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6 09:02:46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例1

0 引言

事故发生一般经历四个过程:存在事故隐患-出现危险征兆事故-临界状态-进入事故过程。在事故经历的四个过程中,对“存在事故隐患-出现危险征兆”这两个过程的安全管理属于事故预防管理阶段;对“事故临界状态-进入事故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安全管理属于事故应急管理阶段。事故临界状态应急降低隐患转化为事故的概率或降低事故损失的严重程度;事故过程应急仅能降低事故损失的严重程度。

1 施工项目危险源应急管理特征

1.1 导致应急事故的施工危险源特征

l)突发性,预警时间短。带来突发事件的危险源从隐患到爆发的触发条件隐蔽或者具有较强的随机性,许多危险源之间具有因果连锁性,并共生于系统内部,从而使得较小的危险源触发重大危险源导致重大事故发生。同时,这个过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可预警的时间很短。

2)高度不确定性。施工项目的项目特性,使得作为触发因素的第二类危险源的随机性(可以是人误因素,也可以由外部环境因素触发导致)和第一类危险源的动态性增强,预测难度加大。同时,由于施工系统和危险源的高度复杂性,也使得对各种危险源在施工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规律难以精确掌握,导致危险隐患产生的高度不确定性。该不确定性很难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其后的发展和可能涉及的影响也很难用经验性知识加以指导。特别当事故产生,一旦处理不当,将造成损害后果的扩大或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3)致灾性。应急状态下的危险源导致的事件一般具有灾难性特征。灾难和普通事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大量人员伤亡、经济严重受损以及带来大的负面社会影响。

4)连带性。即危险源的连锁反应。由于应急状态常常同时是时间短缺、信息缺乏的真空状态,使得应急指挥系统和事故当事人之间的协调关系很难当即建立;急救人员、救援物资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来;或者应急处置中产生不当行为,该类管理失误因素极有可能会成为其他现场危险源的触发因素,导致连锁事故产生。

1.2 施工现场常见的导致应急事故危险源

在施工现场中,常见的应急事故通常由下列几种。

l)火灾;

2)爆炸;

3)坍塌;

4)倾覆;

5)中毒;

6)其他特殊施工作业中的危险源致灾(核电站改扩建等)。

2 施工项目应急管理分级

2.1 应急管理分级

1)I级(施工单元级)。事故的有害影响一般仅局限在单位工程的范围之内,并且可以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该区域内。这类事故可能需要投入整个单位的力量来控制,但其影响预期不会扩大到边界之外(公共区)。

2)II级(项目群级)。所涉及的事故及其影响可扩大到整个项目的区域,但可被该项目或项目所在的区域(如开发区统一设置专门的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物资中心)的力量所控制。

3)III级(城市级)。事故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涉及到项目群边界范围之外的城市安全。危险源产生的事故已经涉及项目范围之外的人员和财产,同时,事故应急救援需动用城市应急救援的力量。

4)IV级(部级)。对特殊施工项目,例如核电站项目,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造成广泛性污染、核辐射等事故,将会导致一种规模极大、影响范围极广、影响持续时间长久或的灾难事故;同时不是一个城市或地区所拥有的技术、设备和力量进行处理所能够控制或者解决的特殊灾难事故。这类意外事故需调用国家力量进行控制。对该类施工项目,应制定部级应急预案。

2.2 应急管理职贵和主要内容

尽管对于不同等级的危险源需要采用不同级别的危险源应急管理系统,但是,施工项目应急管理系统有其基本的内容。他包括一定的构架及其职能,并分为施工现场的应急管理体系和社会公共配套应急管理体系两大部分配合进行。

2.3 应急管理的准备工作

2.3.1 应急危险源辨识

应急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要将施工现场存在的可能导致应急事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出来,作为下一步风险分析、危险源控制的对象。对施工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施工对象、施工方法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本地区、本企业以及建筑行业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原因,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来辨识出可能的自然灾害和施工项目危险源。

2.3.2 应急管理中的危险源危险性评价

施工现场应急管理中的危险性评价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在上述灾害性危险源中筛选出需要进行重点管理的重大危险源。施工现场的应急危险性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与损失的大小,来确定是否要进行相应的应急准备。危险性评价的结果有助于确定需要重点考虑的危险,提供划分预案编制优先级别的依据。

2.3.3 应急能力评价

依据应急管理的危险性评价结果,对已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价,包括社会系统、施工企业及施工现场应急资源的评价,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应急资源包括人员、应急设施(备)、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人员的所具有的应急处置技术、经验和接受的相关培训等。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快速有效性。

3 施工项目应急响应

3.1 施工项目应急响应级别的确定

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点,在应急响应行动启动之前,应该确定应急响应的级别。在对应急响应的级别进行确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事故所造成的现实危害性;二是,发生事故的现场其他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所具有的潜在危险性。

3.2 施工项目应急响应程序

一旦事故产生,按照应急响应所需要发挥的职能,应急响应全过程应当包括应急响应通讯、应急响应级别确定、事态检测与发展预测、避难方式选择和人员疏散等五大环节。

3.3 施工项目应急疏散和应急功能区划分

3.3.1 施工现场安全功能区域划分

施工现场功能分区是实施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和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施工人员密集的场所,其可接受的危险性基准值较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施工作业人员密度、施工作业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可能性大小及一旦发生危险,施工人员撤离危险环境的难易程度和事故后果大小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划分安全功能区域。

3.3.2 就地避难和疏散的选择

重大应急事故发生以后,危险区域的人员通常需要紧急就地避难或疏散。就地避难是指人员在危险区域内划定的安全避难空间内避难。疏散则需要将危险区域内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到达事故危险源无法触及的安全地带避难。

4 结束语

总之,从危险源控制的阶段看,包括施工前的危险源控制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施工过程的危险源监测、预报和定期评审;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内容。由此可见,危险源控制是全面系统的控制。需要整体协调一致,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危险源,降低危险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琪.建筑施工安全的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J].广东建材,2008,07.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例2

一、引言

国际工程项目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事业,由于涉及到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社会环境、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形势、资金、劳务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与业主所在国政府部门的关系等问题,决定了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环境的特殊性,容易引发突发事件。例如2006年2月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工程人员在巴基斯坦遭不明身分歹徒突然袭击,造成重大伤亡;2008年3月我国大连某公司工程人员在赤道几内亚发生罢工事件并与当地警方发生冲突造成中方人员的伤亡,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是指在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因此,针对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特点,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应建立起高效统一的应急管理系统,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对工程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着眼于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中非常基础和核心的问题――应急管理系统的构建,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从总体结构上把握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主体功能与作用。

二、应急管理系统构建的系统分析

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参与方以及工程所在国政府部门的多层次、多功能,且动态变化的复杂巨系统。系统内众多要素在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流通与交换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构成多重反馈从而组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复合系统。因此基于信息反馈的行为模式、强调系统正负反馈回路结构研究的系统动力学成为研究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有力工具,该理论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设计的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整体构架如图1所示。系统结构在横向上受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纵向上受内部组织运作和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社会面、经济面、内部组织运作、外部宏观环境构成了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边界。系统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目标系统、保障系统、运作系统、激励系统和约束系统。运作系统与保障系统、激励系统、约束系统、目标系统都有直接作用,运作系统以保障系统为基础,在激励系统的推动和约束系统的制约下,为达到目标系统的目标而发展、调整、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这五个子系统内部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应急管理系统的运作,它们内部的某些因素可以相互转换,特别是保障系统和约束系统。例如,在应急管理系统建立的初期,资源(人、财、物)的投入是保障系统的要素之一,但随着系统的建立,可使用的资源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逐步减少,从而可利用资源的不足也就成为应急管理系统的制约因素,因此成为约束系统的要素。

三、子系统的划分和功能分析

(一)运作系统

运作系统是由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构成的,包括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应急恢复四部分,它包含了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过程的活动要素。

应急准备是整个应急管理活动的重要一环,有效的应急准备可以大幅度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降低损失的程度。应急准备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能力评估、培训和演习、教育宣传等活动。

监测预警是通过监测系统、预警系统等认识和辨别出突发事件潜伏期的各种症状,使项目管理者能够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或扩大。

应急响应是由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的一系列救援行动所构成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安置工程受害人员,防止事件的衍生或进一步扩大。应急响应是一个需要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应急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启动应急处理程序,调动所需资源,稳定有序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具体行动包括:接警、突发事件评估、决策分析、指挥调度、现场指挥、应急抢险与救援等内容。

应急恢复是指工程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项善后工作必须尽快展开,恢复正常的国际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同时需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展开进一步调查,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主要包括:恢复与重建、人员安置赔偿、事件调查、应急预案评估和修订等环节。

(二)保障系统

保障系统由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技术、国际法律规范等要素组成,它包含的要素都是在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基础性要素。

应急组织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应急管理网络,是一个能动员国际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力量的多维度、多领域和多层级的协作型系统。组织系统可划分为:应急准备组织系统、监测预警组织系统、应急响应组织系统、应急恢复组织系统。

应急预案应该涵盖应急预案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的分类分级、应急预案的评估、应急预案的更新、应急预案的模拟与演练等,并且国际工程项目应急预案体系应该是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应该覆盖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应急资源是指应急活动所需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中的资源系统是完成国际工程项目各类应急资源的配置、整合与管理的系统。资源系统的建设应包含应急资源的储备、应急资源的评估、应急资源的调度等各个方面。

技术系统是指应急信息系统,它的建立可以提升整个国际工程项目的应急管理能力。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就是为了配合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科学的方法,为国际工程项目的应急指挥提供决策辅助,使应急管理过程更加科学。

国际法律规范系统是指在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要遵守和符合工程所在国以及国际通用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的合法化,使应急管理活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无论是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还是应急处理的流程,抑或是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国际标准规范,从而确保其它子系统的有效运作。

(三)激励系统

激励系统由科技进步、工程保险两部分组成。它包含了对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推动要素。

科技进步是指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投入和科技研发来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科技进步是应急能力提高的重要驱动力,通过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来不断增强国际工程项目对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能力。

工程保险是指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的约定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工程、设备、财产和人身伤害承担的赔偿保险金责任。国际工程项目应充分发挥保险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重要作用,将工程保险纳入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防范救助体系当中, 利用保险事前防范和事后补偿相统一的机制,强化事前风险防范, 努力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或者尽量减轻各种事故的损失。

(四)约束系统

约束系统主要指应急成本约束。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因其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破坏性等特点,给工程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然而应急管理应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安全目标,从资源限制和工程项目成本等实际情况考虑,“不惜一切代价”的应急显然是不合理的。尤其是盲目的应急投入必然会增大工程项目总成本,从而影响工程的建设进度。所以国际工程项目应急工作必须考虑成本问题,应重视成本可行性和成本有效性,提高应急管理的总体投入成本,重点提高应急预防阶段的投入成本,同时注意应急资源的高效节约和回收利用,建立应急成本配置、核算和评估模型,科学有效的管理应急成本。

(五)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主要包括:预防目标,应急目标、恢复目标三部分。

预防目标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应该能够有效运转,实现制定预案、培训演练、教育宣传、储备应急资源等功能,达到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起到预防、准备的作用。

应急目标是指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的判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决策分析,指挥控制整个应急响应过程,保证在事件发生时整个应急管理系统可以高效的进行应对和处置,使工程损失和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恢复目标是指当突发事件结束后,通过恢复与重建尽快恢复工程的建设,保证工程项目的进度。

四、应急管理系统主导回路分析及关系演化

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在保障系统、激励系统和约束系统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运作系统达到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目标。由目标、保障、激励、运作系统组成的系统主导正反馈回路,具有自我强化的作用,是系统中促进系统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保障系统为运作系统提供组织、预案、资源、技术、国际法律规范等各方面的保障,使运作系统正常运行。激励系统为运作系统提供推动力,使运作系统加速运行,从而保障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的总体目标顺利实现。系统的整体目标对运作系统、激励系统产生作用。正反馈回路举例如下:

工程保险应急准备应急能力工程损失企业收益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综合实力工程保险。

例如,在一个国际工程项目中,企业根据有关的法律和规范与保险公司就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签订工程灾害和人身伤害等险种的合同,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如遭遇到突发事件(譬如恐怖袭击)使工程项目和人员遭到很大损失,则保险机制的运作可使整个应急能力得到增强,从而减轻了工程项目的损失,使企业的收益增大,从而有利于企业保持更好的国际竞争力,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工程项目中去,使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因而企业会更加注重工程保险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由目标、保障、约束、运作系统组成的负反馈回路是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内部调节器,可以控制系统的发展速度。在保障系统的支撑下,运作系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会受到由应急成本构成的约束系统的制约。运作系统和约束系统必须维持最低能量的平衡,否则系统的内部就会出现摩擦和停滞不前,影响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当保障系统能够满足运作系统的一切要求时,同时约束系统对运作系统的制约以及激励系统对运作系统的推动作用达到最优时,整个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将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的状态。负反馈回路举例如下:

企业综合实力应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应急能力应急成本企业收益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综合实力

例如,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企业会逐步重视突发事件对国际工程项目的危害,因而会注重加大应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使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不合理的盲目投入会使应急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的收益减少,从而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降低,影响到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应急管理系统的状态和运行机制是由系统主导反馈回路的相互耦合作用体现出来的结果。研究系统反馈回路对系统起作用的方式和系统中各要素目前所处的状态,并对其进行控制即可使应急管理系统的目标得以实现。

五、结语

随着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日益壮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走出国门参与竞争,积极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然而面对着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环境的特殊性,走出国门的企业更应该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使应急管理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对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正负反馈回路的分析揭示了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内部运作规律,同时详细地阐述了各子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为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张连营、马添翼、程建:国际工程承包安全管理状况及启示,《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4期。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例3

2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应急力量建设

以履约为条件,做好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应急力量建设。公司必须充分认识到应急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并做好项目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确保公司所属施工班组和队伍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强公司及公司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在应急工程中面对应急抢险能力实施、调度和指挥水平的培训,确保在行业施工中关键时候能起到先锋和中坚力量的作用。1)加强公司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队伍的应急抢险能力的管理和培训。为积极适应应急工程施工抢险快速反应能力的需要,并规范应急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公司积极主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成功完成了汉源新县城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和4号复合安置点滑坡治理工程、万工乡“7•27”应急抢险工程及省道S306线罗多沟路段抢险工程和汉源“8•6”山体崩塌损毁S306线路段灾后重建顺风隧道工程等四个应急抢险工程的施工,为公司在业主和地方政府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其成功的经验在于:公司在“5•12”震后积极培训自身管理团队、施工班组和协作队伍的应急抢险能力,配置必备的应急施工物资、装备和足够的应急抢险流动资金和健全地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其相关管理人员。2)充分整合与公司有协作关系的施工资源。与公司合作的施工班组、协作队伍和经销商,具有一定的技术、资金实力和管理水平。在应急抢险工程中,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急抢险资金压力,并保证了应急抢险力量的稳定。其中施工班组和协作队伍更是项目应急工程施工的主要力量。因此,公司通过对施工班组、协作队伍和经销商的长期协作考验和培育,拥有了在不同工种、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的一大批骨干队伍和经销商。

3项目管理的工作要点

3.1强化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实施前,健全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配置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技术、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以及技术熟练、工种齐全、诚信可靠的作业团队。建立公司后备人才库,为满足行业市场需求,适时从公司抽调精干人才赴项目指导应急工程施工,确保人才的供应。

3.2强化项目材料管理供应商材料以次充好的质量问题;施工不满足技术规程、规范以及设计文件要求。对策:于合同中准确地说明材料品牌、材质、性能等参数,并在现场对材料进行核实,检查分析不合格材料原因并说明改进方针,以督促分包商进行改进。

3.3加强项目合同管理对策:原则上优先选择与公司长期协作的施工班组、协作队伍和经销商;要求分包商要与项目部建立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切实履行合同,承担各自义务;同时建立同期记录,完善书面凭证。

3.4规范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对策:加强施工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特别是关键工序、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的全程检查和控制,制定激励、奖罚措施。专人负责收集、整理项目工程信息资料,及时书面上报相关资料,为项目施工变更管理提供支撑材料。完工后及时编制完(竣)工资料,为完(竣)工验收做好工程档案资料的验收准备工作。

3.5严格项目安全管理和进度管理当今的安全事故率的控制和工程进度快慢关系一个项目整体经营效益好坏。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施工安全监管,确保安全投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加强工程进度协调管理,降低公司和协作方的安全风险和工程履约,提高公司和协作方的安全效益和进度效益。对策: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加强现场安全、进度检查监控,确保安全、进度的资源投入,并制定培训、激励、奖罚措施。

3.6勤于各方的沟通和协调与施工项目有关各方的良好沟通和协调是项目正常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应急工程施工过程中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使工程能快速有效地顺利实施。对策:成立以公司协调办公室—项目部为一体的协调部门,及时协调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的事宜,确保项目的良性运转。

3.7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和演练为适应新时期公司在地质灾害应急工程施工方面的发展需要,须加强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以及施工班组、协作队伍的应急抢险能力的经常性演练,并在公司所属的每一个项目,根据项目所处的工程实际情况实施必要应急演练。培养一批有实战经验的抢险应急管理和指挥人员,并在公司所属的长期合作的协作方中择优培育了一大批能满足应急工程抢险需要的协作队伍,以随时应对在越来越偏僻的水电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的地质灾害或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提升民营水电施工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和竞争实力。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例4

2建筑施工应急管理的原则

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繁多,触发因素复杂,而应急管理的管理对象又是突发事件,响应时间短,危险性大,极容易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所以为了避免和降低突发事件的损失,在进行应急管理工作时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2.1预防为主的原则

应急管理虽然是针对即将发生或己经发生的突发事件,但是仍然要把应急管理的工作重点放到事前预防上。一方面要在平时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对那些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及其触发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尽量防止突发事件的产生;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事故损失进一步扩大。

2.2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筑施工应急管理应该八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

2.3快速反应的原则

突发事件的发展速度快,破坏性强,不仅容易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容易引发衍生事故,所以在应急管理中时间非常宝贵,要求决策者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决定。

2.4有效组织的原则

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当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组成高效灵敏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2.5规范管理的原则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制度,针对应急管理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文件。

3建筑施工应急管理组织

施工单位的应急管理组织应当负责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水平。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开展应急控制工作,并做好对外宣传与事故通报工作。当突发事件消除后,应急管理组织还要负责恢复施工、总结经验教训等工作。不同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其规模大小、项目情况以及自身的特点等实际情况,合理组建自己的应急管理组织。

建筑企业应急管理组织通常采用两级组织架构,即企业总部应急指挥中心(企业级)和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级)。企业总部应急指挥中心的主要成员由各部门抽调担当,负责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期间各部门的工作,并统筹安排应急行动,负责对外联络,保障应急工作的有序进行。项目部应急小组由项目部管理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现场维护,应急救援,医疗救助和物资保障等。在应急管理工作中,两级应急组织呈联动状态,要做到积极有效的配合,及时沟通信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实施有效合理的控制措施。

4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它是企业为降低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以对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为依据而事先制定的事故控制和抢险救灾方案,是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一般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l)项目场景描述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项目的基本情况、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及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描述。这部分内容应尽可能详细,它决定了应急预案的制定依据和背景,决定了应急预案是否具备能够顺利有效实施的条件。

(2)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工艺

包括项目人员的组成及职责分工、施工总平面布置、主要的施工工艺等内容。对于那些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工艺或可能产生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施工工艺,应当详细分析工艺特点。

(3)可能发生的潜在事件和紧急情况

重点针对一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各种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以及可能带来的危险,井对危险进行评价。

(4)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①组织和人员准备

②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

③应急小组成员和下设机构的组成及职责

④物资和设备准备

⑤检测设备的准备

(5)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①识别在什么条件下开始实行响应

②明确应急响应的程序

③现场救援

④事故调查和生产恢复

(6)应急预案的评估

应急预案的评估包括应急准备方面的评估、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评估和其他应考虑的方面的评估。

施工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工程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的结果、企业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此外,预案编制时应充分收集和参考己有的应急预案,以减少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的重复和交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

5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进行的应急救援过程。应急响应的目标是尽可能的控制并消除安全事故,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同时避免衍生危害的发生。应急相应一般可以分为初级响应和扩大响应,其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开展救援、扩大应急、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过程。

突发事件发生后,项目部接到报警,应立即与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建立联系,根据事故报告的详细信息,对突发事件做出判断,由现场指挥人员初步确定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项目部二级应急机构人员应立即到位并开通信息与通信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质、装备等),派出现场专家组等。救援应急小组及时进入事故现场,积极开展医疗救护、工程抢险等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应及时向上级救援机构请求实施扩大应急响应。

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最后应急结束,总结经验和教训。

6结束语

总之,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不仅涉及整个施工周期,而且涉及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在危险源控制中,要有重点有层次的进行控制,对重大危险源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项目,进行重点控制。同时要针对危险源的特性和施工项目的特点,采用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努力降低安全管理成本,提高控制效果。另外,还要尽可能地采用危险源预防控制,使控制措施针对未来,而不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努力做到事前控制。

参考文献:

[1] 黄宁强,郭进平. 建筑企业危险源辨识与评价[J]. 安全管理,2004,(4)

[2] 黄世友,徐向敏.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整治[J]. 建筑安全,2007,2

[3] 丁传波,关柯,李恩辕. 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J]. 建筑技术,2004(3)

[4] 陈连进,吴方靖,郭定国,等.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例5

重点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可预知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引发各类突发公共事故。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做好事故的预防、处置及事后重建等工作,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意见所称重点建设项目,是指列入*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对产业类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上级要求,参照本意见实施。

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应急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严格应急管理程序,迅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评估和治理,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安全平稳有序实施。各乡镇(街道)、各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监管部门及建设单位(项目法人)都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应急管理工作。到去年底,实现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全面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全面覆盖、应急管理机制基本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市应对重点建设项目突发事件能力。

二、完善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体系

(一)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制建设。

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各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都要明确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应急管理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确定相关责任人,切实做到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职责、编制、人员、经费”五落实。

2.落实管理责任。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是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市重点办要将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工作列入去年度*市重点工程建设“三比”竞赛考核内容。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协助相关单位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的应急管理工作,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3.加强协调和指导。市应急办要对重点建设项目的“一案三制”建设进行协调、衔接和督促,确保应急预案发挥应有作用。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督查相关行业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应急管理工作,协调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之间的应急物资储备。各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经征求相关应急处置联动单位意见后,在报告项目建设主管部门的同时,报市应急办、重点办和安监部门备案。

(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设。

1.推进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建设。各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推进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建设。凡已经开工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各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在5月底前完成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工作;已经列入计划的项目,各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应在开工前完成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要根据《*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市级相关专项预案的要求,加强对建设单位(项目法人)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提高预案质量。

2.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应急预案综合或者联合演练。通过演练,提高应急队伍应对事故、实施人身救援的技能,提高应急救援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效率,促进建设单位应急预案与政府、部门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对已开工的重点建设项目,有关责任部门要督促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在6月底前上报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适时组织实施。演练后,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要及时指导各建设单位进行分析评估,并针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3.完善应急联动机制。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要加强与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的联系,建立起政府、部门、建设单位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合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要及时报告有关情况,预警信息,确保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4.加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按照“专业救援和职工参与相结合、险时救援和平时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建立以专业队伍为骨干、兼职队伍为辅助、职工队伍为基础的应急救援队伍。对已开工的重点建设项目,要求在6月底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要督促各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依法为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切实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应急救援中地人身意外伤害风险。

5.建立应急信息报送工作制度。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信息员队伍,落实信息报送时效与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准保应急信息畅通、及时。对于迟报、漏报和瞒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加强事故预防和处置能力建设

1.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工程建设工地、场所要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并有专人管理与保养;要设立警示、标识、报警电话、安全生产制度等,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各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加强对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分类、评估、登记、建档等工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安监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对建设单位(项目法人)未落实有效安全措施的较大、重大危险源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或停止使用等措施,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2.强化应急处置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并按照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迅速向有关部门及所在地政府报告。对可能危及周边群众和环境的突发公共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报告有关情况,并及时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单位、群众发出预警信息。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要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要求,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协调,组织开展救援和疏散工作。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应尽快组织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消除环境污染,并将事后调查评估、完善各项措施情况,按规定上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

三、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的宣传与培训教育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特别是建设单位工地宣传栏、工地简报等建设工程现场宣传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应急管理知识,普及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常识,切实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例6

二、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应急处置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尽可能地将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施工作业者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伤亡降低到最大限度,把握人本原则,加强和改善应急救援工作人员的防护水平,加强自我防护教育,培养自我防护意识。2.精心准备,装备精良。切实落实风险预防理念,坚决贯彻专家指导原则,不断提高救援装备及技术水平,改善和增强救援水平,确保救援工作的严谨、及时、科学、高效。3.重视预防,专心备战。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预警工作,把预防潜在风险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要重视事故前的各项准备,做到预案、人员、装备时时到位。4.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确保信息传递及时、真实、准确,现场及有关应急指挥人员、专家、救援力量等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三、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的构建

1.应急管理组织机构。2.各小组职责分工。2.1项目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1)在甲方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的指导下,结合工程项目自身特点制定项目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专项预案和事故处置方案,同时负责预案的修改完善和上级报备工作。(2)制定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总体预防措施,负责各专项应急救援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准备工作,统一指挥和调配项目实施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3)制定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从而能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4)在突发由项目经理部能够处置级别的项目安全生产事故或其他条件规定必须赶赴事故现场的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设备、物资等到场进行事故抢险和应急处理,并能够根据需要实时向甲方汇报应急处置现况等相关事宜,并能够有效配合各级管理部门开展紧急情况处理和救援工作。(5)有计划地组织项目成员开展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各级员工的应急处置水平。2.现场应急管理处置小组的职责。(1)医疗救助组: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手段,能清晰判断受伤者状况,同时能够处理简单伤情和对伤者进行护理并能保证重伤者能够优先得到专业医疗机构的救护;能够协助外部专业救援机构转送伤者到相应的医疗机构。(2)安全保卫组:对安全生产事故现场进行安全保卫,适时支援其他组的工作;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保护事故场地,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维持事故现场内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保障抢险救援通道的畅通无阻,高效引导抢险救援人员、设备的出入;保护伤亡者的个人财产不受侵害;在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完全封闭直至收到上级的解禁命令。(3)技术保障组: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救援中人、财、物的征集、调拨和调配工作;保障项目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各种物资供给的保质保量;负责救援物资和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5)应急恢复组:做好伤(亡)者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事故受害者在医疗、护理等方面产生的相关费用;做好现场施工恢复工作;负责事故现场保护和图纸的测绘;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四、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过程的实施

1.安全生产事故预警及信息报告。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应从制度建立、技术实现、业务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施工、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和预警机制,加强对安全防护工作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的专项督查,做到对危险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有效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1.1危险源监控。项目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并制定管理方案,对重大危险源和隐患实行实时监控,确保危险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同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将监控管理、整改责任落实到人。(2)应在重大危险源和短时间内无法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部位设置必要的防护、监测监控和报警设备,并及时采集相关数据,发现异常,及时预警。(3)落实重大危险源日常检查和巡查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台账,随时了解、通报、跟踪、更新危险源情况。对检查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作业区域,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发出相关预警。(4)保证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监控检测的投入,加强各类设备、设施的定期维护、检测和保养,确保状况完好。1.2预警分级。按照项目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预计可能造成的危害状况,预警级别对应分为I级(可能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Ⅱ级(可能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Ⅲ级(可能造成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和Ⅳ级(可能造成一般安全事故),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1.3预警信息。项目部应探索建立项目安全生产事故预警系统,对潜在事故风险较大的工程环节进行动态监控,对自然条件、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判,推断出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及时相应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类别、可能触发的时间、可能影响区域范围、预警级别、对应警示事项以及相关处置措施等。不同层级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要准确且及时地向多对应的上级机关、单位报告所发生的的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相关情况。1.4预警信息的与解除。项目安全生产预警信息的或解除之前应当经过充分地核实,依据相关规定、相应职权进行、调整和解除。蓝色预警应经由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认后或解除,蓝色预警级别以上由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确认并报总指挥同意后才能或解除。预警信息与解除的形式有召开会议、下发文件通知、电话通知等。1.5信息报告。(1)项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程序图。图2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程序图。(2)项目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报告程序。第一,轻伤事故发生之后,伤者或者正在事故现场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将事故情况报告项目负责人;第二,重伤、死亡以及重大死亡事故发生后,项目负责人应当将事故情况立即报告施工所在地建设部门、安监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等机构,同时应直接或者逐级向企业负责人进行报告。2.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响应。2.1应急响应分级。根据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大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可将项目安全生产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即: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和IV级(一般)。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根据相应职权划分,能够处置该事故对应级别的单位应当即刻启动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当启动更高级别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时,低级别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应同时启动,且当预案启动后,应立即开启具体实施方案。2.2应急响应程序。2.2.1应急指挥。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项目实施单位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实施救援,如若当地政府部门或上级机关为此事故启动更高级别预案并及时到场后,即转为接受政府部门、上级机关的指挥,并全力配合各项救援工作的开展。当发生特别I、II、III级安全生产事故时,应对应启动I、II、III级响应,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由主管单位或者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协调足量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到应急救援工作中,统一实施应急救援处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按照各自职能职责紧密合作,迅速开展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当发生IV级安全事故后,项目建设方或项目实施方(事故单位)要能够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的安全责任和相关法律规定自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同时,应急处置的相关情况应及时上报。2.2.2应急行动。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在公安、消防、医疗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之前迅速启动本项目的应急救援预案,全力以赴将精力集中在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上,并采取有效措施抢救受困人员,竭力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努力防止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如若必要应联络监理方和建设方管理处协调临近项目的应急救援力量。与此同时,项目实施方有义务协助有关部门保护事故现场,维持现场秩序的井然有序,妥善保管相关证据,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取证。如果由于抢救伤员、疏导现场交通等原因,涉及到必须移动现场相关物件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标识和记录,并采取拍照或者录像等直录方式反映现场原状。2.2.3资源调拨。在安全生产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中,项目实施方应充分认识高效处置的重要性,全力调动自身的应急资源和力量储备开展有效的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可向上级单位或邻近项目求援。2.2.4应急避险。在事故应急救援的过程中,应急指挥机构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现场情况予以密切关注,实时监控事故现场动态,有效规避风险,保障现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2.2.5应急扩展。当项目安全生产事故不能被有效控制或者态势进一步扩大时,现场指挥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立即报告上级单位、当地政府以求尽快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并撤离事故现场相关人员。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在重要路段、重点区域、重要会议、重大节日或重大社会活动期间,其应急响应等级可酌情采用高一级别。2.3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结束。当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危害已趋于停止或已经消除,被困人员全部脱离危险,受伤人员得到有效救治,事故现场得以完全控制,环境评价符合相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相继消除之后,经政府部门或事故现场最高应急指挥机构确认并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宣告完结,应急救援队伍撤离场地,应急救援行动即结束。当应急救援工作结束之后,应当按要求做好事故上报并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所需文件资料,同时撰写并提交事故情况汇报及总结。3.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事故信息按照事故响应分级和响应程序,由事故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及时准确地向新闻媒体等通报事故信息。其他方面的信息、传递按照“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程序图”执行。4.安全生产事故的后期处。项目应急救援方案及程序实施完结之后,应果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二次发生,并指派专人负责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的保护,按照项目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相关安排,积极安抚伤亡人员及其家属,同时尽力做好事故的善后事宜及赔偿工作,努力消除安全生产事故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免被居心不良者利用或扩散。在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勘察鉴定并同意后可以恢复生产活动。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要深刻总结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及经验教训,并以书面的形式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项目安全生产应急处置预案。

五、结语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要求也也越来越高。项目生产安全作为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应急处置策略进行研究,对于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及时、有效处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志洁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例7

项目安全CI形象策划旨在为企业的发展提安全方面的科学化、智能化和技术化方面的支持。然而在面对当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就势必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制定和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逐步完善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求实现企业各项目标。

本策划适用项目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经范围涵盖了项目部、施工队、班组的安全管理及考核等方面的管理。

二、项目管理CI形象策划的具体内容

项目管理安全策划

在项目前期,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的选择就要周密慎重,选择有责任心、有团队精神的人进行组团。为实现安全生产,落实目标管理具体指标。项目组在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等工作中,将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工作,各个职能部门和岗位责任人的一切工作也必须围绕目标管理内容去做,上下一心,群策群力,落实安全文明施工岗位责任制,实现目标管理

(二)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且必须有设计、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说明。具体为: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现场临时用电、群塔作业、幕墙安装、钢结构工程等。

(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施工图及节点图等。

(四)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在工序施工前进行,并且要保证交底逐级下达到施工作业班组全体作业人员。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交底顺序为: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技术人员责任工程师;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或操作手册)交底顺序为:项目技术人员责任工程师班组长;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交底顺序为责任工程师班组长作业人员 。

(五)安全验收

项目经理部需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验收制度,各类安全防护用具、架体、设施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或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经专家论证的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具体验收工作,公司相关部门参与验收。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包括以下内容:教育培训、安全宣传活动。项目每年应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并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主要做到检查制度的建立健全。项目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实行逐级安全检查制度,包括日检、旬检、月检等;项目实施定期检查和重点作业部位巡检制度,做到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

(七)安全生产费用

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购置施工安全防护用具、落实安全施工措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等所需的费用。项目部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按照“企业提取、确保需要、统筹使用、接受监管”的原则进行管理。

安全生产费用的核算

项目依照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应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计入“专项储备”科目。项目部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形成固定资产的,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4.安全生产费用的监督检查

项目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评审和考核时,应把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和管理作为一项必查内容。定期对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投入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由于安全投入不足,致使施工现场存在安全患的问题。

(八)应急管理和事故报告

1)应急预案的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应急预案的培训,各级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小组及工程项目现场工作组应定期组织分级应急预案的培训,掌握事故预防、响应要求、现场控制及综合协调等内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演练可进行现场演练和模拟演练。现场演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迅速通知有关单位及人员、抢救(灭火、伤员现场急救)、疏散与撤离、保护重要财产、封闭现场等。

2)应急响应

应急预案的启动,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要按规定逐级进行上报并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应急预案和事故的具体情况,及时成立事故应急工作组,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按照“分级响应,快速处理,以人为本,积极自救”的工作原则,进行应急处置。

3)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流程:事故发生后,按照分工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保护事故现场;抢救伤员时,要采取正确的救助方法,避免二次伤害;同时遵循救助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防止抢救阻碍或事故蔓延;对于伤员救治医院的选择要迅速、准确,减少不必要的转院,贻误治疗时机;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时,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

4)事故报告

这里所提到的事故是指重伤(含)以上因工死亡事故、机械事故、损坏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或建筑物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用电话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一级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并于1小时内将事故情况向事故发生地有关政府部门报告。由项目部填写《因工伤亡事故快报表》加盖公章后传至公司安全部,快报的上报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5)项目部每月5日前和每年1月25日前将本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月报表》和《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年报表》上报公司安全部

6)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迅速组成内部事故调查组,配合政府各主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组织内部事故分析

7)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应成立由项目负责人牵头的事故整改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整改,组织对现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安抚工作。现场整改工作完成后,向负责事故处理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复工申请整改措施报告,经政府主管部门复查批准后方可恢复施工。

结合笔者自己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个人认为,尽管企业的项目安全CI形象策划一直在实践探索中,在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真正起到预期的目标,还是需要时间的考验。在一段时间的运行中,全民参与,将企业项目安全CI形象策划深入人心。在进行企业项目安全形象策划的过程中,不论是企业领导、项目经理、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项目施工队伍,都应该在项目进行初期,进行全面深刻的项目管理安全教育工作,到项目完成后,也要进行相应的总结,集中项目的相关人员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进行记录,到年底进行总结,各个项目也必须进行互相交流沟通。

作者:李江平,男,汉族,1969.12月生,大学本科,1995年7月参加工作,

,工程师职称,项目管理部经理。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例8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总体概况

金融区某地块工程是集金融办公、商业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公用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59612㎡。本工程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34154㎡,主要作为停车场、设备用房等用途;地上部分由塔楼及裙楼组成,其中塔楼39层,建筑高度为176.55m,裙楼7层,高度为40.00m。

2. 工程安全生产目标

(1)确保 “市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2)施工时严格按照国家、地区、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及相关图集执行,确保施工现场及周边人员、建筑、管线、道路安全。(3)按照公司年度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计划要求确保达到如下目标:1)全年杜绝机械设备、火灾、交通和中暑、中毒等死亡事故的发生;2)年工伤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内,杜绝因工重伤及死亡事故;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达标合格率100%,杜绝不合格现场。

3 应急预案总则

3.1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责任

⑴ 项目经理是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第一负责人,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

⑵ 安全总监是应急预案第一执行人,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

⑶ 建立项目各级施工人员应急预案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单位负责人签订应急预案生产责任状,做到层层负责,竖向到底,一环不漏。

3.2 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

⑴ 抢险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安全总监、现场经理、机电经理、项目工程师和项目班子及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成员。

职责:抢险行动方案的策划和实施,相关部门抢险行动的协调和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工作的进展情况。

⑵ 安全保卫组:项目安全总监担任组长;项目综合部、保安组成成员。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⑶ 后勤保障组:由项目综合部经理担任组长,项目物资部、综合部、合约部、食堂成员组成成员。

职责: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和调集抢险器材、设备。

⑷ 医疗救护组:现场设医务室,配备值班医生和护理人员。

职责:医务室备有急救箱和急救担架,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要将伤者立即送往医务室进行处理,必要时送医院医治。

⑸ 善后处理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领导班子组成成员。

职责:负责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怃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它善后事宜。

⑹ 事件调查组:组长项目经理、公司责任部门领导担任,成员由项目安全总监、公司相关部门、公司有关技术专家组成。

职责:负责对事件现场的保护和图纸的测绘;查明事件原因,确定事件的性质,提出应对措施;如确定为事故,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3.3 应急预案流程

(1) 施工单位安全事故上报程序

图1施工单位安全事故上报程序

现场第一发现人立刻通知现场值班人员,并由值班人员或事故目击证人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报明事故地点,事故大概状况。组长立即组织应急救援组员到达现场开始应急救援的同时记录信息,做成详细报告向上级部门报告。

(2)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程序

图2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程序

现场发现人,在第一时间报告值班人员或离事故突发现场最近的项目领导人,同时拨打报警电话,如急救中心120等。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项目应急组到达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同单位值班人员把事故具体信息反馈给公司工程指挥部门,总部以最快的速度向应急组传达事件处理决策,在远程进行指挥工作。

4 结论

本论文通过金融区某地块工程的安全生产目标、特点及对本工程易发生的安全意外事故和常见伤害形式的介绍,以《施工安全生产手册》为基础,结合其他类似工程安全策划方案设计出了适于本工程的应急预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做好安全措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好应急预案,有效处理发生的事故,减少伤害和损失。

参 考 文 献

1《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

2方志国.浅谈如何做好现场文明施工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

32010 中国建筑施工行业研究报告.中华工商时报.2011-02-27

4高向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乔元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学位论文],山东:青岛理工大学,2011.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例9

中图分类号:U642.3+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项目管理技术因其广泛的适用性、时效性和绩效性,已经逐渐成为政府管理运作日常事务的中心模式。本文将运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命周期,力求及时高效的完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目标。

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1.1 相关应急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但这些法律相对对立,在突发事件实际处理中难以很好的协调。

1.2 综合应急协调机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处理不同危机事件的协调机制,也缺乏具有决策职能的综合协调部门,一旦需要多部门联合应对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政府不能很好的加以协调,从而影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处理效率。

1.3 应急管理网络体系脆弱

我国的突发事件预警体系还不够完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资源整合迫在眉睫;基层组织和个人的危机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动用全社会力量抗击危机的能力;没有专业规范的专家参与制度,专家参与政府应急管理决策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2 项目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定义:“项目是分阶段完成的一项独特性的任务,一个组织在完成一个项目时会将项目划分成一系列的项目阶段,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项目,更好地将组织的日常运作与项目管理结合在一起。项目的各个阶段放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立项期、项目启动期、项目发展成熟期以及项目完成期。

3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命周期

突发事件从时间上来看,遵循特定的发展周期。要明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和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3.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根据危机的发展周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阶段:危机预警及准备阶段、识别危机阶段、隔离危机阶段、管理危机阶段和善后处理阶段。

3.2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图1)

(1)预警及准备阶段的目的在于有效预防和避免危机的发生。(2)识别危机阶段,监测系统或信息监测处理系统是否能够辨识出危机潜伏期的各种症状是识别危机的关键。(3)隔离危机阶段,要求应急管理组织有效控制突发事态的蔓延,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4)管理危机阶段,要求采取适当的决策模式并进行有效的媒体沟通,稳定事态,防止紧急状态再次升级。(5)善后处理阶段,要求在危机管理阶段结束后,从危机处理过程中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图1

4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施控制

4.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控制关键

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控制,关键是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该预案的工作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清晰定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项目目标,此目标必须尽可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目标相符。(2)通过工作分解结构(WBS),明确组织分工和责任人,使看似复杂的过程变得易于操作,有效克服应急工作的盲目性(图2)。(3)为了实现应急管理的目标,必须界定每项具体工作内容。(4)根据每项任务所需要的资源类型及数量,明确辨认不同阶段相互交织、循环往复的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特定生命周期,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

图2

4.2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进度控制

4.2.1 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完善以事前控制为主的进度控制体系来实现项目的工期或进度目标。通过不断的总结,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偏差,及时纠偏,使实际进度接近计划进度。进度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4.2.2 事前控制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要想从事后救火管理向事前监测管理转变,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范转变,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因此,控制点任务的按时完成对于整个事前控制起着决定作用。预警级别根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严重)、Ⅲ(较重)和Ⅳ级(一般)。只有在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分类鉴别,才能发现危机征兆,预测各种危机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涉及范围和危害程度做出估计,并想办法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弥补,从而减少乃至消除危机发生的诱因。

4.2.3 事中控制

有效进度控制的关键是定期、及时地检测实际进程,并把它和实际进程相比较。危机发生时,政府逐级信息报告必须及时,预案处置要根据特殊情况适时调整,及时掌控危机进展状况和严重程度,并根据危机演化的方向作出分析判断,妥善处理危机。在情况不明、信息不畅的情况下,要积极发挥媒体管理的作用,及时向公众公开危机处理进展情况,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减少主观猜测和谣言传播的负面影响。

4.2.4 事后控制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例10

Abstract: The safety work is both a respect for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love, relationship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everyone,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production,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escort. Therefore,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security work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secur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is one of the priorities in the project areas of security work,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safety is necessary, with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

(1)具有明确的对象。工程项目的对象是有一定功能要求、一定实物工程量、一定质量等要求的工程技术系统。

(2)具体时间的限制。一个项目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依据项目的固有特点和需求。没有时间限制的工程项目是不存在的。

(3)具有资金和经济性要求。任何项目的投资都是有限的,理想的状态是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4)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性。

(5)具有特别的组织形式和和法律规范。当今社会专业分工非常细,生产集中了全社会的优势力量。

(6)具有不确定性。工程项目一般建设周期长,往往需要几年,有的甚至更长,而且涉及面广,各种情况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也多。

2.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策划

2.1安全管理策划的概念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策划,是指通过识别和评价工程施工中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确定安全目标,并规定必要的控制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要求,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保证计划,以实现安全目标的活动。

2.1.1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策划原则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策划主要有六大原则,分别是:(1)目标导向原则,(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3)全过程管控原则,(4)系统控制原则,(5)动态控制原则,(6)可操作性原则。

首先,通过对危险源和周围环境的识别、评价,制定安全目标,进而实施施工安全管理,努力达到预期目标的要求,称之为目标导向原则。其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说的是事前控制比事后补救要强得多,正如我们经常说的防火胜于灭火。 全过程管控原则,要求对工程所有内容都进行安全控制,安全管理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只要有施工进行,就时刻不能忽视安全。动态控制原则,强调的是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动态的,往往看似相同的工作或工序,表面上都几乎一致的,但其实里面包含的不安全因素时刻都在变化,是动态的,比如工人在进行外脚手架拆除工作,每时每刻的风向与风力大小都在不停的变化中,当风力大于六级时,应停止拆除工作并做好安全防护。可操作性方面,指制定的安全管理计划,要具体、可操作性强。

2.1.2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策划的基本内容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策划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分别是策划依据,工程概况,安全目标,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主要安全措施,安全检查及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2.2施工安全目标策划

2.2.1如何制定安全目标

制定安全目标时,应结合企业的整体安全目标和方针,考虑对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的初步结果,从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出发,拟定多个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咨询财务部门、生产和经营部门的意见,最终制定合适的安全目标。

2.2.2安全目标的内容

安全目标一般涵盖以下几方面,首先必须杜绝重大伤亡,重大坍塌、火灾和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其次,是一般事故发生概率的控制目标,创建文明工地,遵守和满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承诺;再次是其他需满足的总体目标。

2.2.3安全目标制定的具体要求

安全目标应具体并非常明确,首先应有针对性,针对项目经理部的各个层次,对目标进行分解,目标要到达可量化的标准;其次要有技术措施及具体的技术方案,对相关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要明确;同时,为了使目标落到实处,还必须明确完成的时限。

2.3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

2.3.1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概念和管理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而预先制定的紧急救援全过程的方案和计划,包括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和协调等。

应急救援预案是为应对突发事故而预先设立的,必须具体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应急救援预案一般要包括爆炸、火灾、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中毒、特殊气候灾害等;为使预案在紧急关头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还必须充分准备足够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同时,还必须加强演练,为了熟悉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程序,平时必须加强演练,只有通过演练,才能让人人熟知应急救援预案,才不至于万一真的发生意外时人人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且通过演练,也能发现救援预案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修订完善。

2.3.2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求

(1)编制、审核和确认救援预案。根据对危险源的识别结果,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控制措施失效时所采取的补充措施和抢救行动,以及针对可能随之引发的伤害和其他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与安保计划同时编写。

(2)应急救援预案是规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全过程。对于工程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范围内可能出现的事故或者紧急情况,应急救援预案中都应有相应的考虑和措施。

(3)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应制定统一的应急救援预案,各分包单位应按总承包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齐救援设备和器材,并单独或者一起进行演练,熟悉应急救援方案的运作要求和相互配合。

(4)应急预案中要明确的事项包括应急救援组织、职责和人员的安排,应急救援设备的准备和平时的维护保养等。

(5)在发生事故时,如何组织抢救,如何保护事故现场,使用什么器材和设备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6)在发生事故时,全体人员如何疏散,疏散的路径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2.3.3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1)基本内容。应急救援的目的;应急救援适用的范围;应急救援引用的有关文件;应急救援准备。

(2)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姓名、职务,办公场所地址以及各种联系电话。

(3)应急救援指挥流程图。流程图主要有火灾事故处理流程,中毒事故紧急处理流程、触电、机械伤害紧急处理流程、坍塌事故紧急处理流程、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事故紧急处理流程、爆炸紧急处理流程、暴雨、台风紧急处理流程、交通事故紧急处理流程、食物中毒事故紧急处理流程等。

(4)急救工具、用具及位置。

(5)应急救援预案的报警机制。应包括上报报警机制和内部报警机制、外部报警机制,组成自下而上、由内到外的有序网络应急救援报警机制。

上报报警机制是指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经理应立刻向公司汇报,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当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时,应按规定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请求应急救援支持。

内部报警机制是指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公司及项目经理部两级应急救援组织启动,并按预案报警的途径,通过电话、群发短信、对讲机或者广播等通知相关人员进入应急救援状态,公司和项目经理部都要同时进入应急救援预案实施阶段,执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既定程序内容。

外部报警机制是指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救援预案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报警机制,向预案中已经建立的外部救援单位,如消防、医疗救护机构报警,请求协助救援。

建立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的安全通道。在应急救援预案中,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及施工内容,预留并确保应急救援安全通道的有效性和畅通性。同时,考虑到意外发生时会有多种可能性,还要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确保万一发生事故时安全救援通道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例11

为提高我县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确保科学、及时、有效地应对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交通部门职能分工和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5)《省安全生产条例》;

(6)交通运输部《交通行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1.2.2相关的应急预案

(1)交通运输部《交通建设工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

(2)建设部《建设工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4)《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县境内列入国家和地方交通基本建设计划的公路水运工程新建、扩建、改建活动中,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①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

②重伤100人以上的事故;

③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①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事故;

②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事故;

③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①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事故;

②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事故;

③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①死亡3人以下的事故;

②重伤10人以下的事故;

③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款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以下同)。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应急工作中首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政府领导,各司其责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实行“分级响应、属地管理”工作责任制,以安吉县人民政府为主体,县交通主管部门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依法组织、参与事故救援、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发挥行业指导和协调作用,防止出现事故“放大效应”和次生、衍生新的安全事故。从业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服从现场指挥,配合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3)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以预防为主,针对各种安全风险制定安全应对措施,做好应对事故的各项准备工作。平时加强培训和演练,采用科学的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测、预防水平。

(4)快速反应,协调应对

为保证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应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县交通主管部门与当地安监、公安、消防、卫生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和社会公众在应急处置中的重要支持作用。

1.5工作机制

在县人民政府和市交通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县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和拟定本县范围内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明确相关职责和工作程序,并负责应急预案批准后的组织实施工作,参与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根据县交通主管部门应急预案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定期组织演练,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宣传,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应急管理职责

2.1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职责

2.1.1安吉县交通局

县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县人民政府和市交通主管部门应急工作制度和办法,建立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保障制度,制定本县范围内有关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赴现场,协助安监、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指挥、协调本县范围内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掌握有关事故动态,向县人民政府和市交通局、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报告事故情况;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指导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建立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

在县交通局安全生产委员会统一领导下,为加强对专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交通局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安全的局领导;

副组长:分管建设工程的局领导;

成员:县局建管科、县局运安科、县公路段、县港航处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由局运安科牵头负责。

2.1.2县交通行业管理部门

根据县人民政府和县交通局应急工作制度和办法,建立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保障制度,编制本部门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迅速赶赴现场,协助安监、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指挥、协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掌握有关事故动态,按规定向县人民政府和县交通局报告事故情况;参与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指导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建立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

2.1.3县交通主管部门设立事故接警电话,负责接收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报警联络,并将报警信息及时报告县人民政府、市交通局和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2.2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急管理职责

2.2.1建设单位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制定本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见附件一),审查施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抢险救援方案;建立本项目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编制本项目年度应急工作资金预算,具备在情况紧急时能及时调用的能力;组织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培训和宣传工作;负责联络气象、水利、地质等相关部门,为施工单位提供预测信息;对施工、监理单位的应急工作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及时组织、协调、落实各参建单位用于应急抢险救援的物资、设备、人员,配合交通、安监、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按规定及时向交通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2.2.2施工单位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建设单位制定的本项目应急预案,认真分析施工作业环境危害因素,充分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影响,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本合同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见附件一);结合工程特点建立本合同段应急救援组织和救援小分队,编制应急处理措施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并每年不少一次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编制本合同段年度应急工作资金预算;对本合同段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对施工过程中重大生产安全技术问题组织专家进行专项研究;组织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必要时可向交通主管部门申请帮助;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按规定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事故情况,需紧急救援时,同时向当地公安、消防、卫生部门报告;及时编写具体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援方案;配合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2.2.3监理单位

根据建设单位制定的本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本单位在该项目的应急救援组织,明确应急救援的责任人,明确相应的工作程序、内容,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物资。对现场监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配合建设单位审查施工单位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抢险救援方案,监督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对危险性一般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巡查,必要时应到现场督查,对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及时责令改正;严格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的月度计量支付管理;参加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按规定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事故情况;配合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3预防预测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应急管理要突出预防预测。县交通主管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定期开展预测信息接收,及时转发给各建设单位,并督促建设单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建设单位应通过对工程施工作业环境风险分析,做出相应判断,向施工、监理单位预测信息,督促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做好应急反应准备。

3.1预测预警

预测预警是对自然灾害(台汛、风暴潮、冰雹、暴雨、雪等恶劣气象以及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施工管理以及其他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信息进行风险分析,推测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程度,预警信息。

自然灾害预测预警由县人民政府委托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和,县交通主管部门在接到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后及时转发给各建设单位,并督促建设单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建设单位在接到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后,及时给各施工、监理单位,并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它预测预警由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根据工程危险源分析和重大危险性工程施工方案论证情况作出相应预测。

3.2事故预防

县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得到的自然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及时向建设单位预警信息。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监理单位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特点,调整施工计划,提前进行必要的人员培训和预案演练,增设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在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监理工程师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监督。

在日常施工管理中,施工单位要结合施工条件,认真分析工程特点,必须摸清重大危险源的确切状况,并加以跟踪、监测、监控和预警,变事故处理为事故预防,随时发现隐患,随时排除,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掌握企业安全管理的主动权,实现保障安全的目的。

4应急响应

4.1事故报告

4.1.1报告原则

事故发生现场有关单位安全负责人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4.1.2报告程序

发生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实行工程总承包的公路水运工程项目,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于30分钟内向建设单位快报(需紧急救援时,同时向当地公安、消防、卫生部门快报);1小时内按照事故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进行报告。建设单位应当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按项目属性于30分钟内按规定向县交通主管部门以及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和其他有关部门快报(见附件2),当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建设单位应同时向省厅质监局快报;1小时内按照事故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进行报告;6小时内将事故详情进行补报或续报;事故初步原因必须在12小时内进行续报;情况紧急或有新的情况发生,应随时将事故详情进行补报或续报。

县交通主管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按规定上报县人民政府、市交通局和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同时通报县安监局等其他有关部门。

4.1.3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预估的直接经济损失;

(2)事故中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资质等级情况,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号及发证机构,施工单位“三类人员”的姓名及岗位证书情况,监理单位有关人员的姓名及执业资格等情况;

(3)项目基本概况;

(4)事故的简要经过,紧急抢险救援情况,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

(5)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与处理的有关事宜;

(6)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及报告时间。

4.2应急处置

4.2.1处置原则

县交通主管部门和各参建单位应遵循“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原则,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发生一次重伤3-4人、或涉险1-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事故,市县通局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和相关成员组成现场工作组赶赴现场。发生一次重伤5人以上、或涉险3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的事故,县交通局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相关成员组成现场工作组赶赴现场。

4.2.2现场处理

(1)县交通局派出现场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赶赴现场实地指导督办,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支持协助县人民政府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参与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县交通局有关领导报告。

(2)县交通主管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指挥下,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按照政府应急指挥命令和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分工,协助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续报有关情况。

(3)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在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抢险力量到达现场前,应立即启动本项目或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全力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协助有关部门保护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妥善保管有关物证,配合有关部门收集证据和事故调查。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应采取拍照或者录像等直录方式反映现场原状。

4.3信息

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和新闻,由负责组织处置事故的人民政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以确保信息正确、及时传递,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社会公布。

5应急终止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活动结束以及调查评估完成后,按照“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由启动单位决定应急终止,并通知有关部门和公众。

5.1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险情排除;

(2)现场抢救活动(包括人员搜救、处置、危险隐患排除等)已结束;

(3)被困人员安全离开突发事故危险区并得到良好安置。

5.2应急终止报告

(1)应急状态终止后,县交通局根据公路水运建设工程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展和结束情况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和市交通局报告。

(2)应急状态终止后,各有关单位应及时向县交通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或险情发生及抢险救援经过;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应急预案效果及评估情况;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理情况等。

6应急保障

6.1组织保障

(1)县交通主管部门应定期研究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应急救援组织及应急救援队伍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的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

(2)建设单位应当定期检查本项目职责范围内所属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督促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编制、演练、设施设备、物资管理进行有效监理。

(3)施工单位应当定期检查本单位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定期演练,器材、设备等应派专人进行维护。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成立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和分工,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救援器材、设备。

(4)监理单位应当定期检查本单位职责范围内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定期演练,器材、设备等应派专人进行维护;督查施工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编制、演练、设施设备、物资管理等情况。

(5)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需多部门配合的,县交通主管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公安、消防、卫生等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沟通、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6.2宣教保障

县交通主管部门以及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事故预防及有关知识宣传,对应急预案进行宣传、讲解,增加预防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常识和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建设和施工单位应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监理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并审查其安全培训纪录。

6.3人力保障

(1)建立由县交通主管部门、县交通行业管理部门以及建设项目等三个层面组成的全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网络,明确各有关单位的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确保应急反应迅速。

(2)成立项目抢险队伍,主要由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现场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组成,负责事发现场的工程设施抢险和安全保障工作。

(3)成立应急管理队伍,主要由县交通主管部门、县交通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组成。接受并执行县人民政府和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应急命令、指示,组织各有关单位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应急处置,与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及信息交换。

6.4财力保障

(1)县交通主管部门每年要安排应急工作专项经费,用于购置、完善、更新应急装备设施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开展。

(2)建设、施工单位应建立应急资金保障制度,制定年度应急保障计划,设立应急管理台帐。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应急资金管理的定期审核。

(3)建设单位应按有关规定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险及其附加险,以保证事故发生后的赔付。施工、监理单位应为本单位员工及劳务合作人员投保相应的社会保险,此项费用应含在投标报价中。

6.5演练保障

建设、施工单位要根据建设工程实际,制定应急工作演习方案,每年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触电、溺水、防台、防汛、高空坠落、坍塌等演习活动,达到普及应急知识和提高应急技能的目的。

7预案管理

7.1责任追究

实行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生产安全事故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它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2预案更新

县交通主管部门根据事故应急管理情况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并向市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根据生产环境、工程规模和自身条件的改变,每年度不断修订更新本单位、本项目的应急预案。

7.3预案解释与实施

本预案由县交通局制定并负责解释,自年月日起施行。

建设、施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1、编制目的

2、危险性分析

2.1工程概况

2.2危险性分析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明确救援小分队的人数。原则上合同价不大于5000万元的,人数不少于15人;5000万元以上的每增加3000万元,人数增加5人。

4、预防与预警

4.1预测预警

4.2事故预防

5、应急响应

5.1事故报告

5.2应急处置

6、应急物资、设备

应明确应急物资及装备的种类和数量。

如:救护人员的装备:头盔、防护服、防护靴、防护手套、安全带、呼吸保护器具等;

消防救护器材:救生网、救生梯、救生袋、救生垫、救生滑杆、缓降器等;

土石方工程设备:挖掘机、铲车、吊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