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文化教育

经济文化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22 09:18:32

经济文化教育

经济文化教育例1

2.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本身就有一定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思想中传达着政治的意识,保证着政治的稳定,国家的和谐,教育是对政治的领会和传播。教育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过程中可以对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行讲解和发扬,使人民充分认识到政治的内涵,还可以根据国家的要求培养良好的四有公民,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教育配合着政治实施国家的政策,提高着公民的政治意识,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识,对政策的理解,有利于增强政治基础,获得更多的拥护,对国家的稳定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教育的普及使得人们有能力参与国家政治的事务,使得国家更加民主化,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变革。教育对政治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政治对教育主要是进行制约。政治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政治的制定对于教育的方面、领导权、课程内容都有一定的范围规定。政治也明确指出了接受教育的人员的特征,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划定,政治的公平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公平与否。教育是为管理国家服务的,教育受到政治管理层的制约,社会制度的不同教育制度就有很大的差别,授课的内容,道德教育的理念等都是依据政治制度而设定的。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包含,相互作用,并互为目的和手段的交融关系。社会发展不可能没有文化,而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又依赖于社会教育。文化是教育的背景,而教育却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可以活化文化。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教育对文化的改造主要是通过选择文化的整理文化来实现的。文化是教育的基本材料,根据社会价值标准和知识价值标准来选择文化进入教育内容。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文化也对教育有一定的制约。价值问题是文化的核心问题,价值取向对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等都具有深刻的和传统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其一,重功利轻发展、重共性轻个性、重服从轻自主、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其二,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不同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它大体可区分为四个组成部分:价值体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这四个方面相依不离,相分不杂,构成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它们交融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制约着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三,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文化并非仅静态地固守其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屡有变迁,教育也随之变化。其四,文化对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其作用的性质是一种影响性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要;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

经济文化教育例2

在集群与联盟、网络与竞合视角下重点分析了三地大学城如何通过集群与联盟的耦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认为大学城与区域经济联动, 是推动区域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新增长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人力资本对一国或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而作为专业化人力资本生产和供给主要部门的高等教育,对知识的积累、技术的进步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提高作用甚大。因此,发展高等教育是明智之举。

 

但经济社会的存在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高等教育不可能离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为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研创新,归根到底,都要通过融入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来实现其最大功能和核心价值。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专业化分工的知识积累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教育的专业结构如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互适应,则人力资本积累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就会相互强化,这不仅有利于“边干边学”的人力资本积累,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如果二者不能相互适应,则教育投入的一部分会成为人力资本的专业转换成本,从而产生资源浪费。

 

大学城的评价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因为大学自身定位不同,那么他们的发展重点必然不同,必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一样,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大学的校园扩建和多个大学的综合建成的大学城他们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不一样。

 

发挥集聚功能,汇集高素质人才,吸引优势高校入城发展。大学城不仅仅是本地高校的集聚地,更应吸纳国内甚至国外名校的加盟。发挥大学城的辐射功能,满足地方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高等教育的愿望和要求。

 

大学城除了常规性的高等学历教育外,还可利用园区内师资和教育场所的共享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特别是大学后续教育;也可借助城内的办学条件和潜在的培训市场,吸纳各类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国际技术、技能认证机构到城区内设立或联合开设分支机构。

 

各类培训机构在城区及附近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学术交流,将加速中心城市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为中心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大学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联动效应和城区的开放性特点,使得城市文明程度得以提升,促进了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新建的大学城一般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在大学城内修建不同风格的建筑,这比在老校区上建设要容易得多。新建校园的人文景观使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园区内整合、升华,一方面可以陶冶在园区内就学的学生,培养其人文精神、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中心,吸引更多的市民和周边地区的人群来参观,如果做得足够出色的话,可以集教育,旅游于一体。

 

现如今对于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目前理论界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由于阐述的角度不同其概念和内涵也有所不同。

 

北京大学吴志攀教授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趋势[1],沿海地区展开教育资源竞争,以带动人才战略、技术升级和产业换代及文化发展。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背景下,教育被列入第三产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可能也有必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研究北京地区高教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以及高教向边缘发展,向沿海发展,向企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的趋势。

 

高等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新一轮资源配置,高等教育走廊和远距离校区就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表现。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与交通及通讯事业发展的相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宋宏教授则认为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是教育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所一直关注的学术命题[2],也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跃升为大众化之际有关大学改革的实践命题。我国的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需要从再造共生单元、创新共生模式、完善共生界面三个环节着力尤其需要以具有系统性的战略思路和方案加以推动。

 

刘志民教授提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互动程度不高,表现在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乏力等方面[3]。

 

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提供环境保障;高等院校应主动出击,发挥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主导作用;企业应积极配合,促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经济文化教育例3

(1)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2)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3)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

(4)地域、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教育革命是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的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要在这次冲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找住机遇,创造自己的优势,我国教育领域要高度重视这场革命,及时把握住刚刚开始的历史机遇,及早研究对策,做好思想、人才和技术上的准备,以赢得未来教育的主动权。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其社会投资主要是人才的投资。人才的质量将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微软公司的崛起、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都说明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二、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内涵,抢占当代教育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年5月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何谓“制高点”?站立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总揽全局,控制大局。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制高点”者,兵家必争之地也。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在战争中,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将军是个懦弱的将军,在教育战线,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领导和教师是不称职的。

抢占制高点是一场攻坚战。在战争中抢占制高点要有一支英勇的尖刀班、先锋队。在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中,这个尖刀班、先锋队就是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以及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学校,还有各级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和广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

在战争中,要抢占制高点是要流血牺牲、付出代价的。在教育改革中攻占制高点,不会丢掉性命,牺牲的仅是旧的观念、旧的方法,但输入的是新鲜的血液。

抢占制高点是要有策略、要讲战术的。所以攻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也要注意运用策略和方法,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每个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这一定义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我们强调: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开发。

4.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要使教育技术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其关键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遭教育新模式

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思维有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创造层次,如科学家、发明家提出新的学说、发明新的产品等。二是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对于中小学生,其创造性并不是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要完成一项具确“特殊意义的产品(一

种理论。思想或一种成品),而是指对学习者个体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层次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第一层次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指实现创造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创造教育的规律。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核心。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

(2)要真正发挥教育技术优势

(3)要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4)要改变教学进程结构

(5)要认真进行

教学设计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墓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者,忽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个发展就是指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全体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防止片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个性发展是要“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toknow),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2)学会做事(1earningtodo),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商学习(也称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1earningto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一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素质教育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注意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积极把认知学习理论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因此,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

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

用CD一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4)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5)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6)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造作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汉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对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作出归纳、概括,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用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访问”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平等意识、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四个基本要素。建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要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经济文化教育例4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具有区域性、原生态性等特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地处边疆,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繁荣也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与民族区域经济本来就是相互包容与融合的经济综合体,失去民族文化教育特质的经济发展是难以持续的。文化、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文化教育脱钩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有其深刻的历史及地理方面的因素,但主要是社会、政治及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固然与其所处的环境、物质匮乏及人口素质有着一定的联系,但这都不过是一种表现,本质上还是由于文化教育水平的落后及对外部环境的排斥[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归结为外延式的与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他说:“固定资本价值中的货币部分可以用来扩大企业规模,提升机器运转效率。在一定时间内就能实现再生产,从社会观点看其属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属于外延式再生产,如果生产效率提升了就属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民族文化教育对经济环境的调适程度决定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及效率。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确立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与制度,并发挥着重要的特色经济优势。然而,当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相脱钩,这是因为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形成的以农耕、游牧为代表的文化传统难以适应工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及生产方式。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不适”

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的文化“不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通常表现为对强势文化的模仿[2]。这种强势文化是以其强大的经济作支撑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强势文化进行借鉴的前提应是保持已有的文化传统。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不适”恰恰缺失了这个前提,最终使得自身文化的发展停滞不前。第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创新力度不够。第三,少数民族文化中“轻商”的意识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归咎于环境恶劣、经济脆弱、人口素质等方面。实际上,以上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滞后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往往表现为经济的落后与文化上的丰富多彩。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人们往往认为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同时民族文化还具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性。这种错觉会让人们感觉不到文化的种种“不适”,也就偏离了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原则。以往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往往采取“扶贫”“支教”等形式,忽视文化教育的作用,很难取得明显的成效[3]。可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了经济上的扶持,还需要文化上的自我“调适”。

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与经济协同的必要性

(一)经济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人从事着传统的手工业及服务业,很难开发及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协调。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着极大的发展,这也为文化教育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教育与经济的联系也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文化教育维系着民族团结,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繁荣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对维系民族认同及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并不是消灭传统,而是将其中具有生命力的因素进行完善,使其与现代社会有机融为一体。对于经济水平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其独特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是教育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培养大量的地方性人才。所以,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越是发展市场经济,推动企业转型发展,越是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

三、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路径

(一)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并联发展

优秀的文化传统理念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传统落后的理念则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文化教育问题,形成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文化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培育民族文化市场,真正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从构造和谐社会的角度看,经济与文化资源配置合理,各民族人民文化素质有效提升,能有效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问题,推动经济、文化自然协调发展。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式,注重科技与文化的创新,强化经济手段与文化功能的关联,实现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协同。随着社会发展日趋成熟,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出现了文化资本贡献率大于经济资本贡献率的现象,这就需要从整体出发,充分整合文化资源,进一步增强文化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力。

(二)差别化地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投入

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水平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应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高等教育的投入,特别应加大对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以弥补地方政府因财政紧张而无法为民族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在增加文化教育投入时,还应考虑中央政府出台的相关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另外,在文化教育上还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适时调整文化教育的方向。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应建立与当地经济、文化相适应,注重市场的现实需求,并进行及时、灵活的调整,充分展现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与现实性。

(三)优化文化教育资源的经济经营机制

第一,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不断部署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文化教育的社会化水平,强化受教育者接受更好教育服务的运作机制。同时,还应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的水平与层次,同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在政策引导、社会参与、经费支出等方面探索有效可行的经验与做法。第二,提升企业的公共服务水平,发挥其在文化教育领域中的积极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发展需要企业的支持与推动,企业在用人时支付一定的公共服务费用或者采取办学的形式以解决人才需求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改善文化教育场所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第三,从政策与体制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社会资源的投资力度,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大型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总之,社会文化特性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文化特性所形成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少数民族更可凭借这一不同于主流社会发展路径的特殊性,融入现代社会平台之中。也正因如此,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方面,要努力探索与寻求适合自身民族发展的模式,另外,也要利用好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合理发展,提升本民族的文化底蕴,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

作者:李慧 王盛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经济文化教育例5

[作者简介]王忠惠(1988- ),女,山东济南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重庆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职业教育统筹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FJK016,项目主持人:全)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015-03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话题一度引发研究者们的热议,成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紧迫而又现实的命题。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更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触角”不仅延伸到教育、经济等相关领域,还受到文化领域的审视与关照。文化作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的第三类变量,彰显了两者联动的文化向度,探寻出两者联动的“文化病理”,进而创新出两者联动的文化机制,运用文化的高度、深度与广度演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无缝对接”。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的文化向度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指出:“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高度耦合与相互依赖性,两者之间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的这种直接关系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逐渐产生变化,两者之间的联动在环境、文化、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演绎与嬗变。职业教育作为文化大范畴中的一个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各个方面的影响,文化凭借其独特的视野与宽阔的视域,成为关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文化作为影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的第三类变量,通过调节变量获取不同情境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两者关系的解释,或通过不同中介变量的不同作用机制审视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最终成为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间转化支持路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这种无形的渗透作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进程:文化无关阶段、文化调节阶段、文化融入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文化并未涉入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过程之中,它对两者的联动没有产生催化效果;第二阶段,文化作为调节变量引入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过程之中,它影响着两者关系的强弱或关系的方向,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逐渐深入;第三阶段,文化作为中介变量介入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过程,深化了区域经济通过各种机制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业教育如何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借鉴。

文化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的中介效用涉及不同的文化性格与文化张力,文化的性格与张力在文化作为第三类变量的同时得以产生与扩散,意图通过中介变量的身份成为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促进两者联动的效力与活力。作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中转站”,文化依靠文化引领的功能、文化整合的作用、文化多元的性格以及文化共生的张力凝结成文化合力的“集结体”(见图2),凭借其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嵌入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之中,从而推进两者联动与互动的进程和速度。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的“文化病理”

“病理”是医学的专业名词,“病”是指“疾病”“生病”,也就是指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文化病理是对“病理”的延伸与异化,它是在文化领域中由于异常条件使文化职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结果派生出许多种脱逸行为的过程。①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的“文化病理”则是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系统中出现异常因素,导致系统不稳定进而引发功能障碍,产生两者联动偏离正常发展模式的一种失调状态。文化功能的缺位导致职业教育与区域联动中“文化病理”的出现,产生职业教育与区域联动发展的异化现象与失调状态,形成了从职业教育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内部黑箱。

(一)价值引导的现象偏颇

价值引导是文化世界建构价值意识的表现,文化世界的价值意识是通过无数“文化场” “行为场”、文化环境、情境、生活细节体现的,是人根据自己的灵明之心、道德本性和特殊需要,并通过理解、体验、想象、领悟等知性活动能力把上述种种文化情境中的价值和意义内化、整合为价值意识的过程。②政府、企业与学校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利益主体,三方秉持的价值意识影响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方向与进程,由于三方不同的价值理念,产生多方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造成三方均试图通过控制其他方的文化走向来达到为自己服务的目的,导致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过程中三方关系的不可调和。政府、企业与学校因其不同的利益诉求营造出不同的文化氛围,继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政府的服务理念企图通过渗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与学校的文化塑造,引导企业与学校的行为方式向政府的服务理念靠拢,但因企业与学校在表面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一致性,在实质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的背离性,造成政府因文化控制的困境对企业与学校的资源投入不足,引导作用不明显;企业的终极目标是经济效益的考量,它试图通过“经济霸权”的力量形成“文化霸权”的控制,让政府与学校为其经济利益的扩张而服务;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办学理念,人才质量的高低决定学校办学水平的好坏,但学校的最终考核是就业率与就业水平的衡量,学校为实现自身的“品牌效应”意图通过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控制力量引导政府与企业对学校的支持与服务。三方的关系由于价值引导的现象偏颇逐渐分崩离析。

(二)文化特色的理念缺失

文化特色既是区别于他者的标志又是促成自身发展的优势,特色文化发展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切入点,有益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吻合度的提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文化特色的理念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的文化特色理念缺失。一方面,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存在大众化倾向,普遍存在追求热门专业、专业设置重复的严重现象,专业设置不考虑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自身发展的状况,专业多而不精,大众化倾向明显,特色化趋势不足,造成人才的专业不专、专业不对口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呈现低水平趋势。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高端的技术人才,导生性与技术性的文化导向引领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人文性文化导向成为职业教育的众矢之的并逐渐落寞,这种目标的过度偏移导致人才的规格在技能水平与素质水平上的不平衡,致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处于高层职业的瓶颈。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特色理念缺失。区域经济的发展始终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旨归,囿于传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对新兴的特色文化产业与特色经济的扶持力度不大,形成了经济追风、跟风的思想,忽视了本区域的环境特征、技术特征与产业特征,阻碍了集聚人文特色与地域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特色文化产业与特色经济的“名存实亡”,同时引发职业教育对特色人才培养计划的流失。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职业教育受制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无法设置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与发展方向的特色专业,只能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专业设置不能与本区域的特色产业相对接。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文化机制

(一)文化引领:区域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机制

职业教育集团化以人才培养为办学核心,以集约化、规模化为办学行为,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为办学模式,以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校、职业院校等多方力量为办学主体,体现出以非营利为目的的共同价值观,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为宗旨,具有集团化主体多元性、资源共享性、管理协调性以及利益共赢性等四个特点,它的价值观、行为宗旨与特点都包含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价值取向,发挥着文化在教育和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与引导功能。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可从区域视角分为区域内职业教育集团化与区域间职业教育集团化两个向度,两个向度分别从文化引领和价值引导两个方面促进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1.区域内职教集团化。区域内职教集团化追求区域内的特色发展,它可从两个维度进行审视。第一,职业教育的横纵向审视。横向层面是对同区域内同等层次职业院校的集团化,如同一区域中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高职院校的集团化;纵向层面主要是对同一区域中职与高职的集团化,关涉中职与高职在若干方面的衔接。第二,职业教育的内外部审视。内部层面是对职业教育自身体系的审视,依据职业教育本身的划分类型组建集团化;外部层面是对职业教育与企业、科研院校等以外的机构或组织的集团化。职业教育的横纵向与内外部层面的集团化需要不同层级院校间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衔接以及相同层级院校间资源、师资的对流,更需要不同院校间价值理念的统一,价值机制的引导,以此驱动职业院校形成合力走向共同发展。

2.区域间职教集团化。区域间职教集团化寻求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与良性发展,而区域间职业教育集团化是解决经济发展差异大、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如东西部职业院校的联动合作模式,一方面,有利于统筹东西部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东西部优势汇聚与优势互补,形成东西部职业教育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总体竞争力。区域间职教集团化是优势与弱势地区或优势与优势地区之间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的联结纽带,它在联接不同区域经济、资源与设施的同时,也共通着两地区的人才与文化,只有不同区域持有相同的文化认同感,才能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的流动,进而促进各区域间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二)文化整合:多方主体耦合化的管理机制

由于政府、企业与学校追求不同的利益目标,秉持各自的利益逻辑,形成三者之间相互博弈的利益“怪圈”,导致政府的推动不明显,企业的参与度不强,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不高的恶性结果。政府、企业与学校存在的利益博弈并不能简单地通过三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来解决,不同的利益追求很难在短期内保持统一,如果三者之间不能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三者之间共赢性博弈的实现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要促进多方主体的文化整合,同时要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政府、企业与学校的耦合点。

1.多方主体的文化整合。文化整合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分散的、孤立的,甚至冲突的文化价值力量,实现人类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理想的力量凝聚,使人类的文化实践行为充溢着一种健康自觉的人文精神关怀。政府、企业与学校作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多方主体,一方面,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规避不同主体之间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霸权现象,寻求多方主体之间共同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多方主体要整合多方文化,只有政府的文化理念、企业的文化向度与学校的文化氛围形成合力,才能促进三者的文化整合,推动三者在文化层面的融合与共进,并影响多方主体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的行为方式。

2.多方主体的价值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等于“文化企业+高新技术+资本市场”。没有高新技术,就不能满足大众对多品种、多样化、多层次、多载体的文化需求;没有资本市场,文化的技术化创新和拓展路径就没有支撑,难以做大做强;没有资本的对接,文化创意就无法广泛投融资,文化不能真正成为产业。③文化产业是政府、企业与学校的耦合点,它需要政府对资本市场的调控,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以及学校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它将政府、企业与学校凝聚成一个整体,舍弃了多方主体之间的根本冲突,着眼于多方主体之间的整合与共同利益,实现多方主体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的耦合化。

(三)文化多元:区域文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多元化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改变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1.课程设置的多元化。课程设置一方面应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应迎合城乡居民的个体发展需要,因此,课程选择应包含两方面的适切性。第一,课程设置与市场的适切性。依据区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技术结构等开发具有市场导向的多元课程,课程既要凸显本区域的特色又要兼顾市场经济的需求,实现课程市场化与特色化的统一。第二,课程设置与个体需求的适切。职业教育应为区域内的结构性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边缘人员”设置培训课程,开展相关职业的培训活动,帮助“边缘人员”重回职业岗位。

2.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是多元模式的整合,多元整合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整合。一是学校形态的教学模式,强调职业教育的学科本位;二是企业参与形态,强调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三是校企结合形态,强调职业教育的素质本位。多元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文化人与职业人融合的重要方式,是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构建的重要路径,是职业教育“完整人”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多元化的评价应包括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层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方式、适切化评价时机、系统化评价标准。④评价主体既应包括职业教育机构,又应包括政府、企业、行业等主体;评价内容既应有课堂教学评价,又应有实训基地评价;评价方式既需要线性评价,又需要非线性评价;评价时机既要求诊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又要求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评价标准应是职业标准与岗位要求的有效结合。

(四)文化共生:双元共进一体化的招生就业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竞争多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价值链是一种共生系统,链条中每一个链扣都是该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招生就业体制中政府政策的出台、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招生以及企业就业岗位的提供,形成一环扣一环的价值链,政府、职业教育院校及企业分别位于价值链的上游、中游与下游,政府政策的出台影响招生的规模与就业的形势,招生的规模与就业的形势互为条件,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双元共进一体化的招生与就业机制必将成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有效推动力量。

“双元制”的招生就业机制代表了企业与职业学校两个办学主体、学习地点之间的合作,两者的合作在深层次上则意味着受教育者两个身份的融合、两个教学目标要求与两种教育方式的结合,这种融合和结合是通过国家政策、法律以及各方的共同参与来进行协调的。⑤招生就业的双元共进一体化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目标体系的双元,目标追寻能力本位与就业导向双重效果;第二,制度体系的双元,双元是企业自主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制度;第三,培训体系的双元,培训是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有效结合;第四,训练体系的双元,训练既包括私营企业里的职业训练,又包括公立学校中的教育教学;第五,管理体系的双元,管理是私法与公法的协调统一,目标体系、制度体系、培训体系、训练体系以及管理体系共同结合、相互作用,形成体系共进的一体化模式,而双元共进最终指向招生与就业的共生,它们始终围绕共生的理念共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注释]

①林艳.教师文化病理现象透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44.

②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8.

经济文化教育例6

(一)、“十五”以来我县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开放型经济格局进一步完善。20*年以来,我县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国际化、市场关联度和外向依存度逐年提高。到20*年底,全县已拥有12家专业外贸公司,130家自营生产企业和48家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全县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68家,合同利用外资4.6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全县累计批准境外机构9家,外派劳务1600余人。从20*年到20*年,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稳步提高(不计核电厂因素,下同),外贸依存度分别为22.2%、31.2%和39.8%,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5.4%、23.1%和29.7%。20*年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7.1%。

2、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县在全省率先出台出口退税质押封闭贷款办法、率先建立外贸出口企业贷款担保机制、率先组织实施国家出口信用保险试点,不断优化外贸经营环境,促进了全县外贸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自2000年以来,年均增幅超过50%。在巩固和发展日本、欧美、香港等传统市场的同时,俄罗斯、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得到开拓,目前我县的贸易伙伴已发展到11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达到14大类250多个品种,出口产品质量、档次进一步提高,初步实现了以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以粗加工为主向以精加工产品为主的转变。

3、利用外资稳步发展。20*年以来,我县累计批准设立外资企业110家,合同利用外资4.2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20*年我县利用外资综合排名列全省第12名。20*年已开工的74家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85亿元,增长45.3%,占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3%;销售收入21.96亿元,增长50.8%;上交税收6433万元,增长22.6%。企业吸纳劳动力达12463人,有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外商投资企业20*年实现出口1.5亿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量的52%。外资的引进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我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我县发展开放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县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上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为主,未形成出口拳头产品,出口商品竞争力弱,出口发展缺乏支撑。在主要出口商品中,以纺织服装、贱金属及制品(紧固件)、机械及电器设备为主导产品,20*年分别占出口总额的62.1%、18%、10.7%,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这些商品与周边地的出口结构类同,需求弹性低,要扩大出口边际阻力较大。随着外贸竞争从原来的“价格竞争”转向“以质取胜”,深加工、高附加值及高科技的优质产品在我县极其匮乏,无疑限制了出口商品非价格竞争力的提高。

(2)、出口市场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过度集中于美国(占25.1%)、日本(占20%)、欧盟(占17.7%)、香港(占5.5%),对俄罗斯、中东、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不够,这样易受地区因素制约,对国际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

(3)、缺乏出口龙头企业。虽然我县进入嘉兴市出口企业50强的企业有6家,但总体规模小,20*年这6家企业出口总额(16735万美元)还不及浙江卡森实业有限公司1家企业(18260万美元);20*年入围全市出口企业50强数量虽保持6家,但1家替换、2家下降。20*年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13家重点出口企业,今年1-8月出口同比增长仅16%,大大低于全县平均增幅,出口占全县比例也由去年同期的80%下滑至67%。

2、我县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用外资总量较小,且外资到位率偏低。来盐投资的国家(地区)偏少,仅为19个;投资的规模小,平均合同利用外资221万美元,已开工的企业合同外资最高只有1000多万美元。外资到帐进展缓慢。至今年8月底止,20*年度项目还有4家企业共356万美元没到帐;20*年度有8家企业共1463万美元没到帐;20*年度有12家企业共2238万美元没到帐;今年新批项目,合同利用外资7871万美元,但至8月底只到帐886万美元。

(2)、各行业总体引资规模较小,且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历年引资效果来看,行业总投资最多的是纺织服装行业,合同利用外资6662万美元,占21%,实际利用外资4258万美元,占25%;其次为金属制品主要是紧固件行业,合同利用外资5819万美元,占18%,实际利用外资2981万美元,占18%。服务业、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有待进一步扩大,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化纤、饲料等行业利用外资还是空白。受较小的引资规模的制约,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的积极作用在我县得不到充分发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县的主导产业的促进效应还不强,引进新产业、提升产业结构不明显。

(3)、土地电力等要素制约日益严重。去年以来,由于用地指标紧张,使一些跟踪多时的外商投资项目另投他处,外商来盐投资考察的热情受到影响。今后我县的引资工作,将主要受土地因素制约,并与土地供应总量成正比。

3、我县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与问题。

1993年*针织厂的9名技术人员受香港富春有限公司聘用,赴马达加斯加纺织有限公司工作,迈出了我县对外劳务合作的第一步。到今年8月底,我县对外劳务输出共1600余人,在境外劳务总人数900余人,主要颁布在美国塞班、日本、约旦、西班牙等国,*太阳海制衣厂已成为我省规模较大的对外服装劳务合作培训基地。至20*年底,我县累计批准境外投资项目9个。但由于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大多没有赴境外开展业务,只有卡秋莎服装有限公司驻俄罗斯布拉戈维申克市办事处有人员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每年带动出口200多万美元。

(三)、制约我县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1、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偏低。20*年,化纤、机械、建材、食品加工、服装等几大传统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较快,而医药化工、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产业却有幅度较大下降,产业结构依然以“轻、小、集、加”为特征,产业层次低。且行业规模和企业规模小,尚未形成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支柱产业和企业龙头的缺乏决定了出口贸易整体创汇水平低下,结构竞争优势贫乏和发展后劲不足;同时,导致了在与外商投资企业合资和合作上缺乏足够的产业和企业的匹配能力,已有外商投资企业也很难在我县形成较长的前后连锁的产业链,影响其整体效应的发挥。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环境尚欠完善。虽然杭州湾大桥新区已于20*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省批规划面积达12.5平方公里,新区平台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国家银根紧缩,资金缺乏使原计划的大规模拆迁和区内道路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全面展开,今年新区内计划农房拆迁数为零,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初级开发状态。这种现状与新区的区位优势极不相称,与日趋红火的招商引资需求极不配套,与对岸慈溪开发区杭州湾新区比较落差巨大。

3、企业家素质不高,开放型人才缺乏。发展开放型经济需要一大批具有冒险、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外向型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我县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区域性块状经济发展较为活跃,但企业家素质较低,大多以家庭制经营为主,业主文化素质不高,小农意识浓厚,风险意识缺乏,从心理上排斥外来资本。技术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偏低,难以吸引国际知名公司来我县投资,也难以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外智)来我县创业。

4、虽然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产品出口微不足道。总体上缺少上规模、有区域特色和富于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对出口创汇的贡献不大;我县拥有以南北源为代表的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对外知名度仍不高,尤其在吸引外资的潜在比较优势尚有待挖掘。

5、核电产业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双刃剑。核电一方面成为我县财政的重要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应该说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核电低价的优势和产业带动效应不甚明显,其特殊的风险性对外商形成一定威慑。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开放型经济面临的形势

(一)、WTO过渡期过后我国外贸政策取向

1、我国将更积极推进区域性经贸合作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趋势逐步加强,各地区经济和行业的恢复都好于早先的预期,由于亚洲和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推动,世界贸易强劲复苏,规模进一步扩张,但由于WTO决策机制是“每一成员一票,全体一致通过才能生效”,要达成一致相当困难,因此多边贸易谈判受阻。这也是为何WTO成立后反而出现了更多的区域化多边贸易协议的原因。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政策取向也顺应了这种变化趋势,在积极地参与WTO事务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性的金融、贸易与经济合作。一是积极参与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10+3)的合作机制,在这之后又加强了与东盟的合作,形成了“10+1”的合作机制,与东盟签订了10年内建立一个包括17亿消费者、约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3万亿美元贸易大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二是内地先后与香港和澳门特区签订了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协议。三是表示了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组成东北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意向。四是努力在上海合作组织范围内推进经济和贸易合作。

2、内外贸一体化将加速推进

全球经济一体化正不断走深,市场竞争日趋加剧,我国三年的入世过渡期也即将结束,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内外贸如果不能尽快有效整合,将越来越难以适应世贸体制要求,国内外两种资源两大市场也无法通过统筹管理形成最佳市场效果,这将直接阻碍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要真正实现内外贸一体化,体制建设首当其冲。着力统一内外贸管理机构,解决旧体制的遗留问题,从理论、体制、政策、主管机构、审批权限、企业经营范围等诸多方面加快我国内外贸一体化进程,这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根据WTO的要求,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本国国情的外经贸体制,加强依法治商,加快流通业相关法制建设,制定出台内外贸内外资统一的公平竞争的规章与法规政策;同时,通过市场力量,促进内外资源合理配置,内外贸市场相互补充,实现协调发展;深化流通企业改革,培育流通领域大公司大集团,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产业;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作用,推进内外贸业务的融合与渗透。

(二)、CEPA的实施对我县开放型经济的影响

1、CEPA的基本内容

CEPA文本包括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三方面内容。基本目标是:逐步取消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以提高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的经贸合作水平,实现共同发展。

CEPA的签署和实施标志着内地和港澳之间的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也给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2、CEPA对我县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1)、“零关税”将使我县从港澳进口商品获益较多。CEPA对我县进口的影响将大于对出口的影响。一方面,我县市场购买力相对较强,零关税的实施,将会有更多的港澳产品进入内地,一般会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价格下降空间,会刺激消费者对港澳产品的消费热情。另一方面,我县纺织服装、机械等行业,可以通过进口香港(澳门)先进的生产设备,推动制造业向更高、更新发展。

(2)、贸易便利化将促进我县企业通过香港(澳门)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CEPA的实施从长远看可以增多贸易机会,增加人流、物流、资本流,外贸企业可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发展。我县企业去港澳发展,或通过港澳进军国际市场都会更加便捷。可以借机加大在香港(澳门)的投资,先在港澳这个国际竞争的舞台上练兵,而后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大市场冲击。此外,我县出口以纺织服装业为主,客户有很多在香港,这种减少交易成本的变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对我县产生重大影响。

(3)、我县的旅游业将从中获益。CEPA将使香港、澳门的客商进入内地进行商务活动更为便捷,对我县的旅游业产生影响。根据有关经济学的研究数据,27.5-28%的游客是商务游客,一般游客对经济的乘数效应大约在1.5到2之间,而商务游客的乘数效应却高达7。因此,在CEPA生效以后,我县的旅游业应当是大有可为的。

(4)、对我县通过香港(澳门)招商引资提供巨大机遇。CEPA将刺激香港、澳门高档消费品制造业的复兴,拉动两地经济增长和利用外资。有关部门要关注这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动向,尽早安排在香港(澳门)举办各类招商活动计划,并提高其效益。建设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其中的主要因素就是要有先进的技术和相应的服务业的支撑。CEPA的实施,会使我县更好地利用港澳地区先进的技术、人才和服务业的优势,以提升我县制造业。

(三)、“十一五”期间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趋势

“十五”以来,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外经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外经贸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我县开放型经济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我县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拓展空间还很大。

近年来,我县外贸依存度虽不断攀升,20*年达到39.8%,但与全国的60%、与全球平均45%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县列全国经济百强县第35位的地位也不相称。从嘉兴市来说,20*年平湖、海宁出口分别达9亿多美元和8亿多美元,列全省第6、7位,从几年来的发展轨迹看,我县与平湖、海宁相比大致落后两年左右,如能继续保持相对的发展速度,今后数年我县的外贸出口依然可保持较高增幅。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在对各国招商引资规律进行研究后发现,人均GDP4500美元是个拐点,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后,引进外资将明显下降,而对外投资将直线上升。从我国来看,20*年人均GDP刚到1000美元,我县包括核电厂因素才达到3600美元,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最近商务部有关人士强调,我国将坚持吸引外资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发展性。我们认为,虽然招商引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我县具有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良好的现实和潜在比较优势,只要能发挥好这些优势,我县的引资工作还是能稳步推进。这些优势突出体现在:1、区位优势。我县毗邻国际大都市上海,在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方面可以充分接受上海的辐射;2、开发区扩容优势。我县杭州湾大桥新区规划总面积25.7平方公里,从全市范围来看,扩容优势明显;3、交通地理优势。随着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我县的交通区位优势将得到极大提升;4、旅游资源优势。省级风景区*南北湖,地处杭州湾畔的黄金海岸,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西湖的姊妹湖”,提升了*的投资环境。

目标预期: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提升和凸现开放经济的地位,以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根据“十五”前几年来我县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依据对未来五年县内外发展环境的分析与判断,“十一五”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目标设置,至少要满足“两个高于”的要求,即一是开放型经济发展速度要高于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二是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

1、进出口贸易。至2*0年底,全县自营出口总值达到1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0%左右。

2、利用外资。“十一五”期间,合同利用外资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

3、外经工作。“十一五”期间,兴办境外企业20家左右,劳务输出人员1000人左右。

三、“十一五”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我县开放型经济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以保持外贸出口政策基本稳定为导向,坚定信心,调整结构,抢占市场,扩大出口,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以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为重点,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以“1+3”产业带建设为载体,着力构筑高标准、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大平台;以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努力开创扩大开放新局面。

(一)、培养和引进开放型人才,是实现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首要问题。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县在现有条件下,要实现开放型经济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首要任务是加快做好培养和引进开放型人才工作。要根据现实条件,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即在开发本地人力资源的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是要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给予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以吸引外地人才来我县参与经济建设。要引进急需和适用的人才,尤其是有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的开发区、各类园区的领导、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让人才用得上,留得住,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二是培养好现有在职人员。要多方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一在批素质好、懂外语、精业务的外经贸专业人才。一方面,通过在职定期培训、送国内大专院校专业培养、到相应单位进行对流、远程教育、函授等多种形式,强化和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定期邀请经济专家、学者来我县讲座,给有关部门和企业家分析讲解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型管理理念,开拓思路,更新观念。

(二)、以加快出口优势产业构建为基础,培育外贸经营主体为载体,推动进出口的加速发展。

1、利用产业倾斜政策,加快出口优势产业培育步伐,为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贸易打好物质基础。支柱产业具有较高的带动度、较高的收入弹性、较高的成长性,它的倾斜发展,将会产生一轮又一轮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强有力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县要在支柱产业中确定一批出口产业和出口产品,落实到主管部门和具体企业,从长计议,早动手,力争出口增长,并保证出口增长的后劲。要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出口商品的升级换代,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质量和附加值,使资源优势确实转化为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产品优势。同时,以贸工农一体化为路子,积极增加农副产品出口,推动创汇农业发展。

2、加快培育外贸经营主体,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打好队伍基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扩大出口归根到底要靠企业。在继续发挥现有专业外贸公司、自营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三路出口大军积极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供货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建进出口公司,不断扩大出口主体数量。综合运用出国参展补贴、培训等各种政策手段,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和新获权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帮助企业开好头,起好步,切实提高有进出口实绩企业的比重。抓好外贸中介机构建设,发挥中介机构对外贸出口的促进作用。建立重点出口企业联系制度,帮助解决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扩大出口。继续办好*诚信对外贸易服务有限公司,为出口企业资金需求排忧解难。

3、坚持多元化战略,不断开拓对外贸易市场。深入研究现有出口市场战略,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继续巩固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加大市场横向发展和深度开发的力度;大力开拓新兴市场,重点加强对阿联酋、印度等市场的开拓。抓住CEPA实施的机遇,加强与香港、澳门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出易会和展销会。

4、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外经工作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设立营销网点,努力建立生产企业与国际市场需求有效接轨的机制。还可以到国外设立生产加工基地,通过生产基地的转移,享受当地企业同等待遇,减少贸易壁垒,提高产品竞争力。

(三)、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协调发展。

1、改善招商引资环境。要加强开放型经济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开放意识,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良好氛围;深入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外商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发挥政策的最佳效能;重视外商投拆,改善投资软环境;建立和完善各级项目库,实行项目筛选、包装、、跟踪、签约、审批、建设和投产开业的全过程、动态化管理机制;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专项招商经费;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复合型招商人才。

2、构筑招商引资平台。“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以发展极为龙头”。我县招商引资要以开发区为龙头,各类园区为配套,做好引进外资的载体建设工作。要继续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征用土地,加快平台建设,力争在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方面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把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科技进步的新高地和城市建设的新形象;要以经营理念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盘活资金和土地资源;要加快镇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征迁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镇工业区的环境面貌,明确功能定位,加快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的形成和发展。

3、拓展招商引资领域。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制造业领域、突破点放在基础设施、农业和服务业领域,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推出一批上规模、上水平、高质量的工业项目和高科技项目,争取在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农业和旅游业方面的招商引资有所突破;对现有的项目库进行整理分析,精心编制并推出一批符合投资者需要的重点项目;瞄准国际著名的大公司、大财团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对口招商;正确评估和引导重点镇的引资工作。

4、创新招商引资方法。把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体,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加大招商力度。要继续抓好“以贸引外”、“以特引外”和“以外引外”;要加快“以民引外”步伐,排出一批有意向的企业对外招商,鼓励外商对内资企业进行股权并购;要做深做细外商工作,鼓励外商利润增资,做大做强。要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民间组织的对外交往能力,开展委托招商、商业招商。

(四)、应对CEPA实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是开放型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文化教育例7

要想发展职业教育,改变传统旧观念,树立适应新形势的新理念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包括:树立职业教育以人文精神的培训为先的理念;建立起终身教育的理念;从唯知识的教育质量理念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转变;职业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理念;职业教育必须走具有自身特色道路的理念。

二、建立开放的职教体系

我们前面已提到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按照终身教育的原则,人们的职业发展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它包括对职业的认识、准备、确立、再准备、转业等不断追求完美的诸阶段。因此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始终,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纵向贯通,横向立交,能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结构。而我国现有职业教育的缺点主要是封闭性因素太多,因此,我国职教的改革就是要打破封闭,构建开放性职教体系:(一)贯通职业教育的纵向办学体系。在职业教育系统内,不应该只有中职和大专两个层次,还应该有高职本科、应用型硕士、博士等各种层次。除学历教育外,还应该有非学历的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这些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之间不能是孤立的、割裂的,而应该是互相连接、上下贯通的统一整体。(二)架设职业教育横向办学的立交桥。构建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除系统内上下贯通外,还应与其他教育类别建立接口,形成立交桥,使不同层次的职教毕业生可以顺畅地选择其他教育形式进行继续教育,也可以运用其他教育形式开展职业教育,通过不同教育形式的沟通、融合和衔接,构建和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及社会成员对学习多样化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1、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接轨。2、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的接轨。3、要探索利用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形式开办高等职业教育。

三、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一切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我国要在入世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且立于不败之地,一个重要的保障就是拥有大量具有涉外知识,能面向国际市场,适应国际竞争,富于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外向型、整合型、实践应用型的职业技术专门人才。

四、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新型职教体制

职教体制改革是一个重要、繁杂且需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很多方面,并且在不断变化中。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职教体制改革。(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二)办学主体必须多元化、市场化。(三)使普教与职教比例合理化。(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职业教育持续发展。(五)办学模式多样化。(六)完善职业资格标准,强化就业准入制度。(七)加强和完善职业指导和咨询制度。(八)职业教育层次必须高延。

五、专业设置要符合新时期的要求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我国的职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必须满足以下各项条件:(1)使专业具有多重选择的职业准备。(2)使专业具有职业群集知识内涵的共通性。(3)使专业具有职业群集基本技能的共通性。(4)能够与未来延伸教育衔接。(5)具备适应社会变迁的职业准备。实践中,我国的职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以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和出发点,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风格,强调特色,实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策略,在实践中应遵循适应性原则、超前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专业设置要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混乱向规范发展,由各自为政逐渐向宏观调控转变,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以下几个领域的部分专业有可能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1)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业。(2)环境服务业。(3)物业管理。(4)旅游服务业。(5)社区服务业。

六、教学领域的改革

经济文化教育例8

[Abstract]] The theory of economic-cultural type shows the full influence which the geographical eviroment and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ical culture. The education also could not ignore this influence. Be limited by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cultural, the educational desire, paying and consuming abilites are poor, and the educational demands of family in the Tibet’s farming and pastoral areas are seriously insufficient. This essay is bassed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cultural type, analysing the educational demands, influencial factors of the family in the Tibet’s farming and pastoral areas from the sign of economical culture.

[Key words] Tibet; Farming and Pastoral Areas; Economical –Cultural; Educational Demands

教育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家庭是西藏农牧区的基本社会单位、经济单位,也是教育需求的基本主体,家庭的教育需求不足、农牧民群众不愿意送子女上学是西藏农牧区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是西藏农牧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笔者以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为依据,从经济文化视角,对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状况、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一、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现状调查

家庭的教育需求是指家庭出于对家庭成员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和消费能力的需要。家庭的教育需求一般包括家庭的教育需求意愿、教育需求支付能力和教育需求消费能力等三个方面。

(一)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意愿

1、未成年人上学的意愿

对未成年人的调查以问卷的方式开展。2007年3月中下旬,笔者以问卷方式对西藏昌都地区的察雅、芒康、左贡、昌都四县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初级中学6所,完全小学45所,教学点8个,发放学生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9份。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设施、活动场所、住宿条件、伙食、课程内容、教学水平等较为满意,样本总体有57%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学校生活。在样本总体中,52%的学生表示上学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想上学,11%的学生表示上学的原因是因为家长要求,37%的学生表示上学的原因是因为政府要求;在被问及如果家长不愿意让你上学,你会怎么样时,4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41%的学生表示请求家长让其上学,12%的学生表示听从家长的意见不上学;22%的学生表示对在学校学习很有兴趣,45%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19%的学生表示兴趣很少,14%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对于上学想上到什么程度,37%的学生表示初中毕业,32%的学生表示中专(高中)毕业,27%学生表示大学毕业,4%的学生表示研究生毕业。

2、家长送子女上学的意愿

对家长的调查以访问的方式开展。2007年7月中、下旬及8月上旬,笔者深入西藏昌都地区的边坝、洛隆、丁青、类乌齐、江达、八宿、贡觉、察雅等8县部分农牧区乡村,走访农牧民群众153户。在访问的153户农牧民家庭中,有39户家长表示自愿送孩子上学,占25%;有81户家长表示,根据政府要求,愿意送部分孩子上学,占53%;有33户家长表示,不会送孩子上学,占22%。这种状况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情况基本一致,在问卷中,43%的学生表示家长愿意送自己上学,57%的学生表示家长不愿意送自己上学。

农牧民群众在送子女上学的问题上是有选择的,一是相当部分家长只愿意让孩子上完小学,占57%,还有部分家长愿意送孩子上完初中,占29%,愿意送子女上完高中、甚至大学的只有极少部分,占14%。二是大部分家长只愿意送部分孩子去上学,必须留一、两个孩子在家帮助干活。三是农忙及虫草采挖季节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让孩子上学,冬季农闲时愿意送孩子上学。

(二)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支付能力

家庭教育需求的支付能力主要涉及教育成本(特别是直接成本)与居民的承受能力两个方面。

对家庭来说,送子女接受教育的直接成本主要是学费、书本费、校服费、文具费、住宿费、因上学的交通费、伙食费等。在小学、初中阶段,西藏对农牧民子女实行“三包”政策,学生上学不缴纳任何费用,免费提供食宿、服装、书本、学习用品等,根据家庭情况,学生自带少量的糌粑、牛肉等就可以满足在校的学习、生活。在高中,普通高中农牧民子女寄宿生每生每学年可享受900元助学金,并且高中每年按在校生人数的10%发放奖学金,甲等300元、乙等200元、丙等100元。中等专业学校每生每学年学费2000元,住宿费200元;自治区重点普通高中每生每学期学费500元,一般高中学费200元,普通高中住宿费都是每生每学期100元,学生在校的伙食费每月在150元左右,交通费、书本费、校服费、文具费视情况不等;大学不同地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费用相差较大。综合考虑,一名学生就读普通高中的开支大约10000元,就读中专的开支大约15000元,就读大学的开支大约30000~40000元。为鼓励农牧民群众送子女上学,西藏各普通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对农牧民子女学生学杂费不同程度地进行减免,考入大学的农牧民子女也可享受一定的补助。

由于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再加上严重的“惜杀”、“惜售”现象,西藏农牧民家庭的现金收入渠道单一,节余更是十分有限,对教育的支付能力总体不强。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对于你的家庭每年能够为你支付10000元左右的读大学费用吗?样本总体23%的学生回答绝对不可能,34%的学生回答很困难,19%的学生回答困难很大、但通过努力可以支付,15%的学生回答有一点困难,9%的学生回答没有困难。如果选择后三个答案视为有支付能力,只有43%的学生对接受大学教育有支付能力。

(三)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消费能力

消费能力是家庭的教育需求实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小学、初中阶段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必须上学,但农牧民家庭送子女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找到稳定的工作,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初中毕业后考入高中、大学;二是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职业技术学校,学得一技之长。由于职业教育薄弱,办学水平低,专业、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技能的培养不对路,学生即使接受职业教育,也很难掌握到一门能够谋生、发家致富的技艺,再加上观念的影响,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需求的意愿都不强,调查显示,只有13%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职业教育。考上大学就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出路,这就要求学生在中考、高考中达到一定的分数线。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影响到学生上学和家长送子女上学的意愿,而且决定着学生上大学的机会。从高中招生和高考录取情况看,绝大部分农牧民家庭缺少教育需求的消费能力。在昌都地区,近年来,每年大约只有1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能够到高中(中专)就读,2006年昌都全地区报名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为1172人,其中城镇考生716人,占61%,农牧区考生389人,仅占39%,当年最终考上大学的农牧区学生不到300名,与农牧区每个年龄段12000多的适龄人口数相比,大约在2.5%左右。

总体上看,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意愿、支付能力和消费能力均不强,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严重不足。

二、西藏农牧区经济文化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

经济文化类型是由前苏联民族学家C·H 托尔斯托夫, M·T 列文, H·H 切博克萨罗夫等人在20 世纪50 年代初提出的民族学科学概念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一概念已经具有了学说或方法论意义。我国学者将经济文化类型的定义表述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 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经济文化类型作为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是一个由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与意识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它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思想观念等内容,综合地反映某种社会面貌。人类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活动一般区分为狩猎-采集、斯威顿耕作、畜牧、农业、工业五大类型,西藏农牧区总体属于高原畜牧和农耕混合的经济文化类型,农耕与畜牧互为配合。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教育更不能忽视这个影响。以下从生态环境、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思想观念等方面论述西藏农牧区的经济文化特质及其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

(一)西藏农牧区生态环境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

生态环境是形成经济文化的物质基础,人类生活的任何地方、任何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西藏农牧区生态环境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环境特殊,影响青少年身心发育

西藏农牧区青少年居住在世界屋脊高海拔地区,他们的生长发育受到高原特定环境的深刻影响。国际生物学计划的高山人类适应性研究报告指出:“3000米以上的高山环境,对人类生理的影响主要是低气压减少了空气中的潜氧压,血红蛋白减少了氧的携带量,组织内氧压降低,造成缺氧,还有其它对人有影响的高山因素,如寒冷、空气湿度降低和强的紫外线,但是缺氧最为重要”。[1]高原少年儿童的青春期推迟,躯体的生长发育缓慢而拖长,第二性征、月经初潮延后。[2]

由于西藏农牧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农牧区青少年接触的事物相对有限,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农牧区学校学生对事物的形象概括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相对平缓。从记忆特点看,农牧区学校学生更长于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理解记忆较弱。在思维发展方面,农牧区学校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发展较快,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心理上的这些特点使农牧区学生更偏爱文科,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时比较困难。

2.人口居住分散,上学路途远

西藏农牧区地处青藏高原,土地单位面积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极弱,空间的人口密度很低,人口分布分散,家庭分布也相对分散。2005年,西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23人,只有全国人口密度的六十分之一。[3]昌都地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6人,2006年,昌都地区共有138个乡镇、1307个行政村、1622个自然村,自然形成的村落农业点一般在20户左右,牧业点一般在5~6户左右。而且相当部分家庭因放牧经常迁徙,居无定所。

截至2005年底,西藏683个乡镇、5931个行政村中,有658个乡镇和4472个行政村通汽车,通车率为96%和75%,仍有25个乡镇、1459个建制村不通汽车。[4]2006年,昌都地区138个乡镇中,已通公路的乡镇为127个,占92.03%,1307个行政村中,通公路的有686个,仅占52.49%,全地区还有11个乡镇、621个行政村不通公路,而且相当部分乡村公路具有季节性,路况差,路面狭窄、崎岖不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已通公路的乡镇,也只有极个别开通了客车。西藏农牧区一般在地区设高中,在各县县城设初中,在乡镇设完小,在村设教学点,教学点一般开办一、二年级,最多到三年级。教学点不寄宿,有的偏远村落学生到教学点要走数千米路,从家到学校要花去1个多小时时间。在乡镇完小,大部分学生可以寄宿,但由于路途远,很多学校一个月放一次假,一次假在5~8天,即便如此,很多学生依然无法按时返校。学生上小学、初中主要靠乘拖拉机、摩托车、骑马、步行等,如遇雨雪等天气,学生根本无法正常到学校上课。由于担心小孩在路上不安全,部分家长不愿意送子女上学,部分适龄少年儿童也因上学路途远、艰苦不愿意上学。在与部分乡村教师的座谈中了解到,经常上学的主要是学校附近村子的学生,偏远村子的学生到校上学的时间相对较短,部分学生上午10:00、甚至11:00过后才到学校上课。

3.气候恶劣,学习生活艰苦

西藏全年平均气温只有5.6℃至20℃,西藏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地面气温平均降低0.6℃,按气温划分季节的标准,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四季皆冬。由于高差悬殊,使得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差异甚大,西部和北部地区从10月到翌年4月的月平均气温大都低于0℃,海拔低于4000米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月平均气温低于0℃ 的也有2~3个月。西藏霜冻、旱涝、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霜冻期(最低气温小于2℃)在羌塘高原长达280~300天,喜马拉雅山区为240~280天,雅鲁藏布江中游、三江流域北部为180~240天,雅鲁藏布江下游和察隅曲流域也在120天左右。西藏是洪涝灾害十分频繁的地方,洪涝常引起山洪爆发和泥石流,冲毁公路、桥梁和良田。多冰雹是高原一大特色,也是西藏农区灾害性天气之一,西藏的冰雹多发生在6~9月。青藏高原也是中国大风最多的地方之一,大风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年平均大风日数达100~150天,最多可达200天。[5]

恶劣的气候使学生在校生活异常艰苦,学生不仅在上学途中饱受风霜雪雨,而且在学校也时常与严寒、大风抗争。西藏各学校基本没有取暖设施,在冬季主要依靠阳光,如果教室不朝阳,学生就只能整天在寒冷的教室中学习,晚上宿舍也异常寒冷。吹大风时,大风卷着尘土、沙粒遮天蔽日,令人站立不稳。恶劣的气候不仅影响到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学生上学和家长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

4.生活工作条件差,无法留住教师

西藏农牧区不仅交通不便,而且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2006年,昌都地区138个乡镇中,通电的乡镇137个,占99.28%;96个乡镇通邮,通邮率为70%。1307个行政村中,通电的401个,占30.68%;通电话的115个,占8.80%;185个村建有村级文化站,占14.15%;153个村建有卫生所,占11.71%。截止2005年底,昌都地区191所完全小学有52所没有电,绝大部分教学点不通电,在已通电的学校还有相当部分不能正常供电,夜间照明困难,无法收看广播、电视,上网更无从谈起。由于交通不便,教师日常生活用品的采购十分困难,正式教师根本不愿意到偏远乡镇学校、特别是教学点任教,即使分下去了,也不能安心工作,总是想法设法调往交通方便、条件较好的学校。偏远乡镇学校及教学点师资得不到较好保障,相当部分教学点“一校一师”或全为代课教师,有的教学点甚至没有教师,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由于师资水平低、合格教师缺乏,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甚至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证。

(二)西藏农牧区生计方式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是西藏农牧区的三大传统产业,近年来,随着内地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追求和西藏的日益开放,虫草以及松茸等林下资源价格急剧飙升,采集业成为西藏农牧区的重要产业。农耕、畜牧、手工、采集是西藏农牧民当前主要的生计方式。西藏农牧区生计方式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粗放型经济占主导地位

在西藏农牧区,传统农牧业仍居主导地位,广种薄收、粗放管理、靠天吃饭是西藏农牧业的显著特征,受传统的小生产方式影响,加上地理上的封闭、交通的闭塞和观念的保守,农牧民对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生产、经营方式持排斥态度,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经济方式,畜力、牛犁、水磨、锄头、耙等生产工具仍被广泛使用,机耕、机播、机收率和现代农牧技术应用程度都很低。从总体上看,西藏农牧业还处于落后的手工劳动阶段,低素质的劳动者凭借传统的、简单的农耕技术和经营方式同自然界进行着简单的能量交换。

由于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很低,对文化科技知识的要求程度不高,从生产角度看,农牧区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动力严重不足。

2.劳动力需求量大,生产持续时间长

西藏农牧区自然环境脆弱、气候恶劣、灾害严重,“靠天种地”、“靠天养畜”,由于劳动生产力低下,在大部分地方,无论是单靠农业、还是单靠牧业家庭生活都难以维持,大部分农牧民家庭农业、牧业以及其他副业兼而有之,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西藏农牧区一般在3、4月份进行春播。在虫草产区,4月20日左右开始上山搭帐篷,准备采挖虫草,采挖虫草要持续到6月中旬。7、8月份又是松茸、贝母、獐子菌等林下资源的采挖季节。8、9月份进行秋收。而放牧一年四季都要进行。由于劳动力需求量大,单靠成年人无法满足生产活动需要,相当一部分少年儿童被留在家里从事生产劳动。

3.放牧、采集等劳动强度低,适于少年儿童

在西藏农牧区,放牧是重要的生产活动,放牧的劳动强度不高,适于少年儿童,在农牧区,孩子们一般在8、9岁,有的甚至6、7岁就开始放牧,特别是在春播、秋收季节,大人因忙于农活,放牧就主要靠少年儿童。在农牧区,有的小孩甚至在10来岁就帮助家里干农活。而虫草等的采集更适于少年儿童,采挖虫草比较简单,发现虫草后,用小尖锄挖出来就行了,采挖虫草最关键是发现虫草,由于少年儿童个子不高、视觉好,更容易找到虫草,所以少年儿童采挖虫草往往强于大人。虫草等的采集劳动简单、收益高、见效快,大大增加了上学的机会成本,在虫草采挖季节,少年儿童基本不上学,虽然昌都地区规定农牧区学校5月中旬到6月上旬放一个月的虫草假,但相当部分学生提前离校而延迟返校,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受到很大冲击。

4.家庭现金收入少,无力投资教育

西藏农牧区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商品观念十分淡薄,经营意识差,相当部分群众满足于勉强维持生存条件,“惜杀”、“惜售”现象非常严重,畜牧业、粮食商品率很低。2005年,昌都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60元,其中现金收入仅1150元。在很多家庭,采集出售虫草是主要的现金收入来源,但这部分现金收入主要用于购买牛羊肉、大米、面粉等生活必需品,很少用于生产,更谈不上积蓄。由于现金收入少,很多农牧民家庭无力支付小孩读书,特别是就读高中、大学的学杂费,交通、生活等费用。

5.非农牧产业薄弱,毕业生就业困难

2006年,西藏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7.5∶27.5∶55.0,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特征,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但仍占较大部分,第三产业快速上升,第二产业缓慢发展,最关键的是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8.9∶9.6∶31.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仍占绝大部分,二、三产业就业岗位很少,第三产业就业岗位中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占有相当比重,就业渠道狭窄,新增岗位十分有限,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初、高中毕业生,特别是农牧区初高中毕业生更难以在非农牧产业就业。

(三)西藏农牧区社会组织形式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

在西藏农牧区有党组织、行政组织和各种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它们是西藏农牧区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但是这些社会组织的行为都必须通过家庭才能发挥作用,家庭是社会组织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个构成单位,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家庭经营是西藏农牧区经济的主要形式。西藏农牧区社会组织形式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社区发育滞缓,家庭经济传统深厚

由于环境封闭,人口分布分散,社区发育滞缓,家庭作为建立在婚姻和血亲基础上的社会组织需要具备较强的独立生存能力和功能,由家庭成员完成本家庭的一切事务,导致了西藏农牧区的家庭经济传统。“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传统。家庭经济传统对劳动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农牧区体力劳动是第一生产力,劳动力多寡、强弱是一个家庭经济富贫的先决条件。家庭的两、三个劳动力远远满足不了耕种、放牧等多项劳动的需要,特别是在农忙季节,相当多的家庭由于劳动力缺乏,不少适龄少年儿童被留在家里放牧、务农或做家务。

2. 传统势力影响广泛,法治观念淡漠

藏传佛教由于历史上受封建王朝对民族地区长期羁縻政策统治和“土司制”、“政教合一”制历史久远,加之由于生命轮回学说的演绎,从噶玛派创立活佛转世制以来,对教派、高僧寻得未尽事业的后继人,封建王朝大加利用,进行册封授职,从而把藏传佛教神秘化,门派森严,世袭地位,政教合流,神职权威拔高。这种传统势力的残存意识和影响未根除消失,对农牧区意识形态、文化生活、政治精神仍有着深刻影响。活佛至上、部落意识强,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淡漠,义务教育法在农牧区无法得到较好落实。

3.基层教育宣传片面,短期行为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普六”、“普九”在西藏各地先后实施,由于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教育基础薄弱,“普六”、“普九”的难度超乎想象,特别是农牧民群众不愿意送子女上学,中小学巩固率低,流失率居高不下。由于“普六”、“普九” 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基层干部为完成招生任务,采取了很多简单的、临时性措施,忽视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不重视教育引导,通过罚款、“牵牛”等措施强制家长送子女上学,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甚至告诉家长只要工作组到时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行了,突击性、“开会式”招生,对学校的正常管理造成很大冲击,产生了许多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西藏农牧区社会思想观念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

社会思想观念是一定社会的人们对社会领域的具体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观念形态,思想观念是人思维意识活动中最本质的东西,它指挥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社会思想观念是人们行动的指南。西藏农牧区社会思想观念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重来世、轻今生,乐天知命

长期以来,高原恶劣的地理生存环境给人心理上的威慑压力,加之佛教“因果”、“宿命”学说的深入传播,造就了西藏农牧民特有的心态和心理框架,突出地表现为对人生、对生命的认识上的独特性。这种认识上的独特性在实践中则反映为重来世,轻现实;重供奉,轻奋争;重理想,轻现实;重经典,轻科技;重祭祀,轻创造;重命运,轻劳动;重精神,轻物质等观念特质。这种观念给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是: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听天由命,安于贫贱,追求平稳,自得其乐。满足于世世代代以来的生活,无论是家长还是少年儿童,对通过教育改变生活现状的愿望都不强。

2.神佛至上,缺乏个性、主见

藏传佛教各教派形成后,特别是政教合一确立以后,藏族地区走上了一条宗教政治化、宗教教主政治领袖化的道路,从上到下,逐级效之,树立了神佛的无上权威,再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信息、知识的贫乏,西藏农牧民群众的遵从意识十分强烈,从众心理非常突出,缺乏个性和主见。寺院的活佛在民间具有很高的威信和感召力,群众对他们非常虔诚,他们说什么,群众就听什么,他们的教育态度对群众送子女上学有很大影响。由于未成年人接受能力强、好管理,许多寺庙招收未成年人入寺,受“有子应入寺”的传统观念影响,家长也愿意把孩子送到寺庙为僧。西藏广大农牧区,不管是社会条件较好的地方,还是较为落后的地方,广大群众对宗教活动的开销要远远大于文化教育方面的支出。在农牧区,群众的“攀比”心理很重,区别在于,在家庭消费中,别人买了摩托、电视,自己一定要买一个更好的,而在送子女上学问题上,别人不送,自己也不送。

3.区域意识强,乡土观念浓厚

西藏农牧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不仅对藏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影响,而且给人们的思想意识打上了深刻的印记,进而形成了强烈的地域观念。再加上传统的部落观念的影响,农牧民群众的区域意识、乡土观念很强。大量的事实表明,地域观念越浓厚,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制约作用就越大。在地域观念的影响下,排他性和自我保护性表现得非常突出。由于乡土观念浓厚,“故土难离”,再加上生活习惯和语言的影响,农牧民子女大中专毕业后就业和农牧区劳动力转移范围狭小,大多集中在西藏本区内。

4.自由、散漫,时间观念淡漠

西藏农牧区地广人稀,小生产的农牧经济,生活简朴,自然环境恶劣,却恬谧无华,自然自在,时间在这里显得无限的充足,这种生活本身给人以悠闲之感,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由于缺少幼儿教育、学前教育,许多适龄儿童入学后对学校的生活很不适应,特别是那些在校时间比较短的“往来生”(季节性流失,农闲时上学,农忙时回家务农放牧),守时、守纪非常困难,迟到、早退、缺席现象较为普遍。

5.“学差”观念影响深远,教育观念落后

西藏农牧民视读书为“当差”的看法由来已近,清末兴学,某些地方官吏采取高压强迫手段,甚至派兵上门征催学生。学额不足时,唯头人家长是问,轻则罚银,重则拘役。因此,农牧民视读书为“学差”,被迫采取“雇读”的办法,“雇读”逐渐成为一种传统,成为藏族教育史上一种特殊的畸形发展现象。新中国成立后,“雇读”被严令禁止,但视读书为“学差”的观念并没有被根除,农牧民把读书看做与差役相同,把读书看作一种“只出不进”的经济受损行为。再加上“普六”、“普九”过程中部分基层干部宣传片面,采取了许多简单的、临时性、突击性措施,“雇读”、“轮读”等现象又开始出现,有的家长甚至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送子女上学。

在西藏农牧区,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文盲、半文盲占有绝对比重,由于家长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状况,认识不到教育对生产、生活和人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家庭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突出表现在功利主义教育动机上,绝大多数农牧民送子女上学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有工作、端“铁饭碗”,如果子女成绩不好,升学无望,就不让子女上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藏农牧区传统的经济文化是影响家庭的教育需求的根本因素,要从根本上扭转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不足、农牧民群众不愿意送子女上学的局面,必须以推动经济文化转型为抓手,持续不懈地努力,这既需要经济文化自身的调整,更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支持。

--------------------------------------------------------------------------------

[1] 1991年西藏自治区青少年身体健康研究(铅印本).转引自吴德刚.中国西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

[2]同前注

[3]中国西藏事实与数字2006. 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06xzsz/txt/2007-02/07/content_7777947.htm.

经济文化教育例9

关键词: 莫愁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莫愁人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的关系,确定莫愁湖公园的企业文化―莫愁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培养、塑造和强化,除了需要挖掘、深化、宣传外还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来保证。把企业文化融入思想教育不仅可以使企业文化有了深厚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当然,企业文化和思想教育都必须和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发扬企业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更大程度的提高企业工作与生产经营效率。融合渗透进行一体化管理,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系和保证体系,积极倡导民主、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摒弃过时的、教条的、呆板的的教育方式,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宣传载体,让企业文化深入职工内心才能让职工在观看、阅读中去思考 。

笔者在南京市莫愁湖管理处的综合办公室工作,办公室的工作很杂,有公园文化的挖掘和弘扬,也有公园职工的思想教育,同时还是公园经营的核心。如何把公园文化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经营状况一直是笔者的工作重点。笔者在近年的工作累积中,慢慢的摸索出一些适合我们单位的工作方法,也使单位的知名度,职工的自豪感、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得到的大幅度的提升。所有的这一切都来自于我们能够把我们的公园文化也就是“莫愁文化”深深的融入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我们的经济工作中。

如何融入?就必须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既要有理论的灌输,又要有形象的感染;既要有政策的疏导,又要有日常工作的渗透。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莫愁文化建设的政治思想环境。随着莫愁湖公园发展步伐的加快,在大力弘扬“莫愁文化”的同时,要认清“莫愁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发展公园经济建设。

二、发展“莫愁文化”,进一步确定“莫愁文化”的内容

1、确认“莫愁文化”的核心内容,“莫愁文化”是传承了历史文化并具有当代文化特点的一种企业文化,她的核心是“莫愁”,莫愁文化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奋斗、乐观、博爱的精神。

2、挖掘“莫愁文化”的内容,近年来“莫愁文化”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如书、歌、活动等等。

(1)办公室主持与南京地方志联合编写了58万字的《莫愁湖志》,书中尽显了莫愁湖公园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同时把历朝历代关于莫愁湖的书都汇编在一起,让“莫愁文化”有了更深的文化底蕴和基础。

(2)特邀著名作曲家陶思耀先生,在已经成为名歌的“莫愁啊!莫愁”的基础又创作了“莫愁女的传说”、“胜棋啊!胜棋”、“莫愁女的传说”、“莫愁姐姐”、“海棠依旧”、“美在莫愁烟雨中”六首莫愁湖的组歌,六首组歌充分的表现了“莫愁文化”的主要内容。

(3)各类园事活动,莫愁湖公园共有四大园事活动,分为“海棠花会”、“端午龙舟赛”、“荷花文化艺术节”、“莫愁烟雨文化节”。四个园事活动已经成为南京市民必来参加的活动,同时也是南京市政府对百姓承诺的活动,更是“莫愁文化”在园事活动中的彰显。四大活动围绕“莫愁文化”而开展,所以在活动中文化性的活动成为了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4)成立莫愁横塘诗社,莫愁湖公园在四年前创建了诗社,经过几年发展,现在会员已经发展到两百多名,诗社也成为了南京最大的古体诗社。每年诗社为莫愁湖创作各类诗词一千多首,每年创作并印刷成册一本。为“莫愁文化”的传承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三、“莫愁文化”如何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融入莫愁文化,别学习边教育,把“莫愁文化”和时事政治揉在一起,润物于无形,让职工既不觉得政治的枯燥也不觉得学习的无奈,把职工的“莫愁人”自觉性逐步的培养起来。

1、学《莫愁湖志》,领导带头。由公园的领导带头学习《莫愁湖志》,让职工了解莫愁湖,感受“莫愁文化”。在自学的过程中,公园领导随机询问,对看过莫愁湖志的年轻人给予机会和提拔。让职工有种我是“莫愁人”我要了解莫愁湖的自觉性。

2、对于爱唱歌的职工组织“莫愁湖组歌”比赛。每年的工会活动以及单位的聚会都以“莫愁湖组歌”开场。在区、市各级导游、演唱等比赛中,莫愁湖公园推选的个节目都以“莫愁湖组歌”的表演为参赛项目。让职工有种我们是“莫愁人”我们唱“莫愁歌”的自豪。

3、公园的四大园事活动里的系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都为公园各个部门的职工,这种应需组织来的职工在活动中又经历了一场“莫愁文化”的洗礼,组织者不仅要自己熟悉莫愁文化内容,还要讲给参与者听。这一过程不仅让职工的“莫愁人”的意识加强,同时对公园活动的重视度已经活动的效果,公园的经济效益都会有直接的益处。我是“莫愁人”我要为莫愁湖做贡献。

4、时政学习时不忘“莫愁文化”的学习。在各项时事政治的学习时,公园会拿出公园自己的诗社,根据当时莫愁湖公园的正在发生的活动、花卉而创作的诗篇学习。国家的时政、公园的时政都揉在一起,并鼓励职工用“莫愁人”的身份对时政做出自己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5、“莫愁人”爱莫愁。无论在什么岗位的职工,在一段时间内都会参与公园的卫生保洁工作。原本卫生保洁工作已经由特定的公司负责,但是为了培养职工的“莫愁人”的责任感,公园把园内所有的线路,片区分包到公园的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在分包到各个职工,责任到人。每位“莫愁人”在保洁的过程中,更爱莫愁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片草。

四、“莫愁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建设的关联。

“莫愁文化”不仅是莫愁湖公园的精髓同时也是职工群体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它贯穿于莫愁湖公园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之中,是莫愁湖生存发展的灵魂和莫愁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在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保证公园发展目标实现上起着相辅助的作用,通过思想沟通、政治思想交流、文化活动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以职工愿意接受的形式,融入各项工作之中。

经济文化教育例10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双语教育,是指借助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进而过渡到汉语的使用和学习,达到掌握使用多数民族语言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设的一种双语教育形式。壮汉双语教育体制是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广西壮族聚集区推行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所谓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法,就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同时使用壮、汉两种语言文字,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进行双语教学。壮汉双语‘同步’教学的基本步骤:学生在学前班阶段集中学习壮文,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壮文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并能具备对壮文音节的直呼能力。在这个前提下,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壮汉双语‘同步’教学。”壮汉双语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壮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依据壮族儿童的思维方式使用壮语进行教学,在儿童能熟练使用壮文的情况下逐步过渡转入到使用汉语教学,使儿童更好地接受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建国后,随着新壮文的创制,广西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从50年代开始发展,在中小学初步完成双语教学的模式,但是到了期间,这种教学模式被中断,直至1980年,广西区党委恢复推行使用壮文,壮汉双语教学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这几十年来,广西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虽然历时短暂,但是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壮汉双语教学是贯彻落实党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表现

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法律和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即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的缓慢都能享有使用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平等也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贯彻落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相关规定,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少数民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还更有力地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马克思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从语言在社会和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对民族关系方面的影响出发,主张和坚持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反对民族语言的任何歧视和限制。由于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这一内容和标志又将关系到每个民族的政治权利和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因此,能否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就是能否尊重一个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利的问题。”双语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依赖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天然条件上,过渡到主体民族语言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主体民族的族际语,融入语言多数民族。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让壮族儿童更快地学习掌握主体民族汉族的文化,融入社会的发展中。

我国各民族操持不同的民族语言,从政策上保障语言发展的平等自由,对较弱的语言是一种保护,保护其语言文化的独特性,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壮汉双语教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地制宜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教育举措。1900年广西区政府确定壮文进小学的办学方针,即“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简称“十六字”方针)。这个方针的制定和确立给壮汉双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以壮为主”是基础,“壮汉结合、以壮促汉”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壮汉兼通”。这种相互促进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壮族地区的科技文化,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友好关系,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繁荣进步。

二、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是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好双语教育问题。以南宁市为例,长期以来,在南宁市内或者城乡地区使用单一的汉语教育模式有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农村地区却收效甚微。南宁市的壮汉双语设置学校总共有28所,教学点基本上都是分布在乡镇的农村地区。这主要是顺应壮族儿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而特设的一种教育模式。广西壮族的农村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在农村成长的壮族儿童在入学接受教育之前接触到的都是壮语,基本上很少使用汉语,交流、对话方式都是用壮话进行,如果让壮族儿童一入学就使用汉语授课,他们无异于听天书。“广大农村的壮族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还有大批人不通汉语,尽管使用汉文教学,但壮族的学生历来都习惯于用母语进行思维,在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上往往要经过‘转译’等加工程序,语言的障碍,导致了壮族地区初等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如识字教学、阅读教学、造句、作文和数学教学等都存在着壮汉互译的过程,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所以不通汉语的壮族地区教学质量同汉族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壮汉壮语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上,这种教育模式更好地发挥民族语文在汉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壮汉双语教学是一种过渡型的双语教育,其目的是将儿童从讲壮语转入到汉语的学习使用环境中,其潜在的目的是在社会上和文化上融入汉族的生活,也有效地解决国家基础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的矛盾。

实践证明,双语教学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开发,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壮族地区实行壮汉双语教学的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好于汉语单语教学的学生。上林县下设三个壮汉双语教学点,分别为:上林县大丰镇黄周小学、上林县塘红乡石门小学、上林县塘红乡龙祥小学,通览该县2008年秋季小学期末各校文化素质检测成绩,发现皇周小学语文、数学的及格率分别为87.27%、89.14%,它已经超过了小学重点校70%及格率的要求,跟小学重点学校相比,及格率不相上下。按照县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小学重点校及格率要达到70%,乡镇所在地学校要达到60%,农村小学达到30%。而地属农村小学范围的皇周小学的及格率远远超过了30%的要求。这不能不归功于该小学实行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语言的大力开发。上林县其他进行双语教学试点学校的成绩相对进行单语教学的学校的成绩要相对优秀,如唐红乡石门小学多年来学生的初考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这说明了壮语在学生掌握第二语言(汉语)的过程中有积极的作用,这两种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地提高壮民族在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壮汉双语教学的模式为壮族教育发展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三、壮汉双语教学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没有文化参与的语言教学就像是在展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壮汉双语教学使用与壮语相伴的继承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多元文化,这是壮族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互为一个整体,一个民族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相关文化都需要语言来记载,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也需要语言来口耳相传,世代传递。民族语是维系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感情的载体和纽带,人们在学习和使用壮语的过程也是在学习和继续自己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被有意识地包括在语言教学和学校物质和精神的整个环境中。这种做法尤其有助于鼓励学生加入到自己的继承文化中来。因为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能力,并不能为在青少年时期和成年人时期对这种语言的继续使用保驾护航。因此,如果想使少数民族语言成为一种有用的和被使用的语言,对其文化的适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学校中,培育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而不去开发其文化,或许是在为一个将死的器官配置一只生命助动器。而在创收少数民族语言的同时,促进其文化的发展,则可能是为这种语言和文化注入一支维持生命的强心针”保存一种语言也是在保存一种文化,壮汉双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在保护壮族文化,而壮文进学校不仅仅是立足于保护的角度而已,更注重于再保护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文化。

广西区2001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文进校实验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在壮汉双语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字、热爱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热爱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汉语文和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壮汉双语文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文化品味”。在步入信息化的今天,少数民族语言濒于灭绝的危险,这不止是在我国,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危机意识,因此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双语教学也成为一种保存语言的有效途径。壮汉双语教育成了保护和发展壮语的最佳方式,通过教学的方式不断扩大使用壮语人口的数量,间接上推动了壮族文化的发展。壮族聚集区有大量的民间宗教、艺术、文化,都是使用壮文字作为记录的方式,如壮族歌谣的古籍和资料的整理也需要壮文,这无疑是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和传承。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壮族文化都需要壮文来记载,需要通过壮语这个语言载体来推动壮族文化的发展。

四、壮汉双语教学有利于文化多元化发展

何谓多元文化?科林•贝克指出“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内容。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可以使人产生对社会的双重或多重的看法。会讲一种以上语言具有一种以上文化背景的人,有着更大的敏感性和同情心。他们更有可能去搭建沟通的桥梁,而不是设置壁垒和划定界线。多元文化主义不会带来同化主义环境中的减少性状态,相反,它赋予了人更多的东西,使过程具有增加的性质。从理想上讲,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会对他人和他人的文化表现出更多的尊敬,不像单一文化背景的人那样古板地表现出更多的偏狭和文化上的内省。”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各个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汇聚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双语教育有利于保持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双语教育培养出大量的双语人,这些双语人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各个民族间出现大量的双语人才会产生双文化或多元文化现象。因此壮汉双语教学模式顺应了多元文化发展的潮流。

经济文化教育例11

一、思想政治理论与市场经济文化的必然联系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市场经济文化,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相关的命题,实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市场经济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其阐释的是特定的文化心态、文化追求。个体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冷漠、回避、敬而远之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之于当代的大学生,其缺失性、荒芜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市场经济文化的氛围中,当代大学生要如何找到正确的出口、适合的契合点以良性成长?市场经济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又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这都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并且应采取有效措施。

二、市场经济文化在人类活动中的体现

谈及市场经济文化,首先应对市场经济有个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市场经济,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其时代最基本的特征是:工业取代农业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市场营销成为最普遍的经营形式。其一般特征是: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事实上,市场经济的兴起有它丰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文化基础。所以,从文化的高度来探寻市场经济作为人的现时代、现生命的意义及价值,是一种可取而通达的路径。首先,它是人类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一个时展的烙印,是一个时代崭新的面孔,随同其被孕育出来的人类阶段性文化是不可否认的。其次,它是人在活动形态中不断作用于物而产生的,这就注定了人文气息在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失的形态。最后,从哲学的思维出发,把市场经济理解为人类活动的过程即实践的体现,把文化理解为理论形式的存在,两者相辅相成,紧密融合在社会历史的大潮流中。因此,市场经济文化从产生到不断发展的各个程度都是社会现象的直接指向。既然是一种文化,就定然具有导向性。

三、市场经济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主体人格的影响

市场经济在把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向更新、更高层次的同时,还携带了诸多负面因素,诸如趋利性、目的性、竞争性等。如果不对其发展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那么会极大程度地造成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政治素养理念、文化精神追求出现倒退抑或变质,从而滋生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自我主义。大学生作为即将跨入社会的群体,容易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渗透和影响。

(1)关于竞争的扭曲化。竞争性作为市场经济很重要的一大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在理论意义上和现实运用中,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错,只是在认识的高度上应该重视其两面性——在具有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压力。

作为动力,竞争能激发人们解放思想、奋发向上、开拓创新、不断加强自我竞争实力。一部分大学生在竞争意识的催促下,抓紧时间早早开始自己的考研“马拉松”之途,或积极参与校园内的各种活动,或投身到社会中从事兼职工作,或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作为压力,市场经济文化的消极影响在青年大学生身上日益凸显,基于经济主体利益的多元化和个人物质欲望的膨胀化,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分离甚至是背道而驰。核心价值观念成为被淹没的角色,物质的诱惑性架空了大学生本应有的主体人格。就国内的市场竞争机制而言,在不健全的条件下,还融入了大量的灰色成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校大学生不仅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学业的压力,更大程度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压力。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还未做好进入市场经济的心理准备,就将自己的竞争价值观扭曲。学业上的好成绩,可以投机取巧而不是凭自己的真正实力;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挖空心思找所谓的“后门”,而不考虑如何加强自己的就业能力。经济理性诉求促成了大学生趋利性的心态,过程可以不断地被简化,定位只在于结果。如果在遭遇到打击的情况下,内心的忧困意识蔓延成焦躁、自卑、无奈,最后演化成条件反射性的自我封闭,逃避现实,甚至导致逃学、离家出走、自杀行为。

(2)关于自主的偏激化。在市场经济文化倡导的自由、平等、开放的经济活动中,社会人作为理性人,思想观念的开放、政治观念的民主,使其形成个人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但一部分人追求无限自由、开放无度,从而导致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泛滥。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开放的环境增强自我意识是追求实效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处于思想的敏感地带,思想更加开放,极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热衷于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并把它同实现人生价值等同起来。这就导致了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求知求新欲望极强,但主体人格的确立尚未完成,个人价值观念尚待确立。所以他们在把握自己、控制自己、重塑自己的时候,容易走进市场经济文化的误区。

四、市场经济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对青年大学生所处环境加以改善,再加强其人文教育,从心理上灌输主题价值观,从而使青年大学生建立起自身的主体人格,最终实现青年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现实意义上的统一,是我们需要及时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不可被忽视的。作为隐形渠道,陶冶式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容易被接受和认同;作为背景文化,这是大学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和全面反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淡化了说教的痕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在学生会、团委及各种社团活动的组建中,大学生不仅充实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找到了学习之外的个人兴趣,还开发了自己的潜能,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兴趣爱好融入到现实活动中。在特定的校园规则和思想道德环境中,认识自我,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培养起自我的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再结合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起自我的优秀主体人格。

总之,在正确、深刻认识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大学生的优秀主体人格。以大学生为立足点,并优化其所处的校园环境,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功效,使大学生契合市场经济文化的优势更好地成长、成才,最终完善校园文化,为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