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传统文化研究

传统文化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9 09:19:26

传统文化研究

传统文化研究例1

一、自媒体平台是传统音乐文化遗产栖身的虚拟家园

自录音技术问世后,音乐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就开启了新纪元,音像同步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再次强化了它的传播和发展。虽然这些技术也给音乐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时至今日,数字音像化仍是保存和传播音乐最合适的方式。对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文化品种而言,将其数字音像化在目前看来更是迫不急待的事。但无论是专门机构还是专家学者,需要做的事似乎都很多,而时间、精力、财力等也都很有限。传统音乐文化体量丰富,分布面广,对其进行收集更非专业机构和专门人员所能完成。在当代信息化进程中,互联网、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无论在山寨水乡还是牧区渔村,都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各地、各民族中已有而且还会有不少接受过现代教育又关心家乡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局内人(当然也还有一些造访他们的旅行者),他们无论是身在故园,还是离散他乡,都可能随时利用手中的设备拍下一个个携带“我文化“”我特色”信息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这样,自媒体平台实际上就成了一个展示“我眼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阔空间。以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某省传统乐种①为例,仅通过360和百度这两个搜索引擎,我们就可以看到若干视频。通过对上传者资料的粗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这类视频大多来自局内人和造访他们的旅行者的自媒体。这些数据肯定不精确,但也不是全部无效。其间可能有重复的,也有名实不一的,当然因文件名与搜索关键词不同还未被统计进来的。但总的来看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尽管良莠不齐,可也不乏珍品。20世纪70年代,集真实直观、声像兼容、传播广泛、易于保存等影视特点和理论性、学术性等人类学特征于一体的影视人类学已发展为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我国音乐学界也早有专家学者发出过尽快摄制“影视音乐民族志”之类的倡议。但若聚焦传统音乐研究领域,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大众传媒中出现的介绍宣传传统音乐舞蹈文化的影音作品不少,可是能作为影视音乐民族志的作品在我国似乎还并不多见。当许多各具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在消亡前还未能被我们本已拥有的技术留下音像的时候,我们也只是留下遗憾。不过我们发现,有了自媒体平台和局内人及其他热心人士的参与,大众媒体、专门机构和专家学者还来不及顾及的许多传统音乐遗产正在互联网上不断现身,甚至可以说得以重生。

二、自媒体平台是进入传统音乐文化田野的新路径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研究也是一种保护手段。从目前来看,田野调查仍然是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主要方法。不过,由于各地特别是承载大部分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乡村都已出现了频繁的人口流动、传统族群的离散、成员生产关系的改变等诸多现象,传统田野结构已发生了变化。在这个现实面前,采用新的技术,开辟新的路径,启用新的范式,是减少、克服传统调查方法的受限和缺陷的一个思路。自媒体的发展,为这一思路的实践提供了可能。在此,笔者列出以下几点:1.通过自媒体发现田野。在学术界,有学者将学术调查田野点分为“熟地”和“生地”两种。通常来说,如果需要到已有多轮学者研究过的田野点,也就是所谓的“熟地”进行研究,一般较容易找到进入的线索。但要去发现一个无人或少有人涉足过的田野点,也就是所谓的“生地”,可能就需要一些特别的信息或“机缘”了。今天的自媒体平台,提供了许多“熟地”“生地”的信息。2.通过自媒体沟通田野。自媒体有定向传播的特点,通过自媒体音乐遗产信息的网友往往是认同该遗产的局内人或旅行者、研究者。自媒体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某一个平台(比如个人主页、博客或论坛)时,都会留下者的信息。有真名,亦有网名,但网名在现实中都有对应的主体。所以就一般而言,尽管这些网友的真实身份可能一时不明,但大多能通过他们留在个人主页、博客、论坛等平台上的信息,联系上现实中的本人,在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中,由生变熟。3.通过自媒体鸟瞰田野。随着自媒体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料正源源不断地被上传到互联网,有的关联信息在量上已接近甚至远远超过一个具体田野点的材料,如上表统计的“芦笙音乐“”侗族大歌”等视频资料,在现实的地理空间中恐怕没有哪一个具体的田野点能收集到这个量。另外,自媒体也不只有视频这种内容和形式,还有文字、图符、超文本等内容,这实际上已构成一种新的虚拟的“数字化田野”。通过自媒体平台,研究者可以鸟瞰拟调查的田野。

三、利用自媒体平台做“田野调查”

自媒体平台既是一个存现音乐遗产的空间,还是一个由个人以信息为媒体主动自发形成的虚拟真实社会。这里有音乐文化研究所需的音、图、像,还有网民的许多相关言论。对于研究者来说,它既是获取研究材料的路径,也是体验音乐文化遗产的“田野”,而且是可以让许多音乐文化遗产得以延年益寿,甚至开枝散叶的新“田野”。只不过与传统意义上的实地田野相比,它有相似,也有相异。所以在这个“田野”上做研究,也需要传统方法之外的一些新方法。

(一)自媒体“田野”调查的理论基础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音乐文化遗产的虚拟“田野”,同时它也提供了进入现实田野的路径。传统的田野调查方式通过自媒体平台和即时的视讯软件(如QQ、微信)和通讯工具(如手机、电话),也可以实现对自媒体田野的一些调查工作。但自媒体毕竟是有自身特点的“田野”,所以还需要探索更为适用的理论。1.马库斯的多点民族志理念1984年,乔治E.马库斯(GeorgeE.Marcus)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民族志的当代问题》(ContemporaryProblemsofEthnographyintheModemWorldSystem)一文中,提出了“多点民族志”(multi-sitedethnography)的理念。1996年,他又在“Ethnographyin/oftheWorldSystem:theEmergenceofMulti-SitedEthnography”一文中进行了总结性阐述。②马库斯认为,传统的民族志研究通常是单点的(single-sited),即研究者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长期的田野研究。但在全球化时代,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乡村,人口的流动、信息的交流、文化的融合都已成为普遍的事实,故全球化背景下某一地点的社会文化研究,应拓展单点民族志研究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的追踪和关系探讨,进而揭示更为宏大的社会文化结构变迁。③2.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思维方式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May-er-Sch觟nberger)与肯尼思库克耶(KennethCukier)合著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BigData:ARevolutionThatWillTransformHowWeLive,Work,andThink)一书于2013年面世。该著提出,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是一个被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与移动通信带入的以“PB”(1024TB)为单位的结构与非结构数据信息的新时代。面对“大数据”,信息分析将出现三个转变:一是信息分析“更多”,研究者将面对全体数据而非随机样本;二是信息分析“更杂”,它要求研究者在扩大数据规模时要学会拥抱“混乱”;三是信息分析“更相关”,需要研究者善于找出原本毫无关系的数据间的“关联性”。其中第三个转变,也即对信息分析“更相关”的认识最为重要。④马库斯的“多点”理论提醒我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研究要注意进行多角度的追踪和探讨。舍恩伯格提出的“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拥抱混杂”“寻找关联”等思维方式在音乐遗产的自媒体平台研究中也是有启发性的,可借鉴的。这一思维方式与马库斯“多点”理念的结合,即为利用自媒体平台做“田野调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自媒体“田野”调查的方法1.蹲点与追踪蹲点调查法即指长期在一些相对具备规模(有一定文化空间意义)的论坛或虚拟社区进行调查。与在现实田野中的住居式参与观察方式相似,研究者可以对与研究对象相关的虚拟社区进行长时期的关注。不同的是,对于一个研究个体而言,通常只能在一个现实的田野中进行考察,而面对自媒体平台,则可以同时以“会员”(虚拟局内人)的身份对若干虚拟社区进行实时关注。追踪调查法即指研究者对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信息进行“多点式”或“环链式”考察。这种方法在我国传统音乐的调查中早已使用,只是由于研究目标和研究者的时间、精力、财力等各种原因,一般都没有做得如理想中那样系统。但有了自媒体平台,追踪调查法在很大程度上可让研究者摆脱时间、精力、财力等因素的制约,像马库斯所提出的那样更大范围、更宽视野、更深层次地考察音乐文化遗产。另外,自媒体平台上的超文本,即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本身就是基于“追踪”的思维设计的功能,为追踪调查又增加了一个便捷的通道。2.辨伪与遴选众所周知,科技是把双刃剑。自媒体平台为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便捷通道和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因为这种不设底限的便捷性和鱼龙混杂的丰富性而给调查研究带来了新的难题。相比实地田野调查,信息的辨伪和遴选在自媒体“田野调查”中显得更加重要。从实际情况看,自媒体平台上的文字、图片、音频等信息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讹误,辨识难度较大。以视频信息为例,常见的不实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假名托古。者为资料标注了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类的标签,但实际上可能是假借传统名义以突出其特色。(2)张冠李戴。即者资料标注的是此地、此民族、此乐种或此乐曲等信息,而实际可能完全不同。(3)攀龙附凤。即者有意或无意将资料标注为某一知名度较高的乐种,但其实不是。(4)移花接木。即者或制作者利用蒙太奇技术从不同的音(视)频素材中剪辑组合而成的资料。针对上述情况和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辨伪方法。笔者认为,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1)文献印证。借鉴我国传统学术研究中实物与文献印证的“物文印证法”、文献与文献互证的“文文互证法”等方法,利用文献与视频、视频与视频相互印证的方法来辨识资料。(2)音声鉴别。利用已有的音乐经验,辨别视频中音声信息的真伪与价值。(3)图像鉴定。视频图像暗含着拍摄技术与场景的信息,通过光线明暗、景深倒影、场景转换、影音同期、穿帮镜头等技术细节可以识别出视频资料的一些摄制信息。(4)网民言论。具有公开性、即时性的自媒体平台信息,不只有研究者在关注,还可能为其所标称文化的局内人和其他知情者、关注者所获悉,这些局内人和知情者、关注者可能会针对信息发言,这些言论可以为研究者对信息的辨伪提供有意义的佐证。(5)实地调查。自媒体平台毕竟是一个几乎没有准入机制和质检员的信息集市,对于严谨的学术研究来说,重要的、关键的信息还需要研究者亲临实地调查,予以确证。

四、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成果

自媒体平台使用的便捷性、自主性、互动性、即时性和低成本等优点为专家学者传播传统音乐文化、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学术主张提供了理想的空间和渠道。站在一个传统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的角度,笔者还期望能通过更多专家学者的自媒体平台,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来自田野的,在公共媒体上鲜见的传统音乐音像。每位从事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都有自己关注的对象和收集的音像,希望专家学者们从中遴选出一些音像资料特别是那些珍稀的,当下已很难听到、见到的传统音乐音像资料在自己的博客、日志或其他自媒体平台上,并最好针对普通的传统音乐爱好者配上专业的解说或介绍。2.经专家学者系统整理的对某一地域、民族或乐种、乐人等传统音乐文化事象的研究成果。希望专家学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影响、专业视角和通过音、谱、图、文、像等各种形式对某一传统音乐文化事象相关研究成果的立体呈现,引起相关音乐文化主体对本地区、本民族或本族群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心,激发文化自豪感,从而促进他们主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行动。当然,由于现有的法律规约对基于自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还有许多未及之处,学者在使用自媒体平台时,要有科学和伦理的自律意识,要顾及知识产权、主体心理、文化信仰和禁忌等问题。

传统文化研究例2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调形、调息、调意的运动表现形式,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体系[2]。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大众传播中呈现出其强烈的“内向性”传播特点。它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传播圈子,并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传播格局。只有在文化边界的内部,民族文化方才显现出活性和生命力。因此,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大部分依赖于“熟人关系”环境下的口口相传。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承性与内向性所导致的文化向心力与影响力,是传播过程中必须加以利用的利好条件,但同时,自我循环的圈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传播的广度与多样性。传播范围的掣肘,也使得传播的深度无从谈起,其可持续性更是逐年减弱。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路径,加强传播,已成为了一条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必经之路。

2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面临的社会需求

在现代社会,保健及养生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重视。初入职场的新人需要一定的方式调节自我,舒缓工作压力;年轻的女性白领期待一定的保健养生讯息为其带来养颜塑形方面的指导;办公室一族希望借助简单的动作缓解伏案工作导致的职业病与亚健康状态;中年人群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繁忙之余也期望能够调理身心,保养逐步下降的身体状况……需求决定市场。近年来,各大都市报与电视节目纷纷开拓健康频道,保健品的市场规模更是一路走高,“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公认的“潜力股”。相较其他保健方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于身、心、息的调和,更适用于当代国人的需求。对于庞大的体育需求人群而言,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经济、实用,动作简单、易学,文化渊源深刻,且没有太多空间和器材方面的限制———往往一两个简单的动作,如搓手浴面或叩击命门等,都能够对身心起到纾解疲惫的作用,同时,养生功理立足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经络理论,具备科学性及可信度,正是现代人调理身心的最佳选择之一。

3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现状

在以用户分享和信息聚合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web2.0时代,部分传统体育组织曾及时抓住过新媒体的传播发展浪潮。王用杰的《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健身气功健康传播研究》显示,以“健康网站”为关键词在雅虎搜索引擎上进行简单查询,可发现3360个查询结果。创建于2007年4月的中国太极拳网,更有着每日30000~60000人次的百度访问量,被称为是“访问量最高的武术网站”。然而,虽然这些网站曾在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上功不可没,但在日新月异的“微”时代,它们难免显得有些过时。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可说是抵达了一个瓶颈。分析现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网站编辑未与时俱进在浏览相关网站时发现,由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组成部分较为繁杂,相关信息也十分琐碎,网站的排版与编辑颇不尽人意。大部分网站对于网站信息的处理仍然只是简单的“博客式”搜集和罗列,搜索与阅读并不舒适,更少有具备互动功能的站点,难以吸引年轻一代以及精英阶层受众。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3.2“微”媒体平台呈现传播空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2月3日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7]。这一数据预示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而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使用“体育养生”为关键字搜索公众号,所得的结果只有15个,其中已认证账号主体仅有4个,且无一不是以营销宣传为目的的商业性主体,可见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微信上传播的时间不长,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在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影响力更是几近空白。

3.3传播内容与主要受众的对接错位浏览各类传统体育养生网站可知,其大多为体育养生功法介绍、练习视频以及其音乐等,可以看出,其目标受众主要为养生功法练习者。而根据数据显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的人群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据了总人数的39.34%。那么,对于传播的最大主体———中老年人而言,他们接触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机会还不是很多,新媒体传播途径于他们而言是否有效值得怀疑。如此,传播内容与传播主体的对接错位,使得传播效果难以提升。

4移动互联网平台与传统体育文化对接的可行性

主动推进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是加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的必经之路。因而,以微信为首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无疑将成为当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领域。

4.1微信的传播机制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Granovetter)提出的“强弱关系理论”,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强连接”与“弱连接”。“强连接”指的是人类在传统社会中接触最频繁的“熟人关系”,如父母,同事,朋友等,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基于广泛社会关系的,相对肤浅的社会认知,例如广播里被提及的人,这样的社会关系,被称为是“弱连接”[9]。对于微信而言,其主要功能流通于熟人关系圈中,可以说,微信传播是基于强关系链接下的产物。强连接关系通常代表着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亲密的互动关系形态,并持有相似的态度,社交双方互动的频率也会更高。这一社交特质正吻合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内向性特征。因而,在进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微信传播时,可着重把握好人际之间的有效信息扩散,因熟人关系中,行动者更乐意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其在现实社会中积累的信誉口碑,在虚拟环境中也同样有效,从而使得口口相传的点对点人际传播成为可能,以这一途径进行的传播效果往往更为强力有效,也加强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深度。同时,微信媒体订阅号和自媒体账号功能则提供了一种弱关系链接。这样一种“弱关系”,为信息抵达不同的圈子并进行传播提供了桥梁。在信息扩散中,弱链接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经营好微信的弱关系链接,将是传统体育文化的微信传播工作中的另一重点。利用好订阅号和自媒体功能等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条件,也是扩大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拓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广度的要求。

4.2微信应用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可行性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分别是父子、师生间的口口相传时期,相关学校、行业内的圈内人际传播时期,以及web2.0时期的网站传播时期。在网站传播时期,其形成的垂直化传播方式一直被认为在发挥着“长尾效应”功能,大多数传播者更倾向于将新媒体传播作为补充,而非主要手段之一,倾向于等待其传播效果的积累,而非主动推进。然而,在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式微的今天,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需求正在增大,web2.0时代的传播理念同样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长尾效应”作为营销理论是以利益的获取为目的的。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目的,不仅在于文化的价值实现,更在于民族文化的保存与继承。只有推进传播工作,强化传播效果,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尾端”地位向“前端”推进,才是发展繁荣之道。要达到这一效果,则需要尽力化“小众”为“大众”。因而,开拓受众圈子,扩大传播范围,是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首要工作。微信可以说是“微”时代最大的“互联网+”平台。自2011年微信面世起,其用户的数量便迅速增加,截止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的数量已突破3亿。根据《统计报告》显示,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继续上升,达到90.6%,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毫不夸张的说,至少有1/3的国民在使用微信。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可能性,而其以中青年及青少年为主的用户群,则正好填补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原有传播主体的空白。同时,微信的碎片化传播特质吻合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多元且琐碎的特征,使用微信进行传播使得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更易被重整,被接收以及被二次传播。这样一种高效率、低成本、传播广、精准投放、接受快速的媒体,无疑给当今陷入瓶颈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关键而宝贵的新机遇。

5微信在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策略

结合以上所述,本文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上,以体育养生文化为例,利用微信这一新兴传播途径,深化传播效果,可从构建入口级平台与在地垂直服务两方面入手:

5.1用户至上,精心构建微信服务号入口平台“用户”一词,在企业领域常被提及,在传媒领域却较为新鲜。然而,社会功能的完善使得人民自由自主选择成为了必然,而传播内容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则决定了传播的效果。正如学者周志懿所言,“原来的媒体是给人看的,现在的媒体不仅是要给人看,还要给人用”。[11]因此,要做好服务号,首先应深入挖掘服务号的功能,精准定位用户,如在用户关注之初即发送简单问题,定位其社会角色,了解其主要需求,进而根据不同情况,将用户的需求放到首位,从这一群体的实际需要出发,尽量做到细节化、细致化、个性化、立体化,提供“量身打造”的贴心服务。例如结合LBS定位功能,提供用户所在地的实时天气预报,或是所在地附近传统体育养生教练的小段虚拟教程。还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推送“办公室解乏六式小功法”“夏日固肾养颜妙招”等功法教程,内容以持续时间短,简单易学,辅有简明功理介绍为要,以加强推送内容的实用性与可信性。也可偶尔小段由“颜值高”的年轻运动员进行的配乐功法展示,或是制作有趣的简短功法动画教程,以增添公众号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提升关注度。此外,还可结合微信的社交功能,“查看附近的人”,开启约课、约练等服务,以构建相应的用户体育社交圈,通过社交圈进行二次传播。“用户时代”的到来,说到底就是受众的需求与角色发生了变化。传播是对需求的适应。要做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微信传播,则需要抱定用户至上的理念,为适应这种变化改进传播,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体育养生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这就意味着“传播”不再是未来的唯一任务,“服务”将是其多元化平台上的新使命。在服务中传播,在传播中服务,不急于灌输文化,而是着力于提升传统体育养生服务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则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就成为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5.2携手企业,走垂直服务的新路当前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总体上依靠着国家的重视和体育总局的宣传扶持,社会层面的传播工作少,传播效果低。本文认为,社会方面的参与对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要将社会力量合理有效的运用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工作中,或许在微信平台上与相关企业合作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入口平台,拥有巨大的流量优势和用户基数,而企业最有优势的则是在地性的资源。融合微信与企业带来的优势,就是将新媒体“连接人与人”的传播方式,扩展到“连接服务与机器”。具体的举措有三,其一是利用特定的时间节点,模仿马年春节时的“微信红包”模式,在企业服务号、养生相关服务号以及朋友圈中大量发放“养生红包”以提升用户关注度;其二则是玩转O2O垂直,走垂直服务的新路。垂直服务,指的是利用媒体自身在地资源,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或某种特定的需求,提供有关这个领域或需求的全部深度信息和相关服务。例如与当地养生会所携手,提供细分化深度养生资讯,上门教学,上门按摩等等,做实打实的在地服务,进行内容价值变现,服务价值变现,用户认同变现,以求养供,走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之路。如此,将“互联网+”的态势收为己用,连接各路在地资源做“养生+”,或将成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未来发展模式;其三,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或还可借助合作品牌自身的用户黏性与粉丝团体,进一步拓展传播范围,进行文化渗透,并借助合作品牌的粉丝社交圈,进行进一步的传播,扩大影响力。对于合作品牌的用户而言,这样一种传播方式会带来具象化的文化感受,从而提升其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该品牌的兴趣及接受程度。用户对于此类信息的态度也很可能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传播,其对于相关公众号的使用感受与体验也将有所提升。

传统文化研究例3

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于是在许多著作中、文章中、报告中乃至政策性的文件中,常常看到“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字样。惹人麻烦的是,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内容含糊;特别是当着那些著作等等向读者提出任务,要大家来批判、继承、发扬或弘扬传统的时候,更有无所适从、无可施技之感。因为,至少从字面上看来,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如果进而追究内容,则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各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阙,固化为明日的黄花和垢土。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礼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昙花一现,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分别在于理之正逆。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地位,以受拒其余风遗响。在我国,所谓的发掘抢救、整理清厘、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等那一套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贬褒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着传统文化而发。对此大家耳熟能详,无待赘述。现在需要仔细讨论的是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Culturaltradition),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摩,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如愿套用一下古老的说法,可以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这种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因而,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不会形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纵或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有时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作后盾。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响往,而互相激荡,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这样,日积月累,暑往寒来,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

所以,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象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

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因为时间在前进,生活在交替,经验在累积,知识在更新,传统中某些成份会变得无所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份。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发生一蹴而就的奇迹;虽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以变化自己的内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但是,从接触到交流到变化,中间有着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大体说来,两种不同文化(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由于婚媾、交通、贸易、扩张、侵略等原因而接触而互播时,起先往往互相惊奇,彼此观望;尔后则互相攻讦,彼此拒斥;最后乃互相学习,彼此交流。而学习所取、交流所得,仍待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有机体”的咀嚼、消化和吸收,或者叫做整合,才会加入为传统的一个新成份,带来传统的变化。这时候,反观其与原型的同异,虽未必面目全非,常难免橘枳之感。这是历史和现实所已反复证明了并仍在证明着的。

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其不同程度视生活的差异程度和发展阶段而定。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可以进行比较,但很难作出绝对的价值判断;因为每个传统对于自己民族来说,都是自如的,因而也是合适的;不同民族之间,并无一个绝对标准,所谓的人类标准。形形的民族主义者将自己的传统吹嘘为人类的,强迫或诱使别人接受,是没有根据的,也难以奏效;除去证明他自己的无知或狂妄。民族内部某些成员鼓动大家效法外族传统,民族领袖规定人民遵循外族传统,都只能停留在宣传上或法令上,而难以深入人心;除非生活已经变化得有了接受的土壤。

就一个民族自己的文化传统来说,当然可以自我评价,一分为三,剖分出哪些成份为优,哪些成份为劣,哪些不优不劣。但这种剖分只有相对的意义,而且要借助于时代推出的新生活和新认识,以作为标准;否则,将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于自己的时代来说,既然形成而为传统,就有它的必要性。“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

历史上有所谓文化危机、精神危机、信仰危机时代,那是说文化传统发生了问题。究其原因,或由于强烈的政治震撼,或由于深刻的社会变革,或由于风靡的文化干扰。其来源,主要来自共同体的内部;外部的刺激有时也起很大作用。危机的消除,有待于传统的重振和重组,任何武力的、政法的、经济的、宗教的强制措施最终都是无效的。而所谓重振和重组,绝不是全面复旧,无视政治、社会、文化上的新局面;也不是作茧自缚,排拒一切驰入舶来的新东西。这时需要的是冷静分析,分析传统中哪些成份变得无理了,现实中哪些因素是合理的。抛弃不合理的,传统方不致一足落网而全身受缚;接受合理的,传统始得与现实相安于无事。这叫做

“一切合理的,都应该成为现实的。”(恩格斯)

是否有不受时代生活的局限、不被民族性格所约束的成份,存在于某个或某些文化传统之中呢?就是说,在文化传统中,有无超越历史超越民族的成份,非时代性非民族性的成份,或人类性的成份呢?应该承认,这种成份是有的。因为作为动物的人类,彼此是相同的;作为人性的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样式也大体相似。因而,不同的人群在各自圈子里形成的传统,必然要有相同和相似的成份。这些成份,或适用于全人类,或适用于全历史,而成为民族传统中的超民族超历史者。这是不难理解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超越的成份,正以其超越,而失去了个性,不能成为民族性格的标志、时代精神的象征。真正代表各民族文化传统的,恰恰是那些专属于该民族、使其得以同它民族区别开来的那些基本成份;真正代表时代面貌的,恰恰是那些为该时代所专有、使其得以同它时代区别开来的那些特殊成份。超越成份的存在,是不同民族能以相互理解的根据,不同时代得以前后传承的基因。但民族之间要想真正理解,必须去理解那些不易理解、为各民族精神所独具的基本成份。所谓民族文化交流,所谓民族互相学习,都是就这些成份而言。时代之间如需加以比较,如需相互区别,也是要抓住各自的特殊成份方有可能。

体与用

文化改革上有所谓体与用问题,曾经争个不亦乐乎。照我理解,所谓体,应该就是文化传统,就是某一民族之所以成其为某一民族的那些品格、精神;而所谓用,则是这个体的功能、作用、外在表现,就是某一民族之用以现其为某一民族的那些传统文化。当年严复强调的牛体不能有马用,在这个意义上,是对的。

但是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必先自己变幻为马体,然后始得用马之用,倒也又不尽然。因为用固赖体而现,无此体则无此用;但用既为外在表现,或既已表现在外,则人人得而见之,人人亦可得而法之,所谓“拿来”者是。牛固不能“有”马之用,牛却可以“用”马之用。这在今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哲理上说,有,和是、存在同义,乃本体上的事;用,停在现象界。移花接木,甚至掐下花来插在头上,总是能办得到的。

但是如果由此又得出结论,认为一切拿来之用,都将如原封未动般地发挥其效用,却也又不尽然。因为,马用在这里终究是安在牛体上,牛体本身受用不受用,一来取决于用之为物,看它在原体上属于哪个层面:物质层面的,移用较易;制度层面的,移用较难,因为它要受体作相应的变化;精神层面的,移用更难,因为这往往触动受体的深层。二来取决于体之为物,要看此受体的开放性与承受力,以及它自身的发展阶段,它与授体的差异程度。

千言万语说到底,体是根本的决定力量,体是民族的魂。拿近代历史看,在日本,只能是和魂汉才或和魂洋才;在中国,只能是中体西用,把外来的东西中国化。和魂和中体,各自的发展阶段不一,开放性上亦有差异,故影响着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和深度;但必得以自己的体为体,一切外来之用方能有所安顿,这一点上,彼此又是共同的。否则,再美的用,也只是出墙的红杏,可嗅而不可及,海上的楼市,可望而不可登也。

人们有埋怨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如何如何封闭保守加落后的,也有吹嘘它怎样怎样悠久辉煌加美妙的。不管怎样说,埋怨它,也只好面对现实,无法另换一个体,至少因为这是民族的共同体。某一个人也许能做到脱胎换骨、洗心革面,跳出三界外,彻底绝裂于传统;整个民族却无法做到。吹嘘它,也无力阻止它与时俱进,随世界浪涛激荡,抛弃需要抛弃的东西,吸纳应当吸纳的东西。由于无法另换一个体,所以西体中用说是不着边际的。由于体在与时俱进,所以中西互为体用说是没有意义的。

值得讨论的倒是用对体的反作用,特别是拿来之用对拿者之体的反作用,比如说,西用对中体的反作用。鲁迅当年强调开放时曾奚落保守份子道:人吃了牛肉,绝不会因之变为牛。他忘了补充一句:人常“用”牛肉,身“体”的确会壮实起来。西用之与中体,亦可作如是观;一切有益之用,对于受体,都应作如是观。谁都知道,飞机、电讯的引用,不仅方便了交往,而且也加快了生活节奏,开拓了眼界耳疆,改变了时空观念,冲垮了坞屏壁障。这些,已足以激起长期逗留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传统的不安,而不得不作因应变化;更不用说那些制度性的、观念性的拿来之物所施加于体要求于体的变化了。

但是,反作用也只不过是反作用;第一性的决定作用者仍在体本身。这一点,前面已经反复说到了。

两个传统?

民族有上层人士与下层平民之别,社会有剥削阶级与劳动群众之分,国家有统治集团与人民大众之殊,于是,研究者们不免要琢磨:文化是否也有两套传统?

列宁有过两种民族文化的说法,说每个民族都有一些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份,而占统治地位的则总是资产阶级文化。这是就文化而言的。就传统而言的,则有所谓大传统与小传统,或精英传统与民间传统的说法。

如果依此类推,还可以举出雅文化俗文化,政统道统,上帝的事凯撒的事等等提法。

所有这些分别确然是存在的。不注意它们将无从分析一个民族的纷繁复杂的文化面貌,无法理清民族文化的绵延演进的历史过程,也无力规划未来文化的灿烂前景。这大概应无争议。但所有这些分别都还不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全民族的,是民族之所以为该民族的气质、品格、精神、灵魂。它的成份可能很复杂,有土生土长的,有外部潜入的,有尘封蛛网的,有崭新亮的;但它并不因此而支离破碎,七拼八凑。因为它是整全,它能整合,各种成份经过整合而彼此相安,彼此相需,形成一个完整而和谐的统一体,一个独具特色的个性。

其土生土长的成份,就其显现而为文化看,在文明社会即存在着劳心劳力、统治被统治的社会里,常呈现出雅俗之分;并进而在衍化上各自承续,出现所谓的大小传统之别。但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只是文化,只是传统文化;而不是传统,不是文化传统。就是说,这些分别只是民族精神在不同阶层的不同表现,还不是其所以表现的那个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方面,二者是共同的,一源的。这一点,从雅俗文化之间、大小传统之间川流不息的交换、渗透,乃至有意识地进行的采风观俗、化民成俗之类的行动之所以必须和能以成功的事实,足可以得到证明。

其外部潜入的成份,本是经过筛选了的;否则将潜而不能入,入而不能居。用以选择的大筛,便是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包括它的价值取向和时代感、开放性。合则留,不合则拒,是这里的铁则;象一切有机体对待外物的原则一样。既已选入或接纳以后,这些成份虽不免仍带有“客家”的风采,但已然是新的大家庭的一员,便不可能独立寒秋,自成一系,与居停主分庭抗礼,形成独自的传统;而只会是入乡随俗,舍己从人,化为受体的有机部分。就是说,从这个角度来考察,两个传统的事,也是不会发生的。

有人喜欢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形成了一种新传统:反传统的传统。此说在此至少有这样两点需从理论上讨论的内容:五四后的中国文化有两个传统,以及,这个新传统是从外部传入的。

大家知道,五四时代有许许多多西洋新说蜂涌而来,其中不少说法和做法曾被广泛宣传,乃至付诸试验;宣传者试验者无疑曾是爱国的、赤诚的,很多还是具有献身精神的。但是真正被中国文化接受的,为人民大众信服的,却为数了了。个中原因,可以举出许多,而文化传统的筛选,或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外好多学者分析过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安家的根据,也有人探讨过五四所以采取全面反传统手法的原因,结论都认为,其根据和原因,仍在中国的文化传统身上,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有相通相容之处,是中国有把政和道、真和善捆在一起的传统,因而才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有五四的全面

反传统。这也就是说,五四引入的新说,都还不过是一些“用”,它们只因和中国文化传统能相容,被中国文化传统所承认,所接纳,从而附着到中国文化的“体”上,才得以掀起波澜,发生作用;否则,将只是一些动听好看而无所作用的西方夜谭而已。

因此,这也就是说,五四并未在中国造出新传统,五四以后也未形成新传统;五四以来所发生的,不过是老传统适应新世纪、翻出新花样而已。两个传统的事,本质上是不可能的。

财富和包袱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也不忍设想的。因之,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是不为过分的。

但是如果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箝制人们思想、范围人们行动的本性,利于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将出现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之,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为过分的。

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是一大学问,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日日新,又日新。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和虫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绝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

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抽刀断水水更流,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不止于徒劳无功而已,更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那么人们是否只能坐享其成、静观其变呢?倒也又不是。

传统文化研究例4

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北京大学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叹到,现在人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1.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2.什么是道家?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3.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论文联盟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费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急需拯救。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要手捧着金饭碗,在外流浪找饭吃啊。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吗?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她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挽救社会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显著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

转贴于论文联盟

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上帝的罪人。更有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师还染上了艾滋病,有媒体报道,他们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于不正当的造成的,这说明他们已经远离自己的信仰,沦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还是高尚的。

传统文化研究例5

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北京大学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叹到,现在人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

编辑本段文化特征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1.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2.什么是道家?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3.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费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急需拯救。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要手捧着金饭碗,在外流浪找饭吃啊。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吗?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她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挽救社会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显著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

转贴于

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编辑本段文化传承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上帝的罪人。更有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师还染上了艾滋病,有媒体报道,他们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于不正当的性行为造成的,这说明他们已经远离自己的信仰,沦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还是高尚的。

传统文化研究例6

不消说,传统是文化学的结构性内容。它可以指卡西尔所说的一些文化符号,也可以是历史学家所注目研究的对象,可能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学范围内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宗教艺术之类的描述形态。它的确具有某些综合的特征,所以人们常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领域中觅寻其迹,对它作出什么解释,并进而对它怀着什么期待。由于文化一定要借助综合才能建立起观照人类自身的结构框架,致使文化与传统有了一条相互连接的纽带。说到传统便不得不提起文化;提到文化,又不得不强调传统。当然两者之间还是有些明显的区别:传统不等于文化,传统只是文化的一个参照点,例如反传统不等于反文化。

这里要讨论的问题在于,在我们中国,特别是现代,对于那些持十分激烈的态度去反传统的人来说,反传统几乎成了反中国传统文化的同义语。反对旧文化的人们把传统与旧文化等量齐观,其眼中的传统也似乎与旧文化如影随形。人们由此反传统而反对旧文化自有其正当的理由和价值。然而,如果我们冷静地看待另外一些对反传统颇持异议的人们对前者的批评和责难,以及两派人士之间的争论时,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反传统持异议的人们所要维护的传统,也几乎是传统文化的同义语,维护传统也即维护传统文化。这种情况的出现确实令人费解,它是那样怪怪奇奇。所谓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些人眼中不啻牢狱、镣链和鸩毒,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则被视为乐土、花园和灵丹妙药。这些是历次文化热中出现的或把传统当作替罪羊,或把传统当作护身符的混乱现象。

产生这种混乱现象的原因至少在技术上根源于运用文化综合的方法,都把传统当作一个浑然一体的笼统概念而产生的偏差。对此,我们应采取科学的分析的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考察,拨开传统这一概念在人们面前出现的迷蒙不清的模糊影象,以期探明传统究竟为何物。

a、什么叫传统

为了理解并区别传统一词的内涵和界线,我们试图从几个方面入手揭示它的多重意义。

1、时间意义

传统首先呈现一个时间意义,我们可以据时间的界限对传统加以诠释。

时间意义上的传统是指能影响现在人类生活的文明成果。这里,传统具有几方面的时态属性。在“文明成品”一端,它是过去式,是过去人类所已创获的文明果实。在“能影响现在人类生活”一端,它是进行式,因为它现时地影响人类的生活。而把过去式的文明成品同进行式的作用连在一起的,则是其完成式意义。这三者,构成了传统在时间意义上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人类过去的文明成品促使现在人类展开某种活动。现在的人类如果没有一个过去的背景,如果没有可供继承的文明成品,则自身不免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可能丧失生存的条件,就会一无所有,赤身,两手空空,停留在茹毛饮血的阶段,没有进步的可能。故传统的过去式时态属性所蕴涵的意义表明,文明成品是现在人类活动的必要动力本源。进一步,传统的过去式文明成品摄动、作用于现在人类的生活,则传统获得了它的进行式意义。现在人类在传统的背景下生活,这种生活受到过去文明的影响,则传统对于现在人类是正在发生作用的文明成品,它便具有进行式时态属性的意义。这一时态属性意味着如果文明成品不对现在人类生活产生作用,则不能被认作传统,而只是与现在不相涉的东西,仅属于过去,不能“传”,没有“统”,没有继承的现实性,也就不能称作传统。与传统的进行式意义紧密相关,过去的文明成品又能对现在产生影响,则表明文明成品的作用不限于过去,这个文明成品并不是僵死的东西,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施放着动力,从而把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传统的完成式时态意义。

这样,传统的时间意义有过去式、现在式和完成式三种时态界线,而又互相关联形成一个能同时发生作用的整体。不能对此三者的任何一端加以割弃,否则便使传统丧失时间的意义,而没有这种时间意义的东西不能视为传统。

2、价值意义

价值是一个社会学的指标,它指某种观念和行为对人类的生活有益又有用。传统的价值意义也就指文明成品对人类现在的生活有益又有用。对人类生活没有益处和效用的东西不是传统。

那么,究竟何种文明成品对人类有益又有用呢?应当依据什么标准对文明成品加以判定呢?我认为,这适宜采用文化的标准去判定哪些文明成品属于传统的范围,哪些是传统范围以外的东西。这是因为传统是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范畴,两者因而具有共同适用的标准。

文化的价值标准产生于文化学开创的时期,那是自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之间,继地理大发现后殖民扩张的时期。这时期人类学的发展促成了文化学的建立,人类有可能用文化的眼光去检视、评价自身存在的质量,这就出现了文化的价值标准。(参见本书第二章第二节“有关文化内容诸界说的检查”)联系维克多·埃尔在《文化概念》中“人民从原来的为权贵的意志或专横服务的工具变成了历史的创造者和研究对象。文明(或文化)的功业超越了纯政治现象和军事行为”的论述来看,可知文化的价值含义由几个相关因素组成:人类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增强认识自然、同自然斗争的能力;接受教育和教化;有文学艺术的修养;人民从奴仆进化为历史的主人。结合其它文化定义的有关体育、道德、文雅、礼貌等内涵看,则文化的价值意义就在于全面地提高人、完善人、实现人。

这些是乐观主义的价值指向,是理性的精神气质,是人类自由的思想投射,都符合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状态。个体的人的素质的提高引发了对整体人类的期待和关怀,人类由此去探寻一个共同的位置,这就产生了上述文化含义。

文化有了这样的价值意义,诠释传统也就必须按照文化的价值标准去展开认知、理解和识别的过程。

如所周知,文明成品是一个大范围的包容概念,它指所有已知的人类文明史上人类的活动和这种活动所创造的成果。这种复合体式的活动和成果,不管它们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类都不可能全部继承,而只能继承其中的一部分。而所能继承的那部分文明成品,也不一定符合人类文化的价值要求。于是,传统就是指特定的一些符合人类的文化价值要求的那个范围内的文明成品。

采取这样态度去看待传统,我们就有了一个方向,就有了一个座标。文明成品繁富纷纭,其善善恶恶、精粗美丑、假假真真,鱼龙混杂,樊然淆乱。人类可能在目不暇接之中恍惚迷蒙,看不清、认不准哪些东西是传统,哪些东西是非传统,以致在继承、发扬传统的时候迷失方向,把非传统的东西当作传统。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非传统的东西不合人类理性,不合人类的自由,不合人类进取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不合人类的目的性要求。它可能把引向错误的迷狂,引向奴役(自由之反对)的境地,引向保守堕落的悲观主义。但是,当采取了一个座标,明确了价值方向,人类就能从纷纭混杂的文明成品中择别、认取那些符合人类目的性价值的部分,以之作为传统,以之作为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使自己可得日益接近自由完美的幸福之境。

简言之,现在的人类面临一大堆纷杂淆乱的文明成品,必须运用一个价值尺度去规范它,从中认取属于传统之物,才可能在通往未来的航程中获致积极的力量和掌握正确的方向。

集真假善恶美丑精粗与一体的文明成品包罗万象,传统和非传统交错纷杂其中。但是,我们有了一个价值的标尺去检视它,那传统和非传统之间就呈现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就能很容易认明哪些东西是传统,哪些东西不是传统。

既然传统的价值意义是于人类有益又有用,那么凡是属于对人类有益又有用的文明成品就是传统,反之乃是非传统。这就意味着传统仅仅属于那些能给现在人类带来幸福、自由和使之能够在合于理性及乐观主义的前景状态下生活的文明成品。除此之外的文明成品,不能称为传统,而叫非传统。传统好比浴缸里的孩子,非传统则是脏水。孩子是有益又有用的,必须保育、珍视;脏水无用又无益必须倒掉,毫无保留之价值。我们采取这样的视角去审视文明成品,将能有效地认取真正的传统,防止误认非传统为传统的弊害。

例如,对于象女人缠脚、下跪打板子、抽鸦片烟、焚书坑儒、箝制言论、帝王专制、大一统这类文明成品,不管其历史多么悠久,不管其怎样地影响人类的生活,经传统具有的价值尺度一检验,就得知它们不是传统,而是非传统。对于象、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废八股而兴学校、普及教育、讲究卫生和防治疾病、提倡科学和民主等,无论其历史多么短暂,无论其是否已经实现,我们也就可以至为利便地认取为传统。这正如德国人民不会把希特勒的法西斯、集中营、毒气室认作自己的传统一样,美国人民也不会把三K党、南方庄园奴隶制看作传统,因而他们也不至于把歌德的《浮士德》、爱因斯坦的思想、废奴运动和“五月花号宣言”看作非传统。

这样,我们对传统的范围的界定就比通常的看法要小些。传统不是精华和糟粕的混合物。传统仅是对人类有用有益有价值的精华。所谓糟粕乃是非传统。

这是一个方便,不但是一个工具性的方便,还是一种价值的方便。

文明成品给后人以影响常常表现为传统因素和非传统因素的合成作用。后人——现在人类所应继承发扬的应当是传统,而不是非传统。如果传统真的是精华和糟粕的混合物,那么当后人所领受的糟粕被人说成是古已有之、理当照旧的“传统”时,后人岂不是应该心安理得地予以接受吗?这样的情况在近代以来的历史中不乏其例。北洋军阀时期,统治者为了专制的私利,先后掀起了“尊孔读经”和“复古”的逆流,把旧思想、旧道德、旧礼教等糟粕,伪装成精华,以古圣先贤的道统旗帜吓唬蒙骗世人,却把倡扬科学和民主的人们视为洪水猛兽,斥为非圣无法、数典忘祖。近年以来,一度销声匿迹的旧时代遗物又沉渣泛起,甚至泛滥成灾,什么超凡功法,什么玉房养生,什么宗法迷信,什么狂嫖烂赌,……真是牛鬼蛇神,花样百出。有人把这些认做“国粹”,认做“传统”。相反,真正的传统、人类真正的价值所在,却被那些糟粕所掩盖,无以弘扬,无以发展光大,显得沉沦不振,缺乏活力和生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由于把传统和非传统混为一谈,抹杀传统的价值意义,致使糟粕——非传统——没有人类的合理价值屏障的防卫而闯入传统的殿堂,确系一个明显的原因。

要之,文化的价值赋予人类认取传统的价值标准;采取这样的标准从文明成品中择取传统,剔除非传统,既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免受非传统的干扰、合于人类的普遍价值规范,也能使我们的思维更清晰些,增强战胜非传统因素的勇气和信心。

3、发展意义

人类的历史是不断演进的,传统伴随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他就在不停息地发展自己的传统,使之更加丰富、完整和充实,不仅扩大了数量,也提高了质量。

不消说,在人类诞生之初,传统还显得幼稚和单薄,在很多方面还显得不尽完备。但是,作为人类活动的基本价值,传统的内涵一定能够满足早期人类进入社会生活的需要,才能使人类拥有生存和进步的动力源。以华夏族早期的历史看,地下的文化遗存和古代神话传说显示的文明成品即具有这样的特征。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火的运用,陶器制品,骨针和骨制刮削器等,尽管其形制和功用相当粗陋简单,但已投射出先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精神。上古神话传说,象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神农尝百草、伏羲演八卦、仓颉造字、大禹平治水土、奚仲造车、王亥服牛乘马、仪狄为旨酒、黄帝战蚩尤等等,无不表现我们祖先刚健强壮、充满活力的伟大襟抱。凭借祖先的这份珍贵的遗产,后来的中国人才在华夏的土地上培育了参天的文明大树。人类早期的传统形成之后,后人不但应当继承,守之勿失,而且应当弘扬光大以发展之。发展既是传统延续、扩大的功能形态,也是它的生命前景的必要动力。未来的历史、社会愈益丰富多采,人类面临的生活也愈益复杂多变。传统要延续,人类要适应新的生活,都需要发展。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日新之谓盛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发展是大自然,是人类历史,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日新月异,面貌常新,发展给人类和传统带来挑战、机会及选择,也赋予新生活以动力。而凝固、僵化、保守是发展的死敌,它们会扼杀人类的传统于摇篮,至少可能使之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举例来说,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既对玛雅文明的发现感到欣喜,又对它的突然消亡感到惊讶和迷惑不解。玛雅文化遗存表明,它的文明程度是相当高的。其水利灌溉、建筑、绘画、音乐、冶金、工艺制造、天象观测和历法在当时的美洲大陆是无与伦比的。它又为什么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变得仅存遗迹了呢?据有的学者推测,玛雅文明的迅速衰落是由于玛雅人内部的仇杀,部落间的战争和屠戮,造成人口急遽减少所致。我们也可以用有关传统的理论去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有可能,玛雅人在其文明的繁荣阶段,同时存在促进生产和工艺技术的发展及内部纷争诉诸无休止的战争、杀戮两大文明成品。前者合于人类活动的价值,可视为传统;后者越过了人类活动的价值界限叫做非传统。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玛雅人没有能够更新、发展他们处理内部冲突的规范或习惯。——事实上成长和繁荣时期的玛雅人定然拥有一套比较合理的方式解决自己内部冲突的律法,不然他们就无以进化到那种比较高的文明境界。这样的传统因素没有得以发展,合理的人类传统停滞了,无以抵御非传统力量的危害,玛雅人连同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明悲剧式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玛雅人及其文明的命运并不是特例。汤因比曾做过精确的统计,认为人类已有二十二种文明从地球上消失了。推而言之,既然是“文明”,那就一定存在人类得以生存,并一度拥有文而明之的传统因素作为条件。它们最后不幸成为地下遗物的原因,一定在于固有的适合人类生存演化的传统没有发展,因而缺乏活力,缺乏生机。人类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传统的价值因素不能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得到扩充与增强、完善,势必在文明的进路上半途而废。

传统的发展形态是渐进和突变过程的统一。

渐进是一个较长时间内合于传统的价值意义的文明成果在数量上的累积和增加,突变则是短时间内质量上的创新、提高和数量上的迅速增多。石器时代经历了几百万年的缓慢演化,是为渐进。锄农业在一、两千年的历史中出现稳恒的状态,也是渐进。而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和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的转折时期,社会历史呈现突飞猛进的面貌,是为突变。工业革命后,随着大机器的出现,交通发达,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几百年的历史日新月异,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革命,可称为空前的突变。

渐进使传统得以延续,突变则使传统更新。渐进是传统的延长,突变是传统的丰富和扩大。渐进是传统发展的传递器,突变是传统发展的直接形式。

渐进和突变对传统的发展都是必要的。没有渐进传统的发展可能中断。传统渐进的发展保证人类合理的价值形态能够代代相传,不致中止和沦丧,使人类有可能在固有的基础上发展为突变。没有突变,陈陈相因,传统不能发展,无以产生新质,会逐渐丧失活力,变成僵死、凝固、停滞的东西。传统的突变保证人类合理的价值更形丰富多采,更形充实刚健,以面貌常新的姿态创造、适应新的生活。突变并不是对固有传统或渐进过程中的合理因素的抛弃,也不是一种改弦易辙,另起炉灶。它只是原有传统在内容和质量上的迅速发展和拓张。古代星占术可得发展为现代天文学,驿递可得发展为邮电通讯和信息高速公路,钱庄可得发展为银行金融业,民本思想可得发展为现代民主制度,子产不毁乡校可得发展为言论自由等等,传统的突变增加、扩大、深化和充实人类原有的价值。

依照时间的一维性,任何人类的活动转瞬即成过去。只要这些活动及其成品符合人类普遍价值,就可视为传统。所以不能把时间上先后之差异作为传统成立之标尺。人们固然可因大禹治水年代久远而作传统看,而不能因改革开放起步不久而不作传统对待。文明成品只要它能对后人产生影响并具有人类合理价值,即构成传统。一百多年来,中国人致力于政治民主、社会改良、经济繁荣、思想革新的事业,即可看作一部发展传统、更新传统的历史。

因此,传统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板块,也不是顺着时间的推移而层层叠加的积淀。传统因渐进和突变而存在,而发展。

4、作为种子的意义

传统由前人所创造、所积累,又必经后人认取,才得以延续、传递。没有后人的认取,传统可能停滞,可能失去生存的效能。在这个意义上传统犹如一颗有再生能力,又包含遗传密码的种子。

种子的再生和遗传密码的再现,必具备一系列条件。这就象一粒自然的种子的发芽、生根、成长的过程一样,需要一定的土壤、气候、肥料、水分和适当的培养。在种子的意义上,传统要实现对后人的影响,也需要一定的历史、社会条件,才有再生和再现的可能。

我们已知,传统凝结着人类普遍的价值意义。象真善美、自由、理性乐观主义这类价值,在传统的范围内,是人类一些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意愿要变成现实,传统要转化为现在人类的活动,并不是一件仅凭主观意志就能实现的事情。传统要延续,传统要发展,可能遇到一些不利因素,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甚至遭到扼杀。

华夏族的祖先在文明的初创阶段,充满了发扬蹈厉,开物成务的刚健精神,为什么到近代变得死气沉沉了呢?孟子倡言“民为贵,君为轻”及“诛一夫纣”的民本思想,为什么在后世罕见同情,竟遭朱明王朝的无情删削了呢?指南针的发明,可给人类带来扩大交通的利便,为什么在旧时竟被用做观龙脉、相吉宅的罗盘了呢?其中的原因就包含作为种子意义的传统在其价值实现过程中的转换机制问题。

原来,传统所具有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文明成品,这种文明的前景要根据它与其它非传统的文明成品的力量比较而定。也就是说,传统是一种力量,非传统是另外一种力量。两种力量在历史过程中并存,呈现相互之间强弱消长进退的关系,此强彼弱,此消彼长。同时,后人对传统的认取也要受到非传统力量的牵制。例如,增加知识,开启民智是一种传统的力量,而愚民政策乃是一种非传统力量,如果后者的力量大于前者,则启蒙可能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这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愚黔首,可是“刘项原来不读书”,书有幸没被烧绝,儒也有人幸存民间,汉兴以后,儒、书可以复振。但假如秦始皇真的万寿无疆或传之万世了,则儒、书的命运不堪设想。(这是打比方,并不指儒、书即是传统)

这一现象中存在四种力量形态:①传统;②非传统;③现实的认取传统;④现实的否定认取传统。几种力量形态交错作用,常使类似的问题复杂化,也使历次文化热出现一些屡不获解的话题,如现代化的目标为什么难以实现之类。但我们只要采取分析的方法把问题分解为几个方面或几种形态,一一作寻根究底的研究,就可能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对症下药,作不同的处理。

按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把一些纠结不清的谜团化为两类问题看待。一类是文化上的传统和非传统问题,另一类是现实的认取传统和现实的否定认取传统问题。在动态的力量转换关系上,前一类问题表现为一些观念、意识、思想、风俗习惯等文明成品,后一类主要表现为一种现实的活动。换言之,传统和非传统的前景和命运取决于现实的认取和否定之间的活动结果。启蒙和愚昧分属传统和非传统。认取启蒙和承袭愚昧分别是两种不同的现实活动。而现实活动在形态上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思想、学术、舆论等方面。无论人体启蒙还是承袭愚昧都必须诉诸现实的活动才能见出胜负强弱消长的态势。这就是说,文化上的问题必须通过现实的活动才能得到解决,反之则无解决的可能性。现实的问题需借现实的活动解决之,运用文化的方法于事无补。因为文化的方法只关涉价值的认同和认异,即使人们认识到愚昧肯定是非传统,但只要一进入启蒙的领域,那就是一种现实的活动,就得在上述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开展活动,同否定启蒙的现实力量发生关系。其成败利钝,当然就同认取和否定的两种力量的对比状态紧密关联。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应当避免因于传统的价值难以得到发扬而产生传统和文化究竟行不行,或“断裂”、“停顿”了的误会。

以上几点构成了传统一词的完整意义框架,为辨别什么是非传统提供了依据。

b、因袭和陈迹

非传统与传统相对,其确指是因袭和陈迹。如果把文明成品分成三大板块,则因袭和陈迹就是除传统之外的两大板块。所谓非传统,也就由因袭和陈迹这两大板块组成。

下面对因袭和陈迹作简单分析。

因袭在价值上同传统呈反背状态,这是不难区分和识别的。我们可以把文明成品中凡是不符合人类价值的部分都看作因袭。但是,因袭作为文明成品是一个比较大的包容物,时常在文明成品的范围内与传统混杂,为人类失别其真相增添了困难,使人们看不清孰为传统,孰为因袭,以致有时误把因袭当成了传统。

那么因袭究竟为何物呢?

因袭与传统有相同的时态,即过去式、进行式、完成式三时态。因袭作为较大的文明成品包容物,不但可指一些简单的文明现象,如男尊女卑、掠卖人口、、宗教裁判、不卫生习惯等,也可指其它较复杂的三纲五常、国民劣根性、大一统、思想专制等文明现象,而且可指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意识形态等历史存在物。这些违背人类普遍价值的文明成品在历史上存在过,并且还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程度影响现实人类的活动。这些是因袭三时态的动力表现。

因袭的动力表现对各地域民族的作用不尽相同。有的地域民族承受的因袭负担要轻些,有的要重些;有的仅受少数几方面的负担,有的则要承受几乎是全部政治社会制度以至意识形态的重负。例如近代中国就面临着民族压迫、政治专制、社会政治化、思想束缚等因袭势力的多方面影响。

因袭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因为人类在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以前,不可能自觉地、有目的地为卸掉自己肩上的重压而斗争,因袭势力可能利用人们的愚昧和盲目而肆虐、扩张,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其罪孽。特别在因袭表现为政治势力的情况下,其作用更为显著。代表因袭的政治势力,一方面是历史中各类因袭力量的聚合,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政治本身的强制、威慑之力,维护和强化自身的存在,致力压制和消除来自反因袭力量的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因袭势力渗入并宰制社会的各个方面,给各种文明成品投下浓重的因袭迷雾,从而掩盖了传统的成分。其后果十分严重。它使人们走不出因袭的圈子,使人们看到的文明成品都带上了因袭的阴影,以致人们在认取自己的传统时,错误地把因袭看成了传统。近代以来有些怀着急切的救世愿望的人们,以为中国现代化步履艰难,贫穷落后难以改变,社会改革多灾多难等等,都是传统出了问题,误以为传统不行了而诉诸“反传统”。其实,这是把传统当作替罪羊,而没有发现是因袭这条祸根在作怪。

同因袭相比,陈迹的含义要简单些。陈迹只有过去式的意义。也就是说,陈迹指文明成品中那些不对现实生活产生作用的纯粹过去的部分。

传统文化研究例7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98-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品质,是全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宝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理论界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加强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新的理论生长点,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概况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大出版社纷纷举办各类研讨会,共同搭建传统文化研究平台。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众多中华经典古籍经过整理和编译逐渐面世。1995年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北京燕山出版社)三辑共30册,1999年出版的《中华传世名著精华丛书》(山西古籍出版社)共25册,2011年出版的《青少年国学修养必读丛书:中华圣贤经典》(长江文艺出版社)包括仁、义、礼、智、信共5册等。

理论界中百家争鸣,一大批经典学术著作和高水平科研论文相继出版。学者们从各方面出发,对“中国文化全局、中国传统哲学、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出版了许多优秀经典著作。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行研究的科研论文相继出版。笔者对1979年至2013年之间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收集与整理,发现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自1979年开始至今从未间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中研究走向了高潮,以“主题”搜索项为例(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近3 000篇,是1979年至1999年二十年间发表总数的近24倍,而自2010年至今过去的近3年间已发表5 000余篇,达到了过去十年(2000年至2009年)研究成果的近2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视域

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视域进行梳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的探讨与思考

1.对“传统文化”范畴的相关探讨

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庞朴站在时空对“传统文化”进行界定,顾冠华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1]。

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学术界存有几种不同视角的阐释。何劭h以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内涵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并从“文化资本再生产”和“文化资本转换”的角度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肖瑜用模因论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演绎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2];余清臣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本身也是对特定生态进行适应的结果,它的核心特质都能在其与特定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得到深入理解[3]。

2.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理性思考

(1)传承的具体方式

众多学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提炼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批判继承:张岱年认为“传统文化之中既有优秀传统,也有陈腐传统,对于其中的陈腐传统需加以批判,对于优秀传统则要加以弘扬发展”[4]。2)抽象继承:冯友兰(1957)首先提出对中国哲学史中某些具有抽象和具体两层含义的哲学命题,只需要继承其抽象意义即可。3)现代解释:汤一介提出对儒学的传承就是对儒学现有内容的现代解释,从而“使其有可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得以发展”。4)宏观继承:这一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成中英,他认为儒家伦理中宏观伦理拥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进步性,应当继承;微观伦理仅是封建集团的具体道德习俗,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应当摒弃。

(2)传承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

科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1)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文化结构中“马克思主义是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5],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持,两者之间体现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2)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当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再现,也构建着“未来的传统文化”,两者仅是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将两者对立即割裂了文化传承的历史联系;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定地蕴有外来文化因素,同时传统文化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世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交流对话、碰撞摩擦中相互吸收各自需要的养分,实现共赢。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传统大部分是保留的”,“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绝不意味着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6]。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资源

1.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荣启、唐骅等学者提出: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步骤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采取多种形式,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进行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蔚然成风[7]。

2.巨大的精神文化宝库

张岱年把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划分为四项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舒金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分为“朴素的唯物主义无神论传统和注重现实、讲求实效的求实精神;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自强不息、胸怀博大的民族精神;尚中贵和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理想人格的培养;贵民、重民的思想;道德文明和礼貌待人的传统”七个方面。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境遇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外来文化不断利用各种传播途径进行文化渗透,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思潮乘虚而入。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乏力

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容中逵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发表了系列科研论文,站在大教育视野下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问题,指出“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由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教育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影响没有提供足够的传统文化原料和养分所致;更上位的成因,便是国家宏观教育决策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忽视”。

(四)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可依途径

1.明确文化传承的产业化方向

洪瑶提出,我国传统文化只有采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加大传播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冲破外来文化包围圈,重振文化大国雄风[8]。

2.重视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突出作用

有学者提出,学校教育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应当“精心编制系统的传统文化读本,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在学生中组织民俗文化的各种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大学教育阶段适当增加传统教育文化的权重,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9]。

3.更新文化传承的现代传播途径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与传播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广泛关注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传播,要及时占领网络、虚拟社区等现代媒介阵地。多元化地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进行传播。

4.配套文化传承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还有部分学者提出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规范传统文化产业市场;同时注重立法保护,不断完善现有法制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事业上升到法治高度。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展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正是基于目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欠缺,不难预见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趋势将是: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将在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构建立足于现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融会贯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2]何劭h.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学理论,2009(14).

[3]余清臣.现代学校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7).

[4]张岱年.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J].中国文化研究,2000(4).

[5]朱兰芝,孙占元.立足社会现实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6]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传统文化研究例8

2.“诚实守信、以义为上”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诚实守信,将其视为立身之本。《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就是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无欺是人际交往的原则。中华传统文化承认人有义和利的双重需要,从不否定利的存在和价值,但是更加注重轻利重义的品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为大学生指出了一条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认为“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不能违背诚信的原则,更不能违仁丢义。为利出卖灵魂、丧失人格、更是为人不耻。孟子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抵制和克服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诚信和义利的关系,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3.“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

中国传统道德中,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宽容厚道,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对仁有多方面的解释,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同时要尊重人,孔子说:“己立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明人伦”,强调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在人伦要求中提出“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左f将礼比作国家的躯干,并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苟子认为礼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礼,一方面是封建社会上下尊卑,君臣父子等级的体现与规定;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必备条件。《礼记·冠义》把礼当作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认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所以孔子对世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主要表现为“让”。“让,礼之主也”。对人谦让,是礼的重要道德内涵。提倡“谦恭礼让”、“严己宽人”的处世哲学,达到“荣辱不惊”“弘毅坚韧”的人生境界,为人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育宽容忍耐、尊重他人、注重和谐的优秀品质,在学生中间营造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氛围。谦让首先是自己要谦虚,不妄自尊大,不骄傲自满,通利能辞让,治学能下人,只有如此,才能不断进步,有所作为。

4.“精忠报国、克己奉公”的爱国抱负和集体情怀

中国传统道德中始终贯彻着一种“公忠”的道德原则,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即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群体为本位。在公私关系上,强调“公”。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岳飞的“精忠报国”的高风亮节,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品格;以及“饮雪吞毡,坚贞不屈”的苏武,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义务感,所有这些都体现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克己奉公”,始终把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主张个人应该为国家民族利益尽职尽责,应以天下、国家的富强发展为已任,胸怀天下公而忘私。历代传颂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至理名言。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道:“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迂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名言。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力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有力写照。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既含有坚定的意志力、果敢力、笃实的行动力,又含有积极主动的追求精神,道出了作为人应有的人生态度,胜不骄、败不馁;正视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依靠自身的智力、能力和毅力不断地去超越自身,从而获得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同时,中国传统理论的“有为”精神。主张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有所实现,在人生舞台上能够有所“立”。对学生进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精神品质。

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精神著称广世,向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品德与境界。孔子认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应该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欲望,因为过分膨胀的物欲,会造成道德的堕落,所以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自己不仅以粗粮冷水、曲眩而枕为乐,更赞赏以苦为乐、勤奋好学的弟子颜回。所以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周易》指出“君子以俭德辟难”,《尚书》提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古代先贤们甚至进一步提出了勤俭节约的具体方法:朱柏庐在《冶家格言》中明确提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资冶通鉴》则主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代先贤的名句佳篇和勤俭事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审美观、是非观,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磨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人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道德修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传承发扬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程馨莹,赵永强.用中国传统文化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3]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正蒙·近思录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范仲淹.岳阳楼记[A].历代文选(下)[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

[6]彦,夏伟东.传统与选择[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传统文化研究例9

关键词 :网络;传统文化;传播策略;传播内容;传播形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时代,足不出户也能通过网络强大的传播力得知天下事。如何将几千年来汇聚的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从古老的历史长河中一勺一勺地舀出来,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的再传播,怎样在现代网络背景下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网络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

黑格尔说曾经说过:“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收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都要在保持其内容传承性的基础上,重视其内容与时代的结合。

1.传承性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直至今日,期间虽然受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冲击,但是一直流存于整个中华大地,并未断代。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却有一些人主张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抛弃过去,在“断裂”中重新滋生。这种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决绝态度是要不得的,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文化中大多数是具有积极作用的精神文明。我们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题内容,当今社会也很需要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这些精神。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先秦到现代,这个思想一直传承至今。“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重要地位,在万物之间的关系中,人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色是,将道德置于很高的位置上,这在建立中华民族人格、道德制度方面功不可没。“刚健有为”主张坚持独立人格,注重人生气节,是对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概括和总结。“贵和尚中”思想符合唯物辨正法的内涵。它既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也肯定了不同文化的价值,从而才能取其之长而达到“兼容并包”。

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我们应吸收并毫无余力地传承下去。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其内容必须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传播。

2.时代性

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必须是传统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但并不要求我们一成不变地继承。梁漱溟先生曾说:“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说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时代性。主席多次指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不但要与现代文化相适应,更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我们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综合运用大众传媒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历史证明,闭关锁国的固步自封是没有任何前途的。我们应该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在新的社会风尚中建立进行传统文化的“寻根”发展。在现代社会传播传统文化必须在内容上讲究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二、网络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

立足网络这个大的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是时代的需要。网络可以加快传统文化传播速度,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使得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景象。

1.相关网站的建立

网站是网络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服务工具,我们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必须利用这一重要的工具。建立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站很有必要。传统文化网、中国传统文化网等系列网站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为我们展示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很多,“传统文化迷”们提供了交流研究的平台。很多网站在传统节日,比如清明、中秋,还会举办一些线下活动,都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传统文化。

2.公益广告的拍摄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推崇,越来越多宣传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走入人们的视野。不但一些网站论坛、节目视频中植入含有传统文化因素的公益广告,一些公益广告网站的建立,更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平台。例如,由中央文明办指导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全国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中心建立起来的网络公益广告库,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向我们传播展示传统文化。

3.网络栏目的制作

随着网络受众群的扩大,很多人抛弃传统媒体转向网络。现在很多影视剧作已将网络作为第一推广平台。类似电视节目的一些栏目也采取了网络推广形式。比如,中央电视台很多节目在通过电视播放的同时,也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4.网络游戏的合作

网络游戏在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很多的网游都有一定的传统文化背景。例如,光宇公司的网游《问道》就以《封神榜》人物为背景故事,其中五大角色的设置符合我国古代“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再如,网游《天龙八部》中的“科举题库”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将网游这些娱乐产品很好地利用起来,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更能花样百出。

5.手机平台的推广

据2014年1月份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2013年底整个互联网普及程度达到45.8%,其中手机客户端用户超越计算机客户端用户,一跃成为网络平台的第一大用户。我们应当注重手机平台的推广。比如,在手机游戏中增添一些传统文化因素,让更多年轻的“手机党”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

除了上述几种形式外,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还有很多。比如,QQ等通讯工具的使用,都可以用来作为平台传播传统文化。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信息社会利用网络平台对其进行传播刻不容缓。我们相信,只要在内容上把握其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在形式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传播,就一定能最大程度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贺麟,王太庆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王枫.传统节日文化与网络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传统文化研究例10

自20世纪末以来,就中国文化发展与方向的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又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讨论的主要核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学术界就文化问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退去,以新儒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又复兴,对当时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自此之后,在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全盘西方文化与新儒家文化复兴二者非此即彼的文化观点。然而,随着步入21世纪,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谈论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再徘徊于全盘西化和儒学复兴之间,一种具有自身鲜明特点,无需多言的中国现代文化已应运而生。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一词本身即具有十分宽泛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可以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次即全面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应,指核心主要价值观层面的,而目前我国在文化方面的讨论主题,特别是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就是围绕这一层面展开的。就观念领域而言,我国文化思想领域讨论的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

二、文化的属性与特征

纵观古今历史文化发展,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持续发展不间断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作为社会思想意识层面的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文化产生于社会现实,然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文化其自身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而文化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必定呈现持续发展的姿态,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每个历史阶段社会的存在都是人类社会文化积累来推动的,而文化自身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所以一个国家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它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决定了它将走上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而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与融合,也决定着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而且持续不断、源远流长,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站在世界的前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文化,而且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法和价值观念,这一切的属性和特征决定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国门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就此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历程,而随着外来经济资本和坚船利炮的传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封建自然经济的文化代表,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当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文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大的障碍,所以一种全盘西化的文化呼声在社会上应运而生。

三、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随着我们思想文化界对于文化讨论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也逐渐走上轨道,对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更多的应该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核心,以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以文化作为原动力,而经济作为文化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建立要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无论是推动文化的发展,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都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

而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借鉴西方文化的特色,促进文化交流,已民族的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在具体借鉴西方文化问题上,首先要对西方文化本身进行分析,对其共性与个性,内容上与传统文化差异较大的部分,要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归纳整理,以求完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转型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儒学及西方文化的态度上,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既不可以全盘西化,也不可以全盘否定西方文化,而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经济发展待定文化复兴,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转型道路。

参考文献:

[1]程建平.中国文化转型的路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传统文化研究例11

二、昆明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建筑临街立面与大门样式

昆明历史文化街区临街铺面建筑的造型特征是老昆明传统商业街的典型体现。传统商业铺面沿街立面大多属于两层直落式类型。这种类型由于两层直落,屋顶出檐较深,一是为了减少雨水对底层门面的侵袭;二是造型比例的需要。为此,檐下常有多层花板罩面。如何避免单调则显得尤为重要。此时,需处理好上下层门窗的形式与比例以及招牌的布局,如处于景星街口的知名中药铺“福林堂”商铺,三层直落式的立面极为简单。然而其将下层窗与上两层窗的形式做了不同处理,取得了变化,是一个既简单又富有变化,既统一又有所对比,处理得非常恰当好处的立面实例。整个历史街区中民居建筑的大门是院落与外界连接最重要的出入口,是整个建筑外观处理的重点部位。大门既能单纯地呈现为一座相对独立的建筑形制,又是一间屋的形式,可以说是屋又是门。门前的石阶称为“将军石”,大多为整石铺就,长的有3米多,而且多为一台、三台等单数。门头上有小的坡檐,并用砖瓦封闭檐口。门上的局部木作加工精细,大门上部的屋顶一般多为硬山式。门墩内侧一般有左右两方形檐柱支撑,形成外门框,两柱间通常用透雕挂落,装饰多为吉祥图案。门槛下为方形门枕木,整个大门与倒座形成一个整体,协调、美观、实用,极具地方文化特色。大门的形式与尺度最能反映出该院民居主人的身份、地位及经济水平,有的简朴(仅有一披檐,无甚装饰),有的华丽(门头以木构梁架承托筒板瓦屋顶,檐下多层花罩装饰,门脚有时还以精美的石雕线脚装饰)。同时,昆明许多民居的大门也最能反映出其受外界近代建筑影响的程度,也集中反应了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的特色。例如小银柜巷8号的大门门楼运用了近代风格的拱门、石雕及贴面瓷砖;套院中的四合院门楼装饰花纹极其丰富细腻,整座院落是由外院和两个内院构成的,外院明显有西方建筑文化风格的痕迹,但细部又结合了中国古典纹样。其中最别致的是门的样式,外门分隔成四个高大的圆柱支撑,中间部分为石拱门,顶部中央弧拱,每一侧有三个弧顶依次落下。由外走进内院有两扇门,右边一扇装饰最为精美,顶部上方雕刻着金色花样,围着一圈古典花卉纹样。下面是一条有很强立体效果的装饰浮雕,整体中间刻有梅兰竹菊的腰线。门下段沿拱门和柱脚有华丽的浅浮雕,细节重点仍是中国的古典装饰纹。街区中传统民居建筑的大门形式大多流露出受汉文化影响的痕迹,更由于百姓深信风水文化,故有诸多忌讳,主要有大门不能正对道路,大门对面不能有其他人家的屋脊头对着等。或者在门头画太极八卦图,还有的是在大门头上栽种仙人掌,以求辟邪吉庆,或是在大门的顶上安放一只瓦猫或是石狮子,这些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祷。

三、昆明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建筑回廊形式

廊是四合院式建筑内部相连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室内与室外相连接的一个重要空间。其宽度往往决定了建筑的空间尺寸大小,反之,从廊宽可以看到建筑的规模。昆明历史街区民居建筑的廊又被称作“游春”,即上有在一、二层建筑之间形成的腰厦避雨,下有高出天井的走道所形成的廊,人们可在雨中自由穿梭,让生活起居变得较为便利。同时又起到了对建筑的保护作用,使一层建筑外檐门窗、墙基免受雨水侵蚀。腰厦作为建筑的构成部分,是一个储藏的重要场所,用于储藏日常用品及衣物等,方便了生活,是一个相当实用的建筑构件,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腰厦的梁枋穿出檐柱,并且由垂柱连接,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垂柱往往多做成灯笼式样,也有做成莲瓣纹的,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也是人们尊崇佛教、信仰佛祖的文化心理在建筑艺术上的反映。廊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相互沟通的重要场所。能同居一院的往往是中国式的传统大家庭,人们更习惯于家族式的生活方式,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技能的培训等都可能通过此地完成其功能,也可享受阳光或静看雨水来临。无论怎样,廊作为建筑的一部分除了具有遮风挡雨、保护建筑的功能外,还具有文化功能,能使人增进了解,传递文化,同时也是一个休闲场所。廊作为民居建筑类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狭而长,上有腰厦遮顶,不做居所而为通行之用。除了人文环境外,跟昆明的自然环境也有一定关系,尤其是正房前的单层檐廊连接着正堂,并成为家庭里的主要活动空间,几乎所有的生活、饮食、家务活动都可以在这个区域内进行,是人们的共享空间,且在发挥联系院落空间与正堂空间上有着重要作用,同样成为家族生活交流的主要空间,有特殊的建筑文化作用。

四、昆明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建筑门窗样式

昆明历史街区由单体传统建筑组成院落,由院落组成建筑群,由建筑群组成街巷。这种建筑从建筑文化方面讲,门窗的造型和数量是建筑等级、主人社会地位、身份及经济状况的直接反映,门窗在古代也是按一定礼仪制度、规范来设置的。同样,透过门窗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一般来讲,院内的门窗开得相对多且大,也更具艺术性。门窗不是直接固定在柱梁之间,而是通过构件,左右竖立的抱框紧靠柱子排列。正房作为院落中最重要的建筑,其门窗的规格也相对要高些,多用六扇槅扇门,槅心多为双交菱花图案,裙板、绦环板多雕花草及福、禄、寿、喜等图案。二层正房通常多用六扇双交菱花的槅扇窗,描金浮雕和裙板上的花鸟虫鱼以及飞禽走兽。一窗一画、一画一窗的木雕花窗以及门口的花瓶式柱础都吻合了旧时市民祈福的心理。一般厢房的门窗相对于正房要简单些,并且两厢房的门窗是对称相同的,一层的槛墙多为土墙,也有用木板壁的,槛窗多用简易且可拆卸的木板窗。二层厢房多用双交菱花窗,也有用简易的直棂窗的。倒座一层因是通道,故只有二层有窗,通常多为六扇双交菱花窗。木槅扇门窗的雕饰非常精美,构图严谨,有漏雕、浮雕等多种形式,油漆也有清漆、金粉漆等不同做法。其繁简、油漆与雕刻水平可以反映主人的身份、地位及富有程度。从门窗的装饰艺术、设计制作上可看出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背景。当然,多元文化融合的风潮在文明街民居建筑的门窗上体现得最为典型,在此风潮中,商人与前沿文化接触较多,加上有机会接触到国外文化,他们的房子建造更有着外来文化的痕迹。比如文庙直街103号院就是功能与艺术、东方和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最好案例。正房一楼的门和窗户是木制框架结构,底部用山墙砖石做维护墙,砖上还雕刻着中国兰草竹结。六扇门的形状还是传统的木门样式,周围有四福呈祥古典花纹雕刻,绦环板上浮雕图案就比较类似于西方铁艺模样,是云南本土艺术装饰风格和西式文化元素、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完美组合。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传统街区的建筑中比比皆是。20世纪初的昆明,由于英法的入侵,滇越铁路的开通,加速了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联系及欧美国家之间的往来,昆明一度成为国内面向东南亚各国交流贸易的窗口。对于西方风潮冲击下的昆明来说,虽然中国传统装饰手法有一定的发展和演进,但占主流的仍是中西文化大融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