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4 09:27:2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例1

当前的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有些矛盾相互交织,空前复杂,易于激化,对社会稳定影响很大。针对当前一些矛盾纠纷及社会问题呈现新特点的形势,研究如何在新时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的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解

所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政治优势,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各部门齐抓共管,各条战线通力合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治理社会治安,减少违法犯罪,保障社会稳定。

二、综合治理的内容

1.就组织领导来看,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综合治理的领导,认真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解决落实中的问题,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要在各级各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各级各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具体领导下开展工作。研究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对本地区本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部署,监督实施;组织指导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推动后进,办理常委和政府交办的有关事务等。

2.就治理的方法、手段、环节和措施来说,公安司法部门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加强专业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及时查处取缔“六害”活动,防止境外黑社会势力的侵入,严格各项治安管理,积极提出司法建议,扩大办案效果,加强劳改劳教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努力消除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违法犯罪的消极现象。同时要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措施,抓好各个环节,造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

3.就综合治理的工作路线来说,要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正如1991年3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所指出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要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其治保调解组织,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关心和参加治安工作。

4.就综合治理的目的来说,就是要通过治理,达到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得到明显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争取社会风气的好转。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强化四个环节

1.打击

所谓打击,是指国家的执法机关依法对一切违法犯罪分子给予应有的惩罚,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罅和减少犯罪活动,保障国家政局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有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违法犯罪分子就人陷于孤立的境地,就会成为过街老鼠。

2.防范

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一个范畴,它具有特定意义,是指治安防范。所谓治安防范,顾名思义是指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因素的防范活动。是指国家、集体、单位、群众财体和人民群众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和行为进行主动防范的活动。通过这种防范活动,达到减少犯罪,消除丑恶现象,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

防范环节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六大环节之一,是治本的环节之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防范是减少各种违法犯罪的积极措施。

(2)防范是一项治本的措施。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不仅要治标,而且更重要的是治本,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教育环节应是最根本的治本措施,防范对于教育来说仍是一项治标的措施而不是治本的措施。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从宏观上看,防范是治本的措施之一。

3.管理

加强管理的重点是社会治安管理。

(1)加强户口管理。户口管理是户口管理部门依照国家的户口管理规定对住户和人口进行的管理活动。户口管理是管理的中心,人口的管理是户口管理的核心,对人的管理亦是治安管理的重点。加强了户口管理就能够有效地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好公民的合法权益,服务国家建设。

(2)加强公共场所管理。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主要是指:加强对公共交通场所的治安管理,如车站、码头、渡口、民用航空站等;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加强公共娱乐、体育、游览场所的管理,如影剧院、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馆、公园、餐厅、茶座、酒吧、夜总会的管理;加强对商场、集贸市场的治安管理;加强对集会、游行示威场所的管理。

(3)加强特业管理。特业管理主要指的是旅馆业、刻字印刷业等的管理。加强了对特业的管理,有利于预防、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有利于特业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当经营,有利于推进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落实。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例2

当前的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有些矛盾相互交织,空前复杂,易于激化,对社会稳定影响很大。针对当前一些矛盾纠纷及社会问题呈现新特点的形势,研究如何在新时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的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解

所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政治优势,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各部门齐抓共管,各条战线通力合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治理社会治安,减少违法犯罪,保障社会稳定。

二、综合治理的内容

1.就组织领导来看,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综合治理的领导,认真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解决落实中的问题,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要在各级各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各级各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具体领导下开展工作。研究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对本地区本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部署,监督实施;组织指导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推动后进,办理常委和政府交办的有关事务等。

2.就治理的方法、手段、环节和措施来说,公安司法部门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加强专业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及时查处取缔“六害”活动,防止境外黑社会势力的侵入,严格各项治安管理,积极提出司法建议,扩大办案效果,加强劳改劳教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努力消除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违法犯罪的消极现象。同时要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措施,抓好各个环节,造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

3.就综合治理的工作路线来说,要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正如1991年3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所指出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要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其治保调解组织,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关心和参加治安工作。

4.就综合治理的目的来说,就是要通过治理,达到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得到明显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争取社会风气的好转。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强化四个环节

1.打击

所谓打击,是指国家的执法机关依法对一切违法犯罪分子给予应有的惩罚,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罅和减少犯罪活动,保障国家政局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有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违法犯罪分子就人陷于孤立的境地,就会成为过街老鼠。

2.防范

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一个范畴,它具有特定意义,是指治安防范。所谓治安防范,顾名思义是指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因素的防范活动。是指国家、集体、单位、群众财体和人民群众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和行为进行主动防范的活动。通过这种防范活动,达到减少犯罪,消除丑恶现象,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

防范环节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六大环节之一,是治本的环节之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防范是减少各种违法犯罪的积极措施。

(2)防范是一项治本的措施。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不仅要治标,而且更重要的是治本,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教育环节应是最根本的治本措施,防范对于教育来说仍是一项治标的措施而不是治本的措施。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从宏观上看,防范是治本的措施之一。

3.管理

加强管理的重点是社会治安管理。

(1)加强户口管理。户口管理是户口管理部门依照国家的户口管理规定对住户和人口进行的管理活动。户口管理是管理的中心,人口的管理是户口管理的核心,对人的管理亦是治安管理的重点。加强了户口管理就能够有效地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好公民的合法权益,服务国家建设。

(2)加强公共场所管理。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主要是指:加强对公共交通场所的治安管理,如车站、码头、渡口、民用航空站等;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加强公共娱乐、体育、游览场所的管理,如影剧院、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馆、公园、餐厅、茶座、酒吧、夜总会的管理;加强对商场、集贸市场的治安管理;加强对集会、游行示威场所的管理。

(3)加强特业管理。特业管理主要指的是旅馆业、刻字印刷业等的管理。加强了对特业的管理,有利于预防、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有利于特业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当经营,有利于推进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落实。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例3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1加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促进社区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社区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促进社区改革发展,确保平安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是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务必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到社区建设的整体格局中考虑,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谋划,通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社区建设和管理进步,推动社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优化社区发展环境的有力保障。近年来,社区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抓手,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扎实推进平安社区建设,为社区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昨天的和谐稳定不代表今天的和谐稳定,稍有松懈就容易出大问题,一旦和谐稳定出了大问题,发展的机遇会丧失,业已形成的良好发展局面也将难以保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继续巩固和保持社区长治久安、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为推动社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既是发展所需,更是民生之本。当前,职工群众最迫切的追求是富裕,最强烈的愿望是平安。只有在稳定、安宁的环境中,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保护和调动,心理安全指数和生活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高。如果治安乱、环境差、矛盾多,职工群众连生活和财产安全等最基本的权益都难以保证,安居乐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就是一句空话。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良好秩序,正是实现职工群众平安愿望的具体体现和根本保证。

2落实加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1)要激发创新活力,切实加强社会管理。要按照社会管理人性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进一步健全体制、改进方式、完善手段,加快构建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党政协同、职工参与的管理新格局。要切实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和整体联动工作机制,提高网络监测预警、控制处置能力,牢牢抓住网络舆论的主动权。

(2)要突出法治手段,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按照“群众最痛恨什么就打击什么、哪里治安最混乱就集中整治哪里”全力以赴抓好“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集中整治城乡治安突出问题等专项行动。要结合职工素质教育和自我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好普法活动,扎实抓好法治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明白事理、理性维权,自觉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要强化根基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要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的思想,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壮大组织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做实做细工作。要深化基层基础工作,抓好人防、物防、技防,强化巡逻控制,提高见警率,震慑各类违法犯罪。

3切实增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能力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例4

1、宣传镇党委、政府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社会建设,自觉承担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不断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情况。

2、宣传各级政法综治部门在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下,积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社会治理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情况。

3、宣传全镇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情况,宣传各部门、各行业积极拓宽平安创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赋予基层平安创建内涵,进一步提升创建工作水平的做法。

4、宣传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做法和经验。

5、宣传各地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持续推进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

6、宣传各地加强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平台建设情况,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人财物保障的做法。

7、宣传各地积极防控风险、服务经济发展,创新方式手段、破解治理难题的做法,重点宣传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强化重点行业监管的经验。

8、宣传社会各界和各部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实现齐抓共管的情况;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勇于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的先进事迹。

重点围绕“六个一”组织开展活动。

1、编发一条短信。与电信、移动、联通公司联系,向广大群众发送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的短信。

2、组织一项行动。由镇综治办牵头,在3月份组织开展不少于二次的大规模集中巡逻防范活动,安排公安机关参与,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参加,推动群防群治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队伍执法工作的满意度。

3、编印一份手册(或画册)。镇综治办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职能任务、基层平安创建为主要内容,编印平安建设宣传手册,或针对当前电信诈骗、吸贩毒犯罪突出、非法宗教及违法犯罪活动突出的问题,制作宣传画册,通过镇村综治维稳中心(站)发放给广大群众。

4、订做一块展板。要求镇村以平安建设六项基础工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设计制作“六个村村”和“社管信息化”等重点工作的展板,在宣传橱窗中展示,或在显著位置摆放。

5、制作一幅标语。每个村(居)制作一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或平安建设相关内容的永久性宣传标语。

6、开展一次上街宣传。镇综治办丁在3月16日为集中宣传日,组织相关单位在集镇中心场所中开展以综合治理、平安创建、法律法规、维护权益、人民调解、反、禁毒等为内容的宣传活动。

我镇综治宣传月为3月4日至4月4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月4日至3月6日。镇直各单位、村(居)开展动员,广泛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主积极参与综治宣传月活动。

第二阶段:3月7日至3月21日。以围绕学习贯彻《2016年度__镇平安创建实施方案》为重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第三阶段:3月22日至4月4日。强化宣传教育,总结活动开展情况。

1、学习动员。召开镇村干部大会,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克鹏同志作动员

报告,集中学习关于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的重要工作部署。2、广泛宣传。围绕宣传重点,广泛宣传法规政策,利用标语、板报、挂图、宣传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3、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3月16日召集镇村干部开展以“平安__”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月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征求大家对社会治安的意见,进一步调动镇村干部参与平安__建设的积极性。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镇成立了综治宣传月活动领导组,具体组织实施宣传月的各项活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例5

中图分类号:D92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376-01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并于1991年颁布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路。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概念及含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骨干作用的同时,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

1991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指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其基本任务是:一方面要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采取各种措施,严密管理制度,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压缩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要从解决根本问题人手,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鼓励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调解、疏导民间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加强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改造工作,妥善安置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二、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政策的要求。

1、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综合治理的领导,认真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解决落实中的问题,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各级各部门需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或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指导。研究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对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部署, 监督实施。组织指导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推动后进,办理日常综治工作有关事务。

2、要利用法律武器,严格管理工作。社会综合治理就是依法治理,严格治理。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及时查处取缔民族分裂活动,防止境外分裂分子的侵入,严格各项治安管理,积极提出司法建议,扩大办案效果,加强劳改劳教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努力消除本单位工作生活中各种违法犯罪的消极现象。同时要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措施,抓好各个环节,造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

3、综合治理要坚持群众路线。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所指出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要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工会以及其治保调解组织,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关心和参加治安工作。

4、要以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案件得到控制为目标。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就要使得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社会风气好转。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环节措施。

1、打击。所谓打击,是指国家的执法机关依法对一切违法犯罪分子给予应有的惩罚,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减少犯罪活动,保障国家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有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违法犯罪分子就人陷于孤立的境地,就会成为过街老鼠。

2、防范。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一个范畴,是指治安防范。是指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因素的防范活动。是指国家、集体、单位、群众财体和人民群众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和行为进行主动防范的活动。通过这种防范活动,达到减少犯罪,消除丑恶现象,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

3、管理。加强管理的重点是社会治安管理。(1)加强户口管理。依照国家的户口管理规定对住户和人口进行的管理。户口管理是管理的中心,人口的管理是户口管理的核心,对人的管理亦是治安管理的重点。(2)加强公共场所管理。加强对公共交通场所的治安管理,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加强公共娱乐、体育、游览场所的管理,加强对商场、集贸市场的治安管理;加强对集会、游行示威场所的管理。(3)加强对危险物品管理。一方面这些物品往往是犯罪分子作案的凶器、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这些危险物品本身具有不确定的社会危害性。

4、建设。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是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综合治理工作向高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有正规化的各级综合治理组织机构。没有组织保证,就不可能达到经常化。必须建立健全各项既科学又合科实际的规章制度。必须加强综合治理的理论研究,应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必须通过国家或政府加强立法,把综合治理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人们去遵守去实施。组织、制度、法律建设三者对综合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的起到促进左右。

四、强化新形势下的综合治理宣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例6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04-02

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有些矛盾相互交织,空前复杂,易于激化,对社会稳定影响很大。针对当前一些矛盾纠纷及社会问题呈现新特点的形势,研究如何在新时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认为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的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解

所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政治优势,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各部门齐抓共管,各条战线通力合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治理社会治安,减少违法犯罪,保障社会稳定。

二、综合治理的内容

1.就组织领导来看,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综合治理的领导,认真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解决落实中的问题,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要在各级各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各级各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具体领导下开展工作。研究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对本地区本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部署,监督实施;组织指导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推动后进,办理常委和政府交办的有关事务等。

2.就治理的方法、手段、环节和措施来说,公安司法部门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加强专业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及时查处取缔“六害”活动,防止境外黑社会势力的侵入,严格各项治安管理,积极提出司法建议,扩大办案效果,加强劳改劳教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努力消除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违法犯罪的消极现象。同时,要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措施,抓好各个环节,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

3.就综合治理的工作路线来说,要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正如1991年3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所指出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要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其治保调解组织,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关心和参加治安工作。

4.就综合治理的目的来说,就是要通过治理,达到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得到明显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争取社会风气的好转。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强化四个环节

一是打击。 所谓打击,是指国家的执法机关依法对一切违法。罪子给予应有的惩罚,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罅和减少犯罪活动,保障国家政局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有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违法犯罪分子就人陷于孤立的境地,就会成为过街老鼠。

二是防范。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一个范畴,它具有特定意义,是指治安防范。所谓治安防范,顾名思义是指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因素的防范活动。是指国家、集体、单位、群众财体和人民群众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和行为进行主动防范的活动。通过这种防范活动,达到减少犯罪,消除丑恶现象,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

防范环节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六大环节之一,是治本的环节之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防范是减少各种违法犯罪的积极措施。

(2)防范是一项治本的措施。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不仅要治标,而且更重要的是治本,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教育环节应是最根本的治本措施,防范对于教育来说仍是一项治标的措施而不是治本的措施。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从宏观上看,防范是治本的措施之一。

三是管理。加强管理的重点是社会治安管理。

(1)加强户口管理。户口管理是户口管理部门依照国家的户口管理规定对住户和人口进行的管理活动。户口管理是管理的中心,人口的管理是户口管理的核心,对人的管理亦是治安管理的重点。加强了户口管理就能够有效地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好公民的合法权益,服务国家建设。

(2)加强公共场所管理。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主要是指:加强对公共交通场所的治安管理,如车站、码头、渡口、民用航空站等;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加强公共娱乐、体育、游览场所的管理,如影剧院、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馆、公园、餐厅、茶座、酒吧、夜总会的管理;加强对商场、集贸市场的治安管理;加强对集会、游行示威场所的管理。

(3)加强特业管理。特业管理主要指的是旅馆业、刻字印刷业等的管理。加强了对特业的管理,有利于预防、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有利于特业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当经营,有利于推进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落实。

(4)加强对危险物品管理。对易燃易爆易杀人命易毒害等危险物品的管理是治安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这些物品往往是犯罪分子作案的凶器、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这些危险物品本身也有社会的能量,管理不好,就会对社会治安造成巨大危害。

四是建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是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综合治理工作向高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创造各种条件,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逐步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使综合治理经常化,首要一条就是要有正规化的各级综合治理组织机构。没有组织保证,就不可能达到经常化。要使综合治理制度化,必须建立健全各项既科学又合科实际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使综合治理制度化的主一。要使综合治理科学化,就必须加强综合治理的理论研究,应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使综合治理法律化,必须立法,把综合治理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人们去遵守去实施。组织、制度、法律建设三者对综合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的实行起促进作用,三者缺一不可。

收稿日期:2011-06-14

作者简介:张守斌(1964-),男,黑龙江东宁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工科长,检委会委员,四级高级检察官,从事社会综合治理研究。

Discussion about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he public order

ZHANG Shou-bin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例7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236-02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成因分析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利益多元化的格局是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经济依托

经济是人之行为的基础,同样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出发点和归属。所以在黑社会性质形成的综合原因体系中,经济是首要、根源性的原因。在对人、物、财实行静态严密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潜在的犯罪分子在各种因素的密切注视下轻易不致实施犯罪行为,整体社会的犯罪率比较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基本绝迹。而发展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多种经济并存与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二)消极、腐败现象为有组织犯罪提供了保护伞

现代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与政治腐败现象密切相联。腐败现象给千方百计寻找政治靠山和“保护伞”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可乘之机。这些黑社会性质组织无一例外地要通过拉帮结派、行贿送礼与政府官员“做朋友”的办法来搞政府“公关”,谋求与政治的联姻。而一些手中有权的腐败分子,在收受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好处后,也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顾,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保驾护航,这使得黑社会性质组织在一些地方找到了所谓的后台和政治上的“保护伞”。

(三)亚文化是黑社会性质组织产生的催化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空前活跃并呈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文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复杂,良莠并存;人们接触各种文化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多,而且,所受的文化影响也越来越形象、具体。另一方面,我们对文化市场的管理难度随之增大,管理的漏洞随之出现。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由以上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原因分析,我们可知黑社会性质犯罪即是严重的犯罪,也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其产生、发展有着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防治黑社会性质犯罪,不仅要强调打击,而且要注重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长期以来,我国对于黑社会性质(性质)犯罪的预防和控制,都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下进行的。笔者认为,我国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于惩罚尤其是刑事惩罚的作用有限性所决定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单纯的通过刑事惩罚来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不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才是反黑恶势力的核心,是减少我国黑恶势力的关键所在,它不仅是惩罚已然之罪,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预防未然之罪。由于它是从源头上进行根治,所以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这样的犯罪。

(二)是基于黑社会性质组织产生的多因性所决定的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成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是一种社会综合症,而当前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须运用社会综合力量来解决,已成为国际上的共识。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综合性的手段。在运用刑罚惩罚犯罪,以期实现刑罚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相结合的目的同时,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家庭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手段,特别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途径,逐步消除犯罪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尽可能地减少以至消灭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三)是由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所决定的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不仅表现为一般刑事犯罪活动的侵犯财产,残害人命,扰乱社会秩序的社会危害性,尤为严重的是,黑社会性质组织为了为其的生存谋求“保护伞”,通过金钱、美色等手段侵蚀我们的干部,或直接在基层政权内谋求职位,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威信,在一些地方,黑社会性质组织在他们的区域内完全是以第二政府居之,搞得国不安,民不宁。因此,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决不能等闲视之,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从政府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充份认识到加强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有更强的控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能力

以法治传统而骄傲的西方社会,对黑社会性质组织却无能为力。这是因为,西方政治的多元化决定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力量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力量的一极,黑社会性质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某种“调节”功能。而在我国,虽然现阶段还存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社会基础与土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制度是格格不入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我国滋生要比在资本主义世界困难得多。我们完全有把握认为,虽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可能出现黑社会性质组织,但是只要我国保持社会的稳定,是可以通过我国的政治体制的优势、文化的优势、刑事司法制度等的优势,控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二)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解决黑社会性质组织问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的基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路线之一,它也是公安工作的灵魂,是打击和预防犯罪的法宝。目前,我国人民的法制意识和社会保护意识普遍增强,尤其是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深恶痛决,一切有正义感的人们都不愿让这些势力存在和发展下去。因此,提高人民群众的警惕性和调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是完全可能的。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关系的巨大调整,不可避免会一度出现社会控制的乏力、甚至无所适从的现象。而黑社会性质组织正是社会控制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疏漏的结果。但这些社会弊病不是短时间内能消灭的,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甚至恶化。我们必须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到具体措施的层面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只有通过具体措施才能发挥功效。基于以上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因和我国客观形势的分析,笔者认为以下宏观和微观的措施是有效的:

(一)从宏观上建构全方位、立体、动态、高效的控防对策体系

1.加强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研究

由于我国的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在现阶段,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外国的黑社会组织是不同的,它们在组织机构、发展变化趋势、犯罪手段等方面都有“

如果没有由于腐败而提供的政治保护,犯罪组织是不可能一天天成长壮大起来的。通过惩治腐败,可以使国家机器正常地运转,进而建立起畅通有效地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预防机制,尽可能地将黑社会性质犯罪控制在萌芽的状态。在开展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综合治理的活动中,对少数充当“保护伞”的公务人员,一律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坚决绳之以法,彻底铲除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保护伞。

(二)从微观上构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控防体系

1.在公安部直接建立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网络举报制度

因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在其活动的区域往往有一定的“保护伞”,近年来很多严重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是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才破获的。为此,笔者认为,应当建立起地方民众与公安部直接联系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越级网络举报制度,一方面可以使公安部能够及时了解各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由公安部将信息反馈给地方公安机关,要求他们限时处理,对于处理不力的,要对负责承办的公安领导及相关人员给予处分,从而增强公安部对各地公安机关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领导力度。

2.强化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情报收集工作

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打击,证据是相当重要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综合治理的活动中,我们必须强化情报收集工作,要深入乡镇、村屯、街道、居民小区,多层次、全方位地收集犯罪线索。此外,要加强公安与工商、税务、文化、商业等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联系制度,拓宽视野,实现信息共项。

3.加强社区控制,推行社区警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例8

同年3月2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强调:“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自两个《决定》颁布以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开,各级党委、政府对综合治理越来越重视;综合治理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综合治理的成效越来越明显。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中央总结历史经验提出的正确方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当时,政法战线面临的任务非常繁重。党中央审时度势,就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方针。

1981年6月,党中央批转中央政法委《京、津、沪、穗、 汉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纪要》,其中明确提出:“争取社会治安根本好转,必须各级党委来抓,全党动手,实行全面‘综合治理’。”

198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的指示》出台, 指出:“为了争取治安情况根本好转,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全党动手,认真落实‘综合治理’的方针。”

1983年,党中央针对严重刑事犯罪急剧增多的不正常状况,领导政法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为期3年的“严打”战役, 依法从重从快判处了一大批刑事犯罪分子,打掉了他们的嚣张气焰。经过“严打”战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大幅度上升的势头受到有效的遏制,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1986年后,刑事犯罪活动又出现反弹。1989年,重大刑事案件比1988年上升1倍,1990年又比1989年上升12.4%。此后, 重大刑事案件上升的势头还是很猛。这种情况表明,“严打”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光靠“严打”不能根本解决治安问题,必须认真落实各种预防犯罪的措施,打防并举,实行综合治理。

1991年1月,经党中央批准,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会议对多年来各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确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指导原则、工作范围、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解决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系列重大问题。

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同年3月21日, 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职责任务是,协助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8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逐年推进,不断深化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8 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狠抓不懈,逐年深入发展。

其一,狠抓了“严打”和重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针对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哪里治安混乱就集中整治哪里。

1991年,湖南省邵阳市一度社会治安混乱,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中央综治委抓住这一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问题,于1991年10月在邵阳召开“全国社会治安重点治理经验交流会”。会后,全国各地迅速开展了重点整治工作,对遏制刑事犯罪急剧上升的势头,扭转部分地区、行业治安混乱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1年8月,针对盗窃案件较多、 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实际状况,中央综治委部署了为期3年的“反盗窃”专项斗争。 据1991年9月至1992年3月的统计,全国共破获盗窃案件六十五万余起,查获犯罪团伙四万三千余个,缴获赃款赃物总值二十多亿元。

1993年3月,中央综治委部署了围歼“车匪路霸”的斗争, 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各级党政领导亲自指挥,形成强大合力,打击锋芒凌厉而准确。经过这次斗争,猖獗一时的抢劫旅客列车犯罪案件明显减少。

针对一段时间内卖淫嫖娼和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突出的情况,1993年2月,中央综治委会同公安部、全国妇联在海口市召开了“部分省、 区、市打拐禁娼工作会议”。会后,23个省、区、市开展了查禁卖淫嫖娼专项斗争;7个省、自治区组织了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专项整治。1995年3月,中央综治委会同公安部、 全国妇联在石家庄市再次召开会议,就“打拐”斗争再作部署。这项斗争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使一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大幅度减少。

铁路沿线的社会治安问题,曾经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1992年11月,中央综治委在衡阳市召开了“全国整顿铁路治安重点区段座谈会”。会后,铁路沿线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治安混乱的重点区段逐个排查,集中治理,很快见效。

1994年6月,中央综治委会同中组部、公安部、司法部、 民政部在江苏省吴江市召开会议,针对一些农村地区治安混乱的状况,部署集中整治农村治安的斗争,对农村治安进行综合治理。江泽民、李鹏、乔石同志为此分别做了重要批示。会后,各地农村中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受到严厉打击,一批横行乡里、群众深恶痛绝的流氓恶势力被铲除,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得到加强。人民群众称赞“共产党办了件大好事”。

其二,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切实做好防范工作,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交通沿线、大中城市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流窜犯罪活动猖獗。有的地方外来人员作案率占刑事发案总数的一半以上,有的地方高达80%。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间和地区间的转移是必然趋势,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已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1995年7月, 中央综治委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全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会议”,会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见》。一些省、区、市还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逐步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中央综治委成立了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和推动。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铁路货盗严重和沿线治安秩序混乱的局面,1993年5月和1994年8月,中央综治委先后召开全国铁路护路工作会议,总结推广贵州省开展民兵护路的经验,要求军、警、民共同参与,确保铁路沿线长治久安,中央综治委成立了铁路护路领导小组。现在,已有19个省、区、市开展护路联防,护路区段达20957公里。

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这一部分人重新违法犯罪,是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1994年2月, 中央综治委会同公安部、司法部、劳动部、民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了文件。此后,中央六部委先后几次召开会议,派出检查组,督促、检查各地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的情况, 总结推广各地的先进经验。1998年11月,中央综治委在上海召开全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验交流会,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加强对大、中、小学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对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1993年初,中央综治委组织有关人员对大、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状况作专题调研。1995年12月,中央综治委会同国家教委、司法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在校学生法制教育的意见》。中央综治委、 国家教委、 公安部曾多次部署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清理了一批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歌舞厅、游艺厅等,净化了社会环境。

其三,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下功夫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

近年来,加强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一直被放在突出位置,在中央综治委各种会议上予以强调。1996年6月,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中央综治委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会议,讨论修改《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于同年10月下发。该《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并对建立基层综治组织、强化基础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该《意见》出台后,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动极大。许多省、区、市对《意见》予以细化,务求真正落到实处。

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在基层落实好综合治理措施, 不少地方在90年代初就逐渐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治安模范乡村、镇等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实践证明,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有效载体。中央综治委1997年8 月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会议,推广山东、广东、上海、河南等地一批先进典型经验。会后,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的意见》下发各地。实践证明,基层创建活动对促进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在不少地方,入室盗窃案件减少,人民群众居住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通过8年实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开展8年来,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各地、各部门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责任制是综合治理的“龙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指出:“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是关键。”各地区、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遵循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对综合治理越来越重视。1991年12月,中央综治委制定了《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的规定》。1993年11月2日,中央综治委、 中纪委、中组部、人事部、监察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若干规定》,明确要求把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政绩考核、晋职晋级、奖惩挂钩。目前,以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权制为框架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体系已基本形成。大多数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与各地、市党政领导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已形成制度;地、市以下层层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中央许多部、委每年制订本部门综合治理工作要点;24个省建立了五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真抓实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逐年深入。

——“综合”是综合治理最大的优势。一是力量的综合,即由各级党委、政府直接领导,组织各有关部门、有关方面齐抓共管,同时动员社会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例如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公安、民政、工商、计生、建设等部门都投入很大力量。二是手段的综合,即包括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各种手段。三是工作的综合,涵盖“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六个方面,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工作系统。

——人民群众的参与是综合治理的力量源泉。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政法工作多年来形成的一个好传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这一传统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专门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骨干力量,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如参加专兼职联防组织,开展义务巡逻,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见义勇为伸张正义等。综合治理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只有把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才能落到实处。

——“严打”是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必须露头就打,决不能让其形成气候。只有“严打”才能震慑犯罪,也只有“严打”才能伸张正义,树立广大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信心。对于某些社会治安混乱地区和某些猖獗一时的犯罪活动,应及时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斗争。“严打”斗争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必要时可以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集中统一行动,同时,各地应针对当地突出的治安问题及时组织开展“严打”斗争。

——基层基础工作是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关键。应认真实施中央综治委《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特别注意抓好乡镇、街道“专抓副职”配备工作,村、居委会领导班子建设和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建立专兼职治安联防队伍。同时,要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真正做到“层层有人领导,层层有人办事,层层真抓实干”。

——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是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有效载体。许多地方的经验表明,凡是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开展好的地方,各类案件明显下降。要将治安管理、法制教育、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外来人口管理、调解民间纠纷等都纳入创建活动范围。基层创安活动要整体推进、条件差、困难多的地方尤其要开展创建活动。创建活动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不搞“一刀切”。

——加强教育是综合治理的根本措施。学校教育重在育人,要狠抓学生的品德教育,认真上好法制课,特别是要做好“双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宣传、文化、影视、出版部门要多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剔除文化垃圾。共青团、工会、妇联要与单位、街道(乡村)、学校、家庭密切结合,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要做好后进青少年、轻微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工作。要创造条件,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例9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对社会治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我国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在继续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优化综合治理的各个实践环节,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和谐的社会氛围。

服务发展大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必须树立服务发展的大局意识,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和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整体部署中突出和推进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提供安全的社会环境。因此,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各项治安政策、各种治安措施都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制定和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个主体要切实将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理念和工作手段,通过具体作为,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形成工作合力。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要发展,而且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要保证当前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的职能部门、机构、人员相互配合、统一行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使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的各个环节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以保证各部门运转有序,各项政策和措施科学有效。

协调利益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即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各种关系,又要正确反映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各种不同利益关系。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求运用好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全面把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在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同时兼顾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协调、相补充、相促进,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良性互动。其中,最重要的是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中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处理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例10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纪念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两个《决定》颁布20周年为契机,紧紧围绕“平安浙江”建设主题,充分利用元旦、春节期间大量人员返乡过节的有利时机,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突出主题,丰富内容,创新形式,集中开展平安综治宣传活动,为深化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平安的元旦、春节营造浓厚氛围。

二、宣传重点

(一)深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两个《决定》、《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深入宣传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宣传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全力做好平安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大部署。

(二)深入宣传各地各部门按照全省系统平安创建工作现场会的部署要求,广泛深入地开展本系统、本行业平安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平安社区(村居)”、“平安家庭”、“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交通”等基层平安创建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平安建设水平的情况。

(三)深入宣传安全生产、食品卫生、社会治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管理等各项安全防范工作,大力普及防盗抢、防诈骗等安全防范知识,揭露各种侵财和人身伤害犯罪手段和骗术,进一步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深入宣传有关社会稳定的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普法宣传各项措施,通过开展送法下乡、组织法律咨询、赠送法律知识读本、组织法制专题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加强元旦、春节期间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

(五)深入宣传广大政法干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元旦、春节期间广泛开展送温暖、慰问群众、为民服务的情况。广泛宣传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创建和综治工作,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群防群治和志愿者服务等感人事迹,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三、主要措施

(一)组织集中新闻报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等各种传播媒介,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广泛开展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增强报道密度,加大报道容量,形成宣传声势,扩大社会影响。

(二)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举办专题文艺汇演、展览、征文、知识竞赛、拍摄宣传片、编印宣传册等,深入开展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个《决定》颁布20周年纪念活动。利用节日期间各级领导慰问基层以及送法下乡、

文化下乡等有利时机,通过发放宣传单、赠送宣传品、出动宣传车、组织文艺演出等,开展平安综治主题宣传活动。(三)发挥专业队伍作用。充分发挥平安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基层平安创建队伍的作用,根据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人员、青少年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进一步扩大平安综治宣传的覆盖面,不断深化宣传效果。

(四)营造活动浓厚氛围。在城镇、乡村、企业、公路沿线、交通干道、主要公共场所、人员聚居地区、服务窗口以及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办公、服务区域,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幕、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通过标语、横幅、挂图、宣传画、公益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四、工作要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例11

构建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党的十提出的重要社会治理目标,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作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可以夯实社会发展基础,为经济社会层次的不断提升提供基本的治安保障。从体系建设内容来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是一个孤立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整合资源,优化管理体系,推动整个体系的完善。

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理论简析

对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不同视角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论结论与基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一种警务工作系统,是整合警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形式,是一种治安性防控体系。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种社会治理体系,是一种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基于此,通过理论总结,不管如何界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都含有一些必然要素,就是构建相应的治理体系,通过整合社会治理要素,实现社会治安防控目标,其价值与意义就在于保障社会的平稳、安全运转。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过程中,公安机关是主体力量,发挥着支柱性的核心作用,在整合资源,优化管理体系过程中,具有主导性作用,是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核心与关键。

二、社会治安防控w系的定位

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过程中,如何有效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行定位,是体系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从理论视角来看,很多理论学者认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警务工作的一种特殊模式。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实践工作中,也是主要依托公务警务力量,当时公安警务包揽体系建设工作的方式并不可取。从目标本质来看,公安警务的主要工作在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由于公安警务工作力量有限,要想通过公安打击犯罪的方式维护社会治安,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并不十分现实,同时存在很多局限性。基于此,要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个社会性的系统性工程,不断整合相关资源,提升社会治理的综合手段,通过社区、团体等多种平台,不断优化管理内容和管理体系,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党的十召开后,越来越强调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程度,基于此,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并不应当局限于公安警务工作当中,而是要构建管理系统,通过扁平化、矩阵式的管理方式,构建综合管理体系,实现社会资源与力量的有效调动与整合,进一步优化整个工作体系。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防控力量

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体系中,防控力量是基础性要素,是开展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在防控力量组成当中,政府公权力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公安警务、军队、国家安全机关及司法机关等,这是开展体系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治安强化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政府公权力制约的方式,可以有效实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目标,为该体系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增强社会管理目标与手段的可预期化,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二)防控目标

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防控目标是重要的要素。从体系建设长远规划来看,明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目标,对于优化工作体系,明确工作职责,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明确防控目标,也可以最大程度吸引社会力量,让多种社会治理力量融入体系当中,实现综合化、立体式的管理目标,推动社会管理与治安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践中,要将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让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真正服务社会百姓,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运行。

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有效路径

(一)探索多元体系建设路径

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过程中,要实现立体化管理目标,必须整合多种社会力量与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我国社会复杂,人口众多,单纯通过公安警务开展治安防控工作,一般都体现为事后处理,无法实现预先消除安全隐患。基于此,通过开展社会建设,引入社会治理力量,提升管理的综合型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践中,要推进矩阵式和扁平式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治安防控中的作用,实现全社会治理模式。通过社会诚信建设与历史记录等模式,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层级,强化思想理念引导,实现综合性建设目标。

(二)利用现代社会治安管理手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始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深度融合。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过程当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从治安管理实践来看,大数据思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大数据处理,可以及时发现并排查治安管理安全隐患。此外,随着社会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提升了治安管理的综合水平,通过“天眼系统”建设,可以提升违法犯罪被发现并查处的几率,提升违法犯罪成本,进而实现社会治安保障的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社会与经济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同样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创新管理理念,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综合化和立体化管理,进而实现社会治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之基本内涵、运行模式和功能界定[J].学海,2012(3):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