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信息素养内涵

信息素养内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8 09:32:38

信息素养内涵

信息素养内涵例1

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全国15万所中小学3000万中小学生能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教育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信息技能、信息意识及信息道德等素养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未来人才信息能力的要求。

一、抓课堂,知识能力并重

信息技术课,首要的就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进行相关技能的训练,这是由学科的教学目标、性质所决定的。

1.优化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既有趣味又苦涩难学的学科,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教法选择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有机结合。

(2)教法选择应注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高度集中,求知欲最高,知识迁移最快,信息交流量最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3)教法选择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精心设计教学步骤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科,教学步骤设计不好,安排不紧凑,将会影响上课效率。教学步骤要具有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使教学诸环节衔接自然,协调有序,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从而产生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求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逻辑,预期的效果,步骤中无重叠、无脱节。

3.精选充足练习

信息技术课就是要求教师悉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练习的设计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是信息技术课堂练习的主要特点。总是一个模式,不管学生的个人情况如何相同,必须完成同样的作业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信息技术课的练习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发表自己见解的舞台。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并强调学生珍惜有限的课堂练习。勇于尝试,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及时做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的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4.充分预设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上,一方面,教师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另一方面,教师也没有必要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由于:其一,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想做到无所不能简直是天方夜谭。其二,教师作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也不可能全部覆盖他们的知识面。因此,教师除了课前必须检查有关设备问题之外,在授课过程也经常碰到或这或那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

二、激兴趣,培养信息意识

基础教育改革与信息意识培养是一种涵盖关系,我们应首先认识到这层关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信息素养内涵例2

一、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变

(一)引导者

在信息社会,人们很容易从外部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角色将不再以传播信息或呈现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为主,他的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表现为:(1)引导: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的最佳途径;(2)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辅导: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很快在网上寻找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5)教导: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朋友和伙伴,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符合时代精神的各种优秀的品质,具备区分良莠信息的能力,抵制新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合作者

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各种技术把跨学科领域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全球化课堂,他们支持地理上分离的研究单位、学科以及个体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公平地获取专门知识、信息和工具的途径――网络平台,所以对教育改革提出重大的挑战――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改变以往制度上分离以及个体之间的工作相互隔绝的状况。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不仅可以与本校、本地区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而且通过网络实现跨时空的合作、访谈,通过合作的方式开发教学软件、展开课题研究等,进行教学交流,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研讨,促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环境内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在信息时代的新教育系统中,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在众多角色中最为重要。由于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课程和教学范例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以一系列新技能为基础来确定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对知识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义,决定学生们在学校应该学习什么;而且教师还需要重组课程的传递方式,探讨教学设计的策略、具体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的实施情况。

(四)学习资源的管理者

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和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为学生的学习,确定所需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给学生提供查询信息的线索,成为学习资源的管理者。

此外,教师还承担着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团队协调者的任务。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获得的信息的意义,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并对学生群体和个体进行协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协作学习。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

在美国,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过来的,它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7年,信息学专家布雷威克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正式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同年,道尔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他能够确定对信息的需求,能够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能够确定潜在的信息源,能够制订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信息。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从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表述,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我国很少有学者对信息素养进行直接定义,王吉庆教授全面分析研究了信息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和机遇,对信息素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他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

三、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多媒体、网络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是否还有自己的特殊性和专业性?

华东师大祝智庭教授把教师信息素养分为四个层次,即基本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科研信息素养;江西师大钟志贤教授对教师信息素养定义为:各类教师知道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获取相关教育教学信息,以便对信息环境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做出设计、应用、评价、管理的新型综合教学能力。从王吉庆教授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解释、祝智庭教授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分类及钟志贤教授对教师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公民对信息素养的需求随着职业发展的不同,其发展的标准也不同。认为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不仅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更应该具有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这种对课程的强调更符合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和教学需要,毕竟只有当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能够适应课程变革的时候,教师才会在课堂中自发、主动地进行应用。因此,教师除了具有基本的信息素养之外,还应该具有专业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应是学科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要素,即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的能力。

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已经认可了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技能知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四个方面是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从以上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除了具有信息应用意识与态度、信息知识及技能之外,研究者更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将技术知识和信息化教学知识与能力(比如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对教学过程调控的能力等整合起来,教师才称得上具备了真正的信息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与终身学习的素养,以满足其职业专业发展的需求。

由此,笔者认为教师信息素养是由基本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自我发展信息素养组成的有机整体。

首先,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应该具有普通公民所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以满足个人在生活、工作中获取信息、应用信息、评价信息等基本信息能力的需要。

其次,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特有的概念,它不同于医生、律师等公民的信息素养,因而应具有专业性,即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其主要表现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且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最高境界是能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的整合,即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最后,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和不断成长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除了具备普通公民应有的基本信息素养、特殊职业具备的专业信息素养之外,还应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够借用信息技术与同事、家长、专业人员等进行交流、合作,以满足教师职业发展和个体适应社会的需要,即教师的自我发展信息素养。目前大量研究已表明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还应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与终身学习的素养,以满足其职业专业发展的需求。因而教师自我发展信息素养又可分为科研信息素养、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等。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4-47.

信息素养内涵例3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高职教师要利用这些技术和资源,打造自己的特色课堂;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并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为信息化教学提供建议,追求新型的教学模式;不断学习和进步,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创新者。

一、信息素养内涵及构成

(一)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不仅包含信息的定义、本质、信息运动的规律以及人类与信息之间关系的基础知识,还包含信息技术的一些常识、计算机原理以及基本的技能知识,通过信息进行检索的能力、图书分类管理以及信息教学软件的应用等。信息知识是整个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指人们在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过程中进行信息传播以及增强信息交流频率所产生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

(二)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从概念上来说包含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提取信息的能力及教师需要明确地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够通过何种途径获得这些信息,并且从大量复杂而烦琐的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所想要、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二是处理信息的能力,即面对网络上复杂多变并且真实性不可考究的信息,需要根据实际的问题和内容,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将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三是生成表达信息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在归纳整理后,综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课本和知识的思考,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将知识展现出来,利用信息化技术、媒介或者工具,及时与学生进行讨论;与教师进行探讨,推进教25学、推进课堂教学的能力[2]。

(三)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信息采集、使用、传播、评价等一系列信息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高职教师的信息道德具体表现为:教师应该以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方式实现对信息的检索与获取、理解与评估、使用、创造与分享,以更有效地从事个性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活动;教师应该能够准确认识和评价信息,包括信息的对与错、真与伪,能分辨信息中的负面与正面道德要素,并对信息内容持有批判性的思维;教师必须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自觉维护网络的秩序和安全,不从事非法活动等。

二、教育信息化的概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无人机、区块链、物联网、机器人以及虚拟信息技术等优秀的先进技术已经成为未来三到五年内最具行业影响力和价值的智能核心领域,在全球影响力和技术可行性以及发展潜力中都有提到。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教学思维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高职教师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等新兴的技术为依托,教育面临着不断改革与重构。高职教师要重点培养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从整个教学思维以及教学方法方面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讨、验证、调整“利用信息化进行教学”的方式,设计灵活多变的信息化教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形成规律性的教学方式,让师生共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客观准确的信息化综合评价模式呈现出有趣的教学课堂和精准的教学评价[3]。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既对传统的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促进了教学思想和观念以及方式、方法、内容的整体变革。从概念上来说,教育信息化主要包含:第一,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相辅相成,信息化要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服务;第二,教育部门要从国家整体政策的高度,统一规划组织,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第三,要在教育领域进行各方面深入探讨,不断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中;第四,实现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面不断努力;第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要进行谋划以达到高度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因此,我们说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目的包含四个:一是在教育系统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二是借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育改革与深入发展;三是根据社会对教育领域的要求,培养专业的创新人才;四是依托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4]。

三、提高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一)提高信息素养是国家对高职教师的时代新要求

2017年,未来教育大会提倡大量运用科技的力量去推动教育进步,进而实现教育方式的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中的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对教师的培训提出了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将其作为教师培训的必修科目之一,同时要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另外,在其他的规划和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教育领域的大方向,要实现突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促进整体的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除了颁布明确的纲要和政策以外,各级政府以及学校也作出了相应的行动。在改进教学设备以及环境的过程中,建设了信息化的教学基础设备,不断完善多媒体设施,实现学校全面的教育宽带网络覆盖设备的改进;提高了教师运用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建设信息化的实践操作基地也是学校建设目标之一,如智能化的信息教室、数字化控制室、网络媒体培育中心以及远程教育培育中心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运用和操作能力。在信息化的大时代中,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只是基础;高职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学习并充实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社会和时展的步伐。

(二)提高信息素养是高职教师应对信息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随着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的大面积布局,大多数人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越来越多,整体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征。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也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垄断者;大学生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居民”,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来自教师的课堂传授,还会通过互联网上的一些知识进行自由选择[5]。这样的方式既增加了学生进行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也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传播,还影响了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的主体地位。随着一系列信息化所带来的知识传承的方式的改变和更新,以及教学场景环境的不断变化,师生关系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对学生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也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教育化时代中,教师的作用和影响力被弱化,面对一系列信息化所带来的方式以及整体环境的改变,教师需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不断利用自身的信息素养与学生达到同步。

(三)提高信息素养是高职教师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

总的来看,虽然我国在人口红利以及人力资源方面占优势,但从世界角度来看,缺乏创新型人才,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度也不及发达国家。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人才的发展与成长,只有经过教师的教育才能达到目的。在如今国际的大环境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尤其是在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中,小小的芯片更是刺痛了国人之心,使我们进一步面对残酷的现实。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国教育中的短板,而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使得全国人民开始思考中国教育所存在的缺陷。在人才培养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质量信息素养的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改变传统枯燥的刻板式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以及互助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当今时代中,创新型人才已经关乎国家人才的发展以及产业未来的希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因此,提高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在当今时代的教育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

四、高职教师信息化能力现状分析

在某高职院校采用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农林牧渔以及电子信息、土木建筑、经济管理等基础教学活动中,年龄层次在20—50岁之间,64%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56%的教师认为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57%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自己知识相结合之后的课堂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教师已经对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并将其充分应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得课堂效率提升。在掌握了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方法后,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网络资源教学的搜索和整理,熟练使用office软件进行及时沟通,制作相关课件。在此活动中,图形处理及动画制作、音频处理、视频制作等软件资源的运用在课堂上仅占20%,而有93%以上的教师有意愿对相关的信息技术进行培训,希望在培训中优化自己的信息技术设计能力,将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设计中[6]。有许多教师愿意自主学习课件制作以及网页制作技能,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的意义。从这些调研结果来看,教师在信息素养以及信息化思维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整体信息化技能的水平还不足、信息与基础知识的融合也不足、信息化素养能力参差不齐。有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的教学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化接受度和转化度,而其他教师则需要进一步做思想工作。

五、培养与提高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一)更新高职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

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更新高职教师的教育观念,实现更有效培养与提高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在更新教育观念上下功夫。如果教师的意识相对滞后,那么就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发挥。想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就要对教师的认知以及固有的思想进行改变,让教师从根本思想上重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作为指导,培养、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技术,促进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高职教师不仅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变革和教学的影响,还要认识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是现代化信息教育的必由之路。在当今社会,谁把握了信息技术,谁就把握了未来。在信息社会,我们要发展教育信息化,首先就要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整体对教学进行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激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动机。例如,可以45举办一系列的多媒体教学大赛、教学软件培训以及相关的学术讲座、交流会等,让教师亲自去感受信息技术带给教育发展的变化,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高职教师要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和学生问题的意识,具有这样的教学和信息意识,教师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来解决科研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己教学工作中的辅助工具,从而自然而然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日常教学和学生问题解决方面。

(二)加强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1.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目标。在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中,其培训内容各有不同,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理论层次,在此层次中,教师只需要了解基础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的理论学习方式以及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等;二是在技术知识层次,教师除了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还应熟练地运用常规的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熟悉多媒体教学教室的基本功能,进行正确的操作和使用,并及时了解教学设备中出现的故障,对计算机运用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制作演示,通过相关的网络工具和媒介进行资源的检索与处理,收发相关邮件信息,浏览相关的网上图书馆,获取教学资源;三是在实践知识层次,教师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与实际课堂和课程设计的整合能力中,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完成课程设计和相关教学目标教学系统设计的能力,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要素进行统筹和安排。2.采取多种途径实现信息技术培训目标。高职教师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主要分为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两种途径。职前培训主要是指在正式从事教育工作前进行教师专业的职业技能集中培训,其中就包括信息技术内容的专业。职后培训是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一个主要形式。目前,职后培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短期培训,它主要是在各个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中心等进行集中、短期的信息技术培训活动。例如,由相关行业协会组织或教育行政部门领头的一些高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其次,校本培训,是指各学校利用节假日的空闲时间,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活动。该培训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时间上自由灵活,可以是专题讲座和教学规模形式,内容也比较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结合起来,使整个培训效果更具有生动性和活力。最后,自主研修,即教师为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同时为了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改进自己的教学能力,掌握相关的技能,进行研究的一种互动[7]。例如,闲暇时进行有关信息技术方面专业书刊的阅读,参加行业内的培训以及业务研讨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以及参与信息技术教研活动。3.建立信息技术培训的评价体系。传统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笔试或论文等形式,采用优秀、良好、及格的等级评价教师的综合培训结果。这种方式只重视培训结果,而忽视了实际的运用能力,在教师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培训过程灵感的迸发等方面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同时,也无法让教师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因此,信息技术培训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形成综合性的培训机制、培训结果机制。让教师对自己整体培训过程进行评价,从记录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长,进一步自主建构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体系,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信息素养内涵例4

[分类号]G252

国外很多图书馆和地区都根据信息素养的概念纷纷制定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作为评价个人信息素养能力、指导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指南,具有高层次的宏观指导意义。对于信息素养本质的正确理解是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体系,找到制约我国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的问题,为制定我国科学、严谨的信息素养标准和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及实践做出贡献。

1 国内外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

1.1国外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

信息素养的起源应该是早期的图书馆检索,这时期的信息需求相对简单,检索是由人们手工完成的。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发展和信息需求的日益膨胀,信息检索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来完成,基于此,美国的Paul Zurkowski于1974年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而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准确表述的是来自美国图书馆协会1989年的定义,即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进入90年代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内涵又有了新的解读。布拉格会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一个问题。

信息素养内涵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早期阶段的信息素养形态可称为图书馆素养,其内涵主要是强调图书馆手工文献检索技能。随着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被外延了,开始强调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的技能(信息处理)、对检索的信息进行评价,并重视了人的属性(态度和意识),这时期的信息素养形态可称为计算机素养。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信息环境的变化,信息素养的内涵开始强调了信息素养中人的社会属性(如交流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充分重视了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评价信息能力,并强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

1.2国内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

国内开始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比较晚,多是在国外信息素养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国内的王吉庆于1999年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素养理论,他认为信息素养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2001年,钟志贤教授提出信息素养表现为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这个观点的提出,强调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005年,孙平、曾晓牧认为,信息素养这种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智慧、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多个方面。这个观点更强调了信息素养是一种系统知识结构。2007年,吕庆阳和刘孝文在对国内外信息素质概念的诸多说法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后,给予了信息素养新的内涵,即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基本信息水准的测量尺度,包含信息意识素质、信息知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等要素。尽管,国内关于信息素养内涵的表述百花齐放,但是在内涵的本质上基本是统一的,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综合国内外信息素质内涵的研究,可以得出:信息素养的内涵是基于时代特征对人的基本要求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变化、创新行为的变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等因素,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要求。

2 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

2.1信息素养标准的理论基础

2.1.1国内外主要信息素养标准

国外的信息素养标准很多,其中以美国ACRL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ANZIIL标准以及英国SCONUL标准最为著名。

・ACRL标准。美国的大学与图书馆协会(AC-RL)在2000年颁布的美国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86个项具体的三级指标构成。

・ANZIIL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高校信息素质联合工作组(ANZIIL)在2004年颁布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它由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三级指标组成。

・SCONUL标准。英国的国家与大学图书馆标准协会(SCONUL)在1998年提出的信息素质能力模式,该模式在名称上不是指标体系,但实际上是一个高校信息素质能力的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

《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作为北京市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重要指标,由7个维度,19项标准,61条具体指标组成,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信息素养能力体系。

2.1.2国内外主要信息素养标准比较本文将国内外经典信息素养标准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对这三个标准的比较可以看出,几个标准共同的信息素养能力包括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创新。SCONUL没有提出信息道德的指标,而AC-RL、ANZHL强调了信息道德是构成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维度,这与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信任危机有关。ANZIIL标准没有提出信息意识方面的考察。另外,可以发现ACRL标准中还有一项是考核利用信息完成特定任务能力,该项能力是信息创新能力的衍生,是信息应用能力具体衡量。北京的标准体系基于美国的AC-RL标准的指标,细化了在信息意识方面的指标。

2.2信息素养标准的实践基础

将信息素养标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具体的信息素养模式来支撑。国内外对于信息素养模式的研究也有很多,如Big6网络主题研究模式、Webquest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和SCONUL的七柱模式等。其中Big6模式是由美国的Mike Eisenber博士和Bob Berkowits博士两位学者创立,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基于批判性思维的信息问题解决系统方案。WebQuest模式是由美国的伯尼・道格(Bernie Dodge)和汤姆・马奇(Tom March)创立,旨在培养学生们通过各种网络资源获取信息来源和制定各种解决方案。SCONUL的七柱模式阐述了如何从简单的图书馆技能、IT技能扩展到信息素质的技能。这个模式强调了信息的创新性,信息获取过程的动态性和周期性,如图1所示:

3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的展望

综合国内外信息素养研究进展,笔者认为我国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有必要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出发,并对以下主题给予重要的关注。

3.1信息素养内涵与逻辑关系

国内外已达成共识:信息素养的内涵应覆盖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层面的内容,本文将这四个层面称为四个要素。国内关于信息素养逻辑关系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四要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制约关系?哪个是基础?哪个是核心?四要素的培养顺序是否有先后,四要素的关系是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等系列问题,这些都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来给出结论。明确信息素养内涵与逻辑关系,才不能人为地割裂信息素养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制定科学地、严谨的信息素养标准提供依据;才能使得高校能够有层次、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信息素养教育。

3.2信息素养标准的权威性

欧美各国都是先制定了国家的信息素养标准,这个标准就成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各高校根据标准制定各自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正是有了权威的保障,欧美国家的信息素养教育成效显著。我国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素养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笔者认为,要制定我国的信息素养标准,首先成立一个信息素养权威机构,从根本上重视信息素养研究。其次,信息素养权威机构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各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支持更多的专业教师、图书馆从业人员参与到信息素养教育中。最后,信息素养权威机构通过整合各种研究成果,比较各经典的国外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及它们的制定过程,制定出适用于中国国情的信息素养标准。

3.3信息素养量表设计与开发

国内的一些学者通常采用量表法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然后分析结果,进而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但是大都没有说明量表的设计过程,无法确定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效度是指量表的各个变量的有效性有多大,信度是指量表的变量所采用的测量项的测量误差程度,同一变量各测量项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在设计量表的各个变量时,应考虑各个变量是否都有效?各个变量的有效性是否重复?各个变量的重要程度如何?各变量是否随外界因素影响及各个变量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教育对象等问题。一个设计合理的量表,它的结果应是可靠的,多次反复测量,其结果应该保持一致。

3.4信息素养实践模式

信息素养内涵例5

国外很多图书馆和地区都根据信息素养的概念纷纷制定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作为评价个人信息素养能力、指导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指南,具有高层次的宏观指导意义。对于信息素养本质的正确理解是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体系,找到制约我国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的问题,为制定我国科学、严谨的信息素养标准和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及实践做出贡献。

1国内外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

1.1国外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

信息素养的起源应该是早期的图书馆检索,这时期的信息需求相对简单,检索是由人们手工完成的。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发展和信息需求的日益膨胀,信息检索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来完成,基于此,美国的PaulZurkowski于1974年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而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准确表述的是来自美国图书馆协会1989年的定义,即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进入90年代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内涵又有了新的解读。布拉格会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一个问题。

信息素养内涵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早期阶段的信息素养形态可称为图书馆素养,其内涵主要是强调图书馆手工文献检索技能。随着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被外延了,开始强调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的技能(信息处理)、对检索的信息进行评价,并重视了人的属性(态度和意识),这时期的信息素养形态可称为计算机素养。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信息环境的变化,信息素养的内涵开始强调了信息素养中人的社会属性(如交流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充分重视了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评价信息能力,并强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

1.2国内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

国内开始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比较晚,多是在国外信息素养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国内的王吉庆于1999年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素养理论,他认为信息素养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2001年,钟志贤教授提出信息素养表现为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这个观点的提出,强调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005年,孙平、曾晓牧认为,信息素养这种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智慧、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多个方面。这个观点更强调了信息素养是一种系统知识结构。2007年,吕庆阳和刘孝文在对国内外信息素质概念的诸多说法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后,给予了信息素养新的内涵,即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基本信息水准的测量尺度,包含信息意识素质、信息知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等要素。尽管,国内关于信息素养内涵的表述百花齐放,但是在内涵的本质上基本是统一的,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综合国内外信息素质内涵的研究,可以得出:信息素养的内涵是基于时代特征对人的基本要求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变化、创新行为的变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等因素,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要求。

2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

2.1信息素养标准的理论基础

2.1.1国内外主要信息素养标准

国外的信息素养标准很多,其中以美国ACRL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ANZIIL标准以及英国SCONUL标准最为著名。

·ACRL标准。美国的大学与图书馆协会(AC-RL)在2000年颁布的美国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86个项具体的三级指标构成。

·ANZIIL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高校信息素质联合工作组(ANZIIL)在2004年颁布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它由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三级指标组成。

·SCONUL标准。英国的国家与大学图书馆标准协会(SCONUL)在1998年提出的信息素质能力模式,该模式在名称上不是指标体系,但实际上是一个高校信息素质能力的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

《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作为北京市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重要指标,由7个维度,19项标准,61条具体指标组成,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信息素养能力体系。

2.1.2国内外主要信息素养标准比较本文将国内外经典信息素养标准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对这三个标准的比较可以看出,几个标准共同的信息素养能力包括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创新。SCONUL没有提出信息道德的指标,而AC-RL、ANZHL强调了信息道德是构成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维度,这与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信任危机有关。ANZIIL标准没有提出信息意识方面的考察。另外,可以发现ACRL标准中还有一项是考核利用信息完成特定任务能力,该项能力是信息创新能力的衍生,是信息应用能力具体衡量。北京的标准体系基于美国的AC-RL标准的指标,细化了在信息意识方面的指标。

2.2信息素养标准的实践基础

将信息素养标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具体的信息素养模式来支撑。国内外对于信息素养模式的研究也有很多,如Big6网络主题研究模式、Webquest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和SCONUL的七柱模式等。其中Big6模式是由美国的MikeEisenber博士和BobBerkowits博士两位学者创立,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基于批判性思维的信息问题解决系统方案。WebQuest模式是由美国的伯尼·道格(BernieDodge)和汤姆·马奇(TomMarch)创立,旨在培养学生们通过各种网络资源获取信息来源和制定各种解决方案。SCONUL的七柱模式阐述了如何从简单的图书馆技能、IT技能扩展到信息素质的技能。这个模式强调了信息的创新性,信息获取过程的动态性和周期性,如图1所示:

3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的展望综合国内外信息素养研究进展,笔者认为我国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有必要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出发,并对以下主题给予重要的关注。

3.1信息素养内涵与逻辑关系

国内外已达成共识:信息素养的内涵应覆盖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层面的内容,本文将这四个层面称为四个要素。国内关于信息素养逻辑关系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四要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制约关系?哪个是基础?哪个是核心?四要素的培养顺序是否有先后,四要素的关系是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等系列问题,这些都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来给出结论。明确信息素养内涵与逻辑关系,才不能人为地割裂信息素养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制定科学地、严谨的信息素养标准提供依据;才能使得高校能够有层次、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信息素养教育。

3.2信息素养标准的权威性

欧美各国都是先制定了国家的信息素养标准,这个标准就成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各高校根据标准制定各自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正是有了权威的保障,欧美国家的信息素养教育成效显著。我国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素养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笔者认为,要制定我国的信息素养标准,首先成立一个信息素养权威机构,从根本上重视信息素养研究。其次,信息素养权威机构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各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支持更多的专业教师、图书馆从业人员参与到信息素养教育中。最后,信息素养权威机构通过整合各种研究成果,比较各经典的国外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及它们的制定过程,制定出适用于中国国情的信息素养标准。

3.3信息素养量表设计与开发

国内的一些学者通常采用量表法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然后分析结果,进而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但是大都没有说明量表的设计过程,无法确定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效度是指量表的各个变量的有效性有多大,信度是指量表的变量所采用的测量项的测量误差程度,同一变量各测量项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在设计量表的各个变量时,应考虑各个变量是否都有效?各个变量的有效性是否重复?各个变量的重要程度如何?各变量是否随外界因素影响及各个变量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教育对象等问题。一个设计合理的量表,它的结果应是可靠的,多次反复测量,其结果应该保持一致。

3.4信息素养实践模式

信息素养内涵例6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65-001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和探索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并于2000年正式颁布《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的传承,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界定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的内涵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意识和信息技术的伦理道德传输来体现。它的文化内涵包括三个层面,即学者李艺所认为的“领进门”,“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培养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时代变化。在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中,首先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是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文化素养。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的失陷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教师在经历了“豪情”和“困惑”的洗礼之后,已逐步趋于理性,开始转向“务实”。在课堂教学中也有所渗透或体现信息技术文化,但总体来讲,信息技术教学的文化内涵仍然缺失。造成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思想认识不到位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重视,这是造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缺失最重要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二是经费投入不足;三是教师配备不优。

2.发展阶段不成熟

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历史源于1982年。1982年-1990年是计算机教育的实验阶段,这个阶段计算机教育从无到有,初具规模。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知识和程序设计为主,学科知识体系初具规模。1991年—1999年是计算机教育成长阶段,这个阶段计算机教育的特征是学科结构实现模块化,逐渐形成稳定的应用知识体系。

3.教师素质不适应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信息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运用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一方面,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信息技术文化素养,对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无从把握。另一方面,在现有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真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素材,使学生在学到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熏陶的较少。

4.教学方向不明确

一方面是疏忽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意义;另一方面是重“知”轻“识”的功利化取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必须建立全面育人的教导观,改革教导评价机制,重视对教师的多元评价,既重视对“硬教学”的评价,也不疏忽对“软教学”的评价,既重视对显性目标的评价,也不疏忽对隐性目标的评价。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的救赎

1.进一步增强思想认识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引起重视,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我们很有必要将目光转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适应时代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进一步构建教学情境

情境构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和教材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气氛,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因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历史较短,所以学生人文素养情境构建就越发显得重要。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学活动场所、开放的活动形式和开放的学习评价,构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教育环境。

3.进一步提升教师素养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同样经历了一个学习、思考、提高的过程。在学习钻研、互助合作、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使老师们也系统地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与能力,把自己融进了充满人文气息的现代信息技术中。于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以前单一的教科书转向了现在完整的课程意识,不再以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而是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

4.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

一方面,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把信息技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表达的工具,在教学完Word的相关操作以后,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报刊,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过程认可了民族传统文化,并在完善自己作品的过程中从多个方面了解和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优秀。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构建一个良好的现代技术教育环境,提升教师素质,在教学中,引导与疏通相结合,渗透人文教育;最后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在社会当中,我们都应该大力倡导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艺.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观察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2..5&6

[2]林垂炳.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想教育[J]考试周刊,2010(31)

信息素养内涵例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015-01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当代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之一,如果教师信息素养得不到提高,“农远工程”实施的效果也很难得到保障。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教师信息素养主要是指面向教育教学实践的,它除了具备一般性信息素养的内涵外,又具有其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所谓教师信息素养指是教师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利用和评价信息的综合能力,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信息化教育的能力。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能力结构

参照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构成也应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与伦理和终身学习能力五个方面。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就教师而言,是教师大脑对信息(特别是教育、科研信息)在教学与社会交流系统中的性质、地位、价值、功能的认识的反映,它决定了教师捕捉、判断、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的程度。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包括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以及对信息的利用和评价的能力。

2、信息知识 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教师信息知识主要包括:(1)信息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基本知识。(2)掌握运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教学的知识。(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知识。

3、信息技能 信息技能也称信息能力。教师的信息能力是指教师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是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最终落脚点。教师的信息能力主要包括:(1)计算机操作技能。(2)网络操作技能。(3)计算机辅助教学、科研技能。(4)网络辅助教学、科研技能。

4、信息道德与伦理 教师的信息道德与伦理是指教师在信息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它对教师的信息活动起着规范性的作用。信息道德与伦理主要包括:(1)信息道德意识与伦理意识。(2)信息免疫意识。(3)信息安全意识。

5、信息终身学习能力 教师信息终身学习能力是指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对现有信息进行加工、提升、创新并设计出新的信息系统,从而提升自已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教师信息素养层次结构

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结合信息素养的三个层次,教师的信息素养纵向上也可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教师基本性信息素养、教师学科性信息素养和教师科研性信息素养。如图1-2所示。

教师基础性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具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科研的习惯;教师学科性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具有丰富的所教学科的知识,能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各种学科教学软件,把信息技术当作教学的基本工具;教师科研性信息素养是指教师能够掌握某一领域或学科方面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信息技术,具有设计和开发新的学科信息系统的能力。在教师信息素养的三个层次中,教师学科性信息素养是教师要着重培养且必须达到的层次,它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信息素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内涵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信息素养同样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也会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义兵,李艺. “信息素养”新界说[J].教育研究,2003 (3)

[2] Ameriean LibraryAssoeiation.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ey(1989)

信息素养内涵例8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往往都重视科学知识的输出,而忽略了信息文化和人文内涵的培养。科学代表一个人的实力和专业能力,但人文却代表一个人的精神和内涵。因此,在我国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在完成科学信息教学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使其能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不仅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同时在书法、乐器等艺术方面也有所造诣,还具备爱国爱民的民族大义。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往往都是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和相关操作步骤的叙述,而缺少对信息文化的导向,这就导致学生只能在考试的时候运用所学知识,却不能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一些教材甚至不重视信息伦理和道德的培养。例如,会计、财经等专业,教材应该积极引入信息技术知识的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起到健康的导向作用[1]。教师往往只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信息文化和人文内涵的教育。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去遵守诚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严守信息技术的文明法规,从而有效地避免学生“读死书”的现象。另外,当前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较为单一,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品时往往只注重形式而不深究学生作品中的内涵和创新点,在评价一个学生时,也只看学生的成绩,却不考察学生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以及其品行和个人才艺等。

二、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信息技术教学应该体现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我国信息技术教学新课标中已经明确将信息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规划为一体,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应该充分体现人文内涵,将人文精神作为科学信息的强大背景,教师在对学生灌输信息技术知识时,应该渗透相关道德、责任及价值观等文化内容,这不仅可以为社会培养一个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还可以通过文化熏陶来提升学生的技术层面[2]。例如,去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展示一些古老的象形文字,让学生去猜一猜优美的象形文字代表怎样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借助“电子东巴”软件来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让学生知道古老的文字也能够利用计算机有效地完成文字之间的转化。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文化的魅力,懂得文字处理技术的意义,还能够让古老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思考和分析新技术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

众所周知,科技改变时代,新技术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或好或坏的冲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微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微博是目前最为新潮的交流社区,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展示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但随着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不文明行为,面对网络上的各种不文明行为,人们应该怎样去探究网络社区文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宽容、平等、和谐、理性,以及求真务实等方面来寻求解决办法,促使学生能够在使用日常信息技术中讲究文明,对不实或不法的消息,不盲目地相信和传播,从而营造健康的网络平台环境[3]。

(三)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及人生规划的指导

教育首先应该以人为本,教师也应追求先“传道”后“授业”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中,教育的情况却与之大相径庭。教师往往更注重科学信息和理论的灌输,教学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方面和人生思考方面养成了极大的依赖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新的素质教育就强调对学生独立性、创新能力、价值观及人生规划能力的培养。只有引导学生往正确、健康的人生道路上走,国家才有未来和希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跳出书本,去关注人文世界和国际热点,促使他们能够在体验先进科技的同时,思考和探索人生的真谛。

三、结语

信息技术是发展国力的科学根本,而人文素质则是信息技术创新的文化内涵,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应该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强化信息技术与人文生活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打造信息技术层面。

作者:蓝雪芬 单位: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信息素养内涵例9

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素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人们正确判断和评估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由于我国媒介教育工作起步晚,对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工作不重视,制约人们媒介素养提高。同时,在媒介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公众媒介素养增添了新内涵,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公众媒介素养结构进行调整,以更好适应媒介全球化趋势,促进公众媒介素养提高。下面将探讨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一、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媒介全球化给新闻媒体、普通公众的信息获取等都带来重要影响。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必须对公众媒介素养结构进行调整,促进公众媒介素养提高。

(一)媒介文化进入的要求。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起步晚,对媒介文化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思想准备。而媒介文化包括丰富内容,对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这样背景之下,为满足媒介文化进入需要,应该做好思想准备,重视调整公众媒介素养,促进公众媒介素养提高。

(二)跨文化传播的现实需要。媒介全球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媒介相互传播,通过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增进不同文明间的联系,促进不同文化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但不同文化、媒介素养存在一定差异,因而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公众媒介素养进行调整,以更好满足跨文化交流需要。

(三)媒介素养内涵增加的必然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也取得日新月异发展,新媒介不断出现并得到应用。例如,微博、微信、手机媒介等。这些媒介技术的更新能提高人们信息处理能力,便利信息传播,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提供便利。另外,媒介技术发展导致媒介素养变得更为丰富,由于媒介文化衍生新内容,进而大大丰富媒介素养。在这样背景下之,有必要对媒介素养进行重新认识,以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培养公众媒介素养。

(四)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重要措施。在媒介全球化影响下,在媒介素养内涵不断丰富的前提下,通过对媒介素养进行适当调整,有利于促进普通公众更好学习,促进媒介素养提高。

二、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调整的策略

为应对全球化趋势,促进公众媒介素养提高,结合媒介全球化的要求,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调整策略。

(一)公众媒介功能观念调整。媒介文化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在其变化发展过程中,为更好掌握其内涵,需要公众调整媒介素养结构,实现动态调整,以不断丰富公众媒介文化知识,促进自身素养提高。媒介全球化给媒介文化带来相应变化,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媒介素养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现实要求对这种变化做出反应,对媒介功能观念有全面认识,更好适应新情况。媒介功能观念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社会效果领域,而应该是多功能的,全方位的。根据相关学者的阐述,公众媒介素养构建需要接受以下几个观念:媒介是构建的,媒介能将现实再现,公众在接受媒介信息知识时进行意义协调,媒介构建具有商业性目的。只有在对功能观念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接受媒介信息,促进自身媒介素养提升。

(二)公众媒介知识结构调整。全球化趋势下,媒介信息丰富多样,大大便利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但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媒介知识的内容、结构也出现不断变化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众媒介知识结构应该及时调整,以满足变化发展需要。从而提高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更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获取。

(三)公众媒介能力结构调整。媒介能力结构调整包括多方面内容,也是今后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这种能力结构进行调整,能促进公众素质提高,更好适应媒介全球化趋势要求。首先,文本分析和批判能力。建立解读媒体内容的思辨模式,对媒介内容进行接受和批判,全面分析媒介信息,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合理批判。公众应该树立批判性的接受观念,具体的过程是,将文化研究成果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中,对媒介信息知识进行全面讲解,分析和认识,挖掘其隐含意义,让广大观众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能自发剔除负面信息影响,明辨是非,实现自我保护和自我完善。其次,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学习和掌握外国文化的真实内涵,以对话交流方式扩大相互了解,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最后,成熟理性的民主意识。调整媒介素养的重要目标是培养优秀、合格的社会公众。在接受西方媒介信息和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有选择性的接受信息,培养自己成熟、理性的民主意识,注重吸收先进文化知识,能理性借鉴相关制度来全面认识社会热点问题,促进自身媒介素养提升,对相关问题能进行全面分析和认识。

(四)公众人格主体重新塑造。人格主体重塑是媒介素养调整的核心内容,在媒介全球化背景下,应该重视该项工作。由于新媒介会引发新的创意,全球文化快速消费性的趋势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公众应该重视人格主体重塑,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媒介观念,科学合理获取自己所需信息,塑造良好的人格主体。

三、结语

总之,媒介全球化不仅丰富了媒介素养的内涵,还对跨文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为应对这种趋势,更好适应新情况和新形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媒介素养结构。从而更好应对新情况,提高公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更好获取各种信息,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祺.刍议新媒体环境下的公众媒介素养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4(01)中:351-352

[2]陈龙.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的调整[J].现代传播,2004(04):26-29

信息素养内涵例10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革命性变革,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面貌。军事信息化浪潮正在深刻改变着战争和军队的面貌,未来战争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时代的战争,而是将机械化战争的性质和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合二为一的高技术战争。因此军校学员信息素质的好坏决定着他是否能成为现代化的军事指挥人才,军队信息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未来战争的胜负。

一、信息素质和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涵义

信息素质,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夫斯基在l974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他认为信息素质是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素质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国内学者对信息素质概念的认识已基本统一,即认为,信息素质就是在信息化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机构的作用下,社会个体成员所应该具有的比较稳定的信息特质,是一种明显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基本素质。它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军队建设跨越的双重历史任务,不能单纯地把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与一般国民信息素质简单等同,也不能仅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信息素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演变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后发式跨越,既要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编制体制、作战理论与信息化相适应,更重要的是培养大批能驾驭信息化战争的军事人才。军人信息素质,既要考虑军事人才的科技特征,又要考虑它的文化内涵,同时必须考虑到我军的特殊性和军事斗争活动的对抗性。因此,军人信息素质,是指军人适应信息时代需要,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应对信息战争等方面所应具备的修养与能力。

信息素质教育,对学员个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信息社会里的高质量生存教育和发展教育;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信息社会里人们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对成人的信息素质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纷纷提出了本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信息素质教育包含了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心理、信息安全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

二、军校学员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军校学员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新形势下,军事变革,以及军事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大大丰富了军人素质和能力的内涵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军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结构中最主要核心要素,成为衡量军队从事军事活动能力最重要的考量指标。新时期新阶段要履行“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新的历史使命,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信息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这已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军校是培养人才和向部队输送人才的基地。因此军事人才的获得主要依靠现代化的军校教育训练来培养和孵化,通过信息化的教育训练达到传输信息知识、挖掘信息智力、提升信息素质和强化信息能力的目的。

军校学员信息素质教育,就是对军校学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普及信息知识教育,以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增强信息能力,提高其信息素质。培养军队现代化建设所需合格人才是军校的根本任务和立校之本,面对知识、信息时代的挑战,军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高素质人才和信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重视军校学员的信息素质教育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必然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军队建设正向信息化发展。提高部队信息能力,获取并保持信息优势,已经成为部队建设的重要问题。与之相适应,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能否断然出手,克敌制胜,并不完全取决于装备的优势,而是取决于战场信息资源掌握情况。当代军校学员既要有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又要有驾驭新型信息化装备的能力,以及敢打、必胜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军校培养的学员应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和决策能力,既精通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从而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

三、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学员信息素质教育的工作。

在军事信息化的今天,军事斗争所需要的合格军事人才不仅要具备军事素质,而且必须具备现代信息素质。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军院校学员信息素质建设进展相对落后,需要我们把军事人才信息素质教育当做军校的重要工作,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军队建设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未来军事斗争对军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军校一定要把学员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当成重要工作来抓。

(二)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学员的信息能力。

1.对于信息素质教育的传授者来说,首先自己必须有较高的信息素质和教育能力,然后才能把学员培养成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因此,一个军队拥有高信息素质的教员队伍尤为重要,必须把信息技术教员的引进、培养、进修工作抓好,在相应的办公环境、教学硬件配置、教学软件、资料的配备等方面给予资金优惠政策,让信息技术教员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引导、带动作用。

2.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高信息素质军事人才的创新能力。通过开设信息战和信息技术课程,把技术训练和加强信息战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内容,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战斗和指挥等技术性很强的培训。

参考文献:

信息素养内涵例11

二、新媒体应用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影响

(一)公民科学素养的定义与内涵研究科学素养(ScientificLiteracy)指的是与科学有关的素养。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引起人们对科学素养的关注。科学素养对培养公民科学世界观与科学思维方法,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具有重要影响。1.国外公民科学素养的定义与内涵研究首先,科学素养的定义。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教育家柯南特从科学教育层面首次提出科学素养的概念:一种能够理性选择专家,并能够与那些正在发展科学并应用科学的人交流的能力。[1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家赫德把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主题,将科学素养解释为:理解科学及在社会中的应用。首次将社会与科学的关系作为重要问题联系起来对科学素养进行研究。美国学者乔恩•米勒从人的个体出发,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能阅读、理解科学问题,并能表达见解的能力。[13]除个人研究以外,也有机构将公众科学素养教育视为国际组织社会行动的一项内容,将科学素养定义为关于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知识和理解;[14]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指出,科学素养是一种能力,是运用科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确定,以便改造自然和决定社会活动的能力。[15]其次,科学素养的内涵分析。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科学素质研究中心的佩拉等人在对大量文章进行了系统分析后,将科学素养的内涵归结为6个方面: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科学的本质;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和人类的关系,[16]这一研究理论形成了科学素养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杰明•沈将科学素养的内涵扩展至功用性、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问题、科学与人类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内容,认为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实践科学素质、公民科学素质、文化科学素质。[17]后来,米勒经过多次实际调查和研究,将科学素养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到科学世界观、科学事业、科学习惯等方面,并于1983年提出基于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标准,即:关于科学概念的理解;关于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18]在具体实施测评之后,1998年米勒对这一标准进行改进,将科学素养标准阐释为:对科学词汇和科学概念的基本理解;对科学本质和研究过程的理解;对科技影响的理解,[19]并尤其强调了科学素养对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性,为各国的科学素养测评体系提供了样本。2.国内关于科学素养的定义及内涵研究首先,科学素养的定义。我国对科学素养的研究有着显著的本土化特征。钟启泉是我国较早进行科学素养研究的学者,1997年,在其文章中提出科学素养是借助理科教学中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普通教育部分培育公民素质。[20]王有志、梅伟等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将科学素质定义为:对个人决策、参与公共和文化事务、经济生产等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过程知识的理解。[1]2006年,国务院制定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对科学素养作了明确界定: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21]其次,科学素养的内涵分析。我国关于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同样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20世纪70年代,人们认为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道德规范、科学的性质、科学概念的知识、科学与技术、科学和人类等方面;80年代中期科学素养的内涵扩展到科学世界观的性质、科学事业的性质、头脑中的科学习惯以及科学和人类事务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规定了科学素质的内涵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四个方面。[21]总之,每当新的科学技术出现时,就会随之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素养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人们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也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不断深入,从最初的注重智力层面发展到对科学能力的关注,再拓展到对公众科学素养及其与科学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关注,而这一系列过程都与媒体的传播、推介密切关联。

(二)新媒体应用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经济与政治活动,还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行为方式;新媒体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也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研究发现,科学从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到被社会认可、接受,到转化为人的素质内容,最主要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学校科学教育;二是社会性科学普及教育。这两个方面都是科学教育与传播的必要过程。媒体作为科学传播的媒介手段和重要载体,是科学向社会公民拓展过程中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类新媒体充分发展、广泛应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电视、移动手机等各种新媒体已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工具,[22]新媒体参与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趋势。1.新媒体对公民科学素养培养的促进作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不断拓展,为公民接触科学、学习科学、理解科学等带来了便利条件,在普及科学常识、宣传实用科学知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新媒体为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提供了便捷途径。传播途径与教育途径的改变是新媒体带给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最显著变化。新媒体传播模式极大地满足了用户随机利用可能的时间,随时随地获取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的需要。同时,新媒体大大提高了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时间耗费,保证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前沿的科技信息等能够在第一时间流向用户群体,特别是有些现场直播式的科技发明介绍,更是体现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与直观性。为社会用户群体补充新知识、接受科学教育、了解科学发展趋向、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水平提供了方便迅捷的途径。其次,自主互动的参与模式加深了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新媒体自主参与、平等对话等模式,拉近了科学与大众的距离,使用户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筛选和获取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的机会。普通社会群体在接受科学知识的情况下,通过与其他用户或媒体进行对话,可以获取更多的相关科学内容,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进一步整合加工,可能创造出新的知识内容。同时,为专业学者和专家级用户提供了信息跟踪及信息传播的监督便利,可以对新媒体中出现的错误信息进行及时纠正,防止误传和误导,对网络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起着调整、纠正、规范作用。这些方面对公民形成对科学的正确理解与认识都有很大帮助作用。再次,大量的信息内容及有针对性信息传递为人们学习科学、提升科学素质提供了条件。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新媒体体现出超强的信息聚合功能,实现了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全球范围的聚合与共享,为用户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内容,以及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等,为公民研究、学习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提供了帮助。同时,新媒体具有个性化与针对性的传播特点,能根据用户群体的不同需求,对科学知识进行各有侧重的指向性传输,有效解决了人们在不同知识程度下,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中,快速获取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学习的问题,使利用新媒体成为帮助用户提升自己科学素养水平的便利模式。最后,多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强化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效果。新媒体将VR(VirtualRe-ality)技术、Flash技术、Audio技术、Video技术等组合一起,实现了对科学信息的多媒体贮存与传播,使抽象的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等变得形象、生动;对科技成果展示、培训及科学实验过程进行动态图形录入和模拟声控交流等技术处理,把科学传播融入身临其境的现场模拟,消解了科学知识的抽象性,增加了其形象性和直观性,易于公众的理解和接受,使科学传播变得更具说服力,增强了科学知识的传播效果和教育效果。2.新媒体对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阻碍作用新媒体作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其形态及功能特征上必然受技术发展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参与主体多元化因素的影响,新媒体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阻碍性因素,影响到新媒体在公民科学素养教育中发挥作用,阻碍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首先,新媒体发展的自身技术制约。技术方面的制约是影响新媒体在公民科学素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媒体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形成的自由参与模式,对各类消息与传播的限制功能较低,无法完全杜绝一些虚假信息或是错误信息掺杂其中,这些信息必然影响到公民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另外,各类新媒体都具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不可避免地通过对科学知识及相关信息的定位态度与定位倾向显示出来,无疑对公民的认识与判断等科学行为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其次,参与者主体的行为多元化影响。媒体行为及新媒体的参与主体的网络行为总是在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新媒体的信息生成与传播中,受自身因素影响,不同用户对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认知、解读会各不相同,从而表现为对同一问题或事务,总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生成不同的信息内容,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其他用户对其所传递的科学知识、科技信息、科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影响公民科学素养提升。

三、利用新媒体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对策探讨

结合我国已有的公民科学素养教育措施,新媒体环境下的公民科学素养教育,应该建立在对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在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中的优势充分关注的基础上,制定与之密切联系的公民科学素养提升措施,以达到有效推进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目的,具体做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掘新媒体的信息资源优势扩大公民的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量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在扩大人们的科学知识量、拓宽人们的视野方面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许多专业性科学网站,在许多非专业性网站中也设立了与科学相关的版块,这些资源对于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整合网络科学信息资源、推进网络科学教育、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很有帮助。在此基础上,更加关注用户的反馈信息,使新媒体的科学信息建设更有针对性,更具规划性,提高公民对新媒体科学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将网络科学信息资源与学校科学教育紧密结合,发掘其中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具有典型科学价值的内容,使之融合进课堂教学中,扩大学生的科学知识面;学校教育中,做到时时关注网络的最新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内容。另外,结合新媒体信息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实践活动,通过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运用科学方法的主动性。

(二)发挥新媒体的多媒体表现优势强化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效果多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远比单纯文字的表述更有助对科学的理解与接受。在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将科学知识的抽象性、科学技术的实用性等结合起来,形成对科学的通俗化解读与趣味性介绍,使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工作做到对高层次用户与较低水平用户的兼顾,提升科学教育效果。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新媒体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信息表现方式,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

(三)利用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形成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社会性环境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新媒体终端,宣传科学知识,提倡科学精神,形成社会性宣传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大环境。在加大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力度的同时,向人们推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放在实用性的基点上,并适时推出网络模拟学习体验等,在潜移默化中使人们受到熏陶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