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9 09:20:26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例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07-01

小学科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生活之中,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之下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小学科学教育教材, 善于从学生周围的生活实际以及善于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获取相关联的、密切的科学信息进行探究活动的创设。并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实施活动模式的探究性学习,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周围事物及知识进行更加直观和体验性的探究活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还要建立健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评价制度, 便于学生在

学科教学课堂中进行的主动探究活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更加源于现实。这样就能够保证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意识, 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界,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及解决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

在小学初级教育阶段, 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启蒙课程。它的学习不能够像其他学科那样进行传授式的教学, 因为科学素养及科学意识是不能够进行传授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活动中亲身感受和体验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并且逐渐把利用科学的观念来看待和思考事物化为自己的自身素养。对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小学生而言, 他们极易对那些丰富多彩的科学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用比较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和心态,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族和融洽的环境, 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现象和环境去学会学习科学和应用科学。教师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这个狭小的学习空间的束缚, 利用课堂之外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

一、善于利用学生周围资源,深入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课堂之外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深入地进行挖掘和分析, 并将其主动渗透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对于学生周围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1、生活化的活动资源往往会在科学教材中得到体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主动钻研并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包含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科学知识的获取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研究和认识的过程逐步地进行分析和钻研。在小学科学知识的课堂学习之中,学生要亲身参与和经历每个科学知识的来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师为之设计的观察、研究和认识活动中来。如果教师设计和选择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善于发现隐藏在学生周围的教学内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原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在面对这些新鲜又特别接近学生生活的现实教学内容,教材中仅有的那些结合实际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完全不够。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近距离地接近和了解学生周围的生活事件、现象及情境,并且经过教师的整合将其转化为一个个具有超强探究性和操作性的科学课堂的探究问题,使学生在极具生活特色的问题的探究中亲身感受科学知识的来源―――生活,体验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知识的真理。

3、注重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科学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让学生的思维局限在科学知识的单独学科之中。因此,教师要突破学科的限制,在科学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完全开放的大课堂,提倡学生在科学教学中选择与其他学科知识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和钻研,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探究中找到更加广阔的应用途径和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和准确地理解科学知识的丰富内涵和内在魅力,从而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头脑充电,更加愿意经过自己的探究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例2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8301

小学科学课的主要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科学知识探索当中。教师在开展科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造出良好的生活化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求知欲,从而引领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同时在生活化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而生活中蕴涵着奇妙的科学知识。

一、应用生活化情景,引出相关的教学内容

在科学教学中要实现生活化的目的,教师需要积极营造出生活化情境,这是生活化教学的关键点。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科学教学的切入点,从而引出相关的科学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解水的重量比较相关知识中,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先问学生在家里是喝哪一种水,此时学生就根据自己家里所喝的水进行回答,有的家庭是喝矿泉水,而有的是喝冷开水等,教师通过这个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喝水情景。然后教师再问学生在外出郊游时用哪种容器带水,此时学生会把自己的水杯展示出来,教师选取三个不同的容器分别注入水,并让学生分别感受三个不同容器中所装水的重量情况,再问学生哪个容器最重,把最重的容器贴上价格标签,此时学生就能够明白容器中所装的水较重的价格就高,而水较轻的,价格就低。教师通过学生日常中喝水的情况而引入关于水的重量比较,既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又可以调动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把水重量的比较知识和价格联系在一起,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得学生易于接受科学知识。

二、通过实践与应用,深化学生的科学知识

由于科学知识和生活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把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运用在科学教学中,是把科学知识与实践运用之间进行完美的结合,实现了学以致用这一教学的目标,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科学对生活所带来的帮助。因此,教师开展教学时,就要结合实践应用促M学生能够深化对科学知识的认识。

例如,在讲授《健康生活》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先罗列出来,如有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中睡觉、吃饭挑食,非常不讲卫生等,教师结合科学内容帮助学生纠正其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的生活习惯制定出合适自己的健康生活计划。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情况不断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有效地将科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他们的生活。

三、根据学生的兴趣,拓展生活化教学范围

由于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兴趣有效地和科学教学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兴趣在科学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提升科学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讲授关于《乐音与噪音》这节内容时,教师从学生所喜欢的音乐类型入手,在课堂中播放音乐,让学生能够欣赏到自己喜欢的歌曲。同时教师制造出一些影响学生听音乐的声音。此时,教师就可以将乐音与噪音如何区分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明白了何为乐音,何为噪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拓展知识点,让学生思考克服噪音的办法,这能够把课堂知识迁移到实际运用中,保证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同时也拓展了生活化的教学范围。

四、布置生活化作业,突破传统作业的局限性

作业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了解的一种方式,在科学作业处理方面,教师可以把科学作业逐渐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从而突破学生对作业传统认识的局限性,同时也便于学生能够把课堂中所掌握的知识迁移至课外与生活中,通过课内外结合、生活和作业结合,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要求。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例3

【中图分类号】G63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59-02

一、背景分析

七年级《科学》课本第一课就指出,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变化。《科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教学要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和寻找范例。《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教育内容,更说明了科学与生活社会的关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联系……。”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自然界中蕴藏着无穷的科学奥秘,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也妙趣横生。科学发展表明,人类的科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知识和对自然的观察。由此可见,将科学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相融合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可行性。我们科学教学一直重视理论知识在技术中和解释自然现象中的应用,然而教学现状仍然存在某些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表现有:一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式,强调科学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教学热萁仙钋叶嘤肷活脱节。二是在考试压力下,教学以教科书鹊母拍睢⒃理学习为主,教学过程过分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偏重于公式繁杂的演算和机械训练,科学问题数学化。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教会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思维技巧,进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科学意识。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感悟生活、感悟科学。而怎样的教学方式能使科学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识特点,能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去探索自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对科学本性的敏感和探索自然的热情;怎样培养学生把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生产,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教学模式

1.情景探究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建构自己新知识的过程。因此,我们在科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营造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氛围,将所要传递的知识设计到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通过情景发现科学问题,在解决问题胡过程中去发现新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真正领悟科学内涵,提高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敏感和探索科学规律的热情。

2.课堂教学结构

在教师主导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征,把学生的生活实例和有关材料引入课堂,以实际事例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学习科学知识,同时让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中学科学“生活到科学再到社会”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

4.课例:

课题《蒸发》

⑴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校要求星期一升旗统一穿校服,由于衣服洗了没干,有哪些方法使衣服干得更快些?(创设实际情景,使学生觉得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学生有亲近感。)

⑵提取情景中问题(提炼出科学问题):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⑶探究学习: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交流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得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⑷知识应用于社会,要求学生利用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去设计应用。①使衣服干得更快些。②课后让学生设计节水方案。

我们这种“生活――科学――社会”的教学模式,利用创设实际情景,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源于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学习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体现了科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现象敏感和对科学规律探索热情。

三、操作策略

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从教与学的关系看,主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参与。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与促进者。因此要求教师要根据教育规律和中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中,挖掘教材、开发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观察自然、生活现象,寻找科学问题,老师指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生活――科学――社会”这一思想。使科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真正能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

(1)情景引入阶段: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根源,是科学课程素材的主要来源。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很大比重,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而中学生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而许多抽象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大量的具体原形。因此,我们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打破科学教材的框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科学问题看得见、摸得着,使学生觉得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从而对学习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蒸发》课例是怎样使校服干得更快些的,又如《压强》,老师用网袋装了一个西瓜,用手直接拎着,感到手被勒得很痛,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拿,手就不那么痛了。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减少对科学的畏惧感,同时也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从而接触问题,提高对自然的敏感性。

(2)探究知识阶段:提取情境中的问题,学生在教师所安排的情景中活动,遇到问题,教师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此阶段关键是学习“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观察世界,用科学头脑思考问题。科学教育一方面要把学生们的一般常识之中的模糊不清之处提升到科学的层次,即从常识走向科学。另一方面要能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科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和谐统一。教育是关键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对解决问题的追求”。因此,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鼓励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探究科学规律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变阻器》教学中,我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我们不是直接给出变阻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操作简便,整个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新的科学概念和方法,掌握规律,启发思维、发展能力,使其学会从“生活现象到科学规律”的方法。在不断地质疑、讨论、总结、交流中获取科学知识,实现科学知识的“再创造”,学会学习。

(3)应用实践阶段:学习科学目的之一是为了进一步学习科学,发展科学,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掌握有关科学知识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以提高运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后继学习的努力。这个环节我们主要在作业和研究性学习课题中体现。一是以作业为桥梁。在科学教学中除了要发挥作业在巩固、拓展和应用知识与技能外,还应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因此,我们首先要精心设计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的练习题,引导他们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晒衣服的方法等习题都是;其次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定开放性练习,如寻找生活中有关本节课的科学问题,或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去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如在学习《变阻器》后让学生了解油量表或身高测量仪的结构等。二是以研究性学习课题和课外实践为平台。课本后有许多研究性学习课题,科学教学不应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联系实际。课外实践作业是课程教学的有机延伸。让学生多做一些有创意的实践作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进行课题研究。如社会调查、小制作、小发明、科技系列讲座、科技小创造活动、趣味科学实验表演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已有的知识在活动中探索科学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探索科学的奥妙其乐无穷,同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创造力。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所得,共享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又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学是一门与生活与社会发展最为广泛联系的课程。科学课程无疑承担着提高未来国民的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生活――科学――社会”的科学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中,产生终生探索的乐趣;这种科学教学方式能直接获取科学规律产生的规则,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强,可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业成绩;这种将科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教学方式会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使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同时能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和用正确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的前提下,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等人格心灵“唤醒”。促使其与社会和谐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将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定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例4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83-02[WN]

科普剧以其独特的戏剧表演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使得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将课程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和快乐学习的趣味性相互结合,使得课堂更具有多样性和互动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将科学化与生活化的科学知识传递开,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理解并掌握理论的科学知识。新课改时代下提出的运用科普剧的教育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

一、科普剧的基本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充足的课程资源,为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用信息。[1]而科普剧是一种以科学互动表演为主要教育形式的独特的、新兴的教育戏剧。注重舞台表演,以活动为载体的形式为教学活动提供课程资源。科普剧的使用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开展科普剧活动时,应综合考虑科普的基本要求以及开展教育戏剧的内在逻辑,确保一切活动均能以现象明显、原理简单的科学实验为基础。科普剧通过融入科普知识,并策划好相应剧情,使得观众在观看戏剧表演过程中,能够展现自身科学探究能力,实现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目标。

二、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运用科普剧的具体措施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运用科普剧主要是借助科普剧将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戏剧表演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2]不同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实验,也不同于一般性的将理论知识付诸实际行动的活动,科普剧是一项戏剧化的探究科学知识的活动。

一)加强课堂的严谨性以及趣味性

科普剧是一种将情境教学、体验教学以及过程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进行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获得认知能力。例如,在《水》一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幽默夸张的舞台表演形式,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了解到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元素之一,让学生认识到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从旁协助学生学习,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在整个科普剧的过程中,要求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演出、评价等过程,教师要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二)加强互动环节,实现课堂的多样化

科普剧具有其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因此,互动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开展科普剧表演活动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剧中的角色来扮演,加强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环节,比如游戏、对话、问答、喝彩、游戏、比赛等,从而吸引其他观众的注意力,能够有效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各个观众。科普剧的运用突破了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加强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合作关系,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以及校长在活动过程中可作为演员参加演出,也可作为观众观看表演,从而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比如,在教学《声音的变化》一文时,由表演者演示自然界各种声音,并要求观众参与回答环节。加强互动环节,可以实现课堂的多样化。还可适当融入诙谐幽默的语言,使表演更加活泼,引人入胜。

三)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

大众化教育可以借助科普剧来实现,教师通过将抽象难懂的科学原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时能够对知识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实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学校在编排科普剧时,应结合课本,并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经验,进行巧妙设计,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光》一单元的“资料库”知识时,教师分配给每一位学生一个玻璃三棱镜,并先演示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所呈现的色彩的实验,然后组织学生搜集素材,编排出一个具有童话色彩的科普剧,加深学生对太阳光以及各种色彩的印象,以便学生掌握有关色彩的知识。科普剧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打破书本知识的束缚,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科学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小学科学教育取得优良效果。科普剧遵循的是生活教育理念,让学生树立起在玩中学习的现代科普理念。[4]

四)重视科普剧的冲突性教育

科普剧和传统戏剧一样,具有一定的冲突性,通过展示一个个的冲突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科普剧情节的设计问题,做到合情合理的同时,还应引入适量的冲突,实现剧情上的突破。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并能激励表演者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在表演过程中适当加入情节冲突,能使表演者体验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冲突,打破学生在情景上的认知障碍。例如,根据教科版科学教材编排出的科普剧《沉和浮》中,通过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再加上演员的精彩演出,一些基础性的科学知识很好地在课堂上得以呈现。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通过自己“身体体积的大小的变化”等形成情节上的冲突,引起了观众的兴趣,使他们带着疑问快速地融入到接下来的演出中。整个观赏过程中,每一次冲突都能让学生印象深刻,锻炼了学生更加细心、严谨地去探究事物的变化的精神,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到这一知识,提高了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效率。

五)注重科学探究的情境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科学探究的情境性,通过设定有趣的情境,使得科普剧能够顺利完成。科学合理的情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无形中将自己的思维、情感融入到科普剧的表演中,实现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有效结合。表演者在这样的情境中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而观众也能更好地理解剧情,最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过程中巩固自身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育课堂中引入具有教育戏剧性质的科普剧,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科学课程取得良好的效果。科普剧具有独特新颖的科普形式,为小学科学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营造出活跃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生动形象、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科普剧通过利用多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科学课程资源,促进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充当着科学启蒙的角色,其广泛运用为学生们今后的科学课程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源.浅析科普剧――中国少儿科普教育的新思路[].科技资讯,201035).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例5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人在科学世界里所获得的理智方面的发展,只有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中,才能作为理性显现出来。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有学者认为,“科学世界是我们进修理性的‘营地’,建在异乡的家园,而生活世界才是我们故乡的家园,我们最根本意义上的‘家’,我们的生命的根”。换言之,科学知识源于生活,现实生活空间可以为教育提供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只有密切联系生活进行科学教育,科学知识才能在理性中得到升华,因此,科学教育回归生活,科学教学生活化是提高科学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回归生活: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必然要求

科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科学教学引入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化事例来验证和感受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获得真正的和谐发展。

1.科学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运用科学知识合理地解决个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具有科学、文化和生活的诸多价值。由于传统教学的弊端,学生的学一切围绕着抽象理性的概念、定律、原理,以获得考试的高分作为评价标准,让学生似乎觉得学习科学知识就是用来考试的,别无它用,最后学生觉得科学知识枯燥而乏味,与原本生活气息浓重的科学知识逐渐疏远,以至于学生产生“科学知识还有必要学吗?”的疑问。因此,在教学中多联系一下生活,讲一些科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如:联系钢铁的锈蚀,师生共同探究怎样防止小刀生锈;利用浮力知识解释汤圆怎样才是煮熟了;从沸腾现象了解怎样煲汤才能好吃又省燃气;甚至利用电路知识进行简单的电器修理等等。让学生吃到自己煮熟的汤圆,让学生自己修好自己的电动玩具,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妙处,并且能帮助自己更好的生活,从而对科学学科建立需求感、产生内驱力。

2.科学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实践证明,兴趣对个人能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而且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从他早年的兴趣爱好开始。中外很多科学名流小时候大多数都是由此走向成才。如达尔文、曹雪芹、爱迪生和莫扎特,举不胜举。纵观在科学教学实践中也不乏这种例子,比如学生偏科问题,往往是感兴趣的科目很好,反之可能很差。在一次次考试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位平时不是很用功,学习并不突出的学生,往往也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甚至超越我们老师眼中的“尖子生”。当我们用疑惑的语气询问他时,他们就非常自信的告诉我们,因为这些知识他们感兴趣。使我们突然间感到尴尬而又欣慰。科学教育回归生活,创设各种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充分利用五彩缤纷的生活现象触发学习兴趣。

3.科学教育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

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看得见、摸得着。学习科学联系生活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科学作为以观察实验为重要手段的学科,更加强调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如:杆秤的秤砣大小变化中,实际质量与测得质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领会,但只要在生活中用杆秤去做几次。有了真切的体验和感受,一切自然解决了。同时我们经常说在学中做、做中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能缩短与知识的距离,还会产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它们与权威理论之间的冲突,有利于学生在事实的引导下对权威理论提出质疑和挑战,培养了学生的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生活化:实现科学教育与生活联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需要我们引导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使学生关心现实生活,重视实际应用。促使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交融,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现科学教学的生活化,首先要让生活走进教学,开放科学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把理性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用生活资源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使生活的感性认识与科学理论知识和谐统一起来。

1.教学情境生活化,保证课堂富有生活气息

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理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愿望,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一些现象、生活实例创设设设生活化的情境。

首先,教学过程生活化是科学教育回归生活的前期。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导入生活化,让导入内容贴近生活,如在学习《月相》时,可以把宋代苏轼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歌曲作为背景音乐,从传统中秋佳节开始谈起,使学生感到亲近有自然。最后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很自然地顺利过渡到月相知识。这样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节日的愉悦,又得到了文学和艺术的熏陶,增加了科学课堂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其次,教育内容生活化是科学教育回归生活的根本。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再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生活世界的经验;课程也不再只是教学计划和目标,而是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要设置生活题材,创造生活场景,使学生形成乐于学科学的态度,诱导学生积极参与,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活动中要积极创造能够让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再者,教学语言生活化是科学教育回归生活的条件。教师的课堂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中生活化的语言可以消除一些师生间的隔阂,而且能使深奥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如:我们可以经常用一些口诀、谚语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在教学中多一些商量的语气,少一些命令的语气;甚至用一些乡土语言进行教学,使科学知识乡土化等。

2.探究活动生活化,实现在体验中主动参与

科学课程突出科学探究,明确提出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学要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要求探究活动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同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科学课程的学生科学探究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

一方面,利用生活化的材料实施科学探究。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的时候,学生身边的材料就有很多,比如铅笔芯、塑料笔筒、硬币、纸张等等,生活中的汗水、食盐水、纯净水、自来水、甚至各种饮料等,都可以用作实验探究的材料,不必拘泥于教材提供的几种材料。教师主要做好指导,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自己身边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探究活动。这样学生就能更主动、更积极的了解到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物体的导电性。这与从熟悉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科学不谋而合。又如在探索碱的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食品袋中的干燥剂进行探究,让学生对生石灰的用途有了更直接的体验。后来竟然还真有学生回家用石灰水去洗油烟机,并且说效果很好,这时我就又告诉他,直接用石灰水对器物的腐蚀太厉害,生活中其实是用一些腐蚀性更弱的碱性物质去洗油污。

另一方面,利用生活化的仪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因为实验室中的酒精灯、天平、试管等仪器,一般学生都是没有的,但是生活中许多物品是可以代替这些规范化的仪器。比较而言,在统一标准的器材的试验中,往往加入了太多的教师干预,学生更多的不过是验证而已,而且主要是老师指挥少数学生做,而其学生更多的不过一看客而已。而利用这些生活中的物品,不再存在数量上的不足,时间上的限制,操作也更简单、方便。人人可以参与,时时可以进行,处处可以做。学生的参与率大大提高,而且由于个体差异性增大,也能够使学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得到一些新的收获。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时,借鉴央视介绍的材料:透明矿泉水瓶(或其他塑料瓶)、小玻璃瓶、水。就可以顺利的探究出物体浮沉的案件。在这同时,学生又发现小玻璃瓶中的水的多少会严重影响实验的成功与否;几个调皮鬼还发现不盖上瓶盖,试验中小玻璃瓶只能随着挤压和水一起上浮并溢出。真是起到了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更符合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际特征,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课外活动生活化,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观认为,生活即课程,课程应该是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基础。正如同志指出的那样:“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的有效延伸。教师应根据教学、学生和校内外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效地紧密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在生活实例中学习,如在学习功率时,让学生测自己上楼的功率,不同的学生体重不同,体重的往往更吃力;有的学生走上来,有的学生跑上去,跑的学生自然比走得吃力。这样在辛苦和快乐中让学生真实体验和感悟做功的多少、做功的时间与功率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走入大自然直接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如可以在田野里拨开泥土,能更加直观的了解土壤的各种生物成分。到草地上去寻找草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系统成分,更真切的认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

另外,可以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如让学生观察、记录月相、星空的变化;到池塘、水沟中去收集甲烷,并点燃,观察火焰颜色,写出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收获;发给学生PH试纸去测量自己身边各种感兴趣的液体、固体溶液的ph值,培养学生的试验设计和操作实践能力。我们还可以布置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进行调查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生存发展的能力。

4. 科学知识应用生活化,凸显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知识浩如烟海,方方面面,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知道、记住,而是能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运用。因此,科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水平,把感性生活经验转化为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学生能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帮助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得到便利,实现科学知识的生活化。实现教材科学知识为社会生活服务,体现科学知识的价值。比如在学习急救常识中,举一些身边的实例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急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结合5.12大地震介绍利用抗震救灾知识挽救生命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讨厌的水垢;用石灰水除去餐具、厨具上的油垢。后来竟然还真有学生回家用石灰水去洗油烟机,并且说效果很好,这时我就又告诉他,直接用石灰水对器物的腐蚀太厉害,生活中其实是用一些腐蚀性更弱的碱性物质去洗油污。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让生活走进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科学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关注生活,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真正实现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努力做到教学向学生生活的回归,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科学、应用科学,为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夯实基础。科学教学生活化符合科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回归生活必然使科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主编 袁运开 赵峥 余自强

3.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7年第4期

4.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和反思 主编 陈旭远

5.《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8年第3、 4期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例6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实就是在模拟生活,我认为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兴趣,而且可以使所要学的科学问题具体化,如我在教学“认识树叶”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身边常见的树叶,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身边常见的梧桐树、兰花树、柳树等树叶,感受树叶的外观,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树叶的外部特征,直至研究树叶的结构,找出树叶的共同点。让学生走进树叶群中,轻松愉悦揭示科学知识,并在充满无限的乐趣中解决科学问题。又如我在教学“身体的结构”时,给学生创设一个游戏情境,让三个学生任意站在讲台上,相互的观察对方的身体,并让学生自由的发言,你从对方的身体上看,你发现对方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游戏规则是:看谁在一分钟内说的又对又快)在紧张的游戏过程中,让学生直接获取感性认识,揭示科学知识,比单纯在课堂上指着课本讲解要好得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结合生活实例,沟通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的联系,把生活中的科学原型生动的展示在课堂上,使学生对科学有一种亲切感,感 受到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同在,科学不再是陌生的科学,而是富有情感的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

二、结合生活问题,理解科学知识

现实生活是科学的沃土,学生周围的生活问题应成为理解科学知识的源泉,因此,在科学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必须努力结合生活问题,联系生活问题走进科学,把生活经验科学化,科学问题生活化,体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的思想。如我在教学《斜面的作用》一课时,我借助日常生活情景的创设并引出话题,(课件演示)小王叔叔想把大油桶搬到卡车上,谁能想办法让他搬得更轻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和生活实际并展开小组讨论,用这些生活中材料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你们认为哪种办法最简便呢?其中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挺自信地说:“搭一块板将油桶滚上去”。“太棒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呢?”“我爸爸有这样做过”“看来你平时很认真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总结经验”。这样做真的能帮上小王叔叔的忙吗?学生马上回答:“能”。“为什么呢?”再一次让学生互相交流意见后,(课件出示)像这样把木板搭在车厢上形成的这个面,我们把它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借助日常生活情景唤起学生对斜面及斜面使用的硬性认识。在紧张而又富有激情的讨论中,结合生活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感受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贴近如此的密切,进一步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同时,也充分的结合生活问题理解科学知识,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例7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例8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WwW.133229.coM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例9

课堂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的主阵地,所以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入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科技发明和创造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教材的设计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通过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观察,让学生总结、概括、抽象出物理概念、定理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避免概念、定理的抽象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热爱科学,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

2.结合物理学史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学的发展过程,选择恰当的物理学史材料,以材料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基础,有机地渗透有关历史、社会和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精神,同时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例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也可以将物理学发展过程与当代科技进步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意识。通过这些物理史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活中蕴藏的奥秘,学习科学家们探究科学的方法以及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知道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

3.强化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很多物理知识也是需要实验验证的。所以,平时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演示实验,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分组实验,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实验,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观察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课堂演示实验,不能停留在教师动手实践上,应尽可能让学生上台演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分组实验时,教师可以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实验步骤展开,当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与书本知识矛盾时,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情况填写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情况设计实验习题,让学生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科技意识,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1.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课外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这些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2.督促学生读些相关的科普读本

科普读本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物理科技读本很多,教师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有选择性地帮助学生选择科普读本,以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大有益处。

3.开展物理科技小制作竞赛活动

物理科技小制作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科技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简易收音机、针孔照相机、望远镜、设计楼梯电灯的开关电路等,这些科技制作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科技的认识,让学生在科技制作竞赛中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4.定期举办物理科普知识讲座

通过科普知识讲座,让学生不仅获得科普知识,同时启发学生用科技的眼光看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举办科普讲座时,首先要认真选择材料,收集学生最感兴趣的素材,比如:军事科学、航空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以及近几年对人类贡献较大的科学家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养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在科普讲座上进行专题交流,还可以利用黑板报或手抄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等。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例10

要想深入开展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的理论叹息和实践发展研究需要首先对小学科学教师知识做出界定。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发轫于西方,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学者就已经提出了小学科学的课程模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将小学科学课纳入到必修课的行列中并且明确界定了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等科学教育目标。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将小学科学课确定为核心必修科目。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对科学知识这一具体目标进行了描述“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浅显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实际上,小学科学知识的界定要围绕通用知识和特征知识两个要素,对于通用知识而言,指所有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特征知识主要指小学学段的科学课程知识。具体而言,小学科学知识包含着科学现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念,以及对生命、环境、空间等未知世界的具象了解。学生在学习小学科学知识时,要能够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并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现象、分析问题。

2、小学科学教师标准的界定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科学教育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科学课程教师的培养也密切与之适应。”开展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的理论探析和实践发展研究,需要对小学科学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标准作出界定。

小学科学教师的标准,涵盖知识结构、知识框架、教授思路、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情况、教师本人对科学知识的把握情况,这些标准的界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发展变化,根据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根据小学生年龄、知识基础的不断变化而适时调整的。由于小学科目自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使得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语文在教学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方法可以遵循,这就对小学科学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的完善和实践发展

开展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的理论探析及实践发展研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与国际接轨,具备全球视野: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掌握科学教育理论。小学科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坚持系统地学习科学教育理论,及时更新科学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的理念。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为了能够跟上时代脚步,小学教师在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上,要与国际接轨,积极主动地学习发达国家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将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纳入到国际教育体系中,培养全球视野。

二是与生活联系,不断丰富知识:小学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到于生活。小学科学教师在讲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利用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素材和案例,不断创新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与实践结合,培育科学精神:在学习小学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实践中,检验科学理论,发现科学事实,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科学知识,这也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为后续的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例1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物理知识为龙头的科技知识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很容易看到,在我们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的各个层面,科技无处不在,人人离不开科技。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利用物理教学的优势,强化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显得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一、生活与科技密切相连,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迫在眉睫

科技提升生活的质量,生活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大量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1.科技渗透我们的餐饮全过程

例如,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使用中要运用电学知识;保温瓶里倒开水时根据声音判断水量多少,磨菜刀时不断浇水是为了保护刀口硬度利用的是力学知识;炉灶炒菜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炊具手柄用木料制成不易烫手就运用的是热学知识;腌菜很长时间才能变咸,而炒菜加盐几分钟就变咸,冻肉解冻用接近0℃的冷水最好,这些都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可以说,吃喝处处有科学,不懂科技就成了现代“文盲”。

2.科技时时伴随我们的出行活动

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成了常态。因此,懂得一些科技知识成了每个人的基本要求。比如,我们经常乘坐的汽车,就是一个物理知识与科技创造的集成体。汽车车身的流线型设计是为了减小行驶时的阻力,汽车坐椅大多既宽且大是为了减小对坐车人的压强而使人乘坐舒服,交警要求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的危害,这些都是物理力学知识的应用。而自行车更是大多数学生上学的交通工具首选,其中就有许多物理知识。自行车外胎制成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防止打滑;刹车时刹车皮与车圈间的摩擦力,会阻碍车轮转动;自行车的轴、把转动处安有钢珠是为了使摩擦力变小,让人骑起来轻松省力。这些都是力学中摩擦知识的运用。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随处可见。所以,生活离不开科技,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使命。

二、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的主要渠道

教师传授物理知识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成了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首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必须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科技意识中的主渠道作用。

1.物理课堂教学要突出知识内容的实用性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它与工农业生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极为密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应用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既讲授了知识,实现了知识目标,又体现了运用价值,实现了教育的终极目标。

2.注重运用物理发展史来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的热情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物理学家探求科学的感人事迹,有不少发现科学真理的重大事件,也有许多献身科学的人物故事,都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很好素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

3.通过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实验教学的事实验证性、模拟操作性、过程趣味性不仅有助于抽象知识的理解消化,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验的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并贯穿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三、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加强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

课外实践活动是物理教学活动的必要形式,不可缺少,同时也是强化学生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与物理课堂教学相比,课外实践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随机性和选择性,二者优势互补。

1.精心设计物理趣味实验,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因地制宜,设计一些切实可行、方便操作的趣味物理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思维。

2.开展科技小制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应根据学校、家庭、班级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平行光源、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

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

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等材料,举办讲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也可以利用黑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教师应适时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当地的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培养合格科学人才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使命,物理教师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