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30 09:16:03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例1

1、我区是甘甜红薯之乡、甜糯玉米之乡、优质甜瓜之乡,三大主导产业近年发展迅速,周边影响日益增大。但是产品单一、精深加工缺乏,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有效结合旅游产业,整体经济效益依然不高。

2、我区温泉资源丰富,奇村、顿村、合索温泉产业初见规模,但产业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经济效益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强,没有形成优势产业,没有与农业产业紧密融合、没有形成住宿、餐饮、会议、康养全产业链,温泉资源利用率较低、产不高出。

3、我区西部山区植被茂盛,自然环境优美,近年经过特色风貌整治后,一批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人文景观突出、地标地貌明显,非常适合开发乡村旅游。

二、建议对策:

1、尽快编制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重点乡镇要高标准编制村镇总体规划,确定产业,明确发展方向。

2、大力支持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对甜瓜、红薯、糯玉米进行提档升级,精包装、打品牌,紧密结合旅游产业,把我区特优农副产品做优、做强。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例2

会议对过去几年长春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会议指出,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全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长春实际,突出抓好167个省级示范村建设,创新开展市级领导联乡包村活动,深入开展乡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长春市农村呈现了令人欣喜的显著变化。

会议认为,长春市新农村建设经验可以概括为:一是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机制;二是建立了领导、部门和社会力量帮扶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三是推广了旧村整治、新村建设、迁村并点等分类改造建设模式;四是丰富了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等发展形态;五是探索了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这些思路、经验和模式也是下一步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法。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例3

上午,州党委、政府领导发表了很重要的讲话,阿若甫江局长做了一个很全面的工作报告,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个会议,概括地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乡镇企业干部职工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农村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乡镇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责任重大、任务光荣、机遇难得,为乡镇企业的新一轮发展和再创辉煌提供了大好机遇和发展平台。

(一)要深刻认识发展乡镇企业是新农村生产发展的主导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首要的一条是“生产发展”,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是农村生产力快速发展,生产水平快速提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

(二)要深刻认识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生活宽裕的主要途径

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第二条“生活宽裕”,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就业提供了重要途径,也为“生活宽裕”的目标提供了保证。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公平对待农民工,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温总理的指示不仅深刻揭示了乡镇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也提出了乡镇企业要为农村“生活宽裕”、为农民增加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劳动力充分转移,农民就近就业,腰包真正鼓起来了,生活才能真正宽裕。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认真落实,增强发展的信心。

(三)要深刻认识发展乡镇企业是改变农村面貌的内在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提出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对乡镇企业发展提出了内在的要求。乡镇企业发源于农村、植根于农村、发展于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又反哺农村,促进农业、惠及农民,为农村物质文化生活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企业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肯定了乡镇企业在发展县城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吸引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重要作用。因此,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有利于推进农村的生产发展,也有利于农民就业增收;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改变村容村貌;也有利于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树立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貌。

(四)要紧紧抓住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

乡镇企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孕育着重大转变和良好机遇,对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同志在自治区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没有变,与“三农”工作的内在联系没有变,对县域经济支撑和带动作用没有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支农补农的历史使命没有变。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加快乡镇企业发展。”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今年主要工作任务的落实

年乡镇企业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在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一)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任务。农产品加工业是我们的主业。一是要进一步贯彻《自治区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落实好农业部实施的《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方案》,围绕自治州实施的七大基地建设,发挥各自优势,突出重点,加强引导。各县(市)都要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示范乡和加工示范出口基地,把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二是要在农产品加工业已有一定基础并较为集中的县城、乡镇、村,规划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专业乡镇、专业村和专业园区,新建农产品加工项目原则上都要进入专业园区。三是对现有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要紧贴服务,主动联系,搞好协调,不能撒手不问,放弃职能;对小型企业也要加强引导和扶持,形成抓大扶小,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大中小型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格局。四是中央编制办公室已经批准在国家乡镇企业局加挂“农产品加工局”的牌子,负责农产品加工业的指导和管理工作。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为逐级顺利开展这项工作打好基础。

(二)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平台。一是要围绕自治州七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主动参与,对接融合,积极服务,坚持“共同建设,有所侧重,分类指导,一园双牌”的原则,促使乡镇企业在园区中发展壮大。二是各县市要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把发展乡镇企业特色工业园区作为主战场,构筑经济增长的新板块,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培育有自身特色的、成长型的产品产业集群和农民就业基地,扶持引导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三)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主攻方向。县市农业局和乡镇企业局合署办公,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机制上的保证,把种植和加工这两个重要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了。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业水平,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另一方面要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构建“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的新格局,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四)要把农民增收和就业作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目标。农民增收的核心是农民就业。一是要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中对乡镇企业提出的任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为农民提供更多地就业增收岗位。二是要积极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尽可能多地安置城镇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农村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三是要加强对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岗前的技能培训,积极实施“蓝色证书工程”和“阳光工程”,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增收能力。

(五)要把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作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突破口。推进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是有效扶持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也是有效解决乡镇企业创业初始阶段普遍存在的规模偏小、布局分散、产业层次低、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的重要抓手。自治区乡镇企业局已经开始着手这项工作,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这项工作不是新工作,只是新提法、新要求,是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业能力的延伸和升华。各县市要重视这项工作,认真研究分析确定1—2个或几个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依托,作为创业基地的试点,为成长型企业创业和农民就业转化、增收探索新的路子。

(六)要把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环节。一是要大力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和健全乡镇企业各行业的协会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抓好教育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科学素养高、专业知识博、信息渠道宽,公关能力强的科技中介队伍。二是坚持“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多元募集,滚动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乡镇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努力建立担保机构,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抓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农业网站,和收集有关信息。同时,各县市要抓好各项工作的信息上报工作,定期反馈工作动态和问题,以便上下沟通,更好地作好协调服务工作。四是要落实企业登记备案工作,摸清底数,掌握实情,为服务工作提供准确依据。这项工作将作为年底考核的内容之一。

三、落实责任,扎实工作,确保“十一五”开局之年开创新局面

要不断加强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的职能、编制和队伍建设,切实保证领导落实、机构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要结合全州开展的效能建设,认真转变作风,强化职责,完善服务。今年,各县市农业局与州农业局党组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对其中乡镇企业部分的考核要引起重视,我们不仅要考核经济指标,还要考核县市农业局主要领导对乡镇企业的重视程度。农业局主要领导要用一定精力抓乡镇企业工作,分管领导要聚精会神地抓乡镇企业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要认真抓好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教育,团结带领乡镇企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开创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局面而共同奋斗。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例4

我乡33个行政村通过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都选出了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团结战斗的村两委班子,使我乡的基层组织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是乡党委政府并没有对此盲目乐观,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村的长期稳定发展仅靠一支班子队伍是远远不够的,成功地选出村两委班子只是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而在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础上,实行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从而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广大农民群众团结一心奔小康的必然要求。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可充分实现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是群众所需、政策所引、民主所趋。因此,我们乡党委政府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后,决定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实现农村自治的核心内容来抓,切实摆上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明确条件,民主选举成立组织

为了使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在产生后能真正发挥作用,从理财小组和议事会的产生到理财、议事过程都必须充分体现出“民主”两字,为此,我们首先经群众大会表决,制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民主议事会成员的资格条件,即:必须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有参政议政能力和相应的政策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乡党委要求各村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都必须经民主选举产生,各村的理财小组和议事会选举都必须由管区第一书记负总责,亲自严格把握选举的各个环节,真正把民主落到实处。乡党委还规定:各村的两委干部不得成为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成员,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成员要按照村民的居住区域或生产区域,按照各个姓氏宗族的大小,按照文化年龄层次等几个原则分配名额,每户一张选票选举产生。在经民主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后,及时明确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求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定期评议村委会成员,对多数村民代表不信任的村委会成员,可劝其辞职或提请村民会议予以罢免;改变或撤销村委会不适当的决定;讨论决定本村公益事业,重大经济项目的承包和宅基地使用等方案;参与讨论村里重大事务,及时反映村民的意愿和要求,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积极向群众宣传,带头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上级决议以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的重大事项;支持帮助村委会开展工作;联系群众,融洽关系,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现在全乡33个行政村全都选举产生了由10-15人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

三、规范运作,确保实现民主管理。

为了避免出现议事会产生后各村出现议事会事实上对抗党支部,甚至凌驾于党支部之上的情况发生,乡党委从三个方面对议事会进行了准确定位,充分体现出了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议事会是党支部领导下的群众组织这个关系。

1、定程序。议事会必须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或由2/3以上村民代表提议决定并有3/4以上的议事会成员参加才能召开,议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村两委成员列席参加。会议议题一般应在会前三天通知议事会成员,议事会成员要主动广泛征求村民对议题的意见和要求。在会上村委会主任要首先通报前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和村级财务政务情况,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议事会要讨论如何确保任务完成,对村级的重大事项,议事会成员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

2、定议题。每次会议的议题要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或由2/3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决定,不能由议事会成员想议什么就议什么。会议议题应主要讨论决定村里的社会公益事业、重大经济项目的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宅基地的统一规划使用、解决影响本村稳定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工作措施等。

3、定规则。议事会议事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少数服从多数、民主集中制原则,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要由与会成员半数以上通过方可有效。凡议事会通过的决定、决议要向全村群众公开,由村委会负责实施,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或另作决定。议事会成员要带头宣传贯彻会议通过的决定,帮助支持村委会开展工作。会议要有专人记录,并存档备查。

为了使议事会充分发挥作用,乡里成立了一支由政工书记任组长,、经管站、土管所、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党建工作队,对各村的民主议事会实行垂直管理。要求每个村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议事会,会后要把议事的情况书面上报乡党建工作队,并对各村的议事会工作情况不定期抽查,形成了一个对议事会长期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议事会的有效运行在维护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2月份,我乡西江店村决定抓住“村村通”这一契机,计划修建村级公路6.2公里,但在高达25万元的公路配套资金筹集和管理的问题上群众意见不一,修路工作难以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村党支部组织本村民主议事会成员就修路问题召开了议事会,进行了讨论。到会的15名民主议事会成员首先一致同意修建公路;在配套资金筹集问题上,有的成员说可以全村群众集资,有的成员说可以卖掉村里的老学校和发包村集体果园。最后经过表决,以10人同意的结果通过了第二种方案;在修路款的管理问题上,通过村民代表选举,成立了修路资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修路资金的管理,村两委只负责组织、规划、协调、实施工作。修路资金管理委员会及时向村两委和议事会汇报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定期向群众公开。议题讨论通过后,西江店村的群众很快统一了思想,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现全村的公路建设已经完成。据统计,今年以来,全乡通过民主议事会顺利解决重大村务问题169个,解决村与群众矛盾问题16个,处理遗留问题29个,扫除经济发展障碍37处。

四、严格监督,切实推行村务公开。

我乡在抓好民主议事的基础上,狠抓了村务公开,各村设立1-3块固定的专用村务公开栏,乡分别为每管区选配了一名专职会计,各村民主选举了民主理财小组,每村明确了3名德高望重的社会监督员,负责对本村村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乡政府规定每月10日为“村务公开日”。各村将上月帐目以及其他村务集中公布,由监督员对群众进行公正解释,由管区会计拍照立据,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我乡实行“三严”抓村务公开,即严格公开内容、严格公开时间、严格公开程序。公开内容:村财务收支(要详细注明每笔财务收支情况)、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党员发展、宅基划分等常规公开内容,以及土地征用及补偿、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减免、“一事一议”筹资、村村通油路等政策落实情况。严格公开的程序:民主理财小组先行审核村委会的收支项目,而后由村委会提出公开的具体内容和方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认,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公开方案进行审查,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后由村委会进行公开。公开后,村两委成员虚心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解答有关疑问,对多数村民不满意的,涉及什么问题就解决加快,全市初步形成了“三纵五横”城乡道路交通骨干框架,每百平方公里已拥有上等级公路55公里,实现了镇镇村村通公路,道路全部达到刚性化或黑色化,各县级市基本实现“乡镇上高速公路不超过30分钟,穿越全境不超过1小时”。以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岗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资源布局日趋合理、配置不断优化,全市农村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农村致富带头人2万名,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已达到13.5年。在保证基本医疗的同时,按一定比例配备预防保健人员,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每个县级市办好一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所卫生监督所,在每个中心镇办好一所卫生院、一所卫生监督分所。

农村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发展更加和谐

城市统领农村,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实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方面,市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规划制定,城乡一体。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这些年来,无论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产力布局规划等总体规划,还是制定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人口与就业规划等一些相关规划,市都是按照以城市统农村的思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通盘考虑,以谋求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交融发展。尤其是在生产力总体布局上,市始终按照发挥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的要求,打破城乡分割和区域封闭,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整和重组,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充分体现了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理念。

信息资源,城乡共享。市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现代科技、人才资源、产业政策、招商引资、项目开发、调控措施、投资环境、集约用地等,做到城乡联网共享共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例5

我乡33个行政村通过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都选出了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团结战斗的村两委班子,使我乡的基层组织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是乡党委政府并没有对此盲目乐观,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村的长期稳定发展仅靠一支班子队伍是远远不够的,成功地选出村两委班子只是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而在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础上,实行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从而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广大农民群众团结一心奔小康的必然要求。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可充分实现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是群众所需、政策所引、民主所趋。因此,我们乡党委政府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后,决定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实现农村自治的核心内容来抓,切实摆上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明确条件,民主选举成立组织

为了使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在产生后能真正发挥作用,从理财小组和议事会的产生到理财、议事过程都必须充分体现出“民主”两字,为此,我们首先经群众大会表决,制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民主议事会成员的资格条件,即:必须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有参政议政能力和相应的政策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乡党委要求各村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都必须经民主选举产生,各村的理财小组和议事会选举都必须由管区第一书记负总责,亲自严格把握选举的各个环节,真正把民主落到实处。乡党委还规定:各村的两委干部不得成为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成员,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成员要按照村民的居住区域或生产区域,按照各个姓氏宗族的大小,按照文化年龄层次等几个原则分配名额,每户一张选票选举产生。在经民主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后,及时明确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求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定期评议村委会成员,对多数村民代表不信任的村委会成员,可劝其辞职或提请村民会议予以罢免;改变或撤销村委会不适当的决定;讨论决定本村公益事业,重大经济项目的承包和宅基地使用等方案;参与讨论村里重大事务,及时反映村民的意愿和要求,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积极向群众宣传,带头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上级决议以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的重大事项;支持帮助村委会开展工作;联系群众,融洽关系,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现在全乡33个行政村全都选举产生了由10-15人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

三、规范运作,确保实现民主管理。

为了避免出现议事会产生后各村出现议事会事实上对抗党支部,甚至凌驾于党支部之上的情况发生,乡党委从三个方面对议事会进行了准确定位,充分体现出了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议事会是党支部领导下的群众组织这个关系。

1、定程序。议事会必须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或由2/3以上村民代表提议决定并有3/4以上的议事会成员参加才能召开,议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村两委成员列席参加。会议议题一般应在会前三天通知议事会成员,议事会成员要主动广泛征求村民对议题的意见和要求。在会上村委会主任要首先通报前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和村级财务政务情况,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议事会要讨论如何确保任务完成,对村级的重大事项,议事会成员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

2、定议题。每次会议的议题要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或由2/3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决定,不能由议事会成员想议什么就议什么。会议议题应主要讨论决定村里的社会公益事业、重大经济项目的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宅基地的统一规划使用、解决影响本村稳定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工作措施等。

3、定规则。议事会议事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少数服从多数、民主集中制原则,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要由与会成员半数以上通过方可有效。凡议事会通过的决定、决议要向全村群众公开,由村委会负责实施,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或另作决定。议事会成员要带头宣传贯彻会议通过的决定,帮助支持村委会开展工作。会议要有专人记录,并存档备查。

为了使议事会充分发挥作用,乡里成立了一支由政工书记任组长, 、经管站、土管所、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党建工作队,对各村的民主议事会实行垂直管理。要求每个村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议事会,会后要把议事的情况书面上报乡党建工作队,并对各村的议事会工作情况不定期抽查,形成了一个对议事会长期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议事会的有效运行在维护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2月份,我乡西江店村决定抓住“村村通”这一契机,计划修建村级公路6.2公里,但在高达25万元的公路配套资金筹集和管理的问题上群众意见不一,修路工作难以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村党支部组织本村民主议事会成员就修路问题召开了议事会,进行了讨论。到会的15名民主议事会成员首先一致同意修建公路;在配套资金筹集问题上,有的成员说可以全村群众集资,有的成员说可以卖掉村里的老学校和发包村集体果园。最后经过表决,以10人同意的结果通过了第二种方案;在修路款的管理问题上,通过村民代表选举,成立了修路资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修路资金的管理,村两委只负责组织、规划、协调、实施工作。修路资金管理委员会及时向村两委和议事会汇报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定期向群众公开。议题讨论通过后,西江店村的群众很快统一了思想,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现全村的公路建设已经完成。据统计,今年以来,全乡通过民主议事会顺利解决重大村务问题169个,解决村与群众矛盾问题16个,处理遗留问题29个,扫除经济发展障碍37处。

四、严格监督,切实推行村务公开。

我乡在抓好民主议事的基础上,狠抓了村务公开,各村设立1-3块固定的专用村务公开栏,乡分别为每管区选配了一名专职会计,各村民主选举了民主理财小组,每村明确了3名德高望重的社会监督员,负责对本村村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乡政府规定每月10日为“村务公开日”。各村将上月帐目以及其他村务集中公布,由监督员对群众进行公正解释,由管区会计拍照立据,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我乡实行“三严”抓村务公开,即严格公开内容、严格公开时间、严格公开程序。公开内容:村财务收支(要详细注明每笔财务收支情况)、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党员发展、宅基划分等常规公开内容,以及土地征用及补偿、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减免、“一事一议”筹资、村村通油路等政策落实情况。严格公开的程序:民主理财小组先行审核村委会的收支项目,而后由村委会提出公开的具体内容和方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认,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公开方案进行审查,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后由村委会进行公开。公开后,村两委成员虚心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解答有关疑问,对多数村民不满意的,涉及什么问题就解决加快,全市初步形成了“三纵五横”城乡道路交通骨干框架,每百平方公里已拥有上等级公路55公里,实现了镇镇村村通公路,道路全部达到刚性化或黑色化,各县级市基本实现“乡镇上高速公路不超过30分钟,穿越全境不超过1小时”。以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岗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资源布局日趋合理、配置不断优化,全市农村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农村致富带头人2万名,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已达到13.5年。在保证基本医疗的同时,按一定比例配备预防保健人员,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每个县级市办好一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所卫生监督所,在每个中心镇办好一所卫生院、一所卫生监督分所。

农村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发展更加和谐

城市统领农村,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实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方面,苏州市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规划制定,城乡一体。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这些年来,无论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产力布局规划等总体规划,还是制定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人口与就业规划等一些相关规划,苏州市都是按照以城市统农村的思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通盘考虑,以谋求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交融发展。尤其是在生产力总体布局上,苏州市始终按照发挥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的要求,打破城乡分割和区域封闭,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整和重组,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充分体现了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理念。

信息资源,城乡共享。苏州市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现代科技、人才资源、产业政策、招商引资、项目开发、调控措施、投资环境、集约用地等,做到城乡联网共享共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例6

(二)积极动员,统一安排部署。2015年7月27日,召开__乡人大组织开展工作评议动员会,参会人员有乡村社干部、县乡人大代表以及部分精准扶贫户代表,对评议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和工作部署。

(三)深入各村社开展调查工作。2015年7月27日-8月3日,乡人大主席团组织调查组先后深入__、五星、大屋、南溪四个村。通过召开会议、个别座谈、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对近三年以来,我乡扶贫攻坚开发工作情况开展了评议调查。汇总和梳理调查、听取的意见并形成评议材料。

(四)组织召开集中评议和测评工作。2015年8月7日,乡人大主席团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县、乡人大代表、村社干部以及部分贫困户代表对被评议单位近三年来扶贫攻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工作情况进行集中评议和测评。测评结果满意达84%。

(一)新村建设规划不尽合理,群众参与不高。

公路沿线和高山社建设标准不一致。规划实施随意性大,特色亮点不够突出,群众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还存在等、靠、要思想,不能够积极投工投劳,主动配合。个别村在农村建设中侧重基础设施、美化亮化等“面子”工程,对发展主导产业和引导致富能人返乡创业重视不够,各村主导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水平低、效益不高现象,难以形成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

(二)扶贫攻坚项目实施难度大,任务艰巨。

我乡共有精准扶贫156户558人,分布较散,各村社均有涉及,贫困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生产生活条件差、素质偏低、思想相对保守、致富门路不多。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始终存在,群众因灾、因市场等因素影响而致贫和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三)农业结构单一,尚未形成真正骨干支柱产业。

我乡群众经济来源以打工和种植业,特别是以种植玉米和洋芋等为主,尚未形成骨干支柱产业,传统的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弱小,其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增产不增收。

(一)立足村情、突出特色,推进示范村建设打造新农村。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逐村逐社充实完善规划,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用规划引导新村建设,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原则,充分调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加强项目整合和资金捆绑,鼓励、支持、引进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新村建设。要结合实际制定出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长、中、短”适合本地优势的产业,努力建成一批民风民俗、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打好扶贫攻坚战。

紧紧抓住秦巴山区集中连片开发战略和市纪委帮扶的良好机遇,严格落实择贫而扶、扶贫到富原则,让贫困群众切实享受到国家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提升贫困群众和农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用好用活信贷扶贫政策,全面推行小额贴息贷款。不断完善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精准扶贫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办法,确保扶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创新模式,强化考核,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扶真贫”。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例7

二、困难与压力

“一免两补”政策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由于国家相关配套政策没有完善,使农村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给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压力。

(一)乡村两级组织运行难度增大。农业税取消后,基层组织运转普遍出现了“三难”。一是乡村债务化解难。前些年乡村两级为了完成指标任务,借款为农户垫付农业税,加之一些政策性支出、隐性支出,使乡村两级形成了1.4亿多元的债务。这些债务原来乡村两级可以通过农业税等收入逐渐消化,现已无力解决。二是经费支出保障难。农业税取消前,乡镇办公经费由县财政预算划拔,不足部分通过乡管计划外耕地税收解决(纳入了预算内)。我县8个乡镇各站所年需经费727万元,取消农业税后,资金缺口647万元。全县村级年需经费636万元,取消农业税后,缺口371万元。三是“一事一议”执行难。农业税取消后,村级组织本身已无力支付公益事业投入。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由于农民小农意识严重,对“一事一议”并不认可,现在农村的“一事一议”会难开、款难筹、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导致农村公益事业开展迟缓,面貌难以改善,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二)金融瓶颈制约严重。我县每年农用资金需求在28000万元左右。据调查,近三年来,县信用社年均投放农贷17729万元,仅占农用资金需求量的63.3。其中投入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别为13897万元和1158万元,分别占投入农贷的78.4和6.5,畜牧业贷款投放比例过小。以兴安乡为例,兴安乡年需农用资金2800万元,20__年信用社贷款1121万元,占所需资金的40,且全部投入到了种植业。由于金融部门农贷投入比重低、贷款门槛过高且投放方向失调,无奈之下,农民只能用民间借贷的方式解决农业生产资金不足问题。据统计,我县年均民间借贷在4000万元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为高息借贷,这种高利贷加重了农民负担,加大了乡村债务,造成了恶性循环。

(三)土地矛盾日渐突出。免征农业税后,农民对土地更加重视,由于历史原因等造成的潜在矛盾一起暴露出来。3月份以来,我县发生反映土地问题的上访案件占总量的40以上。主要体现在土地合同纠纷、要求均分计划外地、机动地长期发包抵债、机动地超标、户在人不在未给分地、新增人口无地要地、树遮地造成土地自然减少要求补地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稳定和农村工作的正常开展。耕地保护不到位,土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治理缓慢,土地安全受到威胁。

(四)机构改革压力较大。目前看,我县乡镇机关分配编制和实有人数只占省定编制的76和65.5,按今年省定15的精简比例,困难不大。20__年乡镇机构改革时,核定每个乡镇政府设置三个 综合办公室(党群办公室、政府办公室、财税办公室),事业单位设“四个中心一个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村经济管理中心、畜牧兽医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播服务中心和计划生育服务站)。但多数乡镇只换牌未转制,仍实行改革前站所的管理方式。目前乡镇还有自用人员81名,职能转变和人员臃肿问题没有很好解决。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乡镇管理职能弱化,深化乡镇改革和县直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但这个“大手术”究竟如何做,改革后的职能如何准确定位,机构如何调整,富余人员如何分流等等,是我县面临的重大课题。

(五)事业单位参保进展不快。我县已制定下发了《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费统筹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实施方案》。由于事业单位参保积极性不高,保费征缴难度大。参加社会保险的刚性制约不够,参保面过窄。自我县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以来,仅有6户财政差额单位185人、10户自收自支单位632人参保,财政全额单位参保率为零。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事业单位22户,其中财政全额单位15户425人、财政差额单位4户205人、自收自支单位3户151人。

三、机遇与挑战

全国新一轮农业及农村经济竞相发展的形势,既给我们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必将带来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转变。国家“一免两补”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与国际惯例接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不仅极大地调动和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将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为了增收,在经营方式上将逐步实现从增产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转变;从单一型农业向综合型农业转变;从劳动密集向劳动密集与资本和知识密集相结合转变;从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向重视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合作集中经营方式转变。有利于发挥我县农业的比较优势,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构建多元化投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

(二)必将带来乡村两级体制的重大变革。取消农业税,使乡村两级组织“统”的功能进一步弱化,乡村组织主要职责就是把有限资源用好,保证村民安居乐业,保证农村经济发展。乡(镇)政府将从生产经营活动中退出,从根本上消除乡(镇)政府对生产经营过多、过分干预的格局。必将推进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的彻底调整,通过对过分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公共权力在政府、市场、企业、社会间的合理分配。将推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改革,促进乡村两级组织精兵简政、转变职能,使服务更直接,促进效率最大化、环境最优化、成本最低化。

(三)必将带来社会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农业税取消后,乡镇的财政来源主要就是上级政府拨款,乡镇政府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就具有一致性――向上级争取资源和优化配置本乡本土资源是乡镇政府和民众共同的基本目标。几千年“以农养政”的历史宣告结束,“农不养政”已变为现实,开创乡村社会“民本位”新时代。乡村社会组织化程度会大幅提高,民间力量会得到增强,各类民间协会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主要作用,村民自治已真正变成现实。有利于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有利于真正实现农民的国民待遇,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的、民主的、法制的、公平公正的、自治为主的乡村社会。

(四)必将带来农村党的建设的重大创新。农业税的取消,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面临从未有过的新形势,对党的执政能力形成全新的考验。随着村民自我管理趋势的形成,未来乡村社会要朝“民本位”方向发展,基层党组织和党直接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妇联、共青团等)必须真正溶入到民间去,成为“民本位”组织,站在人民中间去领导人民、代表人民。党的基层组织加强自身的人民性、群众性、民间性、先进性,为乡镇体制和乡村社会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提供政治保证,为乡村社会向民主自治社会转变提供组织保障,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的最根本的任务。有利于创新基层党建方式,锻炼我们党的队伍,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四、对策与建议

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就要重新认识“三农”。我国农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已不是传统意义的农业。我们必须突出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完善,大力推进农业及农村工作的顺畅、健康开展。

(一)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在农村,但并不从属于农村,农业的内涵不断扩大,必将演变成多业并举的农村经济。必须突出农民增收这个主题,用工业理念抓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这篇大文章,努力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1、向种植结构调整要效益。我县在大豆、水稻、玉米种植及加工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建议把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作为重点,把种植结构调优、调绿、调特,扩大优质粮食的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进一步优化粮食的品质。突出抓好基地和示范区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优质高产、高效和生态的发展道路。2、向实施主辅换位要效益。靠种植业实现增产增收是有限度的,发展高效农业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我县畜牧业应以生猪、肉牛、肉鸡饲养为重点,按照小规模、大集群的思路,以扶持散户为基础,适度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议把建设良种繁育体系作为当务之急,把健全防疫灭病体系作为根本保障,推行标准化管理、现代化养殖、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建议尽快配齐配强各村的畜牧兽医人员。3、向产业化发展要效益。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建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农户、市场、企业间连结的力度,构建农户(基地)+市场(协会)+龙头的产业化格局。大力扶持福源米业、晨光牧业、北方鹅业等龙头企业,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品牌整合,增强市场竞争力。组建购销服务公司,加快畜禽、粮食等农产 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4、向劳动力转移要效益。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繁荣农村就要缩小农村,走农村城镇化道路。建议继续推行撤村建企,为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创造条件。加大培训与推介力度,采取“内转与外转”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引导、组织农民离土、离乡创业。强化对劳动力转移的服务与管理,打造劳务品牌,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5、向二、三产业要效益。鼓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的延伸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扩大农村经济总量。

(二)努力突破制约。1、全力做好农村稳定工作。从目前情况看,全县农村呈现比较稳定的局面,但形势依然是十分严峻的,前段时间群众上访反映的土地等问题远没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农忙的结束,夏秋季节乃至今冬明春可能出现上访高潮,当前应集中力量全力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建议尽快落实落靠责任,实行归口管理、分工负责,严格执行黑政办发[20__]17号《关于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若干意见的通知》,认真做好清查、纠偏、治劣等工作,解决好人地矛盾问题。加大依法治访和纪检监察力度,对心存不端,恶意挑唆、策划、煽动农民上访的人员,应依法严惩。对、中饱私囊的基层干部进行严肃处理。2、打破金融瓶颈。建议加强高层协调,降低农贷“门槛”,降低利率,扩大额度,延长期限。强化政府对农业贷款发放与使用情况的监督,避免暗箱操作和农贷外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引导农民入股、合股经营,壮大实力,增强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建议允许农民建立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保护民间合法信贷及其它合法融资方式,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及其它社会资金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3、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应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改良的激励与强制机制,保障土地安全。探索土地市场化的路子,形成集体与农户之间土地使用、改良的合同关系,调动农民改造土地的积极性。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劳力和技术入股,实施合作经营,实现农村合作化与市场化同步发展。推进优质高效良种工程,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大科技与良种推广力度,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提高粮食产量。4、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建议采取“划转债务、清理减债、收欠还债、拍卖还债”四项措施化解债务。“划转债务”即对乡村债务审查归类、认定,对因前几年搞玉米大垄双覆种植、“普九”达标、公益事业建设等政策性因素造成的债务,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解决或由县级财政负担。因自身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债务,由乡、村自己负担。“清理减债”即对乡村债务方式及用途进行清理,认定合法、合理债务,降低或扣除违法高息抬款的利息,对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或其它不良用途造成的债务由责任人承担,甩掉不合理债务包袱。“收欠还债”即对乡、村存在的“三角债”采取以帐冲抵的办法进行核销。“拍卖还债”即拍卖难以回收的债权或可以出卖的固定资产,筹集现金还债。采取强硬措施,坚决制止新债发生。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例8

1 天津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1.1 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一减三增”结构调整作用初步凸显。截至2017年底,累计调减粮食面积7.17万hm2,增加经济作物和经济林、生态林、苗圃种植,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新建海淡水养殖车间5 114 hm2;同时优质水稻面积由1.77万hm2增加到2.92万hm2,增幅达65%。特色优势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13.33万hm2优质粮基地,2.67万hm2无公害蔬菜基地,2.67万hm2优质果品基地。蔬菜、水产、牛奶自给率达到100%,猪肉、鸡蛋自给率达到60%左右,多年来居京津沪榜首;津南小站稻、西青沙窝萝卜、汉沽茶淀葡萄、宝坻三辣、宁河七里海河蟹、滨海海珍品等传统农产品品牌得到恢复提升,高档特色新品种不断丰富市场供应。

1.2 生产方式转变成效显著

落实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已培育“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1 592个,2017年已认定天津市知名农产品品牌83个,其中区域公用品牌5个。构建了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234个放心菜基地、312家放心肉鸡基地、180个放心猪肉基地、30家放心水产品基地的在线监管和生产信息服务,津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稳定在98%以上。科技特派员队伍不断壮大,奶牛、水产品、生猪、蔬菜、水稻、果品等六大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主要农作物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1.3 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深入

天津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2017年底,建成精品休闲旅游线路9条,休闲农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6.9万人,带动农民就业超过30万人,年接待游客数量近2 00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75亿元,增幅达到20%以上;全市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达到3亿多元,其中本地电商平台销售近1 000万元,农业企业、合作社网上销售额近2亿元,网上销售企业、合作社近千家;推进京津冀都市圈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建设,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口岸成为全国唯一获批的海运即食冰鲜水产品口岸;实施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業企业数161家,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1亿元,农副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1。

1.4 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精心指导,培育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运营较规范且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2017年底,工商登记注册合作社12 282家,其中:市级示范合作社149家,带动农户52万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2家,其中部级16家,带动农户44万户;示范型家庭农场111家;全市纳入产业化体系农户比例达到75%,无公害蔬菜、畜禽和水产品基地比例分别达到90%、78%和65%以上。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0 473人,服务于天津市212个合作社、7个家庭农场、61家农业企业、15个农业园区。

1.5 农村改革创新取得突破

天津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走在全国15个试点地区前列,率先建成市-区-镇(街)“三位一体”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服务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市完成2 707个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确权面积24.19万hm2;蓟州区列入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现25个乡镇、781个村全覆盖。以宝坻区为试点已完成767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55.2万人,清查核实村集体统一经营的资源性资产1.38万hm2、村集体资产7.5亿元。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业保险产品扩大到18个险种,在保余额达到5.5亿元,累计担保贷款12亿元。

2 天津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不高

据调查,天津市大部分有农业的区镇农业用地流转费已经上涨到1 000元以上,流转期限较短(5年以下),规模经营成本加大,制约了进一步流转;大部分农户转包、出租的程序不规范,直接影响着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土地承包权退出制度依然难有突破。2017年天津市土地流转率不足50%,而上海、北京等发达的都市农业地区土地流转率均超过60%。

2.2 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较低

天津市特色农产品品牌虽然不少,但大部分生产能力和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由于土地利用、政策环境、投资企业等原因,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已有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多数不在天津,均依赖于外地供应;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较慢,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等刚刚起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依然较低。

2.3 产业结构和功能拓展不够完善

天津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主要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此外,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促进各产业间联动的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尚不完备,缺少前瞻性研究。

2.4 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发展不够充分

天津市依托“互联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度还不够,“互联网+”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电子商务农业、节庆会展农业、社区支持农业等业态还停留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全产业链大型农业企业集团;管理体制机制欠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能力有待提升;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涉农金融机构平台建设亟待加强,缺少便捷的在线融资系统,农村金融支持能力不强。

2.5 新型经营主体竞争力带动力不强

天津市部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仅16家,而北京则达38家,差距明显,在农民日报社公布的《2018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天津市仅宝迪、梦得、众品、利津4家企业集团上榜,且排名靠后。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有限,家庭农场发展也存在规模小、质量不高等问题,新型经营主体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和集聚带动效应。

3 推进天津乡村产业振兴对策建议

3.1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有效推动天津市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针对土地不连片、签约不规范、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要积极鼓励“小块并大块、多块并一块”的有效方式,通过土地转包、土地转让、土地互换、土地入股、土地出租等多种模式,实现土地规范有序流转[2];试点推广托管方式,将土地集中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村集体统一经营。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倾斜,单列一定比例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

加快农村资源资产市场化资本化步伐。完善土地“确权颁证”,为资本化市场化交易奠定基础[4];加快试点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份收益分配权的机制和通道,扩大农房与宅基地使用权跨村乃至城乡同权流动交易的办法。建立完善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东的体制机制,促进资源要素城乡自由流动[5]。

3.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量

转变拼资源、拼环境、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推动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和品牌强农,使农业从单纯追求产品数量,向重视质量、效益转变[6];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实现农业生产绿色生态,农产品优质安全且达到绿色标准,农业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7]。努力把乡村产业打造成天津经济新的增长极,在现代都市型农业创新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同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立足不同区域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特色,适时调减低效大田作物种植,进一步优化农业品种结构、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基本保障型蔬菜生产功能区、优势特色作物保护区建设,积极发展优质水稻、精品蔬菜、花卉苗木、高效杂粮、经济作物和饲草作物。进一步调整畜禽品种结构,畜禽养殖进一步向基地集中,大力发展现代健康养殖、畜禽种业和畜禽产品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到外埠建设现代养殖基地;促进水产养殖从规模扩大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从以养殖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发展水产种苗业、休闲渔业、观赏渔业和节水渔业等业态转变,实现水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鼓励渔(农)民异地发展养殖。

3.3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现乡村三产融合发展

从天津实际考虑,围绕粮食和蔬菜生产用地安全,建议实施5.33万hm2小站稻生产功能区、10万hm2小麦生产功能区、2.67万hm2蔬菜生产功能区建设项目。围绕特色粮经作物、特色园艺产品、特色畜产品、特色水产品、林特产品培育,建议实施10个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区建设项目,打造100个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建议实施30个智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议实施5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瞄准全产业链建设,积极引进资本、技术和人才,建议实施10个中央厨房建设项目;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目标,实施一批产业支撑技术创新示范项目,建议创建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配合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建议实施10个域内外特色农产品集配中心建设项目;围绕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网络构建,建议实施10个农村区域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围绕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议培育发展海吉星、环渤海等10个物流园建设,服务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围绕休闲农业提质增效,建议实施10个乡村旅游及养生养老项目,培育10个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引领的多业态融合发展的领军企业。

3.4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要着力培育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运行规范、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结合天津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农业企业集团入驻,打造若干条高质量农业全产业链。鼓励天津市部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行全产业链经营,做大做强宝迪、梦得、众品和利津等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引导发展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培育发展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组建大型区域性农产品销售联合社;创建示范型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流转土地扩大规模,增强小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9]。

要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創建活动,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产业的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利益共同体,使龙头企业成为产业振兴的主要力量。推动农业生产从传统的“土地+劳动力+家庭经营+分散生产”向“资本+科技+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新模式转变[10],实现对技术、资本、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利用,推动农业科学、节约、可持续发展。

3.5 强化资金政策支持,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发展

财政资金要紧密对接乡村产业振兴,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重点经营主体[11]。要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从新品种引进、技术创新研发、物流与电商等主要环节持续跟进扶持;要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和因素法分配机制,推行行业间涉农资金统筹使用。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金,支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拉动民间资本做大产业振兴资金池。

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抵押品范围,稳步进行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12]。采用财政资金贴息、奖补、保费补贴、风险补偿和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鼓励金融单位加大对乡村产业项目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创新涉农融资担保体系,要积极推出一批金融、保险、担保相结合的金融产品,鼓励构建“银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银行+担保+保险+农户”,以及农户、企业联保等融资模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产业建设。

3.6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提高乡村产业竞争力

要集成天津市科技创新资源,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部级创新力量合作,围绕种业、生物农业、绿色高效技术、设施农业适用农机、智能农业技术、农产品储运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全国领先的高水平农业“硅谷”。加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完善天津市现代农业六大产业(水产、蔬菜、奶牛、生猪、水稻、林果)技术体系建设水平,将国内外的先进适用技术进行筛选、组装集成与再创新,针对特色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民生产业等作为重点领域进行产业链持续系统支持打造;提供系统化“科技服务套餐”,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要聚集创新创业人才,全面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农业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13]。支持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农村技术人员等新农人,利用新技术到农村开展创业创新[14]。建立与乡村产业振兴相适应的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健全“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例9

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强调,要把农村发展放到大广州的格局中谋划。两年来,广州在规划体系、平台体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行了战略性、全局性谋划,特别是将从化、增城撤市设区,从行政体系上打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大力推进以地铁为重点的交通基础建设,将地铁开到全市各区,包括开进增城、从化、南沙,拉近其与都会城市的距离;积极推动医疗、教育等农村基础配套设施,花都、从化、增城、萝岗、南沙,都实现了三甲医院零的突破,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

万庆良说,通过全面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市场、社会管理等“六个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共同富裕。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农村工作。在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土地承包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形成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保护和发展农民权益等五个方面全面推进农村改革,激活农村发展活力,真正让农民手中抱着的金娃娃活起来。

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今年9月份基本完成全市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好美丽乡村试点工作,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动农民建设幸福家园。

会议透露,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广州市今年计划完成建设228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4%,推进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和村生活垃圾收集点的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

抓紧治理面源污染 建设低碳幸福广州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例10

几点做法:一是坚持用两条腿走路,使会议精神迅速传达到家喻户晓。一是通过各村民小组的群众会来进行传达,通过党员干部的带头学习来带动全民学习;再是由中心小学组织全乡全体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由学生回家后传达到各自的家长,真正将传达落实工作作细、作实。二是夯实了工作责任。乡上明确了每名科级领导和县党代表包村包单位传达会议精神的工作任务,在深入传达的基础上定期检查,要求每名干部都要学深、学透、学实。三是做好三个结合:一要结合“五学工作”,把学习党代会精神做为当前全乡干部群众学习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紧抓好;二要结合当前工作,把学习党代会精神和当前的计划生育、秋季征兵、通村水泥路建设、烤烟面积落实等工作任务同安排,同落实;三要结合乡情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今后的工作打算:要以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来促进和推动当前的各项工作,着眼长远,狠抓当前,要抢抓“两路建设”和大西沟矿产开发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紧紧围绕“三农四化”目标,努力实现五大突破,逐步把我乡建成在柞水有位次,在商洛有影响的产业大乡、边贸名乡、教育强乡、经济富乡。

一是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突破,实现干部现代化、科学化、知识化目标。要进一步做好“五学”工作,提高干部职工科学管理和为民服务的本领,增强农民群众发展产业发家致富的技能,达到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学习交流,结合本乡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小乡要有大作为,小乡要有大手笔,小乡能写大文章的发展思想,使干部的思想从陈旧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用大发展的理念积极投身入各项工作,把小乡变大乡、穷乡变富乡。

二是产业发展上要有新突破,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的目标。要结合退耕还林,按照林药间作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路子,在木瓜、烤烟、大豆、绿色农产品、西瓜等特色产业的种植和产业链条的延长上取得突破。落实明年的烤烟种植面积1600亩,西瓜500亩,无公害蔬菜500亩。同时,要在产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打出柴庄产业的优势品牌,树立柴庄特色品牌的明牌效应,全面开展柴庄土鸡、腊肉、烧酒、绿豆等土特产的包装加工和绿色认证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柴庄各种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兴办柴庄包谷酒和绿色食品加工厂,对烧酒、腊肉等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

乡村产业发展建议例1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保障群众民利为根本,以加强基层民主议事协商为基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议事协商、同心共建机制,努力开辟一条联系群众、汇聚群力、优化决策、强化监督的建设议事新途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智力资金支持和决策咨询参考,为我镇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议事协商。由村党组织统一部署、协调和实施共建参议工作,充分尊重社会各界人士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做到先协商后决策、先协商后通过、先协商后实施、边实施边协商。

2.增进共识、同谋发展。鼓励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反映村情民意,畅通社会利益表达沟通渠道,通过民主协商增进共识。充分发挥本村籍在外成功人士和社会各界精英的智力资金优势,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出资出力,共建“美丽乡村”。

3.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结合村庄人口规模、区位特点、产业导向、人文优势等,加强在共建参议会组织架构、会员构成、议事内容、协商方式等方面的探索,注重突出自身的特色亮点。

4.灵活简便、讲求实效。把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与加强村务民主决策,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力求操作简单易行,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三、主要内容

(一)性质、宗旨和职能

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是具有统战性的基层社会组织。是农村社会各界人士议事协商的重要平台;是推进重大公共村务决策的重要辅助机构;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共建载体。

以扩大参与的广泛性、推动议事的民主性、促进决策的科学性、注重共建的实效性为宗旨。

其主要职能为:建言献策、民主监督、共建共享。

(二)组织形式及内容

1.会员产生及机构设置。共建参议会会员不受籍贯、户籍、

年龄、学历、性别、职业等方面限制,按照广泛性、代表性的要求,主要包括本村联村干部,结对单位代表,上级有关职能部门代表,本村籍在外成功人士,辖区商会协会、企业组织、专业大户,本村优秀外来创业人士,本村其他领域个别精英人士及关心支持本村经济社会发展人士等。共建参议会会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道德素养和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热衷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

共建参议会设会长一名(建议由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兼任),副会长若干名,秘书长一名。会员一般由村两委班子集体推荐产生,也可通过个人自荐、组织物色、公开征集等方法遴选产生统一聘任。会员人数一般控制在30人以内,任期为三年,符合条件者可连任,根据需要届中可调整部分会员。

2.参议形式及内容。参议形式主要由会员大会、专题恳谈会构成。

会员大会:一般每年年初定期召开一次,遇工作需要可召开临时会员大会。议题主要包括:(1)听取本村上年度工作情况通报;(2)协商讨论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修订及调整;(3)协商讨论研究本村集体“三资”管理、主导产业发展、村民增收致富、重大项目建设、村庄改造建设及环境整治提升等事项。(4)协商讨论村民意见较为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5)其他涉及本村和多数村民利益的重大公共事务。

专题恳谈会:每年年初,由村党组织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年度专题协商计划和相关议题,并根据议题方案的性质内容、涉及地域群体、影响程度等不同情况,确定参与专题恳谈的范围和对象。专题恳谈会一般每季度举行一次,会议由共建参议会会长负责召集。

3.共建形式及内容。每年年底或年初村党组织根据“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研究确定年度实施的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公共设施项目,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发展建设共识的基础上,组织发动共建参议会成员和其他各界人士,按照共建共享、自愿参与的原则,以捐赠资金物资、协调政策处理、调解社会矛盾、提供规划意见、提出建议方案、实施扶贫结对、共建产业项目和投资开发建设等形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4.参议结果反馈及督办。建立共建参议会议事协商结果反馈和督办制度,每次会员大会及专题恳谈会后,要以会议纪要或报告的形式提交村党组织,村党组织应及时召开村级班子联席会议对相关意见建议和协商方案进行专题研究,并及时公开研究采纳情况,告知共建参议会成员,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办理落实。办理落实结束后应及时向相关组织和人员反馈。

四、工作步骤

我镇各村推行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从6月下旬开始至7月下旬结束。具体分为准备发动、组织实施、总结提升三个阶段:

(一)准备发动阶段

召开镇领导班子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成立镇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职责分工;按照总体工作流程,制订实施方案;召开工作推进会。

(二)组织实施阶段

1.筹备组织。各村成立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筹备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制订具体工作方案。

2.会员推荐。在村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在村干部、结对单位代表、上级有关职能部门代表和本村籍在外成功人士,辖区商会协会、企业组织、专业大户,本村优秀外来创业人士,本村其他领域个别精英人士及关心支持本村经济社会发展人士中推荐产生会员。

3.会员考察。村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领导小组对推荐产生的会员对象逐个进行审核考察,在征得镇建立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制度领导小组确认后,确定会员正式名单。

4.召开会员会议。各村召开全体会员会议,选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通过《美丽乡村共建参议会示范章程》;根据建设发展需要,灵活设立共建基金和共建参议小组。

(三)总结提高阶段

建立健全各村共建参议会议事协商结果反馈制度和督办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提高。

五、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