量上统计和监督,并监控其销售去向。

第三,教材与教辅之间的版权纠纷。以人教社为代表的教材出版企业认为教材是自主知识产权出版物,其研发和销售已经市场化,人力和资金等投入都是教材出版社自行承担,所以教材也就不再属于公共出版物,与教材配套的教辅出版物应向教材出版社支付版权费以获取相关内容的授权。教辅出版企业则认为教材并没有进入真正的市场化或者完全的市场化,因为教材出版的准入门槛依然限制诸多,没有去政府化。数字出版可以通过教材教辅的在线链接,通过良性竞争获取市场份额。教辅产品也可以选择缴纳相应的版权费用,以教材企业官方认可的、质量达标的身份获得推荐或链接。教材企业也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教材的研发版权。

第四,教材教辅成本攀高、利润走低。教材品类剧增和教材限价导致教材的规模效益大不如从前。配套教材的教辅版本也随之翻番,教辅产品的价格战长年不断。低价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是盗版横行。个别教辅出版企业借鉴人教社“租型”方式,将排版文件直接发到地方印刷厂,为降低销售价格,甚至将彩版直接印刷成黑白版。这样运输费和印刷费的价格空间就压榨出来了,可直接投入市场低价竞销。数字出版本身就省略了运输环节,只需要在线传输;同时也没有印刷成本,可以对恶意的低价手段进行有效狙击。

第五,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90%的被访谈者支持传统教育出版单位进行数字化转型。中国传统教育出版企业绝对性地控制了最大的教育出版资源,数字化转型一旦成功,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具备了核心竞争力。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整合资源,将教材与教辅在数字平台上进行全方位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传统版权纠纷带来的损失。数字化转型中的纸张成本及相应的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将极大降低。

(三)人教社转型环境的PEST分析

政策环境(P)。2010-2014年期间,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中央利好政策和意见,充分体现了对中国出版企业数字转型大力扶持的态度。截至2015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建设的数字出版基地已达13家,扶持工作在北京、南京、天津和深圳等多地不同角度和层次的开展进行中,全国教育出版企业面对的是一个较好的政策环境。

经济环境(E)。2009年的《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出版企业给予了实质性的协助,企业可以保留更多的利润用以投入数字出版的发展。数字出版企业销售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符合条件并申报通过的,退回其中14%的税费,即实际只征收3%的增值税。这两项措施极大地为传统教育出版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新兴市场的进入保障。

社会环境(S)。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2015年中小学在校学生数接近1.61亿,2020年或达1.65亿,分别相比2009年增加2.08%和4.62%。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中小学教材教辅出版发行的需求也将相应回升。

技术环境(T)。2012年前后,中国出版业和IT技术业在云出版、数字版权保护、阅读终端融合、数字出版平台、数字编辑等数字出版关键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教育出版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不过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软件创新后劲不足引发的数字硬件产品同质化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在生产环节上,没有完全摆脱某些企业代工、仿制和拼成本的恶性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教育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纵深发展的进程。

分析结论。通过PEST环境分析,可以清楚发现人教社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享有绝对的优势,技术环境方面的劣势则比较明显。总体上还是非常利于企业转型的。

(四)人教社数字化转型的SWOT分析

优势(S)。内容资源优势。人教社稳步经营了60多年,积累的传统教育出版内容资源庞大,从中可以提取出适合数字出版的丰富的内容资源。

垄断优势。虽然教育出版已经市场化,但准入门槛比较高,目前全国有法定资格的教材出版社仅有80多家。数字化转型可以将教材和教辅的融会贯通。

品牌优势。无论是哪种出版,品牌都是出版社的信誉和知名度的集中体现。人教社的品牌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在教育出版领域尤其突出。

劣势(W)。缺乏复合型人才。传统教育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需要即懂教育,又熟知出版业务,同时拥有技术理念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的人才需求无法满足。

体制遗留问题。虽然人教社已经改制转企。企业制度逐步向现代化调整,但几十年的事业单位体制的彻底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导致人教社的市场化竞争力度不够,绩效制度无法良好运转并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转型进展缓慢。

机会(O)。阅读习惯的改变。2013年9月启动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突破50%,青少年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接近60%。青少年手机阅读日均时长超过30分钟,手机阅读月均花费1.25元。在数字化阅读比例显著上升的同时,用户付费阅读的习惯逐渐被培养起来。这意味着教育出版的盈利环境在趋好。

威胁(T)。教育出版数字技术缺乏行业标准。《国际标准文档关联编码(ISDL)》国际标准虽然在2011年成功立项,但面市后的成效还需要较长的检验时期才能确定其有效程度。而且这一标准无法涵盖数字化教育出版的所有技术主流层面。

技术类公司的强势竞争。与欧美数字出版由出版公司主导不同,中国的数字出版绝大多数源发自IT类公司。人教社的转型将因不具备技术优势受到来自IT技术公司的竞争压力。

分析结论。根据以上SWOT分析,可知人教社现阶段的企业优势大于劣势,外部的机会多于威胁,技术劣势明显。鉴于目前尚处于尝试阶段,宜采用ST策略(多元化策略)。通过跨界联盟方式来解决技术薄弱问题不失为一个好策略,可以与技术类企业合作开发并分享利润。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开放合作是规避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技术短板的最佳捷径,独立打造大规模集约型平台和大规模制造自有产权终端阅读器的风险过大,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与各方关联行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五)人教社数字化试水历程

2001―2015年的近14年间,即使是人教社这类占据优势资源、教育出版阅历丰厚的企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数字出版部和人教数字公司的双轨并行,可以看出人教社对数字出版的重视程度。通过与多类单位的多层次合作、借力发展以及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人教社寻觅到现阶段比较适合的数字化转型模式。

(六)人教社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

单一产品模式。人教社尝试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也是大多数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进军的普遍形式,也就是纸版资源直接转换为数字化内容。转型之初,人教社把主要工作重心放在数字化内容资源的建设上,通过激活所掌握的巨大的教学资源,以“资源包”的形式与名校名师共建共享。

整合服务模式。电子书包是以数字阅读终端为载体的综合性产品,将文本、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字化教学材料进行融合。其教育和学习方面的功能之丰富是普通终端或平台无法企及的,搭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功能充分体现了整合服务的成效。

人教网(pep.com.cn)是具有经营性的、为学生答疑辅导、为教师提供测评帮助的资源性综合服务产品。人教网原创的网络文本资源年均量5000万字左右;日均页面点击量超过300-400万次;日均访问量约20万。

人教学习网(gopep.cn)是人教社旗下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资源类网站。网站引入了课外辅导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反观学习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用户的学习习惯。

人教数字校园(PEP e-Campus Live)以学习、教学、推广等系统认知为理论基础,通过IT技术手段实现对教学研究、教学资源、教务工作、媒介手段、测评诊断进行整合配置,形成立体、开放和交互的在线综合服务方案。数字校园由备课系统、授课系统和教务系统三个模块构成,充分体现了产品强大的综合服务特质,对关联产品的持续销售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英语互动Q学堂”网络教材。配合《英语(新目标)》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五大组成部分,用户界面模拟实体教材的外观。充分贯彻分层次教学理念,按学生学习能力和进度的不同个性化提供。这使得学生参与活动的便捷性得到提高,良好的互动功能机制提升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效能。

2009-2011 年期间,人教社经过三年的数字出版运营摸索,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在管理、人才、技术以及数字化经验方面有了相当的基础。企业定位逐渐由内容提供商成功升级为“内容+产品+服务”的综合服务商。

平台运营模式。数字出版平台的核心在于教学内容的整合、管理、跨平台及信息服务。教和学的大量素材是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基础资源。通过有效的数字化整合之后,资源、读者、作者和企业共同构成高度人性化的、强大互动性的数字化平台。人教社研发的网络出版平台,通过对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完善,架构全媒体出版体系,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功能融入出版流程,支持各种移动终端参与基于教学活动进入自出版环节。

(七) 数字化转型成效

人教社社属企业,人教云汉数媒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收入近2000万元。人教社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整体收入超过4000万元。2014年数字出版总收入超过6300万元,增长率超过50%。转型成效是显著的。这个数字和人教社十几亿的总体收入来比轻如鸿毛,但从整体行业来看是重如泰山。以人教社为首的教育出版单位的数字化出版盈利,是行业的强心剂。人教社由产品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的整体趋势,是目前中国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思路。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例2

在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是继《数字信号处理》、《Matlab及其应用》课程及有关课程设计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信号处理技术方面综合性的设计实训课程,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和任务是通过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熟悉Matlab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Matlab软件进行FIR或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进行一维信号的频谱分析,并利用混合信号通过所设计的数字滤波器进行验证,解决信号处理技术中的综合问题,为以后进行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打下设计基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宽口径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是来源于国外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目前是国际通行的高校工程专业进行质量评价评估的重要手段, 基于此可以实现工程教育领域各国之间的互相认可。 开展工程教育认证,能够推进高校工程类专业的国际化,增强本校工程专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能够保证工科毕业生的质量,对我国高等教育和工程教育的进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已于2013年加入《华盛顿协议》,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及其保障得到了国际工程教育界的认可,意味着为我国的工程类学生提供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为将来我国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打了下坚实的基础,加入国际认证协会也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向国际化迈出了重大一步,说明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初步具备了与国际认证的“实质等效”性。借助专业认证,达到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高校或专业得到认可,同时能够有助于院校改进工作,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水平。

通过学习工程认证的核心理念和认证考核标准,本文作者反思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在当前的教学大纲中,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老师选定后指定给学生的,选题没有考虑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探索意识的培养;2)在课程设计指导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方面,侧重于给出学生详细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而没有启发学生自主提出课题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限制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当前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亟待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工程教育认证目前已成为全球高校专业认证的主流,是我国高校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为了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设定的毕业要求,需要将毕业要求分解到各门课程中,在教学中综合体现并最终达成毕业要求。依据毕业要求,我院设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体现在:“能够在电子信息系统软硬件开发项目中进行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能够按照设计方案要求实现电子信息信息系统软硬件开发”。本文以课题“应用数字滤波法实现语音去噪”为例,对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具体来讲,以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为指导,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1 分析和分解问题能力的培养

首先,明确要处理的工程问题,即利用用MATLAB仿真工具,对数字滤波法的语音去噪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要求学生自主查阅专业文献,对语音去噪的常用方法和设计思路进行文献综述,目的是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对课题进行深入剖析,掌握课题设计的核心问题和基本思路。在文献阅读基础上,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分解,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是由多个关键问题组成的,合理的问题分解能够使复杂问题清晰化简单化,基于问题分解可以得出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比如,本课题要解决的工程问题可以分解为:如何采集语音信号,如何选择合适的数字滤波器,如何对语音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如何设置滤波器的参数,如何评价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等子问题。

2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针对本课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具体工程问题时,应按照项目的规划有序开展。首先,透彻理解设计中用到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复习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所学的IIR和FIR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其次,确定设计方案。预定初步的设计方案,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同组同学讨论修改设计方案细节,其核心是理解并掌握模块化设计思路。明确了每一步骤的内容和目标以后,最后,进行仿真代码编写。熟悉MATLAB仿真工具的基本操作,熟悉MATLAB自带滤波函数的用法,编写代码,运行调试,修改代码直至调试通过。学生在仿真部分花费精力比较多,代码编写和调试特别考验学生的耐心和热情。此时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小的代码问题,适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3 总结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改变系统参数或条件,重复仿真实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比如,输入条件相同时,采用不同类型的数字滤波器,对比分析滤波效果的优劣。采用的数字滤波器不变,改变滤波器参数,分析滤波效果和规律。改变输入噪声的特性,分析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和规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即不同滤波器有不同的适用场合,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让学生认识到这些结论能够指导具体的工程实践。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程探索精神,引导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实践表明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Crawley.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例3

电子书包,在21世纪风起云涌,众多电子硬件制造巨头、电商巨头、出版巨头都将目光聚集于此,想在这个新兴的市场上分一杯羹。

美国电子教学可以说已经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因为他们有很多先行者去探索,尽管目前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很多现实的困难,但是美国的出版人都对电子书包的推广和广泛使用充满信心,这也预示着全球教材教辅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愈加明显。早在2003年,比尔・盖茨就惊呼“电子书包市场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同年微软便将电子书包列入重点发展项目。目前麦克劳希尔教育集团已经和以色列的技术公司合作研发出了一套针对学校核心教育计划的数字教材,每个使用这套教材的学生手上必须具备电子终端,即one to one,笔记本电脑或者pad。美国已经有30个州开展了one to one教学,麦克劳希尔教育集团非常重视快速发展的one to one教学市场,目标就是要抓住机遇,成为数字教材提供商的龙头。

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现在和将来,作为以教材教辅出版发行业务为经济支柱的湖南出版产业更应该寻求突破。

一、过河之石在哪里

目前国内的中小学教辅发行以市场化和渠道化两种类型为主,前者完全通过市场模式营销,在实体店以及网店铺开销售渠道。而渠道营销正是我们所依赖的,通过已经成熟的销售网络,采用自愿征订的形式将业务做到乡镇、村甚至学校。不可否认,一个完整有效的渠道体系能够使教辅产品得到全面的推广。但是在面临国家大力整治教辅市场,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等现实问题,传统教辅发行前景堪忧。没有一个行业能一直鼎盛,特别是充满竞争的年代。中国人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企业在鼎盛时期更应该居安思危、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已经介入的电子书包业务,并大力投入电子书包,同时整合集团资源狠抓数字出版才有可能让我们集团在未来的数字出版、数字发行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道理谁都懂,可是怎样才能在一条湍急的河流中,一步一步地去寻找过河的石头呢?怎样才能每一脚都踩到石头上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内容亟需充实创新

在科技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电子书包的技术本身并不是壁垒,电子终端也不再成为电子书包推广的障碍。让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推广使用电子书包不再难以实现。因此,内容的滞后已经不符合电子书包这先进的身份了。目前市场上的电子书包并不罕见,在教师和学生的使用过程中,给他们最直观的比对就是内容资源的充实与否。

目前国内的电子书包内容开发基本分为四个模式,纸质教材数字化、多媒体数字教材、互动式数字教材、集聚式数字教材。在开发过程中也基本遵循8个原则,包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尊重教材编写原则,着重开发互动功能、支持新的教学方式,允许个性化内容的载入,提供教学管理和评价工具等。上海某电子书包开发责任人提出了内容研发的四个要素:研发要遵循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要面向教学过程;要适应数字教学环境和各种电子终端;要基于出版社社内的数字化编纂流程。我认为这仅仅是基于国情来说最基础的要求。可以预见到,随着电子书包的普及,数字化内容的更新与提供将成为电子书包未来最大的盈利模式。数字化内容不仅仅是把传统的纸质图书碎片化,更是在碎片化的同时,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背景资源,甚至以动漫、动画等全新的图式,串起一个充满趣味性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全新互动式课堂。

内容为王,优质的内容才是关键。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任何出版社如果固步自封,不大力投入内容研发领域,“江湖”地位只怕危在旦夕。

(二)要发展就必须重视版权

大力发展数字教材、教辅出版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版权。国内众多出版社目前已经开始研发数字教材,并且很多独立撰稿人、特级教师手上都有丰富的资源可供电子书包的数字教材运用。目前电子书包仅在个别地区的个别学校进行试行,比较封闭。不久的将来,电子书包推广普及后,数字教材内容版权保护或将受到考验。内容版权的授权直接影响着电子书包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处理好出版社与著作权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让著作权人直接受益。

(三)针对性深入营销

如果你想学钢琴,家里应该有一架钢琴,如果你在学校里是用电脑来学习,那么家里也应该有同样的电脑,如果想要学生使用什么新产品,那么让家庭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的教育营销中,民营书商要重视这一点,他们的工作深入学校甚至家庭,而国企书商则是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在“坐商”。但是对于电子书包这种具有特殊型的产品,肯定不可能依靠传统的政策扶持。只有加大对相应产品的推广,变坐商为走商,深入学生家庭,才有可能获得学生家长的青睐。

(四)灵活的合作模式

McGraw-Hill Education麦克劳希尔教育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美国TIME TO KNOW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独特而强大的数字化教学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让世界各地的数百个国家的教师进入了真正的数字化教学环境。TIME TO KNOW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本地化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适应当地的需求。因为他们相信,没有人对当地的教育和出版市场的了解优于当地企业。

因此与当地伙伴合作是业务策略之一,在内容或技术领域联手,一起努力让本地教育市场完成从纸质到数字化的过渡。二是合作的灵活性。根据不同的合作伙伴,灵活设计合作解决方案,以满足彼此的需求。无论是出版公司还是技术供应商,只要专注于教育技术,都可以一起探索合作模式并展开合作。

二、数字出版,数据分析为王

“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唐太宗的话用于今日的数字出版也不过时。找铜、炼铜等于搜集数据,照镜等于分析数据,正衣冠等于使用数据分析的成果。在未来的数字出版大战中,我们要做的就是照镜正衣冠。作为一家出版企业,怎样才能让人为你的出版物产品付费,这是营销中最重要的一点。以数据分析为基础,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来不断调整营销策略,吸引顾客,这样才能达到卖出产品的终极目的。

(一)数据搜集的重要性

在电子书包推广前后,其实质教育内容该采用何种模式,或者针对不同的地区提供不同的内容,甚至可以根据客户的隐性需求推出定制产品。这些先入为主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贴近受众的内心。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得到。

(二)数据分析是关键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购物场所发生了变化,由商场购物变成了网上购物,亚马逊和沃尔玛成为直接对手。目前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电脑来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电脑通过多种渠道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并通过分析预见出消费者将来的消费习惯。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相关动作自动作出反馈,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图书的推荐信息。亚马逊和京东等国内大电商早已有此技术。亚马逊更是随时随地无时无刻都在搜集数据。当你逛完京东和亚马逊后,下次登录时你会发现看过的产品甚至相关产品信息已经直接罗列在你的眼前。这就是系统数据分析功能在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行分析后所做出的反馈――直接向消费者推荐其感兴趣的产品。

现在80后的一代逐渐为人父母,不例外的是他们也都是望子成龙的家长。80后作为在科技发达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在互联网上所花的时间相当可观。只要随时搜集他们的上网数据并及时加以分析,相信是可以抢占这一批人的市场先机的。而且在他们的孩子成长的十几年里,只要数据分析得当,我们将牢牢把握住他们对数字教辅出版物的购买需求。

(三)以消费者的角度做数字出版

如果想要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来搜集数据必须建立一个直接与消费者联系的渠道。而不是通过中间商来获取消费者的数据和反馈。在设计产品时要做到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到用户的体验,顾客心里对产品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以用户为中心。在开发新产品前,要思考怎样才能够更符合使用者的习惯和要求。在开发产品后,可以通过使用者反馈、销售数字、社会媒体、博客分享、竞争者分析等等一系列的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使用什么样的终端、什么样的软件,从而不断更新改进自己的产品,才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在数字教育出版这场没有硝烟但异常激烈的战争中,其实质就是信息化的竞争,谁能够在得到信息数据后,尽快加以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快速做出相关的反应,这样才有可能抢得先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例4

【中图分类号】G40-057;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048-01

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发展也迈向了新的平台,实现了以大数据为背景的发展时代,同时也给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地完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全面革新高校教育技术学教育流程,以培养符合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教育技术人才作为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本文阐述从数字化大学教育的必要性、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可行性、高校教育技术学数据库的建立及高校教育技术学理念的创新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一、数字化大学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受到大数据时代环境的影响,我国各地高校也相继转变教学模式,逐渐由传统教育向数字化教育方向靠拢。然而,数字化教育的开展却遇到了一些阻力,导致其开展效果受到了制约。因此,各地高校必须从提高高校教育技术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抓起,并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及要求为学生设计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一些高校教师对于数字化教育并没有深刻地认识,部分接触过数字化技术的教师,也仅限在多媒体设备的基础应用层面上,比如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声音、教学课件等等,而一些难度较高的数字化技术则是无法灵活运用,严重影响了高校数字化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样,这也会给教育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翻转课堂、微课、MOOC、云班课给高校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转变,教师应该打破旧观念、旧思想,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的优势,并结合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为学生营造一个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二、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可行性

在当前时代环境中,微博、博客、微信、腾讯QQ等常用的媒体平台都被称作为社会化媒体。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通过引入这些先进的传播媒介,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在掌握教育技术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将其真正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另外,高校教育技术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将大数据的特点与社会化媒体技术的使用相结合。为了更好地体现社会化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就要对其技术形式进行全面的创新,使之符合大数据时展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在应用和创新社会化媒体技术时,高校技术教育学教师还应顺应时展潮流,详细分析社会化媒体技术的作用,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灵活地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社会媒介,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各高校教育技术学教师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媒体技术,在开展高校教育技術学教学时,要大力倡导应用社会化媒体开展教学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来实现对高校教育技术学教育的全面变革,为高校教育技术学的长期开展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高校教育技术学数据库的建立

1.为迎接大数据时代下的挑战与机遇,各高校必须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助推企业主导教学实践,建设创新型教育模式,这是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必要手段及重要条件。建立与教育技术学相关的数据库,这样可以方便教师采集各种教育信息,并为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也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2.高校教育技术学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还要培养教育技术学学生能够独立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的能力,以便于其可以掌握到更实用的信息,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的稳定发展。

3.随着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才培养的社会要求也在不断增多,这给高校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其必须对当前的形势和变化做出全面的了解,并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培养,使其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站稳脚跟,发挥出独特的优势[1]。

4.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教育技术学教育,相关教师一定要认清形势,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培养高校教育技术学人才。同时还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对高校教育技术学教育进行全面的变革,在传统教育模式和创新教育模式逐步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深入地获取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技术教学的重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2]。

四、高校教育技术学理念的创新

现下大数据的发展时代,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也要不断的变革,尤其是对教育理念的创新,各高校应结合大数据时代环境,适当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教育技术学教学模式进行逐步地完善和调整,并在相应范围内倡导新的教育理念,使其与教育技术学知识有机结合,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理论基础。同时完善相关教学流程,使之成为与时俱进、新颖独特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适用型专业人才。此外,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力,掌握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运用新的数字化平台推广和传播新的教育理念,为顺利开展教育变革打下坚实的基础[3]。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环境下,各高校教育技术学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流程,利用新的媒体技术全面完善传统的教育模式,倡导学生勇于创新,大胆革新思想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在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下,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和义务。

参考文献:

[1]阎瑞,息明东,闫瑞峰.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技术学教育变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6(01):79-80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例5

由IT和CG技术当作中心的数字媒体行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多个行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快速发展,逐渐对于人们生活以及工作模式造成影响,已经成为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有着极大的发展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数字媒体这个行业最近几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和改革策略。

一、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

(一)教学体系不健全。由于进入新的数字时代,以往教学方式明显无法满足教学方面提出的需要。部分高校在参考国外办学经验的过程中,在课程构造和设置以及教学形式这些方面实施了变革,获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因为数字媒体艺术属于一门新兴的艺术模式,当前还不具备相应的理论沉淀,我国针对这方面的教学明显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这门课程属于文科和理科以及艺术和技术集一身的综合学科,必须要相关学科知识当作理论根据,实施艺术创作。而高校过度重视对于软件的学习,大部分高效设置的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其实包含很多软件操作类的课程,仅仅停留在技术方面,没有重视艺术方面的创作,数字媒体艺术没有对应的理论知识,完全成为了软件实践类的学科。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这个专业,专业教师匮乏这一问题逐渐凸显。目前这个专业的教师,通常均是别的专业转型到这个领域当中,不管是理论还是技术方面均存在大量的问题。我国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条件还停滞在之前的基础上,不具备要求数量和质量的专业设计教师以及设施,促使大量的教师被一人多用,有些甚至超过自身擅长探索的艺术领域,这也是当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及设备不完善。数字媒体艺术这个专业属于艺术性和技术性融合极强的学科,这就对于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必须要摒弃以往艺术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具备相应的新设施当作支持和保证。新的思想和创意以及技术不断加快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软件,教学设施的持续更新换代直接引发一场数字艺术行业的变革。而高校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大量教学方式以及理念和技术设施问题,因为很多因素无法解决,导致其难以真正落实到教学当中。

二、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改革策略

(一)重视学科整合改进体系强化沟通。数字媒体艺术这门课程属于一门跨学科和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型学科,培养出不仅懂得艺术设计特点,同时还掌握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并且能够操作有关应用以及后期制作软件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数字艺术设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对于数字媒体设计人才方面的需求属于多样化的,要求其教育必须要走不一样学科和专业的交叉和整合这个发展道路,全面的专业课程,对于培养现代人才多种素养以及思维能力,还有组织和沟通以及实践能力等一系列的能力十分有利。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的新媒体艺术教育,一定要体现其总体观点以及全面思想。针对学科交叉结合的理念,击破同一个校园当中不一样院系之间的界限,以及高校之间的界限,每个学院和系部均能够相互合作和促进,进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设计艺术人才。

(二)强化专业师资力量。数字媒体设计课程教学实施改革,课程构造和师资团队的构建起到决定性的影响。第一个,作为新媒体艺术教育教师,必须要进一步扩展视野,更新理念和知识,特别是数字媒体艺术这门复合型新兴艺术学科,要求教育必须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及时的获取和掌握新媒体艺术发展情况,可以站在某个高度抓住最新和最尖端的信息。新媒体艺术属于一门综合性极强,并且发展速度极快的艺术模式,所以,必须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信息,持续优化自身知识系统。并且,高校还要尽可能的完善当前教师培训制度,可以给大量年轻教师提供更加深入学习的机会,进而强化专业师资力量。

(三)提升实践环节。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当中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要求高校必须要给予社会实践高度的重视,由创新文化行业加快发展当作契机,加强产和学以及研的融合。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必须要给文化创新行业发展提供服务。在有关发展纲要当中明确表示,我国必须主要发展就中类型的文化行业。而苏子媒体艺术几乎大部门均和文化行业相关。经过具体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制作,增强高校艺术教育和社会之间的衔接,提升学生实践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对于总体行业系统良好的循环十分有利。当前在我国开展艺术设计教育当中,不具备相应的设计时间,这也是影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的师生一定要主动寻求并且制造条件,把专业教学和实践联系在一起,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拥有极强的社会适应以及竞争能力。并且还要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实践基地具有的桥梁功能,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和教育以及人才资源,和企业以及地方发展要求结合,研究并建设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场地,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文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现状以及改革策略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当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不是十分乐观,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限制了培养人才的水平。通过采取重视学科整合改进体系强化沟通,强化专业师资力量,提升实践环节等改革策略,能够有效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发展。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给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加快该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现状与思考初探[J].现代装饰(理论),2013,02:83-84.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例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024-02

处于互联网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线教育和数字出版应运而生,不断挑战传统教育的教学体系,颠覆传统的新生事物给教育领域带来改革创新的新风。在线教育和数字出版的结合,创新推出数字化教学理念。数字化教学理念在满足市场所需,顺应时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建设与管理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牵动教育使命的重要课题。

一、在线教育理念下的数字出版教学理念

数字出版冲击着传统印刷出版业的运行模式,传统出版印刷教育理念进一步调整与改进,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传统出版形式的变革,二是传统教育理念的变革。

1.培养具备新式思维能力的多栖人才

如今的数字出版是综合媒体多栖平台――出版物融合多种媒介平台,不再受限于单一的固定的平台,用不同的方式,如纸质媒介、电子媒介、网站媒介等,迎合不同的群众与媒体的口味[1]。这就对数字出版从业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能够从不同的层面,如传统技术层面、新数字时代层面等来看待出版和发行出版。面对数字出版,有自己的解析与认识。要让数字出版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推陈出新,从业者必须自己先跳出来,不局限于以印刷传播为主的教育理论的公式,更不拘泥于工程体系的古板模式,总结归纳出全新的以传统印刷教育理论为基础,创新性结合数字化编辑、数字化传播的特点,优化传统固定单一教育理论的模式,建立出依附于多种传播渠道的新理论和新模式。与之相适应的全面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具备市场勘察能力,选题精准能力,数字化创新性能力,营销传播、发行出版成本核算等多种技能,需要用“大编辑、大文件、大媒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培养具备新式思维能力的多栖人才[2]。

2.参与式互动教学理念

在线教育可以看做现代数字出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更为准确地概括二者之间的关系,数字出版是作为在线教育的母体而存在的,未来的数字出版教学活动将会向着“在线化”方向改进,通过师生共同的在线互动完成重要教学步骤及内容。数字出版教育中包含了在线教育的先进理念,其可执行性极高,例如,有关数字出版的核心课程教学,都能够以在线自主学习系统来完成[3]。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性显著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动性以及共享性都得以提升。在线教育理念下,用户体验被放在了首位,因此,无论是在市场的开拓中设计学习过程,还是在教育产品的研发过程都需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数字出版教育中通过对该理念的引入,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注重生生、师生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就是说,数字出版教育中应该始终贯彻参与式互动教学理念。

二、数字出版教学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数字出版,指的是在数字化操作平台下,编辑过程中对出版物作出数字化的呈现方式,该专业是从编辑出版学专业分离出来的,在教学资源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W资源的短缺,二是教学资源的滞后。前者主要指的是数字出版专业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和历经多年发展、技术相对成熟的其他专业相比,无论是文字、视听教材,还是CAI、网络课件等教学资源都很不完善,也没有形成专业的体系[4]。后者指的是为学生自学提供服务的网络系统环境,和互联网及多媒体环境支持下的教辅和监督系统与理想中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现代数字出版系统还很不成熟,没有体现出数字出版的专业要求。具体来讲,数字出版教学资源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教材资源仍然以纸质书刊为主,第二,课程体系采取以理论教学为主,第三,在教学方法中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以上几个问题在我国高校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相比于数字出版专业,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改善,将会严重打乱人才培养计划,阻碍专业技能的发展,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在线教育理念下数字出版教学资源优化措施

1.开发在线自主学习系统

近年来,在线教育获得了迅猛发展,这充分表明在互联网支持下的在线教学系统已经脱颖而出,逐渐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手段,这不得不说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大冲击。发展到今日,传统印刷出版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需求,该行业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方向,而数字出版的出现恰好迎合了出版业的这一需求,成为其最要的发展目标[5]。在数字出版专业中,课程的设置必须始终做到把学生当做主体,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强大作用,确保学生能够对出版行业的数字化流程再造以及新型数字媒体的形式有全面的认识,而且能够在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对专业教学资源的最大运用,不仅是数字出版专业师生的手段,同时也是该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专业在线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能够充分结合理论和实践、学校与社会等,保证学生能够轻松完成对数字出版教学内容的学习。在设计构建的自主学习系统中,综合了在线学习、评价及留言等多种功能,对于数字出版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该学习系统中,其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此外,对于数字出版专业的教师来讲,该系统属于效率高、应用方便的教学工具,大大提升了其工作效率。

2.教师承担教育数字出版资源的引流者与开发者

和传统的出版相比,教育数字出版在内容资源方面占据了较大优势,在我国的数字出版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我们还应该意识到教育数字出版和数字教育出版二者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类似于硬币的正反面。作为教育数字出版产品最初的体验者,高校数字出版专业的师生可谓是推动教育数字出版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想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真正丰富数字出版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对数字出版作出积极正确的引导和开发。

尽管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意识到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高校的电子图书及数据库等多种数字资源激增,但是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分析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肩负起信息和知识二次传递的责任,海量的数字资源通过教师的搜集与整理,再传递到学生。然而我们必须注意,教师的引导只是在利用优质教育数字资源进程中最初的环节。要想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交流等理念,就必须对二次传递后的资源展开重新梳理,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地选取。现代流行的翻转课堂、慕课等在线教育模式,固然有其众多优势,例如这些教学形式能够拓展教学资源中知识的深度、广度等,然而,唯有现场授课的形式才能够解决教学资源知识的精度问题,这是因为在现场授课中,才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6]。

实际上,通过数据库技术向使用者提供完整的信息获取、存储以及查询等服务时数字出版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这种形式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数字出版专业中,教师对教育数字资源的引流和二次利用,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了为学生服务,同时也体现了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

3.教学内容应该是基于出版流程训练的课程资源整合

在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因此,与业界发展动态紧密结合,为业界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数字出版教育最为紧迫的任务。在以往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中,往往比较注重通过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架构,比较注重形式。尽管这种教学方式逻辑性较强,但是和现实出版活动严重脱节,不利于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构建。通过“业务流程教学法”的运用,这一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在数字出版业务流程的基础之上,根据当前课程和教师资源,对其展开二次整合,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根据现行数字出版业务流程,将数字出版教学课程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安排:数字化信息采摘、编辑实务、版式设计、发排技术、出版物数字呈现技术以及数字期刊营销策略。@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必须以数字出版的业务流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分割,逐渐培养出学生的全媒体出版理念,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对数字出版的各步骤有所了解,掌握各技术要求,然后展开有针对性地学习。教师根据自身优势,以课程组的形式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是对教师技术优势的考验,能够确保将教师最高的业务技能发挥出来。

此外,注意到数字出版属于文理兼备的应用型学科,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在相应的教学评价中也应该加强对专业技能的检验。例如,在考核中,可以采取实践报告+作品的形式,根据学生报告作品的合理性、逻辑性等对其作出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瑞静,李金城.基于在线教育理念的数字出版教学资源优化探析[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4(4).

[2] 李建臣,方卿.数字时代教育出版发展战略与趋势[J].出版科学,2015(6).

[3] 杜恩龙,杜川.关于在线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出版广角,2016(18).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例7

从目前来看,音乐教育类数字产品主要形式包括器乐培训、考级训练、艺考辅导等APP以及库客等资源平台;音乐教材类主要集中在电子教材及相关课件,对于满足信息化、智能化环境下教学、学习、练习、测评、管理等要求的应用工具以及备授课平台的开发还处在探索阶段。针对当下市场已有的音乐类数字化产品现状以及对社会音乐教育、课堂音乐教育数字化产品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求,以数字化教材为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材乃至音乐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业态及方向。

一、内容建设与形式

(一)资源库

资源库是信息资源的汇总,但如何让资源能与使用者产生互动继而产生价值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以人民音乐出版社(以下简称“人音社”)为例。人音社多年来积累了深厚的教材资源、理论资源、乐谱资源和音像资源,通过对现有出版资源整合,分层、分级、分类的按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重组、重塑、重述,利用数据集合、关联和检索等技术,对内容资源进行碎片化和标引加工,整合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价值和内涵,打造开放的媒体资源平台。该平台具备全面性、共享性、整合再生性的特点的同时,紧紧围绕用户体验设计,满足自由检索、轨迹分析、辅助教学(自学)、定向推送功能,实现由内容—产品—服务的转化,届时将有大量的乐谱、图书、期刊、教材教辅、音像、课程等资源通过媒体资源平台与广大音乐学习者和爱好者见面。

(二)K12音乐教学辅助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数字化教材及作为教材内容组成部分的数字化教学材料和数字化应用工具,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教材及配套资源完成备授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程管理及学业测试,学生可以更加直观、自主的学习。数字化教材的内容虽相同于纸质教材,但其呈现形式更灵活,互动性更强,更具趣味性和开放性。数字化教材在生成互动上有更加自由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课堂互动不再局限于师生间,还有教师与教学内容的互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等,便捷的应用与链接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有效生成。系统内设的教材内容、相关音乐知识、同步练习等应用与链接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教师对资源的提取和运用,可以拓宽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这里以普通高中音乐教学为例。普通高中音乐教学共分为12个模块(6个必修模块、6个选修模块),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模块的学习特点来设计不同教学模式,如歌唱教学模式、演奏教学模式、鉴赏教学模式等,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便捷自由地选取相关知识、音响、视频及配套课件等资源,为授课阶段做准备;教学中可以通过系统预设功能实现资源的衔接和利用,自由切换内容、资源,从而实现不同教学方式以及授课模式的转换,使学生能够更快、更高效的吸收和运用,为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提供更多可能性,也为高中学生完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音乐学习目标添砖加瓦。

此外,借助大数据分析,系统还可以即时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内容和作业情况,通过对学业重难点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不断完善用户服务功能。

(三)测评工具

音乐类数字化测评工具的开发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围绕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音乐学业水平的评价系统;另一方面是满足专业艺考及社会考级的学习考核工具类平台,如辅助乐理和视唱练耳学习的“音壳音乐学院”APP、中央音乐学院线上付费教学的“央音在线”APP、服务前者完成在线报名考级的“央音视频考级”APP等。近年来,随着国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出台,艺术水平考试正式纳入小升初及中考总分成绩,各地对学校艺术教育及学生艺术审美情趣有了具体的评价标准,相继开展艺术学业测评,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测评办法,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或购买研发测评系统。数字化测评工具的第一步主要以题库形式呈现,力求做到精准诊断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学科素养,既可在学年结束做完整学业测评,也可即时检测学习效果。试题库可与资源库及数字化教材系统链接,根据知识点和学习进度自动关联试题,教师也可以自主组合试题进行对教学目标或知识点的专项考核。系统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可自动生成“错题本”,针对错题推送相关学习内容及试题;还可以根据数据分析汇总出分析报告,方便教师做生与生、班与班,乃至跨校、跨区横向考核与对比。错题本和分析报告同样可以升级为增值服务。

二、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学科优势与挑战

虽然市面现有产品已多如雨后春笋,但在整个音乐教育、教材的大领域内,仍然有很广阔的市场。音乐的学习大部分要依靠听赏和互动来完成,与数字化教材融合多种形式构建沉浸式、立体化、多交互课堂的特点有着天然的适应性。市面现有的数字化音乐教育产品,绝大部分都把握到了这一点,但它们同时还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同质化现象。如何避免同质化现象,在探索中脱颖而出,就要在深谙音乐科学属性和人文属性的基础上,从内容建构、功能开发、增值服务、用户需求等多方面下功夫。以测试工具为例,目前各地、各校开展的学业水平测试,大多面临一个歌唱机评的问题。如何将技能表现也就是演唱和演奏两项的评价,通过测评系统完成,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路、不断追求技术手段的进步,保持产品的与时俱进,甚至能够创造用户的需求。

(二)运营模式与发行渠道

传统纸质教材具备盈利模式清晰、市场稳定、渠道成熟的特点,数字化教材资源平台的运营推广可以借由一部分传统教材的渠道,建立B2B模式,通过不断增加教学软件种类和互动课堂产品数量来拓展用户使用渠道,由B2B业务逐渐向B2B和B2C业务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社群等新平台、新手段实现出版社与受众群体(用户)的有效连接。数字化教材资源平台推出后,还要时刻关注用户群体的反馈,组织相关培训,指导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如何使用教材数字化平台。通过建立示范校,遴选有效运用数字化平台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的微课或案例进行推广。同时,结合用户需求推陈出新,推出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等数字化资源平台,面向地区、学校、名师工作室等开展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的服务。定位清晰,服务明确,做到精准宣传和营销,才能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新局面。

(三)完善人才机制

由于传统出版行业本身固有特性所致,多媒体、跨媒体人才目前在出版系统非常稀缺,尤其是缺少兼具出版能力的高素质研发技术人才。如何在现有体制、机制下,实现数字化突破,并打造出合格的数字化产品,是现有出版技术人员的一大挑战。人音社在努力构建数字化现代出版模式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整合人才,成立了数字化工作团队,自上而下在将融合出版理念落到实处。

(四)加强版权保护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例8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大大增加,特别是高技能、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供不应求。学校秉承现代职业教育质量观,努力构建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一体、能财会商”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模式,建立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大力提倡运用网络技术教育教学资源,进行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育人质量,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技能型人才。关键词:财务管理实务;数字化资源;调研分析;优化随着经济、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化成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苏政发〔2014〕109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徐州地区及周边地区行业企业的经济运行实际情况,在《财务管理实务》等核心课程教学中,引入与课程相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实模拟公司业务,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否满足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我们展开了广泛的调研。一、调查目的《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是会计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也是学生进入企业管理财务的必修课程,教学内容的企业实用性问题也越发的突出,本次调研目的之一是在于获取专职教师对学校《财务管理实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解及教学的改革,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实例贴近企业财务管理实践需要,由浅入深的阐述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目的之二了解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需求,力求培养具备信息化处理水平和现代化经营理念的财务管理型人才。二、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徐州经济区高职院校教师及中小企业财会工作人员和实习的学生。在调查中,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我们主要以走访调查为主,辅以网络和电话形式,展开调研。三、调查内容仅仅围绕本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设置高校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财务管理实务》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的态度、教师开发资源的情况、教学中使用数字化资源的情况、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等以及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特点。四、调查参与人员和分工五、调查结果分析(一)对高校的调查与建议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70份,有效份数60份,所获信息真实可信。本着客观性、及时性、有效性的原则,我们精心设计了调研题目后,其中重点对如下题目进行了分析计算汇总,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1: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校使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主要来源于网络知识,绝大多数老师认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丰富程度一般,而有两成多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自己需要的几类教学软件,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丰富程度上还要有所提高。在教学资源建设中,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应该是资源的主要来源,因为教师开发的资源更能符合学生实际需要。许多的高职院校使用数字化资源的多样化。我校购买厦门“网中网” 财务管理实训教学等11个软件、创壹《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教学平台、省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库、用友ERP沙盘等。我校90%的教师经常使用以上教学资源,10%的教师偶尔使用,由此可见该教学资源利用率蛮高的。学校只有通过充分的调研,熟知未来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掌握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学校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时,从社会需求、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会计人员的要求层次不同等方面出发,来丰富教育资源的多样性。(二)对实习学生和企业调查分析针对企业财务主管和人事部门做问卷调查,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知道这些生产型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为我们今后人才培养指明方向。调查表以表1-2实习学生所在30多个企业为调查对象,要求各项目组,在充分考虑的基础上,慎重选择并答题,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80份,回收率80%。根据调查结果,7部分教学内容中作为企业经常性业务的有5个项目,主要有时间价值、筹资管理、资金成本、利润分配和财务分析。在经常性业务中比例最高的是资金成本,占到90%,其次是时间价值和筹资管理,占到80%,随后是财务分析占到70%,利润分配占到40%,证券投资占到10%,风险衡量占5%,最后是项目投资为0,通过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资金成本,时间价值和筹资管理在企业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资金,都需要筹资,既然筹资就要计算资金成本,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可见其重要性,而时间价值是所有财务活动的一个基础知识,没有时间价值的计算和分析,后期的很多财务活动无法进行。项目投资内容从中小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活动来看,不属于重要内容,因为很多小企业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其它项目投资,最多涉及固定资产的建设,如厂房,办公楼等,所以属于非经常业务。至于证券投资,70%的企业作为非经常业务,证券投资作为现金的等价物,大部分是在资金暂时闲置的情况下进行的,不是把它作为主营业务或是主要投资项目。六、围绕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资源(一)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应符合职业教育特点财务管理课程所采用的工作任务引领教学组织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工作任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现代化网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形成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形成完整的包括“情境案例倒入任务驱动实训操作问题解析概念总结拓展训练”六步骤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实施过程,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实施效果。如下页图1:(二)把握课程的主要理论内容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相结合根据多年的财务管理的教学经验与本次调查结果分析,财务管理课程中有些内容需要调整的,要分清主次,如果时间价值,筹资管理,资金成本作为重点内容来讲,把大部分的课时安排在这些内容上,让学生彻底掌握这些内容,结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能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计算机分析财务数据和报表,实现学习目标。(三)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来体现课程内容的实用价值我们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管理,如何分析,如何给企业创造价值,这才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否则学生掌握的纯理论再多也没有价值,并且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有一定的欠缺,这也是很多课程教学中最头疼的问题。(四)课程教学的成败应实施多维的评价和考核机制课程教学的成败的评价应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以知识、能力、素质考核并重为目标,建立了以形成性定期评价与渐进性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强调能力为本,学校考核与行业企业考核相结合,实习单位的评价构成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程成绩中体现能力考核,将学生主动提问、课堂辩论、案例讨论等作为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曹荣.浅谈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基于数字化职业教育实践与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14(01) .[2]杨柳.校企共建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科技通报,2012(5).[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4]《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苏政发〔2014〕109号).(作者单位:刘建华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姚雪晴 江苏师范大学)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例9

二是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对此,我们提出了4个C:即交流、协作、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的能力,核心是创新能力。在4C理念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创新能力涉及了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生活和职业能力等。在进行远程教育时,在明确听众、对象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构造出教师的基本能力模型,并把这个模型归结成6个方面、13个能力维度和100个指标。按照这一能力标准,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即用技术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必须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即能够设计教学、资源和环境。

三是实施数字化教学的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学,涉及学生动机的维持,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言语的表达、提问、促学、反馈、巩固知识等等,这些都属于数字化教学的技能。另外,在网上进行数字化教学,还会涉及教师的评价和绩效分析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利用信息化平台、管理平台进行教学的数字化管理。

四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首先要保证自己是终身学习者,并且具有职业的认知,能够对自己的职业具有自豪感,能够认可自己的职业。这可以归结成六个方面的能力:技能素养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估与绩效分析能力、教学数字化管理能力以及职业认知与发展能力。

以上是我们对信息化环境下“数字教师”的一些思考。面对数字化原生态的学生,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除应具备上述能力外,可能还需要完成角色转换,更多地关注怎样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例10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是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教育全面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占有量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2l世纪教育的生命线。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1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1.1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定义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或者教学系统。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

1.2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征

1)数字化:简单、统一、可靠

2)多媒体:多载体、集成性、互动性

3)网络化:资源共享、时空不限、便于合作

4)智能化:智能指导、智能界面、智能

1.3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种类从技术发展来看包括以下内容

1)多媒体素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电子书)

2)多媒体教学软件

3)网络教学软件(基于Web运行)

2 中职学生的特点分析

由于我国高中还不是义务教育,并非所有的学生初中毕业后都能升入高中,那些中考后落榜的学生升学无望,又因为自身文化素质不够,家长只好把他们送到各类职业高中、中专学校学习。这些进入中专院校学习的学生中,有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的对中专教育不了解,有自卑心理;有的沉迷于网吧,混天度日;有的认为上中专就是为了就业,不思进取等。

3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教学中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大的鼓舞了教师讲课的热情,下面本文针对焊接专业课程进行研究。

3.1 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兴趣不浓是主要特点。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图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3.2 精品课程网站的应用

《焊工工艺》做为我校的精品课程,已经被建设完毕,包括视频、PPT、教师讲解等部分,并设立了师生互动平台,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教学兴趣,全面提高焊接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使焊接专业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系统地掌握焊接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和操作方法。还能对焊缝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对于不合格的焊缝能够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能培养学生驾驭焊接生产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其他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3 仿真软件、设备的应用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进步,传统的焊接方法即浪费焊接耗材,有会对焊工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教学仿真设备,仿真设备主要包括仿真模拟操作部分、模拟操作控制部分以及焊接质量检验显示装置;学生在学习焊接过程中,部分同学对焊接飞溅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采用本套教学设备对焊接过程完全模拟,而模拟的气体和飞溅对人健康并无影响。在引进设备的基础上,自动化教学采用焊接机器人仿真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中编程,在机器人中测试,可以让学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论

数字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之中学习知识,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师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能把抽象的知识点变成实物,甚至是游戏;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展开知识点,充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数字教学在焊接专业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劲的生命力,我们致力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焊接专业课堂,就必须充分利用大容量的数字化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魅力、充满效力。

【参考文献】

[1]袁昌寰.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数字教育行业分析例11

一、我国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共享系统的发展状态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入学校,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而由于其没有设置严格的规定且职业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共享系统工作效率不高,从而对中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教学的质量。所以,对于现在的中职学校来说,均在数字化教育资源交流共享系统设计上投入大量力度,并不断开发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交流系统的新模式,对此也获得了相应的成绩。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核心概念界定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能够在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或教学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形态,主要包括音视频、动画、多媒体软件、数字试题、网站、计算机模拟、网络课程等。以下的研究主要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关于教和学设计出来的,支持教师和学生学习用的软件资源。

三、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建设主体分类可分为:教育信息资源类网站、远程教育类网站、政府和教育科研机构的网站、商业类教育网站等四类。其中,教育信息资源类网站大多数是以独立运作的形式而存在的,主要是提供多种类型的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资源,例如:中国教育热线是以中国教育科研网的教育网站作为基础而存在的,现在的发展方向是网上职业培训。远程网站是提供远程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例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等。政府和教育科研机构网站都涵盖了各个地区教育的信息网、各个职业学院中的学校网站等。商业模式的教育类网站关系到了企业追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利用高科技,把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和普及作为目的,从而建设商业模式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网站。

根据教育教学资源的分布形式分为:资源中心类资源平台系统、分布式资源平台系统、学科资源平台、数字图书馆等四类。对于资源中心类平台来说其不仅是由一个网站组成,而是由很多个不同级别的网站组成的,成为一个地域性范围的教育资源网,例如:国家电教馆网站和各省级市电教馆网站,其中,每一个级别较低的电教馆都要向上一级电教馆提供资源和服务需求,需要经过一层层的管理在省级层面来形成资源中心。

四、信息资源交流共享系统的数量不断增加,其种类日益丰富

目前,由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已具有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约2万所,成人教育的机构约有64万所。现在,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很多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交流共享系统。对于已经形成的国家职业教育专门网站主要有:中国职业教育网、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等。对于学校来说,也有把学校作为机构建立的中等职业学院、高等职业学院网站,在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共享中对于系统设计投入很大的力度,即使信息资源交流体系所提供的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种类有很大的不同,但也受到了很多使用者的青睐,从而让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趋势。

五、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概述

1.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基础建设和资源环境建设

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共享平台设计的基础运用条件来说,要求学校要建设与之相对应的设施条件和资源环境,这样才能让信息资源交流共享平台有效地在校园内展开使用。若缺少了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就不可以有效地利用软件资源。如:英国教育通信技术上的投资,从1998―2004年共投资了18亿英镑,从而让教育通信技术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这就要求当地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多渠道、多方式来参与进学校数字化硬件设备的建设中,通过适当的途径向政府部门审批专项公款投入教育信息化资源交流共享系统中。

2.做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

(1)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整理信息化资源。例如:将网上可用的资源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包括精品课程、媒体素材等相关的资料。学校也要在教学资源方面进行开发,把一些早期的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大力向学校老师进行宣传,使其能够将自己的教学资源、PPT,以及学生自制作品进行上传。

(2)不断提高数字化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例如,老师可以把自己认为有价值且在日常教学中非常适用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并将其进行分类、整合利用,这样就在共享资源上增添了免费信息。

(3)建立满足实际需求的职业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源库。一方面,增加资源内容,接近学生的学习与老师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库,如,“政府主导、校校合作、校企合作”。

根据以上对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共享系统设计的研究分析,对于建立网上教学资源交流共享平台,有利于为学生和教学建设出有层次、立体的交流共享系统,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老师可以及时做出一些日常教学反馈,这样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合理调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