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通讯基础建设

通讯基础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8 09:23:22

通讯基础建设

通讯基础建设例1

中国的消防通信体系起步相对较晚,虽现已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消防通讯指挥体系,极大地加强了对于灾害的处理水平。但是,中国目前消防通信体系的计算机化还不够健全,无法达到其他国家使用计算机与通讯网络对火灾进行辅助以及模拟训练的程度。由于消防通讯计划的专业性较强、技能指标高、触及的范畴广范围大及基础设施建造开展不均衡等方面的因素,使消防通讯计划的编制作业难以有效和深入开展,造成有些城市消防通讯计划的内容空泛、缺乏深度、可操作性较差,不能切实有效地疏导城市消防通讯的建造和开展。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现在的消防通讯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而且应用了专门的消防系列配套装备,建立了功用与能效很好的有线计算机消防通讯网。

1.1基础通信网络

基础通讯网络是消防通讯和城市应急通讯的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直接决定了消防部队的信息使用能力。因此,基础通讯工作的开展是消防通讯规划的要点。当前,消防部队依托公安信息网、大众电信网、无线超短波通讯网及卫星通讯网等多种通讯网络传输语音、图像和数据,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消防通讯网络体系。

1.2计算机通信网

当前,消防部队各级单位均已接入了以公安信息网为根底的计算机通讯网,这一网络是消防部队数据通讯的基础网络,承担救火指挥调度、消防归纳信息管理等大多数信息系统的数据传递,还能完成IP语音电话和视频传输等多媒体使用功能。为保证调度指挥等主要信息的准确传送,有些节点间还建立了指挥调度专线和备份网路。在消防通讯计划中,应按照本地公安信息网和消防部队本身信息通讯的建设情况以及各级消防部队的信息通讯需求,合理计划消防计算机通讯网,保证网络的全部接入和牢固疏通。

1.3卫星通信和短波通信

在自然灾害如地震等大型自然灾祸救援或户外应急救援中,中间站的普通无线通讯往往会遭受传输间隔和范围、电力供给、极点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限制,阻碍了消防部队信息通讯的要求。此时,卫星通讯和短波通讯等应急通讯方法变成救援现场最有用的信息通讯手法。现在消防部队已对消防卫星通讯系统做出整体规划和布置,并推动消防卫星通讯网的全面覆盖,一些城市的消防部队先后配备了卫星通讯设备、轻便卫星站、短波电台等应急通讯配备,在一些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祸救助和大型跨区救火应急救援中显现出极强的应急通讯保证能力。消防卫星通讯和短波通讯在应急通讯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城镇抵挡自然灾害的重要保证设施。

2中国消防通讯网络管理的研究

2.1要有与时俱进的管理体制

在消防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系统操作质量,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准确,除了确保通讯设备实现信息传输的需求,还需要选择正确的方法管理消防通信。首先,应该制定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链接每个消防通信以实现作业,管理维护每个链接,大型设备的正确维护,防止人工操作,减少机器的使用寿命。只要指定的操作管理系统是正常运行的,那么消防通信必定也是正常的,从而促进消防通信的质量,极大地实现消防指挥调度的改进。

2.2要有与时俱进的管理制定

通讯事务管理,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在保证值班标准和设备维修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工作安排和要求,按照这些要求,在操作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有用的操作过程,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操作,防止因失误造成一定的,从而确保消防通信的质量。

2.3要有管理人员的素养

消防通信工作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为了保证通信的质量,需要管理者本身有非常专业的责任感,并加强相关学习技能,可以在火灾救援提供决策信息支持,确保消防通信系统平稳运行,不会由于管理问题而造成消防通信系统的损失。

通讯基础建设例2

一、研究现状与问题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通过市场来交换创新知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任务。知识交易的场所就是知识市场,知识通过市场交易和流通,转化为经济价值。但是,目前知识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区域层面的知识市场研究寥寥无几,张林(2007)提及区域知识市场是区域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未涉及到知识市场的具体分析。虽然中国于1999年提出了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但龚荒、王元地(2008)却发现,中国专利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本文认为忽视市场对知识流通与交易作用是主要原因。知识市场可以依托物理场所和虚拟场所。物理场所指那些能够使各节点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场所,如会议室、实验室等;虚拟场所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知识交易平台,它主要由知识仓库、知识搜索引擎、知识传递系统以及虚拟交流社区等部分组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虚拟知识市场的必要条件,也是知识市场发展不可忽视的基础。Karel Davids和Larry Stewart(2008)总结知识的稀缺是知识经济形成的基础,知识的扩散才是知识经济形成的根本,而且着重指出信息基础设备作为知识市场的物理条件,更是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决定因素。

以上研究或多或少涉及到知识市场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但缺乏二者具体的实证研究分析。本文将采用协整模型,利用(1990―2007年)数据对中国知识市场的发展与现代通信基础建设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定量研究,意在说明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对于知识市场发展的影响程度,以期针对提高知识市场流通性,促进创新和知识市场发展提出有效建议。

二、变量构造和数据处理

对于知识市场的发育程度,用技术市场交易额来衡量,而信息基础设备建设利用历年中国邮电通讯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来表征。数据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8年)和《中国交通年鉴》(1991―2003年),由于统计年鉴在2003年后对邮电通讯业分开统计,划分为邮政业、电信及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等。为了统一口径,2003年后基本建设投资取两者固定投资之和;为了消除物价影响,将邮电通讯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和技术市场交易额这两个变量分别用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处理;同时为了消除异方差,对数据分别取对数。

三、实证检验

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基本思路是: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间序列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表现出平稳性,则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而基于协整理论的误差修正模型,把长期均衡关系引入动态方程,用长期均衡误差作为短期波动修正项。这种设定对许多经济模型是非常合适的。目前,误差修正模型已在计量经济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基本步骤如下。

1、单位根检验。即检验变量是否为平稳的过程,本文使用ADF 法检验变量平稳性,进行如下回归:

Yt=α+?茁t+?啄yt-1+?撞?姿jyt-j+ut

其中:?琢为常数,t 为时间趋势,0

该检验的原假设是H0:?啄=0。接受H0意味着时间序列{yt}含有单位根,即序列{yt}非平稳。实证分析结果与结论见表1,邮电通讯基本建设投资额与技术市场成交额的水平值都为非平稳的,但它们的一阶及二阶差分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两者可以进一步作协整分析。i表示邮电通讯业的基本建设投资,kmv表示技术市场交易额。

2、协整检验。协整关系检验目前有许多模型,如Engle- Granger 两步法、Johansen 极大似然法。对单方程系统,只需用OLS 估计,操作简单明了。具体操作为先用OLS 法建立模型,然后对残差作平衡性检验,若残差是平稳的,则两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否则就不存在。OLS 法实证结果如下:

LN(kmv)=1.041459?鄢LN(i)(1)

(注:表中Li表示邮电通讯业基本建设投资取对数,同方程(1)中LN(i)。R2值为0.581977,D.W.值为0.509176,Prob(F-statistic)为0.000000。)

方程中各变量t 检验值在5%水平下都是显著的,说明邮电通讯基本建设投资对知识市场交易额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从系数估计值来看,邮电通讯基本建设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技术市场交易额就要上升1.041459个百分点。为了识别是否有长期影响,还需进行进一步协整检验。记方程(1)的回归残差序列为e,对e作单位根检验,对回归残差序列做平稳性检验,选取模型e=kmv-kmvf(kmvf为变量kmv的拟合值),检验结果如表3,e的水平值(ADF检验对应阶数为I(0))是平稳的,证明了方程(1)表述了邮电通讯基本建设投资与知识市场交易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误差修正模型。协整关系表述的是一种“长期均衡”,但实际数据却是由“非均衡过程”生成的。因此,建模时需要用数据动态非均衡过程来逼近经济理论的长期均衡过程。最一般的模型是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即一个内生变量Yt,被表示成同一时点的外生变量Xt 的函数,且每个变量的滞后也出现在模型之中,这就是ADL 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LN(kmv)=0.158168+0.067957?鄢LN(i)-0.247992?鄢LN(iT-1)-0.162531?鄢LN(iT-2)-0.091160?鄢LN(iT-3)+0.253142?鄢LN(kmvT-2)-0.301010?鄢ET-1(2)

(注:表中L即表示取对数,同方程(2)中LN;表中括号中数字表示滞后期数。R2值为0.894319,D.W.值为2.219963,Prob(F-statistic)为0.000479。)

如表4,方程(2)中各变量t 检验值在5%水平下是显著的(除LN(i)在10%水平下是基本显著的)。在误差修正模型方程(2)中,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影响,如(0.067957?鄢LN(i)),即表示基期当年的邮电通讯基本建设投资的波动对于基期技术市场交易额的波动幅度的影响系数为(0.067957)。误差修正项ET-1的系数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从其对应的系数估计值看,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模型将以(-0.301010)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即调整力度很明显。

由此模型(1)、(2)就构成了邮电通讯基本建设投资(i)和知识市场交易额(kmv)的协整模型。从短期来看,邮电通讯基建投资对知识市场的效率的短期提高作用是很明显的,知识市场交易额随着邮电通讯基本建设投资增加而增长;从长期来看,方程(2)的每个变量t检验值都是合格的,即方程中的每个变量与知识市场交易量都有着关系(变量对应的系数正负皆可)。综合起来,可以说邮电基本建设投资与知识市场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4、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上文中协整检验表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其基本思路为:在预测Y的回归模型中,引入X的过去观测值作为独立变量应该在统计上显著地增加模型解释能力,并且Y预测X在统计上不显著。实证分析及结果如下。

在滞后一期(滞后期=原有数据组数-Obs数,一年为一期)时,技术市场交易额(kmv)对于邮电通讯基建投资(i)在10%的显著性有单向的因果关系(如表5),说明技术市场交易额的改变能够在一年之后影响邮电通讯基建投资的规模。在滞后四期,邮电通讯基本建设投资(i)对技术市场交易额(kmv)在显著性为5%时,有显著性的单向因果关系(如表6),说明邮电通讯基建投资对技术市场的发展影响要经过4年的滞后期才能表现出来。换言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以明确知识市场的发展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一种双向的正相关,但是这种双向关系的作用时间却不同步。当基期知识市场规模变大(变小),翌年的信息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也会变大(变小);但知识市场要在4年之后才能反映出基期信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改变,这主要是由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转化成可用知识传递信道所需时间长。

四、对策及建议

实证研究表明,信息基础设备建设对于知识市场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知识市场起作用的周期过长,造成知识转化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的建议如下。

1、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邮电通讯基本建设对知识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正面影响,所以中国要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能够更好地用于信息的流通和传播,促进知识市场的发展,夯实中国的创新能力。

2、增强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由于技术设施建设对知识市场作用在4年后才充分体现。因此,中国必须强化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知识市场的发展的能力,用以减短受益的滞后期,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

3、合理地规范知识经济的虚拟市场规则。目前,信息技术对知识市场的促进作用并不高,而通过网络进行知识交易还面临着国家科技平台、区域技术平台、专利数据库网络整合的问题以及知识网络交易规则不完善等问题。实践证明,合理而规范的规则可以保证私人知识合理合法的转化为公共知识,还可以提高信息技术对知识市场的促进作用。

(注:本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8BJL

006)。)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

[2] 张林:区域知识管理的原则、目标与方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7(1).

[3] 龚荒、王元地:中国专利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1).

通讯基础建设例3

十三五规划对于通讯业的发展提出了宏伟的构想,要求“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城乡通讯服务的均等化、通讯设施的升级、通讯业务的扩大化等都需要极大的信息支撑系统,这些服务的开展,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更深入的与通讯工程规划相结合,以处理、分析并利用来自于更多通讯载体的信息,使通讯工程的建设能够真正达到生产、生活、军事、国防等各个领域的使用需求。

1通讯工程规划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信息管理整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术,借助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网络技术,围绕一定的目标及规划采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查询信息同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当前社会的各行各业,使各行业管理活动的决策和规划更为科学、高效。通讯工程规划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环节,围绕城市当前建设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需要通过科学地规划使通讯工程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城市进步和发展提供支持。通讯工程规划,要围绕实际需求以及发展目标,实行总体和分区规划,并分析和探索规划重点,使规划更有方向性、目的性。

1.1通讯工程规划的工作内容

通讯工程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便利而产生的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涵盖范围逐步扩大,是对通讯技术、通讯系统和通讯网络等工程的总称。通讯工程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基本要求就是合理完成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我国通讯工程规划工作中包含有庞大的地理属性数据量,需要借助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才能得到最有效、准确的利用,这也是今后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将要面对的主要工作内容,基于这些工作内容,才能对通讯工程的线路、设备、站所配置进行优化。从总体规划上,确定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的规划发展,以及非通话业务和数据通信等业务的发展目标,对于市话局到长途局之间的长市中继方式进行规划。对于新建的邮政以及电话局所等,要对模块局和郊区分区之间的集线器等远端模块位置进行勘定,对于分区内的近、远期的局所和站设备配合关系以及交换网的区界做出确定。明确近、远期的广播电视设施的规模以及用地面积。明确无线电收发信的区域范围和保护控制措施以及微波通道的宽度和控制高度。明确电话及广播电视的近远期枢纽、主干路和主要配线的路由以及电信缆道的管孔数。对于电话、广播、电视、邮政等通讯的布置进行优化,确保长途电话和数据通信等业务的实效性以及合理性。当前,我国的信息发展较为迅猛,新旧线路的置换也处于关键时期,旧站所、设备的维护和新站所的建立等都需要有科学的规划,避免大拆大建和浪费现象。在建设的基础上,确保项目功能达到最优化,全面提升通讯工程的效果。计算机信息管理将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结合起来,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保障了通讯工程规划的科学性、长远性、系统性。

1.2通讯工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一,通讯工程规划要以社会信息化需求为依据,根据社会信息化的需求,保障最普遍的通讯服务,为社会信息化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第二,要做到通讯工程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效结合,根据城市规划布局进行合理的通讯工程规划。第三,要根据国家相差标准及规范进行规划,通讯技术的标准日新月异,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了解相差标准,才能进行科学、合理、可靠的规划,确保通讯工程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果。第四,要以现阶段的发展实际以及未来发展需求为基础进行规划,充分分析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通讯需求,保障通讯发展规划具有协调性,既满足当前城市需求,又能有更长远的规划,为通讯工程未来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综合化、宽带化、多样化发展提供基础。。

2邮政设施工程的规划

邮政是我国覆盖范围广、数据流量庞大、为人民基本通讯服务的基础设施。邮政连接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通讯,科技的不断发展、区域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使传统的邮政设施面临着升级压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邮政设施发展的关键技术。

2.1连接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

邮政设施的发展在我国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各地区之间邮政通讯存在着差异性,同一地区之间也会有中心区域和郊区的差异,依靠传统的人工服务很难将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实现通讯服务的均等化,但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就能够把各区域内的邮政设施和邮政通讯用户进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实现整体化、系统化的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使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之间的连接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实现了邮政通讯连接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畅通性。工作人员只需要把周边地区的邮政设施和用户信息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进行输入,借助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的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更迅速的运算出最理想的通讯方式及通讯线路,使周边地区的信息能够畅通地传输到中心地区,提高区域整体邮政通讯效率。

2.2邮政枢纽的设计和规划

通讯线路的设计和规划是邮政通讯传递的基础和关键步骤,线路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邮政通讯的工作效率和传递效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使邮政的设计和规划更加理想化。通过一键化和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只要将现场勘察数据信息直接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中,管理系统在全面分析邮政枢纽的基础上,借助强大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更快捷、科学地规划通讯线路,使线路设计和规划更为合理化,不仅极大的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花费,还极大地优化了设计结果。邮政通讯作为一个发展时间较长的系统,在规划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整体性以及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因此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各支部的布局和规模数据统一起来,再进行整体规划,能够确保规划更加科学、长远,而且既实现了独立工作,又能够进行集中管理。

2.3邮政通讯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为邮政通讯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设施运行也更为安全、稳定。工作人员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个邮政通讯设施运行正常状态的数据信息库,或者直接输入到管理系统中,借助系统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分析邮政设施的运行状态。由管理系统连接区域内全部设施,实施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信息,向工作人员发出相应的指令,以便及时控制故障设施和线路,避免损坏扩大化。

3城市电话系统的规划

固定电话系统在移动通讯系统大规模发展之前,对于现代社会便利度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固定电话通讯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运用,使固定电话通讯线路更为复杂而多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为固定电话通讯工程的网络连接的完备性以及安全通信的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城市电话系统已经形成了光缆为主,微波和卫星为辅的立体化通讯网络。拥有全球最大的固网系统,在为城乡用户提供固定电话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宽带网络服务,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帮助下,建成了一个庞大的电信网络传输系统。

3.1固定电话的业务办理

固定电话在业务办理时,需要实名办理,根据业务办理所在地信息和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办理,这些信息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与身份证明信息系统快速进行核对和匹配,在完成身份信息准确性认证的同时,再生成相应的固定电话号码,完成身份证明与固定电话号码的匹配。在后续的各种固定电话业务中,只需要使用身份证明和电话号码,就能够办理各种相关业务。

3.2固定电话通信线路的规划

城市固定电话系统的规划也是固定电话通讯质量的关键环节。我国城市电话系统从规划要求来说,住宅电话要求每户一部,而非住宅电话则是住宅电话三分之一左右。电话局和站所设备容量在占用率方面从近期要求是50%,中期则是80%,远期要达到85%。长途、市话等各网之间的交换,线路的选择等,都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存储和分析功能,从而为系统规划提供更为合理的方案。城市固定电话系统需要相应的分支机构和站设备容量进行支撑,要保证通讯质量,就需要对分支机构和站设备容量的占有率进行分析,以选择最佳的通信线路,充分利用电信设备,提高城市电话系统的通讯质量,保障电话系统的布局、规划更为合理,能够将资源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

4移动通讯规划

移动通讯工程的发展,是当前通讯工程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对于固话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移动通讯基站的不断扩展,移动通信逐步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通讯的实时性、便捷性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作用的极大的发挥,为移动通讯工程提供了最为坚实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

4.1业务办理

移动通讯客户数据量爆增,使得移动通讯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移动通讯电话卡的申请、办理、补办,通讯纪录的查询、监督和管理等,都需要庞大信息量的支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为业务的快速处理提供了更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式,从而使移动通讯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

4.2业务故障处理

我国移动通讯网络有A、B、C、D、G,其中A和B网都是模拟移动电话网,C、D、G网则是数字网。各个网络之间客户群不同,线路也存在差异,要使整个移动通讯网络能够在各个线路之间及时、准确交换,就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将客户信息传输到通讯网络中,确保其通讯的正常运行。业务发生故障时,也能够通过身份证明到营业厅处理,或者通过电话客服以及网络服务进行处理。

5广播电视规划

5.1广播电视规划宏观预测

广播电视规划一般以人口预测的方式对信号口和户均数据进行分析,按照2.8-3.5人为一个用户进行运算,从而测算出标准信息口和户均两端的数据,人均端口数则不能超过1个端口。有线电视包括了总前端和分前端等光接点,以200-500户的标准在路边箱内设置光接点。分前端则位于服务区中心,每两间机房服务于10000户左右。

5.2广播电视规划信号传输

广播电视规划的业务主要是无线的覆盖和有线网络设施,无线覆盖需要发射台和检测台等设备和站所,有线设施需要信号源接收和网络传播等设施。这些设施的信号覆盖、信号传输都需要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广播电视信号由卫星以及地面庞大的网络系统传输到用户设备中,要完成信息的实时、高质量接收,必须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下,通过快捷、准确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将数据信息及时、快捷、准确地提供给用户设备。

5.3广播电视运行和故障维修

广播电视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通讯设施,会受到来自于天气以及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故障率较高,需要投入较大的监控和保护措施。当设施发生故障时,需要信息管理系统对故障进行排除、分析和指派处理,业务的办理、报停以及故障和线路的维修,都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广播电视设施覆盖面积和用户信息量都较为庞大,运行和维护都需要强大的信息支撑和管理。

6结语

计算机信息管理对通讯工程规划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使通讯工程规划工作的日常管理更为及时、准确。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功能,极大地提高了通讯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能够使各个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够了解到整个通讯工程的运行状况,通讯部门的决策有了更科学、全面的依据,使城市通讯工程规划更为真实、可靠。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于通讯工程规划的宏观预测技术支持,使通讯工程规划在满足当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更符合当前通讯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的发展要求。

引用:

[1]熊建.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6(6).

通讯基础建设例4

(1)世界经济论坛(WEF)的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网络准备指标)。从2001年开始对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名。其测评的内容包括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环境、信息化准备程度、信息化应用程度三方面。台湾2003年在8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9,2004年在10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7。

(2)英国经济学人下属EIU的e-Business Readiness Index(电子化准备指标)。从2000年开始对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名。其测评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法规与政策的完备性、商业环境整体效率、电子商务社会文化多元性、e化服务可得性等。台湾2003年和2004年在60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都是第20。在其中的信息技术的联接度和e化服务的可得性两项中,排名为世界第3。

(3)国际数据公司(IDC)的Information Society Index(信息社会指标)。从1996年开始对5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名。其测量的内容包括电脑基础环境、互联网基础环境、通讯基础环境、社会基础环境。台湾2003年排名第20,2004年排名第24。IDC的评比显示,台湾的通讯基础环境排名为全球第3,互联网环境为第14。

通过下面的一些最新数据,可以对台湾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有更为直接的印象。截至2004年9月,台湾商用互联网账号总数(不包括学术及政府网络用户)已达1033万户,其中宽频网络用户337万户,移动网络用户385万户。经常上网人数突破900万,达905万。网络应用普及率为40%,企业联网普及率已达81%。

台湾资策会人士认为:台湾整体信息与通讯应用基础建设已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市场竞争环境、信息通讯网络的基础建设及信息通讯服务产业的发展都有长足的进步。无线上网人数、家庭宽频普及率与电讯产业的竞争程度等排名都跻身于全球前10位。

2、政策推动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台湾当局就已经非常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1979年成立由官方与民间共同出资的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20余年间该组织在推动资讯通讯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信息技术的跟踪与研发、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2003年,台湾信息通讯产业的产值已达到640亿元新台币。

1993年,美国在全世界率先推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台湾随后也推出本地区相似的计划,并成立主管机构,推动台湾的信息化发展。先后成立了“‘行政院’‘国家’资讯通信基本建设专案推动小组”(简称NII小组)、“‘行政院’资讯发展推动小组”(简称院资推小组)及“‘行政院’产业自动化及电子化推动小组”(简称iAeB小组)。后为提高整体性及业务效率,于2001年将上述三个机构合并,改为“‘行政院’‘国家’资讯通讯发展推动小组”(简称NICI小组),自此该机构成为专职推动台湾信息产业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机构。其推动信息化的目标是:①电子化政府:建立畅通及安全可信赖的资讯环境,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全面上网;公文电子交换全面实施;600项政府申办服务上网;户籍和地籍誊本全免;政府资料公开,全民参与。②产业电子化:健全产业自动化及电子化应用环境;建构高效率供应链管理网络,达成最佳化供需机制,协助企业建立全球运筹营运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③网络化社会:丰富网络内容,加强文化及自然资产数字化应用;偏远地区普设资讯公共服务站,缩小数字差距;建立数字学习环境,让人人容易上网学习;提供个人化的保健、医疗服务。④基本建设:整备知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讯通讯相关法规环境;上网人口比例达到50%,其中宽频上网达70%;提升资通产业技术与发展环境,建立可靠的网络安全机制;普及全民资讯教育;建立智慧型运输系统,便捷交通;提高侦防能力,防止网络犯罪;掌握国际资通标准,促进国际合作。

进入新世纪后,台湾推动信息化的措施主要包括:知识经济发展方案,该方案由“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提出,“行政院”2000年8月通过。计划推动期5年,从2001年1月起至2005年12月止。

方案的目标包括下列5点:

(1)全岛研发经费占GDP的3%,其中30%来自政府部门,70%来自民间部门。

(2)技术进步对经济成长的贡献达75%以上。

(3)政府及民间投入教育经费总和占GDP的70%以上。

(4)知识密集型产业产值占GDP的60%以上。

(5)宽频网络配值率及使用费与美国相当。

方案共有5项发展策略:

(1)由民间主导产业发展,政府的角色着重于建立环境与排除营运障碍。

(2

)以建立创新与创业机制及推广资讯科技与互联网应用为动力,通过知识的运用,加速研发及商品化,创造新兴产业,使既有产业利用知识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以提升竞争力,推动知识运用,创造市场需求,带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3)从基础建设、法制、人才供应及行政面,同时进行检视,以构建知识经济优良发展环境。

(4)政府再造应与企业再造同步进行,以产生相辅相成效果。

(5)采取措施消除知识差距,以使全民共享运用知识所带来的成果。

该方案认为台湾地区已具备初步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希望经由方案的推动,在未来10年内达到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知识经济水平。

2001年,基于资讯通讯科技所带动的技术变革,“行政院”NICI小组规划完成“‘国家’资讯通信发展方案”,12月“行政院”正式通过实施。该方案系以台湾电子化为发展愿景,希望运用资讯通信科技,建立高效能政府,以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资讯化优质社会。

而2002年的“数位台湾”计划,是推动台湾走向信息化社会的集大成计划。2002年“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将“‘国家’资讯通信发展方案”中的电子化政府、产业电子化、网络化社会、基本建设等4大领域,扩大为“数位台湾”计划。同年5月,“数位台湾”计划被正式纳入“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十大重点投资计划之一。 3、“数位台湾”计划的信息化前景

3.1 总目标

其目标是运用资讯和通信科技,建立高效能的政府,提升产业竞争力,建构高品质的资讯社会与创造智慧运输环境,以加速带领台湾迈向知识新经济,打造台湾成为亚洲最e化的地区之一。计划各年度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数位台湾”计划分年目标计划指标名称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宽频上网户数(万) 200 300 380 460 530 600

E化商务排名(WEF指标) 18 16 14 12 11 10

E化政府排名(WEF指标) 7 7 6 6 6 5

资讯社会排名(WEF指标)15 12 9 8 6 5

E化政府民意满意度(%)30 50 60 65 70 75

“数位台湾”计划的整体预期效益可区分为经济面、政府服务面、资讯应用面与基础建设面等四大层面。

(1)经济面:通过“数位台湾”计划的推动,创造两万个就业机会,e化服务业总营业额达3000亿元(新台币,下同),协助弱势企业扩增整体营业额400亿元,产业e化率达60%,电子商务交易额占GDP比率达15%。

(2)政府服务面:提供600项上网服务,5年内公文交换率达到55%,e化政府民意满意度达75%。

(3)资讯应用面:除前述表格中的信息化社会与e政府指标外,电子商务应用程度将达到全球前10名。

(4)基础建设面:上网人口总数比率达50%;其中宽频上网人口比率达到35%,南北主要骨干频宽达1150Gbps,国际海缆频宽达250Gbps。

“数位台湾”计划为滚动式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逐年检讨修正。2004年6月该计划调整为“600万户宽频到家”、“e化生活”、“e化商务”、“e化政府”及“缩减数位落差”等5大架构、58项子计划。详见下页表2(因篇幅原因,只列至二级计划)。

表2 2004年“数位台湾”计划核定的新架构

宽频到户600万户

推动无线宽频网络

建置发展网络协定IPv6

宽频到家 建置安全的资讯通信环境

“内政部”自然人凭证发证计划

建置及营运、岛内及海外PKI互通机制

建立资、安产品验认证机构或实验

数位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

数位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

数位娱乐计划

网络文化建设发展计划

E化生活 故宫文物数位博物馆建置及加值应

数 用计划

位 不动产资讯中心

台 网络健康服务推动计划

湾 推动e化交通

计 产业协同设计电子化计划

划 农业产业知识管理应用计划

E化商务 中小企业知识管理应用计划

电子商务国际合作及交流计划

企业经营服务e网通

政府整合服务单一入口

线上政府服务e网通

E化政府 公文交换G2B2C计划

政府机关视讯联网系统计划

开放政府数位资讯

防救灾紧急通讯系统整合建置计划

缩减城乡数位落差

缩减数位 缩减产业数位落差

落差 协助国际缩减数位落差

3.2 推动成果

(1)基础建设:2003年底台湾宽频用户数已达304万人,自然人凭证发放突破23万张,辅导中小企业宽频e化达1125家,应用PKI安全机制的企业超过2000家,并正式开放IPv6影音平台。

(2)e政府:完成许多系统/平台建置、线上服务等工作,大幅提升电子化程度与行政效能;2003年,美国布朗大学评鉴e政府,台湾居世界第五。

(3)e商务:带动岛内重点产业共600家厂商投入新台币10亿元,世界经济论坛评鉴台湾居世界第六。参入并推动产业协同设计,建置农业知识管理入口网站等多项专业知识库,以及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相关网站,以提升台湾农业与中小企业的知识积累、管理、传承、流通与应用的能力。

(4)在资讯社会推动方面:2003年完成2881项,超过1万小时的线上教材。培训专业人才,发放45000张医疗凭证IC卡,在上百个偏远地区建置公共资讯服务站及资讯服务网站,并推动数位广播电视共同转播系统与MHP,以促进数位娱乐发展。

(5)完成建置智慧运输走廊路况动态资讯系统雏形,协助建置重点都市交通控制系统,补助重点都市购置智慧型大众运输工具并促进交通管控与服务改进,提升交通资讯中心的服务能量。

4、M台湾计划

2004年8月,“行政院”为因应第三次IT革命,将个人电脑、Internet和移动通讯结合而形成“服务无所不在的网络”,从政府、企业、家庭到个人,在任何地点,运用任何设备都可联网,随时随地方便取得资讯,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生活便利,以大幅改善生活品质。又鉴于国际市场整合移动电话网络及无线区域网络的趋势,以及台湾无线区域网络设备产量及手机用户普及率均为世界第一的优势,台湾“行政 院长”在新十大建设中提出“M台湾计划”,打造“行动台湾,应用无限,跃进新世界”的愿景,使台湾从e化进步到M化。计划以“宽频管道建置分项计划”及“行动台湾应用推动分项计划”两大工作项目进行,前者以“内政部”为指导单位,后者以“经济部”为指导单位,以370亿元新台币为预算,分5年(2004~2008)时间进行推动。

(1)基础建设方面:以都会区或特殊地区为主要推动区域,再渐次普及全岛。由当局结合业者需求,以公共建设经费建设计6000公里宽频管道,提供固定网络、有线电视及移动电信业者等承担、铺设光纤。

通讯基础建设例5

Abstract: the movement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Kentucky standing than traditional towe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land use area, save costs and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period, not only reduce communication operators cost of investment, and save the national resources,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al society. Communication station construction as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assurance, quantity is very grea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s to save the land and resources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station, hydraulic, mechanical

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移动通讯网络业务的发展和改造,移动通讯基站的建设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目前通讯基站基本采用固定式基站,需浇筑塔体的专门混凝土基础,并在基础上安装塔体,塔体旁再建造机房。这种通讯基站的建造工程量大,占地多,成本高。特别是当通讯基站建在野外,对环境影响大,如果位处于偏远地区或山区,更增添了工程的建站难度。我公司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联合浙江大学研制出一套集设计、装配、安装为一体的通讯铁塔,采用塔体、机房、配重地梁、升降系统为一体的可移动伸降式通讯基站,大大节约了基站的占地面积缩短工期,提高工厂化生产程度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成本,已在浙江地区推广应用。

下面我就将施工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1、站点勘察

建设单位在确定基站前应对所需建设基站的位置、地形、环境、塔高、机房面积等进行勘察记录,并应委托勘察单位对拟建地进行勘察,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2、场地平整

1)场地平整前应进行定位放样,确保位置准确,不得超规划用地。

2)浇筑混凝土垫层前,应清除基层的淤泥和杂物;基层表面高差控制在15mm内。

3、垫层施工

1)垫层厚度不得小于150mm,所用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15。

2)用铁锹摊铺混凝土,用水平控制桩和找平墩控制标高,虚铺厚度略高于找平墩,然后用平板振捣器振实,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4、成品运输

1)采用符合装载尺寸要求的拖车运输,并符合国家运输超高超限要求。

2)基站装车后应固定牢固,对易受冲击损伤部位应加以缓冲保护。

5、成品进场验收

1)资料验收内容包括:材料设备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出厂日期、,质量保证书。

2)检查材料设备外观是否受损。

6、配重地梁吊装,见右图。

1)配重地梁吊装前应对现场进行放样,确定每块配重地梁的放置位置。

2)配重地梁用吊车依次吊装就位后,用水准仪测量每块配重地梁的标高,控制配重地梁的高差。

3)用在配重地梁下垫钢板片的方式进行配重地梁高差的校正。配重地梁的吊装图

7、机房及塔体吊装

1) 根据预先设置好的吊点位置绑扎吊环吊索,汽吊进行吊装,机房及塔体整体搁置在混凝土配重地梁上,并将连接螺栓拧紧。

2)机房及塔体整体就位后,对钢框架进行初拧固定,用经纬仪、卷尺等测量工具对垂直度、轴线进行校对,符合要求后进行终拧。

8、起升塔体

1)起升采用可移动伸缩式通讯基站自带的液压式(图1)及机械式升降式升降系统(图2)自动提升塔体。

2)设置常闭式自锁器,在塔体升起后,该机构能够进行自锁,只允许塔体上升,限制塔体滑落,以免造成不安全隐患;降落时需要使用绳索牵引打开该机构。

3)在塔体完全升起后,用抱箍将相邻塔段固定,需要操作时,可将其松开。

4)在上升过程中使用经纬仪对基站塔体垂直度进行控制,当垂直度偏差超过1/1500时,应停止上升,进行调整。

图1 四管塔体升降图2 单筒塔体升降

9、避雷接地安装

1)垂直接地体:采用长度为 2.5m 的 50mm×5mm 的热镀锌角钢,角钢的上端距地面应不小于0.7m。

2)基站地网采用 40mm×4mm 的热镀锌扁钢将塔体各塔脚内部金属构件焊接连通组成铁塔地网,并将铁塔地网延伸到塔基四脚外 1.5m 远的范围,网格尺寸不应大于3m×3m,其周边为封闭式。见下图

接地网平面布置图

3)铁塔避雷针通过塔体接地,与基础接地网接地线连接接通。

4)扁铁与扁铁(包括角钢)搭接长度为扁铁宽度的2 倍,焊接时要做到三面焊接,地网施工中焊接部位应作三层防腐处理,具体操作方式为先涂沥青,然后绕一层麻布,再涂一层沥青。

10、检查验收

基站安装施工比后应对基站的塔体垂直度、配重地梁平整度、机房位置方向标高、接地地阻阻值,螺栓拧紧力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整机资料、所用材料记录进行验收。

通讯基础建设例6

中图分类号:TD6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2-014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2.080

1 概述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物质,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也是未来以煤炭为核心的化工等领域协调发展的根本。本文基于这个背景,以煤矿为研究对象,对其自动化以及通信技术的功能与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煤矿自动化改造与通信技术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并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找到后续煤矿自动化升级的实践方向,为具体的煤矿相关技术建设与类似的工业生产建设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

2 煤矿自动化功能特点及其关键技术

2.1 煤矿自动化功能

煤矿的自动化建设可以按照不同的生产流程来进行自动化构建,主要可以分为运行与管理自动化、运输自动化、洗选系统自动化、安全保障自动化等多个环节。

2.1.1 运行与管理自动化:通过远程设备来实现矿区内相关设备的远程操作,并利用集线器与终端计算机等方式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时间、参数等)进行记录与传输,使得企业对于煤矿下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掌控,并通过此种模式能够集成记录、评价、报警、运行以及维护等多个维度的管理功能,不仅为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与依据,更能够通过功能拓展来实现更为复杂的管理模式。

2.1.2 运输自动化:所谓的运输自动化与传统的运输线相比具有能够自动识别、自动运输的功能。从其具体构建上进行分析,利用单片机或者集成式PLC控制系统来与传输物理设备进行联动,包括了对传输设备重量检测,自动规划运动频次与时间,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人力资源,还能够节约煤矿开采中的运输成本。

2.1.3 洗选自动化:在煤炭开采之后所形成的初级产品需要通过洗选才能够进行合理的分类,并进行分类销售。而洗选过程中是一个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的工序。通过对自动化体系的引入与建设,不仅能够增加洗选中各个环节的遵从性,提高工作效能,还能够避免由于工作环境带来的人为损伤。

2.1.4 安全保障自动化:煤矿开采的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井下不遵从操作而造成的,因此,在相关保障体系中引入自动化构建能够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自动化的检测与报警设备能够使得人们实时了解井下环境信息,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另一方面通过安全保障设备的自动化体系构建能够有效地避免人为操作造成的可能风险与安全事故。

2.2 煤矿自动化关键技术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通过传统的继电器体系结合PLC以及单片机系统能够对相关的机电设备形成有效的自动化管理。因此,在其自动化构建的过程中,管理、讯号传输以及相关的系统设置是其关键技术。在管理中主要通过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及可视化界面来进行必要的实现。在具体的设备控制过程中,采用母机对子机的讯号控制来完成基本的操作,而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该过程则相反,通过PLC现场终端的讯号收集与初步处理达到获取一手数据的目的,通过计算机统一管理的模式来达到统筹管理的目的。在讯号传输方面,讯号传输是可视化管理体系,甚至是煤矿自动化的根本来源,在具体的通讯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通过讯号增强与加密设备来保障讯号正常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与清晰度;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硬件屏蔽技术来避免讯号传输中的干扰。在系统设置方面,通过对相关设备的整合以及对具体的参数设定来达到系统自动管理的目的,并采用数据后台评价与报警机制为设备提供必要的检修表、工作表等系统指标,进而为保障煤矿自动化体系构建贡献力量。

3 煤矿通信技术特点及其关键技术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煤矿的通信技术不仅是井上井下工作沟通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自动化体系的必要构建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对煤矿通信技术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的讨论。按照不同的应用模式与构建方法,煤矿通信技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3.1 基于设备之间的通讯环节

在此类通讯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由于设备之间的通讯相对简单,仅需要通过二进制的相关代码传输简单的操作命令,便可以达到相关的通讯需求。因此,在通讯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电讯号来完成,而电讯号自身便可以整合相关的讯息,使得此种类别的通讯体系构建相对简单。另外,在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讯体系构建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单一的控制为根本目的的,在此种条件下,远程控制体系是煤矿该类别通信技术构建的关键。保障线路的畅通以及讯号的准确性是其关键要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具体体系构建可以从硬件保护层面来进行入手。

3.2 基于人机互动或者工作人员之间的通讯环节

人机交互对于通讯质量以及数据传输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不仅包括了可视化界面对于相关设备的构建体系,还包括检测、视频传输甚至是物联网数据传输等一系列体系构建。

3.2.1 采用集成网络来构建工业环网,进而通过环网的接口技术来整合煤矿的整体信息传输,此种构建模式可以实现一次建设,重复利用,为后续的相关功能拓展提供接口与平台。

3.2.2 积极引入新技术与新材料来构建更为合规的煤矿通讯系统。引入光纤介质构建基础通讯设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光纤在煤矿井下的使用安全,尤其是其对于震动、外力、牵引等因素的抗性较低,需要完善的外套保护措施来予以保障。只有通过上述的建设才能够在整体的一体化设计上保障煤矿相关改造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煤矿的自动化改造是其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的必然。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于煤炭生产过程中设计的自动化与通信技术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模式进行总结,并从合规性以及安全性等角度探究了煤矿自动化与通信技术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煤矿自动化改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的相关企业改进提供可行思路。

参考文献

[1] 钟跃.我国当前煤矿通讯系统主要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0,(5).

[2] 谭得健.我国煤矿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矿自动化,2010,(9).

通讯基础建设例7

二、技术学院

目前台湾技术学院设有网络工程专业学校有永达技术学院,大汉技术学院,和春技术学院,慈济技术学院,亚东技术学院,桃园创新技术学院,德霖技术学院,兰阳技术学院华夏技术学院,黎明技术学院,亚太创意技术学院,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共12所,本文以大汉技术学院[8]为代表,学校位于花莲县新城乡大汉村树人街1号,现有九大科系: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与环境资源管理系、电脑与通讯工程系、企业管理系、物流管理系、观光事业管理系、休闲运动管理系、休闲事业经营系、珠宝技术系,与《网络工程》专业相关的系是电脑与通讯工程系其专业特点分析如下:(一)教育目标[9](1)培养电脑与通讯专业技术人员所需专业数学能力、科学原理与工程知识。(2)培养能应用所学原理及技术,进行实作和除错能力。(3)培养能团队合作,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4)培养沟通管理能力,并对社会具有责任感及使命感。(二)培养方案[10]本系培育学生成为电脑与通讯技术应用之专业人才,课程设计为能力本位课程,以产业界所须之就业技能设计,同学接受此课程之训练即可获得就业所须之技能。此外课程中亦涵盖专业技能检定之理论及技术,以利同学通过证照检定,更为就业技能加分。特色发展模式:一、引进业界师资至学校授课,让同学取得第一手就业资讯,并透过产学合作机制,为同学建立合作厂商之就业机会。二、推展符合产业界能力之专业证照检定,并将证照检定内容融入教学课程中,以协助同学取得专业证照,并透过合作厂商,将取得证照同学之资料,公佈于人力网站中,为同学创造就业机会。三、以电脑技术结合通讯技术之专题制作成果,参加各类竞赛,以提升同学之升学及就业竞争力。(三)课程规划特色[9]本系课程发展以下列步骤进行,首先进行S.W.O.T分析,根据本系之优势、劣势、威胁点及机会点,再配合系科本位课程设计,订定学生就业之职业类别,并知悉业界对于该职业类别之能力需求,再依能力需求进行课程之规划与设计,于课程实施后,收集教师及学生之回馈,再修正课程设计,本课程规划之目标希望培养学生之专业能力、人文素养、实作能力及就业之竞争力。系课程委员会负责课程规划及检讨,电脑与通讯工程系的课程规划为三个模组:(1)通讯技术模组。(2)晶片应用与设计模组。(3)基础网路与程式设计模组。(四)核心课程设计[11]四、科技大学目前台湾科技大学设有网络工程专业学校有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国立勤益科技大学,国立勤益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南台科技大学,昆山科技大学,树德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健行科技大学,弘光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岭东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修平科技大学,醒吾科技大学等46所,以建国科技大学[12]为代表,它位于台湾彰化县彰化市,前身为私立建国商业专科学校,建国科技大创立于1965年。1999年改制为建国技术学院,2004年改名为建国科技大学,学院系所有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系暨机电光系统研究所、电机工程系暨研究所、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脑与通讯工程系;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资讯管理系;国际企业管理系设计学院:空间设计系、商业设计系、土木工程系;人文学院:应用外语系、运动健康与休闲系、美容系,与《网络工程》专业相关的是工程学院中的电脑与通讯工程系其专业特点分析如下:(一)教育目标[13]1.培育计算机与通讯专业知能,训练业界所乐用之人才。2.扩展跨领域知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具备实作技能,解决实务问题。4.健全人格发展,涵养职场伦理。(二)培养方案[13]1.本系设立宗旨在于配合国家资通讯科技、计算机网络、电信自由化后之发展与人才需求,以培养专业之计算机与通讯人才为目标,并致力于相关领域之应用研究,期望为台湾中部地区提高计算机与通讯产业之竞争力2.强调通讯与计算器系统整合,尤其着重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无线通讯技术、射频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3.专业课程与硬件规划上以建立实务技能教学环境为重,辅以基础理论和工程伦理教育,藉以提升学生素质,强化就业能力并兼顾升学需求。(三)课程规划[14]本系在电脑与通讯的专业课程设计方面,内容专精不失广度、理论与实务并重、课程结构层次分明,对于学生取得证照与实务训练极有帮助。其中,网路电话、网路安全、电脑程式设计、卫星定位与数据广播、射频辨识技术(RFID)、嵌入式系统、电信工程技术等课程,顾及了市场发展趋势及产业需求。本校和工程学院亦制订有跨领域学程,可提供学生多元选择,例如资通讯学程、防灾科技学程。此外,为因应社会多元发展以及培育学生在非专业领域之人文素养,在共同必修通识课程中规划有人生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语文类科及其他类科等五类供学生选择。(四)核心课程设计[15]

通讯基础建设例8

应用于控制调度、传输数据、继电保护等方面的电力通讯技术,既包括输电、视化的监测以及安全预警等方面,随着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发电机发电能力的提高,给输电线路的可靠性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在实现远程输电过程中虽然需要消耗的电能巨大,但是通过对跨区域输电装备的调整,远程输送电能的能力逐渐加强。通过使用科学合理的通讯方式,来满足智能化电网中高压骨干网架的构建,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优化。对于电力通讯的调度需要对其进行实时预警、和节能电量采集等,采用远距离、低消耗、高效率的方式使电力通讯的输电方面在智能化电网中更广泛的应用。

2电力通讯在智能化电网中的背景

电力通讯以传输、交换、接收等形式,作为智能电网的神经系统,建设智能化的智能化的设备,在对于智能电网建设与设计方面高压电网与电子原件存在密切联系。对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背景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电力载波、微波通信是我国在电力通信发展初期主要采用的方式,由于对电力需求、电力系统的不断增加,我们所采用的电力系统的容载量不断扩大。光纤通信作为当今社会的基础网络,已基本覆盖来自“四面八方”的通信传输网以及各级变电站。从明线、同轴电缆到光线传输,从横、到程控交换到数字通信,电力通讯以成为智能化电网的神经中枢以及业务交流的基础。

3智能化电网中的电力通讯的发展道路

为保证电网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转,智能化电网中的电力通讯技术支撑起体系、发展基础设施体系、应用体系,对于输电线和电力线的信息传输需要提高焦点监测的技术以及线路寿命管理。为了实现标准化、数字化、状态化、网络化等的网络支撑,需要对输电线路状态监控予以支持、对于线路安全体系的建立予以肯定。以智能化电网的各个领域为基点,对其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出智能化电网中的电力通讯的发展方向。

通讯基础建设例9

引言

煤矿通讯站对矿内外的通讯至关重要,是企业与用户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它的服务质量对企业各部门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用户的利益都有影响。煤炭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使话务管理更方便,并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完善系统。本文主要对煤炭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加以介绍。

一、 煤矿通讯站的管理信息系统

煤炭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管理部门,主要以报告的形式将当前工作的情况以及具体的过程提供给管理者,它能够对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管理部门的决策。对底层的处理系y进行归类并整理成报表形式,这是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主要来源,这些信息更加灵活,也能为领导所需。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把与客户交易的全套信息绘制成表格并交给销售经理,对商品的价格决策给予支持,而且它能够为高管所用,对日常的操作以及预定生产进行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式比较固定,将信息需求确定后在企业内部应用,要经过长期的分析并进行长期的设计来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二、 煤矿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 基本信息管理分支系统

基本信息管理分析系统对于煤炭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来说,是主要的部门,它把所有用户的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准确的提供服务。

1.进行数据查询

查询数据在基本信息系统中最为常用,为了更方便用户查询信息,在这一方面可以根据用户名、电话号码、单位、第二户主名、第二户主单位、住址等方面进行检索查询,还可以进行组合查询,把信息库中的信息任意的组合起来,然后再进行查询,可以把在条件内的用户查询出来。

2.整理输入和信息打印

整理输入的主要内容是把用户的信息整理出来并进行录入,用户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被查看,再使用可以进行搜索的简码来快速的查询。而且,为了使整理和更改的工作更为方便,区分开线务、机务输入也是需要工作人员加以注意的内容。可以使用线务替代和机务替代的方法把某一个项目的数据一起替代。

信息打印主要分为全部打印和部分打印,进行打印的时候不仅可以根据用户的全部信息以及号码表,还可以根据部门信息来进行,这是一种非常活络的打印方式,也很方便使用。

3.系统服务和数据备份

系统提供了很多服务功能,例如密码的管理、布线图的查询以及欣赏音乐等。

系统主要使用的管理方式是两级管理,进行三级权限的设置来实现密码管理。如果用户拥有的权限很大,就能够操作任意菜单,能将其它的查询权限进行更改,可以将这种权限转给其他人,还可以把所有用户的信息和资料进行修改。操作人员的工作分工不同,他们的职责和操作权限也不同,一些权限只有特级用户才拥有,例如,对信息进行更改、添加以及删除,权限小的用户只拥有查询权限。另外,还要输入正确的密码并对密码进行加密特级用户才能使用其权限。信息备份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添加了清空收费记录的功能,可以一键删除太多的无法整理的历史记录,这一权限也只有特级用户才拥有。

(二)话费管理模块

数据基础模式、数据的查询和备份、数据的修改与录入几个方面是话费管理模块的主要内容,话费管理系统能够将程控交换机中的所有的通话记录进行处理,还能对通话和月租费用进行管理。

1.数据基础模式

这一模式除了包含对基础数据进行输入和修改的功能、计算滞纳金功能,还包含处理预交费功能、管理密码和制表人的功能。对基础数据进行输入和修改主要是更新话费、月租费等标准以及对一些公共项目进行更新;计算滞纳金主要是以用户欠费的情况和需要交费的时间为依据来管理滞纳金;处理预交费的主要内容是对用户提前交的话费进行按月扣除,还要将结余计算出来;主要使用分级管理的方式进行密码的管理。

2.数据的查询和备份

信息系统能够查看并打印用户信息,并根据用户信息将用户所处位置明确。

数据查询的主要内容不仅有进行交费确认、打印话费通知单还有对未交费用户进行查询以及查看没有交费用户等。数据备份功能和上文提到的基本信息管理分支系统中的备份功能基本相同,但是相比多了一项“清除收费历史记录库”的功能,这项权限也只被特级用户所拥有。

3.数据的录入和修改

数据的录入和修改主要是系统录入某一时间段某一个电话的通话记录,根据记录的数据来计算通话费。系统还可以修改一些需要更正的内容,能够使对话机情况的变更得到及时处理。

三、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优势

系统的设计要符合通讯站的实际工作需要,通常来源于实践,因此它的实践性很强,而且系统在煤炭通讯站和其它通讯单位中都可以运用。在设计的过程中,在系统帮助中将规范、直观、方便快捷的方面展示出来,使用户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网络功能还应用在系统中,使不同时段内不同人的需求能够被满足。可以将可识别人员的表格添加在信息库中,从而使系统的安全性得到完善,而且只有特级用户才能对其他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设置,才能进行更改。

四、结语

煤炭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现在的数量并不少,使话务管理更加方便,促进了煤炭通讯站的发展。而且随着对计算机应用的不断加深,人们对于通讯站管理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通过本文的分析,煤炭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的较好,通讯站的工作人员能够较熟练的运用。建设通讯站信息管理系统有许多的优势,例如系统可靠安全、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进行数据查询,打印也比较灵活,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航.鑫源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研究[J] .安徽大学,2013(5):109―110.

[2]陈平.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 :134-135.

[3]杨学瑜,刘.面向服务架构在煤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 2011(6):105-106.

通讯基础建设例10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截止2019年,我县通信业务总量达6.5亿元,同比增长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达4.85万户,同比减少2%,年末移动用户数达73.6万户,同比增长9%,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19万户,同比增长23%,累计建设基站2531个,同比增长1%,数据端口达39.6万个,同比增长6%。我县通讯行业发展总体较好,呈上升趋势(详见表1)。

表1 2019年我县通信行业业务情况

通信业务总量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

年末移动用户数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累计建设基站

数据端口

2019

6.5亿元

48455户

73.6万户

19万户

2531个

39.6万个

同比增长

9%

-2%

9%

23%

1%

6%

(二)税收情况。我县通信行业现有5户企业(移动、电信、XXX分公司、XXXX分公司、XX公司XX分公司),均为非独立核算单位,涉税费(除房土两税外)均在市级以上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征)或汇缴,2019年度共纳税613万元,2020年(截至11月20日)共纳税169万元(详见表2)。

表22019年、2020年我县通信企业纳税情况

单位:万元

公司名称

2019年

2020年(截至11月20日)

纳税总额

县级分成

纳税总额

县级分成

电信公司

16.52

11.05

16.29

10.89

移动公司

578.85

150.75

141.56

37.92

联通公司

11.31

9.52

5.11

3.32

铁塔公司

1.44

0.94

1.44

0.94

光电公司

5.78

3.73

5.39

3.58

合计

613.88

175.98

169.79

56.65

二、主要成绩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县通过实施“云视XX”、“宽带乡村”项目,实现了村村通宽带、村村通4G,目前全县村民小组“组组通”宽带率99.2%以上,超过泸州市96.01%的平均水平。深入推进“四网合一”,全县已有3个新建小区宽带建设达到国家、省级光纤到户建设标准。建设通信基站2531个,实现城区、乡镇、交通干线、行政村100%覆盖率。互联网出口带宽100兆,居全省第二。

(二)应急保障能力增强。我县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应急抢险预案,各通讯公司配备了应急通信保障专业队伍,24小时值班值守,较好完成了我县各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我县举办XX节、XXX鉴会、XX庙会等重大活动,市、县通讯公司派出通讯应急车现场保障人流激增导致通讯不畅问题。每遇暴风雨气候,各通讯公司网络维护中心及时启动汛期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抢险,及时恢复受损的通讯设施。

(三)5G建设有序推进。5G基站建设方面,我县围绕“2020年-2022年分批次建设5G基站200个,实现全县主城区5G信号覆盖,其他镇街逐步推进实施,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目标任务,大力实施5G网络建设,截止目前,全县主干道路已完成5G基站建设4个,在建48个,另有142个正在规划设计中,主要覆盖主城区重点道路。5G+应用工程建设方面,XX工业园区、XX经济园区、XX农业园区企业强化在数字化应用、智能化生产线等方面加速数字融合应用,打造“5G+智能制造”“5G+智慧工厂”“5G+智慧农业”示范集群;加快县城小区5G建设,打造“5G+智慧小区”应用示范;加快医院、学校的5G布局,打造“5G+智慧教育” “5G+智慧医疗”应用示范;加快XX、XX、XX景区5G发展,打造“5G+智慧休闲旅游”应用示范。

三、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是通讯设施建设不均衡。通讯行业企业追求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在偏远山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部分山区村社信号较弱甚至存在信号盲区,不利于群众生产生活。二是通讯设施规划建设不尽合理。通讯设施规划建设由省集团公司直接招投标,存在电杆架设不规范、管线乱拉乱接等现象,影响市容市貌,且部分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市、县级分公司缺少话语权,难以尽监管验收责任。三是通讯设施修复不及时。故意或过失破坏通讯基础设施问题时有发生,但难以得到及时修复。如XX工业园区通讯管道在施工中被挖断后,已过一年有余,虽然经济商务科技局、临港工业园区多次协调,至今未修复。四是部分群众不支持通讯设施建设。虽然有《XX省电信设施建设和保护条例》为通讯设施建设保驾护航,但仍存在部分群众不支持或要求高价赔付的情况。如XXX局为解决XX古镇景区人流量大时对通信信号的需求,曾组织通信公司会同XX镇、XX公司在XX古镇景区内选址建站,开工后即被周围群众阻工,无法建设;XX镇XX村一铁塔建成5年,被周围群众阻挠无法开通使用;XX小区楼顶基站因居民阻止基站被拆除等。五是协调沟通难。通信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需要各行业多部门具体落实,受制于各部门自身政策、管理规定等约束,协调沟通难度较大,部分项目建设落地困难,政策无法真正落实,企业得不到真正的实惠和扶持。

(二)通信行业服务质量方面

通讯公司仍存在重营销、轻维护,重业绩、轻管理的现象,侵害消费者权益。资费信息含糊不清,用户难以查询和获取消费明细情况,大部分用户不清楚收费项目、计费标准、计费方式;套餐业务不透明,未标示或含糊标示消费年限、附加条款等,公示标准与实际执行情况不符。调查问卷显示:23%被调查者对话费计算不满意、13%非常不满意;业务取消难、变更难,甚至不能取消、变更,以至于部分用户直接选择销卡来结束业务。如办理部分套餐取消和变更业务等,申请时,可以电话办理,也可以手机app办理,但是要取消、变更时,就需用户带上身份证亲自到营业厅或号码所在地营业厅办理,有时候一次还无法取消;行业内部存在一定的恶性竞争,如对用户携号转网设置门槛,转网难,又如XX商贸城目前只有移动一家公司进入服务,排斥其他公司进入,形成行业壁垒,客户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安全隐患治理方面

主要表现在管线布局不合理,电杆、拉线冗杂,易发安全事故。特别是老旧场镇、城区老旧小区,电杆随意穿插于场镇路口,几家通信公司均在此拉接线路,线路混乱,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通信设施随意搭建,现成的通讯设施许多立于人行横道及其他交通路口,电杆沿公路排布较多,且还存在部分横跨公路,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造成通行障碍和严重的安全隐患;废弃设备拆除不及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更新换代,新设备不断增加,废弃的设备未及时拆除,导致废弃赘余设备多,存在安全隐患;电信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仍存在漏洞,存在号码泄露的情况,不利于隐私保护,且电信诈骗电话较多,易造成人民财产损失。

(四)监管方面

一是监管脱节。现行体制下,通讯公司的行业监管职能部门主要在省级,地方政府部门缺乏监管能力,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只能依靠企业的自律行为。二是重视不够。通讯发展实施主体虽然是通讯公司,但更是一项共用事业,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相关部门和镇街重视不够,没有做到主动配合、依法作为。三是缺少工作抓手。各通信企业均为央企,县级公司需服从省市公司管理,缺少话语权和主动权。主管部门至今未能找到约束通讯企业的“抓手”,难以履行监管职能。

四、几点建议

(一)强化思想认识,积极履职作为。在信息社会,通讯行业是数字经济的有效载体,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群众生活的基本需要。通信行业在前期线路站点规划时要充分尊重当地党委政府的属地管理,加强沟通协调,积极配合地方规划建设,共同将这项惠民工程、服务工程落地落实;镇街要将通信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主动介入,积极推进;相关职能部门要将通信设施建设纳入规划,科学设计、科学验收;加强政府、通信企业之间沟通联络,建立会商机制,做到通信规划要科学、通信建设均知晓、通信隐患要杜绝。

(二)强化设施建设,保障通讯需求。一要紧抓加强5G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取投资,合理规划布局,特别是针对偏远地区、重要景区、经济开发区加大基站建设力度,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要加强上争上报力度,通过加强与省市通信发展办公室的汇报沟通,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我县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三要督促通信运营商采取多样化多途径,加强偏远山区和盲区通信信号覆盖,不断改善通信质量。

(三)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通讯企业应合理分布基层站点,对有关业务不能以承包代管理,要加强对商的监督和管理。第二应转变观念,通讯事业是公用事业,在追求经营利润的同时要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群众,服务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应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法律意识。要加强员工业务培训,在宣传资费套餐上向老百姓解释清楚,杜绝误导消费、捆绑销售现象,真正提升通讯行业服务水平。

通讯基础建设例11

近年来,随著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功能佈局、地形地貌、用地情况、宗地权属的变化日益频繁,审批管理的工作量逐年上升,传统的手工办案管理模式逐渐受到挑战。為解决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加快与规划土地管理手段相对滞后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改变落后於时代要求的管理模式,我们决定採用现代资讯技术,建立基於电脑网路的实用、先进、高效、可靠的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图文资讯系统,实现业务规范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探索一种新型的现代化规划土地管理模式。

二、系统建设的意义

為了实现利用资讯技术建立新型、高效的规划土地管理的目标,提高规划土地管理的现代化水準,我们经过一年的努力,於1999年年底建成了《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图文资讯系统》。

1、通过资讯系统建设,加快专案办理进度,缩短公文传递时间,实现微机管理,确保城市规划的良好实施。

2、推行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逐步完善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和合理程式,為最终实现科学化管理、“无纸化”办公创造条件。

3、最大限度地為政府领导进行城建决策提供现势、完整、精确、时效的图文资料支援,為最终实现城建管理辅助决策奠定基础。

4、促进办公人员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提高工作透明度,消除因人、因时造成的对工作的影响,更好地為建设单位服务。

5、加强政府机关服务效率和职能,实现政府机构专家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我区综合实力,改善我区投资环境。

三、系统目标定位

在建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资讯系统方面,特别是90年代前期一些城市尝试的结果,大多是耗资巨大,内容复杂,週期较长。随著时间的推移,有的已经废弃。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目标定位不当。目标定位不当的原因是对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未做深刻的研究。

通过大量调研分析,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将系统建设目标进行了準确的定位:“功能实用又有发展后劲;技术可行又有一定超前;建设实施见效快,又有长期发展规划。”

针对我们实际情况,我们本著功能实用、技术可行、短期见效的定位原则,确定了系统建设的前期目标:“建成以规划土地管理业务為核心,投资规模容许、纳入现有图文资料、运行稳定易维护、一年内能见效的基础规划土地管理资讯系统框架”。

同时,还制定了远期发展目标,远期发展目标规定了我们在建立基础系统时,应在平臺选择、资料标準、系统维护、系统扩充等方面全面考虑。随著前期目标的实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资料的採集、建库工作,不断增加系统功能,扩展应用范围,使之成為完善的高水準的综合管理资讯系统。

四、系统结构框架

实用的资讯系统需要管理系统与资料库的共同支援,既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又有丰富的图文资料,系统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但先进的资讯系统又需要採用分散式的思路,实现管理系统与资料库的分离。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按照规划土地管理

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需求分析,遵循求实可行的方针,进行系统总体设计,最终确定图文资讯系统框架结构(见附图)。

从结构框架图中我们看到,资讯系统由四个主要系统和十个图文资料库组成。办公自动化系统与规划、土地管理图形资讯系统紧密相连,实现图文传递、图书互访。基础地理资讯空间资料库、规划设计成果库、规划控制要素库、土地规划成果库、土地专题图库、规划审批图形工作库、土地审批图形工作库组成的七个图形属性资料库,以及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库、业务档案库、行政档案库组成的三个文档库為规划土地管理业务办公系统提供强大的图文资料支援。

案件办结后,经过图文资讯系统处理,新的图文资讯随即写入相应图文资料库,随动态更新机制產生的现势的图文资讯构成了对外综合服务查询系统的资讯基础。

五、网路软硬体环境

基於目前资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从实用性、先进性、扩展性角度考虑,我们经筛选比较决定将资讯系统建立在微机网路平臺之上。

网路硬体环境选择

选用符合IEEE802.3标準的局域网,802.3网路属於汇流排结构,扩充性能良好,考虑广域网扩充在网路层以上实现系统互连,採用TCP/IP协议(INTERNET/INTRANET皆基於该协定)。网路作业系统平臺选用Microsoft公司的国际主流產品WindowsNT4.0。网路物理环境选用100Mps传输速率的传输介质和统一的3Com交换机、3Com集线器、3Com网卡组建100M快速乙太网。

伺服器是硬体系统的核心,考虑处理速度、资料容量、安全可靠、性能价格比等因素,选用支援Raid5技术、热插拔硬碟阵列的2台IBMNetfinity5500作為GIS伺服器和OA伺服器,1台IBMNetfinity3000作為邮件伺服器,终端採用联想PII400/6G/128M。硬体网路拓扑结构见附图。

软体平臺环境选择

因為规划土地管理处理物件是建设专案,内容即包括图件、表格、公文等静态结构化资讯,又有需流转的诸如档袋之类的动态非结构化、超文本资讯。為适应上述需求,办公自动化系统选用Lotus公司NotesDomino5.0作為系统开发和前臺运行环境,实现不同时间、地点、多种方式存取、跟踪、管理多人的活动资讯、复合文挡的群体协同工作。选用JetFloForNotes提供有效的视觉化流程定义管理工具,可方便的用图形对流程进行定义或修改,一经提交,系统立即自动在整个网路上实现,无须编程方便维护。由此实现对非结构化资讯进行过程管理。案件办结后,大量的电子文档及结果资料通过选用PCDOCS公司的DocsOpen作為文档管理系统平臺,选用SQLServer关系型数据库软体管理结构化资讯。资料实施分阶段管理的模式是现代资讯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形资料库是规划土地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支援部分,选择成熟、稳定、实用、投资合理的GIS平臺是关键。经实践比较,选用Autodesk公司的AutoCADMap3.0配合MunGISForAutoCADMap3.5是可行的,这是一个开放的图形开发运行软体平臺,其採用的AutoCAD14.0图形介面,国际公认的标準DXF和DWG格式,极大地减轻了培训和建库工作量。因為多数业务人员熟悉此介面,并且数位化地形图和规划土地方面的设计审批成果大多採用此格式。属性资料方面,该平臺支援各种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如Foxpro、SQLServer、Oracle实现图书互访。尤其是AutoCADMap3.0支援网路浮动用户,购买少量的用户数即可,只要同时使用的用户不超过该数目。这样即可以满足全局办公需要,又可以节省图形系统平臺投资。

六、系统主要特点

1、介面直观简单易用。

经办人员的工作桌面為个人工作栏,主要由收件箱、在办箱、发件箱、催办箱、暂停箱组成,规范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收件箱、在办箱、发件箱分别存放未经签收、正在办理、準备发出的审批案件,这与办公桌上的档夹档篮很相似。催办箱中放置领导和督办人员发来的催办资讯,因為非局内部原因而不能办理的案件在注明暂停理由后存入暂停箱。

2、符合日常习惯,用户方便接受。

系统对管理审批资料的非结构化资讯处理工作类比档案袋操作方式。每个案件使用一个档案袋,其中的表单卡证已经按国家规定的格式进行设计,审批人员根据系统预先设置的工作流程,及对表格做的许可权控制填写表单。

3、审批业务流程定义的视觉化。

根据需求分析,每个审批业务程序定义為一个视觉化流程,每个业务环节定义為一个任务节点,节点之间通过直流或分流联接。瞭解全部办案过程、瞭解当前任务状态可通过点击查看流程按钮来实现。

4、流程结构灵活,修改方便。

业务审批流程任务顺序经常发生变化是规划土地部门普遍存在的现象,系统必须适应这一情况。在流程视觉化的基础上,修改任务流程可以通过增减任务节点、调整节点之间的直分流方向及它们相关的要素定义即可。适於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

5、图文一体化和图书互访。

在经办人员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时,点击建立图形按纽就可以进入图形介面调用查询所需要的图形资讯,用户可以从图形查询相关属性资讯,也可以通过属性资讯查询相关图形。原先烦琐的手工绘图在系统中更精确更便捷地完成,并将图形处理结果随件流转。

6、规土一体、可分可合。

因為我们是规划土地两职能合一的机构,所以系统必须适应这一要求。根据规划土地业务交叉的特点,系统设计的十个规划土地图文资料库组成了整个资讯系统的强大支援,规土资讯实现了最大层面上的共用。

7、资讯编码的标準化、规范化。

系统预先定义了符合国家、地方惯用标準的编号、代码,如:《城市建设用地编码GBJ137-90》、《城镇土地分类编码TD1001-93》等;还定义了资料字典,如:系统编号、申请

必备件、土地登记编码、常用批语等。

8、系统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资讯系统的每个用户都定义了特定的身份编码(ID),并且拥有自己的口令(PASSWORD)。当进入系统时,必须首先输入自己的口令。系统还採用了大容量的光碟、磁带、及热插拔硬碟阵列定期备份系统资料。如遇特殊情况时,系统可以很快恢复正常工作,使损失降到最低点。

七、系统建设的合理组织与科学实施

1、强有力的指挥控制体系是专案成功保障建设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图文资讯系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强有力的指挥控制体系是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这一点已经形成了业内人士的共识。因為资讯系统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可行、设备配置、资金一次性投入的问题,还关系到管理体制、业务规范、人员素质、思想观念的相应调整。资料库建立尤其是基於图形、属性的规划管理资讯资料库的建立需要时间上、资金上持续性保障,另外更需要诸多部门之间的共同努力,打破条块分割造成的部门保护,实现尽可能的范围内的资料共用(首先实现局内部的资料共用,逐步向本地区城建系统层面的共用迈进,实现系统建设最大效益)。这一切都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的指挥控制,有的专家形象的将资讯系统建设称之為“一把手”工程。

我们系统建设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收到较大效益,关键在於领导层的思想统一、高度重视。局领导亲自掛帅,健全组织明确责任,紧抓系统建设进度,认真听取汇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亲临现场督促人员培训,时时强调系统建设意义,形成全局关心系统,全员参与建设的工作氛围。在系统试运行时,发现与实际工作不适宜的地方,及时召开专题会研究系统出现的问题,敦促有关部门儘快解决。只有强有力的指挥控制体系保障,系统才能顺利建设实施。

2、业务管理规范化、审批流程科学化

开展规划土地管理图文资讯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利用高科技资讯技术辅助手段规范业务管理,提高办件品质,提高办公效率。因此,业务管理规范化、审批流程科学化是资讯系统建设的前提,这一点必须贯穿我们系统建设工作的始终。

根据我们在业务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按照市、区政府及天津市规划土地管理局的要求,吸收兄弟单位的先进成功经验,我们将建局以来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反复讨论、徵求意见、整理充实、修改完善,并正式出版了《天津市塘沽区规划土地管理局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汇编》。

配合政府办公部门公示制的工作,我们著手建设了近200平方米的集中式办公大厅,将六个主要对外业务科室(综合、规管、用地、工程管线、建管、地籍)集中起来联合办公,本著“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开展了“一站式视窗办公”制,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汇编的出版与“一站式视窗办公”制的执行,為系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使我们的系统建设开发週期大大缩短。在此基础上,99年3月和5月开展的多轮次需求分析更进一步规范了我们规划土地管理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式、工作纪律、行為规范。资讯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统进统出、流程规范、责任明确、高效服务。

3、协作式开发建设模式,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规划土地管理图文资讯系统的结构复杂性、建设艰巨性,以及各个城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规模结构、人力财力等具体情况的差异,决定了系统建设实施方式的各不相同。大致分為两大类:完全自主式开发建设模式和以需求分析為中心的协作式开发建设模式。

因為系统建设包括了系统网路建设、系统软体发展、图文资料库建设、业务人员培训等四部分工作,每一部分工作都很难全部独立完成,所以第二种建设模式已被广為採用,差别仅在合作的方式与合作的程度上。除了个别起步早、实力雄厚的特大型城市採用第一种模式外,其他城市难以独立完成系统建设,考虑实际现状条件,若為了资讯系统建设而大量引进人才,组建自己的专业开发队伍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工作的重点放在以需求分析為中心的系统结构功能组群设计上,明确目标,做好任务分解,根据不同工作任务选择其领域内适宜的合作伙伴,做好过程跟踪、品质控制。

慎重选择在技术实力和工作经验方面确有雄厚实力的合作伙伴是极為重要的。例如我们对系统软体发展方面的合作伙伴要求具备如下条件:

1)从事GIS研究应用及规划土地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的专业单位,具备承担系统建设的技术力量,并能承担相应的各种责任。

2)能组织一隻完整的系统开发实施队伍,其中包括具有大专案管理经验与能力的项目管理人员、掌握OA\GIS软体发展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熟悉规划土地业务又具备电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具有丰富的从事同类系统建设的经验与背景,对专案管理和软体工程具有较完整的规范和标準,获得成功案例,并且有长期的维护和技术支持能力。

4、资料资讯标準化研究

规划土地管理图文资讯系统是以资料和资料流程的方式存在的,图文资料库中的海量资料和支援系统运转的资料流程是资讯系统生存的基础。资料规范、编码规范是系统规范化的重要组成,应在系统建设初期重点考虑。资料资讯标準化研究是系统建设的极為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系统内部资料交换,上下级系统资料传递,不同领域系统的掛接和对外综合资讯服务。如果这方面工作不当,将严重制约系统由近期目标向远期目标的发展,降低系统适应力和生命力

因此,我们参照相关国家及地方性规范,结合实际规划土地业务运作情况,制定了资讯系统资料规范和标準化编码。例如:向量化地形图图素编码分层要求,规划控制要素编码方案,审批流程规范化方案,表单卡证标準化范本,城市建设用地编码,土地详查地类编码,常用批语定义等。

5、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由於歷史和技术原因,规划土地管理部门中,图文资料不全,测绘工作滞后,地形资料现势性差等问题普遍存在,系统建设当务之急是补充、完善这些图文资料,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通过系统现有图文资料库建设,发现了我们也在此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图形资料不完整,品质无保证,管理不健全,如果修补测跟不上,两、三年前耗资数百万的地形图就要过时,这不但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也将造成巨大财產浪费。这要求我们必须开展突击性修补测工作,首先满足我们日常工作需要,同时建立完善可行的动态更新机制,保证图文资料现势性。

搞好动态更新工作除了端正思想认识之外,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体制。地形图的更新工作採用如下更新方式;在进件时,要求建设单位使用现势图;办件后,及时跟踪,儘快竣工测量。按照跟踪变化资讯、加强控制手段、开展内外业一体化修补测、实现过程品质监督、做好资料库维护的顺序开展工作,规范每个阶段的作业过程,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建立更新过程档案,加强监控机制。

6、提高人员素质,培训工作要扎实

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系统真正地被“用”,业务办公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系统爱用、会用、且用之有益,使系统的先进技术和使用功能切实被使用,培训工作尤為重要。

工作方式的转变要求业务科室管理人员和资讯中心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充实。资讯中心人员需要对管理业务方面加强学习,业务办件人员需要基本电脑知识的普及,特别是从简单的文表操作到图形编辑的逐步提高。

我们根据不同用户开展针对性培训,如领导的概念性培训、业务人员的应用性培训、资讯中心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系统维护培训。

还根据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系统、由外聘教师授课到中心技术人员授课的原则开展三阶段多步骤的培训,使每个工作人员通过听课、交流、考核等方式达到掌握系统应用的程度,掀起学习资讯技术的热潮,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素质。

7、培养专业技术队伍,推动技术转移

资讯系统建设採用协作式建设的模式,根据不同工作任务选择其领域内适宜的合作伙伴的目的不仅在於发挥各自优势短期见效,还在於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在建立真正能见效益的图文资讯系统的同时,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出本系统的系统应用队伍和系统专业技术队伍,最终达到依靠自身力量维护和发展资讯系统。

在系统开发实施过程中,应抓住系统需求分析这一中心,有意识地形成派员参与、协同工作的方式,积极承担品质程序控制、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系统软体测试工作,同时认真参加专业培训和应用培训,做好过程记录,要求参加人员定期写出参与协作工作的心得体会,使整个合作过程成為一个由专业单位向我们进行技术转移的过程。

在系统试运行阶段,及时要求资讯中心人员加强对系统的深入瞭解,儘早接触分析原程式,争取合作写出系统建设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有意识地推动技术转移的实现。

8、加强管理健全安全保密制度

资讯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在於加强对系统、网路、设备、资料的安全管理,為此召开专题会研究此项工作的落实。本著“严格、严肃、严厉”的原则,确定“强化管理,形成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方针。

我们首先加强思想教育,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制订重要部位检查值班表,採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把系统资料安全保密关。据此制定了多项工作制度。如中央机房、办件大厅、电子报告厅值班检查制度;电脑网路设备管理制度,资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资料安全保密制度,电脑管理处罚措施等。

八、系统发展方向

在前期目标实现和框架系统投產后,随著不断应用范围的扩大、应用深度的加深,图文资料库的内容将得到充实和更新,其现势性和完整性将不断提高,图文公共资料对资讯系统的强大支援作用将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有了海量图文资讯的储备,目前框架系统就可以实现逐步向高层次综合资讯系统方向迈进,未来的综合资讯系统将有如下功能:

1、实现与地下管网资讯系统的联接整合

2、移动用户远端办公与网上资讯发佈

3、利用正射影像动态类比三维景观分析

4、纵深行业上下级管理形成政府城建办公网

九、结束语

通过一年的努力,图文资讯系统建成投入使用,提高了工作品质和办事效率,促进了办公人员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推进了政府机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為实现政府部门专家化服务、增强政府综合实力、改善投资环境奠定基础,达到预期目的,建立了现代化的新型管理模式,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审批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