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0 09:22:10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例1

城市环境雕塑简称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艺术的产物。现代城市雕塑与古代雕塑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雕塑主要服务于宗教,以雕塑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雕刻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城市雕塑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

一、尺度与美感

自20世纪中叶始,欧美等国家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了“环境艺术”或“环境意识化”的概念,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等艺术时,雕塑家不再孤立地把城市雕塑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与环境要素相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这就提出了城市雕塑设计在尺度把握上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环境及其地面空间面积关系,这是确定城市雕塑尺度的基本前提。空间是由建筑结构体系间的空地形成的,地面空间的长、宽、大、小、方、圆、高、低的形成,直接和建筑物结构体系的布局组合有关,形成规则的几何形地面空间和不规则的自由地面空间两个概念。不论哪种地面空间,都由诸多复杂的地面组织元素构成,如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桥、柱以及栏杆等,它们互相连接,规划出高的、低的、纵的、横的、斜的和彼此交错的地面空间,在视觉上形成各种地面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雕塑的造型与布局,制约着城市雕塑体积的大小,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顺应各种具体地面结构形态,同建筑的结构逻辑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要巧妙地利用地面上那些必然元素(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的规律性,使之既不影响地面环境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增加环境美感,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地面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其次,把握好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视距的关系。视距指人们欣赏艺术品的视觉距离。欣赏作品获得的视觉美感一方面靠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靠视距来调整,才能产生完整的视觉效果,符合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视距的调整有两种方式:一是观赏者的脚步可以前后位移,产生和雕塑远、中、近不同的视觉距离;二是观赏者的位置不变,雕塑的尺度在设计时可考虑其合适的大小变化,最终和固定的观赏点达成协调的最佳的视觉效果。前者是灵活的,适合较开阔的空间环境,而后者是被动的,适合较窄小的空间环境。城市建筑结构不同,地面空间预留也就不同,提供给雕塑家设计的地面空间也就千差万别。面对这些理想或不理想的建筑与地面空间,就要求设计者在追求美也就是和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尺度大小确定方面既要考虑城市雕塑与地面空间的关系,又要考虑观者视距的需要,对城市雕塑进行整体而巧妙的设计,使作品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因此,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对尺度大小的把握上,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一味追求抽象的、绝对的、理想中的尺度比例,要与周围的建筑、地面空间的实际空间和观者的审美心理结合,进行深入研究,试验不同尺寸的效果,遵循“尺度产生美感”这一美学原则。

二、材料与美感

自然造物给视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的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从材料的原始状态来看,材料本身就具有自然之美,加上艺术化的设计与工艺制作,材质美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就更为明显地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城市雕塑具有实体性,构成实体的物质材料本身便成为城市雕塑作品呈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材质对城市雕塑来说,其表现力既体现在内容的传达上,又体现在形式的构筑中。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雕塑,其材质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往往通过它的肌理、质感、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审美感受。在城市雕塑所使用的材料中,无论是金属、石材、木材、陶瓷、水泥还是树脂等,这些材料都具有不同的特性,显现出各自特有的材质美。材料的丰富为雕塑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传递思想内涵的可能性,雕塑家通过合理的选材,把触觉、视觉的感知与内容形式进行巧妙结合,来提升作品的审美品质。然而,在关注材质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现代城市雕塑是工艺与材料相结合的艺术。尽管可选择的材料很多,每一种材料都会显露出自身所具有的美感,但还是首先要了解材质美在人们视觉心理中的审美作用,以及应用材料的工艺水平,也应注意审美价值与材料价值绝不可等同这一事实。物质属性转化为审美属性并非单纯是由材质纯自然的实际存在引起的,应该认识到开发材料的审美特征,是设计者在充分显现材质本来属性的同时,经过艺术的创造过程产生出来的,是艺术地选择、利用和创造的结果。

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明显。材料的品种与工艺手法的扩展,进一步丰富了建筑、环境与城市雕塑的有机结合点,从而也不断强化了人们认识现代城市雕塑的艺术特性与审美方式。材料天然存在的魅力与雕塑家艺术创造的结合,传递着艺术家的意志与观念,产生了视觉和心理功能的变化和美学上的效果,材料不仅是城市雕塑艺术表现的媒介,而且材料工艺的美感也大大丰富了其整体造型语言。因此,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城市雕塑的材料的审美观念。

三、形式与美感

城市雕塑视觉形式的产生,来源于雕塑家对某种特定空间环境的把握和对形式法则的创造性运用。城市雕塑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架上雕塑,架上雕塑的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而城市雕塑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限定与创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城市雕塑设计恰恰是在这一矛盾中通过雕塑家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所产生的视觉样式。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既要协调特定空间环境与雕塑表现形式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形式的适应问题。

现代建筑在功能及风格样式上与传统建筑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形式应与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从建筑的功能属性、空间环境的特性、工艺与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形式的创建问题。“形式”一词拆开来用,“形”可理解为象,“式”可理解为韵,在整个形式范畴中是韵统象,而不是象统韵。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形式的创造过程中,对“式”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式”,从整个作品来认识,指的是支撑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是形成“韵”的主要方面,也是产生形式美感的重要视觉因素。

城市雕塑艺术形式的建构,还需要注意对作品“正视面”的把握。正视面也称“主体面”或“主视面”,是指作品整体结构的主体朝向,诉诸视觉。它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极为明晰的视觉状态,往往是依赖于雕塑主体的朝向、动势的伸展、形象的直观、内容的明确,完成作品整体形式的创建。正视面是建立在对环境空间和城市雕塑整体结构关系把握的基础上而完成的,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在具体形态展开之时所凸显出来的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成功的正视面的获得,是建构城市雕塑形式美感的关键因素。另外,材料工艺以及色彩的独特运用也是构成城市雕塑形式美不可忽略的方面。

总之,作为公共艺术的现代城市环境雕塑,其审美特征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仅从尺度、材料、形式方面对城市雕塑的审美特征作了一些探讨性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雕塑艺术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相信,在创造人类更美好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将会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作用。

注释:

①袁运甫.有容乃大[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例2

城市环境雕塑简称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艺术的产物。现代城市雕塑与古代雕塑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雕塑主要服务于宗教,以雕塑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雕刻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城市雕塑的显着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

一、尺度与美感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环境及其地面空间面积关系,这是确定城市雕塑尺度的基本前提。空间是由建筑结构体系间的空地形成的,地面空间的长、宽、大、小、方、圆、高、低的形成,直接和建筑物结构体系的布局组合有关,形成规则的几何形地面空间和不规则的自由地面空间两个概念。不论哪种地面空间,都由诸多复杂的地面组织元素构成,如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桥、柱以及栏杆等,它们互相连接,规划出高的、低的、纵的、横的、斜的和彼此交错的地面空间,在视觉上形成各种地面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雕塑的造型与布局,制约着城市雕塑体积的大小,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顺应各种具体地面结构形态,同建筑的结构逻辑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要巧妙地利用地面上那些必然元素(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的规律性,使之既不影响地面环境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增加环境美感,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地面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其次,把握好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视距的关系。视距指人们欣赏艺术品的视觉距离。欣赏作品获得的视觉美感一方面靠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靠视距来调整,才能产生完整的视觉效果,符合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视距的调整有两种方式:一是观赏者的脚步可以前后位移,产生和雕塑远、中、近不同的视觉距离;二是观赏者的位置不变,雕塑的尺度在设计时可考虑其合适的大小变化,最终和固定的观赏点达成协调的最佳的视觉效果。前者是灵活的,适合较开阔的空间环境,而后者是被动的,适合较窄小的空间环境。城市建筑结构不同,地面空间预留也就不同,提供给雕塑家设计的地面空间也就千差万别。因此,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对尺度大小的把握上,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一味追求抽象的、绝对的、理想中的尺度比例,要与周围的建筑、地面空间的实际空间和观者的审美心理结合,进行深入研究,试验不同尺寸的效果,遵循“尺度产生美感”这一美学原则。

二、材料与美感

城市雕塑具有实体性,构成实体的物质材料本身便成为城市雕塑作品呈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材质对城市雕塑来说,其表现力既体现在内容的传达上,又体现在形式的构筑中。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雕塑,其材质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往往通过它的肌理、质感、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审美感受。在城市雕塑所使用的材料中,无论是金属、石材、木材、陶瓷、水泥还是树脂等,这些材料都具有不同的特性,显现出各自特有的材质美。材料的丰富为雕塑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传递思想内涵的可能性,雕塑家通过合理的选材,把触觉、视觉的感知与内容形式进行巧妙结合,来提升作品的审美品质。

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一个显着特性,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明显。材料的品种与工艺手法的扩展,进一步丰富了建筑、环境与城市雕塑的有机结合点,从而也不断强化了人们认识现代城市雕塑的艺术特性与审美方式。材料天然存在的魅力与雕塑家艺术创造的结合,传递着艺术家的意志与观念,产生了视觉和心理功能的变化和美学上的效果,材料不仅是城市雕塑艺术表现的媒介,而且材料工艺的美感也大大丰富了其整体造型语言。因此,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城市雕塑的材料的审美观念。

三、形式与美感

城市雕塑视觉形式的产生,来源于雕塑家对某种特定空间环境的把握和对形式法则的创造性运用。城市雕塑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架上雕塑,架上雕塑的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而城市雕塑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限定与创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城市雕塑设计恰恰是在这一矛盾中通过雕塑家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所产生的视觉样式。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既要协调特定空间环境与雕塑表现形式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形式的适应问题。

现代建筑在功能及风格样式上与传统建筑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形式应与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从建筑的功能属性、空间环境的特性、工艺与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形式的创建问题。“形式”一词拆开来用,“形”可理解为象,“式”可理解为韵,在整个形式范畴中是韵统象,而不是象统韵。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形式的创造过程中,对“式”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式”,从整个作品来认识,指的是支撑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是形成“韵”的主要方面,也是产生形式美感的重要视觉因素。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例3

法国学者居伊•德波预言当代为景象社会或景观社会,简而言之,商品变成了形象。也可以说,形象就是商品,我们消费商品,实际上是在消费形象。[2]美国文化理论家杰姆逊认为,消费社会打破了传统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艺术作为商品已经成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假如说,19世纪文化还是指高雅的少数人的行为,那么,20世纪后半期则情况大为改观,“文化已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3]因而,我们处于“一个如此众多地由视觉和我们自己的影像所主宰的文化中”,[4]这就是视觉文化为主导的读图时代。对于雕塑艺术而言,其深刻影响主要是加快了雕塑泛化。

(一)当代雕塑与泛化

在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雕塑这个古老的艺术发展到当代,怎样给它进行概念定位,这的确是件难事。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雕塑形式与观念的变化致使人们无法确定它的艺术范围;二、雕塑材料的变化致使人们无法界定它的艺术媒介;三、雕塑应用领域的扩展致使人们无法界定它的学科领域。总归一句话,雕塑界面越来越模糊不清——雕塑在不知不觉中泛化了,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涵都已经远离了雕塑原本的定义。

因此,人们在观赏任何一种视觉对象时,总把具有艺术意味的立体空间实体往雕塑上靠拢,把其称之为雕塑或像雕塑之类的,不再是那种仅在观赏雕塑时才有这种感觉了。这种意识或状态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

(1)当代雕塑形式与观念的多元化。自从西方现代艺术的演进,雕塑观念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作品表现的形式与观念的多元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全面颠覆了雕塑的传统意识,诺大的传统雕塑领域一夜之间变得那么渺小而无助。谁是米开朗基罗、罗丹等雕塑艺术大师已经并不重要,他们仿佛成了雕塑史家们用放大镜去研究的古董。另一方面,非艺术、反艺术等新思潮翻江倒海,来势迅猛。

杜尚的《泉》、毕加索的《公牛头》等成了人们追逐的理想。时至当代,人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以及观念艺术铺天盖地,并且仍在推陈出新,花样纷繁。

(2)当代雕塑媒介的多样化。现代雕塑伊始,媒介的革新就是重头戏。雕塑家们始终在挖空心思,考虑怎样引进新的媒介材料,怎样挖掘新的媒介空间。马蒂斯那种女人体的背影变化尽管在形式上有突破,但是比起德加给穿真正的裙子,就算不上革新。因此,对于现代雕塑而言,无论是有机材料,还是无机材料,亦或是复合材料;死的、熟的、生的、鲜的,该用的材料用了,不该用的材料也使上了。尤其当代,诸如人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形式,无不是雕塑媒介的革命。再不成,就用脑子“观念”一下,“雕塑作品”就成立了。

(3)当代的雕塑泛化。当代,雕塑的“风光之处”就在于它完全脱胎换骨。其突出的表现不仅仅是雕塑走出艺术圈,进入社会;或者是打破展架,走进公共空间。关键之处,在于传统的雕塑价值观念被颠覆,其艺术界线被突破。雕塑泛化的趋势如同文学的泛化一样,在所难免。一方面,雕塑的指向性已经无限宽泛。

美术学院所谓“加、减法”的雕塑教学不过是古典雕塑的繁衍,只能算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复着同样的样式与标准,在一条固有的生产线上制造。但是,对于当代而言,雕塑已经不是什么“加法”和“减法”的事了。雕塑可以“心想事成”,可以随心所欲,直到自己认为over的时候。另一方面,那些凡是具有审美价值并占有立体空间的造型或实体,都可以被看成或理解为雕塑。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西班牙各地的高迪建筑、那些具有实用功能却又是立体空间造型的公共设施、高耸的广告塔、具有雕塑意味的生活用品等等,都可以被看成是雕塑品,或被理解为雕塑,雕塑的形式被扩展了,或者说被泛化了。

(二)视觉文化下的雕塑泛化

雕塑泛化并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一种艺术流派或思潮,更不是吸引眼球的炒作,而是一个过程。雕塑泛化的出现应当自雕塑产生之日起,就已经开始了它的历程。然而,它的进程是微弱的、段落化的,它的范围也是区域性的,并不完全统一。

但是,自现代艺术产生以来,雕塑泛化的速度与范围就强化了。特别是今天——以视觉文化为先导的读图时代,雕塑泛化就更为明显。

(1)视觉文化与雕塑泛化。读图时代奔涌而至,网络、影视、多媒体数字化等艺术独领,形象已经形成了它自身的文化逻辑。“解像”——从形象本身取得意义,即对外观的注意逐渐成为受众的习惯。外观,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就是感性的,可以通过感觉把握的形态,也就是我们能看得见的东西。视觉文化之所以成为一个文化主因,在于图像对文字的优势,在于人们对视觉的追求。在视觉文化主导下,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对立消失了,生活的审美化或审美的生活化成为文化的主流。现实世界与虚幻空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艺术形态之间的交叉与界面的模糊性也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视觉图像的刺激性、瞬间性、即时性、直观性、浅显性,已经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最重要的对象。

雕塑,作为视觉文化元素之一,其界面的模糊性是显而易见的,即在视觉文化风潮的巨浪里被泛化是在所难免的事。

(2)审美泛化与雕塑泛化。审美的泛化即是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的转换,切入点是审美的生活化。人们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从美容、时装、工艺饰品到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与设计,从室内、建筑的装潢设计到园林景观、城市的规划设计,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审美的泛化,深刻地导致了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至改变了“文学”、“艺术”、“文化”的定义。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雕塑泛化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更多的人们以雕塑审美的态度面对生活,审视生活日用品与设施;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一些不经意的实物或虚拟体与雕塑相提并论;再一点,那就是生活中的衣食起居等所需的工具设施与设备更具雕塑感,甚至直接就用雕塑结合使用功能而成为生活必备品。

(3)信息数字化与雕塑泛化。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一方面,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电影、DVD,包括数字化通信网络等等技术与设备的不断产生,另一方面,信息数字化技术可以传播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代表各种媒体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虚拟出幻真幻彩的图像现实世界。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客观性同虚拟的数字化世界的结合,使人类面临着一个无限的数字化世界。从信息数字化的角度来看,雕塑泛化主要体现在虚拟的雕塑空间中。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今,对于多数甲方而言,雕塑方案设计没有电脑效果图是不行的,有的还用作图软件 3DMAX 建模,并且贴上不同的材质,可以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光源和不同的环境中观看雕塑的表现效果。至于媒体中虚拟的雕塑作品数不胜数,佳作也不少。

总之,雕塑泛化现象的源泉是出自于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消费主义的盛行,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地是消费广告、消费品牌。正是这种消费文化无所不在的蔓延,选择并创造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其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于视觉文化,当现代艺术的产生到后现代艺术的涌动,尤其是现代电子传媒的高速发展,从纸质媒介向电子、数字媒介转变,这就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引领了社会文化的变革,直至艺术界面被生活化。另一方面,雕塑泛化的本质是审美观念的泛化,读图时代则是它的促进剂。

二、雕塑泛化与泛雕塑

雕塑审美属性的本质,就是其造型的立体性或空间化,造型媒介的外观化或直观性,造型内涵的凝固性或段落化。因此,雕塑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根本之处,就是它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属性,凡是不具备这种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其为雕塑。而雕塑泛化,是指雕塑借助其它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雕塑泛化现象可以理解为逆向的两种不同运动过程:一种是“泛化的雕塑”,即雕塑审美属性的扩展,雕塑日益世俗化、生活化。另一种就是“雕塑的泛化”,即雕塑的审美属性被打破,雕塑形式的消亡。

传统雕塑的审美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具有无功利性特征,即雕塑的审美并不寻求现实中的直接利益。

也就是,在雕塑活动中,无论是雕塑家还是观众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得到现实的直接利益。

“泛化的雕塑”,就是直接将雕塑的审美属性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雕塑或类似的品质所充满。在这种审美化的雕塑作品中,大到城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整个楼体的雕塑化装饰,小到一只张着大嘴的青蛙形象的果皮箱、一双熊猫造型的拖鞋、一个猫咪形状的削笔器等等,任何日常生活用品都可能以雕塑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因此,“泛化的雕塑”所体现的是,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的转换。

“泛化的雕塑”,实际上是雕塑的生活化,他的基本特点就是打破了雕塑的非功利性特征,形式服从功能。简单地说,就是生活居住环境、设施及日用品的雕塑化,其目标直指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可以说“泛化的雕塑”是雕塑艺术的生活化、世俗化、功利化。

“雕塑的泛化”就是解构雕塑的本质属性,它是以后现代艺术为主体的前卫艺术运动。其“反美学”的取向就是审美的生活化,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让审美方式转向生活。

从表面上看,后现代艺术家们试图延伸艺术的概念,要将原本不是艺术的东西如何被当作艺术来理解,让艺术越来越靠近生活。他们力图打破艺术的边界,使“非艺术”成为艺术,建立一个逐渐拓展的艺术世界。最大限度地把艺术引到日常生活物品上来,力图将艺术贯穿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而改变人类的审美方式。在这种艺术生活化的趋向中,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真的变得日渐模糊。我们可以从以“身体”的运动而倡导“身体美学”的行为艺术、走向环境的环境艺术、以生活实用品为创作素材的装置艺术等这些雕塑化的艺术中看出,“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纯粹雕塑意义上的解构,雕塑已经是分解的零部件,散落在不同的艺术媒介当中,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雕塑相比似是而非,是非而似。因此,如果说,“泛化的雕塑”可以让人们看到或想到一个仍然是具有本质属性的雕塑,即既具有雕塑的某种外在形式,又包含某些审美内涵的雕塑;“雕塑的泛化”,则就靠我们去发现或感悟雕塑的精神,而不是雕塑的外在形式了。

上述看出,“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虽然说都是雕塑泛化的过程,以当代审美泛化的状态而言,却是两种逆向的运动过程,它们共同构筑了雕塑泛化的景象。

“泛化的雕塑”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泛化的雕塑”是雕塑形式与功能的拓展,是雕塑艺术走出象牙之塔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二、“泛化的雕塑”是消费社会条件下,视觉文化为主导的读图时代的必然产物。其三、“泛化的雕塑”并没有消解雕塑的审美属性,而是将其生活化、世俗化、功利化,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雕塑的泛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其一、“雕塑的泛化”是雕塑形式的解构,外观上看,传统雕塑固有的形式逐渐被解构直至被颠覆;其二、“雕塑的泛化”缘起现代艺术,经后现代艺术的推动,形成了许多诸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等思潮与流派;其三、“雕塑的泛化”试图将生活与艺术柔和在一体,把雕塑的固有形态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抹平。

从“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特征来看,这两个方面是一种逆向的发展过程,互相是无法取代的,泛雕塑这个词也只能代表“泛化的雕塑”,指的是以功利化为先导的生活化、世俗化的雕塑形式,不足以涵盖雕塑泛化这个动态化过程的全部。

因此,从概念上给雕塑泛化过程找出一个新的符号是欠妥帖的。本来,在大众生活中推广雕塑艺术仍然是一个不小的任务,如果又在雕塑里套一个“泛雕塑”,对于大众而言,犹如雾里看花,不如沿用传统的符号;对于艺术界而言,雕塑泛化现象是文学艺术泛化的个案,大家心知肚明,何须再戴一定高帽子呢?三、生活雕塑化,雕塑生活化雕塑属于意识形态,雕塑泛化致使雕塑从精神的层面向物质层面推进,从文化的层面向生活的层面融合。因此,无论“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雕塑生活化的两个层面,即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审美化、艺术化。

从视觉的角度,“泛化的雕塑”以更为灵活的形式承载着雕塑审美的本质属性,其表征主要是生活的雕塑化。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从环境景观到室内外空间,从衣纽饰品到首饰项链,无不渗透着雕塑的影子,就连美容护肤的面膜,也是那么充满雕塑之感,通透而立体。因此,可以说,“泛化的雕塑”实际上就是生活的雕塑化。生活雕塑化作为当代景观社会的元素走向社会,并进入生活的最深层,带来的是社会生活品质立体化、空间化和艺术化,提高的是大众审美的观念。从“雕塑的泛化”表面特征来看,它以抹平艺术与生活界限为理想,打破与颠覆雕塑的固有形制为目标。实验性的尝试着各种媒介形式,挖空心思,试图把艺术与生活柔和起来,竭尽全力地从事着建设一个艺术世界的理念。

但是,其结果却是在远离生活的轨迹,并非愿望所及。

因此,如果说“泛化的雕塑”是从物质的层面扩展雕塑的发展道路,“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在开辟着另一条道路:那就是从精神的层面探寻着人类心灵的艺术念想,抚慰新时代迷茫的精神,开拓未来精神世界的荒原。它以更深层、更隐晦的审美精神,穿透生活,直达心灵。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例4

现代雕塑,指的是时间上属于现代的雕塑,同时,具有现代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在中国,雕塑艺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是中国所特有的独特艺术瑰宝。

1.中国现代雕塑对色彩运用的要求。

中国现代雕塑是时代与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其特点必然是中国的,也是现代的。这种特点,体现在色彩运用当中,就体现为时代性、民族性和象征性。

1.1要求符合雕塑所处的时代特征。

人们对色彩的审美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改变。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背景、经济水平、文化发展等等都会有所不同,这就直接影响一个时代的审美。我国自古各个朝代就有明显的代表色,北魏时期,暗淡的土红色是其代表色;到了西魏,代表色则变成了淡土红和淡土黄;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人民生活殷实,思想也更加解放,于是色彩也是非常丰富的,尤以石青、石绿、赭石等鲜艳的颜色为代表;宋代的代表色则为石绿和黑色。

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来自西方的文化也正在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审美一方面沿袭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方式,另一方面又接受着外来审美标准的冲击,从而形成了一种兼具传统性、国际性和时代性的色彩审美。例如在中国传统色彩审美中,黑色代表着阴沉、抑郁,都是消极意义的象征,但是在现代,这种色彩又被赋予了绅士、成熟稳重、神秘的意义;而在传统意义上代表喜庆吉祥的红色依然是现代中国审美色彩中备受青睐的颜色,同时被赋予了热情、奔放的意义。色彩应用于现代雕塑,一方面反映了现代人集体的审美取向,另一方面又体现了现代图文传播对现代雕塑的要求。

1.2要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雕塑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随着一种文化逐渐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也就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在中国传统里,大红色象征着吉祥和喜庆,一直是最受中国人喜欢的色彩。

不同的地域对色彩的要求也有不同。在南方,气候温和,对应的南方的建筑也多以青色、粉色等柔和的色彩为主;而在北方,冬季非常寒冷,季节的差异很大,所以人们采用的色彩总是大红大绿这样反差较大的色彩。因此在考虑雕塑色彩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以保证雕塑与这些地域性、民族性的色彩特点相得益彰。

1.3要注意色彩的象征性。

色彩可以说是一种语言,每一种色彩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在雕塑中,应用不同的色彩,就相当于为其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古代皇宫的龙椅采用龙头雕塑,并使用黄金色,代表了财富和至高无上的权利,这是骄傲的象征;某影视剧中的海军英雄纪念碑,主色调采用蓝色,这种色彩象征着浩瀚的大海,又代表纯净的天空,给人自由的感觉;而绿色是象征生命的颜色,红色象征着激情、鲜血,建造烈士纪念碑经常会采用这种色调……可见,色彩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然而,在雕塑中,根据象征性运用色彩却并不那么简单。

很多时候,同一种色彩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会有不同,例如前面提到过的红色,一方面代表的是革命的鲜血,其烘托出的气氛应该是庄严肃穆的;而在中国传统中,它又象征着喜庆,代表着传统春节的喜庆祥和;同时,现代红色又有一种热情、奔放的象征意义,显示的是一种青春的活力。因此,在中国现代雕塑中,运用色彩的象征意义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人对色彩的理解,并在周围用合适的背景进行烘托,以达到雕塑传神的目的,让雕塑成为有思想的艺术作品。

2.中国现代雕塑及其周围环境的色彩搭配。

中国现代雕塑的色彩搭配不仅体现在其本身的色彩上,更体现在与周围环境的适应上,这种搭配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的景观雕塑上面。而随着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美感,这类雕塑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2.1色相的对比。

现代城市雕塑经常会比较重视色相统一,但是并不完全是这样,有些雕塑恰恰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对比来突显出雕塑的主题。例如北京的九龙壁就是典型的优秀色相对比的雕塑。其运用琉璃丰富多彩的光泽,采用蓝赤、蓝黄、红绿的色相对比,整体看起来协调有序,给人以美观和谐的视觉享受,营造出了一种金碧辉煌、色彩斑斓的色彩搭配。

2.2明度的对比。

明度的对比关系到雕塑的清晰度问题。明度对比越强烈,也就意味着雕塑作品显得越清晰。色相不同和明度不同都是在色彩上制造一定的变化,但相对于色相,明度的反差更加明显,如果说色相是点缀的话,那么明度的对比就是强调的作用。色相对比通过雕塑和周围环境的色相搭配,使雕塑与环境更加像一个协调的整体,而明度的对比则是在周围环境衬托下用明度差别较大的色彩突出雕塑艺术。

天安门前的双狮以深红色围墙为背景,因此为了突出双狮,这对狮子是采用白色的大理石雕塑的;相对而言,故宫的双狮是以汉白玉的廊板为背景的,因此它采用了铸铜色彩。而有些时候,在雕塑上部大面积使用重色,而基座则用淡色,就能够突出雕塑的不稳定性和动感;相反,则会使雕塑看起来更加沉稳。

2.3纯度的对比。

想要使雕塑的色彩看起来更加的鲜艳,通过给雕塑本身施以鲜艳的色彩是不足够的。通过周围的环境来衬托,才能有办法使雕塑达到预期的色彩效果,这种方法,就是纯度比。色彩纯度比较高的雕塑处在纯度较低的环境中,看起来色彩会更加的鲜艳、明快。想要达到这样的色彩效果,纯度比是非常重要的。

3.结语:

雕塑作为一门艺术,对色彩的运用很有讲究。雕塑的工艺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良好的色彩搭配,雕塑也会黯然失色。中国现代雕塑承载着中国千百年的雕塑艺术底蕴和浓厚的时代气息,这些文化都需要在色彩运用上得以体现,艺术家用活了色彩,也就赋予了雕塑灵魂。

参考文献: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例5

1 装饰雕塑的含义、形式及类型

雕塑是以物质载体来表现人类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理念,它是通过三维的、有一定空间体量的造型构成可视可触的造型艺术。雕塑给人以四面可观的空间性,因此又被称为空间艺术。装饰雕塑是通过雕、琢、刻、塑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种装饰艺术形象的总称。它与建筑、绘画、工艺美术并称为造型艺术。“装饰”从字面上解释,即“装扮和修饰”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方式和范畴。在内容上,以积极向上的主题反映发人们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在形式上,以概括提炼简约夸张和寓意等多样的艺术处理手法进行表现,在功能上,既有实用性强的艺术类型,也有纯粹欣赏性、表现艺术精神和理念的作品。它以秩序化、理想化的艺术特征,构成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优秀的雕塑作品能陶冶人们的心灵,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由于其所用材料坚固,大量作品可以被永久地保留,而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文明的象征。随着经济的腾飞,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提高,装饰雕塑被纳入艺术美化生活的设计体系中来,并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在景观设计以及室内外环境的装饰雕塑等逐渐被老百姓所认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已成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的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

雕塑的形式一般分为三种,即圆雕、浮雕和透雕。圆雕:指独立于空间,立于地面或悬挂于空中,适于从各个角度欣赏的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物象浮凸的一种雕塑形式,按照表面凸出厚度的不同,分为高浮雕、低浮雕两种。镂空雕:没有底板、前后通透的单面或双面浮雕。

装饰雕塑分为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两种类型。具象雕塑:具象雕塑又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写实以现实对象为本,恪守“模仿说”的原则以逼真再现的表述方式,把写实的造型、神态细致入微的表现出来。写意则强调主观对客观的感受,其造型是客观之像与主观之意的复合,主要通过概括、夸张和变形来表现造型,形成别具特色的语言形态。抽象雕塑:即摒弃一切客观表象,以点线面等基本造型元素,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与内在结构。

2 装饰雕塑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一是美化环境。这些年来,美化景观少不了雕塑进行点缀,这已成为居住景观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景观雕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随着居住景观建设提倡人性化的要求,环境的重要性更显突出。

二是满足人们的审美欲望。雕塑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是人们对审美需求最强烈的一种表现形式。雕塑是景观设计中重要部分,其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欲望,雕塑也就是雕塑家的思想在其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优秀的景观雕塑作品不光造型给人以美感,在大自然下,任何视角、任何时点都带给人美的倾诉,并且其传达的内在思想丰韵也是至真至纯的, 符合人类最彻底、最核心、最本质的人文精神。

如果说建筑是景观里的“面”,道路是景观里的“线”的话,那么雕塑就是景观中的“点”,它们凝聚着它们特有的灵性,展示着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景观的每一个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雕塑艺术以其特有的形式,表达着人们的情感、愿望,折射出智慧的思维之光,昭示着民族的审美追求,传递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信息。

3 装饰雕塑的艺术语言

3.1 提炼、概括。装饰雕塑注重形式的变化,追求大的动势和简洁明快的形象所产生的节奏、韵律及艺术氛围。

3.2 夸张、变形。夸张、变形是在提炼、概括的基础上突出和强化其语言特征,直接决定着作品主体形象的艺术效果。

3.3 节奏、韵律。装饰雕塑运用排列、交叉、重复和渐变等方式方法,进行疏密、强弱和长短交替出现的各种组合,形成或静态、或动态、或崇高或优美的韵律,这种韵律构成的视觉效果极富感染力,使某种既定的造型语言和形象特征形成节奏分明、律动起伏的形式美感。

3.4 程式化。在构成装饰雕塑的风格化中,程式化是必不可少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4 装饰雕塑的艺术特征

4.1 象征性。象征性思维就是借用某一事物来表达具有类似特征的另一事物,因此,象征的本质就是“借喻”。

4.2 虚实空间。装饰雕塑能够运用多变的空间样式而使其在雕塑艺术中独具特色。凹凸空间的凸为向外扩张的实体称正空间;凹为向内作用、呈现的内陷,称负空间。通透空间意味着立体造型的封闭性空间被彻底打破,雕塑的内部空间可呈露于外,也可透过造型本身直接将雕塑之外的虚空间引入雕塑之中。

5 未来装饰雕塑设计的发展趋向

装饰雕塑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且也间接反映了社会的基本风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装饰雕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向。

5.1 题材广泛:如今,装饰雕塑的题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走向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服务于大众,成为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5.2 抽象性:由于具象的人或物引起人注意的是其形体本身,很难演变为景观中空间要素的一部分,因而抽象化是雕塑成为景观设计之要素的第一步[9]。

5.3 贴近生活:装饰雕塑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雕塑在取材上比较随意自由,在表现方式上灵活多变,非常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几年深受我国一些城市的重视,北京、上海、深圳的步行街,都放置了许多造型新颖的景观雕塑。

5.4 与特定环境、文化相结合:雕塑的规划和建设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反映当地的传统和风貌,为特定的环境和文化而设计,通过雕塑启迪人们对历史与现实进行思考,既使自然环境构成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使雕塑成为环境中和谐的一分子。

结束语

装饰雕塑能改变环境,特别是城市的软环境。它能体现景观设计的档次和风骨气韵,是只能用心去感受、去体会的。装饰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无疑具有这种无形的作用。人不仅仅生活在物质空间,也生活在精神空间,现代化的一流物质空间并不能保证一个充满了人文精神的精神空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精神空间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在现代社会中,多元化的文化发展,将引导装饰雕塑趋向多样性、趣味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潘绍棠,景观雕塑[M].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2.

[2]吴魁,罗博 现代装饰雕塑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8

作者简介: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例6

城市环境雕塑简称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艺术的产物。现代城市雕塑与古代雕塑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雕塑主要服务于宗教,以雕塑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雕刻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城市雕塑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

一、尺度与美感

自20世纪中叶始,欧美等国家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了“环境艺术”或“环境意识化”的概念,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等艺术时,雕塑家不再孤立地把城市雕塑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与环境要素相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这就提出了城市雕塑设计在尺度把握上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环境及其地面空间面积关系,这是确定城市雕塑尺度的基本前提。空间是由建筑结构体系间的空地形成的,地面空间的长、宽、大、小、方、圆、高、低的形成,直接和建筑物结构体系的布局组合有关,形成规则的几何形地面空间和不规则的自由地面空间两个概念。不论哪种地面空间,都由诸多复杂的地面组织元素构成,如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桥、柱以及栏杆等,它们互相连接,规划出高的、低的、纵的、横的、斜的和彼此交错的地面空间,在视觉上形成各种地面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雕塑的造型与布局,制约着城市雕塑体积的大小,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顺应各种具体地面结构形态,同建筑的结构逻辑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要巧妙地利用地面上那些必然元素(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的规律性,使之既不影响地面环境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增加环境美感,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地面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其次,把握好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视距的关系。视距指人们欣赏艺术品的视觉距离。欣赏作品获得的视觉美感一方面靠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靠视距来调整,才能产生完整的视觉效果,符合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视距的调整有两种方式:一是观赏者的脚步可以前后位移,产生和雕塑远、中、近不同的视觉距离;二是观赏者的位置不变,雕塑的尺度在设计时可考虑其合适的大小变化,最终和固定的观赏点达成协调的最佳的视觉效果。前者是灵活的,适合较开阔的空间环境,而后者是被动的,适合较窄小的空间环境。城市建筑结构不同,地面空间预留也就不同,提供给雕塑家设计的地面空间也就千差万别。面对这些理想或不理想的建筑与地面空间,就要求设计者在追求美也就是和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尺度大小确定方面既要考虑城市雕塑与地面空间的关系,又要考虑观者视距的需要,对城市雕塑进行整体而巧妙的设计,使作品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因此,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对尺度大小的把握上,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一味追求抽象的、绝对的、理想中的尺度比例,要与周围的建筑、地面空间的实际空间和观者的审美心理结合,进行深入研究,试验不同尺寸的效果,遵循“尺度产生美感”这一美学原则。二、材料与美感

自然造物给视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的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从材料的原始状态来看,材料本身就具有自然之美,加上艺术化的设计与工艺制作,材质美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就更为明显地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城市雕塑具有实体性,构成实体的物质材料本身便成为城市雕塑作品呈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材质对城市雕塑来说,其表现力既体现在内容的传达上,又体现在形式的构筑中。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雕塑,其材质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往往通过它的肌理、质感、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审美感受。在城市雕塑所使用的材料中,无论是金属、石材、木材、陶瓷、水泥还是树脂等,这些材料都具有不同的特性,显现出各自特有的材质美。材料的丰富为雕塑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传递思想内涵的可能性,雕塑家通过合理的选材,把触觉、视觉的感知与内容形式进行巧妙结合,来提升作品的审美品质。然而,在关注材质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现代城市雕塑是工艺与材料相结合的艺术。尽管可选择的材料很多,每一种材料都会显露出自身所具有的美感,但还是首先要了解材质美在人们视觉心理中的审美作用,以及应用材料的工艺水平,也应注意审美价值与材料价值绝不可等同这一事实。物质属性转化为审美属性并非单纯是由材质纯自然的实际存在引起的,应该认识到开发材料的审美特征,是设计者在充分显现材质本来属性的同时,经过艺术的创造过程产生出来的,是艺术地选择、利用和创造的结果。

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明显。材料的品种与工艺手法的扩展,进一步丰富了建筑、环境与城市雕塑的有机结合点,从而也不断强化了人们认识现代城市雕塑的艺术特性与审美方式。材料天然存在的魅力与雕塑家艺术创造的结合,传递着艺术家的意志与观念,产生了视觉和心理功能的变化和美学上的效果,材料不仅是城市雕塑艺术表现的媒介,而且材料工艺的美感也大大丰富了其整体造型语言。因此,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城市雕塑的材料的审美观念。

三、形式与美感

城市雕塑视觉形式的产生,来源于雕塑家对某种特定空间环境的把握和对形式法则的创造性运用。城市雕塑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架上雕塑,架上雕塑的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而城市雕塑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限定与创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城市雕塑设计恰恰是在这一矛盾中通过雕塑家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所产生的视觉样式。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既要协调特定空间环境与雕塑表现形式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形式的适应问题。

现代建筑在功能及风格样式上与传统建筑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形式应与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从建筑的功能属性、空间环境的特性、工艺与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形式的创建问题。“形式”一词拆开来用,“形”可理解为象,“式”可理解为韵,在整个形式范畴中是韵统象,而不是象统韵。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形式的创造过程中,对“式”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式”,从整个作品来认识,指的是支撑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是形成“韵”的主要方面,也是产生形式美感的重要视觉因素。

城市雕塑艺术形式的建构,还需要注意对作品“正视面”的把握。正视面也称“主体面”或“主视面”,是指作品整体结构的主体朝向,诉诸视觉。它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极为明晰的视觉状态,往往是依赖于雕塑主体的朝向、动势的伸展、形象的直观、内容的明确,完成作品整体形式的创建。正视面是建立在对环境空间和城市雕塑整体结构关系把握的基础上而完成的,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在具体形态展开之时所凸显出来的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成功的正视面的获得,是建构城市雕塑形式美感的关键因素。另外,材料工艺以及色彩的独特运用也是构成城市雕塑形式美不可忽略的方面。

总之,作为公共艺术的现代城市环境雕塑,其审美特征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仅从尺度、材料、形式方面对城市雕塑的审美特征作了一些探讨性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雕塑艺术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相信,在创造人类更美好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将会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作用。

注释:

①袁运甫.有容乃大[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例7

艺术精神是雕塑艺术的灵魂,是城市雕塑的文化意蕴所在。“艺术品的存在,能以无形之力创造精神氛围。所以,艺术以精神境界为上,有精神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成良品。”我们在评价当下一些城市雕塑的好坏,艺术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首先,城市雕塑艺术精神的失位体现在其艺术思想。艺术思想是城市雕塑创作的源泉,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其艺术思想必须来源于城市文化,从而引导和提高市民文化。而艺术思想的失位使城市雕塑不仅不能反映城市文化,更可能会误导市民文化。在2012年网络上有评价出十大丑陋雕塑,其中有郑州市“流氓猪”这件城市雕塑作品。从艺术思想的角度分析,这件城市雕塑作品和市民生活脱离了联系,不能够代表城市的精英文化引导市民文化,也就说这件雕塑作品没有积极的思想,会误导市民文化,甚至会玷污了城市文化和面貌。因此,艺术思想是衡量一件城市雕塑作品的重要标准,它的失位使城市雕塑作品没有积极的意义和艺术精神内容。然后,城市雕塑艺术精神的失位也体现在艺术品格方面,艺术品格是不同艺术种类特有的艺术格调,它包括艺术门类的特性和不同时期呈现的审美品格。当下城市雕塑艺术品格的失位,不仅体现在雕塑三维空间特性和城市文化特征的失位,还表现在当代大众艺术需求下形成的审美品格的失位。因此,一件具有艺术精神的城市雕塑必须具有雕塑特性和城市文化特征,并形成满足市民艺术需求的审美品格。雕塑特性的失位让一件城市雕塑沦为一个三维的物体或模型,而城市文化特征的失位使一件城市雕塑变得空洞没有内容,如“插花艺术”,它不属于这个空间的艺术产物。同时,审美品格的失位使城市雕塑与市民的艺术审美需求背道而驰或与这个时代、地域的艺术特征格格不入。所以,艺术品格的失位使城市雕塑不再成为雕塑艺术,也让城市雕塑和市民文化脱离了联系变成空中楼阁,从而致使城市雕塑艺术精神的失位。

二、雕塑语言的失位

雕塑语言贯穿于城市雕塑创作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创作思想的设定,表现形式的展现和最后材料、颜色的运用来表达城市雕塑的精神内涵。当下城市雕塑语言的失位是雕塑自身失言的一种表现,使市民无法领会到雕塑创作的精神内容。“雕塑建设暗含着一个城市的文脉,通过雕塑人们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城市雕塑代表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中的精英部分。首先,城市雕塑语言的失位体现在文化语言方面。文化语言的失位让一件城市雕塑不能代表城市的精英文化,也就说这件城市雕塑不能展现城市的地域特征、历史特征和社会人文特征。从文化语言失位的地域特征角度来看,一件城市雕塑地域特征的失位是因为雕塑本身没有和当地的自然、地域环境相结合,没有充分的尊重地域文化,失去了城市雕塑的个性部分,让文化重生无法和城市雕塑相融合。那么,从社会人文特征的角度分析,城市雕塑文化语言的失位主要体现在人文性和引导性两方面,雕塑设计者在雕塑创作的时候,脱离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城市雕塑与市民情感的交流考虑欠缺,城市雕塑作品不能对市民文化进行引导和提高。然而从历史特征的角度思考,历史特征体现了城市的时代性,它的失位是因为雕塑设计者忽略了城市的发展历程,没有反应城市特定的时代特征。其次,城市雕塑语言的失位也体现在造型语言方面。“判断艺术形式的得失,不只是考虑它所体现的思想或情感如何,还要考虑它与广义的社会生活的联系如何。”城市雕塑形式的失位是因为自身和市民生活脱离了联系,无法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如网上热议的桂林市“扶老”雕塑作品,这件城市雕塑在表现形式上缺乏美感,与市民生活脱离了联系,因而不被市民认可。可见雕塑形式的失位会使一件城市雕塑的创作思想和精神内涵无法表达,甚至还会丑化了雕塑的内容。最后,城市雕塑语言的失位也体现在材料语言方面。“在艺术作品里,除掉在本质上与内容相关的并且能表现内容的东西之外,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了。”能表达雕塑作品的内容除了通过雕塑作品的形式还有材料和颜色的运用。材料语言的失位会降低了一件城市雕塑艺术性的传达质量,导致材料美的缺失。同时也会对市民审美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给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带来了负面作用,给城市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材料语言的失位还体现在作品的颜色上,“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最醒目的部分,色彩能有利的表达情感。”正所谓色彩辅助造型,色彩语言的失位不利于弥补雕塑造型和材质不足,使城市雕塑作品丧失增色的可能。导致城市雕塑作品与公共空间文化不能有机融合,让市民审美失去了色彩文化的认同感。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例8

现代主义雕塑出现后,雕塑摆脱了装饰作用的束缚,其自身的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雕塑艺术体系完整于对于自身形式语言的探索和表达,更多地融合了艺术观念与情感的内容,而建筑在现代主义出现后注重了对建筑本身意义的探究,在功能与形式的辩驳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的体系与理论。雕塑更加趋向艺术语境的传达,装置与观念艺术的出现使雕塑同绘画的界限日趋模糊,当代艺术背后观念的注入使艺术形式划分不再重要,雕塑这个专业名称也逐渐成为古典艺术的划分,很难指代当代艺术中的某种形式了。建筑则从古典式样的探究转向对功能、技术、文化、美学形式、生态、等综合因素融合研究的综合科学,其体系面临着技术分解后的多元局面。

雕塑与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去理解和研究:首先是雕塑与建筑的所存在空间的联系,它是一种共生关系。比如希腊神庙上的浮雕巴洛克宫殿中的拟人造景;第二个层面是雕塑与建筑的形式联系,是艺术形式和表达语言的关联,体现在同一时代或风格形式下的共同表现。第三个层面是雕塑与建筑在精神与文化上的联系,即对社会文化的解读与诠释,在这方面联系中人文形态的意义要超越形式语言的关联。比如解构主义的建筑与波普主义的雕塑,有机主义建筑与大地艺术,参数化主义与数字雕塑等。建筑与雕塑的关系表面看貌似相像,其实完全不同,尤其是在现代主义出现后。今天,很多的建筑研究依托于工程技术,建筑教育被列为工类学科,艺术修养成多为基础技能训练,素描与速写辅助手绘表现。随着计算机数字虚拟技术的发展,简单的美术技能训练变得十分次要。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感获取演变为脱离美术的图像与理论关注。艺术与建筑之间的理论研究探索能够起到启发与互补的作用,这也是研究雕塑与建筑联系的实际意义。雕塑艺术在试图寻找具有功能、空间、技术类似的艺术形式时,一定会向建筑倚靠,用来满足雕塑对空间、形式、语言的拓展需求。建筑与雕塑都是以空间表达为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空间占有、空间视觉、空间影响、空间心理、空间审美等方面的作用。

雕刻是立体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建筑更是三维空间的代表,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对于空间来讲,一般情况下普遍意义上的小型建筑单体都要比雕塑大出很多,建筑空间主要是指内部空间,外部可称为形态,这相对与雕塑主要指向外部形态空间的特点来说不在同一范畴,建筑与雕塑的空间联系只能在空间划分与感受方面做比较和关联。雕塑的空间就是指雕塑的造型,雕塑是没有内部的功能空间的,雕塑通过造型的变化形成了空间形式。而建筑的空间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它是和建筑的功能紧密相联系的。建筑与雕塑都是通过一定的空间占有来表现其存在性的,这种对空间的占有无论是大还是小都是由人工创造而成的。建筑与雕塑对形状以外的空间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感觉层面上。不同的空间形象产生了不同的空间效果,它直接影响了空间对人产生的心理作用和审美作用。在文化表达方面,雕塑和建筑作为文化载体,表现了哲学思想、艺术风格、社会文化、审美价值等文化特征。在满足了物质功能的要求后,建筑与雕塑作为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在文化思想上的追求和理想。艺术创作和人类的劳动一样,都不是靠本能行事的,而表现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人类对美的认知来自于长期的自我意识觉醒中,从进化中总结有利于自身存在的形式到发现探讨自然和意识中的规律,美是从意识的建立当中逐渐确立的,美也由单纯的本能转化为思想的探究。当人们在建造和改变周边的事物时,总是希望满足对审美的精神要求,不管这种意识是本能的还是思考的,都是存在于人所创造的一切物态之中。在雕塑与建筑的形式背后是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想在起着主导作用,它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审美价值和地域民族文化。这种形式是在具体的作品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艺术表现的形式特征,哲学思想和文化运动在建筑与雕塑上的直接表现就是它们的风格和形式。一种艺术风格的确立一般总要有两个特点:一,独特性,它有易于分辨识别的形式特征和与众不同的性格,反映着它独有的思想和观念。二,一致性,它的特色贯穿它的整体和局部,直至到每一个细节,很少有芜杂的、迥然不同的异质。不同风格形式的产生不仅是同社会思想和文化精神相呼应,而且风格形式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风格形式之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影响状态,这种在艺术风格形式上特有的关系,是其背后隐藏着的各种社会思想和文化精神互相交织的反映。

当今,建筑与雕塑在特征上表现出物质功能的需求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少,思想文化和精神意识的表现却成为重要内容。建筑与雕塑成为文化表现载体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精神诉求的寄托。它们一方面表现出人类对精神寄托的物化,另一方面表现出人对美的精神需求。精神信仰的具体化是建筑与雕塑运用它们独特的艺术语言,使人类所信仰的神灵以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通过艺术的处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通过拟人化的塑造,满足宗教中神话人物的真实性认识,又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结合尺度和比例的运用达到神秘、威严的效果,从而满足对宗教的神话作用。在精神性方面,建筑与雕塑创造出来的崇拜、敬畏、纪念、宏伟等感觉为政治权力所运用。

雕塑与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们的创作是为了人们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精神生产,它们是物态化审美客体的典型形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它不仅是某种技巧的产物,也不仅是有合乎人的感观审美要求的美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艺术家特有的审美经验。所谓艺术家的审美经验,指的是艺术家的精神活动与心灵活动的成果,是人的精神性存在的集中体现。建筑与雕塑的艺术创造是艺术家通过艺术传达方式,把自己的精神与心灵对象化或外化为可以直观的感性具体的艺术形象。以上的建筑与雕塑联系,他们是特征联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吴筱荣;论装饰雕塑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卢小飞;刘瑞;;论雕塑与建筑的关联[J];美术观察;2008年10期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例9

中图分类号:J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98-01

城市雕塑作为一座城市的地标,其历史价值,审美倾向,人文素养都应体现当代城市的风貌,城市的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城市的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雕塑。然而,城市雕塑作为烘托城市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的地标正在逐渐丧失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

一、城市雕塑应该注重原创性,凸显其美学价值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开始由过去被动地附属于城市的建筑变为主动地在城市空间寻求自己的文化表达。”然而近些年来的城市雕塑设计中的挪用,组合拼凑的现象日益明显。不注重艺术创作的原创性,忽略其美学价值成为了城市雕塑向着良性发展的一大障碍。从西方国家雕塑发展面貌来看,城市雕塑的发展有其特有的艺术史发展背景,这样的背景为城市雕塑审美提供了理论支撑。国内的城市雕塑发展理论准备尚且不足,而东西方审美差异以及传统雕塑风格差异巨大,使得当代的城市雕塑在一边效仿西方一边又要吸收本国优秀的营养同时丧失了自身的审美独立性。

二、城市雕塑建设不能与当代艺术发展脱节

城市雕塑的发展应该与整个艺术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而当今的城市雕塑,似乎已经与当代艺术的发展脱节。前卫性和批判性是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而当代城市雕塑建设并未遵循艺术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许多城市雕塑设计师,甚至并不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把城市雕塑视作工厂化地生产,而丧失了艺术创作本身具备的创新和批判等精神。这势必会导致城市雕塑与当代艺术发展的脱节。

(一)西方国家城市雕塑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20世纪以来,雕塑更多的考虑到了与自然环境,以及公众之间的联系。莫尔的雕塑,巧妙地运用雕塑的副空间将雕塑与自然结合,雕塑中的漏洞,很好的成为了自然景观的载体。使得雕塑的观看方式较过去发生了质的变化。20世纪出现的金属焊接雕塑,从雕塑的使用材质方面更加紧跟了时代的步伐,工业化的雕塑艺术作品也同时体现着这个时代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时代气息。自极少主义以来,艺术家门提出了雕塑的“场域”概念,这又一次将雕塑与公共环境联系起来,凸显雕塑在其三围空间中的公共性。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一件城市雕塑,同时也具备了该时代应有的特征,与当代艺术的观念联系紧密。后现代主义中所涉及到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和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对雕塑以及其现场意义的阐释做了理论性的铺垫。

(二)城市雕塑中公众概念的缺乏

雕塑作为一个三维空间中的艺术表现形式,除了其本身具备的物性之外,其特点还在于,他与公共空间建立的联系,这是区别于平面绘画的根本体现。公共艺术在中国不仅仅只是一个名词的借用,也不是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的同义词,公共艺术应该有它自身的规定性。公共艺术的概念在西方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它在当代中国的出现和使用不是偶然的,它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公共事物中所呈现的开放性和民主化的进程在公共空间的反映。

(三)城市雕塑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应体现其当代性

城市雕塑,在体现城市历史精神、文化风貌、人文素养的同时,还应具备时代感。当代的城市雕塑,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理应体现其当代性。而当今国内的城市雕塑,从形式上来看,不管是历史写实风格,还是抽象的装饰风格,其内在的观念仍然停留在一个看图说话的层面。没有深入的雕塑本体语言探讨,也无对雕塑观念的思考,城市雕塑等同于装饰,缺乏观念性和当代性。因此,如何构建中国城市雕塑当代特征?笔者认为,城市雕塑,也应当体现当今艺术发展的风貌,媒介的多样化,观念的深刻性,表现方式的多样性,这是当代艺术的特点同时也是当代城市发展的风貌,具备着时代的气息。

三、结语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例10

一、雕塑与城市雕塑

就概念而言,雕塑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又称为雕刻,所使用的手法有雕、刻、塑等。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不同时代宗教、哲学、经济、信仰等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从原始社会的石雕、骨雕到玉雕、青铜器、木雕,再到后来的玻璃钢、综合材料等,雕塑创造出的是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形象,由最初的三维静态物体到后来的四维、五维、声光、动态雕塑,从最初的实用功能到后来的审美表达,雕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同时在意识形态和认识方面也在不断的突破,使得雕塑本身向多维时空、形态探索和发展。城市雕塑亦可看作是雕塑向不同形态、空间发展的产物之一,是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而产生的。它们分布于城市的公共场所,既可以作为单独的存在,又可以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与其相结合。既能存在于密集的高楼、道路间,又可以存在于空旷的公园、广场上,题材范围很广,一方面增加了城市的景观,另一方面又能丰富公众的精神享受。城市雕塑,立于城市的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城市,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城市雕塑势必也要通过运用不同的材质创造出可以满足人类发展需要的作品,找到能够表达人类精神和思想的创作点,并能够反映城市文化特点和历史。因此城市雕塑在创作的过程中除了创作本身以外,更需要考虑到其本身以外的东西,诸如城市的文化特点、城市规划、城市的建筑形态、城市的人文特点及城市的历史等。城市雕塑有美化和装饰城市的作用,同时作为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与公众的视觉不断地产生交流。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会让参与到其中的公众产生愉悦的精神状态,感受城市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脉搏。城市雕塑的建立一般是非常严谨和慎重的,需要由行政部门下令,并由其下属的有关美术或雕塑的组织负责筹备、实施,通过招标或邀请的形式由雕塑家们进行创作完成。作为城市的一个部分,城市雕塑超越了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通过与空间、环境、历史等的互动,城市雕塑具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和永恒性,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因此,城市雕塑所具有的特征首先是公共性,即要考虑到公众。城市雕塑无论是从语言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应该服务于公众,考虑到公众的心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及审美意识,同时要尊重城市的风俗。在公共表达这一方面,城市雕塑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性,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其次,城市雕塑应具有引导性,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还应体现出城市特点、时代特征和精神。城市雕塑的环境性,因为城市雕塑脱离了架上的概念,更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需要考虑到具体的空间因素,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发展、风土人情等对城市雕塑的创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和公共艺术的构成部分,城市雕塑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风貌、历史积淀和精神面貌。

二、中国城市雕塑的公共性问题

本文所讨论的是关于城市雕塑在中国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因为与西方相比,中国城市雕塑的历史并不算长,甚至中国缺乏在公共空间放置雕塑的传统。中国雕塑最初的功能多倾向于实用,或用于纪念或用于祭祀。城市雕塑的真正发展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兴建纪念雕塑的风潮,如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属当时的代表之一。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除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留学人员进行过有限的尝试外,新中国城市雕塑事业基本从空白起步。1959年北京落成了十大建筑,并涌现出第一批有代表性的大型雕塑精品,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农展馆雕塑等,但全国范围城市雕塑发展仍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市雕塑的数量并不多,且类型单一,功能旨在装饰和美化城市。改革开放之后,雕塑艺术的发展很快,与此同时,城市雕塑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从城市雕塑的数量、题材、地区分布及城市雕塑的理论建设、规划和组织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破了过去单一的叙事模式,而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并开始走向公众的日常生活,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和公共艺术的一个部分逐渐显示出作用。据统计,在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中,上海只建造了40余座室外雕塑,但到了2003年上海室外雕塑总量已达1037座。2012年北京市室外雕塑为2512座,2009年天津市主城区雕塑为400余座,2010年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雕塑为300余座,均比改革开放前有较大增长,而且包括了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等不同类型,涵盖了传统、现代等各种风格以及具象、抽象等多种形式。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产生了对城市艺术的强烈需求,城市雕塑也开始得到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重视。1982年,北京和上海被中央批准为两个最早开展城市雕塑建设试点的城市。公众对城市雕塑的鉴赏能力在不断提高,他们对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也拥有了更大发言权。这种上下一心的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市雕塑快速发展。但伴随城市雕塑迅速发展而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城市雕塑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但是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一是因为中国雕塑的发展历史不长,积淀不够深厚,因此城市雕塑的发展历史也相应的很短,对于城市雕塑的创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经验。二是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发展非常迅速,一些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和公众的审美步调不一致。三是艺术家的创作带有非常强的个性,由于这种个性创作与公众审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合点,致使创作出来的城市雕塑不能被公众理解和接受。城市雕塑的发展因为时间较短,在创作的过程中,与城市环境、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融合不够成熟,很多城市雕塑的创作还限于艺术家本身对于雕塑语言的运用和表现,而对具体的地区缺乏分析研究。同时,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很多城市也开始意识到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想通过城市雕塑来带动城市的文化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很多城市雕塑应运而生。问题随之而来,很多的城市雕塑因为缺乏具体的分析研究,盲目跟风,造成了大量的粗制滥造的雕塑出现。而且,很多的城市雕塑在题材、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很多的雷同,缺乏感染力和生命力,缺少新意,甚至有直接套用抄袭西方的城市雕塑,不但会让公众产生视觉上的厌倦与审美疲劳,甚至因为与当地的环境、人文等因素不符,而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城市雕塑成为了一座“孤岛”,既不被公众接受,又无法融入城市。

三、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表达

面对显现出来的诸多问题,城市雕塑如何适时地表达其公共性,什么样的城市雕塑作品会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对于这一问题,吴为山认为:“一件雕塑作品要想被大众接受,就必须反映人民大众的情感,表现大众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并且用大众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城市雕塑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从公共方面来看,它应该贴近群众,从艺术角度来看,它也应该是一种高雅艺术的体现。贴近群众和高雅艺术并不是矛盾的,而且也应该是不矛盾的,关键是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既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又能体现人民的意志。这种不被公众接受的作品实际上低估了大众的审美能力,从专业角度看,我认为这类作品是比较简单的、比较肤浅的。从表象上来看是大众看不明白,从深层来看,是大众看完之后对其不感兴趣,自然很难接受。”吴为山对于此问题的解答一语中的,而何谓公共艺术?邹文用一句话概括了公共艺术的含义:“公共艺术的一半含义,指在社会开放空间,即公共环境中,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视觉艺术形式,属于一种有广泛传播性的艺术。”显然公共艺术强调的是一种公共环境、视觉共享和传播性。作为一种公共的存在,城市雕塑会拥有无法估量的观众,当与公众的目光不期而遇的时候,公众会接受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因此,城市雕塑的公共性不仅仅是艺术上的,还有社会学和传播学的意义,甚至有时候会带有些许的政治学意义。城市雕塑不同于架上雕塑,它需要有高度的公共性,不是艺术家、决策者的个人行为,公众在一定程度上才是它的“决策者”,它需要考虑到公共环境、公众审美意识、审美习惯及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刘开渠早在1982年的全国城市雕塑规划学术会议上就已经提出:“一个城市建筑的成就,当然首先取决于它的经济建设,但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文化状况不仅反映经济建设的成就,同时能够给予经济建设巨大影响。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文化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独特功能。”而对于城市雕塑公共性的体现,最先影响公众的是其形式的公共性,这也是城市雕塑最基本的内涵,公众难以接受的、过于抽象的城市雕塑并不在少数,这跟盲目模仿西方的一些艺术现象和雕塑创作有关。城市雕塑的文化公共性,是其最重要的内涵,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和历史标志,如众所周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矗立于天安门广场的正中央,是革命光荣历史的象征,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还起到了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还体现在其与当地建筑、风土人情的结合上,这是对文化公共性的补充,也是城市文化、历史在艺术上的反映。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表达从形式到文化,从内涵到外延,从美化装饰城市到象征城市的文化品位,其彰显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公众在意识形态和审美形态上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视觉享受的满足逐渐追求精神的享受,对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表达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即是其所代表的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精神、地域特点,甚至是该城市或地区公众的生活状态。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具有特点的公共城市雕塑。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例11

环境雕塑不再仅仅是雕刻家的工作,而是由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环境设计师和雕刻家共同完成的。环境雕塑的创作不再是只注重自身的艺术性和雕刻家主观的完美,取而代之的是满足大众的审美心理和空间环境基础上,将环境雕塑和城市空间有机的融合,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而存在。本文主要从环境雕塑内涵和功能、设计标准、在公共标识下作用、意义等方面,论述了火车站广场雕塑对公共环境标识的重要性。

一、环境雕塑内涵及功能性特征

1.内涵

雕塑是一种感染力较强的造型艺术,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较多的与建筑环境相融合,并依托周围的环境为来表现雕塑与环境的互补关系,使建筑与雕塑协调一致。环境雕塑在空间环境中是独立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美化环境与所处空间环境进行协调,来传达一种特定的思想感情,使观赏的人在欣赏其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能感觉到雕塑的主要功能,可将人带入三维立体空间享受视觉效果和触觉效果大餐。火车站雕塑是城市雕塑一种,是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重要的载体、旅游参观景观,可以全面的反应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也可以突出社会主流文化成就。环境雕塑是构成城市景观的主要素,其具有浓厚的艺术表现力和强大的语言表达功能。

2.功能性特征

环境雕塑在与周围的环境是相协调的,而且形式多样,但是在这些环境雕塑中,只有那些具有独特、新颖、内涵深刻、能够反映出环境特色的雕塑才能吸引欣赏者得眼球。在城市环境雕塑创作的过程中,必须强调雕塑的特色,诠释出雕塑的主体及所在场所的重要意义。火车站雕塑作为公共环境标识性雕塑,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的展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及城市特色。火车站作为公共性场所,不仅仅是城市形象的标识,还要求它必须有深远的寓意,通俗易懂的功能,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在火车站雕塑创作过程中,要做到形象优美、鲜明。

二、火车站广场雕塑在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设计火车站广场雕塑的时候,必须考虑广场周围的环境及城市环境,将城市环境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及人生的日常活动与广场雕塑结合在一起,重视环境与广场雕塑的内在联系,还要结合特色建筑进行设计,做到广场雕塑与环境协调发展;在设计时,要注重雕塑的比例及尺度,把火车站广场雕塑与周围的建筑比例和人群尺度联系一起,并说明人的尺度关系,使空间比列和尺度联系在一起;火车站广场雕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火车站广场雕塑是与建筑的协约关系调节空间,使空间人性化。火车站广场雕塑设计作为城市空间景观一部分,凭借其形态各异的造型,及其绚丽多彩的材质传达出雕塑的内在功能,就像诉说昨天的故事,使其成为人与环境的介质。

三、火车站广场雕塑在公共标识下的作用及意义

1.作用

火车站广场雕塑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它有着其独有的艺术形象及三维立体特征,将人类深层次一项功能及强大的意向信息传达功能表现出来。火车站广场雕塑可以使人们领会到场所中的意义。雕塑家在设计的时候将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主体精神融入到雕塑中去,使雕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其意向信息以实物的形式融人到环境中;火车站广场雕塑将三维实体特征和建筑结合在一起,构成城市空间要素。环境雕塑的空间形态是一种有着自己独特魅力的空间形态,空间环境作为其配景,来表现雕塑所要表达的内涵,环境雕塑的空间形态就是空间形态与特定思想的统一;火车站广场雕塑与其他的环境景观相比较有其独特的魅力是空间审美的标志。它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材质、各异的造型将原本平淡、寂寞的空间变成宜人的空间。它是美化城市空间的手段,也是增添火车站广场动力的要素;火车站广场雕塑是有其独特内涵的,是将人们的情感、审美感及人类的思想通过具象的雕塑表现出来,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体味雕塑中的精神,并使其与人们的思想融汇在一起。

2.意义

火车站广场雕塑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以具象的形式创造出古典环境雕塑,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出现代化的环境雕塑,使人们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中感受着不同时期不同派系的雕塑作品传达出独特的内涵。雕塑相较于其他艺术有着不同特征,虽然本质上没有区别,但是从传递的精神及应用造型的手段来看是有差别的。纯正的艺术只是表达作者的特定的思想及情感等精神因素转变成实体形象供观赏者认知,并不用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创作的过程受雕塑家自身的观念及规律制约。而环境雕塑在创作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其不同审美接受者群体的审美倾向因素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它所处的城市空间与雕塑的相互影响。这种外在的形体特征正是环境雕塑作为一种。因此,环境雕塑具有公共审美性和空间环境性双重特征。雕塑和公共空间内其他的建筑物相比较,能够使人更亲近,不仅有社会价值、艺术与美学价值,还有一种给人以独特思想的价值。

四、结束语

随着城市雕塑的数量的增加,对环境雕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雕塑不仅要满足其功能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城市雕塑由原来的单一逐渐发展成为多种形式的功能。火车站广场雕塑作为城市雕塑的一种,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着。火车站广场雕塑有了新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不仅能够提高当地的文化品位和环境质量,也使整个地区充满活力,变得人性化,以其最好的姿态不断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