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0 14:40:01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例1

1.1养护体制脱离市场经济的大环境

我国公路养护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实行计划经济统一计划和管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实行计划经济是公路养护缺乏市场竞争力,阻碍养护技术创新。

1.2养护缺乏计划性和统一性

由于公路工程是分散行,是养护工作很难集中,统计工作量较大,在编制养护工程概预算是应对管辖区的公路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并结合建设年数,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公路养护。而不是现在阶段的等公路出现明显的破坏以后再采取一点的措施。

1.3公路养护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的公路建设“重建轻养”的思想长期存在。对公路养护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养护资金投入相对较低。养护单位养护人员专业素质较低,队伍老龄化,不注重新思想、新技术的引进。

二、成本控制的方法

在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的降低成本。成本控制并不是一味地降低成本,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现阶段的成本分析按照其分析的对象分为综合分析、单位成本分析。

2.1成本综合分析

成本综合分析是首先通过分析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偏差,检验降低成本的任务是否完成,同时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偏差,核查降低成本的计划与实际成本的偏离情况,从而分析项目的技术方案是否有效合理。最后实际成本与上年同期的成本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措施。

2.2单位成本分析

单位成本分析按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材料费分析、人工费分析、施工机械使用费分析、经营管理费分析。材料费分析是从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等,比较材料的价差和材料的量差,分析成本计划执行的效果。人工费分析比较人工定额与实际用工时、定额站公布的人工单价与实际单价的差别,分析工效高低和工时的利用率,从而核实人工费用对成本的影响。施工机械使用费用分析就是从比较施工方案、施工机械组合的不同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分析项目的机械化程度和机械的利用率的高低,进一步确定机械费用对成本的影响。经营管理分析就是对非生产开支的方面成本的控制,通过对比较实际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合同中的管理费,分析项目管理费用的节、超情况。

三、公路养护工程成本控制的方法

3.1定额成本分析法

对于公路养护比较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是定额成本分析法,定额成本分析法是采用养护工程消耗定额中的消耗量和市场预计价格计算的预算成本,是养护成本计划书编制的依据。这方法结合养护定额是成本控制具有科学性、可行性,且便于掌握。定额法主要是结合公路养护工程消耗定额编制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并以公路养护工程预算为基础编制养护工程成本计划书。公路养护单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管理水平编制企业消耗定额,运用企业定额编制公路养护计划成本,计划成本跟接近实际成本,有利于成本的控制。针对目前公路养护工程的现状,一些公路养护单位逐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了调动广大领导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试推行公路养护的把市场化,在企业内部招标。通过竞标选择最具有实力的公路分局,公路分局负责监督检查养护队伍的施工质量,公路养护课通过投标确定。公路养护任务和养护费用实行责任制,养护科中标人独立经营,拥有中标养护项目的生产管理权,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分配劳动报酬。这种半市场化的养护管理是节约成本成为全体职工的责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对于有效控制成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2精益成本法

精益成本管理是将精益采购、物流、设计、施工和服务技术融合在一起,并以客户价值的增值为指导,把精益管理的理念注入成本管里中,从而形成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精益成本管理的关键是供应链成本,供应链成本是从项目采购、设计、施工和服务各阶段的成本和。精益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在不影响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供应链成本。供应链成本就公路养护工程来说有采购成本、施工成本等。将采购与精益成本管理结合,是从源头控制成本。材料费用一般是占养护工程费用的40%-60%左右,并且材料费用严重影响着养护工程的资金流动。因此降低材料费用是控制养护工程费用的关键。目前一些公路养护单位材料采购无计划,对材料价格控制没有严格个程序和措施。不科学地材料采购的管理不仅影响养护项目资金的流动,也是项目成本控制变得被动。运用精益成本的管理的思想将采购环节与存储环节相衔接,将养护工程材料成本控制在最小的成本占用率和最低的成本投资内。实现精益施工成本管理必须依赖精益生产,精益施工成本不仅施工技术机械化、施工管理现代化,而且要求职工积极主动的控制成本。长期以来养护工程施工分工明确,项目经理负责进度的控制,材料采购部门负责材料采购计划,施工技术员负责养护的质量。虽然分工看起来明确,但是相互间缺乏交流,导致一方往往制约另一方的计划的的进行。采用精益成本的思想可以是各部分之间相互衔接起来,增加集体管理项目的概念,发挥团队精神。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例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事业有了长远的发展,公路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已经逐步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公路建设的远大发展,离不开公路养护的不断改革,由于我国近年来在公路养护方面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在养护生产效率和资金方面都没有较完善的体制进行管理,使得公路养护的运行机制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实现公路养护的市场化改革是保证公路事业发展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必然途径。

一、公路养护的概念

公路养护,指的是在公路建设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之后的为保持公路完好使用状态的一系列服务工作。公路养护的目的是保证公路的使用质量,最大限度地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公立养护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公路日常保养、公路附属设施维修、环境保护等。1983年,国际道路会议常设协会正式将公路养护统一划分为四大类,即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公路养护正式成为了公路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

公路养护实质上就是一种公路服务,自1995年起,我国交通部正式明确了将公路养护实现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全国各地的公路交通部门及公路建设企业展开了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的创新和探索。公路养护实现市场化改革在提高公路建设利益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养护效益的必然要求

在以往我国公路养护的管理和用工中,都是服务于计划经济的,当时的成产力条件和养护方式虽然在公路事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而公路养护也不例外,要实现养护管理工作的转型,将养护生产对象市场,实现市场化的改革,才能做到养护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提高公路养护的效益,才能保证公路养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缓解公路养护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养护生产无法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非生产性冗员方面耗费了大量的养护资金,使得养护生产线得不到资金的保障,而加剧了养路和养人之间的矛盾,也严重降低了公路养护的整体效益。随着燃油税的改革和撤减二级收费公路的呼吁,交通规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养护资金也非常紧缺。实现公路养护的市场化改革,一方面可以从行政管理职能中将养护生产职能分离出来,一方面还可以将养护生产实体推向市场[1]。在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的调控下,养护生产实体必须强化其成本的核算、质量、管理和效率,才能推进公路养护体制的完善,也才能缓解公路养护资金不足的局面,才能实现养护生产的效益化。

三、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实践

走市场化改革的道路是公路养护的必然选择,在国家事业单位的各大改革影响下,要实现公路的市场化改革,需要做到态度积极、措施坚决、步伐稳健。结合近年来我国公路养护的运行机制改革经验,本文将提出改革实践的思路、模式和分析。

(一)总体思路

要实现公路养护的市场化改革,应该保证坚持交通路十一五养管会议精神,坚持做到养管分离和事企分离,将养护的管理和生产职能分开;坚持把推动养护市场化为最终目标发展市场主体,从而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养护新机制。在内外政策具备的情况下实施改革,根据自身的客观实情制定改革节奏。无论如何,改革的根本原则不能变,即是“一切都要有利于提高公路养护的质量,一切都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2]。

(二)改革模式

以往的养护运行机制改革成败说明了: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改不改,而在于所选的改革模式。目前有两种改革模式,分别是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是快改还是慢改[3]。

激进式改革主张的是一步到位,这种模式是要实现管养的全面分离和事企的彻底分开,成立“养护管理”和“养护生产”两个独立的体系,并实现“三自一独”的执行模式,将生产业务培养成市场主体。此外,激进式改革还要将养护管理的国有资产转为企业经营资产,实施股份制变革,实现全民化的改造。而对于养护员工,将从“单位人”正式转换为“社会人”,解除了单位或者国家对于员工的无限责任,实行企业劳动用工制度,从根本上激活用人机制。

渐进式改革坚持的是分步走、慢步走的改革方式,这与激进式改革明显不同。首先,渐进式改革坚持的是养管分离但不分家,也就是说管理业务和生产业务只在智能行为、体系、机构上做到分离,但还处于同一个体制下,受统一的领导。其次渐进式改革坚持事企分开但不脱钩,因为考虑到部分养护公司还不具备条件转型,故可以凭借事业法人的名义实行企业化的管理,不需要置换资金和身份。第三,渐进式改革坚持多形式的养护组织企业化管理,但并不急于将一切组织形式都归纳到公立的建制体系中。

(三)改革模式分析

上述两种改革模式各有利弊,所以在选择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的模式时应该认清利弊,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出合理的决策。

要实现市场化改革,需要首先考虑改革的成本,在改革的预期收入大于改革成本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实践。而激进式和渐进式的改革在成本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激进式改革前期的成本较大而后期较小,激进式则相反,所以在选择改革的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是否符合改革的要求,在自身条件较差的前提下应该优先考虑成本的支出,结合事情选择最佳的改革模式。

四、小结

本文从公路养护概念、市场化改革重要性和实现市场化改革的途径等方面对如何实现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实践问题做了简要分析,根据改革思路分析了两种改革模式的利弊,为不同规模的养护公司选择合适的实践方案提出了一些微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对我国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贡献点滴力量。

参考文献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例3

1 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不足

1.1 养护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不够不完善

在二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工作成效偏低,多数公路主管部门和相关技术人员对于公路的建设重视程度较高,但养护的意识不强,大多情况是由于养护的资金有限,当前我国的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基本是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养护管理的费用几乎是财政拨款的方式,对于社会融资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养护管理过程中的资金整合,导致资金不足,养护技术和机制等方面的不到更新。对我国的公路养护质量的提升带来很大阻碍。

1.2 养护管理的机制比较落后

当前,对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高,很多人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认识仅停留在社会效益方面,认为养护管理工作不具备经济效益。因此在公路的养护管理过程中对该方面的投入不足,加上当前养护管理队伍比较冗余,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导致公路不能按需进行养护。与此同时,在当前的二级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还缺乏科学的评定标准以及养护定额,对养护费用的支出也缺乏相应的控制,导致大部分养护费用没有落实到实处。

1.3 养护技术落后

公路养护的科技含量比较低,机械化水平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公路养护工作实现机械化成为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趋势,但是从当前的公路养护管理趋势来看,仍然是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角度,机械化养护管理还没有形成。在加上很多人认为公路的养护管理只需要简单的体力劳动就可以完成,对于养护管理的各种新的技术、工艺等推广不够。

2 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分析

2.1 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2.1.1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二级公路的发展也存在一定弊端。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中,促使养护管理更加合理、科学,能够划分二级公路的政企管理部分。在养护工作的权重分工中,更加明确,保证了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管理人员要注重养护质量,时刻监督,能够在经济体制的发展中,促使二级公路更好发展,让养护工作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2.1.2 实现二级公路养护规模化的重要方式

在二级公路中实行养护管理,能够促使养护工作更加规模化。在管理运营中,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路段与养护的需求,进行投标与竞标,吸引高资质的施工与养护企业。在实体工程中规模化经营非常重要,应对其质量、效益和成本进行优化。

2.1.3 促使养护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

要关注养护工作,这是整个运营体质中的重要部分。管理人员要根据其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确保二级公路能够正常运营,实现规划建设到运营管理的转换。在养护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找准核心内容,将其引入到市场经济中,通过价格激励和市场竞争机制,增加二级公路的经营效益。

2.2 养护管理的优越性

在养护管理中,主要使用市场化养护,这种方式能够改善二级公路原有的自管自养方式,促使二级公路成为管理与监督的部门,做好市场化竞争。建设单位要引进优秀的养护企业,作为施工的主要部门,建立科学的养护竞争机制,实现养护工程从计划任务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下面对市场化养护管理的优势进行分析,其主要表现在:(1)管理人员应积极建立符合自身养护管理机制,使用专门的养护经费,确保符合市场运营,提高养护效率。(2)准备好养护人员与养护设备,无需建立自己的养护队伍,不需要购进养护设备,避免出现无负担闲置人员与费用。(3)风险方面,管理人员要禁止为了中标故意降低价格,导致工程施工费用过低,影响二级公路的建设质量。(4)效益方面,管理人员要根据养护工程的需求,采取竞争机制,向社会招标,选取优秀的养护队伍,从而提升二级公路养护的整体水平,拥有更好的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减少二级公路建设的工程成本。

3 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3.1 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首先,应提高公路部门和相关技术人员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成立专门的养护机构,负责对公路的日常检测和维护工作,并将检测所得数据统一记录在数据库中,有针对性的设计养护计划;其次,强化相关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及时有效地处理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公路养护工作落到实处。

3.2 促进养护管理技术的发展

先进的养护管理技术对于养护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工作过程中,应该要对养护施工管理的技术进行提升,不断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

(1)在养护施工管理工作中不断推行各种新的技术和工艺,加强新材料的应用。我国公路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的维持,需要耐用的材料、高水平的施工以及管理养护。当前我国公路养护施工管理中采用的基本都是沥青、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等材料,这对于公路的耐久性以及稳定性有很大提升,也可以对公路养护施工的成本进行降低,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2)促进养护施工管理的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传统的养护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人工养护,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养护施工的质量也不高,为了促进养护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必须要加强养护机械化的推广。实行机械化养护是提高养护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在机械化实现过程中,可以提高养护机械的配置率,从国内外引进更多先进的养护施工机械,对养护施工机械进行研究,并且加强机械的应用,不断提高养护施工过程中的机械使用率以及安全性、可操作性性。同时,我国也要加强养护施工管理机械的制造水平以及工艺水平,形成独立的开发能力,加强公路养护过程中的机械使用效率。

3.3 养护费用合理化

通过管理部门或第三方对养护工作进行定期监管考核,能够将养护总体费用执行有效控制,更加趋近合理。同时养护队伍为获得相应经济利益,更加积极愿意采用新技术。

4 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二级公路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二级公路出现不同的安全隐患。为了能够切实保证二级公路的正常行车安全,应认真分析存在的隐患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配合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检测,及时有效地解决二级公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例4

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飞快,但是公路在长期的风吹日晒、车辆荷载的情况下常常受到破坏,因此为了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要定期对其进行养护。在养护施工过程中,成本的高低对工程施工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成本控制方案。

1成本控制的内容及方法

1.1成本控制的内容

项目成本主要包括从项目决策期间到项目结束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其主要包括项目决策期间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施工之前的计划阶段、施工进行阶段和动工之前的准备阶段[1]。而养护工程的成本主要包括项目养护决策阶段所需要的成本、养护施工之前的设计成本、养护施工阶段的实施成本、工程结束后的验收成本。所谓的成本控制就是跟踪并分析出成本的计划目标,对于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偏差及时发现,并能够制定出相应的有效措施,最后对成本的实际效果进行认真的检查。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进行成本计划、对成本进行控制、最后的成本核算和对成本的分析。项目工程中的成本控制是其成本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他对于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影响,是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手段。

1.2成本控制的方法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主要是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降低项目成本,所谓成本控制不是一味的降低成本,而是研究出怎样投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2]。当今的成本分析对象可以分为综合分析和单位成本分析。

1.2.1综合分析

成本的综合分析,指的是对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进行分析得出之间存在的偏差,对成本降低的部分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完成。与此同时对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分析,得出二者的偏差,对其偏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所制定的计划是否合理。最后对实际产生的成本与最近一阶段的成本进行比较,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解决措施。

1.2.2单位成本分析

单位成本分析,主要指按照不同的对象分析出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管理费等的分析。材料费主要指材料的采购费、运输费、保管费、使用费等,对材料费的分析是对材料的量差以及价差进行比较,对成本计划的效果进行分析。人工费的分析主要对人工的实际用工时间和计划用工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定额站对外公布的人工单价和实际单价之间存在的差别进行比较、功效的水平和实际采用的人工费对成本的影响情况的分析。机械费用的分析,指的是对施工方案、施工机械组合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不同的机械组合对不同项目成本的影响、对机械利用率以及机械化程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机械使用费用对成本的影响。管理费用分析是指对除了生产以外所产生的费用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合同中规定的管理费用和实际管理费用进行比较,对节省或者超出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管理。

2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技术以及高速公路的用户施工成本控制都不是很成熟,并且在高速公路的养护施工中费用非常高,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高速公路长期实行建管养三合一的管理政策[3]。公路工程的建设与养护费用主要是由上级向下拨款,公路的养护单位没有其自主经营权,自然不必承担经济责任。因此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成本控制工作非常消极。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如下分析。

2.1养护制度与市场经济相脱节

当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工作,实行国家经济的统一管理范畴。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实行计划经济,养护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使得养护企业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动力,从而阻碍了养护技术的创新以及养护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

2.2养护工程没有计划性

因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程较为分散,因此使得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不能集中进行,对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所需统计的数据工作量较大。正确的养护工程应该对管辖区中的高速公路进行编制,对所需养护的高速公路进行全面的详细分析,结合实际的建设年数,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后再实行养护,而不是当前阶段的发现公路出现问题时再对公路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完全根据高速公路出现状况的严重程度制定。2.3对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不够重视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高速公路的建设,对高速公路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养护工程的资金投入过低。另外养护单位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养护队伍老龄化严重,对养护技术和养护管理没有创新意识,导致养护工作水平较低。

3高速公路成本控制的方法

3.1养护制度的改革

养护成本控制工作的关键是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工程市场进行改革。其主要方式就是将高速公路的养护工程推向市场,使其与其他行业一样参加市场竞争。作为公路养护企业,要对养护成本树立良好的控制观念,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力度,在保证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的节约养护成本,为养护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单位和养护企业要对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成本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分析和解决。

3.2精益成本法

精益成本法主要指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的过程中,精益采购、精益物流、精益设计、精益施工以及精益服务等方面全部融合在一起,并且将客户的价值增值为工作导向,将精艺管理的观念注入到成本管理当中,促成新的管理理念的形成。在精益管理内关键在于形成一个成本供应链,其主要构成是材料的采购、运输、设计、施工以及服务等各个方面的成本总和。精益成本控制主要目的就是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这一供应链接的成本。高速公路的供应链成本主要包括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成本和施工成本等方面。将采购和精益成本相互结合主要方法是从源头对成本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材料的成本占整个施工过程的40%~60%,材料的费用对养护工程的资金流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材料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是控制养护成本的关键。我国一些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采购没有事先的计划,对材料的价格控制也没有具体的措施和严格的控制程序,从而导致材料采购不够科学,使得养护项目的资金流动受到影响,并且使高速公路养护项目的成本控制变得十分被动。运用精益成本控制方法对高速公路的养护成本进行控制,使得养护项目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实现了投入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

3.3定额成本法

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过程中还有一种较为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是定额成本分析法。其主要内容是采用根据养护工程中对消耗了定额中的消耗量与市场预计价格进行计算,算出成本,作为制定养护成本计划书的依据[4]。这样的方法使得养护成本的控制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实施的过程中便于掌握,而且对于养护工程的施工具有可行性。定额成本法主要是依靠养护工程施工中消耗的定额进行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的预算,并根据这一预算为基础,对养护成本计划书进行编制。同时高速公路养护单位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编制企业定额计划书,计划成本应尽量接近实际成本,这样的做法有利于企业对成本的控制。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高速公路的养护工程也随之增多,在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其施工技术,对于高速公路养护的成本控制也非常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有利于养护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为养护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张丽娟 单位:京藏高速公路张家口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吴鑫华.浅谈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成本控制[J].福建建设科技,2015(2):90-92.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例5

公路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视,但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成效并不乐观,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公路养护管理,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成为当下公路管理部门需要深思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体制复杂。我国国省道公路管理属于事业型体制,由国家拨款进行养护建设,实现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的有效进行。但是这种养护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合新时期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虽然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针对自身的情况对养护管理模式进行了组织结构上的完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封闭性特点,严重的限制了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创新,使组织结构上的完善还不能更好的适应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的要求。此外,管理体制复杂使分配缺乏一定的活力,管理观念较为陈旧,都从侧面反映了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二)运行机制不完善。目前,国省道公路发展重建设轻养护,所以缺乏充足的养护资金,不能够充分应用科学技术的先进性指导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建设与养护缺乏协调发展。我国国省道公路建设主要依靠融资方式,这种建设方式在国省道公路建成之后就要面临还贷等方面的事情,直接造成了国省道公路运行压力,资金的缺失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甚至会出现养护资金被挪用的现象。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养护管理的经营方式严重的制约了国省道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三)缺乏成熟的市场规则和养护管理标准。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国省道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养护管理办法,但是公路养护管理企业还不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其中,统一标准的缺失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完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准入暂行规定》、《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对于建立成熟的市场规则,完善养护管理标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公路养护市场的完善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培养一定数量的养护企业,形成完善的养护市场是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提升的重点。在一些地区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企业较少,无法形成市场化发展。制定成熟的市场规则以及养护管理标准特别重要。

(四)养护机械化较差,科技含量较低。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有的地方虽然配置了现代化的养护机械设备,但由于缺乏对机械性能的研究以及专业人员的操作,导致这些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低下,并且会出现闲置等情况,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性浪费。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还采用传统手工生产方式,组织性较差。在应用先进技术等方面还处于试验阶段,不能够做好大规模的应用。

二、完善公路养护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实际的国省道公路管理体制建设工作中,管理人员应结合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以及产业结构特点,坚持集中统一原则协调国省道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所谓集中统一原则,主要是指在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针对领导权问题,按照严格的标准、事先的规划等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其次,管理人员还应该对养护市场进行积极调研并不断开发,并且对科学的国省道公路施工队伍积极地进行选择,不仅使完善的竞争机制尽快建立,而且能够转变国省道公路养护的管理形式。

(二)公路养护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公路养护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是依法开展公路养护管理的基础保障,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能够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首先,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地组织和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养护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规范。在进行公路养护管理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以此为准绳,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细则,使养护管理工作更加有序的开展。其次,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合理借鉴国外公路养护的优秀经验,完善我国国省道公路的管理机制和体制,促进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的高效开展。最后,要深入落实公路养护的各项管理条例,强化执行的监督力度,确保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条例,明确经营性公司依法履行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才能享有合法的收费权利和经营的权力。

(三)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快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使公路空间信息数字化及可视化,使得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更加实时、便捷。此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使管理人员对国省道公路沿线的具体情况一目了然,从而对其进行精确分析,并得出实时数据,为养护及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不仅如此,利用先进的国省道公路检测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国省道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监测水平,还能使国省道公路养护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使用准确度较高的传感器、RS及雷达等技术能够使检测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转化。

(四)建立专业的养护管理队伍。养护管理队伍是保障养护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主体力量,在新形势下应建立专业化、综合化的养护管理队伍,注重对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增加其工作经验,以更好的面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另外,对国省道公路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决策。注重质量评估标准,实现经验型转变为综合服务指标建设。

(五)推进养护管理的机械化发展。养护管理机械化建设是公路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养护管理机械化将提升作业能力,保证国省道公路养护管理自动化建设,才能够实现对周边环境污染降低。在积极引进先进的国外技术的同时,应该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建造大型综合养护机械,紧紧地抓住我国国省道公路发展机遇,实现养护机械国产化发展,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国省道公路养护效率,同样能够更多的节省经济投入。

参考文献: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例6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整个体系中,公路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构成。公路的管理与养护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有效配合,并且需要专业的养护和管理人员来完成。但是,从当前我国公路管理与养护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很多不合理与需要完善的方面。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公路管理养护的有效实施,这样才能够让城市形成更好的整体风貌,这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分析

从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总体实施现状来看,基层公路的养护管理具备如下典型特征:1)公路的养护作业在公路施工中具备强制性,公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的构成,这决定了公路养护必须在施工中强制性实施;2)公路养护工程覆盖面广、且项目数量非常庞大,公路养护不仅存在路面的养护,沿线的桥梁、交通信号、附属设施和大量的绿化环保、服务设施等,这些都是养护的构成;3)公路养护工程具备机动性与时效性特点,公路养护必须机动快捷,这样才能够让公路的实用性不受到太大影响,同时,公路养护在工艺和操作流程上在快速更新,施工过程也会很大程度受到既有交通的影响;4)公路管理养护工程和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公路养护管理需要很高的专业化程度和机械化程度,并且对于新材质与新工艺的使用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养护管理的检测技术要求也很高;5)公路养护管理同样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来完成,鉴于公路养护管理是一项专业的工作,因此,必须具备完善的专业化背景知识的人员来完成,并且人员要懂得处理各种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将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落实。

二、公路管理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养护体制过于陈旧从当前基层公路管理机构的养护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来看,公路养护的实施状况并不理想,造成各种问题的首要原因在于公立管理养护的体制过于陈旧。在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直接由政府部门负责,这从市场经济已经深入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的当下来看,存在很多不契合的方面。公路养护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这种形式已经很难再适应于当前城市道路管理的发展趋势,并且会很大程度让公路养护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受到影响。(二)缺乏对管理养护的重视程度公路养护管理在我国明确缺乏应当有的重视程度,这是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整体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造成原因。公路养护工程覆盖面广、且项目数量非常庞大,并且公路养护工程具备机动性与时效性特点,这些都使得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需要专业化的团队来完成,并且要不断进行技术和施工材料的更新等。但是,鉴于我国对于公路养护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不仅政府的财政拨款十分有限,使得很多先进的管理养护技术无法使用,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也十分落后,很多管理养护人员的专业化素养都十分缺乏。这些都是实际管理养护工作中的很大障碍。(三)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养护团队公路养护管理应当由专业化的养护团队来完成,不仅团队成员要具备系统完善的专业知识背景,其公路管理养护的经验也应当十分丰富。但是,从当前实际工作的执行情况来看,现有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素养还远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和水准,这使得很多具体的工作实践起来都打了折扣。

三、城市公路管理养护的有效完善策略

(一)管理养护体制的革新策略公路管理养护首先应当在体制上进行革新,应当顺应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将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由政府部门承担的形式向市场化模式过渡。这样不仅可以让这项工程有更多的资金,也可以吸纳更多更为优质的专业化人才,才能够让各项管理工作更好的落实到位。(二)管理养护法规的合理建设公路养护管理的法规建设应当更加合理与完善。一方,公路养护管理的行业规范的建设研进一步加强,这样才能够形成更加系统完善的工作标准与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公路养护管理中技术的使用应当有明确限定,管理养护技术和材质的革新也应当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只有从法律法规层面让公路养护管理有完全健全的参照依据,这样各项工作才能够更好的落实,公路管理养护的整体质量和成效才会更高。(三)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城市道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城市道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城市道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城市道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城市道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四)使用管理养护新技术推广使用国外城市道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城市道路使用寿命。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SMA路面技术、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都是发达国家在城市道路养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推广与使用,改善了城市道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燕弓,崔敏,王伟.建立公路公共行政体制[J].中国公路,2014(11).

[2]刘传雷,张波.我们身处其中的体制———全国公路管理体制不充分调查[J].中国公路,2014(11).

[3]沈忠仁.公路养护市场化再思考[J].中国公路,2013(19).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例7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1.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

1.1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特征

(1)强制性的养护作业。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在我国国家综合型的运输网络的特性、功能变得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主要通过法律手段来提高执行力;(2)相对高速公路而言,其养护管理对象种类繁多。公路、桥梁、涵洞以及公路沿线的道路设施、绿化、都需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工程养护;(3)养护工作的特性。相比一般公路的养护管理,高速公路注重的是快捷、机动的、实用性高的养护工艺,依据科学的规范的操作程序,另外高速公路维护的危险性高于一般公路,因此在养护作业进行时需要在作业区域设置安全管制区段;(4)养护技术的难度较高。高速公路需要使用专用的养护机械设备,以及较高专业水平,在技术工艺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的养护手段需要现代化的综合检测手段与设备;高成本。由于设备与专业人员的需要,使得高速公路养护的成本较高,随着高速公路自身价值的不断提高,使得通过养护恢复高速公路功能所需要的成本也随之增加。

1.2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问题分析

(1)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在我国多采用事业管理体制,与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相比有很大区别,但是在社会环境的市场价值中仍然难以体现其市场性,原因在于经费属于财政拨款,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的经营性要求难以得到满足,使得没有足够动力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2)管理运营机制落后。目前高速公路的“重建轻养”的思想普遍存在于工程维护性行业。很多企业对养护管理缺乏足够积极性,在强制性的要求面前,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与执行,养护职责以及事故权责无法落实。权责不清的情况下,制度与机制相对落后;(3)缺乏规范管理。针对养护管理工作的细致划分缺乏统一性或全国性的规范,例如养护成本的定额及核准、养护质量的检查与考核,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无法满足高速公路客观的养护要求。(4)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专业化技术养护队伍和管理队伍。

2.高速公路未来的发展对策及其养护管理

2.1改革养护管理体制

就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来说,公路养护的权限换分、管理机构的结构设置以及管理体制中管理人员的分配于利用,在管理制度与秩序的准则下,构成了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然而面临市场竞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体制,面临这改革的需求,主要有:(1)管理体制统一化。管理体制的统一化,是对于整个高速公路养护行业的技术管理与体制管理的高度集中化的体现,通过严格的管理、分级,统一的规划、调配,标准的验收、核查;(2)适应性。适应我国经济市场的的需求,响应市场号召,将统一起来的机制与制度,重点发展高速公路的养护市场,在管理与养护的问题上,进行明确分工。在养护工作的选定中,根据工程单位的资质、与技术水平通过正当、公平的竞争,是养护工程管理规范化,进而影响市场竞争,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竞争力;(3)养护队伍实现高度专业化。要完成高速公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必须严格要求队伍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整体技能水平,配备完备的安全措施和机械配套;(4)专家系统机制。在养护工程技术逐渐成熟的今天,经验型的施工手段已经形成了叫全面的数据库,通过专家系统模式,综合工程特征参数,匹配得出适合的工艺手段。专家决策系统的出现,是国际化服务业的主流趋势,能更好的管理桥梁道路的工作情况,对养护服务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建立养护管理法规体系

养护管理体系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主要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1)我国在规范公路养护的法律手段上,主要推行了《公路法》等法律法规,并需要及时完善细则;(2)对公路行业的监管需要政府部门的相关机构进行检查、监督,要做到有理有据,依法办事、严格遵守各项法规,明确业内机制;(3)选定高速公路养护方案,需要事前落实公路施工建设的权责落实,以及养护工作的分配,必要时候可以依靠响应法律手段来强制约束,以保证高速公路设计与施工的可行性。

2.3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

(1)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交通建设与公路养护管理也逐渐走向数字化的道路。数字化的进步大大提升了公路养护运营功能的机制,如可视化养护的实现、地理信息的高精度都为养护管理奠定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基础。

(2)高科技检测技术带来的智能化。如今传感器的使用已经成为了衡量专业技术科技水平的标准,传感器的实用性与多用性,是自动化发展的保障,对数据的收集、处理,都为公路养护的检测与实况评估变得更加精确,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工程手段,节约了成本。

(3)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养护器械,随着养护服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变得更加高效化,许多工作能够通过器械完成,减少人工耗费,同时确保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更高的质量保证了良好的效益。同时随着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是实现了公路养护的自动化器械,其特点在于作业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同时保护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3.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取决于高速公路的作用及特点。目前对于如何提高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是一项长期、必要的研究热点。提高高速公路养护水平,是保证高速交通功能以及其潜在价值的重要方向,以“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发展”为出发点,促进今后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环境为要求,满足高速公路的使用特殊性,充分体现市场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以此方向全力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事业,不断深化我国高速公路管理机制,建设科学的、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服务事业。

参考文献: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例8

1 前言

随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路面养护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早期通车的城市道路已经进入大修期。在各种各样的道路管理问题中,养护道路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道路的服务水平,影响到社会的经济效益。然而传统的养护管理模式已经显现出弊端,已不能完全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对于交通的新要求,难以实现城市道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优化。为此要运行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和创新机制,引入养护企业的合理竞争,促进城市道路养护更好发展。因而笔者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及提出运行的对策。

2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分析

所谓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就是将城市路养护工作全面推向市场,各养护管理单位不设立自己专门的养护队伍,日常维修保养对外承包,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推行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是城市道路发展趋势,要在理论上做全面分析,使其能在实际养护中得到有效应用。

2. 1养护管理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

2.1.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市政道路桥梁具有社会公益和商品经济的双重效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同样会随着市场经济的要求,而逐步的走向市场化。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通过市场对养护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实现市政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最优化。在保证生产效率和资金使用率的同时提高城市交通的通行质量,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实现。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城市道路养护发展走市场化道路能保证效益的更好实现,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2.1.2合理利用养护经费的需要。养护发展重要的环节是资金实现有效周转。目前大多数的养护管理单位面临的养护难题主要是养护经费无法落实到位,难以在养护市场中形成良性循环。由于传统的养护模式下设立有庞大的养护施工队伍,给养护费用造成了大量的负担, 导致养护资金无法运用到有效的养护生产中,甚至造成了养人不养路的局面。而市场化养护管理的运行,减少养护过程中某些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同时养护单位不设立自有养护施工队伍,从养护市场中择优选取,在保证养护质量的同时使有限的养护经费得到合理的利用,提高养护资金最大利用效能。

2.1.3形成有序养护市场的需要。有序的养护市场能引导养护企业的合理竞争,促进城市道路养护的更好发展。养护管理市场化的实行,能使养护管理部门和养护企业实行有效分离。在失去养护管理部门特殊照顾的情况下,养护企业为求得良好的生存发展,必然迫使自身加强忧患竞争意识 ,提高生存危机感,从而产生真正意 义上的养护企业。再加上合理的竞争机制和完善的市场规范,能促进有序养护市场的形成。从长远来看,养护市场的形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使城市道路的养护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2.1.4提高整体养护水平的需要。为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承担更多的养护项目,进一步提高养护企业的效益,养护企业必然会投入更多的人员和资金进行养护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养护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占取更多的养护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做好企业品牌形象,对养护企业自身发展意义重大。从城市道路养护发展看,能促进整体养护水平的提高,保证城市交通更好的通行质量和运营效率。

3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运行对策

目前城市道路运营已经进入以养护管理为主的新时代。为顺利推行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提高养护效率和养护水平,应采取合理有效的运行对策。

3.1完善养护市场政策法规。现阶段国家制定的养护管理规定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需要在以后的养护工作实践中, 不断完善其规定,使其为养护市场化的规范化发挥作用。城市道路的养护市场化,必然涉及到养护工程招投标。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其中关于城市道路养护招投标管理的具体办法,或者针对城市道路的养护制定《城市道路养护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规定》,努力完善城市道路养护实行的政策环境 ,推进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的进行。

3.2明确养护市场准入制度。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进入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养护市场的手续。严肃养护市场纪律,在开放的基础上,政府作为养护市场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应当运用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对养护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行政指导,计划调节,行政管理,监督服务,渗入养护行业的经济运行管理,组织协调养护市场的运转。使优质养护企业进驻市场,避免不合格企业进驻养护市场造成的影响,保证形成健康养护市场。

3.3统一养护市场定额指标。在目前养护承包市场上,养护管理部门和养护企业在就养护费用估测上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定量化指标,主体双方存在各自的养护定额指标。为得到养护市场参与双方认可,完成定员养护向定额养护的转变,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即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定额标准。使养护预算费用及运营成本得到有效确定,促进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的具体推行。此外各省市应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公路工程养护预算定额》和《公路工程养护概算定额》及养护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为城市道路养护服务。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额调查 , 测定与编制管理制度 ,为推行城市道路市场化运行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指标。

3.4引导养护市场合理竞争。养护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是城市道路桥梁养护实现市场化的前提,健康的养护企业更是养护市场有序运行的保证。养护企业的健康发展依托于养护市场的健康有序,不合理的市场竞争,会造成养护市场资源不必要消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降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建立健全的市场规则,引导合理的市场竞争,同时避免养护市场中恶性竞争的发生,才能保证养护市场的有序运行,促进城市道路桥梁养护市场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3.5提供企业进驻有利支持。在我国城市道路养护发展的起步阶段,养护市场形成还不够成熟,养护企业发展缺乏许多必要条件,为此,政府乃至社会应该从市场政策、准入制度、资金给予支持,合理调配城市道路养护资源,努力培育养护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其具备参与养护市场竞争能力,最终形成成熟的养护市场。在政府部门的有利支持下,充分扶持新进养护企业发展,对促进市场竞争,形成完善养护市场有重要作用。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例9

中图分类号:U418;U415.1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已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鉴于公路建设使用的独特性,需要及时地对公路进行养护。公路养护工程中的造价管理就是衡量公路养护工作好与坏的一个标准,也是公路在合理的投资内达到最好养护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管理控制造价是摆在公路养护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公路养护中造价管理的定义、目的、性质

一般地来说,我们把公路养护中造价管理的定义概括为,为使公路固定资产达到预期的实物补偿目的,而对其所付出的价值补偿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的系统活动。公路养护中造价管理一般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养护工程投资费用管理;第二方面是养护工程价格管理。

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在现有管理方法基础之上,对养护工程的各个阶段采用的方法和措施,把养护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规范化的范围内或者核定的造价限额内。

2 公路养护中造价管理遵循的原则

在我们实施公路养护造价管理的措施中要遵循一定原则。具体如下:

2.1 应遵循“养护工程造价管理应该为养护工作提供造价信息”原则。现在的公路养护都是市场化操作,市场来定价格。

2.2 应遵循“养护工程造价管理要有利于推行养护和计量支付”原则。在现有的投资模式中,推行养护和计量支付是养护工程市场化阶段的主要目标。展开来说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养护工程造价管理的概预算项目体系,工程量清单细目体系等,按照养护工程量预测和核定不同路段的养护工程的养护费用。

3 公路养护中优化造价管理实施的措施

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公路养护工程中的造价管理更是公路养护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目前的养护造价管理措施是很难满足现有市场需求的。基于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措施进行必要的重新调整,探讨出新的养护工程造价管理措施,以便更好地适应“统一量,指导价,竞争费”思想,为现在的市场化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提供需求。文章结合实际,就对公路养护中优化造价管理措施的实施做一详细地分析。

3.1 实施动态控制措施。在现在的公路养护工程实施中,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导致出现实际消耗的工料机的价格和投标时的差异很大的情况。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收集养护工程造价资料,准确预测利率及价格等,确保造价动态管理贯穿于养护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以养护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系统来表示。具体如图1所示。

3.2 实施全面造价措施。实施全面造价管理是通过工作流来对工程造价项目目标的过程及相关资源进行的一个动态管理,它基本上是采用国际上一直应用的PDCA循环的方法来进行的。我们同样用下面的图示法来进行表示。

在具体的应用中是通过优化和闭环原则加以实现。在整个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中都是根据各个管理阶段以及管理部门中的PDCA循环,一直到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个人,并且是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逐步推动循环着。同时在不断循环中呈现上升趋势,每转一圈都要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下一轮的循环又是在这个新的水平上向更高的水平运行,这样来确保养护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上升。

3.3 采用合理招标措施。根据现在的养护工程,一般地养护实施时间都比较短,所以造价管理必须制定和审查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尽量减少合同中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对后续公路养护工程造价和进度的直接影响,同时尽可能地控制量,放开价,让市场来具体定价格。

3.4 落实管养分离市场化工作。将现有的公路工程养护工作向社会开放,采取市场化工作,择优选定养护作业单位,鼓励具备资质条件好的公路养护公司,逐步取消养护包干费,全面实行养护工程费制度,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

3.5 解决养护工程资金来源。一般地,做好公路养护工程关键是要解决好资金来源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除了交通行政有关部门拨付的养护补助经费以外,还要落实相应的专项配套资金,比如要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在此基础上还要健全养护资金监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使养护经费每一分钱都真正用在公路养护管理上。

3.6 实行公路养护转换引入竞争机制制度。在公路养护工程中要积极推进公路养护内部转换,引入竞争机制制度,确保公路养护工作顺利开展。在造价管理中,可以根据法律条文《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和《公路工程造价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进行编制一些造价管理办法,建立规章制度,扭转市场的散乱局面。在造价的标准管理体系中,可以确定有效地控制价,提高项目的整体投资效益,实施合同管理,质量否决原则,工程造价体系的建立保证其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监管目标及方法方面,应及时采取动态监管制度。

4 对目前公路养护造价管理的一些看法

造价管理在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养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并逐渐形成一种企业式规划管理模式。在我国近年来的公路养护中,造价管理贯穿了整个养护施工过程,经历了从公路工程的招标、设计、施工等各阶段,实现了宏观管理。但是在公路养护造价管理中也不乏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公路养护造价管理的进一步实施。文章现在对存在的问题谈谈一些看法。

看法之一:不重视前期的造价管理。目前,一些地方对公路养护工程中前期的造价管理不予以重视,甚至还有些地方虽然出台了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办法和工程预算定额,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不是那么明显,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除此之外还有的地方修订的养护定额工、料、机消耗量的测定和实际差距也较大,对不同性质的公路差别程度考虑不周全,不利于用来定额养护。

看法之二:没有重视公路养护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因为公路养护工程比较琐碎,再加上缺乏养护工程设计的文件编制方案,这样就减少了对养护工程的设计工作。一般地如果没有公路养护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就不能通过前期工程造价管理。

看法之三:养护工程中的工程量清单缺乏一致性。现在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几乎是千差万别,就造成了很多种不同版本的养护工程量清单系统。这样不利于后期的项目公开,对全面实施公路养护市场化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公路工程的养护造价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要想切实实现造价管理在养护中的作用,一方面就要从公路工程的招标、设计、施工等各环节进行,才能确保养护工程中造价管理的科学实施。

另一方面要在于领导重视,职责明确,责任到位,做好养护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并逐步加大对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在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的发展道路上,需要公路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努力把公路工程养护造价管理工作做好。

因此,不断加强公路养护造价的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公路养护部门要不断地研究公路养护造价管理的新举措,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取得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韩红青.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探讨[J].四川水泥,2015(11).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例10

中图分类号:U41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81-02

近几年来,各地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结合各自的实际,对改革公路养护运行机制进行了大胆探索,使之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做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从总体上讲,改革始终未能实现质的突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科学、高效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因此,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探索新思路、树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的繁重任务。

一、公路养护工程内部市场化的由来和发展前景。

(一)公路养护内部市场的定义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自主性、竞争性、有序性、开放性。建立公路养护内部市场,就是把市场空间缩小为公路系统的内部,从而模拟市场经济体制,在内部运行。

(二)公路养护内部市场的由来和发展

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实行管养分离,实现事企分离,使公路养护生产单位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从而能够全方位进入市场,通过参与市场经济,建立竞争机制,实现市场化运作,达到资源优化、成本降低,投资效益提高的目的。

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属于条块结合,建立统一的公路养护市场条件不成熟,同时公路养护工程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特别是小修和日常保养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工作比较琐碎、繁杂,不利于考核和计量,实现跨县区作业有一定的难度,人员的观念意识还没有认识到位等,因此,培育养护内部市场,在日常养护作业中引入招投标制就成为当务之急。

东营市公路局东营分局提出了建立公路养护内部市场的思路,组建了养护中心,制定了公路养护小修保养招投标办法,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标或内部竞标的方式,选择养护生产单位,进行养护生产作业。率先在全市公路系统中实行日常养护管理招投标制,对所管养的省道S228新博路、S231河辛路、S230东青路部分路段的日常养护和维修在分局范围内进行内部公开招标。分局与中标者签定了养护合同,中标者在人员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合同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合同要求的义务,分局作为业主,对中标者实施合同管理和计量支付,根据检查考核情况按月拨付资金。从而打破了沿袭多年的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在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迈出了一大步,开创了全市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先河。

二、公路养护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成效

公路养护内部市场的建立与运行,是推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促进公路养护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初步显示出它的生机和活力。

(一)转变了职工的思想观念,提高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实行养护内部市场化运作,养护生产任务不再由上级安排,而是通过参与投标竞争,中标后才能取得,这就促使职工树立起工作靠竞争、生存靠质量的思想观念,培育起他们的市场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自担的意识,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转变了等、靠、要的思想观念。

(二)提高了公路的养护质量,保持道路状态良好

实行市场化运作后,通过养护招投标,标段内的养护任务以合同契约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中标单位必须对养护质量、合同工期负责,加上实行监督检查制、计量支付,不合格工程不计量、一切成本由承包人负责,养护质量好坏与其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这就促使中标单位最大限度地提高养护质量。因此,职工的质量意识普遍增强,规范化养护水平提高。

(三)提高了养护投资的效益,降低了养护成本

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使得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按照合同规定,养护资金拨付实行计量支付,切实与职工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一方面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养护资金的投入达到了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堵塞漏洞,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杜绝了材料浪费的现象,养护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

(四)转变管理方式,促进了公路养护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通过养护内部市场化运行,实行养护招投标,合同管理取代了行政管理,实现了管理方式的转变。通过养护招投标,一方面可以让公路养护生产单位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体单位,参与市场竞争,并在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过程中,不断壮大自己,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公路管理机构也可以摆脱巨大的包袱,使有限的养护资金更多的用于养护工程,公路管理机构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培养“功能齐全、规模适度、技术先进”的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公路养护生产单位,并逐步推向市场,参与竞争。这样既可以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理机构从生产型向管理型转变,有利于养护生产单位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真正实现事企分开、管养分离。

三、实行公路养护内部市场化运作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事改企”形势的发展,公路养护走向了市场,使原来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滞后性日益明显,实行内部市场化运作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公路养护要树立成本管理理念,要强化成本管理。

四、合同结算取代了计划拨款

养护费用不再由上级公路管理部门直接下拨给养护生产单位,而是由养护单位通过养护市场投标竞争中标后,按养护工程量依照合同计量支付。它体现的是合同契约关系,反映的是合同价款结算。这就要求业主按照工程进度,及时、灵活的进行工程计量,确保计量支付符合工程进度要求

五、改进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

修改制定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及会计核算办法,使会计制度与财政接轨。划小核算单位,增加核算级次,实行“三级核算”,真正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地确定发展规模,合理安排各项支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注意资金的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从而降低成本,节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六、合理核算养护工程成本

养护综合成本的核算与技术等级、养护等级、路面路基宽度、路面结构、使用年限、交通量、气候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应尽可能分析影响成本核算的各种因素,利用现有资料和经验,进行定量分析,也可在试行中边做边修订,使成本核算工作更趋合理。

七、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督管理

根据制定的管理办法,各承包人使用业主按合同规定支付的各种款项,必须是本工程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超过合同规定内容和范围的款项,合同期内不允许支付。在合同执行期间,业主有权监督、检查承包人的财务开支状况和资金流向,督促各承包人按资金管理办法来执行,确保资金周转合法安全。

八、重视财务的内部管理

要建立现代管理制度,需要重视内部管理。要以建立现代制度为目标,满足企业内部经济机制的需要,建立现代管理系统。内部财务管理要以责任会计为主要形式,加强对资产、资金、成本和利润的管理,而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实行目标管理,以利润目标为牵头,或以成本目标牵头,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考核严格、奖罚分明。

九、严格公路养护单位的预算管理,维护预算的刚性

预算管理是行业财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财务预算的制定和实施,将单位的主要考核目标指标化。年度财务预算可采用自下而上编制、自上而下管理的方法。只有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才能使养护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为养护实行招投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公路管理局东营分局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意见(试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纲》冯硕余.刘子玉.王清秀等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例11

公路的养护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国家对公路养护的投入资金有限,在养护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公路养护资金短缺问题,影响公路养护的发展进程。近年来,随着公路养护的商业化,逐渐将公路养护引入市场,在收费服务的基础上,使公路养护作为一种商业业务来管理,将道路收税费用作为公路养护费用。下文将对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进行构思,分析公路养护进行商业化管理的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紧迫性。

一、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的提出

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理念是出自世界银行著名道路经济学家海根和维克尔撰写的《道路的商业化管理及融资》一书。公路的商业化管理将道路的管理引入商业市场,运用商业的基本原则,建立公路管理收费站,将所收的的费用投入到公路的养护,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的资金管理,我国财政部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对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进行改革,明确了道路的责任,建立了相应的公路管理委员会,有效的保障了公路养护的资金来源,推行了与企业管理相似的公路商业化管理机构,使得公路商业化管理所筹资金得到高效的利用。

二、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的内容

公路养护商业化的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在公路建设完工后对公路的保养、维护和改善。通常根据公路工程的性质以及规模大小,可以将公路养护分为:小修保养、中修保养、大修保养以及改造等,同时根据每项工程的技术标准,应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防、抢修以及养护。提高公路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价值。

三、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存在的弊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也在不断完善,但在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中,仍然出现了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1)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缺乏市场管理运作的活力;(2)在公路的商业化管理中,管理机构众多,对同一公路段养护出现多个不同机构干涉,导致职能实施混乱;(3)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养护任务分工不明确,管理机构庞大,无法准确的对公路养护进行干涉,导致公路养护的效率低下;(4)在整个公路养护过程中,人员应用过多,导致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具有重大的思想包袱;(5)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中,养护的运行机制不灵活,常会出现市场垄断,缺少激烈的市场竞争;(6)在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中,出现重建轻养现象严重,使得大量资金融入建设,但对养护缺乏必要的认识。针对以上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存在的弊端,应该加强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体制的改革,让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重回市场,发挥市场作用。

四、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的构思

我国利用《道路的商业化管理及融资》提出的各国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对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分析,推行了公路养护的商业化管理理论,这是公路商业化管理的全新理念。在《道路的商业化管理及融资》中提出,将公路的养护引向市场,将公路管理的建立在公路收费服务的基础上,使得公路养护成为一种商业,从而从国家的社会服务事业中走向商业市场,使其赋予商业的激烈竞争,促进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快速发展。我国在交通部根据公路养护商业化的内容与弊端,将公路养护商业化进行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将公路的建设、监管以及养护分开,形成独立的运营模式,并且将公路养护全面推向市场,组建企业法人代表的公路养护施工企业,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手段进行制约,形成完善的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体系。

同时,要对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运行机制进行改革,首先,财政部门所投入的公路养护费用应该直接转给交通部门,交通部门根据公路的完好情况,将公路养护费用分配给公路管理部门,公路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的招标、投标,选取合理的公路养护企业,养护企业通过组织生产、对公路进行养护,最终将劳务产品回归给公路管理部门,形成一个资金循环,有效提高公路的资金管理。其次,公路管理部门向车主收取过路费的同时为车主提供畅通的公路,体现了一种良好的商品交易关系。并形成了一套具体的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模式,在公路养护的商业化管理模式中,公路管理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交换作用,能够推动公路养护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需要公路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够使整个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持续的进行,保证我国公路养护的质量,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五、结束语

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公路的养护质量,降低公路养护的成本。因此,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是中国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对市场环境进行改善,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了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的权责,能够为养护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将公路管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营秩序,指导着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全面进行改革,保障了公路养护的资金来源,推行了与企业管理相似的公路商业化管理机构,使得公路商业化管理所筹资金得到高效的利用,促进了公路养护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成.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的总体构思与架构[J].交通财会,2007(12).

[2]周国光.公路养护商业化管理问题探索[J].交通财会,201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