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城镇建设政策

城镇建设政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7 09:24:23

城镇建设政策

城镇建设政策例1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城市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县域经济总量,尤其是农村经济总量扩张,地方财力充实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地客观反映。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本文结合××市近年来的实践,就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探讨和思考。

一、××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进程。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辖17个乡镇、2个国有农场,其中建制镇15个,小集镇56个,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41.5万人,比2001年增加7.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0%,比2001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5966元,比2001年增长15.7个百分点,小城镇提供财政收入1.1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2.7%,全市城镇中心地位和总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以郢中城区为中心,建制镇为支撑,小集镇为纽带,中心村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市近几年按照“建一个城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的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地方财政税源基础,达到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建镇,特色立镇,特色兴镇”十二个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定区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磷化、食品、建材、纺织、汽车配件等五大产业,生产集约度有所提高,小城镇经济日趋活跃。胡集镇依托磷矿石资源,大力兴办磷化工企业,带动了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双河镇充分利用石灰石资源,大力兴建建材企业,带动了全市建材业的发展。石牌镇以豆制品加工为龙头,扩大黄豆种植面积,带动了豆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旧口沙梨、柴湖大蒜、转斗蔬菜、张集香菇、客店葛粉等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都初具规模,“钟绿”牌、“三源”牌、“花山”牌大米、“山灵”牌葛粉、“佳绿”牌、“莫愁”牌蔬菜、“笪家湖”牌胡柚等15个品牌,获得省以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农业外向型经济初具雏形,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日渐完善,对经济的辐射力、吸引力明显增强。2004年,××市融资投入1.28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7国道、寺沙线、汉宜线改造和襄荆高速公路××段全面竣工,长荆铁路建成通车,农村路网升级,交通路网骨架形成,城镇设施、镇容镇貌,人口结构迅速得到改善,旅游、服务等产业飞速发展,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人力、资本、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境外资本大量涌入。2004年,全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99亿元,境外资金1520万美元,外贸出口1654万美元,新增规模企业15家,有18个项目落户全市两个工业园区。

三是地方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一批新型小城镇的迅速崛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财政增收的支撑点,建设小城镇直接带动了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加,旅游城镇的兴建发展,使××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2001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28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聚集了人口,使城镇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增加,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税收增收奠定了基础。2004年,××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06亿元,乡镇财政完成1.48亿元,占48.4%,其中小城镇完成工商税收1.01亿元,分别占到了32.7%和67.6%,小城镇建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力地支撑了县乡两级财政。

四是拓宽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民向小城镇集中,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企业向城镇集中。近些年××市通过发展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人,活跃在小商品批发、运输、流通等行业,农民通过兴办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3048元,增加到2004年3690元,年均增长4.89%,不仅让农民进了城,而且使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同时,××市小城镇的飞速发展,吸引大量外乡打工者回乡创业,带回来了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多种经济因素,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非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市近几年虽然在建设发展小城镇、小集镇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大背景,加之受资金、土地、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束缚,××市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城镇的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辐射作用弱化。小城镇布局由于历史沿袭立足于利于管理的要求,造成小城镇个数多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市共有15个建制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56个小集镇,拥有人口41.5万人,小集镇平均人口0.74万人,根据全国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初期的情况来看,小城镇人口超过2万人时,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市小城镇的小规模实际,造成了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小城镇对乡镇民营企业聚集能力有限,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直接导致小城镇发展后劲的严重不足。

(二)小城镇化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市城镇化水平从2001年到2004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远远落后于2001—2004年经济年均增长7.16%,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四年间年均增长4.89%,农民有田种,有稳定的收入,不愿象以前一样为城市户口而进城,小城镇依靠吸收农村人口,依靠数量的扩张来集聚人口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减慢。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小城镇规模小的实际,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财力来加快城镇建设,城镇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却没有精减,小城镇的行政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除胡集、旧口、郢中、石牌等几个中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外,××市大多城镇建设投入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4年,××市投入18个城镇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28万元,仅仅靠有限的上级投入,乡镇一级在城镇建设上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钱不办事”的观念,城镇建设资金捉襟见肘。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城镇建设贷款难,融资难一直困扰地方政府,为扩大资金来源,有些乡镇尝试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发展小城镇,但办法不多,渠道不畅,把经营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出让、出租、承包、卖经营权等,一些地理、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缺乏长远眼光,把资源都承包、租赁出去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四)小城镇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区域经济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2004年,××市全市规模以上乡镇属企业64家,企业从业平均人数5304人,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10家,在产业发展上除粮油加工、蔬菜、水果外,名、特、优、新的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对产业的引导作用,对种养基地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整体不高,呈“三多三少”现象。即: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初加工多,精加工少;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少。具有明显支柱产业的乡镇不多,许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相似,缺乏个性和特色,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代表农业发展方向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市种植面积的4.1%,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意识滞后,××市现有的一定数量的特色品牌,均限于本省甚至本地区,没有真正体现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头企业的扩张。

(五)小城镇建设配套政策不到位,配套设施滞后。近年来,××市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小城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但由于资金紧缺,财政投入不足,仍有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断头路,泥巴路还很多;绿化总量少,不配套,档次低;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影响了社会福利、就业水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转移农民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出现了农民看病难,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1、立足于依附武汉城市圈,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区域规划。财政支持小城镇必须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前提,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确立财政支持的重点和目标。2001年,湖北省启动了武汉“1+8”城市圈建设工程,该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承载全省50.4%的人口,提供全省55.6%的GDP,51.5%的财政收入,60.56%的工业总产值,57.2%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湖北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全国七大经济核心区。××市距武汉市区只有3小时的路程,随着随岳高速、武荆高速公路的开通,××市到武汉市的时间将近一步缩短,这对××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市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大城市边缘形成有经济活力的小城镇群体,城镇化建设应着眼于吸附武汉等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促进本地区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开发,促进财政经济的整体优化。按照××市目前的资源分布、产业优势,在规划小城镇发展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依附城市圈构筑相关产业链,实现资源互补。大力扶持胡集、双河、磷矿等镇的磷化工产业,着手组建磷化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整合磷化资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集团,扶持东桥、郢中等镇的汽车零配件产业,扶持旧口、洋梓、长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创建食品工业生产基地和纺织工业生产基地,链接以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主要辐射圈的产业集群带。以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为龙头,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寿之乡四大品牌,突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两大特色,大力扶持发展客店、大口林场、郢中城区的旅游资源,加强郢中城区的旅游服务业,提升旅游区形象,以东星集团为载体,推动周末假日经济的发展,力争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

2、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小城镇发展不仅扩大城市规模,重要的是引导和促进大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带动农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潜力来看,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长远发展,抓住有优势的主导农产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培养和扶持张集的食用菌、长寿的绿色大米,郢中的果蔬加工、胡集、磷矿的花卉产业,旧口、柴湖的粮油以及肉类、蛋品加工,石牌的豆制品等支柱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同时注重品牌意识,为地区名优农副产品统一注册商标,形成地区名牌,以此为前提优化农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以全市已建的金林、华联、新美香、康辉、连心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农资技术服务等方式,强化联接形成完整的原料—加工—销售及服务链条,发挥整体行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3、立足乡镇企业,壮大地方骨干财源。乡镇企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企业的财政贡献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实力。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的方针,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磷化工、纺织、食品产业。一方面用足、用活财政政策,对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由集体经营向公有民营、民有民营转变,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注入乡镇企业。不断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吸引民营资本和外来企业投资办厂,使民营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重点扶持乡镇优势骨干企业,立足于胡集、双河、旧口等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化工、建材、纺织等工业企业,立足东桥、郢中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机电、汽车零配件、小五金工业,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使之逐渐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龙头,为产业兴镇、工业兴市奠定基础。同时,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城镇建设政策例2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城市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县域经济总量,尤其是农村经济总量扩张,地方财力充实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地客观反映。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本文结合××市近年来的实践,就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探讨和思考。

一、××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进程。截止2004年底,原创:全市共辖17个乡镇、2个国有农场,其中建制镇15个,小集镇56个,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41.5万人,比2001年增加7.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0%,比2001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5966元,比2001年增长15.7个百分点,小城镇提供财政收入1.1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2.7%,全市城镇中心地位和总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以郢中城区为中心,建制镇为支撑,小集镇为纽带,中心村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市近几年按照“建一个城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的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地方财政税源基础,达到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建镇,特色立镇,特色兴镇”十二个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定区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磷化、食品、建材、纺织、汽车配件等五大产业,生产集约度有所提高,小城镇经济日趋活跃。胡集镇依托磷矿石资源,大力兴办磷化工企业,带动了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双河镇充分利用石灰石资源,大力兴建建材企业,带动了全市建材业的发展。石牌镇以豆制品加工为龙头,扩大黄豆种植面积,带动了豆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旧口沙梨、柴湖大蒜、转斗蔬菜、张集香菇、客店葛粉等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都初具规模,“钟绿”牌、“三源”牌、“花山”牌大米、“山灵”牌葛粉、“佳绿”牌、“莫愁”牌蔬菜、“笪家湖”牌胡柚等15个品牌,获得省以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农业外向型经济初具雏形,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日渐完善,对经济的辐射力、吸引力明显增强。2004年,××市融资投入1.28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7国道、寺沙线、汉宜线改造和襄荆高速公路××段全面竣工,长荆铁路建成通车,农村路网升级,交通路网骨架形成,城镇设施、镇容镇貌,人口结构迅速得到改善,旅游、服务等产业飞速发展,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人力、资本、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境外资本大量涌入。2004年,全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99亿元,境外资金1520万美元,外贸出口1654万美元,新增规模企业15家,有18个项目落户全市两个工业园区。

三是地方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一批新型小城镇的迅速崛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财政增收的支撑点,建设小城镇直接带动了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加,旅游城镇的兴建发展,使××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2001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28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聚集了人口,使城镇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增加,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税收增收奠定了基础。2004年,××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06亿元,乡镇财政完成1.48亿元,占48.4%,其中小城镇完成工商税收1.01亿元,分别占到了32.7%和67.6%,小城镇建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力地支撑了县乡两级财政。

四是拓宽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民向小城镇集中,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企业向城镇集中。近些年××市通过发展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人,活跃在小商品批发、运输、流通等行业,农民通过兴办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3048元,增加到2004年3690元,年均增长4.89%,不仅让农民进了城,而且使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同时,××市小城镇的飞速发展,吸引大量外乡打工者回乡创业,带回来了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多种经济因素,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非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市近几年虽然在建设发展小城镇、小集镇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大背景,加之受资金、土地、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束缚,××市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城镇的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辐射作用弱化。小城镇布局由于历史沿袭立足于利于管理的要求,造成小城镇个数多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市共有15个建制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56个小集镇,拥有人口41.5万人,小集镇平均人口0.74万人,根据全国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初期的情况来看,小城镇人口超过2万人时,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市小城镇的小规模实际,造成了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小城镇对乡镇民营企业聚集能力有限,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直接导致小城镇发展后劲的严重不足。

(二)小城镇化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市城镇化水平从2001年到2004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远远落后于2001—2004年经济年均增长7.16%,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四年间年均增长4.89%,农民有田种,有稳定的收入,不愿象以前一样为城市户口而进城,小城镇依靠吸收农村人口,依靠数量的扩张来集聚人口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减慢。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小城镇规模小的实际,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财力来加快城镇建设,城镇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却没有精减,小城镇的行政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除胡集、旧口、郢中、石牌等几个中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外,××市大多城镇建设投入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4年,××市投入18个城镇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28万元,仅仅靠有限的上级投入,乡镇一级在城镇建设上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钱不办事”的观念,城镇建设资金捉襟见肘。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城镇建设贷款难,融资难一直困扰地方政府,为扩大资金来源,有些乡镇尝试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发展小城镇,但办法不多,渠道不畅,把经营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出让、出租、承包、卖经营权等,一些地理、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缺乏长远眼光,把资源都承包、租赁出去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四)小城镇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区域经济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2004年,××市全市规模以上乡镇属企业64家,企业从业平均人数5304人,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10家,在产业发展上除粮油加工、蔬菜、水果外,名、特、优、新的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对产业的引导作用,对种养基地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整体不高,呈“三多三少”现象。即: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初加工多,精加工少;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少。具有明显支柱产业的乡镇不多,许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相似,缺乏个性和特色,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代表农业发展方向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市种植面积的4.1%,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意识滞后,××市现有的一定数量的特色品牌,均限于本省甚至本地区,没有真正体现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头企业的扩张。

(五)小城镇建设配套政策不到位,配套设施滞后。近年来,××市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小城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但由于资金紧缺,财政投入不足,仍有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断头路,泥巴路还很多;绿化总量少,不配套,档次低;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影响了社会福利、就业水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转移农民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出现了农民看病难,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1、立足于依附武汉城市圈,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区域规划。财政支持小城镇必须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前提,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确立财政支持的重点和目标。2001年,湖北省启动了武汉“1+8”城市圈建设工程,该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承载全省50.4%的人口,提供全省55.6%的GDP,51.5%的财政收入,60.56%的工业总产值,57.2%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湖北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全国七大经济核心区。××市距武汉市区只有3小时的路程,随着随岳高速、武荆高速公路的开通,××市到武汉市的时间将近一步缩短,这对××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市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大城市边缘形成有经济活力的小城镇群体,城镇化建设应着眼于吸附武汉等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促进本地区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开发,促进财政经济的整体优化。按照××市目前的资源分布、产业优势,在规划小城镇发展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依附城市圈构筑相关产业链,实现资源互补。大力扶持胡集、双河、磷矿等镇的磷化工产业,着手组建磷化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整合磷化资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集团,扶持东桥、郢中等镇的汽车零配件产业,扶持旧口、洋梓、长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创建食品工业生产基地和纺织工业生产基地,链接以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主要辐射圈的产业集群带。以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为龙头,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寿之乡四大品牌,突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两大特色,大力扶持发展客店、大口林场、郢中城区的旅游资源,加强郢中城区的旅游服务业,提升旅游区形象,以东星集团为载体,推动周末假日经济的发展,力争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

2、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小城镇发展不仅扩大城市规模,重要的是引导和促进大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带动农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潜力来看,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长远发展,抓住有优势的主导农产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培养和扶持张集的食用菌、长寿的绿色大米,郢中的果蔬加工、胡集、磷矿的花卉产业,旧口、柴湖的粮油以及肉类、蛋品加工,石牌的豆制品等支柱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同时注重品牌意识,为地区名优农副产品统一注册商标,形成地区名牌,以此为前提优化农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以全市已建的金林、华联、新美香、康辉、连心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农资技术服务等方式,强化联接形成完整的原料—加工—销售及服务链条,发挥整体行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3、立足乡镇企业,壮大地方骨干财源。乡镇企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企业的财政贡献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实力。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的方针,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磷化工、纺织、食品产业。一方面用足、用活财政政策,对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由集体经营向公有民营、民有民营转变,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注入乡镇企业。不断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吸引民营资本和外来企业投资办厂,使民营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重点扶持乡镇优势骨干企业,立足于胡集、双河、旧口等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化工、建材、纺织等工业企业,立足东桥、郢中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机电、汽车零配件、小五金工业,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使之逐渐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龙头,为产业兴镇、工业兴市奠定基础。同时,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城镇建设政策例3

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形成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但到目前仍没有实现制度化。由于缺少规范性,中央的转移支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常规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偏低,基层财政转移支付缺乏稳定性。而专项转移支付,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配套资金,这就导致财力较弱的地方政府无法得到转移支付资金。另外,虽然我国的转移支付规模在不断增大,但是增幅较小,远远低于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总财政收入比重的增长幅度。虽然转移支付增长有限,但需要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却在不断增加,支出范围日益扩大,致使地方财政的缺口不断增加,地方财政压力不断加大。在这种转移支付制度体系下,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地方政府间的财力差距,依赖于财政支持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地区间的差异化加大;另一方面,需要基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无法保障,这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

(二)城乡财政支出形式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格局的存在,使得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一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在提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成本分配和收益分享都根据城市与农村的固有情况进行两种截然不同的财政制度设计与财政政策安排,形成所谓的“二元化”财政支出形式。在这种支出形势下,城市居民只需要付出较少的经济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比较全面的医疗、养老等比较健全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由于缺乏直接、有效、充足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撑,致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相对匮乏。2014年2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只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迈出的一小步,对于我国多元化的社会养老保险来说,这并不是彻底的并轨,原新农保参保者的待遇也不会立即出现很大的数字提升,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这种“二元化”的财政支出形式,最终导致了我国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这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

(三)分税制体制不完善

1994年的分税制并不符合规范分税制的基本要求,在具体体制设计及运作过程中表现出诸多问题。首先,未明确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我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在省以下都没有进入真正的分税制状态,所以省以下各级政府的事权、财力是不确定的。其次,在税种划分上,税源集中、易于征管、收入量大的税种多划为中央税,而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收入量少的税种多划为地方税,这使得地方在税种划分上处于不利位置。同时,在体制运作过程中,中央又不断对体制进行有利于自身的调整。最后,随着财力不断被集中,特别是2005年农业税全面取消,以及随着营改增的推进,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地方财政特别是基层财政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困难。虽然,中央政府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多次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中央税越完善越多,地方税体系则至今没有完整、稳定的建立起来,地方的财政收入无法保障,这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一)构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为确保地方稳定的财政收入以及应对营改增,必须进一步培育地方税体系。而当前税改的主题是结构性减税,所以,不宜通过加大税负的方式来培育地方税体系,主要还是规范税收收入,通过费改税等方式来实现。根据各地试点情况来看,地方税体系可以包括环境税、资源税和房产税(物业税)等税种,同时取消一些不规范的收费项目。一般来说,越是地方资源越富集,大型生产型企业越积聚,可开发和待开发土地越多,这就为税种的开征提供了稳定的税基。这样既没有增加地方企业的负担,地方政府有稳定的财源保障,同时又符合城镇化发展对于环境、土地等资源的保护和稳定房价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以法律为背景的长期有效的经济调控杠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将地方税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上日程,要着力解决好地方财政收入问题。当然,税收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为确保地方税收体系的建立,中央财政应给予地方财政足够的支持。在培育地方税源的同时,还应根据事权和财权相对应原则,对现有税种的分税制度进行调整,在中央、省级、市县之间逐级建立合理的税收分成体系,并要适度提高地方分成比例,以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财力不足问题。

(二)规范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使其成为合规合法的收入

城镇建设政策例4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已经步入城市社会,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6.1%。同时各种矛盾集中凸显,挑战严峻。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被寄予厚望。中央确立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人的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的抓手,就是要注重城镇化进程中人的问题。“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城市化质量是关键,“核心问题是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的问题”。因此人的城镇化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人的城镇化的综述性文献少见,并且内涵表述不一致,有必要厘清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涵义以及最新研究成果。

一、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提出、确立及基本内涵

1.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提出与确立2013年1月15日,考察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时,首次提出“人的城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系统阐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明确人、地、钱挂钩,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市民化是首要任务,主要任务是落户问题。至此,推进人的城镇化建设在中央层面得以确立。2.人的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取向(1)人的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人的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不同学者做了不同回答,内容极其丰富。从主体看,有农民、农民工以及市民的区分。从内容看,涉及以户籍为核心的相关制度改革以及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发展两个基本方面。现有文献主要从市民化、人的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来释义人的城镇化的涵义。笔者认为,第一,正确认识人的城镇化的内涵,概念比较很重要。相对于传统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凸显了“人”的重要性;相对于“人的发展”,“人的城镇化”强调“城镇化”这一时代内涵;相对于“人口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更具人文内涵。第二,市民化是人的城镇化的时代内涵。第三,人本论、中心论与核心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城镇化前置的限定词是“人口”、“人”还是“人民”,体现不同的人文社会内涵。第四,人的城镇化是由于就业结构变化而引起的人口由乡村向城镇的地域迁移,并成为市民的过程。(2)人的城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人的城镇化建设就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的抓手,关键是解决好人的问题。人的城镇化不能不研究价值取向,归纳学者研究,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社会公平正义。主流观点意指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农民与市民的权利与福利平等,也有学者认为是“城乡共同精神”。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的理想,是人的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三是“平等、人本与和谐”。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平等,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是人本,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是和谐。笔者认为,人的城镇化的价值取向,一是社会公平正义,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稳定的基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指引。

二、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最新进展

1.人的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举措人的城镇化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提出与确立。第二个阶段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建设。一是2014年的推进阶段。要解决好“三个1亿人”的问题,“建立居住证制度”,探索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规划的目标是,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二是2015年的大力推进阶段。重点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一融双新”工程;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向综合试点地区倾斜。《居住证暂行条例》主要是赋权职能和推动政府提更好的服务功能,为户籍改革提供抓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5)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通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消化房地产库存。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中央城市会议(2015)关注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的顶层设计,强调规划科学性,着力治理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统筹、多规合一、配套改革”,打造“城市精神”。第三个阶段,2016年以来阶段性成果涌现,强调联动、配套、统筹。针对新型城镇化推进迟缓,落户难的问题,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坚持纵横联动、协同推进;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在这个阶段,阶段性建设成果不断涌现,试点有序展开。2.人的城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1)人的城镇化的内涵定位为市民化,重点发展中等收入群体人的城镇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市民化、素质市民化和同城同待遇,人的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2)户籍制度改革与住房制度改革联动,市民化破题户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保留户籍人口管理功能,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与服务,全面建立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仅仅是户籍改革,还不能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改革住房制度,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农民工才能实现安居乐业。所以,也应该把住房作为突破口。(3)其他相关制度改革成果第一,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2016)总结了8个方面24条经验,推广福建省三明市以及江苏、安徽、福建和青海等综合医改试点省为代表的医改经验做法。第二,土地制改革。“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防止犯颠覆性错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第三,住房制度改革。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第四,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规范和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支付责任与财政事权。

城镇建设政策例5

一、引言

城镇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受到关注。金融内生于经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只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支持城镇化建设,金融机构追求盈利目标和城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存在矛盾,在我国金融资源相对稀缺的背景下,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必须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而金融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2008年以来,XX行按照上级行总体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扎实做好信贷支农工作,推进了华蓥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本文拟以该银行为例,通过分析2008年以来贷款支持该市城市建设情况,分析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成绩与问题。

二、XX行支持地方城市建设贷款投放概况

2008年10月对华蓥市银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4800万元,用于华蓥市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下步引进华蓥市蓄产品综合加工项目、9.5万吨竹浆项目落户作前期建设,具体包括征地拆迁、园区路网、雨污水管网、道路绿化、渠系配套等子项目,总体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把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新格局有效途径。通过循环农业生产区建设,较好地实现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青少年教育培训、流通服务等新型产业嫁接。

2010年对华蓥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发放县域城镇建设贷款18000万元,用于对纳入蓥城西区2361亩存量土地进行7条城区交通道路建设,同时对该区490亩储备土地进行整理(其中:334.57亩为储备土地进行一级整理,其余155.43亩为蓥城西区2361亩存量土地的新建交通道路占用)。

2011年对华蓥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发放县域城镇建设贷款33000万元用于建设新华大桥,建设章广大道、爱民路延伸段、红星四路延伸段、红星六路延伸段、杜桂路、杜桂路延伸段、汪杜北一路、汪杜北二路、汪杜北三路、广北三街等共10条道路(道路及桥梁总长度6929米),南江岩公园建设,新华大道中央绿化带绿化建设和项目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项目规划总用地876.29亩,其中:道路红线占地294.22亩,安置房建设用地50亩,南江岩公园建设用地52亩,项目实施完毕后可出让经营性建设用地480.07亩。

三、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1.取得的成绩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华蓥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战略,促进区域内的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工厂化、集约化设施农业是绿色食品生产的前提和必由之路,也是缓解资源匮乏和人口不断增长的突出矛盾,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农产品的高质量、高档次,主要农副产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有效途径。

改变华蓥城市建设相对滞后现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通过蓥城西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创造一个人气旺、天蓝、树绿、水清、环境美,融自然山水景观特色于一体的高品质现代人居环境和工作环境,大力推进森林华蓥建设,全力建设宜居华蓥。到2015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为人们安居乐业提供保。按照“一主二副”商业布局,重点规划和建设华蓥主城区商业核心区、杜家坪商业副中心、高兴商业副中心。做大以华蓥山广场为中心的商贸服务区,加快建设城区核心商圈,提档升级现有商贸业,引进重庆百货、新世纪等龙头企业入驻,增强商业聚集功能和规模效应,引领和带动消费升级。

构建和完善大交通、大旅游,促进华蓥市各项产业发展。根据总体规划华蓥市将形成“结构合理的工业城市、山水园林的生态城市、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现代功能的宜居城市”城市格局,大交通建设以现有路网为基础,建设环城东路、环城西路,基本形成“一环四纵四横”道路骨架网络,干道与环线相结合,多路串接的城市公共交通大网架,实现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项目所在地目前道路网络不够完善,尚未形成完整的交通路网系统。随着本项目的建成交通条件将得到彻底改观。

彻底改善蓥城西区市民生活质量。目前,项目区常住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尚未安装自来水、天然气,生活配套设施较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完善水、电、汽、路等配套设施,可彻底改善项目区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存在的问题

由于产业规划、金融区域政策等原因,使信贷资源配置在地域上不合理,在资金供给上老少边穷等地区以及中小城市建设上明显不足。

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融资渠道单一。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是投资规模大、建设成本高、期限长,利润相对较低,显然,个人和中小企业都无法满足这种要求,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作为发起主体,且有长期、集中、大额的资金来源作支撑。地方财政收入非常有限,而且受到诸如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我国金融融机构中,商业银行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风险偏好等原因,涉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少,政策性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宗旨是支持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发展银行开展了县域城镇建设贷款,但相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巨额资金需求,也是杯水车薪。笔者所在县城,仅农发行发放了55800万元直接支持县域城镇建设,在该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还有巨大的资金缺口。

现有金融体系以及信贷机制不健全。现有的银行体系以及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无法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商业银行基层支行信贷审批权限的上收和贷款审批手续太繁琐,造成县级商业银行即使有多余的资金也不能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用社由于县级分割,审批额度较小,不来满足巨额资金需求,而农业发展银行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审批行信贷审查部门与基层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审批行信贷审查更多的是对材料的形式审查而不是注重企业的信用水平以及还贷能力。这就造成了主要的贷款风险由基层行承担,而基层行业务营销人员及行领导担心出现不良贷款,业务营销的积极性低,甚至不发展业务。

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政府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狠抓政府自身诚信建设,着力打造高效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笔者所在市人民政府与工行、信用联社、以及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过借贷关系,银政关系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对于融资建设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无论是领导班子换届还是领导个别调整,市政府始终坚持思路不变、力度不减,保持了基本思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府信用良好,于2009年被四川省评为金融生态示范市。健康的社会生态环境赢得了我行审批行的大力支持,而与我市相邻的几个县金融环境还不够成熟,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获得金融机构支持严重不足。

四、解决措施

1.成立专门的城镇化建设银行

城镇化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现行的融资模式主要是各地的城司等投融资平台通过包装项目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金融体系完全不能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笔者建议在政府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成立一家新型的政策性银行统筹城镇化建设资金的筹措与使用;或者引导社会资本参成立新型的区域性股份制银行,主要业务范围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所需资金。

2.完善金融市场结构,着力推行融资证券化

融资证券化是指融资由银行贷款转向具有流动性的债务工具,筹资者除向银行贷款外,更多的是通过发行各种有价证券、股票及其它商业票据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直接向社会筹集资金。随着市场经济经济发展,融资证券化业务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1)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开,金融产品多样化导致人们对投资工具的选择也将呈现多样化,投资者不仅需要安全性高和流动性强的传统银行存款,同时对于风险大、收益高的证券资产也逐渐成为投资主体;(2)融资证券化与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具相比,具备更严格的利益约束能力;(3)积极推进融资证券化对于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状态,提高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3.加大政策倾斜,夯实业务发展基础

调整信贷政策。为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银行在制定信贷政策时要从行业政策、产品政策、客户政策等多个角度给予优惠,强化对城镇化建设重点领域特别是县级以下(含)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居工程、医院、现代农业等的支持力度。

扩大信贷授权。适度调整对重点区域的业务授权,对于百强县行,可考虑比照二级分行给予其业务授权,通过扩大其业务自,提升其服务地方经济能力。

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对于城镇化建设贷款项目,在授信审批流程方面要建立绿色通道,优先给予受理并安排上会审批,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优先配置信贷资源。在信贷资源配置中要优先满足城镇化建设贷款需求,积极尝试设立城镇化建设贷款专项规模,鼓励辖内分支机构加快贷款投放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落地。

参考文献:

[1]华蓥市银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48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项目评估报告,2008

[2]华蓥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8000万元县域城镇建设中长期贷款项目评估报告,2010

[3]华蓥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33000万元县域城镇建设中长期贷款项目评估报告,2011

城镇建设政策例6

2014年,我国新兴能源新增装机与平均利用小时呈现上涨与下降相反态势。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核电装机增长3 6.1%,平均利用小时数减少385小时;风电装机增长25.6%,平均利用小时数减少120小时。另据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姜绍俊测算,在太阳能装机增长67%的情况下,平均利用小时数减少约240小时。

顾国彪指出,目前,新能源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亟待解决,例如,各种新能源发电方式的间歇性、波动性该怎么办、新能源资源聚集区与负荷中心距离远怎么办、新能源聚集地区的电网薄弱怎么解决等诸多问题。而对于电网发展,有两大方向,一个是利用特高压电网,将资源富集区的能源输送至负荷中心。另一个就是发展先进适用的储能技术,建成一个真正的智能电网,对于电力行业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他认为,具体而言,风电的挑战就在于,风能很丰富,需要研究这样的能量怎么储存起来,或者是在不稳定状态下如何使用等问题。通过长走廊组合成一个风电群,和大电网络联合,是必须好好研究的课题。“对于太阳能而言,我的观点是,光伏并非发电,只能称为电池,因为它是一个储能手段,需要依赖储能技术的发展,同时需要通过电网现代化,并结合我们的国情去发展。”

城镇建设政策例7

中图分类号:F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261-02

1 引言

“三旧”改造是指“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庄”改造,是国家特许广东先行尝试的一个公共政策。依据《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在2006-2020年期间,广东省新增建设用地平均每年仅有29万亩,而广东省每年需要约40万亩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增量规模存在明显的缺口,以往粗放的土地利用政策不佳。因此,要解决当前的土地供需矛盾,不能在外延上拓展下功夫,而必须向存量要增量,从效率上求空间。

2014年广东省政府在佛山市召开全省“三旧”改造工作会议,相关领导人对“三旧”改造提出见解与要求,确立“三旧”改造对广东省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且要求“三旧”改造用地进行详细调查,制定“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改造的用地规模、地块位置和改造时序。2012年,广东省已经累计改造达14万亩,节约用地6.1万亩,节地率为43.57%,经济效益实现了翻倍。

2 “三旧”改造的政策突破

广东省政府出台的《若干意见》主要在用地性质、用地手续、用地指标、土地收益、项目申报和财税六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2.1 集体用地可直转国有用地

《若干意见①》中明确规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旧村庄改造,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改变为国有的建设用地的,可向省人民政府申请批准为国有。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用地性质与《若干意见》

比较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集体建设用地变为国有土地,可通过征用、划拨两种方式,需要通过“拟订、报批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征收土地方案”、“办理补偿登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交付被征收土地”等程序。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经村集体三分之二村民同意,村集体经济组织可申请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征为国有,不再单独办理征收报批手续。

优点: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用按照现行征地手续需缴纳土地使用费、办理社保审核、提供15%预留用地、公示并召开听证会等程序即可申请转为国有,手续简化且费用减少,办理方便快捷等。

2.2 依据现状可办理用地手续

广东省是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较快的珠江三角洲,由于历史城镇化、城市建设、村庄发展和引进外资企业等诸多原因造成大批旧厂房、旧城镇、旧村庄欠缺合法的用地手续,这便是成为城镇化更新改造的障碍因素。为此,《若干意见》对依据现状办理土地手续做了清晰的规定,为“三旧”改造顺利实施奠定了政策基础。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用地手续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三旧”改造用地需按该土地使用前的地类报批,需扣减指标和收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并需占补平衡。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前的,直接办理国有建设用地确权,不需报省以上审批;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后、2007年6月30日前的,依照用地发生时的土地管理法律政策落实处理(处罚)后按土地现状办理征收手续。

优点:对发生在不同时期的“三旧”改造用地,适用用地发生的法律政策处理完善征收手续;切实解决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变化大、听证难、社保不好落实、办理程序复杂、审批时间长等问题。

2.3 供地可灵活用地指标不限

新政策明确规定,凡在2007年6月30日前建的,无需申请年度计划指标,用地指标获得途径较为灵活。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用地指标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国土资源部2002年第11号令、2004年第71号令,明确包括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用地在内的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用地需申请年度计划指标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以下情况可以通过协议出让方式供地;一是招标明确企业承担拆迁改造的;二是集体与他人合作开发国有建设用地改造的;三是原土地使用者自行改造的;四是已批已建集体土地自行改造为非商品住宅的;五是集体全资自行改造的;六是收购相邻国有土地集中改造的。

优点:纳入“三旧”改造项目,不需实行公开“招拍挂”,使用者只需提供土地买卖合同,并提供缴清款的证明,在当地农民无异议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办理土地证到土地使用者名下。

2.4 土地收益可回拨改造主体

为充分调动“三旧”改造主体实施改造的积极性,《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可将土地出让收益部分返还改造主体,政府起主导作用但不在“三旧”改造中获利,土地出让收入款项可用于支付和抵押费用及合理利润。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土地收益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土地收益专款专用,用作土地储备和征地补偿费用。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国有企业用地已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在收购土地实行“招拍挂”后,扣除办证成本,可将不超60%的纯收益返还给企业,支持其发展;征收旧村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予以经营性开发的,土地出让纯收益可以按不高于60%的比例。

优点:充分调动原有地者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对于“三旧”改造中土地出让纯收益,可按不高于60%比例用于支持原地企业和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而减少原用地者对“三旧”改造的抵触情绪。

2.5 “三地”范围可列入项目申报

《若干意见》规定,在“三旧”改造中,一些未经使用而面积较小的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简称“三地”),如果少于三亩,需列入改造范围且在改造方案中不超过整宗项目总改造面积10%的,可以连同改造方案一并报省政府审批。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项目申报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建设单位应当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有关文件,向有批准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三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可依照有关规定一并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允许在符合规划前提下,通过土地位置调换等方式,对原有存量建设用地进行调整使用。

优点:减少零散、面积小土地的浪费。由于土地比较零碎且需要组织相当多的报批材料,基层可能会放弃使用这些土地,造成资源浪费。

2.6 财税方面可给予优惠政策

《若干意见》规定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内的项目,各级政府将在财税、开发强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财税方面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建设单位或个人因特殊需要变更容积率的,要按程序严格办理;包括申请并说明申请理由、有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在媒体上公示、采用多种形式征求厉害关系人的意见,必要时应当组织听证等方式。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之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申请变更为国有建设用地后,可以由村集体自行改造或与其他单位合作改造为商品住宅。

优点:“三旧”改造政策增加了业主改造的潜在利润,提高其改造积极性。

3 广东省“三旧”改造的政策成效

2014年广东省委书记在广东省“两会”上对广州城市建设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广州充分用好“三旧”改造政策,建设好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长陈建华也表示:在2013年供地6.49平方公里基础上,2014年继续加大力度,再计划供地面积达6.66平方公里,使广州“三旧”改造提供住宅用地占比达到40%。陈市长还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和用好用活“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政策,集中开展成片“三旧”改造,加快推进国际金融、广钢新城,还有大坦沙、黄埔临港商务区等项目建设,真正把广州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省会城市。

3.1 节约集约城乡用地成效明显

广东省经过几年“三旧”改造的试点,广东省节约集约城乡用地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据统计,2012年,全省已完成“三旧”改造项目2443个,面积14万亩。建筑面积由改造前的6139.50万平方米提高到13981.40万平方米,提高了1.30倍;平均容积率由0.66提高到1.50;节约用地6.10万亩。按上述统计项目比例估算,广东省370多万亩“三旧”改造用地,按《若干意见》规定实施改造后,可节约用地超100万亩,约等于全省10年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40%。

3.2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

据统计,在全省已实施的“三旧”改造项目中,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共计971个,占“三旧”改造项目总数的58%,改造完成后,年产值同比增长了1.88倍。改造后有选择地淘汰、转移低效项目350个,招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项目302个,其中招引“世界500强”项目26个,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3.3 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幅度较大

近几年,广东省“三旧”改造共投入资金2000多亿元,投资总额占同期广东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03%,2012年已经提高到8%以上。改造项目的年产值(营业收入)、税收比改造前分别增长了1.67倍和1.36倍,资产投资规模和总额较大且增长幅度较快。

3.4 “宜居城乡”建设进展顺利

据统计,到2012年,全省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公共绿地项目、城市公益事业项目分别是360个、195个和187个,涉及用地2.47万亩;纳入改造的文化建设项目52个,总投资达23亿元。有效地完善了配套设施,降低了建筑密度,增加了公共用地,改善了城乡居住环境。

4 广东省“三旧”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把握

4.1 整体把握好“三旧”改造政策的要点.

(1)“三旧”改造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订,要基于城镇土地资源的使用规模,城镇用地规模有限及二次开发效率较低,粗放型增长不能满足城镇建设用地的需要,加之,环境制约和制度的本身缺陷,因此,要把握好政策层面,促使“三旧”改造有价值取向;

(2)实施“三旧”改造政策要考虑到用地性质,用地指标、用地手续、改造对象和申报项目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转变产业增长方式来考察“三旧”改造实施方案;

(3)实施“三旧”改造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实行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和盘活土地资源达到最佳方案,实现“三旧”改造的价值取向,趋向于“人本、公平、民主、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

4.2 认真探究好县域“三旧”改造政策在实践方面的问题。

从2009年广东实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施“三旧”改造政策趋向于县域经济发展,对用地空间和功能布局之进行科学化管理,从而达到拆迁、补偿、安置、社保、就业、服务等一条龙。但是县域的“三旧”改造主要存在的原因是政策执行力度不到位,基层部门办事效率不高,公务人员服务不到位,收益不均衡和村民分配不公及执行不规范等原因。

4.3 积极探索好县域“三旧”改造的对策

(1)要有创新工作思路,要有开创县域经济特色.

(2)各级政府要注重政策引导,突出体现“三旧”改造项目科学化和政策的人性化模式;

(3)优化改造模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4)完善工作机制,规范“三旧”改造推进机制和领导执行力。

从而提出了“三旧”改造创新对策,为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一条供全省、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其实“三旧”改造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三旧”改造是手段,是方法,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真正的目的。

5 结论

广东省“三旧”改造政策在用地性质、用地手续、用地指标、土地收益、项目申报和财税方面有所突破,使得用地性质转换更加直接,用地手续办理更加方便快捷,用地指标获得更加灵活,土地收益更加合理,项目申报更加简洁顺利以及财税支持力度更大。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广东省“三旧”改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促使城乡用地更加节约集约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幅度加大,城乡“宜居”环境优化,建设更加顺利以及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通过把握好“人本”、“公平”、“民主”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三旧”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价值取向上,最终展现了广东省“三旧”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活力提升以及向全省乃至向全国推广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

[2] 潮安县”三旧”改造规划(2010―2015年)[R]潮安县“三旧”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地理研究所.2010.3

城镇建设政策例8

一、山西邮储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实践

 

山西邮储银行于2007年12月18日成立,主要形成了包括信贷业务、公司业务、个金业务、电子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几大业务板块。在支持城镇化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十二五”期间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08亿元,成立农村网点351个,占山西省全部网点数量的28.7%。

 

从组织架构和组织体系上看,山西邮储银行在全省共设立营业网点较多,为服务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山西邮储银行支持三农的产品和范围涵盖了从农户贷款、商户贷款到家庭农场贷款,从种植、养殖、农产品收购和加工、运输、农机服务以及其他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整个流程。

 

二、山西邮储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支持城镇化的认识不够高。一方面对城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重心布局仍然在城市。另一方面是对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山西邮储银行的SWOT分析不够。对农村金融服务还停留在简单的提供存款业务上,开发其他业务的认识不够,动力不足。

 

二是现有产品创新性和多样性不够。从需求主体看,新型城镇化的需求主体可以分为农户、农业企业、政府;从需求类型看,可以分为生产性需求、生活性需求、信用类需求。但是山西邮储银行还只是局限在单纯的提供存贷款业务上,而且主要吸收存款为主。

 

三是对农村金融供给的风险监管有待加强。山西邮储银行没有建立专门的针对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体制。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农村金融市场具有比城市金融市场更高的风险,虽然城镇化建设能够为山西邮储银行带来巨大的金融商机,但是在看到机会的同时,也应该将风险防控放在第一位。

 

三、山西邮政储蓄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根据上述山西邮储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我们构建了山西邮储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体系,由产品服务策略和支撑策略构成。

 

1.金融产品供给策略

 

按照需求主体不同,山西邮储银行应该开发和创新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需求主体的金融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供给。城镇化建设中包括的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和收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等众多方面,单纯依靠基层地方政府的财力非常有限。山西邮储银行要将山西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作为自身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重要方面,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

 

山西省辐射范围广阔,不同地区城镇化推进处于不同的阶段,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不同。一般来说,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其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主要是道路、农田水利等;而经济发展条件稍好的农村地区其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投入则更加倾向于保障房、社会保障体系、环保等。

 

农民的金融供给。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民的信贷需求不断释放,农民的金融需求是城镇化过程中最主要的金融需求主体。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民的金融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不同,包括了生活性贷款、生产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在为农民提供金融供给时,要提前谋划,按照新型城镇化关于农民进入农村后配套的教育、医疗、保险、住房、就业等需求,都要研究制定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农村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的金融供给。农村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实际经验看,乡镇企业带动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山西邮储银行必须将农村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的金融供给作为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农业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村实现大发展的重要依托,山西邮储银行尤其要重视对农业龙头企业制定和完善有关信贷产品和服务,其中要特别是农业合作社、规模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策略

 

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金融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金融服务供给的数量;二是提高金融服务供给的质量。

 

从实际情况看,存贷款业务仅仅是农民最基础的金融需求,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的金融需求呈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等特征,需要山西邮储银行认真研究和把握。山西邮储银行在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时,一定要在认真分析竞争对手现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市场总容量,开发具有一定核心力和差别性的产品。

 

四、构建山西邮储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针对前面分析的问题,山西邮储银行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保障措施。一是理念支撑。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山西邮储银行必须认识到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城镇化政策和战略的敏感性,通过支持城镇化建设,对上可以争取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降低自身发展中的成本;对下可以在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城镇建设政策例9

(一)金融供给总量与城镇化建设大量资金需求的矛盾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12年的552.57%,基本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超过80%的城市化率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未来依然有30%以上的提升空间。城镇化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长期资金投入,据有关测算,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产生7万亿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中国未来城镇化所产生的资金需求将超过40万亿元。按过去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升1.37个百分点计算,结合当前我国投资和消费资金需求中来源于金融部门的比例,初步估算对金融部门的年均资金需求不低于5万亿元,仅依靠金融部门提供难度很大。

(二)金融市场化导向与城镇化资金需求公益性的矛盾

确保资金安全性、追求赢利性和流动性是金融业市场化经营的首要目标,也是保障金融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尽管,新型城镇化是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特征的城镇化,但起步阶段仍离不开大量的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加强交通、能源、文化娱乐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医疗、养老等城市公共服务建设,这些需求普遍存在承贷主体不明、担保困难、还款来源受限等特征,资金需求呈现明显的公益性特点,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业市场化导向的经营理念存在着本质的矛盾。

(三)融资渠道狭窄与城镇化资金需求多元化的矛盾

随着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将加快,金融需求主体和需求产品种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从农村看,金融需求主体将从传统农民扩大到农村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主体;从城市看,金融需求主体将增加市民化的农民,及由此衍生的具有大额、长期特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就业、创业等小额融资需求等。多元化的资金需求,需要多样性的融资渠道与此相衔接。虽然近些年城镇化建设直接融资发展较快,但直接融资比重仍较低,银行间接融资依然居主导地位。结合当前通过政府融资平台为城镇化融资的老路很难持续走下去的实际,城镇化建设迫切需要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四)金融资源向上集中与城镇化资金需求下沉的矛盾

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互进的城镇化。考虑我国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多的现实国情,短期内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将是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这就要求金融资源要向小城镇以下倾斜。但从当前实际来看,与城镇化相适应、相匹配的金融体制还不完善,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资源集中在重点区域和中心城市,众多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长期处于金融服务链的末端,金融服务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

二、制约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几个关键因素

(一)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缺失

新型城镇化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金融业要更好地支持城镇化必须优先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目前,金融在支持城镇建设方面仍处于零星、散乱和自发状况,支持力度非常有限,主要是各金融机构根据本单位的信贷政策和操作方案,单独评价项目是否符合金融支持条件,难以满足城镇化资金规模化、多样化的需求,迫切需要从顶层设计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和具体措施,为金融业业大规模投入指明方向和道路。

(二)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

制约金融扩大对城镇化支持力度的关键因素是资金需求主体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物或其非市民身份,其实质是受当前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等制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农村宅基地等资源无法有效盘活,而进城农民工又因身份问题难以享受到城市金融的多样性产品和服务。当前必须要加快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从体制机制盘活农村各项资源,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源均衡配置。

(三)金融支持城镇化的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

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多数存在还款来源较难保障,潜在相对风险较高。然而,目前城镇化资金需求的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信贷风险集聚在发放贷款的银行。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制约了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发展要求的长期、大额、多样性等新的资金需求支持的积极性,难以调动金融机构对城镇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农业产业化等发放信贷的主观能动性,可能会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四)金融业改革的步伐难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当前城镇化中急需资金支持的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大型商业银行从成本角度考虑不愿意涉足,主要依靠社区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予以支持,这就需要放开社区类金融机构的设立限制。近年来,国家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稳步放开了社会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门槛,允许社会资本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但从实际来看,社会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门槛仍然较高,改革的步伐迫切需要加快。

三、加快完善有利于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抓紧研究制定金融支持城镇化的顶层设计

根据城镇化金融需求特点,研究制定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指导意见,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指导意见要重点明确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城镇化建设的承贷主体,为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建立服务流程和操作规程奠定基础。二是明确各类金融机构在支持城镇化中的作用,为金融机构突出支持重点指明方向。三是明确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正向激励政策措施。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城镇化作为新业务的拓展领域。例如,在金融方面,对参与城镇化建设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在存款准备金、合意贷款规模、不良贷款核销、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给予倾斜,在金融市场准入、新业务开办、网点设置等方面优先办理。在财税方面,对城镇化建设薄弱环节给予贷款贴息或风险补偿,对城镇化贷款给予税收减免等。

(二)加快完善有利于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土地和户籍制度

围绕盘活农村各种资源和推进人的城镇化这两个关键任务加快改革,破解制约金融服务创新的因素。一是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更加充分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力,保留在各级城市落户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允许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农村房屋等进行抵押融资,探索在城市落户农民用宅基地置换城市房产,支持农民将在农村所拥有的各项资源作为其融入城市的资本。二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从长期看,鼓励和支持城乡居民自由流动,为有条件、有意愿在城市定居的农民提供安居乐业所必要的保障。从短期看,就是要逐步放宽城市落户条件,有序做好现有在城市有固定住所、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市民化,加块市级以下地区特别是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承载能力强的中小城镇的农民工市民化步伐,赋予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三)建立健全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金融组织体系

一是探索设立专注于城镇化的政策性银行的可行性,建议在总结现有三家政策性银行经营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以邮政储蓄银行为基础改制设立中国城镇化发展银行,既可以盘活邮政储蓄银行大量闲置信贷资源,又可以有效支持城镇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放宽村镇银行发起人条件,允许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企业和个人等境内各类出资人作为大股东发起组建村镇银行,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三是考虑小额贷款公司是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属性,建议将小额贷款公司明确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审批金融机构的要求设立,并纳入目前的银行业监管体系进行监管。

(四)构筑金融支持城镇化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是金融长期支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快完善城镇化贷款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一是要构筑城镇化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成立政策性贷款保险公司,对城镇化贷款进行保险;二是借鉴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的成功经验,设立城镇化贷款担保机构,对城镇化贷款风险进行分担;三是建立城镇化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受公益性项目等因素影响产生的不良贷款进行适当补偿。

(五)创新拓宽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模式和渠道

城镇建设政策例10

中图分类号:F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13-01

一、船舶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选址战略

作为海洋经济中的船舶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虽然美国的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给海洋运输业带来巨大冲击,也影响了船舶订单,但是企业家们如果从战略的角度分析,在中国经营和发展船舶制造企业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可以达成以下几点战略共识:第一、全球贸易一体化过程中,虽然贸易额有波动,但是总体是蓬勃向上发展,作为海上交通工具的船舶制造业也必将随之发展。第二、更低能耗、更高速度的高附加值的各种类型船舶都会不同程度地发展,它们都需要懂得更高技术的专业人才。第三、面向全球客户服务的船舶公司需要高级的经营和管理人才保持并发展公司的竞争力。第四、船舶集团会兼并收购相对弱小的集团。第五、只有在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在世界船舶行业中生存和发展。

船舶制造企业的战略趋势明确之后,具体的企业选址问题就摆在企业家面前。企业家给自己的企业选址涉及两大方面:一个是企业外部环境要素,如宏观经济要素和产业环境要素,另一个是企业内部要素。对于具体的企业来讲,要考虑该地址土地供应是否充足、是否接近原料供应地、是否能源充足廉价、是否交通方便、是否有充足的人力资源等等。本文提出该地区的城镇化政策是否具有长期竞争性也是企业家考虑选址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中国沿海城镇化建设中的政策分析

出于中国体制特点,中国城镇化机制被高度概括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基本模式。中国沿海各城镇在建设过程中都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其中海洋经济政策尤为突出,船舶制造业政策也作为海洋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被放到显著位置。

本文课题组成员经过调查发现船舶制造业的地址主要沿海沿江沿湖发展,而且规模越大的企业沿海发展趋势是必然的。本文调查了沿海各个省市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政策,得出以下一些分析和预测的成果:本课题组预测辽宁省将来海洋经济产业支柱可能为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交通。河北省将来可能为海洋旅游业、海洋运输业、临港工业。北京市将来会是海洋油气开采业、海洋科技服务业、海洋教育服务业三大支柱,其中后两项产业对全国的海洋产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天津市将来可能为滨海旅游业、临港工业、海水利用业。山东省将来可能为滨海旅游、海洋运输、海洋科技服务业。江苏省将来可能为海洋船舶制造、海洋运输、临港工业。上海市将来可能为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金融服务业、海洋贸易服务业、海洋科技服务业。浙江省目前的海洋经济产业支柱为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制造、临港工业,将来这三大产业还将继续巩固和保持下去。福建省将来可能为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渔业、临港工业。广东省将来可能为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广西省将来可能为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临港工业。海南省目前的海洋经济产业支柱为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将来依然可能为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

三、城镇化建设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互动影响

在城镇化建设大潮下,不但中国的不少城市在跨越式建设中被相关媒体曝光为“鬼城”、“死区”、“空港”,而且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像“底特律市”局部中心街道为“死城”的现象。这些现象让本文思考“城镇化建设战略和企业战略的相互影响是什么?”这个问题。

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未必能继续劈波斩浪,究其根本在于企业家精神及战略定位。在考察国际上的跨国公司的背景,我们看到西方公司从1600 年起发展海洋贸易,积累和传承了几百年,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短短35 年,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才刚刚被社会认可。当第一代企业家白发上鬓、第二代企业家接班转型升级的时候,如何面对新的海洋经济和城镇化两大机遇,如何战略定位,都是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根据本文前面的政策分析,很多省市和地区是不适合现代船舶制造企业战略选址的。而适合选址的若干个地区依然在城镇化建设战略中可以差异化发展,但是“自上而下”的模式似乎正在接受各种挑战,例如大连长兴岛。“自下而上”的模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企业家势必更加关注“自下而上”模式中的产业链集聚、创新、发展三大因素。

城镇建设政策例11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4-0083-04

党的十报告和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城镇化二次改革,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维护失地农民权益,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农民参与和共享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并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显而易见,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扩大内需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及撬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高新区作为城镇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重点区域,在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土地硬约束增强的背景下,高新区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促进高新区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指向。

一、高新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高新区是为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而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在科技资源丰富的城市内或城市周边设立的“特殊区域”。截至2012年9月底,中国国家高新区已经达到105个,分布于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省(自治区)级、市县级高新区更是遍地开花,在各地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新区的功能定位和地理位置特点决定了城市功能的发展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高新区功能的拓展来实现。这是因为,要使乡村转变为城市,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基础产业和配备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创造充足的,就业岗位和生活空间,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提供条件。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建立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很显然,高新区对于解决上述问题都可以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事实上,经过20余年的发展,高新区已经积聚了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可以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新区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势能、提升城市辐射力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被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并逐渐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此外,随着高新区的不断发展,高新区中的商业、学校、医疗、派出所和计划生育等社会服务机构及相关政府职能机构日益完善,已经发展成为新型城市社区,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样板与模式。由此可见,高新区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力量。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高新区土地开发利用提出新要求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改革的重点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党的十报告和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型城镇化作出了全面重点部署:要求推进城镇化二次改革,重新审视、反思、修正现行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和融入民生改善理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一)新型城镇化要重点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从中国城镇化进程来看,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动力是城镇化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在此过程中,一些城市新区建设不顾财力和资源承载力进行盲目扩张,工业园区重复布局现象严重,部分城市甚至为追求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费,不惜以建设工业园区之名进行“扩城、造城”运动,这种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存量建设用地闲置与低效利用问题突出,严重降低了城镇化建设的土地利用效率,经济增长的土地资源代价巨大,极大地制约着城镇化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上述问题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应有的,必须转向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之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控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和建设用地总规模,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鼓励深度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党的十报告也强调,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大幅降低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众所周知,用地需求的增加是城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土地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势必会使更多的农业用地、生态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在中国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背景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降低城镇化建设对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的损害就成为了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新型城镇化建设绝对不能“复制式”地延续传统城镇化建设的模式,而应在其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优化国土资源开发,转变土地开发方式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这既是传统粗放型土地资源开发引起强大的用地需求与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倒逼,又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驱动。

(二)新型城镇化应融入生态环保与民生改善理念

实践证明,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是片面的。缺乏持久发展力的。新型城镇化应该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道路,党的十和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解答: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可见,中国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融入了生态环保和民生改善理念,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实现了高度融合,2012年12月正式启动的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正是为了推进智能城镇建设。诸多专家学者也认为,“人”才是城镇化的核心因素,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彻底摒弃原有的单纯追求城市发展速度和效率的理念,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通过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完善农民工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险等制度,保障失地农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途径来推动城镇化由“物的城镇化”转变为真正的“人的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共赢。

高新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型城镇化上述特点无疑对高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要注重保护生态环保和改善民生。

三、高新区应根据新型城镇化要求审视和完善土地利用政策

近年来,国家高新区一直在积极探索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路径,并取得了较好成效,逐渐走出一条集约发展的道路,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区域的土地利用开发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样板。如昆明高新区的严格筛选项目入园和入园项目用地跟踪管理模式,杭州高新区“统一规划、团地开发、单体出让”的园区建设模式,长沙高新区以建设孵化器和标准厂房减少土地建设浪费办法,湘潭高新区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模式,南宁高新区的用好总量、用活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土地开发思路等都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践成果。但部分高新区现存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粗放、土地投入产出偏低、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强度水平不高、建设用地闲置和土地利用低效并存、企业“圈地”现象突出等问题也暴露出了其土地开发利用的弊病。而且,少数高新区为了实现“招商引资”和扩大园区建设的目标,对入园项目把关不严,使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涌入园区,征地、拆迁制度不完善,导致失地农民权益难以保障。上述问题都是高新区土地开发利用所不能忽视,与新型城镇化化建设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相悖的,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好。在新的历史时期,不管是出于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考虑,还是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高新区都必须重新审视和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基础上,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增强民生权益保障。

四、以统筹“三个规划”为核心调整高新区土地利用政策

新型城镇化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环保和民生改善等多个方面,土地集约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之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土地开发利用问题,而是要做到土地集约化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等多方面的共赢。高新区必须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布局为立足点,调整土地利用政策,改变土地发展模式,探索出有利于促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利用机制体制。

(一)统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与高新区土地布局规划,提高高新区与区域土地布局的契合度和土地结构优化水平

高新区作为城镇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重点区域,其土地开发和利用必定无法脱离所在区域的土地布局规划。特别是很多高新区都处于城市与郊区的开发地带,这些区域往往是新型城镇化重点开发的对象,这就决定了高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必须要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作为基点,要与其形成高度契合。因此,在中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部门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城乡发展规划布局。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既要对本城市的土地整体利用作出全面部署,又要兼顾高新区的产业发展趋势和后续发展的需要,对高新区所属区域及周边地带的土地开发有长远性和科学性的考虑,为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对于高新区内部而言,要在遵循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结合高新区的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趋势和布局特点,制定和完善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发展的长期性、整体性,又要细化近期甚至是年度的利用计划,明确不同园区、不同地段的土地性质和用途,并在实际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划的规定,不得随意改变土地规划和用途。尤其是要切实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和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和占用耕地,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水平。同时,考虑到部分高新区存在的土地结构不够合理和中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将高新区作为其重要基地的实际,在高新区的土地规划中应该适当提高工业用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地比例,并通过提高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等途径来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以促进土地结构合理化、科学化和高效利用。

(二)统筹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高新区产业转型与土地集约利用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