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1 09:19:33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例1

当前,我国汽车工业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在世界中排名第二,汽车每年消耗的石油有7亿到11亿桶,不仅增加了我国的石油需求,还严重污染和破坏了我国的自然环境。所以我国大大推广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此为背景,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在由研发转向应用,企业需要动力系统、规划产品、开发、设计等专业人才,需要对国内和国外的新能源研究方向进行了解,在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研发、生产、营销、维护等各个环节引进关键技术人员。所以开发新能源汽车课程有很大的现实作用。

1 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1)分析行业人才的需求。工业部门和信息化部门都提出了发展节能以及新能源的规划,促进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的产业化发展,然后积极推广节能汽车,例如,混合动力汽车,这样将我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大大提高。为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市场推广、售后的服务、利用等环节的措施进行完善,既需要研发新能源汽车的人员,也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还需要组装、检测、服务等人才。

(2)对就业岗位进行现场调研。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就业岗位的职业前景进行研究,明确典型的职业活动,对体现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明确行动领域。

(3)以工学结合的基本要求为基础,专业职业领域,并对学习领域进行构建。

(4)在实践教学中具体化学习领域,将专业学习情景构建出来。

2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通过分析市场调研结果,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可以分为:技术和研发类人员;生产和检测类人员;营销和售后服务人员。所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他们具备职业道德素质,具备生产、检测、维护纯电动汽车、燃料电动车等的专业技术以及技能,促使他们可以应用当前的手段和工具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制造和检测,还要具备制造上游零部件和下游汽车服务的基本知识以及技能,也要具备检修新能源汽车的能力,这样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的高技术专业人才。

3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开发

3.1 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

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培养目标时需要根据行业的需求,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有:识读和绘制机械制图、组装和检测汽车、构造和维修汽车电器设备、维护纯电动汽车电池、构造和维修纯电动汽车电机构造、维护和应用纯电动汽车电力控制系统、构造和维护混合动力车、营销汽车等。

3.2 归纳行动领域

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为依据,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综合能源可以整合为生产制造、维护检修、市场营销三个模块。

3.3 转换学习领域

在递进重构行动领域时要以人的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将典型工作任务中所需的知识、技能等转换为课程,将和培养目标相符合,并且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各个课程形成一个课程方案,将学习领域构建出来。而课程指的就是在学习领域中可以实现某一种职业能力的学习单元,其组成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构成。而培养目标由学习目标体现,在工作任务中体现出学习内容,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训练时间就是学习时间。在选取学习内容时要确保足够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学习领域内要形成职业能力,各个课程之间也息息相关。

3.3.1 制定学习目标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学习目标要和专业培养目标相符,促使学生可以形成职业、方法、专业能力,更好的完成生产、检测、维修、售后服务新能源汽车的工作。例如,在培养职业能力时,要促使专业从业者具备环保意识、严谨的工作风格和团结合作意识。在对学习目标进行制定时要将这些内容体现出来,通过专业的训练以及相关的活动促使从业者完成这些学习目标。

3.3.2 分解学习领域

学习内容体现学习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学习内容要将典型的工作内容包含在内,具体化理论知识,其载体就是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并且进行专业的训练,分解学习内容,形成合理的学习单元,促使知识更加清晰,并且还要和认知和教育规律相符,将教学效率提高。

3.3.3 设计学习情景

在确定学习内容以后,以形成专业能力的联系为依据,对学习单元进行合理的换份,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进而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案。可是在实施教学方案的时候要依据工作过程,不要被学科体系以及章节的结构所限制,要以实际的工作过程,对教学任务、案例、项目等进行设计,也就是应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而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师既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的教学手段,也要拥有实际的生产经验,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依据工作过程,在设计学习情景的时候一定要专业、严谨、创新。在模仿的学习情景中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4 结语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产生于调整能源结构和不断发展的汽车新技术时代,国家的新能源产业政策直接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可是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组成是一系列相互联系和制度的课程,课程体系的矿建就是课程结构。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性,所以要不断的开发其课程体系,调整其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这样就可以培养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检测等人员,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楼江燕.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8).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例2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很多高科技也逐步运用到汽车上。对于现代汽车修理来说,不仅对维修人员要求会运用传统机械工具的拆装技术,更需要会使用汽车专用诊断仪来综合分析及解决故障的能力。这就对高职汽车专业教育提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才能适应当今汽修行业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但是,受到经费、场地、设备等限制,实验实训室建设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汽车维修专业来说,实训教学所需的实训设备,汽车厂家和车型较多,实验室建设投资巨大,一般院校很难满足,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改善和提高实训条件,使学生学有所练、学用结合,且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是汽修专业实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运用汽车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用汽车故障诊断仿真软件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迅速提高汽检专业学生的汽车故障诊断、分析和排除的能力,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实训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汽车仿真软件的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效果

汽车专业理论课一般比较枯燥和乏味,并且一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一时不理解。时间一久就开始慢慢淡忘。理论课后进入实验室,实训教师经常还花不少时间重新讲一遍相关专业知识,这样一堂课学生动手时间就缩短了。当前学生对计算机存在浓厚兴趣,汽车仿真软件以其模拟实际维修场景、检修过程以及有很强的操作性,正迎合了学生需求,寓教于乐,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再加以技能实操配合,教学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2、降低教学成本

1)就我们学校而言,美系、德系各二辆整车, 当学生要参与实训教学时,比如变速器检测与维修实训课时,理论课上讲丰田A341变速器结构与原理。但是美系和德系车型的变速器与之有差异,因此学生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的相联系,因此教学效果一般。市面上汽车厂家和车型较多,每个车型都备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汽车仿真软件相对于硬件设备而言,具有教学同步、价格低廉、升级迅速、扩展性好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不升反降。

2)当前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普遍反映硬件设备的维护成本偏高,拆装设备经常存在零件缺失、损坏的现象,台架设备也经常发生功能失效情形,而软件因其固有的零损耗特质,维护成本低廉。另外汽车仿真软件在计算机房操作,为实验室场地合理布置节约了空间。

3、提高实训效果

汽车仿真软件常用的故障诊断实训项目48多个,常见故障点120多个,故障设置模式灵活,完整的故障诊断实训车间场景,包含轿车、举升机、常用工具、零件车、维修资料和常用检测设备。实训车间场景采用3D实时渲染技术,可实现场景内360度旋转以及场景缩放功能,可实时通过鼠标与场景进行交互操作,能够按照汽车故障诊断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对实训过程中所有操作进行记录。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掌握汽车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实训的效果。汽车故障诊断仿真软件模拟场景如图1所示。

三、汽车仿真软件在高职汽修专业实训中的应用

1、汽车仿真软件与技能考证培训内容相配套

在汽车维修工考证培训中,中级工与高级工都有汽车发动机故障排除项目。考试内容就是,运行发动机试车,初步判断故障现象,然后使用汽车专用诊断仪操作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最后在符合安全操作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测量工具确认故障点,将之故障排除。该汽车仿真软件其中一个考核功能,再后台设置汽车相关故障,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对所设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和排除,完成汽车仿真实训的考核任务。学生先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然后在进实验室实操,历年考证培训下来,效果不错,这个模式也得到学生的肯定。

2、在课程设置的安排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例3

关键词:

汽车运用与维修;市场发展;创新;应用

1、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其消费观念也日益增长,所以,在消费的选择中,汽车是首选。正是因为消费的增长,所以,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市场发展。然而,在汽车消费市场日益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之处[1]。第一,因为我国的汽车销售量较大,同时,人均消费在汽车方面也同样是可观的数字。然而,在汽车普及的基础上,特别是智能汽车消费方面,其保养与维修和消费量的增长却始终不能形成正比,很多不正规汽车维修企业或者是不专业的维修工作人员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导致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在发展中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另外,在汽车销售量增加的背景下,很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人们对于进口车的热爱。因为进口车在技术与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而且,因为其售后维修具有一定的保证,所以,很多消费者都在购车的过程中选择进口车。即使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然而,也正是因为技术水平存在的问题,加之管理经验的问题,导致我国汽车行业整体状况不理想。而在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当中,怎样更好地推动其发展,并促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需思考的主要问题。

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和讨论

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其实际的需求量也有所提高,所以,逐渐提高了技术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也逐渐引起了教师的重视和关注。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并全面培养专业人才,有效地推动汽车维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使得国民经济得到一定发展,这是当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2]。然而,最重要的就是要确保教师对当前状况进行分析,尤其是技术水平的分析。应积极培育师资力量,因为该专业属于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专业,所以,一定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保证理论知识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一定要掌握先进的汽车维修和应用的方法与经验,并透彻地理解教学知识内容,最终更好地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另外,还应该强化基础设施的硬件条件。在对理论知识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也是该专业学生所需要具备的。主要原因就是,汽车维修理论的实际应用就是需要实践作为重要基础。然而,不断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设施,这也是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当前,科技水平发展速度加快,所以,汽车维修与运用产业也更加科技化与电子化。要想在未来的维修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技术仪器,就一定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对先进的电子设备设施进行全面了解,同时传授学生使用信息网络开展汽车运用维修工作的技巧。在对教学大致发展方向进行规划与掌握以后,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增强自信心,而且,对于教学的创新实践开展也同样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3]。

3、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课程创新实践分析

第一,重视实践教学。教师在开展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引导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教材内容予以具有针对性的删减,同时,还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插入相应的动手实践技巧,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更好地感受。另外,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运用信息化教学设施,作为教学的辅工具,保证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更强,进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对汽车维修知识进行直观性学习。第二,保证课程安排的多元性。在安排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实现课程学习与师生交流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教学实践的多元化。如果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知识的渴求度,那么,在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对其他专业知识产生兴趣[4]。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现状来设计教学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专业课程学习以外,积极地开展其他知识内容学习的活动。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学安排,使学生更好地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知识内容的学习。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成功也同样取决于师生间的和谐交流,而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网上平台的方式来实现与学生的学习交流。因为网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根据当前师生间的关系问题,所以,利用该方法能够得到一定的帮助与缓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市场发展走向进行了全面详细地分析,并积极地创新了教学实践课程,希望能够在该专业未来的教学中更好地促进专业知识教学,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更好地推动汽车运用与维修在市场发展中的创新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盼.汽车运用与维修在市场发展中的创新改革[J].科技展望,2014(18):202-202.

[2]罗华.汽车市场发展与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J].无线音乐·教育文苑,2010(24):26,21.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例4

毫无疑问,尽管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汽修行业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因而中职学校的教师务必做好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力求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充分利用在校时间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由此,针对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规划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同样,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也注定是失败的。因而广大中职学校的教师应注重引导汽修专业的学生通过以下方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1.明确自己的爱好。明确自己的爱好对于选择以后的职业至关重要,事实证明,兴趣与成功几率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爱、充满兴趣,才有可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卓越的成就。因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务必提醒学生明确自己的爱好。

2.掌握自己的特长。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的人务必具备一定的技能,世界上没有多少全才,因而在做不成全才的情况下,掌握一技之长是必须的。对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而言,努力学习更多的汽修知识,让自己能在汽修方面有一技之长对于往后的就业有着很大的帮助。

3.认清所处的环境。要就业,就意味着应该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然后分析这个环境将会给自己以后的就业带来机遇还是挑战。在充分认清环境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尽量将所有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努力铺平自己以后的就业之路。

4.分析社会及自己的需求。分析社会及自己的需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也是很重要的,当然,就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而言,汽修方面的就业前景很不错,因而学生只要明确自己的需求,愿意成为一名优秀的汽修人员,就可以朝着目标奋进了。

只要学生明确了上述内容,就可以具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而这个职业生涯规划既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但是必须具有可行性。这样,就为之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在校时间为就业做好准备

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学生就应该充分利用在校时间,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1.保持务实的态度,不要好高骛远。有的学生在就业时,总是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最后错失了许多就业的良机。对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保持务实的态度,不要好高骛远,踏踏实实从底层做起,走好每一步,这样,方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学好相关技能,有一技之长。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就说明只要我们的学生认真学习,积极钻研,力求在自己的汽修专业里有一技之长,那么何愁不能就业呢?

3.不断充实自己,具备敬业精神。虽然文凭不等于能力,但是在具备一定能力的同时,一定要积极为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确保与时俱进,方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学生还应该具备敬业精神,爱岗敬业的人总是能得到别人的认可的,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因而广大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务必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在校时间为自己以后的就业之路做好充分的准备,最终信心百倍地踏上工作岗位。

总之,作为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师,务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针对学生的就业做出有效的指导。这样,有助于让学生获得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例5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05-02

1.就业市场发展前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产品正以大众化消费品的姿态进入百姓生活。汽车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致使我国汽车工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预计2015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将稳居世界第一位。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使得维修行业对高素质从业人员需求的矛盾日益扩大,特别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动手能力较强的汽车检测维修技工奇缺的状况日益显现。

2.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经查阅文献,调研相关高职院校,发现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设置上仍然存在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专业培养目标方面。培养目标定位过于专业化,忽略了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目标对动态性把握不够,不能随着职业岗位能力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不能使高职课程设置依据培养目标的变化而适时变动。

2.2 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课程体系设置注重文化课知识的掌握,专业课技能的强化,忽略了如何把课程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地发展;课程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比较呆板,缺乏应用性和可开发的空间;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不够科学,在课程设置时没有进行细致的职业分析;课程内容重复与老化现象严重,没有很好区分"必须、够用"界限,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及市场需求。

3.课程体系优化

高职院校必须进行广泛的社会与市场调研,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适时地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的运作机制,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就业渠道。

3.1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按照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先从汽车基本结构的认知与拆装做起,而后进行零部件的检测与修复,最后进行相关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形成逐段提高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方法。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市场出发,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最高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 包括课程教学大纲的确定、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等, 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新模式中突出对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他们在就业上岗后能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要求,彰显职业院校办学特色。

根据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进行专业学习领域设计。根据具体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对课程内容重构,理论知识选取能够支撑后续课程、必需够用(满足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为原则,选取维修实例、职业资格考核应知内容、交通部机动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考试中检测维修师的理论和实操内容;实践技能选取基本技能操作、应用广泛的技术技能、企业真实任务及项目、职业资格考核应会技能。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

3.2 课程体系优化实施。

(1)基于汽车故障检排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技能技能课程以解决故障的工作过程为引领,设计与企业的检测、维修工位及程序一致,与企业文化、氛围统一的教学情境;拓展能力课程多选式,采用选修的方式,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建立和实施企业全程参与课程建设的合作机制和操作流程,进行基于汽车故障检排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

①聘请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协会和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专家担任工作任务分析的行业专家,他们都是来自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不同性质、类型、规模、层次的汽车维修企业,并具有多年实践经验,保证了工作任务分析完整性,覆盖专业岗位群。整合不同专家的意见,形成专家小组认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典型工作任务。②聘请行业汽车维修专家和校内有企业工作背景的专业骨干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专家,进一步对任务、项目、能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分析。分析得到的工作项目用于指导搭建课程结构,工作任务、工作行为用于构建课程内容。在工作分析时,确定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以确立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和学时安排。③以故障现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实施进程,在任务单、技能单、作业单、考核单中融入汽车检测、维修企业岗位工作标准,并吸收企业培训、认证内容;在一体化教室中增加网络资料查询系统,并丰富信息资料单内容,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和学做一体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④将职业行为规范和技能认证融入课程建设中,实施"学中做、做中学",注重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企业岗位的规则来要求自己。⑤构建由过程评价、自我评价、校企共同评价等多元结合的评价体系。

(2)基于汽车故障检排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通过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整理转化,按照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四个方面的要求,重点将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汽车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两门课程,删减与本专业关系不大,以及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学不会的相关知识,保留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训练,同时降低知识深度、拓展认知宽度与广度。专业理论课程中将传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三门课程进行细化整合,其中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细化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两部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细化为汽车传动系统的诊断与检修、汽车转向、行驶和制动系统的诊断与检修和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检修;整合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和汽车车身电控系统为汽车电子与电器系统课程。通过以上措施,构建出基于故障检排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旨在与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相适应,在强调汽车机械构造的同时,突出汽车电子电控系统。

4.结语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各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重新定位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基于汽车故障检排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德良;刘翔.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2012(04)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例6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多种教学方法为基础的一种新的指导教学法,顺应先进的教学观念、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活动,实现对学生学习技能知识的指导,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实施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的整个环节进行设计,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校《汽车维修》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一) 以项目教学法为基础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维修》课程中的应用

职业院校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为主,让学生有一技之长,职业院校专业技术教学对实践教学非常重视,尤其是《汽车维修》课程教学,90%的课程都是实践课程。传统的《汽车维修》课程教学中,虽然大多数也是学生实践课程,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实践都缺乏自由发挥空间,都是教师在做示范,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来操作,整个过程学生机械化地重复教师的示范动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而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下,教师可以利用分配课堂教学项目的方式,让学生根据项目的要求在教师科学有序的引导下自主地去完成各个学习项目。整个过程教师尽量不去阻止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因为每个学生特点、思维以及学习方式的不同,使得每个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都保有个性化的操作,同时也是发挥学生个性化的关键。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去尝试、去实践,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对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系统油压过高故障排除》课程教学中,教师按照大纲要求预先将试验台上的发动机设置油压过高故障,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3―4个人为一组,每组成员将分配到一个存有故障的发动机。学生面临的学习项目就是去试着用自己的思维和技巧,或是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去排除发动机故障,教师应对所有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便于以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汽车发动机系统油压过高故障排除的知识,同时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更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当然,每对学生进行一次项目教学,都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教学的过程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这样可以进一步保障项目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

图1 采取项目教学的流程设计

(二)以模拟教学法为基础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维修》课程中的应用

模拟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是教师先按照与实际工作中的情景进行教学设计并做好示范,学生作为一个参与者去模拟教师的动作和操作[5]。模拟教学法可能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模拟教学法所实现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法所无法达到的。模拟教学法需要教师为学生在课前设计好与实际工作岗位相似的学习情景。比如在汽车底盘模块的教学中讲解汽车行驶跑偏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时,教师先设计好教学的情景并给学生做示范引领,然后让学生模拟现实维修接待的场景,叫学生分别扮演前台接待人员、维修师傅、维修客户的角色,在模拟体验中更为深刻地从与现实相近的角度去了解和掌握汽车维修4S店接待客户并进行确定故障和维修范围的工作流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是一个组织者,教师成为导演,学生成为演员,而学生则是参与者和学习者。在这样一种轻松而又活跃的氛围当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沟通和交流能力也将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会有促进作用。传统教学法大多都是单向的,而模拟教学法则是双向的。学生在手、脑、心并用跟随着教师示范模拟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提出,并与教师进行互动模拟,不仅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中,有很多重难点,而且还有很多实践性较强以及不确定性的因素等,尤其是一些需要分块教学的内容,这些对学生的学习都可能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在底盘、发动机、车身、电气等分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模拟教学法与学生互动,将每一部分的维修以及常见的问题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每一个章程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对一些典型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地将其示范给学生,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鼓励学生踊跃提出问题,积极为学生解答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再引导学生将每个部分的模拟训练综合到一起,去分析汽车结构中的某一系统可能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模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示范的教学的方式与学生模拟的学习方式有效结合,互动模拟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 以案例教学法为基础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维修》课程中的应用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结合《汽车维修》课程知识,选取来源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典型维修案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师在课前需用心地收集和整理恰当且实用的案例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PPT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现维修场景,并对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在实际中该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等。

案例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汽车维修技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作用,也能使学生在如此现实的学习场景中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较欠缺的能力之一,也是对学生工作就业后能力的提升较有帮助的能力之一。案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对汽车维修原理的掌握也有着一定的启发,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总结

综上所述,近些年职业院校的发展极为迅速,同时面对市场的发展需求,也开设了不同专业。例如本文提到的汽车维修专业是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开设的热门专业。汽车维修专业对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到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学习中,才能将这门专业学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提高职校《汽车维修》课程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建中,陈锡德,吴亚曼,等.谈行动导向教学法与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 辽宁高职学报,2009(01).

[2]金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

[3]王连生.行动导向教学法及其在中职机械基础类课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例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43-02

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岗位技能要求高等特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技术正不断向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汽车已成为集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和通讯等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汽车技术的日益进步也促使汽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不断进行深层次的改革。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特点及教学改革方向。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取。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汽车类专业应将教学内容的重点转移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上来。教学内容应完全与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相匹配,教学内容的开发应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校企双方参照汽车维修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需要,分析汽车类专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确定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和由低到高的多层次职业能力,以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主线,以汽车检修能力训练项目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开发学习工作单,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的基本思路为:①从汽车各总成检修的课程培养目标出发,运用项目引导的课程开发方法,按照汽车类专业所面向的汽车维修工作岗位的生产任务为主线,分析故障解决所必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确定相应学习情景和单元内容。②在确定学习情景的基础上,分析每个学习情景要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确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根据难易程度确定每个学习情景的课时,作为制定教学单元和实践训练项目的依据。为了解决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难题,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按照汽车故障诊断的难度,尽可能设置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门外汉到专家”的层次进行递进。以汽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为例,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从汽车企业底盘拆装与检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出发,以底盘故障诊断与检修的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同事兼顾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确定底盘各总成具体的教学内容。表1所示为汽车离合器构造与检修部份的教学内容,它包括了完成离合器检修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

2.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做一体化要求把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融合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每个工作任务都包括完整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完成教学内容选取的基础上,要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即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具体的安排,把学习目标转化为学习情景,并把学习情景划分为若干个子情景,每个子情景作为一个工作任务。每个学习情景要就其教学内容进行描述,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工具与媒体、教师资格要求等。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估。表2所示为离合器构造与检修部份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它包括了教学情景目标的描述、离合器检修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及每个工作任务下的学习单元等,这样就把离合器检修部分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学习子项目,便于在现场教学中贯彻落实。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设计及具体实施

1.建立基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汽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根据最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围绕汽车企业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行动体系学习课程,采用情景式教学设计。具体地,在每一个教学项目开始前,按照企业工作的基本模式,以顾客报修为出发点,给出与本项目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然后以此为基础,讲解本教学项目涉及的构造原理、故障检修等具体教学内容,最终由学生自主完成各学习单元的实际操作训练。模式建立的基本思路即学校教学完全模拟企业工作的流程和内容来进行,两者基本呈现一一对应关系。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学生以接受派工的形式接受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交付“顾客”。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涉及的每一个典型故障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故障完全一致,并在实训内容的编排方面留有学生操作技能发挥的空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创造能力的提高。如针对离合器故障的诊断,首先提出离合器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典型故障,包括离合器打滑、分离不彻底、异响等,然后给出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再给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这样的内容编排完全与企业实际工作的顺序和思路相一致,确保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知识点,并获得相关的技能训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包括了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两个部分。校内教学主要侧重基本功和单项技能的培养,校外教学主要侧重综合技能的培养,两者有机结合能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操作技能,使实践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也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专业技能岗位。实践证明,校内外相结合是确保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到位的重要举措。校内教学实施现场教学五步法,要求融教、学、做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或交替进行。现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整个过程分为准备、实施两个阶段,在实施阶段又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任务导入:可以模拟汽车维修企业每天开始工作前召开生产调度会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下达工作任务,明确目标、意义、步骤、程序要求等关键问题,力求切近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的实际场景。第二步现场讲解:主讲教师将教学内容(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技术要求、操作方法与步骤等进行现场讲解。第三步示范演示:主讲教师在教学现场演示项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第四步分组讨论: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围绕任务工单进行分组讨论,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对以往知识的复习巩固,并进一步明确实践操作的步骤。在学生展开讨论的同时,教师可到各组流动辅导答疑,观察每组和个别学生的讨论情况,为后续教学环节做好准备。第四步任务实施:学生分组操作、提问、记录,教师示范、纠错、答疑、监督。第五步考核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现场表现和过程记录进行考核,并进行归纳总结。校外教学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和企业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工学结合实践单位。企业指派维修技师或工程师作为学生在单位的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实习的指导。这样学生可以到最需要最适合的岗位去锻炼学习,在实践中通过教学做获得汽车检修的技能,逐步把学生由“学校人”培养过渡成“企业人”。教学做一体化还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岗位需求和嵌入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每一个教学项目都需要提供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的监督考核,也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检查,寻找自己的薄弱环节。整个课程的考核可包括笔试、口试、实践操作、任务完成、作业等多种形式,考核的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劳动规范、安全环保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教学做一体化的精髓在于把理论教学融合到实践教学中,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学做结合,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反复多次的实践中不断得以提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次的个性化培养。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汽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更加显现出鲜明的工学结合特色,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教学做一体化还涉及到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与学校与汽车企业的合作等问题,因此它是一项牵涉多个环节的系统化工程,尚需要在今后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参考文献:

[1]田铁,朱永丽.《汽车底盘构造》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20):223-224.

[2]辉.四步教学法在汽车构造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0,20(7):31-32.

[3]巫尚荣.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0,134(1):100-102.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例8

汽车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EFT技术、ABS技术、EAT技术等新技术,已经在汽车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现代汽车维修诊断技术和方法与传统技术方法差别较大。伴随着汽车技术进一步发展及市场对于新型汽修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上升,导致传统汽修实训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汽修行业需要。因此,项目教学方法开始被引入到汽修专业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汽修新技术,实现教学和用人单位之间无缝对接目标。

一、项目教学方法相关背景分析

1.项目教学方法的内涵分析

项目教学方法主要基于特定汽修项目的研究学习,分为社会性的活动设计与科技项目设计这两类。相比较于以识别和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作为主要目标的研究课题来说,项目教学设计更倾向于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项目教学方法在中职汽修课程中的应用方式分析

在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中,要逐步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在汽修教师指导下,将比较独立的汽修项目交给学生自行处理,并采取独立操作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自行进行项目信息的收集,并自行制订项目行动计划与具体实施方案等,在项目完成以后,汽修教师及时对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项目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中应用方式主要表现为:首先,项目要安排的恰当有序,汽修专业的操作性及经验性都很强,因此,在设计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实用性要求,并在一个汽修项目中,尽量融入综合性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及实践应用的能力;其次,要确保项目分组的合理化,在进行项目分组时,应当尊重学生意愿,并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掌握的知识情况来安排项目小组的成员,并力争把所有学生纳入项目中去;接

着是安排项目组长,项目组长在整个小组间起着统筹、监督及协调作用;再次,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恰当,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把握好指导深度与尺度,要尽量采取非正面性与启发性提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后,要对学生在汽修项目中的表现合理进行评价与总结,一个汽修项目的完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行探索与钻研知识的过程,对项目进行评价与总结,可以有效地体现这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思想是否正确,实施效果如何等。

3.项目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中职教育更多是注重于培训学生的能力。在中职汽修专业中,通过引入项目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有效加快了中职学生融入社会中的进度。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及团队精神的养成,并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此外,在汽修专业的项目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去了解并掌握汽修原理,以弥补学生在汽修理论方面的缺失,且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促进学生对汽修理论的理解和学习,再通过理论回到实践中,指导汽修实践工作。

二、项目教学方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应用应注意的环节

分析

1.加大中职汽修专业的建设力度

中职汽修专业,在运用项目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行汽修专业的建设。不同于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我国大多数汽修企业缺乏职业教育参与的动机,而国家也缺乏企业职业教育参与的刚性法律约束与保障体制。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开始加大对汽修专业的建设投入,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职业类学校。

2.完善中职汽修课程体系建设

项目教学方法的成功实施,必须构建一个符合我国中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项目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以汽修学科知识作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汽修教学与实训内容设置和构思上,突出强调项目、系统等概念,将汽修各专业的教学与实训内容、方法等整合到汽修项目中相互渗透、补充,帮助学生将关注焦点由原先各自分散独立专业知识与技能转化到注重不同功能模块对整个汽修行业的作用及运作方式等。

3.注重因地制宜地展开项目教学

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可采取“实习工厂”理念,将汽修项目的内容与控制系统、服务等模拟化、模型化、小型化。然而它们维修拆装工艺与过程、质量控制等系统内容都必须符合实际汽修要求,如可以考虑将教室设计为模拟或实际汽修企业环境等。

综上所述,中职汽修专业中,项目教学方法的引入意义重大,作为中职汽修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充分运用项目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以培养学生对于汽修专业的学习兴趣,并切实培养学生对于汽修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为我国汽修行业发展和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现代化新型汽修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例9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智能化交通背景下,车联网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当前交通问题,有效降低了复杂交通环境下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率。此外,车辆网技术还降低了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也尤为突出。因此当前高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也更加关注车联网技术研究。

2车联网概述

2.1车联网的定义

车联网主要指由车辆位置、车辆行驶速度、车辆行驶路线等构成的信息交互网络,是一种朝着环保、节能、安全等方向发展的交通车辆与信息联合的技术。在具体确定物联网体系结构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网络的具体应用环境,从多样性原则、时空性原则、互联性原则、安全性原则以及坚固性原则入手车联网的构成,这样保证体系的完整性。主要借助道路拍摄电子装置、传感器、GPS定位装置及图像处理等关键的电子设备与技术(图1),实现了对车辆、道路以及交通环境等重要信息的采集,并且根据相应的通信协议及标准,在行车-道路-驾驶人员-基础设施之间进行持续不间断的无线通信以及信息交换。管理中心主要借助现代计算机进行技术分析,并且处理车辆数据信息,以便为驾驶人员计算出最佳的行车路线,同时还能够及时汇报前方的道路状况以及信号灯的周期信息,使得城市交通管理人员能够对行人、车辆以及道路进行智能的健康以及调度。车联网这一技术建立在物联网的基础上,是汽车与信息社会的融合产物。

2.2车联网的功能

车辆网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通信功能。车联网使用无线点频道、无线通信信道以及带宽与比特率等信息特性,用来补偿传统无线电信号传播困难的缺陷,这样可以满足车辆同基础设施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需求。(2)网络通信。车联网中包含了单播、组播、广播等传播方式,实现信道与连通性的管理方法,同接入的互联网移动节点一样可以进行移动管理,比如车联网能够支持IPv6及IPv4的寻址。(3)定位功能。车辆网中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能够形成组合的定位动能,为行车人员提供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提供路线导航(图2)。(4)安全通信功能。车联网尊重车辆拥有人员的隐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并且还能够有效低于外部的攻击,保证数据以及系统完整性。

3汽车电子技术产业定位

在汽车产业经济环境下,车联网常用于汽车的远程监控、车辆管理、智能交通管理及远程信息服务等,这为当前智能交通的建设提供巨大的帮助。从车联网的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将车联网分解成服务层、平台层、网络通信层及感知控制层4个层面。随着车联网的快速发展,车联网也形成了上中下游产业链,其中上游主要为元件设备的制作,包括定位芯片、RFID传感器等;中游则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制造商、汽车生产商以及软件开发商;下游则为各种服务提供商,比如汽车远程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以及移动通信商。在车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汽车电子技术产业应定位与车联网产业链的中下游,因为车联网上游产业链已经完善,中下游是实现车联网及汽车电子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比如典型的智能车辆诊断系统、燃油系统、车辆故障分析及车辆油耗分析等。此外,车联网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在当前车联网产业链中,其技术定位应在感知控制层面,产业链需定位与中上游层面。其中感知控制层面的核心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通信控制系统以及车身控制系统等。而车身控制系统则包括火灾探测传感器系统、车辆速度控制传感系统、加速传感器系统、碰撞探测传感系统、车间距传感器等。对车联网产业进行分析,高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定位需关注车联网产业链的中上游的生产管理,具体包括车辆的生产管理、质量检验、装配调试、销售等内容。

4车联网产业背景下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鉴于以上定位,高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除了要学习传统的汽车电子技术,比如汽车电子测试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汽车电路布线系统知识、汽车照明以及线路安装检修、电子线路检修等,其中电子测试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是智能交通的关键,而汽车电路布线系统知识的讲解,该知识是保证汽车电子技术良好运行的关键,而汽车照明与线路、电子线路的检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汽车故障的维修手段,汽车维修的目的汽车正常运行的保障。此外还需不断强化信息管理技术,即基于车联网的信息管理技术教学,比如生产管理、质量检验技术以及车联网终端设备销售等相关技术。将传统汽车电子技术教学与车联网信息教学结合,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汽车制造技术的情况下,认清当前车联网这一智能化的交通网络形式,学习一些先进的智能技术,通过智能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在后续制造过程中,能够主动将智能技术融入到汽车设计与制造中,以切合当前智能交通的需求,使得新型的车辆能够融入到现代车联网体系中。比如当前被人们寄于重望的汽车无人驾驶技术,就需要在车辆中嵌入车联网,使用可见光网络为基础。处理好中央信息系统与无线车联两个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利用智能技术进行设计。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例10

2014年12月10日,“变革与谋局——汽修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于法兰克福上海展期间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社携手上海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福建省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特别赞助了本次研讨会。

来自国内外汽车保修设备行业、汽车维修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用品行业相关领导及专家、各类维修厂管理人员及技术总监等逾200名业内人士出席了本次论坛。

《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社副社长李强表示:“当前和今后几年,消费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为汽修行业转型升级带来强大动力,汽车维修市场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变革时代。在变革背景之下,汽车维修行业如何维护市场公正、规范的秩序?汽车维修企业如何在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及早谋局?这些话题需要全行业人士积极进行交流与探讨。”演讲嘉宾在研讨会上分别就汽修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如何加强维修人才队伍建设、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提高维修装备技术水平,汽修行业如何有效面对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维修配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魏同伟在发言中指出:“由国家十部委共同签发的《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了政府职能和和经济发展方式,使汽车维修行业开始发生深刻的转变。”北京安慧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边国建在谈及汽车维修产业的困境与福音时提到,“当下的中国汽车服务业,是依附于个体能力的,未来,只有在完善的基础建设之上,它的运转才能专业高效,才能造就大产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扶优打假专委会秘书长张珉豪分享了发展汽车服务业的趋势、汽车产业一生态转型与人才团队建设创新模式、汽车后市场三大体系、汽车产业集群内部竞争力分析等内容。其中,他指出汽车后市场三大体系为:一品牌商直营特约、二综合商务服务店、三社区加盟连锁店。在谈及技术经营时,他认为技术经营就是技术经验不因人才流失而造成技术断层,技术是开源的命脉,管理是节流的基础。

互联网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如今行业同仁热议的话题,就此问题广东好快省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洪江指出:“如果我们想用互联网去改造一个行业,那么就必须去预见这个行业的终极模式是什么。”于洪江在汽车维修行业未来模式探讨中,认为汽车连锁将成为未来主流。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上海分中心工程师袭祝东为大家解读了汽车后市场中统一编码与标识的相关内容。他认为,全球统一编码与标识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规范发展;变革、创新、标准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配件统一编码是行业融合、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前提。凭借业内领先的可靠性、抗跌落、抗重击、抗颠簸等维修领域不可或缺的产品特质,Panasonic坚固型笔记本获得了汽修行业的关注和应用。会上,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郑小祥从产品的特点、技术、机型及应用等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了Panasonic坚固型笔记本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并做了现场演示。

汽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例11

0 引言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习教学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实习教学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然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是通过“三改一补”的方式发展而来(即由原来的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改革而成立,以及由原来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改制而补充),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和本科学科课程模式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的“阴影”仍然笼罩着高职的专业教学工作,致使实习教学体系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体系中至今尚未取得应有的地位。高职汽修专业也毫不例外。

1 汽修专业实习教学现状简析

汽修专业是我国高职院校工科类常设专业之一,其目标是为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积极创新精神和专业技术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高职汽修专业虽然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在实习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目前,高职汽修专业实习教学仍然处在传统的理、实教学“二段化”的教学模式下,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和“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汽车总成拆卸、检测到总成装配,从汽车故障诊断、分析到故障排除,不论是维修方法、步骤的设计,还是维修设备、标准的运用,全部由教师统一讲授和示范,学生只需且只能“依样画葫芦”,处于被动的机械操作状态,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积极创新的空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是“依样画葫芦”的学生,也即教师知道什么,学生就知道什么,教师教的是错的,学生也就跟着错,教师会修东风车,学生也就会修东风车,教师不会修奔驰轿车,学生也就不会。学生缺乏工作岗位的体验和经验,即工作过程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低下。据调研,目前大多数高职汽修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虽然达到了95%以上,但就业质量较差,特别是对口就业率低,其原因主要是汽修企业不愿意招收或不招收“眼高手低”、“不会做事”的应届毕业生。

要彻底打破这一被动的局面,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高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其主要出路之一。

2 工作过程的基本内涵

所谓工作过程,就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利用工作资源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的一系列活动。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和范围是由工作任务的性质决定的。虽然不同职位、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所从事的职业和要完成的任务千差万别,但他们完成任务的工作过程的基本结构大体相同,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评价等环节(或阶段)。

参照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的6阶段模型,工作过程的六个阶段分别是:

①明确任务/获取信息(或资讯)。即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并获取与完成工作任务有直接联系的信息。本阶段的重点是明确问题情境,即描绘出工作目标、弄清存在的困难,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做的工作、条件和应当满足的要求。

②计划。根据已经明确的任务设想出工作行动的内容、程序、阶段划分和所需条件。一般完成任务有多种途径,可按照不同的步骤、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计划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根据给定设备和组织条件列出多种可能性,要在大脑中想象出具体的工作过程。这就对学生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③决策。即从计划阶段列出的多种可能性中确定最佳解决途径。这里需要具备科学和理性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技术。决策往往通过小组形式集体做出。

④实施。即按照确定的最佳解决途径(即决策)开展工作。在实践中,实施过程与上一步决策的结果常有一定偏差。产生这些偏差并不可怕,关键是应及时观察并记录这些偏差,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出合理调整,在评价阶段分析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

⑤控制。即在实施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得出所期望的结果。

⑥评价反馈。即从技术、经济、社会、道德和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对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找到缺陷,更重要的是找到产生缺陷的原因,并做出相应的修正。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的重要途径。即在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和实施计划、检查、评价反馈”这一整个解决专业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包括理论与实践知识)并掌握操作技能,在实践行动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获取专业知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获得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和系统化思考等关键能力。

3 基于工作过程的“三段指导”实习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