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8 09:36:00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例1

二、培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要综合运用行政推动、市场带动、利益触动等手段,建立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深入开展农业龙头企业“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推动龙头企业与全市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强合作,狠抓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供销关系。要出台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引进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使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要促进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加强合作,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推动“小农户”对接“大产业”、“小生产”连接“大市场”,有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要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形势,规划新建一批本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满足本地农产品销售需求,增加农民收益,维护农民利益。对现有农产品市场,要对照部级或省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标准,实施改造扩建工程,配套完善农产品检测、结算、仓储、物流、污水废弃物、监控等公共平台,促进农产品市场提档升级。要大力发展专业批发、订单农业、连锁专卖、网络销售、直供直销、农超对接等现代农产品流通业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现代流通率。要切实加强农产品展示展销,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动员和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广泛参加各级农洽会、农交会,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做好网上宣传、产品展示、网络销售等工作,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业企业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例2

二、围绕区域,专业合作,发展经济组织

围绕着已规划的区域布局,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种组织是一个新生的农村组织资源,具有较大的魅力和生命力。合作经营组织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连接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按照“自愿、互利”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积极引导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它们组织、生产和销售,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主体作用。比如:中药材产业,按区域布局,它可以包括木头凳镇、凤凰山乡、龙王庙乡、三星口乡、干沟乡、大巫岚乡、平方子乡、安子岭等几个乡(镇),兼并原有小的协会、合作社,重组一个比较大的由能人组成的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必要时可将科技人员选派到合作经济组织中,实行责、权、利挂钩,也可吸收大中专毕业生进入经济组织,施展才华,利益共享。具体参与龙头企业的经营、标准化基地的建设、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

三、兴办龙头,加大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农业龙头企业办得好,哪个地方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就高,农民就富得快。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要像抓工业那样抓农业,要像抓矿业那样抓农业龙头企业。举全县之力,加大招商力度,农口的招商目标要盯在农业龙头企业的招商上。同时,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使全县几大产业都能更好地得到上级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也要逐年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使每个龙头企业真正发挥它所具有的带动力和辐射力。龙头企业的壮大,必将推动基地规模的扩大,基地规模的扩大势必驱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这种“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格局也就自然形成了,农民增收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四、突出特色,生产精品,打造系列品牌

众所周知,品牌的效应是巨大的,这是由农产品供应短缺到供应过剩的必然产物,现在已不是物以稀为贵的时代了。生产精品,打造品牌是我们每个干部每一个经济组织甚至每一名农民都应该增强的意识。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品牌战略,但收效不大。建议政府组建“农产品系列品牌”班子,制定出台加强品牌建设的扶持政策,专题研究,专题部署,专心实施,专款专用,尽早见效。同时,要专门制定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出台相应操作规程,为打造精品,争创优质品牌,奠定良好基础。真正把我县建设成京津唐秦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基地。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例3

固始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全县耕地170万亩,连续4年粮食产量突破20亿斤,在畜禽养殖方面拥有规模以上养殖场户1万多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全县50万外出务工人员年创收入40多亿元。因此,县委、县政府依据自身优势和现实,着眼未来发展,把粮油、畜禽和劳务经济确定为三大支柱产业。农开工作围绕“三大产业”开发战略,明确工作目标方向和重点,在狠抓中低产田改造的同时,把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农开工作的一大重点。坚持“政府扶龙头、项目建基地、产业富群众”发展思路,大力支持三高固始鸡养殖、淮南猪原种场改扩建项目,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融入到了产业开发之中,找到了农开工作服务支柱产业开发的切入点,发挥了农开项目的综合效益,现在全县形成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良好局面。

二、实施综合开发,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做出新贡献

为保证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效益,我们在实施中坚持山、水、田、路综合治理,坚持农、林、牧、渔综合开发,坚持项目、资金、科技服务措施综合配套。通过综合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上规模、上水平、铸品牌。一是壮大了龙头企业。这几年,我们把农开项目支柱产业化工作重点放在扶持固始鸡、豫南黑猪养殖业上,逐步壮大了其龙头企业――三高集团。2007年6000吨固始鸡蛋标准化生产项目和2008年6000头豫南黑猪父母代种猪繁育项目实施后,年孵化种鸡4000万只,种鸡规模发展到40万套,带动小规模散养蛋鸡专业户4.7万户;固始蛋鸡饲养量突破1100万只,带动农产7.2万户,户均增收5700元;带动养殖合作社11个。目前,三高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优质鸡、猪繁育供种企业,企业总资产达到1.2亿元,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二是扩大了基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业开发主要通过项目的实施,来扶持龙头企业建基地建设。为推动三高固始鸡产业化上规模,我们充分利用项目区山浅、林地多的优势,在赵岗乡石堰建立了“万亩生态养殖园”,通过散养固始鸡,提升快乐固始鸡品质,提高了经济效益,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依托农开项目,固始县淮南猪原种场实施了“6000头淮南猪父母代种猪繁育”项目工程(即后来的6000头豫南黑猪父母代种猪繁育项目),进行了改扩建,2008年带动基地新增出栏优质商品猪12万头,规模翻一番。三是打造了品牌。通过实施农开项目,固始鸡规范了农户养殖模式,统一了产品标准,叫响了“固始鸡”、“固始鸡蛋”品牌,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在农开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固始淮南猪原种场联合省畜禽改良站、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成功培育出河南省第一个部级肉猪新品种“豫南黑猪”,该品种于2008年5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10月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新品种证书,12月19日在郑州召开了新闻会,叫响了“豫南黑猪”品牌,为下一步大规模产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三、坚持机制创新,在改革创新中探索农开工作新路子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并把农开项目与落实上级农业开发政策、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理念上,强化综合开发理念、产业化开发理念,整合项目、资源、资金,力争达到“各做一道菜、共建一桌席”的目的,打造农业综合开发新亮点。在开发机制上,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制定了“国家支持、自筹配套、滚动开发、积极引导”的运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千方百计抓好配套资金的筹措,引导广大受益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健全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做到立项有申请,评审有原则,实施有计划,资金有规定,运行管护有制度,从而保证了农业综合开发有步骤、有组织进行。在支持产业开发上,坚持共建共管,共见效益,把项目建设与产业化发展捆在一起。发挥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最大效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

四、强化农开工作职能,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树立新形象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例4

农业资源是白城市最大的资源,农业产业化是促进资源转化的关键,也是白城经济振兴的突破口。为了促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加重视和关注农业产业化工作,201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战略任务,2012年又做出打造吉林西部经济区的重要部署。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的重要职责。

2.突出龙头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

为了改变原料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的局面,白城市把建设大型精深加工项目作为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快速优化升级的核心任务。组织市、县两级相关部门精心谋划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功能强的大型精深加工项目,并通过各种途径对外宣传推介,吸引域外大公司、大集团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对已经落地开工项目实行政府督查和全程跟踪服务制度,全力促进项目如期竣工投产。近年来,依托市、县两级的6个工业园区,相继引进建设了一批大型精深加工项目。同时,通过项目扶持、贷款贴息、信用担保等措施,扶持域内安大牧业、亿龙葵花、向海油脂、敖东药业等近百户企业实施了扩能改造工程,牛奶、水稻、葵花、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在加工深度上迈出较大步伐,特色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初步形成大龙头带动大基地、支撑大产业的发展格局。2012年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95户,实现加工产值2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8%。

3.提高基地水平,打造保障有力的“第一车间”

立足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采取项目倾斜、财政补助、科技支撑等措施,积极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全力推进生产基地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目前,水稻、辣椒、绿豆、葵花、奶牛、白鹅等种养布局打破了县域界限,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板块式布局。2012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09亿斤,经济作物产量35亿斤,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4万吨、11万吨、35万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产达效提供了原料保障。全市农业园区总数达到177个。还借助惠农政策的有利条件,引导各地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旱田全程灌溉能力提高到46%,机械化作业率达到65%。

4.促进产销合作,进一步完善农业特色产业链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例5

1、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现状

近年来,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拉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截止2012年我县现有发展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23家,其中部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11家,市级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7家,入社社员7837余人,带动农户11347户,带动农民增收1500元,但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只停留在生产或收购初级农产品的阶段。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1.1 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我县将主导产业的发展与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围绕甘蔗、花生、水产畜牧、果蔬、木薯等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精深加工,促进全县农产品加工从初级低附加值向精细高附加值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对禽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有广西凤翔集团畜禽食品有限公司、广西鸿雁食品有限公司,加工产值达10.5亿元;对水产品进行加工的企业有广西中颐水产有限公司、北海市北联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农产品加工饲料主要有广西北海恒兴特种饲料有限公司、广西粤海饲料有限公司,加工产值9亿元;木薯加工率达80%以上,主要是广西中粮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广西北海市宏泉淀粉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甘蔗加工率达100%,主要是西场永鑫糖业有限公司、白沙伟恒糖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年榨蔗量约100万吨,产糖量约10万吨;对菠萝、百香果等水果进行深加工达65%以上,主要是广西北海市百果源果汁食品有限公司、北海市果香园果汁有限公司、北海田野食品有限公司、合浦县祥兴农副产品土特产有限公司。

1.2 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我县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了全县甘蔗、畜禽、木薯、水果、海淡水产品等基地建设,另一方面依托自身的经济优势和产品优势,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形成了以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良性互动,与农户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截止2012年,我县建立了花生高产创建活动万亩示范区,面积共1.056万亩;建立石湾东江万亩蔬菜“三避”技术高产示范基地,面积共1万亩;建立甘蔗高产示范片2个;甘蔗良种推广面积达95%以上。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150多个,面积5.64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从农民手中采购农产品量占加工总量的比率达90%,带动农户1.6万户,其中采用合同制1.3万户,利益联结方式绝大部分是按照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形式带动农户。通过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全县建立了对虾、罗非鱼、三鸟、水果、木薯、甘蔗、速生林、蔬菜等优势支柱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63元,比上年增加1000元,增16.5%。

1.3 名牌效应逐步显现

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不惜投入资金,努力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创造品牌效益,给企业和农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广西凤翔集团家禽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9月打造的“凤翔麻鸡”品牌获广西家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核定为新品种,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2004年获东南亚水产畜牧博览会金奖;2008年“叮当牌”桂香鸡在香港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国际金奖”、“国际优质产品”称号。合浦县利康花生油厂1994年创造的“浦康牌”花生油,并于当年获中国博览会金奖和广西新产品百花奖,1995年获广西名优产品称号,2002年被评为全国五类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产品;已通过IS0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成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2、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县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有了一些比较好的产品,但是对照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民增收的要求,差距仍不小,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

2.1 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紧密

许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际组织带动农户数较少,利益关系相对松散,不能很好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2.2 基地建设明显滞后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分散,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配套,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跟不上等因素,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

2.3 工作指导不适应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管理体制不顺畅,政策不配套,按照市场规律指导企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与产业化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县级专项财政扶持资金缺乏,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2.4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收购资金贷款难

龙头企业收购资金一次性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一般商业性贷款难以满足,影响了农产品收购和农民增收。

2.5 抗御风险能力低

大部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都没有建立稳固的抗风险机制,也就是说没有建立风险基金,市场如果变动较大,合同兑现就出现较大风险,影响了农民收入,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3、发展建议

3.1 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能力

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或“公司+农户”的联结模式,创新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推行面向农户的利润再分配,探索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发展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与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3.2 增强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产品加工企业应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增加投入,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力度,坚持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一批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推进产品深度开发,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注重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职工队伍的素质,加强现代经营管理和科技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人才。

3.3 大力优化外部环境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例6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框架

当前有关生产业发展的研究表明,生产由“内部化”向“外部化”演进规律和专业化分工理论是分析生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理论。

生产由“内部化”向“外部化”演进规律最早是由Ochel et al.(1987)、格鲁伯(1989)提出的,主要是指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完善,经济组织会更倾向于通过“外部化”市场获取所需的生产而不是由“内部化”自身来提供,其原因在于经济组织对一项生产是选择“内部化”还是“外部化”取决于两者成本的对比,经济发展和市场体制完善使得 “外部化”成本低于“内部化”成本,促使经济组织选择从外部市场购买生产。

专业化分工理论秉承于亚当・斯密的观点,即分工和专业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杨格(1928)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促进产业间专业化分工需要发展间接或迂回生产方式,杨小凯(2003)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分析也表明,经济体专业化水平越高,越需要外部的迂回生产方式,即从外部市场购买生产。这些理论为本文分析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生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研究假设

1.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生产由“内部化”向“外部化”演进规律。一般认为,农户的生产决策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在传统农业中,农户自给自足,农业生产全过程主要是由农户完成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促使农户家庭为增加非农业收入、获取更大的收益而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之间重新配置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农户完成全部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成本越来越高,同时,市场机制不断完善降低了外部化的生产费用与交易费用。当农户完成某些农业生产环节的“内部化”成本大于“外部化”成本时,农户就会将这些生产环节交给农户家庭以外的服务组织完成。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因农户非农业收入的提高而增加了农户对农业生产业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农户非农业收入增长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具有同方向变化关系。

2.农业劳动力流动与生产专业化分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者因农业劳动力流动而逐渐分化为传统农户、专业型农户、半工半农型农户和非农农户等类型(黄祖辉、俞宁,2010)。推动半工半农型农户向专业型农户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从而推动农业生产业的发展。杨小凯(2003)对不同类型生产模式的经济体选择行为的研究表明,市场交易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越高是促进经济体采用专业化生产模式的重要原因。速水佑次郎等(2003)的研究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土地产出率和土地劳动比。鉴于人力资本水平是报酬递增的源泉(舒尔茨,1999),较高的农业人力资本水平会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而土地劳动比实际上反映了农户耕地面积的变化。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研究假设:

假设2: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与农业生产业发展水平呈现同方向变化关系。

假设3:农户耕地面积与农业生产业发展水平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3.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市场交易效率。以上的分析还表明,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郝爱民,2013),城镇自身拥有便捷的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条件,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可以把分散、封闭的农村市场纳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中,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可以使农户能够方便地获得农业生产技术、市场的信息与服务,从而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4:城镇化的发展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具有同方向关系。

变量设定和模型选择

(一)变量设定

农业生产业发展水平。生产业发展水平衡量指标的选择因数据来源的不同而不同。以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的研究通常采用生产投入率指标,即生产投入占全部投入的比重(汪建丰、刘俊威,2011;韩坚、尹国俊,2006),而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或者面板数据进行的研究通常以生产投入量占经济总产出的比重作为替代变量(王辉,20410;程大中,2008)。鉴于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因此,本文选择农业生产支出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即农林牧渔业中农业生产的中间投入率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农户非农业收入。借鉴王波等(2012)的研究,本文以各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表示农户非农业收入,并利用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

农户耕地面积。本文以户均耕地面积,即各省农业耕地面积与各省农村农户数的比值表示。

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本文中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测算参照李谷成(2009)的研究,以人力资本扩展型劳动力变量Hi度量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其基本思路是:假定一省内部农业人力资本扩展型劳动力Hi表示为:Hi = eΦ(Ei)Li = hiLi,其中,Φ(Ei)表示接受Ei年正规教育劳动力的生产效率; eΦ(Ei)表示教育收益率,是指多接受一年正规教育使劳动者生产效率提高的比例;Li表示农林牧渔总劳动力数量。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在统计上划分为文盲及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六类,相应的受教育年数为0 年、6 年、9 年、12 年、12 年和15.5 年,根据相关研究确定教育年数在0-6 年间的教育收益率为0.18,6-12 年间为0.134,12 年以上为0.151。据此计算出各省区农业劳动力平均人力资本水平。

城镇化水平。本文以各省城镇常驻人口数量占各省全部人口总量的比值来衡量城镇化水平。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本文各变量的原始数据来源于1996-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鉴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劳动力工资收入快速增长的事实,以及2010年以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不再提供分省的农业生产投入量数据,本文实证分析的时间范围选择为1996-2010年。由于在此期间,和重庆的数据存在较多的缺失,因此,在本文所采用的省级面板数据中未包括重庆和的数据。

(二)模型选择

本文采用以下的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业发展的影响:

Yit=a1+b1X1it+b2X21it+b3X2it+ b4X3it+b5X4it+εit (1)

其中,i代表截面单位(各省级单位),t代表不同的时期。a1为截距项,bi为待估计参数向量。因变量Y为农业生产业的发展水平;解释变量X1表示农户非农业收入,X2表示农户耕地面积,X3表示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X4表示城镇化水平。ε为模型误差项。

计量结果及分析

(一)计量结果分析

本研究计量分析采用stata12统计软件。混合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的比较表明,本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显著优于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比较的Hausman检验的p值为0.5832,这表明,本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显著优于固定效应模型。因此,本研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为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随机效应模型采用了聚类稳健性标准差,同时采用FGLS和MLS两种方法进行随机效应模型研究。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随机效应模型(FGLS)的Wald chi2(5)值为64.99,总体显著性水平为0.0000,随机效应模型(MLS)的LR chi2(5)值为209.83,总体显著性水平为0.0000,这说明随机效应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较好。各解释变量的计量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农户非农业收入在1%显著水平上与农业生产业发展水平具有正向关系,这与假设1具有一致性。农业机械化服务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王波(2012)针对农村居民非农业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这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增加农户非农业收入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同时,农户非农业收入的平方在1%显著水平上与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具有反向关系,即,农户非农业收入的增长从长期来看无法促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一是农户非农业收入水平的增长隐含着农户从以农业为主的兼业经营向以非农业为主的兼业经营的转变,当农户非农业收入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时,农户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非农业生产,可能不会继续增加农业生产的支出;二是农户因其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转移会产生雇工需求,当农业雇工工资因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业工资水平上升而上升时(陈会广,2010),农户家庭为保持正常的农业收益也可能不会继续增加农业生产的支出。

其次,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5%的显著水平上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具有正向关系。这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这与假设2具有一致性。

再次,农户耕地面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具有正向关系。这说明,农户耕地面积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这与假设3具有一致性。

最后,城镇化水平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具有正向关系。这说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这与假设4具有一致性。

(二)进一步的讨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其数量从1990年“四普”时的4241.86万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15339.69万人。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方面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这是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49岁,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也是相对较高的(见表3);另一方面是并没有因此出现农地的大规模流转,2008年17省农村调研数据表明(叶剑平等,2010),69.5%的样本农户未进行土地流转,且农地流转中79.2%发生在本村,这可能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成本高、农地的非生产性效益大和农地流转成本高有关(钱忠好,2008)。

由此表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并未因此形成农地较大规模流转,农户仍然以小规模的经营为主,这些显然抑制了农业生产业的发展。

结论与启示

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生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对农业生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6-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非农业收入、人力资本水平、农户耕地面积和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具有同方向变化关系,但从长期趋势上,农户非农收入的增加并不能促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因农户非农业收入的增加和城镇化水平提高而促进了农业生产业的发展,但是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因降低了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和并未提高农户经营规模而不利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

本研究具有以下政策启示:一是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有关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措施,例如,“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政策,因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而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业的发展。二是向农村劳动力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因可以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而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因可以提高市场交易效率而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丽娟,贺梅英,张杰.农业生产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450户荔枝生产者的调查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1(3)

2.姜长云.农业生产业发展的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51)

3.王辉.农业生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论坛,2010(11)

4.王波,李伟.我国农业机械化演进轨迹与或然走向[J].改革,2012(5)

5.纪月清,王亚楠,钟甫宁.我国农户农机需求及其结构研究―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探讨.农业技术经济,2013(7)

6.汪建丰,刘俊威.中国农业生产业发展差距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1(11)

7.杜志雄.农业生产业发展的瓶颈约束:豫省例证与政策选择[J].东岳论丛,2013,34(1)

8.姜长云.发展农业生产业的模式、启示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1(3)

9.张振刚,陈志明,林春培.农业生产业模式研究―以广东农业专业镇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1(9)

10.郝爱民.农业生产业对农业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1(7)

11.鲁钊阳.农业生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南京社会科学,2013(2)

12.程大中.中国生产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8(1)

13.Ochel,W. and Wegner,M..Service Economy in Europe: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M].Westview Press,1987

14.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中译本)[M].上海三联书店,1993

1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7

16.阿林・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

17.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8.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

19.[日]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农业经济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0.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1999

21.郝爱民.农业生产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J].南方经济,2013(5)

22.韩坚,尹国俊.农业生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J].学术交流,2006(11)

23.李谷成.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DEA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35(8)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例7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77-04

中共十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到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进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决定力量 [2]。

一、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分析

(一)农业发展方式的概念

农业发展方式就是决定农业产出水平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及其实现农业发展的方式。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即组合方式,也可称投入结构,实际上是反映农业发展的动力结构问题。实现农业发展的方式,就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模式途径方向等。是靠增加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还是靠科技进步,即提高要素生产率,来实现农业产出的增加,这就构成了两种不同的农业发展方式即类型。一般来说,根据二者的作用程度不同,则把农业发展分为以生产要素投入为主要推动力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和以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要推动力的集约型发展方式。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际上就是把农业发展主要由依靠生产要素的外延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要素生产率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3]。

所谓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就是提高要素的综合生产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就是把较少的投入转变为较多的产出,即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总要素生产率(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占份额的增大,实现以效率、效益提升为主拉动农业的发展。

(二)发展方式与经营方式

对发展方式与经营方式的概念要有明确的区分,这是研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集约发展中集约即为内涵、效率之意;而集约经营中的集约即为强化集中之意。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区别这两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式不能混同于经营方式,集约发展和集约经营不是一回事,二者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要实现集约发展需要集约经营以提高要素生产率,且有时必须通过集约经营来实现。粗放发展和粗放经营也不是一回事。粗放发展中的粗放即为外延发展,靠扩大规模,增加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发展;粗放经营意为广种薄收。

集约经营是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经营方式。这个集约经营的概念看起来好像和粗放发展,即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农业的发展是一回事,但二者的区分主要在于要素的配置方式和投入什么样的要素上。农业实现集约发展,并不排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通过集约经营的方式来实现农业的集约发展,关键是要通过技术集约,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的总要素生产率,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内涵

现阶段,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宽泛的外延。其主要体现为:一是全面性。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要重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农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还要关注农业生态休闲等多功能的发挥,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培育,生产技术装备和生产资料的进步,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全面发展等内容。二是协调性。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保持农业和工业合理的比例关系和有机的内在联系,特别要注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彻底转移。三是持续性。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社会、技术同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促进资源、环境和现代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河南是资源瓶颈制约、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因此,农业发展方式必须选择培育和保护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是在走“科技驱动、内生增长”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围绕三个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工业技术装备、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现代农民以及体现分工协作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业投入等,提高“三个效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六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规模效益、结构效益、经营效益),最终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4]。这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其实质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发展上的具体体现。

二、现阶段河南农业发展方式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现状

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是国家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和供应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所有变化和成绩,无不得益于科技进步。据专家测算,“七五”期间,河南省科技进步(要素生产率)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为27%,“八五”为32%,“九五”为38%,“十五”为44%,“十一五”已达到48%。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方式正在由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集约发展转变。目前,河南农业发展方式总体上还处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并已接近临界点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二)成因分析

农业技术水平不高是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的关键所在。农业技术水平是指农业生产总体系统有目标的动态过程的效能,即有价值的产出与投入之比。以公式表示则为:A(t)=Q(t)/f[(K(t).L(t)]。式中:A(t)为系统t时的农业技术水平;Q(t)为所属系统t时的农业总产值;f[(K(t).L(t)]为系统t时农业中间消耗K和劳动力L的投入函数。经推导,计算公式为:A(t)=(Q/L)1-K/Q(K/Q)-K/Q(推导过程从略)。上式说明,技术水平是有2个显著的宏观变量决定的。一是系统平均劳动生产率;二是系统单位产值平均中间消耗。在劳动生产率一定的情况下,单位产值平均中间消耗越少,技术水平越高;在单位产值平均中间消耗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越高,其技术水平越高[5]。

计算结果表明,全省2010年农业技术水平为2.20,低于全国(2.44)0.24和邻省平均水平(2.69)0.49,与邻近7省相比,虽稍高于安徽、陕西、山西,但同河北、山东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与江苏、湖北相比差距更大。农业技术水平的差距,除单位产值中间消耗有一定影响外,主要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所致。2010年,河南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为2.11万元/人,低于全国(2.48万元/人)的0.37万元/人,低于周边省平均数(2.94万元/人)的0.83万元/人,仅为江苏省(4.86万元/人)的43.42%。农业劳动生产较低导致农业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是如下因素所为:

1.农业生产条件薄弱,抗御风险能力不强。目前全省农机作业领域还不够宽泛,花生、油菜以及根茎作物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精粮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利用不够,部分地方农业生产还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全省旱涝保收田面积有5 073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4%,还有36%的耕地是靠天收。每年自然灾害成灾面积达到4 502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1.6%。农田水利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已成为河南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重要限制因素。

2.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业结构层次低。2010年,河南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2 885.67亿元,其中种植业1 857.38亿元,占农林副渔业增加值的64.36%;畜牧业增加值828.36亿元,占28.71%;林业渔业增加值为199.93亿元,占6.93%。全省农业仍旧是以种植结构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农业结构层次较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小,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农业较少,导致农业技术水平不高。

3.资源环境约束,限制了现代农业发展。从农业资源看,一是资源总量少,全省平均人均耕地1.26亩,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人均占有的水资源445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5;二是资源环境质量差。因农业化肥和农药的常年过量施用和工业“三废”排放,耕地和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经威胁到河南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限制了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4.农民知识化和农业科技化水平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不足。在河南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仍占21.46%,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0.9%,高中及以上劳动力文化程度占17.64%,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平均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大多数农业劳动力在接受文化教育后,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农业技能培训,并且随着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从业人员的实际科技文化素质更低。据调查,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文化素质大概只有小学毕业水平。这种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者,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能力有限,吸收和消化能力就更差,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科技成果。农民的知识化水平低限制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高效地应用,特别是要求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难以推广应用,而这些技术正是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这样素质条件下,农民掌握的多是较为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技术,以致使全省农业科技整体上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农业技术结构中传统技术仍占据较大比例,高新技术比例较小,导致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不足。

5.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经营规模狭小。河南省是农业人口集中的区域,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向外转移的难度大。到2010年,全省农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高达44.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7.9%)7个百分点,比江苏省25%的水平高19.9个百分点。由于全省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低,非农产业发展落后,单靠工业部门扩张和城镇的拓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因而,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滞留于农村,拥挤在有限的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使得劳均经营耕地规模过小,而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由于过于零碎、分散,这种状况不仅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也使农业劳动生力率十分低下[6]。

三、加速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与对策

(一)现阶段河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1.农业生产条件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方向发展。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形成稳定有保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7]。

2.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单一型向提高结构层次的优化升级型转变。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的思路,搞好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增值。为此要优化学科结构,调整科研方向。逐步加大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提高农业结构层次和效益。统筹安排产前、产中、产后,特别是产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使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及贮藏技术有一个大发展。引导产业链各环节均衡发展,达到“优化结构、提高层次、链接产业”的目的。

3.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加强生物育种技术、良种良法等大量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集成转化与示范应用,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数量增长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同时,要坚持推进产品结构、品质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极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竞争能力[8]。

4.农业发展由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生态文明型转变。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缓解河南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态环境,必须转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此,农业科技研发要把支持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放在突出地位,促进农业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研发节地、节水、节能和环保技术,减少面源污染,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永续发展。

5.经营方式由分散型、兼业型向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变。在农业生产中,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协作将会愈加广泛,从而使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活动,从单独孤立地进行转变为在社会联系中进行。这样,就会逐步改变家庭经营规模小,分散孤立,技术落后,经营粗放的状态。因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方式,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9]。农业标准化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要积极发展标准化农业,严格按食品质量认证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集约经营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重要区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农业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

(二)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体系建设。拓展农机机械作业领域,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巩固小麦机械化成果;研发和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加大水稻机械化推广力度,提高水稻机械插秧水平;推进花生、油菜机械化,抓好根茎作物收获机械化试验示范。力争在秋粮生产机械化方面取得突破[10]。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耕地有效灌溉率为核心,以高效节水农业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保障绿色生态安全。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全面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实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原动力。总体要求就是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结构层次[11]。一是实施农产品优势产业建设规划,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二是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加强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建设全国优质安全畜产品养殖基地。三是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推进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向主产区集中,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质。四是加快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当地特色水产品的标准化养殖和水产育苗。五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产品保鲜、储藏、冷链物流等服务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12]。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把科技创新目标从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导,转向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并重的方向,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科技储备,积极抢战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发农业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要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农技推广环境。尤其要调动各级推广机构的积极性,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要高度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性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3],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

4.政策导向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彻底转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经济学研究表明,农业发展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河南农业发展方式要想实现根本性转变,必须尽可能减少农民数量,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规模是技术进步的载体,也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应把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由于保障机制跟不上和政策不到位,致使广大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同时,仍然不放弃现有的耕地,他们把拥有土地作为自己的基本生活保障,宁愿撂荒也不放弃。目前全省的城镇化主要是城镇在空间上的不断扩张,并没有真正给农民工创造多少转为市民的机会和条件。因此,要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彻底有效转移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在子女上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使转移到城镇就业确有一技之长可以在城镇长期就业的农民工,完全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在城市安家定居,自愿交出在农村的土地,以促进农村非农就业和农地规模经营。

5.努力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农业投入的有关规定,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且对农业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提高。重点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政府应承担道路、通讯和大中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用工业的投资和农机补贴,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河南日报,2012-11-18(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N].河南日报,2012-02-02(2).

[3] 刘燕妮,任保平,高鹏.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3):100-107.

[4] 卫龙宝,施晟,等.区域分异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阶段界定的推进战略[J].农业技术经济,2012,(6):15.

[5] 蔡世忠,等.加速河南省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J].华北农学报,1998,(3):71-74.

[6] 王雅鹏,吴娟,闫建伟.社会转型期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261.

[7] 王敬华,钟春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2):195-198.

[8] 韩长赋.毫不动摇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求是,2010,(10):42-43.

[9] 吴向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途径[J].经济纵横,2008,(2):23-25.

[10]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N].河南日

报,2012-03-09(4).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例8

【关键词】

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 农业信息化

农业是我国经济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有限,但是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并没有将农业生产的最高性发挥出来,反而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所以提高我国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率以及运用新时代信息技术恰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从而以高生产率、高水平、高质量作为标准来有效并长远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

1 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之所以缓慢,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从我国发展农业经济以来,从单位产量上看是有所提高,但是与其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我国农业单位产量低,发展缓慢,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速运行的状态。农产总量很高但人均农产品生产量却很少成了我国农业出现的一个普遍的问题,而从劳动生产率上看,我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是美国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十分之一。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就要改变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落后现象。

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农村现有形式的有效政策,以乐观的心态,从容的面对,控制现有耕地的减少,合理的分配劳动力,使农业中劳动占有耕地数量相对增加。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劳动率低下的问题,发展高效率农业,增加农业经济作物的产量,在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水平。

2 有效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水平是指农业科技创新所达到的程度(能力的高低),它包括农业科研能力及其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两个方面。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科技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就我国当前农业科技水平来看,我国农业的种植业技术水平已基本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实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以不断适应我国农业的发展的需要。而科技水平则包括科技进步管理水平、决策水平、智力水平、制度创新等软科技的水平,如体制改革,组织管理和决策的改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必须从多方面去解决农业发展中的不足与弊端,才能达到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最终目的。要做好农业科技发展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2.1提高农业基础研究与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水平

这是一种基础性研究,一旦应用于生产,潜力巨大,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可以有效的发展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2.2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水平

这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和核心,具体包括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成果一经推广应用,就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部分改造和革新,而技术革命是指在日积月累的技术创新基础上使整个技术体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如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都将会带来农业技术革命。

2.3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程度

推广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让技术应用主体普遍接受并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农业科技推广程度高与低,直接到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再好的技术,如果得不到有效推广,其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

2.4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农业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业技术 应用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着技术效率的高低。如果劳动者素质得不到提高,一方面先进的技术可能不被接受,另一方面即使新技术被接受了,也可能由于使用不当而难以发挥作用。技术的进步与提高,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发挥人才的作用。人才培养要靠,特别是要提高全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所以,只有把农业、科技、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3 提高农业信息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对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农业可以依靠信息的时效性及时准确地进行判断种植和销售。解决消息封闭,出产和销售的区域化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构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导致了各项工作长期处于表面层次。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根据我国目前农业现状,我国应该加快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条件,特别是注意加强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农业信息数据库应该以各级行政单位为标准,建立每一级信息数据库机制,积极利用国家调配的各项农业管理专项资金。引入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利用信息数据库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农业灾害防止工作与管理工作。在减少因自然原因农产品产出量损耗的同时,提高农产品单位生产量。

完善信息数据并统筹各级农业管理机制共同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加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多角度的农业信息服务。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各类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检索等流程的集成化和一体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拓展我国各类农业信息的服务手段与空间,能够间接实现农村地区发展的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多元化,从而达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近而有效地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4 结语

在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减少生产耗费和生产占用是提高农业经济的目标,同时也是推动或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提高土地产出率与劳动生产率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效益。依靠农业科技从容应的对挑战,在一些战略高技术领域和抢占科技制高点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以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塑造一批现代农业武装和新型农业劳动者大军。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从而促进各种农业信息快捷、有效地传播、从而实现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例9

兵团提出要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兵团经济总量要实现占新疆经济总量20%的目标,三次产业结构要调整到16∶56∶28,实现兵团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促进新疆长治久安。因此,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新发展理念、突出发展重点、转变发展方式,对兵团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大调整,实现兵团经济发展方式历史性的转变,走以农业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和以信息化为主要特性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产业化是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兵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途径。加快推进兵团农业产业化,是发挥兵团农业科技优势、集约化优势和规模优势,加快建设“三大基地”,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方式、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是兵团率先在西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1.1农业持续发展,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2009年,兵团经济延续了2002年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10.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7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6.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9.39亿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2%、55.6%和26.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9∶31.7∶33.4调整为33.5∶33.8∶32.7。

根据市场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求,2008年兵团党委确立了“减棉、增粮、增畜、增果”的农业结构调整方针,种植业作物布局逐步向优势区域和特色产业集中,种植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水平、效益有明显提高。全兵团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0.77万hm2,其中:粮食(小麦和玉米)、棉花、油料和甜菜播种面积分别为30.71万、48.79万、6.87万、2.03万hm2,其总产量分别为211.73万、113.43万、18.63万和145.33万t。果蔬园艺业得到新发展,酱用番茄、果树等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畜牧业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规模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生猪和奶类生产成为兵团畜牧业发展的亮点。农机装备水平先进,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兵团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水平分别达到100%、99.3%和45.0%,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较为健全,农业科技力量较强。

1.2农业新技术广泛应用,农业生产科技含量高

作物新品种培育、节水灌溉、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高密度高产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信息等技术的整体水平较高,农业高新科技已成为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2009年使用新科学、新技术的覆盖率、到位率进一步提高,各项适用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75.98万hm2,其中棉花精量播种面积38.65万hm2,棉花机械采收面积11.57万hm2;节水灌溉面积65.29万hm2;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7.55万hm2。兵团农业生产技术科技含量高,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及综合机械化程度较高,农业综合能力不断增强,已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大农业优势,精准农业技术体系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3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向规模化和效益化发展

围绕兵团“三大基地”建设,继续加强和不断提高十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施建设水平,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取得新成效。2009年,拥有国家和兵团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61家,其产值占全兵团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70%左右,带动农户39万户,一批具有兵团特色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

1.4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及其利益联结机制,是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兵团依托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点突出、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不断完善订单农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团场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通过签订合同契约、合作经营、股份制、最低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不同类型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基地农户建立较为稳定的产销关系,保障农工的利益,极大地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覆盖兵、师、团3级的农业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逐步配套完善,有效带动农户走向市场,维护农户合法权益,在组织、协调、新技术推广、培训服务、信息服务、产品收购营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带动和服务作用。

2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农产品加工率低,三次产业之间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

兵团具有明显的农产品资源优势,但农业社会效率高与经济效益低、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低。2008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1.3∶48.6∶40.1,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为1∶1.2,而兵团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4.9∶31.7∶33.4,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仅为1∶0.41。由此可见,兵团农业比重大,整体工业化水平不高,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离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目标16∶56∶28还有较大差距[1-2]。

2.2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带动幅射能力不强

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程度低,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核心竞争力及带动幅射能力不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难以形成产业优势,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少[3]。

2.3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亟待加强

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整体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亟待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与加工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同时存在,特别是牛羊肉、乳品、甜菜、加工番茄等生产水平较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2.4区域发展不均衡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例10

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农业生产全程高度现代化,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的农业发展模式,它的发展不仅需要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还需要良好的生产条件和环境与之相适应,不仅需要“人”的投入,更需要“钱”的投入。在“钱”的投入上,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梅耶提出的“金融啄序”理论,筹资的顺序应该是: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中先间接融资,后直接融资;直接融资中先债券融资,后股票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使用生产经营主体的内部盈余进行筹资活动,外源融资是指向生产经营主体之外的人、企业或组织筹集资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的青壮劳动力离开土地去城里打工,土地越来越多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以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化为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农业经营主体需要更多的资本金去承包土地、购买农机具、化肥、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农业部门对资本的需求量迅速上升,在自身内源融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农业信贷资金则成为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

关于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性,国内外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林毅夫等依照传统经济学逻辑观点,提出金融内生于经济发展的战略,认为农村金融的目的是合理有效地调动“三农”的经济资源和经济剩余[1]。King等指出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农业信贷投入低效率特点对农业增长产生制约作用[2]。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与农村金融的关系,温涛等提出了改革开放前农村金融的前提是服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向工业和城市输送经济资源与经济剩余[3]。所以,我国的农村金融变迁是在政府强制力的作用下实现的,并非是从农村经济发展本身内生的。因此,冉光和认为以政府为强制力主导的制度变迁极有可能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抑制作用,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失调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4]。谢琼等认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目标存在失衡,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功能方面[5]。关于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张敬石等认为农村金融效率对缓解农村收入差距有促进作用,而农村金融规模作为不利因素影响着农村收入差距的缩小[6]。管福泉等利用浙江省11个地区1997-200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城乡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金融发展总体来说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有限的促进作用,其中城市存款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关系,城市贷款对农村经济增长存在促进作用[7]。丁志国等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信贷结构失调和投资产出效率的“瓶颈”,限制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8]。

在这种情形下,要发展农业生产力,就必须更新这些阻碍生产力进步的机制。但是,更新人的理念需要人力资本,更新陈旧的农业生产设施需要物质资本,更新生产技术需要技术成本,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内源融资难以满足的情况下,作为外源融资的金融信贷资金自然而然地与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所以,Johnson 等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引入新的农业技术,如化肥、种子、机械以及现代灌溉设施等来提高农业产出,但是农业技术是资金密集型的,将会提高信贷需求[9]。信贷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巨大的,Siddiqi 等提出信用是主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农民获得营运资金、固定资金和消费物品[10]。Saboor等得出相似的结论,即信贷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方面扮演主要角色,信贷的及时获取可以帮助农民购买所需的投入品和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11]。信贷还用来救济贫困、购置种子、化肥、牲畜和工具等[12],同时,信贷可得性增加了可以提高产量的生产技术的采纳程度,政府也可使用信贷程序来提高农业产出[13]。信贷技术的使用提高了信贷需求,提高了小农户的农业生产力[11]。信贷机构、化肥、种子、灌溉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是显著的[1419],而用来提高农业产出的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农民的金融需求[20]。

以上诸多国内外研究成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为现代农业与农村金融政策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开拓研究思路、丰富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但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如缺乏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以往的研究中对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情况与金融服务相关性研究较多,而针对农业发展,尤其是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来分析其与农业信贷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上述问题为主要切入点,系统分析农业信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性。

二、现代农业总体指标与农业信贷的关系

(一)指标及数据的选取

现代农业的指标评价是分析现代农业与农业信贷关系的首要步骤。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现代农业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尽管各种研究由于其研究目标和重点有所不同,所的结论也有所差异,但在对现代农业的本质特点描述上形成了共识,即现代农业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所进行的现代产业,具有多功能、可持续、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等特点。从评价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角度而言,其指标设置必须在充分反映现代农业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既要考虑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也要考虑其产出结果;既要考虑现代农业的要素投入,也要考虑其产出效率;既要考虑现代农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果,也要考虑其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了准确分析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信贷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选取了1978―2012年的农业贷款水平、农村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水平、粮食产量水平、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农田灌溉面积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土地生产率水平、财政支农水平、森林覆盖率水平等9个指标,其中农业贷款量代表农业信贷水平,作为投入指标以反映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粮食产量水平等8个指标加权后形成农业发展指标作为产出指标,权重根据专家打分法加以确定。9个指标中凡涉及价值量的指标均使用居民消费指数进行了折算,各年度各指标发展水平均以1978指标数值为基点进行了指数折算。指标及说明见表1。

(二)现代农业与农业信贷关系的基本判别

本研究首先对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信贷发展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描述和统计分析(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从1978年到2012年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发展速度看,1978-2002年发展较为缓慢,2003-2012年稍快一些;农业信贷水平从1978年到2012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发展速度看,1978-1999年发展较为缓慢,2000-2012年直线上升。从二者的发展态势看,现代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农业信贷的发展。

(三)ADF检验

本研究采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作为因变量、农业信贷水平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即:y=a+bx,其中y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x为农业信贷水平,a为常数项。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为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出现,需对数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研究采用ADF检验法(单位根检验)对现代农业水平序列和农业信贷水平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信贷农业数列(y)经过二次差分后,检验t统计量为-8.36,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的临界值,可在99%的置信度下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单位根。农业信贷数列(x)经过一次差分后,检验t统计量为-3.93,小于限制性水平为1%的临界值,可在99%的置信度下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单位根。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是用于考察一个序列是否是另一个序列产生的原因,原假设为序列x不是序列y产生的原因。选取显著性水平为0.1, 当P>0.1时,表示接受原假设,即序列x不是序列y产生的原因; 反之,当P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1%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x与y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x是y的因,即农业信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因,这种因果关系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信贷发展对现代农业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但是反过来,y不是x的因,即现代农业发展不是农业信贷发展的因,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日益提高,手中的存款也相应增加,但农民的存款没有就地转化为农业贷款,而是通过金融机构流向其他行业。而本研究使用的信贷指标是贷款量,所以现代农业发展的信贷效果不明显。因此也能看出,消除农业存款的“漏出”现象,防止资金外流,形成农业领域内部资金存贷款的良性循环,应成为解决农业信贷资金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五)回归分析结果

两个数列经过了平稳性检验和因果分析后,得到如下回归结果(见表4)。

根据回归结果,自变量x的收尾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0.01,可以判断在99%的置信度下拒绝原假设,说明农业信贷水平x对农业发展水平y影响显著。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回归方程为:y=1.374 14+0.067 245x,即农业信贷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可增长0.067个百分点。

三、现代农业分项指标与农业信贷的关系

(一)指标的选择

如前文所述,选取1978-2012年的农业贷款水平、农村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水平、粮食产量水平、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农田灌溉面积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财政支农水平、土地生产率水平、森林覆盖率水平 9个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分析,其中农业贷款作为农业信贷水平指标,是自变量,以x表示;其余8个指标作为农业分项指标,是因变量,分别以income、grain、machine、irrigate、finance、labour、land和forest表示。

(二)ADF检验

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对农业8个分项指标进行平稳性分析,得出:农村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水平、粮食产量水平为经过一阶差分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平稳,农田灌溉面积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为经过二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平稳。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土地生产率水平、财政支农水平、森林覆盖率水平为经过二阶差分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平稳(见表5)。

(三)格兰杰因果分析

通过对农业信贷与上述8个农业分项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得出如下检验结果(见表6)。

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显示,农业信贷-土地生产率水平呈双向因果关系,即农业信贷与土地生产率水平互为原因,相互影响,农业信贷加大了土地的投入,使土地产出增加;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土地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必然增加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农业信贷-农业灌溉水平、农业信贷-森林覆盖率呈双向非因果关系,即农业信贷与农业灌溉水平、森林覆盖率之间无因果关系,二者无互补影响,因为近些年来农田基础水利设施建设改造、植树造林等国家直接投资进行建设,很少使用信贷资金进行相关建设,资金投入量相对较少,农田基础水利设施建设改造以及植树造林面积等发展缓慢,年度变化不太大。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农业信贷、粮食产量-农业信贷、农机总动力-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水平-农业信贷、劳动生产率-农业信贷五组变量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农业信贷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粮食产量、财政支农水平、劳动生产率的因,说明随着农村信贷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增加,规模化水平带来了规模化收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粮食产量、财政支农水平、劳动生产率也随之提高。农业信贷-农业机械发展水平单向逆因果关系,即农机发展水平是农业信贷的因,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必需的条件,购置大型农业机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自有资金不足时信贷资金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四)回归分析

根据农业的8个分项指标与农业信贷的关系展开分析,具体分析结果见表6。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程度大体可分为三类:最高为财政投入,回归系数高达0.2;第二类为家庭人均收入、农业机械、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回归系数大体为0.06~0.1之间;第三类为粮食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回归系数低于0.02以下。

对财政支持水平回归系数0.200 317最大,农业信贷每提高1%,财政支持水平可提高0.2%,此种现象说明信贷水平的提高对金融机构来讲可得到更多的财政贴息和补助,对农民来讲也可得到更多的农业直补,财政资金的投入也具有较强的逐利性,农业经营主体或项目获得金融贷款越多,财政支持也愿意跟进,最终导致金融信贷带动了财政支农。

对农村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回归系数也是比较高,均得到0.09个百分点,说明农业信贷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可提高0.09个以上的百分点;对农机发展水平、土地生产率水平的回归系数均在0.07以上,农业信贷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机发展水平提高0.07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说明,金融贷款不仅促进了农业要素投入(资金、机械)的增加,另一方面也验证了金融贷款对农业生产率的提升也产生了明显的作用。信贷对农业机械作用明显,说明尽管国家对农机购买采取了财政补贴的政策,但信贷仍然对其快速增加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森林覆盖率回归系数0.008 297最小,说明农业信贷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水平提高0.008个百分点;粮食产量水平的回归系数也是比较低的,只有0.006 169,说明农业信贷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粮食产量水平只提高0.006个百分点;对农业灌溉水平的回归系数为0.012 158,农业信贷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灌溉水平只能提高0.01个百分点。这三个回归系数很小说明农业信贷对这三方面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探其原因,这三个指标分别代表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粮食生产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共同特点是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收益低,但社会效益巨大,金融机构的趋利行为不愿意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到这些领域,因此国家政策性金融应更多地向这些领域倾斜,加大信贷服务力度,同时加大对商业性金融机构投资上述领域的奖励及补贴力度,提高其投资公益性行业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农业总体指标与农业信贷回归分析中的农业信贷系数偏低主要是由于森林覆盖率、粮食产量水平以及农田灌溉水平的信贷系数过低造成的。要想进一步提升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国家需下大力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国家政策对商业银行的诱导,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基础性、公益性事业的支持。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农业信贷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因,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的影响显著。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农业信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因,这种因果关系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农业信贷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可增长0.067个百分点

2.农业资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其边际效益较大于其他生产要素。从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发展分项指标来看,信贷资金对人均家庭农业收入、粮食产量、财政支农水平、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但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分项指标中财政支农水平回归系数最大,农业信贷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财政支农水平可提高0.2个百分点,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作用为0.02个百分点,约占0.067个百分点的30%,远远大于其他分项指标的贡献。

3.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农业信贷的发展速度。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项综合工程,它的发展水平是由粮食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可持续发展水平等多项指标加权而得,现代农业的的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与影响,有的指标由于基数大、年度变化很小,如森林覆盖率等,使得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偏慢;而农业信贷在测度时只是使用了信贷量一个指标,信贷量在近几年的年均递增速度较快,使得农业信贷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现代农业发展速度,根据回归分析,农业信贷水平的发展速度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14.9倍。要充分提升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加快农业信贷支农力度。

(二)政策建议

1.应重视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加大农业信贷力度。实证分析表明,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发展存在显著影响,并存在因果关系,农业信贷对现代农业发展起促进作用,加强农业信贷业务,必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登上新台阶。对于现代农业的分项指标中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粮食产量、财政支农水平、劳动生产率等对农业信贷反应敏感的指标,可更多地采用金融信贷手段加以推进;而农田水利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改善对农业信贷反应不敏感,这些方面需要资金较多,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渠道投入资金。在加强信贷业务的同时,还要注重其他方面的投入,如政策支持、科技投入等。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与贷款知识的培训,提高农业生产大户的综合素质,可进一步克服农业生产大户贷款方面的局限性,在申贷过程中少走弯路,更多地得到贷款机会和贷款量。

2.强化政府在信贷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方位农业产业信贷服务模式。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风险大、盈利率低,使得银行的趋利性特点与之相矛盾。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往往将上市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盈利产业等列为首选的信贷支持对象,而对于农业产业则是次之对待,使得很多农村中的农业生产主体得不到贷款或得到的贷款很少,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鉴于这种状况,政府应该着眼于构建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相结合的多元化农业融资体系,形成合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例11

2、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目前所处的阶段

一是1949至1980年,创建起步阶段。同志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国家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在有条件下社队成立了农机站,迅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机管理、科研、教育、制造、流通、鉴定、推广、监理、维修和服务体系。二是1981至1995年,体制转换阶段。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的直接投入逐渐减少,农民逐步成为投资和经营农业机械的主体。适合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农用运输车等应运而生。三是1996年至2003年,市场引导阶段。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劳力呈现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短缺的趋势。小麦跨区机收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联合收割面异军突起,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四是2001年以来,依法促进阶段。《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公布实施,购机补贴资金政策开始启动,规模逐步年扩大,显著拉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工业增长。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3、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存在着土地相对稀缺与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且农村人均投入水平较低、存在着地域间差别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下,将体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相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慢,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2.1%,而农机动力拥有量占全国农机总动力的50.2%;西部地区耕地占23.7%,农机动力却只有15.3%,相对动力拥有量为2.4:1。农业机械装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部分农业机械老化严重,更新换代乏力;运输机械多,农田作业机械少;动力机械中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农机作业配套机具少,配套比率低;低档次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少,高性能机具少。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生产环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水田机械化水平太低。稻谷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但是由于缺乏适用的水田机械,水稻生产仍主要靠手工作业,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在少数地区处于刚起步阶段,棉花机械收获仍属空白,具有节水、节服、节种等性能的机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影响了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机械的作用在于农民的购买、使用和取得效益。但是,有许多地区存在农民买不起、用不好的效益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农机数量和水平的提高。其表现为:一是“买不起”。一般农田作业机械,大中型的需要5~10万,小型的需要0.3~1万元,一次性投入大,而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支出负担重,资金筹措困难,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不足,虽然很多地方都出台了购买农机补贴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二是“用不好”,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农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以及农机技术无偿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农民素质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造成部分农民虽然买得起农机,但也用不好农机。三是“效益差”,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培训机会少,不能科学地使用农机,造成故障多、效率低。同时,农机作业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农机具闲置与非田间作业时间多,经济效益不高,直接影响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整体效益差,农机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下滑,农机维修管理关系不顺,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有实力的农机大户少,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机协会等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还不够规范。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机使用水平低,农机经营总体效益差。大中型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居多,配套率过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致使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化。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矛盾,农机问题增长较快,但先进技术的应用仍较慢;虽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机已开始向一些特色产业应用,但应用的步伐仍较慢。农机具科研开发配套系统建设落后,新技术、新机具发展缓慢,满足不了当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机化科研、推广队伍亟待壮大。示范手段落后,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滞后,不能及时掌握有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信息,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4、研究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之间关系的意义和目的

研究意义: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机械等现代生产要素,减少人力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根本改变生产方式,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进行有规模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最终达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研究目的:希望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能被政府有关部门所采纳,最终通例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后,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才能深刻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优点,看到了农业机械化广阔前景,才能投入更多资金,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民增收促使农机手开学技术,促进农机化的发展,加快老旧机型换代,与农业增效成正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5、发展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首先,农民的生产工具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连续实施,促进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机具和新技术和引进推广,实现了农机和农艺的紧密结合。其次,是农民素质提升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机化迫使广大农机使用者必须不断学习使用新知识、新技术,从而带动农村广大农民素质的快速提高。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农机化的不断推进,农机新机具和新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减少了农业生产用工,部分农民转移进入二三产业。农民生存质量发生巨大变化。农机化生产“少数拥有、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农机资源市场的有效配置。少数农机大户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广大“无机户”的生产问题,大大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满足了数万小规模农户农机化生产的需求。广大农民摆脱和摒弃了传统简陋农具和落后耕作方式的束缚,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一批批农民新村、农民公寓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了城镇化发展速度。

6、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展望与举措

统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振兴农业装备制造业。解决农机化需求迫切与现代农业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必须振兴农业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两个能力:一是提高我国农机产品满足国内发展需求的能力;二是提高我国农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已建立的“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新战略联盟”的作用,建设和完善国家农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产品和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创出中国农机知名品牌。着力培育出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领军能力的大型农机企业集团和与之相适应的一批“专、精、特”中小企业。优化农机工业布局,形成几个分布合理、各具特色的农机制造业产业集群新阶段,中国农业装备制造业要立足国内,面向全球,走向世界,由农业机械生产大国向世界农机强国进军。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就是提高“三率”,即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实现“三个解放”,即: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把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把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达到“三个促进”,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促进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面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