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数字校园信息化

数字校园信息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5 09:27:53

数字校园信息化

数字校园信息化例1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近年来高职院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为高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资源不准确,不能有效地共享和利用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的新问题。因此,如何做好校园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和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 校园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

1.1 网页信息管理

学校网页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较广,是学校对外展示自己形象和实力的窗户。学校的网页信息管理的思路是,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主管部门统一设计好学校的首页,各职能部门和系在严格遵守国家和学校有关网络安全规定的情况下建设好自己的网页,全面反映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并对网页的内容公正性、真实性负责,并负责维修和及时更新。

1.2 办公信息的管理

校园办公信息主要是针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Lotus Domino/Notes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而言。以大庆职业学院的办公程序为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领导参阅(由各部门提供给主管领导有助于决策的参考信息),公文的发文(拟稿、核稿、会签),公文的收文(登陆、领导批阅、整理归档),信息(通知、公告等),会议或者接待任务安排,处理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等等。

1.3 教务信息的管理

教务信息包括成绩报送、校选课、新生报到、排课系统、成绩查询分析、教学计划查询、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审批、精品课程资源等内容。其建设原则和管理的思路为: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数据库技术为核心,以多媒体技术为重点,以支持交互式请求为特征,支持数据、文本、图形、图像、视/音频等多种信息载体的教育信息的存储与管理、实现校内的共建与共享,并且与国内外的教学资源中心实现共享、交流。

2 实施校园信息管理的主要措施

2.1 加强组织和队伍建设、整合管理队伍要做好校园信息管理工作

首先必须加强组织和队伍建设,建立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体系,建立信息主管,加强行政驱动和技术相结合,建立和稳定自己的技术队伍。要保证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就必须建立信息化主管部门,各二级单位和重要职能部门,特别是有业务信息子系统的单位都必须设有专职的信息管理人员。同时还要强化技术培训工作,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技术队伍。为统筹协调和科学规划我校信息化建设进程,有效推进众多专业系统在各职能部门间的应用普及和推广,实施校内信息资源机构整合和高度共享的战略决策,我院于2006年把网络中心和电教中心合并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现信息化建设职责和经费归口管理和统筹实施。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的主要职责包括:(1)在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制订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2)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统筹、审批及验收;协助指导各院系和部门的信息化方案实施;(3)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经费的预算制订、统筹分配与监督使用;(4)负责制订和推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范、信息标准和管理规章制度;(5)负责协调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等相关事务;(6)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 统一信息编码标准,积极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和共享

目前,许多高校的信息管理还没有形成规范化,信息采集、信息加工和信息处理仍然停留在单机作业上或者在一个小范围内的局域网上,各类信息标准不能统一,信息根本无法有效集成、共享。根据高校建设未来发展的形势,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出现的高校规模扩大、地域分散的特点,今后要更加重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共享、信息集成问题,认真做好相关部门项目研究开发中的协调工作;各业务子系统要总体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数据编码格式,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加快网上信息资源的流通,积极推进学校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和共享。

[参考文献]

数字校园信息化例2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257-01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成熟运用,数字化学习已被更多的人所习惯,而数字化校园建设则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校园建设通过网络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资源,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数字化校园的定义

数字化校园是指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二、数字化校园的内容

1、虚拟课堂。虚拟课堂是指利用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共同构建网络教学环境,使真实的教学环境通过网络再现于教师和学生。这是一套以计算机网络为媒的群体公共通讯系统,学生只要将虚拟课堂软件安装到自己的计算机上并启动运行,便可进入虚拟课堂的界面。该系统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入该系统,且可随意参与任一节课堂的学习,不必保持同步。

2、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是指利用动画技术、仿真技术和认知模拟方法共同创建出一个可视、可操作的三维环境,在这一操作系统中,学生可根据每一个动态模块来进行自由选择,实现自主性的“教与学”。虚拟实验室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和实验器材,并通过动画演示再现了完整的试验过程;通过色彩动画的演示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现象;使学生进行实验学习不受场地、器材、时间、自然环境的限制,为学生创造了更自由更丰富的实践机会。

3、虚拟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是将计算机网络的集成、搜索、存储技术一并应用于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中。虚拟图书馆将所有的图书资料都转化为数字形式,读者通过网络访问数据库可阅读到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对于校园的数字化建设来说,虚拟图书馆的关键作用是通过局域网、校园网与Internet连接到办公室、课堂等,学生和教师能够方便的共享查阅和下载各种教学资源。

4、虚拟考场。虚拟考场是指由题库、考务系统、组卷系统、考试及监控系统、考试结果分析系统等组成的模拟在线测评系统。在某门课程学习结束时,教师可在虚拟考场上列出考试内容范围、难度要求、题型分布等考试讯息,并对学生进行考评测试。学生课后在复习和巩固时也可以根据根据自身需要从题库中抽取题目进行练习,也可以在学完各阶段的内容之后,随时随地在题库系统组卷后进行自我模拟阶段测试。

5、虚拟教务所。虚拟教务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对学校的教学资源、人力资源进行调配和整理管范,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及时、准确地反映教学现状、分析教学效果、教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导入、本科生学籍档案日常管理、成绩管理等。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

1、基建阶段

这个阶段重点完成网络铺设,使网络的接入线路覆盖整个校园,完成全校信息主干网与外部网络接入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基本网络服务类型,提高基本网络服务的承载能力,使校园网络核心服务器基本满足校园信息化的需要。同时,加强网络应用支持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建立网络教学系统及网络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实现校内收发文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与此同时,在院校统一规划的指导和网络管理部门的协调下,院校中的各个单位应完成单位内部的综合结构化布线,使网络线路到达所有的办公室、实验室及教学场所,建立单位内部的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

2、功能扩展阶段

进一步完善网络建设,继续扩展基本网络服务类型,提供诸如数据库服务、认证服务等服务类型。同时,我们要重点充实和扩展校园网上信息量,建设全校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使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全部移植到网络环境下,实现网上查询、统计等功能,提高办公效率,增加管理透明度。

3、系统完善阶段

这个阶段应在前面建设的基础上堵漏补缺,修改完善校园网络中的各种系统和服务,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系统建设,重点解决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性、实用性的问题。同时,院校的各个单位应加大对信息化建设人员的投入,使建立起来的系统得到充分利用,配合院校的整体建设,实施本单位信息系统建设,将本单位的信息充分反映到校园网络上,为单位内部甚至全校师生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资源。

四、数字化校园管理策略

1、建立职能机构,形成分工合作

要成立跨部门的、由院校主管领导牵头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和实施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领导、组织、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专家小组负责对工程的技术路线、方案和产品选型等重要技术问题进行顾问、评估、论证和指导;实施工作小组负责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包括调研、需求分析、规划方案设计、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应用、培训组织、示范项目的开发、推广与应用等工作。各单位设联络员,负责联系与落实有关本单位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相关工作。

2、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

信息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资源共享,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个学院的学科专业优势,有力指导和组织专业教研室和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同时也要通过购买和下载一些资源内容以达到资源的持续更新。

3、完善数字化校园运行服务体系

为了数字化校园的稳定运行,信息主管部门应做好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应用管理和系统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用户服务指直接为最终用户提供问题解答、操作指导、密码修改等服务;技术支持指为学校各部门提供软、硬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应用管理指为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而相应应用系统进行的安装、配置、优化、监视等运行维护工作。

4、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自我研发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

数字化校园的运行给信息主管部门提出了更多的技术挑战,除了常用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还应逐渐向更多的技术领域探入。同时随着系统的深入使用,为了满足系统更个性化需要,也要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甚至是三次开发。这就意味着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参加培训,不断积累和创新,力求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提供更好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支持。

五、总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时间的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克服遇到的问题和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顺利进行就要求我们建设完善的制度对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良好的管理,从而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进行和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肖仙莉,打造数字化校园推进信息化进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7

数字校园信息化例3

[3]唐・E・舒尔茨.《整合行销传播》.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4]余明阳.媒体广告的奥秘[M].第一版.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3.

[5]赵凯.解码新媒体[M].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

[6]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第一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

[7]栾轶玫.媒介形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

数字校园信息化例4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是每一所学校的当务之急。我校在努力营造绿色、安全、文明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同时,精心打造数字校园,着力培养师生信息素养,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的发展,在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深度融合、全方位应用,进行了以下有益的实践:

一、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我校一惯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现有信息技术教师3人,其中一人兼信息管理员,他们深入钻研教学,能较好的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起到引领和推进作用。学校专任学科教师121人,均能积极参加信息技术的培训与学习。学校利用本校信息技术教师的资源优势,在假期和校本教研时间,每学期要进行至少2次的校本培训,仅2015年,已对全校教师进行了4次集中培训:上半年培训了《电视机与实物展台、电脑的连接》、《电子白板的使用》;下半年进行了两场一体机的使用学习培训活动。

培训一般采取老师边操作,边讲解,现场教师边学习、边提问的方式,通过培训,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绝大部分老师都能很好的掌握相关软件和系统的使用,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能较好的使用手提电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与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另外学校也非常重视对专职教师的培养,一有机会就会派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同时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

二、与学校管理相结合,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教师无纸化办公意识的普及,我校逐步尝试和推广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开展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尝试和实践:如校讯通的应用、学校网站的改版、学校QQ群的建立等。

学校网站去年进行了全新的改版,目前学校网站有校园信息、党群工作、教学科研、德育天地和视频专区等十几个栏目,这些栏目内容很充实,信息更新快。

今年上半年,学校创建学校QQ群“广小欢迎您”。 教师全员实名加入。在网络全覆盖的校园中,老师们每天通过“广小欢迎您”QQ群,第一时间明确各个处室的工作安排。

目前学校正着手申请公众微信号。将来,继学校网站后,公众微信号又将成为我校一个新的师生信息交流的场所、学校校务公开的窗口、对外宣传的阵地、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纽带。

另外,在学校工作管理上,学校在办公、财务、人事、图书、学籍等工作上全部使用软件来进行管理。学校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数据库,以最终实现学校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务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化。

三、与学生教育活动相结合,让教育更丰富生动

(一)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的课程学习,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并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如:在“弘扬民族精神”、“创建文明城市”等教育活动中,办电脑小报。在“研究性学习”和主题班队会活动中,提倡学生上网搜集资料,扩充知识或者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等。

(二)利用学校红领巾电视台,教室电视设备开展教育活动。家长会,通过红领巾电视台进行集中报告;午间会,给学生放视频,或实况进行安全教育讲座等。

(三)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QQ群,方便教师与家长、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这一举措受到学生家长极大欢迎。

四、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加强“教育资源库”建设和应用。2015上半年,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课件征集活动,目前已收集各学科课件600多个。信息中心分类建立资源库,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数字校园信息化例5

(一)服务于高校核心任务信息技术对大学的多个方面都能产生重要影响,但需要分清主次,要利用它与大学的核心任务———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数字校园的一切建设都应以此为中心和主旨来展开。信息技术之核心在于创新而不在于复制。数字校园所追求的是将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大学的管理、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中,技术所提供的创新性应用是永无止境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之与大学的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服务于教学双方的交流互动无论在校园中还是在学术团体中,数字校园的首要目标都是要利用互联网来创建一个相互交流与对话的社区,在功能上,数字化也承担着网上考试、网上就业、招生以及相关信息通报等,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BBS、博客、微信群等来实现。而现在需要做的是,让越来越多的校园成员开始使用并建设其基于网络的交流平台。

(三)提供更多的数字化共享资源数字校园建设实现了大学各种资源的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不同院校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有助于开展更广泛深入的教学和科研交流。

(四)数字化本身需要创建相应的支持环境要想支持和创建数字校园,大学首先需要创建一个与之相应的政策与组织结构。“在理想状态下,应建立一个专门的技术支持部门来为各个院系服务,形成一个网络咨询委员会和“红色意见领袖群”,制定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学院的每一个重要部门中都培训一名技术专家,并在学校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与此同时,若想使校园各成员在各自的工作及学习中充分利用数字校园的成果,适当地教育与培训同样不可缺少。

二、数字校园管理应对信息安全问题的举措

(一)建立可靠的信息控制系统要成立专门的安全信息管理机构,建立校园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完善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培养高素质的安全运行维护队伍。高校可以组建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安全运行维护队伍,由网络中心统一领导、专业老师负责,对学生等用户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加强校园网的管理和维护力量,力争对突发安全事件做到及时响应,快速解决,保证校园网方便、快捷、规范地运行。制定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贯穿于安全防范体系的始终,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基础。各部门配备专职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建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度和工作章程,负责并保证组织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及时进行漏洞修补、定期软件升级和定期安全系统巡检,保证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同时必须制订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遵循可操作、动态性、管理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等原则,使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安全教育。高校应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一是利用行政手段,通过各种会议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二是利用教育手段,通过信息安全学术研讨会、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等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三是利用学校传播媒介、舆论工具等手段,通过校刊、校报、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进行信息安全教育。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信息安全是高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头等大事,除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管理外,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保证高校信息安全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数字校园信息化例6

2011年,我校在完成校舍加固改造后,克服资金困难,加大投入,先后建成多媒体录课室、多媒体科学教室,改造了校园网、学生机房、安防系统,并为全体教职工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每个教学班配备了新式电子白板。

为了保证学校办公平台的正常使用和《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我们更换了千兆路由核心交换机、四台专业服务器,更为一年级的每个班配备了集电脑、白板、正投、电视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电子触摸屏,给其他教学班也都配备了短焦投影机。在教学管理平台上,建立了本校教学资源库,成立了学校名师工作室,及时展示校内名师的研究成果。

这些软硬件的建设,充分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主管部门、教师、学生、家长的需求,提升了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优化教师队伍 提升数字化运行水平

只有加强培训与管理,让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和技能,掌握数字化教学的本领,数字校园才能真正发挥实效。因此,我们开展了多种类型的相关培训。

比如,在互动白板技术培训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做法:全员参与——让全体任课教师能够运用活动挂图进行简单的课件制作、使用;专家引领——聘请专家结合学校实际定期进行讲座;骨干先行——在先进技术的使用上,要求市、区骨干教师不仅走在全体教师的前面,而且要出成果;交流学习——尽可能给大家提供“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机会,同时注重开展校内交流学习,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多方位地推广,使更多的教师收益;重点培养——对积极致力于研究与应用的教师,学校不惜花费物力、财力,针对他们在研究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专门聘请技术顾问和教科研专家进行专项指导,使这些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的业务骨干;搭设平台——给教师们搭设各种平台,在平台中教师不仅提高了实用技术、技巧,更提高了教学的研究能力。

注重研究与实践 增强数字化运行实效

“十二五”期间,我校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的研究中,申请了《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实效的研究》子课题,并参与了中央电化教育馆的部级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中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教学成效的研究》《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混合式学习研究》的子课题研究。通过这些课题研究,我们探索了在数字化条件下如何进行教与学的实践。

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教学实效的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教学成效》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充分利用互动反馈技术,让每个学生都可利用手中的遥控器与教师进行实时的信息交互;让教师根据信息反馈的情况,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数字校园信息化例7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Kenneth-Green)提出的,见诸于他的“信息化校园计划”项目中。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演讲,最先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全世界普遍接受数字化概念,引出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从环境(设备、教室等)、资源(图书、讲义、课程等)到活动(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完成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现的目标,以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实现了空间拓展、时间拓展、教育对象拓展、教学方式拓展、内容拓展,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

二、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目前大多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还有一些难题有待攻克:

(一)财务信息的孤岛问题还普遍存在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财务信息的孤岛问题日益凸显。由于财务信息在高校管理中的特殊地位,财务信息的安全性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财务信息的孤岛问题也就无法解决。高校各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由于各部门的业务特点不同,所用软件也不同,造成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无法实现,形成信息不对称的状况。高校的各种资源包括财务信息没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也没有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建立信息资源库,形成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各个信息孤岛,造成信息无法共享,给高校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不便。

(二)财务软件功能有限,影响了财务信息

高校财务信息系统的功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财务信息的能力。完善财务软件,使它能够支持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数据采集、传输和管理,真正实现财务信息数据交换的畅通。利用先进的防火墙等现代计算机技术,增强财务软件的信息服务查询功能,修改财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格式,将财务网络与校园网络连接,实现财务数据采集、汇总、统计等自动进行。这些都需要加强与软件开发公司的合作,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完善,建立适合高校数字化建设要求的财务信息系统,完善其功能,提高财务信息的能力,增强财务部门服务水平,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可理解性差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理解性。由于财务信息的传输由网络代替了纸质,在每一个节点的签章确认手续无法实现,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就无法保证,因此应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签名技术代替以前的纸质签名手续,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另外,由于财务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会计专业术语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要提高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就必须把专业性很强的会计术语,进行通俗化解释与说明,使非专业人员对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信息能够方便地理解和使用。

(四)网络的安全性还没有彻底解决

网络的安全性还存在隐患,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员工的道德风险、计算机系统资源风险和电脑病毒对系统攻击造成的风险。员工道德风险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对员工的管理来杜绝内部员工道德风险的出现。对于计算机系统资源风险与电脑病毒对系统攻击造成的风险应通过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来杜绝风险的出现,如安装防火墙加强对信息的过滤,完善系统软件功能,减少软件漏洞等。

(五)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保证。IT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必须注意培养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引进、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骨干,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可是,当前来看,人才队伍建设不容乐观,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够,严重影响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许多从事信息化管理的人员严重缺乏相关知识,不能完全胜任该项工作。长期以来,高校又不注重人才储备建设,缺少对信息化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这些都阻碍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推动了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

高校会计信息化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高校财务信息的数字化关系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败,校园内的各项活动都不能离开财务信息。“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一个信息技术平台,为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的环境,成为会计信息化的主要推动力。

数字校园实现了高校的资源与校园活动统一规范管理。高校的各种资源及校园各项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需要资金就需要财务信息的数据共享,实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高校会计信息化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对高校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最为基础的部分,缺失高校会计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高校数字化建设又推动了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解决了长期以来财务管理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了资源共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充分实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孤岛问题是解决财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问题。“数字化”校园建设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统一了信息资源的技术标准,规范了信息数据的格式,而且还提供了很强的身份认证系统,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与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之间的矛盾,消除了财务信息的孤岛问题,推动了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压力,方便了广大师生

“数字化”校园建设为财务数据的交换与流通提供了一个平台——“校园一卡通”,不但消除了财务部门对原始信息资源的重复录入工作,而且还保证了原始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比如:学费的收取,工资津贴的发放,教材费的缴纳,党费、工会会费的收缴以及校园内的各种消费款项都通过一卡通这一平台来完成,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减少了财务原始数据无谓的重复录入工作,更是方便了广大师生有关财务信息的明细查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服务水平,推动了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了高校财务信息能力的提高

财务部门可以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一些有关税法、经济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也可以一些财务报销制度及一些业务办理流程等,方便师生办理相关会计业务。由于财务部门按照“数字化”校园建设统一的技术标准对财务资源进行了信息化建设,财务部门的各种信息资源都可以在“数字化”校园平台上,供广大师生参考使用。如:科研经费的划拨、使用和结存,个人公积金缴存的查询,业务部门经费使用明细查询等等,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查到相关信息。“数字化”校园建设统一了技术标准,拓展了财务软件的功能,提高了财务信息的能力,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了高校财务工作的无纸化办公

在“数字化”校园平台上,各部门的管理系统成为一个互联互通整体,可以相互提供信息,可以下载,可以打印等,实现高校内所有与财务相关的一切工作的电子化办公,如:一卡通充值款的数据,就可以直接从平台上下载到财务信息系统中,实现了财务原始数据的搜集、整理、核算和分配等一体化管理,不但提高了办公效率,大大节省了办公经费,还提高了财务工作的人性化管理。

四、建设与“数字化”校园相适应的高校会计信息化系统

(一)整合财务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高校财务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整合财务信息资源,实现共享,重新合理配置高校财务信息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首先,要实现财务内部各科室之间的资源共享,整合收费、资金、核算、工资、收入分配等数据资源,打破内部“信息”孤岛,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校园内信息资源有效配置和财务资源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数字化”校园这一平台,把高校财务部门与高校其他各功能部门连接起来,将财务数据资源与这些部门实现共享,根据各自的权限进行合理使用。

(二)统一技术标准

统一的技术标准,是建设与“数字化”校园相适应的高校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把信息系统中不能兼容或共享的数据格式进行改进,在学校统一的规划与部署下,实现财务信息资源的传输与交换的通畅。同时也要发挥财务部门与各功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利用高校人才等资源优势,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校园网络。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制度建设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完成,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先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用新的情况,需要进行完善,并针对新的情况制定新的管理制度,重新制定财务工作的工作流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如:工作岗位的重新设置、会计人员的权限、数据的传输与备份、网络安全的管理等都要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

(四)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在保证财务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实现财务信息共享的建设,加强网络安全性是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工具,加强保障信息安全软件的开发,如防火墙、信息加密、网络签名、安全协议等,以及加强高校校园网的安全管理,如集中管理IP地址、电子屏蔽设置、用户身份认证、访问许可权管理等,应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设置多层防御体系,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

(五)做好财务信息网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

对财务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就是要安排专人负责财务网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升级更新相关软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网络问题,保证财务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随着IT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对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影响也日益突出,因此,做好财务网络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财务部门要加强安全岗位的管理,实时检查和升级防火墙及杀毒软件,做好财务数据的备份工作,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正确应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也是网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吴静,宿佩.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及应用现状研究[J].软件导刊,2011(10).

数字校园信息化例8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The 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承担建设和管理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CERNET分四级管理,分别是全国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和地区主结点;省教育科研网;校园网。CERNET目前已具备了连接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联网能力,建成了一个大型的中国教育信息搜索系统。与CERNET联网的大学、中小学等教育和科研单位达2000多家(其中高等学校1600所以上),联网主机120万台,用户超过2000万人。

CERNET是我国互联网研究的排头兵,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CERNET完全是由我国技术人员独立自主设计、建设和管理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在网络建设的同时,CERNET还注重加强网络安全工作,CERNET还是中国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试验网络,它以现有的网络设施和技术力量为依托,建立了全国规模的IPV6试验床。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hina's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该项目的目标是打造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是物理平台,相应的下一代研究和开发也都可在这一平台上进行试验,目标是使之成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平台及中外合作开发的开放平台。下一代互联网具有非常巨大的地址空间;速度快,是现在网速的1000倍;同时更安全,身份识别与唯一IP地址捆绑,防黑客和病毒攻击更有章可循。

我国非常高度重视CNGI的建设情况,对教育领域的下一代互联网升级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曾在清华大学网络中心考察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建设情况时就指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科学要与工业化结合;应对金融危机从长远来看还要靠科技革命,下一代互联网是发展科技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科技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必须把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要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充分发挥高校的力量,给高校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

校园网是各高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是展示全校师生才能、加强校内校外联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师生之间共同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大校园网的对外交流与宣传力度,提高教学及科研等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网络特有的开放性使得在改变现实生活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隐患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案件正日益呈上升趋势,对社会和公众的危害和影响也越来越大。一直以来,校园网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校园网的内容种类多、信息更新速度快;校园网的开放性强、用户复杂、网页浏览量高、用户密度高;各类安全产品设计方案实施的困难;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公开需求等各种问题的出现;外部黑客的侵袭、各种不良、非法信息的入侵和病毒破坏、甚至内部管理人员的恶意攻击,使校园网面临着安全威胁,造成校园网数据被篡改、丢失、甚至网站的瘫痪,严重威胁到校园网的正常使用。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依托,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集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充分优化利用,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质就是学校和教学科研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中国教育网络》杂志副总编曾艳曾指出: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个高校一直对重要的基础设施——校园网进行艰苦的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校园网是高校科研、教学、管理和信息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校园网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校园网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校园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因此引起了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大高校的普遍注意。随着数字校园网站的信息量不断增加,网页数目不断增多,对于服务器和运行环境都要求比较高。而风险与威胁又始终并存于数字化校园中。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但绝对的信息安全是不存在的,仅仅靠依赖于安全产品的堆积来应对各种攻击手段达不到持续有效的效果。每个网络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漏洞和风险,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病毒、木马、窃听、窃取、黑客、恶意行为等都会严重威胁网络信息安全;黑客窃取有价值的信息,大型网站主页被黑,病毒、木马侵害计算机系统,垃圾邮件的传播,关键主机的安全隐患的存在,应用层的不停攻击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人们都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没有安装安全产品所导致的,其实是由于用户的“主动防御”和安全管理没有有效实施,最后在安全问题爆发后才采取补救措施所造成的。

尽管,数字化校园平台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但由于高校校园网上运行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多,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校园网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不断增加。而校园信息安全的核心就是安全管理。因此,对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很多院校的校园网管理员素质低、安全意识薄弱、对于程序太过依赖、没有尽职尽责地做好管理工作;另外web服务器和系统都没有经过细心的安全配置,使用的程序版本过低,漏洞明显,防范工作不到位,各工作组之间的访问权限没有严格控制好。所以我们必须要解决怎样提高管理员自身素质和增强管理员的安全管理意识、确保建立一支思想合格、技术过硬的网络安全保障队伍;怎样确保数字校园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怎样提高网络的应急能力和日常预警能力;怎样防止违规操作或怎样对违规操作进行回查、定位操作的终端和人员;怎样对敏感操作进行监测报警等问题。

2012年信息安全产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整个互联网用户对安全产品的要求也转入“主动安全防御”。随着用户安全防范意识的加强,“主动安全防御”也将成为未来安全应用的主流。因此,为了保障数字化校园的信息安全,首先要考虑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加强校园网站的安全保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制定一种严格的、科学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网站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的完整和可靠。

针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系统攻击日趋频繁,安全的概念已经不局限于信息的保护,还需要保护信息在存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访问或更改,需要对整个信息和信息系统的保护和防御,确保其安全性,这就包括对信息的保护、检测反应和回复能力。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空间已成为各高校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已引起大家的关注,数字校园的信息安全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数字校园信息化例9

教育信息化发展

从管理角度看,中国教育信息化当前发展的态势是:第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颁布;第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已经召开;第三《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已经下达;第四,2013年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在国家顶层设计完成,工程启动后,最需要的是各项工作的跟进。信息化装备环境无疑是先决条件,工作要先动起来。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后,绘制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阶段图,将教育信息化发展分为兴起、应用、融合、革新4个阶段。目前中国处于这4个阶段中的应用阶段,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处于融合阶段。正因为中国处于应用阶段,所以教育装备行业才会大热。2013~2015年,中国的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要进行大规模的革新。根据这张国际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阶段图,我们自己也绘制了一份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图,图中包含3个阶段,即现阶段、应用整合阶段以及融合创新阶段。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教育信息化,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在7年时间里从发展阶段达到应用整合阶段,继而达到融合创新阶段,我们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面对这样的发展任务,国家确定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战略,即以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学习、教育方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坚持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些要点都源于国家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了32字工作方针,即“面向未来,育人为本;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应用驱动,共建共享;深度融合,引领创新”。其总体发展目标可归纳为“二基本,一接近”。展开来说,一要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二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三要使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充分显现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主要是: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与之相应的是,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和形成完备的教育信息化运行体制机制。“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包括以下5项,即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提升行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行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以及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以上这些都是教育部正在做的工作,国家教育信息化部门正在集中力量,建立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抓紧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本次展会也是为这方面做出努力的体现,特别是解决基础教育包括幼教等有关方面公共支撑环境问题。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要求我们在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建设教育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二是建设教育云平台,包括教育云资源平台、教育云管理平台以及教育云基础平台。这里提到了云平台相关问题,云平台也是教育部所谓“三通”平台建设的基础。对于“三通两平台”的简要阐述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问题更多的是需要国家、社会来解决的。本次展会展示的很多设备都是服务于教育资源班班通建设的。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中要解决的要点。“人人通”问题如何从物理装备、网络体系上解决,是电教、教育装备工作者需进行研究的问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由中央电教馆从国家层面上进行建设,这个平台已于2012年12月28日启动,正在加紧建设中。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则由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为“三通”提供支持。

2013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核心目标可归纳为5大项。第一,完成“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规划的6.7万个教学点。第二,实现全国5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80%以上的职业院校接入宽带网络,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第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50%以上的义教学校。开设网络学习空间600万个,20%以上的中小学、20%以上的职校利用空间开展教学活动。第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完成一期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100%的机构、学生及部分教师的数据入库。第五,对100万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接入宽带的30%中小学教师具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提出开设网络学习空间600万个,这就要求我们条装、电教部门的同志认真研究,不仅仅关注网络空间建设的数量,还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学习空间的开设要解决什么问题?学习空间架构应该是什么样的?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学习空间建设如何分别开展?在这样的思考下就需要我们将人人学习空间建设从装备、网络、内部配置等多角度进行精细设计,使更多的学习空间能够有效开通。“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工作需开展,这3项工作的完成将标志着中国教育信息化基本格局的形成。

班班通建设

中央电教馆提出了“班班通”建设的基本构架图,其中包括硬件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3个方面。在“班班通”建设中,要求条装、电教部门的同志协同合作,分别从环境建设和教育教学各方面完成中国教育信息化从物质装备到实现学习的过程。

首先,从硬件环境方面分析,将其通过终端属性分为4个类别,即移动网络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以及简易多媒体教室。各学校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和特点装备不同的设备构建其硬件环境。以汶川等重建校区为例,多采用电子白板和短焦投影仪设备。“班班通”建设综合解决方案还设计了6种不同类型的专业教室。这4种类型的硬件环境和6种不同的专业教室就构成了对“班班通”建设在条件装备层面上的基本架构。

其次,从教学资源方面分析,中央电教馆等推广应用机构有责任汇聚优质教学资源,鼓励产生校本资源,设计资源配置和应用的案例。

再次,从教学活动方面分析,通过前两者的配合最终为实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创造条件。当今教育发展重视应用结果,而应用就是由装备和资源的结合得到的。我们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不同的硬件环境配合教育资源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移动式学习、班级学习、小组学习、个人学习等。

数字校园建设

2012年年底,中央电教馆制定了《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试行)》,阐述了关于数字校园建设的标准。数字校园建设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其中包括8项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建设目标、应用服务、建设原则、数字资源、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师生发展以及保障机制。

数字校园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改造;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以及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特色。

数字校园建设原则包括3点:一是突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二是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为核心;三是强调教育云服务模式的应用与推进。这其中提到了云服务模式的推进,我们建议学校在数字校园建设中采用云模式,不再鼓励小而全地安装自己的数据中心,而是依托上级资源云的覆盖与支持及资源提供厂商的服务。

数字校园建设内容是以师生发展为核心,应用服务为窗口,数字资源为重点,基础设施为基础和外显形式进行建设。

师生发展是数字校园发展的原动力,其中学生发展包括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学习方式与技能以及社会责任3方面内容;教师发展包括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教学理念、方法与技能,社会责任3方面内容。

数字校园建设应用服务方面包括5部分内容,分别是统一认证与门户服务、教学应用服务、管理应用服务、教研应用服务以及生活应用服务。

数字校园建设的数字资源方面包括4种建设趋势、3种资源类别、4种资源来源以及10条建设要求。

数字校园信息化例10

信息化教育的特征包括内容、资源、形式及管理几个方面:在教育内容和存储方式方面,由传统的书本向数字化和教育信息传递方式的网络化改变;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形式多媒体化,且教育资源共享性达到较高的比例,甚至全球化;从教学形式方面来看,信息化教育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传统课堂讲授方式相比,教学方式也充满了个性化,学生除了听教师讲授,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教育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使得学习环境的虚拟性成为了现实;在教学管理方面,信息化的自动化特点也使得教学管理更加快速简易,成为信息化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

二、信息化教育的优点

第一,信息化教育改善了教学内容的表现方式。信息技术的高发展及普遍应用带来了过去很多无法做到的事,例如微观科学现象和科学实验等,这些肉眼无法看到或者难以演示出来。而信息化教育则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以形象便捷地演示出来,达到生动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化学课上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象演示分子和电子的运动,而在物理课堂上将磁场用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便于深入掌握教学内容。

第二,信息化教育可为学生创设丰富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信息化教育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把一些情景转化为影像,为学生提供真切而丰富的情境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更好地进入文本。以话剧为例,如果教师单纯地在课堂上将情景描述出来,受到年龄的影响,学生必然对文本无法深入理解。然而,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话剧播放出来,让学生对剧中的人物、台词、情景等有了感情上的共鸣,之后教师再对文本进行解读,学生已经对人物和情况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记忆深刻,给学生以深切体验。

第三,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为信息化教育提供辅助作用,为学生创建了学习的平台。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信息暴增,学校的传统教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必须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更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的徜徉。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完美结合,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创设了一个积极的平台。作为现代信息化教育新时代的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学生不仅要能够接受现代化信息,还要学会主动获取信息资源。而资源的共享和全球化趋向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使学生终生受益。

第四,信息化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从一个新角度合理评价学生。在信息化教育中,我们关注的不只是学生的成绩,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从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生要学会如何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与传统教育相比,信息教育的关注面变化了,与之相应的对学生评价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信息化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获取资源的能力等方面成为信息化教育评价的主要方面。

第五,信息化教育也使学习环境的虚拟性成为了现实,资源全球化促进了这一现象的发生。现在的世界趋向于一个世界,资源共享已经实现,资源的获取不再局限于区域甚至国家,变得方便快捷,使学习环境日益开放。

第六,信息化教育创造了开放的教学过程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程讲授式教育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教育实现学习的自主化,也可与其他学生形成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例如,教师提出可供学生探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发表个性化见解,最终实现知识的建构。这些新型的学习方式的实现都归咎于信息化教育提供的良好的平台。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数字校园信息化例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036-03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校内建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不断增多。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信息系统使用的开发技术和设计模式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没有联系,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用户认证体系。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经常需要登录访问不同的应用系统,每个系统都需要用户输入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这样,随着信息量的增大,用户的记忆也受到考验,忘记用户名、或者密码的情况是有发生。长期以来,高校建立的信息应用系统的功能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严重阻碍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因此,该文利用门户技术,将分散在各处的应用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来解决以上问题。

1 Portal技术概述

Portal英文含义是“门户”,随着技术的发展,它的功能和含义也在不断更新和演化,对于门户的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认为,门户是一个具有单一入口的网络系统,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获取信息,主要为用户提供安全的数据、程序和服务。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建立Portal,可以统一组织内的信息资源,内部人员可以通过Portal及时掌握组织内的信息,参加各种讨论,与同事进行协同工作。可以说,门户技术将组织内部原来分散的业务系统和信息孤岛联系起来,组建一个跨平台的信息联合体,实现信息的传递、访问和集成管理。

从技术方面来分析,Portal实际上也是一个程序界面,根据功能被分割成多个窗口,展示不同的页面元素,可以是一个WEB链接、一段文本、也可以是一个图片或视频等。从组成上来看,Portal系统包括各种服务器,用来支持JAVA应用服务、LDAP服务以及Java应用服务等。Portal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定制,各种定制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有些Portal系统也支持使用数据库来管理用户身份和权限。

门户信息能够通过各种应用集成、流程集成和页面集成等将原来分散在各处的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一个统一的页面来展示,它支持各种数据源的访问,或以是文本资料、电子邮件、数据库或Web页面等,实现门户内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2 系统需求分析

高校数字化校园门户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叠加,而是一个为师生提供一个集成的、安全的资源访问统一入口,实现对学校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管理。将校内的人事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等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全面数字化,然后形成一个统一的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和系统,使得各类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共享和交互。总体来说,数字化校园门户系统的功能需求如下。

(1)统一帐户管理。

将学校内的用户按照校内组织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为门户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数据服务。对用户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新用户申请、注册、信息维护、密码修改等功能;在LDAP目录的基础上,建立用户信息目录库,支持将统一的用户信息存储于LDAP目录中,提供目录服务功能。部门岗位角色树状层次模型,根据工作人员的岗位分配相应的角色,赋予相应的操作权限和数据权限。

(2)单点登录。

系统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和系统平台,用户在第一次登录系统时,统一认证系统对用户的登录信息和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用户就获得了系统的信任,不用再登录就可以访问其他应用系统。身份认证可以为多个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应用提供统一的认证服务,不需要应用系统独立开发、设计认证系统。

(3)应用系统集成。

目前,高校内部使用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办公OA、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教学教务管理系统、邮件服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等。门户系统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对这些系统的整合,并且根据系统的应用情况,提供两种集成方式:一是紧耦合模式,即应用系统不能独立于门户外运行,必须通过门户来访问;二是松耦合方式,即应用系统可以独立于门户运行。

3 系统总体设计

数字化校园门户系统在数字证书的基础上实现单点登录技术,使得门户中的各种信息应用系统与数字资源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在信息资源端安装访问控制中间件与具有防护功能的认证服务器进行通信。单点登录功能与权限管理实现无缝结合,签发合法用户的权限票据,对用户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和身份认证。系统的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系统在LDA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应用层实现单点登录、异构数据库集成等功能,真正实现“一次登录,全校漫游”的访问机制。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的实现方式与操作系统、数据库、WEB服务器、开发语言等无关,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应用系统的基础上,无缝将其整合到门户系统中。

4 系统实现

4.1 统一身份认证

统一身份认证功能是在CAS认证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在登录过程中,用户只要拥有CAS颁发的证书,就获得了CAS的信任,同时也意味着获得了门户其它业务系统的信任。只要这个证书不过期,用户就可以直接访问系统内的其它业务系统,不需要重新登录和认证。CAS的核心就是其票据(Ticket),及其在Ticket之上的一系列处理操作。CAS的主要票据有TGT和ST等。其中ST票据是CAS为用户签发的访问某一service服务的票据;而TGT是CAS为用户签发的登录票据,拥有了TGT,用户就可以证明自己在CAS成功登录过,TGT封装了Cookie值以及此Cookie值对应的用户信息。基于CAS的用户认证流程如图2所示。

在具体实现时,使用SUN公司的keytool工具来创建用户的安全证书,创建完成后,再配置到WEB应用服务器中,以获得HTTPS访问协议的支持。首先由keytool工具将产生的安全证书和密钥存放在一个叫作keystore的文件中,用以保存配对的公钥和保存SSL协议的私钥。实现过程如下:

(1)创建一个用于保存密钥的文件,并命名为aisa,然后利用Keytool工具的genkey命令,生成一个安全证书。命令如下:

keytool -genkey -alias aisa_key -keyalg RSA -storepass 123456 -keystore server.keystore -validity 360

(2)使用Keytool工具的export命令,导出安全证书,然后将密钥文件保存在本地文件server.cer中。命令如下:

keytool -export -trustcacerts -alias aisa_key -file server.cer -keystore server.keystore -storepass 123456

(3)证书注册。

keytool -import -trustcacerts -alias tomcat_key -file server.cer Ckeystore %JAVA_HOME%

/jre/lib/security/cacerts -storepass 123456

(4)Tomcat服务器配置,在server.xml文件编写SSL连接器的程序代码,设置公钥、信任证书库和数字证书等信息。配置代码如下:

4.2 用户访问权限控制

系统基于用户角色对权限进行管理,角色模型建立在部门岗位树的基础之上,提供用户目录管理、目录复制、权限控制等多种属性。用户角色采用树状层次模型,岗位角色按学校/分支机构/部门/科室/岗位的结构层次进行定义和管理;用户信息以组织/部门/岗位角色以树状的层次结构来组织和管理。在用户角色树状层次模型中,用户职位称为岗位,或称用户角色,包含岗位角色的组织机构称为部门,大部门可以包含小部门。

在权限管理时,先建立用户组,为组分配资源,然后关联组中的角色的资源。使用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将portlet中的资源分配到特定的片段中,然后为片段中的portlet资源分配角色。在不同的组中,一个资源可以关联多个不同的角色;而在同一个用户组中,一个资源只能关联一个角色。用户与角色相关联后,角色拥有权限,系统也可得到相应的权限。

为了对用户的权限进行有效的控制,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将用户的账号、角色和权限三者建立一定的关联关系。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角色,不同角色又拥有相应的权限,达到用户账号与权限的级联变化控制。当用户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可以在不改变用户账号的情况下,通过更改用户的角色来改变用户的权限,当更改了用户的角色后,该用户的权限也相应的得到了更新。用户权限访问控制模型如图3所示。

用户的属性信息主要包括用户账号信息、角色和权限信息,这些属性信息存放在用户属性信息表中。当用户申请访问系统资源时,系统首先提取自己的属性信息,访问控制执行点读取申请访问的用户信息和请求类型。这时候,请求访问控制判决点根据用户的角色的权限信息判定此次请求是否在用户的权限范围内。如果此次访问在用户的权限范围内,就允许用户访问此资源,否则就不允许访问。

4.3 应用系统集成

对应用系统的集成采用Portal组件提供的Web应用聚合器实现,通过此组件,可以直接将Web应用系统嵌入门户中。Web应用聚合器是在业务系统的页面中嵌入门户的主题导航、显示风格等元素,以让业务系统的操作界面保持与门户系统一致。具体集成步骤如下:

(1)在门户中创建一个标准的Portal URL页面,并将页面链接指定到需要集成的Web应用的页面。

(2)使用WebAppIntegrator portlet为该Web应用页面生成一段HTML标记代码。Tag。

(3)将script tag加入到Web应用页面的Header部分。对于某些特殊的页面模式,script tag可能也必须加入到Footer部分。

除了应用集成外,还可以将其它应用网站上的内容集成到门户页面中,在需要使用到门户内容管理模块的页面上,编辑以下主要代码行:

5 结语

信息门户是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获取资源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门户系统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随着学校数字化进程的深入,门户系统更多的将向服务型转化,联合校园内的各种服务系统,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校园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鹏,王龙.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系统工程,201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