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4 09:24:52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例1

一、与高校德育结合,构建高校心理咨询的教育模式

高校心理咨询的教育模式(educational model)要求心理咨询应当遵循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高校心理咨询教育模式侧重于借助价值干预的方法让求询者学会作出决定和新的行为,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以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教育模式把求询者看作是应付生活压力而需要帮助的健康人。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心理咨询应与高校德育结合起来,构建其高校心理咨询教育模式。

1.高校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结合的可能性

一方面,《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并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德育能够结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培育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帮助人们解决困扰其成长的心理认识问题,都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上进行,并立足于教育和发展,以达到使其自我实现的最终目的。

另一方面,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高校心理咨询也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是发展中国高校心理咨询所必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构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西方心理咨询理论、方法的引进和改造以及创新的关系,而且对于我们完整地认识高校心理咨询的学科特点,确定高校心理咨询的性质、目的、对象和方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事实上,德育工作者在严格接受专业化培训后,从事心理咨询有一定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为:熟悉学生生活的(有92%),有做人的工作经验的(有78%),善于观察人、理解人的(有52%),工作热情高、责任感强的(有51%),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有37%)。此外,还表现为有社会经验,知识丰富,心理素质好,表达能力强等”。

2.在结合方式上,分清问题性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首先,与思想品德课结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正在成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能感受到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很容易接受,对自己也很有帮助。因为这类课程偏重于解决共性问题,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载体,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极少数的心理障碍问题作理论分析和实际指导,以达到陶冶性情、排忧解难、启迪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这类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了德育之中。

其次,开展心理测试,增加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针对性。这为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广泛借助心理测试资料,为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服务,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服务。心理测试是凭借心理咨询领域通用的、具有高信度、高效度的心理测试资料,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评估的过程。心理测试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从而对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个性缺陷明显的大学生,平时多加注意,进行必要的疏导;可以了解大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帮助;还可以广泛研究优秀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才的规律,用于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等。这些正是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目的。

第三,加强心理咨询培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一方面,应加强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培训。国家教委政教司[1994]7号文件要求:应该“逐步培养一批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又掌握一定心理咨询方面专业知识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骨干”。《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有助于专业化建设,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做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也为高校德育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还应该对不从事专业咨询的德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区分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如果属于心理问题,则建议他们到咨询员那里;如果属于思想问题,便可以通过德育工作解决。同时通过培训还可以使高校德育工作者转变简单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成效。

我们不能把高校心理咨询简单地看作是高校德育的补充,因为心理咨询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工作任务;更不能认为心理咨询会取代德育工作,因为高校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构建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模式

1.发展性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

高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及发展趋势应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所谓发展性心理咨询是相对于调适性心理咨询而言的。它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尽可能圆满完成心理发展的任务,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因而,只要是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都被认为是有心理障碍的“不正常的人”,这是一种误解。正是这个误解阻碍着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另外,高校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是使适应正常、健康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以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高校的心理咨询必然应以教育的发展的模式为核心。在功能上,把以前单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转变为心理健康咨询、学习咨询和职业咨询三个方面合作统一的方式。通过发展性心理咨询既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并提供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能够鼓励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现有能力,充分挖掘自己潜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塑造个性和完善人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2.心理困惑的调适与心理障碍的治疗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对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通过调适性的心理咨询及时给以缓解,则势必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这些学生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此,高校心理咨询在注重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同时,还要对一般的心理困惑问题与心理障碍严格区分,加强心理困惑的调适性咨询,并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送往心理治疗师那里去进行治疗。

心理障碍是有严格测定标准的心理问题,如果把一般心理困惑当作心理障碍,这不但会无意中夸大求询者心理危机,而且还会给心理困惑的学生带来新的精神压力,诱发新的心理问题。实践表明,学生心理异常的各种表现,大量的还是属于一般的心理困惑而非心理障碍。心理困惑通常又称为心理不适应、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则被称为心理缺损、心理失常。两者的区别在于:(1)心理困惑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连,通常由特定的情景诱发,并在特定的情景中发生。(2)心理困惑常常会自行或通过调适性心理咨询化解,这与特定情景的消除有关,还与个体的不断适应分不开。但心理障碍一旦发生,常常是持续出现、长期存在,很难自行痊愈,往往需要经过专门的心理咨询甚至药物治疗才能缓解和祛除,具有明显的持久性。

调适性心理咨询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其目的在于通过价值干预进行调适,把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化解,进而将该大学生列为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对象。无论是调适性心理咨询或发展性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也是有区别的。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区别的争论,“哈恩认为,不同学者意见最一致的看法是(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2)咨询员的实践在心理治疗家看来是心理治疗,(3)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在咨询员看来是心理咨询,(4)尽管如此,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这段使人感到困惑的描述的确就是争论现状的真实写照”。可以看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程度和范围以及侧重点的差异:在服务对象上,心理咨询是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适应和发展问题的健康人或心理困惑者,而心理治疗是针对严重的心理障碍者;从提供帮助的人来看,前者是心理咨询员,而后者是临床心理医生;前者具有教育性、发展性,是帮助求询者澄清认识,而后者则要借助于药物,具有治疗性。然而,当心理障碍者通过心理治疗痊愈以后,他又可以成为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对象。

严格区别二者的目的在于要把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放在解决心理困惑上。如把重点放在心理障碍上则会造成主次颠倒,劳而无功。毕竟心理障碍多数需要专门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干预和药物治疗才能矫正,心理咨询只能在心理支持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三、优化心理环境,为构建心理咨询模式创造良好条件

所谓心理环境,是指主体所能受到的一切对其心理产生影响的外部信息的总和,包括宏观的心理环境和微观的心理环境。而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往往是微观的心理环境,如学校的学风、班风、大学生人际关系、班规校纪以及奖惩的合理性等。针对当前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定偏见或误解,应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心理咨询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应经常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专题讲座,向大学生宣传有关心理卫生及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开设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心理知识。其次,应充分发挥教师、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及党团组织的作用,因为他们都是直接与大学生打交道的,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人际关系等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应对上述教职员工进行一定的心理咨询培训,以便通过他们直接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并加强对心理咨询的宣传。最后,还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学校刊物、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例2

1.高校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结合的可能性

一方面,《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并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德育能够结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培育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帮助人们解决困扰其成长的心理认识问题,都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上进行,并立足于教育和发展,以达到使其自我实现的最终目的。

另一方面,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高校心理咨询也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是发展中国高校心理咨询所必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构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西方心理咨询理论、方法的引进和改造以及创新的关系,而且对于我们完整地认识高校心理咨询的学科特点,确定高校心理咨询的性质、目的、对象和方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事实上,德育工作者在严格接受专业化培训后,从事心理咨询有一定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为:熟悉学生生活的(有92%),有做人的工作经验的(有78%),善于观察人、理解人的(有52%),工作热情高、责任感强的(有51%),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有37%)。此外,还表现为有社会经验,知识丰富,心理素质好,表达能力强等”。

2.在结合方式上,分清问题性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首先,与思想品德课结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正在成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能感受到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很容易接受,对自己也很有帮助。因为这类课程偏重于解决共性问题,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载体,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极少数的心理障碍问题作理论分析和实际指导,以达到陶冶性情、排忧解难、启迪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这类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了德育之中。

其次,开展心理测试,增加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针对性。这为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广泛借助心理测试资料,为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服务,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服务。心理测试是凭借心理咨询领域通用的、具有高信度、高效度的心理测试资料,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评估的过程。心理测试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从而对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个性缺陷明显的大学生,平时多加注意,进行必要的疏导;可以了解大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帮助;还可以广泛研究优秀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才的规律,用于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等。这些正是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目的。

第三,加强心理咨询培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一方面,应加强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培训。国家教委政教司[1994]7号文件要求:应该“逐步培养一批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又掌握一定心理咨询方面专业知识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骨干”。《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有助于专业化建设,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做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也为高校德育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还应该对不从事专业咨询的德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区分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如果属于心理问题,则建议他们到咨询员那里;如果属于思想问题,便可以通过德育工作解决。同时通过培训还可以使高校德育工作者转变简单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成效。

我们不能把高校心理咨询简单地看作是高校德育的补充,因为心理咨询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工作任务;更不能认为心理咨询会取代德育工作,因为高校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构建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模式

1.发展性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

高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及发展趋势应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所谓发展性心理咨询是相对于调适性心理咨询而言的。它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尽可能圆满完成心理发展的任务,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因而,只要是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都被认为是有心理障碍的“不正常的人”,这是一种误解。正是这个误解阻碍着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另外,高校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是使适应正常、健康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以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高校的心理咨询必然应以教育的发展的模式为核心。在功能上,把以前单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转变为心理健康咨询、学习咨询和职业咨询三个方面合作统一的方式。通过发展性心理咨询既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并提供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能够鼓励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现有能力,充分挖掘自己潜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塑造个性和完善人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2.心理困惑的调适与心理障碍的治疗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对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通过调适性的心理咨询及时给以缓解,则势必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这些学生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此,高校心理咨询在注重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同时,还要对一般的心理困惑问题与心理障碍严格区分,加强心理困惑的调适性咨询,并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送往心理治疗师那里去进行治疗。

心理障碍是有严格测定标准的心理问题,如果把一般心理困惑当作心理障碍,这不但会无意中夸大求询者心理危机,而且还会给心理困惑的学生带来新的精神压力,诱发新的心理问题。实践表明,学生心理异常的各种表现,大量的还是属于一般的心理困惑而非心理障碍。心理困惑通常又称为心理不适应、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则被称为心理缺损、心理失常。两者的区别在于:(1)心理困惑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连,通常由特定的情景诱发,并在特定的情景中发生。(2)心理困惑常常会自行或通过调适性心理咨询化解,这与特定情景的消除有关,还与个体的不断适应分不开。但心理障碍一旦发生,常常是持续出现、长期存在,很难自行痊愈,往往需要经过专门的心理咨询甚至药物治疗才能缓解和祛除,具有明显的持久性。

调适性心理咨询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其目的在于通过价值干预进行调适,把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化解,进而将该大学生列为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对象。无论是调适性心理咨询或发展性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也是有区别的。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区别的争论,“哈恩认为,不同学者意见最一致的看法是(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2)咨询员的实践在心理治疗家看来是心理治疗,(3)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在咨询员看来是心理咨询,(4)尽管如此,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这段使人感到困惑的描述的确就是争论现状的真实写照”。可以看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程度和范围以及侧重点的差异:在服务对象上,心理咨询是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适应和发展问题的健康人或心理困惑者,而心理治疗是针对严重的心理障碍者;从提供帮助的人来看,前者是心理咨询员,而后者是临床心理医生;前者具有教育性、发展性,是帮助求询者澄清认识,而后者则要借助于药物,具有治疗性。然而,当心理障碍者通过心理治疗痊愈以后,他又可以成为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对象。

严格区别二者的目的在于要把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放在解决心理困惑上。如把重点放在心理障碍上则会造成主次颠倒,劳而无功。毕竟心理障碍多数需要专门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干预和药物治疗才能矫正,心理咨询只能在心理支持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三、优化心理环境,为构建心理咨询模式创造良好条件

所谓心理环境,是指主体所能受到的一切对其心理产生影响的外部信息的总和,包括宏观的心理环境和微观的心理环境。而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往往是微观的心理环境,如学校的学风、班风、大学生人际关系、班规校纪以及奖惩的合理性等。针对当前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定偏见或误解,应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心理咨询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应经常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专题讲座,向大学生宣传有关心理卫生及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开设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心理知识。其次,应充分发挥教师、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及党团组织的作用,因为他们都是直接与大学生打交道的,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人际关系等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应对上述教职员工进行一定的心理咨询培训,以便通过他们直接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并加强对心理咨询的宣传。最后,还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学校刊物、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N].2001.

[4]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M].香港:香港印书馆有限公司,1993.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例3

“德智一体化”辨析

“男孩教育”研究综述

美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分析及启示

课堂里的和谐与关怀: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内心需求

进城务工人员亲子两代对亲子关系感知差异的比较研究——以某公办小学的调查为例

让所有流动的花朵都绚丽绽放——上海市华灵学校的融合教育实践

户籍改革困境下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

对人的关切是一切教学艺术的灵魂——记钱梦龙老师的为师为学为人之道

“沉默的大多数”,需要怎样的教育?——论班级建设实践之教育理论内涵

习惯养成:学生成长的重要引擎

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以人为本,改进中学哲学教学(二)

从“年”的传说故事、图画书、图像话文化传承和时代变迁——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性问题

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思考

不换不知道 一换吓一跳——在“角色换位”中体味师德内涵

给儿子的信——谈爱情

我拒绝接受你的礼物

以小见大:班主任的工作智慧

让德育活动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实效

教师的“礼”:“选举意外”考量民主管理的真实和有效——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这样的民主程序何以会出现意外?——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并非什么事情都必须走民主程序——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如何完善民主程序——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对班级民主建设的辩证思考——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尽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教育因生成而美丽——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程序公正大于结果公正——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民主教育,我们还需要探究——回应《民主推选主持人的困惑》

德国学校职业指导简介

日本着手解决“小一问题”

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15条礼仪中美学生责任教育的比较分析——简析奥巴马对全美中小学生的讲话

价值分层: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论道德教育的“高标”与“底线”

家长组织建设的理论意义、实践特点及发展趋势

演绎世博主题回归生活德育本位

世博科技点亮未来希望

世博“低碳盛宴”的“绿色财富”

文化:震撼心灵的力量

把握世博育人契机 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党员教育培训: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党工委“党员进党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校团委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生命,责任与爱意——怀念霍懋征先生

博客,承载教育反思

班主任工作中的语言策略

高中校园民主模式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为例

从学科知识到课程价值

历史教学莫忘“国际理解教育”

活用教材,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从特殊个案看校园危机干预

当教育遭遇“科学”——一个“多动症”学生的个案研究

学生偷窃:一个值得深思的教育问题

母女之争:你的头发你做主

学生教会了我宽容

清明的思念

笋娃娃漫游聪明国——“00后”学生的习惯教育

苦恼的一年级

“摘菜”

唤醒自尊——回应《信任》

给他个台阶——回应《信任》

批评教育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回应《被激起来的耳光》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例4

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理论性的力量来改造人的心灵,就必须让理论知识显示出对现实社会的强大解释力。而跟踪社会热点,在教学中运用理论来分析解释社会热点事件,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把理论知识对社会实际的解释力、说服力充分发挥出来,是促进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一、关注热点,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视角的意义

1 理论不解释现实,学生不相信,宣传就不能做到“进头脑”,实效性就不显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体系着眼于解决学生关注的思想认识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效果。从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来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解答学生思想认识中重大问题,是《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

2 不教会学生运用理论解释社会,学生没有思维判断力,即使有正确的价值观也不牢固

不含有能力教育的思想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没有基本的思维判断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理论来分析解释社会热点事件,解答思想困惑,把理论知识对社会实际的解释力、说服力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别力、选择力,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那么,为实现这个目标,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要采用什么视角,采取什么策略呢?

二、关注热点,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视角下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路与分工

1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选择教学内容的视角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要怎样选择?解析热点的角度与宣传灌输的角度是不同的。以往是通过从党的宣传需要灌输一些知识和理论给学生的视角来转化教材体系的。现在是这样一种新视角,即从理论联系社会实际出发,着眼于有针对性地解释社会现象,解答学生关注的思想认识问题的视角来转化教材体系,这是一个有探讨意义的新视角。

2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路

在这种视角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按照什么思路?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多广、覆盖面宽、教材内容多而且教学时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必须做到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3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体系在“关注热点,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中的分工

一门课程的知识理论不可能针对所有现实社会热点进行解答,对现实社会问题的释疑、解惑作用也会受到本课程教材内容的限制。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释,是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协同作用而又有不同侧重、不同分工的问题。《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所应关注的社会热点、学生思想困惑与另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因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三、关注热点,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视角下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施步骤

总体思想是:宣传灌输应与解答学生思想困惑相结合,从引导学生解析现实热点,培养思维判断力的角度来转化教材体系,而不仅仅从宣传灌输需要的角度来转化教材体系。

以上思想的落实,可从三方面考虑:

第一,当前大学生的热点、社会热点有哪些?

第二,热点与教材知识理论的契合点在哪里?

第三,怎么在解析热点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1 实施步骤一:罗列

找出2010年、2011年的社会和大学生的热点问题、事件并罗列出来。

2 实施步骤二:寻求契合

找出罗列出的问题、事件中,哪些与教材的知识理论可以契合(在哪一章哪一节?哪一点可以契合)作为这一章的教学重点。

何谓“契合”?①可证实教材理论科学性的热点事件。②能被教材理论所解释的热点问题或事件。

有些热点与教材理论能契合,有些不能契合。不能契合的,讲不清的,不作为教学重点。把热点与教材理论知识的契合,具体化到:章、节、目、点。

3 实施步骤三:培养思维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例5

初中阶段是个体生命全过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就使得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引起很多心理发展上的矛盾。现代中学生都是“90后”,他们自小被升学压力、特殊才艺对比等多方面问题所包围,过早的竞争压力使90后普遍聪慧多才,但同时也存在学习焦虑、抗挫折能力弱、忌妒心强、对网络依赖等问题。在当前的形势下,单单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服教育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解决中学生思想问题和成长困惑的需要。

一、中学生渴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解决自身的迷茫和困惑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同时,心理困惑和矛盾也很多。心理的问题最好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排解。可是,虽然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加上中学缺少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情况更不容乐观。所以,中学生没能通过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去排解成长中的困惑。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由于开课的目的性和教师知识结构的贴近性,在没有普遍开展心理教育课程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普及心理知识,满足中学生心理需求,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最佳渠道。

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能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代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家和教育改革家卡尔·罗杰斯,作为大学教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方法。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把发展学生潜能作为教育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促进者,教学的成败关键不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而在于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学习的意义不是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学会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体现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根本信任,体现师生平等。因此,心理学的理论更容易被自我意识高涨、较强叛逆心理的中学生认可和接受,自觉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成熟,培养健全人格。同时,也为广大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保障。

三、在心理学的服务中全面提高德育教育

心理学价值中立的态度,对人无条件的接纳、积极关注、尊重、真诚、热情等服务理念值得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推广。这些理念始终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使得教师更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深处,倾听他们的声音,想他们所想,充分地理解学生困惑和冲突背后的原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敢于并愿意敞开心扉地交流。因此,心理学的服务理念能促进思维创造性的发展,值得思想政治教育课采纳。

(一)利用社会环境和时展的特征,推进思想教育工作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建立和谐社会是我们现在社会的热潮,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主要责任。作为德育的主要实践者,我们要与时俱进,指引学生认清当前社会的形式,积极实践到行动中去。如,结合目前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校园巡回展,“红色之旅”,以德治国下的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宣传等深入持久开展爱党爱国活动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及形式。

(二)班主任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

1.观念决定一切。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道理,就会使讲授显得苍白无力,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还会有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讲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情感发展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父母、教师等都是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其中,承担着德育工作的是教师和班主任。但是,教师的教学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方式上,内容陈旧,总是出现只教书不育人现象,以致造成这部分德育渠道的浪费或缺损。

2.由于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人精神生活领域的强势扩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日益呈现多元化。然而,各种思想观念混杂,这对于正处在身心关键发展阶段的学生影响很大,有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对此,德育工作决不能搞一刀切,简单化而全盘否定,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认知,自我欣赏,自我潜能挖掘,自我奋斗和发展,如开展学生各类技能竞赛,评选校园明星,弘扬校园新型价值观。

(三)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新德育工作的渠道和方式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例6

一、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及特征

1.坚守与困惑并存的政治信仰

从思想政治方面总体上看,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依然是当前学生政治信仰的主流。但高职生在思想政治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不好的方面,如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着淡化的倾向,以自我发展为视点看待政治问题,比较关注自我的经济利益,甚至存在一些功利性倾向,把人党、评优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等。

2主流与支流冲突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方面主流是积极的,但在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上也存在着矛盾和困惑。首先从好的方面看,广大高职生对基本道德原则,还是信守和推崇的,希望自己做一个“有健全人格”、“道德高尚”的人。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参与校园管理。其次,因为高职生有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其群体道德水准参差不齐,道德状况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客观与困惑兼有的主体意识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趋于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身心健康状况下降,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增加。高职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压力,一是学习压力大。随着教学改革和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在学习方面投人了更多的精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心理准备不够,信心不足,加之对学校教学改革、教学条件不满等原因,学习茫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造成了学习成绩不佳。二是经济压力大。伴随着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收费并轨制实施的步伐,校园里已涌现出越来越多因高昂的教育费而使整个家庭背上沉重负担的贫困生,他们自身也因为经济原因而存在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三是就业压力大。随着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局面的逐渐明朗化,许多在校生已经清晰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激烈竞争,最关心的是将来的就业问题和现在的就业形势。

4.认知与行为脱节的价值观念

大多数学生能积极进取,敢于竞争,坚持集体主义,拥有服务和奉献精神。但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从价值主体来看,高职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增强,注重个人奋斗,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从价值观念来源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高职生的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价值实现的途径上,倾向于既靠自己努力,又争取他人帮助,倾向于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我价值。

二、对高职生进行道德人格培养的对策

根据当代高职生的自身特点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塑造道德人格新形象,是解决当代高职生道德人格偏差的有效途径。发展和完善高职生道德人格,需要从他律和自律,即从高职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两个环节着手。

1.确定道德评判的内在标准

道德评判标准的形成是建立在社会基本价值尺度合理定位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基本价值尺度对道德标准存在直接的制约关系,所以应注重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定位。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在承认多元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社会主导利益与各群体利益、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其间的价值评判标准,探索人生价值在现实行为模式下如何得到合理真实的体现。

2、建立道德教育系统

高职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应着眼未来,增加新内容,必须把培养适合21世纪需要的人才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同时,也应不断融人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结果,把握时代脉搏,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注重吸取新知识。在道德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现实,寻求答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同时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信息网络、多媒体等,促进教育的效果。在高职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学生党员要成为道德榜样的典范,并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道德典范要进行表彰,适当的时候应给予其物质上的奖励,这样会对高职生产生道德感化作用。

3.优化德育过程

德育的出发点须由“泛政治化”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德育目标应该具有现实性,应以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的人。院校德育应紧紧围绕基本的道德品质开展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精神。德育载体必须适应新的变化,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发,合理运用传媒、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冲破传统的道德灌输模式,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实现德育手段、方法、方式的变革,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例7

教育是一种社会事业,教师也是社会人,社会困惑体现在德育上,就是机制不灵便,很少有学校和教师能突破这种德育机制。傅定涛认为,德育机制不灵便是教师困惑最重要的原因。

“德育目标单一,而且德育目标的政治意味很强,而人的本体意味相对比较弱;内容知识化,比较虚浮,脱离生活、脱离孩子的实际;德育方式和手段比较生硬、抽象;考核的方式和标准不符合德育的本质。”傅定涛说,我国德育目标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未能靠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基础,起不到德育目标应有的激励引导作用,结果使德育实践事倍而功半。

专家表示,目前品德评价的后顾性特点较为突出,习惯于用既定的品德标准衡量不断发展中的受教育者,当受教育者的品德言行不符合既定的品德标准时,不是用新的实践去重新检讨既定的品德标准,而是用既定的品德标准全盘否定受教育者的新品德发展状态。这导致对德育对象估计失真,导致德育关系失调、对立。德育不是去积极大胆地激励引导受教育者,而是想方设法约束防范受教育者。

同时,德育实践模式化问题严重,创造性不足,个性特点不明显。迷信和囿于既往德育经验(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成功经验),怀疑自己现实的创造力,不敢大胆改革、创新;德育的问题意识不浓,只看现象、凭感觉,滞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水平,不善于提出和研究问题,探索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德育质量和效果;德育工作目标停留于任务式工作水平,以完成常规工作为满足,事业感不强,尚未改进到激发每一位教育者积极性、创造性的目标式工作水平;相当多的学校习惯于盲目照搬国外或国内其他学校的德育实践模式,不注意结合本国、本地和本校实际情况构建自己的实践模式。

“一些教育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讲授或灌输,受教育者就必然会听进去,考知识便是考品德水平,于是包教包办的意味较为浓厚,而受教育者的参与性较低。”傅定涛说,一些教师素质提升的滞后也是造成不少教师不适应的原因之一。老师在德育过程的本质特点如活动性、情意性体现不明显;德育活动中的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只对上(领导检查)负责,不对下(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负责,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单独考虑德育任务的要求,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为受教育者喜闻乐见和富于实效的德育活动较少。

“优秀的教育必须有优秀的教师做保障,德育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需要教师们及时提升自身的素质,去适应教育本身和教育对象的变革。”傅定涛说。

而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徐萍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对丑恶的事物基本上采取回避的态度,尽量呈现给学生美好、光明的一面。学校教育只注重树立正面的典型、解释正确的规范,忽视对社会上反面事例、错误观点的剖析,只教学生“审美”,不教学生“审丑”,长此下去,青少年就会对生活中的丑恶和不道德现象视而不见,失去了道德敏感性,成了一个在道德上麻木不仁的人。道德教育中“审丑”的缺乏是难以培养学生道德智慧的重要原因。

徐萍指出,我们学校德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现代社会的公共性扩张产生了相应的对社会公共生活规则与秩序的普遍需求,这样“人人相善其群者”的公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是养成公共道德的重要场所,自1993年以来的德育大纲中虽也有公德的分量,但效果不显著,存在的问题是大而空,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此外,以往的德育偏重共同的规范、守则,缺少从个性的发展、个人的实际、个体的特点出发进行教育和引导,难以使学生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实现道德上的自由和自治。由于德育的意识形态特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德育主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发展人的功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不少一线教师根据自身的德育经验也在反思。桑植县一中教师徐大雄认为,学校德育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精神。时展了,社会进步了,但如果德育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或者没有增添新的内容,就会假大空,甚至无效。同时,目前德育所追求的道德境界过于脱离现实。这种道德教育,不仅很难达到提高人的道德境界的目的,反而会束缚人的发展。一幕幕悲剧的发生也恰好能说明这一点。再就是单向的灌输与以人为本的思想存在着矛盾,不利于德育的顺利开展。

德育百年发展趋势

教师们对德育的困惑,显然应该放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考察。梳理百年来的德育之路,我们会发现一个百年难题始终困扰着学校:学校德育在塑造国民人格的过程中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现代国民性,在各种价值取向的差异与冲突过程中,寻求到学校德育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最佳切入点。

中国近代,一批又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和启蒙思想家,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和胡适等为代表。他们运用西方的学术知识体系解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在如何对待传统道德培育现代国民人格上,不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其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刚德表示,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发动了一场旨在以西方“科学”和“民主”造就新型“国民”的兼顾启蒙与救亡的新文化运动。不难看出,新文化运动中的这批急先锋使得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又一次受到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洗礼。他们以传统读书人的忧患与担当意识,不仅承担着将西方价值观移植到本土的重任,还身体力行积极推进,以实现对国民现代思想和国民意识的启蒙。但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带有一些偏激情绪,尤其是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价值的看法上,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非此即彼”倾向,把反传统、反专制、反封建与争取“人权”、“民主”和“科学”严格对立起来。这种思维模式或思想立场一直影响到后来,直到今天。

从晚清学堂开设修身科到后来实施公民训练,是学校德育课程目标涉及公民素养维度的最大一次转换。在传统德育的“修身”课程目标中,十分注重个人私德的修养,试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实践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或个人抱负。无数志士仁人希望通过公民教育来改造国民性、养成共和精神和健全国民人格,以确保“国民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始终伴随着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通,而且这一过程与国人对传统落后元素的不断否定以及对现代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的认同和追求交织在一起。”岳刚德认为,学校德育课程的历史演变就发生在上述时代背景和历史脉络中,它在内容选择中必然通过价值标准体系的传承和更新不断对历史和时代做出回应。

岳刚德认为,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华民族虽然取得革命的成功,但是国人的思想观念、现代意识和道德水准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与时俱进,相反,中国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反复挣扎与中西文化价值冲突形成的张力交织在一起所构成的日常生活方式,已经凸显中国传统道德“修身”功能的软弱无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思想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当代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比民国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学校在德育方面重新遇到了“百年难题”,许多教育界人士在苦苦探索答案。一些学校在着力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公民素养教育,而另一些学校则在进行旨在继承与发扬传统的诵读《弟子规》等经典的国学教育,以保存和发扬“文化根基”。

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小学德育,经历了62年的历程,基本观念和实践过程借鉴了前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后,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

傅定涛表示,近几十年来,由于我们国家特殊的发展历程,德育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也比较复杂,总体趋势是政治化――知识化――人性化,也就是说,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里,德育主要是政治教育,后来慢慢转化为一种知识的教育,到现在开始有向人性化发展的趋势。这一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在向教育的本质、德育的本质回归,是一种好的趋势。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德’的人,德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健全的人,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傅定涛认为,我们目前教育培养的人都要符合某种统一的要求,导致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大多差不多,像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没有个性也没有创造性。事实上,人是千差万别的,而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套所有的人。

专家表示,梳理百年来的德育历程,学校德育“成”人目标由圣贤人格到公民人格,是百年来德育的发展趋势。显然,只有认识到历史的进程,才可能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德育之路。

破解德育困惑的钥匙

21世纪的世界,社会需要日益多样化,经济结构更加复杂,面对的教育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孩子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突出,对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众多教师在迫切地寻求答案。不少专家表示,人性化、生活化或是破解目前德育困惑的钥匙。

从教育自身发展来看,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上教学的广泛应用,为每个受教育者不同能力、兴趣、特长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这就是说,21世纪教育发展对人才的个性化要求空前增长。学校德育能否适应这一时代的新要求,将决定其能否保持旺盛的活力。

从国际范围的德育改革与发展来看,德育个性化是世界发达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而且初见成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把之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酝酿开展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把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作为培养目标,从而把个性化作为整个教育和德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美国从本世纪初杜威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主张把德育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多彩和充满个性的生活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优良的个性。

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可表述为“生活化”。即让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帮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近些年来,人们日益关注德育的个体发展与生活享有。由此,适应社会发展和德育本身发展的需求,德育回归生活的指导思想呼之欲出。当代中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道德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对生活化德育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在生活中进行德育、通过生活进行德育、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

针对众多教师困惑的具体的道德教育,徐萍认为,学校应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的道德教育包括认同普遍核心的价值观,学习参与公共生活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培育自由思考与自主行动的批判和反思能力、承担维护公共生活的任务和义务。在当今社会,公民道德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应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具有道德能力的学生应兼具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习惯。还要发掘“恶”的德育价值。关于“恶”的教育与关于“善”的教育是一个完整德育生活的有机构成,二者的统一才是对生活世界的真实反映。道德教育要承认生活中“恶”存在的客观性,但这并不是向生活中的“恶”妥协,而是以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恶”。

针对网络给学校教育和学生带来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高德胜教授指出,虽然电子媒介和网络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学校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其教育潜力。与此同时,学校教育还要向学生和社会大众揭示电子媒介的危险性,培育媒介与网络批判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例8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018-02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面对中考的改革,到底该怎么组织平时的教与学?教师应该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初中政治教师所面临的困惑。面对困惑,认真思考,积极研究相应对策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一、正视困惑,深入思考

困惑一:来自人们的认识。一是,有些人认为,实行开卷考试,学生只要到时抄抄书就行了,平时的课可上可不上了,这种课什么人都可以上;也有人认为,政治考分少,平时的课应少上。这些认识,既削弱了平时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地位,又是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亵渎。二是放松平时的教学,忽视考试的难度。有些政治教师由于没有看到政治考试由闭卷改为开卷的意义和价值,认为政治课没啥好讲的,成了照本宣科的“读者”;有些学生由于过低地估计了开卷考试的难度,把得分的希望都寄托到考场上临时翻书照抄,认为政治课也没啥可学的,成了心不在焉的“听者”。这种认识,既忽视了考试时间具有限制性的规定,又忽视了考试题目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困惑二:政治教材的内容要求过于偏高。让初三的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且还未成年的人来说,的确有些难度。

所有以上困惑,在不同程度上都已经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如何正视这些困惑,这是每个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对策,更新观念

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课程,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的,教学内容是活的,教学方法也应是活的。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具体地说,形势在不断发展,思想品德课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想状况出现新的特点,教学就要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来进行;社会理论在发展,思想品德课程也要不断更新;国家与社会对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就要反映国家的意志,跟着改革进行教学。初中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的改革,目的在于深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引导教与学双方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培养能力,避免死记硬背;在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为高一级学校选送具有学习潜能的新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为此,我认为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重视平时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中考的题目,突出社会热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突出知识的应用能力,突出对学生的觉悟水平和实际行为等方面的考查,所以,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用了。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层面上,而要注重“怎么办”和“怎么用”的指导;也不能停留在学生“记住没有”的识记上,而要注重学生对“理解没有”的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研究教材教法,关心社会热点,熟知党和政府在解决“热点”问题上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把所要教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分析、解决社会热点中去,更强调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更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素质。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模式上,倡导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和创造性的运用。为了适应开卷考试的需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1.上好平时的每堂课。首先,以每课的框题内容为单位,出好相应的学案印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结合学案自主预习;其次,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师生共同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探究、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进行中考典型题练习,加强方法指导。这样举一反三地组织教学,不仅使学生跳出了死记硬背的“苦海”,而且容易使学生掌握所要学的基础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1)指导学生预习,搜集各类信息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做到三级预习和搜集。大预习,即新课本发下来后对全册内容大体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搜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国策方面的典型材料。中预习,即对单元的预习,在学习新单元以前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做好知识树,进一步整理和搜集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小预习,即每节课前预习,给学生提供明确的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做好预习作业,不会的问题做好记录,课堂与同学讨论交流或及时问老师,同时对以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简要评析,为上好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2)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首先、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集光、声、色、像为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并能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要求。它可以把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介入课堂,打破了原有的“粉笔加黑板”的模式,可以将授课内容和学生融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从中获得学习乐趣与成就感。例如:课前新闻学生可以制作小课件进行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民族精神耀中华》一课时,我布置学生上网搜集了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大量的图片、视频使学生深刻感悟到民族精神的内涵,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实践的价值。

2.在学习方法上给予点拨和指导。使学生感到学习思想品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教法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根据我校实施素质教育 打造高校课堂的总课题探讨并实践了适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模式,共分六步:(1)复习提问。(2)新闻播报,导入新课。(3)定向示标,即出示学习目标,点明重难点;(4)自学指导,即出示导学提纲,自学内容具体明确采用一次或多次循环的方法出现。自学督查、导学释疑,即采用小组讨论的活动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在小组内获得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充分地表现自己;可以通过组里同学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启发,互相帮助,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先兵教兵,后教师更正、补充、释疑。到位。(5)自主训练。分层设计学生独立完成。(6)优化课后辅导,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确保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实践表明:在课上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新闻分析、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闻分析、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具有很高的新颖性、吸引力和启发性,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话题,可以调动学生开动脑筋、各述己见、取长补短,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好方法。

案例讨论(新闻分析)教学法的一般步骤是:

(1)呈现案例与问题。可以使用投影、视频或书面印刷材料等手段呈现。

(2)学生阅读并在小组内交流认识。小组讨论的重要性:有利于全体学生得到锻炼,也有利于为学生在全班发言做好准备。

(3)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与讨论。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得到提高。学生在全班发言时,教师最好做简要板书,记录学生发言要点,为点评学生的发言做好准备。

(4)教师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推出参考答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指导;对学生的发言做简要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讨论不要仅仅举行全班的讨论,要多进行一些小组讨论,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以往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弊端就是“先生讲、学生听”,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政治教师应通过课前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自己搜集案例,自己发现问题、主动学习知识;在课堂上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上述教法改革,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直击中考试题,重视专门训练

综观近几年来的中考政治试题,一般都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对当前人人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考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体现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二是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较好地体现了对知识考查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三是立意突出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淡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要求,较好地体现了由考查知识为主,到考查能力和思想觉悟为主的转变,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四是试题的灵活、多样、新颖,逐步增大了主观性试题的比重,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针对这些特点,在复习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不同题型的专门训练。

首先,要明确训练的指导思想。进行试题训练,我们不主张搞“题海战术”,而应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和题目,有的放矢地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历年中考试卷和试题的特点上,精心挑选和设计一些题目新、材料广、问题宽、答案活的试题,让学生通过做题,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答题。同时,要把试题训练看成是一种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熟练技巧、培养能力为一体的有效复习方法之一。

其次,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根据 “三轮”复习的不同要求,必须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第一轮复习,应以基础性的试题,以每课的小综合训练为主。第二轮,应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试题为主。第三轮,应以综合性的试题为主。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例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131-02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罗马经典著作中,人文包含着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保障人权等涵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与文明密切相关,往往指真、善、美的某种状态,是追求一种合乎人性发展的境界。所谓“关怀”,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认为是一种或全身心的投入,在精神上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和情感投入性。可见,融合“人文”与“关怀”两词之意的“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尊重人的价值和主体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存意义,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1]。它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深刻地诠释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宗旨。高校肩负着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使命。高校培养的人才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要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社会整体和谐发展。因此,高校人才培养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取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丰富和提升其精神境界。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知识和能力的社会效能。正确态度、情感的形成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并非是知识授受过程,而是在人文关怀下不断滋养、润泽、历练的过程,从这一意义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关怀。当下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诸多困惑,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更加凸显。其一,学生过分彰显个性易陷入自我中心的误区。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主体性得以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有着强烈彰显自我的个性的需求,然而有些学生却将个性发展片面理解为个人自我中心主义,一切从自己利益出发,无视他人利益,往往导致个性不当的张扬和行为的偏差。其二,学生过分信奉技术至上而忽视人文精神培养。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威力”日益彰显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往往更加注重于实用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以求获得谋生之道,校园“考证之风”盛行,人文学科备受冷遇,鲜有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学习与思考,当代大学生有逐渐演变成“空心”职业人的危险。其三,学生心目中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而产生的价值困惑。随着社会竞争加剧,贫富差距拉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各种腐败现象在社会上日趋蔓延,大学生曾经坚信的价值观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和冲击,不同程度地产生了道德困惑、理想迷惘、信仰危机等问题。上述大学生种种现实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培养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其实效性。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1.教育目标和内容:重整体、轻个体

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分析,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存在着“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即过多地强调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以社会发展为终极目标,而忽视了其对于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和对学生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作用。诚然,教育目标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必要的,但这种目标只是个整体的目标,并不是具体的目标。学生是存在着差异的生命个体,如何针对不同的生命个体有所区别,提出分层次、个性化的要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缺失的。从教育内容的角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社会(政治)层面,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教育;二是道德层面,即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重视和追求;三是人学层面,即对自身的关注、尊重和自主性的高扬和发展[2]。这三个层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和个人服务的共同需求。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却侧重于社会和道德层面的教育,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社会理想灌输和道德规范导向的“传道”作用,而对学生个体感受到的巨大现实落差或压力的“解惑”则不够重视,尤其是学生比较关心的个人存在意义等精神层面的需要和心理健康、职业规划、人际问题处理技巧等现实内容被淡化。一部分学生陷入物质享受与精神需要、理想与现实矛盾中无法自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教育组织:重教师、轻学生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例10

2014年9月25日,广东东莞蒙正国学馆开办的女德班因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等问题被责令停办。该班倡导的“女德”四项基本原则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鼓动女学员“如果要做女强人,就得切掉子宫、切除,放弃所有女性特点”。

目前,各地女德班的形式层出不穷,有传统私塾,有公益学院等,我们应如何看待层出不穷的女德学堂?

观点碰撞

【反视角】

>>“国学”成幌子,洗脑是本质

从种种报道可以看出,此类培训班实际上更像传销组织,培训班通过演说、互动营造一种氛围,让学员放弃自我思考,自愿接受宣讲者的“洗脑术”。女德班善于抓住女性学员在生活、心理上的苦恼,抓住她们的弱点,以“圣贤”的名义进行洗脑,这种行为是可怕的。把封建糟粕和现代心理骗术结合起来,也许这才是这类培训班的真正本质。

――《北京日报》 周南焱

深思考:依傍国学经典的冠冕堂皇,推行奴化女性的培训班,并没有真正提供给女性正确解决问题的渠道,却给她们注入了精神上的麻醉剂和催眠药,毫无道德可言。

>>用“女德”做自我催眠

在男女平等已成主流价值的当下,为何还有如此多的女德学堂兴盛发达?女德班这种所谓的流行浪潮,折射出某些现代女性在家庭危机面前彷徨无助、无所适从的窘境。她们无法化解真实的威胁,所以转而寻求“女德”等说教来自我催眠。

――时评人 蒋ZZ

深思考:一些女性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辨别能力、吸收能力,盲目听信女德班的伪国学来催眠自己,殊不知,学习这些伪国学无异于火上浇油,反倒加剧了自身对生活的困惑与迷茫。

【正声音】

>>这是社会的刚性需求

女德班在全国遍地开花,说明社会现在存在这种刚性的需求。民间女性在道德、价值、规范等方面是有迷茫和困惑的。在困惑面前,选择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答疑解惑的资源,是大家很方便、很自然的一个趋势。因此,我们首先要重视、面对这样一个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任锋

深思考:女德班的兴起,说明现代女性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支撑。我们与其大骂女德班的不合理,还不如从现实出发,研究如何在传统文化上给女性指出一条明路。

>>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例11

 

美国女权主义者贝蒂·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一书中指出:“在我们作为女人的生活现实和我们要努力去与之相符的那种角色之间,存在着奇怪的差异”,女性面临着“精神分裂症一般的人格分裂。”贝蒂·弗里丹认为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取悦夫君和不断重复的家务劳动成为扼杀女性生存质量的杀手,这种无限循环的生活使女性陷入个性的压抑之中,使女性的精神生活处于空白之中。而生活于60年代的英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对贝蒂·弗里丹的这一说法十分赞同,她以敏锐的目光发现存在于女性生活中的问题,并以小说的形式向社会提出疑问:“我发现许多妇女正经历完全相同的过程,它令我惊奇:妇女的工作自由和生儿育女,使她们同时充当两个角色而精疲力竭。”很显然,德拉布尔所说的女性的“精疲力竭”是指女性精神上的而不是身体上的疲倦感。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西方社会人文思想更加普及,女性在社会上享有了更多的权利,因此在政治、经济、教育方面有了更大的空间。随着西方受教育的女性人数的增多,知识女性对于男权社会做了更大程度的反拨和对抗,同时也使知识女性的生存危机感更加突出,德拉布尔的小说正是在这一语境下诞生的,她致力于知识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描写,努力地表现知识女性心灵中的隐秘和精神成长过程,描写她们在自我实现道路进行的种种尝试和尴尬处境,突出了这一群体在男权社会中感受的生存困惑。 

尽管在六七十年代的西方知识女性已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她们的现状仍然是处于男权社会的阴影之下,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所面临的仍然是结婚、生子、料理家务和丧失独立人格成为丈夫的附属品的生存状态,这样的现实与她们曾经受过的完美教育、曾经有过的高尚理想有着巨大的落差。在简单苍白的日子里,知识女性心里涌动着对婚姻价值的困惑、对女性生活角色的困惑、对未来出路的困惑,而这些困惑构成了知识女性对前景的迷惘与不安,德拉布尔正是植根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之中,借助于自己对知识女性生活的熟悉,通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来表现这种困惑与不安,以完成对知识女性成长之路的探索。 

一 对于婚姻的困惑 

德拉布尔曾说过:“从自然性别而言,女性被禁止承担积极的角色,她们很少有自主权。”毕业于剑桥大学、曾有过婚变的德拉布尔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所造成的男女不平等使女性在婚姻中一定会处于弱势,而女性的生理特征更会使其在婚后陷入儿女缠身的境地,从而无法与男性抗争。基于这一点,德拉布尔认为女性在婚姻中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女性不应当抱着盲目和不切实际的浪漫去幻想婚姻,而应当抱着清醒而理智的态度去对待婚姻。也因此,德拉布尔更关注处于婚姻的矛盾心理中的知识女性,并一直都把小说里的婚姻写得矛盾重重。 

德拉布尔于1963年出版的第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夏日鸟笼》所反映的正是她本人在大学毕业后初涉人世的心态。德拉布尔本人曾说过:“我写第一部小说是因为我发现现实生活与读书生活之间大的差异……我想证明我感到突然失去的身份。”小说中的主人公萨拉毕业于牛津大学之后,面临着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抉择:结婚或者不结婚。她徘徊于“嫁个学究还是做个学究”的两难境地里。萨拉是个理性的学者型的女子,所以她首先总结了自己身边的两类女性,并对她们的生活进行比对,这两类女性中的一类是萨拉已婚的姐姐路易丝和萨拉的同学吉尔;一类是未婚的历史教师达芙妮,而这两类人物的状况在萨拉的眼里都是不完美的:姐姐路易丝虽然嫁入富裕人家,得到了豪宅和华丽的服饰,但她一直生活在没有感情的婚姻里,成为丈夫的一个附属品或“家庭秘书”,爱情的缺失使路易丝只能靠隐秘的婚外恋来支撑自己的感情生活,但最终私情败露而被丈夫赶出家门,这让萨拉心里感到了婚姻的不可靠。而同学吉尔虽然经历了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浪漫恋情,但在实质性的婚姻到来之后,也最终因为丈夫的大男子主义而宣告破产。两个已婚女子的不幸给萨拉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并使她对婚姻的本质产生了质疑。萨拉认为在称女性为“第二性”的社会环境里,女性在婚姻上一定是个劣败者,很难有美满幸福可言。小说中不嫁人的历史教师达芙妮的生活同样不幸:她虽然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上的独立,但因相貌平平、反应迟钝、生活里没有一点激情,而倍受世人的白眼,致使萨拉每一次看到她,都会“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从达芙妮的经历上,萨拉看到的是女性跻身于知识群体里的障碍:“你不能当一个性感的教授,如果你是一个男人,博学多才又相貌出众,那无关紧要;如果你是一个女人,这就是一个过错。”所以,身为美丽女子的萨拉无法实现自己的学者之梦,也无法顺利地走进婚姻,她只能当一个婚姻的审视者和社会生活里的“他者”,在“嫁一个学究还是做一个学究”的犹豫之间徘徊,正如王贤所言:“‘嫁个学究还是当个学究’的追问,就如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苦苦追问一样,德拉布尔为女性的处境而烦恼,为自身价值的难以实现而焦虑,并以自身的切身感受和特有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以各种形式寻求自我身份的女性,道出了女性在这个世界上的困惑和不幸。” 

二 对女性生活角色的困惑 

德拉布尔曾说过:“我们不想与过去的妇女相似,但是我们的未来又在何方?……在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方面,我们是生活在一直不确定的未知世界里,我们必须在我们的前进方向里确定我们的道德规范。”这种对往昔女性生活的否定和对未来的迷惘,造成了生活于男权社会和女权运动的激烈摩擦之中的英国知识女性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她们不知道受过高等教育之后的女性该如何在新的社会氛围里确定自己的身份,是否还要承担往昔女性所承担的传统的义务等。 

德拉布尔的寓言式小说《磨砺》中的女博士罗莎蒙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罗莎蒙德是一位拒绝婚姻和性爱的全新女性,她独居于一套父母留下的大房子里,对性爱十分淡薄,将事业和博士论文看成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不允许男性插足或主导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她认为,“爱情对于男人来说,是他的身外之物,而对女人来说,却是她生命的全部,这是拜伦的见解,可我不以为然。”生活中的罗莎蒙德是一个精神上始终摇摆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知识女性,在她放荡的外表下掩盖着坚守贞操的决心,她绝对不允许男人来主宰她的生活和感情。为了保持贞操,她故意同时与两个男人来往,好让对方都误认为她是另一个男人的情侣,这其实是罗莎蒙德的“双重护卫系统”,她靠着这种误会保护着她的贞操。但命运却给罗莎蒙德设下了一道难题: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她与关系极为疏淡的乔治发生了偶合,竟使她意外怀孕。

在经历了是否自杀、是否做母亲的痛苦挣扎之后,罗莎蒙德选择把孩子生下来而不告诉孩子父亲的做法,这样就会“排除了日后需要维护关系的麻烦”,同时也可以捍卫自己人格的独立与尊严。小说中的未婚母亲罗莎蒙德放弃了夫妻共同抚养儿女的甜蜜与幸福,独自经历怀孕、分娩和抚养女儿的全过程,同时,她还要撰写博士论文,承担所有的生活重担,她这样做的原因是怕落入传统女性的家庭牢笼之中,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妇女中的一员。因此在小说临近结尾处,当乔治又来到罗莎蒙德的寓所,并见到了她的孩子时,罗莎蒙德有了选择与孩子的父亲共同抚养女儿的机会。此时,罗莎蒙德的感情上极度矛盾,她既渴望乔治留下来又不想陷入旧式女性的生活圈套里,决定不去“企求他的爱,他的容忍,他的怜悯,企求他能留在我身边,使我能不再独自一人面对那些税单,不再因没有他而那么痛苦”,最终也没有泄漏孩子的秘密,她决定独自忍受极度的孤独寂寞,架空“丈夫”与“家”的概念,将男性处于虚幻的他者地位上。罗莎蒙德的这种唯我主义者的作法使其远离了现实和人性,甚至远离了女性的本能需求,陷入到一种新的内心的困惑与彷徨之中。 

三 对未来出路的困惑 

王佐良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中指出:“比她(多丽丝·莱辛)年轻的德拉布尔在《金色的耶路撒冷》等小说里专写受大学教育或在大学教书的青年妇女所面临的恋爱、婚姻、职业等问题,用细腻的文笔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妇女的神态风貌。”这说明德拉布尔的小说里不仅表现出知识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困惑,更包含了她们在职业选择和个人出路上的困惑。她的小说中的人物生活于正值西方社会社会变革的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被解构,而新的人生价值还在不确定之中,于是年轻的知识女性们解脱了传统的负荷,却陷入到精神上的无所适从。年轻的德拉布尔正是在这种社会语境当中,产生了反映女性生存境况的想法,她对千百年来传统女性仅仅充当家庭里的角色深感不满,认为这样的做法使女性的个性受到压抑,于是在她的作品里便出现了走出家庭围城、在新环境里寻求个人价值的知识女性。 

小说《针眼》里富裕的女主人公罗斯受过良好的教育,过着养尊处优、整天无所事事的生活。结婚后的她为摆脱平庸的生活,求得精神上的充实而把大笔财产奉献到非洲一所小学,兴办起了自己的学校。但不幸的是,学校在战争中被大火焚毁,罗斯谋求自我生命超越的希望破灭,也导致婚姻破裂,生活贫苦。罗斯赖以寄托理想的实体被烧毁,她的新生活之路也就此中断,于是心灰意冷的罗斯只得放弃了出走之路而回归于家庭,继续过她那苍白的日子。“针眼”一词取自《圣经》中的“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过针眼还要难”的名言,也暗示着女性寻求新生活的艰辛。同样的女性寻求自我救赎之路的故事还表现在德拉布尔的另一个长篇《金色的耶路撒冷》之中,小说的主人公克拉拉也是对未来抱着强烈向往的人。这个清贫而美丽的外省少女克拉拉,不愿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在偏远的角落里度过默默无闻的一生,于是她选择了逃离家乡来到大都市伦敦,寻找理想的圣地——金色的耶路撒冷。克拉拉凭借着自己女性的魅力认识了青年富人、已婚的加布里埃尔,并成为他的情人,见识了“美丽的宅邸,美丽的人说着美丽的语言”的生活,她仿佛找到了梦想中的耶路撒冷。但好景不长,随着克拉拉与加布里埃尔的婚外恋情的中止,克拉拉失掉了她的社会根基,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只能重返家乡,重演母亲的命运。这说明克拉拉脱离的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她并未能逃离无处不在的男权世界,她的“金色的耶路撒冷”只是一个虚无飘渺的幻景,这个幻景仍然是建立在男性对女性的驾驭之上,建立在女性以性别魅力取悦于男性的前提之下,所以它根本不是展示女性才能的平台。 

美国女权主义者贝尔·胡克斯指出:“性别歧视暴政下妇女的遭遇是一种所有妇女共同的东西”,这说明女性不管属于何种阶层,她所要面对的都是男权社会对于女性话语权的剥夺,都是女性在社会中被边缘化的现实。因此德拉布尔小说中知识女性的心灵困惑,既是属于女性的,更是属于知识女性的,而这些女性个体生命的体验构成了德拉布尔对女性生命价值的拷问,表现出那些刚刚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又要面对茫然未来的女性生存状态。德拉布尔对于小说中女主人公命运的安排,正是要唤起人们的思考:女性的自强和独立是否一定要以牺牲婚姻为代价,是否一定要以女性的自我封闭和对男性的虚化为前提呢? 

 

 

 参考文献: 

 [1] 王佐良:《英国20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