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进出口贸易业务

进出口贸易业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7 09:19:44

进出口贸易业务

进出口贸易业务例1

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的经济逐步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我国的出口贸易经营也正在全方面的展开。部分出口贸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被限制在生产经营管理格局之中,财务管理思想落后僵化,财务管理的作用在企业中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与国际经济市场的要求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一、出口贸易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近些年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我国出口贸易企业来说,其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3985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了45%,其中出口2895亿美元增长39%,进口1090亿美元增长29%,出口贸易比重从2011年的15.2%提高到16.7%。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主要出口市场全面恢复,新兴市场出口数量稳定提升,主要贸易伙伴仍为欧盟。我国部分出口贸易企业生产经营机制应变能力强、相对灵活,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是也有部分出口贸易企业面对着日趋白热化、激烈的国内、国际宏观环境和日趋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很难适应,特别是财务管理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需要,一些出口贸易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还比较薄弱,有的出口贸易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报表不齐全,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财务管理深层次更无从谈起。同时,一些出口贸易企业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两本账”的现象,财务核算管理人的不严格和不规范,也导致了企业资产的严重流失。

二、出口贸易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模式僵化

我国的出口贸易企业虽然正处在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之中,但是企业长久以来受到旧的财务制度限制,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比较陈旧和滞后。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管理能力和管理思想落后,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者同时也是投资者,在这样的企业中存在着很严重的集权现象,并且企业的管理也是家族化模式,管理层基本都是业务出身,比较熟悉业务,因此在日常工作和决策中就会偏重于业务方向。同时,出口贸易企业普遍还存在着轻财务、重业务,轻管理、重融资的状况,形成了企业的效益不是财务管理的结果而不是业务做出来的观念,企业管理有效体系并没有把财务管理纳入其中,缺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思想,大部分出口贸易企业没有建立诸如风险价值、时间价值、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财务管理的概念。

2.筹资方式单一,企业融资困难

由于出口贸易企业的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企业的自有资金很少,企业经营使用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出口贸易企业筹资渠道比较单一,造成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使得出口贸易企业在价格和商品中竞争的空间越来越小,在国内、国际贸易核算中,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付款方式来说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运用商业信用周转的范围越来越小,因为企业原因,不能通过发行股票或债权来融资,只能通过单一的融资渠道银行贷款来满足企业的需要。但是企业取得银行贷款又非常的难,造成了企业越是贷不了款,企业的业务越是进行不下去,业务展开不下去,就不能贷款的恶性循环。而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企业规模小,资信与信用等级偏低,风险也就偏大;二是出口贸易企业属于流通企业,不容易找到贷款的担保的单位,如打包贷款、信用证押汇等非常的困难,更不用说流动资金的一般贷款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来说就会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形成呆滞。

3.财务控制薄弱,监管问题突出

随着出口贸易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也被企业的经营者所关注,但是对于如何控制管理层仍是盲点和难点。管理层把控制作为对所属员工的管理手段,把自己架设在企业内部控制之上,造成企业的股东和监事会如同虚设。企业缺少有效的监督,企业的决策由管理者自己说了算,缺少科学的监管机制。另外,有些出口贸易公司为了取得收入,增加出口规模,将出口业务按自营出口业务入账,形成“假自营真”,造成企业的收入、成本、库存商品不实,而且企业将出口退税变通转付给被方的处理也是不合法的。这些都是违背会计真实性原则的,这些假自营的出口企业在财务账面上的经济业务并不是真实发生的。因此,企业的很多财务分析指标就没有了真正的意义。

4.管理水平受限,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出口贸易企业普遍存在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缺乏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有些企业财务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化、专门化的财会知识学习,造成无证上岗情况大量存在。会计与财务职责分不清,缺少专职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有的企业甚至出纳、会计、管理由一人兼任,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混乱,职责分工不明确。另外,财务人员只是关注会计核算方面,整天忙于付款、记账等事务性工作,并没有把工作重点从记录账薄转移到财务管理工作上来,在财务预测、预算、决策、分析、控制等方面都缺少理论知识的支持,不能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

三、出口贸易企业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1.完善财务管理环境与内部控制体系

出口贸易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工作进行全力的支持,这样才能为企业财务管理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企业的财务人员都要参与到企业财务管理决策中来,全面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在出口贸易企业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出口贸易企业应该建立独立的企业内部审计规范,监管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保证企业资金的完整与安全。只有这样才能让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更好地发挥服务与监督的作用,有助于企业的经营者更好的认清企业真正的财务与经营状况。

2.提高出口贸易企业的整体融资能力

首先,出口贸易企业应该增强企业的内部融资,重视积累内部资金。企业可以与国内、外的客户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充分运用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等融资方式,来改善企业一部分资金周转的紧张问题。其次,出口贸易企业也可能采取借助外部力量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依据银行贷款信用等级要求对企业相关制度进行规范,积极取得银行的高信用等级评定,这样才能更多取得银行贷款的机会。企业也可能与一些规模大、信用好的企业进行合作与联盟,运用大企业的优势来取得银行的贷款机会,争取更多的融资机会。

3.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企业财务人员法律意识,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仅可以减少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还有助于帮助财务人员依法向企业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加强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合理配置会计人员,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重视在职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建立和改善激励制度,开展最佳的职业道德培训,依法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实现管理规范化。会计信息失真、混乱的财务管理是造成企业财务工作基础薄弱的原因,只有科学设置财务机构和人员才能真实准确的打好会计核算的良好基础。应该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等相关制度规范企业财务人员的行为,做到账账、账证、账表的统一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出口贸易企业中最重要的部分,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是必然的选择,出口贸易企业只有认清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想办法加以改进,才能不断的成长,稳步的发展。

进出口贸易业务例2

一、我国民营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发展出口贸易的现状

1、从民营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数量与质量来看,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要好于其他地区;而从单一地区的企业来看,大企业要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2、许多民营企业建立企业网站,或跟一些国内外著名网站如阿里巴巴、环球资源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利用专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和产品信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3、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为了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在企业内部还积极实施ERP工程,建立健全内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成本核算、业务管理等的网络管理和信息共享。

4、实现从浏览、洽谈、签约、交货、付款等全部或部分业务的自动化处理。

5、参加网上开设的全天全天候的交易会,积极应用电子商务新手段。

二、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1、一些企业主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企业主思想比较保守,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不强,不愿对原有的贸易模式进行创新,对电子商务的概念也比较模糊,他们对发展电子商务基本持观望态度。

2、一些大的民营企业由于资金实力雄厚,各方面人才较多,对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一些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原因,没有开展电子商务或者开展电子商务相对较少,电子商务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3、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相对还较低,多数停留在将B2B电子商务理解成网络推广和网络营销的层面上,B2B电子商务还没有完全达到真正商务的功能。

4、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据本人的抽样调查,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一般销售人员在2-5个,而既懂国际贸易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少。

5、信息的更新不够及时,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建立企业网站后没有专人负责网站的管理与维护,信息更新较少或不够及时;对客户的询价回复不够及时,没有建立完整的客户跟踪系统,导致电子商务的效果不能够很好体现。

6、网络安全问题使一些民营中小型企业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7、商业信用问题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广泛使用。

8、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标准化和网络的支付制约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三、理论综述

电子商务拓宽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范围。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两国的比较优势不同,通过交换可以使双方获益。传统的比较优势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等,但是在网络经济社会,信息成为了又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资源可以部分地替代其他资源。发展中国家原先由于资金不足造成的劣势可以利用信息的优势进行弥补。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市场局限,建立了一个网上“虚拟大市场”。由于信息科技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使得各国间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空间存在为前提的束缚。全球贸易市场由此形成了一个以信息网络为纽带形成的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市场全球化的形成,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应用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率。交易成本是指交易者之间协调活动时产生的成本。威廉姆斯提出,交易成本包括事前谈判及协议成本,事后执行和管理成本以及纠纷发生时的补救契约成本。科斯与威廉姆斯都认为交易成本占了商品价格较大的比重。而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文件处理成本等,从而显著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产品的价格,有利于在市场上占据优势。

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与贸易效率。电子商务与企业生产制造活动相结合,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贴近市场的需求,有助于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敏捷性和适应性。

四、促进民营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发展出口贸易的对策与措施研究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要“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并且,我国已将电子商务产业纳入到“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可见我国政府的重视。

因此我国民营企业下一步应当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将信息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重要举措来抓。

1、政府应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完善相关的经济法规,以保障电子交易安全,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政府要大力宣传、推广开展电子商务,促进外贸企业的电子商务建设。如每年可举办“外贸企业电子商务技术讲座”等一些公益性的培训,使企业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

3、地方政府可以建立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帮助企业更为有效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比传统展会更为国际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在线交易。如宁波市建立了“宁波出口网”和“网上消博会” 这两个具有宁波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宁波出口网”汇集宁波市本地企业,打造宁波品牌,成为外销员和工厂的互动平台、寻找货源的最佳基地。

4、在近期,政府要继续对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实行财政扶持或奖励政策,扶持电子商务创业企业、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

5、政策要支持建立电子商务出口信用体系,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要建立外贸企业B2B信用评估体系。

6、大专院校要培养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专、本科生基本都开设了电子商务这门课程,但是这些学生往往重视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实践,而缺少电子商务方面的实践活动,到民营中小企业后还不能一下子适应电子商务业务的要求。

7、考虑到企业规模与资金实力,民营中小型企业更多的应当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从而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和提高服务。

8、企业要创新业务流程,拓展电子商务范围,提高运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9、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中注重诚信经营,建立与推广自己的出口品牌,不仅要比价格,更要比信誉、比质量;同时也要注意规避外贸电子商务中出现的一些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波.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J].中国经贸,2012(12).

进出口贸易业务例3

中图分类号:F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11-0033-06 收稿日期:2010-06-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货物贸易,使对外贸易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服务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十分迅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5.36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0.3亿美元,增长了67.5倍。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在这26年间由20.24亿美元增加到1471.1亿美元,增长了近72.7倍,并且其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从0.64%提高到3-8%,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从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5位,进口排名也从第40位上升到第5位。然而,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同时我国服务贸易自从20世界90年代中期以来表现为持续逆差且呈现扩大的趋势。为了适应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形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我国有必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因此,研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本文拟对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于服务贸易的研究开始于传统贸易理论是否适用于服务贸易领域。Deardorff(1985)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服务贸易的发展。后来国外学者进一步探讨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服务贸易的决定,比如Jones等(1990)运用“服务链”来探讨规模经济条件下服务贸易的发展,他们认为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生产过程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服务链”,同时“服务链”可以促进生产的国际化,从而服务贸易可以大大促进货物贸易的发展。Porter(1990)的竞争优势理论也被引入国际服务贸易的研究领域,分析服务贸易与国家竞争优势的内在联系,指出服务贸易将给厂商甚至贸易国带来强大的竞争力。

国外学者对于影响服务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比如Bhagwatifl984)把34个国家根据人均收入分为6组,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一国资本与劳动力的比例越高,则劳动力回报与资本回报的比例就越高,即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服务成本高,而资本密集型服务成本低,发展中国家则相反。由此可知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有优势而发达国家在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有优势。Hoekman和Karsenty(1992)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法”分析了不同收入国家在服务贸易上的比较优势,结论表明人均收入在6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在服务贸易上拥有较大优势。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影响也引起学者们的关注。Hardin等(1997)指出FDI在服务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把FDI在服务贸易相关产业股票和流动市场上的价值算上,其对服务贸易的推动作用将会更大。Markusen等(1999)指出由于服务的不可贸易性或者贸易的高成本,外商直接投资是在国际间进行服务交换的最好方式。Hoekman和Primo Braga(1997)阐述了技术进步对服务贸易的重要性。他们指出在电信业中,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提高服务的可贸易程度,使得信息集中的服务活动的生产和销售变得便利。Tori等(2001)利用美国和其27个贸易伙伴的数据分析了贸易额、信用评级和汇率三个因素对美国银行服务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较大的贸易额和较高的信用评级会减少美国银行服务的出口,而汇率市场的压力会增加美国银行服务的出口。Denise等(2006)在一个标准的CGE模型中引入不完全竞争的服务部门,指出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产生正的竞争效应、产品种类多样化的效应和服务部门效率提高的效应。综上可知,国外学者主要关注要素禀赋和某个因素对于服务贸易的影响。

(二)对我国服务贸易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

韩军(2001)研究了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决定一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因素除了自然资源禀赋外,最根本的因素是该围的人力资本状况。李静萍(2002)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物出口对服务出口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货物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服务贸易的巨大机会。赵景峰等(2006)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货物贸易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有促进作用。李杨等(2008)得出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规模这两项因素与服务贸易规模具有正向的相关关系。赵明亮等(2008)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开放度、货物贸易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对服务进出口额有显著正影响:陈文婷等(2008)选取服务业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科学技术投入、货物贸易额、城市化水平、汇率这些变量研究它们对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影响,结果表明货物贸易、科学技术投入对服务贸易出口额有正影响且影响较大,其他因素也都有正的影响,但是汇率与服务贸易出口负相关且影响不大。殷凤等(2009)利用1990~2005年14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采用Panel Data回归分析方法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商品出口额、服务开放度和国内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出口均有显著正效应。本文将尝试选取多个变量作为影响因素,利用实证检验全面考察影响服务贸易的因素,从而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二、我国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及变量的选取

本文利用我国1984~2008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IMF数据库以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中心的数据库。本文拟引入多个变量以全面考察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因素,因变量为服务贸易出口额(SE)和服务贸易进口额(S1)。选取的自变量有:人均国民收入(X1)、货物贸易出口额(X2)、货物贸易进口额(X3)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X4)、国内对服务业的投资(\X5)、国内

服务业发展水平(X6)、人力资本(X7)、服务贸易开放度(X8)和汇率(X9),共9个解释变量。所有变量的原始数据单位为美元的均利用历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价换算成人民币,然后利用定基比消费价格指数将SE、SI、X1、X2、X3、X4、X5折算为实际余额,其中定基比消费价格指数是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以1978年为基期的定基比价格指数换算而得,换算后k22000年为基期。

1 人均国民收入(X1):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服务的消费需求也会增加,这不仅会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也会引致服务进口,所以选取该变量分析它对服务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进口的影响。

2 货物贸易出口额(X2)和货物贸易进口额(X3):许多服务贸易是伴随着货物贸易而产生的,货物贸易的发展会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李静萍,2003),所以选取该变量来衡量国内货物贸易规模。

3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X4):基于外商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因此选取该变量来分析其对服务贸易的影响。

4 国内对服务业的投资(X5):国内对服务业的投资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国内关于该因素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的研究很少,故本文将国内对服务业的投资也选作一个影响因素,但由于这方面的数据无法获得,故用该变量来代替国内对服务业的投资。

5 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X6):一般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反映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出于数据的可得性,用第三产业增加值来代替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发展水平体现了一国提供服务的能力,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其在服务贸易竞争中就越有优势,有利于服务贸易的发展。

6 人力资本(X7):用高中及以上学历在校学生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人力资本状况。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是由传统服务贸易(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贸易发展,所以推测人力资本是影响服务贸易的重要因素。

7 服务贸易开放度(X8):一国的服务业市场进入限制越多,壁垒越严格,开放程度越低,表明这个国家的服务业发展落后,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没有丰富的国际竞争经验。这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国内服务业的作用,但是限制壁垒使得外国的服务很难进入到本国市场,因此会对服务贸易产生抑制作用。故选取服务贸易开放度来分析制度因素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服务贸易开放度由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反映。

8 汇率(X8):和货物贸易一样,服务贸易中也涉及货币支付,汇率作为两种货币之间的价格比,有可能对服务贸易产生影响。本文拟选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指标来分析汇率因素对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的影响。

(二)主成分分析

由于本文所选的变量较多而且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所以在回归之前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本文利用Eviews5,O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控制异方差,先对SE、SI、X1、X2、X3、X4、X5、X9进行对数变换。

1 相关性检验:对9个解释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2 主成分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X9与其他解释变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对除X。外的解释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在表2中,第一个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且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7.836%,因此,选取第一主成分来代替原来8个解释变量的信息。进一步,根据表3主成分系数矩阵,可得第一主成分表达式为:

F1=-0.34*X1-0.375X2-0.372*X3-0.344*X4-0.373*X5-0.352*X6-0.323*XT-0.347*X8

其中F1代表第一主成分,其包含了除汇率以外的8个解释变量的信息。

(三)回归分析及协整检验

先对SE、SI、F1、X9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南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SE、SI和X9在l%显著水平下是一阶平稳的,Fl在5%显著水平下是是一阶平稳的:

利用En譬le-Granger两步法来进行协整分析,第一步选取第一主成分F1和X9一起分别对sE和sI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见(1)式和(2)式;第二步对方程(1)和(2)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两个方程的残差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单位根假定,即两个方程的残差都是平稳的,表示SE和F1以及X9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SI和F1以及X9之间也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

SE=-3.747-0.664・F1+0.199・X9 (1)

R2=0.993,调整后的R2=0.992,D.W.=1.981

SI=-5.376-0.777・F1+0.332・X9 (2)

(-7.033***)(-37.512***)(2.323***)

R2=0.988,调整后的R2=0.987,D.W.=1.406

注:括号里是t值、*、**、***分别代表在10%、5%,1%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

为了定量分析每个指标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因此,进一步地,将第一主成分FI的表达式代入方程(1)中,可以得到各个解释变量与SE的回归方程,如(3)式所示;同样将F1的表达式代人方程(2)中,可以得到各个解释变量与SI的回归方程,如(4)式所示:

SE=-3.747+0.226・X1+0.249・X2+0.247・X3+0.229・X4+0.248・X5+0.233・X6+0.214・X7+0.23・X8+0.19・X9 (3)

SI=-5.376+0.264・X1+0.291・X2+0.289・X3+0.268・X4+0.29・X5+0.273・X6+0.251・XT+0.269・X8+0.332・X9 (4)

(四)结果分析

1 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因素的分析。由(3)式可知,本文选取的9个解释变量与服务贸易出口额均呈正向关系。在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人均国民收入每提高1%,服务贸易出口额就会增加0.226%,表明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服务贸易出口,这解释了在许多发达国家,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往往较大的现状;货物贸易出口额每提高1%,服务贸易出口额就会增加0.249%;货物贸易进口额每提高1%,服务贸易出口额就会增加0.247%。这表明货物贸易的发展确实会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这与其他学者得到的结论一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每提高1%,服务贸易出口额就增加0.229%,外商直接投资不仅给我国服务业带来知识和先进技术,同样使我国服务业面对外来的竞争压力,这些对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国内对服务业的投资每提高1%,服务贸

易出口额就会增加0.248%,这说明国内对服务业的投资会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增强其供给服务的能力,有利于服务贸易出口;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每上升1%即人民币升值1%,服务贸易出口额就增加0.19%,这表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服务出口。

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半弹性反映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导致服务贸易出口额增加0.233个百分点(本段所讲的百分点是指绝对量的变化而非百分比的变化)。这表明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也会增强。人力资本的半弹性反映了高中及以上学历在校人数占总人口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导致服务贸易出口额增加0.214个百分点,随着服务业向资本、技术及知识密集型转型,人力资本成为影响服务贸易的重要因素。服务贸易开放度的半弹性反映了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导致服务贸易出口额增加0.23个百分点,说明服务市场的开放有利于服务贸易的发展。

2 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影响因素的分析。从(4)式可以看出,9个解释变量对服务贸易进口额均有影响,且呈正相关。在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人均国民收入每提高1%,服务贸易进口额就增加0.264%,这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对服务的需求会增加服务贸易进口;货物贸易出口额每提高1%,服务贸易进口额就增加0.291%;货物贸易进口额每提高1%,服务贸易进口额就增加0.289%。这表明货物贸易里蕴藏着服务贸易的巨大机会,但这也反映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仍依赖于货物贸易的发展;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每提高1%,服务贸易进口额就增加0.268%,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知识溢出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了我国对国外服务贸易的需求,促进我国服务进口;国内对服务业的投资每增加1%,服务贸易进口额就增加0.29%,这表明国内对服务业的投资会促进服务贸易进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每上升1%即人民币升值1%,服务贸易进口额就增加0.332%,人民币升值使我国进口的服务产品变得相对便宜,因此增加了进口服务需求。

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半弹性反映了服务业增加值占CDP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导致服务贸易进口额增加0.273个百分点(本段所讲的百分点是指绝对量的变化而非百分比的变化),这表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国际服务品的需求,促进服务进口。人力资本的半弹性反映了高中及以上学历在校人数占总人口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导致服务贸易进口额增加0.251个百分点,这体现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促进服务进口。服务贸易开放度的半弹性反映了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导致服务贸易进口额增加0.269个百分点,这说明服务贸易壁垒和限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国内的服务业,促进其发展,但是这会使得外国的服务很难进入到我国市场,影响服务贸易进口,对我国服务贸易起抑制作用。因此,减少服务贸易壁垒和各种市场进入限制,会促进我国服务贸易进口。

三、简短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人均国民收入、货物贸易出口额、货物贸易进口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国内对服务业的投资、服务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服务贸易开放度和汇率均显著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出口。

第二,人均国民收入、货物贸易出口额、货物贸易进口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国内对服务业的投资、服务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服务贸易开放度和汇率均显著促进我国服务贸易进口。

第三,汇率对服务贸易进口的影响大于其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和结论,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优化货物贸易结构,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货物贸易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附加值低;而现代服务贸易则主要是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货物贸易结构的优化对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服务贸易的发展也会促进货物贸易结构的改善。

第二,提高国民收入的水平,同时注重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不高以及收入不公平会促使服务业需求不足,从而制约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必须重视提高国民收入,同时调节收入分配结构。

第三,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与扶持力度。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是制约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需要利用财政税收政策与产业政策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同时,通过多种手段吸引外资向服务业倾斜,因为外资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服务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外资的引入会对当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生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

第四,加大对人才培养与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大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重要支撑因素,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端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提高服务产品的技术含量,拉近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的距离。

第五,完善服务业相关制度,深化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我国服务业的开放力度远低于制造业,这主要是我国服务业制度不完善所致。因此我国应加快服务业相关产业的改制,降低服务贸易壁垒,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服务市场竞争,发展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产业,同时,有效学习国外先进服务业的经验和技术,利用知识的外溢性促进自身服务业的发展。

第六,人民币适当升值。根据本文的结论,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与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均呈正相关即人民币升值可以增加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有利于服务贸易的发展。但是,由于汇率对服务贸易进口的影响大于出口,所以人民币升值应在适当范围内,以避免恶化我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的状况。

参考文献:

陈双喜,魏巍,冯林2008,国际服务贸易[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

陈文婷,李勇,陈宁2008,基于PLS模型的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因素的分析[J]运筹与管理(3)

丁平2007,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9)

韩军2001,人力资本要素与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发挥[J],国际经贸探索(3)

李静萍2002,影响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因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1)

李凌,杨先赞2008,服务贸易壁垒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J],时代经贸(3)

李杨,蔡春林2008,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5)

殷风,陈宪2009,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

赵景峰,陈策,2006,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8)

赵明亮,何婷婷2008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服务贸易[1)

进出口贸易业务例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及开放度的提高,我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出口呈现迅猛增长态势,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新兴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外汇管理局《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582亿美元,增长18%。其中,出口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进口838亿美元,增长16%;由于旅游项目顺差扩大,服务贸易逆差自1999年以来首次下降到94亿美元,下降3%。据世贸组织《贸易发展报告》统计,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一)出口增速高于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速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15.9%,其中2001-2005年,年均增速为19.8%,约为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

(二)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24.8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7%;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744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1%。二十三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近29倍,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提高了2.4个百分点。

(三)传统服务贸易出口保持增长势头

过去二十五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中传统运输类服务贸易比重明显下降,旅游类比重保持稳定,而其他商业类服务持续上升。与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发展趋势相反,近年来,由于货物贸易快速发展,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占比呈逐步上升势头,旅游服务出口比重略有下降。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运输服务占比上升到20.7%,比1997年增加了8.3个百分点;旅游服务出口占比为39.4%,比1997年下降了9.7个百分点;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占比为39.9%,与1997年基本持平。

(四)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出口增速超过发达国家

1997-2005年,随着全球新兴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咨询、电影和音像等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增速加快,超过了其他部门,也超过了OECD国家相应部门的增长速度。其中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从8400万美元提高到18.4亿美元,增长了21倍,在全国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1997年的0.3%增长到2.5%。

(五)中国对主要市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迅速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多元化分布,进口主要集中在香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5年对美国服务出口99.6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3.4%;对欧盟出口74.32亿美元,增长45.3%;对香港特区出口84.5亿美元(不含金融服务)。

(六)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面临的问题

我国服务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2005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3533亿美元, 英国为1834亿美元,德国1429亿美元,分别是中国的4.7倍、2.5倍和2倍。其次,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较低,仅占约10%,全球的平均水平为 25%,而英国和美国分别占48.5%和39%。第三,自1994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存在巨额逆差,且差额呈现增大趋势,2005年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依然逆差94亿美元,而美国2005年顺差646亿美元。

二、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产业竞争力

当今国际服务贸易中,旅游和运输服务继续保持了最大部门的地位,但由于增速减缓,所占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以及专利许可等现代服务部门尽管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但增长速度惊人,在全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产业政策对本国乃至全球服务贸易的产业导向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构成总体上与全球服务贸易存在共性:旅游、运输和建筑服务等传统产业出口占据主导地位,份额高于全球水平;在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上与全球服务贸易相比存在差异性,特许和专利权使用占比比全球低6个百分点;金融服务出口低于全球占比5.1个百分点,且现代服务贸易部门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水平。

(一) 按RCA指数衡量的部门竞争力

国际学术界通常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一国某产品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其公式为:

RCA=Xe/X/We/W

其中, Xe为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额;X为一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We为该类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W为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

一般认为,若RCA≥2.5,则具有强的竞争力;若1.25≤RCA

用RCA衡量我国服务贸易总出口中各部门相对于世界服务贸易的部门竞争力,结果显示,建筑、旅游和其他商务服务有较强竞争力;运输服务有一般竞争力;其余部门竞争力较弱(见表1)。

(二) 按增长速度排序的部门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主要是计算机信息、咨询、影视、金融、运输、公告和建筑服务,年均增长率超过20%,其中前三各部门超过35%。

(三)用波士顿矩阵分析的部门增长潜力

以1997-2005年间年均增长率近似等于15%(全部服务的年均增长率为14.8%)、以2005年出口规模20亿美元为基准,用波士顿矩阵(由于缺少全球行业统计,我们用出口绝对数替代了市场份额)表示的中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增长潜力情况是:处于第一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大、增长速度快的部门,需要重点支持其发展,这样的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现实的和预期的贡献率都大;处于第二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的部门,这样的部门在促进政策得力的情况下,会有超高速增长,对整个服务贸易出口的贡献比较大;处于第三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小、增长速度缓慢的部门,近期内促进意义不大;处于第四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较大、但增长速度较低的部门,这些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贡献大,需要长期持续的支持。

用波士顿矩阵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规模大、增长快、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部门:运输、咨询、建筑和计算机信息服务;

――规模小、增长快、有发展潜力的部门:金融、保险、广告和音像服务;

――规模大、增长慢、需继续维持的部门:旅游和其他服务;

――规模小、增长慢、近期内发展潜力较小的部门:通讯、特许和专利权使用。

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选择来说,有无发展潜力,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而顺应全球服务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则只是说明部门发展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但需要中国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否则不可以成为近期实现的目标。

综合全球服务贸易的产业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发展潜力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我们认为,近期内我国政府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选择应该按照“深度挖掘”和“重点培育”和“特别关注”三个层次进行。“深度挖掘” 类的部门包括运输、旅游和建筑服务,这些部门的出口基数大,在现有基础上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对出口总额的扩大就会产生巨大影响,在当前和今后都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骨干部门。“重点培育”类的部门包括计算机和信息、金融保险和特许专利使用,这些部门属于增长潜力大、发展速度快的部门,只要政策得当,会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特别关注”类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分销和咨询服务等,是我国具有一定特色优势的部门,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56个民族的文化荟萃更增添了中华文明的吸引力。应该借鉴美国的做法,把拥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如武术等)、营养保健、中医、教育、哲学、戏剧、影视等分支部门全方位地推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选择重点服务行业部门进行出口促进,是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格局、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提升中国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扩大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措施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在全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兼顾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与收支平衡。为力争实现进出口平衡,服务贸易出口要实现超常增长。到2010年,服务贸易额(国际收支口径)达到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体系和服务网络,要发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后发优势,就应当抓紧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服务贸易出口。

(一) 推进重点部门的发展。

积极推进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新兴的资金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与继续扩大旅游、运输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改善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稳妥扩大中国服务业开放与积极开拓国际服务业市场相结合,对内以开放促竞争,以开放促发展,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外大力实施服务业“走出去”战略,促进中国企业在外分支机构在当地提供商业服务,提高其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与优势区域和企业的重点突破相结合,积极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服务业外包基地,优先支持中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企业出口。

(二)完善服务贸易出口的管理。

成立由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服务贸易发展协调小组”,全面协调,发挥合力。同时进一步明确商务部在服务贸易管理中的职能,加大商务部对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的协调、出口促进、多双边谈判的力度。

(三)加大发展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

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出口信贷条件和额度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范围内,积极为服务贸易出口项目提供保险支持。放松服务企业境外投资的用汇限制,简化其境外投资外汇审核程序,适当提高用汇额度。根据不同服务贸易部门的具体情况,对服务贸易出口业务和企业予以税收优惠。例如,对服务型企业的人员工资在税前列支,避免两次纳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服务出口所得减免营业税。

设立服务贸易发展资金。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作用越来越大,需要从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划出部分资金专门用于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资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出国参加展览、研讨会、境内外推介活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国际/重点国家资质认证、重大出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支持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服务业外包基地。

(四)尽快建立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制定服务贸易统计法规,以跨境贸易和附属机构两条主线采集我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并逐步开展自然人流动统计。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跨境服务收支数据进行完善。在现有BOP统计数据基础上,通过调查等方式完善运保费、旅游等项目数据,同时逐步采集扩展的国际收支分类(EBOPS)数据。另一方面,建立内向和外向FATS统计。在数据采集方法上要立足中国国情,保证“方向正确且操作可行”。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运行分析,实时掌握进出口的产业动态和国别市场格局。

(五)稳步推进对外开放。

在新一轮的WTO谈判中,根据中国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实力,争取在自然人流动和海运领域的自由化方面取得成果,在其他领域采取审慎渐进的态度;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谈判,为中国尚未发育成熟的服务业提供保障机制;积极参与“国内规章”谈判,通过谈判减少或消除海外贸易壁垒。

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中,积极发挥中国拥有的比较优势,在具有较强国内市场承受能力的服务贸易领域,协商推动互相放开市场准入限制。

(六)培育服务贸易出口主体。

根据中国不同地区服务贸易的特点和行业优势,建设部级服务贸易示范区,为示范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服务贸易示范区为主,在服务贸易重点部门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或企业集团,予以重点支持。根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中国的比较优势与增长潜力,对重点企业(集团)实行动态调整。力争到2010年,重点企业(集团)达到500家。

(七)加强培养服务贸易人才。

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由商务部牵头组织协调高校、服务贸易示范区、服务贸易发达地区开展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服务贸易的国际国内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又包括软件、技术等中国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八)建立中介组织,加强对发展服务贸易的宣传和协调促进工作。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整合企业力量,树立统一形象,加强对外宣传,提高企业声誉,培育企业信誉,积极为中国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规范市场行为,充当中国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纽带。

充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的优势,积极对驻在国(地区、国际组织)服务贸易的管理机制、政策法规、商业机会的调研工作,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建立服务贸易预警应急机制,做好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

(九)搭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平台。

建立全国服务贸易公共信息网站,介绍世界服务贸易总体情况,以及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关主管部门、中介机构、行业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方便企业获取国内外信息。

举办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支持在国内外举办若干服务贸易相关的会议、论坛、培训和展览,为企业创造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进出口贸易业务例5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汹涌的背景之下,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度变革,以金融及信息革命全球化发展为特征的科学技术革新浪潮正在推动世界服务业加速发展。如今服务业占各国经济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发达国家已达70%,中等收入国家接近60%,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左右。随着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间的服务交换规模也在日益扩大,2009年,世界服务出口额达到了3.3万亿美元,数据来源于world bank database、bea database和中国商务部网站。

相比1970年的不足710亿美元增长了45倍,目前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世界贸易总出口额的1/5。同时,面对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服务贸易占比较大的国家在后危机时代较快地出现了复苏势头,其恢复速度快于依赖货物贸易的国家。由此可见,服务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流趋势已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中美服务贸易比较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服务贸易出口国,服务业高度发达。2009年,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15.4%,表现出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强劲优势地位。另外,中国服务贸易也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势头,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年均增长0.6%,但由于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服务产品竞争力较弱,在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双边服务贸易中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在整体服务贸易水平还是在部门结构等方面与美国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1.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发展持续稳定,国民经济贡献度较高

服务业对美国的gdp及就业影响较大,以2005年为例,服务业产值占美国gdp的70.93%,当年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2.47%。自1984年开始,美国服务业产值占当年gdp比重就已超过60%,可见,伴随美国服务业发展,其服务贸易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

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4 220.2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8 799.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3%。其中,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在1997—2003年间平均维持在28%左右,2004年达到30%并维持了4年,由于经济缓慢复苏,2009年小幅上升,达到33%。就服务贸易出口额总体而言,美国呈现上升态势,仅2009年有小幅下降。其中,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97年的2 560.9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5 091.8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1.99倍。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达到15.4%,世界排名第一位。美国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在1997—2008年间平均维持在16%左右,仅1997年、2005年和2006年在16%以下,其余均大于16%,2009年明显提高达到19.2%。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与其出口额类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97年的1 659.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3 707.6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2.23倍。2009年服务贸易进口虽有小幅下降,但其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达到11.9%,世界排名第一位。

(2)中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较快,国民经济贡献度较低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对中国的gdp及就业影响较小,以2009年为例,服务业产值占中国gdp的42.6%,当年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3.2%。中国经济结构中,由于第一、二产业占较大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致使中国服务贸易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其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较低。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522.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2 86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4.5%,是美国年均增长率的4倍多。其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在1997—2002年间平均维持在10%以上,2003年下降为9.57%并保持到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再次下降,降为8.7%左右,2007—2009年又小幅上升并维持在9%左右。就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而言,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仅有2009年相比2008年下降12.11%。其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97年的245.0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 286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5.25倍。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为3.88%,世界排名第五位。然而,中国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额仅是美国的1/4。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在1997—2007年间由16.30%下降至11.91%,2008—2009年稍有上升维持在12%以上。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与出口额类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97年的277.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 582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5.7倍。虽然2009年在世界服务贸易进口前十位国家中,中国是惟一与2008年相比没有出现下降的经济体(德国和英国进口额分别为255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排名第二、三位,美德英进口额同比均出现10%左右的降幅),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为5%,世界排名第四位,但服务贸易总量只占到美国的1/3。

2.服务贸易结构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各部门发展比较平衡

美国服务贸易自1971年起持续保持顺差状态。其中,1986年服务贸易顺差仅103亿美元,1997年则达到较高历史水平,增至902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7倍左右。2007年服务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为1 296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5 048亿美元,进口1 296亿美元。2008年和2009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持续增加,2009年服务贸易顺差额相比2008年虽下降了4%,仍达到1 384.2亿美元。

2007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出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分别是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运输和金融服务,其出口额各自分别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4.17%、17.63%、16.75%、15.65%和11.82%。同时,政府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通讯、建筑服务分别占比4.15%、3.18%、2.58%、2.09%、1.75%和0.24%,合计在15%以下。2007年,美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中,进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分别是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和保险服务,其进口额分别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25.27%、21.62%、13.91%和11.31%。同时,政府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通讯服务分别占比9.64%、6.62%、5.01%、3.92%和2.09%,而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建筑服务比重较小,分别是0.45%和0.16%。综合美国服务行业进出口所占比重,各个服务部门发展符合美国经济特点,没有出现比重极大的部门,即部门间发展未表现出严重失衡现象。同时,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服务部门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突出,在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2)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各部门发展有所失衡

中国服务贸易在1984—1995年间保持小额顺差,1995年开始出现逆差,后进入持续逆差状态,并且自2002年开始逆差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加入wto后,服务贸易逆差更加显著。其中,2004年服务贸易逆差额达到最高值95.5亿美元,2004年以后服务贸易逆差呈现小幅缩小之势。但2008年和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115.6亿美元和296亿美元,2008年服务贸易逆差额比2007年增长51.9%,2009年比2008年增长56.1%。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逆差行业为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和旅游,逆差额分别是230、106、97和40亿美元。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旅游服务贸易占比第一,2000年达到53.34%,自2004年之后呈现递减趋势。运输服务贸易占比第二,且在2000—2008年间占比逐年上升[1]。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通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贸易占比最小。可见,中国一直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传统服务贸易相比差距较大。尽管如此,中国传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呈现逐年缩减趋势,如旅游服务部门,而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占比逐年递增,尤其是咨询服务,2008年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12.33%。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中,进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是31.67%、22.75%和14.55%,合计70%左右。同时,咨询、保险与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分别占比8.52%、8.02%和6.49%,而建筑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占比2.75%和1.99%。通讯、金融、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占比较小,合计为2%以下。综合中国服务行业进出口占比,部分行业占比极大,中国服务部门出口出现严重不平衡现象。

3.服务贸易地理方向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多元,涵盖多个经济体类型

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墨西哥、爱尔兰、法国、瑞士、中国和荷兰是2008年美国前十大服务出口市场,占美国服务出口总额的55.19%。在前十大出口市场中,欧盟成员国占据五席,包括英国、德国、爱尔兰、法国和荷兰,合计占美国服务出口总额的27.77%。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百慕大、法国、墨西哥、瑞士、印度和爱尔兰是2008年美国前十大服务进口来源地,占美国服务总进口额的56.29%。在前十大进口市场中,欧盟成员国占据四席,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和爱尔兰,合计占美国服务进口总额的26.45%。事实上,欧盟、加拿大、日本、墨西哥和瑞士分别是美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

欧盟是美国服务出口最大的目标市场,2008年,欧盟27国进口美国服务项目占全美服务出口总额的37.3%。同时,欧盟也是美国服务进口的最大来源国,从欧盟进口服务的增长率也高于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长率。就地区性而言,西欧和中欧国家是美国服务贸易的主要伙伴,交易多集中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及通讯服务。加拿大和日本是美国服务第二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分别占比8.71%和7.84%。加拿大与美国无论是地理位置、生活方式还是经济环境都有极大相似之处,因而加拿大不仅是美国服务输出的主要接受国,还是美国服务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这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方面体现尤为显著。近年来,伴随着美国日益重视亚洲和环太平洋服务市场的拓展,韩国从1987年开始逐步成为美国生产性服务出口的最大国家,同时,新加坡、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服务市场增速很快。据wto统计,2008年美国与中国双边服务贸易额为2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占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7%。其中,美国对中国服务出口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3.3%;进口9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顺差额为6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

综合看来,欧盟、加拿大、日本、瑞士、墨西哥和中国等国家在美国十大服务出口目标国之列,也是美国十大服务进口来源国的一部分。可见,美国服务贸易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同时也包括墨西哥和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呈现出市场多元化特点。

(2)中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集中,侧重发达国家和地区

2008年,香港地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是中国前五大服务出口市场。香港地区、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是中国前五大服务进口来源地。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集中在香港及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东盟各国市场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才有所提升。

香港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因素等特点,一直是中国服务出口主要目标市场,在旅游、运输、建筑服务和咨询服务方面体现尤其明显。在旅游服务方面,中国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占比60%左右,其中香港地区是旅游服务中的最大进出口市场。在运输服务方面,香港地区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占中国运输服务出口总额的33%。在建筑服务方面,香港地区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也是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仅次于东盟。此外,香港地区是中国咨询服务第一大出口市场,在咨询服务进口方面,香港地区和欧盟占据中国咨询服务市场50%的份额。近年来,伴随着东盟的日益强大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东盟不仅逐步成为中国货物贸易的主要市场,而且逐步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伙伴,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服务市场增速较快。与此同时,伴随中国经济增长,欧盟逐步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服务贸易重要合作伙伴,在建筑、保险、咨询和计算机及信息服务方面贸易联系日益紧密。

4.服务贸易体制法规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较健全

美国服务业长期保持的比较优势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与美国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密不可分,表现为美国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健全的法律法规。鉴于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差异,不能通过关税措施对服务贸易实施保护,所以一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规范对该国服务贸易发展意义重大。

在服务贸易管理制度方面,美国服务贸易管理机构主要是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2]。其中,商务部负责服务贸易的具体管理工作,如统计服务贸易数据、制定服务贸易政策等,贸易代表办公室则具体参与和负责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谈判和协调等事务。这种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大的谈判能力不仅能将有利于美国自身的贸易政策贯彻到世界服务贸易体系中,还能加强美国对服务贸易的执行与监督能力。第二,实现贸易促进和贸易救济相结合,在积极促进和扩大服务出口的同时,能够快速针对服务进口及国外服务企业对国内服务业带来的损害采取多种救济措施。

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方面,美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以国会和联邦政府行政命令为主[3],包括了对外贸易综合法案中的部分条款、对各个服务部门立法的相关条款和针对部分行业专门规定的市场准入制度等,但是各州也会单独对服务贸易立法,如保险业和专业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和限制法令就是由美国各州各自制定的[4]。此外,美国各州也会依据自身优势行业制定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如针对证券交易、企业产权等方面分别制定了《证券交易法》、《商标法》等。

(2)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中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究其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存在失衡,配套的立法工作没有快速、全面展开,导致中国还未形成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所以,改革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健全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国服务贸易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服务贸易管理制度方面,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战略和政策主要由商务部通过服务贸易司具体制定和协调,隶属于商务部的服务贸易司还承担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双边及多边国际谈判等事务。但在实际中,以上大部分工作是由中央其它部委及地方政府执行。这种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服务贸易整体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各有关职能部门相互之间衔接不到位,降低了服务贸易管理效率,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第二,多头管理现象导致中国对服务业的划分标准、统计口径等缺乏统一性,这与世界发达经济体间缺乏一致性,在贸易往来中易引发摩擦[5]。

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方面,中国服务贸易立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为核心,以国家颁布的外资法为重要组成部分,以各部分制定的具体规定为支撑,具体规范中国服务市场。一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相比中国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中国虽然在近几年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海商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但互联网通讯、电子商务等许多领域仍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此外,在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之间,仍然存在有漏洞、有矛盾的现象,这严重削弱了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二、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服务贸易的领先优势来源于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间已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具体而言,美国高度发达且结构合理的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保证了美国服务贸易的全球持续领先地位。服务出口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国际更多资本和人才流入各个服务行业,这样既有利于先进技术和各个生产要素有效结合,保证了服务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发挥,也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美国服务贸易在原来基础上逐步趋向于服务贸易方式的网络化、服务贸易内容的广泛化和多元化以及服务贸易区域的国际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简言之,就是“国内经济领先—服务业发达—服务贸易发展”的循环路线。当然,美国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全球领先地位,与健全的服务贸易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服务业立法是分不开的。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全球服务贸易虽然有所波动,但就服务贸易本身而言,其受到世界和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货物贸易,换言之,国际金融危机只是暂缓了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全球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服务贸易结构更加平衡

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表明,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搞活经济,增强经济的灵活性,这样能有效应对外界冲击,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通过此次危机,各国充分认识到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世界产业结构将继续作用于服务贸易,驱动其快速发展。第一,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加快,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将持续扩大。一是服务业较不发达的国家,其转移重心将从制造业转向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二是服务业发展有一定水平的国家,其服务业转移重心更倾向于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金融、保险和咨询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这些服务业也会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第二,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更加细化,许多原本依赖于制造业的服务行业逐步独立出来,使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第三,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竞争加剧,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这给世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服务贸易自身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经济贡献度、吸纳就业人数多的特点正好符合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新动力。

因此,危机过后,伴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当前以货物贸易及传统服务贸易占较大比重的局面将得到明显改善,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将更加平衡。

2.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此次危机中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促使发展中国家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制定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并逐步开放各自服务市场,涉及旅游、运输、保险、咨询、金融、计算机和信息等服务市场,吸引外国资本和国际人才注入本国服务业,通过提升行业资本构成和人力资本构成,全面融入到全球服务市场中。近年来,亚洲地区普遍的开放性政策为亚洲各国自身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机会,推动亚洲地区逐步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市场。后危机时代,无论是各国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开放服务市场,还是外部因素作用被动开放服务市场,毋庸置疑的是世界各国服务业将更加开放,各国将逐步实现“服务业—服务贸易—国内经济”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格局。

伴随着服务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逐步开放,市场呈现多元化态势,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服务业竞争力差距较大,但这种差距最终会越来越小。为了扩大服务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全球服务市场上,伴随着服务提供者逐渐增多,出现同一市场存在多个服务提供者的局面,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3.服务贸易壁垒更加广泛

当代国际贸易已经从原来传统的货物贸易拓展到了涵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更广泛的领域。同时,伴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日益突出,服务贸易成为各国政府贸易保护的重点领域。第一,世界各国逐步开放相关服务业,服务业整体开放度不断上升,伴随全球服务业的发展,全球服务业各部门间融合度不断提高,新的服务贸易摩擦应运而生,这些摩擦不仅来源于发达国家,也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第二,由于国际服务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复杂化、服务范围的广泛化,世界服务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国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保护本国银行、保险、信息等敏感部门免受外来竞争纷纷设立贸易壁垒。第三,危机过后,在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缓慢复苏的进程中,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的差异性,部分国家为提高国内就业率和保护国内市场,贸易摩擦也从货物贸易各项产品向服务贸易单个部门及整个行业扩散,这对未来产业遭受损害埋下隐患,由此进一步体现出服务贸易壁垒广泛化的趋势。

后危机时代,无论是世界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导致的服务贸易摩擦增多,还是由于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经济和国内市场设立服务贸易壁垒,其涉及服务业内容将更加广泛,服务贸易壁垒将更加普遍。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在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更加平衡、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服务贸易壁垒更加广泛的背景下,中国应依据国情,加快国内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缩小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在提高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同时,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提升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1.加快国内服务业发展,强化微观主体竞争能力

中国无论是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推动力度,还是服务贸易发展对经济拉动力度均不足,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无论是出口方面还是进口方面均较弱。因此,中国若想从根本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竞争力,缩小与美国在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方面的差距,必须从提高微观主体竞争力着手,在加大服务业科技研发及自主创新力度的同时,重点关注服务业人才培养。第一,加大服务业各部门技术投资,鼓励自主创新。技术投资具体表现为相关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经济技术数据库、信息共享系统等,为技术创新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在引进先进技术过程中,服务业不能一味引进而不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要保证科学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结合中国自身经济特点,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再创新,真正达到“科学技术—服务业—服务贸易”三者的循环效应。第二,注重服务业人才引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先进技术的引进必须与人力资本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应,才能促使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发挥出来。因此,一是针对中国现有服务人员进行多层次培训,多渠道设立职业培训机构。二是依据中国服务业从业人数特点及其分布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适时调整高等院校及职业类院校相应专业设置。三是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多渠道引进高级短缺人才。通过人才培训、人才培育、人才引进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专业服务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

2.缩小国内服务贸易逆差,把握服务业开放速度

服务业拉动经济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服务业只有个别部门如旅游、运输、建筑等发展突出,大部分行业及部门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在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和资讯类等新兴服务业表现尤为明显。所以,中国应以缩小服务贸易逆差为目的,积极扩大传统服务贸易出口的同时,分层次、有重点地开放中国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服务业[6],并控制服务业开放速度。第一,维持中国传统服务贸易固有优势,积极扩大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一是加大传统服务部门的营销力度,提升传统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提高传统服务部门对经济的拉动能力。如将旅游和文化相结合,衍生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借助中国丰富旅游资源,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二是重点发展运输服务贸易中的海运服务贸易。运输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来源,而海运服务贸易在运输服务贸易中占比最大,2003年开始这一比重就已超过60%。伴随着中国海运运力的快速上升,积极调整海运结构,加大海运领域国货国运的比重,在遵循海运逐步自由化的原则下,政府通过引导海运企业联合与重组,提升中国海运乃至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第二,适度开放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服务业,掌握服务业各部门开放速度。一是适度开放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开放的同时,完善这些行业的竞争机制,提高其在市场机制下承受考验的能力。同时,通过采用和引进国际标准,促进国内智力、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相关标准的规范化。二是关注经济安全。服务业掌控大量资金、技术、信息的流进流出,影响着国内市场的稳定。如果本国服务业尚未具备国际竞争能力,过快开放可能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在服务业开放的问题上,做到履行承诺但不做出超承诺的让渡。

3.拓展服务贸易地理方向,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出口市场,还是进口来源地都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呈现市场单一化特点,这对后危机时代服务贸易寻求大发展极为不利。一旦贸易伙伴中个别区域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中国服务贸易及相关服务业必定受到牵连,这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快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签订的进程,有效扩大市场半径,并拓展中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有效地分散服务贸易市场过于集中和单一的风险。第一,对于已经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应强化其所涉及的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如在中国与新加坡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主要服务合作领域包括医疗、教育和会计等服务业,因此中国要根据自由贸易协定侧重点的不同,合理利用区域贸易合作机制,有效促进中国卫生医疗、教育和财务会计等服务业的发展。第二,对于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中国与海合会、澳大利亚、冰岛和挪威等,一是在谈判进程中,加强并拓展服务业合作领域,保障双方在部分服务贸易领域做出重要承诺。二是积极推进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实现自由贸易区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使双边服务贸易额迅速增长,实现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第三,对于那些尚未与中国建立优惠制度安排的国家,在条件成熟时积极启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如在金融、保险、咨询等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中日本和韩国与中国有诸多合作,且日韩双方在以上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所以,中国在积极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基础上,需重点关注日韩具有优势而中国缺乏竞争力的相关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4.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完善服务贸易救济制度

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并不符合gats要求。因此,制定和完善既符合中国实际又不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法律法规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服务贸易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而言,实现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性,同时,在贸易救济政策制定方面,经过全球经济危机后,更应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第一,从中国国内经济和就业增长出发,优先制定那些有利于环境、信息、能源、卫生医疗、交通物流及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法律法规,以提高这些代表新经济的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无论是对现存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还是新制定相关政策,需要通过引入国际竞争政策推动这一进程。第二,完善现存服务贸易的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一是针对服务贸易风险分布的主要行业,及时跟踪国外相关产业及部门的政策变化,密切关注国外对中国某些行业进行知识产权调查的动向,迅速预警信息,实现预警信息从商务部到地方政府再到企业的顺利传递,同时实现预警信息从地方向中央政府的有效反馈。二是针对国外对中国服务企业贸易救济调查中的不合理、不公正做法,中国地方政府、服务企业应积极利用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司法制度进行申诉。三是中国政府应积极争取国际谈判主动权,要求外国取消具有歧视性的服务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对国内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和敏感性服务业制定具有保护性质的法律条款,达到保护国内服务业和就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曙霄,蒋庚华.中国服务贸易商品结构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9,(4).

[2] 杨丹辉.美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2007,(2).

[3] 焦克.中美服务贸易对比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北方经济,2009,(11).

[4] 谢康,陈燕,黄林军.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及政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

进出口贸易业务例6

中图分类号:F74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12010607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汹涌的背景之下,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度变革,以金融及信息革命全球化发展为特征的科学技术革新浪潮正在推动世界服务业加速发展。如今服务业占各国经济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发达国家已达70%,中等收入国家接近60%,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左右。随着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间的服务交换规模也在日益扩大,2009年,世界服务出口额达到了3.省略

相比1970年的不足710亿美元增长了45倍,目前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世界贸易总出口额的1/5。同时,面对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服务贸易占比较大的国家在后危机时代较快地出现了复苏势头,其恢复速度快于依赖货物贸易的国家。由此可见,服务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流趋势已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中美服务贸易比较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服务贸易出口国,服务业高度发达。2009年,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15.4%,表现出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强劲优势地位。另外,中国服务贸易也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势头,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年均增长0.6%,但由于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服务产品竞争力较弱,在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双边服务贸易中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在整体服务贸易水平还是在部门结构等方面与美国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1.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发展持续稳定,国民经济贡献度较高

服务业对美国的GDP及就业影响较大,以2005年为例,服务业产值占美国GDP的70.93%,当年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2.47%。自1984年开始,美国服务业产值占当年GDP比重就已超过60%,可见,伴随美国服务业发展,其服务贸易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

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4 220.2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8 799.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3%。其中,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在1997―2003年间平均维持在28%左右,2004年达到30%并维持了4年,由于经济缓慢复苏,2009年小幅上升,达到33%。就服务贸易出口额总体而言,美国呈现上升态势,仅2009年有小幅下降。其中,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97年的2 560.9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5 091.8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1.99倍。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达到15.4%,世界排名第一位。美国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在1997―2008年间平均维持在16%左右,仅1997年、2005年和2006年在16%以下,其余均大于16%,2009年明显提高达到19.2%。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与其出口额类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97年的1 659.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3 707.6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2.23倍。2009年服务贸易进口虽有小幅下降,但其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达到11.9%,世界排名第一位。

(2)中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较快,国民经济贡献度较低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对中国的GDP及就业影响较小,以2009年为例,服务业产值占中国GDP的42.6%,当年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3.2%。中国经济结构中,由于第一、二产业占较大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致使中国服务贸易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其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较低。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522.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2 86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4.5%,是美国年均增长率的4倍多。其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在1997―2002年间平均维持在10%以上,2003年下降为9.57%并保持到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再次下降,降为8.7%左右,2007―2009年又小幅上升并维持在9%左右。就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而言,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仅有2009年相比2008年下降12.11%。其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97年的245.0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 286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5.25倍。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为3.88%,世界排名第五位。然而,中国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额仅是美国的1/4。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在1997―2007年间由16.30%下降至11.91%,2008―2009年稍有上升维持在12%以上。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与出口额类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97年的277.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 582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5.7倍。虽然2009年在世界服务贸易进口前十位国家中,中国是惟一与2008年相比没有出现下降的经济体(德国和英国进口额分别为255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排名第二、三位,美德英进口额同比均出现10%左右的降幅),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为5%,世界排名第四位,但服务贸易总量只占到美国的1/3。

2.服务贸易结构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各部门发展比较平衡

美国服务贸易自1971年起持续保持顺差状态。其中,1986年服务贸易顺差仅103亿美元,1997年则达到较高历史水平,增至902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7倍左右。2007年服务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为1 296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5 048亿美元,进口1 296亿美元。2008年和2009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持续增加,2009年服务贸易顺差额相比2008年虽下降了4%,仍达到1 384.2亿美元。

2007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出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分别是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运输和金融服务,其出口额各自分别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4.17%、17.63%、16.75%、15.65%和11.82%。同时,政府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通讯、建筑服务分别占比4.15%、3.18%、2.58%、2.09%、1.75%和0.24%,合计在15%以下。2007年,美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中,进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分别是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和保险服务,其进口额分别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25.27%、21.62%、13.91%和11.31%。同时,政府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通讯服务分别占比9.64%、6.62%、5.01%、3.92%和2.09%,而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建筑服务比重较小,分别是0.45%和0.16%。综合美国服务行业进出口所占比重,各个服务部门发展符合美国经济特点,没有出现比重极大的部门,即部门间发展未表现出严重失衡现象。同时,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服务部门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突出,在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2)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各部门发展有所失衡

中国服务贸易在1984―1995年间保持小额顺差,1995年开始出现逆差,后进入持续逆差状态,并且自2002年开始逆差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加入WTO后,服务贸易逆差更加显著。其中,2004年服务贸易逆差额达到最高值95.5亿美元,2004年以后服务贸易逆差呈现小幅缩小之势。但2008年和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115.6亿美元和296亿美元,2008年服务贸易逆差额比2007年增长51.9%,2009年比2008年增长56.1%。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逆差行业为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和旅游,逆差额分别是230、106、97和40亿美元。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旅游服务贸易占比第一,2000年达到53.34%,自2004年之后呈现递减趋势。运输服务贸易占比第二,且在2000―2008年间占比逐年上升[1]。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通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贸易占比最小。可见,中国一直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传统服务贸易相比差距较大。尽管如此,中国传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呈现逐年缩减趋势,如旅游服务部门,而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占比逐年递增,尤其是咨询服务,2008年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12.33%。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中,进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是31.67%、22.75%和14.55%,合计70%左右。同时,咨询、保险与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分别占比8.52%、8.02%和6.49%,而建筑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占比2.75%和1.99%。通讯、金融、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占比较小,合计为2%以下。综合中国服务行业进出口占比,部分行业占比极大,中国服务部门出口出现严重不平衡现象。

3.服务贸易地理方向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多元,涵盖多个经济体类型

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墨西哥、爱尔兰、法国、瑞士、中国和荷兰是2008年美国前十大服务出口市场,占美国服务出口总额的55.19%。在前十大出口市场中,欧盟成员国占据五席,包括英国、德国、爱尔兰、法国和荷兰,合计占美国服务出口总额的27.77%。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百慕大、法国、墨西哥、瑞士、印度和爱尔兰是2008年美国前十大服务进口来源地,占美国服务总进口额的56.29%。在前十大进口市场中,欧盟成员国占据四席,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和爱尔兰,合计占美国服务进口总额的26.45%。事实上,欧盟、加拿大、日本、墨西哥和瑞士分别是美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

欧盟是美国服务出口最大的目标市场,2008年,欧盟27国进口美国服务项目占全美服务出口总额的37.3%。同时,欧盟也是美国服务进口的最大来源国,从欧盟进口服务的增长率也高于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长率。就地区性而言,西欧和中欧国家是美国服务贸易的主要伙伴,交易多集中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及通讯服务。加拿大和日本是美国服务第二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分别占比8.71%和7.84%。加拿大与美国无论是地理位置、生活方式还是经济环境都有极大相似之处,因而加拿大不仅是美国服务输出的主要接受国,还是美国服务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这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方面体现尤为显著。近年来,伴随着美国日益重视亚洲和环太平洋服务市场的拓展,韩国从1987年开始逐步成为美国生产出口的最大国家,同时,新加坡、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服务市场增速很快。据WTO统计,2008年美国与中国双边服务贸易额为2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占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7%。其中,美国对中国服务出口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3.3%;进口9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顺差额为6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

综合看来,欧盟、加拿大、日本、瑞士、墨西哥和中国等国家在美国十大服务出口目标国之列,也是美国十大服务进口来源国的一部分。可见,美国服务贸易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同时也包括墨西哥和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呈现出市场多元化特点。

(2)中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集中,侧重发达国家和地区

2008年,香港地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是中国前五大服务出口市场。香港地区、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是中国前五大服务进口来源地。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集中在香港及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东盟各国市场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才有所提升。

香港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因素等特点,一直是中国服务出口主要目标市场,在旅游、运输、建筑服务和咨询服务方面体现尤其明显。在旅游服务方面,中国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占比60%左右,其中香港地区是旅游服务中的最大进出口市场。在运输服务方面,香港地区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占中国运输服务出口总额的33%。在建筑服务方面,香港地区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也是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仅次于东盟。此外,香港地区是中国咨询服务第一大出口市场,在咨询服务进口方面,香港地区和欧盟占据中国咨询服务市场50%的份额。近年来,伴随着东盟的日益强大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东盟不仅逐步成为中国货物贸易的主要市场,而且逐步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伙伴,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服务市场增速较快。与此同时,伴随中国经济增长,欧盟逐步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服务贸易重要合作伙伴,在建筑、保险、咨询和计算机及信息服务方面贸易联系日益紧密。

4.服务贸易体制法规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较健全

美国服务业长期保持的比较优势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与美国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密不可分,表现为美国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健全的法律法规。鉴于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差异,不能通过关税措施对服务贸易实施保护,所以一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规范对该国服务贸易发展意义重大。

在服务贸易管理制度方面,美国服务贸易管理机构主要是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2]。其中,商务部负责服务贸易的具体管理工作,如统计服务贸易数据、制定服务贸易政策等,贸易代表办公室则具体参与和负责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谈判和协调等事务。这种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大的谈判能力不仅能将有利于美国自身的贸易政策贯彻到世界服务贸易体系中,还能加强美国对服务贸易的执行与监督能力。第二,实现贸易促进和贸易救济相结合,在积极促进和扩大服务出口的同时,能够快速针对服务进口及国外服务企业对国内服务业带来的损害采取多种救济措施。

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方面,美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以国会和联邦政府行政命令为主[3],包括了对外贸易综合法案中的部分条款、对各个服务部门立法的相关条款和针对部分行业专门规定的市场准入制度等,但是各州也会单独对服务贸易立法,如保险业和专业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和限制法令就是由美国各州各自制定的[4]。此外,美国各州也会依据自身优势行业制定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如针对证券交易、企业产权等方面分别制定了《证券交易法》、《商标法》等。

(2)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中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究其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存在失衡,配套的立法工作没有快速、全面展开,导致中国还未形成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所以,改革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健全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国服务贸易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服务贸易管理制度方面,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战略和政策主要由商务部通过服务贸易司具体制定和协调,隶属于商务部的服务贸易司还承担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双边及多边国际谈判等事务。但在实际中,以上大部分工作是由中央其它部委及地方政府执行。这种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服务贸易整体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各有关职能部门相互之间衔接不到位,降低了服务贸易管理效率,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第二,多头管理现象导致中国对服务业的划分标准、统计口径等缺乏统一性,这与世界发达经济体间缺乏一致性,在贸易往来中易引发摩擦[5]。

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方面,中国服务贸易立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为核心,以国家颁布的外资法为重要组成部分,以各部分制定的具体规定为支撑,具体规范中国服务市场。一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相比中国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中国虽然在近几年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海商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但互联网通讯、电子商务等许多领域仍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此外,在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之间,仍然存在有漏洞、有矛盾的现象,这严重削弱了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二、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服务贸易的领先优势来源于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间已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具体而言,美国高度发达且结构合理的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保证了美国服务贸易的全球持续领先地位。服务出口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国际更多资本和人才流入各个服务行业,这样既有利于先进技术和各个生产要素有效结合,保证了服务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发挥,也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美国服务贸易在原来基础上逐步趋向于服务贸易方式的网络化、服务贸易内容的广泛化和多元化以及服务贸易区域的国际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简言之,就是“国内经济领先―服务业发达―服务贸易发展”的循环路线。当然,美国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全球领先地位,与健全的服务贸易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服务业立法是分不开的。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全球服务贸易虽然有所波动,但就服务贸易本身而言,其受到世界和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货物贸易,换言之,国际金融危机只是暂缓了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全球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服务贸易结构更加平衡

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表明,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搞活经济,增强经济的灵活性,这样能有效应对外界冲击,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通过此次危机,各国充分认识到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世界产业结构将继续作用于服务贸易,驱动其快速发展。第一,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加快,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将持续扩大。一是服务业较不发达的国家,其转移重心将从制造业转向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二是服务业发展有一定水平的国家,其服务业转移重心更倾向于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金融、保险和咨询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这些服务业也会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第二,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更加细化,许多原本依赖于制造业的服务行业逐步独立出来,使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第三,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竞争加剧,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这给世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服务贸易自身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经济贡献度、吸纳就业人数多的特点正好符合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新动力。

因此,危机过后,伴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当前以货物贸易及传统服务贸易占较大比重的局面将得到明显改善,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将更加平衡。

2.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此次危机中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促使发展中国家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制定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并逐步开放各自服务市场,涉及旅游、运输、保险、咨询、金融、计算机和信息等服务市场,吸引外国资本和国际人才注入本国服务业,通过提升行业资本构成和人力资本构成,全面融入到全球服务市场中。近年来,亚洲地区普遍的开放性政策为亚洲各国自身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机会,推动亚洲地区逐步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市场。后危机时代,无论是各国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开放服务市场,还是外部因素作用被动开放服务市场,毋庸置疑的是世界各国服务业将更加开放,各国将逐步实现“服务业―服务贸易―国内经济”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格局。

伴随着服务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逐步开放,市场呈现多元化态势,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服务业竞争力差距较大,但这种差距最终会越来越小。为了扩大服务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全球服务市场上,伴随着服务提供者逐渐增多,出现同一市场存在多个服务提供者的局面,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3.服务贸易壁垒更加广泛

当代国际贸易已经从原来传统的货物贸易拓展到了涵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更广泛的领域。同时,伴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日益突出,服务贸易成为各国政府贸易保护的重点领域。第一,世界各国逐步开放相关服务业,服务业整体开放度不断上升,伴随全球服务业的发展,全球服务业各部门间融合度不断提高,新的服务贸易摩擦应运而生,这些摩擦不仅来源于发达国家,也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第二,由于国际服务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复杂化、服务范围的广泛化,世界服务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国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保护本国银行、保险、信息等敏感部门免受外来竞争纷纷设立贸易壁垒。第三,危机过后,在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缓慢复苏的进程中,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的差异性,部分国家为提高国内就业率和保护国内市场,贸易摩擦也从货物贸易各项产品向服务贸易单个部门及整个行业扩散,这对未来产业遭受损害埋下隐患,由此进一步体现出服务贸易壁垒广泛化的趋势。

后危机时代,无论是世界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导致的服务贸易摩擦增多,还是由于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经济和国内市场设立服务贸易壁垒,其涉及服务业内容将更加广泛,服务贸易壁垒将更加普遍。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在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更加平衡、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服务贸易壁垒更加广泛的背景下,中国应依据国情,加快国内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缩小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在提高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同时,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提升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1.加快国内服务业发展,强化微观主体竞争能力

中国无论是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推动力度,还是服务贸易发展对经济拉动力度均不足,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无论是出口方面还是进口方面均较弱。因此,中国若想从根本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竞争力,缩小与美国在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方面的差距,必须从提高微观主体竞争力着手,在加大服务业科技研发及自主创新力度的同时,重点关注服务业人才培养。第一,加大服务业各部门技术投资,鼓励自主创新。技术投资具体表现为相关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经济技术数据库、信息共享系统等,为技术创新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在引进先进技术过程中,服务业不能一味引进而不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要保证科学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结合中国自身经济特点,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再创新,真正达到“科学技术―服务业―服务贸易”三者的循环效应。第二,注重服务业人才引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先进技术的引进必须与人力资本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应,才能促使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发挥出来。因此,一是针对中国现有服务人员进行多层次培训,多渠道设立职业培训机构。二是依据中国服务业从业人数特点及其分布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适时调整高等院校及职业类院校相应专业设置。三是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多渠道引进高级短缺人才。通过人才培训、人才培育、人才引进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专业服务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

2.缩小国内服务贸易逆差,把握服务业开放速度

服务业拉动经济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服务业只有个别部门如旅游、运输、建筑等发展突出,大部分行业及部门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在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和资讯类等新兴服务业表现尤为明显。所以,中国应以缩小服务贸易逆差为目的,积极扩大传统服务贸易出口的同时,分层次、有重点地开放中国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服务业[6],并控制服务业开放速度。第一,维持中国传统服务贸易固有优势,积极扩大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一是加大传统服务部门的营销力度,提升传统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提高传统服务部门对经济的拉动能力。如将旅游和文化相结合,衍生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借助中国丰富旅游资源,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二是重点发展运输服务贸易中的海运服务贸易。运输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来源,而海运服务贸易在运输服务贸易中占比最大,2003年开始这一比重就已超过60%。伴随着中国海运运力的快速上升,积极调整海运结构,加大海运领域国货国运的比重,在遵循海运逐步自由化的原则下,政府通过引导海运企业联合与重组,提升中国海运乃至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第二,适度开放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服务业,掌握服务业各部门开放速度。一是适度开放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开放的同时,完善这些行业的竞争机制,提高其在市场机制下承受考验的能力。同时,通过采用和引进国际标准,促进国内智力、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相关标准的规范化。二是关注经济安全。服务业掌控大量资金、技术、信息的流进流出,影响着国内市场的稳定。如果本国服务业尚未具备国际竞争能力,过快开放可能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在服务业开放的问题上,做到履行承诺但不做出超承诺的让渡。

3.拓展服务贸易地理方向,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出口市场,还是进口来源地都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呈现市场单一化特点,这对后危机时代服务贸易寻求大发展极为不利。一旦贸易伙伴中个别区域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中国服务贸易及相关服务业必定受到牵连,这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快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签订的进程,有效扩大市场半径,并拓展中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有效地分散服务贸易市场过于集中和单一的风险。第一,对于已经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应强化其所涉及的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如在中国与新加坡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主要服务合作领域包括医疗、教育和会计等服务业,因此中国要根据自由贸易协定侧重点的不同,合理利用区域贸易合作机制,有效促进中国卫生医疗、教育和财务会计等服务业的发展。第二,对于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中国与海合会、澳大利亚、冰岛和挪威等,一是在谈判进程中,加强并拓展服务业合作领域,保障双方在部分服务贸易领域做出重要承诺。二是积极推进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实现自由贸易区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使双边服务贸易额迅速增长,实现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第三,对于那些尚未与中国建立优惠制度安排的国家,在条件成熟时积极启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如在金融、保险、咨询等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中日本和韩国与中国有诸多合作,且日韩双方在以上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所以,中国在积极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基础上,需重点关注日韩具有优势而中国缺乏竞争力的相关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4.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完善服务贸易救济制度

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并不符合GATS要求。因此,制定和完善既符合中国实际又不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法律法规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服务贸易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而言,实现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性,同时,在贸易救济政策制定方面,经过全球经济危机后,更应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第一,从中国国内经济和就业增长出发,优先制定那些有利于环境、信息、能源、卫生医疗、交通物流及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法律法规,以提高这些代表新经济的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无论是对现存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还是新制定相关政策,需要通过引入国际竞争政策推动这一进程。第二,完善现存服务贸易的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一是针对服务贸易风险分布的主要行业,及时跟踪国外相关产业及部门的政策变化,密切关注国外对中国某些行业进行知识产权调查的动向,迅速预警信息,实现预警信息从商务部到地方政府再到企业的顺利传递,同时实现预警信息从地方向中央政府的有效反馈。二是针对国外对中国服务企业贸易救济调查中的不合理、不公正做法,中国地方政府、服务企业应积极利用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司法制度进行申诉。三是中国政府应积极争取国际谈判主动权,要求外国取消具有歧视性的服务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对国内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和敏感业制定具有保护性质的法律条款,达到保护国内服务业和就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霄,蒋庚华.中国服务贸易商品结构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9,(4).

[2] 杨丹辉.美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2007,(2).

[3] 焦克.中美服务贸易对比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北方经济,2009,(11).

[4] 谢康,陈燕,黄林军.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及政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

进出口贸易业务例7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2-0029-05

收稿日期:2013-10-2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路径研究(2012SQRW235)

作者简介:孙艳(1978-),女,安徽淮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国际贸易。

Analysis of China’s foreign service trade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since entering the WTO

SUN Yan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 Anhu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 Trade, Huainan, Anhui 232007, China)

Abstract:Since joining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ina has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in foreign service trade.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achievements in foreign service trade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in foreign service trade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on Chinese foreign service trade in the future with regard to the framework of WTO.

Key words:China;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foreign service trade; problems; development strategy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方。在世界贸易组织基本运行规则指引下,在世界贸易组织三十个协定,特别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保障下,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取得了可喜成就。在对外服务贸易规模方面,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 70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5.6%,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其中,出口为1 904.4亿美元,同比增长4.6%,居世界第五位;进口为2 8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居世界第三位(见表1)。在对外服务贸易行业分布方面,2012年,旅游业居首位,进出口总额1 520.1亿美元,同比增长25.6%;运输业第二,进出口总额达1 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7.5%;咨询业第三,为534.7亿美元;保险服务业第四,为239.3亿美元;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第五,为187.9亿美元;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第六,为182.9亿美元;建筑服务业第七,为158.7亿美元;广告宣传业第八,为75.2亿美元;金融服务业第九,为38.2亿美元;通信服务业第十,为34.4亿美元;其他商业服务总共为479.8亿美元(见表2)。在对外服务贸易目标市场分布上,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目标市场前五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中国香港、欧盟(27国)、美国、东盟和日本。我国与上述五个国家(地区)的服务进出口贸易额超过3 100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二。在对外服务贸易企业结构方面,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企业结构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体上是4∶4∶2的格局。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依然是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唱主角,民营企业力量相对薄弱。在对外服务贸易国内地区分布方面,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地区分布仍相对集中于沪、京、粤三地。其中,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 515.6亿美元,居全国第一;北京首次突破千亿美元,位居第二;广东为713.1亿美元,排名第三;同比分别增长17.2%、11.7%、15%。三地合计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69%。在对外服务贸易收支平衡方面,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为逆差,金额为897亿美元(见表3)。

表1 我国入世以来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及世界排名(2001~2012)

表2 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分行业情况表(2001~2012)

表3 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2001~2012)

综上所述,入世以来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但同时我们又看到,现阶段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剖析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寻促进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服务贸易主要成就

(一)对外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2001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额为719亿美元,世界占比为2.4%,世界排名为第13位。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额猛增至4 706亿美元,增长了5.5倍,世界占比为5.6%,提高了3.2个百分点,世界排名为第3位,位次上升了10个位次,已经成为世界对外服务贸易大国。

(二)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渐趋优化,高附加值对外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2012年,我国旅游和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8%,比2001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高附加值服务中的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出口快速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22.5%、18.6%、40.1%、17.8%、18.2%;通信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进口增势显著,增幅分别为38.6%、158.4%、20.7%。

(三)重点领域服务进出口贸易成效显著

首先,2012年,旅游和运输等传统服务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58.8%,规模优势继续巩固,贸易效益继续提升。其中,旅游服务进出口贸易额为1 520.1亿美元,比2001年的317亿美元增长了3.7倍,居各类服务之首;运输服务进出口贸易额为1 247.7亿美元,比2001年的159.6亿美元增长了6.8倍,位居第二。其次,我国服务外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38.5亿美元,同比增长34.4%,执行金额33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1% ,使中国攀升为全球第二大离岸外包承接国。再次,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呈现良好势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9、2010、2011年文化产品核心内容的对外贸易额分别为97 882.52万美元、135 083.25万美元和145 170.65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 。最后,我国技术进出口贸易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2006年至2011年,我国技术进出口总额从226.1亿美元上升到535.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倍多。

(四)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更加健全、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2006年,商务部开始成立了服务贸易司,专门负责拟订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制订我国服务和技术进出口贸易政策,并负责对我国对外服务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2011年,商务部把服务贸易司更名为服务贸易与商贸服务业司。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相继制订了《服务贸易“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服务贸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贸易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同时,在服务外包、技术贸易、会计服务、文化贸易、中医药服务贸易等服务贸易重点领域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五)对外服务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已经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对推进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多次成功举办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重庆)高峰会、中国(大连)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等大型展会,为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六)对外服务贸易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入世以来,我国出台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使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统计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每年都用中英文对外《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全面分析研究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的成就和不足,为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另外,还适时出版发行《服务贸易简报》、《中国软件出口发展报告》等资料手册,以指导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健康快速发展。

(七)服务市场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

入世以来,我国认真履行承诺,为国外服务商提供了包括金融、电信、建筑、分销、物流、旅游、教育等在内的广泛的市场准入机会。“在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分类的160个分部门中,中国开放了100多个,开放范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11年,中国新设立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15 000家,利用外资大约500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近50%。我国的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2011年已达到了7.25%,处于世界中等水平。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服务贸易主要问题

(一)对外服务贸易规模仍偏小,且持续逆差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对外贸易总额为43 375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4 706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8%;货物贸易38 669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89.2%。世界各国对外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平均水平为18.6%,而我国仅为10.8%,显然,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比重偏低;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际货物贸易的比重为10.5%,而我国服务进出口贸易额仅占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5.6% ,只是货物贸易占比的将近一半,服务贸易规模明显偏小,这与我国的经济总量、与我国的对外货物贸易量是不相吻合的。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就一直处于逆差状态。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且最近两年迅猛增加,2011年为549.2亿美元,2012年更是高达897亿美元,已处于严重失衡状态。

(二)对外服务贸易结构失衡

一是服务贸易部门结构失衡。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仍以传统行业为主,2012年,传统的旅游和运输服务占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总额的58.8%,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仅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21%左右,部门结构明显失衡。

二是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2012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约90%的服务进出口贸易是由我国东部的11个省份完成的,其中沪、京和粤三地服务贸易进出口就占到了69%,远超其他省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落后。

三是服务贸易国别(地区)结构失衡,目标市场过于集中。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目标市场过于集中,中国香港、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最主要的目标市场。特别是中国香港地区,2012年与我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1 345.5亿美元,占到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28.6%;上述五个国家和地区占我国服务进出口额的比重则高达65%,而很多的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和地区却几乎为零。

(三)服务业整体发展滞后,开放度不高,竞争力不强

由于我国服务业起步较晚、层次低且相对落后,导致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低下。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或接近70%,而中国现在仅为43%,占比相对偏低。一个国家如果服务行业整体发展滞后,势必会影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中,垄断经营现象严重,诸如金融、保险、证券、运输、邮政、电信、医疗、教育、商业、科研等部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经营。因为垄断,这些部门和企业往往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压力,市场开拓和竞争的意识和实践就会淡化和弱化,其后果就是保护落后、工作懈怠、效益低下、竞争力疲软等。

四、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对策构想

(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

现代服务业具有“三高”等特点,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加快发展动漫服务业、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业、创意服务业、会展服务业等。同时,还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多式联运、物流配送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

以开放促发展,是我国未来服务贸易发展的总趋势。我国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与国际接轨,放宽市场准入,消除市场壁垒,不断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并利用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手段,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在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同时,可通过服务贸易“商业存在”模式,实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开放型经济战略转型,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战略升级。

(二) 多渠道扭转服务贸易逆差

一是要适度管控汇率波动。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额高达897亿美元,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一定要坚持有管控的汇率政策,控制住人民币汇率的不断上扬,为服务出口企业减压。

二是要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以货物贸易带动服务贸易,发展与货物贸易相衔接的服务贸易。为了增强我国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拉动作用,需要不断发挥服务贸易高附加值优势,逐渐提高货物贸易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延长货物贸易价值链。同时,要逐步降低加工贸易在对外出口结构中的比重,改变因大量进口资本密集型设备而阻碍制造业对生产业需求的状况,并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步提升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形成上下游完整的制造业产品生产链条,促进国内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三是要有序引导服务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开拓和占领国际服务市场。对外服务直接投资有利于绕开国外贸易壁垒,有利于降低对外服务贸易成本,有利于国外服务市场的开拓和占领。因此,政府要引导、扶持我国服务企业克服困难,为服务企业“走出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加快服务出口步伐,以推进服务贸易进出口均衡发展。

(三)调整和优化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要着力提高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文化、咨询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现代服务贸易占服务进出口贸易的比重,优化服务贸易部门结构。同时,要继续加快发展重点优势领域的服务进出口,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跨国公司在华服务外包业务,扩大我国服务外包市场份额,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创建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我国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各地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有重点地发展特色对外服务贸易,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同时,充分发挥对外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构建充满活力、各具特色、区域协调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格局。诸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银行设置比较密集,就可以狠抓对外金融服务发展;而沿海地区港口比较多,就可以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贸易;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丰富,就可以优先发展对外建筑服务;有些中西部地区城市大学比较集中,就可以大力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软件服务等。

参考文献:

[1] 张莉.中国对外贸易监测报告2011[M].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2.

[2] 周柳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12[M].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

[3] 商务部.2011年服务贸易工作要点(商服贸字〔2011〕1号)[R].2011-1-13.

进出口贸易业务例8

摘 要:当今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服务贸易已日益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虽然取得迅速发展,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然相对滞后,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任务。 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策 1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对外贸易逐年增加,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据统计,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56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33.5%,较1982年的43.4亿美元增长了近59倍。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超过17%,远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同时,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的比重不断上升。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12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9%,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出口排名由上年的第八上升到第七位。但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2006和2007年,中国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左右,而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美国近80%,发展中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由于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中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整体中的地位偏低。长期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从图1可看出,1995年以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都小于进口额,呈现逆差状态,说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在全球趋于劣势。不过,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逆差20亿美元,比2006年下降了69.1亿美元,延续了2005年、2006年逆差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幅度很大,逆差减少主要源于旅游、和信息服务、其它商业服务等项目顺差的增加,这也体现了中国服务贸易随着出口增长幅度超过进口增长幅度逐步趋于改善,比较劣势也并非一直衰退下去。 2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2.1 服务贸易净出口指标  就此指标来说,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贸易领域。近年来,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占比虽呈逐步上升势头,旅游服务出口比重略有下降,但仍占最大比重。 2006年,中国运输服务出口210.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6.2%;旅游出口339.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5.9%。2000-2006年间,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年均增长34.1%,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2.2%上升到23%,是仅次于旅游的第二大服务出口行业;同时期,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3.1%,一直为中国第一大服务出口行业,但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却由53.8%下降为37.1%。运输和旅游出口两者合计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60.1%,而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和知识密集的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之,我国服务贸易各项目的净出口指标显示出我们的竞争优势集中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仍处于相对劣势。 2.2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 一个国家(地区)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强弱直接表现为其服务贸易出口。一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即国际市场占有率。表1为2007年世界10个主要国家(地区)服务贸易出口额排序及占有份额,中国服务 贸易出口额排名虽上升到世界第七位,但出口额为1270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3.9%。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前十位的国家除中国外均是发达国家,美国仍居于霸主地位。中国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仅为美国的27.97%、英国的48.29%、德国的64.47%。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还很弱,所以目前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世界市场份额是首要问题。 2.3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 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是对一国 (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常用于测定一国服务贸易总体及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数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它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1~1之间。指数值越接近于l则竞争力越大,指数值越接近于-l表示竞争力越薄弱。 表2中,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中国TC指数一直为负数,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但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TC指数在缓慢上升,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1997-2006年,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正数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2006年,中国在运输、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服务上的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说明这些行业竞争力低下,其中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接近于-1,说明这些行业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力。旅游、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竞争力指数虽为正值,但都比较小,表明其国际竞争力不强。从各行业发展趋势看,中国运输、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和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步提高,而旅游、保险、专利使用和特许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 2.4 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即RCA指数,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它通过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如果一国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2. 5 -1. 25之间,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1.25-0.8之间,则认为该国该产业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RCA小于0.8,则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由表3可见,中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一直小于0.8,这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缺乏比较优势,虽然1997-2006年10年间变化幅度不大,平均值为0.54,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中国服务贸易RCA指数在缓慢下降,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相对货物贸易而言,竞争力在相对下降。 (2)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即CA指数,即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从而得到该国该产业的真正竞争优势。如果一国CA指数大于0,说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比较优势,若CA指数小于0,则说明该国服务贸易不具有比较优势;该指数越高,该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该指数越低,该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越弱。  由表3可见,1997-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CA指数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 0.26上升到2006年的-0.17,但数值一直小于零。因而,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服务贸易不具有竞争优势。此外, CA指数是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得到该产业真正的比较优势,所以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受服务业进口的影响比较小,主要受服务贸易出口情况的影响。 (3)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即NRCA指数,是用一国某一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例与该国该产业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例之差来表示该产业的贸易竞争优势。NRCA指数值大于0表示存在竞争优势 ,指数值小于0表示存在竞争劣势,指数值等于0表示贸易自我平衡。NRCA指数剔除了产业内贸易或分工的影响,反映了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的影响,更能真实反映进出口情况。该指数值越高,国际竞争力越强;该指数值越低,国际竞争力越弱。如果考虑贸易壁垒的影响,这种比较优势与真实的比较优势可能出现一定的差距。  由表3可见,1997-2006年,中国NRCA指数在-0.04和-0.02之间波动,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处于比较劣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弱的竞争力。2006年,NRCA指数为-0. 03,比2005年略有下降,比1997年有所上升。  3 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3.1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产业,服务业发展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强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实力,全面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能力。政府要重视和支持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3.2 加快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优化服务贸易内部结构 中国服务贸易在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旅游业,今后应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传统服务项目的发展,同时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信息、教育、文化以及社区服务等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国际需求为导向,促进我国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服务贸易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3.3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加大对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一个国家的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本的竞争,当前,中国缺乏熟悉服务贸易的研究人员、工商企业家、金融家、会计师及律师等,政府应当担当起培养这方面人才的重任,应多渠道、多层次培养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也可通过某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引进人才和技术;但同时也要防止高素质人才的流失。其次,要加大对教育、研发等要素的投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及整体竞争力。 3.4 加快服务立法,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为保证服务贸易健康发展,使中国的服务贸易尽快融人世界这个大环境,我们应加强对GATT、GATS及WTO等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符合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目标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以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法律支撑和规范力度,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制定一部我国服务贸易基本法。②加快各服务部门的立法进度,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③增加服务贸易政策法规的透明度。④按照国际标准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使我国的服务贸易立法能够与国际接轨。 3.5 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加强国家对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对服务贸易实施间接管理模式,政府部门侧重于宏观政策的制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一般不直接面向企业实施贸易服务。而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是直接型管理模式,主要的管理工作都是由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或其直属的事业机构来实施,容易产生官僚作风、不经济甚至腐败。因此我国可尝试采用间接型模式,首先应迅速建立一个权威性的服务贸易宏观管理和对外开放协调机构,从战略角度制定出中、近期的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战略和策略。其次明确各级政府商务机构、相关服务产业发展部门、各种半官方机构和民间社会机构的职能,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层次分明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再次,建立健全服务贸易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服务市场的协调作用。

进出口贸易业务例9

服务贸易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演进而产生的,是服务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今后世界贸易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为服务贸易的竞争,服务贸易竞争的成败将决定各国经济发展的未来。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具备了发展服务贸易的条件,发展服务贸易潜力巨大。

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近几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徘徊在40%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随着近年来中国政府重视发展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远远高于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越来越坚实。

服务业跨国转移为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机遇 从世界来看,服务业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大发展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也在酝酿着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随着产业链拉长,各个生产环节独立出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完成整个产业链。根据资源的配置,服务于各个生产环节的服务业,将为各国提供市场空间,这也就形成了外包等各种形式的服务贸易,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对外转移和全球服务业外包业务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借发达国家向海外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之机,吸引外国投资,改善中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有利于中国服务提供者进入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服务出口。

服务贸易出口大有可为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够合理,金融、保险和专利使用等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贸易领域比例偏低,许多部门出口远小于进口,滞后于中国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显现出了很大的增长潜力;中国巨大的对外货物贸易量为发展海洋运输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服务外包全球市场规模巨大,是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发展新兴服务贸易的重要突破口,增长空间很大,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多的中国服务领域企业将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的“中国服务”逐渐增多。

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措施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全球服务业跨国转移加速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为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将采取以下措施:

营造良好的服务贸易发展环境要提高全社会对发展服务贸易重大意义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服务贸易,支持服务贸易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使政府管理更加务实、高效。各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简化工作程序,为企业发展服务贸易创造条件。

完善保障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服务贸易出口指导目录,争取出台促进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发展的政策意见和具体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丰富各项统计内容,拓展重点行业统计,加强重点行业境内外调研,完善专项统计。落实和完善各项吸引和培养服务贸易出口人才的政策,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强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各地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

促进重点行业服务贸易出口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附加值行业出口,发挥中国的文化传统优势,积极开拓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注册会计师服务、中医药服务,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大力促进以海洋运输为主的运输业,扩大建筑服务出口。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品牌。

大力推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全面落实八部委《关于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若干意见》(商服贸发[2006]13号),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创新扩大出口;为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提供必要的支持,重点支持能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的境外研发中心项目。

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要充分发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的作用,积极为国内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继续办好中国服务贸易大会,政府部门政策,企业直接洽谈交易,搭建促进中国服务出口的窗口和平台。充分发挥“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的作用,建立境内外及时沟通的服务贸易支持网络。要利用好大连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展会平台,支持和组织服务贸易企业赴境外参加各类服务行业专业展会,寻找出口和对外合作的商机。

根据官方公布的最近年份(2007年)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250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增幅提升9个百分点,高于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16.5亿美元,增长33%;进口1292.6亿美元,增长29%。

服务贸易逆差大幅回落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76.1亿美元,同比下降15%。其中,其他商业服务、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顺差规模最大的四个行业,合计实现顺差207.3亿美元。主要逆差项目为运输、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分别为119.5亿美元、97.6亿美元和78.5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业务例10

国际服务贸易开始发展以来,与货物贸易相比较,其发展更为迅猛。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7707亿美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84032.1亿美元,增长了9.4倍。与此同时,中国服务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1982-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44亿美元增长至4705.8亿美元,增长了近106倍。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由1982年的416.1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1545.5亿美元,增长了26.7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再跃新台阶,突破47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同时,我国服务贸易1992年首次出现逆差,其中只有1994年实现6亿美元的顺差,之后一直持续贸易逆差。近年来,服务贸易总量在逐渐增加的同时,服务贸易逆差呈逐步扩大的态势。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创下896亿美元的新纪录。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1.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总量经历了从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的过程。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还不到50亿美元,而2102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高达4705.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7.2%;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2年的0.6%增加到了2012年的5.6%。同期,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由1982年的2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90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5.7%;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由1982年的0.7%增加到2012年的4.4%。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82年的19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280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9.9%;服务贸易进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额比重由1982年的0.5%增长至2012年的6.5%。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在2003年第一次突破100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九,进入世界十大服务贸易国行列。2009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已增长到2867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五位。2012年,我国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705.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贸易国。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的排名第五,而服务贸易进口的排名第三。

2.服务贸易持续逆差且逆差额逐步增大

1992-2012年间,我国服务贸易除了在1994年为顺差外,其余年份都为逆差,并且近年来逆差规模不断加大。由表2看出,服务贸易逆差先由2000年的58亿美元扩大为2004年的95亿美元,2005年服务贸易逆差首次缩减为93亿美元,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07年。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服务贸易逆差再次反弹为116亿美元。2009年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一年,服务贸易逆差再次扩大为295亿美元。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服务贸易逆差额缩减为220亿美元。近两年,服务贸易逆差规模继续扩大。2012年,服务贸易逆差再创新高为896亿美元。

二、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

1.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以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增长明显。另一方面,传统服务如运输、旅游的进出口额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比重仍持续上升。据统计,2012年,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520亿美元,运输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247.7亿美元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分别为32.3%、26.5%,两者占据了服务贸易的大半壁江山。由表3可看出,2008-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额累计高达2076亿美元。也不难看出,运输服务、旅游、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等对服务贸易差额的贡献不同。其中,运输服务在2008-2012年间连年逆差,并且逆差额不断增大,累计实现逆差1557.4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比重高达75.1%。由此可见,运输服务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第一大来源。受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旅游服务出口激剧减少而进口不断增加,导致了旅游服务自2009年首次出现逆差后,逆差额保持不断上升的态势。2012年,旅游服务逆差额超过运输服务,构成服务贸易逆差的第二大来源。同期,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分别累计实现逆差691.2亿美元、632.6亿美元,构成服务贸易逆差的第三大、第四大来源。除此之外,电影、音像和金融服务的逆差额之和为12.5亿美元,在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构成中占了很小一部分。

2.服务业发展滞后

服务业是一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它对服务贸易的发展非常重要。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将服务业等同于第三产业。所以本文认为,服务业即为第三产业。我国服务业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我国服务贸易连续十多年出现逆差的原因。通常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由表4不难看出,2000-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39.0%增加到2012年的44.6%,年均增长41.7%。而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比重平均为43%。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服务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然不高,表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服务业的发展跟不上服务贸易的发展,使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推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1.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从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以旅游、运输服务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在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中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因此,为使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情况有所改观,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很重要。一方面,要继续维持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知识密集型、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的发展,尤其加大发展生产的力度。

2.大力发展服务业

服务贸易的发展必然要依托于服务业的发展。在我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的情形下,发展服务业显得尤为重要。在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服务业的传统优势的同时,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如具有高附加值特点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服务等,达到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局面。此外,由于生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有更要大力发展生产业,如现代金融等。

参考文献:

[1]宋雪莲.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正在加大.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第3期,P46-47

进出口贸易业务例11

一、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现状

国际贸易统计数据显示,从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上来看,1982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5.3亿美元,而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5396.4亿美元,是1982年的119倍。其中,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210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为329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5%。到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686亿美元,出口额1853亿美元,进口额3822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服务贸易虽然起步晚,但后发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巨大。

2014年全球服务进出口净增长大概4.7%,而我国服务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2014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23%,在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中占比已经高到36.7%。我国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快速增长,金融服务、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增速分别达到59.5%、24.6%、25.4%。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的快速增长优化了贸易结构,培育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推进了服务贸易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二、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形势严重

在全球贸易快速发展和中国货物贸易强劲增长的拉动下,中国服务贸易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2014年全球服务进出口净增长大概4.7%,而我国服务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但是从1992年以来,除了1993年,我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贸易逆差数额逐步扩大。如表1所示,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达到1184亿美元,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达到1980亿美元。在全球服务贸易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成为三个出现服务贸易逆差的国家之一,而且贸易逆差还在不断增加,形势更加严峻。

2014年12月的各项服务贸易逆差占比中,旅游差额占比-40%,成为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其他商业服务差额占比-17%,已经超过运输差额的-14%,成为旅游差额之外的第二大差额来源。但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为3%,咨询差额为5%,建筑服务差额为8%,这几项减少了服务贸易逆差。

表12005-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变化(单位:亿美元)

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总额1582191725094639293236254191470653965686

进口额838100312931520158119222370280132903833

出口额74491412161370135117031821190521061853

差额-94-89-77-150-230-219-549-896-1184-1980

(二)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

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可以用贸易竞争指数TC,也称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其计算公式为:TC=(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它用一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总额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其数值在-1到1之间。当TC指数越接近于0时,说明行业竞争力越接均水平;当TC指数大于0时,说明行业竞争力大,而且越接近于1越大,行业竞争力也就越强;反之,则行业竞争力越小。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的TC指数10年来一直为负数,说明中国的服务贸易长期以来都是逆差且一直在持续,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薄弱,在国际上处于劣势。2008年中国的服务贸易TC指数为-0.03,2014年,TC指数下降到-0.35,这几年一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侧面说明中国在服务贸易上毫无出口竞争优势。

表22005-2014我国服务贸易TC指数(单位:%)

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中国TC指数-0.06-0.05-0.03-0.03-0.07-0.06-0.13-0.19-0.22-0.35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总体上仍然薄弱

总的看,中国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结构不尽合理。201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8.2%,超过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快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吸收外资金额也进一步增加,2014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8%,虽然这为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制约了服务贸易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

三、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一)优化服务贸易的结构,提高逆差项国际竞争力

旅游进口的扩大是发展趋势,但可以通过增加出口来缩小逆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东方文明古国对世界旅游的吸引力也日益增大,我国需采取各项措施加大旅游出口鼓励力度,规范旅游市场发展,提高外国人签证、出入境等的便利化程度,扩大外国人在华包括旅游在内的各项服务消费。同时,在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利和特许费以及其他商业服务等方面,需加快与国际接轨速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经验,有序推进改革,避免逆差进一步扩大。此外,优化服务贸易结构,还需继续鼓励优势领域的平稳发展。咨询、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和建筑服务出口是我国服务贸易顺差项目,因此,可从财税、金融、进出口服务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持顺差项的稳定发展。

(二)鼓励服务行业相关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我国的服务企业大多还坚持走传统路线,管理体制比较陈旧,国家和政府应该鼓励相关企业进行管理、服务、产品和制度上的创新,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的竞争力。国家可以设立资金项目,对实施品牌战略,开展自主品牌建设的企业进行补贴、支持和奖励。政府应该多和服务行业企业多进行沟通,帮助企业引进服务贸易领域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提供贷款贴息。

(三)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理引导FDI投向新兴服务业

服务外包经常是以跨国公司的非核心商业流程为主,附加值较低,对于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承接外包服务具有低成本优势,而且这方面还处于开端,前景可观。当前,我国FDI在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市场,其他行业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政府的力量将FDI转移一部分至其他服务贸易领域,比如金融、保险、邮电、运输等。通过FDI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来改善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四)积极参加和其他国家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加入WTO为我国和其他国家进行多边服务贸易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提升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部门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我国应该加大对对外开放程度,让各个服务贸易部门都参与到竞争中来,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贸易部门的服务质量。我们也应该利用好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积极尝试实施服务贸易自由化,使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更加广阔。(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珂,张利军.《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现状及国际比较研究》,《保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2]李杏,谢正勤.《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江苏商论》,200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