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妊娠期护理措施

妊娠期护理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1 09:26:03

妊娠期护理措施

妊娠期护理措施例1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52-02

妊娠是妇女的一个自然、正常的生理过程,部分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正确认识,在临产前常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以至对孕妇和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怀孕时间的增加,孕妇自身荷尔蒙含量的变化,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影响孕妇的情绪。为了解妊娠期孕妇心理特点并通过有效护理减少母婴危险,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孕妇培训班学习的1000例妊娠期孕妇,年龄23~35岁,平均(27.1±3.2)岁,妊娠5~35周,平均(20.3±2.6)周,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其发放问卷。

1.2 调查方法

采用SCL-90以及自编的问卷进行调查[1],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如年龄、孕周、孕次、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等)、妊娠期情绪波动、心理状态、对自身变化的反应、对新生儿的期望、社会及家庭方面压力等相关的50个问题,采用量化考评机制。回答评分标准:不太在意1分,有些在意3分,很在意5分。分值越高说明担心的程度越严重,对单项积分较高的前5个问题进行方差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及运算,计数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调查统计

有效答卷1000份,其中初产妇953例,占95.3%;经产妇47例,占4.7%。调查对象包括农民、工人、干部、商人、医疗等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状况也各不相同。在统计的问题中单项积分较高的5个:(1)担心婴儿异常和安全;(2)担心分娩时自己的安全;(3)害怕分娩时的疼痛;(4)来自家庭成员的期望和压力;(5)担心产后体态的变化。

2.2 按年龄分组,统计比较

将1000例妊娠期孕妇按照年龄梯度分为两组,结果表明:按α=0.05水平,年龄23~29岁组对于婴儿异常方面的担心、对于分娩安全的担心程度与另一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由本次调查统计的50个问题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妊娠期孕妇均存在焦虑及担忧心理,其中对新生儿异常和安全的担心占据首位,其次就是对分娩时自己安全的担忧,这一点年轻的妊娠期孕妇更为明显,平均得分达到(3.96±0.49)分。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1)精神紧张。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初产妇占绝大多数,其中大部分人对于生育保健知识不甚了解,再加上妊娠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很容易对分娩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有的产妇在妊娠期间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特殊照顾,成了“重点保护对象”,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她们小心谨慎、过分依赖的心理,因此,当她离开亲属,单独进入产房时,就会感到孤独、紧张。这也是会有孕妇过度担心分娩安全的原因之一。(2)家庭及社会方面的压力。比如说,由于受到中国人自古以来“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家中的老人都希望能有一个男孩,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妊娠期的孕妇增加了心理压力[2],调查也显示,43%的孕妇希望自己能产下男婴,28%的孕妇希望产下女婴,另有29%的孕妇认为男女都行。孕妇对胎儿的关心是母爱的体现,能够缓解妊娠期的不安情绪,但过度担心胎儿性别、健康情况等则是于母于子都不利的。(3)对自己产后生活的不了解。受调查的孕妇平均年龄在29岁,大部分孕妇都担心自己产后的体型变化,担心产后的工作、生活受到影响,其中年轻孕妇和知识女性尤为突出,这是孕妇不自信的表现,应当对其加强教育。

3.2 护理措施

要针对不同妊娠期的孕妇分别向其宣传优生优育及有关妊娠、分娩和产前定期检查等各项科普知识,使她们了解孕期可能出现的现象,学会自我保健和监护胎儿情况[3]。对于那些过分担心产后形体变化和对婴儿情况有过多担心的孕妇,一方面应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使孕妇树立正确的生育观,摒除错误封建思想;另一方面应指导孕妇进行产后恢复性训练,使其尽早恢复身材并保持健康[4]。高龄孕妇较之年轻的孕妇更为担心胎儿会出现异常(P>0.05),针对这一情况医护人员应当正确引导宣教,让年龄较大的孕妇放下心理包袱;同时,对于该类孕妇需要强调产前检查的重要性,确保优生优育。在妊娠中晚期,由于体重明显增加,生理反应更加强烈,例如厌食,暴食,眩晕,呕吐,尿频尿急,足部出现严重水肿静脉曲张等反应,此期间孕妇情绪极其不稳定,易于激动,变得敏感多疑[5],此期间,护理人员及家人应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针对恶心呕吐,孕妇应当避免空腹少食多餐,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避免油炸辛辣食物;尿频尿急可能是由于压迫原因引起,如未见感染征象,只需要进行耐心解释,不必做其他特殊处理;下肢或脚部水肿如果休息后可以消除,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水肿经久不褪,应当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孕妇,应当提醒她们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注意时常抬高下肢,不要穿紧身的衣裤。孕妇在妊娠期心理变化明显,情绪波动较大,护理人员要尽职尽责,加强对孕妇的心理辅导和情绪干预,在生活起居上联合家属对妊娠期孕妇进行悉心照顾,多用积极的思想引导孕妇,定期陪同孕妇进行产前检查,随时掌握胎儿的动态以消除忧虑[6]。同时应该鼓励孕妇参加社区或医院组织的与孕妇相关的活动,多接触其他“准妈妈们”,互相交流怀孕时的心得体会及身体变化,帮助孕妇树立信心,增加分娩勇气。

[参考文献]

[1] 吴辉.46例癫痫患者SCL90量表测试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39):95-96.

[2] 王夕芬,王清媛,孙宝香.女性妊娠期的心理特点及预防保健[J].中国健康月刊,2011(7):140-141.

[3] 朱仲香.妊娠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8-99.

[4]肖丽婵.妊娠期护理应注意问题的探讨[J].临床护理,2010(48):64-65.

妊娠期护理措施例2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妇产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0例妊娠期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2―40岁间,平均年龄在30.1±2.7岁,孕周为28~40周,平均孕周为32.5±3.2周;初产妇为39例,经产妇为41例;心功能分级用的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928年提出的一项分级方案【3】:Ⅰ级65例,Ⅱ级115例,Ⅲ级34例,Ⅳ级6例;风湿性心脏病为87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为36例,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为53例,妊娠期合并其他心脏病为44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及发绀、肺充血、右心衰竭等临床表现,均符合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肝、肾等疾病。

1.2 护理方法

1.2.1 病情观察

患者入院后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协助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坐卧位,不能自行坐位的患者提给予被及高枕等靠物,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每天吸氧三次,每次1h,Ⅲ-Ⅳ级的患者给予间歇低流量吸氧;加强巡视,15-30min一次,及时发现患者的生活所需并给予解决。

1.2.2 心理护理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常担心自己的病情会影响到胎儿的安全,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我们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缓解其焦虑心理,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知识宣教,使其正确的对待疾病,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耐心的解答她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减轻孕妇及家属的心理负担,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2.3 第一产程护理

这一产程,患者应保证休息和营养,吸氧,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一般体格检查和产科检查,了解宫缩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强度、胎位、胎方位、胎心音及胎头入盆的程度【5】,充分利用产程图进行产程的监护及母儿情况监测,临产初期间隔4h查一次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程度,于宫缩间歇时间每隔1-2h听胎心一次。

1.2.4 第二产程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心衰的先兆症状,助产士、护士应陪伴在旁,给予待产妇安慰和支持、缓解,此产程宫缩频而强,胎儿易产生缺氧,必要时可以进行胎儿监护,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宫缩时先深吸一口气,配合宫缩,宫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休息,再次宫缩时反复上述动作,胎儿娩出后,立即在产妇腹部放置沙袋,持续24h,静脉或肌内注射缩宫素(禁用麦角新碱)【6】,遵医嘱输血、输液,仔细调整滴速,新生儿娩出后,应立即用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内的粘液及羊水,进行新生儿评分 Apgar评分,然后给予脐带结扎,用无菌纱布覆盖。

1.2.5 第三产程护理

首先协助胎盘娩出,然后将胎盘铺平,用纱布轻轻擦去母体面血块,检查胎盘小叶有无缺损,然后将胎盘提起,检查胎膜是否完整,胎儿面边缘有无血管断裂,及时发现副胎盘,仔细检查会阴小阴唇内侧有无裂伤,产妇全部结束分娩后,要留在产房观察,注意子宫收缩、出血量情况,妊娠期心脏病产妇要密切注意产后血压,待观察证明无异常,2h后方可送出产房。

1.2.6 饮食护理

指导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摄入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锌、钙等,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在6g以上,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取可减低血管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防止血管收缩痉孪,减少因血管壁水肿而引起的管腔缩小等,减轻心脏负担;还要预防便秘,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尽量避免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蛋黄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吸烟、饮酒。

1.2.7 健康教育

怀孕一开始就应进行产前检查,检查次数和间隔时间应听从医生安排,怀孕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动,每日至少睡眠10h,中午最少也要休息半个小时以上,孕中期应注意营养摄入,例如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蛋白质以及维生素A、D、B1、B2、C、E和和铁、叶酸等都要适量摄取,在怀孕过程中,如果出现面色发青,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或痰中带有血丝,应马上到医院进行治疗。

2 结果

妊娠期护理措施例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of pregancy,ICP)多发于妊娠中晚期,临床表现为孕妇皮肤和粘膜黄染,伴皮肤瘙痒,患者肝功能检查血清转氨酶升高,血清中胆汁酸和胆红素也不同程度升高[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属高危妊娠范畴,可引起胎儿宫内缺氧、早产、胎死腹中及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反应,严重危害孕妇及胎儿的安全[2]。临床多采用对症治疗ICP,疗效不是很突出。本院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来配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以患者均符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标准[3],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27.2±4.6)岁;孕周29~37w,平均(35.6±3.3)w;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5例,中度11例,轻度8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26.8±5.4)岁,孕周30~38w,平均(36.1±3.6)w。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6例,中度10例,轻度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如体温、脉搏、血压的测定,定时监测胎心,告之住院基本流程、疾病相关知识,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

1.2.2.1住院环境 患者入院后,安排患者于通风、清净的病房内,提供住院必须的生活物品,向患者介绍管床医生及病区环境,消除患者紧张陌生感。

1.2.2.2疾病干预 向患者讲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症状、及注意事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ICP的主要症状是皮肤瘙痒,可适当选用止痒药物如地塞米松软膏外涂[4];严密监测胎儿胎动及胎心音变化,尽量延长孕周,促进胎儿发育成熟,必要时行剖宫产。

1.2.2.3心理护理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因担心胎儿及自身的安危,常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反过来加重患者的病情,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可让患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来放松紧张情绪。

1.2.2.4健康教育 告之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用温水擦洗,切忌用肥皂水清洗,瘙痒部位不要用手搔抓,以免皮肤破溃感染;进食高维生素和高营养食物,保证孕妇及胎儿营养需要;告之孕妇注意监测胎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之医生作相应处理。介绍围生期相关知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

1.2.2.5监测孕妇与胎儿状况 入院后作常规产前检查,检测胎心音变化;围生期给予氧气吸入,严密监测宫缩、胎心等;产后观察产妇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恶露情况,防止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及胎儿死亡发生情况,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对比两组胎儿不良情况 观察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2例,早产3例,无死胎发生,所得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2.2两组产妇情况比较 观察组孕妇选择剖宫产3例,发生产后出血5例,所得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发生的、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部分患者有明显家族史。由于患者黄疸指数偏高,影响凝血功能,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同时ICP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导致早产、死胎等,严重危害母体及胎儿的安全。

本研究中,对ICP患者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予以配合,通过环境介绍消除患者陌生感;向患者宣讲疾病相关知识,必要时给予止痒剂对症处理;积极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告之患者注意个人卫生,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在围生期、产前、产后给予患者胎儿及时的观察和监护。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胎儿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较低。和胡丽霞(2013)[5]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孕妇的焦躁紧张情绪,延长了胎儿宫内生长时间,有利于胎儿的成熟及预后;同时降低了剖宫产率,减少了产后出血,对促进产妇产后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1-103.

[2]陈敬欢,陈小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09):1336-1337.

妊娠期护理措施例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26-0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主要是指患者在妊娠20周以后,患者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以及水肿等症状;患者在患病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头痛和眼花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抽搐和昏迷现象,甚至还会导致胎儿死亡情况。根据患者的症状情况将病症的程度分为:轻和中以及重三度。在2010年11月~2013年4月期间,我科室收治了112例患者,对患者进行解痉和镇静以及降压等的治疗,在对患者在临床上的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增强对患者的护理,在必要的时候对患者进行妊娠的终止,目前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现将有关的治疗和护理情况做以下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在2010年11月~2013年4月期间,我科室一共收治了分娩患者2000例患者,住院的妊高患者有112例,占全部分娩人数的5.6%。有80例患者是先兆子痫;32例子痫患者;其中有60例初产妇患者;52例经产妇患者;患者的年龄在19~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3±3.1)岁;患者的孕周为:33~45周,平均为(37.5±2.6);有50患者是过期妊娠;20例患者是早产儿;12例患者是双胎。

1.2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方法和标准 主要是根据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1]。

1.3对患者进行处理的原则 轻度的处理原则:对患者在生产前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好患者的病情,主要是让患者以休息和饮食来进行调节,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给患者使用镇静药物[2]。中重度的处理原则:需要患者进行住院进行治疗;需住院按照解痉和降压等进行治疗,并在适当的时候对患者进行妊娠的终止,避免子痫以及并发症的出现。子痫的处理原则:主要是将患者的抽搐情况控制好,避免患者受到伤害,减少患者出现过大的刺激,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控,但最终对患者进行妊娠的终止是主要处理的原则。

1.4护理方法

很多的孕妇对分娩的知识了解的并不多,造成在生产时出现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最终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失眠以及饮食不规律现象。护理人员要主动的去关心和照顾患者,耐心的给患者进行疑问的解答,让患者尽快的熟悉医院的环境,安心的在医院静养[3]。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让患者有一种愉快的心情。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让患者能够顺利的进行分娩。

患者的卧位状态和休息时间:患者在休息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左侧的位置,这样可以使得右旋子宫对腹主动脉的压迫[4]。让回心血量得到有效的增加。进而改善患者的肾血流量,加大了患者的尿量,对正常的维持子宫和胎盘的血液循环有一定的帮助。因此,保证患者有足够多的休息时间,对控制患者的血压非常关键。患者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能低于10h[5]。

对患者的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给患者进行饮食的护理,让患者多吃一些高蛋白以及维生素高的食物,另外患者还可以吃一些低脂肪和含盐低的食物。有部分患者出现水肿的情况,就需要对食盐的食用进行控制[6]。

1.5对患者的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的监测,同时还要对胎心进行定时的监听。对患者的尿常规和尿比重以及尿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

1.6对病房的管理

对病房里的光线进行严格的控制,不能太强,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避免患者受到其他的外来刺激,对于先兆子痫等患者要进行专人的护理。对患者进行的治疗和护理,要尽量的保持动作的轻盈。在工作的时候,要保持精力的集中,防止出现对患者的干扰。对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 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解痉;镇静;降压;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利尿,时机恰当可以对患者进行妊娠的终止。预防和控制患者出现抽搐现象。

1.7特殊护理

对患者在临产的时候进行的护理:对患者进行血压的测试,每半个小时进行测量一次和对胎心进行监听,并记录好。对于那些患者出现血压高和焦虑症状,在4h内不能正常分娩的患者,可以对患者使用镇静和降压的药物来帮助患者。患者的子宫口在接近全开时,要对患者进行实时的监控,避免对患者产生刺激,在患者的子宫口全开以后,不要让患者太用力,对会阴进行侧切,帮助患者进行分娩。

对患者在生产后的护理:对于妊高征患者,患者在生产之前,使用了很多的镇静以及解痉的药物,在患者生产以后很容易导致患者的子宫出现收缩不好的现象,最终会导致患者出血,所以,在患者生产以后,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血压测试。还要观察患者的尿量;在患者生产以后,要让患者及时的将膀胱排空,避免因膀胱充盈而影响到子宫的收缩情况,进而导致患者在生产以后出现出血的情况。防止患者在生产之后出现子痫症状,在患者生产后的1~3d以内,仍需要对患者的血压以及病情的状况进行严密的观察,避免患者的血压升高而导致患者出现子痫症状。

1.8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患者在进行治疗和护理之前存在高血压症状,在对患者治疗并采用综合护理之后,患者的血压降到正常水平,并且患者在治疗之后,患者的胎心率和胎动次数等和治疗之前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症患者的护理,护理人员一定要一颗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进行仔细、认真的护理和观察。对患者进行解痉和镇静以及降压等的治疗,在对患者在临床上的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增强对患者的护理,在必要的时候对患者进行妊娠的终止,为了保障母子平安,护理人员要能够正确的把握剖宫的指征。

参考文献:

[1] 游存厚,祝啸先,班宁元,王桂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04):203-205.

[2] 王晶,尚丽新,王心,王丽梅,李萍.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胎盘中Endoglin与肝X受体α的表达及意义[J].医学杂志,2010,(05):561-564.

[3] 王伟明,刘辉,高雅娜,刘金,窦红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13):1829-1830.

妊娠期护理措施例5

妊娠期糖尿病如没及时发现和治疗,对母儿影响严重,影响程度与糖尿病病情程度及妊娠期糖尿病控制等处理密切有关。

1.1 对孕妇的影响:

1.1.1 流产率:因高血糖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胚胎死亡,发生率高成15%-30%,流产与发生孕早期,主要见于漏诊糖尿病或显性糖尿病,病情严重血糖未控制正常情况下妊娠者。

1.1.2 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正常孕妇的3-5倍,当并发肾脏疾病时,其发生率高达50%以上,糖尿病孕妇一旦合并妊高症,孕妇及早产儿预后较差。同时因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故剖宫产率、产伤、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

1.1.3 感染发生率:GDM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合并感染,最常见为泌尿系感染,且感染后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1.1.4 羊水过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高10倍以上,可能与胎儿高血糖,高惨性利尿导致胎尿排出增多有关,而羊水过多可增加胎膜早破和早产的发生率。

1.2 对胎儿的影响:

1.2.1 巨大儿发生率高达25%-40%,因胰岛素不能通过胎盘转运,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后者刺激胎儿胰岛产生大量胰岛素,促进胎儿宫内增长发育,巨大儿与孕晚期血糖水手呈正比。

1.2.2 胎儿畸形发生率为6%-8%可能与母体妊早期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缺氧或与糖尿病药物毒性有关,在胚胎发育时期,孕妇高血糖可导致严重畸形发生,常见畸形的种类有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泌尿系统,肺发育不全等,其中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最常见,对胎儿影响最为严重。

1.2.3 早产发生率为10%-25%,羊水过多是早产的原因之一,大部分早产为医源性所致如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及其严重并发症出现,需提前终止妊娠,据报道糖尿病合并肾病时早产率高达50%-70%CH。

1.2.4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发病率较低,如伴发肾病时IUGR21%。

1.3 对新生儿的影响:

1.3.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ROS)症,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使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及分泌减少,导致胎儿肺成熟延迟帮ROS发生率增加。

1.3.2 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出生后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如不及时补糖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甚至危及生命。

1.4 远期并发症:孕妇将来患糖尿病机会增加,大约50%以上最终成为糖尿病患者,再次妊娠,GOM的复发高达33%-56%,且多发生在下次妊娠24周前,子代肥胖症机会增加,糖尿病发病增多(有研究报道母喂乳喂养可推迟儿童糖尿病的发生)。

2.护理措施

孕妇从确诊早孕,首次产前检查,就实行孕产妇系统保健手册,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监护和管理。

2.1 妊娠期:

2.1.1 首次产前检查除常规产前检查内容外,详细询问病史,收集完整的病史资料,结合孕妇症状与体征和必要辅助检查,如:检查心、肺、测尿蛋白、尿糖,通过护理评估结合临床诊断,及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

2.1.2 健康教育。指导孕妇正确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监护和自我护理能力,与家人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使其了解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指导孕妇掌握注射胰岛素的正确过程,药物作用的药峰时间,配合饮食及合理的运动和休息,掌握血糖和尿糖的自测,向护理对象讲解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危害,预防各种感染,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发生高血糖及低血糖的症状及紧急处理步骤,鼓励孕妇外出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及糖果,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2.1.3 孕期母儿监护。①孕妇监护。早期妊娠反应可能给血糖控制者带来困难,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以防发生低血糖,孕早期应每月检查一次至第10周,妊娠中期每2周检查1次,一般妊娠20周时胰岛素需要增加,需及时进行调整,每月测定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同时进行眼底检查,妊娠32周以后每月检查一次,注意血压、水肿、尿蛋白情况,严格监护血糖值,预约下次复诊时间。②胎儿监测。了解胎儿健康情况,B超检查,显性糖尿病患者孕18-20周常规B超检查,确定有无胎儿畸形,孕晚期应3-4周复查一次B超,监测胎儿发育情况,胎头双顶径,羊水量,胎盘成熟度。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重要方法,妊娠28周后指导孕妇掌握胎动计数的自我监护方法,胎盘功能测定,了解胎儿宫内情况和判断胎盘功能。

2.1.4 控制饮食。饮食控制很重要,理想的饮食控制,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热量和营养需要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酮症出现,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护士应告知患者禁食,限食及可食食物,饮食上定时定量才能调整好胰岛素的剂量,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中必须有充足的蛋白质,如精肉、鱼汤、猪蹄等富含精蛋白和胶原蛋白物质,多食绿叶蔬菜、豆类、粗谷物、低糖水果等,并坚持低盐饮食。

2.1.5 适度运动。孕妇适度的运动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和正常分娩。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最好,如散步、中速步行,每日至少1次,于餐后1小时进行,持续20-40分钟,通过饮食和适度运动,使孕期体重增加控制在10-12kg内较为理想。

2.1.6 合理用药。因磺脲类及双胍类降糖药均能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毒性反应,因此胰岛素是其主要的治疗药物。

2.1.7 提供心理支持。GDM孕妇由于了解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后,会产生焦虑恐惧的精神负担,护理人员应提供各种交流机会,充分理解患者的处境和情绪状态,加强心理护理,让GDM孕妇对糖尿病知识得到全面了解,主动配合治疗,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运用好科学的医防武器,使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2.2 分娩期的护理:妊娠糖尿病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在控制血糖,确保母儿安全的情况下可计划终止妊娠,但病情未控制伴并发症,巨大儿及出现胎窘时宜剖宫产终止妊娠,一旦做出剖宫产终止妊娠的诊断,孕妇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护士提供专业性指导,耐心解答有关疑问,缓解其焦虑,做好各种药物敏感试验,尿等术前准备。阴道分娩者,嘱产妇左侧卧位,密切监护胎儿状况,注意监测血糖,尽量控制在12小时内分娩,超过1小时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给予产妇心理和生理支持,开展家庭式产房,允许丈夫与家属陪伴。

2.3 新生儿的护理:无论体重大小均按早产儿护理,新生儿出生时取脐血检测血糖,并在30分钟后定时滴服25%葡萄糖液防止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常呈安静和昏睡状,也有呼吸窘迫者,护士应经常巡视,及时发现、防止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2.4 产褥期的护理:产后由于胎盘的娩出,抗胰岛素迅速下降应重评估胰岛素的需要量,做好产妇的会阴护理,护理,鼓励母乳喂养,出院时提供避孕指导。

妊娠期糖尿病是可控制的疾病,是可防可治的,这种可防可治的前提是及早发现和科学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上绝大多数GDM孕妇无临床症状易导致漏诊及确诊较晚,延误治疗,加强孕期保健,健康教育,人性化护理服务,大力宣传糖尿病知识,让将怀孕和已怀孕的妇女对此病有全面的了解,规范GDM的诊治管理,及早发现糖尿病孕妇并使之血糖控制满意是改善GDM患者母儿预后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妊娠期护理措施例6

妊娠高血压是妇产科妊娠期常见病症之一,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特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仅次于产后出血,居第2位,是一种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官性改变,以及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夲症多发于妊娠32 w,发病越早病情越重,发病初期表现为血压轻度升高,伴有水肿和蛋白尿,若不给予及时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可能引起抽搐、昏迷、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危及母婴生命安全,为了查找诱发的危险因素,我们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先报告如下。

1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1易诱发的因素,包括年龄、遗传等 ①初产妇。②年轻初产妇(年龄≤20岁)或高龄孕产妇(年龄>34岁)者。③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④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在冬季及春季、秋冬交替时发病率最高。⑤身体矮胖者,即体重(Kg)/身高(m2)>24者。⑥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妇。⑦营养不良,如贫血、低蛋白血症者。⑧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妊娠、糖尿病、巨大儿等)者。⑨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家族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孕妇之母有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史者。

1.2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

1.2.1高盐饮食、膳食,食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性。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可降压。建议不要食用腌制食物、熏鱼、方便面等,刺激性强的食物,肥肉,蟹黄等。

1.2.2肥胖,体重超重和腹型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18~38岁时体重增加的人危险性最大,超过20%标准体重的人患妊娠高血压的危险性更高。

1.2.3缺少体力活动 缺少体力活动是造成超重或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增加妊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的发生危险。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从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本院共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110例,年龄18~43岁,平均30.5岁,孕周26~38 w,平均32 w。病期:轻度62例,中度32例,重度16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其中先兆子痫1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眼花、头痛、胸闷等症状。

2.2方法

2.2.1所有患者入院后①均给予镇静、降压、解疼、扩容和利尿等治疗。②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和基本健康教育。包括保持整洁、安静的治疗环境及时更换床单,正确的卧床,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呼吸道通畅、饮食护理、基本的健康宣教等。对患者做全身心评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和宣教,具体如下。

2.2.2用药物降压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用药禁忌及临床表现,及时调整用药,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用硫酸镁5 g加入5%葡萄糖液20 mL在20 min左右缓慢静脉输注控制抽搐,再用硫酸镁7.5~15 g加入5%葡萄糖500~1000 mL静脉输注,注意硫酸镁的毒性反应监测血镁浓度以防中毒。调整血镁浓度维持在1.7~3.0 mmo1/L。利尿剂、速尿20~40 mg静推或静脉滴注,2~4 h再重复使用。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患者出现面部潮红、恶心、发热等反应,应减慢滴速。若患者抽搐频繁或昏迷,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休息≥10 h,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改善子宫胎盘的血供。有研究发现左侧卧位24 h可使舒张压降低10 mmHg

2.2.3心理护理干预 在患者治疗期间我们发现部分患者由于对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不了解,对自身病情的康复和母婴的安慰缺乏信心,以及对病房环境的陌生,容易发生精神紧张、焦虑、悲观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患者康复,严重者可能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病情,我们对患者加以仔细观察,及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其性格特点和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中,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安慰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并用眼神、手势等暗示性动作鼓励患者,增强患者的信心,增强患者的亲近感和配合意识,使患者在良好的情绪下接受治疗。

2.2.4加强监护护理措施 对危重患者,即使目前状况稳定,但有潜在发病可能的患者,要做好重点监护护理措施,抢救车、吸引器、压舌板、和急救器材处于备用状态。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情况。抽血检验血气分析1次/4 h,观察尿量和常规化验,记录尿量和血清肌酐等的动态变化,补液应在CVP检测下进行。呼吸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做好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气道压力等的观察记录,以便再次发病时能及时调整到最佳呼吸机参数,为抢救赢得时间。无诱因的倦怠,胸闷和心慌等患者的临床发病先兆给予观察和总结。做好预见性护理工作。

3健康教育

部分患者由于保健意识较差或者虽然有保健意识,但是不正确或不科学,因此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具体如下:①入院宣教:包括病室环境、规章制度、探视制度、作息制度、治疗原则、护理内容和医护人员等。②住院宣教:包括并发症预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产褥期注意事项等。坚持个体化原则,因人而异,使患者能尽量理解,针对部分患者文化较低的情况可制作一些简单的宣教卡片,用图画或图示向患者解释相关问题交流或回答疑问时。

3.1保证休息,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减少聊天时间,主动睡眠、休息和睡眠时以左侧卧位为宜,避免平卧位,这样可以改善宫胎循环

3.2建议合理饮食 即高蛋白、高纤维素、低盐低脂饮食、动物内脏肉类、家畜类、水产类、蛋类、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新鲜水果蔬菜,(笋干、菜花、菠菜、南瓜、白菜、油菜、胡萝卜)杂粮类主食等。

3.3学会自我保健意识:坚持每天数胎动,检测体重,注意有无妊高症相关症状出现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早期治疗,通过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方式,可提高妊娠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基本知识的认识,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培养其积极健康的生活行为,增强其遵医行为的执行能力,从而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维护母子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出院指导:严格避孕1~2年,产褥期要测量血压1次/w,了解身体恢复情况、护理及母乳喂养。

4预防措施

做好产前检查,孕期宣教保健工作。为防止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首先做好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宣教工作。使孕妇掌握妊娠、分娩、产褥期的一般知识,解除他们对妊娠、分娩的思想顾虑,生活上给予指导,使其有所依循。对于异常的孕产妇应进行严密观察。

4.1通过定期的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妊娠期的异常情况,对预防合并症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每次产前检查均需测量血压及体重,测血压时应注意和基础血压比较。量体重时,每次应穿相同的衣裤,以免因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影响体重的准确性。每次检查留清洁尿查尿蛋白。通过血压、体重、尿蛋白的检测,发现异象,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

4.2饮食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等矿物质,限制食盐以减轻水、钠潴留。督促孕产妇按照遗嘱服降压药或镇静药物,以保证疗效。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增加产前检查次数。重视孕妇主诉尽快缩短第二产程,适时终止妊娠,预防产后大出血,严密观察孕妇生命体征,防止回心血量减少所致休克。按时检查子宫底高度及收缩情况,注意阴道出血,必要时做好输血准备。

参考文献:

[1]何建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13):107-108.

[2]喻中会.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对降压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s):2300-2301.

妊娠期护理措施例7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护理干预是降低母婴妊娠期并发症,保证母婴健康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我院收治的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患者年龄在24至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6岁;孕周37至42周有48例,孕周未到37周有10例;初产妇有45例,经产妇有13例;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空腹血糖>5.88mmol/L,或者耐糖量>11.1mmol/L。

1.2护理方法

1.2.1妊娠期

(1)产前检查与指导。定期给患者进行产前检查,看患者有无妊高症、羊水过多等现象,患者血糖进行监测和调整,通过B超掌握胎儿发育情况。患者每月体重增长应在1.5kg以下,避免患者出现肥胖症,对妊娠结局造成影响[1]。(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主动向患者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让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和面对疾病,消除患者内心顾虑。同时指导患者听些轻缓音乐,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3)饮食护理。若患者妊娠前体重60kg,每日进食量不超过250g。依据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合理安排饮食,以低含糖量食物为主。(4)合理使用胰岛素。当患者饮食控制效果不佳,可改为药物治疗。依据患者血糖状况,选择适宜的注射位置,并控制好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和时间,对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和预防。

1.2.2分娩期

(1)患者在分娩期间,子宫收缩加强,糖原消耗量大,进食量较少,导致患者容易出现酸中毒或者低血糖等症状。因此,在进入产程后,护理人员应每隔1至2h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并鼓励患者多进食,必要时注射适量胰岛素,以避免低血糖症状的产生[3]。(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原利用缺乏。使产程延长,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产程进展进行密切观察,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所以,保证产程顺利进行。(3)若患者血糖过高,将增加耗氧量,出现缺氧性症状,引发胎儿窒息。这时护理人员应对胎儿心率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护,查看羊水状况,及时防治缺氧症状,同时查看患者有无并发低血糖症状。

1.2.3产褥期

(1)产后对胰岛素使用剂量进行调整,产后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激素会急剧下降,容易在体液流失、产后出血影响下,容易出现低血糖症,这时应叮嘱患者要卧床休息,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2)产后患者免疫抵抗能力较弱,同时在阴道分娩操作、留置尿管等影响下,容易出现各种感染现象。所以尿流留置时间不宜大于12h,并指导患者注重个人卫生。对切口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并保持阴道清洁、干燥。(3)对新生儿血糖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新生儿存在的低血糖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新生儿由于低血糖而引发的脑损害现象。

2.结果

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38例选择自然分娩,20例选择剖宫产 ,其中妊高症1例,早产1例,无低血糖症状发生,产后患者血糖均恢复正常。2例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症,给予适量10%葡萄糖,血糖得到恢复。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程度不同的异常糖代谢现象,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史、肥胖症史、巨大儿史、流产史等,容易并发低血糖、早产、感染等并发症,对母婴生命健康及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给予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显著性的效果。首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将妊娠期并发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并给予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进行控制,并给予适量胰岛素进行治疗,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内心顾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以改善妊娠结局。其次,加强孕妇产前检查和自我监护,能够及时发现孕妇存在异常现象,并及时给予有效的诊疗措施。通过对孕妇血糖情况进行监测,并积极防治妊娠期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分娩护理措施,同时在产后对母婴血糖进行有效控制,能够保证母婴安全。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母婴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减少,妊娠结局均良好。

参考文献:

妊娠期护理措施例8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特发于妊娠期孕产妇的高血压疾病之一,属于产科重要并发症[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被证实会对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而言,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将有可能产生子痫、重要脏器器官衰竭、以及脑出血等方面的问题,危及孕产妇,乃至胎儿的生命安全[3-5]。除治疗手段的发展以外,重视护理措施的落实同样是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关键手段之一。为进一步探讨观察护理干预在作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本次研究中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比研究常规护理与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12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28.1±1.3)岁,平均孕周(32.1±1.6)周;观察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28.5±0.7)岁,平均孕周(33.7±1.3)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给药,环境护理、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护理以及心理疏导在内。

1.2.2 观察组 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护理之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要点为:(1)心理护理: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在妊娠期间所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况进行详细评估,给予对应的解释与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以及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避免患者产生孤独感或陌生感,为患者创造可供倾诉的环境,促进患者情绪的稳定。尽可能的引导患者认识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属于妊娠期间内比较常见的并发性病理状态之一,只要患者能够正确的对待与处理,就不会对自身的妊娠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求发动患者家属的支持力量,要求患者家属积极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帮助,确保患者心理状态的健康与稳定;(2)健康教育:要求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产检过程当中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利用丰富多样的图片、讲座,面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妊娠行为,了解妊娠期间生理状态改变的必然性。同时,健康宣教中需要重点引导患者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发展、以及病情变化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让患者缓解对疾病的恐慌与压力,提高患者对所开展护理工作的依从性。除此以外,还需要向患者宣教自我检查方面的知识,例如,要求患者养成每天监测血压的习惯,在收缩压高于140 mm Hg或舒张压高于90 mm Hg的情况下,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后需要及时进行对症处理;(3)病情观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在妊娠期间的病情表现以及体征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巡房期间动态观察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特别注意分析患者在呼吸、血压、以及在尿量方面的情况。针对主诉有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以及胸闷等相关症状的患者需要高度重视,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药品以及相关器械的准备工作。若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发生抽搐问题,需要及时处理,通过增设床栏的方式避免患者坠床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妊娠期间出现昏迷或意识非完全清醒的产妇,需要给予禁食处理,避免因误吸而出现吸入性肺炎等并发性症状;(4)饮食干预:要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对钠盐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重视对优质蛋白成分的摄入。摄入食物的选择上,以新鲜时令蔬果为主,提高对维生素族群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的摄入量,同时对体质量进行合理控制;(5)用药护理:要求在使用硫酸镁等药物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根据患者的机体耐受情况对滴注速度进行合理控制。同时,每间隔1.0 h左右巡查病房,观察患者的机体反应以及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性。用药期间确保患者膝反射存在,用药完成后0.5、1.0、2.0 h内进行口膝健反射检查,同时对呼吸次数以及尿量进行密切观察;(6)终止妊娠:对于胎心、胎动良好,胎龄在37周以内的孕产妇患者,可以给予降压、解痉等基础治疗,保胎达到足月状态后,经阴道或经腹分娩。而针对胎龄在37周以上的孕产妇患者,则应当根据病情,尽早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如先兆子痫、难产发病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先兆子痫、难产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例(%)

组别 子痫 难产

对照组(n=50) 20(40.00) 24(48.00)

观察组(n=50) 8(16.00) 9(18.00)

表2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组别 体重(kg) Apgar评分(分)

对照组(n=50) 2.4±0.3 7.9±0.4

观察组(n=50) 3.2±0.5 9.3±0.5

3 讨论

妊娠期护理措施例9

当前,医学临床上对于处于妊娠期间且患有相关心血管病症的产妇尚未找到较为适合的治疗手段,尽管可以应用相关药物对产妇的血压进行控制,但是产妇的预后大多不理想,且产妇的血压波动较大,妊娠结果不理想,而且一些产妇在治疗时,缺少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导致产妇妊娠结果不尽人意。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我医院妇产科室接受治疗以及医学临床分娩的处于妊娠期且患有相关心血管病症的产妇100位,旨在对于在本院妇产科室处于妊娠期间且患有相关心血管病症的产妇应用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7年12月我医院妇产科室接受治疗以及医学临床分娩的处于妊娠期且患有相关心血管病症的产妇10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产妇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些产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有50位产妇。另一组是康复护理组,也有50位产妇。在康复护理组的50位产妇当中,产妇的年龄20~42岁,平均28.4岁,孕周25~40周,平均30.1周。在常规护理组的50位产妇当中,年龄22~45岁,平均30.2岁,孕周28~42周,平均30.4周。产妇以及产妇亲属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相关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于常规护理组的50位产妇,施行普通的护理方式,即在产妇入院之后,施行妊娠期间以及相关心血管病症的健康宣教,为产妇创设良好的休养环境,注重产妇的饮食方面的护理干预,确保对产妇的心电图检测有效准确。对于康复护理组的50位产妇,应用专科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2)心理方面的干预(3)相关药品的干预。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百分数(%)来表示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比较,通过t检验,P<0.05,表示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妊娠期护理措施例10

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经过实施护理干预之后,其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都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降低围生期母婴的各种并发症,最终使得妊娠的结局得到改善,因此护理干预值得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进行应用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早产儿泌尿系统感染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30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23-01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是指患者在妊娠期所出现的糖代谢异常,其发病的原因和多种因素有关,这极大的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精神负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中对于母婴的危害概率比较大,在产科中术语高危妊娠,所以在临床上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给予合理的治疗和干预,以提升母婴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在临床上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降低围生期母婴的各种并发症,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各种妊娠结局。本文结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为29.5岁,其中初产妇55例,经产妇3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体重、身高、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4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45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由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采取以下方法。

1.2.1饮食干预。对于糖尿病妊娠期的患者来讲,实施饮食干预十分必要,大部分的患者依靠饮食控制就能够维持血糖在正常的水平之内。医院在对患者实施饮食干预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的原则就是为孕妇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以保证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要注意避免餐后高血糖的出现。所以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方面应当依据患者的体重以及活动量等指标科学的计算出所需要的热量,对患者开展科学的饮食指导,同时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孕妇胃肠功能紊乱,还应当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多食用植物性纤维,以此来维持患者正常的血糖水平。

1.2.2健康教育。临床上患者一旦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护士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及时的健康教育。首先应当让患者了解必要的妊娠期唐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对于妊娠期结局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另外要注意对患者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同时也要向患者讲明开展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以正确患者的配合和支持,使得患者能够真正的认识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母婴健康的重要意义。

1.3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采取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P

2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45例患者经过实施护理干预之后,其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都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容易出现早产儿、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解决。为了能够更好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本组资料中就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观察组患者在通过实施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知州,孕妇的血糖控制达到了比较好的水平,这使得早产儿、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龚小倩,王燕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母儿预后的观察[J].护理学报.2007年07期

妊娠期护理措施例11

非意愿妊娠是指在发生时,由于没有使用有效的避孕防护措施或使用措施失败而导致的非计划妊娠。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2亿人次怀孕,其中大约1/3为非意愿妊娠[1]。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常用的补救措施,会给妇女身体上和心理上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我们调查近3年来因非意愿妊娠在我院行人工流产的225例野外作业女工,探讨减少女工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可行性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因非意愿妊娠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的野外作业女工225例。野外作业女工认定条件:野外作业岗位在岗1年以上,每年野外工作工期不少于4个月。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既往怀孕及人工流产的次数、避孕措施使用情况、本次非意愿妊娠避孕失败的原因、未避孕的原因以及紧急避孕的使用情况。调查采取面对面匿名访谈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25份,因知情同意等原因回收有效问卷211份,有效回收率为93.8%。

2 结果

2.1人口学特征 211例女工平均年龄32.7岁,其中30岁及以下89例,占42.2%;31~40岁103例,占48.8%;41岁及以上19例,占9.0%。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117例,占55.4%;大专及以上94例,占44.6%。婚姻状况:未婚者39例,占18.5%;172例已婚者中,因工作原因每年平均夫妻分居在4个月以上者148例,占86.1%。

2.2孕次分布及流产情况 初次妊娠者58例,占27.5%;第2次妊娠者104例,占49.3%;第3次及以上者49例,最多者达5次。初次人工流产者115例,占54.5%;第2次人工流产73例,占34.6%;人工流产3次及以上23例,占10.9%。

2.3避孕措施使用情况及人工流产原因 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导致本次妊娠发生的有151例,占71.6%;避孕失败的60例,占28.4%。侥幸心理和避孕药具准备不充分是未采取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3.1%(50/151)和31.1%(47/151);其次是避孕知识欠缺,占20.5%(31/151);其他如不愿使用和怕麻烦等占15.3%(23/151)。60例避孕失败者中,性生活中使用方法不正确(包括性生活过程中不全程使用和滑落破裂等)的占51.7%(31/60);安全期避孕占20.0%(12/60);口服避孕药方法错误或漏服占15.0%(9/60);体外和节育环避孕失败(脱落和带器妊娠)分别为10.0%(6/60)和3.3%(2/60)。

2.4紧急避孕药使用情况 女工无防护性生活或发现避孕失败后,在本次妊娠发生的月经周期内服用过紧急避孕药18例,占8.5%。其中仅4例(22.2%)为在规定时限内正确服用紧急避孕药物后避孕失败,服用药物前后有再次无保护性生活的女工8例(44.4%),其余为紧急避孕药物使用方法或时限不正确6例(33.4%)。193例未使用或未及时寻求紧急避孕措施的原因为:就医不方便75例(38.9%),侥幸心理54例(28.0%),没听说过紧急避孕37例(19.2%),其他27例(13.9%)。

3 讨论

随着通讯、运输、开采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远离城市的野外作业工程量逐渐增多,更多地女性加入到野外作业的大军之中。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一年内的大部分时间在野外工作,流动性较大。女工在工作期间多处于夫妻分居状态,而休假期间性生活又相对频繁,很难保证规律性的性生活。加之性观念的改变和独自身处工区的孤独感和寂寞感,处于性活跃期的女工也容易发生无防护。同时受野外作业环境和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作业工区周边医疗服务网点少、所能提供的卫生服务水平有限,女工在无防护后紧急避孕措施的可获得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人工流产是非意愿妊娠后终止妊娠的一种补救措施,有引起女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宫外孕等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是导致继发性不孕的首要原因[2]。调查结果显示,非意愿妊娠行人工流产的女工中,已婚者占81.5%,以因工作原因夫妻分居者居多,占86.1%,年龄分布以40岁以下女性为主,近1/2集中在31~40岁年龄段。说明此人群并没有存在非意愿妊娠低龄化的趋势。吴晓霞[3]调查200例人工流产患者,未婚者占 65.0%,25岁以下者占50.5%,认为未婚青年婚前越来越普遍,非意愿妊娠低龄化趋势愈来愈明显。两项研究的结果不同,说明野外作业女工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40岁以前年龄段女工非意愿妊娠者占91.0%,提示40岁以前是性生活的旺盛时期,妊娠分娩、初次使用避孕措施均以此年龄段为主。调查中发现第2次妊娠者和初次人工流产者占非意愿妊娠女工的1/2左右,也与调查对象中已婚者比例较高的情况相吻合。相对于未婚女工而言,已婚者已经掌握了较多的避孕节育知识,但仍处于性活跃期,在无规律性的性生活中容易出现非意愿妊娠。

进行性生活时未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孕措施使用不当是非意愿妊娠发生的重要因素。受工作繁忙、远离城镇就医不方便等因素的影响,女工一旦出现无防护性生活,多不能方便快捷地获得避孕器具和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容易出现避孕药具准备不充分的情况,这也增加了性生活后存有侥幸心理的比例,与国内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66.7%的避孕失败者是使用方法不正确、口服避孕药方法错误或漏服等行为因素所致,还有少部分女工选择了安全系数较低的安全期避孕和体外避孕,与这些女工对避孕知识的欠缺有关。调查发现,紧急避孕在女工中的应用极不普遍,且存在药物服用时限错误、未能严格掌握避孕药物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等情况,降低了药物的使用效果。提示在进行避孕节育知识普及时不仅要强调避孕的重要性,更要把重点放在提高避孕药物和器具的正确使用率和可获得性上来,在需要时女性能够想得起、买得着、用得好。

鉴于非意愿妊娠多发于40岁以下已婚和未婚但有性生活的女工中的特点,应加强对此人群避孕知识和人工流产危害的普及,为女工提供及时有效的避孕信息和手段,增加避孕器具的可及性和正确使用率。特别是针对女工长期在野外一线工作的特点,提升劳动卫生保护力度,探索建立符合女工生理需求和性生理规律的倒休制度和探亲制度,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艳玲,闫学明,社晓娜.非意愿妊娠妇女避孕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2):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