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3 09:19:07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例1

一直以来,因为胃肠道中诸多因素如气体等的干扰,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很大局限[1],因此很长时间以来胃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于胃镜检查与X线检查。在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不断改进下,超声检查在胃肠道疾病临床诊断中逐渐得到重视[2]。上消化道溃疡是指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中的慢性溃疡,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3]。为探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应用超声充盈检查法的应用价值,笔者选取于我院接受超声充盈检查法诊断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94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0月诊治上消化道溃疡患者94例,其中男53例,41例,年龄22~53岁,平均(27.5±2.6)岁;十二指肠溃疡59例,胃溃疡3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75例患者有程度不同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8例有黑便症状,4例在空腹状态下腹部有痛感,7例饭后出现典型胀痛。所有患者均展开超声造影首诊检查,之后展开胃镜检查。

1.2方法 利用百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94例患者展开超声充盈检查,将探头频率为3.5~5.0MHz。患者经8~12h空腹后展开检查,先将1包速溶胃肠助显剂加到消毒杯内,将500~600ml 温度为90℃~100℃的开水加入其中,快速搅拌直至成为均匀的稀糊状,等冷却到30℃~50℃时由患者饮服并及时展开检查。患者取右侧卧位或平卧位,以坐位与左侧卧位为辅助接受检查,具体操作方法为:自胃部体表展开投影,按照贲门部、胃底部、胃体大小弯、胃前后壁、胃角切迹、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这一次序展开完整、连续的切面扫描并观察,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94例患者在完成超声充盈检查后展开胃镜检查。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

2 结果

2.1诊断结果分析 超声充盈检查法和胃镜检查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以胃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超声充盈检查法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3.62%(88/94)。

2.2上消化道溃疡患者超声表现分析 经超声造影诊断的8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9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超声充盈检查,其中55例确诊,所有患者肠壁黏膜表面均可见凹陷,其中2例患者凹陷直径大于1.0mm,29例直径为1.0mm~5.0mm,24例直径在5.0mm以上。有4例患者漏诊,经胃镜检查发现球大弯侧壁溃疡1例,球小弯侧壁溃疡3例;②胃溃疡:33例胃溃疡患者的溃疡部位分别为:胃窦部12例,胃角部15例,胃体部6例,患者病变处胃壁蠕动均明显减弱,经超声检查,胃溃疡处凹陷直径为6~28mm,溃疡病灶壁厚度为8~19mm。经超声充盈检查,2例患者漏诊,经胃镜进一步检查发现漏诊患者为胃体溃疡1例,胃窦部浅表溃疡1例。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在诸多致病因子侵袭下,黏膜出现坏死性病变或炎症,病变深度直至黏膜基层之中的症状,常在与胃酸分泌有关的消化道黏膜中发病。目前消化性溃疡主要致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主要和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因素-自身分泌防御-修复因素间失衡密切相关,其中NSAID的普遍应用、H.pylori感染及胃酸分泌异常等均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常见原因。

上消化道溃疡是成年人常见胃肠道病症,可在任何年龄人群中发病,其发病率为5%~10%,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两种类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比胃溃疡更为多见[4]。在本次研究中,94例患者十二指肠肠溃疡为59例,占比为62.77%,胃溃疡患者35例,占比为37.23%,十二指肠肠溃疡发病率高于胃溃疡,这与上述观点一致。虽然目前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及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下,上消化道溃疡疾病发病率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最近10年来,上消化道溃疡临床症状逐渐发展为不典型性表现,初期多为胃部不规律痛,常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患者都是在发生黑便或呕血时才去医院就诊,导致最佳治疗时机延误,因此,上消化道溃疡仍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尽早诊断,及时展开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上消化道溃疡主要发患者群为青壮年,农村中发病率比城市高。在本次研究中所选病例为22~53岁,其中25~45岁患者共75例,占比为79.79%。目前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溃疡临床诊断的"金标准",该方法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达100%,可确保上消化道溃疡的及时确诊,在对溃疡愈合过程进行监测时具有有效、直观的特点。然而同时,胃镜检查和X线检查均属于有创操作,通常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与创伤,因此在上消化道溃疡患者中接受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中应用十分有限。因此,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选取一种无痛苦、安全、无创、简单的检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超声诊断仪器分辨率不断提高和胃肠造影剂不断改进,上消化道溃疡中超声诊断的符合率逐渐提高,已有临床实践证实其符合率大89.2%。我院在为该类患者展开检查时,患者服用速溶肠胃助显剂后,对十二指肠和胃部展开超声充盈检查,可促使胃中构成回声均匀、相等的透声窗,而胃腔前后无明显声衰减或增强表现,可将黏液及其他的回声排除在外,对胃壁层和腔内结构予以清楚显示,并实现对胃、十二指肠运动状况的动态观察。利用超声对上消化道溃疡症状展开检查,不仅可实现对溃疡部位、形态及深度的准确测量,确保临床医师可对溃疡大小、胃壁范围及厚度等内容有准确把握,同时超声充盈检查在胃底部溃疡、高位胃体后壁溃疡及贲门下溃疡诊断中,具有比胃镜与X线钡餐造影这两种检查方法更高的敏感性,可对比胃镜与X线钡餐造影在上消化道溃疡检查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弥补,故而可作为临床常用筛选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94例上消化道性溃疡患者展开超声充盈检查与胃镜检查,发现超声充盈检查法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3.62%。上消化道溃疡的超声表现如下: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发生在胃小弯侧壁和十二指肠球部前壁中,临床表现主要为:病灶处肠壁有低回声局限性隆起与增厚,中央黏膜中有破溃、中断,表现出大小不均的凹陷,且表面附着有强回声斑;十二指肠球部面积明显缩小且有明显变形,造影剂未充分、均匀充盈,存在激惹表现;②胃溃疡:发生部位主要为胃窦部、胃角和胃小弯处,超声表现主要是病变位置胃壁有低回声局限性隆起与增厚,中央胃黏膜存在破溃、中断现象,有大小不均匀的凹陷,黏膜表面附着有强回声斑点,四周胃壁具有清楚的层次,病变位置胃壁蠕动基本消失或有明显减弱。

在超声充盈检查中,有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漏诊,经胃镜检查确认为球大弯侧壁溃疡1例,球小弯侧壁溃疡3例,这一漏诊现象和检查者手法有关;同时有2例胃溃疡患者漏诊,经胃镜进一步检查发现漏诊患者为胃体溃疡1例,胃窦部浅表溃疡1例,其凹陷直径为3mm左右,由此可见超声诊断在凹陷深度不足5mm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溃疡中鉴别难度较大,相较于胃镜检查而言,超声造影检查有一定局限性。通过对漏诊患者进行分析,可知在为上消化道溃疡患者行超声充盈检查时,超声造影检查对技术有较高要求,在对是否存在出血及活动性出血的检查上存在困难。然而,超声造影检查较强的重复性与无创性可为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随访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易于被患者接受。同时,超声检查可对各层结构、胃蠕动、胃壁厚度进行观察,还可对病灶大小、位置及其和周围脏器间的关系予以观察,尤其是在外压性疾病鉴别中应用价值更高。因此,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可先选用超声造影检查,当遇到巨大溃疡或关于检查结果有疑问时,再展开胃镜检查。本次研究在为上消化道溃疡患者行超声充盈检查时,除部分患者由于过于肥胖导致超声检查结果不理想外,其他受检者在超声扫查时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这证实超声充盈检查法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应用时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超声充盈检查法是在胃镜检查与钡餐试验之后客观、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弥补胃镜与X线检查中的一部分不足,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林,陈永霞,赵长艳,等.超声在消化性溃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8):826-827.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例2

中图分类号 R61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056-02

doi:10.14033/ki.cfmr.2016.15.028

神经阻滞麻醉是麻醉科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在上肢手术中,临床上多采用肌间沟阻滞。传统方法多以解剖定位加异感定位作为穿刺成功的标志,缺乏客观性,阻滞效果不理想,成功率较低,术中常需应用其他,此外,还易引起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目前,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超声显像不仅可清晰的分辨解剖学结构,定位靶神经,且能够动态观察局麻药的扩散情况,加快了麻醉起效速度,提高了麻醉成功率,减少了麻醉并发症,使麻醉学科逐渐摆脱盲探的操作时代,进入到可视化操作的新纪元[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0例行上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和传统神经阻滞,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5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行上肢手术的30例患者,ASA分级I~Ⅱ级,所有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无凝血功能异常,无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无局部物过敏史,穿刺部位皮肤无破损及感染病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声组,每组15例。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38.4±3.8)岁,体重41~83 kg;超声组男6例,女9例,年龄20~68岁,平均(40.4±2.1)岁,体重40~80 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开通静脉通道,监测心电图、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对照组:嘱病人去枕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头偏向健康侧,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可触及一条小肌肉即前斜角肌,其后还可触及一条大小相同的肌肉即中斜角肌,两条肌肉之间即为肌间沟。具体操作是在前、中斜角肌肌间沟内,肩胛舌骨肌上方定为穿刺点,在锁骨上3~4 cm处用7号注射针头垂直皮肤进针2~3 cm,进针过程中出现异感或突破鞘膜感,回抽无血液及气体,推注药无阻力后,注入0.3%~0.4%的罗哌卡因30 ml;超声组:采用SonoSite M-Turbo超声诊断仪定位,线阵头频率为6~14 MHz,患者如对照组,超声引导下扫描神经及其周围组织,对患者的阻滞部位进行定位,根据超声图像调整针的角度和深度,在超声引导下将针进入到肌间沟神经组织处,回抽无血液及气体后,既可注入30 ml 0.3%~0.4%的罗哌卡因。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成功率及误入血管、神经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超声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2.08±0.81)min,麻醉起效时间(3.53±0.61)min,麻醉维持时间(368.00±4.22)min;对照组神经阻滞完成时间(5.27±1.46)min,麻醉起效时间(7.32±1.61)min,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例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en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5 were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as a clinical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ultrasound diagnosis technology. The results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final diagnosi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192 cases were diagnosed by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clinical final diagnosis, an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96%. Conclusion ultrasonography has a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en in patients,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ultrasound diagnosis; acute abdomen; clinical application

急腹症是指发生在盆腔、腹腔、腹膜后组织等部位的病理性改变。患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且凶险;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多数患者还伴有全身症状[1]。以上特点决定了急腹症患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正确的诊断,使患者尽快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较多,并且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的优点。我院为研究超声诊断在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了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2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中,男患者103例,女患者97例;年龄为18-78岁,平均年龄(53.63±8.3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1.0h。所有患者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2方法

使用GE-VIVID7型超声仪进行超声检查,探头频率为3.5-5.0MHz。一般情况下要求患者空腹检查,但是考虑到急腹症发病急,大多数患者在检查时并不是空腹,因此检查前先充盈膀胱,如果患者不能采用采用常规充盈膀胱法,则给予生理盐水灌注以使膀胱充盈。之后,对患者实施多切面、多角度的腹部扫查,经检查结果详细记录下来,作为临床诊断分析的依据。

1.3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本次研究中,超声检查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相符的例数共有192例,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6.00%。

3.讨论

超声诊断技术是指利用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波对病变部位进行诊断的一种手段,其优点在于:对病变部位的穿透力较强,声能的收集比较方便,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在这些优点的支撑下,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急腹症患者的超声辅助检查即超声诊断技术一次应用,为明确它的诊断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展开了专题探讨。结果表明,在200例急腹症患者中,超声诊断共检出192例,8例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不符,超声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6.00%。由此可见,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比较可靠。下面,笔者对几种常见的急腹症的超声图像特征加以分析,以供参考。第一,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这种病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为:结石集中在颈部,胆囊壁有肿大、毛糙的特征;如果患者为急性胆囊炎,则其胆囊壁还有弥漫性增厚的特征[2]。第二,肠梗阻。肠梗阻患者的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为:肠腔积液大幅扩张,直径在3厘米以上。腹腔内有积液或积气,其中,积气多为强回声团且没有固定的形态,回声向后逐渐减弱,没有边缘效应;积液则是无回声暗区,内部可见杂乱光点、不规则团块。梗阻部分的黏膜发生水肿;空肠段有积液,环形黏膜皱襞有强回声。第三,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为:阑尾部位为管状结构,并且管状结构呈蚯蚓状,有轻微的肿胀;阑尾内部有较低的回声,回声分布均匀会较为均匀;浆膜回声较粗糙[3]。第四,消化道穿孔。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为:①直接声像表现:胃窦全层中断,胃肠腔的回声内外贯通,呈现出“漏斗征”声像图。②间接声像表现:腹腔存在积液,膈下有气体,穿孔部位的断端向内塌陷。第五,肾、输尿管结石。①肾结石患者的声像图中可看到团块状强回声,且后方有声影伴随;②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声像图征象为输尿管直径增大,内部能看到结石强回声,边界清晰。以上声像图特征弥补了逆行输尿管造影的不足。第六,急性盆腔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为子宫增大,子宫肌层后部有强回声,前部则为低回声、无回声、强回声网状分布;子宫附件区可以看到增厚的、纡曲的管状结构,一侧卵巢增大较为明显。

由以上分析可知,超声诊断所得到的声像图资料对诊断各种急腹症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师能够依据声像图特征来推断病变部位以及病变累及部位的情况,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综上,超声诊断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例4

临床急诊所面临的患者,其病情都较为严重,尽早明确诊断显得十分重要,科学、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十分关键。超声医学检查由于其科学、准确、无痛无创、使用方便快捷的特点在查体科临床急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在继二维灰阶超声、多普勒超声后出现了新兴的超声医学技术超声造影。[1]超声造影的诊断技术较之前两种超声检查技术更加科学、合理,克服了超声常规检查的局限性,主要是通过造影剂等方式增强了血液的方向散射,帮助急诊医师弄清血液的流向,观察其变化,对患者所患的疾病进行科学及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本文根据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人民医院超声科的实际工作情况,随机抽取了534例临床急诊患者,对其诊断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其相关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常规资料 本次选择的临床急诊患者共534例,年龄在两岁到七十五岁之间,平均年龄为三十岁。其中男性202人,女性332人。选择的急诊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其中一部分患者在腹部剧痛的同时还伴有胸闷、恶心、四肢无力、身体发热等症状。因此,我院对其采取了超声医学检查,其相关检查结果的详细分类如下:

临床急诊的534例患者,其诊断基本符合率、达标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4.6%、86.6%、1.4%、7.4%。其中超声医学检查出现偏差的共有34例,误诊的有28例,其中出现了病情误诊的病例分别为,黄体破裂出血、胃十二指肠穿孔、外伤性肠破裂、异位妊娠、急性阑尾炎、盆腔炎包块,其误诊的病例数分别为2例、4例、2例、6例、8例、6例。此外,其中还出现了2例外伤性肠破裂、2例自发性肠穿孔、2例黄体破裂出血共6例的漏诊。[2]经过超声医学的初步检查,其中有272例急诊临床患者的病情通过手术或者病理的分析与研究得到了有效的证实。其中的262例临床急诊患者则是通过其他手段得到了验证,[3]包括X线、临床穿刺、CT技术治疗等方法进行了验证。

1.2 超声医学临床急诊检查方法 目前的超声医学临床急诊检查是多种方式与诊断仪器的结合,包括生理盐水充盈膀胱、空腹检查、憋尿等。[4]而本次超声检查依据病情的不同,不要求进行空腹检查,主要针对盆腔检查或者进行生理憋尿或者生理盐水的充盈检查,同时利用LOGIQ400、LOGIQ5等仪器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全面的检查。

1.3 超声医学临床急诊应用中的判断标准 超声医学临床急诊应用中的判断标准分为符合标准和基本符合标准。临床观察与超声诊断相一致即视为符合标准。再者,在对病患者腹腔的超声医学检查时,若超声医学检查只是显示了病灶区血供减少,或者只是显示了腹腔积血或积液时,即可视为基本符合标准。

2 超声医学临床急诊应用中结果

2.1 超声检查和临床检查的结果对比 根据超声检查与临床检查的结果不同,对超声检查的符合率、基本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进行了简单计算,其分别为86.6%、4.6%、7.4%、1.4%。根据各医院的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被选择的病例组超声医学检查结果优于其它检查平均水平。

2.2 超声诊断病因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抽取的534例病患中,女性的外伤率比男性低很多,分别为21.8%和78.2%。其超声诊断病因与男女之间的关系。

3 关于超声医学临床急诊应用中的讨论

临床急诊所诊断的疾病都是对生命存在威胁的关键性病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根据实践经验,除了在胆管系统、肠道性疾病、实质性脏器损伤、妇产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外,其他的常规检查对病患者和急诊医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 论

综上所述,超声医学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效用根据急诊病情的不同其表现出的作用也不一样,但是超声医学在临床急诊中的地位依旧不容动摇。通过超声医学技术的改进与发展,漏诊、误诊的几率越来越小,并且在临床急诊中越来越受重视,对临床急诊也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峰,刘绪舜,宗光金,等.胃癌合并肝硬化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4):309-311.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例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提高,癌症的临床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肾癌是临床上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肾恶性肿瘤的3/4[1]。由于在肾癌患者在其癌症晚期才会出现肾癌的三联征,因此,临床上提高肾癌的检出率和改善早期诊断水平,是延长肾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肾癌患者生存率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2]。近年来,随着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部常规检查、健康体检中的推广应用,使早期肾癌的检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肾癌患者超声检测的临床声像资料,分析和探讨超声诊断肾癌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43例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肾癌患者,其中男31例,占总数的72.09%,女12例,占总数的27.90%。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53.7±3.5)岁。其中18例患者表现出腰部疼痛、腹部出现肿块以及血尿等癌症的临床症状,就诊时发现的,剩余25例是在常规体检时发现的。

1.2 仪器与方法 本研究中使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3231258号),凸阵探头超声仪,使用时频率设置为3.5 MHz,按临床常规方法经患者侧腰部、前腹壁、背部对患者肾脏进行多角度、多切面反复探查,仔细观察肾脏大小、形态,记录肾窦回声,观察肾包膜完整性和连续性,特别需要注意肿瘤的大小、形态、回声强弱、内部结构及与邻近器官之间的关系。所有患者例均经过病理学检测、手术方法或CT检测进行确诊。

2 结果

43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如下:右肾肾癌患者18例,占总数的41.86%;左肾肾癌患者25例,占总数的58.14%;双侧发病患者0例,占总数的0.00%。按照Robson's肾癌的超声分期法,从重到轻依次分为,IV期:肾癌患者病灶组织与周围器官分界不清,并可见其他脏器的转移性团块回声;Ⅲ期:肾癌团块侵及肾周筋膜,下腔静脉或肾静脉增宽,并可见局限淋巴结肿大,其内有不规则结节样回声;Ⅱ期:肾癌患者团块侵及肾周围结缔组织或脂肪,仍局限于肾周筋膜回声以内;Ⅰ期:肾癌患者团块仅限于肾实质内,癌症无转移征兆,未侵及肾轮廓线。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最大肿块为142mm×120mm×100mm,最小团块为30mm×24mm×22mm。

超声声像图表现:肾脏局部轮廓隆起、体积明显增大、肾外形失去常态,肾窦受压变形,不均质中低回声病灶最多,边界较清晰。彩色多普勒超声图片显示短条状及星点状的血流信号。肿瘤患者大多表现为实质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区,肿瘤明显向肾外突起,外形不规则,可伴钙化、液化等现象,内部回声混乱,实质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较为丰富的血流信号。肿块形态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肿块区呈实质性不均质回声。囊性肾癌的声像图特点为为内部呈蜂窝样变化,囊壁及分隔上可见血流信号,囊壁边厚且厚薄程度不均匀(见表1)。

3 讨论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临床上也称为肾上腺样瘤或Grawitz瘤、肾腺癌(adenocarcinoma of kidney),一般简称为肾癌(renal carcinoma),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以肾透明细胞癌最为多见,该病的全球发病率约为0.06%,约占恶性肿瘤的2%左右[4]。肾癌患者早期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肿瘤是肾皮质内的小肿块,临床上患者毫无感觉。然而,随着肾癌患者病程的逐加重并侵犯患者肾实质部分时,患者才会表现出典型的腰部疼痛、腹部肿块以及血尿症状,这三种临床症状被称为"肾癌三联征",该症状也是肾癌晚期的主要临床症状,仅有4%~9%的患者出现这三种典型的临床症状,而肾细胞癌的主要的临床症状是间歇性无痛性血尿,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症状出现时间的早晚与肾细胞癌的发生部位关系紧密。肾细胞癌生长速度可快可慢,生长较慢者甚至会出现几年稳定不增大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癌症已经转移。另外,肾细胞癌患者临床上也会表现出一些肾脏之外的临床症状,例如高血钙、红细胞增多、低血钾、高血压、溢乳、男性女性化等,有学者认为这些临床症状的出现可能与肾癌患者体内激素紊乱有关,但在临床上不是很常见。某些患者可能还会表现出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下降,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凝血酶含量降低等变化,由于临床上肾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质没有特异性。这些指标的变化对肾癌患者的定性或疾病的诊断意义不大。本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检查在临床上对肾癌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科医生具备较高的处理肾癌声像图的能力是提高对肾癌术前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必要条件,由于具备无创,操作相对简单等优势,超声诊断肾癌的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帕丽达・帕尔哈提, 娜迪热・铁列吾汗.超声诊断在肾实质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2, 19(6): 564-565.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例6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癌,临床诊断

甲状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恶性肿瘤,多发于女性患者中[1]。该疾病在临床中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诊断也非常困难,有很多患者也因此耽误的病情,从而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患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2]。本课题研究主要选取40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给予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研究主要选取我院2010年1月~3月所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4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7例,女33例,患者的年龄在22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岁。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给予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在检查前采取平卧位,对患者的甲状腺进行连续横、纵断扫描,常规扫描患者的甲状腺大小、回声、形态以及病变范围等情况。将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2 结果

40例甲状腺癌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共发现病变肿块48块,最大肿块为65×47mm,最小肿块为5×6mm,平均大小为26×22mm,边界不规则无包膜。超声诊断状癌19例,滤泡状腺癌7例,髓样癌3例,未分化癌3例。术后诊断均22例状癌,9例滤泡状腺癌,5例髓样癌,4例未分化癌。术前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诊断符合率为80%。3 结论

甲状腺癌在临床中非常常见,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占全身恶性肿瘤中大约为1%,并且近年来的发病率越来越高[3]。该疾病在临床中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所以对患者的诊断非常困难[4]。甲状腺癌在女性患者中发病率非常高,但是年龄方面并没有明显特点,而且该病对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对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率也有所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诊断方式[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以及灵敏性,对于患者体内小于0.5的肿瘤也可以准确的观察,因此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发现患者的甲状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淋巴结情况,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手术方案的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率也随之上升。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例7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comprehensive 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method used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Methods The specific data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74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February 2020. Random groups were drawn for each group, and the number of cases included in each group was 37 in order. The test group was used a comprehensive 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method,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used a traditional 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length of ultrasound examination time, clinical diagnosis time, and clinical diagnosis in each group. Results The duration of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clinical diagnosi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P < 0.05);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the test group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total value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method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en patients has a good clinical diagnosis effect.

Keyword: comprehensive 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diagnosis; acute abdomen; imaging; duration of ultrasound examination; duration of clinical diagnosis;

急腹症为临床较为多见的病症,急腹症患者患病急,病情进展也较快,存在一定死亡风险性,对急腹症患者机体健康情况带来严重危害,并对急腹症患者生命安全形成一定威胁,导致急腹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及干扰[1,2]。所以,需予以急腹症患者尽快诊断,进而提供及时治疗干预[3,4,5]。腹部超声检查方法是针对急腹症患者予以临床诊断的常用方法,近年来,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在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中逐渐被使用,获得良好诊断效果。文章对于2018年6月—2020年2月本医院诊断的74例急腹症患者予以指标样本数据研究,探究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实施于急腹症患者诊断过程中所得到的临床诊断价值,希望为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急腹症患者诊断中全面腹部超声的临床价值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研究资料

将2018年6月—2020年2月本医院诊断的74例急腹症患者实施这次具体数据资料分析,针对各个组别予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不同组别纳入例数依次37例。参照组:年龄(44.26±3.14)岁,男女比例是20:17;试验组:年龄(44.31±3.25)岁,男女相比是21:16。评比各组急腹症患者基础研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各个组别都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予以检测,凸阵探头对应频率是2~5 MHz,线阵探头对应频率是3~12 MHz。

参照组采用传统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参考疼痛位置等予以对应腹部位置检测,比如盆腔位置检测、腹腔位置检测等。

试验组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针对患者全腹部予以整体全面扫描检测,女性患者增加子宫附件和妇科组织对应检测等。

1.3、 有关指标

记录各个组别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临床诊断符合总计数值。

1.4、 统计学分析

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表示为(±s),予以t检验,临床诊断符合总计数值表示为(n,%),予以χ2检验,指标添加到spss 23.0实施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

数值对应计算结果汇总,试验组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相比参照组减小(P<0.05)。

表1 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

2.2 、临床诊断符合总计数值

数值对应计算结果汇总,试验组临床诊断符合总计数值与参照组相比加大(P<0.05)。见表2。

3 、讨论

急腹症患者具有比较大的患病几率,涉及器官数目比较多,涉及范围相对比较广,急腹症患者发病较急,其病情相对严重,增加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难度[6,7,8,9]。如果急腹症患者被延误诊断或是错误诊断,而没有予以急腹症患者及时提供临床对应治疗,有可能引发急腹症患者最终病死,严重损害急腹症患者生命安全[10,11,12,13,14]。

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比较多,比如X线检测方法、CT检测方法、超声检测方法等[15,16,17]。其中,X线检测方法的诊断分辨率不高,对复杂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较低。CT检测方法的的花费较大,且对急腹症患者实施CT检测存在辐射,存在推广局限性。腹部超声检测方法则是急腹症患者常用的检测方式之一。不过,传统腹部超声检测方法主要是依据急腹症患者疼痛位置予以检测,尚且存在一定不足的地方[18,19]。比如,传统腹部超声检测方法参考急腹症患者症状表现、病史情况、体征状况等予以腹部检测,一些急腹症患者并不具有明确疼痛位置,故为急腹症患者采取传统腹部超声检测方法予以临床诊断可能引发遗漏诊断及错误诊断情况[20,21]。

表2 临床诊断符合总计数值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存在检测全面性特征,能够针对急腹症患者予以整个腹部充分扫描检测,减少漏诊情况,促使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得以提升。这次涉及对应指标资料显示,针对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腹部超声检查方法予以相比,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的急腹症患者超声检查所用时长、临床诊断所用时长缩短,临床诊断符合总计数值增加。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参考急腹症患者病史情况、症状表现、体征状况、实验室检测情况等予以病情综合研究,全面而重点将急腹症有可能的相关疾病予以逐一排查,可减少急腹症患者的遗漏诊断及错误诊断情况,能够增加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度。

综上所述,在急腹症患者诊断过程中使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方法获得较优临床诊断效果,有利于降低急腹症患者的超声检查和临床诊断的时间消耗状况,促进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准确性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征,骆周展,唐梦瑶,等.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4):112-113.

[2]丛红芳.急腹症诊断中全面腹部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2):93-94.

[3]张发理,王玲.全面腹部超声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广西医学,2018,40(4):460-462.

[4]邓素梅.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吉林医学,2019,40(6):1354-1355.

[5]侯晨星.全面腹部超声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研究,2019,27(4):159-161.

[6]商瑞苗,孔敏刚,徐小伟.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8):167-168.

[7]王晓红.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8):46-47.

[8]吴巧连,蓝彩凤.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0):2329-2330.

[9]万春燕.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6):139-140.

[10]张西亚,马林.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诊断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价值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4):127-128.

[11]秦颖.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8,24(2):89-90.

[12]胡蝶,金曼.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6):70-72.

[13]陆兆游,陈敬霞,陈新丹.妇产科急腹症中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7):116-118.

[14]杨林枫.妇产科急腹症中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3):61-63.

[15]黄旭.探讨超声技术在胃肠道急腹症诊断中的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8):3080-3081.

[16]宋兵高.探析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9,25(22):100-102.

[17]郑艳梅.腹部超声在诊断急腹症检查中的价值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6):142-143.

[18] 丁桂兰,吾丽叶提·阿布都艾尼.全面腹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9):113-114.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例8

[摘要] 目的 探讨观察使用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检查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其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4月—2013年2月前来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中晚期孕妇2 417例,对其二维超声检查结果以及联合四维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分娩、随访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2 417例孕妇所产下胎儿经临床观察与随访,共出现143处畸形,二维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其中包括24处体表畸形,对体表畸形的检出准确率,联合诊断也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筛查中,超声检查是简便有效且伤害极小的首选方法,四维超声实时动态检查可以弥补二维超声对胎儿体表检查的缺陷,两者联合可以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

关键词 ] 二维超声;四维超声;产前胎儿畸形;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b)-0188-02

[作者简介] 郭中林(1979.10-),女,湖南常德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乳腺肿瘤,邮箱:57707835@qq.com 。

胎儿的先天畸形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的质量水平,对孕产妇家庭乃至社会均造成较大负担,如何能够在孕妇产前及早对畸形胎儿进行诊断并及时终止妊娠,以减少畸形儿的娩出对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超声作为产前胎儿畸形临床筛查的常规首选方法,其操作方便简单,对母婴伤害极小,且可重复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1]。二维超声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对于胎儿体表畸形的检测仍有缺陷,该研究2010年4月—2013年2月通过对受检胎儿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对比观察其临床诊断效果,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前来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中晚期孕妇2 417例,年龄在19~34岁之间,平均为(25.89±5.17)岁,怀孕15~40周。所有孕产妇仅产前检查均为单胎,机体情况与怀孕情况均正常,但既往具有服药史、感冒史、宫内感染史等一定程度的胎儿致畸形高危因素。该次实验中所有孕产妇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该次实验、能接受我院对其进行的随访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首先对所有孕产妇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由同一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诊断,而后对所有疑似胎儿畸形的孕产妇再次实施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并由相同医师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再次诊断,对诊断情况予以统计记录;在孕产妇分娩后对其进行随访调查,统计其临床或手术胎儿情况,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单纯二维超声检查:患者呈平卧位,进行横、纵、斜交错标准切面扫查,按照顺序对9个切面实施连续追踪法,使用二维超声对胎儿进行检查,包括其头面部、颈部、胸腹部、脊柱、四肢以及胎盘与羊水等情况,并对相应的胎儿临床参数进行测定,记录出现异常的部位及其所表现出的超声特征[2]。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患者呈平卧位,先实施二维超声常规检查,观察项目如上述检查项目,而后将探头放置到需要探查的异常区域,采样框切换为四维容积采样,通过表明光滑模式配合三、四维模式,对胎儿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将探头来回缓慢移动,从屏幕上观察胎儿的立体动态图像,可疑病变予以记录、拍片,并储存后进行详细分析。

1.3观察指标

通过与临床上以及手术后胎儿畸形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单纯二维超声诊断与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对胎儿体表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水平,并对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方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4统计方法

对两组患者数据应用spss软件17.0版实施统计学检验。可信区间95%。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417例孕妇所产下胎儿经临床观察与随访,共出现143处畸形,其中二维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包括24处体表畸形,对体表畸形的检出准确率,联合诊断也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讨论

超声检查作为产前检查的主要辅助性措施已经广泛的普及到临床应用中,通常产前检查应用的均为二维超声,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创伤极小,可重复检查等优势,但只能对扫查区域的断面图像进行显示,无法形成三维立体图像直观的显示出来,这使得诊断受到了一定局限性,对胎儿畸形尤其体表畸形的显示不足也导致其诊断准确率受到影响[3]。

四维超声是新型影像学检验技术,能够在妇产科、腹腔、小器官及血管等多个方面开展临床应用,在产前检查尤其胎儿畸形检查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相比只能显示平面图像的二维彩超,四维超声可以提供胎儿的实时三维动态信息,能够直观的观察胎儿动作、体表情况乃至于脸部表情等方面的微小变化[4]。二维彩超只能静态的对某时间点上情况进行观察,而四维彩超则可以动态的对各部分情况予以整体性观察。因此四维超声具有更为理想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对二维超声的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补充作用,将这两种超声检查方式联合应用可以彼此补充,有效的特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5]。

该实验结果可知,对所选的2 417例孕妇所产下胎儿进行临床观察与随访,共出现143处畸形,二维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其中包括24处体表畸形,对体表畸形的检出准确率,联合诊断也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筛查中,超声检查是简便有效且伤害极小的首选方法,四维超声实时动态检查可以弥补二维超声对胎儿体表检查的缺陷,两者联合可以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

参考文献]

[1]高菊红,杨文辰,屈莉红,等.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1,40(24):2442-2444.

[2]张永祥.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41-444.

[3]张学英.产前检测中的四维超声检查术的应用及缺陷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下旬刊):4131-4132.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例9

近几年超声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临床妇产科疾病的诊治中应用十分广泛。子宫内膜癌为妇产科常见恶性肿瘤,但是由于子宫占位病变的临床表现较为单一,因此早期诊断存在较大的难度。传统二维超声技术在对子宫占位病变进行诊断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近期文献报道[1],四维超声检查在子宫占位病变的早期筛查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四维超声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采取二维超声四维超声进行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抽取其中的5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35~67岁,平均(48.9±13.2)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手术及病理随访得到确诊,不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急性炎症等手术适应症。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对以上统计的患者分别采取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病理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为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性。

1.2.2检查方法 所需仪器为ALOKA3500和ALOKA a7超声诊断仪,容积探头,频率在4~8MHz之间,4C-A探头,频率在2~5MHz,在扫描前患者应对膀胱进行适度充盈,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经阴道进行检查,而后对其展开二维超声检查,拟诊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结合临床资料作出综合诊断和临床分期,而后同样方法展开四维超声检查 ,观察指标包括: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临床分期准确率,对四维超声影像特征进行搜集。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对比中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则是采取χ2检验,在P

2结果

2.1检出率和临床分期准确性比较 经统计发现,四维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为82.14%,二维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为58.93%四维超声检出率较二维超声检查高(P

2.2四维超声影像特征 检查中发现,四维超声横切面可发现增厚的内膜团块向肌层浸润,基底线的边界模糊,周围可观察到丰富的血供;病变纵切面可观察到与横切面相同的征象;病变冠状切面周围可观察到相对丰富的短棒状血流信号,可观察到血管间吻合支,并且供血血管走形不规则,管壁粗糙,多为静脉或动静脉吻合支;四维超声下子宫内膜的影像形状表现为直观立体,边界清晰的特征,在子宫内膜癌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3讨论

临床上子宫内膜癌属于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多依赖于阴道超声检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完善,特别是多普勒技术的问世,使得超声在临床妇科疾病筛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十分广泛,临床研究证实,超声检查具有分辨率高、无放射性、对患者无损害等诸多优势[2,3]。近几年四维超声在二维和三维超声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作为一种全新的检查技术,其在临床疾病诊断中优势更加明显[4]。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四维超声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采取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检查进行术前诊断,通过与病理结果对比发现,四维超声检查术前检出率较二维超声检查发生显著升高,且术前分期准确性较二维超声检查高,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5],证实了四维超声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中优势明显,准确性高于二维超声检查。

相对于二维超声检查,四维超声可以使子宫内膜癌疾病的检出率得到显著提高,有效降低了误诊率。四维超声可以对子宫肌层浸润程度进行清晰的显示,子宫肌层浸润程度的判断会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6]。相对于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而言,四维超声检查的分辨率更高,可以将患者子宫内膜呈地图样进行改变,进而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子宫内膜血管血供情况进行清楚的观察,经360°旋转操作可对子宫内膜病变情况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这对于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三维超声检查,四维超声检查增加了时间维度,从而可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发展时间变化进行分析诊断[7]。尽管思维超声检查的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但是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四维超声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前分期中具有显著地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四维超声检查在妇科疾病特别是子宫占位病变的诊断中存在显著地优势,其操作简单、分辨率高、不会产生放射性损害、医疗费用较低,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前分期中较二维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更加显著,值得临床对其给予重视,并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海霞,郑秀兰,王玲玲,等.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03):433-434.

[2]吴志芳,杨薇薇,张红.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价值[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3,11(1):26-27.

[3]刘兰杰,马丽丽.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价值探讨[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2,34(06):414-416.

[4]王彩云,孙新明,金轶.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应用价值[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0,15(03):776-778.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例10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6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超声检查相关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稳定组、不稳定组;稳定组患者腹痛轻微、无血容量下降,不稳定组患者腹痛持续性剧烈或存在血容量下降表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实施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的阳性率情况。结果稳定组患者经腹超声检测阳性率83.6%明显低于经阴道超声检测阳性率94.5%,不稳定组患者经腹超声检测阳性率94.0%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测阳性率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必要时联合二者提高诊断率对于临床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异位妊娠;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

异位妊娠是临床妇科中的常见急腹症,其发病率高、病情复杂,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较为重大。目前,临床诊断异位妊娠的手段是超声检查[1],而经阴道超声检查技术近些年逐渐推广应用,有效的弥补了经腹超声检查的不足。本次研究探讨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回顾性分析的1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中异位妊娠的诊断标准[2]。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稳定组110例,年龄25~46(30.4±6.2)岁,停经史(45.4±8.6)d;不稳定组50例,年龄23~46(29.4±6.8)岁,停经史(45.6±8.4)d。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阴道不规则流血者10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异位妊娠。排除患者精神疾病史。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用仪器为GELOGIQ200和PHI1000的超声诊断仪,经腹超声仪探头频率为3.5Hz、经阴道超声仪探头频率为7.5Hz,探查范围:子宫、盆腹腔及双侧附件区;观察宫腔内是否妊娠囊、是否有假孕囊、子宫内膜的厚度、双侧卵巢的形态和大小、有无附件包块、包块的部位与回声特点、盆腔积液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实施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的阳性率情况。阳性判断标准[3]:①子宫内膜出现增厚,宫腔内未见孕囊:②探查到子宫外盆腔内出现混合性(或实性)肿块,偶现孕囊、胚芽(或原始心管搏动);③探查到子宫直肠陷窝处存在积液。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定量数据用(x珋±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定性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情况比较,见表1。稳定组患者经腹超声检测阳性率(83.6%)低于经阴道超声检测阳性率(94.5%);不稳定组患者经腹超声检测阳性率(94.0%),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测阳性率(76.0%)。

3讨论

异位妊娠是临床妇科中的常见急腹症,其发病高、病情重、发展迅速,若临床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则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故早期确诊、及时治疗的临床意义重大。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异位妊娠患者多表现为停经、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及盆腔包块等症状,临床检查主要是hCG、病例检查、腹腔镜检查、超声检查等[4,5]。超声检查作为临床检查,具有无痛、无创、简便可靠、诊断率高等优势,现已成为临床妇科的常规检查之一,也是临床妇科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目前,临床妇科超声检查的两种方法为经腹(TAS)与经阴道(TVS)超声,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经腹超声扫查的范围较为广泛,可全面显示腹腔的相关情况,尤其是异位妊娠大出血时,可迅速、准确的显示出腹腔积液的量,以大量液性暗区作为声窗,不用充盈膀胱即能显示盆腔的情况,为临床抢救患者提供方便,避免临床感染[6]。本次研究中,不稳定组患者经腹超声检测阳性率94.0%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测阳性率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腹超声在异位妊娠急症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经腹超声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肥胖、瘢痕组织多、腹壁紧张、肠管胀气等,临床扫查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符合率较低,难以显示特异性的声像图,临床应用受到局限,尤其是妊娠囊<3cm且部位特殊的包块不易被发现。经阴道超声分辨率较高、灵敏度强、探头频率高,减少了临床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声像图更加清晰,监测的血流信号更加敏感[7]。本次研究中,稳定组患者经腹超声检测阳性率83.6%明显低于经阴道超声检测阳性率9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与CondousG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152例异位妊娠,敏感性达90.9%,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但经阴道超声检测尚有不足,如扫查范围窄,腹腔情况不能全面显示,且穿透力较弱,远场图像显示不理想,尤其是直径较大、部位较高的包块容易漏诊。故本次研究认为患者经腹超声检测未见宫内妊娠囊,宫外未探及异常包块时,需加用经阴道超声检测,避免临床漏诊[8]。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必要时联合二者提高诊断率对于临床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彩荣.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0):1317-1318.

[2]杨淑琳,冯雪涛,邓芳.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应用于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医学信息,2014,(35):91-92.

[3]赵利红,李霞.异位妊娠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39-140.

[4]刘海芳,皮德凤,乔华.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7):753-754.

[5]魏志杰,胡向东.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2):1606-1607.

[6]吴晶,刘丽,王小莉,等.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符合率的Meta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0,37(1):68-71.

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例11

1 超声引导技术的优势及劣势

因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与结构是不相同的,其反射与折射以及吸收超声波的程度也就不同,所以超声不但可以对外周神经、周围组织进行成像还可以对外周血管进行成像,如果把超声影像技术与临床麻醉操作相结合,不但克服了传统盲穿的局限性,还显著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大幅度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早在2002年英国国家临床技术研究院已经推荐二维超声可以作为成人甚至儿童中心静脉择期和急诊置管的首选方法[1],现在超声引导技术在多领域广泛应用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资料报道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置管术能提高总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发生并发症[2]。研究[3]通过对928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和302例在体表标记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超声引导法与体表标记法成功率(100%VS88.1%)、穿刺时间(9.88sVS44.5s)、平均穿刺次数(1.3次VS2.5次)、试穿一次成功率(78%VS38.4%)、误穿动脉发生率(1.7%VS8.3%)、臂丛神经刺激症发生率(0.4%VS1.7%)、局部血肿发生率(0.2%VS3.3%)。研究[4]通过900例ICU患者的研究也取得相类似的结果,且通过在穿刺前超声检查,还可发现穿刺部位是否存在静脉血栓。超声应用于中心静脉穿刺领域也会受到一些限制,如对超声设备性能要求高,操作者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才能具有超声学知识和技能胜任此工作。

2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临床工作的需要,中心静脉置管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尽管有一定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5]。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穿刺成功的关键是正确的解剖定位,目前医师穿刺一般是借助患者可触及的体表解剖标志进行定位,然后进行经验性盲穿,但在操作过程中反复穿刺或穿刺不当会导致动脉血肿、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特别是遇到客观因素导致的动脉搏动弥散触摸不到时会使体表定位不准确,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升,高达4%~35%,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所以需要操作医师具有娴熟的穿刺技术和处理并发症的应急能力,这样限制了中心静脉置管术在临床的开展。

3 传统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利弊

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术入路多选择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6],这两种入路对定位的要求非常高;且颈内静脉穿刺术属于有创性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会有误伤颈内静脉及周围组织的可能性,特别是体表定位困难的患者,容易造成穿刺失败,甚至损伤颈内动脉形成血肿以及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如果连续穿刺3次未成功者,应该更换其他穿刺部位,否则有可能造成静脉撕裂甚至巨大血肿压迫周围组织或血块堵塞血管。

4 超声引导腋静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腋静脉穿刺技术已应用于临床多领域。腋静脉一般在大圆肌下缘处,由肱静脉内侧支延续而成,经腋腔至第一肋外侧缘处移行于锁骨下静脉。以胸小肌上、下缘为标志将其分为三段:大圆肌腱下缘至胸小肌下缘为第一段,其内侧为正中神经内侧根,外侧为正中神经外侧根,前方为胸肌筋膜深层,后方为腋动脉;胸小肌上、下缘之间为第二段;胸小肌上缘及至第一肋外侧缘为第三段。因为腋静脉位置比较表浅,穿刺针与胸壁形成一定角度,且有肋骨作为屏障,穿刺进入胸腔的可能性极低,不易造成气胸;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后与动脉距离较远所以误穿动脉几率比较低;如果损伤腋动脉,因为无骨性组织遮挡较锁骨下静脉容易压迫止血。临床选择腋静脉作为中心静脉入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优势,除了上述各点,还因胸前区皮肤活动相对颈部皮肤少且清洁,便于导管固定及术后护理换药;且住院治疗期间患者可自由活动,不容易打折,且无明显不适。临床资料显示,通过腋静脉输入脂肪乳,高浓度化疗药时局部无红肿及发白现象,不容易发生静脉炎。虽然腋静脉位置相对固定,但仍存在个体差异,造成穿刺时间长,甚至影响成功率。如果应用超声技术就可以在操作前准确鉴别动、静脉血管,避免误穿动脉。很多资料证明超声引导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组织损伤及各种并发。相关研究[7]证明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术是一种安全的深静脉穿刺方法。O'Leary R[8]等的研究也证实了超声引导下行腋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更少。超声检查无放射性、直观等优点,在麻醉科肿瘤患者的使用日渐增多。

5 结语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静脉穿刺置管术是采用超声无创定位技术,对腋静脉血管定位准确,操作迅速,与传统的盲穿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相比,穿刺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出现误穿周围组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深静脉穿刺方法,可在麻醉科肿瘤患者中应用。且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显著提高,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术一定能被更多的医师掌握应用于临床,特别是那些不适合行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徐康清,曾朝坤,袁宝龙,等.超声定位与解剖标志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比较研究[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8,20(2):23-24.

[2]王爱忠,赵惠君,马庆侠,等.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0):911-912.

[3]张爱萍,郦惠芳.B型超声引导右颈内静脉置管术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10):350.

[4]谢柏章.实用麻醉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

[5]赵李克,江萍,宋小敏.颈内静脉置管阻塞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44.

[6]李义贤,林志强,李喜荣,等.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1):24-25.

[7]Kumar A,Chuan A.Ultrasound guided vascular access:efficacy andsafety[J].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esiol,2009,23(3):299-311.

[8]O'Leary R,Ahmed SM,McLure H,etal.Ultrasound-guidedinfraclavicularaxillary vein cannulation:a useful alternative to the internaljugular vein[J].Br J Anaesth,2012,109(5):762-708.

[9]王吴.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术的评价及最佳穿刺点的确定[D].苏州大学,2011.

[10]王吴,黄迅.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术的效果[J].江苏医药,2012,14:1675-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