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民营企业的特点

民营企业的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5 09:29:29

民营企业的特点

民营企业的特点例1

【关键词】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特点

一、引言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内在活力的企业群体,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慈善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的慈善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逐渐成为企业慈善捐赠的主力。然而,在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企业捐赠通常针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临时性、随意性;慈善捐赠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个别企业家捐赠活跃、总体上滞后等问题与不足。为了中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21世纪以来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在各种重大灾难面前的突出表现的梳理,归纳其特点,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中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现状

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慈善捐赠的主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民营企业的独立主体地位意识越来越强烈,有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创新的迫切意愿,它们想用自身的行动回报社会,希望通过捐赠行为,肯定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其次,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扶持与引导。最后,慈善责任是民营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21世纪以来,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在各种重大灾难面前表现活跃,并自2008年开始,民营企业不仅从企业捐赠的数量还是捐赠水平上均超过国企,成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在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等突发性事件中频现民营企业的活跃身影,他们积极参与慈善救助,在公众面前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而根据中国慈善排行榜的资料显示,自2008年开始,我国民营企业捐赠数量开始超越国企,捐赠金额也有增长的趋势。

图1

数据来源:中华慈善捐助信息中心

2007-2009年上榜民营企业数如图1所示:2007年上榜民营企业86家,占全部上榜企业数量的38.7%;2008年有201家民营企业上榜,占全部上榜企业数量的61.9%;2009年上榜的民营企业的数量比2008年增加了一倍,达到412家,占全部上榜企业数量的45.9%;其中,2008年上榜民营企业捐赠总额为20.8307亿元,占到上榜企业捐赠总额的37.9%,已经超越国有企业。从捐赠的民营企业数和捐赠额来看,民营企业日益成为慈善捐赠的主要力量。

表1 捐赠过亿元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所有权性质

1 大连万达 民营企业

2 神华集团 国有企业

3 中国石油 国有企业

4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

5 加多宝集团 外资企业

6 中国海油 国有企业

7 步长(制药)集团 民营企业

8 恒安集团 民营企业

9 苏州新太阳置业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

10 台湾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 港澳台资企业

数据来源:中华慈善排行榜2010年1月—7月榜单

2010年我国慈善捐赠总额中,亿元大额捐赠成常态。根据《公益时报》公布的2010年1-7月捐赠过亿元企业名单显示,民营企业占据了其中的5席,仍高于国有企业的3席,以及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见表1)。随着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通过慈善捐赠参与社会活动,响应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求,慈善意识逐渐增强。由于国有企业属于公共企业,大额捐赠并没有受到赞赏,相反捐赠行为本身却存在一定的争议,而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其产权明晰,利益主体明确,拥有自主权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优势。所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间的捐赠差距,将逐渐拉大。总体来讲,2010年,民营企业在慈善捐赠方面依旧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根据2012年6月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核心数据显示,2011年各类企业的捐赠达到485.75亿元,占我国社会捐赠总量的57.5%。其中,国企捐赠115.63亿元,占企业捐赠总量23.8%;民企281.2亿元,占57.9%,是国企2倍多。由此说明,企业捐赠仍为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主要力量,其中民营企业贡献最大。

三、中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特点

当前,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慈善捐赠活动,通过慈善捐赠的方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公众面前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然而,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多是在较有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中,企业没有长远的慈善规划,慈善捐赠具有较大随意性;慈善捐赠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个别民营企业表现活跃等问题的出现,这与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一)慈善捐赠主体有较强的自然人特点

1.捐赠行为与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观密切相关

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因素之一是捐赠主体的特征,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慈善捐赠有着密切的关系。Campbell,Guhs,&Gruca(1999)检验了决策制定者的个人态度与企业慈善捐赠的关系,研究发现,富有同情心的高层决策者更愿意捐赠。

慈善救助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积德”、“慈悲”思想,都蕴含着救人济世、福利民众的道德理念。民营企业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往往局限于回报乡土,造福四邻的狭小社会。而民营企业家对慈善捐赠的选择又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慈善捐赠方向。以江苏省民营企业为例,毕素华(2011)对江苏省民营企业慈善行为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民营企业的个人特质成为了促成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54.7%的人认为慈善意识是民营企业在新时期应当具备的素质,55.1%的人认为履行道德义务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文化,39.7%的人认为同情心、恻隐心等人性是民营企业持久不变的道德形态①。所以说,民营企业家的价值观、慈善意识对其慈善捐赠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 

民营企业的特点例2

一、引言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内在活力的企业群体,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慈善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的慈善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逐渐成为企业慈善捐赠的主力。然而,在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企业捐赠通常针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临时性、随意性;慈善捐赠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个别企业家捐赠活跃、总体上滞后等问题与不足。为了中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21世纪以来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在各种重大灾难面前的突出表现的梳理,归纳其特点,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中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现状

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慈善捐赠的主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民营企业的独立主体地位意识越来越强烈,有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创新的迫切意愿,它们想用自身的行动回报社会,希望通过捐赠行为,肯定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其次,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扶持与引导。最后,慈善责任是民营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21世纪以来,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在各种重大灾难面前表现活跃,并自2008年开始,民营企业不仅从企业捐赠的数量还是捐赠水平上均超过国企,成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在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等突发性事件中频现民营企业的活跃身影,他们积极参与慈善救助,在公众面前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而根据中国慈善排行榜的资料显示,自2008年开始,我国民营企业捐赠数量开始超越国企,捐赠金额也有增长的趋势。

图1

数据来源:中华慈善捐助信息中心

2007-2009年上榜民营企业数如图1所示:2007年上榜民营企业86家,占全部上榜企业数量的38.7%;2008年有201家民营企业上榜,占全部上榜企业数量的61.9%;2009年上榜的民营企业的数量比2008年增加了一倍,达到412家,占全部上榜企业数量的45.9%;其中,2008年上榜民营企业捐赠总额为20.8307亿元,占到上榜企业捐赠总额的37.9%,已经超越国有企业。从捐赠的民营企业数和捐赠额来看,民营企业日益成为慈善捐赠的主要力量。

表1 捐赠过亿元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所有权性质

1 大连万达 民营企业

2 神华集团 国有企业

3 中国石油 国有企业

4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

5 加多宝集团 外资企业

6 中国海油 国有企业

7 步长(制药)集团 民营企业

8 恒安集团 民营企业

9 苏州新太阳置业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

10 台湾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 港澳台资企业

数据来源:中华慈善排行榜2010年1月—7月榜单

2010年我国慈善捐赠总额中,亿元大额捐赠成常态。根据《公益时报》公布的2010年1-7月捐赠过亿元企业名单显示,民营企业占据了其中的5席,仍高于国有企业的3席,以及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见表1)。随着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通过慈善捐赠参与社会活动,响应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求,慈善意识逐渐增强。由于国有企业属于公共企业,大额捐赠并没有受到赞赏,相反捐赠行为本身却存在一定的争议,而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其产权明晰,利益主体明确,拥有自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优势。所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间的捐赠差距,将逐渐拉大。总体来讲,2010年,民营企业在慈善捐赠方面依旧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根据2012年6月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核心数据显示,2011年各类企业的捐赠达到485.75亿元,占我国社会捐赠总量的57.5%。其中,国企捐赠115.63亿元,占企业捐赠总量23.8%;民企281.2亿元,占57.9%,是国企2倍多。由此说明,企业捐赠仍为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主要力量,其中民营企业贡献最大。

三、中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特点

当前,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慈善捐赠活动,通过慈善捐赠的方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公众面前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然而,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多是在较有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中,企业没有长远的慈善规划,慈善捐赠具有较大随意性;慈善捐赠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个别民营企业表现活跃等问题的出现,这与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一)慈善捐赠主体有较强的自然人特点

1.捐赠行为与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观密切相关

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因素之一是捐赠主体的特征,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慈善捐赠有着密切的关系。Campbell,Guhs,&Gruca(1999)检验了决策制定者的个人态度与企业慈善捐赠的关系,研究发现,富有同情心的高层决策者更愿意捐赠。

慈善救助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积德”、“慈悲”思想,都蕴含着救人济世、福利民众的道德理念。民营企业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往往局限于回报乡土,造福四邻的狭小社会。而民营企业家对慈善捐赠的选择又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慈善捐赠方向。以江苏省民营企业为例,毕素华(2011)对江苏省民营企业慈善行为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民营企业的个人特质成为了促成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54.7%的人认为慈善意识是民营企业在新时期应当具备的素质,55.1%的人认为履行道德义务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文化,39.7%的人认为同情心、恻隐心等人性是民营企业持久不变的道德形态①。所以说,民营企业家的价值观、慈善意识对其慈善捐赠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

2.和企业经营状况紧密相关

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影响着企业慈善捐赠的水平。据2011年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1)》显示,民营企业不仅在捐赠总额上比国有企业高,而且在过亿的巨额捐赠中,民营企业的数量也占到了企业总数的一半,这说明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而日益雄厚,捐赠水平也会根据企业的实力“量力而行”。

李双龙(2005)认为同样成本的社会责任,经济实力和企业规模决定不同的态度,大公司往往为了产生更大更深远的社会影响,大企业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一般情况下,企业倾向于捐赠富余资源,例如,现金流充沛是企业现金捐赠的必备条件。我们在《公益时报》公布的2010年1-7月捐赠过亿元企业名单发现,大连万达、恒安集团、中国泛海集团都是企业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民营企业。同样,在2012年公布的中国慈善排行榜单中,荣获“2012年度十大慈善企业”的新奥集团、步长制药集团等都是财富资源丰富的民营企业。以上情形表明,民营企业会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来选择捐赠行为方式。

(二)慈善捐赠内容上的特点

1.捐赠项目

从近几年中国慈善排行榜榜上企业及企业家的捐赠情况来看,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项目主要是教育、扶贫、健康领域,而对科技开发、教育研究、环境保护领域的捐赠数量太少。

教育多年来一直是慈善捐赠项目中所占比重最大、吸收善款最多的领域。这与民营企业家的个人情节有重大关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捐赠非常重视,进而弥补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在基础水平较低的教育体系中所亲身体会的缺憾。如,黄如论为了支持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2010年捐赠3亿元人民币,建设河南省第一所文化艺术类本科院校。黄如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年少时的贫寒有关系。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小时候为了供我念小学,全家人都省吃俭用,但谁也没有当着我的面说过一个难字。”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他多年来热衷于对教育领域的捐赠。此外,民营企业大连万达、TCL集团、加多宝集团等多年来都有大笔的资金投入到教育领域。

扶贫领域,民营企业较多地具有自发扶弱济困的慈善动机。如,陈光标的高调行善,“当面发红包”;健康领域,对医疗卫生的捐赠成为新热点,尤其是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健康的关注。步长集团于2010年向“共铸中国心”基金捐助善款1亿元,用于西部地区卫生健康关爱。但从中国慈善排行榜榜单看,不论是企业还是企业家,对科技开发、教育研究、环境保护这方面的捐赠数量较少。

2.捐赠用途

在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的报告中显示,我国的慈善资源集中用于社会助学、扶贫济困和抗震救灾等三个方面。而“助学”、“抗震救灾”一直是民营企业慈善捐赠最主要的捐赠资源流向。除此之外,根据民政部《2009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助学、救灾重建和扶助势群体领域的慈善资源最为集中(见图2)。尽管企业捐赠主要流向救灾、教育领域,但是我们发现,民营企业捐赠领域呈现多元化特点,捐赠资源流向开始涉及环境、科教文体、医疗领域。如:为支持文化建设,中国泛海集团于2010年3月在京举行了文化艺术领域专项奖励基金捐赠仪式,泛海集团投人l亿元;腾讯万科启动零公里行动,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呼吁垃圾前端分类减量,通过每个人的举手之劳解决城市垃圾问题。民营企业的参与,彰显了企业回馈社会的责任。

图2(2009)慈善捐助资源的主要流向

资料来源:民政部《2009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

(三)慈善捐赠渠道上的特点

从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接受渠道来看,以间接捐赠方式为主。由政府主导的各类社会组织:红十字会、基金会为主要的捐助接收渠道。企业或者企业家出面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成为民营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新趋势。

从我国整个慈善格局来看,捐赠渠道高度集中,主要由政府机构以及政府主导下的慈善机构接受。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局面,使官方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紧密,一方面,捐款最后由政府来支配更具有合理性。大灾来临时,慈善组织举办大型慈善项目的能力更强,使用慈善捐赠资源更高效。另一方面,慈善组织缺乏相应独立性,进而造成组织效率低下,操作规范性难,其公信力近几年也受到公众的质疑,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对企业来说,在面对政府主导的慈善机构时,对善款的控制度也相应减弱,无疑也会挫伤民营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非公募基金会的大量出现。在2012年慈善排行榜中,曹德旺蝉联首善,这不仅因他上年度捐赠名列榜首,更是因其成立的河仁慈善基金会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以捐赠股票形式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基金会,开创了中国基金会资金注入方式、运作模式和管理规则的多个第一。”这标志着中国富豪们的行善在量变(步入亿元捐赠时代)的同时也在发生质变——方式和方法上的巨大飞跃。我国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正在从股权、裸捐、非公募基金会等捐赠方式探寻新的捐赠渠道。

(四)民营企业产权明晰,利益主体明确

民营企业,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有的产物,企业的产权归私人所有。其企业产权明晰,利益主体明确的特点为企业履行慈善社会责任,日益成为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主力具有相关性。无论是从捐赠对象的范围还是从捐赠的数额来看,民营企业都有自己的决定权,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拥有自是其慈善捐赠的最大优势。再者,企业的捐赠往往会受到个人意志和经营理念的影响,所以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联。民营企业家的个人偏好、经营理念、所处的文化环境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慈善捐赠的捐赠用途、捐赠渠道、捐赠水平。Bolton(1971)认为,在企业社会责任决策的制定与实施等各方面,企业主拥有相当大的自。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庞大,在缓解就业压力、创造税收、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彰显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优化我国的慈善政策,为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四、中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发展对策

民营企业作为慈善捐赠活动的提供者或者说参与者,逐渐成为整个企业慈善过程中的主力。为了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首先要能够发挥能动性,积极地利用慈善捐赠这一形式来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企业慈善不仅造福他人、造福社会,更是为企业自身的经营与战略发展作贡献。具体而言,民营企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企业慈善战略规划

民营企业除了具有慈善捐赠的意识外,还需要切实可靠的规划实施。即企业内部对慈善捐赠活动要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评估机制;企业外部要有相应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具体来说需要做好几个环节的工作。一是调查计划环节,也就是要了解社会最需要哪方面的慈善捐赠资源、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否匹配、然后拟订计划,集中资源进人某个慈善领域。二是整合实施环节,即在慈善捐赠过程中,尽量调动起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利用政府、慈善组织、媒体宣传等多方面资源协助。而且在慈善活动中尽可能体现企业真诚的动机,随时进行调整改进。三是效果评估环节,企业慈善捐赠应纳入到企业的经营规划中,对企业慈善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都应该进行科学的评估,以效果为导向,才能使企业慈善真正落实。

(二)转变慈善理念

民营企业在慈善捐赠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传统文化和企业家个人价值观的影响,使捐赠行为带有随意行、非专业化的特点。社会心理上,慈善通常被定义为个人或家庭团体为别人服务或做好事,将企业慈善捐赠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社会上还存在仇富心理,企业捐赠表现的不主动,或捐赠水平低会被称为“铁公鸡”,这都会影响企业捐赠的积极性。所以,社会媒体、慈善组织应相互协作,宣传正确的慈善理念,形成和谐的慈善文化氛围;企业的慈善捐赠不应只停留在捐多少,而要考虑企业的长远规划,从企业战略慈善的角度筹划企业的捐赠行为。

因此,民营企业在重视慈善捐赠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同时,要改变传统的慈善理念。把慈善捐赠视为企业的社会投资,实现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民营企业通过一家之力做慈善是有限的,一个成功的企业慈善往往懂得挑选有影响力、公信力强的慈善组织,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那么企业慈善的实施也会更加顺利。同样,慈善组织或者慈善机构的发达程度不同,也会深刻影响企业慈善事业的发展。当前,公信力的缺乏是导致我国慈善组织募资能力较弱的一个重要因素。周丽萍(2006)认为,部分慈善组织对资金的筹集、捐赠款项的运用、去向未能如实向社会公布等,导致慈善机构和捐助活动的公信力不足。所以,我们首先要完善慈善组织在项目管理、项目评估、项目监督等各个环节,提高捐赠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其次,由于慈善组织在捐赠项目上捐赠资源过多集中在教育、扶贫、健康领域,而科研、环境等流域涉及较少,慈善组织可以和民营企业合作,开发潜在的慈善资源,探索更多的慈善捐赠渠道,将有利于推进我国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

注释:

①毕素华.民营企业慈善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基于江苏省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5期.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等.当代中国慈善事业[M].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

[2]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

[3]徐达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4]资中筠.财富的归宿—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郑远长,彭建梅,刘佑平.中国慈善捐助报告(2010)[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6]崔树银.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研究[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7]陈佳贵,黄群慧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邹东涛.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民营企业的特点例3

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但同时也赋予了企业更多的发展机遇,“走出去”与“国际化”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不少民营小企业负责人纷纷考虑如何能与外商接洽合作,如何“走出去”。充分了解外商采购特点,有助于我国民营小企业能知己知彼地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决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笔者曾接触过不少来我国采购的外商,曾陪同国外著名跨国公司负责人考察国内生产厂家,接触了不少国内民营小企业的负责人。笔者注意到:不少国际著名企业在采购我国产品时,往往对国内一些民营生产型小企业情有独钟,甚至比著名的大型国营企业更感兴趣。有些国外的著名跨国公司负责人曾经很坦率地跟笔者说,只要质量能达到其要求,他们更愿意采购价格低的小企业产品,因为企业都需要算经济账。这对我国民营生产型小企业是个福音。

虽然,外商对供货商要求十分严格,甚至有点挑剔。然而不少外商,尤其是跨国公司,每年的采购量很大,而且,一般都希望能保持稳定的供货渠道,以保证质量的稳定性,一旦考察合格,对供货商各方面满意,只要质量稳定、价格又适中,往往会建立比较稳定的供货合作关系。民营小企业如能与这样的外商合作,定会给民营小企业带来商誉和更多的生意。因此,本文根据外商的采购特点,总结民营小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探讨欲“走出去”的民营生产型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般,外商在考察候选供货生产厂的过程中往往注重以下特点,民营小企业如果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注意这些特点,能有助于民营小企业更快更好地“走出去”。

1.“质量” 是首要问题。由于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外商自身信誉,所以,除产品价格外,外商采购时最为重视的是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能否达到其所要求的标准是选用的前提。西方国家的用户所要求的质量标准往往是国际标准,欧洲用户常常要求达到欧盟标准。所以,民营小企业首先要使自己的产品得到国际上相关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首先让产品质量达到外商所要求的标准。

2.要重视企业生产组织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外商在考察供货厂家时,一般要去企业的仓库看看,了解其仓库管理,不但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尤其要看看加工后产品质量检验把关。甚至询问原料进货时怎样控制进货质量,有没有检验证书,检验哪些方面。十分注重企业生产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民营小企业应该从原料进货的质量把关开始,注重企业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产品质量严格监控,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构建基本的管理工作秩序,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而且库房内原材料、产成品的质量检验证书应该分别保存好。

3.重视企业雇员的素质和相关管理。提高操作工人的素质和质量意识十分重要。外商在车间考察时,会观察操作工人质量意识和其实际操作情况,注意观察其是怎样检验控制产品质量,甚至有的还要求看该生产流程中质量检验的书面要求(即操作规程的文件资料)。而且企业用工情况须符合国际劳工标准,有些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在考察民营生产型小企业时,除了到工厂车间转,还看企业职工的花名册,查看职工的年龄,确认是否有使用童工的现象。如果发现企业使用童工,即使其他方面好,外商也会放弃把该企业作为供货商。这点民营生产型小企业尤其要注意。

4.重视整个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笔者在陪同外商考察国内生产厂家时,注意到外商一般不会考虑与生产车间光线昏暗、厂区及车间内布置杂乱的企业合作。而且因考虑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还要察看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设施情况。所以,小企业要重视整个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在车间入口附近公布当周(或当月)的生产管理计划,以及生产质量管理要求,生产车间要宽敞明亮,车间内生产设备、原材料、产成品等安放要安排井然有序。并注意在车间内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配备好应急照明、灭火设备等良好的安全设施。

外商很注意人性化的管理。所以,即使企业小,也要争取做到整个厂区整洁有序,并重视厂区绿化,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定会给外商留下良好印象。

民营企业的特点例4

民营企业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具出了国有经济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发展。但是,一些不利因素制约了民营企业的成长,如家族式管理使得民营企业排外性较强等,此外民营企业存在的企业文化冲突也成为民营企业成长的障碍。如何正确认识民营企业文化冲突,成为民营企业顺利成长的具有重要意义。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企业文化的概述

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由很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在这么多定义中,比较有影响的有:

1.特雷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中指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

2.埃德加・沙因在《企业文化与领导》中指出:“企业文化是由一些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企业在探索解决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内部的结合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它们行之有效,是新成员在认识、思考和感受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法。”

3.我国国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

二、民营企业文化冲突概述

1.民营企业文化的作用。民营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民营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具有激励、导向、凝聚以及约束协调等作用。

2.民营企业文化冲突的内涵。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文化也存在天生的缺点,突出的表现为企业文化冲突。民营企业文化冲突是指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征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对抗及斗争。

3.民营企业文化冲突的危害。民营企业文化冲突产生主要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阶段的企业文化的不同特征所构成的基本价值之间的过分悬殊造成的。

民营企业文化冲突的危害是多方面:首先企业文化冲突造成企业管理决策不利,如果冲突集中于决策层就会使决策的制定在两方中争执,制定出的决策也不是对企业最有力的;其次企业文化冲突还导致企业目标不统一,目标不统一就会使企业的发展失去方向,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发展;企业文化冲突还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管理费用更大幅增加,从而会使企业利润因人为因素而减少。

民营企业文化冲突的危害虽然很大,但它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如果文化冲突处理得当,就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民营企业文化的特点与冲突表现

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文化是不同的,他们需要不断调整来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在民营企业从一个小工厂发展壮大为一个大型企业过程中,企业文化冲突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1.民营企业创业期的文化特点与冲突表现。民营企业创业期是指企业家发现市场机会进行投资登记注册并开始营运的一段时期。此时,民营企业实力比较弱小,而且发展比较艰难。在这一阶段,民营企业的文化特点及冲突表现为:

(1)高度的自觉和团结。在创业期,由于民营企业处于产品特征以及公司规章制度等都未成型,一切均需要企业家一手操办。企业事务无论大小,都要由企业家经手。同时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整个企业内部呈现出高度的自觉与团结

(2)冲突表现:在创业期,文化冲突表现得不明显。此阶段,整个企业处在困难时期,民营企业家与员工此时也是最团结的,决策的执行也是最坚决,沟通也是最及时的。企业组织结构简单,民营企业家事事亲力亲为,与员工关系融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冲突的产生的机率很小。

2.企业成长期的文化特点与文化冲突。经过创业期的积累,民营企业家有了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员工的职业技能也得到了提高,企业的主要产品已经基本定型。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家开始重视企业核心能力的打造,发展速度加快,创造力增强,管理逐步走向正规,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逐步在企业中采用,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逐步由集权制走向分权制。在这一阶段,民营企业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注重知人善用。民营企业的用人机制比较灵活多变,凡是对企业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人,民营企业家都要想尽办法为我所用;在聘请到这样的人才后,民营企业家会将其安排的重要的位置,发挥作用。

(2)冲突表现: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在成长期,由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以民营企业家个人精神为蓝本的民营企业文化遭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冲击。其中,以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表现的最为明显。虽然良好的、健全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群体的道德、行为与企业个体的道德、行为在大体上保持一致的企业文化,但这不是说企业群体文化与企业个体文化间不存在冲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新员工不仅带来新增生产力,而且带来了新的个体文化;另一方面企业的原有员工也有了新的思想,产生了新的观点,相对于企业对员工提出的新要求,员工对企业也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相互理解只要稍有偏差,个体文化就极有可能与群体文化产生冲突。

3.企业成熟期的文化特点与文化冲突。处于成熟期的民营企业,企业的产品在性能质量更方面已经非常完善,企业发展缓慢,效益稳定,企业产品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成熟期民营企业文化已经融入企业日常的生产、生活以及销售中。企业文化进入到一个稳定的阶段:

(1)文化氛围的稳固和注重文化的传播媒体。经历了成长期个体文化的冲击后,民营企业文化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文化模式,在稳定的环境中,文化趋于成熟模式。与此同时注重文化的传播媒体。电视、报纸、杂志等,只要是能提高企业形的,民营企业均会利用,这有助于企业文化的传播。

(2)冲突表现: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民营企业到了成熟期的稳健。民营企业在稳定了市场地位的同时,也在企业文化上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模式,形成了处于中心地位的企业主文化,它成为了员工的一种思维定势。但这并不是说企业只存在主文化,亚文化就是在企业主文化的根部生发出来的。企业亚文化是处于边缘地带的、非正统的企业亚文化。虽然如此,亚文化却有着天然的先进性,它要求对主文化中病态的、落后的、失去优势的部分进行变革,它要求自己成为企业的主文化。企业主文化与企业亚文化在争夺企业文化上必然冲突不断。

四、民营企业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1.民营企业成长期中企业群体文化与企业个体文化冲突的原因。因为企业群体意识不是企业个体意思的简单集合,而企业群体行为也不是企业个体行为的简单集合,因此在企业个体文化被企业群体文化整合过程中,企业个体文化在向企业群体文化趋近的同时,又具有保持旧有特点、继续发展个体特色的倾向。

因此,民营企业在成长期中企业群体文化与企业个体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当外来的文化个体在尚没有熟悉企业文化,没有被企业文化认同时产生文化冲突;其次由于观念、认识的原因使企业个体文化与企业群体文化产生冲突;第三由于企业群体文化保守、陈旧、落后,从而当企业群体文化已远远不能适应积极、健康、活跃的企业个体文化的需要时就会产生冲突;最后当利益要求不同使企业个体文化与企业群体文化产生冲突。

2.民营企业成熟期企业主文化与企业亚文化冲突的原因。成熟期的民营企业,产品已经基本定型,制造工艺已经较为成熟,产品利润迅速增长。民营企业文化也稳定在主文化模式中。优良的企业主文化对企业发展非常有利,可一旦有亚文化出现,两种企业文化的冲突就不可避免。

而产生企业主文化于企业亚文化的原因有:首先可能使已变成病态文化的主文化与健康、积极的甚至的企业亚文化发生冲突;再有企业主文化已演变成为过时的、陈旧的、衰败的文化,企业亚文化在企业陷入危机的情况下仍旧没有得到机会击败已经彻底衰败的企业主文化,这种情况下的企业文化冲突往往直接通过企业的衰败表现出来,发生文化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民营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就业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它也有很多制约发展因素,认识清楚民营企业文化冲突的特点、表现以及原因对民营企业采取措施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黎永泰黎伟:企业管理的文化阶梯[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申庆涛:浅议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

[3]叶国灿:论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及其延长[J].经济问题,2004

[4]王再金:从企业生命周期看民营企业的危机管理[J].现代企业,2003

民营企业的特点例5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6-0103-04 收稿日期:2009-10-02

一、引言

自党的“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已达42110.61亿元,资产总额32054.49亿元,税后净利润1872.89亿元,上缴税收1599.91亿元,出口总额657.59亿美元(全国工商联,2007)。数据表明,民营企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但是,民营企业由于起点低、底子薄、整体层次不高,竞争力较弱。面对已经初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企业和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既充满希望,也潜伏着危机。因此,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从营销这一微观视角出发,对民营企业的营销竞争力进行系统研究,构建出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结构模型,为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对营销竞争力的识别、培育、评价和维系提供依据和借鉴。

二、营销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的开发既要兼顾营销竞争力理论的一般原理,又要符合民营企业固有的营销特点,使其真正反映出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和要求,以满足民营企业实际应用的需要。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以便为结构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从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伊始,已有的研究就涉及到营销竞争力理论的相关要素,并逐步发展到研究营销竞争力的理论体系。而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竞争力的内涵界定、影响因素和评价体系上,但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要界定营销竞争力的概念,首先要明确营销竞争力的特点,以便筛选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关于构成竞争力要素的特点,学者们的观点基本相近,认为构成营销竞争力的要素必须具有独特性、价值性、不易模仿性、延展性、动态性和整合性等。本文以上述特点为依据界定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概念并构建结构模型。

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所以,企业竞争力研究是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支撑点和出发点。国内的张志强和吴健中(1999)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有效利用甚至创造企业资源的基础上,与竞争对手比较,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领域以及在产品的价格、质量、服务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为企业创造利润,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上述观点可见,营销要素被广泛地视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准,这意味着营销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要素,营销竞争力的提升是促进企业竞争能力增强的核心内容。

界定营销竞争力的概念,首先要明确营销竞争力的来源。关于企业营销竞争力的来源,主要存在资源学说派、竞争学说派、要素学说派、交叉综合说派、动力学说派、资源和竞争两要素派(程艳霞等,2005)。在此基础上,区分了不同的营销能力(Marketing capability)和营销竞争力(MarketingCompetitiveness)概念。国外学者主要将研究视角聚焦在营销能力的探讨上。Day(1993;1994)认为营销能力与公司绩效有紧密联系,营销能力是一个整合过程,各种技巧、知识与有形资源相结合并通过该过程将营销投入转变为营销产出。O’Driscoll等(2000)将营销能力分为战术性和战略性营销能力两个维度,并指出了营销能力在管理公司与其他伙伴的关系、联盟、网络上的重要性。Yoon和Lee(2005)认为营销能力由市场导向的文化和营销战略决策过程组成,并通过问卷调查证实了市场导向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公司业绩。而且通过公司营销战略决策过程间接影响公司业绩。可见,国外学者考虑企业营销能力的重心在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和文化层面上,而笔者认为:营销能力与营销竞争力具有密切的联系,在本质上也可理解为营销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反映了企业营销竞争力的构成、影响因素和大小。

国内学者曾晓洋和李劲松(2002)认为,营销竞争力是指企业根据市场营销环境和自身资源条件,通过系统化的营销努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创造顾客价值,达成互利交换,实现企业及相关利益方目标的能力,并将企业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产品创新与开发能力、质量管理能力、品牌管理与营销传播能力、供应链与销售管理、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五大类别及多个细类。陈胜荣和蒋志锋(2005)认为营销竞争力是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为满足顾客需求,创造顾客价值,并赢得市场竞争优势而进行的一系列营销管理和组织活动的系统整合能力。张秀清和王丽芳(2007)认为,企业营销竞争力是指企业在本行业内,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获得营销竞争优势的能力,诸如产品的销售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品牌优势和企业的产权优势等,并把企业营销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归为产品竞争、品牌竞争、分销,竞争和资本运营竞争四个方面。

总结以上观点,笔者认为,营销竞争力不是一般的营销能力,而是企业的一种能够超越竞争对手的综合营销能力,其概念必须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营销竞争力的能力来源;二是营销竞争力的反应途径;三是营销竞争力的作用过程;四是营销竞争力的分力构成;五是营销竞争力的综合产出。根据这一要求,企业营销竞争力的定义是:营销竞争力是指企业通过对营销的资源投入和营销工作的努力。在满足顾客需要并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为创造在利润获取、市场表现、品牌表现、顾客资产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的营销理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营销组织、营销策划、营销执行、营销控制、营销创新等一系列营销管理活动的系统整合能力。

三、我国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特点

增强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途径之一是让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更方便地识别、培育、评价和维系自己的营销竞争力要素。而通过构建体现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特点的结构模型,可以加快民营企业提高营销竞争力的进程。

民营企业是民营经济的载体,由于国内各界对民营经济的界定标准和范围不一致,使得民营企业的内涵得不到高度统一。从所有制的角度,一般把民营企业界定为非国有企业的总称,包括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伙制企业、国家不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国有民营企业以及其他形式的集体企业等,其中前4类构成民营企业的主体,也是本文研究所依据的结论。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营销竞争力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诸如生产结构不合理、产品销售率低、库存积压严重和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归根结底都与其市场营销工作的好坏密切相关。但是,国有企业缺乏营销能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也有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限制因素。由于深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各种限制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营销往往表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色彩,出现营销机制不健全和不灵活、经营模式粗放、营销部门及营销职能不健全、优秀营销人才流失等问题。

我国的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其优点是经营体制和营销机制比较灵活,产权结构比较清晰,行政色彩较淡薄。因而相对容易克服营销缺失的问题。其营销竞争力的特点是:(1)市场反应速度快,但随之而来的是由于太强调灵活而缺乏营销战略规划。很多民营企业只有营销策略而没有制定自己的营销战略,从而出现了大批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命周期三五年”的现象。(2)过分相信点子而使诚信不足。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较短,民营企业的数量很大,但规模相对较小,在营销中经常出现“一个点子救活一个企业”的神话,致使许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过分相信点子,而不是把力量放在扎扎实实的经营上,从而在市场上一度产生人们怀疑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信任危机。(3)突出个体的营销竞争力而忽视了整合的营销竞争力。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都是在家族企业或合伙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为了生存,每个人都需要突出自己的强项,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表现出明显的个体竞争优势。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需要整合利用各方面的力量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却表现出竞争力的不足。例如,缺乏对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的整合;董事长与职业经理人力量的整合,营销战略、营销策略、营销组织、营销策划、营销执行、营销控制等的内部整合与相互间的整合,等等。可见,有针对性地增强民营企业的营销竞争力,是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的构建原则与框架

在企业营销竞争力模型的构建方面,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如冯俊华、王恩宁,宋安玲(2007)就构建了以价值力、销售力和持续力为内容的营销竞争力概念模型。曾路(2003)则设计了以营销理念、营销信息、营销战略、营销策略、营销执行、营销业绩为内容的企业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以上研究虽然描述了营销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但在结构层次和营销力量的分析上仍存在不足。为增强民营企业对营销竞争力的识别、培育、评价和维系能力,本文从我国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特点人手,构建出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的整体框架。

(一)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的构建原则

为了保证营销竞争力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结构模型在构建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1 基于营销管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任何模型的建构都离不开已有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同时,也是对实践的深刻总结。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既是企业竞争力理论在营销管理职能领域的一般应用,也是对民营企业营销现状和特点的全面透视。因此,本结构模型的提炼和开发既考虑了企业竞争力与营销竞争力理论的一般要求。又了解了民营企业营销的现实困惑和特定规律,并针对一些个案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和提升,使最终模型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

2 符合整合性、动态流程性和操作性的一般要求。

由竞争力体系到竞争力结构模型的概念转换,本身就表示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范畴和结构范畴。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是一个多维综合体,涉及到对多种营销和非营销的要素、技能、资源和策略的整合利用,通过整合功能实现竞争力效应的放大。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也是一个复杂的一体化过程,反映和揭示了由营销投入到营销产出的运作流程,构成流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则会受到企业内外环境的干扰而发生动态变化和调整。并且,结构模型的系统性比单纯的竞争力体系更具操作性,对民营企业的营销竞争实践具有更大的指导作用。

3 体现创新性和价值性的本质规律。

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应在整合相关要素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要体现在理念、战略和策略等思维与行为层面上,更要蕴藏在运作机制和规律等潜在机能里。只有创新,民营企业的营销竞争力才能体现自身的特色和精神,实现企业营销实践水平的提升。同时,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应具备顾客价值的创造能力,通过模型的整体运作,能有效增加民营企业的产品、品牌、服务、渠道和促销等各项具体价值以及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实现企业整体价值和顾客价值的最大化。

(二)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的整体框架

上述原则从不同层面上探讨了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模型的核心要素和基准。本文从营销管理理论体系的构成出发,根据营销竞争力的运作机理以及我国民营企业的营销现状和特点,将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各种功能模块和子系统聚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与结构,构建出包含“四层八力”的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为民营企业整合营销资源及增强营销竞争力提供管理建议。

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的“四层八力”是指该竞争模型的内容包括四个层次、八种力量。“四层”是指该结构模型由核心要素、集中表现、终极目标和动力来源四个层次构成;“八力”表示民营企业的营销竞争力具体体现为八种子力量的合力。即营销理念力、营销战略力、营销策略力、营销组织力、营销策划力、营销执行力、营销控制力和营销创新力。

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见图1。

该模型分为内、外两个系统模块,内部系统模块显示民营企业在一定的竞争环境中的营销努力过程,通过创新性地操作营销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使企业的营销理念力、营销战略力、营销策略力、营销组织力、营销策划力、营销执行力、营销控制力和营销创新力得到全面提升,并且形成适合民营企业实际情况的营销模式。外部系统模块体现了实现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终极目标的动态流程化过程,反映出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提高经历了一个从营销投入到营销产出的过程,而营销产出的具体结果则揭示了企业营销努力和创新的效果,并且可以迅速反馈给营销投入,实现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1 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的核心要素:营销管理流程。

以营销创新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营销组织、营销策划、营销执行和营销控制组成的营销管理流

程体系是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源泉。营销观念淡薄和营销理念落后是多年来制约我国众多民营企业发展的绊脚石,突出的表现是顾客导向缺失下的服务危机、诚信危机和社会责任危机。营销战略的缺乏而带来的短期行为则导致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受此影响,民营企业的营销策略和组织结构也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产品缺乏质量与服务保证、重利润轻品牌、重价格战轻价值战、营销人员素质低下、营销传播过度浪费、危机公关意识不强、营销组织结构缺乏市场导向和弹性等。营销策划水平低使许多营销活动流于形式,从而使计划目标不能实现。因此,民营企业必须积极改进工作,通过高水平的营销战略策划、营销策略策划、营销组织策划、营销活动策划和扎实的营销执行力、控制力来提高整体的营销竞争力。

2 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的集中表现:市场营销模式。

通过营销努力,民营企业在提高和整合营销流程中的各种营销竞争分力后,便形成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根据企业营销主导要素和运作机理的不同,可分别表现为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自有技术贴牌生产)模式或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全套服务贴牌生产)模式、国际化模式或本土化模式、合作营销模式或独自营销模式、直销模式或中间商销售模式等,也可以是以上几种营销模式结合形成的新模式。通过对现有营销模式的深耕细作,更利于民营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 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的终极目标:市场营销产出。

民营企业通过一定的资源投入和工作努力,经过对营销管理流程各环节竞争分力的有效运作及提升,就会实现一定的营销产出。营销产出体现了企业营销竞争力的高低,是营销竞争力的最终目标。其中,利润获取、市场表现(市场占有率、市场增长率等)、品牌表现(品牌形象、品牌忠诚、品牌价值等)以及顾客资产是企业营销产出的基本要素和一般衡量标准。

4 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结构模型的动力来源:持续营销创新。

鉴于我国民营企业所存在的营销顽疾和特点。其营销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依托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手段的支持,最终聚合为一种持续创新力。在创新力的作用下,营销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会根据营销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重构,并且形成强大的营销竞争分力,使民营企业的营销投入转化为巨大的营销产出,以实现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可见,持续创新是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动力来源。

民营企业的特点例6

在服务民营企业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点:

1、加强调研,增强互动,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的有效性

为贯彻落实好全区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我们及时召开了党组会议,传达会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析形势,明确思路,把服务于民营经济作为部门的中心工作来抓。

我们首先在全区范围对民营企业的科研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调研,掌握民营企业的科技项目需求,技术难题和在手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宣传落实科技政策,增强民营企业与科技部门的互动,营造企业致力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我们把企业科技状况调查表、服务热线电话卡、相关人员联系方式专程送到企业负责人手中,认真了解企业科研情况,积极帮助企业寻找技术攻关和合作伙伴。同时我们对发放的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建立被调查企业档案,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区民营企业科技工作动态数据库。

2、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抓手,利用“科交会”平台,服务民营企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科技部门服务民营企业的重点就是要主动为企业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引导和帮助企业开发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会议之后,先后分层次,分行业组织召开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座谈会,通过政策解读、类比分析,深化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学习文件,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民营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向发展的思路。去年我们先后多次帮助民营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项目,帮助××××厂到××工学院寻求合作项目,帮助××××公司与××大学联系洽谈合作,帮助×××××与中科院合肥××××研究所寻求技术支持。

“科技合作交流会”是市委、市政府为推动院企合作,解决企业科研人才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思路不宽而搭建的一个平台。我们在这项工作中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密切协作,加强集成,为科交会前期的洽谈合作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方面,根据部分企业的需求,我们先后安排专人到××工学院、××大学、××工业大学、××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进行走访,与相关的专家教授接触,有选择地洽谈合作项目,帮助东宝电器、××食品、××化工和××机械等多家企业找到技术依托和合作单位。另一方面把专家请进来,加强多元化合作。我们先后邀请清华大学××××研究所的×××博士,浙江大学的周××、王××两位教授,××工学院李××教授,中科院合肥×××研究所的宫××教授等专家来区考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商谈合作,建立合作网络。经过我们的努力,“科交会”南线活动中,我区××家企业负责人,在广州、深圳两地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广泛接触,深入洽谈,共签订各类项目××项。

3、突出重点,大力培植民营科技型企业,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民营科技型企业是民营企业中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新型成长性企业,是新经济发展的一支最活跃的生力军,也是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

为大力培植民营科技型企业,我们着重抓好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浓厚的创业氛围。我们将市局下发的《××市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市星火特色支柱产业基地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科技文件与目标考核办法一同下发,同时,我们还将《××市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和市政府办200×年×月下发的《××市加快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意见》抄送至区人大等部门,通过宣传市规范性文件,促进全区上下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服务于民营科技型企业良好氛围的形成。去年×月份,区人大组织部分代表视察区属重点企业,对全区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转型工作取得的成效结给予了充分肯定。

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是我们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重点内容。通过基地建设可以充分整合利用好现有各种资源,尤其是技术资源,避免重复投入;可以进一步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强化产业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原创:可以向上争取各级各类资助。对××××××特色产业基地我们先后请市局同志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并与镇政府商定制订产业基地中长期规划,帮助相关企业整理申报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软件资料。对××××××产业化特色基地,我们主要着眼于帮助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005年,我们重点扶持帮助的××××××有限公司开发出×××××型××××(产品),该产品当年通过部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获得2005年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2006年重点工作安排

1、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在科技项目申报、科研成果鉴定、科技进步奖评审、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三项费用申请等方面进一步对民营企业给予有力的支持;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机制;帮助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省科技攻关计划等各类支持。

2、认真组织实施市下高新技术产业化目标考核各项内容,利用市“×××论坛”在××召开的契机,早安排,早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带企业出去,请专家进来,促进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争取谈成更多的合作项目,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考核任务。

民营企业的特点例7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焦点问题,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的成败,甚至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只有切实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使企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企业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有维持其成长的灵魂支柱,从企业内部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无穷的力量。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毕竟民营企业存在时间短,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时间更短,这就不可避免的会使得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民营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企业没有认识到企业从产生开始就存在指导企业经营的理念和精神,没有把握创建企业文化的最好时机。有的企业没有认识到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企业文化,因此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文化,导致企业经营理念落后,机制僵化。还有的企业认为只有大的企业存在企业文化,而一般企业没有,因此小企业没有必要进行文化建设。一些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漠视态度,容易导致企业战略管理出现问题,最终影响到内部效率和正常运作,企业出现潜伏危机症状。

2.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功利性的特点。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产生带有一定的家庭化、个人化、感性化的色彩,使得部分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有浓厚的功利性。一些企业主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己及家族聚敛财富当作惟一的目的。民营企业家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往往导致经营行为短期化,诚信缺失行为盛行。民营企业家应该要重新思考企业的使命、宗旨、目标,以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为目标。

3.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保守性的特点。许多民营企业受家族观念和封建思想的影响,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保守性。如表现在用人上的保守,非宗族人员难以融入到企业,极大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决策过程中,民营企业发展往往由一两个人说了算,决策者缺乏制约。一些民营企业文化没有形成开放的文化体系。虽然这些企业中己经形成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和具有较强凝聚力、发展力的内部文化,但仅仅局限于实现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效率的内部职能上,却远未实现利用文化体现企业形象的外部职能,没有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来发展文化。

4.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化,物质化。有的企业注重以口号的形式来宣传企业文化,但有了这些口号,企业文化建设未必就很丰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创造和发展,不是几句口号就可以简单的概括。有的企业非常注重厂容厂貌、员工言行举止,注重会议、内部报刊等,但可能企业员工并没有从内心真正的认同企业文化,却将表层看作是摆设和负担。真正的企业文化是要有内涵、有根基的。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实质。没有健康的企业文化,没有规范的企业管理机制,一旦遇到危机,表面上再规范的企业也都会很快陷入困境。

5.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历程,这也决定不同的企业应该要形成不同的文化。但是现在许多民营企业的企业精神都是“团结、开拓、创新、求实、奋进、拼搏”等一类词汇,这虽然反映了当前时代的精神风貌,但是过于普遍化,没有将民营企业特色融合进去。民营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个性特征具体生动的反映,如此缺乏个性的“雷同化”企业精神及企业价值观就等于抹煞了民营企业的个性和特色,很难起到企业文化建设应有的作用。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针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策略,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健康的轨道。具体来说民营企业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1.加强民营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加强民营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主动积极的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民营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必然选择,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方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必然选择。当然,民营企业家自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需要一个过程,除了靠经营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外,还要从多方面来提高民营企业家的认识高度。企业家要善于吸取新的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报刊和杂志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开拓自己的思维,把自己从纯粹追求利益的角度转向更加关注员工的发展,更加重视企业的长久的发展壮大。企业家还可以参加一些培训班,接受专业的管理文化的训练,将理论知识与公司的实践结合起来,制定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企业家还要善于比较,能从失败的民营企业案例中吸取教训,并对照自己企业,及时改正缺点。总之,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军任务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更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成败,员工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从目前来看,提高民营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主要要从提高文化水平、普及科学技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着手,这是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民营企业可以采取诸如与晋级、评优挂钩等激励方法,鼓励文化水平低的员工循序渐进、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的好和坏与绩效考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 向全体员工普及现代科学技术。在向员工普及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逐步改变员工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安于现状等陈旧观念,树立争创一流、优质高效、对用户高度负责的现代生产管理理念。

3.建立规章制度,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开展。建设企业文化,需要有一套完善可行的制度保证,通过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使企业全体员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企业文化积淀。在建立企业文化制度保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合法性。企业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根本大法和各项法律法规,不能自行其事;二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内容、要求都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三是坚持机制可操作性;四是坚持公平性。在制订制度时不能对人不对事,要体现公平,在执行制度过程中要体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员工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和标准,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如何处理好制度和文化的关系上,要把握住三点:一是制度不能代替思想教育,不能忽视文化灌输和文化传播;二是制度要人性化。企业要树立起“制度关心人”的理念,制定的制度要体现“人性化”,人性化的制度容易被接受,执行起来也会顺利得多。三是制度化不必奢求一步到位,企业成长期管理还不成熟,各个方面发展变化较快,制度建设也应有留有余地,随着企业的成长而逐步改进与完善,过早的追求制度理想化,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4.培育民营企业的特色文化。当前许多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个性,盲目模仿。但是,企业文化若无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既不能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也不能给职工以亲切感和认同感,起不到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

民营企业要创造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应该反映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如同仁堂的精神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既体现了中药行业制作程序的特点,又折射出同仁堂人兢兢业业、严格质量管理、以诚信对待患者和顾客的观念。即使同处于一个行业,不同企业实施差别化战略不同,其企业文化所强调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如杭州胡庆余堂是医药制造企业,然而其提炼的价值理念不同于同仁堂,它强调的是“戒欺”,“药业关系生命,尤为不可欺”,“采办务真,修正务精”。而这个“戒欺”二字,也是胡庆余堂以“江南药王”钦誉130年的立业之本。而唐山曙光集团结合产品提炼或宣传企业文化,也容易得到认同。唐山曙光集团以生产水泥为主,他们提出了企业的“水泥精神”:“躺下是公路,竖起是高楼”。一者借水泥的功用说明企业的奉献精神,二者以水泥特性阐述企业的团结凝聚精神,既形象,又容易理解。深圳华为公司的“华为”名称, 是通过商标、品牌这些企业文化的表层来反映企业的深层文化,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奋发有为的中国人”,正好与该公司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和爱事业”的企业精神契合。总之,民营企业应大胆变求同思维为求异思维,追求自己的个性,善于挖掘本企业特殊的精神,使企业文化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1]黄静: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圈,2007年第10期

民营企业的特点例8

    伴随着特区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厦门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地位和作用日渐提升,民营企业已成为特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0年末,厦门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99.25亿元,同比增长18.83%,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8.87%;全市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112.59亿元,净增151.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2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07%;缴纳税收58亿元,增长6.7%,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2.17%。纵而观之,厦门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总量规模不断壮大,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特区建设之初,厦门民营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力微言轻。据统计数据,1981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工业产值20万元,仅占全市工业产值的0.02%;个私商业企业零售额210万元,占限额以上贸易业零售额的比重仅为0.67%;城镇个私从业人员仅有2340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0.48%。伴随着民营经济由改革开放之初的“有益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相关政策从“引导、监督和管理”变成“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特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逐步宽松,企业数量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确保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至2010年末,全市民营企业7.39万户,注册资金总额1933.45亿元;全市个体工商户9.75万户,注册资金总额27.77亿元;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共106.8万人,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81.18%;部分民营企业分别入选中国服务企业500强、福建企业100强和厦门企业100强。与此同时,借助特区率先全国对外开放的机遇及其港口、区位优势,厦门民营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外向型经济特征。民营外贸企业在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且增幅高于三资和国营企业,成为拉动厦门对外贸易增长(尤其是出口)的强劲动力。2010年末,民营外贸企业6876户,占全市外贸企业总户数的56.74%;完成进出口总额171.16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30.01%;实现贸易顺差105.6亿美元,同比增幅比全市水平高出6.11个百分点。

    2.三产比重大、二产后劲强从产业结构看,厦门民营经济呈现“三、二、一”的合理产业布局,服务业经济在全部民营经济中的占比呈绝对优势。2010年末,全市民营企业中,从事第一产业的448户,从事第二产业的15451户,从事第三产业的57980户,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0.61:20.91:78.48。从国民经济行业来看,除少数垄断行业(如铁路运输、航空、电信等)外,几乎都有民营经济活跃的身影。制造业、批发零售商贸业和住宿餐饮业是民营企业参与最多的行业,其中,全市批发零售商贸业70%增加值和住宿餐饮业36%增加值,都是由民营经济创造的。此外,民营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建筑业、信息传输、交通运输及房地产业发展也很快。从发展前景看,民营制造企业表现出良好态势,他们一方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走工贸结合、产销一体之路,既生产传统工业产品,如工业电器、建材、印刷制品等,也主动融入产业集群发展,为大型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提供配套的零配件生产。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这当中,涌现出了银鹭、联想移动、三安光电、三维丝环保等一大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

    3.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集群发展凸显从行业经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的不断放宽,垄断藩篱逐渐打破,民营企业也从原有的商业、运输、餐饮等传统行业,延伸到电子、机械、科研技术、信息传输、房地产、能源、金融、旅游、学校、医院等多个新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产业化领域发展较快。从企业经营看,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一批大型民企在做强、做精、做专、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有效整合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积极推行生产产品、经营品种的多元化,跨领域投资、跨行业经营稳步推进。从地域经营看,一批在特区建设中发展起来、具备相当规模和实力的民营企业既在外地设立营销服务中心和生产供应基地,着力推行全国性营销和生产策略,又走出厦门、走出福建,积极拓展外地市场,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厦门民营企业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极融入产业集群发展之路,他们或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体,着力做好那些扎根本土的民营中小企业的产品整合、配套协作,加快产业聚集;或以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设为载体,通过资源整合、专业化协作,发展关联产业,推进产业聚集;或围绕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关联。目前,在厦门精心梳理、重点发展的13条百亿产值产业链中,如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业链、光电子产业链等都活跃着民营经济的身影,并起着中坚的作用。

    4.企业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管理方式更加先进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厦门民营企业大胆改革,努力寻找家族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平衡点,在保持企业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逐渐摈弃家族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公司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改制、重组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参股、购并、合作、联营等方式,着手改变封闭式的产权制度和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厦门民营企业注册有限责任公司的占94.1%,注册股份有限公司的占0.2%。此外,受企业上市财富效应的示范,不少民营企业摆脱守旧观念束缚,突破资本禁区,从传统的产品经营向高层次的资本运作过渡,实现企业的超常规加速发展。他们有的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并按照上市公司要求规范操作,走上市发展道路;有的试水“买壳”或“借壳”之路,通过科技创新与资本运作的结合,依靠先进技术,成功实现境内或境外上市融资计划;有的通过股权投融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作等资本运作方式,努力实现实业与投资齐头并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

    5.科技创新和品牌意识日益强化30年耕耘,30年成长,“科技兴企”日益成为民间投资领域的新潮流。目前,厦门民营资本投资已从单纯的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的粗放型投资方式向以提高技术含量、跨行业投资为特点的集约型投资方式转变,资本经营已从来料加工、来样生产为主的纯粹产品生产向大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转变,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科技型、成长型中小民营企业十分活跃,经过不断孵化、发展,涌现出一批市级、省级乃至部级的技术中心。2010年末,民营高新技术企业320家,占比60.4%;民营企业技术中心29家,其中部级3家(全市11家),省级10家(全市21家),市级16家(全市43家);一大批民企产品分获省、市优秀新产品奖。品牌意识、品牌经营在广大民营企业中显着增强,特别是成长型、规模化经营的民企已经形成了创市级、省级和部级名牌的梯次战略,并成为提高市场占比、占据行业高地的制胜法宝。2010年末,全市有中国驰名商标43件、福建省着名商标67件、厦门市着名商标80件,属于民企的分别有24件、40件和46件,占比各为55.8%、59.7%和57.5%。

    二、厦门民营经济发展转型的问题和困难分析

民营企业的特点例9

[中图分类号] F275.1;F2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7- 0016- 03

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的,其资金筹集、生产经营、成果分配等都由企业经营者自己承担。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整体上讲,云南省民营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关注民营企业,大力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之一,就是融资难,融资的资金成本率高。大型商业银行出于风险等因素的考虑,对民营企业持“惜贷”、“慎贷”等主观歧视性态度。民营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无法贷到款项,但为了解决生产经营急需资金而不得不寻求非正规融资渠道,从这种渠道融得的资金其成本非常高,比正常的融资成本至少高出2倍,有的甚至高出近10倍,从而出现了投资人收益低于债权人收益的非正常现象,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和潜在的风险。

本文依托一份提案,对云南省32家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及融资成本进行了调查。本文特别关注了以下3方面的问题:一是民营企业通常采用的融资渠道;二是民营企业不同融资渠道的资金成本差异;三是民营企业不同渠道取得资金的特点及难易程度。通过调查,试图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提供政策上的建议。

1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本次调查的32家民营企业,行业类型涉及十余种;从年销售额及职工人数上看,小型民营企业和中型民营企业各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本次调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调查汇总表可知:第一,32家民营企业中,有18家能够通过银行取得长短期资金,占被调查对象总体的56%;13家民营企业使用长短期民间借贷形式进行融资;14家民营企业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个别民营企业通过客户、朋友筹集资金。由此可知,商业银行贷款仍是民营企业的首选,民间借贷是民营企业融资的常用渠道。第二,从融资成本上看,不同的融资渠道所耗费的资金成本差异较大: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率在7%~18%之间;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的资金成本率高低不等,波动较大,在18%~60%之间;通过民间借贷融资的资金成本率亦在18%~60%之间。值得注意的是,没有通过银行融资的企业所属的行业有服务业、养殖业、商业和建筑业,这与银行的风险规避倾向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三,通过走访调查,进一步了解到民营企业融资的制度困境:民营企业家希望以资金成本率较低的银行贷款方式融资,但是由于银行贷款的严格审批程序和漫长的审批期限而无法及时获得或根本得不到银行贷款。尤其是对创业初期的民营企业而言,无资产可抵押,无信誉沉淀,银行贷款融资基本行不通。多数民营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运转,不得不转而借助于民间融资。民间融资相对而言手续简便,融资可得性强,但是资金成本率居高不下,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对微利民营企业而言,会造成投资人收益抵补不了融资成本,阻碍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 云南省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民营企业融资难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世界上各个国家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以下将从3个方面对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

2.1 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运营模式缺陷导致民营企业贷款难

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形,服务网络分布遍极全国。根据周兆生的研究,认为银行对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以胜任的原因就在于其庞大的层级结构使成本过高,包括监督成本高,激励不足;体现在业务上,就是审批手续相对严格而且审批期限长[1]。银行出于对自身风险因素的考虑,往往倾向于向大型国有企业贷款,考虑优质客户。对于民营企业,由于不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及潜在风险,以及没有专业胜任能力的银行职员对民营企业进行细致而专业的考评,银行对民营企业体现出一种“惜贷”、“慎贷”的主观歧视性倾向。银行的抵押贷款要求企业有资产可抵押,但处于创业初期的民营企业基本无资产可抵押,往往得不到所需资金。这种金融体系从总体上而言,未能创造一种资源共享、平等竞争的机制,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遭遇瓶颈。

2.2 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制约其进一步的融资与发展

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处于初创期的民营企业生存周期短,信誉沉淀不足;经营管理上相对落后,没有凝聚到足够的优秀人力资源,创新性不强;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又没有可抵押的资产。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风险是巨大的,是不可估算的。渡过初创期而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其生产经营仍然具有不稳定性。因此,银行从主观上不愿意贷款给民营企业。

2.3 银企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民营企业想从银行贷款,银行想放款给优质客户,在信息畅通的情况下,是容易成功的事情。但是在实务中,银企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即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信誉度是否高、是否能按期还本付息、以及贷款到手后是否按拟定用途使用等,对银行而言,这些信息是不可获得的。这就造成了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2]。民营企业及银行所处的地域范围越大,如大中城市,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越严重,民营企业得到贷款的难度越大。郭斌、刘曼路(2002)通过研究认为,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资金的可获得性往往比资金成本更为重要;因此,民间借贷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3]。因此,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降低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3 改善云南省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若干对策

云南省属于我国边疆山区省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有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可利用。云南省的部分民营企业就利用了这种资源优势进行发展。尤其是在实施“桥头堡”战略的背景下,更应当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1 银行的贷款额度向民营企业倾斜

如前所述,银行对民营企业总体上有一种主观歧视性;而民营企业融资排序首选资金成本率较低的银行。因此应当在政策上激励或促进银行对民营企业尤其是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的扶持。可以采用激励机制或任务型方式使银行每年有一定数额的贷款贷给民营企业,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及融资成本高的难题。银行为降低自己的贷款风险,也可以采用诸如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等形式,构建一个合理的信用体系,从而形成银企双方共赢的局面。

3.2 积极培育中小型融资机构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另外一个措施,就是积极培育中小型融资机构,并限定最高成本率。林毅夫、李永军(2001)从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特点出发,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进行了研究,认为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并得出结论认为,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4]。如前所述,中小型融资机构与商业银行相比较而言,优势之一就是其与民营企业有着紧密的地缘关系,比较了解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状况,降低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再有,就是中小型融资机构从上至下的链较短,审批手续简单。这两点都有利于民营企业能够在短期内贷到其所需资金,也适合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灵活的特点。

3.3 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积极发展多种融资方式

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民营企业可分为处于初创期的民营企业和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处于初创期的民营企业,经营周期短,信誉沉淀不足,没有可抵押的资产,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因此贷款可得性不高。传统的抵押贷款等方式基本上都行不通。因此要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鼓励采用多种短期金融工具进行资金的融通,如应收账款、货物、合同等。

3.4 采用多种方式减少或消除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民营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其融资困难,因此,减少或消除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双方信息沟通的畅通。可采用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1)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培育商业信用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约束。石晓军、张顺明(2010)以我国176家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验证了商业信用对融资约束的显著缓解作用,得出的结论是:商业信用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规模效率的提高;通过资源配置机制实现比银行借款更大的规模效率[5]。商业信用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起到了缓解作用,对民营企业而言,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企业与银行双方就贷款额度、资金用途、资金监管等事项签订一份完备合同,发放贷款根据双方协商结果进行,银行可跟踪民营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以提高二者之间的信息透明度。

(2)充分发挥金融分析师和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一方面,民营企业可主动披露有利于己的财务会计信息及其他信息,或应银行的要求披露其相关信息,方便金融分析师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双方可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评级,为银行贷款奠定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兆生.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5).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71-172.

民营企业的特点例10

1.相关概念

1.1民营银行的概念

民营银行是由民营资本所控制经营的金融服务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较为强烈。民营企业创办的民营银行最核心的动机,是为自身的发展融资,提供融资的方便。

1.2 小微企业的概念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总称。具体分为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族式作坊企业、个体业主,共同的特点是管理权和所有权统一、产品服务结构简单、企业规模和产值小、组织员工人数少。

2.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情况

2.1信贷业务市场潜力大,融资问题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在信贷业务上的需求强烈。因其规模和资产有限, 不能通过传统银行的资格审查,融资难度大。据查,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在8000亿元左右,而经合法正规渠道获得的不到1000亿元人民币 。

2.2贷款需求具有期短、额小特征

我国小微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贷款多使用在期短额小的项目。通过对3231家小微企业调查,64%的企业资金缺口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不超过50万元的企业占90% 。

2.3国家高度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2012年,国务院颁发了《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上升到战略层次。2014年国家又《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有关问题的通知》。

3.民营银行小微企业客户SWOT分析

3.1 民营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客户的优势(Strengths)

3.1.1产品具有针对性。民营银行来自民间,相对于传统银行更加熟悉小微企业的特点和资金使用规律,也更加贴近民众,金融产品主要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3.1.2融资门槛低。传统银行审批严格、程序烦琐、对信用抵押要求高。民营银行则不一样,对小微企业的融资要求较低,更愿意推进业务创新。

3.1.3融资效率高。传统银行办理信用贷款需要严格审批,还要看分行的具体情况,放款时间较长。而民营银行办理贷款业务,如果客户资料齐全,甚至可当天完成放款,融资速度快。

3.2 民营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劣势(Weaknesses)

3.2.1小微企业良莠不齐。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都存在技术不高、夭折率过高等问题。在信贷融资业务方面,还有资信能力差、贷款数额小利润量少、资金风险大坏账率高的情况。

3.2.2民营银行规模较小。民营银行自身建设规模小,营业网点数量少范围小,市场份额少,品牌知名度低。在营销手段和渠道建设上能力较弱,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服务未完全有效普及。

3.3民营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机遇(Opportunities)

3.3.1民营银行发展受到政府重视。近年我国重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3.3.2外资准入带来的机遇。引入外资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银行的竞争力、扩大资本规模,同时还可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我国民营银行仍处于发展初期,经营规模相对有限,更容易做出改革和调整。

3.4民营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威胁(Threats)

3.4.1民营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冲击影响。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得用户对金融产品的便利性要求提高。相较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民营银行在对客户的关注、研究、细分、服务方面较为落后,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3.4.2银行同业竞争激烈。目前传统国有银行不断改革和进步,完成了部分的上市,与民营银行形成了极大的竞争。另外,各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都在不断丰富,大中型客户市场越来越饱和,各行都在争夺小微企业市场。

4.民营银行小微企业客户营销策略建议

4.1产品策略(product)

4.1.1民营银行的分类产品营销。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各自的特色,在银行的结算、授信上,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信贷产品。如金城银行,针对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时会面临的资金难题,推出了“政采贷”产品;针对出口企业推出“退税贷”产品。

4.1.2民营银行小微企业服务营销策略。民营银行可按照小微企业客户的需要、特点、要求等,建立客户联盟、俱乐部等营销策划,及时提出服务性强、有针对性的服务。另外,民营银行可为客户开展具体的家庭理财项目。

4.1.3民营银行品牌营销策略。品牌是企业、产品、服务的重要标识,是一种反映企业综合实力和经营水平的无形资产。对于一个民营银行而言,只要能用好品牌,拓展市场将会事半功倍。

4.2 定价策略 (price)

为应对风险管理,民营银行在进行利率定价时,需要做到择优录用、以效益为主的标准。按照小微企业存贷款数量、再次贷款的信用程度,可将客户分为积极信贷类、适度信贷类、高信用和低信用等四类客户,并制定出不同的价格。

4.3渠道策略(place)

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迅速普及的今天,民营银行应建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渠道策略。线下建设围绕营业网点建设为主,以增强业务服务能力为核心,建设新型的营业网点 ;线上建设营业网点围绕小微企业网银建设为主,利用互联网快捷高效特点积极拓展潜在市场,增加业务量。

4.4促销策略(promotion)

4.4.1提升广告宣传强度。充分结合传统媒体、新兴网络和微博等新媒体、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致力于打造自主特色的品牌价值,力求将良好的服务与产品推广到小微企业客户手中。

4.4.2加强员工营销技能的学习。通过员工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营销技能的学习,有助于促成交易,在柜面工作人员和客户经理的销售过程中,有利于开发新顾客、维系老顾客。

4.4.3建立小微企业团体促销方案。依靠小微企业对于某一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分析的专业特点,对于行业内小微企业的帮助、组织和学习的功能,大力拓展同一行业内的小微企业客户群体的业务。

参考文献:

[1]晓敏.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J].北京:学习啦创业准备,2017.

民营企业的特点例11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12-0045-02

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的鼓励物流业发展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物流需求逐年增大,为民营物流业发展创造了极大空间。但是,民营物流企业发展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如国外各大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有强势物流企业加大了对民营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国家相关的制度、政策、法规尚未完善,除个别精英企业外,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因此,探讨民营物流

企业发展之路成为社会关注的主题之一。

一、问题分析

1.企业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低,竞争力不高。物流业务的范围一般来说是全国性的,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拥有一个遍布全国的网络体系,才能顺利完成收取、存储、运输、配送等业务,而这只有资金、设备、人员都比较充足的大型物流企业才能负担得起。我国物流业整体实力较弱,民营物流企业更是“散、小、弱、差”,不论是在体制、资金,还是在技术、管理方面都很弱,服务能力有限。民营物流企业普遍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原材料到产成品的采购、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以及相关信息咨询、进出口货代和一体化、多功能物流服务,除少数企业初步具备专业化物流技能和柔性化的综合物流能力以外,大部分企业服务能力和品质都不高。[1]

2.融资难。民营物流企业一般靠自有资金起步,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成为最主要的企业发展资金来源,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持续扩张,自有资金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但其融资仍存在瓶颈。一是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一般情况下,银行倾向于向那些能够提供足够抵押担保,或具有较高信用评级的企业发放贷款,我国民营物流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等抵押物不足,为民营物流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机构又少,贷款机会较少。二是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我国企业直接融资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中缺少一个多层次的、多形式为民营物流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这两种方式大多数民营物流企业仍无法使用[2]。这样,民营物流企业融资主要来自民间筹集和内部职工集资等方式,这就使绝大部分民营物流企业的投资主要依靠非正规、小范围的借债集资或股权融资,这种融资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三是物流企业资金相对回收慢。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大,物流行业是资金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网点建设,运输、装卸设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大量投入,而客户应收账款期限长,客户越多流动资金占用越多。为防止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部分货主企业需要物流企业缴纳保证金和押金,这也占用大量流动资金。

3.民营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落后。我国大多数民营物流企业仍属于家族式经营模式,管理手段滞后于企业发展,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在物流运作中缺乏专业人才,以及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3]。尚未真正从信息应用、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优化内部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来着眼。缺乏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机械化仓储系统低,GPS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自动化仓储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没有充分的应用。信息技术水平落后导致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多样化等方面都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使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不能结成伙伴关系,严重制约了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4]

4.人才短缺。民营物流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问题,大部分企业管理水平比较低,缺乏专业人才,而一个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在短期内又很难培养。许多有经验的物流人才又大多数集中在国有企业,国有物流企业效益福利比较好,他们不愿冒风险到民营物流企业去创业。同时,国外物流公司进入中国后,加强了对人才的争夺,为了推行本土化建设,不惜重金利用各种手段从国内物流企业“挖”走有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给民营物流企业造成巨大压力[5]。

二、对策分析

1.建立多种形式的物流模式。一是建立或融入能实现多赢的物流联盟。物流行业的科学发展就是竞争与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面对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及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民营物流企业应在做强做专本企业擅长的物流业务的基础上,加强物流业务的合作,以合资、联营、连锁等多种方式建立或融入物流联盟,形成一种战略联盟,以弥补功能单一与不完善的缺陷,构成物流竞争优势。[6]物流联盟就是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所取得的更好效果,物流企业间形成的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众所周知,网络和信息是现代物流服务的基本手段,通过整合企业的核心能力,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对各自承接的物流业务进行信息共享,相互分包、相互配载。其形式有与客户企业的纵向联盟、与其他物流企业的横向联盟、上下游中小企业客户的联盟等。有条件的大型民营物流企业还可以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强强联合,组建能走向国际物流市场的企业集团。二是追求专、强、大的规模效益模式。一些仓储民营物流企业可以只做少数几个品种的物流业务,不要追求货物品种数量,而是追求每种货物的绝对数量,通过规模化的物流服务产生效益。品种少并不意味着物流业务简单,相反,这种情况是因为生产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很高而造成的。物流企业对存放货物要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要有对物流特性、堆放、搬运、温湿度控制等方面的透彻了解,如汽车、运动器材等产品的货物物流额都相当大,就可以采取这种模式。[7]

2.政府制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是制定财税政策。国家对有发展潜力的物流园区给予财政贴息,允许经营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企业税前还贷,提高其融资能力[8]。针对目前相关税收政策盲点的存在,民营物流企业有漏洞可钻,但也有重复纳税的情况,涉税风险较大,税收政策的制定更应发挥鼓励物流业务的“集零为整”、提升物流企业供给能力的导向作用,实行物流企业所得税统一缴纳、物流业务环节实行从低统一税率、物流环节费用抵扣增值税进项等,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有利于促进我国民营大型物流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本土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改善交通环境[9]。妥善解决配送车辆进城和停靠装卸问题,制定符合城市物流特点的相关交通管理措施。进一步降低公路收费标准,减少收费站点,全面提升公路道路运输效率。制定物流车辆标准体系,坚持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确保车辆吨位标定的科学、合理。三是加强行业自律。针对目前民营物流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问题,要在民营物流企业中加紧推行《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建立物流企业统计制度、社会诚信体系及企业信用制度,特别建立适合民营物流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及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对民营物流企业的行业指导与服务。

3.拓宽融资渠道。物流业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有其自身经营特点和盈利模式,需要相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比如,“重资产型”物流企业基础设施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轻资产型”物流企业不动产规模不大,但掌握着大量的流动资产。这些特点,决定了物流行业需要特定的金融服务。一是建立针对中国物流产业的担保体系。政府部门和物流行业协会可凭借公信力和中立性,建立行业性的政策担保机构和行业互保、联保机制,统一对民营物流企业银行信贷提供第三方担保,也可以促使民营物流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二是完善行业信用评级制度。行业信用建设可以委托具有公信力的行业协会参与并统一组织,实现金融机构内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优质民营物流企业获得信用贷款的能力。三是推动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可以根据物流行业特点,开发符合物流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如针对物流行业客户代收货款服务等现金流量大的特点,开展物流一卡通结算业务。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这种特殊金融产品在发达国家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金融工具,它融合贸易、金融、租借为一体,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民营物流企业员工流失率比较高,有人甚至称之为“民营企业是人才培养的学校,来一批走一批”,为了充分尊重员工个人知识拓展及成长的需要,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针对现阶段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要通过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举办讲座等途径,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专业培训更是解决专业人才不足的办法[10]。如,在民营物流企业发展初期阶段,重视员工的实际运输仓储等操作技能培训;在民营物流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管理层的沟通与团队能力成为培训的重点;在民营物流企业发展到较大规模的时候,管理层的战略决策能力与员工的理念态度等问题成为培训的重点。

5.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物流信息化的直接结果是使信息流动加快、及时、准确,信息迅速流动直接关系到物流的工作流程的平衡。一是树立为客户物流信息服务的理念。目前欧美物流企业都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应该把信息化提到一个战略性高度来认识,应将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内容作为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将物流服务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围绕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来改造物流管理模式与运作流程,并以此为业务需求建设合格的物流信息系统。二是打造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提高政府和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共同打造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因为物流的特点是行业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必须同时并举,这样便于信息网络间的连接,以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郑颖.当前福建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探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马会军.困扰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的财税问题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2008.(1).

[3]陈泉忠.当前民营物流企业运作现状及发展探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7,(1).

[4]秦京莉.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J].物流科技,2007,(7).

[5]孙勤.从SWOT矩阵论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J].当代经理人,2006,(21).

[6]孙晓明,施国洪,尹成元.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策略[J].江苏商论,2006,(5).

[7]钱巍.比利时、德国物流企业的经营方式[J].环球视野,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