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4 09:27:24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例1

中奖问题是生活中再为平常不过的问题了,而我们也都必然了解中奖问题是离不开概率统计的知识的,只要先攻破理论方面,让学生们学好概率统计的知识,并巧用知识,一定可以简单解决生活中的中奖问题,让知识真正服务于生活.

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三第三章中我们会讲解到第一节《随机事件及其概率》和第二节《古典概型》以及选修当中《数学期望》的知识,这两节的知识就可以让学生们非常简单地解决生活中的中奖问题.比如在这样一个生活问题中:集市上有一个人在摆摊“摸彩”,他手中有一个黑色的袋子,袋子中有完全相同的20只白球,且编号为1-20,还有一只红球,每花1元钱可以摸一次球,且先在纸上写下一个号码,如果摸到红球奖5元,摸到号码球与所写号码相同的奖10元,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利用所学概率统计的知识来思考摸球对我们而言是不是有利.经过简单的分析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我们可能中奖的概率为2/21,很明显这对我们是不太有利的,但是真正得到结论的还是对数学期望值的计算.计算之后,我们得出我们平均每次的收益为1/21×5+1/21×10-19/21=-4/21,而这个数很明显是小于0的,这也就是说,我们平均每摸彩一次,就会损失4/21元,所以这个游戏对我们不利.这样一来,经过一个简单的分析计算,我们对这个摸彩游戏就掌握得非常透彻了,经过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理性分析,我们还得出了我们平均每次游戏要损失多少钱.概率统计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在这个例子中就被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在这个生活实践问题当中,通过巧用概率统计的知识就让我们变得非常理性,而不是同以往一样被中奖问题的表面利益所蒙蔽就去参与对自己无益的中奖环节,概率统计知识的作用在中奖问题中体现的非常明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活用知识,灵活应对优化选择

优化选择问题更是生活中非常普遍而且没那么简单的问题,在生活中遇到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手足无措,但是如果学会活用概率统计的知识,我们一定可以灵活应对优化选择问题,让概率统计在生活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

在学习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时,我们一定会讲到画树状图来列举所有等可能事件的结果的知识,也就是古典概型.在这样一个优化选择的生活问题中,就通过画树状图来灵活解决了,问题是这样的:小华和小明在用一个罐子做游戏,罐子中装着四个一样大小的球,两个黑色、两个白色,其中一个人使劲摇罐子,使其中的小球位置打乱,小球落定之后,如果球是黑白相间排列就是甲方赢,否则乙方赢,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应该选择当甲方还是乙方胜的几率大一些.这时候这样一个优化选择的实践问题就需要用到概率统计的知识了,我们可以先给每个球进行编号以方便表示,然后我们可以通过画树状图来表示小球的位置排列方式,通过画树状图我们可以得到小球排列方式共有24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黑白相间占8种,这个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轻易知道应该选择乙方胜的几率大一些.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又被灵活地解决了,概率统计的知识也得以在生活实践中得以充分应用,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在上面的这个例子中,如果没有概率统计的知识,可能会让人觉得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但是通过活用概率统计的知识,这个优化选择问题就被灵活解决,而这又一次体现了概率统计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三、妙用知识,轻松列举选购方案

选购方案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见,对于生活中的实践问题,我们通常会面临不只一种情况,这时就需要列举各种选购方案并对每种方案加以分析,而概率统计知识在这时又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例2

《春》第五段在描写春风时,就是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突出春风和煦与清新的特征。文章先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煦。作者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既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又写出了春风的柔和;接着用一个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更巧妙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与柔情。再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这就使得春风中带着一种特有的芳香了。最后从听觉角度写春风吹送的悦耳声响。春风“轻悄悄的”,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但作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宛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演奏了一支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曲。作者从不同感觉写来,把难以捉摸的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

作者在文中第四段描写春花时,同样是从视觉、听觉、味觉等多个角度描绘春花竞放景象的。多种感官的感受勾连映衬,烘托渲染,将竞相开放的花态写动写活,写出了百花争春的“形”和“神”,画面立体感很强。

运用“五觉法”绘景,就是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描写景物。运用“五觉法”,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写作时,最好用上适当的拟声词);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课本中我们提供了运用此法的范例。如,鲁迅的《故乡》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句话写出了“天空”“月”“西瓜”的颜色分别为“深蓝”“金黄”“碧绿”,也写出了“月”的形状是“圆”的,西瓜地的大小是“一望无际”的。作者首先用眼睛仔细观察,然后用文字再现了眼前的景物。还比如《济南的冬天》《风雨》《紫藤萝瀑布》《秋天》……

那么,赞美春天的比喻句,可以用这种方法吗?

可以由此启发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多角度感知春天的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将获得的特殊感受化为生动的比喻。引导学生将春天比作可以看的东西,可以听的东西,可以闻的东西,可以吃的东西,一切能给人带来美好感受的东西!比喻成什么样的事物?学生文思泉涌,比喻句似随手拈来!

春天像一支画笔,描绘出绚烂的图画。

春天像一把巧剪,裁出大地片片新绿,浓淡相宜。

春天像刚绽开的花蕾,里面装满了新奇。

春天是把小提琴,弹奏出美妙的乐曲。

春天像只快乐的小鸟,让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

春天像闹钟,催醒了花草树木,鸟兽鱼虫。

春天像朋友银铃般的笑声,慰藉身心,使你舒展眉头。

春天像一瓶香水,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春天像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我们不自觉地靠近,靠近……

春天像一块德芙巧克力,甜甜的,香香的,令人回味无穷。

春天像活泼的孩子,蹦着,跳着,笑着,闹着。

春天像恋人的笑靥,时时刻刻温暖着你的心。

春天像一场电影,如梦如幻,令人如醉如痴。

……

学会这一种方法,尤为重要。如题:

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格式,仿写一个句子。

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又如题:

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的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例3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接触的信息元素也迅速增多,因此如何快速的从大量的信息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应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显得尤其重要。

概率统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研究在生活过程中的随机现象统计规律,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概率统计课程中基本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要,SPSS软件具有操作简单,统计分析方法丰富、全面的特点,利用SPSS软件对实际问题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的对大量的数值进行计算,并可以对数据进行对应分析、联合分析、多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等,可涉及300多个变量、100万个以上样本的数据资料文件。

一、SPSS软件应用于统计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统计学主要以数字为语言,针对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是一门描述和分析客观事物数量的科学,目前统计学已经深入的渗透到了自然和社会科学中的各个领域,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在社会工作中应用的统计技能主要在于学生在统计学课程中学习得到,学生应了解统计学课程中的统计思想,并掌握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统计课程中的公式计算一般是通过计算机器和手工完成的,很难把含有大量复杂数据的一些典型案例引入到教学中,同时,一些包含数据的图形在统计学课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数据量比较大的情况下,手工绘图的精确度很难掌握准确,这些都给统计学课程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影响了学生对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因此在统计课程中系统并灵活的应用SPSS软件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在统计课程教学中应用SPSS的方法

1.强调更新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思想,并转移教学重点

在统计学课程中应用SPSS软件辅助教学后,统计学的教学重点应由原始统计数据过程转向对统计数据结果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在对统计原理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应该摒弃统计过程繁琐的理论证明、推导和计算步骤,增加在教学过程中应用SPSS软件,让学生通过SPSS软件解决繁琐的证明和计算步骤。在统计课程的理论教学中,侧重的是从实际问题中引申出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思路和主要的用途特点,并能深入的分析不同的统计方法适用的条件和数据类型,且能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掌握相应的统计知识的应用,而具体的统计计算则是由SPSS软件完成。

2.加强统计课程教学过程的实验教学,通过学生上机操作完成

在统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当每一个理论要点讲解完成后,应该及时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上机实践,通过具体的数据案例、完成作业和有针对性的研究性教学等各种方法应用所学的理论,培养学生在应用软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先对本节所授内容进行讲解和回顾,亲自在主机上动态演示SPSS软件的具体操作步骤,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解释,然后让学生应用SPSS软件独立完成课后习题或其他典型习题,要求学生完成软件的基础操作步骤和基础统计训练,并对计算机运行出的结果进行解释。

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统计学课程应用案例分析、习题作业、小组讨论和上机练习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统计概念和理论,能利用相关专业的软件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具体方法包括:鼓励学生组成团队,针对具体的管理问题通过收集数据,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的修改意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分析实际生活问题,例如大学生就业的统计分析,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教师教学水平的分析等问题,通过进行相应的校园问卷调查和收集数据,用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在统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SPSS软件开展教学,能激发学生对统计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在统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SPSS软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

在统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增加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将统计概念、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适当的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形象的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统计方法,通过采用SPSS软件教学后,可通过软件的绘图和数据分析、统计分析等功能利用计算机特有的程序和演示功能使统计学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和形象,从而增强学生对统计学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运用。教师也可在教授过程中随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能及时解决问题,并能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状况。

2.把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具体实例的应用上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选择具有实际背景和较高的应用价值的问题作为统计教学的研究主题,应淡化相应的计算细节的处理,鼓励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的统计知识分析实际生活问题或经济管理问题,例如:大学生目前就业情况、校园餐厅卫生情况、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大学生网购情况、学生上课出勤率问题等,鼓励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搜集数据,并建立相应具体的数学模型,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应的统计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为将来从事统计专业工作做铺垫。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刘文卿.应用回归分析[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例4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和概率既有普通特点,又有其特殊性,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关。

1. 它强调“统计与概率”过程性目标。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统计过程中,在统计过程中发现问题,运用数据处理方法处理问题(统计图表或统计图形),用图表或图形分析数据,发现规律,从而得到结果。与同学分享,取长补短优化个人处理方法,这种处理过程是学生形成数据观最有效的方法。

2. 它强调对统计表特征和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并且注意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小学生已经开始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和计算器的普及,为统计和概率学习提供了方便。计算机可以大大提高数据整理和显示的效果,在建立、记录和研究信息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具,可以使学全有充足的时间来探究统计的实质。将计算机模拟应用到学生实验中,让学生的实验结果得到充分的印证。因此,复杂的数据通过工具完成,避免过多精力用到数据处理上,从而使学生更多的掌握方法和思路。

二、“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在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应注意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应该强调以下原则:

1. 实践性原则。统计和概率的研究对象是生活常见的东西或事件。如学生喜爱的对象:花草树木、水果,比较熟悉的一些动物的奔跑速度;濒临灭绝的物种及数学的出生年月,戴眼镜的人数,一天的体温变化记录。

2. 过程性原则。一些著名的河流的长度;班级同人的身高、体重、臂长等,气温、雨量记在教小学阶段的各个概念计的结果。在经历收集数据、应该注重形成概念的全过程,而不是统的方法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学习收集同时也培养以随机的观点来理解世界的观念、处理及描述。

3. 趣味性原则。因为是在小学阶段乏味的、繁琐的数据处理,我们不能把“概率与统计”的教学变成枯燥无味,而应以有趣的方式呈现。

为了比较好地体现上面的三个原则,我们在对统计表统计量的学习时,可参照竺可桢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实例,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另外,由他们收集或在教科书上数据信息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以有利于他们对数据近行分析和解释、发表对数据信息的理解、推理和判断。

三、“统计与概率”学习活动中的应用

1. 指导学生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设计统计活动是统计知识的综合运用,它包括设计的主题,实施的方法以及数据的整理、分析等。在指导学生进行这一活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设计统计活动的主题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调查的范围也在同一个班内,学生容易实施。在调查前,以小组为单位,先设计一个调查表,就能实施调查。在生活中这样的实例很多,例如,调查班内某个同学上学在路上所用的时间,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每天做家庭作业所用的时间等。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设计时,经常运用他们身边的实例作为主题,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统计活动的设计方法。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例5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55-01

我们可能不注意吧,因为大多数的体力劳动是不可能跟数学接触的,举个例子:你是一家工程队的设计师,你的图纸必须在保证所有构造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达到造价最小化,这个是需要数学去统筹的,即使你设计的再漂亮,开销一比,你也会被踢出设计组,这是两个重点的问题,开发商不会花些冤枉钱,这些都是背后的设计人员用到的,人前的那些人基本都是按老板办事,是不太会接触的。数学的发展之所以几乎于人类的文明同步,就是因为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以下是我在数学课堂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数学应用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尽管数学起源于生产实践,但经历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先行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大多已完全脱离了最初蕴育数学发展的基壤使得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是抽象的,没有生机的学问。难道数学真是静止远离生活的科学吗?不。《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也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探索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促其“数学化”。因此, 数学应用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选取生活题材,诱发学生创意空间

学习统计这方面的知识中,数据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生活中的数据几乎都可以应用在这个方面上,而且每个教学阶段的数学都要求学生分别通过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等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这单元的作业学生完成的兴致是很高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方面的知识多取材于学生们的生活事例或喜欢的数据,知识运用方面不是呆板地套用公式或格式化地进行计算,而是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以及设计的合理性对知识进行活用。

我们课前让学生收集本市最近10天的天气情况,而且要求学生系统地整理自己收集到的数据,因此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使用了统计表,根据收集到的类型,对统计表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从统计表的设计中进一步回顾熟悉统计表的设计要点。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往往能令师生之间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部分学生在设计的统计表中根据天气的情况配上了彩色的图片,如太阳表示天晴,画一朵云表示多云天气等,替代了单纯文字式统计表设计,学生别出心裁的图文并茂方式原来是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观察到电视台对他们收集的数据的表示形式,从而引发了学生的这种设计方法,学生已经从生活数据的收集扩展到用意生活数据的表示方法与形式,结合到学习中,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制造知识冲突,提高合理应用知识的意识

六年级学生不断要求会设计统计表,还要求能根据收据的数据合理设计统计图,学生对统计表的设计大致分为:日期,天气情况,最高最低温度,最高最低相对湿度,风里,风向等项目。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让学生说说可以统计哪方面的内容?要统计的话分别对应选择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从而把学生引入到分析小学阶段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这三种常见统计图的特点的回顾。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够反映各种数据的多少,因此有部分学生会有两种统计图区别不大的想法,而忽略了折线统计图具有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发展趋势的优势。因此可引入了下列讨论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引发学生就这个降水图能否用折线统计图代替?展开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意识到:由于降水的情况不是每天都有,而且折线统计图有表示数量增减变化和发展趋势的特点,因而降水图选用条形统计图更合理些。

四、数学成为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例6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04-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与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是数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在活动中,学生运用基本思想展开数学的思考,积累经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中,抓住思想,就抓住了知识生成的脉络。在小学数学的“统计与概率”领域,关于知识和技能,“课标”已做明确阐述和要求,同时对相关的活动提出了要求,指出了活动经验获取的途径。那么,其中的数学基本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统计推断思想。

一、小学数学中的统计推断思想要义

我国著名学者史宁中认为统计推断属于归纳推理中的一种。归纳的本质是个别到一般,个别即有限个,一般即所有或任意。统计推断思想的核心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样本的容量是有大小的,从某校三年级学生当中抽取30人,30人的身高是一个样本,样本容量就是30,是有限的,统计数据并分析后可以推断总体即所有三年级学生(或任意一个三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统计推断的结果具有或然性,是猜想,人们需要做的就是获得有实用价值的猜想并提高和断定猜想的可靠程度。在数理统计学中,统计推断对于样本的选取、数据的描述、结论的可靠性程度有着严格的方法和要求,但都是统计推断思想的具体表达。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应在简单的统计活动、探求可能性大小的活动中渗透统计推断思想,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这一思想,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阶段应使学生具体感悟以下几点:

1.统计推断需要收集具有代表性的观测数据

作为归纳推理中的一种,统计推断有从个别到一般的本质特征,个别应该对总体具有代表性,这是获得可靠性猜想的最基本条件。在小学阶段,可从以下两方面保证“个别”即样本的代表性。第一是样本中个体数量要足够多,即需通过多次观察或实验获得样本数据,小学生应该体验到“多”使得数据的特征和规律变得稳定。第二是样本数据须具有随机性,即采用随机抽样或随机实验的方法获得样本,所谓随机抽样即在选择样本时,总体中每一个个体有相同机会被抽取出来;所谓随机实验就是每次试验能事先明确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但无法确定哪一个结果出现,实验是可以在同一条件下重复的。如在装有红球和白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球观察其颜色就是做一次随机试验。以上两种方法的使用小学生都应该经历并体验到人为的干扰对于数据随机性的影响。

2.使用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可以简明地表达数据整体情况

统计推断要推广的是数据整体的特点和分布情况,不光要逐个考察样本个体,还须在此基础上对考察结果进行统一的整理或形成新的数据并做分析。如上例的“摸球”实验,重复20次,不光要观察每一次摸到的球的颜色,还要统计红、白球出现的次数,分析次数和总数的关系。再如前面例子中测量30个学生的身高,人们关心的不是每个人的身高,而是关心身高的整体情况:超过130cm的有多少?平均身高是多少?数理统计学中使用专门的统计量和统计图表整理最初的观测数据,在小学阶段只需学习简单的扇形、条形、折线统计图、单式、复式统计表、统计量只学习平均数。在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应该体验从整体看待数据的意义,经历利用图表和平均数整理凌乱数据的过程,体验到简明的数据表达利于分析,从而感悟图表和统计量对于数据整理的优势。

3.统计推断的结果是有适用价值的猜想

统计推断的适用价值在于:当人们需要把握总体情况但又无法逐个考察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时,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通过样本估计总体情况,获得猜想。但猜想不是统计推断的最终目的,人们最终要以猜想为依据做出判断和决策。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体验到有些问题的解决不得不依赖统计推断,体验猜想对自己决定的作用,从而获得对统计推断思想价值的感悟。

二、小学数学统计推断思想的渗透策略

统计推断思想是统计与概率知识产生和发展的依据,通过教学渗透,让学生充分感悟这一思想,才能促进他们对相关活动过程与知识的理解。

1.增加活动探索空间

在小学的统计与概率学习领域,各版本教材均安排有统计活动、探求可能性大小的活动,其中统计活动又分为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和数据分析活动,探求可能性大小是在随机实验的基础上开展统计活动,目的是估计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统计推断思想就是这些活动开展的线索。教师应该增加活动探索空间,促进学生是对这一思想的感悟。在活动前,应设置必须使用统计方法解决的情境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如人教版二下的 “定制校服(给定四种颜色每人只能选其中一种)”的活动,一开始可以提以下两个情境问题:一是:选择哪一种颜色作为校服呢?二是:为公平起见,老师想知道同学们的选择,应该怎么办?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自然想到哪种颜色喜欢的人最多就选哪种。先从本班调查。实际调查活动中,如果一开始就发现选择红色的学生超过了半数,那么结果就出来了,统计调查活动没有必要进行下去。学生探索空间少了。第二个问题则需要学生调查所有同学的选择,为了向老师汇报清楚,又体验到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必要性。实际上,随着后续数据分析活动的进行,学生们会发现,“统计”可以解决不止一个问题: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最多?(班服选哪一种颜色?)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最少?对整个统计活动过程有了完整的经历。在活动过程中,应该充分暴露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尝试和走弯路的机会,同时指出思考的方向而不是让学生模仿照搬,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获得属于自己的真实经验。如上例中,有些学生提出逐一收集每个同学的选择,可以提示学生:有必要告诉老师哪一位同学选择哪一种颜色吗?使学生感悟整体看待数据的意义,有了“统计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的想法,在调查过程中,教师不必着急给出统计表让学生填,而是让学生尝试自己整理数据,用自己的方法把结果描述出来。在此基础上给出统计表,通过对比自己处理过程,学生才能感悟到统计表可以使数据简单明了,在以后的统计活动中自觉使用统计表。

2.借助直观感受

利用随机实验呈现出的数据规律估计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统计推断思想中最难于理解的,教学中,小学生只有理解了随机实验,才能进一步感悟到统计推断的适用价值。在生活中,小学生常判断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如转盘抽奖,小学生看到转盘中一等奖的区域很少,指针总是很快转过一等奖的区域,就能判断出”“得一等奖太难了”,这种直观感受的正确性在生活中反复检验得以加强。教学中,借助学生的直观感受可以解释随机实验,如“摸球”实验,首先让学生观察盒子中红球和白球的个数(红球多),提问:闭着眼睛从盒子中随意拿出一个,可能拿出什么颜色的球?哪种颜色的球被拿出的可能性大?借助直观,小学生都能正确回答出红球被拿出的可能性大,因为红球多”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分组做“摸球”实验,重复3次、6次、20次、30次,统计红、白球出现的次数,学生会发现每个小组的数据不相同,实验次数少的时候,会有红球次数比白球少的情况出现,但实验次数多时,每一组记录都是红球次数多。如此,学生就能领悟“随意拿多次,红球出现次数多”与“ 随意拿一次,得到红球的可能性大”是一致的。理解了随机实验后,当不能直观判断可能性的大小时(如盒子里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并不知道),学生就能自觉利用随机实验并感悟到统计推断的适用价值。

3.结合演绎分析

尽管统计推断思想的本质是估计,是猜想,但为了保证猜想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就要对数据的代表性和数据的整体情况进行判断,即需要演绎分析的帮助。对于数据的代表性,教师不必深入讲解但可以针对具体的活动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有所领会:如上例“定制校服”的活动,统计出一个班学生喜欢红色的最多后,能否把红色作为校服的颜色呢?如果只是简单说明“一个班学生不能代表一个学校学生”,就把“统计”和“推断”割裂开了,学生不能体验到统计活动对于推断的价值及推断对于样本数据代表性的要求。其实利用演绎分析,小学生是能够理解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不同年级的学生喜好一样吗?只调查了本班,其他年级的学生喜好有机会被了解吗?为了公平,以后调查时应该怎么做?通过演绎推理,学生在思维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体验到了统计推断思想的合理性。在随机试验之前,教师可以强调试验要求,如随意、闭眼睛、摇匀、骰子应该是均匀的等等,试验后应该请学生回忆并分析:如果允许看着摸球、不摇匀会怎样?这样“随机性”就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要求,通过分析人为干扰的后果,学生对于随机性有了一定的感悟。对于数据的整体情况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学生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后,可请学生分析以下关系:条形统计图中长方形的高和数据的关系、扇形统计图中扇形的面积和数据的关系;折线统计图中的点、线与数据的关系;当学生能用统计表记录随机实验数据后,请学生分析为什么每个合作小组的数据不一样但结论却是一样的。只有通过演绎分析,学生才能切实体会统计推断思想中整体看待数据的要求。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例7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已开展多年,但对其内容体系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特别是随着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按照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需求和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建立了三维一体的分析模型,全方位、多视角地对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分析与设计,以丰富、发展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一、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使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会计环境导致会计理论与实务呈现新的特征,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必须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律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不断丰富与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未能紧跟企业信息化的步伐,也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内容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1. 教学内容滞后,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从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来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存在3种模式:面向财务部门应用、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和面向集团企业全面应用。由于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在实际工作中,这3种模式同时存在。许多高校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大都局限于面务财务部门应用和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很少涉及面向集团企业全面应用的实验内容,难以适应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集团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2. 重视软件功能的应用,忽视内部控制与审计

熟练掌握会计软件应用是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普遍侧重于会计软件功能的应用与操作,而忽视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与审计。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将高度依赖于信息系统,忽视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与审计,将会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作带来风险,内部控制与审计越来越重要。因此,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必须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实验活动。

3. 偏重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多为基础性和操作层面的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各项基础性实验后,应按照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充分考虑系统的集成性和信息共享性,在企业整体信息化环境下,优化业务处理流程,进行综合模拟实验,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4. 实验数据不充分,缺乏实验案例库

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活动,不仅要有硬软件平台的支撑,而且还要结合各项实验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数据,建立实验案例库。目前,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实验练习数据不够充分,应用流程较为简单,难以覆盖各种业务类型,同实验活动相关的配套案例更是寥寥无几,影响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必须全面设计实验数据,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5. 多为单机实验模式,实验方案单一

为便于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进行,目前大都采用单人单机模式,实验方案单一,难以真正体验网络环境下的业务处理流程与数据共享。为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将基于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活动模式纳入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单人单机模式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操作后,可以由多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角色进行分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会计信息系统,按照业务处理流程依次进行各项业务处理,从而使实验活动置身于更为真实的环境中,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侧重于应用操作,忽视系统实施与管理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注重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操作,而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既要有应用操作人员、又要有系统实施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每类人员知识结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系统实施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对IT技能的要求更高,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时,应全面考虑各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设计完整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以适应实际工作对各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二、设计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思路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必须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出发,不断丰富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在设计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时,应全面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适应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因此,本文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和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出发,通过全方位、多视角的三维一体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阐述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思路。

1. 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

会计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不仅使会计信息系统不断更新与升级,而且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来看,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实施、应用、管理、评价、审计与咨询都对会计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时,既要考虑培养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人才的需要,也要考虑培养系统规划、系统开发、系统实施、系统管理和系统审计与评价人才的需要。

2.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

从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来看,既要考虑面向财务部门应用的需求,也要考虑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需求,还要考虑面向集团企业整体应用的需求。 (1) 面向财务部门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是财务部门专用的信息系统,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没有实现集成。对于这种应用需求,主要从财务部门应用的角度,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2) 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集成,通过全面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使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融为一体,实现信息共享。对于这种应用需求,应从企业ERP整体应用角度出发,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3) 面向集团企业全面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集团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网上资金结算中心、集团物流管理等均依托信息化环境而产生。对于这种应用需求,应按照集团企业管理的模式和要求,从集团企业整体信息化角度出发,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

3.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

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人、硬软件平台、应用系统、数据文件和运行规程。人是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会计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信息系统使用者。硬软件平台是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基础和支持环境。应用系统的主体是应用软件,用于会计核算、管理与决策。会计系统运行过程所采集和产生的数据信息将存储于数据文件中。运行规程规定了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运作规则。从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出发,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时,应全面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各项构成要素如何搭建、集成与有机组合,合理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使会计信息系统有效运作,以满足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需求。

三、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

在综合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应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合,从三维一体分析模型出发,设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主要从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会计信息综合加工与应用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1. 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

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是指会计信息系统各项功能模块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实验活动,应按照现阶段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3种模式:面向财务部门应用、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和面向集团企业整体应用,分层次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内容、实验流程和实验数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进行,并注意比较3种模式在数据采集、信息传递、业务处理、信息存储和系统控制方面的区别。

2. 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

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活动涉及系统规划、项目管理、软件选型、配置管理、实施进程、实施战略、流程重组、风险管理和效果评价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难以在实验教学中全面进行。为增强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的感性认识,可以将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从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案例出发,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系统规划、实施战略和实施进程,再结合案例开展搭建运行平台、确定实施方案、进行初始设置和系统试运行等与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和实施相关的实验活动。其中,搭建运行平台实验活动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机房的硬件平台情况和自行安装搭建软件平台来进行;确定实施方案实验活动可结合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案例所确定的实施方案,准备系统实施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数据与具体方案;进行初始设置实验活动可根据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方面的要求设置系统参数,并将各项基础数据录入系统,完成各项系统初始化工作;系统试运行实验活动是在完成系统初始化工作后,利用案例中所给出的各项业务数据并设计相应的测试数据,进行系统试运行与测试。通过上述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可以体验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活动。

3.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正确性、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实施的管理与控制过程,它是通过各项管理控制措施来实现的,既包括人工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也包括由计算机程序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实验活动应结合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案例来进行。对于人工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可以通过分析案例加以理解与认识;对于计算机程序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可以在全面了解应用系统的各个控制环节与具体控制措施后,针对各项控制设计测试数据,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逐项进行控制测试实验活动,以体验嵌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各项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

4.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采集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综合审查与评价的活动,审查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系统的开发过程、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活动,需要基于某一单位及其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进行,难以全面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实验活动,但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功能及应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则可以通过相应的实验活动,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与工具来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功能审计实验活动可以基于所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采用测试数据法与综合测试法等方法进行审计测试;应用控制审查与评价实验活动可以通过检查相关文件、穿行测试和重新执行等方法进行审计测试,根据各项审计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5. 会计信息综合加工与应用

会计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为管理服务。企业的经济业务经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后,除了按照系统提供的输出功能输出凭证、账簿和报表数据之外,还应根据管理的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加工与利用。Excel作为常用的工具软件,具有强大的处理与分析功能,如何应用Excel对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一步加工与分析,应列为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XBRL的推广与应用,有利于会计信息的抽取与分析利用,因此,还应借助XBRL应用平台,开展XBRL应用实验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涉及不同层次、多个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根据会计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具体设计,实施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例8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已开展多年,但对其内容体系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特别是随着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按照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需求和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建立了三维一体的分析模型,全方位、多视角地对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分析与设计,以丰富、发展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一、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使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会计环境导致会计理论与实务呈现新的特征,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必须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律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不断丰富与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未能紧跟企业信息化的步伐,也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内容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1. 教学内容滞后,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从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来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存在3种模式:面向财务部门应用、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和面向集团企业全面应用。由于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在实际工作中,这3种模式同时存在。许多高校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大都局限于面务财务部门应用和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很少涉及面向集团企业全面应用的实验内容,难以适应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集团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2. 重视软件功能的应用,忽视内部控制与审计

熟练掌握会计软件应用是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普遍侧重于会计软件功能的应用与操作,而忽视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与审计。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将高度依赖于信息系统,忽视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与审计,将会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作带来风险,内部控制与审计越来越重要。因此,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必须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实验活动。

3. 偏重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多为基础性和操作层面的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各项基础性实验后,应按照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充分考虑系统的集成性和信息共享性,在企业整体信息化环境下,优化业务处理流程,进行综合模拟实验,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4. 实验数据不充分,缺乏实验案例库

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活动,不仅要有硬软件平台的支撑,而且还要结合各项实验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数据,建立实验案例库。目前,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实验练习数据不够充分,应用流程较为简单,难以覆盖各种业务类型,同实验活动相关的配套案例更是寥寥无几,影响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必须全面设计实验数据,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5. 多为单机实验模式,实验方案单一

为便于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进行,目前大都采用单人单机模式,实验方案单一,难以真正体验网络环境下的业务处理流程与数据共享。为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将基于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活动模式纳入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单人单机模式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操作后,可以由多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角色进行分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会计信息系统,按照业务处理流程依次进行各项业务处理,从而使实验活动置身于更为真实的环境中,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侧重于应用操作,忽视系统实施与管理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注重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操作,而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既要有应用操作人员、又要有系统实施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每类人员知识结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系统实施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对it技能的要求更高,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时,应全面考虑各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设计完整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以适应实际工作对各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二、设计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思路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必须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出发,不断丰富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在设计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时,应全面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适应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因此,本文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和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出发,通过全方位、多视角的三维一体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阐述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思路。

1. 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

会计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不仅使会计信息系统不断更新与升级,而且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来看,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实施、应用、管理、评价、审计与咨询都对会计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时,既要考虑培养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人才的需要,也要考虑培养系统规划、系统开发、系统实施、系统管理和系统审计与评价人才的需要。

2.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

从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来看,既要考虑面向财务部门应用的需求,也要考虑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需求,还要考虑面向集团企业整体应用的需求。 (1) 面向财务部门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是财务部门专用的信息系统,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没有实现集成。对于这种应用需求,主要从财务部门应用的角度,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2) 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集成,通过全面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使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融为一体,实现信息共享。对于这种应用需求,应从企业erp整体应用角度出发,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3) 面向集团企业全面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集团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网上资金结算中心、集团物流管理等均依托信息化环境而产生。对于这种应用需求,应按照集团企业管理的模式和要求,从集团企业整体信息化角度出发,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

3.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

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人、硬软件平台、应用系统、数据文件和运行规程。人是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会计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信息系统使用者。硬软件平台是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基础和支持环境。应用系统的主体是应用软件,用于会计核算、管理与决策。会计系统运行过程所采集和产生的数据信息将存储于数据文件中。运行规程规定了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运作规则。从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出发,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时,应全面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各项构成要素如何搭建、集成与有机组合,合理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使会计信息系统有效运作,以满足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需求。

三、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

在综合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应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合,从三维一体分析模型出发,设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主要从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会计信息综合加工与应用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1. 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

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是指会计信息系统各项功能模块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实验活动,应按照现阶段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3种模式:面向财务部门应用、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和面向集团企业整体应用,分层次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内容、实验流程和实验数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进行,并注意比较3种模式在数据采集、信息传递、业务处理、信息存储和系统控制方面的区别。

2. 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

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活动涉及系统规划、项目管理、软件选型、配置管理、实施进程、实施战略、流程重组、风险管理和效果评价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难以在实验教学中全面进行。为增强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的感性认识,可以将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从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案例出发,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系统规划、实施战略和实施进程,再结合案例开展搭建运行平台、确定实施方案、进行初始设置和系统试运行等与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和实施相关的实验活动。其中,搭建运行平台实验活动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机房的硬件平台情况和自行安装搭建软件平台来进行;确定实施方案实验活动可结合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案例所确定的实施方案,准备系统实施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数据与具体方案;进行初始设置实验活动可根据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方面的要求设置系统参数,并将各项基础数据录入系统,完成各项系统初始化工作;系统试运行实验活动是在完成系统初始化工作后,利用案例中所给出的各项业务数据并设计相应的测试数据,进行系统试运行与测试。通过上述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可以体验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活动。

3.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正确性、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实施的管理与控制过程,它是通过各项管理控制措施来实现的,既包括人工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也包括由计算机程序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实验活动应结合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案例来进行。对于人工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可以通过分析案例加以理解与认识;对于计算机程序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可以在全面了解应用系统的各个控制环节与具体控制措施后,针对各项控制设计测试数据,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逐项进行控制测试实验活动,以体验嵌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各项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

4.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采集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综合审查与评价的活动,审查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系统的开发过程、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活动,需要基于某一单位及其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进行,难以全面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实验活动,但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功能及应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则可以通过相应的实验活动,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与工具来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功能审计实验活动可以基于所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采用测试数据法与综合测试法等方法进行审计测试;应用控制审查与评价实验活动可以通过检查相关文件、穿行测试和重新执行等方法进行审计测试,根据各项审计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5. 会计信息综合加工与应用

会计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为管理服务。企业的经济业务经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后,除了按照系统提供的输出功能输出凭证、账簿和报表数据之外,还应根据管理的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加工与利用。excel作为常用的工具软件,具有强大的处理与分析功能,如何应用excel对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一步加工与分析,应列为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xbrl的推广与应用,有利于会计信息的抽取与分析利用,因此,还应借助xbrl应用平台,开展xbrl应用实验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涉及不同层次、多个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根据会计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具体设计,实施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例9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已开展多年,但对其内容体系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特别是随着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按照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需求和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建立了三维一体的分析模型,全方位、多视角地对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分析与设计,以丰富、发展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一、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使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会计环境导致会计理论与实务呈现新的特征,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必须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律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不断丰富与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未能紧跟企业信息化的步伐,也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内容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Www.133229.COM

1. 教学内容滞后,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从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来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存在3种模式:面向财务部门应用、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和面向集团企业全面应用。由于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在实际工作中,这3种模式同时存在。许多高校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大都局限于面务财务部门应用和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很少涉及面向集团企业全面应用的实验内容,难以适应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集团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2. 重视软件功能的应用,忽视内部控制与审计

熟练掌握会计软件应用是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普遍侧重于会计软件功能的应用与操作,而忽视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与审计。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将高度依赖于信息系统,忽视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与审计,将会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作带来风险,内部控制与审计越来越重要。因此,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必须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实验活动。

3. 偏重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多为基础性和操作层面的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各项基础性实验后,应按照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充分考虑系统的集成性和信息共享性,在企业整体信息化环境下,优化业务处理流程,进行综合模拟实验,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4. 实验数据不充分,缺乏实验案例库

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活动,不仅要有硬软件平台的支撑,而且还要结合各项实验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数据,建立实验案例库。目前,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实验练习数据不够充分,应用流程较为简单,难以覆盖各种业务类型,同实验活动相关的配套案例更是寥寥无几,影响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必须全面设计实验数据,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5. 多为单机实验模式,实验方案单一

为便于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进行,目前大都采用单人单机模式,实验方案单一,难以真正体验网络环境下的业务处理流程与数据共享。为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将基于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活动模式纳入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单人单机模式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操作后,可以由多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角色进行分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会计信息系统,按照业务处理流程依次进行各项业务处理,从而使实验活动置身于更为真实的环境中,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侧重于应用操作,忽视系统实施与管理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注重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操作,而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既要有应用操作人员、又要有系统实施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每类人员知识结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系统实施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对it技能的要求更高,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时,应全面考虑各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设计完整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以适应实际工作对各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二、设计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思路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必须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出发,不断丰富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在设计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时,应全面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适应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因此,本文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和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出发,通过全方位、多视角的三维一体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阐述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思路。

1. 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

会计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不仅使会计信息系统不断更新与升级,而且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来看,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实施、应用、管理、评价、审计与咨询都对会计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时,既要考虑培养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人才的需要,也要考虑培养系统规划、系统开发、系统实施、系统管理和系统审计与评价人才的需要。

2.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

从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来看,既要考虑面向财务部门应用的需求,也要考虑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需求,还要考虑面向集团企业整体应用的需求。 (1) 面向财务部门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是财务部门专用的信息系统,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没有实现集成。对于这种应用需求,主要从财务部门应用的角度,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2) 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集成,通过全面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使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融为一体,实现信息共享。对于这种应用需求,应从企业erp整体应用角度出发,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3) 面向集团企业全面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集团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网上资金结算中心、集团物流管理等均依托信息化环境而产生。对于这种应用需求,应按照集团企业管理的模式和要求,从集团企业整体信息化角度出发,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

3.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

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人、硬软件平台、应用系统、数据文件和运行规程。人是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会计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信息系统使用者。硬软件平台是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基础和支持环境。应用系统的主体是应用软件,用于会计核算、管理与决策。会计系统运行过程所采集和产生的数据信息将存储于数据文件中。运行规程规定了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运作规则。从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出发,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时,应全面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各项构成要素如何搭建、集成与有机组合,合理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使会计信息系统有效运作,以满足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需求。

三、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

在综合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应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合,从三维一体分析模型出发,设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主要从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会计信息综合加工与应用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1. 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

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是指会计信息系统各项功能模块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日常应用实验活动,应按照现阶段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3种模式:面向财务部门应用、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和面向集团企业整体应用,分层次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内容、实验流程和实验数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进行,并注意比较3种模式在数据采集、信息传递、业务处理、信息存储和系统控制方面的区别。

2. 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

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活动涉及系统规划、项目管理、软件选型、配置管理、实施进程、实施战略、流程重组、风险管理和效果评价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难以在实验教学中全面进行。为增强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的感性认识,可以将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从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案例出发,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系统规划、实施战略和实施进程,再结合案例开展搭建运行平台、确定实施方案、进行初始设置和系统试运行等与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和实施相关的实验活动。其中,搭建运行平台实验活动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机房的硬件平台情况和自行安装搭建软件平台来进行;确定实施方案实验活动可结合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案例所确定的实施方案,准备系统实施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数据与具体方案;进行初始设置实验活动可根据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方面的要求设置系统参数,并将各项基础数据录入系统,完成各项系统初始化工作;系统试运行实验活动是在完成系统初始化工作后,利用案例中所给出的各项业务数据并设计相应的测试数据,进行系统试运行与测试。通过上述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可以体验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活动。

3.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正确性、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实施的管理与控制过程,它是通过各项管理控制措施来实现的,既包括人工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也包括由计算机程序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实验活动应结合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案例来进行。对于人工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可以通过分析案例加以理解与认识;对于计算机程序实施的管理控制活动,可以在全面了解应用系统的各个控制环节与具体控制措施后,针对各项控制设计测试数据,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逐项进行控制测试实验活动,以体验嵌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各项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

4.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采集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综合审查与评价的活动,审查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系统的开发过程、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活动,需要基于某一单位及其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进行,难以全面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评价实验活动,但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功能及应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则可以通过相应的实验活动,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与工具来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功能审计实验活动可以基于所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采用测试数据法与综合测试法等方法进行审计测试;应用控制审查与评价实验活动可以通过检查相关文件、穿行测试和重新执行等方法进行审计测试,根据各项审计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5. 会计信息综合加工与应用

会计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为管理服务。企业的经济业务经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后,除了按照系统提供的输出功能输出凭证、账簿和报表数据之外,还应根据管理的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加工与利用。excel作为常用的工具软件,具有强大的处理与分析功能,如何应用excel对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一步加工与分析,应列为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xbrl的推广与应用,有利于会计信息的抽取与分析利用,因此,还应借助xbrl应用平台,开展xbrl应用实验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涉及不同层次、多个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根据会计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具体设计,实施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例10

根据中医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和统计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掌握中医药管理,提供统计调查、资料整理和统计数量分析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为学习其他医药管理类课程的数量分析方法打下基础。要达到以上目的,在学习中要求了解统计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数据搜集、整理和显示的方法,能描述中医药临床现象统计分布的特征,掌握抽样推断、相关回归分析、统计指数、时间序列分析、统计预测等统计分析研究方法,并作出综合评价。

SPSS是非专业统计人员的首选统计软件。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搜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教学中,应注意所学内容与中医学专业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单位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2]。

二、中医药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统计学,按照《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关于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因此,统计是围绕数据分析而建立的。其中包括运用统计的方法来分析数据,组织和显示数据(表格和图形),并在数据的基础上形成推论和预测。

从具体应用的角度来分,统计学包括三个部分: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设计。其中,在中医药统计学课程中,主要涉及的是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指对所搜集的大量数字资料进行整理、概括,寻找数据的分布特征,用以反映研究对象的内容和实质的统计方法。例如,对原始数据资料用归组、列表、图示等方法加以归纳、整理,为进一步处理数据资料做好准备工作。计算集中量指标(如算出平均数、中位数)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描述统计可使无序而庞杂的数字资料成为有序而清晰的信息资料。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统计表是对数据分类后的一种简便表示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从实物的分类,到抽象的统计表表示将经历几个年级段的学习。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来体验统计的意义。统计表的制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和理解统计表意义。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堆砌的过程,而是一个对数据理解的过程。设计简单的统计表是更加规范地收集数据的一种方法。学生在设计一个统计表时,一方面,要明确调查的目的,为什么要去调查;另一方面,要考虑调查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内容。这些问题在开始设计时,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思考,这样,在设计统计表时,就容易获得成功。其中,每一项具体内容都应围绕调查的主题。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内容多、时间紧,每次课都是“满堂灌”。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要么机械地记笔记,要么昏昏欲睡,根本用不着动脑,如果课后不下功夫的话,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几乎是白白浪费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三、中医药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课程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养;紧密结合实际,注重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在教学方法上:每部分教学结束,对全部内容进行小结,提示重点与难点内容,并布置适量的复习思考题与计算分析题,以理解与巩固所学内容。并可选用创新性教学形式,如案例教学、实务分析、作业指导、多媒体教学、课程设计等。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两次左右习题课,以解决练习中的问题。有关部分可安排选题练习,即自己选题,自己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选择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

2.加强中医药专业统计学的实践教学

统计学本科阶段的实践包括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统计学专业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必须熟练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等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将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用于社会实际的能力。这类实践学生可利用假期等业余时间进行。

毕业实习是统计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集中一段时间,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学习,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将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毕业实习时间一般为9周左右,安排在大学第三学年的假期或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需用考试成绩来反映。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中医药统计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中医药统计学的兴趣,以及学好中医药统计学的愿望。教师是学生中医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中医药统计学的信心。

课堂教学需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这一方面是中医药统计学学科特点的要求,中医药统计学学科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要求中医药统计学教学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内容,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教学内容,才能对每一章节、每一堂课的内容的地位、作用有深入的分析,对重、难点有恰当的定位,也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地分配时间。另一方面是中医药统计学学习的需要,是学生认知的需要,学生有意义地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用原有的知识处理各项新的学习任务,通过同化和顺应等心理活动和变化,不断地构建和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把客观的中医药统计学知识内化为自己认知结构中的成分,而强调整体性和联系性正是顺应了学生这一认知的需要,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形成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而形成网络结构的知识不仅对于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于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医药统计学都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统计学产生于工作实践,又服务于工作实践、指导工作实践活动。中医药统计学课程教学是统计学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有多个实践环节,分别实现特定的教学要求,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赵莹.浅谈中医药统计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05):630.

生活中统计学的应用例11

一、引言

概率统计以自然界的随机现象为研究对象,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具体生活实际,对概率统计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增强人们行动的自觉性,防止上当受骗.文章主要结合具体实例,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以更好地指导人们的日常行动.

二、研究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义

概率统计与人们的日常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与概率统计打交道.例如,保险行业、抽奖活动、生活游戏等等,都会出现概率统计的知识,而一些消费者如果缺乏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往往会作出不理性的选择,对自己造成不利影响.事实上,在这些活动中,商家往往会利用概率统计的有关内容,再加上一些消费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通过概率统计的内容,自己会侥幸成为幸运者,而商家却获取巨大的利润.因此,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探讨分析概率统计问题,有利于全面认识某些活动的本质现象,进而增强人们日常行为的自觉性,使人们在从事某种消费活动的时候作出更为理性的选择,从而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三、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1.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例如,某保险公司承担汽车保险业务,在保险额上限为2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中,车主缴纳1200元保险费用,如果有1000辆汽车投保,计算此保险公司盈利40万元的概率,保险公司亏本的概率是多大?假设每次交通事故保险公司理赔平均额为5万元,盈利40万元意味被保险车辆出现事故的车次不超过16次,正常情况下车辆出现事故的概率为0.005,如果盈利40万元为事件C,计算可以得知p(C)=0.99998,由此可以得知,保险公司盈利40万元的概率是相当高的.如果保险公司亏本事件为D,计算可得p(D)=0.00000000068,因此,保险公司出现亏本的概率相当低,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2.在抽奖活动的应用.假设100张奖券中有3张是中奖券,现在有10人去抽奖,第一位抽奖者中奖的概率是否比第二位、第三位更大?通过计算可以得知,p(A)与p(B)、p(C)一样大,因此10位抽奖者中奖的概率是一样的,说明是否中奖与抽奖顺序无关,因此抽奖是公平的.

3.在质量判断的应用.例如,张老师在批发市场买苹果,当询问苹果质量如何的时候,卖主说一箱苹果100个,里面至多有四五个是坏的.张老师随机打开一箱抽取了10个,心想如果有不多于2个坏的就买了算了.结果这10个中有3个是坏的.于是对卖主说你这箱苹果中不止有5个是坏的.问张老师的指责有道理吗?通过分析可以得知,一箱苹果100个,其中5个是坏的,抽取的10个中坏苹果为3的概率为p(X=3)=0.00625,同理,p(X=4)=0.00038,p(X=5)=0.000003,根据古典概率的定义,10个苹果中坏苹果大于2的概率p(X>2)=p(X=3)+p(X=4)+p(X=5)=0.006633,这个概率是很小的,几乎不可能发生,因而张老师的指责是有道理的.

4.在生活游戏的应用.常见的游戏为欢乐圈圈乐游戏,假定规则为:5元钱10个竹子做的小圈,向2米外的场地内的玩具掷出,玩具在一个正方形框内,并且正方形底座与圆的内接正方形大小差不多,套中可以取走,除此之外则没有任何奖品.分析可以得知,只有正方形中心和圈心在圆圈落地瞬间相互重合才能套中,此概率近似值几乎接近0,相当小,这也是商家赚钱的秘密.

四、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指导日常行为规范,增强自己行动的理性,在进行概率统计教学中,一方面,任课老师需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全面掌握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内容,为学生应用概率统计的相关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具体案例的选用,案例最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某些现象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动,增强学生日常行动的规范性,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五、结束语

总之,概率统计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日常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后应该做好教学工作,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概率统计的相关内容,认识某些社会现象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提高自身行动的理性水平,让概率统计知识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